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

科学计数法的性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计数法的性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计数法的性质

第1篇: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数学教师;预习方法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数学课前预习的现状与重要性

1.课前预习的现状

现今,有很多的小学的数学教学都没有重视课前预习这一方面,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学生的课前预习意识都较为薄弱,更没有明确的课前预习方案。一般情况都是数学老师口头的说一声:请同学们预习下明天所要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告知学生们预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们的预习情况收获较少。其次,家长没有很好的预习意识,一般的家长只会关心孩子作业完没完成,根本不会想到让孩子们去预习第二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即使老师布置了预习内容,家长也不会过多的在意和关注,家长对于课前预习的认识程度不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主动性不高,即使数学老师安排了课前预习,没有家长的监督和引导,学生们对于预习的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分析

(1)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数学课前预习可以大大提高和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也能使学生们了解下一节课老师所要讲的学习内容,便于学生们在数学老师讲课时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2)小学生高年级学生进行数学课前预习利于提高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们在课前预习时,可以帮助他们对于老师即将讲解的重点与难点经行了解和探索,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们在课堂上听课时减轻压力,老师在课堂讲解时更具有针对性,利于数学老师教学的时间安排,从而提高数学老师教学的课堂效率。

(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前预习能节省数学老师不必要的讲解简单知识的时间,而是把大部分的时间给予难点和重点的讲授上和学生们探讨和争论上,不仅能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解决学生们对于知识重点和难点。

二、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数学课前预习的指导方法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数学课前预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培养好学生们对于课前预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课前预习的能力。数学课前预习兴趣的培养必须要循序渐进,数学老师可以采用先扶后放的原则,让学生们都能自主的进行课前预习,慢慢的提高学生们课前预习的能力,拥有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才能激发出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发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前预习的兴趣。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活动策划、奖惩鼓励、做好预习设计、温故知新预习、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1.活动策划

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和班主任商量策划一些预习活动的比赛,在每周班会活动中评选出一些“预习小明星”“自主学习小能手”“预习小天才”等称号,让这些“预习小明星”、“自主学习小能手”在班会上给其他同学介绍预习经验和方法,取长补短,让学生们在活动感受成功与竞争,激发出学生们对数学课前预习的兴趣。

2.奖惩鼓励

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采用奖励制度,对于预习好的同学和预习进步比较快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在班会上可以对这些预习好的同学和预习后进步比较快同学进行表扬,多用言语进行鼓励,适当的可以发一些小的奖品,以此来刺激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前预习的兴趣,同时促使那些在学习上不是很努力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开始转变学习心态,主动积极的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3.做好预习设计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第六单元《统计和可能性》的第一课时《游戏的公平性》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教学与学生在学习上的竞争心,对学生需要进行的课前预习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一、仔细观察书中的主题图,然后根据教科书中的要求和父母或同学合作的做一做,设计一个表格并作好记录;或者和同学们小组之间展开合作预习,多角度的进行预习,把自己理解的在小组中进行讲解,把不懂的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最后由组长带领同学们一起经行总结和归纳,提高同学们的预习能力。二、什么是游戏的公平?怎样设计游戏规则才是公平的?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不公平的游戏了吗?怎样修改就公平了?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游戏设计的最公平合理。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刺激了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心,促使学生更加踊跃的参与到课前预习当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增强学生们的积极性;后期的时候,可能预习的力度大大提高,有一些学生的预习效果不理想,数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些预习难度较高又具有趣味性的任务,通过侧面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们成功解决问题,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调节他们对预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勇.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效果不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1

[2]王慧丽,郭瑞.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课的课前预习[J];新课程(小学),2013

第2篇: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激活受体γ;p21;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阿托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7(c)-0012-04

心血管疾病常见病之一高血压,其心脏彩超显示心脏由于长期受压超负荷下为左心室肥厚,同时左室肥厚也是心脏终末心衰发展过程的共同基础,同时也是引发高血压患者出现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参与这一病理生理过程的因素较为多样且复杂,常规除去高血压的影响外,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失衡也与其关系密切。多种蛋白及基因对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进行调控。其中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重要转录因子,主要参与脂质及糖代谢,并在细胞增殖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其在高血压发展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究中具有重要观察意义。p21可促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其实增殖细胞周期的负性调节因子。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外还能够发挥心血管保护效应,大量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抑制胶原蛋白的合成,有抗氧化、抗炎的作用,使其可以对高血压左室肥厚进行干预和影响。但有关基因PPARγ、p21是否参与其中目前研究较少。该研究于2014年8月12日-2014年10月14日以SHR为实验模型,探讨阿托伐他汀、高血压左室肥厚以及PPARγ、p21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实验开始于2014年8月12日,历时10周到2014年10月14日结束。24只大鼠均于重庆藤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入,其中16只同批次的SHR、ATV以及8只WKY大鼠,均为体重在120~150g的8周龄雄性大鼠,清洁级。将16只8周龄白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各8只,分别为阿托伐他汀组(ATV组)与白发性高血压对照组(SHR组);另选取8只同周龄大鼠作为正常血压WKY组。对ATV组进行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灌胃,50mg/(kg-d);对SHR组与WKY组进行等容量蒸馏水灌胃,测量3组大鼠血压,5周欣;持续干预10周后,每隔5周测1次血压。10周后,观察大鼠血压、血脂水平,计算心肌肥厚指标,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观察PPARγ和p21的表达。

1.2 血压测定

采用尾袖法无创式测大鼠血压,从第八周龄开始,每5周测血压1次。

1.3 左室质量指数

10周后大鼠空腹称取体重(BW),使用2.5%戊巴比妥钠进行注射麻醉,剂量50mg/kg,腹主动脉抽取2ml血液进行检测,分别检测TC、TG、HDL-C、LDL-C水平。将大鼠心脏取出吸干并称其重量(HW),并分离出左心室(包括室间隔),冲洗及吸干后称取左心重(LVW);计算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HW/BW)以及左心室重点与体重的比值(LVW/BW),并以此作为判断心肌肥厚的指标。白心尖部取心肌组织约4mm放入10%甲醛内固定,用于制备组织蜡块。剩余左心室组织保存于-80℃冰箱内用于提取RNA。

1.4 血脂测定

将采集的腹主动脉血离心分离得到血清,采用Hitachi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测定血清中TC、TG、LDL-C及HDL-C的水平。

1.5 心肌组织形态学检测

将石蜡包埋的心肌组织用石蜡冰冻切片机(LEICA SM2500E)切片,厚度为4μm,HE染色,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

1.6 心肌细胞p21、PPARγ的分布

严格按照SABC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由美国SantaCruz公司生产的鼠抗鼠p21单克隆抗体以及鼠抗鼠PPARγ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由中国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羊抗鼠IgG作为二抗。光学显微镜下显示,心肌细胞正常状态下呈蓝色细胞核,p21、PPARγ的表达呈棕色(+)。每只大鼠均随机抽取5张切片在x400的高倍镜下观察阳性心肌细胞所占比例,计算其蛋白的表达率。

1.7 心肌组织p21、PPARγ mRNA表达水平

取100mg心肌细胞标本,采用TRIzol法对标本进行总RNA提取,并使用UV-2500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算RNA纯度,取2μg总RNA根据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逆转录反应,制备cDNA,作为PCR反应的模板。使用中国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的引物具体见表1。在94℃温度下预变5min,后进入30个循环。预变过程:预变30s后温度降至56℃退火,30s,温度升至72℃延伸30s.最后温度定为74℃延伸5min。使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PCR终产物8μL,时间约40min,采取凝胶成像仪对条带的灰度值进行分析,计算基因、GAPDH的灰度比作为mR-NA的表达相对量。

1.8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17.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变量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以P

2 结果

2.1 阿托伐他汀药物对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

ATV组和SHR组的血压均显著高于WK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2。10周后,ATV、SHR两组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WK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阿托伐他汀药品对心肌肥厚指数的影响

对比发现,SHR组大鼠HW/BW、LVW/BW明显高于WKY组大鼠;ATV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与SH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心肌组织的光镜下观察

WKY组:形态正常,排列整齐,无明显肥大;SHR组:形态异常、排列紊乱,明显肥大,部分心肌纤维出现断裂;ATV组:介于WKY、SHR两组之间,形态及排列较SHR组相比较为整齐规则,心肌纤维断裂较少,细胞肥大较少。见图1。

2.4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p21、PPARγ蛋白均在大鼠心肌细胞核内表达,SHR组和ATV组PPARγ和p21蛋白的(+)表达率均低于WK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A:WKY组;B:SHR组:C:ATV组。表达(+)的心肌细胞核呈棕黄色(如白色箭头所示),表达(一)的心肌细胞核呈蓝色(如黑色箭头所示)

2.5 RT-PCR结果

结果显示:SHR、ATV两组大鼠p21、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WKT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6 p21、PPARγ mRNA与心肌肥厚相关性

p21 mRNA的表达与HW/BW、LVW/BW均呈高度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08、-0.667,P

3 讨论

高血压可使心肌肥厚、心室重构,是对心脏损伤的表现之一,也是引起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除降脂外还可干预细胞周期,以此对多种肿瘤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增殖与凋亡调节,但现如今对心肌细胞增殖与凋亡是否也通过干预细胞周期改善心室重构目前尚不清楚。

近年有研究表明,在心肌肥厚的发病机制中,p21参与其中并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表明,左心室肥厚可使p21蛋白表达能力下降,引起心肌细胞肥大。且还有学者对阿托伐他汀的研究中发现,他汀类药物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相关的抑制蛋白促进细胞周期蛋白的表,使细胞衰老过程减慢。也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对p21、p27的调节实现对肿瘤细胞周期调节的过程。该实验结果表明,p21表达降低可介导心肌细胞的肥大、促进心肌细胞增殖,从而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PPARγ的活化可能与心肌细胞肥大的负性调节有关,可抑制心肌细胞增殖,进而改善心室重构。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发现,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中PPARa、PPARp、PPARγ的表达有促进作用,明显减少了左心室壁的厚度,逆转心室重构。也有学者对压力负荷诱导心肌肥厚的大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阿托伐他汀可使左心室壁厚度减小,上调PPARγ蛋白的表达。因此,PPARγ的激活应用阿托伐他汀改善心肌肥大的作用有极大关系。在该实验中,PPARγ表达上调可改善心肌肥厚症状,也证实了PPARγ表达可对心肌肥厚起到负调控作用,与既往研究基本相符圈。

在心血管方面,LiM等在体外的研究结果表明,PPARγ活化可通过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l,HO-1)的表达及上调p21的表达来抑制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Zhang D等在体内实验中也同样表明,肺动脉高压大鼠PPARγ的激活可明显降低有心室的收缩压,抑制有心室肥厚,部分抑制肺血管的重构,其机制可能与上调HO-1 and p21的表达有关。通过该研究可推测,阿托伐他汀可激活心肌PPARγ进行表达,间接影响p21表达上调,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抑制了心肌肥大、心室重构等症状,而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3篇: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学习技巧

如今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不断适应社会的变革的同时,也面临学生状况的不断变化。职业学校的许多学生文化基础不够扎实,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除去学生自身的一些如先天或后天的其他客观因素外,中职教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员呢?

一、对于学生学习态度问题的解决

在计算课程的教学中,应用类课程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也是主要的教学课程。这一类课程普及性高,实操性强,难度不大,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边学边用。理论上讲计算机应该是学生最容易学习的课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以下进行探讨与分析。

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出现:上课不听,指导不做;或者不按规定做练习,学习排版时做制图,学习制图时练指法;更有甚者,基本就不听从安排,不看书不操作了。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躲避学习。

这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也是教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却更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实施其他教学环节,更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了。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没有好老师,只有好学生。而在职业技术院校中想要轻易找到勤学苦练的学生,可能是一种美好想象。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在认清了教学对象的情况下,详细了解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方向,笔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将所授课程安排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并把工作做细一些,把每节课的40分钟安排好,安排到3或5分钟或更细致一些,把教学内容的基本点、重点设计成操作步骤,把难点尽可能设计成趣味环节。把态度问题淡化成为实际的每一节课的几十分钟的若干个具体操作步骤中,利用人的求知欲来替代学生的惰性,用易学性来解决其畏难情绪。

二、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喜欢这位老师就更愿意上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其实并不是学生挑老师,而是学生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譬如: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牢固,就采用多布置作业的方法。这对于一些性格稳定不愿多思考的孩子是有利的,但同时会伤害到勤于思考、性格好动的孩子。

这是教学方法问题呢,还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呢?两者并不矛盾,本身就是教与学的统一。

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大多是没有能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的,我们如何帮助他们重塑学习的信心呢?在这里学习方法就非常重要了。

水到100℃沸腾,俗称“开水”。有一个学生说:“好的,我记住了。”另一个学生却没反应。第二天,没反应的学生找到老师:老师,我被开水烫了。水是多少度沸腾?

第一个学生是用理论指导行动,第二个学生则是受了伤找答案。

这其实不是笑话,我们职业教育面对的大多是“第二个学生”,我们的教学对象往往是在行动上吃了亏才去找理论。在学习中就表现为不爱看书,不听课,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再找老师提问。

对于这个问题就不能着急了,只能在实际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我们的学生不具备工程师的理解力,但是可以笨鸟先飞,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在解决操作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进行理论素质的提高。使他们都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来适应如今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三、提高学生学习技巧的培养

学有它的技巧。为师者赐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际教学工作中采用理论与操作并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

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应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面入手,逐步展开到新知识的掌握。由浅入深,从易而难。

针对学生不爱看书,遇到操作问题喜欢提问的方式,采用不轻易作答,让其自己在教材中寻找答案,增强其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

在教材之外,针对不同的教程,通过网络寻找一些经典案例共同欣赏、分析和交流,以增加趣味性。如:有一幅用Excel表格制作的“蒙娜丽莎”画像,在交流中使得学生大幅度提高了对电子表格的认识等等。

四、小结

笔者从事职业教育二十多年,深深感到当今社会的发展是巨大而迅速的,不同时代的学生所表现的特征也是大不相同的。

第4篇: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

“树德立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要以德育为前提,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学习;怎样树立志;如何处理与老师、父母、朋关系;如何融入集体;调节自己的情感······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所以在次过程中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与家长沟通就显的尤为重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家校共育较以前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运用为家校共育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合理运用现在信息技术有有利用形成现代新型的教育观,构建新型的家校教育模式提高家校互动时效。

教室要善于利用微信群、QQ群、视屏通话、语音通话,校讯通等社交平台。对于一些需要家长普遍了解的信息,例如,一些群体通知、家作、学校信息等,可以采取群发的方式;还有一些孩子存在的问题需要与家长沟通的,无法当面的,可以利用视屏通话的方式,达到当面沟通的效果;另外对于一些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较好等表现优异的同学可以请该学生家长在群里分享一些育儿心得,家长们进行交流探讨,教室教师进行梳理总结。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的效果,所以社交平台的利用,可以大大加强家校共育的效果。

第5篇: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 藏族地区 配套练习 可行性

普通高级中学汉语文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配套练习研发的可行性主要基于分析现行汉语文教材使用的情况,通过系统总结研发现行汉语文教材配套练习的政策保障和理论基础,探索研发现行汉语文教材配套练习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管理内容,提高甘南藏族地区“以藏为主”普通高中汉语教学质量。

一、现行汉语教材的使用情况

甘南少数民族地区“以藏为主”普通高中,藏语为第一语言,汉语为第二语言单加授课,执行国家教育部转发的《五省义务教育全日制藏族小学、初级中学及高级中学协调性课程计划》。目前没有专门的机构编写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教辅材料,学生学习的依据主要以教材为主,导致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学设计所需要的一切教学资源只有网络、一本教材和学校的多媒体而已。学生学习仅凭老师课堂的授课获取知识,课后没有汉语课本有关的练习材料,阅读材料极为有限。

二、研发现行汉语文教材配套练习的政策保障和理论基础

1.政策保障。教育部于2006年10月颁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为汉语教材编写、汉语教学、学业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汉语课程的依据,直接指导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发展民族教育的不同阶段管理和实施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课程理念和学校教学目标,以及在具体的教学中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三维目标”和全面发展。

2010年7月29日正式全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家不断统筹规划,加大对西部边缘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师资、资金等方面的倾斜投入和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各少数民族地区要不断探索更适时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环境模式不仅要求少数民族学生继承和弘扬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还要把汉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学习。

2.理论基础。我国较系统地介绍双语教学的专著和论文较多,主要有黄崇岭的《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黄安余的《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他们都初步探索和介绍国内外的双语教学的理论依据,这些探索和介绍推动了我国双语教学的有力发展。相对而言,我国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关于校本教材理论研究较成熟,王秋菊在《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中对校本教材开发的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为本论文的研究直接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实际和第二语言教学的特征,杜威实用主义育思想体系中提到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思维五步”和“教学五步”等命题及论述,对甘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尤其汉语文教育的模式构建及本论文的研究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建构主义为汉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皮亚杰的构建主义“学习观”、“教学模式”、“师生角色的定位”、“新型的师生关系”观点及论述,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教育方针和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育也应在不断创新模式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基础上,更好地为民族教育服务。

三、研发现行汉语文教材配套练习的有效途径

1.研究知识点的书面呈现方式和基本属性。通过梳理知识点与考试关系:(1)研究汉语文知识点的书面呈现方式,主要是指该知识点在考试中如何体现,即有多少种出题类型,有多少种出题角度,有多少种变化形式;该知识点的学习要点、学习类型、所需基础、预测难度等。对所教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的书面呈现方式和基本属性应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2)“三题”的编写。掌握知识点呈现方式和属性的目的是精选讲课例题、分层教学的作业题、跟进反馈的训练测验考试题。

2.研究知识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1)教材的整体性把握。知识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教材整个知识体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可粗略地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要分析联系的方向、联系的方式、联系的层次和联系的作用等。(2)知识点的串联。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教学思路拓展开来,使课堂教学形式真正地“活”起来。(3)研究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的呈现方式。知识点在考试中的呈现方式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呈现方式是不同层面的问题,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所有的知识点不是只能用同一种方式、同一种思路进行教学。

首先,要研究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仔细区分知识点之间的类型与类别,从而确定采用相应的教学过程、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知识扩展面。如字词识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听写,课后列入学生课余的学习的主要内容。

其次,根据知识点的性质特点,确定哪些可以让学生采用被动接受的方式学习和掌握,哪些可以让学生采用主动探究的方式学习,哪些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哪些只能采用个体学习的方式感悟。

再次,对知识点呈现方式的形式和步骤进行认真的思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包括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个体差异等),采用适当的学习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与尝试。

参考文献:

第6篇: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企业 统计 数据质量

科学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离不开科学统计的有力支撑。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而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活动的核心产品,因此,统计数据质量可以看作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统计工作的成败。

一、企业统计数据的意义

企业统计的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极具风险性,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程度决定风险的大小,而不确定性又与信 息的准确和及时程度直接相关,信息越准确及时,不确定性越低,反之亦然。所以,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对统计资料的两项基本要求。其中,准确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是统计工作的生 命。它决定着统计资料是否有效和价值的高低,是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标志。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问题,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反 之,有水分的、失实的统计数据,相互矛盾的统计数据,给决策者以错误的信号,将会误导决策和调控,对企业的发展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统计人员必须以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统计数据为对象,以消除统计数据的差错为目标,最终达到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的目的。如果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统计指标设计合理,统计资料搜集全面完整,那么通过绘制图表等形式,将会直接的观察到企业生产规模、发展速度等经营活动。

二、统计数据质量在企业统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数据虚假。这是最常见的统计数据出现的问题,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这类统计数据完全是虚构的杜撰的,毫无事实根据。造成统计数据虚假的因素很多,比如有意虚报,瞒报统计数据资料,指标制定不严密,统计制度不完善,不配套等。

2.拼凑的数据。这种数据是把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不同性质的数据在收集、整理、传递过程中,人为地拼凑成同一时间、地点、条件和性质下的同一数据。这种东拼西凑的数据,虽然分别有事实根据,但是从整体上看数据是不符合事实的,其性质与数据虚构相同。

3.指标数值背离指标原意。这是由于对指标的理解不准确,或者是因为指标含义模糊, 指标计算的随意性大等原因造成的数据问题,表现为收集整理的统计数据不是所要求的统计内容,数据与指标原意出现走样,面目全非。

4.数据的非同一性。它是指同一个指标在不同时期的统计范围、口径、内容、方法、单位和价格上有差别而造成的数据的不可比性。比如我们在计算企业成本时,过去的原材料价格用的都是年初的统一计划价,此价格一年都不会变化,而现在计算成本时各种原料的价格 用的都是当时的时点价,这样同是计算成本,算出的企业成本就不可比了。

5.数据不完整。这里指调查单位出现遗漏,所列项目的资料没有搜集齐全,不符合统计资料完整性的要求。数据不完整,就不可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和正确认识现象总体特征,最终也就难以对现象变化的规律性做出明确的判断,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1.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在企业的领导层中普遍存在重会计轻统计现象,统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部分企业对统计工作认识不清楚,认为统计数据主要用于宏观决策,与基层工作影响不大,把统计工作当作额外的包袱;还会认为会计要比统计重要,因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是为“我”所用,而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减或汇总,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服务的,是为“他”所用。

2.统计基础工作薄弱。部分企业仍然没有健全规范的统计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统计工作的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统计业务工作流程不规范,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统计调查方法的运用不科学,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不规范不健全,计量检测工具不全等等,都直接影响到统计信息的可靠性。还有些企业没有设立统计职能部门或统计工作岗位,基本上是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为填报。

3. 统计手段和统计分析落后目前我们企业很多岗位的统计工作仍处于手工记录、计算 状态。即使采用计算机也仅仅是减少工作量去做一些汇总、指标计算,并没真正发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特有功能。 所做的统计分析也局限于事后分析。换句话说,“统计预测”这一职能基本没有发挥作用,缺乏对信息资料的收集、综合和系统化。

此外,常见的统计数据问题还有计算错误、笔误等。

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统计队伍。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就要积极搞好有关统计业务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1)加强思想认识教育培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教育,特别是企业领导,必须使其从思想上重视统计工作,不断优化统计人员的工作环境,肯定其工作成果。(2)加强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培训。科技统计人员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统计方法,才能保证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到位。因此,应加强对统计人员的统计专业知识培训。此外,统计人员如果能适当了解企业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及生产工艺等相关专业知识,可以使统计工作如虎添翼。特别是在对指标的理解、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日常工作协调方面,更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培训。要增强科技统计人员的责任心和法制观念,严格按照《统计法》要求,积极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改善统计工作环境、依法规范统计工作秩序、依法保障统计数据质量,使科技统计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增强抗干扰能力。

2.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统计人员必须准确、及时、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不得瞒报、漏报、错报任何一个数据,这就要求每一个统计人员必须坚 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每一个统计数据,如实地反映情况。

3.加强对统计数据的监督力度、加大对企业统计执法力度。对上报数据准确性要通过数据审核、评估、定期检查、公布及举报制等增加统计数据透明度来遏制基层企业统计数据造假现象,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部门应建立审核制度,核对工程项目统计依据是否一贯,统计时间是否准确连续,统计数据逻辑性、勾稽关系是否正确等。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措施,形成综合统计监督体系。

4.切实抓好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电算化,搞好核算管理。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虽然增加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但使所记载的资料真实且条理化,对查找核实有关数据,正确填报报表以及保证统计数字准确无误起到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统计核算管理工作。要给统计人员配备所需的计量、检测、整理、分析所用的电脑和统计软件等工具,保证统计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7篇: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众多,对于哪些是最基本因素,意见也各有不同。笔者仅就其中的几对基本关系略陈管见,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并非要给出结论。

一、教学目标――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判断事物是否有效是针对目标而言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就要看其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将引领课堂的整体走向。因此,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的教应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展开。在有效的课堂中,我们应以传授知识抑或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呢?

我们总认为: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不足;美国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创新素质较高。其实任何创新都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的知识观不同。我们所谓的基础知识往往是为了“应试”而通过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获得的“死知识”。这样的基础知识不仅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补,更可能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抑制和排斥。

课堂教学当然要传授知识,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也将无所谓有能力。但能力培养和知识的传授是有所不同的,能力不可能由教师传授,能力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去运用逻辑思维、有机会去分析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一堂讲授科学计数法的课上,教师讲授了科学计数法的规则,如72000000科学计数法表示为7.2×107,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练到最后就变成了数一数有几个“0”。通过这样直接告诉学生规律,再进行练习,学生确实也掌握了科学计数法。然而我总觉得这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相去甚远。

对于这堂课是否可以定位在让学生找出简便的计数方法呢?如地日间距离约为150000000000米,用这么长的数字表示是否方便?能否找出简便些的计数方法呢?本堂课的目标就是定位在解决这个问题。在学习科学计数法之前,学生已经学过100000=10×10×10×10×10=105,通过教师的启发帮助,能否找出对于150000000000这样的数字的简便计数方法呢?很明显,改进后的课堂教学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通过对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这对关系的思考,有助于我们超越具体的知识内容而形成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从而对教学设计产生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设计――知识中心与学生中心

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把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过程,其创新与变革是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

在讨论有关如何设计《二氧化碳》一课时,我们教研组内几位教师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是一堂典型的化学课,应遵循现象――性质――应用这样的思路来设计课堂教学。即先由教师演示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CO2所具有的性质,然后由此性质可以知道CO2具有什么样的应用。而另一些教师则认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先给学生一包膨化食品(里面充满某种气体),告诉学生里面的气体主要是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包装袋内的气体可能是CO2,也可能是其他气体。这堂课中学生的任务就是检验袋内的气体是否是CO2。

这两种设计的差异是明显的,可谓针锋相对,各执一词。其实,在两种不同的设计背后是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理念在交锋。我们可以把前一种设计称为以“知识为中心”的设计,后一种设计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

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的传递,教师往往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可以从有知识的人那里传递给学生。据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将CO2的有关性质正确而全面地传授给学生。为完成这个目标,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逐个演示实验,如CO2能将蜡烛熄灭,从而得出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然后教师再演示另一实验,学生再得出另一性质。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也运用了观察、分析、归纳等科学思维方式来逐条得出CO2的性质,但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掌握了教学的主导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教师所引导,学生的活动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活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知识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自主建构的。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在第二种设计中,学生碰到了问题――包装袋内的气体是否是CO2?教师的作用就是提供必要的资源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在学习CO2的知识前,学生已经知道可用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性质来检验某气体是否是氧气。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检验是否是CO2,也必须知道CO2的性质。这样就引导学生去学习CO2的有关性质。通过学生自己学习得出CO2具有密度比空气大,微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等性质。接着请学生根据这些性质,设计检验CO2的实验方法。如根据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可设计用CO2灭火;根据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混浊,可把CO2通入石灰水等。这样的教学设计把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变成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必须的基础,在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是“活的”。

这样的设计方法也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的自上而下的教学。自上而下意味着学生先从复杂的问题入手,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或发现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自上而下的加工取向与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教学策略是相反的,在自下而上的加工中,基本的简单技能被逐步地组合为更加复杂的技能。但在自上而下的教学中,学生一开始遇到的问题就是复杂的、完整的、真实的。这样的设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也与生活实际遇到的实际问题相似。

通过对知识中心与学生中心这对关系的思考,有利于教师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真正实施“人的教育”。

三、教学载体――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对于教材的使用有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忠实取向”,严格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来进行课堂教学;另一种是“创生取向”,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取舍、补充,并非完全按教材的安排来实施教学。

在上摩擦力一节内容时,教材中介绍了滑动摩擦的概念及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但并未介绍滑动摩擦的形成原因。对于滑动摩擦的成因有多种说法,如“粘附说”、“凹凸啮合说”等等。很多教师由于教材未介绍也就未补充这一内容。其实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形成的“凹凸啮合说”(啮合说认为摩擦是由于互相接触的物体表面粗糙不平产生的。两个物体接触挤压时,接触面上很多凹凸部分就相互啮合。如果一个物体沿接触面滑动,两个接触面的凸起部分相碰撞,产生断裂、摩损,就形成了对运动的阻碍)是非常有利于教学的。一则“凹凸啮合说”浅显易懂,根据初中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二则通过介绍“凹凸啮合说”,学生能非常容易地得出通过增加(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加(或减小)摩擦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一种教材仅是对课程标准的一种解读、一种资源,并非唯一的解读、唯一的资源。教材上所呈现的是一些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简约的知识,对于知识的来源、形成过程,往往无从考究。如果教师仅是忠实地执行教材,课堂教学将不一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势必导致课堂氛围索然无味。教师应该持有“创生取向”的教材使用观,以课程标准为中心,通过教学设计、教材开发,使课堂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而并非仅仅传授课本知识。其实目前的中考也有这样的趋向。在科学中考试题中很少用到课本中的原图作为试题,考试中大插图更多来自课外,这样也体现了教材仅是一种课程资源的理念。

通过对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这对关系的思考,有利于开拓教师的资源意识,不把目光仅仅停留在课本上,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显丰满、充实。

四、教学方法――直接教学与探究学习

教学方法是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内容科学而艺术地教授给学生的手段,教学方法的优劣将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可选取不同的方法。

直接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被称为“讲座式”、“说教式”,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特征,将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直接教学要有效的条件之一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经过良好的组织,所传授的知识是与学生有联系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如果教师仅仅照本宣科,这势必导致学生厌学、注意力下降。教师所传授的信息无法进入学生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学习也就没有发生。研究表明,直接教学在传授一些基础知识上仍是高效的,“对于帮助贫困儿童在学业技能方面赶上中产阶级的同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新课程改革倡导我们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学习方式并非万能的,对学生形成系统的、逻辑性强的学术性知识并非最有效。我们发现,对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学习等方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用还比较少,或者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偏差。可能是教材的编排不利于我们应用这样的方式、可能是我们教师还不习惯这样的方式、也可能是教师的意识还未到位。对于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多研究,如什么样的课题适合探究、如何保证探究过程真实有效等等。

通过对直接教学与探究学习这对关系的思考,可以使教师了解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懂得不同教学方法的适用

场合,综合各种教学方法之长,使课堂中变得形式多样,这必然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五、教学过程――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课堂教学的内容往往由教师事先确定,当课堂教学真正开始的时候,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往往无法控制课堂的进程、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点。这时会有很多教师事先没有预料的事情发生,对于这些生成的内容,教师必须给予关注。这些生成往往是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探究的结果,是困扰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些生成的问题既能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体现出一位科学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探究哪些物质能导电性的实验中,要求学生用实验装置分辨出哪些能导电,哪些不能。当在做NaOH溶液导电性的时候,有些学生发现电极两端会产生气泡。这本来不是本堂课的重点,可学生往往会感到疑惑,这就是所谓的课堂生成的问题。

如何处理这个不属于本堂课要解决的问题呢?一些教师由于预先没有思考过,不能很好回答就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或笼统地对学生说下课再讨论。有些教师则详细解释,这样也会冲淡了本堂课的主题。所以,我们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预先有认真的思考,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出智慧,找出较好的解决办法。

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失控”的现象。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有价值的“生成”要加以鼓励和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实验安排上来。

通过对预设与生成这对关系的思考,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课堂中突发生成的资源,这些生成资源往往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引向更广阔更深入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等,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2]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

[3]L•C•霍尔特,M•凯斯尔卡著,沈书生,刘强等译.教学样式(优化学生学习的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第8篇: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

一、四川高考数学试卷命制原则及指导思想

数学作为一门最主要的基础学科,考试将以“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为原则.以能力立意命题为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全面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2015年的四川数学高考试卷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衡推进”的指导思想.理科考查内容为四川省现用教材(数学人教A版)必修课程、选修系列2和系列4,文科为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和系列4.

二、四川高考数学试卷考查目标与考查要求

高考数学试卷要从本质上体现高中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及严密性.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四川省教育考试院颁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均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制定的.考纲与说明中均要求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高考试题要努力体现对考生综合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现状及潜能的考查.

1.数学知识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对知识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即四川卷考试说明中的A、B、C等级)三个层次.

了解即是要求学生对所学高中数学知识能识别、模仿、会求、会解.

理解即是要求学生对所学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理性认识较为深刻,理清相互之间逻辑关系,能利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进而解决简单问题.

掌握即是要求学生对所学高中数学知识究其根源、推理论证,能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加以分析研究、讨论,从而能解决问题.

2.数学能力要求

通过高中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能力.四川卷考试说明中要求“以能力立意”,试题要切合四川考生实际,强调试题的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强调试题的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四川卷数学试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四川省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与四川考生的特点,并结合考生高中学习中的一些实践经验,试题难度要符合四川考生的实际水平.

3.数学学科个性品质的要求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要在考查考生共性的同时还应适当追求一些个性品质,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也不例外.数学学科的个性品质更应追求考生的理性精神、思维习惯、个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试题上力求能考查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战胜困难的信心.

三、四川高考数学试卷考查内容与要求

考纲中考试内容分为必考与选考,根据四川实际情况出发要求四川卷只考大纲中必考内容,理科为《课程标准》中必修内容与选修系列2部分内容,文科为《课程标准》中必修内容与选修系列1部分内容.下面我们就各章节考试内容与要求进行详细解读.

1.集合与简易逻辑.本章节四川文理科均要求了解内容为:集合概念,四种命题形式,简单逻辑联结词;均要求理解内容为: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其中命题的概念文科作为了解,理科作为理解;本章节无要求掌握内容.因此在师生复习备考中本章节应注意读懂集合语言,重视集合运算,存在量词与全称量词的否定.

2.函数、导数及应用.本章节四川卷高考要求文理科均完全一样,其中了解内容为:映射概念,函数奇偶性,实数指数幂概念,对数换底公式,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a>0且a≠1),幂函数的概念,简单幂函数(y=x,y=x2,y=x3,y=1x,y=1x2),二分法,函数模型及应用,导数的概念.理解内容为: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有理数指数幂概念,指数函数图象及性质,对数概念,对数函数概念、图象及性质,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导数的几何意义.常见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C′=0(C为常数);(xα)=αxα-1,α∈Q*;(sinx)′=cosx;(cosx)′=-sinx;(ex)′=ex;(ax)′=axlna(a>0,且a≠1);(lnx)′=1x;(logax)′=1xlna (a>0,a≠1).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ax+b)的复合函数)的导数,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掌握内容为: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幂的运算,对数的运算性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

师生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本章节内容的难度与梯度设置,认真分析往届高考试题中对本章节内容考查的梯度,回归教材,注重分层教与学.

3.三角与向量.本章节四川卷高考要求文理科均完全一样,其中了解内容为:周期函数的定义,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平面向量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理解内容为: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函数y=sinx,y=cosx,y=tanx的图象及性质,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和性质,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相等的含义,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数量积及其物理意义,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两个平面向量的夹角的数量积表示,平面向量的简单应用;掌握内容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三角化归统一思想,强化三角函数的性质,强化三角与向量的综合,注意解三解形中的易错点(如角度范围、锐角三角形等),优秀学生可突破向量与平面几何知识的关联,强化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4.数列与不等式.本章节四川卷高考要求文理科均完全一样,其中了解内容为:数列的概念,数列的表示方法,数列与函数的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理解内容为:等差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简单应用,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掌握内容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基本不等式a+b2≥ab (a,b≥0)及其应用.在复习备考这一章节内容时要注意掌握数列相关问题通解通法与数列的通性,要强化含参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重视基本不等式的适用条件及取等的条件.

5.直线、圆及圆锥曲线.本章节内容往往以中档题目或较难题目的形式呈现,其中圆锥曲线往往会出现在最后的解答题中.这一章节中直线和圆的相关内容文理科要求一样,其中无定性为了解的内容.要求理解的内容为: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定,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要求掌握内容为: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的计算,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一般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简单问题.圆锥曲线这一部分中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文理科均要求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文理科均要求了解,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文科要求了解,而理科则要求掌握,另外文科还要求学生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理科则要求学生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及简单应用研究.对于曲线方程的概念与对应关系要求理科学生掌握,对文科学生没有做任何要求,这一点与课标中是完全一致.本章节文理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区分难易度,加强运算能力的练习,尽量避免“会而不对”,强化通解通法,圆锥曲线小题尽量回归定义,大题力求多得分、得满分.

6.立体几何.其中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理1、公理2、公理3、公理4、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概念这些文理科均作为了解内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简单空间图形的直观图,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空间线、面的平行或垂直的判定,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这些内容文理科均作为理解.空间线、面平行或垂直的性质,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的证明文理科均要求掌握.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文科做为了解,理科则要求理解.立体几何部分理科相对文科要多考查空间向量这一部分内容,其中空间向量概念,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做为了解,用数量积判定空间向量的共线与垂直,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做为理解内容.而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空间向量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空间线、面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空间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则要求考生掌握.立体几何解答题是历届高考中得分率较高的题目,因此复习备考时要注意数学语言的规范性,作图的准确性,运算的精确性;小题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注意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数学表述规范,要树立空间几何体的一些模型(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正四面体模型),记住一些常用结论.

7.复数、算法及框图.本章节中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几何意义,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法的几何意义,算法的概念,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均要求文理科考生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均要求文理科考生理解.另个文科还要求考生对流程图、结构图应有所了解.本章节考点经常会以小题形式呈现,而且多以考查单个知识点,但也要注意框图与其他知识如函数、数列、解析几何、概率等知识点的综合;复数由于在高等数学里广泛应用,故对于优秀的学生应该注意复数知识的一些相应拓展.

8.计数原理、统计及概率.本章节中计数原理只考查理科考生,对文科考生不做要求,其中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概念,二项式定理及其简单应用作为理解内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简单应用,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排列与组合的简单应用作为掌握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对每一届考生来讲均是比较难的知识点,复习备考时应强化训练,对于排列组合问题要做到分步清晰,分类统一;对于二项式定理一定要理解透彻,系数问题要与抽象函数的赋值问题思想统一.统计章节中考点对文理科考生要求一致,其中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相关关系及散点图,线性回归方程作为了解内容;简单随机抽样,频率分布表、直方图、折线图、茎叶图,样本数据的基本数字特征(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和数字特征作为理解内容.统计章节要求考生能识图,算图,掌握相关公式.概念章节中随机事件的概率,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几何概型文理科考生均要求了解;古典概型文理科考生均要求理解.2015年高考(四川卷)考试说明中与前两年一样对理科考生在概率章节中多做了一些要求,其中条件概率,事件的独立性作为了解内容;取有限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超几何分布,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取有限值的离散随机变量的均值作为理解内容.概率复习备考时文科考生要注意图解,理科考生要强化与排列组合的关联,理解并掌握二项分布,强化运算,规范解题过程.

四、四川高考数学试卷结构与考试形式

第9篇: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数教学;问题解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29-01

小数教学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数与代数"中的一块必学内容。在第一学段(1~3年级)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在第二学段(4~6年级)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循环小数化为分数),并能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课程标准)。现就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的加减运算中的有关题型进行探讨,以此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1正确确定小数点位置

1.1小数性质的运用。运用小数的性质把整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例如,把3改写成和它大小相等的三位小数。这里就需要找出3的小数点位置,先引导学生认识到3是整数,小数除了整数部分,还有小数点以及小数部分,既然3是整数,那么可以把它看作是小数的整数部分,而小数部分是"0"而被省略了。从而确定出3的小数点在它的右下角。可以推广到所有整数的小数点都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都为"0"。也就是说,整数可以看成是小数的一种特殊情况。从而树立一种包容的思想,集合的思想。小数点位置确定之后,学生就能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适当位数的"0",使问题迎刃而解。

1.2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运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来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或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数的110,1100,11000......例如:75×1000,50÷100.在计算时都要先确定出75和50的小数点位置在个位的右下角,再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来解答。须要注意的是:在移动小数点时,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2灵活运用计数单位

2.1有关数位意义的填空。例如:28.75是由(2)个十,(8)个一,(7)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学生大都能正确完成括号里的填空,但当出现0.43是( )个百分之一时,很多学生就不能灵活进行分析了。他们往往受前面的定势影响,认为百分位上是3,所以就填"3"个百分之一,可他们却忽略了这个小数中还有"4个十分之一",根据小数的进率或性质,可以转化为"40个百分之一",再加上刚才的"3"个百分之一,就是"43个百分之一"了。这类题,要训练学生灵活根据具体情况解答问题的能力,并在对比练习中得以强化。

2.2数值与计数单位的比较。《学案》24页第1题(4)小题:9.40和9.1,数值大的数是( ),计数单位大的数是( )。在解答时可以回顾学生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就能判断出两个小数数值的大小,得知9.40>9.1,再找出两个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为0.01和0.1,可知0.01

3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3.1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如5.4米=(5)米(4)分米 把单名数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为大单位,数字不变;小数部分为小单位,根据进率换算。4元5角8分=(4.58)元 大单位前的4作为整数部分,小单位5角8分化为0.58元,再把两部分相加起来即为4.58元,这两种情况都要注意整数部分所在的单位相同;相同单位的是整数部分。

3.2不同单位的数大小排序。如,把7.4米,74厘米,7分米,7000毫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在解答时就要自己确定一个标准,可以把所有的单位都换算成米,也可以统一换算成分米,厘米或毫米。总之,必须把单位化统一,比较出数值的大小,才能正确排序。思路明确了,做起来就有序,否则就像"猫吃团鱼--找不到头"。

4还原近似数

《学案》29页第6题:近似数是8.34的最大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7题:哪些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0.99?请写出来。先看前一题,近似数8.34是由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到的,最大的三位数应是8.34舍去了千分位上的数而得到的,而能舍去的最大的数是4,所以最大的三位数是8.344;8.34百分位上的4也可能是由千分位上的数入上来而成的,则原数百分位上为3,而能够"入"的最小的数是5,所以最小的三位数是8.335.运用类推的方法,就能轻易解决另一题了。只是还得考虑0.990是否符合要求。

5错中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