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第1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义;问题;对策

一、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分析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升,我国各个企业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规范化管理,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离不开巨大的资金作为支撑,也需要企业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的价值,为企业自身各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企业整个的运营管理环节和流程进行优化与整合,并融入创造价值的理念,帮助本企业积极调整财务职能,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实现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必然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多个企业和组织的合作,比如现代企业集团和联盟的发展会受到企业或组织相关决策的影响,在生产、采购和经营过程中,不仅仅要充分发挥自身财务资源的优势和价值,还需要站在整体的高度去思考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中如何实现固定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如何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并对企业实现有利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站在整体战略发展的高度,对自身固定资产进行更好的控制与管理,充分实现自身固定资产价值的最大化。从我国企业现阶段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对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与水平,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企业和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加,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加剧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出现了各种问题,对企业各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长远、健康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为了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对现阶段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提高企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目前我国依然有一些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难以有效提升本企业的整体效益。相关资产管理人员也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影响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质量与水平,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责任心、耐心和主动性,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流于形式。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规划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就资产论资产,为管理而管理的现象,没有站在整体的高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优化,也没有对管理思维和意识进行更新。缺乏健全、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相关制度建设比较落后,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并且对相关政策制度没有进行有效、全面的把握,没有设立与资产管理相关的机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业务力量有待加强。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没有很好的区分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的区别,难以有效履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存在着断层管理、多头管理或者管理空白的现象。

(三)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目前我国依然有一部分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和处置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首先是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松散,资产流失、损毁或者资产台账建立不完善的情况常常发生,在多数时候靠的是人的自觉来对资产进行维护。其次,一些企业没有对自身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摸底,导致资产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不达标,企业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没有实现与财务管理的有效对接,一些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入账不及时或者销账不及时,从而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一些企业没有经过相关的审批就对资产进行擅自处理,并且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方面缺乏科学性,往往会存在处置价格偏低的情况,导致固定资产处置行为的真实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四)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合从我国企业目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状况来看,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问题。把账面上的固定资产规格、数量以及净值和实际状况进行比较的话,会发现其相关的数据都比较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一些企业目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浪费和资产流失问题。比如说:一些企业对近期才处理好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及时的销账处理,对于那些已经不能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也没有加以及时的处置或者变卖,从而导致对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账面价值偏高的情况。另外在账面当中已经不存在的固定资产,在现实中依然还在继续使用,就会出现账面固定资产的价值较低等问题,不利于保障资产的安全。

三、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积极构建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是企业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体的操作方面,“两令”属于部门的规章制度,它的法律效力相对比较低,因此约束力不足,致使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层面的支撑,需要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立法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层级,积极建立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使企业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企业要全面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从而为企业自身的日常运营与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首先需要企业领导充分发挥模范和带头作用,对固定资产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氛围并做好相关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和资产管理人员形成思想上的统一,不断提升其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从而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为固定资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各企业需要从原始资料入手,详细记录资产增加或者减少的环节,并在台账上进行登记,全面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处理等基础性工作,切实有效的增强财务数据和信息的质量,不断提升企业资产有偿使用和处置行为的规范性并加大监管力度。不断规范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相关方面的行为,不仅要加强资产管理的事后监管,还需要加强事前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从而形成全方位、动态化、多角度的资产管理体系,以此来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处置的随意行为,并加大固定资产处置的评估力度。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资产的审批和报备,对资产的审批信息、处置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公开和公示,从而增强资产处置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全面接受社会监督,以此来有效增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公信力。

(四)对固定资产开展定期的维护和盘点工作企业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给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盘点,加强财务部门和保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并全面检查账簿中的内容,促进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目标的顺利实现。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这一类型的企业一般拥有比较多的精密仪器,而且电子信息的速度比较快,因此对金额的数量需求比较大,就更加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设备予以高度的重视,定期对设备开展准确的核对与盘点工作,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从而提升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率,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以此来有效降低固定资产存在的无形损耗。

参考文献:

[1]刘帆.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6):152-153.

[2]聂娟.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9(14):33-34.

第2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医院要想顺利开展医疗以及科研活动,就必须依靠医院固定资产。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伴随着新一轮医疗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医院规模的扩大以及医院固定资产的增加。为了保证医院固定资产不被破坏或丢失,必须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让医院固定资产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当前医院财务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基础上,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

1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健全的管理模式

目前,大多数医院并没有对固定资产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而是由各个科室单纯管理本科室资产,并且没有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低下,固定资产价值也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不健全,直接导致医院很多资产没有详细记录,资产丢失或破损现象经常发生。另外,因为缺乏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医院各科室之间很难及时进行对账,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闲置情况也无法及时上报,这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很难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1.2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般来讲,医院对流动性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这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该现象直接导致医院缺乏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在固定资产购置、领用、报废等环节缺少制度监督。比如说,很多医院在领用固定资产时,因没有专人负责领用管理,并没有填写领用单就将固定资产领取、另外,医院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记录固定资产的收回、报废等工作,这就造成医院固定资产实际数量与账面数量相差甚远,固定资产损坏程度无法准确判断等现象。

1.3缺乏科学的购置决策

新一轮医疗改革制度的开展,进一步明确了医院的公益性质,并且对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医院盲目扩大医院规模,购进大量的医疗器械设备来增强发展动力。医疗器械设备的更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没有进行一定的论证分析盲目购置医疗器械设备,很有可能会导致仪器设备使用率低,造成医院资产的浪费,为医院的日常经营增添经济负担。另外,还有一部分医院盲目扩建医疗综合楼,因缺乏合理的规划,这些医疗综合楼被反复拆建,造成医院财政资金以及建筑资源的浪费。

1.4缺乏规范的管理流程

因缺乏规范的管理流程,很多医院的固定资产在保管、借用、维护等环节都没有详细的规范可以依据,管理流程的松懈直接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医院各个科室在出借本科室的固定资产时,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去执行,如果医院固定资产被丢失或者损坏,各科室之间就会相互推卸责任;其次,因缺少详细的维护规章制度,很多科室在使用医院固定资产时都没有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与维护的缺乏直接导致医院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严重缩短,直接导致医院固定资产使用率的降低;最后,因缺乏严格的审批制度,医院固定资产被随意报废、变卖,变卖后的钱也没有专门的人员去跟踪,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

2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2.1构建健全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健全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可以让各个部门的责任更加明确,引导医院各个部门参与到资产管理中。构建健全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医院应设立一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由医院院长、后勤部长以及财务经理来负责,其工作内容主要有医院固定资产的审批、购置、清查、报废等;其次,医院应设立二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由设备部门、国资部门以及基建部门来负责,其工作内容主要有登记固定资产购置、借用、报废等情况,确保医院实际固定资产与账面相符合;最后,医院应设立三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由医院各个部门设立专门人员来负责,其工作内容主要是盘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并做好本部门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护工作,在发现随意处理固定资产现象时及时上报。

2.2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工作直接影响着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让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有规章制度可以依靠。首先,医院应设立详细的固定资产购置制度,将医院固定资产购置审批流程明确化,对于那些规模较大、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医院在购置前一定要深入分析其可行性,避免出现盲目投资的现象;其次,医院应构建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在汇总各部门固定资产使用、维修、损坏等数据的基础上,对各部门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行综合考评,并将此考评结果作为各科室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2.3构建规范的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流程

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流程的构建必须将购置、使用、保养、报废等各个环节都全面覆盖。首先,在固定资产购置环节,必须由相关科室向上级部门提出资产购置申请,由上级部门对购置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上报至一级管理部门审批;其次,在固定资产使用环节,相关部门应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以保证固定资产实际数量与账面数量相符;在固定资产保养环节,应设立专业工作人员对医疗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最后,在固定资产的报废环节,必须有专门部门对报废资产进行评估,核算资料后由财务部进行销毁处理。

参考文献:

[1]李敏华.浅谈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J].当代经济,2011(1).

[2]张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4(24).

第3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路径选择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由6个部分组成,即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固定资产管理最终的目的在于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为高校的教育工作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分为几大部分,首先是列入固定资产的范围、固定资产分类以及计价的确定等,其次是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然后是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最后是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以及处置等工作,这些都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高校资产管理的意义

建立健全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能够避免我国教育资产的浪费以及流失,从根本上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有序的管理,从而达到加强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目的;最后能够将高校固定资产中存在的混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善,从而将固定资产的损失降低,帮助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高校为了更好更快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将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科研、教学以及行政等工作上,从而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且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较弱,手段落后,缺乏良好的管理制度,导致固定资产出现了大量浪费情况的出现。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习惯按照管理质量来进行部门的划分,每个部门都拥有各自的固定资产,并对其负有管理的职责。然而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就全校的固定资产组织一个有效的管理组织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造成了固定资产信息的封闭性,降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队伍

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少专业的人才。在我国高校中,许多高校在对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通常会采用其他岗位转岗任用的方式,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重视,专业管理队伍缺乏。每个部门设立的固定资产管理员没有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如同虚设。

(四)内部核算制度不合理

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内部核算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固定资产使用时间不断增加却不计算折旧,导致财务报表中常常会出现成本核算与实际不符,资产虚增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无法将高校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

三、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首先,高校管理者应当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力度,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并从根本上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其次,高校管理者应当重视建设固定资产专业队伍的工作,提高科学管理的意识,合理的利用固定资产,为高校发展提供充实的后盾。

(二)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

要管理好高校固定资产,建立一个专门独立的部门对其进行综合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专门的管理部门不仅能够全面的掌握各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同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分配、管理,有效地防止固定资产重复购置以及闲置现象的出现,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此外,在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合理的管理。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

高校在完成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时,也应注意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并对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可以聘请专业管理型人才,这样有利于加强管理队伍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四)完善固定资产的内部审核工作

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精神,实时的调整资产核算制度以及原则,优化固定资产内部审核工作。此外为了能够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将校内固定资产的价值真实的反映出来,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审核机制,帮助高校加强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促进高校教育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是直观重要的,是高校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校固定资产的组成与来源是十分复杂的,这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想要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就要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此外,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当以身作则,深刻的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将其最大的价值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郑元青.完善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路径选择[J].现代营销,2015,08:26-27

[2]姚文海,倪铃洁,李建中,郭俊杰.新时期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初探[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16-17

[3]王金玲.浅析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3,06:43-44

第4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固定资产在企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虽然我公司结合自身特点以及资产管理的需要制定了一套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1.固定资产的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能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对于生产经营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只要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就可以认为是固定资产,而对单位价值不加以限制;对于非生产经营领域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期限要长于两年,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被认定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济效益。它为公司的持续经营提供了保证,是管道施工的主要生产物资,而且固定资产的性能、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公司的施工量、建设质量、以及施工成本。

2.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2.1管理机制问题

目前,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亟待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手段及管理方式落后,仍然处于静态管理阶段。

2.2管理责任不够明确

公司固定资产现行管理方法出现管理职能模糊,各职能部门越过资产管理部门,各施其责,直接代替或者取代了资产管理的职能,资产管理部门有责无权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其资产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完整的发挥。

2.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1)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随着基层单位的合并或者拆分,固定资产的调动较频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账实不符,核算不实。

(2)统一管理缺乏对机组的制约机制及责任激励机制。如焊接车在机组中使用,因为机组仅是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并且对其也缺乏责任激励机制,致使机组缺乏保证焊接车安全完好的意识和责任心。

(3)固定资产报废不能及时清理和处置。部分报废资产未及时进行处理,造成不能及时盘活报废资产,不但增加了保管成本,也占用了部分资金。

2.4固定资产运营能力分析机制尚未建立,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分析不够,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成本高

目前的固定资产运营分析仅仅处于表面,没有深入分析,特别是大型的固定资产的运营情况分析没有落到实处。对固定资产分布状况、运行能力、效益高低和存在的问题等没有进行科学评价和建立定期资产经营分析制度,没有真正发挥领导参谋助手的作用。

2.5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固定资产管理有着特殊的专业性要求,一个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必须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及现场实践学习才能满足业务工作的需要。另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观念还不够先进,加之固定资产管理力度的弱化,致使有些基层单位的固定资产无法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6固定资产考核机制不健全,经营机制未建立

有些在用固定资产由于折旧提足后,继续使用没有收取占用费,未纳入年终经营考核中;同时,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促使各基层单位开展闲置固定资产的调剂和低效、无效固定资产的处置。

2.7重采购,轻管理

公司管理中有“重人力、财力管理,轻物力管理”的倾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往往配备不足。一些非生产用专用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较难管理。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随着时间、人员、科室的变化,某些资产在哪里是否在用已经很难查清,形成长期帐实不符。虽然每年都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但无法通过盘点查清盘盈盘亏的原因,也无法明确相应的责任人。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增量管理,建立效益跟踪责任制:

做好增量管理,优化资产资源是提高公司固定资产质量的关键。公司必须从源头入手,以“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降低总量”为原则,强化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首先做好存量清查,进行存量分析是摸清家底,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以存量分析为基础,对固定资产的技术适用性、先进性进行鉴定分析,指导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再进行固定资产效益评价,完善固定资产的投资论证体系,建立效益跟踪责任制,保证购置的固定资产具有较高的回报率。

3.2细化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建立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使价值管理与效益型实物管理密切结合,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管理网络。分析存量固定资产配置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固定资产闲置、流失的原因,加强固定资产的改良管理,实行固定资产的部分增值与部分报废。

3.3加强不良资产管理,盘活资产存量,提高资产利用率:

3.3.1闲置资产:

对闲置资产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市场调研,进行经济技术论证,花费较少的资金,改造原有的闲置资产,使其增加新的功能以满足生产需要,达到以少量的增量激活大量存量的目的。

建立各基层单位之间闲置资产灵活有效的调剂制度。各基层单位定期上报低效、闲置资产信息,通过公司对各单位的施工生产分析,灵活调剂各单位资产,盘活资产存量,加速资产流动。同时对季节性使用或年度使用率低并且通用性强的资产通过租赁方式满足生产需要,尽可能压缩直接投资,打破原来“使用必拥有”的传统观念。

3.3.2报废资产:

要确定一项固定资产是否报废,要从固定资产是否达到以下报废标准进行分析:

a、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折旧已提足的老旧设备,其主要结构和零部件已严重损坏,设备效能已达不到工艺最低要求,无修复或改造价值的。

b、设备役龄长,大修理虽然能恢复性能,但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

c、因意外灾害或重大事故受到严重损害,且无法修复或修复不经济的。

d、严重影响环保和安全,继续使用将污染环境,引发人身安全事故与危害健康,改造又不经济的。

e、因技术改造和更新改造替换出来的,且不能修复利用的旧设备。

f、国家明令按期淘汰的设备。

对固定资产积极进行有形淘汰报废、处理,对提高公司的固定资产更新换代能起到推动作用。

3.4针对目前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成本预算管理相结合,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形成一套包括固定资产最小类别、固定资产代码、生产或非生产使用、维修情况、固定资产现状等内容的完整资产档案,完善固定资产管理。

3.5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固定资产运营能力分析机制,做好固定资产运营分析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经营考核机制,进一步减少无效资产,降低低效资产,优化固定资产结构,精干固定资产存量,不断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3.6对一些专用固定资产如电脑、打印机等,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管理上的容易滋生漏洞。针对其管理上得薄弱环节,应制定特别的业务处理流程。如电脑等设备从确定采购的时候起就给出其“身份证”,定好使用人,确定责任人。

总之,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与公司生产管理息息相关。固定资产的管理还会有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出现,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之上,利用先进管理技术,引进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以“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降低总量”为原则,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走出一条符合公司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路子,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在国内市场以及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科]

【参考文献】

第5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范文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实物管理 大多数高校从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登记入账,到使用、维护、处置等环节,由多个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各部门虽能各司其职,但由于管理权的限制,未能从学校“一盘棋”的宏观考虑。高校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验收后未及时登记入账、闲置、未定期维护造成使用寿命骤减、定期盘点工作不够重视、效果不佳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一个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权力集中的综合监督协调部门,以保证对固定资产实现合理购置、管理科学、资源共享、高效使用的目标。

(二)财务管理 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核算,即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一是确认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显然偏低,且部分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较短,报废较快,导致确定为固定资产的设备繁多,管理压力较大。随着高校教学研究的需要,自制设备的需求增加,而自制设备的核算,没有对应的会计科目核算。自制设备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却发生了一些支出,确定为固定资产不合适,单纯费用化也不合适。对于需要安装的设备,也直接通过“固定资产”的科目直接进行核算,于是“在建工程”科目的核算十分迫切。另外,对于单位价值低于固定资产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确定为固定资产,“大批”的概念太模糊。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把握,实际中有将大批的同类物资拆分,来回避固定资产管理的现象。二是初始计量。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高校的固定资产以外购为主,其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在实际操作中,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等,由于种种原因,如运输等费的支付提前或滞后于固定资产的确定;这些费用未写明用于某项固定资产的支出;费用较小,增值固定资产手续繁琐等原因,未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而作为费用直接列支。三是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减值损失的确定,以及后续支出。就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而言,不提折旧,不确定减值,故高校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就是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符合固定资产确定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高校未使用“在建工程”的会计科目,所以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是通过“固定资产”会计科目来核算,在后续支出中,由于更换部件需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被替换部件的价值可能无法确认,导致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增。四是处置。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当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报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应当转入修购基金;但是,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固定资产的处置需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手续繁琐,时间较长,造成已经到报废年限的固定资产不能按期处置,账面上固定资产的价值虚高。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研究的必要性

(一)财务软件与实物管理软件的衔接 随着本次征求意见稿的面市,就迫切需要能实现对现有的财务软件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软件衔接的新系统。软件研发需要一定的时间,经过近一年的时间,适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务子系统陆续出现,集成了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两个功能,为高校实践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等新会计制度作了技术上的准备。

(二)研究结果充分性程度的提高 学术界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讨论,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与经验总结,为向新会计制度过渡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但综合研究不多,只对实物管理、财务管理或新旧会计制度的核算差异某个方面进行研究。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进一步加深 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给予了足够重视,各省市结合国库集中支付与固定资产报废手续等契机,推出了统一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的监管,为向新会计制度过渡做了管理上的准备。

三、新会计制度视角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对策

(一)建章立制,理顺关系,实现固定资产的制度化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实行制度化管理,就是要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建立健全起一套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的登记、保管、赔偿、核查、报告制度,要通过建立资产账目,对实物形态的资产登记建档。对无实物形态的资产要弄清来源,理顺关系, 合理分类, 有偿占用。 定期组织实物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的监督,对盘亏、闲置和挪用等未按照规定使用固定资产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另外对固定资产按重要性加以分类,实施差别管理,提高效率。对价值较高资产,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并应列入年末资产清查的必查项目。定期检查,随时关注其使用情况;其它价值较低、重要性一般的资产可委托使用部门进行管理,年末清理时由使用部门自查,资产管理部门随机抽查。

(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和核算,也关乎是否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学习新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实施必要的绩效考核,以达到优化财务队伍建设,带动财务队伍的全面提高。

(三)依托网络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掌握着固定资产的名称、编号、分类、厂商、单价、数量、金额、领用人、存放地点等信息,财务部门需要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如果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核对,也会因为信息共享而及时发现未入账的已购买使用的固定资产,提高工作的效率。

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平台使各校区联网,校区与各部门联网,对所有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整个周期的全程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记录固定资产增减、调配等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以及结存等具体情况,使各级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了解各个部门固定资产使用,变动情况,以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现在能实现数据共享的子系统与模块陆续研发成功,使得升级管理手段成为可能,加快固定资产的信息化步伐。

参考文献:

[1]王珍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新模式创建》,《财会通讯》2010年第5期。

第6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范文

摘要: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因为自身的特殊性而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中学图书馆须秉承有章可循、分工协作、定期盘点的思维对其进行改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71-02

中学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定义具有自身的特殊性。2014年1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28号),用以规范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在《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被定义为“中小学校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同时,中小学的固定资产被划分为: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与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装具及动植物等六大类。而图书资料固定资产作为中学教育的辅助资源,在中学固定资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的重要性

1.1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阶段和人生的成长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中学生只有大量阅读优秀的书籍,才能丰富自身的知识,拓宽自身的视野,增强对世界的认知。中学生畅游在图书知识的海洋中,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正是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的价值所在。

1.2满足中学生的求知欲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缺少丰富的人生体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中学图书馆除了具有辅助应试教育的相关书籍,还具有人文、地理、军事、艺术等其他方面的图书资料,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图书资料进行阅读,从中寻找认知与共鸣,探索世界的奥秘。这不仅提高了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拓宽了中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中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而达到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有效辅助教学的目的。

1.3促使中学生有效利用图书资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少中学生沉迷于信息网络,因此中学图书馆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有效引导[1]。如:中学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图书活动,为中学生推荐新书或优秀图书资料,并组织针对中学生的图书资料信息检索技术培训,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使中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图书资料检索技能,能快速检索出自己所需的图书资料,进而有效利用图书资源。

1.4调动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学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比较丰富,除应试教育课程相关学科图书之外,还具有其他中学生感兴趣的书籍,而且为中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图书馆环境的感染下,学生更容易自觉投入学习,调动了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健全的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图书资料是中学学校的固定资产,中学学校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理应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标准建立有效的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中学图书馆针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未能达到应有的标准,内容过于简化,缺乏具体的管理办法,这导致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滋生漏洞[2]。如:在图书资料采购环节,部分中学学校缺少专职负责人员,在验收交付使用过程中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缺少保管与保护意识,致使图书资料固定资产严重损坏,且缺乏遗失追究的具体办法,不利于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2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

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图书管理服务部门的分工协作。其中,资产管理部门是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管理的部门,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的相关经费支出及登记图书资料固定资产数量,图书管理服务部门负责图书资料借还的相关业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图书资料的固定资产实物数量应当与财务部门的账载数量一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管理部门业务出发点不同,如:财务部门倾向于图书资料经费管理,而图书资料管理部门倾向于业务管理,容易导致账实不符[3]。

2.3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损耗严重

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的摆放错乱及图书丢失与损坏等造成的严重损耗是图书流通工作的难点。中学里部分中学生及其他读者借阅图书的行为比较随意或者对图书资料编目不太了解,在图书馆随意乱翻,看到顺眼的图书资料就取下,最后堆积太多就随意将不中意的图书资料就近放置,未将其放回原位。同时,部分学生未养成轻拿轻放的习惯,难免导致图书标签丢失、条形码污损,给其他读者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学图书馆对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3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改进策略

3.1健全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章可循

在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中,中学图书馆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维护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稳定秩序。同时,中学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与实施。

黑龙江大庆市林甸第一中学针对中学图书资料固定资产采购环节,制定了相关采购制度。首先,在采购图书资料固定资产时必须提前填制采购申请单,注明相关采购信息,验收时实物与申请单的内容要相符。其次,采购人员填制申请单后必须找负责人签名,负责人包括申请人和部门与学校资产负责人,缺一不予批准。最后,凡是列入专控与政府采购的商品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采购。此外,丢失与破损严重的图书资料做报废处理,且中学图书馆必须对当事人实行惩戒。

第7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 国有固定资产 管理 问题 措施

随着高等学校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招生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国家投资在高等教育上的科研与教学仪器、设备也在逐年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对2013年1-5月的教育固定资产统计结果来看,同比去年增长1/5之多,国家投资在高等教育中的固定资产大幅增加。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国有固定资产在购置、使用、处置等过程中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管好、用好科研与教学相关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其在科学试验、教学实验以及在服务企业中的使用效率,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摆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面前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高校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国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偏低,有闲置现象

《江苏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苏教规[2011]2号)规定:高校内部各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及工作人员,都有管好用好国有固定资产的义务和责任,依法维护其安全、完整。高校要结合内部经济责任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高校国有固定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学校没有实行固定资产使用及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也就谈不上责任追究。从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来看,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使用主体较多,使用过程中既不计成本又未考虑盈亏。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只重视占有、使用和处置固定资产,却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争设备、争资金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设备购置之前的方案论证形同虚设,不论是否需要都要找出各种理由购置设备。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仪器设备却又因为后续的技术培训跟不上而闲置。例如在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清查固定资产时发现有的二级学院设备购买几年还未拆封,究其原因是因为该仪器是进口产品,商只负责销售产品不负责培训,因无人会使用该设备而闲置。2008年前后,为了迎接教育部对某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由于其中有一项指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必须达到某个标准,该校突击购置了大批设备。直至今日,有的设备很少使用,甚至个别设备尚未拆封。

(二)固定资产计价不准确,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许多高校设置固定资产账户时只设置了总账,没有设置明细分类账或者设置了明细分类账但没有按固定资产分类记账,这样就不能准确反映各类资产的实际状况。由于2012年以前,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高校固定资产账面上只反映固定资产的购置原值,对于固定资产折旧、实际价值均不能真实反映。对于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利用学校资源取得的专利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等并没有作为学校的无形资产入账,与之相对应所取得的收益也随之流失了。

(三)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良好的绩效奖惩机制

某高校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定期到各个院(系)、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但由于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盘点、清查后的数据搁置一边,不及时进行处理,导致账实不符,年年清查,年年不清。另外,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定期培训,从而导致其业务不熟练,管理不规范。因没有建立完善的奖惩考核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没有奖励、管理工作做的差的也没有惩罚,调动不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四)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时效性差

某高校部分科研人员用项目经费购置固定资产,在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后几个月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到财务部门报账,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没有实现信息的即时对接,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对报废、盘亏、毁损、处理变卖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手续办理后再处置,有的部门擅自处置固定资产或长期挂账。固定资产购置部门、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未定期进行对账,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以致不能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和账实相符。

二、加强高校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高校国有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高校国有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校内财经秩序,保障高校权益和国有资产完整,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应对零星采购实行两人以上采购制度;大中型购建项目由高校内部的国资或设备、审计、监察、财务等部门组成招标小组实行招投标,进行购前、购中和购后的监督管理机制,减少决策性失误,购前进行切实有效的专家论证,招标时既考虑价格又要考虑质量及售后服务等因素,对购置后的固定资产进行跟踪监督,对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严格实行高校国有固定资产计价、评估制度,减少高校国有资产流失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并规定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这一处理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既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又有利于反映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这一规定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保证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相一致。在校内加强财务报账流程的宣传,使所有职工基本了解到报账要及时,固定资产更要在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及时入账。对于固定资产要定期进行盘点、清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固定资产的购置、领用、管理、财务等部门在校内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定期核对总账和明细账,以保证账账一致、账证一致、账实一致。

对于校誉、土地使用权、高校教职工利用高校资源所获得的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均要评估入账。经营单位使用高校无形资产、房屋等所取得的收益要按一定比例上交高校。高校对外投资或校办企业改制时,要客观公正地评估有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建立权责明确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

高校应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高校行使对全校国有固定资产进行宏观管理,成立设备行政管理处管理涉及固定资产进出、占有和使用的账务,成立科研教学的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具体由教学、科研单位(如学院和实验室)保管和使用的三级管理体制。

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科研、教学仪器设备是高校很重要的国有固定资产,对单位价值较高的精密仪器设备,特别是进口仪器,后续的技术培训要跟得上,要确保每台仪器都有人会使用,并且责任落实到个人。管理人员如、保管不慎、使用不当或其他人为原因造成固定资产缺少、毁损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求相关人员照价或按比例赔偿;管理人员如做出突出贡献的或能长期完好保管科研和教学仪器、设备并保持其有很高的利用率的在进行津贴分配、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这样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岗位意识和工作责任,确保高校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稳健运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另外,在不影响正常仪器、设备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对外出租或协外有偿服务,为高校争取一些收益,让固定资产尽可能保值增值。

三、结束语

总之,高等学校只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实行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地计价,无形资产客观公正地评估入账,充分调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做好仪器设备的技术培训工作,建立权责明确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国有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严格按照《江苏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苏教规[2011]2号)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执行,才能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确保高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S

参考文献:

1.余艳.浅谈高校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4).

2.李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18-219.

第8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析

高校在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需要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大力推进科研事业的发展,并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民办高等院校要想实现这一目前的完善落实,则就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而这就促使其所具有的固定资产总量随之提升,如何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完善管理,以充分发挥出处自身现有资源作用,致力于教学事业的发展,亟待解决。

一、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1.理论基础。所谓的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以及个人等以非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来开办面向社会的高等教育机构。所涉及到的理论基础为: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确保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进而为管理工作的完善奠定人才基础;第二,委托责任理论。当前,企业应用这一理论来落实委托管理,以适应企业现阶段不断发展壮大下开展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确保各项运营活动的完善开展并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这一理论同样适用;第三,会计信息化系统理论。落实固定资产管理现阶段的主要手段便是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来实现全新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为高校做出科学的决策、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2.现状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逐渐凸显,从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看,虽然民办高校逐渐意识到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其尚未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且具体化的剖析,尤其是对于新建的一些民办高校而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尚未得到有效落实,进而致使资产利用率、流失情况严重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影响到了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面对这一现状,为了促进民办高校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完善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为民办高校实现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

二、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民办高校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第一,账面资产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财务信息失真,进而严重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在实际落实这一管理内容的过程中,基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高校现有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模式单一,整个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作支撑,职责权三者不统一,致使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偏低;第三,现有管理手段落后,人工模式下固定资产管理会受到人为主客观行为的影响,加上相应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偏低,致使无法实现对该项管理工作的完善落实。

三、完善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途径分析

1.健全组织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提高该项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就需要以健全的组织结构为基础,实现扁平化组织结构的构建,进而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奠定基础。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民办高校需要以自身当前规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针对相应的需求进行细化分析,为确保各项具体工作的完善落实奠定基础。高校是由不同的院系构成的,要针对其构成的特点与联系等实现科学的划分,同样的,按照部门划分的情况下很对部门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因此,这就需要以完善管理工作的落实来实现固定资产的充分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按照当前自身实际运营的需求,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确保能够将固定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等工作的职责进行完善落实,并要确保相应的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素质,能够满足该项工作的实际要求。

2.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并落实网络化管理。健全且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确保整个管理工作能够实现顺利且持续开展的基础,为了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就要求要结合该项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起有针对性的制度体系,通过职责的明确划分与落实来约束相关管理人员的行为,以完善的考核机制体系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来进一步强化管理的效率,构建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对对规定资产管理信息的完善录入、分析与保存,为实现动态化监管、做出科学的决策奠定基础。

3.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为了确保民办院校能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完善落实,就需要确保相应的管理人员队伍能够按照规定来完善落实自身的职责,因此,这就需要以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的构建来充分发挥出对管理人员的激励作用,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工作热情,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同时以明确的惩罚机制来约束相应人员的行为,使其能够克己奉公、孜孜不倦的落实本职工作,进而为实现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约束、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奠定基础。

4.提高固定资产核算质量。在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应核算工作落实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一管理工作的成败,进而影响到民办高校资源的使用效率与自身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核算质量。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4.1明确核算范围。这就要求要按照当前会计核算的最新标准来实现对固定资产核算内容的界定,明确核算的范围的同时,为确保实现固定资产核算内容的完善编制奠定基础,确保固定资产核算的全面性、准确性、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落实科学的统筹规划、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奠定基础。

4.2完善落实账务处理内容。第一,在计提折旧上,要以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的计提折旧制度,进而为科学落实账务处理提供保障;第二,将规定资金与修购资金进行剔除。两项会计处理科学在新会计准则下需要进行剔除处理,在折旧后以统一处理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列入到一般资金这一账目中,并不需要进行单独列相;为了避免出现虚增资产的问题,则需剔除固定基金这一项目,以折旧的方式来实现对固定资产价值的折减,进而确保账面信息的真实性。

4.3具体核算流程分析。在实际落实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过程中,相应的运作流程为:第一,对于新增固定资产项目,需要将其列入账目中进行确认处理;第二,初始计量。在计量原始价值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固定资产的实际属性,明确相应的计提折旧方法等;第三,后续计量。在实际处理账务的过程中,则就需要实现后续计量工作的完善落实,主要需要完成计提折旧、维修升级等费用的计量;第四,实现固定资产的处置。针对无法使用或者更新换代后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项目,落实相应报废与出售工作,以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的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在大力发展自身科研教育事业的同时,需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为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奠定基础。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要求民办高校要结合自身固定资产的现状,明确相应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在健全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体系的同时,构建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同时要完善落实财务核算工作内容,提高固定资产核算质量,为确保民办高校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厚刚.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孙丽丽.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探究[J].北方经贸,2015,01:141-142.

[3]郭彦斐.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第9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范文

一、当前存在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一)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普遍存在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问题就是对资产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管理意识淡薄,这一现象造成在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责任不清、认识不清、家底不清。很多企业管理者在思想上不重视,导致在实践工作中认识不清、责任不清,片面的认为只要将生产经营抓好,将业务量提高,就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效益。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企业资产管理就进入了边缘化,成为不被重视的一项工作。

(二)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实不能相符

企业资产管理存在较长的投资时间和复杂的分类结构,所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由于大多数企业在财务账面中只将固定资产总账反映出来,并未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明细分类帐,再加上责权不分、责任不明,长期不进行资金盘点及账目核对工作等现象,致使原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且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甚至账实不符,资产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效能。其次,部分企业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并未对其进行相关手续办理,造成固定资产随意购置、丢弃,造成企业经费、资产大量浪费等现象,没有及时将盘盈、盘亏、报废、变卖等处理资产进行入账及核销。

(三)固定资产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虽不及行政事业单位要求严格,但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国家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些企业并为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立一套使自身固定资产管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具体工作中,主管领导的重视力度及监管力度缺乏。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谁该管、谁负责、谁管什么、由谁来监督等,界定不清、责任不明,随意性强,管理松散。再则,一些企业为应付上级检查,实行的监督纯粹的只是一些文件以及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加之主管部门实行基层固定资产清查、账单核对等操作少之又少。

二、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识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领导要对其高度重视,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改变以往注重经营,轻视管理的旧思想观念,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要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才能促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资产管理方面,可以实施单位领导全面负责的管理,分管领导主要负责的制度,这样由领导带领全面狠抓的方法就能够有效改变当前的现状。各部门通过全面彻底地对固定资产的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从而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长效发展的目的。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改进固定资产核算方法

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需要加强建立会计人员队伍,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管理,所以,要培养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提高其主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参与性、积极性。通过不断培养会计人员的素质,不断完善款及准则规定,将企业固定资产细化,对生产类的固定资产可提高确认标准,资产使用年限和单位价值进行精确的标准规定,而对管理方面的固定资产可降低认定标准,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会计的经济性、重要性原则规定,还利于会计人员对资产的核算、分类与管理。

(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建立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贯彻落实,尤其是管理上的责任分工要明确落实,并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报废、变卖等及时入账、核销,及时登记固定资产购置的供应商、存放点、数量、规格、型号、金额、时间等信息。其次,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如果管理不好就会造成混乱、资产丢失等现象,所以,建立专业的监管部门、人员,以及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将维修、安装、购置、领用、招投标以及申请等过程中出现的凭据、文件资料、图纸等保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