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骆驼祥子的读书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说让人读后感到社会的黑暗与人与人之间的斗争 ,以及对命运的反思。小说通过一个旧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祥子老实、健壮、纯朴,对生活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后来,经过3年的省吃俭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但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第二次他又攒够了钱,却又被那可恶的孙侦探给怍了去。第三次,他娶了虎妞,还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子,本来日子过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虎妞却难产死了,祥子伤心欲绝,没法了,只好把车子卖了来安葬虎妞。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它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其实这也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他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赌的行尸走肉。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旧社会是多么的黑暗,多么令人畏惧,竟然有把人变成鬼的罪行。祥子仅仅是北京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力车夫,他的愿望仅仅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愿望,在社会上是不显眼的,但命运还是不能放过他,折磨好强的他,毁了他的梦想,后来沦为自甘堕落的人。悲剧总是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祥子胸怀大志,勤劳节俭,为什么最终还是走投无路?为什么非把他逼上梁山不可?难道那是个不让好人有活路的社会吗?
一、填空题
[例1](2009年山东德州中考卷)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作家______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他的另一部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书中主人公祥子与_____(车行老板之女),均以其鲜明的个性成为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
[例2](2009年浙江温州中考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经典滋养我们的精神,名著引领我们的人生。沐浴母爱的光辉时,___(1)___在《繁星春水》中对母爱的深情歌颂引起了我们的共鸣;遇到挫折磨难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___(2)___(人名)的不屈意志激励我们去勇敢面对;向往纯真的友谊时,鲁迅在《社戏》中所写的“我”与小伙伴们___(3)___的事情令我们羡慕不已;面对个人荣辱得失时,《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___(4)___”的胸怀令我们警醒。
[解析]填空题是中考名著题常见的题型之一,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的了解程度和阅读情况,考查的内容一般多是作者、篇名、主要人物和情节等,只要平时认真阅读“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中外名著,解答这类题目并不难。
[答案示例]例1:老舍;虎妞。例2:(1)冰心(谢婉莹/谢冰心);(2)保尔・柯察金(保尔);(3)一起看社戏(一起偷吃罗汉豆);(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豁达乐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事为己任)。
二、概述题
[例3](2009年江苏连云港中考卷)“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水浒传》中描写鲁达的两个经典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一个故事。
[解析]概述题也是名著考查中比较常见的题型之一。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整体理解能力,对人物的分析评价能力,对事理的评判能力等。要想做好这类题,平时就要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观后感,这样解题就很容易了。
[答案示例]“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在东京大相国寺管菜园子,一群泼皮无赖原想要戏弄他,却反被他踢到粪窖,鲁智深最终将这群无赖收服。鲁智深武艺高强,力大无比,倒拔垂杨柳的举动更是让这群无赖佩服得五体投地。“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被陆谦收买的两名公人欲杀害林冲,一路暗中护送林冲的鲁智深见状大闹野猪林,制服了公人,护送林冲安全到达沧州。
三、表格题
[例4](200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卷)从下面提供的名著情节中,任选两项按要求填表。名著情节:
A.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拼搏、挣扎与沉沦的辛酸故事。
B.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C.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童年经历痛苦和磨难。
D.承受耳聋带来的巨大痛苦,仍坚持音乐创作。
[例5](2009年新疆中考卷)初中3年,你一定读了不少名著。请在备选书目中选择一部,完成下面的读书卡。
备选书目:《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此题运用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相关故事情节的掌握情况,其意义在于告诉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养成多动手的好习惯,如做读书卡片、读书笔记等。
[答案示例]例4:A.《骆驼祥子》、祥子;B.《水浒传》、武松;C.《童年》、阿廖沙;D.《名人传》、贝多芬。例5:《骆驼祥子》;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拼搏、挣扎与沉沦的辛酸故事;在万恶的旧社会老百姓没有活路,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四、对联题
[例6](2009年广西河池中考卷)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拟写下联。
他恩怨分明,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他行侠仗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他大闹飞云浦,血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
上联: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知识。对联有五大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结构相近、情境相似。其次,必须对对联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等相关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答案示例]恩怨分明,武松怒杀西门庆。或:行侠仗义,武松醉打蒋门神。
五、选择题
[例7](2009年广西柳州中考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水浒传》中绰号是体现人物性格最为简明的符号,直率鲁莽的李逵叫“黑旋风”,武艺高强的林冲叫“狮子头”,足智多谋的吴用叫“智多星”。
B.《朝花夕拾》中回忆了众多的人物,如善良热忱的阿长、质朴方正的寿镜吾、正直严谨的藤野……这些形象都倾注了作者丰富真挚的感情。
C.在《西游记》中师徒4人能通过火焰山,靠的是孙悟空智取芭蕉扇,于是就有了“三借芭蕉扇”这一精彩有趣的情节。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保尔,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顽强执著、刻苦勇敢、奋进奉献等人格品质,至今仍可作为青少年的精神坐标。
[例8](2009年江苏常州中考卷)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和困难作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艰难写成的(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析]选择题更适合考查较深层面的知识,从名著常识识记到对内容的理解,选择题可以考查不止一部名著的相关知识。这种题型干扰项的设置迷惑性很大,答题时要注意作品的名称、朝代以及作品中人物或故事的张冠李戴。
[答案示例]例7:答案是A(林冲叫“豹子头”)。例8:答案是D(A项中应为“父亲死得早,母亲做帮佣以养家糊口”;B项中保尔并无达雅陪同;C项中保尔是有过自杀念头的)。
六、仿写题
[例9](2009年浙江台州中考卷)“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这副对联中隐含着几位名家。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其他几位中选择你熟悉的一位,写出他的姓名、一部(篇)作品及该作品中的一个名句。示例:
少陵: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句子仿写是近年语文中考中的热点题型,将名著与句子仿写相结合,既考查了对名著相关情节的熟悉程度,又能很好地考查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要想做好这类题目,先要明确例句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仿写信息,比如句式、关键词、修辞、结构等,然后严格按照所给的信息去仿写,尽量做到形神相似。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阶段(7―9年级)阅读15条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列出了《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10部推荐书目,这对我们初中语文教育与评价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纵观近几年中招命题,许多省都考到了课外名著阅读,这就需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名著,感悟形象,涵咏语言,不断有所收益。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我把指导学生读课外书列为一项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通过努力,学生初步学会了通过写读笔记汲取精华的方法,初步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我主要是从激发读书兴趣、教学生会读书等方面进行教改实验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读课外书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将是他们步入知识殿堂的最好向导。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一种内驱力,读书就会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我激发学生兴趣的办法有两条,一是情境感染,二是开展活动,组织竞赛。
(一) 情境感染
首先,在自习课上,我给学生讲中外名人读书的故事,告诉他们爱读书是一种美德,凡是世界上有成就的人,都是有知识的人,而只有读书才能带来无穷无尽的知识。接着,我摘选一些读书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反复诵读,如“腹有诗书气自华”、“钻石珠宝非至宝,最有价值是读书”。同时,我经常把自己读到的好书向学生推荐,不久,班里就形成了一种读书的氛围。
兴趣的培养有时需要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染,就像学生看了一场精彩的足球赛马上就会爱上足球一样,但看电视的效果却远不如亲临现场,这也许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节假日,我便有意识地和学生约好去新华书店买书、看书一小时,让学生在书店任意翻看,学生一则被那些丰富多彩的书所吸引,二则对“书山”、“书海”会有真切的感受,从而感觉到书那么多,自己知识太少,太需要读书了。
(二) 开展活动,组织竞赛
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会使学生的读书兴趣更加浓厚和持久。
1、知识竞赛
在班内定期举行“读书知识竞赛”。每人根据自己所读书的内容出一道题,涉及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有趣而又陌生的知识不但开阔了学生视野,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读书报告会
为了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我们每周举行一次“我喜欢的一本书” 读书报告会。开始先选一些口头表达能力强、爱读书的优秀学生作读书演讲,老师适当给予指导。为了提供人人露脸的机会,后来便逐渐变为抽签形式。读书报告会周周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个谚语这样说:“无目标的努力,无异于在茫茫黑暗中远征。”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引导他们朝这个目标去努力。目标的制定不易过高,既要让他们感到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的信心,又要让他们能够体验到达目标后的快乐和喜悦,从而激起他们更浓厚的读书兴趣。
初一选择浅显易懂、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入手。必读节目选了《西游记》、《 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选读书目有《四世同堂》、《家》、《春》、《秋》等。让学生在名著世界里展翅翱翔,去领悟真、善、美,识别假、恶、丑。初二读的书,内容比初一稍深一些,必读书目选了《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选读书目有《子夜》、《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等。初三所读内容要更深些,侧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必读书目选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名人列》,选读书目有《红楼梦》、《围城》、《老人与海》、《哈姆雷特》……同学们被书中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所吸引,大家互相传阅,读书气氛异常活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这些文学名著,在学生阅读前,我要给学生介绍每部作品的作者情况、有关背景、主要内容、艺术特色……这些材料的印发,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意蕴。
三、教学生会读书
兴趣还只是一种暂时的内动力,而要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内动力,就要教会学生读书,会从书中吸取精华。这时,兴趣就会上升为一种内心的需要,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读书。
我要求每读一本书,都要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先写出读书的简要情况:A、第X本;B、书名;C、作者;D、字数;E、X天读完。然后写读书笔记正文,正文可以写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抄好词好句好段。
2、内容概括。
3、感想。感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书中人物、事件的评价;一种是自己的感受。
检查方法:每两周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览,评出“书写奖”,每月评出“读书大王”。给予表扬、奖励。
一次完整的名著导读活动视名著篇幅的长短、内容等而定,遵循“计划――实践――评价”的思路,呈现以上四个教学步骤。预设启动关键在“导”,落实过程关键在“读”,生成效果关键在“展”,强化效果关键在“评”。
一、阅读预设――以兴趣引导名著阅读
(一)遵循认知规律,制定阅读计划
1. 初级阶段
(1)目标预设:每周以摘抄为主的读书笔记,能理清故事线索,复述故事梗概,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2)名著范围:①选择七年级课本推荐名著作品,如《繁星》、《春水》、《童年》。②选择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的中外名著,如《鲁宾逊漂流记》。
(3)方法指导:①提供读前、读中指导。包括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及全书架构。②培养良好的做读书笔记习惯,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做摘抄式的读书笔记,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尝试写感想体会。③引导学生学会复述故事。
2. 中级阶段
(1)目标预设:自主写读书心得,能对人物形象作简单的评价。
(2)名著范围:①选择八年级课本推荐名著,如《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名人传》。②依据课文向外拓展延伸,课文是节选的可提供全本。如《朝花夕拾》。
(3)方法指导:①有侧重点地识记作家简介,弄清创作背景。②引导写读书心得,记读书笔记。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能对人物作简单的评价。
3. 高级阶段
(1)目标预设:逐步引导学生博览群书,自主地关联有关知识阅读名著,解决阅读困难;初步对名著中有意义的句子、段落或篇章进行赏析;能自编课本剧,并进行针对性表演。
(2)名著范围:①选择九年级课本推荐名著,如,《水浒传》、《格列佛游记》、《简爱》。②确定高级阶段的阅读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名著阅读。
(3)方法指导:①引导学生锻炼模仿名著写作的能力。②理清故事线索,掌握故事大概,分析人物形象。③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编剧、表演。
(二)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1. 创设主要阵地。教室、学生的卧室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阵地,为此我和学生精心布置教室:开设班级图书角,给学生创造读名著的氛围,定期出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
2. 组建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发组成名著阅读兴趣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结合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具有一定含义的名字,如:“先睹为快组”,“如饥似渴组”,形形,韵味无穷。
3. 教师下水阅读。语文教师要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激情,自身的阅读爱好和阅读激情就是学生最佳的阅读氛围。基于这些认识,我与学生一起阅读名著,积极参与他们组织的各项活动。
4. 课内课外渗透。如《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学生对杨志丢失生辰纲后的命运及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后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并不急着一一告知故事发展的情节,而是丢出了几个问题:杨志失了生辰纲,他是否能完好无损的交差?等待他的是砍首谢罪还是加官进爵?吴用等人又是怎么处理生辰纲?他们的命运又将是如何?学生想知而不得知,课后,他们自然会搜寻原著的相关章节来解开心头之谜。
二、自主阅读――以开放自主“悦读”名著
(一)泛读为先
泛读是观其大略,是整体把握,是总揽全局,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但泛读不是指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而是指从名著的资料和整体框架入手进行阅读。名著的资料包括作者情况、写作背景、历史评价等。名著的整体框架包括书中人物及其关系、故事情节梗概等。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材料的时候,作为教师,应提醒学生要有认真的态度,边阅读边思考,这样才可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二)精读为本
在名著阅读中,精读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精读就是细致读,圈点读,吟诵读。注重的是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化的解读,品读文本,揣摩结构,鉴赏语言,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心灵“零距离”接触,理解作品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
(三)媒体为辅
现代教学媒体的介入,为学生了解文学名著开辟了一条新渠道。现在,愈来愈多的名著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如我国传统的四大名著,就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教师在上相关课文时可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再设计相应的观后感、影评活动,通过拓展课外语文资源,来吸引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如在导读《格列佛游记》时,布置学生从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并观看电影,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在寻找过程中也逐渐丰厚起来。
(四)写读结合
如何把写与读结合在一起呢?我认为应该从片段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整篇文章的写作,低起点,缓台阶,稳提升,循序渐进。如读《名人传》,我让学生练习模仿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眼神描写,学生从模写中抓住人物描写的要点,以读带写,事半功倍。
三、生成展示――以活动推动名著阅读
1. 可利用课前演讲进行阅读积累。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留给学生,让学生把每天看的章节进行复述,从而拓展学生对名著的了解。
2. 可利用阅读阵地进行专题活动。阅读生成课往往是学生的深爱,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阵地,创设不同专题,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以促使学生持久保持阅读兴趣。
①开展名著推介会。利用六册课本后的附录,对教育部推荐的十几部名著进行逐一推介,让学生简介,教师补充有关动人的细节或感人的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②举办读书交流会、报告会。学生或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或介绍自己喜爱的名著人物,或交流自己悟出的写作技巧,在交流中,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
③开展读书辩论会。开展辩论会,可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敏捷,更深刻,加深学生对名著人物、内容的理解。
④开展名著知识竞赛活动。每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一部名著,就以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周末布置,设计相关的题目:作家作品、创作背景、人物、情节、主题等,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这种通过竞赛来提高学生掌握名著内容的方法,效果尤其明显。
四、总结评价――以考核促进名著阅读
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全体学生的文化素养,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生活习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推动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学校决定在今年10月份举办首届“读书节”活动,努力构建“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从而创设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活动中,我们将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激励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以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通过“读书节”的开展,推动学习型学校的创建,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活动中,我们将主要抓好“讲座、阅读、竞赛、展评、写作”五个主要环节,使读书活动在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规范和特色
【活动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读书节”的开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读书是一件终身的快乐事情,争做一个有情趣、有修养的读书人。
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育人格,形成“人人爱读书,读书来育人”的校园读书氛围,使“读书节”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活动主题】
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横幅)
【活动宣传口号】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获取知识,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
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4、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5、人不但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
6、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7、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8、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9、读书,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横幅)。
10、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横幅)
【活动组织机构】
组 长: 周灵宏、曹宜杲、余米存
副组长: 叶启强、汪群英、周桂槿、季宏枚、郑士耀 、叶国敏
组 员:沈慧、梅虹、顾华英、柳巧娟、陆慧敏、赵娇妹、丁耿川、谢丽娟、郭迎春、谢丽冬、赵芳萍、王雪影、王小娟、林雪清、余凤女、杨丽珍、叶晓阳
【活动时间】
说明:1、初步定于每学期开学的第二个月(约十月、四月左右)。
2、本届活动时间具体定于10月18日—11月18日。
【活动筹备】
1、印发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目录(复习),印发初中生必背优秀诗文目录,印发语文新课标必读课外阅读书目,印发中学生课外阅读选读书目。
2、寒暑假、“国庆”“五一”长假等课余时间,各年级组语文老师根据新课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至少3本文学名著,并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读后感)。
3、做好“读书节”启动之前的宣传报道:学校板报、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尽可能以读书为主题,或倡导读书活动,或指引读书方法等等,内容不拘,形式多样;并做好宣传标语的横幅悬挂工作。
4、重新启动的《鹿鸣》文学社团要尽快做好人员重组,稿件征集、审定,版面设计,栏目分配,排版等等相关筹备工作,使“读书节”活动有一个有效的写作交流的平台。
5、语文组各老师尽可能做好自己所负责的有关“讲座、阅读、竞赛、展评、写作”等各筹备工作:制定活动计划,设定比赛规则,选定内容、人员,确定时间、地点,以确保“读书节”活动高质、实效、顺畅地进行。
【活动主要内容、形式、要求】
一、 讲座
每学期的“读书节”活动期间,由语文教研组的一位老师开设一次读书讲座,以新课标必读、选读的作家、作品为依托,可以是“专题的文学讲座”,也可以是“好书推荐会”的形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为名著的阅读作导引,以“讲座”来促“阅读”。
这项活动要求语文老师务必选好题,寻找相关的资料,写好讲座稿,在讲座前,张贴海报,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在讲座中尽可能设计师生互动环节,让讲座开得有声有色有成效;讲座后,务必留下阅读任务和思考空间,以促进阅读的延续和深入。
二、 阅读
指导学生根据新课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内容,利用寒暑假,国庆、五一长假,双休日,周末,阅览课等时间,沉下心来,好好读点书,读点经典,读点名著,这既能增加人文底蕴,促进“精神发育”,又能培养优良品德,提高读写能力,还能漫游古今中外,渲泄喜怒哀乐,纵横过去现在,驰骋传统现代,享受着阅读的快乐,品尝着经典所拥有的永恒魅力。
⑴ 图书推荐。每学期为学生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3—5本,开展好“同读一本书”和“各读各的书”活动。
⑵ 成果交流展示准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文化知识,写好读书心得等。
⑶ 建立“读书日”制度。每学期“读书节”期间集中一天(或半天)时间,什么课都不上,只上“读书课”,以大力营造校园读书的氛围。
三、 竞赛(活动)
推荐竞赛(活动):
⑴书海絮语——一次现场书法比赛。(要求选择名著中的精彩文段为内容)
⑵百花齐放——一次手抄报评比。(以读书活动为主要内容)
⑶文采飞扬——一次现场作文比赛。
⑷文笔精华——一次征文竞赛。(参考题目如:《读书改变了我》《我和书的故事》《书香人生路》等)
⑸知识回放——一次名著知识竞赛。(备课组各老师每人出10个相关题目,然后由负责老师组卷)
⑹精彩纷呈——一次诗词(散文)朗诵会。
一次读书演讲比赛。
一次书本剧表演会。
⑺ 书香溢校园——一次摄影比赛。(捕捉校园内各种有关读书活动的感人场景、学生老师读书的专注神情,用精美的画面和巧妙的标题折射校园内四溢的书香。)
⑻至理名言——“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过程中,把自己的读书感想化成只字片言,写成属于自己的读书名言和大家分享。)
⑼经典留香——周末电影节活动。(利用“读书节”期间的周末坐班管理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名著电影电视,如《城南旧事》《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⑽妙笔评析——美文大家读活动。(指导学生品读精美散文,复印成a4纸,标上班级、号次、选编者名字,并在美文上作评注和简析,教师集选优秀者合订成《美文集粹》以供大家阅览,品读。)
几点要求:
⑴原则上要求每个年级组都能积极参加,考虑到初三学子们中考的压力,所以活动重心放在初一、初二年级组。
⑵各年级组可根据实际需要择取5-8项适宜的活动来开展,务必要做到责任到人,力求各尽其责,各尽其能。
⑶各年级组力求建立“读书节”的资料库、资源库,并做到与其他年级组无私交流、共同分享。
四、 展评
以“读书博览会”的形式对“读书节”的成果加以公布、展评。内容包括:
⑴现场书法比赛成果展评;
⑵手抄报展评;
⑶优秀读书笔记展览;
⑷至理名言展览;
⑸读书剪贴本展览;
⑹优秀读后感展览;
⑺优秀征文展览;
⑻优秀《美文集粹》本展览;
五、 写作
从摄入与输出、承与传的角度看,“阅读”摄入了大量的文化营养,是实现“生存经验的传承”中的“承”,而“写作”是为了实现其中的“传”。“阅读”和“写作”是实现人类文化传承的重点,也是构建语文教育模式的重点。因此在“读书节”中,“写作”作为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读书活动成果的有效巩固,也是“读书节”的最终目的。
重新启动的《鹿鸣》文学社是实现写作交流的有效平台。
文学社由经验丰富的赵芳萍老师专职负责,在此不赘述有关细则。
【活动总结】
一、设奖:
1、按年级每项个人比赛项目,根据参赛数,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得3分,三等奖得1分。
2、综合个人,按单项累计加分。
3、班级团体总分为班级学生所有比赛得分之和,设一、二、三等奖若干。
4、另设“优秀组织奖”每年级2名,“校园读书之星”每年级5名,均按总分从上到下排列顺序来截取。
5、奖励办法:获个人、团体一、二、三等奖者,发给奖状、奖品。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引领;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06-02
Z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倘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还要考虑学生怎样“学”;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学”什么,还要使其懂得如何“学”。教师要把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让他们去主动学习获取知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越多,肚子里就越有料,那些平时喜欢读书的学生写起作文来文思泉涌,滔滔不绝……这就是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红利”。然而,在农村学校,由于受家庭条件、思想意识的影响,许多学生不喜欢读书,对书籍冷淡,课外藏书少,阅读量非常有限,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结果导致写作能力低,语文成绩不理想,“少、慢、差、废”成了语文教学久治不愈的“顽疾”和难以攻克的“堡垒”。因此,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农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产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享受阅读快乐,就成了农村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那么,激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初中生的素质极为重要。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爱阅读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积极创设情境,开展诗词朗诵大赛,讲童话神话故事比赛,成语接龙,展评摘抄读书笔记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利用晨读课、社团课或班会课等时间给学生讲述一些名人读书学习的故事,如李密牛角挂书、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映雪、孔子韦编三绝、侯宝林抄书、华罗庚猜书、闻一多醉书、高尔基救书等,让学生明白古今中外凡是一生有所作为,对人类有突出贡献的名人,无不是勤奋学习、博览群书的典范。通过故事的形式,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得到熏陶,不自觉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萌发阅读的欲望,然后付之于读书的行动。渐渐的,阅读成了让学生愉快的事,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逐渐形成。
二、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教室、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阵地,室内可悬挂有关读书名言的条幅,出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以形成良好的读书环境。现代传媒产生了许多资讯,这些资讯能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名著。如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前,可先让学生从网上查阅笛福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材料,这样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会深入一些。在活动课上,教师可以播放根据名著《西游记》和《骆驼祥子》等改编成的电视剧或电影,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内涵。
三、指导方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摘抄经典的片段、名人名言,写读后感等。
2.指导学生多种读书方法
(1)泛读。鼓励学生对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2)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明白透彻,了然于心,以便吸取精华。(3)通读。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即可。(4)批读。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其经历其实就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书中的内容经过甄别、筛选,有选择性地接受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对书本内容的即时性理解或感悟,它需要学生及时把稍纵即逝的理解或感悟记录下来。此刻,手中有一支笔随时进行勾、画、圈、点、批、注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时读读、写写、圈圈、画画,能使阅读全神贯注,思维敏锐,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到阅读与勾、画、圈、点、批、注、析、评等相结合,像蜜蜂采蜜一样,不断地把书中精彩的内容、重要的信息摘录下来,力争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5)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这样既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还可以扩大阅读量。
四、开展活动,促进学生读好书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教学不提倡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要增加阅读量,采用多种方法巧妙引导学生读好书。
1.讲
在多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每天坚持8分钟听说训练,把这8分钟交给学生,让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的学生,交流近期在阅读中搜集的语言材料,收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样,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加了,词汇丰富了,说话妙语连珠,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
2.练
建议由3~5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自办手抄小报。小报主题不受限制,鼓励学生自由命题,可以传统节日、校园生活、环保教育、国家大事等为主题展开设计和编辑。如寒假刚好是传统节日春节,围绕这一主题学生办出了《金鸡贺岁2017喜迎新春》《春节小根》等小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3.比
笔者利用节日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有时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报告会、开展“小记者”活动等,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真正让学生想读、乐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学手段与方式不断更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充分发挥互联网、阅览室、电视广播等资源优势,优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丰富阅读教学内容,拓展语文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主动参与,从而达到阅读教学最优化的境界。
综上所述,阅读就是火种,点亮人们心中的那一盏灯。当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以博学感染、引领学生多读书,让他们走进书籍的海洋,体验阅读的快乐,提升语文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周仕杰.丰实文本,让阅读教学厚重起来 [J].艺术教育,2015(3).
一、激发读书兴趣
1、学习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初中学生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高考状元的特点,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鲁迅、朱自清、冰心等名人,张俊逸等高考状元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
2、塑造形象。课外时间,我也常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学生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作用。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激情、趣味和快乐,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是怎么阅读的,并给学生肯定的启示是:阅读是非常有乐趣的。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学生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了,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学生整个人生。
3、推荐好书。由于中学生善于想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钢铁是咋样炼成的》、《朝花夕拾》、《哈利波特》、《骆驼祥子》等等,学生被吸引,就会主动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爱读书、想读书、要读书。
4、亮出成果。召开读书展览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诗歌朗诵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览;开展“小记者”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指导方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指导。要求学生摘抄词句、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
(1)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2)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4)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是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它既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还可以扩大阅读量。
(5)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
三、开展活动,促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引导应该巧妙,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演讲。每上课之前用5—10分钟的听说训练,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搜集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则新闻,或讲一件趣事,或背一首古诗,或读一段好词佳句。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加了,词汇丰富了,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得心应手。
一、以课本导趣
“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课堂上,学生阅读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很多内容都是中外文学名篇。如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语文的第三单元课文全部是中外童话,学习了这组课文后,我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鼓励孩子们去读。我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班班通”,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一时间,孩子们阅读兴趣大增,课下个个捧着童话故事津津有味地读。
在学完某位作家所写的某篇文章后,我常会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其他著作。如学完老舍先生的《猫》与《母鸡》、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之后,我就鼓励学生去读他们别的著作,比如老舍先生的《猫城记》《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巴金先生的《家》《春》《秋》等。
这种课外阅读活动,作为对课文的补充和拓展,是与课内的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但达到了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阅读面的目的,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讲故事引趣
虽然有的学生不怎么愿意读书,但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他们能从讲述者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的个性,对未听完的故事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倾听欲望。因此,我把每周二的阅读课上成“班级故事会”。我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上讲,然后评出讲得好的,代表小组参加班内比赛。这项活动成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好方法,学生每天都盼望着开“班级故事会”。
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向他们推荐经典儿童读物,引导他们自己去读书,并鼓励他们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试着讲给别人听。我宣布要在班内开展讲故事比赛,并且要评选出“故事大王”。学生听了都特别感兴趣,纷纷找来自己喜欢的书籍,在课下专心阅读,精心准备。经过一番“较量”,最后班上共选出了十名“故事大王”,我给他们颁发了自制的证书。获奖的同学兴奋不已,没获奖的心有不甘,都在课下为下一次活动积极做着准备。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空前高涨。
三、用竞赛促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读书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竞赛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他们保持阅读兴趣。如:开展分类收集成语竞赛、成语接龙比赛,开展收集关于珍惜时间和幸福的名人名言比赛,开展朗读比赛、手抄报比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
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学生通过读书得到了快乐,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四、演故事激趣
在钻研教材和挖掘课程资源时,我发现许多适合小学生的读物都有可表演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也乐于表演。
如学完《幸福是什么》一课后,我就引导学生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要求他们课下做好排练,先在小组内彩排,然后再在“班级故事会”上表演。孩子们为了表演好自己的节目,都在课下精心准备。表演者全情投入,观看者兴致勃勃。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说,我们班要搞一个表演比赛,以童话故事为表演内容。同学们听了很兴奋,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童话故事,并自由组合,自编自演童话故事剧。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让我惊喜不已。这样的表演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上形成了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课外阅读内容是自然景物和社会事件的能动反映,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后,从根据作者的角度、方位感受观察事件的方式和手段,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同时,通过阅读,能掌握字词、表达方式、文体特征等内容,在不断认识和重现中,将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记忆能力得到训练。学生是文本的解读者与创造者,语言的描述与学生的想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形象生动的具体形象。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情操。一部好的作品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不朽的精神力量,其中的人物形象是时代精神的化身,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人的楷模,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经典名著,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真、善、美的情趣。
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1.积极因素。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浓厚,具有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的内容广泛,有文学艺术类、科技军事类、历史地理类等,也有的学生喜欢阅读《读者》、《意林》等时文报刊,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时事热点。
2.存在问题。(1)目的不明确。受中考指挥棒的左右,学生阅读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以至他们的阅读范围狭窄、数量偏少,造成了许多知识的盲区。(2)时间偏少。学生在课余更热衷于上网聊天、看电视节目、参加体育活动,而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偏少,据调查表明,我校平均每天用于课外阅读有0.5小时的仅占12%。(3)随意性大。部分学生片面追过娱乐性,冷落了经典文学名著。学生追过感官享受的阅读,缺少文本的品味、感悟,导致课外阅读流于形式。
三、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宋朝理学家程颐认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生对阅读内容感兴趣,会把阅读视作享受。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感兴趣的漫画、武侠、言情小说入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不能一味追过材料的文学性,要留有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读物的权利,让他们阅读并快乐着。当学生有了阅读的意识后,教师加以适当引导,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加强阅读对话。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阅读任务,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交流阅读感受,一起分享阅读收获,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如在阅读《水浒传》教学中,教者通过展示水浒人物图片,让学生说出水浒人物的绰号,通过阅读景阳岗打虎、三打郑屠等经典片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科学推荐书目。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洋溢着人文气息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汲取精神营养,充盈人文精神。《盐城市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要求》指出,初中阶段课外阅读要达到260万字的目标,必读书目有《汤姆・索亚历险记》、《繁星・春水》、《童年》、《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水浒》、《骆驼祥子》、《朝花夕拾》、《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作品,选读书名包括散文、小说、戏剧、杂文、童话、科普、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以及优秀作文等内容。选择作品要注重经典性和前沿性,一方面,经典作品能使学生拓展视野、启迪智慧、提高修养,与大师对话,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选择时文作品,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人物积极上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