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贸易论文范文

金融贸易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贸易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贸易论文

第1篇:金融贸易论文范文

1.1人民币升值促进我国外贸结构调整

人民币升值过程中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纺织业等低附加值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测算,在其他生产要素成本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每升值1%,企业利润将减少1%,出口企业消化人民币升值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后,一个单位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资产,在国际市场上能够购买更多的产品,这对于国家产业安全建设和满足居民消费来说都是有利的,但这同时加剧了我国进口替代性行业间的竞争。人民币升值降低了进口价格,从而对国内同类产品带来冲击,尤其是那些在技术含量、品牌及质量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的产品,必将影响其价格和市场份额,导致盈利恶化。因此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发展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内一些企业生存下来的唯一选择,从长远看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将成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和振兴民族企业的重要推动力。

1.2人民币升值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成本

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与天然气开采、钢铁、石化、航空、电力设备等,在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以进口原油为例,2012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为689美元/吨,同比上涨了24.3%。面对疯涨的国际原材料价格,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以造纸为例,我国造纸业原材料平均35%来自国外,原材料进口比重最高的可达到60%~70%,人民币升值将直接促进造纸业成本下降。但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来说是雪上加霜[2]。人民币持续升值的2008-2011年,也是国内通货膨胀显现并持续的时期。受国内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企业灵活定价能力大打折扣,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价格协调机制,出口议价能力并未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而提高,成本的上升很难通过产品价格的提高得到转嫁,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人民币升值蚕食我国中小企业的利润

首先,人民币升值将提高企业出口成本,再加上出口退税率降低导致中小企业不断丧失国际竞争力。中小企业立足的根本是“薄利多销”,如今成了利薄少销甚至不销,汇率的微小变动,都可能导致企业亏损。其次,人民币升值加大了企业运营的不确定性。虽然汇率升值已经持续6年之久,但是中小企业抵抗汇率风险的能力仍然十分薄弱,很多企业甚至没有树立起防范风险的意识。我国企业进出口习惯用美元报价,如果企业不能准确把握汇率走势,那么就会面临更大的损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75%以上,占全部工业就业总量的83%以上。中小企业所具有的开业快、投资少、经营灵活、对劳动者技能要求低等特点使其在吸收劳动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人民币升值迫使大量的企业停产停业甚至破产倒闭,大批劳动力面临重新寻找工作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就业,就业压力增大。可见人民币升值不仅会侵蚀中小企业的利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倒闭潮,更可能诱发国民经济其他环节出现问题。

1.4人民币升值缓解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由于我国出口的不断增长和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度成为政治问题。我国凭借出口价格优势已经占领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低端市场,近年来,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诉讼案件急剧增加。2005年,法国政府认为大量涌入的中国纺织品使欧洲面临严重的挑战,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业,因此法国政府对我国和欧盟施压,认为中国和欧盟应该就保护欧洲本土纺织品行业达成协议。欧盟从2006年开始就对我国出口彩电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美国从2009年开始对我国钢格板征收高额反倾销关税。2010年韩国、巴西、印尼先后对我国出口的陶瓷展开反倾销调查等。通过汇率机制适当提升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一方面可以缓解反倾销压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努力促进世界贸易健康发展,构建公平、合理的贸易规则,维护与贸易伙伴的密切合作关系的决心[3]。

2人民币升值的诱发原因

2.1政治压力是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

多年以来,美国对我国经常项目逆差形势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美国政府联合其他国家在多次外交场合提出人民币应该升值,企图把人民币问题国际化。自2002年以来,美、日、欧盟等国家不断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在2003年的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日本财长提请其他国家一起强行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和欧盟先后呼应日本,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相继表示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富有弹性。美国在2011年甚至单方面通过了主要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为对于来自“汇率被低估”国家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提供了法律依据。主流媒体如《经济学家》《金融时报》等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

2.2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原因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经济陷入持续的低迷期,复苏无望,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已经连续实施了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QE),但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美元利率下降,刺激了美国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拉动美国的产出和收入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打击中国低端产品出口,可能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进口。此外,中国90%的贸易使用美元结算,贬值还不利于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

2.3利率的持续倒挂是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各国普遍采取了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以美国为例,美国2008-2012年前后三次推出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政府大量购买国债,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利率一次次创历史新低,在此期间,美国的贴现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接近零甚至为零。相反,在走出金融危机低谷后,我国采取了收缩银根的政策,货币政策从积极走向稳健。2010年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于18.5%,2011年6次上调准备金率达到21.5%,并且两年内累计加息5次。中美两国利率的倒挂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涌入中国进行套利、保值,客观上促进了人民币的升值[4]。

2.4国际收支的顺差是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

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以29727.6亿美元超过德国排在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我国不仅贸易总额数量巨大,而且从1994年起对外贸易就一直处于顺差。2005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越来越受到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我国的经常账户常常处于顺差的状态,而且顺差的规模越来越大,过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供不应求,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

2.5市场预期的加强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事实,加上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和海外媒体的舆论压力将继续推动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这种预期势必会进一步推动资本和投资的流入。2004年我国的贸易顺差只有319.5亿美元,2010年激增到1831亿美元,6年时间内增长了将近5倍,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使得大量短期资本借贸易渠道流入我国。资本和贸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直接导致我国贸易顺差的激增,贸易顺差反过来又加剧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短期资本不仅流向一般性的实体经济,还大量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股市和房市价格上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泡沫。2007-2012年我国经受着从未有过的通货膨胀压力,人民币进入了一个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困境[5-6]。

3应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措施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本国货币都是在巨额的贸易顺差和国际储备两个重大的背景之下进行升值的,各国采取了多项措施减轻本币升值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放松外汇管制、整顿和完善金融市场。以史为鉴,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和规避汇率风险可以从几下4个方面做起。

3.1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

我国的出口往往以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优,人民币升值无疑会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造成冲击。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出口企业有意识地尝试淘汰一些技术含量低、档次低的产品,使有限的资源流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注意技术引进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减少如光学、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的进口依赖程度,创造民族优良产业和品牌。此外,我国政府也有必要为出口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出口补贴,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此外,政府还可以设置专门机构帮助国内企业学习国际贸易原则、开拓国际市场、培养跨国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行情、国际投资环境、市场调查等方面的信息,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3.2采用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和计价货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

汇改以前,人民币汇率一直盯住美元基本不动,我国出口企业也习惯于在相对固定的汇率环境下用美元进行商务谈判和贸易结算,对美元的价格过于依赖和敏感。2005年汇改以后,外贸企业不得不学会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后果和关注人民币的走势。实际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这几年,也是人民币对日元等货币贬值的时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代表对其他货币也一定升值。在出口结算时,企业要学会灵活变通计价货币,如出口欧洲可以采用欧元进行结算,出口到日本可以采用日元进行结算,这样一来就能尽可能地减轻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带来的损失。在贸易结算方式的选择上,当人民币有升值预期时,外贸企业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即期结算方式,如即期信用证、即期付款交单,争取早日收到货款,或者在合约中规定客户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等。选择合适的贸易结算方式和结算货币看似不是什么大智慧但却是能够巧妙地为企业规避风险、提高利润的好办法[7]。

3.3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根据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一个国家不能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一个国家只能实现其中两项。在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渐开放的过程中,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最大限度地保持汇率稳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进一步释放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举措,使得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不拘泥于单一盯住美元,而可以根据自身利益进行更大幅度的调整。为了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放缓资本流动脚步可能更适合我国国情[8]。

3.4积极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第2篇:金融贸易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进而演变为金融危机,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出口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文章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美国金融危机概述

自2007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爆发次贷危机。继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被摩根大通收购之后,2008年10月初,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2008年10月中旬,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国的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向美联储寻求短期融资支持。至此,在美国资本市场前五大投资银行当中,仅有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两家公司幸存下来,且也摇摇欲坠。美国出现的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增长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引发了全球经济全面衰退。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把这次危机称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也认为,世界正面临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实体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并向世界扩散,将不可避免地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从而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中美两国是交往甚密的贸易伙伴国,近年来,中美两国间贸易发展迅速,发展势头良好。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对象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美国市场在我国的出口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已经使得美国经济衰退,引起了美国消费疲软,消费的抑制不可避免要影响到我国对美的出口,从而影响我国整体的出口贸易情况。

1.美国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出口增长趋缓。我国是一个对外依存度较大的国家,对美国出口和对美国经济的依赖较大。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和对美出口贸易的依存程度都有所提高,其中出口依存度每年高于20%,对美出口贸易的依存度(2001-2007年)七年平均为6.72%,已经逐步形成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国民财富大幅缩水,信用规模急剧收缩,使得美国居民消费支出减少。而美国个人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样由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减速,产出和需求下降,由此引起的私人消费、公司开支以及产出的下降导致美国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外市场进口的消费品、资本货物、农矿产品以及其他原材料减少。金融危机还影响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从而减少当前消费。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下降5%~6%。目前美国消费者对就业市场以及薪酬的预期都比较悲观,而信贷紧缩和就业市场的恶化使美国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感到担忧。据2008年3月25日美国经济咨询商会报告显示,2008年3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继续下降,从2008年2月份的76.4降低至64.5,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3.3,是2003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预计未来就业机会减少的人数,由28%增至29%;而消费者对于收入水平的预测,同样并不乐观,认为收入会增长的人数,从18%下降到14.9%。而我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消费品,美国政府的一些数据已经表明,美国消费者在购买必需品方面已经紧缩开支。消费和进口需求的下降,必然导致对我国产品需求增长速度放慢。据海关统计,2008年1-11月,我国对美出口233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增速回落了5.6个百分点,低于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9.7个百分点。

以上是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如果考虑到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那么,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2.美国金融危机使得国外加大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力度。金融危机已经导致美国经济增长趋缓,失业率上升。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和美国贸易逆差高居不下的情况下,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将更加频繁。虽然美国一直倡导自由贸易,但当其利益受损时,往往就会违反自由贸易的规则,以“公平贸易”代替“自由贸易”。这样各种名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将纷纷出笼。同时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经济放缓,导致美国“需求内部化”的微观要求不断增强,这也使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持续抬头,对中国设立更多的贸易壁垒,这一切便构成我国食品、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以及玩具鞋类对美出口的障碍。比如,前一段时间,美国不断炒作我国玩具、牙膏、水产品、轮胎、宠物食品等产品的安全问题,限制对我国有关产品的进口,严重损害我国产品的国际声誉和相关出口企业的利益。在对待我国输出的纺织品上,为了移植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美国除了压价之外,还通过抬高技术测试标准等非价格手段极力将市场风险转嫁给我国纺织出口企业,如故意提高产品测试标准,有些标准明显超出我国企业能力范围,从而制造出大量“不合格”产品,客户先“勉强”接受,一旦日后因产品品质问题而滞销、退货,就将全部责任推给我国出口企业,这种技术性软条款,给我国纺织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订单风险。

这些便是美国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力度的很好的例证。另外,美参众两院还相继出台针对我国汇率问题的议案,要求美国政府对通过“汇率失调”而获取对美国大量贸易顺差的国家进行制裁。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对华贸易壁垒有进一步政治化的趋势,对华经贸政策将更趋强硬。除了美国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力度以外,其他国家也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不稳,为转移国内经济和舆论的压力,也利用我国出口的个别产品的安全问题大做文章,借此打压中国的商品出口。

这些都显示,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已经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商品的贸易壁垒或会层出不穷。在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出口会遭遇到更多的艰险。3.美国金融危机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为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这样,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美元不断走软。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导致人民币和美元利率出现倒挂,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息差进一步拉大,从而导致美元资本持续流入我国市场,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而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出口。由于人民币升值,我国企业出口的商品按美元计算的价格会上升,这样便降低了我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从而导致我国出口的下降。另外,在金融危机下,美元走软还影响了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价格,比如原油、铁矿石等,使得这些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一些出口行业的生产成本。为了获得原先相同的利润水平,出口企业势必要提高价格,这样就减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的提高,也向其他国家包括我国输出了通货膨胀,加大了我国国内通胀的压力,促使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势必会影响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出口企业的融资,从而影响其出口。

三、化解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对策

面对美国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或减轻这种消极影响。

1.优化出口市场结构,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等贸易大国,一旦这些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我国的出口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出口市场,尽快优化出口市场结构,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这是目前最主要的办法,而且,调整的步伐要在稳健中尽量加快。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也要大力开拓新的市场。2008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对美国出口的下降,很大程度上被其他市场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所消化了。

放眼全球,近年来,拉丁美洲、南亚、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这些市场拥有巨大商机,进口需求也越来越大,值得我国外贸出口企业更加关注,把这些市场作为自己较好的出口市场加以考虑,适时调整自己的出口市场。因此,要缓解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压力,就应该摆脱单一的贸易依赖,考虑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只有通过优化出口市场结构、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来拓宽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增加贸易渠道,才能分散我国出口过度集中少数发达国家的风险。

2.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美国需求萎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外贸出口企业可以把低附加值的订单进行跨地区转移,从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还可以把订单向一些关税政策优惠的国家转移,享受与所在国企业同等市场待遇,以获得资源、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外,出口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降低贸易成本,从而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在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外买家为了减少一些成本支出,势必会减少商务旅行和参加展会的数量,进而更依赖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采购。这给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提供了一次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契机。通过电子商务直接与外商面对面交易,不仅可以减少交易环节、降低贸易成本,还增加了拼单的胜率。

3.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我国的出口产品必须围绕世界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加速升级换代,紧跟当今世界一些新兴产业发展的潮流,力争在外贸增长途径上实现新跨越和新突破,彻底摆脱资源、技术的束缚,使产品结构往中高档方向调整,坚持不懈地推动企业加大创新和研发的投入与力度,由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加工环节向高端发展,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营销等环节延伸,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赢利空间和整体竞争力。

4.继续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力度。我国应继续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力度,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以多种手段开拓国际市场,不要局限于单纯以贸易方式来扩大出口。毕竟单纯以贸易方式扩大出口的作用比较有限,并极易引起反倾销、反补贴等限制措施,增加贸易纠纷。目前,以投资带动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要鼓励相关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以到国外投资等多种方式来扩大我国的出口。

综上所述,面对美国金融危机,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到它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严重性,又要进行理性的分析,积极采取对策。把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明.次贷危机波及我国外贸发展[J].经贸观察,2008(3)

2.陈雨露,庞红,蒲延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8(4)

第3篇:金融贸易论文范文

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接二连三地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相当严峻的挑战。综观影响较大的三次金融危机(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的拉美债务危机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尽管它们爆发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贸易收支的长期失衡和投机资本的无序流动却是基本的共同点。深入探讨贸易收支和短期资本流动在金融危机形成中的作用机理,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防范金融危机的再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脆弱的贸易收支平衡是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经济基础

在虚拟经济运行日益独立于实体经济的今天,金融危机的发生固然有金融市场运行自身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实体经济的失衡。从贸易收支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只有保持贸易收支的平衡,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经济资源才能确保继续参与到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进程中去;如果能长期保持贸易收支顺差,则意味着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加强了对本国经济资源的利用,其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币值稳定目标的实现将更有保障。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问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支极不稳定,贸易平衡通常很难实现,全球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做到持续的贸易收支顺差;相反,贸易收支逆差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现象。持续的贸易收支逆差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资源大量闲置,导致国内经济全面失衡,并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从这个方面看,脆弱的贸易收支平衡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的不稳定性来自于其所拥有的竞争优势的相对性。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其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所获取的只能是一种相对竞争优势。这种相对竞争优势与发达国家所拥有的绝对竞争优势相比,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相对竞争优势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与绝对竞争优势相比,相对竞争优势具有极强的可替代性。依靠这种竞争优势所取得的成本优势、质量优势和效益优势等随时随地会被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对手夺走,因而在拥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非常激烈。

第二,相对竞争优势所带来的比较利益有越来越少的趋势。比较利益的存在是以生产要素的不流动为前提条件的。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升,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比较利益的空间明显地受到压缩。在缺乏足够效益支撑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支更有可能出现恶化的局面。

第三,相对竞争优势的不稳定性常使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跟不上比较优势的变化。随着经济理论的成熟和实践经验的丰富,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经济而展开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大大缩短了比较优势和相对竞争优势变迁的时间。当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而经济结构调整滞后时,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出现赤字就不可避免。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只能拥有相对竞争优势,而相对竞争优势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收支上必然处于长期逆差的状态,而是仅仅提供了这种可能。事实上,真正摧毁发展中国家相对竞争优势并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长期处于逆差状态的是伴随着资本项目自由化而来的短期资本无序流动。

二、短期资本的无序流动是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

所谓资本项目自由化,尽管国际上对其还有争议,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指“国际资本交易本身及其支付和转移均不受限制,并且不仅支付和转移的作出,而且居民接受非居民的支付和转移也可自由进行”。[1](P.48)出于对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推进资本项目的自由化,从而大大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也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历程表明,尽管已经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然而当今高度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却是建立在绝对竞争优势基础之上的,资本自由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仅仅是适应了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受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尾随发达国家不仅在国内实施金融自由化,在对外的资本项目领域也快速解除管制。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国际资本的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客观上极易对建立在相对竞争优势基础之上的国民经济形成一种有效的金融抑制,从而阻碍和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汇率机制本来是发展中国家调节贸易收支平衡的最主要手段,但在短期资本无序流动的影响下,失去了它应该发挥的传统作用。首先,由于贸易收支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外汇市场上决定汇率的惟一因素,有的甚至已不是主要因素,只拥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减少对外经济交往中的风险和成本,通常只能实行固定汇率制,至少也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其次,由于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一个系统且长期的过程,而短期资本的反应迅速得多,发展中国家调整汇率往往未得其利,先受其害。第三,由于外汇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联度大大下降,发展中国家调整汇率并不一定能够达到调整贸易收支平衡的预期效果。第四,由于货币市场的灵敏度远高于商品市场,汇率在政府干预下常常会出现超调现象。第五,由于预期在短期资本流动中的巨大作用,发展中国家调整汇率取得成功往往不是在贸易收支恶化而是在贸易收支状况还比较好的时候。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已经大大压缩了汇率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发挥作用的空间。

再从资本流动机制上看,短期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更为不利。第一,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在资本项目收支上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属于资本净流出地区。相对竞争优势也许会带来较高的收益,却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发展中国家利用资本流入来弥补贸易赤字只能作为一种特殊情况来处理。第二,短期资本在发展中国家停留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相对竞争优势的大小。当比较优势未充分发挥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饱受资金短缺之苦;当相对竞争优势较为明显时,短期资本一拥而入,经济发展又会受到过热的困扰。第三,实践证明,短期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除了使汇率过高或过低、变幻不定外,还会不适当地抬高利率,使有限的资金不是流向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商品和劳务生产部门,而是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又发展滞后的虚拟经济部门,增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泡沫,从而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相对竞争优势,恶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抑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第四,短期资本自由流动最直接的危害是掩盖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失衡的事实和严重性。由于短期资本在表面上维持了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发展中国家对贸易收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失衡普遍重视不够,导致国内经济矛盾日积月累。当短期资本的这种弥补功能达到一定极限而经济结构又尚未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化进行调整时,仅仅是短期资本的停止流入就足以引发一场金融危机了。从这种意义上说,贸易收支失衡是表面现象,只要发展中国家的相对竞争优势失去,金融危机就开始酝酿,短期资本流动发挥的作用不过是使金融危机的酝酿时间有长有短,金融危机爆发的严重程度有强有弱罢了。

短期资本的无序流动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肆无忌惮地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相对竞争优势,使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长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却得不到发展中国家应有的重视,根本原因在于对美国经济学家钱纳利和斯特劳特提出的储蓄和外汇“两缺口模式”的误解。传统理论认为,资本自由流动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外资。事实证明,资本自由流动所吸引的大多为短期资本,真正对发展中国家提升竞争力有帮助的长期资本流入与资本自由流动的关联度极小,而短期资本的流入不仅不能弥补储蓄缺口,相反还会对国内储蓄产生挤出效应。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自由流动能提高国内经济效率及生产力。实际情况是,智利、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等经济体均是在没有实行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获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其实资本项目自由化带来的资本流动在什么情况下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早有定论。日本著名学者小岛清教授提出的“切合比较优势原理”的实质就是国际资本的流动必须与本国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2](P.444)美国经济学家丹尼·罗德瑞克的实证分析则干脆得出资本项目的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的结论。他明确指出,“当一个国家缺乏正确控制、规制手段和宏观经济管理框架时就贸然向国际资本流动开放金融市场是特别危险的”,而“即使具备上述保障,短期资本流入也是极不稳定并具有较大风险的”,[3](P.23)由此可见,让资本流入发挥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是有条件的,相反,脱离现实的资本项目自由化特别是短期资本的自由出入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却是巨大的。作为“金融深化”理论主要倡导人之一的麦金农近年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的外汇自由兑换通常是经济市场化最优次序的最后阶段”,[4](P.14)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就在于此。从目前情况看,一国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最有可能带来的好处大致有三点:①有助于建立地区或全球金融中心;②有助于使本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③有利于本国居民对冲来自国际贸易的风险。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于落后、全球化程度低、金融市场规模过小且发育不完善等原因,这些好处发展中国家根本无法享受。发展中国家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最主要的后果只能是降低短期资本的流动成本,使短期资本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大进大出,随心所欲。这种短期资本不仅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反它通过削弱发展中国家本就很不稳定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金融抑制。而如果要避免这种抑制,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做到使短期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与本国竞争优势的大小强弱协调起来。

三、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应是一个渐进过程和最终目标

从长远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目标之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这一基本格局是不会改变的,这也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将始终处于防御地位,贸然让落后的本国经济与高度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全面接轨,只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即使想通过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来引进短期资本,也应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短期资本的利用能力结合起来,因此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最终的目标。

目前,发展中国家在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时,应侧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牢牢把握相对竞争优势这个中心,以具有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的贸易收支平衡作为抵御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基础。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支平衡虽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却是发展中国家惟一有可能有效加以控制并用于弥补非贸易逆差特别是资本逆差的国际收支项目,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最主要的保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确保贸易收支带来的盈余足以抵挡短期资本恐慌性流出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本国的外汇储备和外汇资产足以偿还一切形式的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

第二,根据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实体经济部门最具有竞争力也最先得到发展,而虚拟经济部门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不仅发展滞后,而且要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面对高度国际化和自由化的金融市场,如果意识不到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基础上的重大差距,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抑制。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市场的步骤与力度应取决于它对发展中国家相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支盈余常常担负着弥补资本项目收支逆差的重任,所以资本市场的开放不应从根本上改变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不能因为存在资本的净流入就对贸易收支的失衡丧失警惕。归根结底,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市场,目的不仅仅是引进外资,而是通过引进外资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巩固贸易收支平衡,保证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金融监管。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时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国发生的经济或金融危机往往会马上蔓延到其它国家。当代国际金融市场虽然从总体上适应了发达国家和跨国资本发展的需要,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没有建立起一套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机制。发展中国家在稳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和金融监管,以便从整体上降低国际金融市场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如,全球最后贷款人的空缺、监管机制存在漏洞、各国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国际债权债务破产程序出现空白以及资本项目开放制度安排等问题得到解决,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次数,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当然,要从根本上杜绝金融危机的发生,关键仍在于发展中国家自己能够处理好国内经济的平衡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焦海松.关于资本项目自由化涵义的讨论[J].中国外汇管理,1997,(6):46~48.

[2][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3][美]丹尼·罗德瑞克.让开放发挥作用[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4][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倪瑛.资本项目自由化:开放还是管制?[J].国际经济合作,2000,(4):43~44.

[6]李山,李稻葵,朱天.中国应否允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J].国际经济评论,2001,(7/8):13~17.

[7]高海红.资本项目自由化:模式、条件和泰国经验[J].世界经济,1999,(11):3~11.

第4篇:金融贸易论文范文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一)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含义。关于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含义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崔健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比较研究――以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为中心)中对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定义是比较合理的,即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是由于非自然原因,一国或地区政府采取的各种与金融服务贸易有关(直接或间接),且对外国金融服务提供者具有非激励作用的政策措施,包括直接或间接地使外国金融服务生产者或提供者增加生产或销售成本的政策措施。

(二)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当前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控制境外金融服务商在本国境内设立金融服务机构,或在给予境外金融服务商市场准入权后,对其经营业务进行限制。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金融服务贸易壁垒,阻碍了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利益,只有减少金融服务贸易的障碍,才能实现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提供了生存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安全、稳定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核心指挥的作用,其通过货币资金的分配和组合、利率和汇率的调整、金融资产的选择、信息工具的提供等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因此金融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成败。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不仅关系到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一国经济稳定和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出于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在金融市场开放上都相应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对金融业的保护也更多地强调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安全。实际上,《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的许多免责和例外条款,可以视为适度维持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成员国可以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目标,适度维持一定范围的壁垒,逐步地开放本国市场。目的就是当成员国经济发展出现困难时,可以采取临时性、补救性的措施而不受协议的约束。

2、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存在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能力。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经济不稳定因素的爆发提供了机会,这需要金融业在法律的规制下充分发挥其功能,为经济社会提供货币支付机制和构建经济社会的信用体系,但这些都对金融机构在安全性、流动性与获利能力之间的适度平衡提出了严格要求,因此要尽可能健全、保护货币机制与信用关系。通过调整和规范金融业,进一步增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特别是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因为外资金融机构不仅具有逃避监管的意向和能力,而且它的进入也会加剧国内金融服务业竞争程度,所以各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都持谨慎态度。

3、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存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金融服务贸易壁垒虽然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却能起到贸易保护的作用,并且这种阻碍与保护有的时候是相互交叉的,无法完全区分。对各国来说,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金融结构或多或少存有差异,比如英美等国家有发达的证券市场,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力量很强,所以它们的银行业与证券业是分开的;欧洲大陆国家的证券市场就相对较为薄弱,所以它们多实行全能银行制,商业银行对企业有很大的控制能力。因而,在一些国家发展较快、竞争能力强的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在另一些国家却可能发展较慢、竞争能力较弱。为了保护这些相对较弱的金融机构免受国外同行的冲击,各国通常也采取一些壁垒措施。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金融业不发达,使其在面对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时,不得不采取大量的壁垒措施,而且这些国家还把资本动员与资金筹集作为其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对本国的金融服务业加以严格的保护与管制。

二、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一)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的不利方面。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进出口都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由于各国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本身存在着差异,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服务的竞争力没有得到一定削弱,在我国市场内相对于我国的金融服务同样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对我国金融服务的出口更是有很大的不利影响,由于发达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相对成熟,有的标准过于严格,我国较难适应。我国出口的金融服务应对性不是很强,导致我国的金融服务出口额度相对减少,同时也削弱了我国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二)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的有利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使我国在WTO/GATT框架下的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更加成熟,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服务的安全及在我国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质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实力。

三、针对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应采取的主要法律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一国的金融服务法律体系不仅是一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集中体现,更是顺利实现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实现本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保障。近年来,我国金融立法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但不论从其系统性、协调性,还是开放性方面均与国际金融立法体系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法律流于形式,得不到有效实施,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还会被他国所利用,所以我们要根据WTO的规则和惯例,并结合具体国情,构建一个内容全面、体系规范的符合国际金融一体化的金融法律体系。主要制定了《对外贸易法》、《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外汇法》、《票据法》、《担保法》、《期货法》以及《信托法》等相关法律;通过行政法规或部委规章的形式,进一步制定各项具体实施细则;通过司法机关采用司法解释的方式进行完备补充;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废除和修改与WTO的金融法律规则相冲突的有关国内法律,使我国金融法律制度与WTO的法律制度保持一致,为公平合理的金融服务贸易提供行为依据。

(二)认真研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多边法律体系、主要国家的金融贸易相关法律以及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争端典型案例。只有事先对国际社会及主要贸易国家的有关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主要有GATS、FAS、谅解书、部长决议、巴塞尔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世界银行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欧共体相关金融服务贸易协定以及金融交易国际惯例等)加以充分细致的研究分析,求证其合法性与合理性,才能准确预见其行为后果,自觉地运用相关法律来规范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中的行为,并采取相应对策。同时,要做到有选择、分阶段地参加签署多边协定,使我国对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有个渐进的适应过程。另外,由于GATT/WTO的案例具有判例法的性质,我们要深入研究GATT/WTO的有关金融服务贸易争端的典型案例,不断地总结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经验,避免金融服务贸易争端的产生和把争端控制在磋商阶段进行解决,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尤其是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以及同贸易伙伴国的合作。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问题上仍存在着较大分歧,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设置了一道道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我国应凭借自己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影响,利用各种机会与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阻止发达国家滥用贸易壁垒。加强国际合作,尤其与贸易伙伴国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打破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便于同各国进行交流,让世界各国了解我国,为我国在各条约中争取到有利的地位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及时了解贸易伙伴国的金融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及时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提供相关信息,为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便利条件。

(四)培育我国金融业竞争力。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基金业等具体行业,其中银行业在金融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基本上是实行对国内、国外金融机构统一管理的机制,监管权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这种情况下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标准,推进银行业经营战略的转变,在银行中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在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我国金融市场时,应为国内金融机构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逐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另外,政府还可以根据经济状况运用行政手段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GATS第15条第1款明确指出:“谈判应认识到补贴对发展中国家发展计划的作用,并重视成员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在这一领域中所需的灵活性。”所以,这为我国实施补贴提供了法律依据。

(作者单位:1.河北经贸大学;2.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邓杰.简析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与壁垒保护.法商研究,1997.1.

第5篇:金融贸易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指出了我国期货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策略。

当前,我国期货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与障碍,随着商品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当前期货市场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站在继往开来的十字路口,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的期货市场,分析我国期货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建议。

一、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交易主体单一

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主体仅限于私营企业和自然人。国有企业只能限于作套期保值交易,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不得参与期货交易,并严禁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进行期货交易。在新的《期货管理条例》推行之前,期货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只能不能自营[1]。

(二)交易品种少,成本高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上,上市品种只有棉花、小麦、燃料油等13个,一些金融业品尚在基础性研究之中,股指期货推出时间一再延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期货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期货市场上上市品种过少,制约了市场功能的发挥,造成了期货市场的低效率。我国期货交易所收费项目单一,交易费用较高,平均占80%。2006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年报显示,手续费收入占92.65%,会员年会费占0.56%,其他收入占6.79%。收费项目还是比较单一,交易成本并未明显下降[2]。因此,交易所收费结构单一,缺乏有效的信息服务、监管服务,期货市场收费结构不合理,成为我国期货市场上的一个大问题。

(三)监管模式不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监管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证监会在代表政府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一方面缺少对行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权,另一方面又对行业内部管理又过于宽泛,过于微观;监管法规以限制性规定为主,严重阻碍期货市场的良性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主要考虑的是如何管住市场,而没有考虑如何鼓励交易、发展市场,发挥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使期货市场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结合不密切

在现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期货市场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现货市场、远期市场共同构成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从1990年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的17年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并不顺利,一些涉及面广、参与者众、影响大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从327国债到708天然胶,从105绿豆到209大豆,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风险事件。我国现货市场存在的种种缺陷已影响到期货市场的正常发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交易主体方面

我国期货市场与国外期货市场相比,发展层次单薄,期货市场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我国期货市场不是由现货商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发组织起来的,现货市场的不发达导致期货市场在合约质量标准和交割环节存在一定的成本,生产者直接进入期货市场特别是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不够广泛。

(二)上市品种方面

我国期货市场品种结构单一的现状,主要是由于落后的品种推出机制。我国期货品种推出审批权在证监会之手,这是一种行政。同时,证监会并未建立品种推出长效机制。品种推出审批过程过于繁琐,推出时滞相当长,有些品种甚至在这种冗长的审批程序中被“高高挂起”[3]。金融期货交易在我国期货市场上未能取得成功,原因是在当时的中国金融市场上,主要的金融价格还不是完全的市场决定的价格,基本上不具备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条件,汇率虽然已经实现并轨,但是国家对外汇实施严格管制;国家对存贷款利率和国债发行利率存在着正式或潜在的管制,真正的市场化利率也尚未形成。

(三)交易成本方面

我国期货市场上交易成本过高,主要由于期货交易所交易成本过高。交易所交易成本与交易所体制有关。各交易所热衷于交易所的豪华,其房产投资成为期货交易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期货交易所追求利润和税收,交易所会员的意见对交易所并无约束力[4]。

(四)监管体系方面

法制不健全,在期货交易的各个环节,法律手段运用表现为可操作性差、执法力度弱,不能形成完整的期货法规体系;在建立期货市场初期,各地为了各自区域的发展,把本地区办成一个金融贸易中心,争办交易所,一哄而上。中央政府开始行政管理时,已有几十家交易所。中国证监会对交易所的高层干部实行直接管理。对于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认识不足,难以重视它的正面作用[5]。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取代了法律,行政干预的过多、过乱,使得期货市场监管机制错位,无法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期货交易所的自律也因政府的干预使效果大打折扣。

(五)我国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关系方面

中国的现货市场极不发达,流通渠道很不畅通,中间环节繁杂,合约履约率低,广大生产、经营企业在现货市场中除要承担价格风险外,还在很大程度上面临合同单方违约、资金拖欠、质量纠纷及货物运输不到位等非价格因素的风险。

三、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的建议

期货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期货市场监管水平;完善期货市场法律体系,借鉴国际期货市场的三级监管体制,形成市场自律为主的监管体系;完善市场结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种上市机制,不断增加新的交易品种以满足市场经济主体套期保值的需求,加快品种上市的制度改革,为有效控制期货市场的风险;完善处罚制度;明确期货公司定位,加强公司结构治理,完善内控制度,不断增强公司的实力,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季琼,金融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市场发展初探[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36:16-21

[2]上海期货交易所.2006Annual[EB/OL].

[3]吴建平,当前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EB/OL]

第6篇:金融贸易论文范文

[关键词]情报学 研究生教育 上海

[分类号]G350

1 引 言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教育体制也比较完善,同时有政府政策强力支持和高校及科研院所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重点对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提出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发展对策,旨在为其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思路,冀望对其他地区情报学硕士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 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历史沿革

1984年,武汉大学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了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后,其他一些高校和著名的图书情报机构也陆续获得了情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截至到2007年,上海共有8所高校获得情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各高校名称及获得情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批准时间如表1所示:

3 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培养目标

笔者对上述8所高校网站上的情报学硕士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归类统计,发现以下趋势:大多数院校都提到要培养情报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掌握扎实的情报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网络检索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成为在现代情报技术、政务信息或企业情报方面具有特长的高级情报技术骨干。而南京政治学院上海院区和第二军医大学主要招收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军队在职干部,目标是为军队培养情报人才,为军队服务。

3.2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能够反映学科进展与社会发展需要。为了分析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研究方向,笔者采取查阅和检索8所高校2007年硕士招生简章和电话访问有关机构的形式进行调研。由于各单位在设置研究方向时,出现了二元研究方向,为了便于分类统计,对其进行了拆分,如:信息咨询与知识管理拆分成信息咨询和知识管理两个研究方向。笔者将拆分好的方向归纳为11个大类,22个小类,并列出了属于各小类的研究方向名称,分类统计了研究方向和设立该方向硕士点单位的数量与百分比(见表2)。根据表2中的数据又制作了表3和表4。

上海情报学硕士研究方向比较广泛。上海8所高校情报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共有40个,分布在11个大类和22个小类中,每一个小类再次细分出若干相近的研究方向,少则1个、多则4个。从单位分布来看,每一小类研究方向涉及单位少则1个、多则6个。上海情报学硕士研究方向涉及众多领域,与社会、经济、技术、管理、法律等情报信息密切相关,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广泛的信息需求。

上海情报学硕士研究的主流方向与我国情报学硕士教育的主流方向一致。王知津教授曾提及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是情报学研究的主流方向。而上海情报学硕士研究的主流可从表2数据中得到,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所占比重最大,均为10%,分别有6所和4所院校设立此方向,这两个研究方向是情报学的研究重点,有效地利用信息,对信息的生存。传递、获取、组织、检索、利用进行管理的研究和教育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也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研究方向反映了学科的进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是传统研究方向,是情报学的基础,不可忽视。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信息系统、竞争情报、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等方向的设置紧随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宽了情报学的研究思路,使情报学的发展迈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研究方向在设有该方向的单位数中的排序与其在研究方向总数中的排序基本一致,但从整体结构看还存在不足。有11个研究方向在总数中所占比重为25%并且设立相关方向的硕士点数量均只有1个,研究力量较薄弱。比如信息化只有一所院校开设了城市信息化一个研究方向,而对于上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的科技创新和企业信息化、社会经济信息化等研究方向则缺失。

情报学的前沿领域涉及较少。比如信息咨询、信息产业研究方向所占比重仅为2.5%,开设此类方向的院校均只有1所,而信息社会学、信息构建、信息法与政策、知识审计、网格技术应用等在硕士研究方向中都没有涉及,暴露了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力量的薄弱部分,同时也意味着要加紧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步伐。

3.3 课程设置

笔者通过网上检索和向有关机构直接索取的方式收集到了上海6所院校情报学硕士课程设置的资料(不包括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本文收集到了这6个硕士点的84门课程,其中包括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按照上文中对硕士生二元研究方向拆分的方法对这6个硕士点的二元课程也进行了拆分,按11个大类进行统计(见表5)。根据表5又制作了表6和表7。

通过表格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上海情报学硕士课程设置范围较广,面向管理、面向技术、综合发展。6所高校共开设84门课程,其中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信息技术、信息分析、信息资源管理小类的开课单位数超过总数一半。有3个小类开设课程为0,其中信息化、编辑出版只有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开设此研究方向,这里没有收集到两所学校的课程信息,故数量为0。但是信息服务小类有3所高校开设3个研究方向,却没有设置相关课程。其余小类分布较均匀。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是情报学硕士生的主要课程。6所院校均开设了相关课程,在84门课程中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所占比例位居前列。信息管理本身是情报学研究的重点,对于信息管理的一系列行为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信息系统来实现。所以信息系统及共发展趋势对情报学课程的影响毋庸置疑。

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基本协调一致。硕士生的主干课程包括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等,一方面,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的数量分布相对均衡;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的单位分布也相对均衡。

课程设置中体现了情报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上海6所院校情报学专业近一半都开设了数学、计算机、企业管理、经济等方面的课程。情报学作为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和数学结合,实现了情报研究指标和研究方法的定量化;它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得情报计量、情报检索更为简便快捷,情报处理更加深入;和经济学结合,形成了情报经济学,对于研究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和管理学结合,更易于达到强调以人为本,面向用户的管理目标。

体现时代特征、处于学科前沿的课程不多。如信息经

济、信息咨询、信息产业、知识管理等与当今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处于情报学前沿领域的课程开设较少。上海作为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城市,信息服务行业正不断发展壮大,而情报学的研究方向正是顺应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上海高校应及时调整情报学科的培养方案,与市场接轨,与时俱进。

3.4 研究成果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核心期刊量可以表明该地区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和研究成果。笔者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统计了自1996年至今上海8所高校在12种主要情报学核心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图书馆杂志》、《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理论与实践》、《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情报资料工作》、《情报科学》、《情报杂志》)的发文量。如将检索项设为“刊名=图书情报工作”并且“单位=上海大学”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07年6月20日。由于2007年不是全年统计,这里不作分析,其余各年论文量统计形成图1:

可以看出,自1996年以来,上海8所高校在12种主要情报学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呈显著递增趋势,说明上海情报学研究成果的逐年增加,也从侧面揭示了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水平的提高。

据相关资料显示:上海的情报学研究在情报检索语言、竞争情报、社会科学情报三个领域较有特色。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张琪玉是中国情报检索语言领域的开拓者,上海情报检索语言研究成果主要出自该院。“九五”期间,上海的竞争情报研究成果斐然,涌现出一批专门学术论文和专著,在企业竞争情报等实务领域也取得了成效。主要成果有上海图书馆缪其浩的《市场竞争和竞争情报》、上海大学樊松林的《竞争情报学应用论》和《竞争情报研究论》等论著。华东师大在国内最早开始招收“社科情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上海学者编写过《社会科学情报工作概论》、《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导论》等理论著作。

4 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信息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情报学的发展赋予了无限活力,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日益得到重视,情报学教育前途光明。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多姿多彩,昭示着情报学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上海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文化教育先进,同时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情报学教育进步快,发展好。上海“十一五”规划将持续推动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发挥信息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促进作用,使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较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较高、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亚太地区信息通信枢纽作用突出的城市,使信息化成为上海在世博会上展示现代化城市形象的重要特征之一。社会信息大环境为情报学科创造了成长的土壤,情报学人才要把握机遇,在信息化发展中大显身手。

但是受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环境影响,情报学同金融贸易等相比还是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多学科的融合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其它学科对情报学科的蚕食,使情报学失去原有地位;社会需求的变化使得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和教育制度等方面都亟需革新,社会相关职业和学科的发展也促使情报学硕士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和价值重塑;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市场化导向强烈,情报学基础研究和建设还比较薄弱,情报学的研究资源相对缺乏,学科建设任务繁重。

5 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发展对策

5.1 明确培养目标,使更加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当代信息和知识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情报学作为一门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组织并提供利用的学科,其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信息管理专门人才。情报学教育要更加关注社会对信息人才的需求特点,针对需求的变化着重培养面向科技、面向经济全球化、面向和谐社会构建的创新型信息人才。

5.2 提升情报学学科地位刻不容缓

受上海经济环境影响,情报学与金融贸易等专业相比还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从各高校研究生专业报名人数上可以看出情报学比较受冷落。因此,提升情报学科地位刻不容缓。高校自身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会在学校的硬件、软件上有所突破。更主要的是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支持,帮助解决情报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和研究资源缺乏的问题。

5.3 加强情报学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把握学科前沿和新技术动向

情报学科的发展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需不断探素前沿领域,并对现代信息技术保持高度敏感,以紧随时展。吴慰慈等对美国图书情报学院开设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进行了归纳,大致有如下几类:①计算机技术基础;②而向对象或任务的计算机课程;③网络技术;④多媒体技术;⑤通讯技术④图书馆信息管理自动化。上海高校在此方面设立的研究方向和课程内容还比较少,必须加强此方面的学科建设。

第7篇:金融贸易论文范文

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金融学教学发展的基础,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

(一)增加金融学微观方面的内容

在金融学教学中,注重对宏观金融学的研究,在微观金融学方面比较不受重视。这与我国金融体系管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金融运行的绩效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制度、政策等宏观因素,在金融学课程设置上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倾向于宏观理论方面忽视对微观层面的教学。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微观层面的金融学理论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及时把金融学的微观内容加入到教学之中。在金融学课程设计时,加大微观理论的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的相结合,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宏观理论的地位。把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合理调节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强调课程内容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在金融领域更是如此。金融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适合国内的经济发展需要,更需要参与到全球经济发展中。只有这样才能经济发展中真正培养出人才。所以金融学课程设计要增加国际金融学的内容,比如基本的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包括已有的国际金融、外汇业务、对外结算等课程。此外,在国际规则方面的知识,如国际经济法、国际惯例、主要国家的金融法律、国际性金融贸易组织及其运作等;国际交流方面,如主要国家金融业传统、文化传统、经济外交军事政策、国际交往礼仪、国际谈判学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金融学的教学内容,扩大金融学教学的国际视野。

(三)实现金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这就需要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掌握数理知识,否则在今后的工作中很难进行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除与数学关系较为紧密外,金融业务的信息化也是金融发展的趋势,这要求金融专业的学生要掌握信息管理和计算机技术。因此,课程设计时就要注意金融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促进金融理论的转化成为市场所需的技术,促进金融的发展。

二、教学手段的现代

教学现代化,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常规手段。在金融教学中要更好的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创新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是脱离原始的“黑板粉笔”教学,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而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掘金融学教学的潜力。比如,建立金融实验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及相关的软件配套设施,比如银行软件、证券软件等进行实践教学。金融实验室可以真实地模拟现实市场环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股票、期货交易环境。金融实验室学生还可以通过互动式操作逐步熟悉现实保险公司的实际工作流程。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业务技能。在现代化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鼓励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金融教学还应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多形式的开展实践教学提高金融学微观理论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可以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开展合作等实现。也可以开展金融模拟投资竞赛和金融热点问题辩论赛、组织专家讲座、创办自己的金融学术报刊。

三、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现行的金融学教材偏重与理论,对实践的部分重视不够。这不仅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降低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所以在教材建设中要注重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之间的平衡关系。此外,在教材建设上要注意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论成果,将其及时地补充进教材中去。此外,在教材建设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材建设应与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相结合

教材建设要与师资建设同步,这样才能保证教材建设能够确实起到作用,发挥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在师资力量建设中,要对教师进行评估,尤其是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对教师的业务水平给予全面了解,从而制定有针对性对方案来提高教师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应针对教材就教师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对教师进行培训、业务交流等来提高教师的素质,以便能够与教材同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根据学校的规划,也要根据教材的适应性,有针对性地发展。此外,教师队伍建设紧跟时展,金融学理论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快,要求教师具备较新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合理的理论结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教师培养上,要切实制定教师培养计划,通过进修、培训、参与课题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科学的考核奖惩办法优化教师队伍。对教师的培养不仅是要从制度上安排,促进他们自身的提高,学校也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他们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二)教材建设需与提升网络教学环境相适应

教材建设立体化才能有助于提高多媒体等网络技术的使用。所谓教材立体化就是在一整套教材建设中,包括核心教材、课程说明、课程大纲、学习指导、学习要点、重要概念、问题解答、活动建议、教学案例、教学图片、实验实训指导、在线课堂、复习题库、课程试卷、政策法规、参考文献、专业期刊、相关网站等在内的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课程立体化教材。通过教材的立体化建设有效利用网络教学的先进条件。

(三)教材要注重实践内容与实践课的一致性

金融学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应用型人才,需要他们能够对金融市场做出敏锐判断,对市场业务能够熟练操作。所以在金融学教材的建设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的实践内容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最佳手段,是纯粹的实践教学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教材实践课程的设计上要注重与纯粹的实践课的衔接,保持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在教材实践课的设计上要教材结构“模块化”,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使用时可以将银行、证券、理财等内容进行模块式的剪裁,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模块,便于选择性组织教与学,使教材更加实用、适用,职业特点更加突出。此外,在金融学考核方式方面要多元化,根据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进行多元化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估,改变过去以笔试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例如,对于课内实践,可以按照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对实践环节,比如商业银行业务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之类,采取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写作、答辩等方式来考核。

四、结束语

第8篇:金融贸易论文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市场营销 一带一路

校企合作是高校营销专业的生命线。目前,高校就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做了探索,但仍不完美。鉴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本文提出校企合作“2+3”工学交替教学改革并加以探索和分析,期望能促进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一、高校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学科性质决定

市场营销是一个应用型综合专业,它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上,研究消费者需求和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规律,并最终受到营销实践的检验。由于营销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学好这个专业,仅靠课堂讲授、校内实训是不够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共同培养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营销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

目前营销专业的就业现状总体上仍供需两旺,但也存在着问题。企业需要具备现论与实践应用型人才,而从学校走出去的不少营销毕业生知识陈旧,同时也缺乏实践能力。造成学校的人才供给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开展校企合作可以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提供信息,使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营销人才,从而解决营销人才供需矛盾。

二、我国当前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探索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

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广泛普及,但还处于探索阶段仍不成熟。首先在校企合作并不深入能给学生实训实习机会不多。其次学生在企业实训实习的时间零散难以让学生对企业经营的整个运作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次营销专业的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上存在不足,难以指导学生应对企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校对合作企业的服务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合作动力不足

要想使校企合作长期运营,必须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很多企业与学校合作动力不足的原因就是“投入产出比”不平衡。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相对付出多收益少。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高校没有从企业角度出发,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让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实惠实现双赢。高校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训场地培训学生,而不思考学校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会导致企业的不合作以及合作的中途流产。

(三)缺少一支“多面型”的教师队伍

目前来看高校担任营销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分三类:一类是从高校毕业的学生,他们都较年轻,基本上是从校到校,从学生到教师,他们虽然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却因缺乏营销实践,很难指导学生实践学习;二类是从其他学科转教营销专业的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这些教师理论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因而也不能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三类是从企业转入学校从事营销教学工作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是营销和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却比较缺乏,因此也不能很好地胜任实践教学。

三、校企合作如何融入“一带一路”

(一)要培养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联的应用型人才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政策对话应重点将沿线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特别是要与周边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区域高等教育资格等级参照标准,促进高等教育资格相认,为区域人员合理有序流动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高校要在政府指导协调下与相关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调整专业结构,共建专业教学标准,合作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大力培养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联的工程技术、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高校要加强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国内境外实习锻炼机会,共同培养一大批适应境外工作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职业人才。

(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从“四合作”的角度。

应进一步挖掘校企合作深度,提高校企合作质量。根据营销专业及学生特点,结合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利用寒暑假,尝试分阶段,多学期制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组织实施教学,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问题,另一方面促使了校企的深度合作,使校企合作形成体系,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实现校企合作的三方共赢。

四、结语

由于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注重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机制,完善教材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该专业能够培养造就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较强应用能力的技能型营销专门人才,使学生顺利就业从而达到三方共赢。

本文是湘教通[2013]223号306课题:财经类院校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光红、杨晨.校企合作创新内部化模式优化研究[M],期刊论文-东岳论丛,2007(3)

第9篇:金融贸易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非线性经济学;经济预测;数据分析;评述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通过它可以扩大相互作用,促进相互的经济合作,改善国际环境,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国际贸易是一个复杂时变非线性系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与预测是建立良性经贸环境的前提。国际贸易不仅受到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贸易政策等国内因素影响,还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全球经济增长等国际因素影响,且各影响因素相互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对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与预测,其实质就是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研究表明,各个国家的外贸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在原来数据结构之上建立的简单线性模型失真,这给进出口贸易的分析与预测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建立能很好拟合该数据特征的非线性模型,是一种积极的探讨,近年来日益受到国际贸易领域研究与应用者的重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外经贸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关于我国外贸的准确分析与预测对于促进经济的平稳、持续增长,制定有效的外贸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目前用于国际贸易分析与预测的一些方法,以期供相关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借鉴。

一、国际贸易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奴隶社会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与暴力掠夺、海上抢劫、贩卖奴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受自然经济的制约,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虽然较奴隶社会有了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而贸易的规模和范围还是很有限的。国际贸易真正获得巨大的发展,出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形成和发展时期。从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全世界经历过一次由国际贸易带动的全球化浪潮,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因国际贸易的快速增加而大大加强[1]。许多国家对外交往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如果以出口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的话,现在仍有一些国家(如日本等国)的国际化程度不能达到当时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结束初期到1973年,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之快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主要是因为:(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2)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入和扩大;(3)跨国公司的发展;(4)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和经济一体化;(5)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从1973年到1985年,由于经济危机、能源危机、货币制度危机、农业危机的爆发,导致国际贸易由迅速发展转向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今,是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总体回升的阶段。近几十年涌动着又一波全球化浪潮,呈现出两个新的特征:中间产品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当然也是国际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和FDI流动的快速增加。以发达国家为例,过去20年,美国出口占GDP的比重大约翻了一番;OECD国家,即使略去集团内贸易不计,出口占GDP的比重也大致增长了一倍。与GDP相比,国际贸易出现了更快速度的非线性式增长。不管是从国际贸易的发展史,还是从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国际贸易从宏观上看,均呈非线性发展的显著特点。

此处着重评述一下在微观上我国学者对非线性特征的认知与分析所做的研究与探讨工作。

黄梦桥和王涛生(2005)[2]结合使用相关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方法,采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月度数据序列作为样本,说明了国际贸易市场具有非线性和低维混沌特征。

湛垦华、张永安和冯宗宪(1997)[3]应用自组织理论与方法,对国际市场演变的非线性机制作了较系统的分析,从新的视角阐述了国际市场演变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他们认为从自组织理论看,国际市场作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在国际政治、地缘关系、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等构成的国际经贸市场的势场背景下,是以一定的基核为始点,在不断涨落的外界环境影响下,以不同的演化方式,组成有特定功能的系统。

祝宝江(2006)[4]把国际贸易信用系统置于耗散结构状态下进行了研究。说明在耗散结构状态下的国际贸易信用系统不停地与经济社会系统通过实物信用和货币信用在内外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通。系统耗掉了一定的能量,具有微小涨落和非线性动力过程,从而使多基元、多组分、多层次的国际贸易信用非线性流动,使系统各要素之间产生协调动作和相干效应。

二、国际贸易的非线性模型与方法

关于国际贸易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分析预测的模型与方法目前国内外都有诸多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按方法分类进行评述。

(一) 神经网络模型

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非线性建模与预测方法,它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功能,具鲁棒性(robust)和容错性,在股市预测、证券预测、GDP预测、财务报警等经济领域内皆有应用。各个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说明,经过恰当的结构设置与模型学习,神经网络预测精度可优于其他传统预测方法。

神经网络模型在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与预测方面也已有一些结果。李小红(2007)[5]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重庆外贸出口额的预测,建立起预测模型并进行实证预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作为相关部门制定出口贸易发展目标的参考依据。杨卫和平瑛(2005)[6]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水产品贸易模型,选取1999年至2003年中国主要出口伙伴国的GDP值、我国水产品总量、出口水产品平均价格、进口水产品平均价格,以其作为参数来考察它们与衡量出口的几个主要指标: 出口总量、出口总额、各出口方式所占数量及总额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水产品贸易情况,但也有些不足,如收敛不够快,有时会受局部平坦或局部最小的影响。可考虑结合遗传算法或其它一些全局收敛速度快的算法,来进一步提高精确度。

近期更多的研究侧重于考虑采用神经网络和其他方法的结合,通过建立混合模型来提高预测精度。张一、徐山鹰和汪寿阳(2003)[7]分析了协整技术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误差校正模型在预测中的应用。结合神经元网络的特点,他们提出了一个基于神经元网络的非线性误差纠正预测模型,选取了出口、外汇储备和外国直接投资数据,建立了两个在不同数据基础上的出口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证实两个模型反映了中国近几年出口的变化,都是比较可信的,并对两个模型的结果取平均值作为2003年全年中国外贸出口最终的预测结果,预测了中国2003年出口贸易的大体情况。傅晓旗和谢雯(2005)[8]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校正模型及非线性BP神经元算法,采用进口、出口、外汇储备、汇率等数据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对2006年我国进出口进行预测。

Lean YU、Shouyang WANG和Kin Keung LAI (2008)[9]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集成学习方法,在神经网络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误差纠正预测模型(EC-VAR),合理地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整合技术和人工智能(AI)方法,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进行预测。

众所周知,目前最常用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中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参数较多,并且部分参数要凭经验主观确定;模型极难建立,需要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和实验;模型拟合精度与泛化能力矛盾问题,也就是说,可能会对训练样本集“过度匹配”达到较高的拟合效果,而对于新的输入样本却可能产生与目标值差别较大的输出。各个专家都在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做积极探讨。向剑伟(2007)[10]在相空间重构的非线性思想基础上,采用贝叶斯正则化方法,建立一个时滞BP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BP网络的泛化能力。他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电子行业进出口贸易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中,结果说明改进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较准确地拟合了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历史以及趋势。

(二) 贝叶斯方法

贝叶斯方法源于英国学者贝叶斯于1763年在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的论文《论机会学说中一个问题的求解》(An Essay Towards Solving a Problem in the Doctrine of Chances)。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统计理论及方法的应用范围扩大,贝叶斯理论也受到了欢迎,并迅速发展。贝叶斯基本思想是,将人们的经验知识作为先验信息和采集到的样本信息一起结合到实际模型中,即利用先验信息、样本信息来进行预测。

Bayes方法应用广泛,严格地说并不能归为非线性方法,但鉴于其灵活选择先验分布的技术,对处理复杂经济问题有其独特优势,所以本文也把他作为处理国际贸易问题的工具之一来给于评述与推荐。此处主要给出几个非线性模型的Bayes分析方法。

Jiang Weijin和Xu Yuhui(2006)[11]在相空间重构思想下,提出了一种时滞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贝叶斯正规化方法,提高了泛化能力,效果良好。祝树金和赖明勇(2005)[12]针对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根据相空间重构的非线性预报思想,利用G-P算法计算饱和嵌入维,即输入层节点数,同时结合贝叶斯正则化方法确定隐层节点数,并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建立了一类时滞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TDBPNN)。该模型选择了中国1989年1月至2003年6月进出口贸易的月度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多步预测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拟合实际数据,而且可以合理地预测实际序列的发展趋势。前文也提及到向剑伟(2006)[10]采用贝叶斯正则化方法,建立一类新的时滞神经网络(TDBP)预测模型,选取了一电子外贸企业1989年1月至2003年6月进出口贸易月度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运用多步预测方法预测了该企业2004年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数据结果表明精度较好,能很好地跟踪原时间序列,具有比现有同类方法更快的响应性能,迭代次数减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三) 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是指元素(参数)信息不完全、结构信息不完全、关系信息不完全、运行的行为信息不完全的系统。灰色系统理论即灰色系统所做的预测的一种理论框架,它是由我国著名控制专家邓聚龙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它可以克服线性回归模型的不足之处,对数据量的要求比较低,并且计算简单,建模精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分析与预测领域。

在国际贸易方面,一些学者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进出口额进行分析,预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邹晶和姜志新(2004)[13]建立了基开GM(1,1)的灰色预测模型,选取中国2001年10月份到2003年5月份的外贸出口额作为样本数据进行预测计算。通过对模型进行应用,将预测值与实际的外贸出口数值进行比较,发现误差较小,模型基本符合要求。李苏(2008)[14]采集了我国1990年至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对原始数据经累加生成,经过光滑性、准指数规律性检验后,建立GM(1,1)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10、2015、2020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综合分析,预测结果比较符合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实际发展趋势。

(四) 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机器学习算法,由于它具有自学习、自调整模型的特点,能对各种混沌系统产生较好的预测效果,使之成为当前机器学习界的研究热点。目前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已应用在金融时间序列预测、产品需求和销售预测、电力负荷预测和故障诊断等方面,获得较好效果。

有学者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进出口数据进行了分析。肖智和陈婷婷(2006)[15]针对SVM以重庆市外贸出口信息为例,运用SVM方法对重庆摩托车出口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时序预测模型对其出口总量和发展趋势做出了较为精确的预测。数据结果显示,SVM方法在外贸进出口信息分析预测中的运用是可行的,而且SVM模型对样本量小、波动性强的外贸出口时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尤其是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五) 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和误差校正模型

基于协整关系的误差校正(VEC)模型是一个含有协整约束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被认为是一种精度较高的动态经济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货币需求、消费、投资、进出口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神经网络等非线性方法与该模型结合,建立一种非线性混合预测模型,应用于进出口贸易,能得到更精确的预测结果。

协整分析方法的系统提出和介绍归功于Engle和Granger(1987)。该方法的基础思想是:如果两个或以上的变量的值呈现非平稳性,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呈现平稳性,表明变量之间存在某种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如果非平稳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必然可以建立一个误差校正模型。

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学者利用了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进出口进行预测。徐山鹰和汪寿阳(2006)[8]通过对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和2006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采用1994年1月份到2005年11月份的月度数据,建立了误差较正模型,并使用BP神经元网络方法进行非线性误差较正,对2006年我国进出口进行预测。程桂云(2007)[16]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额(EX)、进口额(IM)三个变量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辽宁省1979-2004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区间,对各变量数据取对数,然后对LNGDP、LNEX、LNIM三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最后对各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性检验,对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的检验。菲和马超群(2008)[17]根据1999年1月到2006年6月的月度出口贸易额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误差校正向量自回归模型的非线性混合预测模型。〖JP+1〗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反映经济系统中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非线性的协整变量能够反映出经济系统其他变量的短期波动对预测变量的影响,适合于经济变量的预测。

三、结束语

对国际贸易非线性经济系统的分析、研究与应用,目前已有一些成果,并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中。国际贸易的定量分析与预测问题极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不可能建立一种完全统一的模型,应该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数据特征,应用多种分析方法,去选取、建立合适的模型。而且应该及时根据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的变化来检验模型,不断改进和完善模型及方法,提高分析、评估和预测的效果,为我国相关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怀民.关税减让、垂直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非线性增长. 青海社会科学,2006(2):30-32.

[2]黄梦桥,王涛生.国际贸易系统中的分数维和最大Lyapunov指数[J].经济数学,2005,22(3):301-306.

[3]湛垦华,张永安,冯宗宪.国际市场演变的非线性机制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31 (增刊1):5-9.

[4]祝宝江.耗散结构下国际贸易信用的非线性流动[J]. 国际贸易问题,2006(2): 34-39.

[5]李小红.基于BP神经网络的重庆市外贸出口预测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3):214-215.

[6]杨卫,平瑛.基于BP模型的中国水产品出口规模预测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2005(4):25-29.

[7]张一,徐山鹰,汪寿阳.一类基于神经元网络的误差纠正模型的应用——2003年度中国出口预测[J]. 预测,2003,22(3):21-26.

[8]傅晓旗,谢雯,徐山鹰,汪寿阳.2006年中国进出口预测与分析[J]. 管理评论,2006,18(1): 22-25.

[9]Lean YU,Shouyang WANG and Kin Keung Lai. Forecasting China’s Foreign Trade Volume with a Kernel-based Hybrid Econometric-AI Eensemble Learning Approach[J]. Jrl Syst Sci & Complexity ,2008 (21):1-19.

[10]向剑伟.一种新的时滞神经网络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方法[J]. 现代电子技术,2007(4):118-119.

[11]Jiang Weijin and Xu Yuhui. A novel method for nonlinear time series forecasting of time-delay neural network[J].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2006,11(5):1357-1361.

[12]祝树金,赖明勇.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的TDBPNN模型的中国外贸预报中的应用用评估[J]. 中国管理科学,2005,13(1): 1-8.

[13] 邹晶,姜志新.基于GM(1.1)的灰色系统模型在我国外贸出口预测中的应用[J]. 国际贸易问题,2004(2):27-29.

[14]李苏.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发展趋势预测[J]. 商业研究,2008(3):113-115.

[15]肖智,陈婷婷.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外贸出口预测[J]. 科技管理研究,2006(7):231-234.

[16]程桂云.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和检验[J]. 国际贸易问题,2007(2):62-66.

[17]王菲菲,马超群.区域出口贸易非线性混合预测模型及其实证[J]. 统计与决策,2008(1):46-48.

[18]樊重俊,张尧庭.多元自回归模型的Bayes分析方法[J]. 工程数学学报,1991(1):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