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设标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管理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就是规范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行为,规范社区管理服务市场,调整社区管理服务组织与社区成员关系的重要技术支撑,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是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社区管理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安全社区、生态社区、健康社区的重要基础手段,对提升社区管理服务的公共性、服务性,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对社区的建设发展,打造社区管理服务品牌,增强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化,加速社区管理服务公共化都非常有必要。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编制主要参考依据有:GB/T 15624.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总则》、GB/T 24421.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二部分:标准体系》、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等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
标准体系编制的原则。体现社区管理服务特点,突出地域特色,促进社区管理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社区管理服务质量,规范社区管理服务行为,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重视和谐、文明、安全、环境、卫生、帮扶,维护社区成员的权益;全面协调开展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坚持全社区参与和持续改进。
标准体系编制的过程
全面梳理。对现有的社区管理服务的方针政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有关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收集梳理,研究如何以标准的形式将其固定。
广泛调研。按照以社区管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电话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社区管理部门、社区工作部门、社区成员对社区管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安排专人搜集国内外有关社区管理服务的标准化文献,系统分析,整理研究标准体系的特点和运行的机制。
科学构建。在对贵州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初步搭建由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三大子体系为支撑的覆盖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全过程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明确重点。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考核性,明确应重点制定的各项标准。标准体系应建立应全面、协调,全面主要是指标准体系要涵盖了社区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协调主要是指其中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应重点编制本地区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做到衔接配套,有机组合。同时,按照控制面的不同科学设定标准子体系,按照控制点的不同和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项标准进行科学归类,纳入相应的标准子体系,保证了整个标准体系的系统性。
实施改进。标准体系制定、实施后,按照积极探索、循序渐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针对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标准覆盖面不全,标准动态变化快、个别标准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应对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和有关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推动了标准体系持续改进,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的结构
结构关系图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包括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这三大体系,不相互独立,它们之间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缺一不可。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是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的基础,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核心。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保障。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组成
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在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一些通用的或基础的标准的集合,处于整个标准体系的最上一层,对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体系的建立和制定起着技术上的保证和支撑的作用。主要包括标准化导则、管理服务指南、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测量标准、机构分类与命名、人员分类与命名等8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支撑管理服务有效提供而制定的标准构成,按其内在联系而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以安全、环保、健康、节约能源为主,以人力资源、设备、财务、信息为辅的完整的,为管理服务提供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主要包括环境标准、能源标准、安全与应急标准、职业健康标准、信息标准、财务管理标准、设施与设备及用品标准、人力资源标准、合同管理标准、建设管理标准、综合管理标准等11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我国医药事业和医药物流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医药物流市场规模已突破2 000亿元。然而,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及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医药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尽快构建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和建立相关标准成为当务之急。国务院2009年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里要求“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本研究承担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课题于2010年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调查、探索和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我国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已轮廓初显,体系表和几项重点标准的草案亦提交征求意见。现将研究心得、研究成果和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等做简要阐述。
2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医药物流标准化是指以医药物流为一个系统,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医药物流突出特征的信息标准等,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通用的、成熟的医药标准体系,使医药物流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行为在标准指导下自觉地、规范地、顺畅地进行。
在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促进现代医药物流业发展、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条件。医药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机联系,标准化是必要的基础条件之一。为了实现整个医药物流系统的高度协调统一,提高系统管理水平,必须在系统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药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全国药品的名称、标识代码、包装规格、技术方法等有统一依据和标准,有利于建立全国性的经济联系,为医药物流系统的信息交换提供便利条件。
(2)规范医药物流市场和医药物流行为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医药物流总体状况可以说是繁荣而混乱。医药物流企业数量众多,规模、服务质量水平、所执行的标准参差不齐;医药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经营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医药物流标准化就是要建立完善相关标准,对医药物流企业及行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保证医药物流持续繁荣发展的前提下规范医药物流秩序,改变这种“多、散、乱”的局面,使我国的医药物流业由低水平繁荣逐步向高水平繁荣发展。
(3)降低医药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物流方式和管理模式,环节与环节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效率不高、成本不低,经济效益低下。医药物流标准化以医药物流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环节之间和各企业之间技术标准与作业标准等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系统的标准;研究医药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4)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有力保障。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水平不高,效率低,成本高,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物流环节多,技术水平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假冒伪劣药品很容易混入市场。药品的质量、卫生等得不到保证,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得不到保障。实行医药物流标准化,严格医药物流企业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医药物流行为和市场,是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必行之路。
(5)我国医药物流业与国际接轨、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的医药物流业要全面与国际接轨,必须接纳先进的理念,运用科学的运作及管理方法,改造武装我们的医药物流企业,以提高竞争力。医药标准化是引导我国医药物流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其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建设还很落后,医药物流业面临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实现医药物流标准化和标准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医药物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必备资格和条件。
3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现状
3.1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方兴未艾
2003年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2009年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全国物流标委会和冷标委是我国医药物流相关标准的管理机构,它们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医药物流开始踏上规范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进程的里程碑。
我国现行的医药物流相关国家行业规范及标准共有29个,其中法规性文件10个,国家及行业标准19个。
国标委立项物流标委会归口管理的有关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在研课题1个,在制标准5项。在研课题即本研究承担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包括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及体系表构建和《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3个重点标准编制。
国家商务部也正在制定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医药物流企业和医药物流业。在《关于做好2010年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修改完善药品流通管理法规的建议,要求制定药品流通企业分级分类的管理办法,尽快建立行业经营、服务等标准体系。商务部在制的医药物流行业标准有《药品零售企业经营服务规范》、《医药物流企业分级评估指标》和《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等。
我国各地区、各地方也在积极行动,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早在2006年年底,浙江省就制定并了《新办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系统基本标准》;2009年10月,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在宁波签署《长三角地区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合作备忘录》;2010年4月,湖南省制定《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系统设置标准(暂行)》。
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多的医药物流企业认识到医药物流标准化对国民经济、消费者和企业自身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投入到医药物流标准化事业中来。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和GSP等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完善企业标准,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研制及标准化建设。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得到了广东恒畅物流有限公司、广州国药清平医药有限公司、湖北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浙江因特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等医药物流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3.2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程度仍偏低,滞后于医药物流业发展
(1)标准覆盖率低,许多医药物流行为无标准可循。现行有关医药物流的法规多是经营流通过程中药品的管理规范,而现行医药物流标准则几乎都是关于药品包装材料方面的指导和规定。医药物流其他环节和方面缺乏相应的必要的标准进行指导和规定。
(2)标准不统一,自制标准,自成体系,医药物流行为不兼容,衔接不畅。医药物流相关概念、术语等的认识、内含表述和外延界定不统一;医药物流相关分类的标准、方法等不统一;医药物流相关环节、对象的界定等不统一;医药物流必需的药品编码不统一;医药物流必需的药品包装规格不统一。医药物流标准不统一,使医药物流信息处理率低,重复劳动和支出多,增加了医药物流的作业和监管难度。
(3)标准不实用,许多医药物流行为虽有标准,但仍感觉无所适从。一些标准和条款由于制定时间较久,又没能及时修订,不能覆盖和指导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则不再适用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标准和条款只作了概念上的界定,不够具体,弹性较大,有之无之没太大区别;一些标准和条款在制定时没有广泛深入调研,以偏概全,局限性大;有的甚至全盘照搬其他标准规定,标准和实践两张皮,相去甚远。
(4)标准不系统,医药物流行为不能在平稳延续的标准体系的指导规范下流畅进行。现有的医药物流标准少而零散,规范不全面、不具体,难成体系;标准制定相对孤立和封闭,较少考虑本物流环节与其他环节、医药物流与上下游医药生产经营消费活动间的联系;标准与标准、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缺乏必要的呼应和协调,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有的标准自身只是将一些要素简单罗列,没有从过程和整体上理顺和协调,没有形成一个有序的、有层次的系统。
(5)标准不实施,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不执行或不愿执行相关标准。许多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基础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所谓标准不标准,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或者闭门造车地自制标准,自成体系;或者考虑到企业自身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根本不投入或不愿投入进行标准化。许多地方在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实施的跟踪检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不执行或变相执行GSP,所做的一些表面工作只是应付认证和检查,在实际中却另行一套,草率了事。
(6)GSP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医药事业发展,新版GSP,久而未决,处境尴尬。目前医药企业(包括医药物流企业)依据的都是GSP及其实施细则和认证要求。GSP从2000年以来,对规范药品经营、确保药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医药事业迅速发展和供应链理念出现,GSP在实施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GSP本身系统整合性不足,没有从过程和整体上形成一个有序的、有层次的系统;GSP只是医药商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规范,而不是从供应链的高度对医药物流全过程作出全面明确的规范;CSP的条款和指标与上游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及下游药品消费质量要求不衔接,彼此割离,甚至相互矛盾,既没有体现出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关联,又没有反映出药品消费者的诉求和期望。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已正式实施,而新版GSP长时间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迟迟不能定稿出台。
4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主要措施
4.1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
医药物流标准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急于求成,不会一蹴而就,所以医药物流标准化应先确立一个总体思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本文认为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是:先构后建,先主后次,先建后修。
“先构后建”就是先构筑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制定出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然后再制定建立各个标准,充实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先主后次”就是在制定具体标准的过程中先制定主要的急需的重点标准,然后再制定其他一般的次要标准。“先建后修”就是先将各个具体标准制定出来,建立较为完备的系统的标准体系,然后再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补充、修订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通用的、成熟的、并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4.2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现状的分析,针对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主要措施:
(1)加强对医药物流及其标准化的研究,为医药物流标准化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中需要特别注重深入广大医药物流企业调查研究,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条件较好的大企业上,还要到一些有代表性的运作顺畅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走走,也要到一些条件较差效益不好的企业看看;注重国内外医药物流及其标准化的比较研究,多学习、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这样才能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水平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2)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促进医药物流业成熟发展,为医药物流标准化奠定实践基础。医药生产经营企业自营和其他物流企业兼营医药物流的弊端显而易见,成熟的现代医药物流业是以专业化高效运作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为代表的。有效整合医药物流资源,鼓励和引导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使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和标准体系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加快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步伐,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进程。尽早完成《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课题,出台《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加紧《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药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等重点标准的研制,缩短医药物流标准的研制周期;尽快制定和出台统一的药品编码体系,加快推进药品容器标准、药品包装标准和药品信息化标准的统一和规范。
(4)加强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宣传和指导,提高社会对医药物流标准化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医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使广大医药物流企业认识标准化不仅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不矛盾,而且从长远看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建立医药物流标准化信息开放平台,指导企业实施标准化,解答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突破阻碍。
(5)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为医药物 流标准化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府各部门(包括商务、药监、卫生、发改委、工商、税务、交通、信息等)间、物流标委会和冷标委与政府各部门间多沟通,理顺关系,协调政策,使政策相互衔接,避免冲突;促使新GSP早日出台。下决心治理区域分割,打破地区封锁,为“药畅其流”创造良好的环境。
(6)贯彻落实医药物流标准,充分发挥医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作用。医药物流标准制定后,遵循“协调标准,落实标准,活用标准”方针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落实医药物流整个供应链各环节的标准,要求医药物流企业严格贯彻实施医药物流标准。
4.3 医药物流标准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医药物流标准体系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即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体系表与具体标准间的关系,先有框架和体系表,再制定标准;
(2)医药物流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在先进性和实用性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3)医药物流标准特殊性和一般物流标准普遍性之间的关系;
(4)医药物流供应链整体性和医药物流各环节具体性之间的关系;
(5)医药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和操作标准之间的关系;
(6)既有的医药物流规范标准和要制定的标准之间的关系;
(7)医药物流操作标准和监控标准之间的关系。
5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构建
5.1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原则
(1)先进性原则。医药物流标准是先进成熟的医药物流技术的提炼和总结,要能引导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2)实用性原则。医药物流标准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药物流业发展现状,要考虑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3)灵活性原则。灵活的自定义和扩展功能。医药物流标准体系除了实现与现有GSP和其他药品管理体系的连接外,还为体系日后扩展留下接口,有新需求时,可容易地集成新的体系;企业可以在国家行业标准的范围内灵活自主地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标准。
(4)整体性原则。整个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各种分支要有很好的关联度。
5.2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结构框架
《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里“物流标准体系框架图”将物流标准体系划分为11大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划分为8类(如图1),主要内容有:
(1)医药物流基础标准,包括医药物流分类标准、医药物流术语标准、医药物流包装标识标准。基础标准首先需要界定医药物流过程的起点、结点、形式和流程。
(2)医药物流作业与管理标准,包括医药物流产品包装、储藏、运输及加工配送技术、店铺药品销售技术与管理规定、配送中心技术与管理规定、仓库操作技术与管理规定。
(3)医药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包括医药物流服务质量要求、医药物流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医药物流企业分类及资质等级。
(4)医药物流技术方法标准,包括医药物流过程检测技术方法、医药物流作业流程、医药物流包装技术方法。
(5)医药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标准,包括医药物流运输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仓库、配送中心仓库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药品包装器具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温控系统(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信息管理规范、医药物流数据格式、数据源标准。
(6)医药物流安全、环保、卫生标准,包括医药物流作业安全规范、医药物流环保规范、医药物流卫生规范。
(7)医药物流冷链相关标准。包括冷链设施设备、冷链储存及运输条件、冷链跟踪管理。
(8)其他相关标准。包括医药逆向物流管理规范、控制性药品管理规范,以及在今后行业发展和体系完善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各个方面。
5.3 医药物流重点标准
医药物流重点标准是指对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及医药物流标准化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目前急需制定出台的医药物流标准。根据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及其标准化现状,本文认为我国医药物流的重点标准有:《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及分级评估指标》、《医药物流作业流程》、《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包装标识标志》、《医药物流包装技术方法》、《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药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医药物流安全卫生规范》等。这些重点标准有的正在研制过程中,即将出台,有的则还没有提上日程,需要在近两年尽早出台。
6 结论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标准;现状;问题;策略
一、提高生态纺织品标准水平的必要性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 世界各国纷纷呼吁推出自然、健康的环保纺织品。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纺织品环保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是由欧洲纺织检测机构共同组成的国际环保纺织品协会制定的Oeko-Tex-Standard 100《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入世后我国制定了与其等同的《生态纺织品》HJBZ30——2000标准, 以及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GB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强制性标准, 都表明了国家对纺织品环保问题的重视。同时,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也是重在协助企业建立一套环境标志产品的保障体系, 从原、辅材料抓起, 包括染料选用、染整过程、成品检验到信息反馈等各方面, 对起因、过程、结果全程负责。据有关资料显示, 仅因不符合环保要求, 我国每年有几十亿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因此, 迅速建立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体系, 加强生态纺织品标准化管理工作, 提高我国纺织品质量水平, 对打破国际“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 促进我国外贸发展,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 我国在生态纺织品体系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标准,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尤其是对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及控制技术和监测方法研究的进程远远滞后于国外标准, 而且我国仍有不少项目的检测方法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如果不加快研究纺织品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性, 与国际化标准靠拢, 不仅我们的纺织品出口会受到重创, 而且国外的不合格产品也会进来。为此, 我们应从不同方面对纺织品的健康、安全和环保性进行研究, 迅速提高我国纺织品标准水平。
二、我国纺织品标准现状
(一)、从纺织材料、纱线到服装的标准,已形成体系和规模。近年来, 我国纺织行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标准已经从过去的单纯产品标准过渡到与国际纺织品市场相适应的纺织品商业标准、检测标准及质量认证标准体系, 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环保标准, 增强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加快了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步伐。截至2003年8月, 我国共有纺织品、服装标准1359项, 其中国家标准近422项, 纺织行业标准937项, 形成了以产品标准为主体, 以基础标准相配套的纺织标准体系, 包括术语符号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物质标准和产品标准4类, 涉及纤维生产、纺纱、织造、印染前处理、印染后整理和成衣制作等方面, 从数量、覆盖面上基本满足了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及贸易需要。
(二)、纺织品的国际标准采标率较高, 基础标准与国际接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对国际标准的平均采标率为44%, 而纺织品的采标率达80%。ISO 中有关纺织品和服装的280多个标准基本都被采用, 同时也很重视借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标准。我国纺织品标准中的基础、通用的术语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都借鉴、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纺织品国家标准达到了国际标准水平。
(三)、各类标准发挥作用巨大与国际接轨的基础标准对统一纺织工业科技术语、纺织材料和产品的检测手段、规范产品的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特别是依据这些检测方法试验的数据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而且得到国外纺织业认可, 对纺品贸易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各类纺织品标准的制定适应了产品的发展需要, 解决了无标生产的问题, 为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技术依据。
(四)、企业的标准化理念对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从1989年《标准化法》实施以来,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逐步加强, 参与标准化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这无疑对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标准化工作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
三、我国纺织标准体系存在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只是为了应对发达国家的强制要求, 导致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只是被动执行该标准, 甚至钻标准的空子, 而不是积极地向标准靠拢, 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产品, 未认识到标准的建立与实施是我国纺织业发展的需要。
(二)、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建设跟不上发达国家的要求和变化。我国的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准《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与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相比, O eko——Tex——Standard 100 标准目前已经实行2006年1月最新推出的版本, 而我国的纺织品技术要求还停留在旧版本上。
(三)、许多企业只能进行传统项目检测, 还不能进行强制性标准指标的检测。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试验装备, 只能检测简单的传统项目,一些强制性的检验指标还无法独立完成。
(四)、现行的标准体制造成各行业间的标准缺乏沟通, 标准的审查、修订工作滞后。现行的标准体系是以原料和加工工艺划分的, 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由各个行业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进行管理, 有棉纺、毛纺、绢纺、麻纺、印染、色织、针织、服装等10多个标准归口单位, 各行业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制定自己的行业标准, 并没有充分考虑行业间标准存在着某些共性及前后道工序间标准的关联性。
(五)、由于市场的开放, 出口纺织品数量的增加, 现行标准已不能满足产品质量和市场变化的要求。大多数合资和独资企业以及有自主出口权的企业, 采用协议标准, 按供需双方合同的规定来考核验收产品。而习惯依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 声称没有标准参考, 制约了企业的产品开发。
四、加强我国纺织标准体系的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纺织品标准体系在制定及执行纺织品强制性标准时, 应根据国内外纺织品市场发展变化, 及时调整、完善标准体系, 使之成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利器。事实上, 各国制定相应法规、标准时, 对生态纺织品监控项目的确定并不完全统一, 这里面涉及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品的最终用途、检测方法的成熟程度以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可行性等问题。在执行纺织品强制性标准相关配套的方法标准时, 应根据纺织品的不同要求做出相应调整。
(二)、提高检测水平,严把进口关进一步重视对进口纺织产品的检测, 以标准为依据,把好进口关,尽快提高检测水平,加强实验室建设。除了添置必要的检测仪器、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外,还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争取与其他国家检测机构之间的相互认可。
(三)、提高我国纺织企业自身检测能力,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 建立实验室, 确定检测项目, 一方面可以提高对最终产品质量控制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将检测数据作为宝贵资源,与专业检测机构及外商进行交流, 并在今后的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
五、结束语
纺织标准体系建设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切实加强纺织品标准化管理工作, 支持纺织企业的战略发展, 提高我国纺织品生态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课程不仅是实现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实现职业院校教育目的的重要载体,因而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课程标准建设,而更为重要的则是要建立更具有科学性和战略性的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对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课程标准,为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效,而且也由此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专业化人才,但仍然有个别院校在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视,积极推动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一、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化建设来说,评价体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步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一方面,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有利于强化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的系统性。这主要是由于评价体系建设是课程标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完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模式以及评价机制,必然会对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应当高度重视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来说,尽管普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些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再比如一些课程设置尽管具有科学性,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作用等,只有通过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因而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对于促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的科学性至关重要。
二、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是建立内在评价体系。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为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必须建立内在评价标准,应包括观念原则评价标准、教学目标评价标准、教学计划评价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教材建设评价标准、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教学过程评价标准、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师资评价标准、实训条件评价标准和教学制度评价标准等。通过建立内在评价标准,使课程标准建设更具有评价性,进而改进课程标准。因而,职业院校在建立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科学、完善、系统的内在评价体系,确保评价体系的完整性。
二是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对于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来说,教学效果十分重要,试想,如果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建设缺乏效果,不能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职业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等方方面面取得实效,必然会制约职业院校的发展,同时也会制约学生的未来就业与发展。因而必须建立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效果评价体系。这种效果评价体系,不应当只局限于课程本身,而是一个综合的效果评价体系,既要包括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同时也要包括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包括社会对学生的评介,除此之外,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也要纳入到效果评价体系当中。
三是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开展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还要高度重视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只有健全和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才能使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拥有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建立课程标准评价组织,比如可以建立课程标准评价委员会,委员会由相关的专业人士组成,每年都要对课程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好的要坚持下去,不好的要进行整改。建立组织保障体系,还要在构建信息反馈机制方面下工夫,在开展课程标准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不能就评价而评价,而是要从解决问题入手,及时进行反馈。
综上所述,在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形势下,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当前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标准评价体系建设,通过卓有成效的评价体系建设,为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针对课程改革与设置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科学的政策和措施,确保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姜玲.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相关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5).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装备只是这个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但这个环节不可或缺。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工程装备的发展进入快速上升时期。这种技术与装备的紧密结合,也促使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所使用装备的标准应当全覆盖并及时更新。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管理中,装备的新增、更新改造、新装备制造、在役装备使用情况和技术评定、大型装备的报废等工作,都需要标准提供技术支持。结合以上特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装备标准(以下简称“装备标准”)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装备标准要能够覆盖到装备的设计、生产、采购、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报废等环节,能为制造商、贸易商、用户等关联方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依据。装备标准使用时要方便寻找和查询,最好能有方法直观的显示某装备所有涉及到的已有关联标准及相关信息。装备标准要能够得到及时的审定和制修订,以适应装备发展的需求。装备标准溯源和采标信息描述要清晰。
2工程技术装备标准现状
经过各标准化组织的不懈努力,有关的装备标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使用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装备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生产、采购、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报废等环节(阶段),用户参与的大多是采购、使用、维护保养、修理和报废等环节,本文立足于用户的角度提出问题,因此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方案也是应对以上各环节。
2.1标准管理过于分散
无论是国家标准(石油部分)、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企业标准、ISO标准、API标准等都涉及工程技术装备且都自成体系,以至于尽管标准数量众多,使用起来却很不方便,没有一种标准体系是为石油工程技术装备量身打造。虽然国内对国外先进标准采标力度较大,但仍有欠缺。标准的分散,意味着哪些是重点使用标准,主次不清;标准是否存在遗漏,没有渠道或方法获取;标准的新旧程度不易跟踪,标准的宣贯存在困难;个性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以石油钻修井装备标准为例,常用的标准大约有144份。既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有ISO和API标准,还有一部分企业标准和规范。由于现行标准繁多,且没有重点推荐的使用标准,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装备管理部门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标准对设备进行管理,生产单位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执行标准,另外工作现场选择时也可能仅选择易于达到、且尽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执行,使得管理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的执行标准不尽统一,或者不同的生产单位对同一标准的理解存在差距,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增加了使用风险。另外,一套钻修井装备的执行标准种类繁多,大大限制了装备的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增加了装备制造的不确定性,既影响了大规模制造,也不利于交易者和使用者的方便高效,给标准化管理增加了难度。
2.2标准有较多缺失
在使用标准时,发现有很多标准没有。比如连续油管作业机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标准,连续管作业机作为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对使用者的要求较高,对设备平时维护保养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出现问题,严重影响连续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因标准的缺失给管理带来的问题,在生产中也得到充分体现。生产中,没有标准约束的部分,往往都是按照经验从事,隐患不断;或者人为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标准使用。
2.3标准过于陈旧或内容不完善
石油行业的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在不停的重组或调整,人员也在不断地变动,这也包括承担标准制修订的企业。再者就是相关企业在标准制修订方面投放的资金不足,也降低了标准制修订的热情,导致一些标准已经跟不上发展趋势或内容不完善。比如有关石油钻井用液压系统的标准中,缺少钻井专用液压站及执行机构标准,作为钻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有所体现;标准《SY/T5211-2009压裂成套设备》涵盖的内容较多,但标准的更新速度却明显不足,比如柱塞冲程未包含10英寸系列、柱塞直径未包含3.75英寸系列等;标准《SY/T5190-2007石油综合录井仪技术条件》中,由于信号在低端无法实现,指标单位应当要修改,另外如记录仪都已经取消了,标准里还有相关内容。有关标准制修订的情况,各标委会主要通过分标委上报的制修订申请采取行动,部分标委会没有人员和精力定期去审定已经到期的标准,也一定程度造成了制修订的滞后。
2.4标准内容存在交叉的情况
标准内容的交叉一定程度上为标准的选择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同种设备但名称不一致的情况下,若可操作,建议此类标准都进行合并。比如关于钻井液固相控制系统的《SY/T6871-2012石油钻井液固相控制设备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和《SY/T6223-2013钻井液净化设备配套、安装、使用和维护》两个标准,重复的内容较多,而且个别描述不一致,建议两者可以合并或修改统一。
2.5制造商主导了装备标准的制修订
通过之前的标准梳理过程可知,现有标准主要集中在生产、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等方面,其中又以生产标准的数量最大。生产阶段标准的制修订基本上以生产商为主,这些标准大多成为了采购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掌握标准制修订的主导权可以回避自己制造能力的劣势,不仅限制了用户的话语权,而且为用户提出自己的需求制造了障碍。另外有关一些装备报废的规定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钻井起升大绳的报废问题,制造商与使用单位之间的观念就相悖。
2.6标准宣贯的力度不够和执行不理想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制修订的归口单位众多,标准信息方式也相对单一;再者由于宣贯的力度不够,若生产企业不主动去跟踪标准的动态,很难及时掌握信息,执行的力度更谈不上。在随机调查的若干物探公司、钻探公司、测井公司、录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中,基层技术人员很多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的设备还有标准或者只知道主要的几个。若生产企业无法获知最新的标准信息,或标准宣贯不及时,就不利于企业的管理,甚至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报废等标准不健全,需要时才发现没有参考依据(目前很多装备是按照资产报废条理进行报废),使得大量存在隐患的装备持续带伤作业。甚至有些生产企业有意不去使用新标准。当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也发现很多标准名称与标准内容存在差异的现象。以上的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标准和标准体系的良性发展,削弱了标准促进企业管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为了应对以上问题,必须要有一套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3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建设
3.1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讨论工程技术装备标准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发现两者的拟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建立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首先,无论是国内各标准体系还是API和ISO等国际国外标准体系,都未对外公布体系表的结构图、统计表和明细表,以至于现在查询标准都是通过经验检索标准目录,再查看其内容,才能确定需要的标准。更甚者,国内标准编号是流水号,相关联标准之间的编号没有任何关联,寻找同类标准变得更加费事费力,无法通过某一产品就可以很便捷的找到生产和使用中的标准合集。若在企业层级建立了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就可以跨国内外各标准化组织,整理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行业需要的最适宜的装备标准。其次,在标准体系设计时可以通过一种形式方便的查询出主要装备缺失的标准,并将其补充完整。同时,可以通过每年的年会或其他方式分专业审查体系内的标准是否处于最新状态,相比原本工艺和装备混在一起审查,更有专注性。由于广泛的人员参与,同时对标准也起到了一定的宣贯作用。并且,标准体系不仅包含现有、应有和预计制定标准的记录,而且还包含标准制定、修订规划和计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充实。实践证明,标准体系的建设和良性运转可以解决前面叙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工程技术装备专门建立标准体系。
3.2识别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建设范围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主要为石油天然气勘探与生产提供工程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的生产行业,是能源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从地球物理勘探到工程建设的一系列复杂而有序的技术服务活动,广义上还包括石油装备和器材的制造业务。本体系所涉及标准的范围仅限于石油工程技术装备领域,具体为钻探装备、钻修井装备、测井装备、录井装备、井下作业装备及通用件,将装备划分为物探技术专业、钻井技术专业、测井技术专业、录井技术专业和井下作业技术专业共五个专业进行管理。由于装备的生产、采购和使用多在国内,标准的收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主,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部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关于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
(1)由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共同参与。中石油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拥有国内一半以上的钻机、近70%的市场和人员;中石化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仅次于中石油,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也是国内涵盖油气勘探开发全产业链的规模最大、业务链最为完整的法人实体;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近海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一体化油田技术服务供应商。由三家公司共同牵头建设的标准体系才更具有适用性和普遍性。
(2)管理办公室每年或定期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标准使用情况进行审查,拟订标准制修订计划。管理办公室承担标准体系日常的管理工作,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无论是否作为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一部分,管理办公室都应当保证将该体系按照成熟的标准化组织模式运行,负责编制和实施工程技术装备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定期的沟通,可以及时了解标准的实施情况,以及新标准立项编制与实施情况。为了使标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作用,应组织三大石油公司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审定、编写标准,使标准符合生产的实际需要。
(3)与相关标准化组织和机构进行交流和协作,了解标准动态信息,协调标准制修订事宜。各标准化组织作为标准制修订和管理的主体机构,管理办公室领导的各技术专业组配合其工作,对于审定后需要修订的标准与相关标准化组织协商解决,需要制定的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制订。
(4)应建立标准专家库,并注重专家的培训。专家是确保标准编写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保证最优秀的专家能够参与到标准的制修订中,专家库的建立可以解决专家选择问题,培养又是壮大专家队伍、提供更多选择的有力保障。
(5)加强顶层设计与回访制度,确保标准与使用者紧密结合,使可操作性强。标准的制定不仅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提高经济效益、利于产品通用互换及配套等,还应当联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标准前,需要充分征求用户单位、使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仔细审定后。
(6)通过组织标准宣贯活动、技术交流、推广普及、监督抽查等活动加强标准的宣贯和执行力度。标准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有法不依的,有规则不执行的例子比比皆是。客观来说,一方面是由于标准的宣贯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才是存在主观故意的行为。通过宣贯、技术交流、推广和监督抽差等手段,尽可能的消除这两类问题。通过以上的建议,依附于成型的石油工程技术标准体系,认真梳理分布在不同标准体系内的物探、钻井、测井、录井和井下作业装备等的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建立有针对性的分类措施,解决目前标准太多、难于选择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及时发现石油工程技术装备领域内缺失的标准,进行制修订,形成从装备的采购、使用、维护至报废的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形成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的结构图、统计表、明细表,建立方便、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命的标准体系,达到完善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螺旋式上升的管理机制的目的。
5结束语
关键词:信息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1 引言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不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形态,而且也是维持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以及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逐步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保障各类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满足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安全技术、产品、系统,包括各种安全管理手段在内构成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科学、覆盖面广的信息安全标准与之相适应。
2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系统是企业的重要的资产,为保证企业具有长期的竞争力,保持业务的正常运行,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与日俱增,来源也日益广泛,如计算机病毒、黑客行为、恶意攻击等,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依赖意味着其自身更容易受到安全威胁的攻击。因此,单纯通过技术手段获得的安全保障十分有限,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操作规范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全保障。
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对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综合考虑、规划和架构,并要时时兼顾组织内不断发生的变化,任何环节上的安全缺陷都会对系统构成威胁,使得信息安全这只“木桶”出现若干“短板”从而无法提高安全水平,正确的做法是遵循国内外相关信息安全标准与最佳实践过程,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恰当控制,建立合理安全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企业信息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 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为了规范信息安全各个方面的建设,使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都有据可依,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就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3.1 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1)基础标准
·GB/T 17964-2008《信息安全技术分组密码算法的工作模式》
(2)技术与机制标准
·GB/T 15852.1-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 消息鉴别码》;·GB/T 15843.1/2/3/4-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GB/T 17710-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校验字符系统》;·GB/T 17903.1/2/3-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 抗抵赖》
(3)管理标准
·GB/T 22080-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2081-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4)测评标准
·GB/T 20274.1/2/3/4-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18336.1/2/3-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
3.2 国家保密标准体系
BMB1-1994《电话机电磁泄漏发射限值和测试方法》;BMB2-1998《使用现场的信息设备电磁泄漏发射检查测试方法和安全判据》;BMB3-1999《处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4-2000《电磁干扰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5-2000《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要求》;BMB6-2001《密码设备电磁泄漏发射限值》;BMB7-2001《密码设备电磁泄漏发射测试方法(总则)》;BMB7.1-2001《电话密码机电磁泄漏发射测试方法》;BMB8-2004《国家保密局电磁泄漏发射防护产品检测实验室认可要求》;BMB9.1-2007《保密会议移动通信干扰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9.2-2007《保密会议移动通信干扰器安装使用指南》;BMB20-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隔离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11-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BMB12-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漏洞扫描产品技术要求》;BMB13-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入侵检测产品技术要求》;BMB14-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实验室要求》;BMB15-2010《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技术要求》;BMB16-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产品技术要求》;BMB17-2006《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BMB18-2006《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规范》;BMB19-2006《电磁泄漏发射屏蔽机柜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20-2007《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BMB21-2007《涉及国家秘密的载体销毁与信息消除安全保密要求》;BMB22-2007《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测评指南》;BMB23-2008《涉及国家密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方案设计指南》;GGBB1-1999《信息设备电磁泄漏发射限值》;GGBB2-1999《信息设备电磁泄漏发射测试方法》
4 军工企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分析和建议
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信息安全建设的进行起到了规范、指导的作用,但从企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角度出发,笔者认为现阶段航空企业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 缺乏清晰的体系概念,忽视了行业、企业的特殊性。我国已制定完成了几十项信息安全类标准,但在这些标准当中并没有形成清晰的安全标准体系,分类不够明确,尤其在标准的使用中一般是根据使用者自身的情况,用到时再去找相关的具体标准,这样容易造成对标准使用环境的忽视,甚至造成标准使用的错误,另外,也容易针对一项工作仅找到一个标准,而忽视各个标准体系之间的互补性。对此,针对行业、企业的特殊性,从行业企业自身特点出发,制定符合行业、企业特色的标准,使之成为在国家标准指导下,具体实施的有利依据。4.2 在信息安全建设中未能完全应用,缺乏监管手段。在我国已信息安全标准中,有大量的标准是起规范作用的技术指标。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往往因为从业人员对于标准的不熟悉甚至根本没有意识,造成建成的系统、产品存在不符合标准的地方,甚至最终的验收条件也没有完全符合标准的要求。为此,应加强信息安全标准的宣传、普及工作,继而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实际应用。4.3 规范标准制定工作,提高标准编制水平。随着对标准重视程度的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中来,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一支专业过硬、技术精良的技术队伍。同时,标准制定的流程也应规范,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广开渠道支持标准化事业,如吸引企业参加标准的制定,甚至可以考虑实行招投标制度,积极利用标准化研究机构、标准化协会的资源和力量,做到优势互补,制定高水平的信息安全标准。
5 结束语
本次交流会邀请到国外国内的十余名专家学者,讲座主题围绕欧洲服务业标准化,德国服务标准化体系,中国标准化改革,专利信息分析师标准化培养,知识产权服务标准的现状、发展与思考等内容展开;来自北京中关村、成都高新区、江苏大学、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康信知识产权公司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分享了国内知识产权服务标准有关工作的有益经验。专题讲座后,讲座专家与参会者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巫小波、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砚主持了本次会议,来自有关地方知识产权局、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协会等共200余名代表参会。
据了解,本次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国际交流会在国内尚属首次举办,旨在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开拓国际视野、更新发展理念,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意识和规范化意识。据活动组织方介绍,此次交流会在北京中关村举办,正是要利用中关村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活动活跃、辐射效应显著的优势,将“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国际交流会”打造成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品牌性、标志性活动,引领示范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的大发展,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标准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
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发展大有空间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表示,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激励创新的根本保障。同时,标准化也是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交流会结合深化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等进行探讨,恰逢其时。甘局长指出,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空间很大,共同努力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的发展任重道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崔钢指出,我国已于2014年制定了《关于知识产权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标准委下一步将在加快知识产权服务标准研制步伐、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标准化发展。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马林聪表示,知识产权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知识产权对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依赖于规范化、高质量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业标准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将在充分吸收各界关于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相关问题的真知灼见基础上,继续为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际标准化机构的主要特色
在此次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国际交流会上,美国信息产业机构总裁Matt Roberts先生、欧洲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总监徐斌博士、德国标准化协会中国代表Klaus Ziegler先生分别介绍了美国、欧洲、德国的标注化体系和管理机构。
Matt Roberts先生2011年1月份任美国信息产业机构总裁。负责美国信息产业机构的政策事务工作,为美国信息技术企业与中美政府、学术界搭建了有效的交流平台。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是代表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最大的贸易协会,其会员公司的产量占美国本土半导体产量的85%。该协会通过其国内和国际网络,为会员企业提供一系列服务,以帮助其在美国国内和国际市场拓展业务。 美国信息产业机构(USITO)为独立的非盈利机构。在美国商务部的支持下,1994年,美国三家最主要的信息技术产业协会――美国电子行业协会(AeA)、软件与信息行业协会(SIIA)、美国通信行业协会(TIA),在华盛顿联合组建了该机构。1998年,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 加盟USITO。2008年,美国信息技术理事会也成为USITO的母商会之一。
来自欧洲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总监徐斌博士,具有广泛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经验。在此次会议上,她详细介绍了“欧盟标准化&欧盟服务标准化”。
据了解,欧洲标准化组织包括:CEN C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 C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和ETSI C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欧洲标准化主要的使命包括,支持和加强欧洲单一市场的成功;加强全球市场上欧洲玩家的竞争力;促进欧洲经济和欧洲居民福利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概念下的发展;确保欧洲更高效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合作。徐斌博士介绍道,欧洲标准化管理的秘诀主要由几方面,清楚的规章制度架构(EC法规1025/2012);促进符合欧洲法律和市场准入;国家代表原则;停止履行义务&国家承诺;防止与IEC/ISO的工作重复。此外,清楚的规章制度架构也是值得关注的。如:欧盟法规1025/2012重新证实了ESO(+NSB-NC)系统支持欧盟政策和战略目标;CEN & CENELEC支持39项欧洲指令、法规;
官方公报上公布过超过4000项标准(~20%的文件);法规1025/2012为标准化工作中牵涉的利益相关团体制定强烈要求=>包容性。
此次会议另一位国际专家是来自德国标准化协会中国代表Klaus Ziegler先生,他工作的重点主要是标准化、合格评定、产品安全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几个方面。他是德国标准化协会在中国联络处的代表,旨在促进中德在标准化方面的合作。
DIN德国标准化协会是一个经正式注册的非营利性组织,该组织由私营部门支持。根据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签署的合约协议,DIN是针对欧洲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德国境内委托的标准机构。1975年,DIN和德国政府签署了一份协议,根据该协议:DIN被认为是官方的国家标准机构,且在非政府国际标准组织中作为德国的代表。DIN负责向公共利益中的标准项目授予优先权。DIN负责确保公证程序允许不掌握实权的利益相关方参与标准工作。将尽一切力量确保DIN标准不会与德国政府为了提倡自由贸易、消除贸易壁垒而做出的国际承诺发生冲突。
在德国,标准是由代表不同利益的利益相关团体的专家制定的;标准化工作的合法化取决于大多数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政府因此减轻了制定详细的技术规范的责任。标准应遵守法律规定,且不得与法律产生冲突。然而,标准不能作为法律的一部分,因为标准化程序不必遵守议会议事程序。
Klaus Ziegler先生还对比了标准和规章制度的不同点。
中国标准化改革动向
来自国家标准委的刘军卫处长,在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国际交流会上分享了中国标准化改革动向。刘军卫处长曾先后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高新技术部、工业标准二部工作,现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要负责标准化政策理论研究和战略规划编制等。
据了解,中国标准化的基本情况包括,国家标准32183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3810项;推荐性国家标准28038项;指导性技术文件335项。备案行业标准52073项,其中包括强制性行业标准6024项;推荐性行业标准45926项;指导性技术文件123项。备案地方标准27618项,其中强制性地方标准2135项;推荐性地方标准25483项。
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因目前面临标准缺失老化滞后;标准交叉重复矛盾;标准体系不够合理;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发展,因此,促进标准化改革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全过程标准化;检修管理;状态评价;检修策略
作者简介:白元强(1963-),男,江苏徐州人,江苏省电力公司运维检修部,高级工程师;张国江(1975-),男,山东烟台人,江苏省电力公司运维检修部,高级工程师。(江苏 南京 210024)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61-03
设备检修工作是电网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江苏省电力公司一直沿用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模式,有效减少了设备的突发事故,保证了设备的良好运行。自2008年开始全面推广设备状态检修以来,江苏省电力公司已对类一次设备和重要及以上配电线路开展了状态检修,基本覆盖了除二次设备外的所有输、变、配电设备。相对定期检修,状态检修通过例行试验、诊断试验和在线监测等各种技术手段确定设备技术状态,合理制定检修策略,确定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是设备检修管理的一次重大飞跃,提高了检修及时性和针对性,[1]有效减少了检修工作量,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定期检修时期,设备检修管理的主要精力放在保证设备到期必修上,相关的检修计划也是按照设备检修周期排定的,设备检修比较频繁,随着电网设备技术进步和制造质量的提高,往往会出现“过修”的情况。状态检修大大减少了“过修”的情况,但因所有针对设备的检修行为都必须依据设备所处的状态,对设备状态进行评定成为设备检修工作的重中之重。设备状态的评价及检修策略的制定所经历的环节较多,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对开展状态检修后设备检修管理中的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对检修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管理,向管理创新要效益,拓展了一条设备检修管理标准化的新途径。
一、开展状态检修后设备检修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成因分析
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环节较多,要求各环节人员熟知设备结构和性能、熟悉设备状态评价和状态检修导则,[2]熟练掌握对设备进行诊断性试验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实际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1.设备验收工作受人员因素影响较大
状态检修对设备投运前的信息量要求较高,但设备投产验收工作易受现场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对标准的理解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设备验收出现验收项目不全、验收标准不准确等情况,影响了验收工作的规范开展,也影响了对投产设备质量的掌控。
2.设备状态评定不完全一致
目前设备的状态评价主要依靠人工实现,各人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和对设备状态评价导则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对相同的设备缺陷给出的评价不一致,直接影响到设备检修策略的制定,部分设备存在失修的可能。
3.设备状态掌握不够准确
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后,设备的检修策略确定有了很大的灵活性,状态较好的设备检修周期可以得到适当延长。但由于部分设备长时间不进行停电检修,而目前设备带电检测手段尚不齐备,导致对部分设备状态掌握不全面,会发生少量设备状态处于虚假的“正常状态”,一旦遇到操作或故障,可能会出现操作异常甚至设备损坏。
4.设备检修项目不尽科学
状态检修开展后,特别是先进的带电检测、诊断装备大规模配置后,可采取的检修手段有所增加,但目前各单位在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因此在确定设备检修策略时开展的检修项目有时不一致,可能造成设备无谓的停电检修。
5.检修装备差异较大
同一工种不同地区的班组装备差异较大,部分装备较差的单位检修工作开展效率低、质量差,影响了全省检修工作的规范开展。
6.设备检修时间随意性较大
不同地区之间人员素质和数量存在差别,相同的检修作业停电时间和动用人员存在差异,给检修计划的全省统筹带来了不便。
7.设备检修备件采购困难
备件种类繁多,对应物资辞条中可能没有对应的辞条。设备更型或改进后,相同名称的备件可能尺寸有变化,投标厂家应标时无法确切了解现场实际需要什么,往往需要中标后再沟通。
8.检修现场标准化作业需完善
状态检修开展后,检修工作的分类和要求与原来的定期检修有较大区别。原来的定期检修采用的标准化作业分类及项目安排已不能适应状态检修的需要,尤其是部分新开展的带电检测项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尚未修订完善,影响了现场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9.检修工作修试报告格式不一
不同单位修试报告格式不一,部分单位修试报告存在缺项、深度不足等缺点,严重影响了修试报告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10.检修巡视工作开展差异较大
状态检修对检修人员参与巡检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全省不同单位对于检修巡视的理解和管理不同,导致不同单位检修巡视标准不一,巡视频率和巡视深度要求不同,与运行人员巡视的配合和差异不明确,影响了检修巡视工作开展的质量。
二、设备检修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江苏省电力公司结合全面一体标准化建设,通过落实设备验收标准化、设备检修计划标准化、设备状态评估标准化、检修定额标准化、现场作业标准化、修试报告标准化、检修配件标准化、检修装备标准化、设备抢修标准化、检修巡视标准化等十个方面的要求,统一了设备状态评定标准,掌控了现场设备运行状态,优化了检修项目流程,量化了检修时间和人员,明确了检修备件型号,实现了电网设备检修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1.设备验收标准化
严格执行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和验收规范,严把设备投运质量关,确保新设备“零缺陷”投产。设备投运前及时收集工程设计、设备采购技术文件、订货技术协议、监造记录、关键工艺见证记录、出厂试验报告、安装调试记录、交接试验及验收报告等资料,作为交接验收的重要内容。组织制定了《江苏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工程验收规范(试行)》,编制了“输变电工程验收规范表”、“配电网工程验收规范表”及“智能变电站工程验收规范表”,确保验收工作的规范、高效开展,及时发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缺陷,同时借助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验收缺陷整改的闭环管理,从严把好工程验收关,确保设备投产质量。
2.设备检修计划标准化
制定生产计划管理标准,将设备检修、技改、基建工程、市政工程、用户工程等所有涉及运行设备的生产任务统一计划管理,实现了设备检修计划的标准化。
(1)生产计划除了涵盖正常停电工作(设备检修、技改、基建工程、市政工程、用户工程)外,还将现场所有不停电工作(取油样、红外测温、局放检测等)也列入生产计划进行管理,确保涵盖现场所有工作。
(2)遵循检修配合基建、二次配合一次的原则,运检、基建、营销、调度部门统筹协调,有效避免重复停电。2012年全省110千伏及以上主设备重复停电率为0。
(3)按年度计划、半年调整、月度下达、每周执行的原则,省公司层面掌握全省220千伏及以上设备的生产计划,市公司和省检修分公司层面掌握110千伏及以下设备的生产计划,并报省公司备案。省公司和基层单位下达年度、月度生产计划,工区、班组还要下达和执行周计划,确保现场所有生产任务都按计划执行。
(4)除了在生产计划评审时由状态评价中心负责结合设备年度状态评价校核各单位设备检修计划的必要性外,每月运检部门还对基层单位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进一步加强公司生产计划制订的规范性和执行的严肃性。基层单位的月度和周计划中对安全风险识别与预控进行了逐项明确,并对人员安排和车辆配置进行了细化,进一步强化了现场的安全管控。
3.设备状态评估标准化
设备状态的准确评估是科学制定检修策略的基础。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实现设备状态评价的准确性,确保设备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根据一次设备标准缺陷库和19类设备的状态评价导则,组织编制了设备缺陷和状态评价的对照表,对不同设备缺陷的状态评价扣分标准进行了明确,并固化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缺陷填报模块中,避免了以往相同缺陷在不同单位的评价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对于现场实际与系统中固化内容不相符的情况,在缺陷管理流程中增加了省电科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的审核环节,经确认后可按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评价扣分,并由状态评价中心对系统缺陷库进行及时更新。
(2)编制检修策略(包含设备检修周期、检修类型、检修项目)规则库,将检修策略和设备评估扣分情况进行了对应,并同样固化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在设备状态评价结束后,系统中自动显示推荐的检修策略,避免了针对相同缺陷采取不同检修策略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了状态评估标准化的范畴。
4.检修定额标准化
从检修时间定额入手,实现检修定额化、定额标准化。组织编制《输变电设备停电检修、施工时间定额(试行)》,规范了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型设备在特定检修任务下的停电时间,并以此作为停电计划的编制依据,避免了相同设备、相同检修任务停电时间差别较大的问题,实现了工作检修现场进度的有效控制,有效提高了电网设备的可靠性指标。
5.现场作业标准化
积极推广现场标准化作业,将规范化作业的工作要求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细化和落实到每项具体作业的过程当中,对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关键环节以及关键流程实行有效控制。
(1)集中编制并了260种作业指导书和571种指导卡,覆盖了变电站运行、输变电设备检修等20大类的现场生产作业。这些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的模式统一、要求一致,避免了不同专业各自为政的局面。
(2)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指导卡的使用上,将详细的指导书作为班组培训的教材和复杂、重大工作的现场应用版本,而在现场实际应用的主要是简化后的指导卡。在指导卡的编制中侧重对关键工序的把握和安全的控制,去除与检修记录、危险源点预控卡重复的内容,注重工作程序,把现场工作的重点从“写”转移到“做”。
(3)针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主设备较为复杂的检修工艺要求,组织编制了相应的检修工艺导则。检修工艺导则涵盖了设备基本参数、检修策略、检修工艺、常见缺陷处理、二次图纸等内容,成为指导书和指导卡的有效补充。
6.修试报告标准化
组织编制涵盖22种输变电一次设备累计299份修试报告模板,报告模板分交接试验、例行试验及诊断试验三种类型。将模板固化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待检修人员修试结束后在系统中生成对应的修试报告,实现了修试报告模板格式、数据填报及报告审批的标准化。针对现场设备带电检测工作不断增加的现状,组织编制了“开关柜局放检测报告”、“红外气体检漏试验报告”、“红外测温检测报告”、“SF6气体检测报告”、“GIS超声波局放检测报告”、“GIS超高频局放检测报告”等六种现场常见带电检测报告的模板,规范了设备带电检测工作。
7.检修配件标准化
针对断路器检修配件采购需求与到货物资偏差较大的情况,组织生产单位及断路器主要生产厂家编制了涵盖17个厂家251种型号开关设备的检修配件包,每种型号开关设备又划分为常规检修、特殊检修、全部配件3类进行打包,并编制了专用招标技术规范书。厂方根据生产人员在物资申报中填写的配件包编号即可获知生产单位采购检修配件清单,并已报送给物资部门进行辞条扩展,实施后将实现不同检修策略时检修配件的集中采购,大大减少了生产单位和物资部门采购设备检修所需配件的工作量,减少了沟通环节,避免了因错误采购或供货造成的浪费。
8.检修装备标准化
为了统一和规范“大检修”体系下全省各生产工区、班组工器具、仪器仪表的配置标准,提高生产一线班组人员的装备水平,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运维一体化、检修专业化的工作需求,在总结近年来“生产项目立项导则”中生产工器具仪器仪表配置标准应用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17类工区、专业班组(涵盖输、变、配电)的“工器具、仪器仪表配置标准”,保证了基层单位生产一线班组的作业需要。
9.设备抢修标准化
为快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变电设备故障,最大限度地缩小故障对社会供电和电力生产的影响,规范设备的故障抢修行为,实现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专业协同、标准化作业,组织编制了《输电线路典型故障及抢修规范》、《变电设备典型故障及抢修规范》及《配电设备典型故障及抢修规范》,进一步强化了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了设备故障抢修速度与修复质量,快速恢复了电网安全运行。
10.检修巡视标准化
巡视是发现缺陷的有效手段。鉴于检修人员比运行人员更熟悉设备,结合状态检修关于不停电检修的规定,江苏省电力公司将检修巡视作为D类检修的一种,每季开展一次,并对检修巡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明确,制定下发了《变电设备检修巡视管理规定》和《输电设备检修巡视管理规定》,有效提高了设备缺陷管理水平。
三、效果分析
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设备检修标准化管理体系,江苏省电力公司现已实现了设备检修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提高了设备检修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必要性,有效缓解了设备数量超常规增长及检修人员结构性缺员给设备检修管理所带来的压力,确保了全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一,构建检修标准化管理体系。以顶层设计理念为指引,江苏省电力公司在学习、掌握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的设备检修工作标准、导则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全面一体标准化工作,梳理、建立了电网设备检修有关的管理制度,为设备检修标准化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统一了设备的状态评价体系,有效消除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
第二,状态检修工作质量明显提高。随着状态检修工作的深入开展,设备检修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设备状态评价、设备检修策略制定、检修计划的编制更加科学。通过状态检修各项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了220kV常州变#2主变B相高压套管桩头发热、220kV海安田庄变#1主变乙炔突变及220kV蒋王变#1主变铁心接地电流超标等一批严重及以上缺陷,确保了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三,设备检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通过对设备检修的周期、项目、时间等进行标准化管理,辅以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卡,现场检修作业的标准化程度得到了明显加强,无谓检修现象大大减少,检修周期受到严格控制,检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第四,设备可靠性指标明显提升。江苏省电力公司已开展涉及变压器(电抗器)、GIS、SF6等6大类变电设备共计10余种带电检测项目,发现了主变套管局放超标、桩头接触不良等多种类型的设备潜在隐患;同时,专业化巡检也逐步成为设备检修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工作的开展有效减少了电网设备的停电次数及停电时间,输变电可靠性各类可比指标完成值均比往年有较明显提升。
四、结论
江苏省电力公司通过实施设备检修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统一了设备状态评价标准,规范和优化了检修项目和流程,解决了状态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江苏省电力公司将继续规范运检人员装备配置原则,开发运用集成化的智能单兵巡检装备,提高设备状态巡检质量和巡检效率;总结提炼管理经验及管理规定,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确保电网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参考文献:
[1]李景禄,李青山.电力系统状态检修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关键词】标准规范;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外网是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支撑各级政务部门行使职能的重要基础设施,而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基础,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可靠的重要前提。“统一标准,保障安全”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重要的工作原则之一。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为规范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指导各级、各政府部门更好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促进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健康发展,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内容,在山西省政务外网建设的同时,进行了有关标准规范的编制。
一、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标准规范体系总体框架
本标准规范总体框架分为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和附录三部分,涉及网络、安全、应用、管理和机房五个方面15项(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
网络方面的标准规范是本项目建设的重点内容。内容涵盖网络总体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网络管理标准;
安全方面的标准规范主要内容是如何确保网络和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以直接采用为主;
应用方面的标准规范主要内容在目前省电子政务外网应用需求情况下,参考相关电子政务应用标准制定;
管理方面的标准规范,涉及外网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等各层面的技术和运营管理,主要包括在外网项目建设阶段直接采用国家有关项目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范以及建立在外网项目运行维护阶段需要的相关标准、规范等。
图1 《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总体框架图
二、本标准规范体系主要内容
(一)内容选择原则
《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主要内容选择的原则是:
坚持国家已有标准为主、制定为辅的原则:所选指标元素都要求符合国家统一的技术路线、符合国家外网体系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修订或制定适合本省政务外网特点的、专用的、不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冲突的标准规范。
紧密结合实际的原则:指标选择过程中充分考虑地域发展的差异、省内各地区信息化发展的差异等因素,分多个级别制定标准,供不同市县选择参考。
需求主导、急用先行的原则:考虑到目前电子政务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标准化工作的任务相当繁重,因此必须坚持急用先行的原则,密切结合我省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实际需求,确定标准化工作的优先顺序,以便使标准规范编制工作能够有效地为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随着政务外网的发展和建设运维实践的积累,不断完善该标准体系。
重点加强省级平台标准编制和网络接口的标准化编制:由于外网建设将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系统,并且外网需要实现与互联网安全可控的逻辑隔离,因此系统间的隔离、互通和互操作等问题将是不可避免的。重点强调对网络接口,特别是互联网逻辑隔离接口的标准化工作将有利于在复杂、异构系统的互通和互联工作环境中实现系统的互操作,以确保省市县三级政务外网之间、各政务部门网络之间、各设备或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二)技术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范共编制技术标准9项。其中涉及安全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以直接采用为主,涉及网络和应用的标准规范以制定为主,以下是本次编制的内容重点。
1.《总体结构》包括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的体系结构、总体技术框架、网络模型、统一平台设计、接入范围、网络关系、访问方式、省市县各级网络结构等。
2.《网络互联与接入规范》包括市级节点和省级政务部门政务外网与省政务外网的互联要求及政务部门纵向专网的接入要求。编写时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a.要对政务用户接入各级政务外网的流程做出指导。
b.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外网类“王”字结构,对各级平台间的互联和接入都要做出指导和规定。
c.对纵向VPN业务的互联和接入做出指导和规定。
3.《IP地址和域名管理规范》主要内容包括外网地址、专网地址和私有地址的分配原则、编码范围、命名规范及IP地址和域名的注册、变更、撤销流程等。编写时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a.结合本省实际,在标准中给出对全省各级电子政务外网IP地址和域名管理流程的参考,特别对上下级之间的分工和审核流程做出规定。
b.结合政务外网业务类型和业务范围对本省各级电子政务外网IP地址和域名分配做出规划。
4.《移动电子政务智能接入平台运营商接入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运营商接入移动电子政务平台的技术实现和设备选型要求
5.《设备选型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包括主机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选型的技术要求和命名规范等。编写时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充分考虑市县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将设备选型要求和各类设备指标分成几个不同的适用范围档,并对不同档的设备指标分别给出指导。
6.《数据交换平台技术规范》结合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实际情况而编制,主要内容包括数据交换平台的功能、技术、规则等;
7.《机房建设规范》是为了统一全省各级政务外网机房建设标准,确保政务外网设备安全、运行可靠而制定的标准。编写时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a.根据对省级电子政务外网机房和市县级电子政务外网机房要求的不同,在标准中给出两档指标作为不同适用范围的参考。
b.在指标中要对各级外网的部门接入用户机房标准给出指导。
8.《综合门户网站设置及风格展示规范》对政务外网内、外门户网站名称、网站定位、服务对象、域名规划、栏目设置、页面布局、功能要求、风格特色和开发技术等进行了规范;
9.《山西省市、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参考标准》为市县电子政务外网节点的建设提供基础网络规划和设备选型参考,编写时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a.根据本省地市的信息化发展情况和国家有关要求确定各级外网的安全保护等级并在标准中给出指导。
b.综合考虑等级保护要求和电子政务外网总体技术路线等要求,在标准中给出市县外网的参考拓扑结构,并给出参考设备部署和预算。
(三)管理规范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范共编制管理规范5项。与外网项目建设阶段有关的内容直接采用国家有关项目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范,与外网项目运行维护阶段有关的标准规范以制定为主。
1.《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办法》编写时结合了几年外网运维的经验,主要从保障省、市、县(区)三级政务外网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等方面考虑,目的是促进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健康发展。
2.《数字证书应用及管理规范》考虑到各级节点的RA中心和LRA中心是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电子认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省党政机关提供属地化电子认证管理和服务,指标选择的出发点是保证电子认证工作的规范性、一致性和安全性。
3.《安全运行维护管理暂行办法》是针对政务外网安全运行维护制定的管理要求。
4.《运行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重点是针对政务外网运行服务制定的管理要求。
5.《项目建设档案管理规范》主要是政务外网项目工程建设方面的档案管理规范要求。
(四)附录内容
附录《政务外网基本术语参考》从政务、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分类整理收录了有关政务外网常用术语及缩写词约140条,便于约定和查询。
三、编制经验
(一)建立组织机构
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成效,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外网工程办成立了《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编制组,成员由省经济信息中心相关部门的技术业务骨干及省内有关专家组成。
在编制过程中,相关人员做了大量的调研规划、框架构建、技术路线拟定等前期工作,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
在制定有关通用技术标准的过程中,邀请系统集成商、产品供应商参加,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对标准编制的方式、规则提出参考意见。
(三)采标为主,制定为辅
优先采用国内外相关的技术、业务标准,集中精力制定符合本省外网特点的具体标准。
(四)加强沟通与反馈
对于一些暂不具备条件制定标准规范的工作,依据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建议,并按照有关部门的工作进程开展相应的工作。
(五)建立标准应用试点
利用试点对标准适应性进行检测,并根据实践检验不断对标准进行修改补充,以保证标准规范能最好最贴切地指导实际应用。目前,该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已作为市、县电子政务外网的指导性文件。
(六)专家审核把关
为了进一步提高标准规范的编制质量水平和实用价值,避免重大事项的遗漏和重大问题的出现,编制组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审核组,对已编制的各项标准初稿进行了由下至上、由内至外多层次的审核修改。这些专家的审核意见对本标准规范的质量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创新与突破
本标准规范编制的创新之处在于制定标准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我国行政地域广阔,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化程度存在很大差异,现行的一些标准指标较宏观,各省的标准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这些因素。因此,编制时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市县电子政务建设、经济发展水平、国民信息能力和素质不平衡的现状,以及各级政务部门业务系统建设情况,积极探索外网平台建设机制和运行模式,跟踪国内外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最新成果,遵循国家政务外网的总体路线,坚持急用先行、紧密结合实际的原则让标准更加合理。
本标准规范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编制内容涉及网络、安全、应用、管理和机房等,并加强标准宣传贯彻,深化标准应用,形成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切实发挥标准规范对我省政务外网的规范和指导作用,确保政务外网的统一性。
五、意义与价值
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在这样一项横跨各部委办局、纵深至地方基层单位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中,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可以使整个工程在全省以至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规范和促进电子政务有序、高效和健康发展。电子政务外网标准规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通过电子政务外网良好效能的发挥来体现。
《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用于指导省、市、县(区)的外网建设和管理,对贯彻我国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统一网络结构、统一网络管理、统一地址规划、统一域名管理、统一安全保障、统一外网门户、统一运行维护、统一名词术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指导各级、各政府部门更好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我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健康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该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已作为市、县电子政务外网的指导性文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政务法(专家建议稿)》中国社科院,2009,8.
[2]《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3]《关于印发《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通知》国标委高新【2002】42号.
[4]EGS N308-1.《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版)》[S].2005,1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