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化进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西部城镇化进程与职业教育的动态契合特征。从职业教育理论基本原理和城镇化的特征出发,运用类比分析、交叉移植等研究方法研究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性和本质。重点研究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依据西部城镇化特征研究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相似性,建立职业院校为西部城镇化服务的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框架。
2)构建西部城镇化进程与职业教育的动态契合模型。从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提炼城镇化所需适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性概念体系和能力进化的框架模型。包括职业院校固有的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理论和城镇化要素的各个概念。各要素的内部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各要素在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相互耦合与功能定位,建立完整的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进化模型。
3)西部城镇化进程与职业教育的动态契合的基本模式。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依靠课堂理论学习、工学结合、社会实践调查和实训等方式进行。利用比较教育学的思路和案例研究,探寻城镇化的适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培养模式。分别论述每种模式的特征、创新流程、对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要求及其适应性,揭示出城镇化的适用技能型人才能力形成与决定的规律和内在本质。
4)西部城镇化进程与职业教育的动态契合内在机制。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特征决定其创新过程和结果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该部分研究职业院校为西部城镇化服务的优势来源、影响因素、产生机理,进而导出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演化的动力机制。
5)西部城镇化进程与职业教育的动态契合保障机制。城镇化所需的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有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内外条件。本部分研究课堂理论学习、工学结合、社会实践调查和实训等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城镇化对适用技能型人才不同的要求以及职业院校内外横向的教学保障,对职业院校内外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管理、政策等要求进行研究。
6)西部城镇化进程与职业教育的动态契合优化途径。运用实证和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比较教育学的视角,论述城镇化的适用技能型人才能力的优化途径。具体包括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微观创新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外部宏观创新环境的完善(政府政策资源的提供模式)和社会外部关系型基础环境的优化(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思想品德、观念等创新氛围的引导与培育),针对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建议。
二、职业教育与西部城镇化进程的契合可以操作的模式,笔者认为有如下六点:
1)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的需求、生成和演化具有特定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本研究利用比较教育学理论体系,剖析城镇化所需适用技能型人才特性,为西部城镇化所需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这也是一种全新研究范式的尝试和拓展
2)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是由职业院校教育资源要素与外部城镇化需求环境因素的动态契合决定。研究城镇化所需的适用技能型人才的技能提高、熟练和市场选择是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的基本模式。
3)从培养机制、保障机制和推陈出新机制分析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动态演化的规律。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的动力存在于职业院校对城镇化所需技能人才的应激性反应;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的保障必须遵循环境适应性,满足城镇化创新活力要求;培育西部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优化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和职业院校内外创新生态环境。
4)西部城镇化进程与职业教育的动态契合机制特征与运用比较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结合的可行性分析。这是该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该问题决定研究项目的整体可行性。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成功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5)西部城镇化进程与职业教育的动态契合机制的城镇化适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型构建。从城镇化所需的适用技能型人才特征出发,构建基于城镇化所需的适用技能型人才特征模型。该模型预计从培养模式、操作方法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
根据分析需要,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选取城镇化率(UR)、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NXF)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指标(NXD)三个变量,结合我国1981—2011年之间的年度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
1.1模型介绍
1.1.1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传统的经济计量方法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来建立描述变量的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的模型,通过对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回归分析,以估计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避免了经济学先验理论的羁绊。VAR(p)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1.1.2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是包含协整约束的VAR模型,常应用于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如果上述VAR(p)模型中yt所含有的k个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且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不包含外生变量xt的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数学表达式为。其中的ecmt-1=%Tyt-1是误差修正项,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T是协整向量。系数矩阵&反映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Γi是系数矩阵,所有作为解释变量的差分项的系数反映各变量的短期波动对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短期变化的影响。
1.2变量选择
1.2.1城镇化率(UR)本文采用人口城镇化率(UR),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来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该比重越大,说明农村城镇化水平越高。
1.2.2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NXF)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使用NXF作为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评价标准,比例越高,支持力度越大。NXF=农村信用社贷款年底余额/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2.3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指标(NXD)本文采用农村信用社每年年底的存贷款余额之和占GDP的比重(NXD),作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指标。NXD=(农村信用社存款年底余额+农村信用社贷款年底余额)/GDP于是,可以知道本文中yt列向量就是向量[UR,NXF,NXD]T,后文就是以此向量建立VAR和VEC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的。
1.3数据说明文章收集了我国1981-2011年之间的年度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所有样本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的《中国金融年鉴》。尤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农村信用社近年来的改革,为了切实反映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状况,数据将改革后部分省区的农村商业银行数据纳入其中。
2实证检验与分析
根据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实证分析需要,本文利用Eviews软件,对UR、NXF和NXD三个变量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基于VEC模型的方差分解分析。
2.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UR、NXF、NXD序列是时间序列数据,在建立模型进行相关检验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以防虚假回归等问题。本文选用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来进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原序列UR、NXF、NXD的ADF值均大于5%临界值,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UR、NXF、NXD都是非平稳序列。D(UR)、D(NXF)、D(NXD)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小于临界值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过程,即时间序列UR、NXF和NXD都是一阶单整的。
2.2协整检验本文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UR、NXF、NXD协整关系。判断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状况三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是在VAR模型中完成的,通过LR、FPE、AIC、SC和HQ准则选择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为2,即建立VAR(2)模型。在VAR(2)模型下对三者之间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表2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UR、NXF、NXD之间存在且仅存在着一组协整关系。可以认为城镇化率、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说明了UR、NXF、NXD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互依赖关系,但不能确定三者之间因果关系如何。为此,本文基于VAR(2)模型检验城镇化率(UR)、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NXF)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NXD)之间是否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如表3。由表3在5%显著性水平下: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NXF)、农村信用社发展状况(NXD)明显不能Granger引起城镇化率(UR);UR、NXD也外生于NXF;而UR、NXF能够Granger引起NXD,即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Granger原因。
2.4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估计经过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UR、NXF、NXD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于是可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VEC模型估计结果为。可以看出,NXF与NXD的短期波动每增加1%,城镇化率将分别增加0.0016%、0.0186%。UR与NXD的短期波动对NXF短期变化影响分别为负和正。UR与NXF短期波动对NXD短期变化影响为负。从ecmt-1可以得出城镇化率、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UR=-0.4966NXF+1.6784NXD+0.1197。分析协整方程,从协整系数可以看出,长期内城镇化率与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与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并且由于正向作用系数为1.6784大于反向作用系数-0.4966,金融支持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在长期内的等量提高总体上能带来城镇化率的提高。
3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农民工 人文关怀 意义 对策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不但解决了城镇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个人价值得到体现。一方面,农民工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工业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农民工群体作为城市流动人口,是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动机”。因而,做好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工作对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和促进城镇人口人文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关怀的含义
人文关怀指的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是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维护人的利益,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总和,人文关怀要求关注个体的独立性、关注人的个性、情感和需要,人文关怀的目的与造就人、促进人养成健全的人格有关。
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和主导,一切活动的进行不能单纯以追求利益为中心,而应注重对人的价值的体现,应该从塑造人的素质和完善人的发展出发。这里所指的“人”,是不分阶级地位、不分高低贵贱的,社会各阶层应得到平等对待。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文关怀的现实需要
同志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能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很难实现社会和谐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必须切实重视农民工群体的思想情感需要,为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中一直处于较低地位,生活质量始终在较低水平线上徘徊,讨工钱难、子女入学困难等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农民工远离家乡,从农村走向城市,他们在城市中从事高强度的工作,日常生活缺乏正常的社交活动,有时甚至需要承受歧视的眼光,因此,农民工群体始终处于一种被孤立的地位。
康德曾经说过:“人非工具”。在正常的社会活动中,人的社会属性应当大于自然属性。但是,在现存的生产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仅仅注重人的自然属性,单纯的把人当做生产机器来使用,完全不重视人的生存环境。某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完全忽略掉了最基本的以人为本,在这个过程中生产矛盾逐渐加深了。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严格监督生产不规范的企业,真正关心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需求,改善农民工群体的工作环境,更加全面彻底的提供人性化的人文关怀。
真正做到人文关怀,不仅要适当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劳动报酬,更需要全方位地关心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现状,不断关注农民工社会地位的变化,关注他们道德观的转变,关注他们对未来工作前景的追求,通过这些多角度的人文关怀,可以转变农民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在农民工群中体形成一种崭新的人生境界。对农民工多角度多层次的人文关怀,需要通过精神上的沟通消除心理上的障碍,从而获得一种心理慰藉。在农民工问题中,我们要系统研究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及时掌握农民工群体的精神动向,了解农民工的生活需求,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人文关怀体系。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文关怀对策
(一)强化农民工就业培训
目前,农民工进城务工多从事建筑、工业劳动,他们多数因技能较低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报酬较少的职业,这使农民工的生活水平较低、生活条件较差。因而要调整农民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升他们在城镇生活中的归属感,首先就要落实农民工就业培训机制,提升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改变农民工随波逐流的就业习惯。首先,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劳动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农民工培训的总体目标、总体方向、总体规划,按照当地的劳动力市场要求、城镇化发展需要建立各级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其次,各级政府要对农民工培训以及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给予大力扶持,组建一支公平、专业、高素质的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队伍,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制度,或积极地为接受培训成绩良好的劳动力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使农村劳动力充分感受到接受职业培训的益处,从而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对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热情。
(二)完善农民工精神关怀机制
社会转型主要包括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以及社会形态变迁三方面。我国目前正处在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过渡阶段,社会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农民工群体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竞争中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农民工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家庭承受能力较低,抵御家庭灾难的能力较低,社会经济负担较重。由于在城市生活中贫富差距较为悬殊,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群体在经济社会地位以及生存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竞争劣势,这就使得他们在城市生活中普遍缺乏存在感,剥夺丧失的情感较为严重,这种悲观的情绪极易造成社会上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必须不断完善对农民工的精神关怀体系,时刻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不被侵犯,最大程度的确保社会各阶层的人格平等。
(三)建立农民工自助协会,提升农民工心理归属感
劳动合同签订难、子女入学难、工资拖欠等问题的普遍存在困扰着广大农民工,他们难以真正融入城镇生活,缺乏心理归属感。虽然一些地方在劳动部门设立了农民工权益保护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多数形同虚设,不能设身处地地为农民工的切身利益着想,起不到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实际问题,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各级政府应组织和鼓励农民工成立自主协会,由农民工代表担任自助协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一方面使农民工有组织、有秩序、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向相关部门反映自身实际问题并寻求帮助,另一方面通过自助协会使农民工在心理上获得一定的归属感。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调节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一问题在农村表现尤为突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偏低、社会保障覆盖面十分狭窄,普遍表现为以家庭保障为主。因而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者进行救助,包括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保险,并逐步使之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中央政府应尽快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为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农民工救济金和养老金的足额按时发放。同时各级政府应认真履行照顾社会成员和向社会成员提供福利的职能,关注农民工的切实需求,努力满足农民社会保障需求。另外,应将农民工人文关怀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从制度上、立法上强化对农民工群体的生保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农民工人文关怀工作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农民工生活条件差、子女教育难、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缺乏归属感等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工人文关怀应从这些实际问题出发,从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出发,通过劳动力培训、精神关怀、社会保障、农民工自主协会等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工身心健康,使他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帮扶,共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宇.创业教育: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J].职教通讯,2012(1):52-56
[2]杨前蓉.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的人文关怀[J].中国集体经济,2012(15):138-139
[3]陈钿官.从细节上体现人文关怀——连江县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J].发展研究,2006(12):141-142
[4]卢国华,亓霞,王静.人文关怀下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和谐管理.[J].价值工程
2012,31(9):74-75
关键词 城镇化 公共图书馆 新型城镇化
分类号 G258.2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12.017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Niu Yongping, Xiao Hong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tility function of government and derives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of maximum utility according to the budget line. Because of the externality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of the public library will be less than the investment of other aspects. Through data comparison, it proves that the investment of public library lags behi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nvestment in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be increased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service content should be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diversified business model should be explored.
Keywords Urbanization. Public library. New-style urbanization.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关于城镇化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着重对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作用等的规范分析,二是注重对城镇化进程中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展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政府的效用函数,找到其财政投入的均衡条件,从而得到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投入幅度,然后通过数据比较,证明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投入滞后于城镇化进程,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
1 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投入的模型分析
我们可以假设,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财政有两个投入选择方向:一个是建设公共图书馆,一个是其它项目(例如房地产项目)。L为政府财政在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投入量,R为政府财政在房地产建设方面的投入量。政府的预算函数为:■。其中PL和PR分别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价格(成本)和房地产方面的建设价格(成本),为财政支出。为简便见,设定PL=PR。
3 推进公共图书馆建设,服务新型城镇化
2014年3月6日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第十六章第三节提到:要加强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就业服务、社保经办和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建设。而公共图书馆建设应该是公共文化的主要方面。我们认为,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建设。
3.1 跟上城镇化步伐,扩大覆盖面积
2014年3月5日总理提出“三个一亿人”概念,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实际上指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三种基本途径:转移人口城镇化、本地城镇化和就近城镇化。其中转移人口城镇化又可以分为城市新区、产业新城和原地膨胀模式,这对公共图书馆的布局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前两者要求首先建设中心图书馆,然后逐步向社区、街道延伸;后者则要求原中心图书馆进入新出现的社区、居民点。相比之下,产业新城模式对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需求更为强烈。一些地方的产业新城除了厂房就是宿舍,几乎可以称为文化荒漠,文化设施的极度匮乏不仅降低了转移人口的生活质量,对当地社会环境也存在不良影响。本地城镇化通常伴随着商业开发,公共图书馆不能仅仅成为被商业气息所包围的点缀,而应该成为能够引导、满足居民文化诉求、信息诉求的“圣地”。同时要注意城镇化涉及到城市、乡村两套公共图书馆体系,尤其是农村新社区更加需要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此外,要认识到城镇化的本质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那些短期内难以实现城镇化的地区同样要加强覆盖,不可厚此薄彼。
3.2 逐步完善服务内容
城镇化增量人口需要什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首先是生存,然后是提升生活质量,最后是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公共图书馆首先要提供城镇化增量人口所需要的成本分担信息和产业支撑信息,例如涉及城镇化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内容,也包括就业选择、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在内的实用型信息资源;其次是文化知识与技能知识,农村人口在城市落户,进一步补充文化知识以及提高生活、职业技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实践证明,存在相当比例的城镇化增量人口在知识、技能需求方面处于茫然无助的状态,公共图书馆在这一方面大有可为;第三是各种教育知识或信息。众所周知,很多农村人口为了下一代教育而选择进城买房或举家搬迁到城市,为了孩子在城市租房的也大有人在,这类人口在青少年及儿童(素质)教育方面的知识需求非常强烈,而这方面的书籍价格并不低廉,公共图书馆传统的借阅服务恰恰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知识传播、扩散的功能。第四是咨询查询、艺术欣赏等多层次需求。公共图书馆至少可以在两方面提供助益: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咨询、信息传递服务,另一方面是用专注高雅文化的传播理念驱散当前弥漫于一些城镇的庸俗文化气息。
3.3 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
考察发达国家的经验,公共图书馆资金来源除政府财政外,还包括相当比例的社会捐助如基金会、企业、家族及个人捐款。我国国民一直有乐善好施的优秀传统,但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关于社会捐助的法律法规,从税收减免、福利调整等方面鼓励和引导针对图书馆事业的社会捐助。对于部分商业性的捐助,也可以通过冠名、举办各种活动对捐助者进行回馈。此外,通过吸引公众及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建设也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可以降低图书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图书馆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逐步将图书馆从一个知识仓库转向一个人人参与的知识传播平台。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图书馆的标志不在于宏大的建筑、价格高昂的服务器、各种先进的终端设备,而在于公众能否与之发生联系,能否通过利用图书馆从中得到帮助。
参考文献:
[ 1 ] 谭小华.城镇化与兵团图书馆事业的发展[J].图书馆建设,2004(6):65-67.
[ 2 ] 刘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4(7):51-55.
[ 3 ] 李玉芬.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镇社区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5(5):57-60.
[ 4 ] 倪四秀,徐佳宁.江苏省城镇化与区域图书馆协同发展实证研究[J].情报探索,2015(2):108-112.
[ 5 ] 倪海燕.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2):5-7.
[ 6 ] 范兴坤.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图书馆发展的社会基础与政策趋向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5(5):44-52.
[ 7 ] 朱善利.微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88-90.
[ 8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5-106.
[ 9 ] 范跃进.微观经济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0-111.
[10] 牛勇平,肖红.山东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比较及烟台的对策[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5):25-31.
牛勇平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山东烟台,264005。
关键词:城镇化 金融支持 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这其中困难重重。近些年中国政府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促进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和紧迫任务,理论界与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更加宽广、角度也更加多元。其中,从金融支持视角探讨农村城镇化发展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筛选出较近时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以及著作,希望对未来的研究能有所帮助和借鉴。
一、介绍国外金融支持城镇化情况的研究
陆岷峰、马艳(2009)分析了国外城镇化进程中加强金融支持作用的有关经验及特点。国外经验主要有:在法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市镇税收、经营开发与分摊税、城乡规划税和开发税、国家拨款、银行贷款、企业投资、发行机构投资、发行长期债券以及保险公司、老年保险等基金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利用了一切可能的途径;日本政府主要用两种方式以自身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一种是“筑巢引凤式”,即用小量投资为民间资本创造投资条件,吸引民问投资;另一种是“联合投资式”,即将民间的资本和经营能力引入政府的投资事业,由中央政府、地方公共团体和民间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韩国通过设立国民投资基金,有效地把民间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吸引民间资本的政策法规。同时,由全球著名的经济学家T.贝克、埃斯里·德米尔古克·肯特和罗斯·莱文(2006)所领导的研究小组专门针对全球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问题所作的系列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正是金融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有效的金融支持,而不是金融结构,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差异也会影响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以上国外城镇化过程中资金筹集的各种方式,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国外城镇化建设的成功, 关键在于有效地运用了各种金融支持手段,而且充分实现了金融支持中资金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及投资方式多样化,从而保证了资金的有效供应。
二、介绍我国城镇化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1)研究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具体方式。张迎春(2006)在《统筹城乡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研究》一书中指出:涉农行业是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市场金融和政策金融是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体系构建具体构想:构建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农村间接融资体系、拓展农村直接融资渠道。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着力点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重构,改革和完善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新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着力点二:农村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着重推进农业经营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胡斌(2002)分析指出政策性金融是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手段,提出增强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城镇建设的支持作用、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的措施:明确发展战略、提高规划水平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是解决资金短缺、提高融资效率的基础;完善信用结构等。张正斌(2008)对宁夏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主要研究结论是:金融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可能更多地是通过收入在起作用,即金融通过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而不是通过使人口向城镇集聚起作用,人口向城镇聚集仅仅是表象或收入变化的结果;在衡量城镇化水平时,以收入作为衡量标准,可能更能说明问题。丁敏哲(2013)在“城镇化与区域金融改革”报告中指出:城镇化的重心在县域,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制重点则在微观金融、民间金融,在普惠制、均等化金融服务上实现突破。他认为,城镇化金融支持要形成“五大体系”:一是构建城镇化差异化的金融组织体系。二是构建微观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体系。三是构建地方性的直接融资体系。四是构建区域信用与交易体系。同时,积极引入农村土地、农民住房等各类抵(质)押物的市场化定价机制,让它们变成标准化、可交易的产品,进行有序流通。五是构建法律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出台包括加大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探索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层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法律政策,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推进提供更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保障。刘澄(2013)指出:一定要找准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切入点,农村金融机构应当围绕城镇化金融需求特征,研究城镇化金融结构、需求层次和需求动机,本着“政府规划、银行支持、全程服务、重点跟进、突出特色”的策略,选择重点服务区域,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有计划地进行组织机构重构和业务流程重组,以提高组织机构的反应能力和服务效率,以精心的准备、特色的服务,完成城镇化金融大课题。
(2)金融支持对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研究的主流结论是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相关变量显著正相关。郑长德(2007)认为金融中介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间内含着一种互动机制,一方面,金融中介发展可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不断集聚,使市场规模得以扩大,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促进金融中介的发展。作者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金融化水平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黄勇、谢朝华(2008)采用非结构化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检验发现,我国银行贷款和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银行贷款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持效应,但金融部门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的兴趣在降低。研究认为,为了更好地满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完善城镇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信贷管理体系和规范政府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等途径,强化金融支持效应。
总的来看,这些文献对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的相关研究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详细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具体方式,但对城镇化水平与金融的关系以及对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抑制现象研究过于笼统和宽泛,缺乏对金融资本的细分和各类金融资本对城镇居民的影响的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陆岷峰,马艳.以金融支持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考[N].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肯特·莱文.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银行、市场和发展的跨国比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
[3]张迎春.统筹城乡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1.
[4]胡斌.政策性金融与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J].中国金融,2002-10.
作者简介: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总值
一、提出问题
一般认为,工业发展的拉力和农业发展推力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是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拉力来自工业发展,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来看,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相对农村落后状况,对农村劳动力就形成了巨大吸引力。推力来自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造成众多劳动力失业,导致有一定经济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因此,工业与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一直是三农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影响的文章很多。夏春萍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能够推动城镇化进程。姜太碧在博士论文《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农业不可持续发展则阻碍城镇化进程。已有的研究基本都承认了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经济变量,把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量化,定量分析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城镇化的程度通常用人口城镇化水平来表示,用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反映了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因此,本文选择人口城镇化水平为因变量。工业与农业发展在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表现为生产总值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总值与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第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一)样本数据
本文使用的样本数据为年度数据,样本期间为1987—2008年,样本容量为32。
(二)基本研究变量
(三)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选用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代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由于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单位为亿元,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根据双对数模型的性质,自变量的系数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弹性系数。
lnulet = -1.1864lnagdpt + 1.0374lnigdpt(方程1)
(-22.0197) (19.9868)
R2=0.9095 R2=0.9050 DW=1.2156 AIC=-2.5944 SC=-2.4952
方程1的拟合优度为0.9095,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良好。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估计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由方程1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1.0374%;如果农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1.1864 %。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的拉力与农业的推力,因此研究城镇化的动力不能单独地考虑工业总产值或者农业总产值,而是要考虑两者的比例关系。因此,本文分析工农业生产总值之比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ulet = 0.1033 + 0.1594riat(方程2)
(9.6047)(22.8544)
R2=0.9631R2=0.9613DW=0.9788AIC=-5.6311SC=-5.5319
方程2的拟合优度为0.9631,说明自变量很好地解释了因变量的变动。根据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方程2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riat增加1%,那么ulet增加0.1594%。
(四)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直接反映了生产水平,决定了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即城镇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减小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拉力;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增大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力。因此,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价值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本文取单位时间为一年。同时,本文假设农业与工业为两个生产部门,城镇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用城镇人口平均工业产值代表;农业劳动生产率用农村人口平均农林牧渔产值代表。由于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单位为元/人,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
lnulet = 2.1879lnpat - 2.0553lnpit (方程3)
(9.5221) (-10.1250)
R2=0.6270R2=0.6083DW=1.0188 AIC=-1.1776 SC=-1.0785
方程3的拟合优度为0.6270,说明自变量解释了因变量变动的62.7%。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T检验值,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由方程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2.1879%;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2.0553 %。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符号符合理论预期。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正,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增大;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负,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减小。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说明农业发展的推力大于工业发展的拉力。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农业总产值之比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符合理论预期。方程2与方程1的结论是一致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降低,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但是,方程2没有使用双对数模型,更直接地反映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方程3中的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正好与方程1中的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工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减小。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
2.方程3中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正好与方程1中的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农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增大。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
四、政策建议
1.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影响着工业的发展。不论从理论分析来看,还是从实证研究来看,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都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工业与农业经济增长能够承载的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推进城镇化时应该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判断城镇化水平是否与工农业经济增长相适应。
2.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化由于减少农业劳动力,会阻碍农业的经济增长。因此,既保障农业经济增长,又能够推进城镇化的途径就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程3也证明了此观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系数符号为正,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3.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工业总产值增加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即提高更多的城镇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4.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3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成负相关。因此,工业发展中应该重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既提高生产总值,又增加就业机会,积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贺建林.试论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政策取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
[2]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3]李国平.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0).
[4]周达,沈建芬.农村城镇化动力结构的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04,(2).
[关键词] 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F832.4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of Urbanization and Rural Labor Transfer in Chongqing
Yang Zhan-he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urbanization level and rural labor transfer scale in Chongqing year by year, this article constructed a model, aiming to identify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both. It conclude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ization level helps to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but if we do not take measures actively to promote farmers' civilization, when urbanization reached 73.25%, the transfer scale of rural labor in Chongqing reached its limit size, then forming a vicious cycle. Finally, put up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urbanization and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Key words: urbanization; rural labor transfe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1.宏观背景综述
十把城镇化列为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城镇化面临着重要的机遇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过程的必然阶段。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飞速前进,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危机,怎样妥善安置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就是其中之一。重庆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地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能够吸引广大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带动重庆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能够提高全民生活水准,能够率先实现全民小康的宏伟目标。
2.重庆城镇化与劳动力劳动力转移规模分析
2.1模型建立
表1.1劳动力转移规模与城镇化率历年数据(1998年—2011年)
Table1.1 The scale of Labor Transfer and the urbanization rate over the years
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12)
表1.1为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劳动力转移规模以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根据最近几年符合趋势的数据,构建以下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劳动力转移规模模型:
其中,-劳动力转移规模(万人),-城镇化水平(%)
进行Cubic拟合三次方程回归分析,得到方程:
得系数R2=0.985,拟合优度相关系数R=0.992,表明该方程中的两因素的相关性十分显著,F值为358.627,p=0.000
2.2相关性模型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城镇化水平(X)与劳动力转移规模(Y)函数对应关系为:
其函数曲线如图1.1所示。
图1.1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循环上升图
Fig5.1 the scale of labor transfer and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circulate rising
现定义: ,则表示单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劳动力转移规模需求的增加量; 则表示单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劳动力转移规模变化量的增加量。
对进行求一次导:
=55.026-07512X
令=0,得出X =73.25,所以当前重庆各项指标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城镇化水平达到73.25%,城镇地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容纳限度将达到极限值。故在达到73.25%之前,始终大于0,如果不能采取足够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农村劳动力积极的市民化,那么新增的农村劳动力将不能被城镇所接收,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停滞状态,这里把该城镇化水平看为危险城镇化率。
对进行求二次导:
结果分析:
1、>0表明,重庆市城镇化水平单位增长对农村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单位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明显。通过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能够有效的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加速城镇化基础可以吸纳更改的农村劳动力,两者相互促进,螺旋上升。,但城镇化化率在达到73.25%时,城镇化发展停滞,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80%以上的城镇化水平。重庆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产业结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严重不足。
2、
城镇化发展停滞,大量的农村人口没有合理转移,农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导致农村无法投入足够财力来发展教育,使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低,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推广速度慢,农村人口的经营管理较差,市场意识较薄弱不能适应和参与市场的经济活动,广大农民没有参与农业管理的教育和培训,缺乏市场经济和农业相关产业的管理知识,难以适应时代需求和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城镇化发展停滞—>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限—>城镇化发展停滞。
3建议
3.1扩大农业科技投入
根据测算,2004年重庆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为30.07万,201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增至119.67万人,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确没有生产出任何农业产值,是人力资源的极大的浪费,所以,重庆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农业生产所投入的农业科技较少,农业科技投入亟待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再好不过的选择。针对重庆市实际,应大力推进机械化运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在政策上对购买农用机械的给予一定的补偿,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3增加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重庆多山,乡村所处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比较落后,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实施规模,充实建设内容。加快与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小城镇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3.4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经济多极增长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了这个城市今后的发展潜力。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在短期时间内虽然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其对资源的消耗过大,难免将来会面临各种资源的短缺问题;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重庆产业处于全球产品价值链的末端,表现为装配环节(劳动密集型)和非核心技术(低附加值),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产业过于相似,导致竞争激烈,利润下降,生存条件恶化,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高达75%以上,依靠第三产业来促进就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必然选择。
3.5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衍生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巨大差异,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从本质上已经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从事非农产业,但是确因为不是城镇居民而享受不到城市的优厚社会保障。因此应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扩大社会保障所覆盖的区域,对在城镇工作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社会保障,使农村劳动力能更好的融入城镇,增加城镇地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彻底城镇化。
参考文献:
[1]傅崇兰.统筹城乡发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5
[2]董金怀: 农村与区域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3]重庆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简介]
关键词:城镇化;政府引导;系统动力仿真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70-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20
一、引言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取向、担保体系不健全、县域保险体系不完善、市场主体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财政补贴力度不够、税收优惠不多等诸多原因,导致了金融机构存贷比低、资金闲置或外流,金融资源没有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弱化了金融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推动作用[1-2]。以粤北地区广东清远市为例:2003―2009年,清远市金融机构存贷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存贷比平均为48%,分别比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比低14和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09年末清远市以非农业人口比重表示的城镇化率仅为29%,位居全省倒数第五①,分别比广东省、珠三角平均水平低23、42个百分点。
一方面城镇化背景下基础设施、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城镇居民资金需求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的金融资源却不断流出本区域。在城镇化升级为国家重要战略方针背景下,有必要通过政策引导将更多信贷资源留在本区域内,甚至吸引辖区外金融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加速城镇化建设。基于此,本文以下部分将以粤北山区清远市为例,对政府引导信贷资源支持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模式进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分析这一工具②,从动态系统的角度将信贷支持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进行定量的系统仿真研究,以探索不同信贷支持力度下城镇化率变化的规律,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引导信贷支持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引导信贷资源服务清远市城镇化的必要性分析③
1.完全市场化会导致市场失灵。逐利性是商业性信贷资金的天然本性,各类金融机构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必定要按照成本―收益法则对贷款项目进行营利能力分析,这也是保证其对城镇化资金可持续性投入的内在要求。清远市属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企业、个人会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完全依靠市场化手段,会出现“市场失灵”行为,金融资源会源源不断流向发达地区,出现“纳克斯”恶性循环。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依靠市场自发方式,而要立足主动的建设,因此为更好发挥金融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加强清远市城镇化进程,有必要对金融资源进行引导。
2.城镇化对地方、国家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内需不足,我国形成了依靠投资和出口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城镇化可以有效的拉动内需,对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央要求要以中小城镇和小城镇为发展重点,放开户籍制度,着力推进城镇化。地方受制于城镇化过低的倒逼影响,也在大力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以促进城镇化。既然政府层面上如此高度重视城镇化,政府在招商引资,以工业化促城镇化的同时,应重视金融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有必要对金融资源加以引导。
(二)引导信贷资源服务清远市城镇化的可行性分析
1.城镇化金融与农村金融有所不同。城镇化进程中所派生出的各种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需求相比风险较小。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推进,大城市的工业生产链条已经逐渐延伸到县域、镇域,产业集群使企业间的相互协作、合作关系更加紧密,这些都在迅速地改变着县域的经济结构①。县域经济不是风险较大的农业经济,县域金融市场也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弱势市场。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方式被大规模采用,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联营化生产模式,这些都有效地降低了农户生产的风险。
2.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县域金融的发展。央行明确提出“鼓励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银监会强调“2010年各银行金融机构小企业信贷投放的增速要确保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信贷投放的增量要确保不低于全年”、“2010年涉农贷款要努力实现‘三个高于’目标,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增量和占比均高于上年”。这些都为引导金融资源服务县域,支持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政策环境。
三、引导信贷支持广东清远市城镇化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一)金融发展促进城镇化的传导机制分析
金融发展主要通过三个渠道作用于城镇化进程。
1.金融发展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村居民进入城镇、落户城镇,因此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发展,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如交通、市政等需求会越来越大。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除了来源于财政拨款外,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市政债券等。而金融部门的职能正是通过聚集社会闲资金,积少成多,将个人和企业盈余配置到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因此金融发展可以为农村居民进入城镇提供“安居”的环境。
2.金融发展为非农业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城镇化的实质是要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而吸纳规模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有发达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因此,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支持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非农就业人口比例,为农村居民进入城镇提供“乐业”的环境。
3.金融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要求在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的同时,还要保证农村能为城镇化提供足够的农业剩余(如农产品),即要保持并不断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必将取代小农生产成为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金融发展可以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金融支持,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加速城镇化进程(见图1)[3]。
(二)引导信贷支持城镇化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1.系统模型的混合图
以金融发展作用于城镇化的传导机制为基础(见图1),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5.8),建立系统动力学流程图(见图2),以对金融发展推动城镇化进行仿真。模型中3条回路分别为:(1)城镇化水平金融增长率储蓄投资转化率投资增长率城镇化速度城镇化水平;(2)城镇化水平金融增长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农业贷款增速农村GDP增长率农民收入增速城镇化速度城镇化水平;(3)城镇化水平金融增长率储蓄投资转化率企业融资增速二三产业增速非农就业增速城镇化速度城镇化水平。
2.系统方程的构造
在系统动力学混合图建立完成后,要对混合图中所涉及的所有变量参数赋予初值以及建立函数关系才能运行。本文的参数初值用《清远统计年鉴》(1998―2009)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和指数平滑法初步确定,然后在模型调试中不断修正,取使模型结果相对稳定且仿真结果与真实值总体误差水平达最小时的参数,作为模型最终运行的参数。本文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变量及其模型数值关系如下①。
金融规模总量=INTEG(+金融规模总量增加值,金融规模总量初值)(万元)
金融规模总量增加值=金融增长率×金融规模总量(万元)
金融增长率=金融历史增长率×城镇化水平×1.7
金融历史增长率=0.05
城镇化水平=INTEG(+城镇化速度,城镇化水平初值)
城镇化速度=(1+历史城镇化速度)0.4×(1+农民收入增速)0.3×(1+非农就业增速)0.2×(1+投资增长率)0.1-1
历史城镇化增速=0.006
农民收入增速=(1+农村GDP增长率)0.5×(1+农民收入历史增速)0.5-1
历史农民收入增速=0.03
农民收入水平=INTEG(+农民收入增量,农民收入初值)(元)
农民收入增量=农民收入水平×农民收入增速(元)
农村GDP总量=INTEG(+农村GDP增量,农村GDP初值)(万元)
农村GDP总量=农村GDP总量×农村GDP增长率(万元)
农村GDP增长率=(1+农业贷款增速)0.8×(1+农村历史GDP增长率)0.2-1
农村历史GDP增长率=0.05
农业贷款规模=INTEG(+农业贷款增量,农业贷款初值)(万元)
农业贷款增量=农业贷款规模×农业贷款增速(万元)
农业贷款增速=(1+储蓄投资转化率)0.8×(1+农业贷款历史增速)0.2-1
农业贷款历史增速=0.05
储蓄投资转化率=金融增长率×对金融资源的引导力度×1.6
对金融资源的引导力度=1
城镇基础设施投资=INTEG(+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增加额,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初值)(万元)
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增加额=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投资增长率(万元)
投资增长率=(1+储蓄投资转化率)0.7×(1+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增速)0.3-1
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增速=0.04
非农就业规模=INTEG(+非农就业增量,非农就业初值)(万人)
非农就业增量=非农就业规模×非农就业增速
非农就业增速=(1+二二产业增速)0.8×(1+非农就业历史增速)0.2-1
非农就业历史增速=0.04
二三产业增速=(1+企业融资增速)0.6×(1+二三产业增速)0.4-1
企业融资规模=INTEG(+融资增量,企业融资水平初值)(万元)
融资增量=企业融资规模×企业融资增速
企业融资增速=(1+储蓄投资转化率)0.7×(1+企业融资历史增速)0.3-1
企业融资历史增速=0.05
3.政策变化对城镇化影响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以2006年为基期,仿真时期为2006―2018年,分别给出当引导力度为1和引导力度为1.2、1.4时各主要变量的动态变化情况(见图3~图7)。引导力度为1表明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资源保持当前的态度,引导力度为1.2表明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措施,对金融资源引导力度加大20%;引导力度为1.4表示对金融资源引导力度加大40%。仿真结果表明,如果加大对清远市金融资源的引导力度,非就业规模、企业融资规模、农业贷款规模、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化水平等将会上升(见表1、图3~图7)。加大对金融资源的引导力度,将有利于提高清远市城镇化率。当引导力度为1时,到2018年清远市城镇化率为65.57%;当引导力度为1.2时,到2018年清远市城镇化率为67.90%;当引导力度为1.4时,2018年清远市城镇化率为70.29%[4]。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在探讨了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机制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仿真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政府引导力度下信贷对清远城镇化率变化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加大对信贷资源的引导力度,将显著提高清远市城镇化率。因此,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应通过优化本区域内政策环境以诱导更多的信贷资源服务城镇化建设,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具体有以下几点:
1.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一是政府和金融管理机构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培育市场主体、实现机构多元化、促进市场竞争的同时,利用税收优惠措施保障金融机构的资金收益和获利水平,吸引更多的本地资金、外部资金和金融机构进入清远市辖区内,激励各类金融主体提高服务于城镇化的功效。二是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按各金融机构对城镇化的支持力度给予物质和非物质奖励,如:可根据辖区内各银行类金融机构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给予相应的税费减免优惠、优先给予其政府性质投资项目融资的机会、央行给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等方面的优惠。对积极参与辖区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机构给予明确的褒扬和宣传,从而对其产生良好的正面效果和社会声誉,提高其信用水平和公众形象,节约其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
2.发挥政府作用,引入开发性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一是加强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组建综合性融资平台,包括城建平台和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赋予融资平台整合各种资源以建立偿债机制。二是由地方政府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的战略规划需要,整合内部资源,选择确定项目,推荐申请开发银行借款[5]。
3.加快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一是各级政府可通过积极推进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二是可建立担保基金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资金实力,可在财政支出中按比例提取启动资金,建立市、县、乡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由财政、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三是大力发展企业间互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覆盖面,分散和化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
4.加快发展县域保险,深化银保合作。一是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在能繁母猪保险、农村住房保险、森林火灾保险试点基础上,可推动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适时扩大试点区域和参与机构。二是在银保合作中创新金融产品。可在传统保险产品的基础上,深化银保合作,根据城镇化进程中企业、居民的金融需求变化,推出针对企业扩大生产贷款、居民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的信贷保险产品,探索建立保险与信贷的联动机制,缓解城镇化进程中企业、居民的“融资难”问题。
5.加快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一是人民银行在个人征信系统、企业征信系统的基础上,借鉴“茂名模式”、“郁南模式”引入农户征信系统,着力打造覆盖城乡的信用体系。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弱化抵押物在信贷中的作用,强化担保、信用的作用,同时要大力推广新型的信贷方式(如农信社的“金摇篮”信贷、工行的供应链融资等),为城镇化进程中企业、居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范兆斌,左正强.区域金融发展与广东省城镇化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4(12).
[2]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科.广东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支持[J].广东金融统计与分析,2010(12).
[3]李新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论文关键词:玉溪市;城镇化;研究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目标和手段之一。玉溪是云南省地级市,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环境。现阶段随着改革深入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农民增收困难;经济增速减慢等。当前云南省提出要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促进城镇化发展。能否抓住机遇,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玉溪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且其研究思路也可供其他西部中小城市借鉴。
1 玉溪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玉溪市人口城镇化发展也促进国民经济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八县一区人口共206.85万人,设乡镇(街道办事处)75个,其中45个建制镇、27个乡、中心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城镇化水平为37.4%,成为云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州市之一。但研究中城镇化发展仍然存有突出问题。
1.1 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尚处于初级向中级阶段过渡时
2009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虽比云南省高出10.8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差距明显,仅完成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1.2 市域各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分布东密西疏,差距明显
受经济、社会、历史等综合因素影响,玉溪市域现有城镇体系主要沿交通带和“三湖”地区分布,形成两种格局:以红塔区为中心的五县一区东部城镇群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0.49%,建制镇占全市城镇总数的60%,城镇分布密度约6个/千平方公里。西部四县城镇群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9.51%,城镇分布密度约1.69个/千平方公里。
1.3 城镇化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
2009年全市人均GDP按官方汇率计算为1674美元,根据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对应关系,城镇化水平应达到40%以上,实际仅达到37.4%。另外,1990~2009年,全市GDP从41.31亿元增长到286.47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6%,而非农业人口由20.17万人增长到36.08万人,增长速度仅为4.6%,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1.4 城镇规模小,总体实力不强,聚集效应不明显,城镇发育不充分,功能雷同,缺乏特色
玉溪市是由中心城市——县城城镇——县域建制镇所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城镇总体规模小,单中心特征,无法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单靠红塔区来带动经济发展,能力有限。目前县城镇和县域建制镇以集市贸易为主要,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薄弱,重复建设,缺乏明确的分工协作,倾向于“小而全”的方向发展。
1.5 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使城镇体系难以形成较强的整体功能
按系统论的观点,城镇整体功能应形成由小到大、层次分明、相互支持的网络结构,实现各种经济作用的正常传递。玉溪市城镇体系就缺少这种层次上的连续性。2009年红塔区非农业人口13万人,与第二位的通海县秀山镇(非农人口2.54万)相比,城镇人口规模相差较大,中间缺少接传辐射的能力。
2 玉溪市城镇化滞后的负面效应
造成玉溪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诸多原因中,城镇化滞后是重要的一条。它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负面效应,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产业、地区发展的矛盾。
2.1 阻碍了工业化进程,造成人口结构与资源占用结构不合理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通过“聚集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反过来促进工业化。2009年,玉溪市工业化率为61%,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导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扩大。当年全市城镇和农村人口比约为28,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占总量比接近82,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别程度,说明在这种结构下,农民不可能具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地位。
2.2 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差距拉大
由于城镇化水平滞后,大量农业人口留在农村,人地矛盾突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了机械化的推广,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化滞后也导致市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
2.3 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城镇化水平滞后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削弱了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可见,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全市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3 玉溪市城镇发展的思路
根据全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差距明显,应采取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县城城镇、合理发展县域建制镇,加快工业化进程,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形成以红塔区为中心,213国道为主轴,公路交通网络为枢纽,环市域内一定数量、规模、等级、功能不同的城镇群。即:通过“交通兴镇”和“产业建镇”,带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选择适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如:行
政、商贸为主的综合型、工矿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型、农副产品集散型等城镇。
4 推进玉溪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 强化红塔区作为中心城市的建设的战略地位,推进县城城镇建设和有重点的发展县域建制镇
随着云南省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国际大通道”三大发展目标,抓住机遇与挑战,提升红塔区在以昆明市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地位。优化现有城镇结构,提高二级城镇功能,增强聚集效应,发展具有前途的城镇承担中心城市接传辐射能力。同时重点发展具有资源优势、交通发达的三级建制镇。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镇)功能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建设;园林绿化设施建设;改造城镇供水、供电设施;完善排污系统、建立无害垃圾处理厂;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传输宽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4.3 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兴镇”
根据城镇实际,实现产业互动协调发展。首先,在巩固粮食、甘蔗、烟草三大产业基础上,加快畜禽、林果、蔬菜、花卉、生物药业五大优势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其次,巩固发展“两烟”及配套产业;突出发展生物制药业、名贵花卉种球及种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改造农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冶金业和机电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第三,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实施旅游业精品战略;加快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发展。
4.4 树立经营市(镇)理念,提高城市(镇)运营效率
作为西部中小城市财政收入有限,应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经济调控政策和社会保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城市资源和功能载体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把城市建设由简单的生产过程变成资本营运的过程。
4.5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关键要提高人口的发展能力和非农就业能力。政府要花资金建立培训体系,发展农村教育,开展创业、就业等形式培训,提高农民的自身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