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范文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

第1篇: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线电视;

目前,中国的有线电视网络具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信息需求的共性和个性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用户所需求的信息大致相同,但是也不排除有个性化的需求,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由于用户下载时和上传时的信息不合理所造成的。将计算机网络科技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当中,可以实现不同数据的上传和下载,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可以实现具有针对性的有线电视网络传输。

1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有限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构成的有线电视网络系统主要包括有6个子系统,分别是数据播出、用户、外交互、卫星接收以及视频直播等子系统。数据播出子系统属于整个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的运行基础,因为大多数的信息资源都是从数据播出系统中获得的。数据播出系统可以把不同形式的数据宽带转变成为有线电视的频道信号,在对这些信号将进行特殊设置,使得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够接受使用。用户系统包括电脑、收卡以及电话等硬件系统,这些硬件系统是用来接收数据和处理数据的。外交互系统是用来拓展有线电视业务的,该系统主要包括路由器、网络服务器等。视频直播系统是一种将视频信号转变成电视节目的播放系统,视频信号是由摄像机或者录像机等硬件设备所提供。卫星接收系统需要借助接收天线或者信息接收卡来完成信息的接收,并通过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信息储存并转换成有线电视的视频信息,是用户能够通过显示器观看视频。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作用

2.1节目播放管理作用

有线电视网络属于局域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使有线电视实现资源储存和资源共享,并对将要播出的节目进行较为合理化的安排,控制有线电视节目的播出顺序以及播放进程,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以及监督作用。有线电视总共有两个网卡,一个是用来接收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一个是用来播放电视节目以及进行流量调整控制的。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中,可以对有线电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这使得有线电视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2.2地理信息管理作用

有线电视网络的关节点、井位以及缆线和地理信息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会将地理信息进行储存和整理,让后再将处理之后的地理信息和用户信息相融合,最后对其进行统一的处理和储存,这种统一处理和存储的管理模式相对于人工管理而言,更具有高效性,出错率更低。

2.3在电视频道方面的作用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当中,可以使有线电视的频道增多。以往,有线电视频道可分为五大类,分别是新闻、财经、报刊、教育以及动画。自从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有线电视网络后,有线电视网络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阔,这使得有线电视的频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以往的新闻、财经、报刊、教育以及动画等五大方面的频道节目外,还增加了教育、科技、娱乐等频道,这些频道中的节目十分的丰富精彩,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使人民群众的知识得以拓展。

2.4对有线电视网络起着改进作用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网络通常以渥唇峁沟淖魑网络结构,而有线电视网络则属于局域网络,局域你网络在信息传输上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接收信号的质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当中,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信息的无效传输率,还能有效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可以对有线电视网络设置访问权限,只有已签过约的合法用户才能够接收和使用电视信息,使得有线电视网络更加安全可靠,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有线电视网络起着升级改造作用。

2.5在用户变更上的作用

自从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之后,有线电视越来越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使得很多的用户纷纷变更为有线电视网络用户。在进行用户变更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用户变更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用户的逐渐增多,有线电视网络系统需要一个更为庞大的存储系统来进行用户信息存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好可以满足这个需求,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确保用户信息存储更加完整、更加准确。

2.6在电缆改革上的作用电缆是有线电视传输的关键,因此电缆承担着非常重的任务。电缆通常是安装在马路的两侧,且没有设立相关的维护设施。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业在不断发展,使得原有的电缆受到高楼大厦的影响,因而时常发生电缆故障,严重的影响到用户的信息接收质量,由此可见,传统的电缆传输信息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用户的需要了,因此,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电缆进行管理,以此来确保电视信息的有效传输,使故障电缆得以及时的维修。

第2篇: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对策;发展对策;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局域网。局域网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是最为常见的网络架构,不仅成本低廉,而且见效快,能有效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要,对各项工作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其构成和特点不同,局域网分为以太网、令牌环网、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三种不同类型,具体工作过程中,结合实际需要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网络结构。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是一个局域网行业标准,将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采用星形网络拓扑结构。具体应用过程中,常用的集线器局域网结构都是以太网结构,为人们加强对外联系,方便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创造良好条件[1]。令牌环网由IBM公司和TI公司联合开发,利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拓扑结构物理上采用的星形结构形式,逻辑上则是环形结构。该结构形式的应用比较少,常用于IBM局域网服务系统,对本系统的运行和有效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是一种高性能光纤令牌环局域网,传输介质为多模光纤,其运行速度快,能有效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

1.2因特网。因特网是人们接触最多的网络技术,也是规模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对增进人们联系,方便人们获取相关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组成内容为计算机和服务器。因特网上有亿万种资源为人们下载和使用,并为各类信息提供便利,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1.3无线网。随着技术发展和进步,无线网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目前很多办公室、餐厅、娱乐场所等都覆盖有无线网络,大大便利人们获取信息资料。并且无线网和因特网实现高度融合,今后随着技术发展与进步,无线网应该会实现因特网的全部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策

从计算机诞生以来,网络技术就取得不断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和完善过程,对日常工作开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2.1遵循相应原则。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遵循从简选择原则、规范使用原则、细微维护原则,对各项工作开展具有积极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各项技术发展和进步,有效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

2.2经历不同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最开始以一台计算机为中心,多个终端机与中心相联,构成完整的网络系统,实际上是一台计算机与多个控制终端形成的网络系统。第二阶段是通信子网为中心,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第三阶段是网络互联阶段[2],以广域网为传输介质,形成大面积的网络传输系统,实现网络全球互联互通。

2.3取得技术突破。计算机网络技术取得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取得不断创新和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受到重视和关注,大大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人们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环境氛围。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取得进一步发展和改进,并呈现以下趋势,对今后从事科研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1IP协议发展。技术发展和进步,使IP协议业务不断增多,复杂程度也在提升,其安全性、资源性受到关注和重视,今后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3.2分布式网络管理出现。该技术有利于信息资源交换,推动资源共享,促进网络技术发展,对提高网络管理水平也具有积极作用。

3.3三网合一技术发展。计算机、电信、有线电视网络相互发展和进步,出现融合趋势,有利于促进二者不断完善和改进,提高其高效性和便捷性。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不断发展。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这种趋势,采取有效对策,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和进步,更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岳政燃.浅谈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电子制作,2015(2):166-167.

第3篇: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范文

1、虚拟网络技术

虚拟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随着计算机虚拟网络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使其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运作当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和交流,使人们在工作工程中可以更加快速的传递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虚拟专用拨号网技术

利用虚拟专用拨号网技术,计算机能够通过公共网络平台,将信息资源和网络信号进行共享。这样就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对计算机的不同要求,使用者不会受到空间的束缚,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范围也更加广阔,传输效率和速度也得到了提高。此外,在虚拟专用拨号网技术的应用当中,其便利性得到了很大的体现,并同时提高了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确保了信息的安全,让使用者能够放心的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工作或娱乐。同时,该项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对网络资源的过度占用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利用效率。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

1、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应用

相比与租用线路来说,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具有更为低廉的信息传输费用。同时,由于VPN的作用,使得加密的数据在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传递时,即使被截获,也无法被解密,从而保证了隐私信息的安全性。而信息认证和身份认证功能,也使得用户的身份和信息的完整性、合法性等的得到有效的鉴别和保障,可以为不同的控制用户提供不同的操作访问权限。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可以被应用在网络管理当中。例如,网络管理员在进行账单数据编制的时候,需要了解哪些人曾经使用过网络系统,使用了多长时间等信息。如果出现异常,可能说明系统使用不正确或是系统资源不足。而通过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可以向管理员及时发出警告,便于管理员进行网络维护。

2、虚拟专用拨号网技术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建立虚拟加密隧道,从而使企业或单位的驻外机构人员能够也企业总部进行网络连接。同时,可以防止公共网络中的其他用户穿过虚拟隧道访问到企业的内部信息资料。而企业用户只需一次登陆操作就能够接入企业网络,企业网络会对用户进行认证和地址分配,而无需占用其他公共地址。这种应用方式需要NAS支持VPND协议,而认证系统需要支持VDPN的属性,网关则通常采用路由器或VNP专用服务器来提供。

三、结论

第4篇: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范文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有线电视网络应该具备以下五个系统:数据播出系统、用户硬件系统、外部交互系统、卫星信号接收系统和视频直播系统。其中数据播出系统是整个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运行整个系统的基础,主要的作用包括获取大部分的信息资源、转变不同形式的数据宽带,使之成为有线电视信号,通过对电视信号的权限设置使只有符合要求的用户才能够接收到信号进行观看。用户硬件系统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接收并加以处理,它是有线电视网络的物理支持。外部交互系统也是一些硬件设备,比如,路由器和服务器等,通过这些设备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拓展和延伸。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主要用于接收卫星传来的信号数据,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包括天线等,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服务器进行存储并转换成视频信息。视频通过摄像设备进行拍摄,通过视频直播系统进行转换,变为电视节目后通过显示设备进行观看。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作用

(一)节目播放管理。有线电视网络是一个局域网,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有线电视资源的存储和共享,在安排节目的播出时间和播出方式上更加灵活,对节目播出的先后顺序及播放的进度可以有效地进行控制。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有线电视的管理和监督更加有效。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有线电视网络需要两个网卡,作用不同,一个起到接收信息的作用,一个可以用来对数据流量进行控制和播放电视节目。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可以对有线电视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进行加密,让有线电视在使用过程中更安全、更可靠。(二)地理信息管理。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很广,因此,其关节点、缆线和井位的地理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对这些地理信息存储标记后加以整理,在合并用户信息的同时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和单纯的人工管理相比较,这种统一的存储和管理模式具有存储量大、不易出错、效率更高的特点。(三)电视频道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线电视的频道数可以大幅增加,可以改变以往有线电视频道分类少、频道少的情况,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使有线电视的信息接收渠道更加宽广,让电视节目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让用户更加满意,特别是教育、科技、娱乐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极大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使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这不仅丰富了生活,还可以使观众的知识得到更新和拓展。(四)对有线电视网络起改进作用。有线电视网络作为局域网,在数据信息传输上受到的影响非常大,用户在接收信号时存在差异,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的现象。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树状网络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信息的传输速率,降低数据信息无效传输的比率。另外,通过建设安全策略,不但可以让有线电视网络变得更加安全、可靠。还可以通过访问权限的设置,阻挡来自非签约用户的数据请求,只允许签约用户接收电视信号。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起到了明显的升级、改造作用。(五)在用户变更上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让有线电视发生了质的改变,用户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吸引了更多的新用户。这就涉及用户的变更,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新用户的信息进行存储并加以处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让这项工作变得简便,随着用户量的不断上升,人工管理的局限性会更加明显,因此,更加凸显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完全可以满足庞大的信息存储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用户信息在存储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六)在电缆改革上的作用。电缆是有线电视传输的通信线路,关系用户的体验效果,因此任务繁重。由于电缆一般铺设在道路两边,并没有设立相应的保护措施,现在各个地方又在加快城市建设,挖路修路、挖路建楼非常频繁,导致电缆故障频发,严重影响用户观看有线电视的质量。因此,为了确保有线电视网络的数据传输通畅,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缆线路进行监测和管理,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维修,确保用户顺利接收电视信号。

三、结语

现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传统的有线电视引入该技术,不但能够让电视节目更加丰富,还使有线电视网络的信号传输效率得以提高,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了保障。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有线电视的发展作用很大,在数据信息存储和处理上、在用户信息的处理上、在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的多元化上、在节目的编排和播放上、在通信线路的管控上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建军.网络技术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4(14):231.

第5篇: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监控

中图分类号:TP277

随着当前中国的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及水平也在不断得到提高,计算机联网技术及视频联网技术等,以及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就另一方面来说,当前国内外的恐怖活动日益猖撅,突发事件地不断发生,促使现在国民的安防及自我保护的意识也随之不断得到加强,这些都促使安防行业需求空间进一步提升。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背景分析

当前学校操场、教室中,银行的营业厅、储蓄所、金库及取款机等,社会治安监控,车站、机场及高速公路,大型超市、商场、购物中心,库房、生产线及厂区监控中,为维持这些部门的正常运转,许多工作都需要采取远程监控的方式。计算机的网络技术普及,为当前视频监控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大型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迅速在全国各地建设起来不同部门中监控联网的系统虽然差别很大,然而它们存在最基本共同点,也就是通过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做支撑。

计算机的网络可分成局域网、广域网这两种,网络基本单元为节点,不同节点都为一个完整且独立单元,可独立工作。而当许多节点连接在一起时,就可以实现数据通讯及资源的共享,构成一个有机联合的网络。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中,通常采用的是很清晰的上下级树型架构,所有节点皆为可独立进行工作的监控系统。

2 网络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技术分析

2.1 数字视频的压缩技术分析

视频监控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存储数字视频的所有数据,然而因为没有经过压缩,存储量相对巨大。所以,建设监控联网系统时,在进行数据存储的流程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检索,并确保在数据的上传、下载顺利完成基础上进行。如果数字视频没有事先进行压缩,这项工作就很难顺利完成操作。

2.2 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中的传输技术分析

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中,广域网的网络环境和局域网的网络环境中,数据的传输操作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含定序的数据包、视频数据的同步和传输、音频、视频编码的数据包能否得到可靠高效的传输等,此外还包含实时数据的解码、无延迟、低延迟数据的传输、低码率数据的传输等等。其实,除了这些问题以外,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其他传输网络压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当存在较多用户时网络环境会加剧网络的承载压力。因而,视频传输的过程中,为确保网络传输实效性,可以采取IP 的组播技术及QOS的控制技术等。因而,为进一步促使网的传输水平提高,需要不断提升视频数据的信息传输效率,以确保监控系统质量[1]。

2.3 监控数据的存储与检索技术分析

为确保视频监控的系统质量,还必须完善视频数据的信息存储及检索方案。只有视频数据的信息可以得到大规模有效存取,才可以为日后的工作开展奠定有效的基础。而有的时候,数据信息存储量非常庞大,只是通过手动的检索方式,很难完成这巨大的检索工作量。同时,手动的检索方式存在一定风险,容易出现错误,并增强检索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对于视频监控的系统建立不利。因此,还需要完善数据的检索查询技术。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计算机的各流程顺利完成。

2.4 监控现场的物体识别及跟踪技术分析

随着当前科技迅猛的发展,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也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增加了许多新功能,如计算机的智能识别、跟踪功能;自动影响与捕捉功能等,这些功能可以自动识别并监控变化中的人与物,同时可以适时锁定,并追踪特定监控对象。同时,将监控信息数据通过网络技术,及时进行传输与存储。通过这些功能,可以促进监控识别的准确度、监控效率、实用性等进一步提升。

首先,可以对运动目标进行分类。视频监控的场景差异很大,运动目标变化区域也是存在差异的。如风吹过的树枝、行人、电梯上下的人群、车辆、云彩等,在视频监控过程中变化轨迹也不一样。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准确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加强对于运动中的人与物的监控,从而准确给运动目标分类。通过运动的特性分类、形状数据分类及时间共生的矩阵井下分层进行分类,都是计算机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

其次,通过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可以对运动目标展开有效跟踪。针对运动目标速度、位置、位移及色彩等因素,加强对于连续视频监控的图像帧间管理。如动态的贝斯网络、卡尔曼滤波等技术,都是最常使用的计算机技术。

最后,是进行行为的理解与描述。在物体运动模式的识别与描述时,以典型行为作为预先标注基础,针对于测试序列等采取理解及描述,不断匹配。如马尔科夫、神经网络等模型、动态实际的规整技术等,都是普遍运用的匹配方法。神经网络系统中,科学分析运动模式和轨迹;动态时间的规整技术方法简易、操作方便;马尔科夫下模型匹配数据的技术比较成熟,可以识别随机状态机器,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3 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对于实际生活中视频监控工作应用分析

3.1 金融系统中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应用分析

金融系统因为独特功能及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也是当前社会货币主要的流通场所。金融系统的重点场所较多,同时出入的人员比较复杂,针对银行犯罪的活动也在日趋增加,且犯罪的手段及方式也在逐渐的暴力化、多样化及智能化。因而各银行都全面实行安全防范的系统建立与完善。过去,国有银行及商业银行中,依据人民银行的总行及公安部,对于银行图像的监控系统构建要求,在大量的基层网点的视频监控建设的基础上,开始建立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工作。通过银行视频监控系统,构建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主机,并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技术,把储蓄所监控系统联入到支行中,然后将支行监控系统再联入到分行中。通过这种方式,各级银行视频监控的系统就有机联结起来,从而构成大型的资源共享安防系统[2]。

3.2 公安部门中的视频监控系统运用

公安部门希望可以通过技术的集成,将社会报警、监控资源整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所有警种间防控能力的协同作用,以建立并健全完善的公安机关安防体系。通过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可以有效整合并利用公安、社会力量,从而形成具有一定覆盖面、规模的各级监控报警安防系统,并形成统一报警、监控的网络平台。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报警、监控资源大范围的共享,并促使原先离散分布信息情报,通过网络交换与处理,各部门警种管理机技术人员实现资源共享,为预防与打击犯罪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当前,随着科技强警的工作开展,各地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建设非常快。而系统应用不断深入、规模不断扩大,各级的公安机关部门对于远程的图像资源的共享提出新要求与新挑战,跨区域和跨警种的图像共享也在日益增加。因而,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在管理范围上也在不断扩大,为公安机关的打击与预防犯罪起着重要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发展与广泛应用,给视频监控的系统联网传输,提供强大而重要的技术支撑,从而使得视频监控的联网系统效率越来越高。以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作为基础的视频监控系统,具备功能强、远程控制及组网灵活等优点。通过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和视频监控的系统结合,进一步促进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飞.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视频监控联网中的应用[J].网络与通信,2013(12):31-31.

第6篇: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4-0000-00

1 前言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所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 计算机网络概述

2.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此阶段,多重线路控制器的出现使得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得以诞生,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有着许多的缺陷,比如说由于所依靠的是单一计算机系统,所以会使得计算机的负荷过重,从而使得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十分缓慢。除此之外,对于单机系统而言,其可靠性往往较低,所以利用单机系统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其可靠性往往也较低,十分容易使得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陷入瘫痪的状态。正是由于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有着如此多的缺陷,所以人们开始进行深入的研究,最终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而多台计算机的相互连接是通过通信子网来实现的,实现了多台计算机的相互连接,也标志着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这就是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较之于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改进,比如系统的响应速度有了大大的提升,而且由于是多台计算机协同工作,网络出现瘫痪的可能性也变得较小。但是要想实现计算机的协调工作往往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所以为了能够使得多台计算机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又提出了层次模型,分层设计法的出现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在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在该参考模型出现之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逐渐地走向了标准化的进程,并且不断地在趋于完善和成熟。

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一般是由计算机、终端、节点和连接节点的线路所组成的,在计算机网络中,有着许多的网络互连设备,而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输是通过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的。如果从逻辑上来看,计算机网络可以视为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所构成的一种网络。所谓的资源子网,指的是由主机、终端、联网外设及软件和信息资源所组成的网络,通过资源子网可以实现对于数据的处理,还能够进行资源的共享。而通信子网则主要是由节点交换机、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所组成,通信子网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网络数据的传输。

2.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有着许多的分类标准,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其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诸如按照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方式和交换方式等,都可以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但是这些分类标准往往不够全面,只是单纯的反应了计算机网络的某一个方面的特性,并不能够对计算机网络的特性进行全面的总结。要想反应出网络技术的本质,可以按照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来对其进行分类,这也是当前通行的计算机网络分类标准。一般而言,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分类,有效的反应出了网络的规模大小。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3.1 VPN

VPN的全称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即虚拟专用网络。VPN的发展基于internet的,它是一种全新的技术,通过VPN可以在公用网络上建立起一个私人专用的网络。所谓的虚拟,指的是该网络其实是一种逻辑上的网络。之所以会出现VPN,主要是由于近些年来许多企业和公司不断的扩大,许多员工是在外地开展工作的,并没有在公司本部工作,但是这些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利用企业的网络资源,而一般企业的公共网络仅仅覆盖了企业总部,所以为了满足这类人群办公的需求,VPN就应运而生。虚拟专用网络兼有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二者的优势,可以实现不同网络组件和资源的互相连接,这样即使不在企业公共网络的覆盖范围之内,也可以利用VPN来建立起一个相对安全的通道,一方面可以方便快捷地调用相关资源,另一方面由于VPN都有着对应的口令,所以信息的传递也是相对安全的。虽然VPN是建立在公共网络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它也有着专用网络的独特优势,故称其为虚拟专用网络。

3.2 L2TP协议

所谓的L2TP协议,指的是一种工业标准的互联网隧道协议,L2TP的功能与PPTP协议相类似,通过L2TP也可以进行相关的加密操作。L2TP主要面对的是数据包的点对点连接,这一点是不同于PPTP的,还有PPTP所使用的单一隧道,但是L2TP所使用的多隧道。此外,L2TP还包含了PPTP所支持的包头压缩和隧道验证。L2TP将L2F协议和PPTP协议的优点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对PPP模型进行了扩展,从而使得该协议达到了工业标准。

3.3 虚拟专有拨号技术

VPDN即虚拟专有拨号技术,虚拟专有拨号技术同VPN相类似,它也是通过对公共网络拨号功能的利用来实现虚拟专用网的建立,通过拨号来接入不同的公共网络。同时虚拟专有拨号技术也可以提供给用户以安全保障,虽然VPDN所利用的是公共网络来进行接入的,但是公共网络的其它用户是无法通过该虚拟网络来对内部资源进行访问的,因此有效的保证了企业及一些单位内部信息的安全。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网络带给了人们许多的便利,帮助人们解决了许多的难题,所以它有着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必须要进一步地对其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J].无线互联科技,2013,(5):14-14.

[2]张雁翔.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3):26,29.

[3]黄璜.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电脑迷,2014,(21):68,71.

第7篇: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实际应用;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从技术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由防病毒、防火墙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目前广泛运用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PKI技术等。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一)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指一个由软件或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处于企业或网络群体计算机与外界通道之间,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及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当一个网络接上Internet之后,系统的安全除了考虑计算机病毒、系统的健壮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而目前防止的措施主要是靠防火墙技术完成。防火墙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配置在防火墙上。其次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做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再次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降低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

(二)数据加密技术

与防火墙相比,数据加密技术比较灵活,更加适用于开放的网络。数据加密主要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对动态数据的攻击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对于主动攻击,虽无法避免,但却可以有效地检测;而对于被动攻击,虽无法检测,但却可以避免,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1.对称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是常规的以口令为基础的技术,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由其中一个推知另一个,这种加密方法可简化加密处理过程,信息交换双方都不必彼此研究和交换专用的加密算法。如果在交换阶段私有密钥未曾泄露,那么机密性和报文完整性就可以得以保证。目前,广为采用的一种对称加密方式是数据加密标准DES,DES的成功应用是在银行业中的电子资金转账(EFT)领域中。

2.非对称加密

在非对称加密体系中,密钥被分解为一对(即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这对密钥中任何一把都可以作为公开密钥通过非保密方式向他人公开,而另一把作为私有密钥加以保存。公开密钥用于加密,私有密钥用于解密,私有密钥只能有生成密钥的交换方掌握,公开密钥可广泛公布,但它只对应于生成密钥的交换方。非对称加密方式可以使通信双方无须事先交换密钥就可以建立安全通信,广泛应用于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信息交换领域。

(三)PKI技术

PKI技术就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PKI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的关键和基础技术。由于通过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等活动缺少物理接触,因此使得用电子方式验证信任关系变得至关重要。而PKI技术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技术,恰恰成为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的密码技术的首要选择,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他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子商务应用中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问题,而进一步保护客户的资料安全。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络的不安全性

1.网络的开放性

由于现代网络技术是全开放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攻击。这其中可能存在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也有肯那个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也包括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等等。

2.网络的自由性

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和获取各类信息。这也为了影响网络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作为一个支撑软件,使得你的程序或别的运用系统在上面正常运行的一个环境。操作系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统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不安全性,系统开发设计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

1.操作系统结构体系的缺陷

操作系统本身有内存管理、CPU管理、外设的管理,每个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块或程序,如果在这些程序里面存在问题,比如内存管理的问题,外部网络的一个连接过来,刚好连接一个有缺陷的模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计算机系统会因此崩溃。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针对操作系统的不完善进行攻击,使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服务器系统立刻瘫痪。

2.操作系统支持在网络上传送文件、加载或安装程序,包括可执行文件,这些功能也会带来不安全因素。网络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文件传输功能,比如FTP,这些安装程序经常会带一些可执行文件,这些可执行文件都是人为编写的程序,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漏洞,那么系统可能就会造成崩溃。

3.操作系统不安全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可以创建进程,支持进程的远程创建和激活,支持被创建的进程继承创建的权利,这些机制提供了在远端服务器上安装“间谍”软件的条件。若将间谍软件以打补丁的方式“打”在一个合法用户上,特别是“打”在一个特权用户上,黑客或间谍软件就可以使系统进程与作业的监视程序监测不到它的存在。

(三)防火墙的局限性

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Security Gateway),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第8篇: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供热收费系统;VPN;网站收费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2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in Heating Charges

Chen Zhiyong

(Yining City Heating Co.,Ltd.,Yining8350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practical experience,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ating char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security methods and procedures System.

Keywords:Computer;Heating charge system;VPN;Website fees

一、总述

供热收费管理过去一直采用手工处理,由于住户多,分期扣款,成千上万张的凭证业务人员只能靠手工填写,以单位和楼号进行统计,查询和汇总是难以实现,人工处理速度慢、周期长,出错率高。作为企业领导需要及时了解用户整体交费情况及收费工作进展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面对这些新的要求,过去账簿式的管理方式就力不从心了,这就迫切要求对供热收费实现信息化管理。

供热公司作为企业,不仅要使用户的室温达到要求,还要管理用户的信息,记录其是否交费,用户来交费时,要随时能查出其交费情况。又由于供热行业所固有的点多面广的特点,生产和收费网点比较分散,使得总公司对各网点的管理和信息共享比较滞后。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尤其是计数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相互融合,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供热收费工作中的应用,我公司实现了多网点营业厅微机系统收费、网站收费两条收费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运行后,该系统现在己很好地运行于各营业网点和互联网上,本市各小区用户可在附近任何营业网点缴纳暖气费,也可在本企业网站上查询缴纳暖气费。

二、供热收费系统的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建立供热收费信息化的基础核心:收费管理系统

2004年,伊宁市供热公司总部建立了内部办公局域网络;

2005年,引入单机版供热收费软件;2006年,升级为局域网版收费软件。

2007年初,由于当时还是采用收费员上门走收和总部营业厅缴费相结合的现金收费方式,加之收费软件不完善等问题,造成收费数据统计滞后、且数据丢失量较大,严重制约了日常的收费管理工作。伊宁市供热公司领导层为改变过去这一落后于时代的管理模式,决定构建实用、高效、可靠的网络收费系统。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使用收费管理软件,而收费管理软件必然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领导的重视是软件在企业中应用成功的重要因素。工作流程要不要调整,收费管理工作有什么弊端需要改革,日常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报表,分析决策需要什么样的依据,都是建设收费管理软件需要了解的问题。

2008年初,公司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经过考察研究,决定引入已在供热行业内有着众多成功案例的“博达供热收费系统”(网络版)软件。该网络版软件投入运行后,第一年的收费效率就大大提高,产生了明显的时效性。用户交费时只要报出所在小区和楼号,用户情况一目了然。收费和打印发票都用计算机完成。在微机上可以查询任一用户或企业整个收费情况并打印出报表。这个系统满足了采暖收费工作数据量大、变化多的要求,保证了收费及时、高效和准确运行。

建立完善的收费管理系统也是今后与银行联网收费有效运行最关键的工作。

(二)建立虚拟专用网络(VPN)

由于供热行业所固有的点多面广的特点,收费网点比较分散,使得总公司与收费网点的信息共享比较滞后。2007年基于博达收费管理系统的部署与应用,公司又引入了VPN这一网络技术,构建虚拟化专用网络,增设收费网点,实现了信息化收费平台的搭建和多网点营业厅微机系统收费,做到收费数据的安全可靠及各收费网点和总部之间收费数据的实时同步,提供了方便本市各小区用户可在附近任何营业网点交暖气费的新渠道。同时收费网点引入银联的有线及无线POS刷卡机,交费客户不但可以交纳现金,也可以使用任何具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进行刷卡交费。

VPN通称为虚拟专用网。指的是依靠Internet服务提供商(电信、移动、联通)和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商,在公用网络中建立专用的数据通信网络技术。VPN兼备了公众网和专用网的许多特点,将公众网可靠的性能、丰富的功能与专用网的灵活、高效结合在一起,是介于公众网与专用网之间的一种网络。他在公用网建立一条数据通道(隧道),让数据包加密后通过这条隧道传输,确定服务所使用密匙等服务,从而在IP层提供安全保障。

我公司总部与其下6个收费营业网点采用星型结构通过1M光纤和2M宽带介质接入电信公司的IP城域网,通过购买的专用VPN防火墙和VPNkey设备组成虚拟局域网(VLAN),实现专用网络互访。

公司VPN网络的建成,也为全公司以后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网络基础平台。

(三)建设企业收费网站,与银行联网收费

2008年虽然建立了7处收费营业网点,让用户到收费网点交费。但由于交费时间非常集中,常常出现用户排长队等待交费的情况,特别是天气冷的时候用户意见很大。因此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企业网站实施银行联网收费系统,方便客户在办公室或家中通过网站交费和查询更显得必要,既方便用户又安全。

2009年初,公司领导层决定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整合已经成熟的网络版收费系统和网上银行(B2C)支付技术,将供热收费系统通过自己的企业网站与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网上银行进行对接,建立24小时营业的网站收费新渠道,方便本市具有上网条件的客户在办公室或家中查询和交纳暖气费。

(四)构建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多样性等特征,使得计算机网络易受黑客、病毒等恶意软件和手段的攻击,因而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供热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供热收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而言,网上信息的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网络必须有足够强的安全措施,能全方位应对各种不同的威胁,这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完整和可用。

针对以上威胁,我们从物理性安全策略和软件安全策略都进行了部署。

1.物理性安全策略:采用符合国际通行的IEEE802.3标准的星型拓扑结构的以太网络结构;关键设备采用高端产品,非关键设备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性能价格比较高;加装硬件防火墙。

2.软件安全策略:入网访问控制(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账号的缺省限制检查);网络的权限控制(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访问权限的有效组合可以让用户有效地完成工作,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用户对服务器资源的访问,从而加强了网络和服务器的安全性;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管理员应对网络实施监控,服务器应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对非法的网络访问,服务器能以图形、文字或声音等形式报警,以引起网络管理员的注意);打好系统补丁;做好升级、维护工作。

3.做好系统备份、数据备份和紧急恢复计划:任何的安全措施都不能保证系统的万无一失,在事故发生时损失是难免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做好软硬件的备份工作。所以我们不但要架设备份服务器,还应定期将备份的数据刻成光盘,并拟好一份系统紧急恢复计划,以防在不安全事件发生时,按照计划以最短时间、最小的损失恢复整个网络系统。

截止2009年底,通过与收费系统软件开发商、网站开发商、以及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通力合作,本市居民已经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式来交暖气费:(1)在7处营业网点使用现金交费;(2)在7处营业网点使用银行卡刷卡交费;(3)通过伊宁市联创集团网站进行网上交费(B2C业务)。

因我方的数据库系统已通过互联网与银行网络进行了对接,所以该收费系统良好的运行,也为银行其他中间业务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供热收费信息化的体会

由银行代收费可以给供热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主营业务。参与企业网站与银行联网收费(B2C)的各家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通信系统和专业管理人才的优势,在不需要增加过多投入的前提下,不但大幅度增加了储蓄存款余额而且扩大了营业范围。因此企业网站与银行联网收费是一个企业与银行双赢的、现代化的收费管理模式。银企联网收费的管理模式已经被公共事业部门和企业广泛的采纳与接受,如供电系统、电信部门等等。实践证明实施银行联网收费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经之路。

供热收费管理系统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企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传统管理方式和工作习惯的变革;涉及人财物的投入;涉及到工作的协调和信息资源的组织;涉及到管理组织机构的变革。其中哪个环节工作不到位,都会影响整个供热收费系统的实施进程。

第9篇: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范文

[关键词]人事 档案管理 网络技术 效率 数据 资源共享 节约成本

中图分类号:TU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396-01

当今时代,计算机能够帮助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记录、调配、工资、更新等管理方面提高效率、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我单位编制居多,更应加强计算机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使计算机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挥更大作用。

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指以能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独立计算机的集合。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在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软件及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资源共享指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信息传递指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大贡献是实现了资源共享,如此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因此这个当前最活跃的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政府、机关、学校等不同部门。

1.2 什么是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就是将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主要是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是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处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个人参与社会方方面面活动的记载和个人自然情况的真实反映。

1.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3.1 提高管理效率

单位人事档案储存着员工个人履历、德能勤绩、人事关系变动、工资、奖惩等重要信息,是日常工作中领导和相关部门需要经常查阅的材料。计算机网络技术使这些信息共享变得轻松容易,增强了实时性、准确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

1.3.2 节约成本

人事信息属性繁多,因性质不同而情况复杂程度不一。包括不同编制下的工资统计、编制归属情况、老干部情况统计等方面,其涉及的面之广,数据量之大可想而知,若利用手工进行统计,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以后,我们就可以快速准确调取信息,信息一经录入,便可以共享,而且利用专业辅助软件还可自动生成审批表等材料,节省了成本。尤其是,利用计算机存储的电子信息,使纸质稿档案可以减少翻阅次数,从而降低了原稿的磨损度,进而降低成本。

1.3.3 多媒体信息的扩充

信息可以分为文字、图像、声音、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称为多媒体信息。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日渐成熟。人事资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采集声、像、视频等方式进行扩充,使人事信息更加全面、直观和生动,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进一步拓宽。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则使多媒体信息的储存、传输和处理成为了可能。

1.3.4 减少失误率

由于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计算精度高的特点,在管理工作中使用计算机就可以减少许多由人工抄录引起的失误,使数据更加准确。

2.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实现的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乃大势所趋。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情况总结如下:

2.1 建立了基本信息查询数据库

只要输入某种类别关键字,如“姓名”或“职务”等,就可以快速查阅到信息。

2.2 建立了材料接收登记数据库

人事档案材料原件的接收、登记、归档、日期、接手人等信息通过计算机录入成为电子信息,使档案接收管理工作有序有据。

2.3 建立了与上级管理部门关联的网络版数据库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上级人事管理部门统一了信息管理系统,便于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公文、邮件材料等更是通过网络进行交互。

2.4 建立了人事档案目录数据库

人事档案原件的编号、存放柜号是查找该档案的关键信息,我院将所有员工档案按职称分类存放,建立了以“姓名”和“职称”为检索关键字的数据库,使查找人事档案存放位置变得更为快捷。

3.需要解决的网络技术问题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实现了基本的存储和查询等操作技术,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3.1 思想观念较落后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手工化转为自动化、网络化是必然趋势。但往往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未发生转变,仍固守于原有的手工化处理的习惯,使这项现代化进展缓慢。在管理工作中,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仍像以往一样手工处理问题,而想不到计算机的快捷,明明知道用电脑写更快,但还是愿意手写,以至于最后还要做重复工作。所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很重要。

3.2 软硬件建设跟不上

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导致经费投入不够,进而导致设备不够先进、管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不受重视、技术培训跟不上等问题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阻碍。

3.3 资源无法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

由于网络技术应用水平的限制,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共享仅限于人事部门与上级和同类部门之间,需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开发网络数据库软件,使信息资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共享,使领导和广大员工更易查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总结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数据量大而繁琐的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将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者素质的提高越来越深入,信息资源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共享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兆、和宝荣、王英玮主编《档案管理学基础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傅荣校著《档案管理现代化》,浙江大学出版社。

[3] 冯惠玲主编《电子文件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