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英语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英语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英语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英语实践报告

第1篇:大学英语实践报告范文

这是一座海滨城市——防城港,有广西最大的港口之一,所以经常有外国商人来这里做生意,或是一些船员,也有外国游客。宾馆之前就接待过一些国外顾客,但是由于宾馆的服务员都不懂英语,无法给客人提供更好的帮助,所以宾馆经理没放假前就和我打招呼,放假到宾馆给他的员工培训英语。我欣然答应了,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在亲戚家休息了几天,顺便整理所要教的内容,然后拿去复印,在宾馆有电脑打印机,整理起来很,很排斥。面对这些长辈,我有点不知所措,但还是在课堂上给他们讲学好英语后不论对宾馆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益处的一件事,所以希望大家认真的用心的学。

或许是随着几天的学习,有的员工感觉越来越难,他们居然不来上课。经理知道后很生气,给他们了个下马威,如果学习完一个月后考试不通过,为,的就辞退,考得好的有奖励。后来再也没有这种情况出现了。大家都很配合上课,也很用功,在没有事忙的时候,楼层工作间里都会有他们读英语的声音,我也感到很高兴,刚开始大家不熟悉的时候没什么话,但是经过几天的相处,彼此都认识了,我和他们也靠近了很多,他们有不懂的都主动问,而我也是一遍一遍的耐心教,还给一些因休假而没有上课的员工补课。虽然让他们直呼我的名字,但他们还是叫我“梁老师”,面对这个有点为时过早的称呼,心里终究有点接受不了,也体会到这个神圣的职业背后的酸甜苦辣,做一个老师真的不容易。

但是有一个员工的态度很顽固,她说很讨厌英语,看到就头疼,不想学,所以没有和我们一起学习。她已经知道经理的规定,但是还是对抗学习,我用尽办法想说服她,但还是无济于事。

员工们进入状态后,学起来也很快了。时间也很快就差不多过了一个月,后面的五天我没有上新的内容,而是和他们一起复习所有学过的内容,之前的学习我都是在课堂上让他们强化记忆,现在复习起来也不是很吃力,他们倒希望可以提前考。

第2篇:大学英语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技;转型;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35-02

在国家强调高校教育需要向应用技术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各大高校都在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进行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校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相关专业教学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而如何在各大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道路上,让大学英语这门基础学科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呢?校企合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不仅为高校其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应用技术转型”道路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也为大学英语的“应用技术”转型打开了新的思路。

一、校企合作的目的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校企合作有着各方面的意义。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满足了学校教学改革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的机会,提高毕业生的质量,让绝大部分学生实现就业;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输送更好更多的人才,最终实现校企双赢。那么,大学英语这门基础学科通过校企合作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首先,校企合作可以为高等院校培养出更多的应用技术型双师水平教师。在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英语“应用技术”转型途径研究实施过程中,可以给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参与到非英语专业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去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应用技术水平,完善自身双师型教师资格。

其次,校企合作也能为各大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在大学英语“应用技术”转型途径研究中,让学生在双师型教师研究出的大学英语改革方案中参与学习和实践。而大学生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与实践,更能培养出更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最后,校企合作更能为各大高校提高高校就业率。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在培养出更多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前提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增大的条件。在学生语言能力和技能并举的前提下,学校就业率就一定能大大提高。

二、校企合作的方式

(一)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培养应用技术型大学英语教师

首先,学校应实施定期顶岗实践制度,并且建立定期培训制度。让大学英语教师与其他各大专业老师一起参与到相同的校企合作项目中来,这样大学英语教师能与各行各业的专业教师以及专业知识亲密接触,更能和其他各大专业的教师们一起现场观摩和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在身临其境的工作环境和其他各大专业教师的进一步帮助下,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应用技能水平。

其次,采取国际对接的方式。在各大高校与其他国家有项目合作,或者与国内企业有项目合作需要,并且有出国机会的时候,学校能够在选择委派对口专业的教师参与到项目中时,同时也能够选择委派两到三名大学英语教师参与其中。这样既能为其他非英语专业的教师提供语言上的便利,又能让大学英语教师在亲身投入项目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应用技能水平,身临其境的去体验与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并能够达到自身实践的水平,这样的话,具有其他专业水准的大学英语教师也能够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了。

(二)制定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

1.修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首先,要改编大学英语教材。因材施教一直是我国教学活动的几大原则之一。根据现如今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向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改编教材是改革课程设置的关键。

其次,要开设应用技术型双语课程。语言是沟通的最好工具,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是应用技术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在理论与实践具备的双师型教师中选派成员对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来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为学生授课的同时,还可以为已经工作的但是英语不过关的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双语课程的培训,达到企业和高校双方共赢的局面。

再者,在课程设置上,要将应用技术型大学英语课程,按程度分为基础级大学英语课程和提高级大学英语课程两个阶段。基础级大学英语阶段的课程主要为综合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听说读写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此课程应要求教师督促学生掌握应用技术型大学英语专业词汇以及简单的应用技术句型。等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再要求其参加提高级大学英语阶段的课程。而提高级大学英语阶段的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在不同情景下,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实践能力,比如完成提高级大学英语阶段课程的学生,进企业实习时,应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用英语表达自如。

2.修改大学英语考核方式

首先,要深入企业一线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考核方法。我们培养的人才首先要符合企业招聘的要求,进一步还要适应日常用工的考核标准。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用工一线,调查目前大学英语需求现状,企业招聘要求和日常工作专业英语知识与技能运用状况。最终形成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考核办法。

其次,进行分散式考核。将考核从一次到多次,从一方面到多方面,从开始到成功,考核目的不在于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在于督促学生做到正确为止,成熟为止。教师要将学生的考试时间和次数以及最终合格的时间都做详细记载。这种分散式考核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位学生,掌握每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使学生避免了因紧张等发挥不正常因素影响考试结果。这种分散式考核模式还可以扩展到课堂提问、评价讨论、创意作业、实验实习报告等。

最后,进行实干型考核。所谓实干型考核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指与企业合作,引入一些实际的企业项目进行命题,二是能力测评报告。考生首先完成企业实际项目的“技能型案例考试”,然后再完成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标准化考试。考生在通过考试后获得两种评价结果,一是理论考试成绩,二是能力测评报告。最终由考试人员按百分比形成考生最终的成绩。“实干型”考核方式的第二种方式是与相关企业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由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其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让学生接触工作第一线,认真记实习日记,在实习结束后以实习报告的形势汇报其实习状况。根据其指导教师的评语以及实习报告的质量来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3.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

选派应用技能水平高并且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实习,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为目标,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和职业能力诸方面的全面与和谐发展。

三、校企合作的成效

首先,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促进高校探索出一套完善的应用技术型培养目标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方案,促进教材改革,以及完善学生学业成绩的质量分析制度和反馈机制,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使高校进入一种全新的运行状态,培养出更多应用技术型人才,提高就业率。

第3篇:大学英语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机制

一、引言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诸多期待和挑战,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应该引起教育教学界管理者、研究者和教师本人等各方面的更多关注和思考。

我国目前有近6万名大学英语教师,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这一系列工程的操作主体和英语教学改革的先锋,但他们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薄弱、理论素养不足等问题。相关大学英语教师素质调查表明。相当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智能、经验和教学态度上都需发展或成长。…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担任。这些低教龄和低年龄的教师只是具备了英语学科的知识,其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技术)还远未成熟。束定芳在《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师资状况调查表明目前许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理论培训,教学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

由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于2002年初对全国48所院校900多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教师有很强的意愿来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但对于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却比较迷茫。l3这种状况将根本上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因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素质将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二、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途径

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大学英语教学硬件环境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有效的改善,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却是缓慢的、隐性的、循序渐进的,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至关重要的,是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和有力措施,可强有力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必须改革和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教师的发展进程。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在职研修等通盘考虑,总体设计。目前,教师教育已建立起包括教师的职前专业准备、人职专业辅导、在职专业提高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英语教师教育不应试图一步到位,一次性地培养出专业成熟的教师,而应扩大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与教师继续教育相挂钩。是终身持续的过程。本文将着重讨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通过继续教育自我发展。

大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传统意义的学历培训和简单的知识更新,而是指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是教师能力水平、知识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由旧到新的发展过程,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人的一般发展到作为职业人的专业化发展。它不仅包括教师个体生活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情感的发展,还涉及教师工作环境中的学校组织文化和结构。教师的发展需要集体和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如教学任务繁重或自我缺乏科研意识等。不少大学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投入不多,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不关心,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相脱节。因而,要通过继续教育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要强化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大科研投入。除去教学这一教师最重要的本职工作,科研同样是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它能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受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所制约的,教学实践就是对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教师的专业程度就是凭借这些专业知识、原理、技术的熟练程度来保障的。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应侧重于教学内容再处理、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教学课程调控、课堂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师生互动中的技艺的追求。在继续教育中具体体现为要着重提高以下专业能力:(1)认知能力:包括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和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2)教学反思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整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3)设计创意能力:主要包括英语课程的构思和设计、教学的构思,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的调整,教学材料的编制、组织、调整和使用等。(4)执行能力:包括实施课程计划和整体教学计划、实施具体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课程计划、整体教学计划和具体教学计划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随机处理策略等。(5)观察能力:包括课堂现场观察,学生群体行为观察,学生个体行为观察、心理观察,观察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分析等。(6)话语能力:主要包括询问方法、交谈方法、领悟技术、有效表达技术、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学生话语失误策略处理、课堂交际英语的系统掌握等。(7)互动能力:主要包括师生间的互动模式的养成、互动模式的转换和变化、真实交际中的互动技术等。(8)群体控制能力:主要包括班集体的建构、课堂的管理技术、课堂活动类型的运用、课堂活动类型的转换、群体学习行为的养成、教师对教学群体的领导方式等。(9)表现和操作能力:主要包括运用电脑进行教学的技能、形体技能、课堂表演技能、课堂造型技能、使用各种教学工具的技能等。(10)研究能力:主要包括设计并实施教学研究方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程序、撰写研究报告等。

教学研究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新的教育思想、课程要求、模式等新事物的出现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调适情感与技能,而且要具备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科研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的改革形势,大学英语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研究课题,如变化研究、行为研究、角色研究、关系研究等。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的途径也很多:(1)由大学英语教研室组织申报校级或省级课题,教研室全体成员参与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活动,共同探讨、合作研究、积极总结、互相借鉴,总体推进改革步伐。(2)以培训、观摩和研讨等形式,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共同提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3)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对各种教学行为、教学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案例实证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得出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总结,写成学术论文或实验报告。以目前流行的“反思教学”为例,“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与由此带来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基于教学实践的自我意识、自我检察和自我评估的能力。行动研究着重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学中加以实践[7]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写出科研论文,提升科研能力。(4)当然还可以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的理念,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实践: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的培训内容: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应变决策等;借鉴国外教师教育形式,开展行动研究。沟通理论与实践,强化专业能力。

三、结语

第4篇:大学英语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衔接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52-0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外语教育的研究重心逐渐由教师“怎样教”转变为学生“怎样学”。研究结果表明,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修订版)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1]可见,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必然趋势。然而,由于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两个教育阶段缺乏沟通、衔接不畅,导致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兴趣流失、动力不足、疲于应试。在高中,学生由于自主时间的缺失与考试模式的压力,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养成了用死记硬背应对考试的学习惯性。在从高中时代向大学时代过渡的英语学习阶段,学生很难从被动的英语学习模式中脱离出来过渡到自主学习模式。虽然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分属不同的教育阶段,但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

因此,教师应明确处于“过渡阶段”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握这个时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让学生死记语言规则和死背脱离语境的孤立的句子,[2]为学生营造互动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并以此转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循序渐进地诱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针对“过渡阶段”的大一学生普遍存在的英语学习困境,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衔接性策略。

一、学习兴趣的衔接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实践,进而实现自主性学习。多数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有机会展示自己。实践发现,如下两种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演讲和课外活动。

(一)课前演讲

课前演讲指每次课课前由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做课前演讲。演讲内容、演讲次序、演讲时长需要在开学初由教师跟学生共同确定。具体实施流程如下:学生结合单元主题内容进行课前演讲,时长一般不超过三分钟。演讲结束后,由学生点评一分钟,再由教师点评、总结,并记入平时成绩。

实践证明,多数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基本任务,但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有的同学的演讲缺乏感染力,很难激起听者的兴趣。

2.有的同学参与点评的积极性不足。

3.有的同学的演讲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甚少,为教师导入新课增加了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课前演讲环节调整为:(1)学期初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变一名学生完成一次演讲为各小组轮流演讲。各小组选定话题后,课下讨论、书写报告提前一次课交给教师。轮到本组演讲时,由该小组的一名代表演讲(或一名以上小组成员共同演讲);(2)变结合课程内容演讲为结合课程主题演讲。这一方案的实施,使得每次演讲都有更多的同学主动参与,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激发了他们的演讲兴趣与创新精神。有的小组以二人对话的方式实现演讲;有的小组以多人小品的方式实现演讲;还有小组以短剧的方式实现演讲。这样,学生准备演讲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在听其他同学演讲和参与点评的过程中,也会间接地激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在演讲者、听讲者与评讲者三种角色的变换中过程中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的授课对象是全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生的英语起点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专业的学生,英语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演”带动“讲”,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课外活动

学期初,我们还参照学生的兴趣与学生一起确定课外学习小组活动的必选内容与析选内容。必选内容之一是课前演讲的准备。必选内容之二是对学过的单元内容进行总结,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做单元报告。报告的呈现方式不限,可以借助板书,也可以借助Word文件或PPT文件。实践表明,这项课堂活动能够调动半数以上的学生参与。学生在准备报告与现场报告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我们发现,学生的讲述水平总是难于超越他们的PPT制作水平。对此,教师需要在点评及总结时,及时肯定成绩并指出不足。

课外活动的析选内容是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选作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去做。可以不做,也可以全做,还可以做一部分。选作题的内容主要有:英语习语汉译与汉语成语英译;英诗汉译与汉诗英译(选自某一首诗中意义相对完整的两句或四句)。这部分内容看似难做,却有“易做难评”的特点。所谓“易做”,是指有些译文是可以从网上查到的;所谓“难评”,是指译文有多种,孰优孰劣,较难评价。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点评,教师要做较充分的准备。教师到位的点评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如上两种与大学英语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外,学生较有兴趣的课外活动还有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我们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级英语演讲比赛,如校级英语演讲比赛与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结论: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口语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事实上,他们备战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以互动促自主的衔接策略

激发学习兴趣,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采用“教”与“学”的师生双边互动,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第5篇:大学英语实践报告范文

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外语沟通能力,听、说、读、写、译是国际化英语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此才能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国际化人才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首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而合理开设综合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条有效途径,可通过开设语言知识、交际技能、情境训练等相关综合性的英语课程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奠定学生走向国际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适当增设跨文化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

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由于是跨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在国际交际中不单单只是语言上的交流,同时还涉及到不同国度政治、文化、礼仪、习俗等方面的交流。为此,国际化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国际化意识,以避免在国际交际中出现“cultureshock”。于是乎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可适当增设跨文化的选修课程,通过这些选修课程来实现对学生的多元文化熏陶和全方位的国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接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培养和促进学生形成国际意识。

三、举办跨文化交际专题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宽广的国际视野是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高校应重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对此,高校可以加强组织各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如举办跨文化交际专题讲座,定期安排外籍教师和学术专家、国外创业成功人士、留学生等开展系列文化讲座与案例教学。高校通过组织和举办各种跨文化交际专题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和接受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一方面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国际通行规则,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开设双语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

如何增强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这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务。在国际竞争中不仅要求人才能够使用英语进口无障碍的交流,更主要的是人才可以在专业领域中完成相关岗位要求,如材料报告、合同拟定等,对人才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对此,我国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可以通过开设双语教学模式来强化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运用英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五、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其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高校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学生只有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等、来营造英语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英语实践应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结语

第6篇:大学英语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 独立学院艺术生 大学英语 教学策略

由于艺术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局限,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育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从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检测等方面,学者们对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中占了一定的比例,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这对独立学院中艺术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空前的挑战。为了满足艺术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针对艺术生的英语学习特点,探讨了独立学院艺术生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艺术生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根据笔者的调查,艺术生整体英语基础薄弱,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是艺术生在高中学习期间过于注重专业课,忽视文化课。另外,艺术生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没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基础薄弱,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有困难。不断增加的困难使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二、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的选择在艺术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教材的选择往往忽略艺术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缺乏话题性和实用性。难度大的教材只会弱化教学效果,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话题性和实用性的教材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也满足不了应用的需求。所以我们选择了《实用艺术英语教程》这本教材。此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难度适中;侧重艺术题材的选择,将教材内容和艺术专业相结合;着眼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基本的词汇和语法为基础,以模仿和实践为辅。这本教材的最大特点是适当结合艺术专业英语,且具有实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注重针对性备课

备课不仅仅是单纯的对于课本知识的准备,还包括对学生的准备。也就是说,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包括对于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情况等。老师除了要准确地掌握课本内容以外,对课文的相关内容,如背景知识、文化知识等知识的准备也是备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要结合每个单元不同的内容,详细地准备背景材料、知识点的拓展材料和相关的多媒体材料。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选择好具体的教学方法,语言点的讲解方式,课上、课下的学习任务及小组活动形式等。

3.采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板书教学信息量小,形式单一。幻灯片教学能直观、形象、有效的呈现知识点。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幻灯片教学上,更是一种结合了图片、音乐和动画等多种方式的教学形式。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运用多媒体呈现不同的内容,结合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第一单元Film的引入部分,笔者在幻灯片上呈现奥斯卡电影海报,通过欣赏电影图片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解释海报上的英文电影名增强对词汇的记忆。又如在课文3D Movies:Coming Back at You的讲解中,笔者播放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阿凡达的电影片段,然后简单的解释台词,让学生上台模仿台词。另外,利用多媒体设计相关的小组任务,让学生完成。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强调多种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所以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而是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艺术专业学生模仿能力强,表现欲强,有创造力。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课堂活动,采用任务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老师要帮助艺术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笔者开展了每课报告的活动,每节课由一名同学进行两分钟的英文报告,可以是新闻播报,也可以是演讲。然后老师和同学根据报告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老师在报告前和学生商量报告的内容,提出建议或者帮助修改。这样不仅在书面上和口语上让学生得到了锻炼,而且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另外,老师要通过互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播放和单元内容相关的英文歌曲,讲解歌词,让学生自由表演,或者布置简单的情景剧或戏剧片段让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可以由学生独立创作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发挥特长,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老师也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开展情景对话、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形式。在组织活动的过程当中,老师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结语

艺术生在英语学习中是个特殊的群体,老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都要考虑到艺术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该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课程中的任务教学法,开展互动,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和实用性,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的科研方法[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许爱兵.谈大学艺术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艺术[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11):25.

[3]张汾喜,阎玉枝.大学英语软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1(17).

第7篇:大学英语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发展历程 改革

一、引言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指出:“(College English Test,简称CET)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性教学考试。”[1]显然,CET是一种课程学业考试(achievement test),就是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之后,检测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考试。尽管它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和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规定的全部学习目标,但客观上不同时期的CET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一直存在着批评和赞成两种意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正是在这褒贬声中依据社会需要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完善,不断推动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二、1999年以前的CET考试及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

1999年以前的CET的基础和依据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5年版),该《大纲》突出阅读能力培养,兼顾听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这反映了当时的国情。受时代制约,《大纲》制定表现出鲜明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特色:强调语言结构学习,强调对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的掌握程度。作为标准化考试的CET在内容和形式上忠实体现其精神,主要测试阅读能力和语法、词汇掌握情况,大量采用离散式试题,综合性题目较少,听力占比重小且形式单一,口语考试没有进行。

可以说,作为这一时期的全国统一的CET拥有较高的信度(客观试题占85%,主观占15%),但它却牺牲了对于语言测试更为重要的效度。因此,这一时期的大学英语考试反拨作用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它有利于促进《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因为CET是对全国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鉴定和评价的唯一尺度(且不说它是否准确),学生CET成绩成了学校之间进行比较的标准,是社会和学校评判学生、老师的尺度,比如,很多学校将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成绩与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挂钩,与老师的评优评先挂钩,一些单位和企业将四、六级证书作为招聘大学生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压力或动力之下,与过去相比,老师学生在英语上会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与他们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一样,是毋庸置疑的。1987年参加四级考试的学校为470所,1988年6月为560所。86级学生的通过率是62.6%,85级是24.2%,90级的通过率达66%以上,重点院校达85%。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平均成绩逐年提高,91级重点大学的通过率是85.5%,比85级高出了近一倍[2]。

其次,由于CET的导向作用,这一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重点放在阅读、词汇和语法上,妨碍了学生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如果说CET给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带来了最初的提高水平的动力的话,那么它却给大学英语老师和学生们指了个错误的努力方向。由于这一时期的CET大量采用选择性的离散式客观试题,大部分学生通过做类似模拟题就可以过关甚至可以考相当好的分数,这等于告诉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就是记单词和做模拟题。这一时期,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模拟题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老师用模拟题的训练和讲解替代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学生则成了选择“字母”的机器,完全忽略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导致了“结果经过将近12年的英语学习,大多数人听不懂,说不出”。[3]可以说,对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及大学生的“哑巴英语”,这一时期的CET消极导向作用是难辞其咎的。

三、大学英语考试第一次改革及效果

随着国际交流与日俱增,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本人对听说等产出技能的需要越来越大。如杨惠中等在1998年(1998:180)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对应聘人员的英语能力要求按重要性排序,说占48.6%,读47.6%,听40.8%,写26.2%。有60.7%的用户建议四、六级考试要增加口试项目。邵永真(1998)在调查中也发现“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中学及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大学生们迫切希望进一步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4]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调整教育教学目标以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999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综合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加大了听、说、写、译的比重。针对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变化,CET做了相应调整:采用新题型、采用平均级点分报告成绩、设作文最低分,并积极开展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及专业阅读考试研究。

这一次CET改革在测试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探索以体现加大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翻译、复合式听写和简答题、设作文最低分、对测试内容的各部分进行答题时间限制等措施应该说更能有效测量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施口语考试是新进步。它必将会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朝着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明显的正面反拨效应。“它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使学校领导重视大学英语课程,从而保证了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课堂教学;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和学生非常重视阅读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学英语写作和口语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反拨效应。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均有提高”。[5]

但是另一方面,CET题型一直沿用结构主义测试体系的测试方式,落后于测试学理论的发展,虽然“在形式有所改变,但本质上还是结构主义的老路子”[6]。因此效度被极大地忽略了。

四、最近一次的CET改革及评价

1999年改革以后,在主观测试项目的实施和评分仍有诸多限制因素的情况下,CET仍较多使用多项选择式离散的客观测试项目,这是典型的为保信度而牺牲本可取得的效度。口语和听力测试仍处在探索阶段,计算机化考试和评分技术研究进展缓慢,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CET发展速度不够快,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测量比重的目标一直没有很好地实现,与大纲要求的距离逐渐拉大。面对社会和个人对英语水平的要求的不断增高,CET开始严重滞后。

2004年初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04《课程要求》)。04《课程要求》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根据新的课程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宣布四、六级考试制度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措施有:(1)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听力比重加大、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比例。(2)改革记分体制和成绩报告方式。(3)改变CET行政管理方式,改革报名形式和考务管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目标是更准确地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以体现社会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

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记分体制,不设及格线,以成绩报告单方式报告成绩,含总分和各单项分,这可避免传统法带来的信息含混。分数差异精确识别既能体现公平原则,又利于分数精确解释和使用。为使学校理解考试分数的含义并合理使用考试结果,考委会将提供分数的解释。考委会努力突出测试机构和测量结果的学术意义,淡化其官方身份的色彩,强调对测量结果的客观描述和解释,避免僭越考试用户事务,这有助于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使之与国际测试接轨。但是调查表明,很多学生认为改发写有具体分数的成绩单会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因为,原来的CET只划分“及格”和“优秀”两个评定档次,考60分和84分都获得合格证书。但是,改发成绩单后,如果分数太低就很尴尬。[7]

新试题由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和写作测等四部分构成,试题由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40%)改为听力与阅读并重(各占35%),增加了语篇层以上的综合性测试题的比例。对听力的综合性、交际性测试比重显著增加,“听力对话”和“听力短文”形式多样,选用更具真实性的材料。“仔细阅读”除测试篇章理解外,还包括对篇章语境中的词汇理解的测试。“快速阅读”测试各种快速阅读技能,测试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兼顾了交际性词汇能力的测试,以更有效的形式取代了原有词汇题。“综合测试”(占155,其中完形填空或改错部分占10%;短句问答或翻译部分占5%)旨在测试考生的语法、词汇、逻辑及翻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更符合交际性语言能力特点,层次相对较高。这也是尊重能力差异现实、准确测量和区分英语水平的需要。写作部分占15%,体裁丰富。在语篇层次上的主观性测试项目比重大大提高,有助于提高效度,而试题整体难度提高,难度值全距拉大,区分能力增强。

新试题体现典型的交际性语言情景和任务,这表明CET改革注重与国际接轨。TOEFL式的“长对话”使用真实材料,弥补传统形式交际性的不足。“短文听写”的效度和区分度已被证明是很高的。[8]“快速阅读”测量快而准地把握文章的整体逻辑走向(logic structue)和信息点(key point)的能力,这顺应了信息爆炸时代对阅读能力的新要求。近期内,面试型口语考试(CET-SET)继续进行,远期将实现机考,以扩大口试规模,推动口语教学。CET关注新形势对英语应用能力构成的新要求,改革测试内容和形式,采用新题型,加大听说力和交际能力的测量。

CET还将采取措施加强考务管理努力杜绝舞弊和泄题现象,确保考生仅为高校在读,减轻考试的社会权重,突出服务教学的功能。经过精心策划和统筹安排,CET如能稳步推进、实现改革目标,将具有更高效度和权威性。

五、结语

对于一种语言测试的评价不能抛开其产生和依据的背景和基础。作为学业考试的CET的依据是不同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大纲规定的内容和提出的要求,为教学服务,同时借以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一阶段的大学英语考试制度的产生和存在都是有其道理的;而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每一次的大学英语考试改革也都是为了引导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英语能力构成的新要求而进行的,且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达到了这样导向作用。被称为“最为彻底”的2005年CET改革措施于已去年全面实施,其效果到底怎样,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但无论如何,改革不会停止,探索仍会继续,因为,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其科学化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反拨作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引导大学生努力具备时代需求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我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鲁子问.考试政策的社会稳定功能案例分析[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6,(6):18.

[2]蔡基刚.从日本STEP考试改革看中国CET考试改革[J].国外外语教学,2006,(1):40.

[3]杨惠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邵永真.指委会英语组扩大会议发言.大学外语教学通讯.第3期,1998.

[5]辜向东.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22.

[6]韩宝成.高校学生英语能力测试改革势在必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6):46.

第8篇:大学英语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微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

1微信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应用意义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作为语言课程需要大量的练习,这是学好语言课的基本方式。但现在高校英语课的学时数偏少,尤其应用型本科学时数更少,还有学时普遍英语的基础薄弱,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讲,学生被动的听,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微信混合模式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到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有了兴趣,在课堂上才能主动参与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上主角,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管能动性。教师可以在微信上布置学习任务,上传学习资料,有效解决了学生预习、复习、自主学习的问题,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接收新鲜事物能力强,微信是大学生应用的主体,微信功能强大,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层进行制定学习计划、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适宜的英语教学模块进行练习,微信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时间灵活,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2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1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是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重要的过程,课程导入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到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微信平台就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同时把课堂上涉及的课件、视频、图片、重点知识点都上传微信平台,让学生对本次课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搭建教学平台,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些英语的基础知识,通过微信平台课前学生基本掌握,在课上教师主要布置学生英语知识的综合英语,比如阅读理解,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

2.2课中阶段

微信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英语的教学模式,符合现代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能为社会培养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师人才。课中阶段主要包括讨论成果的汇报和师生互动,每个小组的报告员将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出来,可以借助word、ppt等工具增强演示效果,其他小组成员要耐心倾听并打分,取平均分作为该小组的最终成绩,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优胜,由教师颁发奖励。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步,平时项目成果作为期末成绩的重要依据,考试改革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环节,符合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师生互动环节,学生要在微信学习群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其他学生为其解答,教师要将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以及英语知识的重点、难点归纳总结,集中为学生答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保证微信教学的实效性。微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起到重要作用。

第9篇:大学英语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就正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也将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改革探索之路。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现实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以阅读教学为重点,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为内容,以通过各种英语考试为目标,学生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所学内容基本与将来工作缺少直接关联,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倾向严重,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以讲解语言知识为主,阅读以外的能力训练非常薄弱,基本不涉及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历经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2004年初教育部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并修改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全国180 所重点高校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在本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当中,教育部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改革的总体思路:第一,修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制定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上来。第二,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课本、粉笔、黑板与学生、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的模式上来。第三,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大学教学评价体系。这三个方面的改革都是围绕着一个总目标,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能基本听懂英文广播、能进行一般简单的英语交流和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1]。

全国180 所重点院校申报参加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分别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开发的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和视听说课程系统――《大学体验英语》、《大学英语》(全新版)、《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新时代交互英语》。

参加试点的各高校组织教师研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领会文件精神,组织编制适合本校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前单一的大班教学模式基础上,适当的增加小班课堂教学模式、网络中心自主听力练习、课外自主学习等形式。许多高校还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改善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网络课程,扩充网络平台内容,改善网络管理。同时,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英语的氛围,比如各种英语竞赛、辩论赛、英语角、影视欣赏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改革探索的几点思考

1、教学定位

在教学目标方面,大多数高校都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其次才是“保持或提高学生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和“培养学生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一教学目标将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教学定位就要以新的教学目标为方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提出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决不是要忽视或减少读写能力的培养,只是目前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不强, 但随着社会发展,对英语听说能力有了较高的需求,所以在我们教学中应对听说有所侧重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以牺牲读写训练为代价。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很薄弱,词汇的积累也差强人意,组织表达的能力欠缺,这些都大大制约和影响了口语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该清醒认识到,由于师资、语言环境、硬件设备等条件因素的制约,也要实事求是,要把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合理分配利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