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的特点范文

社区建设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建设的特点

第1篇:社区建设的特点范文

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虽然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儿童在自由地活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

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如果教师为每个进区的幼儿都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可能相对独立地游戏,如果教师为几个幼儿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能自然地产生分工,从而模拟出多种社会角色。

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因为幼儿的自我意识、对他人的理解、规则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需要大家在一切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相互评价而促成。所以,区域内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社区建设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社区体检者;高尿酸血症;临床特点

本研究对2011年11月~2013年4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00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社区体检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4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00健康体检者,所有体检者均没有使用含利尿剂成分的药物,同时也没有使用对尿酸代谢造成影响的药物。其中有410例男性体检者,590例女性体检者,年龄在31~88岁,平均年龄为(47.4±8.8)岁。

1.2方法 由专门人员认真询问体检者的病史,检查体检者的体格,测定体检者的身高、体重及血压等,同时给予其ECG、胸片检查,并将其空腹12h静脉血采集下来,以对其血尿酸、血糖、甘油三酯等进行检测。运用酶法测定尿酸,运用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甘油三酯等,运用常规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ECG,运用上臂测血压法测量血压[1-3]。

1.3诊断标准 依据我院标准,高尿酸血症:血尿酸>400μmol/L;高血糖:空腹血糖>6.5mmol/L;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5.85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1.90mmol/L。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的相关诊断标准,肥胖:BIM>25[4]。依据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诊断高血压[5]。依据内科疾病诊断标准诊断冠心病[6]。

1.4统计学处理 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

2结果

2.1高尿酸血症在社区体检者中的性别分布 男女社区体检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6.59%和7.29%,男性社区体检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社区体检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2.2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本研究所选的31~88岁的社区健康体检者中51~70岁的体检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31~50岁和71~88岁的体检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2.3发生高尿酸血症和正常尿酸体检者合并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因素比较

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社区体检者合并肥胖、吸烟、嗜酒危险因素及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血糖、冠心病相关疾病因素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尿酸体检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逐渐增加了富含蛋白质和嘌呤食物的摄入量,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7-9]。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疾病,对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0]。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862-868.

[2]党爱民,刘国仗.尿酸与心血管事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1(6):478-480.

[3]季宏,鲍军.老年高尿酸血症106例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0,14(6):327-328.

[4]方圻,陈灏珠,郁知非,等.中国正常人血尿酸调查及其与血脂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10,22(7):434-438.

[5]宋娓,李长贵.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1,46:77.

[6]当小霞,蔡琴,赵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30:151.

[7]薛利,张爱伦.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2:9.

[8]陆青青,赖尾兰.福州市8033名健康体检者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J].福建医药杂志,2010,30(8):133.

第3篇:社区建设的特点范文

李 震

新疆新华水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830063

摘要: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它必将随着硬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本文从中小水电站自身的特点出发,介绍几种适用于中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结构设计方案。对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包括监控模式、系统配置、监控系统结构、网络结构以及监控系统功能分配和实现,作了探讨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结构设计;特点分析;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V742文献标识码: A

一、水电站理论概述介绍

水电站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一般包括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等。水库的高水位水经引水系统流入厂房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电能,再经升压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输入电网。它包括为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水电站设备。利用这些建筑物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并将它输向水轮机,经水轮机与发电机的联合运转,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能输入电网。有些水电站除发电所需的建筑物外,还常有为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等综合利用目的服务的其他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水电站枢纽或水利枢纽。

二、我国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现状

我国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工作起步并不晚。早在70年代末,原水电部就组织了南京自动化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华中工学院研究葛洲坝水电站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问题。随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开始了富春江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工作。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也开始了永定河梯级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些监控系统于80年代中期先后投入运行。

十多余年来,国内的研制单位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已投运的几十个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绝大多数是由国内单位研制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国外90年代的水平。许多新技术,如分层分布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开放系统、网络、多媒体、专家系统等,都得到了相应的应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和水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还推出了自己的系列产品,不仅在国内水电站得到广泛的应用,甚至还出口到国外。

三、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种类及优缺点

1.集中式监控系统

早期,计算机比较贵,一般只能设一台计算机对全厂进行集中监控,称作是集中式监控系统。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不分层,所有的信息都送到唯一的一台计算机中,所有的操作、控制命令都从这台电脑中发出。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只要计算机一出故障,整个控制系统就瘫痪,只能改为手动控制运行,性能大大降低,且由于所有信息都要送这台计算机,现场需要敷设很多电缆,机组越多,电缆也越多,这不但增加了投资,而且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由于集中式监控系统可靠性较低,已经不太采用,只用在机组台数较少、控制功能简单的中小型水电厂。

2.功能分散式监控系统

随着计算机价格的下降和水电厂监控系统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为了克服集中监控系统的部分缺点,出现了功能分散式监控系统。这种结构的特点是计算机实现的功能不再由一台计算机来完成,而由多台计算机分别完成。各台计算机只负责完成某一项或一项以上的任务。这是一种横向的分散,功能的分散,如果某一台计算机出故障,只影响某一功能,而其他功能仍然可以设施,可靠性在某种程度有所提高。功能分散式计算机监控系统仍没有解决集中式监控系统的所有问题。如某个功能装置计算机故障,则全厂的这部分功能均将丧失,影响较大;而且仍然没有解决要将所有信息集中到一处所带来的问题;系统可靠性仍然不高。因此,功能分散式监控系统目前已经很少采用。

3.分层分布式监控系统

分层分布式监控系统在地域上是分散的,即按控制对象进行分散。水电厂的控制对象是水轮发电机组、开关站、公用设备、溢洪闸门等。按控制对象设置单独的控制单元,称作现代控制单元。电厂控制级也设计算机,它负责一些全厂。电厂控制级本身也可以是功能分散的系统,由多台计算机组成。此时某个机组控制单元发生故障,只影响这一台机组,而不影响整个电厂的运行。由于信息进行了分布处理。即各台机组的信息由各台机组控制单元进行处理,就不必敷设许多电缆将信息送到一处集中处理了,可以节省投资,且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由于分层分布式监控系统有以上的优点,它已经取代其他两种类型成为了水电厂监控系统的主要类型。分层分布式监控系统结构:经过多年的实践,对水电厂分层控制模型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其中有代表性是BBC公司提出的一种划分方法。它将水电站分成四层:与现场设备直接相联的驱动层,功能组控制层,机组控制层,电厂控制层。

四、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1.全厂综合自动化以计算机监控为主、常规控制为辅指导思想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配置,使计算机水电站应用达到一个新水平。

2.梯级电站,梯级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之间进行通讯,应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实现部分梯级调度能力。

3.系统高度可靠、高度冗余,其本身局部故障不会影响现场设备正常运行。

4.系统配置和设备选型应符合计算机发展迅速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领域先进技术。

5.全分布开放式系统,既便于功能和硬件扩充,又能充分保护用户投资。分布式数据库及软件模块化、结构化设计,使系统更能适应功能增加和规模扩充。

6.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7.友好人机接口功能,操作方便。

五、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模式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模式基本有三种:1)集中式计算机监控系统。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利用一台主控计算机,实集中式监控,配备人机联系,对外通信联系,数据存储设备,根据需要为提高系统可靠性以设置备用主控机。2)功能分散式监控系统。水电站监控指标通过多台计算机完成,每一项任务或一项以上任务都由单独计算机来完成。其主要特征是是功能分散,能让控制系统实现功能、负载、危险、地域分散等功能。能按不同的系统功能设立多套相应的设备,这些设备能独立完成各自的功能。3) 分层分布式监控系统。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分为中央控制层(一般有一台或两台主机,配备人机联系设备)和现地控制层,主要特征是控制对象分散,以控制对象为单元设置多套相应装置,形成控制单元,完成控制对象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等。该监控方式与电厂分层控制结合应用,形成水电厂分层、分布式控制系统。其特点:用户的可移植性;应用软件的可移植性;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性。最大优势是系统扩展、升级更新方便,具有开放性,可保护用户的利益。这种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在国内外水电厂。

六、监控系统功能分配和实现

1.主控层为电站实时监控中心,负责全厂自动化功能、历史数据处理以及全厂的人机对话等。其功能分配及实现为:

①全厂生产过程的运行参数的采集、处理。

②全厂生产过程的安全监视和实时报警。

③主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和主设备生产过程的远方控制。

④运行日志、电能量、故障次数、操作次数的统计和报表。

⑤主设备参数设置及修正。

⑥系统故障在线诊断。

⑦与上级部门通信及信息交流。

2.现地控制层所负责的是,本单元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采集及预处理、状态监视、调整和控制、操作以及与上位机的通信等 。功能分配及实现:

①本单元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②通过现地人机接口对本单元生产过程进行就地调整和控制、操作。

③对本单元生产过程历史事件进行记录。

④自诊断及自恢复。

⑤与上位机通信中断时独立报警。

⑥与励磁装置、调速器、微机保护装置以计算机通信接口方式交换信息。

⑦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传送给上位机,同时接受上位机的命令。

七、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未来发展趋势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作为一种综合的技术,它将伴随着水电站硬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各种子系统如水电站闸门监控系统、水电站厂内水资源综合调度系统、水电站水情测报系统、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控系统以及水电站无线通信系统等将不断集成到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之中,水电站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概念将逐渐得到呈现和清晰。同时,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也将不断融合进梯级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电网级计算机监控系统之中,成为电力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能够博采硬件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之长,并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长的、多学科融合和交叉的一门新兴的科学体系。

目前,许多水电站采用计算机监控技术提高了水电站的运行和管理水平,并不断地向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方向发展,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迫切需要继续研究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领域的关键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水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和综合自动化水平。

总结:由于中小型水电站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实现中小型水电站无人值班并不要求将其自动化程度提高到大型水电厂的水平,其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具有经济实用、简单可靠两个基本特点。计算机监控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水电站运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在水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成为必然趋势。为了避免重复投资,在水电站实施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中应当在基于CIM系统的思想上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于海明.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科技信息.2009

【2】余海明、华中平.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科技信息,2010

【3】刘方.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应用的现状研究.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

【4】姚益群、宋文娟.水电站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及实现.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1

第4篇:社区建设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可持续发展

一、和布克赛尔县察和特灌区自然经济概况

1、和布克赛尔县察和特灌区自然地理概况:

察和特灌区划隶属于和布克赛尔县,该县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84°37′~87°20′,北纬45°20′~47°21′,地处新疆西北边陲,与哈萨克斯坦国交界,北部与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接壤,西南与克拉玛依市相连,东部与福海县毗邻,西部与托里县、额敏县以白杨河为界,南面在准噶尔盆地腹地与昌吉市、玛纳斯县、沙湾县接壤。

察和特灌区地理坐标为:东经86°21′30″,北纬46°00′15″之间,北距兵团184团团部(查干屯格镇)12km,距县城100km,西距夏孜盖乡22km。

位于和布克河下游的南部平原荒漠性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常常盛行干热风,冬季寒冷,降雪量少,积雪薄,多大风,多年平均气温6.3℃左右,最高气温41.9℃,最低气温-39.2℃,年降水量约91.2mm,降水相对偏少,口径20cm年蒸发量为2128.2mm,约为降水量的23.3倍,年平均无霜期天数20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为2.4m/s,风向多为西风,八级以上大风日数约2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约56%,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1.33m,多年最冷月平均气温-16℃,年冻融循环次数小于100次。

2、社会经济概况:

和布克赛尔县是新疆西北边陲隶属于塔城地区的一个纯牧业县,经济发展缓慢,属经济欠发达的县。察和特开发区地形总的特点是北高南低,北西高,东南低,地形平坦,地势低洼,低于毗邻的高阶地40~60m,灌区北部地面高程420m,南部地面高程330m,总落差90多米,地形坡度自NNE向SSE缓倾,自然地形坡度2.86‰~5.11‰,总的平均地形坡度为4.7‰,从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来看,地下水潜水面坡向与地形坡向基本一致,水力坡度较地形坡度平缓,一般为2.32‰~4.07‰,总平均值为3.25‰。适宜种植棉花及打瓜等经济作物。灌区总面积15万亩,其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和布克赛尔县察和特灌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

和布克赛尔县察和特灌区为荒漠无径流区,地势平坦,无地表径流,水资源分布总的趋势为北部多,南部少,西部丰,东部枯。

察和特水库水源主要为额尔齐斯河引水,新疆“引额济克”工程,从额尔齐斯河中游的“635”水利枢纽工程引水,通过136 km的总干渠和干渠输水到克拉玛依市,其中引额济克西干渠经过和布克赛尔县察和特灌区,和布克赛尔县政府抓住时机,从该干渠引水为保证农牧业开发区作物生长期的灌溉用水。

引额济克工程设计水平年为2005年,设计年引水量为8.4×108m3,其中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农业用水1.0×108m3。由于近几年水量的不足,实际供水量为未能达到1.0×108m3。

和布克赛尔县察和特灌区水资源匮乏,不能满足灌区正常的引用水能力,给灌区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目前灌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察和特灌区有场外干渠16公里,场内干渠8.675公里,灌溉用水主要通过从引额济克工程。从额尔齐斯河中游的“635”水利枢纽工程引水,注入察和特水库,再有水库提供给察和特灌区。水资源的匮乏,很多土地得不到开发,制约着整个和布克赛尔县经济的发展。

四、实现灌区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1、实现全方位节水农业

就和布克赛尔县察和特灌区而言,保证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保证了灌区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实现全方位的节水农业,才能实现在有限的资源里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就要改变对农业的片面认识,在水资源统筹规划安排的前提下,通过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充分、协调利用水资源,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质量效益型农业。

2、实现农田灌溉现代化

目前,我国农业正在有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和布克赛尔县察和特灌区亦应如此。灌区地处平原,机械化作业程度比较发达,但对作物产量、产品质量及种植结构等要求不高,灌溉方式粗放,农民普遍对节水农业意识淡薄。今后灌区要对粗放的管理模式和灌溉方法进行改进,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和农艺手段,推进农田灌溉现代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五、实现灌区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发展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的内容包括输水过程中的节水、田间灌水过程的节水及用水管理过程中的节水。

近几年和布克赛尔县察和特灌区按地区的要求,已在查和特灌区实施了滴管项目,颇有成效,为了减少田间灌水过程的水量损失,可以大面积采用喷灌、微灌、加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这方面和布克赛尔县有成功的经验,今后也可大力推广,从而解放劳动力,提高田间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对于用水管理过程中的节水,灌区在这一方面比较薄弱,有必要加强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推行计划用水和科学用水,实行定额用水按方收费,超用加价等措施。

2、加强灌溉工程管理

随着节水灌溉的发展,水利工程管理的任务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和布克赛尔县察和特灌区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一手要抓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手要抓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作到建设、管理并重。在工程建设期间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确保工程质量,是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在工程的运行管理期间,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指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程,作好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

3、加强农田水利的科学研究

为了适应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要求,我们水利工作者要加强水利科技的创新,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合理的水利工程设计,积极探索水土平衡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对于和布克赛尔县察和特灌区,要结合本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努力使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也就是说要使本地区的传统、落后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4、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长期以来,灌区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技推广、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寥寥无几。从当前形式来看,要保证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可以积极从发达地区引进技术和人才,使灌区在水利建设方面具有一支懂业务、善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

第5篇:社区建设的特点范文

一、资金管理的现状

1、保障社区工作经费,奠定社区工作物质基础。自年以来,我社区建设工作经费按万元/千户的标准,由(市、或县)财政局按比例及时足额拨给。据统计,年度(市、或县)财政共安排拨付社区建设工作经费万元,街道部分由街道财力配套拨付或者以房租收入抵充。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市、或县)民政局对无物业管理社区和社区规模较大、人员构成复杂、社区管理难度大的社区给予经费补助,用于社区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补贴和社区管理补助。

2、落实社区专项资金,推进社区工作全面发展。据统计,(市、或县)有关职能部门年度拨入各街道和社区的各类“费随事转”专项经费有多万元,主要是(市、或县)财政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居家养老及社区设施补助、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以及社区准物业管理等经费。年度(市、或县)财政安排社区公益性岗位补贴经费万元,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万元,社区救助室经费万元。同时,为老小区整治及背街小巷的改造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专项资金有效缓解了社区人力、资金的压力。

3、“居账街审”,建立社区财务新模式。目前我区城市社区普遍实行社区财务由街道代为管理的管理模式,各街道建立会计服务站,统一核算管理社区建设和管理经费,会计服务站人员配备到位,会计核算日趋规范,在保障社区资金安全性、规范性的同时也减轻了社区的工作负担。“居账街审”模式已得到普遍认可。

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建设财政支出缺乏计划性。对社区建设财政资金的使用缺乏系统详细的预算,造成资金申请审批环节缺少合理的参考依据以控制社区建设财政资金有序合理支出。审计中发现,对社区建设中经常发现的卫生、治安、居委会建设等基础性支出缺乏计划性,社区建设财政支出一般采取随支随报的方式,这种支出方式比较散漫,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和调配,难以保证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2、社区建设财政资金管理方式粗放。社区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缺少明确的费用列支范围和标准。资金使用未做到专人管理,专帐核算。很多地方未对社区建设这一投入方向繁杂的资金流向做细分,会计科目一般只设置一级科目或几个笼统的二级科目,不利于社区建设资金的细化管理和效益控制。

3、社区建设财政资金投入社区建设存在“小、散、乱”的现象。分析社区建设财政资金支出结构,会发现资金使用具有支出金额琐碎,缺少社区建设的导向性支出的特点,这往往是因为地方政府部门对社区建设缺乏有针对性、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社区建设规划造成的。社区事务是一项繁杂细致的工作,工作中头绪多,突发事件多,但是,社区建设资金使用应根据社区建设长期的规划,在这些散乱琐碎的事务中突出社区建设的重点,引导社区健康有序发展,为建设特色和谐社区服务。

4、社区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方向不均衡。社区建设财政资金管理未设定各资金流向支出的最高和最低限额以平衡各个投入方向的资金。社区建设财政支出对弱势群体的投入普遍较低,特别是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服务支出比例较低,而这些方面却是社区居民关注度、需求度较高的方面,也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5、社区建设财政支出透明度不高。社区建设财政资金作为一项“民生”资金,其使用效益关系到社区居民的生存和生活环境。而该项资金使用普遍缺乏资金服务对象--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监督,缺少对资金使用后的跟踪考核和社会效益评价程序。

三、加强社区资金管理的主要建议

1、进一步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完善社区建设资金管理体制。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理顺(市、或县)与社区、街道、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各层级和条块的管理职责,协调条块关系,划清管理权限。(市、或县)和街道的管理目标和任务应各有侧重,转变把社区作为部门工作延伸的思想观念,保证社区管理的正常运作。要以改革的思路积极探索社区发展之路,通过财政支持、社会共建、“费随事转”、有偿服务等多元化渠道筹集社区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和保障力度。

2、建立健全社区建设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的要求和标准,加强使用社区建设财政资金的计划性和预算性,使其有计划按步骤支出,细化社区建设的资金流向和金额上下限额标准,严格资金审批程序,以便整合社区资源,细化资金管理和效益控制。

3、社区建设财政资金使用应坚持“突出重点又兼顾均衡”的原则。根据社区工作的总体设想和长期规划,以尊重人、方便人、为社区居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集中有限资金投向社区重点工作,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辐射作用;同时,又要兼顾均衡,平衡各方向的支出,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得不同需要,以利于社区的和谐发展。

4、强化对弱势群体的帮扶。设立为弱势群体帮扶在社区建设财政支出中的达标标准,提高为社区居民服务水平,使弱势群体更多地享受到政府给予的种种实惠,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第6篇:社区建设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社区 消防 现状 发展 未来

1 社区消防建设的现状:“四级网络”下的社区消防管理体系

1.1 我国社区建设的特点决定社区消防的主体

“社区”是一个外来词汇,英文为(community),其意义中含有“共享、共有”的意义。由此可见社区的意义主要是一个相对自主、自制的社会群体。在我国由于社会时代的特点“社区”的提出是以“社区建设”为前提的,这就给我国的社区建设和发展带上了政府行政化 的烙印。在我国现今,城市管理体制为“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四级网络(市、区、街、居)”。现今中国国情下,社区消防的建设和发展取决于主体即社区居委会的职能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作为消防管理结构的基层派出所的监督是否到位也从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社区消防建设要立足于现今中国的管理体制,立足于社区基本建设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1.2 社区消防工作存在的“盲点”

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涵盖了消防建设的内容,同时社区消防建设也促进和保障了社区建设的安全发展。但由于体制等各个方面的不健全,社区消防工作存在许多“盲点”。

(1)社区公共消防设施缺乏合理规划。由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许多社区的划分是在城市的建设中自然形成,其整体设施未被纳入一定时期的城市规划体系,致使许多公共消防设施未达到社区消防建设的基本要求,如消防道路的形成、硬化、城市消火栓的建设、城市消防水源的引入等等。同时由于城市建设的渐进性,社区消防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往往滞后于社区的建设,在许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住宅小区已经投入使用但其消防设施还远未达到使用要求。最后由于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往往不能确定一个社区的大小、范围,在这期间公共消防设施往往得不到满足,例如我们无法要求插建的一栋或几栋楼设置消火栓。

(2)社区消防设施缺乏必要的维护和管理。社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公共消防设施(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道路等)和建筑消防设施。

随着社区功能的完整,社区内部的建筑形式和设施也呈多样性发展,主要体现在高层建筑和地下车库等设有自动消防的建筑不断增加。相对于普通建筑,这些建筑中所设的消防设施,对建筑物的安全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层建筑还存在“立足自救” 这一防灭火特点,消防设施的完整有效已经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人身安全。这些都给社区消防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1.3 对消防设施维护和监督人员的培训存在空白

由于社区建设单位和中介组织的不确定性,对这类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管理人员的培训仍处在对设备的功能性培训上,未能提供相对专业的完善的知识性教育。同时对基层消防监督人员即基层公安民警的消防知识的培训也应该加强,特别是加强对消防法规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有法可依”的同时做到“有法必依”。

2 排缺补漏全面加强社区消防建设

正是由于现今的社区消防工作有很多不足和缺陷,消防建设才更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才能开创社区消防建设的新局面。

(1)完善社区消防设施,搞好社区消防硬件建设。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的审批程序,将其纳入建筑消防设施审核验收范围,并在审核、验收过程中做到“综观全局,不放细节”,既能考虑到城市消防规划的发展,又要考虑社区建设的发展。对于应设的消防设施一定要设计到位,验收合格。打好社区消防建设的基础。

(2)抓好社区消防建设“三级网络”管理,建立消防管理新体系。对社区消防建设进行合理的的监督和管理,使实现社区消防安全的保证。首先应针对现行的城市管理体系确立新的“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其次,应针对各个管理阶层指管理目标。居委会作为一级政府机构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在社区消防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要坚持群众性消防工作,在社区内部实现防火安全责任。同时应将本社区的消防工作同本社区的建设发展计划相结合,保障消防工作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

物业公司周围对社区进行管理的企业,其法人应为其消防安全责任人,应依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的要求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等工作;物业内部的保安部门应该为其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消防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全面民主化进程下的自主型社区消防

前文中提过“社区”(community),其意义中含有“共享、共有”的意义。中国社区建设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全面民主的自主化、自制化的社区,居民的共识、自主上升为一种“同意权力”,即一种共同的约束力。现在业主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权力。到那时居委会的作用一定会随之转化,也将不在作为一级政府存在,因此社区消防的主体也将不在存在。社区消防建设也必将向自主化、多元化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消防”的消防观念将更加深入人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也会是消防建设趋于民间化。我们的社区消防也应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机构。用义务消防的形式取代对社区消防的人为管理。应该通过全面法律意识、社会风尚、社会责任意识的极大提高,来达到社区消防自主建设、自主管理的新型社区消防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

[3]马西恒.《社区建设:理论的分立与实践的贯通》.

第7篇:社区建设的特点范文

一、主要工作做法

1、真抓实蹲,深入调研。驻社区工作开始以来各工作组吃住在社区,深入了解各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工作组通过走村串户、举行座谈会等形式了认真听取广大村民对合村并建工作的看法和意见,为下一步科学的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百局帮百区工作开展以来,市、区领导多次召开会议,采取现场参观、调研、督导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各工作组所在部门的主要领导都到社区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发挥各部门的不同优势,最大限度地支持社区建设。城区工作团制定“十个坚持”工作制度和“六个一”工作计划,并在各工作组上墙,严格按照计划和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多次召开调度会、现场会对社区建设情况进行督导。各工作组把社区建设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帮助社区协调规划、计划审批等各项事宜,力争多为社区办好事、办实事。目前城区工作团所驻7各社区已有4个开工建设,预计下半年能够全部开工。

3、发展集体经济,确保社区建设顺利进行。城区工作团所驻7个社区有临近城区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是共同的特点。于赵社区自建车间50000平方米,每年租赁厂房收入200多万元;新华街道新园社区建设农贸市场1处,拥有民营企业40多家,集体经济收入每年有几百万元;其他几个社区也根据自身优势,开展多种新式的经营,不断增强集体经济的规模。各社区建设的先期投入完全有集体负担,大大加快了社区建设的步伐。

5、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促进社区建设。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各工作组发挥各自优势,帮助社区招商引资、发展特色经济、联系外出打工等,不断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为社区建设搞好服务。

6、高标准,低能耗是社区建设长远目标。各社区在规划设计中都以低碳环保为主题,全部使用led太阳能路灯照明,墙体全部按照最新建设要求使用节能环保材料,供暖大都使用地源热泵,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社区皆有医疗中心、购物中心、图书室、娱乐中心、托儿所、小学等基本设施,最大限度地解决居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7、建设文明社区,塑造新风貌。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活动。开展创评文明信用户,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8、抓好基层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亲民、爱民、富民这一主题,做好社区的规划和建设。通过选拔大学生村官,夯实基层领导班子。定期召开村班子会议,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工作团及各工作组进一步落实全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积极帮助解决在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积极争取各方面更多的向农村社区建设倾斜,把多方面优惠政策汇编成册,让基层明白,努力为社区建设搞好服务。

2、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在推进村庄合并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各村现有规模、发展水平、地缘关系、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区别对待、分类实施。

3、以人为本,注重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首创精神,保障农民权益。

第8篇:社区建设的特点范文

Abstract:Urban communities are cells of the modern society, and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harmonious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lso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for social harmony , achieving the current social stability and improving living standards . To build a harmonious urban communities, we need to advocate humanism, highlight the "people-oriented" core, mobilize residents of commun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urban community, strengthening their enthusiasm,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and community cohesion and sense of belonging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create unity, harmony as while as stability community living environment.

关键词:城市社区 和谐 人文精神

Key words:New authoritarianism Democratic system Incremental democracy

作者简介:唐力力(1986- ),女,贵州大学经济学院2009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管理。

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内涵当前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应用。第一个层次是最广义的使用,将人文精神看作“人类精神”;第二个层次是在知识主体上使用的,将人文精神看做是人文知识分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 “人文精神”价值;第三个层次是在学科的意义上使用的,将人文精神看做是从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中提升出来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共同准则和规范特点等等。

笔者认为,第一个层次的使用过于宽泛,而第二个层次的使用又显得过于狭隘,只有作为学科意义上使用的“人文精神”才是我们认可的。因为作为两种对立的文化,科学精神重视理性的作用,而人文精神则注重非理性的因素,集中表现为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人文精神是蕴涵于人类社会学科中的人类自身的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则体现为以人为中心的追求真善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和人生目标。总之,人文精神重在价值蕴含,追求理想境界。

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总体情况而言,我国的社区建设还不完善,特别是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与构建和谐社区的客观要求矛盾重重。

(一)社区建设主体的缺失

结合王思斌教授给“社区建设”所下的定义,社区建设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居民等。理论上讲,各社区建设主体各具特点,各负其责,分别对社区建设发挥作用,从而促成社区和谐。但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一个建设主体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造成了主体的缺失。

一是政府部门“掌舵”职能的缺失。二是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不足,缺乏自治能力。

(二)建设性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社区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只有物质基础雄厚了,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社区建设同样要有充足的经费,才可以促进城市社区的和谐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拨款,而且这些拨款也主要是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开支,真正用于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资金很少;而且社会捐助不多,社区民间组织难以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其日常活动主要靠收费来维持,带有太多的强制性。

三、如何加强和谐城市社区建设

对于加强社区建设的对策,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都有所研究,政府认为社区建设应该以社区的管理和对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为重点,学者们认为应该以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社区凝聚力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重点。当然,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区,关键在于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因为彰显人文精神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内在支撑。构建和谐城市社区,大力倡导人文精神,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可以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和谐城市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社区居民的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打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社区生活环境。

城市社区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部分。培育和建设城市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当前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在构建和谐城市社区的进程中,我们要大力倡导人文精神,强化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构建和谐城市社区,彰显人文精神,共同致力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城市社区。

参考文献:

第9篇:社区建设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区群众;参与精神;文化活动

0 引言

从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来看,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了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社区建设在手段和方式都进行了不断的创新。为了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社区文化部门对群众的兴趣爱好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根据群众的兴趣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活跃了社区气氛,构建起了和谐的社区环境。基于这一认识,社区群众应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应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社区文化氛围,提高生活质量。

1 社区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什么是社区?按《辞海》的解释,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所谓社区,就是由一群具有个性特征且相互联系的人组成的和谐共处的区域或团体。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那么,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区域共同体包含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是区域性的。社区文化是一个地域性集合文化现象,具有一些与其他文化现象所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区域性。这是社区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反映的是某一特定地域内的社会文化特色。由于受到特定环境条件、居住人口、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各个社区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因素质爱好不同,会对社区文化活动起到不同的导向作用,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气。

(2)和谐性。社区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它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区成员共同建设起来一种群体文化,一旦形成,便成为全社区成员所遵守的一种文化范示,体现出和谐性的特征。

(3)群众性。社区文化是地道的群众文化,群众是策划者、表演者,也是观众和裁判员,它是扎根于社区居民的自娱自乐和自我教育的方式。群众在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身心能得到充分的愉悦,从而也对他们创造的文化,更容易产生认同感。

由此可见,社区文化是为社区群众服务的,如果没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也就是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应认真研究社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 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对于当前的社区文化来说,先进性和群众性是其重要特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区作为重要的社会单元,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狭义上讲,只有社区稳定了,社区群众和谐了,城市整体社会氛围才能和谐,整体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同时,社区文化还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所以,社区文化已经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

(2)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法。在社区建设中,构建先进的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但要保证社区文化是先进的,还要保证社区文化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保证社区文化能够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提高社区文化的发展质量。所以,社区文化已经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法,对社区群众有着重要的影响。

(3)社区文化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正因为有了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社区的整体氛围才能得到保证,进而促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早日实现。因此,在社区建设中,应对社区文化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将社区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看待。使社区文化能够成为广大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项目,具有更强的参与性,满足社区群众的实际需要。

3 社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基于社区文化的先进性和亲和力,社区文化活动具备了吸引社区群众参与的特点,社区群众通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也能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具有重要意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是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方式。社区群众通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方式,找到了丰富业务生活的方式,将空闲时间投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不但满足了自身的兴趣,还活跃了社区气氛,对社区群众和社区文化部门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对丰富业余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必要手段。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了多种有意义的活动方式,使社区群众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其中,并获得自身修养的提高,同时又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社区群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社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了社区群众提高自身修养的必要手段。

(3)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对促进社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有了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动了社区文化的不断发展,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质量,满足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因此,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对促进社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群众的兴趣爱好,构建有意义的社区文化活动,鼓励社区群众参与其中,发挥社区文化的积极作用,提高社区文化建设质量,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霜.打造群众文化品牌 提高城市生活品味[J].群文天地,2011(09).

[2] 黎雪萍.发展群众文化 促进社区和谐[J].科技信息,2011(17).

[3] 赵彩碧.成庄矿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凝聚企业发展合力实践[J].青春岁月,2011(12).

[4] 金萍女.支撑浙江经济发展的观念文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