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范文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范文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自王维的《汉江临眺》;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赤壁怀古》;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

第2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范文

孤帆远影是出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相会。

第3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范文

阳春三月,到处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各色的小蝴蝶翩翩起舞,把大地点缀得更加美丽。在这个柳如烟、花似锦的三月里,老朋友??孟浩然却要离开,到花团锦簇、锦户珍帘的名都??扬州去了。

孟浩然的船启航了,李白站在黄鹤楼上依依不舍地向老朋友招手。他看着那孤舟,把老朋友越带越远,终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这时,只有汹涌的波浪,奔向碧空尽头,仿佛是去追赶老朋友似的。李白站在那里依依不舍地眺望着远方,但是李白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怎么也流不完。这一切在李白脑海里萦绕,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写下了《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川攀枝花西区十八小学六年级:刘宇航

第4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范文

2、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3、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5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范文

(1)山外青山楼外楼,( )歌舞几时休?

(2)故人西辞( )楼,烟花三月下( )。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 )一日还。

(4)( )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但使(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无故人。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天际流。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

(10)晓看红湿处,花重( )。

(11)(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

(13)( )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3、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 )山远,天寒( )屋贫。

(2)( )蓑笠,( )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 )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杨柳( )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5)( )雀桥边野草花,( )衣巷口夕阳斜。

(6)遥望洞庭山水( ),( )银盘里一( )螺。

(7)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

(8)千里莺啼( )映( ),水村山郭酒旗风。

(9)( )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10)接天莲叶无穷( ),映日荷花别样( )。

(11)( )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第6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范文

关键词:诗歌鉴赏;答题策略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写景部分的答题策略

景物描写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有“凡景语皆情语”的说法,所以诗歌的各种题材中,无论是抒发感慨的抒怀诗,还是依依惜别的送别诗,甚至是咏史诗都少不了景物描写,那么诗歌鉴赏中关于写景部分的题型有哪些?又将如何解答呢?下面试做简单探讨:

对于诗歌中写景部分的考查总体上有如下三种:

一、直接考查意象类

意象就是熔铸了作者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构成画面的景物。

1.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2.答题思路:景物特点+主要意象

例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问题:诗的最后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写了无边无际的碧空、渐远渐逝的孤帆、奔流天际的长江。

二、考查意境类

意境就是整个画面的氛围、基调。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2.答题思路:

(1)抓主要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图景画面。

(2)用简练的词语概括这些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3)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感情。

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问题: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写了一片孤帆在碧空之下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天边,眼前只有一望无际的长江向天边奔流而去的情形(抓意象,绘画面)展现了一幅壮阔孤寂(概括氛围特点)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目送友人远去的惜别之情(感情)。

注:这类题的答法也适合景情关系的题

三、写景技巧型

写景技巧也就是在景物的选取上、景物的安排上、写景的手法上等方面的特点。具体可包括:视角层次(远近高低等)、感官(视觉、嗅觉、听觉等)、色彩(鲜明、暗淡等)、动静结合、工笔细描与粗笔勾勒结合、虚实结合等

1.提问方式:

(1)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或是怎样写景的?

2.答题思路:

(1)明确特点

(2)特点的表现

(3)概括氛围特点

(4)表现的内容感情

例如: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问题: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这首诗既写了桃红、柳绿、落花等静景,又写了莺啼的动景,动静结合,红绿色彩鲜明(特点和表现),描绘了一幅幽静优美的春景图(氛围),表现了山客闲适恬静的心情(感情)。

以上只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题型,希望能够做到抛砖引玉,对同学们的做题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二:“描写景物的特点”或“描写的景物特点”问法的细微差别

审题向来是做题的关键,而同学们往往在考试或做题的过程中急于做题而忽视了对题干的审查,殊不知,有时一字之差,答题的方向却是截然不同的。每一届的学生在诗歌鉴赏时做到类似于:请简要谈谈本诗“描写景物的特点”或“描写的景物特点”时,都会混淆,认为这两种问法是一样的,为避免出现错误。下面,我们就简要谈谈这两种不同问法的答题方向与方法。

“描写景物的特点”意即描写景物时用到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感官方面的视觉、嗅觉、听觉等,色彩方面的鲜明、绚丽、灰暗等,观察角度方面的仰视、俯视、远看、近观等。

“描写的景物特点”则主要就所描写的景物营造的情景的氛围特点而言,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优美宁静,或萧瑟凄凉,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概括得出。

下面就举例来具体看一下这两种题的答题方向与区别:

例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苏轼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价王维的诗,其实,杜诗中也有不少“以诗为画”之作,这两首绝句就是如此,请简要赏析这两首诗在写景上各有什么特点。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分析:这道题属于“描写景物的特点”型。第一首中前两句作者从整体上写了春日温暖大地、春风吹拂、花草飘香的景象,三四句具体写了春暖泥融、飞燕衔泥搭巢,沙滩变暖、鸳鸯在上酣睡的情景,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相结合。其中“迟日江山丽”与“沙暖睡鸳鸯”是静景,“泥融飞燕子”整体上是动景,做到了动静结合。第二首写景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色彩上,绿、白、红色彩对比鲜明。

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待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诗歌首句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

第7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范文

诗歌语言凝练,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宜读,宜诵,宜吟,宜唱,诵读是进行诗歌赏析的最重要的手段。诗歌的诵读要讲究节奏,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要做到清晰流利。只有把握好诗句的情感节奏,情感表达才能恰如其分。比如五言的古诗有“二二一”节奏,如“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也有“二一二”节奏,如“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再如七言的有“二二三”节奏,如“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还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有“二二一二”节奏,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诗歌的诵读还要注意押韵,要让学生在整体读诗的基础上,理解不同韵脚对内容的影响,体会不同韵脚的美感效应。如叶绍翁《游园不值》中“苔”“开”“来”等字押“ai”韵,显得悠远、深沉,表达了诗人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的心情。陆游《示儿》中的“空”“同”“翁”等字押“ng”韵,显得铿锵、激昂,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因此,诗歌的诵读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要融入情境,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获得审美愉悦,真切地体味到包孕于节奏和旋律之中情感,感受诗歌独特的韵致。

二、 感知意象

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意象来表情达意的。如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诗中通过“小娃”“小艇”“白莲”“浮萍”等意象,渲染了一幅充满着童心童趣的乡村孩童生活画面。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本身又具有特定的意义,如松、竹、梅、菊为高洁、不畏严寒的象征,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等等。通过筛选、分析诗中所用意象及诗中某些特定意象,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

三、 领悟意境

意境是诗歌中诗人主观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形神融合一致的艺术境界。在鉴赏诗作时,可以先通过背景介绍或词句的解惑,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联想,使学生在脑中形成一幅与诗歌内容大体相似的图画,让诗中的意境通过学生的理解、想象、联想得到充分的还原和再现。如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可以联系“篱落”“径深”“树”“黄蝶”“菜花”等意象,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春末时节的图画,进而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再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应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童子,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初步领悟诗的意境。

四、 体味情感

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美,与作家作品感情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初读这首诗,我们感触到的是江南秋夜幽美的景色,进一步引导学生去领悟言外之意、意外之象、景外之情,去领悟其中丰富意蕴,感受诗人孤寂忧愁的思乡之情。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置渔翁于广大寥廓的背景之中,又加一“绝”与一“灭”字,就使幽静、沉寂的画面浮动起来、活跃起来,再加之“寒江”“雪”,刻画出在这幽僻、苍茫的意境之中的清高而孤傲的渔翁形象,以此寄托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第8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范文

现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诗词,对其意象的丰富意蕴解析如下:

水,象征了别离的情感。水的纤柔,象征着离情的缠绵;水的悠长,象征着离思的绵邈。因此,古代作家常用水来写照离情离思。宋代欧阳修《踏莎行》有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所望之人在暖风中摇着马鞭远行,行人越行越远,女子心中的离愁越积越深,如丝如缕,绵绵不绝,恰如迢迢春水。最善于将水作为别离主题的作家无疑是李白。其中,最为传诵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赠汪伦》。前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目送帆影远去,将无限惆怅之情倾注在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中,流向目力难及的水天交接之处。后诗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进行烘染,景色丽如画。既然桃花潭水既美且深,不免触动作者的离怀,使他将水深与情深联系起来,从而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水深已达千尺,犹不及汪伦的送别之情,则其情该是何等之深?除此而外,李白以水喻情或显情的佳句还有许多,如“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流”等。

水象征着某种障碍,用以表达主人公面对可望而不可及之事物时的惆怅、痛苦心理。中国古代许多爱情诗以水象征障碍,难以跨越。宋代词人晏殊“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就是对这种阻隔的感叹。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有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诗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不写河汉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二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轻盈闪烁的水光含情相视。这才是让人心摧骨毁的伤痛,地老天荒的遗憾。柳永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茫茫烟波,隔断望眼,隔断离情,却让离情更加深沉。

“流水”常象征流逝的时光。“水”强烈地触发着人们产生感叹光阴流逝的时间意识,如李煜的“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喻帝王生活如花落去、春已逝、流水尽一样一去不复返。《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开篇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借滚滚东流的长江,感叹历史风云人物的浮生短暂,面对一去不复返流水,在怀古自伤中发出永久的长叹。类似的还有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汉乐府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等著名的诗句。

诗人尤其喜欢以流水比喻愁情,水的连绵不断,恰如愁情挥之不去,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独特体验,这其中必然会有对家国兴衰、人生悲欢的抒发。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演奏的是时代的怨曲与悲歌,水声呜咽盈耳令人不忍卒听,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更是以水流无限,比喻愁之长;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深;抽刀断水的奇妙比喻,写出了诗人的悲愁似水难以斩断。因此成为描写愁情的千古佳句。

水也是诗中人物传达情感的媒介。水可以流动,因而水又具有沟通之意。“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对有情人被江水阻隔,又共饮一江不为不幸之幸,江水于他们既是痛苦的根源,又是精神的慰藉。诗人以这种既是阻隔又是沟通的矛盾统一,将爱情写得缠绵悱恻。造成阻隔的水自然是无情之水,沟通情感的水又是多情之水。这种把水作为沟通情感之媒介的用法在诗歌中亦是多见,如我们熟悉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友人所乘之舟已从视线中消失,眼前的长江却流向天际,那正是孤帆远去的方向,茫茫的江水,不正像诗人牵连不断的离别之情吗?

诗人还常用水营造的氛围来衬托特定的心境或用来寄托自己的心志。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描绘了清泉在石上奔流,月下浪花晶莹清澈见底的优美意境,衬托了诗人回归自然的喜悦心情。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借极具动态的画面,体现了诗人悲秋的情怀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世飘零之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则体现了茫茫夜色中江水奔流的气势,更加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处境。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琵琶行》)以水的清冷借以表达了和友人离别时惨淡的心境。曹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用大海的容纳万有的气度来寄托作者渴望招纳天下贤才的愿望。

第9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范文

一.从语言文字入手,感知古诗的形式美

古诗本身就是一种最精练、最美的语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就必须结合古诗文字,引导学生感知古诗的形式美。

1.古诗文字的对偶美

古诗中的律诗往往要求很严,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给人强烈的对称美。其他诗句虽然没有作要求,但诗人为了诗歌的美,往往也会运用对偶,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杜甫的《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像这样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节奏感强。

2.古诗语言的韵律美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古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努力寻求“平仄”相对和“押韵”,所以古诗内在韵律相通,富有音乐感,加强朗读会给人特殊的美感。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凌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中第1、2、4行的末尾字“间”、“还”、“山”,韵母中都有“an”,这就是古诗中的押韵。押韵使诗句富有音乐美感,诗句充满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3.古诗文字的凝炼美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即凝练。古诗词虽字数少,文字凝练,但每一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推敲的,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王安石最初用的是“到”,写完后觉得“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然后改为“过、入、满”,他又细想这些字都没有表现出春天的景象,最后采用“绿”,既表达了春风来了,又表达出景物的变化,这下不仅有了春天的色彩感觉,还展现出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二.从画面入手,再现古诗的景象美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直抒胸臆或极强的渲染环境表情达意。中国古代文人常常诗书画皆通,苏轼曾说过:“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教学诗歌时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增强学生的美感。

1.再现画面,感受美。

利用教学插图或多媒体展现古诗相关画面,让学生直接去观察、体验、感知古诗词的美。

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教学时,直接展示初夏时节荷塘的景色: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等景物的展现,让学生一目了然感受到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初夏景象。

2.绘制画面,创造美。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教学时,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理解诗句字面上的意思,要引导学生透过诗句绘制优美画面。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是一幅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黄色的鹂,翠色的柳,白色的鹭,青色的天,白色的雪。教学时引导学生凭借些色彩绚丽的景物,根据生活经验将它们远近高低地组合,再添加上丰富的想象内容:蓝色江水、褐色的船等。让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再次去感受图画中的美,与诗相互印证,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

三.从朗读入手,感受古诗的情感美

新课标明确提出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自古以来古诗学习,都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配上婉转的音乐,来达到这一目的,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可谓寓教于乐,寓美于知。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有感情地读,也是一种“美”的意境,通过“美读”使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现出来,体会出来。如《登鹳鹊楼》,要激昂兴奋地读,《蚕妇泪》就应悲愤地读。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诗中之意,而且与作者心灵沟通了,发挥了动之以情的情感审美作用,这样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活跃思维,通过声觉形象步入诗的意境。

四.从想象入手,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创造,再现情境,去领悟诗的意境美。

如一位教师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中,抓住“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辞”和“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领悟诗的意境美。请看教学片断一:

师: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一对兄弟般的朋友,一对朋友般的师生却要离别了,(播放乐曲〈送别〉)站在黄鹤楼上,孟浩然举杯告辞:他会想起什么?会对李白说些什么?李白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想象他们告辞的情景,同桌演一演。

(同桌表演)

师:哪对同桌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生甲:孟兄,我们在这黄鹤楼边,一起踏春游玩,一起饮酒吟诗,一起谈古论今,过得多么快乐。可今天您却要独自离开,到千里迢迢的扬州了,我真是难过啊。

生乙:太白兄弟,黄鹤楼到广陵,相隔一千多里路,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生甲:孟兄,干了这杯酒,“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乙:太白兄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干了这杯酒,就此告别,保重!

请看教学片断二:师:饮罢了送别酒,说完了送别话,离别的时刻还是来到了。李白站在江边,看着朋友渐行渐远,此情此景,凝聚成了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场面吗?

生:孤孤单单的一艘船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中,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从天边流过。

师:那可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当时的交通要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师:是呀,这正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李白站在江边,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尽”指的是什么尽?我认为它有一个没有“尽”,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尽”的是:船、帆、影。

生:不“尽”的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情感。

师:孤帆远影早就消失在天边,可李白还站在江边,看着长江水滚滚东流不愿离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此刻,长江上流动的除了一江春水,还有什么?李白会想些什么?

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辞”、“尽”进行补白,通过引导想象,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一次又一次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既理解了诗意,又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以得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美,学会欣赏美,提高审美水平,最终丰厚自己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管玉杰.古文教学新法[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11)

2.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3.朱靖.王庆华.让古文教学焕发人文光彩[J].中国成人教育,2003,(4)

4.陈文哲.新课标下古文教学方向的转变[J].语文建设,2004,(6)

5.王红,谢雨语.谈古文教学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J].西藏科技,2009,(7)

6.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