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变化范文

环境变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变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变化

第1篇:环境变化范文

[关键词]复杂性敌意性战略变化速度幅度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与企业战略变化关系是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通过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结论。但也应认识到,企业战略变化的现象植根于所处的具体情境之中,如果仅关注理论文献和统计数据,可能使研究者忽略对战略变化的过程及其细节的关注,而其中可能承载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内容。为了研究这种“难于从所处情境中分离出来的现象”,有必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便对企业战略变化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以万科公司为例,研究其在特定外部环境下的战略变化行为。

二、理论框架

1.环境维度

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环境维度,进而组合构建研究框架。本文采用复杂性+敌意性的分析框架。这种框架将环境的不确定性分解为复杂程度与敌意程度两个维度。其中“复杂性”指的是环境因素与问题的增长与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可预测性。而“敌意性”可以描述为竞争性环境对公司的不利影响,或“竞争的不同方面、活跃性、剧烈程度,以及公司主导产业的升降变化对公司的威胁程度”。

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的问卷调研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我们发现,环境复杂性由行为复杂性、顾客复杂性和互动复杂性三个因子构成,环境敌意性则由竞争敌意性和非竞争敌意性两个因子构成。其中,“行为复杂性”主要描述竞争者、利益相关者、法规、技术、行业等方面行为的难于预测性;“顾客复杂性”主要描述顾客基本情况及其在产品/品牌特征、价格/质量、信用/担保等方面偏好的差异性;“互动复杂性”主要描述竞争者及外部交流对象数量和企业与之互动行为的多寡;“竞争敌意性”主要描述由竞争者行为、竞争强度与市场营销等因素带来的敌意性;“非竞争敌意性”主要描述来自非竞争者的敌意性,如顾客、法规等。

2.企业战略变化

本文从速度和幅度两个方面考察企业战略变化。最近的研究越来越强调速度作为战略性武器及竞争优势来源的重要作用,加快学习、创新与运作的速度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要求,因此,战略变化速度日益受到关注。幅度是战略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对于企业绩效具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必须重视战略变化幅度的研究。

通过类似的分析发现,战略变化速度由调整速度和响应速度两个因子构成,战略变化幅度则由调整幅度、一体化幅度、影响幅度和多角化幅度等四个因子构成。其中,“调整速度”和“调整幅度”主要描述战略性组织变化的速度与幅度;“响应速度”主要描述制定与实施战略决策的速度;“一体化幅度”和“多角化幅度”主要描述企业进入其上/下游产业和进行多角化经营的幅度;“影响幅度”则主要描述变化的实施及其影响程度。

三、案例研究的背景

1.研究样本的选取

国内的房地产行业提供了合适的研究情境。该行业在市场经济中运行,受到政策管制影响非常明显,还是一个高度集成且比较零散的行业。

万科公司则是一个适宜的研究对象。首先,该公司是一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以商品住宅作为惟一主业的企业。其次,该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便于获取公开资料与数据。在其公开报告中,该公司还通过公开信等形式对战略问题的看法,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线索。

2.房地产行业面临的环境复杂性

(1)行为复杂性

构成该行业外部环境的主体复杂,包括管制者、顾客、竞争者、利益相关者等。其中管制者又可划分为中央与地方两级,每一级中又包括不同的管制主体。房地产开发涉及的环节众多,而其业务又是高度分包的,所以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数目较其他行业更多。

因为管制影响着战略资源和消费者行为,在该行业外部环境中最为重要。但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此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使得调控的过程既表现为政府与开发企业的博弈,又表现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加大了预测法规变化的难度。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出现了某种分化,其行为取向并不一致,加大了预测利益相关者行为的难度。对该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的争论从未停止,行业变化趋势并不明朗。技术变化与竞争者行为相对容易预测,但它们的影响并不重要。

(2)顾客复杂性

从购买目的上考察,有使用和投资之分。不同类型的顾客,在收入、职业、教育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情况。房地产商品地域性很强,不同区域的顾客偏好并不一致,在同一地域,购房者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习俗等因素也使其对品牌、地段、户型、朝向、物业管理、小区配套、价格、质量、付款方式等方面的偏好有所不同。

(3)互动复杂性

该行业并不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近年来,随着境外企业的进入和国内企业在多角化经营中选中该行业,竞争者数量有所增加。行业内企业重视对外交流,很多房地产企业都与有关的外部机构及其人员保持着密切联系。

3.房地产行业面临的环境敌意性

(1)非竞争敌意性

如前所述,管制方面的因素是房地产行业外部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幅度推出了一些新的管制措施。从中央政府的态度上看,经历了从支持、鼓励到警惕、控制乃至限制的变化。从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上看,对行业的调控从具体行业层面提高到经济运行的层面,更在2005年上升到政治层面。从调控对象上看,包括各主要利益主体。从涉及到的环节上看,涵盖了各个主要业务环节。从执行力度上看,地方政府在博弈中的地位受到削弱。因此,有理由认为,房地产企业正面临着比较全面、严格且正在加强的外部管制。社会公众对于近年来的房价上升并不满意,加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现象,造成房地产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和公共关系并不理想。加大了来自顾客和利益相关者的敌意性。技术变化对房地产企业的不利影响不大,但这方面的情况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益处很有限。

(2)竞争敌意性

行业内的竞争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向,在缺乏更为有效的竞争手段时,企业倾向于加大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这种情况也增强了行业内的竞争强度。但市场上并没有出现价格竞争等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这一方面与房地产商品的独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近年来行业高速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有关。四、万科公司感知的环境特性与战略变化

1.万科公司对所处外部环境的认识

从该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对环境复杂性的论述并不多,该公司对环境特性的独特感知,主要从敌意性的维度展开。

该公司认为环境的非竞争敌意性总的来看并不强,但其程度正在提高之中。该公司在其2001年年报中宣称“住宅市场呈现出良好走势”,在2002年年报中承认,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但同时展望,行业将持续稳定增长。2003年,在继续认为行业竞争加剧的同时,仍然认为行业前景看好。2004年,面临持续收紧的土地、金融政策,该公司认为当年十月底的加息对投资性购房有较大抑制,对自购住宅影响有限,因此,将“有利于市场长期健康成长”,同时预计,资金压力将为行业整合提供机会。基于上述认识,通过2004年年报传达出“未来十年,商品住宅仍是中国最具潜力和发展空间的行业之一”的信息,认为“行业规范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运行环境将更加有利于规范透明、稳健运作、专注经营的企业成长”。这意味着该公司对环境的认识从有利于全行业发展转而认为有利于行业中的部分企业。但同年底,该公司认为,“房地产行业正在进入转折期,经营环境即将发生重大深远的变化”。在2005年年报中,该公司虽然仍相信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有利于优秀企业获得更大发展机会,但对房价快速上涨表示忧虑,从其对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的表述中可见,该公司相信未来的环境敌意性将进一步增强。在其2005年半年报中,该公司一方面继续表示“调控有利于行业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却“要求各地公司在制定应对策略时,应考虑到行业可能面临的最不利局面,确保即使这种局面出现,公司仍能保证经营安全”。当然,这种认识上的调整尚不足以动摇该公司对外部环境敌意性的总体判断,该公司在2006年半年报中仍然认为宏观调控持续深入为公司快速增长提供了机遇。

2.万科公司的战略变化

万科公司近年来发生的主要战略变化如表1所示,这些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表万科公司近年来的主要战略变化

(1)变化过程:渐进式变革

该公司在2004年的公开报告中表示,将追求“有质量的增长”、“效益型增长”,并“坚持稳健的财务策略与效益型增长模式”。该公司近年来推动的变革也具有持续稳定的特征。

在变化速度方面,从该公司的公开材料中很难收集关于响应速度的信息。该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比较稳定,也没有发生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政策的频繁变化。

在变化幅度方面,自从该公司成为专业的城市住宅开发商以来,并没有进行一体化或者多角化方面的努力。从涉及组织变化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对组织架构的修订、对组织管理效率的提升,而并没有进行诸如组织结构重组、人力资源政策重大变化等激进变革。因此,调整幅度和影响幅度总体上都是比较小的。

(2)变化内容:关注资源与客户

在房地产行业中,资金和土地是两项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对它们的获取,成为该公司战略变化的重要内容。

2002年和2004年,该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34.9亿元。2004年,该公司开始以项目信托的方式融资。2005年,与中信公司共同筹组成立基金并与境外公司达成协议,以股权合作形式进行项目开发。这些变化的结果是通过“多元化融资安排”达到了为“快速成长提供稳健资金支持”的战略目标。

2002年年报中,该公司就表示要“探讨各种形式的合作模式”。2005年年报更把“基于资源整合的操作方式”列为其发展规划的一部分。从其“存量土地资源在宏观调控深入后将被逐步激活,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万科将能够以更高效率和质量来获取项目资源”的表述中不难发现,对土地资源的获取是该公司合作行为的重要动机。事实上,根据2005年年报数据,其新增土地储备中,48.3%为合作方式获得,而在长三角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85.4%。这说明了该公司对土地资源的重视。

客户是该公司战略变化内容中的另一个焦点。客户细分是其2004年公布的“三大策略”之一,2005年更在其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建立“客户导向的经营体系”。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在公司内部得到提升,于2003年形成客户服务系统的管理架构,次年则将客户关系管理明确列为其第五大专业领域。

五、结论

从案例分析的结果观察,环境复杂性并不必然导致企业加大变化速度与幅度,而环境敌意性则对企业的变化具有促进作用。

从万科公司的情况来看,面对环境的复杂性,该公司并没有加快调整速度和响应速度予以应对,而该公司感知外部环境的敌意性,对战略变化幅度存在着某种正向影响。

近年来,万科公司感知的环境敌意性程度并不高,而其发生的战略变化也呈现出渐进的特点,具有持续稳定变化的特征,并没有实施快速、大幅度的突变。但在2005年至2006年,该公司对非竞争敌意性的感知程度发生了调整之后,其战略变化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该公司于2005年启动了新一轮的变革,并把“变革”作为其2006年的经营主线之一。2006年起,着手深入推动变革,使其战略变化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在该公司2002年至2005年的行为中并无这样的变化幅度,因此有理由认为,随着环境敌意性的加剧,该公司采取更大的变化幅度进行应对。该公司对竞争敌意性增强的判断依据之一是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如“国际化”、“央企强势介入”、“买方市场”等,而通过考察其正在推动的变革可以发现,不论是“客户导向的经营体系”、“战略总部、专业区域、执行一线的组织架构”、还是对风险管理的加强,均属于组织调整的范畴,这意味着该公司的调整幅度将加大。而关于“员工能力与组织氛围”的变革,显然将是一个自上而下并影响到组织中相当数量员工的变化,这必将带来较大的影响幅度。这些情况印证了关于环境敌意性对战略变化具有正向影响的观点。

参考文献:

第2篇:环境变化范文

因大量使用煤和石油等石化燃料,1秒钟内会有762吨(即39万立方米)二氧化碳气体被排放到空气中。这个排放量是1950年的4倍,其中的384吨因无法被吸收而不断地被蓄积起来,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从而产生温室效应。树木可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氧气。即使有5万棵杉树,1秒钟内能够吸收的二氧化碳充其量也不过0.01立方米而已。

1秒钟 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0.00000000167摄氏度

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间,地表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43摄氏度。这是过去9000年间没有过的上升幅度。气象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增加的缘故。随着气温上升,许多动植物被迫向海拔高的地区和高纬度地区迁移,而气温上升速度过快时,动植物来不及迁移,这样就会造成物种的灭绝。专家预测:1990年到21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比过去还要进一步加速,最高可上升5.8摄氏度。那就意味着大量动植物的灭绝。

1秒钟 全球大气中减少了可供140万人用1天(710吨)的氧气

就在你一眨眼的瞬间,全球大气中减少了710吨(50万立方米)氧气。这些氧气可供140万人用1天!1993年到2000年,大气中平均每天减少224亿吨氧气。主要原因是由于石化燃料和燃烧需大量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由于森林砍伐和海洋污染,使氧气的供应源也在逐渐减少。

1秒钟 全世界使用252吨石化燃料

有这样一种说法,煤和石油等石化燃料是“昔日太阳能的罐头”。煤是在距今24700万年前的古生代、石油是在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出没的中生代,由埋入地下的生物资源经过漫长岁月的沉积变化形成的。如果继续以现在的速度使用石油,那么在42年后,现在已探明的石油将被消耗殆尽。

1秒钟 全世界天然林消失5100平方米

全世界的森林在1秒钟里消失的面积相当于20个网球场,1天就会消失440平方公里。全世界天然林仅在20世纪90年代,就消失了161万平方公里,主要原因是转换为农田、牧场之用。

1秒钟 地球上平均有0.002种生物灭绝,即在7分钟里就会有1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就在你刚才翻这页书后经过7分钟,地球上就会有1种生物灭绝掉。读完这本书,1个小时后就会有8种生物在地球上消失了。

1秒钟 中国新沙化的土地达78平方米

全世界耕地、牧场正以每年6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沙漠化。即1秒钟有1900平方米的土地被沙化。中国沙漠扩展速度更快,一秒钟沙化78平方米,1970年以来,沙漠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

第3篇:环境变化范文

人口问题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

世界人口递增的时间越来越短。工业革命时期1800年到1839年,世界人口由10亿增加到20亿,到1960年为30亿,1975年为40亿,1987年7月为50亿。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比重由50年代的66.8%上升到80年代的74.9%。至2000年全球人口增加到61亿,其中85%的增加大多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而在未来的30年中,人口增加率将会减缓,到2030年时,世界人口,的总数将为80亿。人口增长率将达到历史性的低点。

从文化教育程度看目前,全球有9.6亿文盲,其中1.3亿儿童。发达许多成绩优秀的高中龄毕业生不愿选择理工等相对艰苦的专业,使得在培养艰苦岗位上所需合格人才陷于困境。发展中国家无力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人才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失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危机。以印度为例,到1990年为止,在外谋生的科学家和熟练技术人员达41万,到2000年达54万。

从健康的角度看人口素质,许多疑难病、奇特病的增加表明人口素质的下降。如艾滋病、变异链球菌、奥罗凯病毒、登革热病毒、非典病毒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人类的生命。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总规模萎缩,人口老龄化。1991年,瑞典老人比重18%,英国16%,日本12%。造成的问题: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劳动力老龄化③生产率低④社会问题多。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引发的社会问题是,①贫穷与饥饿②失业③奇型城市化,其后果是失业加剧,人口分布奇型,出现大量工棚区。

(2)

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中起温室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里昂以及水汽等。它们几乎吸收地面发出的所有的长波辐射,其中只有一个很窄的区段吸收很少,因此称为"窗区"。地球主要正是通过这个窗区把从太阳获得的热量中的70%又以长波辐射形式返还宇宙空间,从而维持地面温度不变,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数量和品种,使这个70%的数值下降,留下的余热使地球变暖的。从19世纪末以来的百年间,由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因而全球海平面相应也上升了10-25厘米。到2100年全球的平均气温会增高多少?IPCC的第一次评估报告中预计相应升温1.5-4.5℃,海平面上升70-140厘米。第二次评估升温1.0℃一3.5℃,海平面上升最可能值为50厘米。海平面的升高直接威胁到沿海国家以及30多个海岛国的生存和发展。

(3)

厄尔尼诺

位于南纬4~14°的秘鲁是世界上产鱼的大国之一,这个国家的鱼粉产量占世界首位。这是由于秘鲁沿海存在着一支旺盛的上升流,也就是说,在那一带海区里,除水平流动的海流外,还有不断地从海底深层向海面涌升上来的上升流,这种上升流能把海底丰富的磷酸盐和其他营养盐分带到海洋上层,滋养着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如果这支上升流减弱或是消失,这样,临近赤道区的暖流就会入侵,引起秘鲁沿岸海域的水温升高,经初步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平均5年左右发生一次,发生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个月,长可达二年。当地居民把这种暖流的季节性南侵,由此引起的海面水温升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在一般年份,这种现象大约隔几年就会在圣诞节前后发生,向南侵犯的范围只能到达南纬几度,待到来年3月,海面水温又恢复常态,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鱼类和鸟类没有多大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各年发生的状况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年分暖水入侵的距离远些,有的年分则近些。暖水入侵强盛时,可抵达南纬十几度,这时秘鲁沿岸水温就会迅速增高,生活在这一海域里适应冷水环境的浮游生物和各种鱼类,就会因环境的突变而大量死亡,与此同时,以鱼为食的各种海鸟,也会因缺少食物大批死亡。

经多年观测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不仅对秘鲁沿岸带来灾害,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异常。每当厄尔尼诺现象严重时,常发现全球一些地区或是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而另外一些地区则是久旱无雨,农业歉收。科学家们把这种带有全球性的气候变异与厄尔尼诺现象紧密联系起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很紧密的关联,全球气候异常的前兆往往可以从上年或年初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状况中找到。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机制也有了新的认识,对厄尔尼诺现象最初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只有发生在中、东赤道太平洋地区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升高,通常要持续一年以上的增温现象才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4)

臭氧层变薄

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总量只占大气的百万分之0.4。在一般温度下,为气体状态,呈浅蓝色。大气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集中在平流层25--30公里范围内,称为臭氧层。可是如果把臭氧气体统统压缩到地面大气压力情况下,单位面积上的臭氧层厚度只有薄薄的3毫米。这个薄薄的臭氧层,能够阻止太阳光中99%的紫外线,有效地保护了地球生物的生存。如果减少到正常值的50%以上,人们形象地说这是个臭氧洞。南极臭氧洞2000年9月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超出中国面积两倍以上。最近十年北半球的臭氧总量减少了3 .6%,引起皮肤癌、白内障、免疫力下降等疾病。强烈的紫外线会使农作物、微生物产量大幅下降。甚至会危及海洋20m深处的鱼。

(5)

土壤过分流失,土地荒漠化扩展

土壤最重要的成分是"有机质",它由微生物和动植物的代谢物组成,是土壤的养分。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不足以使大量的植物生长的状况就是土地沙化。沙化土壤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物,沙壤粗糙如砂、保水能力很差,即便有植物生长,也十分稀疏。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400年。但,现在全世界35%的土地荒漠化。

非洲的荒漠化问题在全世界最为突出;但所有大陆都存在荒漠化。在亚洲,70%的干旱耕地约100万公顷面临荒漠化。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的损失达423亿美元,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球荒漠化面积为4.56×107km2,几乎等于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的土地面积的总和。有9亿人的生命受到荒漠化摧残。

(6)

酸雨

酸雨不仅对淡水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又使土壤酸化,并危害植物根系和茎叶。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植物受到危害,动物和微生物相继受到影响,破坏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科学家曾经试验给植物浇酸水,只要水的pH值低到3以下,水稻、松树、向日葵等叶子表面就会出现坏死斑点;显微镜下观察叶子表面的毛孔和气孔都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而且酸水夺去了植物体内的钙镁等物质使植物逐渐衰弱。植物叶子变黄就是因为镁不足,叶绿素难以合成的缘故。松树等针叶树所以对酸雨特别敏感,是因为针叶树全年不落叶,酸雨造成的损害会在针叶中逐年积累起来。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例如,冬小麦在pH为3.5的酸雨影响下将减产13.7%,pH为2.5时更减产34%。大豆和蔬菜也易受酸雨危害,使产量和质量(蛋白质含量)下降。在欧洲大陆的最北部北极圈附近地区,许多地区的苔藓和地衣因酸雨而消失,所以出现了“地衣沙漠”的名词。

另外一个严重问题是,酸雨还使土壤中的铝、汞等十分有害的金属离子游离出来。这不仅对陆地植物,而且对水生的动植物都是十分有害的。欧洲和北美几千个湖泊鱼类灭绝成为死湖,这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过去加拿大等国家曾试验在湖中和农田中加石灰中和酸性,但是湖中鱼仍不能存活,农田施用石灰有些情况下也不起作用,主要就是因为湖水和土壤中因酸化溶出的金属铝、铜、锌、镍等离子毒性并没有消失的缘故。

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成分中,以硫酸为最多,一般约占60%一65%,硝酸次之,约30%,盐酸约5%,此外还有有机酸约2%左右。硫酸主要是因为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硫,其中最大的排放源是发电厂、钢铁厂、冶炼厂等,还有家家户户的小煤炉。目前全世界人为释放的二氧化硫每年约1.6亿吨。硝酸是由氮氧化物形成的。氮氧化物气体主要是在高温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汽车发动机燃烧室中,以及矿物燃料在高温燃烧时都会放出氮氧化物。氯化氢的人工源除了使用氯化氢的工厂以外,焚烧垃圾(塑料制品中有大量的氯)和矿物燃料燃烧时也都会释放这种气体。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自然源相比数量上虽然大体相当(即各占约50%左右),但是因为自然界自我清洁能力有限。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形成酸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雨,则酸性物质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叫做干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害最重,常首先成片死亡。

1979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环境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并于1983年生效。《公约》规定,到1993年底,缔约国必须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为1980年排放量的70%。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7)

森林面积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热带雨林地处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赤道周围的三十三个国家,形成一条带子,占地球陆地面积7%,是全世界最关注的环境区域。热带雨林对地球和人类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最主要的有:

1) 它为地球半数以上的生物物种提供了栖息和生存地,因此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2) 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如:巧克力、坚果、水果、胶类、咖啡、木料、橡胶、天然杀虫药、纤维和燃料;

3) 它是一座天然药库。从医疗手术中使用的麻醉剂,到避孕药丸,再到治疗高血压、白血病、帕金森病、恶性淋巴肉芽肿病、多发性硬化症等难症和绝症的药物,热带植物给人们提供了药效很好的成分,已用于临床;

4) 它可以大量吸收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因而能够帮助减少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具有维护地球气候平衡的功能;

5) 它能大量吸收降雨,储存淡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洪水的发生;

6) 它为地球上近一亿人口提供着生活资源和生存基础。

热带雨林只分布在中美州、非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我国的云南和海南岛有热带雨林,是珍贵的地球财富。

(8)

环境污染加剧

任何不属于空气成分的物质大量进入空气之后,空气污染就发生了,比如:燃烧释放出的黑烟。在城市和农村,空气里常常含有少量或微量的其它气体成分,比如:一氧化碳、氮和硫的氧化物、甲烷、臭氧、硫化氢、碳氢化物、氯氟烃(CFCs)以及各种悬浮颗粒物。大自然中的植被(树木、灌木和草)可以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和多种空气中的污染成分和颗粒物。所以,在植物茂密的地方,空气往往很干净、清新。但是,如果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过高,植物也会受到毒害。水污染本不是人类有意制造的,只因为无知,人类才做了这毁掉自己生命之源的蠢事。水体本身有一定的自净能力,那是水生生物的功劳。植物可以吸收废水中的成分变成自己生长需要的营养,微生物可以在溶解氧的帮助下分解水里的污浊之物, 把它们转化成干净的二氧化碳和水。于是,大自然中的水流才得以保持清澈透明。但是,当我们把过多的生活和工业污水排入水体(河流或湖泊)中,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毒害了能够吸收和分解污物的水生生物时,水体污染就发生了。汽车排放的酸性物质氮氧化物会与空中的水蒸气直接形成酸雨,对城市环境和森林地区造成酸雨危害从食物到垃圾,从垃圾到肥料,从肥料再滋养食物,循环往复。这是一个十分珍贵、充满智慧的传统生活经验。当今的发达国家对垃圾处理进行了反复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仍旧是:堆肥是处理垃圾最好的办法。汽车排放的铅粒,泄漏的汽油对公路旁的农田、地下和地表水体有直接的污染作用。现在全世界有13亿人居住在未达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的城市。

第4篇:环境变化范文

(一)唐宋时期气候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在农业社会中,一般说来气候是决定经济状况好坏的主要因素。历史时期我国气候的演变大致是冷暖交替,但其总趋势是由暖变寒,即温暖期趋短,程度趋弱;寒冷期趋长,程度趋强。七世纪中期气温变得高于今天,此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十世纪后半叶。十一世纪初气候转寒。十二世纪初气候加剧变寒,气温低于现今。十三世纪初气候开始回暖,但气温仍低于现今,这种情况持续到十三世纪后半叶[2]。由此可知唐五代处于温暖期,而两宋基本上处于寒冷期。唐宋之际经历了由暖转寒的气候变化。

上述气候变化影响了粮食作物的生长期。唐五代温暖期作物的生长期比现今长十天以上,两宋寒冷期作物的生长期则比现今短[3]。唐人韩鄂在《四时纂要》四月条下已谈及麦之贵贱与贮麦之事,而宋太宗、真宗几次在汴京之郊“观刈麦”则在五月[4],说明北宋小麦收获日期比唐代大大推迟了。唐两税法规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而北宋夏税纳毕期南北三个不同的地区分别为七月十五日、七月三十日、八月五日;秋税则十二月十五日毕,后又并加一月[5]。此亦可证北宋谷物收获期大大迟于唐代。南宋时连江南的冬小麦也要迟至五月才成熟[6]。麦收的推迟必影响其他作物的种植,因此一年中总的生长期缩短了。气候变化的幅度会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因而北方气候变迁幅度大于南方,所以两宋时气候转寒所导致的生长期缩短,南方没有北方严重。

气候变化也影响了粮食作物的产量。在我国,气温每变化1℃,产量的变化约为10%。此外年温普遍升高或下降1℃,冷害的频数会随之大量减少或显著提高,这对产量也有重大影响[7]。唐五代温暖期北方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比前代增长了10.3%,宋金寒冷期则比前代减少了8.3%[8]。但在低纬度地区,温暖气候对冬小麦种植反而不利,因为它需要经过春化阶段,即一定的低温条件。所以直到两宋寒冷期,小麦才在南方普遍种植。水稻是需要高温的作物,其产量受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低温不仅影响其发芽,同时也不利于结实,易于增加空秕率。南宋时以长江为界,南北水稻亩产相差悬殊:“大率淮田百亩所收,不及江浙十亩。”[9]宋代南北普遍变冷,但南方变幅小于北方,加上其他有利条件,因此粮食亩产量普遍高于北方。

气候变化还影响了粮食作物的分布。年平均气温下降2℃,生物的分布区域就要向南移纬度2°~4°,反之亦然。唐五代温暖期北方农业区向周边扩展,水稻广泛分布,关中、伊洛河流域、河内、黄淮平原、幽蓟等地都大面积种植水稻。两宋寒冷期北方农业区南退,水稻种植范围明显缩小。除河北平原淀泊地带、黄淮平原淤灌区在一段时期内较大面积地种植水稻外,北方其他地区的水稻分布均少而分散。北宋和金朝政府都奖励开发稻田,但终于无法恢复往昔之盛况[10]。然而,转冷的气候却未能阻止南方水稻种植区域的扩大。宋代除长江流域外,闽江、珠江流域也广植水稻。小麦的种植,虽无证据表明宋代北方种麦少于唐代,但南方种麦大大超过前代,却无疑问。南宋建炎、绍兴年间,江、浙、湖、湘、闽、广“竞种春稼(小麦),极目不减淮北”叫。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气温较唐代低,有利于小麦的春化,恐亦是缘由之一。

气候变化对经济作物的影响也很明显。自唐前期至南宋,蚕桑业中心逐渐从河南、河北移至江南的太湖地区,桑树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南宋年平均温度比唐代低2℃~4℃,要使种桑养蚕温度保持与唐代相同水平,蚕桑地区必须向南推移2.2—8个纬度。河南、河北约在北纬34°—38.5°,太湖约在北纬30.5°—31°,两地相差3~8个纬度,符合上述温度与纬度变化关系的原则[12]。喜温果树的种植范围也向南移动,如柑桔,唐代种植的北界东起长江中下游北岸,西沿汉水而上向西北延伸,且唐代史料中未找到柑桔冻害的记载。但十二世纪初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柑桔多次遭受毁灭性冻害。柑桔是多年生植物,产量随树龄而增长,冻害会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从而迫使其种植范围向南退却[13]。

降雨这一气候要素的变化也对农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一百毫米降水量的变化相当于每亩五十公斤水分潜力的变化,而年降水量增加或减少一百毫米,我国东半部的森林农业区会向西北扩展一百公里或向东南退缩一百公里[14]。历史上千旱期常与寒冷

期重合,在北纬35°—40°地区尤其如此[15]。这样农业会受到更严重的影响。南宋与金对峙时期的北方,恰当既冷且旱时期,黄河流域降雨量普遍减少。南方则不然,长江流域之雨量反见增加。这是由于十二世纪恰为历史上太阳黑子发现最多之时期,而雨量既可因黑子增加而增进,亦可因黑子增加而减少。长江流域属前者,黄河流域属后者。因此这一时期黄河流域虽亢旱,长江流域却雨雪丰盛[16]。金代北方因缺乏水源,水稻种植更加困难,而华北小麦开花至成熟时期雨量稍逊便会歉收,若遇亢旱则更不可收拾。此间南方农业继续发展,而北方农业停滞不前乃至趋于衰落,与南北两地雨量变化的不同趋势是有密切关系的。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气候的变化与南北农业的盛衰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因农业还受其他自然、社会因素的制约,情况便颇为复杂。气候变冷使生长期缩短,北方复种指数因而处于较低水平,即便有品种、技术的改进,仍只能维持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自唐以来两季轮作及稻麦复种发展的趋势则未受到气候变冷的太大阻遏。在气温降低、雨量减少的双重作用下,北方单位面积产量明显下降。南方气温变幅小,雨量仍充足,加上其他有利条件,亩产反而有所提高。宋金时期北方继十六国北朝之后出现第二次改农为牧的,这虽与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有关,却也是农业区在寒冷气候之下向南推移的表现。南方既未受政权更迭的影响,农业区又可自温带向亚热带扩展。凡此种种,都有利于南方农业的总体实力超过北方。若进一步深究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则从宏观上看古代经济开发对气候的影响虽远不如现代显著,但从微观上看人类活动的个别项目对气候的影响则已是现实的问题。如农田开发后水土流失使地表不能蓄水,改变了地表温度及水分性质,也就引起近地层气候的变化。不良耕作方式影响了气候,而气候又反过来影响了农业。唐宋时期北方确已有此端倪,南方则要到更晚一些才出现这类问题。

(二)唐宋时期水文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水利工程大多是就近利用天然水源,或筑坝蓄水,或修渠灌溉。因此天然淡水水体的存在与否,是决定水利工程从而是决定农业兴衰的重要因素。湖泊是浅层淡水的集聚之处,其扩展与湮废是水文变化的重要表现。以下主要探讨湖泊的变迁及其影响。

唐宋时期南北方湖?白变迁的趋势不同,北方趋于减少、缩小,南方趋于增加、扩大。不同的变化趋势对农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曾相当丰富,湖泊众多,星罗棋布,后因气候变迁及农业开发,水体大量减少,湖泊不断消亡。试以山西、河北、河南为例,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山西。据《水经注》、《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域志》的记载,今山西省境内的湖泊,北朝有十六个,唐代有七个,宋代仅有三个。三本书的作者在记载湖泊时取舍标准可能不一样,但结合泉水、地下水、土壤水分、河流流量等情况加以分析,可知山西的水文变迁确在朝着水资源减少的方向发展。湖泊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缩小、消失,正是水资源减少较为明显的表现[17]。这一情况使农田灌溉受到影响,土地承载人口的能力因而下降。晋西南原为人口稠密地区,唐代设有十一个县,宋代减到七个[18]。自唐至宋,山西的人口数量与密度均处于下降趋势。水资源减少还使部分地区的农业从集约经营倒退回粗放经营。宋代的山西除汾河河谷以精耕细作占主导地位之外,其余山区大多是刀耕火种[19]。比起唐代,其耕作方式显然是倒退了。

河北。今河北省西南部北朝时尚有湖、渊、泽、池不下十余处,唐代这一带湖泊仍不少。河北中部、东北部唐宋之际亦存留不少湖泊淀群。但宋金之后,这些湖泊池淀多数堙灭。如北宋末黄河泛滥,泥沙淤填了河北西南最大的湖泊一一大陆泽;金以后永定河南徙及滹沱河北泛,河北中部的众多湖淀也被泥沙淤填[20]。这一情况使河北水稻种植由盛转衰。北宋曾于河北平原中部利用白洋淀一一文安洼这条冀中洼地带的大小湖泊,大兴稻田,“置斗门引淀水灌溉”[21]。这一带湖泊堙废后,水稻再无法大面积种植了。兼具蓄洪和灌溉功能的诸多淀泊消失后,河北灾害频率急剧上升。唐五代的343年间,河北有41年遭水灾,13年遭旱灾,平均6.3年受灾一次;宋辽金的319年间,河北有43年遭水灾,35年遭旱灾,平均4.3年受灾一次[22]。河北农业从此一蹶不振,不复昔日发达景象。

河南。宋以前今河南省境内湖泽、陂塘之数不少,黄河两岸周围尤多。由于黄河不断决口、改道,大量泥沙的沉积使这些湖泽、陂塘逐渐被淤没。特别是南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南徙夺淮后,原有湖泽和历史时期所修人工陂塘大多被堙埋。具有调节水量和灌溉农田功能的湖塘消失后,黄河泛滥时河水四溢于平原,农田倍受其害,干旱时节则农田缺乏灌溉用水,抗旱能力下降。唐时圃田泽、孟诸泽等大湖均有沟渠与黄河相通,其积水面积随黄河河水的消长而消长,它们堙灭后,不复具有调剂水量的作用,周围大片农田极易受淹。历史上有名的芍陂、鸿郄陂等曾长期发挥作用,均可溉田几十万亩,它们的堙废造成灌溉事业的莫大损失[23]。湖泽、陂塘的消失还使河南不复成为水稻栽培的重要地区。唐玄宗时许、豫、陈、亳、寿等州有水田百余屯,占全国屯田九分之一[24]。后唐与北宋也都于洛阳设稻田务。而金代只能在某些低洼积水之处暂时种稻,水退后仍种麦。如兴定四年(1220)河南大水,遂命唐、邓、裕、蔡、息、寿、颍、亳诸州及归德府有积水处种稻[25]。水源缺乏、水田荒废,与湖塘消失密切相关。

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一直比较丰富,虽然江河湖泊有所迁徙盈缩,但总的来说水资源并未减少,有的地方淡水水体还有所扩大和增加,亦举例述之。

洞庭湖地区。东晋南朝时洞庭湖地区由沼泽平原演变为大湖景观。唐代洞庭湖周回达五百余里,东洞庭水面已开始向西洞庭扩展,赤沙湖有纳入洞庭湖的趋势。宋代洞庭、青草、赤沙三湖已连成一片水域,周回达七八百里,面积比南朝扩大近一倍[26]。湖区屯垦与湖泊水域扩大相伴而行。水域扩大增加了农田灌溉用水,然而近湖农田也易受水淹,人们于是筑堤捍田,又随泥沙淤积而展开围垦。唐宋时湖区围垦从西向东推进,并形成三次。南宋时湖区每年约提供商品粮四十万担[27]。今沅澧人湖处,淳熙年间已是“桑麻蔽野,稼穑连云”[28],肥田尽垦,人烟稠密。唐宋时期洞庭湖的变迁对湖区农业生产起了促进作用。

鄱阳湖地区。鄱阳湖古称彭蠡湖。唐代其湖周已达二百余公里。唐末五代至北宋,彭蠡湖迅速向东、向南扩展,迫近鄱阳县城,从而兼有鄱阳湖之称。宋元时期的鄱阳湖与隋唐时期的彭蠡湖相比,已扩展出一个“弥茫浩渺,与天无际”[29]的鄱阳南湖[30]。由鄱阳湖水系冲积而成的平原约二万平方公里,唐宋以来这里水利繁兴,灌溉便利,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元?v年间都颉著《鄱阳七谈》,“言滨湖蒲鱼之利,膏腴七万顷,柔桑蚕茧之盛”;“言林麓木植之饶,水草蔬果之衍,鱼鳖禽畜之富"[31]。湖区的洪州、江州、饶州、南康军等都是产米重要地区。如洪州“其田宜?p徐,其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最”[32],乃是漕粮极多的区域。宋代鄱阳湖区产粮基地的形成,是湖泊水域扩大和人们兴修水利的共同结果[33]。

太湖地区。太湖面积原先远较后来为小。唐代太湖人海水路受阻,湖水泛滥,太湖面积因而扩大了。人们排除积水,与水争地,并疏浚人海通道,创立堤岸水闸,形成历史上少见的水网。这一过程持续到宋代。宋时太湖面积已达二千平方公里,与汉代相比扩大了三百至四百平方公里。太湖以北以东还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其中不少是形成于唐宋时期。湖泊之间,有许多塘、浦互相沟通。水网化的形成促进了灌溉事业的发展,大量土地从而得到开发[34]。太湖地区因此成为重要的产粮基地。中唐时期该地区每年调出稻谷三十万石以上,占当时北调的南粮总数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35]。宋代太湖平原“原田腴沃,常获丰穰”[36],成为我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而宋代太湖地区围田的大规模发展,为以围田为代表的南方水田农业最终超过北方旱地农业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的水文变化与南北农业的盛衰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年度和季节上雨量分布都不均匀,黄土和褐色土的物理性能又较差,因此很早就发展起以防旱保墒为核心的耕作方式,它对地表浅层淡水的依赖程度本来就较南方为甚。宋金以后这一地区湖泊急剧减少,使农田灌溉用水日益缺乏,防旱保墒日益困难。北方农业的优势便难以保持下去。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较稳定,雨量丰富,然而红壤物理性能也不佳,且沼泽广布,多低洼之地,易于积涝。因此当这一地区农业发展起来后,逐渐形成以调节用水、防洪排涝为核心的耕作方式。唐宋以来南方水资源的保持稳定乃至有所增加,在充分供给农田用水的同时也未给防洪排涝造成不可克服的困难。这对南方农业超过北方不能不产生意义重大的影响。必须指出,全新世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即已呈扩大和增加趋势,只是到了唐宋时期这一变化才对农业生产起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说明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社会因素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若进一步探讨经济开发与水文变迁的相互影响,则北方农业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频繁泛滥的改道,众多湖泊因而被淤填,农业因而深受其害。这一因果链即此种相互影响之例证。南方农业与水文之间并不存在这种不良的相互影响,故未有此类恶性循环。

(三)唐宋时期植被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工植被代替天然植被的过程。就阻遏土壤侵蚀而言,前者不如后者。并且耕耘疏松了表土,这就不是阻遏而是有助于侵蚀了。加上手工业和建筑业对林木的砍伐,则经济开发愈早、程度愈高,天然植被的破坏也愈烈。植被变化虽也有自然原因,但与气候、水文变化相比较,它更多地归因于人为因素。唐宋时期南北森林普遍受到砍伐,然而北方森林的砍伐此前已持续很长时间,南方森林则在本时期始有较多的砍伐。就森林破坏的程度和范围而言,北方也更严重和广大。

黄土高原、关中盆地和华北平原是北方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因此森林的破坏也最早。至唐宋时,这种破坏已持续了数千年之久,并已从平地扩展到丘陵山地,最终达到影响生态环境的地步。

在今陕西、宁夏及山西西部、内蒙中西部、甘肃东部这一区域内,唐宋时期由于农田开垦和远程采伐,平原和山区的森林都受到严重破坏。吕梁山原是森林茂密地区,唐时其南端森林已大为减少,主要林区已退缩至其北端。六盘山、陇山、岐山的森林唐时仍不少,但宋时六盘山的森林未见记载,陇山森林大致如旧,而岐山森林已荡然无存。关中平原唐宋时已几乎没有森林[37]。该区域植被的破坏给自身及黄河下游都带来严重恶果。唐代西北垦田大增,虽获一时之利,却使黄河含沙量剧增。宋代北方垦田虽趋于减少,但贫苦农民为得到耕地仍在不顾后果地开垦山田:“河东山险,地土平阔处少,高山峻坂并为人户耕种。”[38]坡田开垦加剧了水土流失。从唐后期起,黄河结束了自东汉以来的长期安流局面,下游泛滥频仍,危害严重,中游植被的破坏对此实难逃其咎。

今河南省境内,公元前2700年森林覆盖率为63%。南北朝末年此比率降到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本期内以砍伐熊耳、外方山以北山林为主,豫西、豫南山林尚完好。北宋末河南森林覆盖率仅为七分之一至六分之一。本期内豫北、豫中山林已消耗殆尽;伏牛山以北山林也所剩无几,以南则尚有林木,惟大别、桐柏山林木尚完好。冶铁、陶瓷等耗费巨量木材是唐宋时期的特点。估计每座铁炉的年耗林量是三百多亩山林,而烧制陶器一百三十斤则费薪百斤。金人占领河南后,因气候转寒,极不利于次生林木的恢复,森林植被每况愈下[39]。森林有强大的蓄水保水功能,它能调节地表水流,减轻洪涝。森林破坏导致水旱频仍。唐代河南道、都畿道已成为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区。公元624年至741年间,河南道患旱、涝、蝗灾三十二次,居全国之首[40]。洛阳在唐代共遭水灾二十二次,洛水共泛滥十六次,均居全国前列。究其原因,实与森林过度砍伐造成水土保持破坏有关[41]。

今山东省境内,公元前2700年森林覆盖率为46%。秦汉时山东人稠地狭之势有增无已,森林破坏甚于邻近地区。唐宋时山东人口与垦田再度增加。北宋时京东路(略当今山东省)有耕地近二十六万顷,即使山区亦开垦殆尽,其户口居全国第五位,是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本期内森林破坏已趋于恶化。原始森林砍伐殆尽后次生林又遭反复破坏,许多地方已出现光山裸岩。沈括说:“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42]可见山东森林的破坏比他处严重。公元1700年山东森林覆盖率仅为1.3%,为全国倒数第一[43]。唐宋时期山东经济受森林破坏的影响,最显著的莫过于手工业因缺乏木料柴薪而趋于衰落。如出海船只本地无法制造,均需由南方船场提供;盐业产地和管理机构的数目大大少于淮南和江南,不复前代居全国首位之盛况等等。

南方开发较迟,森林的破坏也较迟。东晋以后南方丘陵山地的林木开始被较多地采伐,但因雨量多、气温高,植物自我更生能力强,林木被采伐后随即天然更新。唐宋时采伐量增加,范围扩大,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亦属局部。

唐代江淮开发程度已很高,但中晚唐时苏、饶、湖、越、扬州及长沙、豫章的森林资源仍十分丰富,故有“材干筋革,出自江淮”[44]之称。虎、象一类以森林为栖息之地的动物,唐时仍大量存在于南方。宋代东南丘陵和华南山地均已开发,但虎、象仍出没于此地。宋时福建漳州漳浦县“素多象,往往十数为群”[45];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有人报告两广境内雷、化、新、白、惠等州“山林有群象”[46]。可见森林仍所在多有。南方人工造林的成就也超过北方。茶叶、毛竹、杉木、油桐、油茶等人工林,分布范围已由近山深入到高山远山。

相对完好的南方森林植被比较充分地发挥了调节气候、蓄保水分和抗御灾害的作用。宋代南方虽亦受寒冷的影响,但冷旱兼有的情况不多见,湖?白干涸堙塞的情况亦甚少。南方的自然灾害远较北方为少为轻,极少发生旱涝蝗相继之事。南方农业得益于此,其优势日益明显。“苏杭熟,天下足”[47]、“苏湖熟,天下足”[48]等民谚即是反映。南方以木材为原料、燃料的手工行业也相继凌驾于北方之上。唐代煮盐业分布地点南方大大超过北方;宋代“海舟以福建为上”[49];北宋中叶银、铜、铅、锡等金属矿的产量,南方也均高于北方。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南北经济的消长与两地植被的优劣明显相关。唐以前北方发达程度虽长期高于南方,但其开发方式主要限于拓展耕地,故天然植被破坏严重。因作物生长期短,人工植被也不免出现间断空缺。北方生态环境所受的破坏经长期积累,终于在唐宋时期显露出来,成为南北经济逆转的原因之一。南方开发方式有其特点,平原低地多围垦造田,丘陵山地则多栽种经济作物。作物生育期相互衔接,人工植被覆盖完好。尤其是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对地表的覆盖更佳。南方天然植被虽也遭毁坏,但不严重,因而南方经济的发展未受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影响。南北方植被的差异既源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又源于不同的开发方式,而不同的开发方式复与历代统治者在南北方推行的不同政策有关。北方长期作为政治中心,在传统的耕战政策指导下,统治者发展农业的目的是以农养兵、以农立军,其侧重点在军粮马料的生产,且往往征之过甚。为满足这一需求,便须竭尽全力向土地索取粮食,以毁坏天然植被、放弃多种经营为代价的单一粮食生产方式因而确立。南方经济一般是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人为干扰较少。统治者的征调也多折钱绢,便于农民在生产粮食的同时,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于是,唐宋时期南方农业虽还以粮食生产为中心,但已努力朝多种经营方向发展,形成当时中国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百事通

(四)唐宋时期土壤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从不同的方向改变着土壤,适当的耕作方式使土壤肥力得到合理的演变,不良的耕作方式使土壤肥力下降以至变得瘠薄。变化了的土壤反过来影响农业的发展进程和方式;土壤肥力提高促使人们进一步探索培养地力和精耕细作的方式方法;土壤的贫瘠迫使人们在更大范围内以广种薄收的方式从事农业经营,以弥补单产不足,从而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唐宋时期南北方土壤的变化及其影响便是沿着上述两个不同方向的轨迹运行的。大体上,北方土质由优转劣,生产因而下降;南方土质不断优化,生产因而上升。

黄土高原土质变差的主要原因是表土流失、养分丧失。黄壤在《禹贡》中被认为是全国最肥沃的土壤。汉代关中以“陆海”般的富庶夸尚于当时,实有赖于疏松而自然肥力高的黄壤。但因多年垦殖,草木根茎尽除,且农民多不施肥料,黄壤自然肥力因而随耕垦年限的延长而下降。更严重的是,疏松的黄壤最易遭水土流失及风蚀表土之害,耕地因之或完全丧失,或肥力大减。当代黄土高原每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损失土壤三千七百吨,黄土地区每年流失的养分几十倍于全国施用化肥的总量[50]。据此推测历史时期流失的黄壤及其养分,实乃惊人。唐代关中土质已明显下降,史载同、华二州“地迫而贫,所献常觳(hu)陋”[51];陕州亦是“土瘠民贫”[52]。但唐代沟壑分割仍不严重,尚存许多广阔的“原”。北宋以后水土流失加剧,原面日益缩小消失,才形成沟壑纵横的局面[53]。

华北平原土质变差的主要原因是黄河不断泛滥使土壤沙化、盐碱化。唐后期起黄河频繁泛滥改道,大量泥沙在河水漫浸所及之地形成堆积,从而促成有关地区土质的改变。河水淤灌有时虽也起到肥田的作用,如北宋时的淤田就是利用决水把肥沃的淤泥漫浸到田地里,但使用此法肥田从反面证明当时华北平原的许多地方土壤已十分贫瘠,诚如沈括所说:“深、冀、沧、瀛间,惟大河、滹沱、漳水所淤,方为美田;淤淀不至之处,悉是斥卤,不可种艺。”[54]且河水淤灌对土壤成分的改变因时而异,“水退淤淀,夏则胶土肥腴,初秋则黄灭土,颇为疏壤,深秋则白灭土,霜降后皆沙也”[55]。沙质壤土(白灭土)和沙的漫浸显然无益而有害。

北方土质差影响所及,首先是粮食单产下降。吴慧认为,唐时一般亩产粟1石,合汉量为亩产3.81石。宋以240步为亩,一般亩产粟亦1石,合汉量为亩产1.072石[56]。北方旱地亩产下降由此可见一斑。除气候变冷外,土地肥力下降亦是其重要原因。其次,原有土地承载人口的能力下降,迫使人们继续拓展耕地,甚或抛弃旧业,另开新地,终至草原、林地、陂泽洼地、丘陵陂地都成了耕地。耕地在掠夺式经营和自然灾害的双重作用下又变成沟壑陡陂和土阜,于是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穷。这种趋势变本加厉地发展,乃是唐五代以后之事[57]。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战国秦汉时期由于湖沼四布、榛莽丛生、土质紧密,其耕地被视为下田。随着这一地区的开发,其土质逐渐优化,唐宋时期其土壤肥力已有较大提高。促成这一变化主要有以下因素:

其一,由于常年种植水稻,在水稻熟化的培育下,本区内形成广为分布的水稻土,原来的土壤特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形成水稻土所特有的形态、理化和生物特征,它更加适合水稻的种植。江南低洼卑湿之地宜于植稻,水稻土首先形成于此类地区。丘陵红壤地区不断由旱地改水田,其肥力低、易板结的土性得到改造,土壤熟化加快;盐渍化土壤地区通过稻田的洗盐、压盐作用,土性亦得到改善。这些类型的地区也先后形成广泛分布的水稻土。

其二,由于本区发展种植业的平坦土地有限,耕地扩展的趋向必然是低处和高处。于是在南方农业土壤演变史上就出现了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独特创造,亦即围田和梯田[58]。围田乃退湖沼为田,就获得宝贵的土壤资源而言,它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湖沼淤泥有机质十分丰富,一旦解决了积涝问题,昔日涂泥之地即变为膏腴上田。南宋初“三十年间,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59]。昔日水沼卑下之地尽成肥沃高产之围田。梯田乃建造水平耕地于山坡之上,南方易于找到修筑田埂的坚实材料,又可引山泉溉田,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北方坡地难于解决的水土保持和农田用水的问题。江南丘陵红壤地区在梯田为水田的情况下,土壤肥力稳步提高。

其三,由于本区的人们摸索出了一套施肥改土而不单纯依靠土壤自然肥力的经验,进而创立了“地力常新壮”的理论,发明了因地制宜的治田、治肥与施肥的科学技术,因而使得土壤越种越肥沃,成书于南宋的《陈勇农书》便是这一套经验和技术的总结。它的出现表明南方的技术水平已足以使其土壤潜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南方土质优化影响所及,首先是粮食单产的提高。宋代南方亩产一般为谷4石或米2石,此数合汉量为亩产谷4.288石,比汉时稻的亩产2.777石增长54.4%,比唐时的3.81石(合汉量)增长12.5%10,考虑到宋代平均气温低于唐代,则此间南方土质优化对粮食产量提高的促进作用更加不可忽略。其次,在肥田沃土分布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宋代两浙路围田所在“皆膏腴之地”[61],尤其是太湖地区,“地沃而物夥”[62],乃著名产粮中心。江南东路的太平州、宣州、宁国府等地有许多肥沃的圩田,“多稼连云号上腴”[63],亦为产粮中心。此外鄱阳湖、洞庭湖地区也是盛产粮食之地。南方拥有众多的产粮基地,显示了其农业生产的实力和优势。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南北经济的消长与两地土壤资源的优劣有关。土壤是人类赖于生存的不可代替的资源。土壤在一定条件下能持续生长出人类需要的植物产品,然而这种生产能力并不是无限的,这就需要人类在索取的同时对土壤的养分、水分等进行补偿。但是小农经济在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同时却无力对土地进行更多的投入。唐宋时期先后出现三次北人南迁的,此外还有无数次各种原因导致的迁徙,这更使北方农民无法对土地进行有效的投入。南方农民则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对土壤的各种补偿相对来说较有保证。这或许是此间南北耕作方式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拥有平坦广阔的耕地及肥沃的土壤资源曾经是北方农业居于优势的条件之一,然而不良的耕作方式却使得这一条件逐步丧失。南方在扩大土壤利用范围,解决山多平地少这一矛盾的同时,还逐步形成重视培养地力的耕作方式,从而促进了土质的优化。唐宋时期南北方土壤演变的不同趋势终于使土质的北优南劣变成了南优北劣,农业生产重心自北南移因而增加了一项重要条件。

这里要附带说明,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的变化除了各自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外,四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所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对社会经济产生着影响。如伴随寒冷而来的干旱会使水资源减少,水资源减少又使天然植被受到损害,而植被的破坏既导致水土流失又使气候条件恶化。这种自然环境诸因素的连锁变化,对北方经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气温降幅较小,雨量较充沛,使水资源保持相对稳定,天然植被因此未受大的损害,从而未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条件恶化。这种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较为和谐的关系,对南方经济所产生的良好影响,也是至为明显的。限于篇幅,本文未对这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新晨

(五)小结

以上从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四个方面的变化人手,探讨了自然环境变迁与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结论是: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不仅是南北方社会生产力互为消长的结果,而且是南北方自然环境的优劣互为逆转的结果。此处的优劣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客观变化所显示出来的孰优孰劣,而且指按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能适应的标准来判断自然环境的孰优孰劣。例如南方的自然环境不利于生产力相对低下的秦汉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却有利于生产力相对提高的唐宋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意义总是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的,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环境也日益显示出与以前不同的内容,从而表现出历史阶段性来[64]。

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演变,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基础的自然环境既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馈于社会经济活动,制约着经济效益。只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握二者之间的双向动态效应,才能对历史上的经济开发活动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65]。本文正是力图以经济、生态综合发展的眼光来观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问题的。为什么唐宋时期原来开发程度较高的北方一步步落后于正在开发的南方?仅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着眼显然无法加以圆满的解释。

如果将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加以综合考察,便可知北方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土地、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接近饱和,却不能负载继续增长着的人口,而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土地生产能力减退等与自然环境有关的因素,在这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致使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继续维持北方原有的生产经营,从而落在开发较迟、自然环境相对完好的南方的后面。

[1]参阅拙作《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若干问题探讨》,《光明日报》1988年6月15日。[2][16][50]《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75—498页;第58—68页;第313—316页。

第5篇:环境变化范文

沙漠、戈壁等干旱地带占据着地球陆地的近1/3。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在不毛之地的沙漠中开发和利用沙漠绿洲。随着人类人口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沙漠绿洲的开发和利用就越来越重要。然而,地球环境的变化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沙漠绿洲的开发和利用,反之沙漠绿洲的开发利用也会影响局地环境的改变。在我国现有的沙漠中,有不少的古代城镇及水利设施的遗迹。这些遗迹的废弃原因,大多与河流的改道和断流以及战争相关,有的还不清楚[1]。近年有学者提出东亚游牧民的南迁与气候的变化相关[2]。许多学者研究认为,随着全球变化,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在

变干[3~6]。然而,作者近来对我国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别是近15年来的变化研究表明,我国干旱区西部和东部的气温和降水变化是不同的。因此,研究我国干旱区环境变化与沙漠绿洲的开发和利用的关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总结沙漠绿洲气候特点、绿洲防风林效益,结合近年来我国西部干旱区气候环境及沙漠绿洲开发和利用的变化,阐明沙漠绿洲的开发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关系,为今后绿洲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沙漠绿洲的气候特点,防风设施的效益

2.1沙漠与森林的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比较

我们知道,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各个分量是随下垫面覆盖、水分及大气中的水分(云)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的。沙漠地带由于空气中水分(云)含量少,到达大气上层的太阳能几乎95%以上可以到达下垫面,而雨林地区只有约70%到达下垫面;由于反射率大和下垫面温度高,到达下垫面的太阳能作为净辐射能的部分在沙漠却少于雨林;下垫面的净辐射能在沙漠主要以显热交换形式传给大气,而雨林地主要以潜热形式与大气交换能量。因此,在大面积干旱荒漠地区,改变下垫面植被覆盖及土壤物理特性,会对局地边界层气候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2.2沙漠绿洲的气候特点

通过对在我国新疆吐鲁番距绿洲边缘1km的风蚀地建立的自动气象站与绿洲内气象站资料的对比分析[7]结果表明:由于绿洲内的灌溉和植被的增加,改变了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绿洲与邻近的荒漠相比,反射率下降,风速降低,地中热容量及热流量增加。在夏季白天,地表温度上升缓慢,净辐射值增加,而得到的太阳能大部分被消耗在蒸散上,显热输送却比荒漠地少;在冬季夜间,地表温度下降缓慢,净辐射损失减少。其结果,绿洲内的气温和地表层温度在冬季和夜间比荒漠地高,在夏季和白天比荒漠低。可谓冬暖夏凉、夜暖日凉。在7月,自早晨7~8时(地方时5~6时)绿洲内气温开始低于荒漠地,直到20时;而在12月大部分时间绿洲内气温高于荒漠地,只有在10~11时到15~16时(地方时13~14时)绿洲内气温才低于荒漠地。7月平均气温绿洲内比邻近荒漠地低1.1℃,12月平均气温绿洲内高出邻近荒漠地2.4℃。如果测站伸入荒漠内,这种差异会更大。对于湿度和降水,由于测站距绿洲太近,加之仪器问题(湿球纱布的夏季积沙和冬季结冰),没有明显差异。但有研究表明绿洲有增加湿度和降水的“湿岛”和增雨作用[8、9]。

2.3绿洲防风设施的效益

沙漠绿洲的开发,为防止风沙,防风林等防风设施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的研究表明[10、11、12],干旱区绿洲防风设施(林、网)不仅有防风、防沙的作用,对气候的缓和作用比湿润的日本要大,能抑制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以利水分的合理利用,促进作物生长。作物的生长高度和产量都随防风林的防护距离有明显的变化。另外,如上所述,在绿洲与荒漠之间存在有明显的温湿度差,这必然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局地环流,防风设施通过降低风速,同时调节温湿度的变化,增大绿洲效应。

343年来气候环境的变化

3.1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

作者选取处于我国西部干旱区大绿洲中的13个气象站,计算了43年来(1951~1993年)冬季(12~2月)和夏季(6~8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发现43年来冬季平均气温增加了2.0℃(若羌)~9.0℃(乌鲁木齐),13站平均增温3.0℃。但夏季平均气温却下降了1.5℃,在哈密甚至下降了4.5℃。43年来冬季降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而夏季降水量在多数站都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近15年来(1977年以来),降水量增加了5%(若羌)~100%(塔城、和田等)。我国西部干旱区大绿洲中的13个气象站1951~1993年夏季(6~8月)和冬季(12~2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逐年变化表明,近15年来我国西部干旱区气候环境的变化结果与绿洲效应一样,是冬暖夏凉、夏季雨水增加。

3.2干旱指数(P/(t+α))的变化

为评价气候环境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作者计算了夏季Martonne干旱指数(AI=P/(t+α),这里P为降水量、t为平均气温、α为系数,本文取0)。Martonne干旱指数越大,表明农业依存于水或灌溉程度就越低,即气候就越适合农业生产[13]。图1给出1951~1993年我国西部干旱区大绿洲中的13个气象站平均的标准化后的干旱指数逐年变化曲线及5年滑动平均、线性回归和5次多项式回归曲线。可以看出,干旱指数虽然波动很大,但在增加。特别是5年滑动平均表示出50年代后期的下降、60~70年代的波动和70年代后期开始的大幅度上升,表明气候环境向有利于人类和农业的方向发展着。

4沙漠绿洲的开发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

4.1近年来沙漠绿洲开发与利用的变化

近43年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绿洲扩大很快,新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近1.4倍。绿洲的扩大主要分两个时期:50年代到60年代初和近15年。早期的绿洲大多以自然植被的破坏和减少为代价。例如,在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流域,1951~1958年在原有植被的地带扩大耕地面积3648.5km2,而由于燃料及用材的需求,1958~1978年天然胡杨林减少了1748.9km2、沙漠化土地面积发展到2.17万km2[14]。而近15年的耕地扩大多是向沙漠要地,作者实地考察发现[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煤代柴使沙漠地带植被的滥砍乱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同时防风林也长大成林。这些变化正与上述干旱指数的变化相对应。

4.2绿洲的开发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

如上所述,沙漠绿洲有冬暖夏凉、夜暖日凉的温度调节作用和增湿增雨的作用,而这些作用正好又适应沙漠绿洲农业生产。所以,绿洲越发展,对环境调节作用就越大,从而绿洲就越能发展。反之,如果沙漠绿洲开发利用不当,如河流水源涵养林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水流不稳;过量超采地下水,破坏地下水资源引起植被死亡、土地旱化、沙漠化;过量灌溉,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盐碱化;滥砍乱伐,沙漠植被破坏引起沙丘活化、流沙再起等等造成绿洲退化,则会使绿洲效应减少,环境恶化,进而使沙漠绿洲进一步退化。也就是说,在沙漠绿洲的开发利用与局地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反馈作用:环境变好绿洲发展环境更好绿洲再发展;环境恶化绿洲退化环境更坏绿洲再退化,甚至消失。

5结论

综合几年来的沙漠绿洲气候与防风设施效益的研究、气候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考察,可得以下结论及建议:

(1)由于改变了下垫面和地表粗燥度,增加了水分(灌溉)和植被,沙漠绿洲与其周围的沙漠相比,有着冬暖夏凉、夜暖日凉的温度调节特性;有着增湿的“湿岛”效应;也可以有增雨作用。

(2)绿洲防风设施不仅有防风、防沙的作用,还能抑制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以利水分的合理利用;同时调节温湿度的变化,增大绿洲效应。

(3)近43年来,特别是近15年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的气候环境有冬季升温、夏季降温增雨有利于人类和农业生产的变化,但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山区降水等气象要素的监测。

(4)近43年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绿洲扩大很快,新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近1.4倍。特别是近15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沙漠地带植被的滥砍乱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同时植树造林得到了很大发展。近年的气候变化,特别是冬季的升温与全球变化有关,而夏季的降温增雨主要是绿洲的扩大、防风林的营造和沙漠植被砍伐减少的结果。

(5)在沙漠绿洲的开发利用与局地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反馈作用。环境变好绿洲发展环境更好绿洲再发展;环境恶化绿洲退化环境更坏绿洲再退化,甚至消失。决定这两种反馈作用的是大环境的变迁和绿洲开发利用中是否合理利用资源和按自然规律办事。近15年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的变化正是促使环境变好的反馈作用在起主要作用的结果。但是,在水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方面,却存在严重问题。因此,今后合理开发利用绿洲,对于局地环境的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6)由于人口的增加,向沙漠要地、要粮、要财富已成必然。但如果不能合理利用资源,盲目扩大绿洲;过量使用地下水和破坏沙漠植被,可能导致沙漠化和环境的恶化,甚至绿洲的消失。对于中国西部干旱区而言,要有对以水资源为主的自然资源进行区域性、流域性的总体评价和规划,把开发利用的重点放在开发利用节水栽培技术、改良灌溉设施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提高单位面积生产力上,以适应人口增加和环境变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夏训诚,等.新疆沙漠化与风沙灾害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86.

2FANGJ,LIUG.Relationshipbetweenclimaticchangeandthe

nomadicsouthwardmigrationsineasternAsiaduringhistorical

times[J].ClimateChange,1992,22:151~169.

3耿宽宏.中国沙区的气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30.

4ZHANGQ,CHENL.DryandwetvariationinChinainrecent30

years[J].ScientificaAtmosphericaSinica,1992,15:72~81.

5叶笃正,陈泮勤.中国的全球变化预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279.

6朱震达,陈广庭,等.中国土地沙质荒漠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50.

7DUM,MakiT.Climatedifferencesbetweenanoasisandits

peripheralareainTurpan,Xinjiang,China[J].JIRCASJournal,

1994,1(1):47~55.

8李江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环境与区域开发研究论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238.

9吴申燕.塔里木盆地水热状况研究——蒸发及其相关问题[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53.

10DUM,MakiT.Apreliminarystudyonthepreventionofdrifting

sandsanddesertificationinaridareas[J].JournalofAgricultural

Meteorology,1993,48:687~690.

本文关键词:沙漠绿洲环境变化相互影响

提要

第6篇:环境变化范文

(一)政府政策对营销环境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一个对其影响巨大的因素是所在地经济政策所形成的一个环境,这个环境是指企业推广自己产品和服务的一个销售空间,也就是企业终端销售的具体的一个区域。在这里,不同区域当中的消费者所呈现出的消费水准也是不相同的,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概念以及所需要的服务模式也是呈现出不同的需求,因此,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面会产生多种多样的个性消费思维,所以,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中进行营销活动,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市场空间环境使用不同的营销模式,但是,不论怎么转变销售的模式,所面对的消费者还是我国人民为主,所以在营销的模式上也不会出现太多差异。但是,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这样也会让企业的营销活动今后会面多更多的外国消费者,如果还是使用传统的营销模式,就会很难的在市场当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二)信息科技发展对于营销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时代已然来临,这种互联网当中所孕育而生的电子商务其实早已展开,不过早期的电子商业还是以大宗商品作为主要的发展对象。然而,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零售行业也是逐渐向着网络销售的模式开始靠拢。在如网络营销成为大势所趋的环境下,企业想要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一定要牢牢的抓住?@一环节,企业一定要做到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在今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无论是在对于产品的宣传还是对于产品价值的定位时,使用互联网进行相关的宣传推广以及调查都是必须并且能够有效做到的,消费者在网络上的消费已经成为了其主要的消费方式,网络消费者更是成为了当今消费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要对于网络营销的全新环境,要加大对于企业当中的销售团队进行全面的培训以及改建,保障营销活动能够达到网络环境的需求。

(三)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变化对营销环境的影响

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是每个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因此,企业要建立一个有效而又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且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让人才资源成为企业向前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企业在市场上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一名优秀的营销人员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所产生的变化也会使企业从产品的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方面向员工的职业素质以及业绩方面转变,如果一旦有着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出现了流失情况,那么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进程将会出现严重的打击,所以企业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打造出一支高质量的营销团队。

二、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对策

(一)调整市场营销策略

现如今我国的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政策开始不断的放开以及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所呈现的局势变化都会让企业今后所面临的市场变得更加的开阔。同时对于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也会随之变得更加激烈,目前全球化的经济交流也会让企业所面对的客户就会有着更多样的选择,同时企业也能够有机会去开阔出更大的市场。因此,企业如果要面对现在的营销环境的各种各样变化,一定要在关键时间根据环境变化来改善不能适应新环境的策略,把握市场环境变化的一个方向,在最早的时间里做出相应的改变。因为现在的竞争非常的激烈,市场上能提供给顾客选择的产品多如牛毛,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要做好对市场调查的工作,一定要及时发现顾客对自身产品选择发生改变的形势,企业应该对这个情况做出有效果的策略改变,根据消费者改变的原因来更新自己的产品和调整销售策略。

(二)对于产品进行创新

虽然现在的企业已经把互联网营销当做一个营销的重点领域,大多数的企业也都已经拥有自己的网络销售人员,网络营销在当今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要面对的不单单是营销人员建立的问题,同时也要注重自身产品的所面对的问题,要做到协调发展,在做好市场营销的同时,也要做到产品生命周期延长这一点。目前,很多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只要是能够保障产品的性能可以达到相关的规定就算是合格,而忽略了对于产品的创新意识。现如今很多企业都是缺少相应的创新机制,也就导致了产品的性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就导致了销售的利益出现了问题。所以,企业要对此专门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团队,来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以此来加大产品的销售数量。

(三)重视营销人才的积累

营销人才的积累工作是目前企业在面对营销市场出现变化最有效的保障机制,只有企业能储备更多的营销人才,才能在现如今营销市场变动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一个好的营销人才是能给于企业创造出无限的经济利益。因此,在进行营销人才引进的工作中,企业要做到岗位需求的加大,与此同时也要配合岗位的加大拿出合适的绩效工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培训系统来作为企业对提高营销人才的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同时,企业在人力资源管体制的模式上要也以合理且公平的绩效评估以及有效的绩效管理来进行对营销人员的激励。

第7篇:环境变化范文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生活环境;居住地;菌群失调

[中图分类号]R78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72-02

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AgP)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与慢性牙周炎有明显区别的牙周炎,其多发于年轻人,但也可见于成年人。生活环境与人息息相关,许多疾病与生活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为了探讨生活环境的改变对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是否存在一定的影响,作者对16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发病前后的生活环境进行分析、总结。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00年~2008年来我院就诊治疗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16例。男9例,女6例,年龄19~33岁。

1.2检测方法:①通过病史问卷来了解患者来我院就诊前的居住地是否发生改变,或发病前是否旅游或出差。②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和询问病史及检查病例来了解患者生活环境改变前后牙周的临床表现,从而确定不同生活环境出现患者的人数以及患者首次发病的时间。

2结果

16例患者的居住地都发生了改变,见表1。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见表2,首次发病的时间见表3。对比来我区后16例患者,出现牙周炎症状的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而出现牙周炎症状的人数有极明显的差异。

3讨论

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因未完全明了,虽已能肯定某些特定微生物的感染以及机体防御能力的缺陷是引起本病的两个主要因素[1]。同时,遗传因素与侵袭性牙周炎易感性也存在着一定联系,目前已发现IL-基因、L-4基因、Fcr受体基因、N-甲酰肽受体基因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等基因与侵袭性牙周炎易感性有相关[2]。但以上几种致病因素仅是针对患者发病后机体内发生的变化所进行的研究。而对患者发病前的情况,以及患者所处生活环境对疾病的影响却缺少相关研究,从而造成了侵袭性牙周炎病因研究的不完整性。

第8篇:环境变化范文

[关键词] 会计环境影响

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会计业作为社会文明的产物当然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由于影响会计这一事物的环境较为复杂,而且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它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教育和经济主体内部等八个因素,各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进步、共同发展。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WTO,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已经在会计核算和计量、会计准则和制度、会计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受到一系列的影响。同时,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也为进一步改革会计制度,加快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和会计实务国际间交流的步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一、加入WTO后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化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更全面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贸易制度,建立公平的世界贸易环境。享受在世界贸易组织体制内多边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普遍优惠待遇,改善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和条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处理对外贸易关系中发生的磨擦和纠纷,维护我方的正当权益。可以获得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有关经济贸易政策、法规和材料,参加有关机构组织的人员培训,有利于培养我国外经贸人才。这样看来,加入WTO将给中国带来 商机无限,也给会计这一上层建筑的环境带来影响。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必然改变。

1.会计环境在空间上的区域性与国际性并存,将促进会计实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地区特色化,且与国际性惯例逐步适应、协调,会计理论的共性和差异因会计环境在空间上的区域性和国际性并存而同时辨证的存在。各个国家的会计环境虽然有所不同,但其不是完全独立和封闭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尤其是通过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市场的开发,各跨国集团公司的国际性生产经营和资本的世界范围内流动,加之各类国际组织机构的努力协调,逐步形成世界性的大会计环境。

2.会计环境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和阶段性并存,使的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既赋有历史的继承,又体现了当代的特色,为适应各阶段的会计实务起到了指导、预测作用。某一历史阶段的会计环境是正确认识、评价这一历史阶段会计发展水平的客观基础,某一历史阶段会计发展状况,始终受到这一历史阶段会计环境的促进和制约,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改善,其结果必然会促进会计在各个方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并推动人类的会计思想、会计行为向更高的历史阶段发展。

3.会计环境在功能上的制约性和推动性并存,日益变化的会计环境与需求日增的会计信息系统之间时刻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一方面,会计环境通过一定的物质、能量、信息来制约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另一方面,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指导和预测功能,推动会计环境适应性变化。

二、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业的影响

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改革将更加深入,决策将更加透明,尤其是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有制类别、境内境外等,将普遍享受国民待遇,并按照国际惯例从事交易。随着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教育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均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会计环境也将随之发生改变,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

1.中国的会计环境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客观上限制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而多年来,国际会计理论一直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复杂业务为研究中心,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反映了这些国家的会计业务带有明显的“英美倾向”。中国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2001年11月又正式加入WTO,企业跨国经营和引进外资的明显增加,使得我国会计业必将朝着更加国际化的方向改革,企业中新的国际会计业务将层出不穷。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应对国际竞争的压力,将迫使财会工作为之做出更大贡献。此外,企业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懂外语、熟悉国内外法律法规的高级会计人才将备受青睐。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子商务更广泛的应用,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内容大大丰富,以知识及其载体――人力资源为主要资产的网上实体也必将大量涌现。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是传统的手工记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电子商务的推广更是对手工数据处理的历史性冲击。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和网上实体的出现,使经济交易、资本决策能够在瞬间完成,“无纸化”交易成为现实。我国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将更快地全面退出历史舞台,而目前正在实施的电算化会计的网络化程度也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从会计的电算化走向会计的信息化,从而对会计软件的开发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WTO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既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又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人员。

3.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工艺流程、成本结构、收支水平等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事业单位资本重组和并购现象频繁发生。我国现有的传统会计理论必将受到冲击,很多目前还闻所未闻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将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与此相对应,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原理和一般会计核算方法,而且必须是了解本行业会计核算特征,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具有较广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复合性人才。而根据我国现行会计人员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实践经历来说,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企事业单位发展的趋势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第9篇:环境变化范文

【关键词】臭氧;变化规律;形成原因;来源;降低;建议

1 臭氧的介绍

1.1 臭氧的基本信息

臭氧,化学式为O3,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 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千米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含量约50ppm。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以屏蔽地球表面生物,不受紫外线侵害。在大气层中,氧分子因高能量的辐射而分解为氧原子(O),而氧原子与另一氧分子结合,即生成臭氧。臭氧又会与氧原子、氯或其他游离性物质反应而分解消失,由于这种反复不断的生成和消失,臭氧含量可维持在一定的均衡状态。

1.2 臭氧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方面,在常温、常态、常压下,较低浓度的臭氧是无色气体,当浓度达到 15%时,呈现出淡蓝色。臭氧可溶于水,在常温常态常压下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高约13倍,比空气高25倍。一般情况下,臭氧在低层空气中的含量极低,故分压也极低。

1.3 臭氧的化学性质

臭氧很不稳定,在常温常态常压下即可分解为氧气。臭氧、氯和二氧化氢的氧化势(还原电位)分别是2.07、1.36、1.28伏特,可见臭氧是氧化力量很强的一种物质。臭氧的氧化作用导致不饱和的有机分子的破裂。使臭氧分子结合在有机分子的双键上,生成臭氧化物。臭氧化物的自发性分裂产生一个羧基化合物和带有酸性和碱性基的两性离子,后者是不稳定的,可分解成酸和醛。

含量为 1 %以下的臭氧,在常温常态常压的空气中分解半衰期为 16h 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度加快,温度超过 100℃ 时,分解非常剧烈,达到 270℃高温时,可立即转化为氧气。

1.4 臭氧的毒性

臭氧属于有害气体,浓度为 0.3mg/m3时,对眼、鼻、喉有刺激的感觉;浓度 3~30mg/m3时,出现头疼及呼吸器官局部麻痹等症 ; 臭氧浓度为15~60mg/m3时 , 则对人体有危害。其毒性还和接触时间有关,例如长期接触8mg/m3以下的臭氧会引起永久性心脏障碍,但接触 20ppm 以下的臭氧不超过 2h ,对人体无永久性危害。因此,臭氧浓度的允许值定为 0.16g/m3(8h)。

2 番禺区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数据的统计分析

2.1 臭氧浓度统计

2013年伊始,番禺区的番禺市桥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国控点,以下简称番禺市桥子站)开始对臭氧开展实时监测。一年下来,获得了大量的臭氧浓度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归纳和统计分析,得到一些初步的结论。

1)臭氧浓度的年分布分析

2)臭氧浓度的日变化趋势

在一天内,臭氧的浓度变化幅度很大。一般的,臭氧浓度在晚上都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随着清晨太阳出来,温度升高,臭氧浓度开始迅速升高,到午后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这个规律在一年里的其它季节和时间也得到很好的重复性。

3 臭氧来源分析

3.1 臭氧的来源

理论上,低层环境空气中臭氧含量是非常非常低的。导致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的升高主要是二氧化氮在一定的光强下解离所致。

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以及光辐射下,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如烃类)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臭氧和其它有机物(如醛类)等。这些物质会造成空气处于烟雾状,这种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图3为光化学烟雾的日变化曲线图。

从图3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气象条件及光辐射下,臭氧的浓度早上八九时开始升高,午后十四时左右达到峰值后慢慢降低,至太阳下山入夜后便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低值。将图3和图2进行对比,发现番禺区的臭氧日变化趋势与理论曲线有着吻合的地方,但峰值出现的时间比理论曲线要晚一个小时左右。这个,可以推测为番禺区的臭氧并不全部由本地区产生,部分来源于外部环境空气的输送。

3.2 光化学烟雾的迁移特性

环境空气中因一次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光化学烟雾,是臭氧浓度升高的最主要原因。而光化学烟雾的生成,是一个缓慢的化学过程,这就导致了光化学烟雾的迁移特性。

太阳升起,随着人类活动的活跃,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增加。在太阳光的辐射下,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形成化学反应链,形成光化学烟雾,生成臭氧和醛类等。在反应的过程中,由于风力的作用,这些二次污染物将往下风向迁移,这就是光化学烟雾的迁移特性。也就是说,某个地区臭氧浓度的升高,其主要原因是由其上风向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的地方迁移过来的。

3.3 番禺区臭氧来源分析

仔细分析番禺区臭氧和二氧化氮的变化趋势,对比光化学烟雾的日变化趋势理论图,可以初步推论,番禺辖区内本身所产生的光化学烟雾的量并不高,也就是说,番禺辖区内本身产生的臭氧不多。从现有的数据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造成番禺区臭氧浓度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上风向区域形成的光化学烟雾中的臭氧,通过区域大气的流动,输送到番禺辖区内。

番禺位于珠三角的中心,春夏以东南季风为主导风向,秋冬以北风为主导风向。春夏时,东莞和深圳的光化学烟雾将随东南季风迁移到番禺;秋冬季节,广州市区形成的臭氧又随北风来到番禺的上空。因此,番禺区的臭氧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浓度水平。

4 降低番禺区臭氧浓度的措施及建议

根据臭氧的生成机制及区域输送特点,提出如下几条降低番禺辖区臭氧浓度的措施及建议。

4.1 限值机动车数量,提高油品质量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限制机动车的数量,特别是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黄标车的数量,将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另外,提升油品质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同级别的油品在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的量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提升油品级别和质量,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将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

4.2 控制辖区内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控制辖区内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可以有效的切断光化学烟雾的反应链,降低臭氧的生成量。

4.3 形成大区域的协调机制,从全局全区域整体降低臭氧浓度

大气环流输送是番禺区臭氧浓度水平较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想要达到降低番禺区域的臭氧浓度水平,必须形成一个以珠三角乃至广东省为一体的区域协调机制,从全局的高度制定政策及措施来控制臭氧的生成和转移。

4.4 完善臭氧的监测网络,对臭氧浓度的变化开展更深入的监测

在2012版的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臭氧被列入为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目前,对臭氧的监测网络还在逐步的完善中。加快臭氧监测网络,特别是大区域的监测网络的建立,加强臭氧浓度的数据掌握,为制定控制区域臭氧浓度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这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