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生;调查报告;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307-02
一、大学生写调查报告的现状
完成调查报告的主体为大学生这个群体。因为大学生写调查报告较其他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优势。大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比高中生、初中生要宽松得多,并且大多数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的电脑,物质准备条件较为充足。现今,在全国很多高校中会把完成调查报告纳为大学生的寒暑假作业,这个客观要求给大学生一个完成调查报告的动力。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生完成报告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主题不外乎老生常谈的内容,所定主题不够新颖。
二、写调查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社会调查报告的认知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写调查报告是非常有必要的,意识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重要性,这点非常可贵。而45.33%的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写社会调查报告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拿到学校规定的学分而已。显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旦这种想法在学生脑海里固定下来,则会演变成一种潜意识:随便写写就算完事。所以就以懒散怠慢的态度去完成,这样的调查报告质量基本是不达标的。
(二)枯燥居多,趣味较少
每个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调查中的个人感观也是不一样的。调查中超过50%的大学生觉得做调查报告的整个过程很有趣。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做的是自已感兴趣的项目,享受其中的苦与乐。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展开调查,这样子的调查报告质量显然是好了很多。
而有13.33%的大学生觉得调查报告充满了枯燥无趣的味道。面对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本来就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感和疲惫感,倘若再加上个人的主观意愿属于消极之态,则调查者在调查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意识,在这样的条件下是无法保证报告质量的。
(三)成员之间沟通、交流有待提高
任何一个小组都不能忽略沟通这一重要的环节。只有在沟通下才会发现问题所在,但讨论频率视小组实际情况而定,重点是看讨论的质量。调查显示,高达70.67%的大学生是遇到问题才讨论的,侧面说明了大多数大学生没有预见性,总是遇到问题才解决,而很少事先去预估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或困难,这样一旦遇到措手不及的问题困难时,不一定能够及时解决,还可能影响做报告的进度。
然而,在合作期间,部分成员因为意见相左争论不休。在现实中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在与其他成员合作期间发生过争执,有争执是正常的,但若成员一直互不相让,而导致争论频频出现,这不仅影响同学间的友谊,也极其影响调查报告的进程。
(四)调查报告主题易陷陈腔老调、假大空之围
调查报告的最终意义在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非泛泛而谈。很多调查报告都是在网上以粘贴复制的方法拷贝下来,时代在进步,但是思想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原因一则是大学生态度草草了事,二则是对周边事物的变化敏感度不强,创新思想不足。在陈腔滥调下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际意义不大,内容甚至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对社会的要求,这不仅浪费学生们的时间、精力,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五)出现数据造假、背离事实的现象
做一份调查报告,问卷数量也很重要。当越多人填写问卷时,数据更能反映出大众的真实看法和想法。数据显示32%的大学生捏造过问卷,捏造数据可能会造成事实的失真或不能反映大众的现实情况,失去调查原有的价值。抄袭风气未减,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一部分大学生上网复制、粘贴。41.33%调查报告的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网上,自已再略加修改。
(六)写调查报告时个人主观色彩较为浓厚
一份调查报告能否产生积极的影响,得看里面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作为年轻人的大学生,血气方刚,对不合理的事与物总是抱着强烈的批判态度去看待,在这样的情绪下写报告,其内容很容易偏离客观事实,而附带个人情感,有时甚至趋向于偏激方面。这样就不利于调查报告去发挥它的积极性作用,反而会有负面的影响。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正确认识社会调查报告
态度决定高度,意识反映于物质。即使社会调查报告是学校布置的一项作业,但不能为了完成作业而忽略调查报告的质量。社会调查报告不仅让大学生提早了解社会,还能提高个人多方面的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重要的基础取决于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写调查报告不仅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还要与成员沟通、讨论,工作量比较大,考验着学生们的时间、精力、毅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在开始之前学生们就应该知道完成一份调查报告的将会遇到很多问题,让彼此有个心理准备,并且如果明白了一份好的调查报告将对社会产生极大的意义时,学生们对接下来的工作展开就更有信心与热情,提高完成报告的进度。
(二)积极把枯燥转变为趣味
很多学生抱怨在完成报告的过程中,有时过于枯燥,容易引人疲倦感,如何将枯燥的文字、数据变得趣味,是考验调查者的应变能力。文字可以变得生动逗人,改变古板单一的风格,只要用心去完成,则趣味性大大增加。
(三)沟通你·我·他
没有沟通的合作称不上是合格的合作。在小组合作中,摩擦、误会、争执都是很正常的,假如缺少了这些,报告的质量将大打折扣,只有成员们积极把自己遇到的问题、疑惑提出来,大家互相讨论,集大家之精华,制定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问题给解决好,在他人阐述观点时,不能随意打断他人,否则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所以,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理解,在对有歧义的问题上,大家耐心讨论,把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要有全局性和预见性的观念,在做每个决定时要想好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准备应急方案,以防万一。
(四)学会借用外力达到更好效果
图书馆、报刊杂志等资源都是现成的,我们在查找资料时可以借用这些资源来给论证我们的问题存在,或者是从这些资料中得到一些启发。当然比这些书籍、资料更好的法宝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社会阅历上都比我们强多了,我们可以自己联系指导老师,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与老师提出讨论,由老师给我们指出调查报告中的不足、错误之处,则可以及时补充、改正,让我们的报告更加完善。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雷同的调查报告,要么内容相似度极高,要么报告主题陈旧,毫无新颖可言,基本属于充数的行列,要么内容夸夸其谈,不符合社会现实发展。完成一项调查报告要反映实际情况,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乎现实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报告的存在意义。如何让自己的报告更有新意,需要调查者花心思去发现最新变化的事物,在平日里就应该多观察周围事物,培养自己的敏锐感,发现人们还没发现或还没注意到的方面,从而挖掘出适合的报告主题,远远比模仿别人要强得多。而对应的解决方案也要从实际出发,能够在现实社会实现,而非幻想之计。
(六)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抵制抄袭舞弊之风
诚实面对自已的调查数据,诚信是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的黄金通行证。作假的数据也不难被发现,一经举报,取消调查报告的成绩,这样的威慑力,可以降低大学生捏造数据。资料来源可以更加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网络,可以在书报、期刊等上查找。借助便捷的网络环境,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调查报告就是为了考察实践自立能力,如果抄袭的话,就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了,也锻炼不了自己的能力。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以抄袭为耻的观念。让其他学生监督,如果选出较好的调查报告,可以公示该组的调查报告,一经举报,发现调查内容不实,取消评比资格,让抄袭者收敛一下。
(七)客观分析问题 制定合理方案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等原因,对于每事或每物,我们都会有自己的观点,而在调查报告中我们要反映的是实际问题,不仅对问题的描述要符合客观事实,对于报告中的解决方法更要适合与之相对应的问题。过于主观的去完成调查报告,将可能导致报告里面的内容失实,或对现实产生负面的作用。所以,对于所遇到问题即使再难,都要学会冷静分析,客观评价,唯有这样的社会调查报告才不容易偏离正常轨道。
要想社会调查报告不偏离正常轨道,倒不如自己亲身体验去做一次调查。写一份报告,只有自己亲自实践后,才会发现各种问题,进而想办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每一份优秀的社会调查报告都不是简简单单完成的,除了需要我们花费精力、毅力、耐心外,还需要我们更多时候细心去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因为这些优秀的社会调查报告都是源自于生活。当你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后,会发现你所收获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份打印出来的社会调查报告,它带给你的好处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所以,不要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完成好,只要用心去完成,收获在等待着你。
参考文献:
[1]吴树青.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百度文库.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EB/OL],2010;.
2010年年初,张红英被学校推荐参加“2009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在新华网上,有网友看过她的事迹后这样评价:“她着眼于各项学生工作的覆盖面,能够贴近学生,根据学生关注的问题、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她注重在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全面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品德修养上下工夫。”最终,张红英获得“2009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并应邀参加了第三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
一份价值10万元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07年8月,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大二学生梁丽丽刚刚参加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回到家里准备好好休息一下,一条发自同学的短信让她十分兴奋:“淮阳县政府准备花10万元购买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梁丽丽又是惊讶又是开心,20多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带来的疲惫在这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2007年6月,淮阳县政府向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发出“邀请”,想请他们为当地开发旅游资源把脉。此时,刚好临近暑期,张红英正在筹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于是,经过深思熟虑,“淮阳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体营销”被确定为当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点项目。
对于这个项目,张红英颇为重视,因为她知道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最接近“实战”,如果利用好这次机会,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锻炼。学院领导也非常重视,决定由张红英带队,并选派一名教授和一名博士跟队指导。
豫东的7月,酷暑难耐。但是张红英带领的队员在到达淮阳县的当天下午,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便分成了5个小组在街头、景区耐心地与过往行人聊天、收集问卷。最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一份题为“淮阳旅游郑州市场整合营销方案”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出炉了。
这份报告仅正文部分就有3万多字,加上附件,共有4.5万字,装订成册后达70页。调研报告交给当地政府后,引起了对方的高度重视,认为调研报告抓住了淮阳县旅游的实际问题,提出的方案可操作性强,淮阳县政府有意出资10万元予以购买。
这让张红英也有些意外,实在没有想到她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能得到如此重视和认可。如何“利用”好这笔钱确实“难住了”队员们,但淮阳是贫困县的现实最终让队员们决定将该方案无偿捐献给当地政府。当时,此举受到了全国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传为佳话。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发现原来学过的知识都是有用的。以前有很多知识学过了、记住了,但不知道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现在再让我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梁丽丽说。为此,梁丽丽和另外11名队员还当选为“第二届河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候选人。
“这是对我们探索的‘实践育人’模式的一次很好的验证。”张红英说。“为了不使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发现问题,能够从专业的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我每年都把实践活动与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相结合,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巩固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与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相结合,与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相结合。与此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被有效地融入实践活动中。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红红火火的学生自助银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找到我,有些羞涩地说想向我借点钱。我很纳闷,他平时并不缺钱用啊。经过了解得知,家里汇的钱一直没有到,这名学生连基本的生活费都没有了,又不好意思向同学开口借钱。”张红英说。
张红英把200元钱借给那位学生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思。现行的学生资助体系基本上是顾“两头儿”,一头儿是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拿到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人民奖学金;一头儿是贫困生,他们可以通过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以及社会各界的资助来完成大学学业。但是这“两头儿”中间的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却被挡在了资助体系之外,成了学生资助体系的一个“死角”。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特别是到了学期末,学生在经济上都比较紧张,不好意思向同学开口借钱或者借不到钱的尴尬会让他们的生活面临困难。如何解决这部分学生的“燃眉之急”,经过多方论证,张红英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设立了“学生自助银行”,由学院出资帮助这部分学生解决临时困难。
学生借款时只需凭学生证,填写借款凭证即可每次借到100~300元不等的现金,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手续费和利息。借款期限一般为1个月,最长不超过两个月(暑期为两个月)。学生只要能按时归还借款,便可以继续在“学生自助银行”借款,对于恶意拖欠借款者,学院将公布名单,并记入个人信用档案。
就这样,张红英出任了“学生自助银行”的“行长”,虽然这给她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看到学生的困难得到了及时解决,她觉得很欣慰。
她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服务学生,不把这种服务落实在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上,服务学生就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了。这种无利息的、手续简单的借款方式使学生不再为一时的缺钱而烦恼,深受学生欢迎。
其实,张红英后来才知道,这一创新措施曾被一些教育专家誉为“对目前我国学生资助体系的一种很好的补充”。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学院最终只投入了3000元,但由于她的“苦心经营”,资金周转很快,仍然把“学生自助银行”办得红红火火。银行“开业”5年多来,惠及2003级到2010级的300多名学生,借款累计4万多元。
而这期间竟然没有一个学生“违约”,张红英幸福地笑了。“学生自助银行”在服务于学生、解学生“一时之难”、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诚信意识,使他们养成了诚信的习惯,认识到了信用的价值。无形之中,张红英也找到了另外一种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土木工程就业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的内容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及大学生就业应具有的素质,调查的地点在大学城附近的工地,通过调查及有关人员的讨论,使我们对土木工就业及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土木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了促进作用,工程建设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我们通过上网及查阅有关资料发现:
建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的发展历程,它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的要求,又促使了相关科学的发展。
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的土木工程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理论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计算机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引入等都将使土木工程有一个新的飞跃。
大家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大家都很担心将来进入单位后不会被认可。施工单位的张经理这样对我们说:要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要有较强的自立能力,要热情积极,多到工地上看、学、听,要虚心向前辈学习,莫要心高气傲,要锐于进取,心理承受能力要强。这样就能学到知识,取得成绩,被单位认可。监理张工说到:要学会积极从自身找毛病,要搞好群体关系,要合群,积极参加单位里的各种活动,积极调整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自己。当同学们问到土木行业的就业及发展前景时,张经理信心满怀的告诉我们:土木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全国的土木行业都缺有用的人才,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到哪都会有人要,而且是高薪。当同学们问到怎样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当工作中发现问题怎样处理时,费总说道:出现问题大家就要当面讲清楚,事后是不算数的,不论大家争的多麽面红耳赤都没关系,但是大家的共同目的都是想要把事情做好,并不存在像你们想象的事后打小报告的情况。你们不要把社会想象的那么险恶,社会并不像小说、电影描写的那样复杂。
我们通过上网及查阅有关资料我们又发现:最受招聘单位欢迎的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有:
1:冷静、自信、应变能力强。
2: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
3:有协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4:有工作热情,能带动其他人。
5:思想品德端正,诚实可靠。
6:有一技之长。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招聘单位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应聘者拥有优良的专业技能,更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品格和沟通合作能力。
在这次实践调查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自己行业的情况,消除了对社会、工作的种种迷惑,而且深深的体会到:欲要做事,先学做人。正如李开复老师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从优秀到卓越》中,说到如何提高个人素质时他强调到这几个方面:
1:诚信和正直。
2:培养主动意识。
3:客观、直接的交流和沟通。
4:挑战自我、学无止境。
可以看出李老师强调的亦是个人的品格。所以我们大学生应加强个人品格及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为服务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把握好在剩余的一年大学生活中应该发展的方向,培养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努力学习、积极锻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华的和平之崛起积极准备。
热门分析:随着建筑材料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更新,新型的土木工程师将站在该行业的前列。一些知识陈旧、老化的土木工程师们将不得不面临第二次学习的挑战。所以,这个行业是永远欢迎年轻人的,它对年轻的土木工程师们的快速成长非常有利。
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
考生类别:理工类。
就业前景:主要到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
就业行业或部门百分率
其他事业单位 2.57%
高等学校 2.33%
科研设计单位 9.12%
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 0.79%
录取研究生 5.47%
国有企业 44.85%
机关 2.46%
民营及私营企业 9.40%
部队 2.65%
金融单位 0.50%
三资企业 0.87%
出国 0.27%
【关键词】就业 新形势 加强 改进 大学生 诚信教育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国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总书记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其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而这些关乎个人诚信的问题在其以后的工作单位看来是首要事情,用人单位的所有领导者都相信,成功取决于细节,而考察员工的时候也是很注重细节的。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现实而迫切的重大任务。
一、大学生缺乏诚信在就业过程中的表现形势及其危害
1.向用人单位提交虚假的自荐材料。一些毕业生为了能够抬高自己“身价”,求职应聘前费尽心思,全力撰写虚假的自荐材料。新华网曾报道,招聘会前夕,很多大四学生在校期间,因各种原因没能拿到相应的“硬件”,便明目张胆采取做假证的方式来“补救”。其实假象能瞒过一时,却不能瞒过一世,通过弄虚作假进入用人单位后,如果一旦查出就将面临着被解雇或辞退,甚至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后果无法想象。
2.笔试面试时弄虚作假。面试时夸夸其谈,过于强调个人的能力和水平,随便答应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条件。这与提交虚假材料相比,更容易被用人单位识破,将会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
3.违约毁约随心所欲。一些大学生本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心理,为“保底”起见,遇到合适的单位马上签约,然而一旦遇见更好的单位并且被录用,便有了违约之举;还有的大学生是在择业与升学,求职与出国之间徘徊不定,在拿到入学录取通知书时,也便有了违约之举。大学生的主观违约,不但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而且还有损于学校的名誉,同时自身承担一定法律责任,一般是大额违约金,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4.工作消极怠慢,不遵守劳动纪律章程。一些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对自身要求不严,缺乏进取精神,频繁更换工作单位,对自身和工作单位都会带来一定损失。
二、大学生缺乏诚信的主要原因
1.大学生自身价值取向的偏误,是造成大学生缺乏诚信的根本原因。由于大学生自身还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在校时间长,与社会接触较少,缺乏对社会的全面了解,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如果平时不注重自我诚信修养与诚信实践的话,很容易造成从众心理、投机心理、功利心理等,引起自身价值取向的偏误,从而成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不利因素。
2.社会虚假的不良风气使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当今不讲诚信的现象比较常见,一些造假行为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还获利不小,而诚信的人却常常受到奚落甚至利益受到损害,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的大学生必定会受到各种不正之风的腐蚀,对社会的认识和判断上也必定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这些都给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
3.家庭教育缺失,是造成大学生诚信教育失效的又一重要原因。家庭教育是孩子诚信教育的启蒙阶段,父母是孩子诚信教育的启蒙老师,又是其终身教师,家庭教育对人的思想影响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然而,部分家长的诚信缺失行为对子女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子女诚信的缺失。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给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就业的对策
1.对低年级学生的诚信教育要加大管理力度,为诚实就业做准备。
(1)营造“知诚守信”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以讲诚信为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等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活动,让同学们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走访等形式,使学生亲身感受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认识诚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气氛,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
(2)普及大学生信用知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必须有健全的法制与之相适应。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信用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观念,自觉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提高大四毕业生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1)加强大四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要有诚信意识。充分认识到“失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结合一些毕业生失信、败德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失信带来的成本和社会危害,使大学生认识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失信将会受到社会的遗弃。
(2)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择业、就业观。
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要明确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社会又允许自己做什么,使学生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
3.发挥教师的诚信典范作用
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做出榜样和表率,在治学、处世等方面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和感染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校园环境,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诚信危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沈阳大学招生就业处编.沈阳大学.2006年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关键词】网络消费;非安全支付;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进入全球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今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非常明显。大学生不仅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利用网络进行消费也日益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国内外频繁发生的网络欺诈事件,加上众多的钓鱼网站等,都为网络消费的安全性敲响了警钟,网络消费的非安全支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现有关于网络消费安全支付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如下四个角度展开:其一,研究当前我国网络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康贻建(2010)[1],李茂春(2010)[2];针对存在问题,李庭春(2009)[3],龚冬梅(2010)[4]等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其次,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结构和特点,如杨立峰,吴婷(2009)[5]。再次,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心理,如宋晓欣(2010)[6],杜经纬(2010)[7]。最后,研究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网络支付存在的问题,如刘纪峰(2010)[8];此外,雷怀平等(2010)[9]学者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防范。总之,现有研究文献为网络消费安全支付问题提出了众多宝贵意见。由于大学生的支付能力有限,加上各种外界影响因素,大学生更需要关注网络消费安全支付。那么,大学生网络消费非安全支付受到怎样的因素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
(一)网络消费规模
从整体来看,网络消费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社会经济形式,本土化的各种网络购物商务模式已由最初的模仿引进成长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商务形式,主导了国内网购市场,并成为国际网购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长忠,2011)[10]。根据CNNIC于2011年7月19日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另据2011年11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包含除网络零售之外的企业级B2B贸易)将突破18万亿元人民币”。可见,中国的网络消费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规模也呈快速上涨之势。据CNNIC的互联网调查显示,中国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有超过1/4的大学生青睐网上购物,网购规模达到430万人。
(二)网络消费类型
消费经济学指出,消费水平是考察一种消费行为的重要指标[1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不断增加。据2011年9月出炉的《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指出,大学生人均月支出980元,这也为大学生更多的选择网络消费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具体来看,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娱乐消费以及人际交往消费等四大方面。加上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涉及到的网络消费类型将会更多。
(三)网络消费的网站选择
当前,大学生网络消费经常光顾的网站比较多,如淘宝网、当当网、卓越网、易趣网、凡客等等。据调查显示,通过淘宝网购物的大学生占35%,其次是当当网(占30%),再次是卓越网(占25%)。大学生选择淘宝网、当当网和卓越网是由于网上的商品种类比较齐全,价格更为低廉(宋朝阳,2009)[12]。可见,大学生网络消费所涉及的网站相对比较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网络消费安全支付。
(四)网络消费的支付方式
据2011年7月CNNIC的《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上支付用户数从2010年年底的1.37亿增至2011年中的1.53亿,增长11.7%。大学生网络消费支付方式主要采用线下支付和网上支付两种方式。其中,线下支付比较传统,包括货到付款以及通过邮局、银行汇款;网上支付即在线支付,买方在互联网上直接完成款项支付,这种支付方式又包括银行卡在线转账支付、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第三方支付平台结算支付和移动支付等[13]。其中,通过第三方支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生网络消费支付的安全。
总之,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通过网络消费能够带来效用的同时,在支付方面也面临着众多非安全因素的影响。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非安全支付的影响因素
(一)法律监管层面
我国网络消费安全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不安全事件,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的网络消费安全支付涉及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于网络消费,网络法律规范的立法刚刚起步,《电子签名法》虽然已经颁布,但建立和完善安全便捷高效的电子支付体系、制定调整网络交易行为的法律规范、建立并维护网络交易信用记录和保障体系等问题尚有待解决,尤其是在建立并加强消费者对网络信任的网络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律体系和法律规范急需创建或完善(郭超,张鑫杰,2008)[14]。
【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 就业期望 错位
一、高校贫困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1、就业心理负担沉重
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容易受到歧视,存在自卑心理,尤其是女生心理负担更重。目前高校学费的不断上涨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更加重了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厌学、厌世情绪严重,对社会看法极端、偏激。
2、素质缺陷影响就业
由于贫困生女大学地域来源的特殊性,在成长过程中,环境教育与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同时由于经济问题,大部分的高校贫困生很少参加活动,因此锻炼的机会非常少,造成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用人单位对性别的歧视
当今用人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认为雇佣女大学生会增加其社会成本,而女大学生的工作意识、工作能力、社会接触面等方面都与男生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其提高效益。女大学生工作几年后,又要面临结婚、生育、抚养子女期间必须给予的产假等现实问题,在该岗位上带来了断层的可能性。这种认识的偏差,就严重的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尤其是对存在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更是容易受其影响。
二、原因分析
1、自身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就业期望值错位
大学教育投入成本高。通常一个困难家庭为完成孩子的学业,会陷入负债的状态,而他们的希望就寄存在孩子毕业后就业来解决家庭所存在一切问题。以至贫困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不得不把薪水高、工作环境稳定等作为就业期望值的首要因素。但在现实的岗位竞争中,用人单位在考虑到自身的生产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时候,必然将目光投向同一阶层但要求没有那么苛刻的毕业生。这也造成了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
2、工作经验不足
来自贫困地区的同学由于接触外界的事物不多,因此存在着进入大学之后要重新认识别的同学早已经熟悉的事物,导致他们产生一些自卑的心理。
为了能在同学们之间保持一定的优势,有些同学会把大量的课外时间投入到普通的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放弃参加其他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或者学生活动,以期能在学习这一方面取得奖学金,并保持一定的心理优势,由此导致在就业期间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给用人单位一种高分低能的印象,最终造成就业失败。
3、不能按时偿还助学贷款导致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产生怀疑
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事件的频繁发生,凸显的大学生诚信问题是让社会对大学生产生不信任感。大学生的诚信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问题,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沉浸而潜移默化。由于中国的社会中不讲诚信的行为比较普遍,法律约束也不能发挥更多的作用。这就使大学生的诚信被持以怀疑的态度。而且也有其中的一部分同学恶意逃避,不偿还贷款,导致学校与银行必须把扣押有效证件作为催还贷款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三、拓宽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诚信记录来规范还贷
应该从提升社会整体的信用水准、完善道德与法律规范、提高社会工作水平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逃避还贷的现象。可以通过我国金融系统的联网性进行跟踪。可以通过金融系统建立学生信用记录数据库,加强银行之间信用记录的交流、共享,实现学生个人身份记录和信用记录挂钩,从而有效规范和约束学生贷款和还贷。
2、用人单位的观念要转变,提倡男女平等
摈弃“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确保性别平等、就业公平。
3、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要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来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4、学校对贫困女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贫困的女学生出现就业困难时,学校老师要及时介入,帮助其缩短就业过程。
5、合理调整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使其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就业指导从而树立较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期望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用卡;商业银行;信用
大学生信用卡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产品,在各大高校迅速地发展起来。各种信用卡在各大高校迅速窜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使用这种先消费后还款的透支服务。各家银行都推出了相关的学生信用卡业务,慷慨地提供给大学生额度不小的透支服务。大学生作为还没有收入的一类人群开始超前消费,他们对信用卡与理财观念以及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有着怎样的认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办卡消费持着一种怎样的态度,是支持鼓励还是反对不提倡?大学生们能否安排合理的消费计划,有目的、有方向的合理消费,真正实现信用卡的价值,这对社会各界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一、大学生信用卡的使用现状
(一)大学生办卡数量持续激增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不断拓展,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逐渐成熟,商业银行开始涉足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大学生将成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是整个社会消费的中坚,更是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主要客户。农行、建行、招行等银行都相继在全国高校推出了大学生信用卡。短短四年中,大学生信用卡持卡人数和比例有了较快增长。据《2008年大学生理财观念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受访大学生拥有信用卡的比例为37%,比2007年增加8%;另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计划申请信用卡。71%比例的大学生表示还是愿意接受信用卡这种消费方式的。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大学生中,有超过40%的在校学生打算申请信用卡。
(二)大学生的办卡途径主要来源于银行的促销活动
据调查,有53.8%的持卡学生是通过银行对校园的促销活动办理的信用卡,其次由父母办理的占33.3%,由老师、同学介绍、报纸电视等媒体广告及其他途径办卡的分别占10.3%、10.3%、2.6%。可见,银行对校园促销是一个提高信用卡知名度与发卡量的有效手段。
(三)大学生对信用卡的使用频率还不是很高
通过对大学生的消费习惯调查,72.7%的学生选择通过银行贷款来支付大宗商品的购买,但仍有35.4%的学生选择自行支付全款,向朋友和父母求助所占比例不高,仅为10%左右。拥有信用卡的大学生中,71.1%的持卡人将卡用于商场购物,用于网上购物的部分占到12.5%。被调查的大学生主要的付款方式是现金,占总被选比例的92.9%,有借记卡消费习惯的人群比例为20%左右,贷记卡的使用也占到了10%。另外,绝大多数的持卡人每月使用信用卡1~3次,约57.3%;使用4~6次的占21.3%;使用6次以上的只占15.9%。另外,还有5.5%的持卡人办理了信用卡后从来没有使用过。
二、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存在的问题
(一)无经济来源的大学生透支信用卡,出现各种不良后果
使学生养成不良消费习惯,当代大学生本身的理财知识和经验匮乏、学校理财知识普及较少,尤其是面对不需现金支付消费学生自制力较差,很容易透支,逐渐形成不良消费习惯,从而给自己造成经济和精神的双重负担;对家庭造成额外经济负担,上学期间,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一旦出现超额消费、债台高筑,最终必是父母出面解决;给学校带来不良消费风气,透支高消费这种不良习惯的形成,必将影响大学生正确金钱观、价值观的形成,继而影响整个校园的风气;对银行存在潜在的风险损失。
(二)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发卡银行也有风险
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发卡银行也存在着许多潜在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违约风险;二是成本利润风险。
三、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相关建议
(一)自我完善相关金融知识,学会合理理财
有选择地理性的办卡。要学会理性办卡,选择与自己消费结构、消费能力、消费方式和行为相适应的金融结构办卡。一般要选择网点多、还款方便、信用度高,又具有网上支付、转账功能,费用低的银行办卡。
合理透支按时还款。信用卡的合理透支是能尽量享受最长的免息期和不同的优惠商户和优惠活动;按时还款,不但能减免利息,还能形成良好信用记录,要尽量少取现。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在培养和提高自己智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财商”。而“财商”观念,应该包括金钱观、价值观、风险观、未来观和成功观。另外,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做到较为合理的消费。
(二)银行要规范营销方式,加强对大学生信用卡的管理
银行要审慎选择发卡对象。发卡银行在发放信用卡之前应对办卡人的办卡用途、生活费用、办卡动机等信息进行询问和调查,确保办卡的有效性。
在发卡环节,加强审批,严格把关,做好风险的预防。在发卡环节,商业银行应加强审批,提高大学生信用卡的申请门槛,提高办卡质量。除了要对大学生的经济能力、信用情况严格审查之外,要求申卡学生提交父母的《书面授权书》、家长担保人证明和电话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
账户监控,强化追讨手段。对大学生信用卡账户,家长和银行应该进行共同监控和监督,当大学生出现信贷消费时,商业银行在给大学生寄账单的同时,也要给家长也寄一份,让大学生和家长对透支数额和最后还款期限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以方便大学生还贷。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与国外的日益接轨,信用卡为大学生带来了许多便利之处,了解和使用信用卡,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其放任自流,糊涂消费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学会理性消费、合理理财,上好大学生活的理财的第一课。在大力推广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的同时,我们社会各方面应该同心协力,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诚信意识。良好的信贷体系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维护。积极引导社会树立以“信”立“贷”的观念,共造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高校德育;自媒体;舆论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92-03
网络作为时代与科技发展的产物,充斥着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高校德育工作亦利亦弊。一方面,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以及共享性对于提升大学生民主独立意识、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创新高校德育手段起着推动作用[1];另一方面,网络这一缺乏法律道德约束的 “无他律、无认证、无界限”的三无放纵环境正在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身心健康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难度。
一、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
网络对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但是其带给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应当引起高校教育者以及大学生自身的高度关注:
1.网络引发校园学术信任危机
如今,大学生网络作弊、网络侵权、论文造假等问题不绝于耳,网络的便捷性及其资源的共享性无疑为大学生的这些不正当行为提供了渠道。此类学术腐败现象有损校园学术氛围的纯洁性,引起了社会对于高校教育质量的质疑,造成了高校学术信任缺失。此外,调查表明,当今高等学府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大量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每年受处分、被退学的大学生有80%左右就是因为沉迷网络游戏、醉心于所谓“电子竞技”而荒废学业[2]。由于缺乏正确使用网络的认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沉醉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而无法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挂科、缺勤、造假以及抄袭等现象使得校园学术氛围日渐淡化。
2.网络诱发大学生身心健康毒瘤
随着全球“网络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迅速普及,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虚拟而又自由的环境,在此环境中,大学生可以消除身份、等级等一切差异,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据《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 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方面的困扰。大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心理成长的过渡期,乐此不疲地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仅危害身体健康,也极易脱离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和正常学习活动,久而久之会形成人际交流障碍、责任感缺失,影响心理定位以及人格塑造。
3.网络造成大学生道德观念下滑
校园网络犯罪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一些大学生以营利为目的,窃取网上用户的个人资料及账户信息,对网站进行蓄意破坏,恶意散播违法信息,进行网络犯罪活动,给校园安全甚至是社会安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网络缺乏道德约束力的“无他律”环境和现实法律管制督察的欠缺为大学生摆脱现实生活主流价值观的束缚提供了条件,使其道德观念行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4.网络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偏颇
大学生的道德结构处在不断吸纳、变化和发展中,网络中文化的多元性、无政府性恰恰迎合了其追求所谓自由、平等及自我的心理,但其中一些与传统主流思想相悖的消极思想极易造成大学生道德结构失衡,影响其情感认知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网络世界缺少法律道德的约束,信息繁多,复杂违法、反道德的信息遍布,心智仍处于塑形期的大学生难以甄别信息的是非,从而极易受到道德侵蚀而错误行事,形成偏颇甚至是错误的人生价值观。
二、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要求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是否符合当前经济社会的要求,则依赖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养要求。因此,从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需求入手,才能明晰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以及大学生培养自身思想素质提供方向,解决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问题。
1.思想道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任务繁重”。在推进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下,企业对于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是企业招聘人才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个人的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企业之所以如此强调思想道德的原因在于,人才的思想道德情况决定着整个企业的根基,决定着企业发展前行的远近。有关数据表明,超过50%的用人单位对应聘大学生的诚信、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等思想道德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注重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充实丰富自己。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及网上资料调查。
暑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放松身心,提高自身修养的大好时机。能够把握这短暂的两个月时间真正去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应该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考虑的。
社会实践,兼职打工 :
埋头苦读,继续深造:
近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入WTO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知识就是力量”越来越激励着那些有志学子,“专升本”、“出国”、“考研”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继续深造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暑假则成为这些大学生备战的“黄金时期”。参加各类培训班早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类形形的招生广告在校园内随处可见,暑假报名参加英语、电脑培训班的大学生,大都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将来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取得多个文凭、证书更有利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趁暑假报名参加汽车培训,为了将来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时用不上,也对自己有好处。此外,不少大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充电”,摄取精神食粮,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这些大学生如果能够劳逸结合,在用功学习的同时放松自己的心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与时代不相吻合,暑假是一个充电的好机会,也是一个了解社会的良机。
外出旅游,饱览风光: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大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包揽祖国山河风光,使生活张弛相济、劳逸结合,使人脑得到精神保健、生命获得和谐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部分大学生利用暑期欣赏名山大川,不仅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经验,从外出经历中体会人生,感触社会,同时也能体验到出门在外的不易出行旅游,度假观光,与同伴相互照顾,增进了解,培养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无聊”一族 :
在放假前早已经制定了周密的暑假计划,但是回到家后睡觉、看电视、上网、看小说成了部分大学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动,没有暑假盼暑假,暑假到了又觉地无聊,短暂的两个月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通过对暑假生活调查,我们不由得感到欣喜,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同时也感悟到大学生们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暑假成为很多大学生学习的新阵地,展现青春风采,施展一技之长的好机会。总之,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度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暑假。
2.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
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调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