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实验室安全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1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字:实验室安全管理;桌面演练;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80-04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科学实验和实验教学的基本场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为了满足科研教学的需求,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度日益提高,实验室流动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实验室场所的研制,给实验室安全工作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提高实验室安全这一课题迫在眉睫。

一、实验室安全桌面演练的目的和特点

桌面演练是一种圆桌讨论或演习活动,演练人员针对演练情景中的相关问题,以无时间压力的口头讨论方式说明应对办法,目的是各级应急部门、组织和个人在较轻松的环境下,明确和熟悉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协同配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虚拟训练的优势是完成在实际训练中无法执行的训练任务,训练成本低廉,可进行重复训练,训练过程安全,训练形式生动逼真,可调动训练积极性,为非消防人员提供了有效的训练手段。

(一)组织开展桌面演练的目的

1.评估新制(修)定的应急预案或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检验应急组织之间的接口是否有效衔接,信息渠道是否顺畅,提高应急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

3.检验应急人员对应急响应职责和程序的演练程度,提高应急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

4.让演练工作组熟悉应急预案,让参演人员熟悉应急程序,为功能演练和综合演练做准备。

(二)桌面演练的特点

1.操作简便,易于组织。桌面演练主要是各级指挥与协调人员参加,协助演练的其他参与人员不多,因而组织工作比较简便容易,准备时间比较短。

2.影响面相对较小,桌面演练一般在室内或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而且由于不需要实际调动应急力量,所以其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较小。

3.成本低、风险小。桌面演练需要准备的演练器材比较少,其需要花费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相对较低,出现意外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小。

二、实验室安全桌面演练的内容设计

实验室安全桌面演练内容设计要体现培养注重实验室安全的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注意安全的习惯。切实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需要通过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让安全管理贯彻教师和学生在校工作、学习的始终。

(一)内容设计范围

根据实验室的性质不同,结合高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和制度的建设,注重实验室的硬件配套设施,制定严格的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使各项制度行之有效。

(二)基本安全知识要求

1.事故现场应急工作原则:“生命第一”,以救援人员优先、以防止事故扩大优先、以保护环境优先。在事故未发生时充分做好预防工作;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受伤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控制事故危害和范围。

2.事故第一发现人职责:

(1)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立即以大声呼叫方式向现场人员报警,并马上通知本单位实验室主管领导、校园110及社会急救电话,报告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情况、人员受伤情况等;

(2)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住当前局势,防止事故继续恶化,及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3)应急电话:校园110、86836110、报警110、火警119、急救中心120。

3.事故单位及各职能部门职责:依据《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应急响应,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

三、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桌面演练参考内容设计

(一)填空题

1.学生伤害事故应急预案中的四大工作原则分别为(谁主管谁负责)、(快速反应)、(生命安全第一)、(各方面无条件配合)。

2.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一旦发生,重症需抢救者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拨打(校园110),随后立即上报(校领导)或(值班校领导)或(值班中层干部),值班室电话为(86834415),该领导负责前期指挥和处理。

3.中心处置突发事件中,其中第三条原则为:明确责任、分级控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维护安全稳定的第一责任人。

4.中心火灾事故紧急处置预案中,对于报警方法,除装有自动报警系统会自动报警外,根据条件可分别采取下列方法报警:①(使用室内消防箱内的火灾报警启动按钮报警)、②(使用电话校内报警86836110)。

5.拨打119报警需说明(起火单位)、(起火物资)、(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报警人姓名及电话。

6.中心配备的灭火器为(干粉)灭火器。

7.对于电气火灾可使用(二氧化碳)、(1211)、(ABC干粉)等灭火器材。

8.对于扑灭油料库的火灾可以使用(二氧化碳)、(1211)、(ABC干粉)、(沙、土)等灭火器材。

9.发生火灾时,如果楼梯已着火,但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以裹湿(衣裤或湿被)从(楼梯)快速冲下。

10.发生火灾时,如各种逃生之路均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洒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发出(求救信号)。

(二)判断题(2分/题)

1.触电事故类型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对)

2.空气干燥的情况下触电事故比较多。(错)

3.多个大功率仪器不得共用一个接线板;不得多个接线板串接;空调必须有专用插座,不得通过接线板连接使用。(对)

4.电气检修时,应在配电箱或开关处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对)

5.在潮湿或高温或有导电灰尘的场所,实验时应该降低电压供电。(对)

6.静电有三大特点:一是电压高;二是静电感应突出;三是尖端放电现象严重。(对)

7.电器着火时,必须立刻使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错)

8.在充满可燃气体的环境中,可以使用手动电动工具。(错)

9.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合扑灭钾钠镁铝等物质的火源。(错)

10.身边有人严重触电,应当首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紧急抢救如人工呼吸,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对)

(三)选择题(2分/题)

1.当流经人体电流大于(C)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

A.1mA B.5mA C.10mA

2.下列哪种灭火器不适于扑灭电器火灾?(C)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3.下列哪些是预防电气火灾的基本措施?(D)

A.禁止非电工改接电气线路,禁止乱拉临时用电线路

B.做电气类实验时应该2人及以上在场

C.从工作现场清除易燃易爆材料

D.以上都是

4.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什么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A)

A.导电粉尘或纤维 B.强光辐射

C.高温环境 D.潮气

5.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C)

A.无电 B.也许有电 C.有电 D.也许无电

6.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下列哪个措施不正确?(A)

A.使用静电防护毯 B.带防护手套

C.使用漏电保护器 D.穿绝缘鞋

7.安全电压是指保证不会对人体产生致命危险的电压值,工业中使用的安全电压是多少以下?(B)

A.25V B.36V C.50V D.110V

8.实验时,电源变压器付边输出被短路,会出现什么现象,直至烧毁?(D)

A.电源变压器有异味 B.电源变压器冒烟

C.电源变压器发热 D.以上都是

9.电线接地时,人体距离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高;距离越远,跨步电压越低。一般情况下距离接地体多少,跨步电压可看成是零?(B)

A.10m以内 B.20m以外

C.30m以外 D.50m以外

10.以下有关实验室用电的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C)

A.实验前先检查用电设备,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后,先关仪器设备,再关闭电源

B.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或遇突然断电,应关闭电源,尤其要关闭加热电器的电源开关

C.电源或电器设备的保险丝烧断后,可以用其他金属导线代替

D.不得将供电线任意放在通道上,以免因绝缘破损造成短路

11.机床、钳台照明,不得超过的安全电压是(B)

A.24V B.36V C.110V D.220V

12.氧气瓶与明火的安全距离是(C)以上

A.2M B.5M C.10M D.15M

13.下列情形中,属于工伤范围的是(D)

A.因醉酒导致伤亡的情形

B.自残或者杀的情形

C.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情形

D.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14.因事故导致较重的外部出血时,应(C)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C.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D.直接涂上止血剂,不用包裹

15.火场中,防止烟气危害最简单的方法是(B)

A.跳楼或跳窗逃生

B.用毛巾火衣服捂住口鼻,低姿势沿疏散通道逃生

C.大声呼救 D.钻到阁楼、床底、衣柜内避难

16.消火栓分为室内、室外两种,颜色为(D)

A.绿色 B.黄色 C.桔红色 D.红色

17.使用干粉灭火器时,人应站在(A)

A.上风向 B.下风向 C.无一定位置

D.根据个人喜好

18.为防止高温中暑,多饮以下哪种饮料最好(D)

A.纯净水 B.碳酸饮料

C.白开水 D.淡盐水

19.被困在电梯中,首先应(C)

A.将门扒开脱险

B.从电梯顶部脱险

C.电话求救或高声呼喊

D.不要发声,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20.对电击所至的心搏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A)次。

A.60―80 B.70―90 C.80―100 D.100以上

(四)简答题(10分/题)

1.如何将低压触电者及高压触电脱离电源?如何对触电者进行现场急救?在发生触电后实行救护措施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请问,距离你所在工位最近的灭火器在什么位置?是哪种灭火器?如何使用?

具体化实验室安全桌面演练设计在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中一定要有细化的具体应急措施,这样才能避免失真,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让人看了后知道为什么要做,怎么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等。实验室安全桌面演练与更新通过桌面演练,能够提高师生的理论素质和实战技能,并在实际演习中找出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保持实验室安全预案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也要定期评审,并根据各项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订。

四、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学校平安校园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笔者认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加强桌面演练,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师生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金海萍,阮俊,冯建跃.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185-197.

[2]刘照同.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4).

[3]温涛,刘鹏,苏洪,刘有军,栗卓新.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学校安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9).

[4]徐建斌,赵涛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04).

第2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安全管理;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现状;制药工程

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和制药工程的重要场所,保障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十分重要,关乎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由于药物合成实验室自身特性,内部有诸多类型多样的化学药品,部分药品有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特性,实验期间无论是还原反应、卤置换反应还是酰化反应,均存在一定的危险隐患,如果安全管理不当可能威胁到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故此,针对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中的不足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创设安全的管理环境和保障机制,保证药物合成实验室正常运作。

1药物合成实验室的现状分析

药物合成实验室有着科研和教学职能,通过多种化学药品,在特定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进而形成一定化学物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到药物合成实验室内的化学药品,药品数量和类型多样,部分危险化学品,如浓盐酸、氯化亚砜、硼氢化钠、浓硫酸等物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都可能诱发爆炸、烧伤和腐蚀等事故,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爆炸火灾事故,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1]。药物合成实验室除了危险化学品以外,还需要很多仪器设备,如制冷剂、水泵、旋蒸、冷凝管、烘箱、圆底烧瓶和玻璃器皿等,使用不当或是受到高温、超压、局部损坏,可能造成装置爆炸,或是玻璃碎片划伤人员,严重情况下会威胁到人员生命安全,造成环境污染[2]。药物合成实验室中有废液、废气、化学污染物等有害物质,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对自然生物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另外,部分药物合成实验室由于内部仪器设备和线路老化,很多设备并未定期更新,操作过程中由于违规操作发生爆炸,威胁到人们生命安全。

2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剖析

结合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工作情况来看,不同药物合成实验室资质不同,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影响到人员的生命安全。

2.1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药物合成实验室在安全管理中,尽管部分实验室对于仪器设备购置重视程度较高,并注重科研成果的引进和运用,但是在实验室安全方面却很少受到足够重视[3]。工作人员未能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化学危险品使用、存储和运输是否规范都存在一定不足。药物合成实验室并未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或是制度并未严格在实处执行;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不足,未能创设一个安全的实验室环境。

2.2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模糊不清

在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由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需要相关人员负责,但是却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安全管理责任未能落实到是实处,模糊不清的问题较为鲜明。一旦实验室出现安全问题,无法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相关部门相互推诿,影响到问题解决效率[4]。

2.3实验室安全建设力度不足

即便药物合成实验室是制药工程和教学科研的重要环节,在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的购置、管理中重视程度较高,投入力度较大。但是,实验室的安全建设方面,却始终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安全建设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较为普遍,缺少必要通风橱、通风排气管道、专门化学废弃物处置场所和紧急供电系统,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诱发安全事故[5]。

3药物合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3.1加强实验室安全知识宣传力度

为了保障药物合成实验室安全,如何提升安全管理有效性,需要转变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扩大实验室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实验室相关人员参加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自觉规范行为举止。同时,可以设立宣传栏,制定安全制度,组织安全知识讲座或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在完善安全知识理论储备同时,切实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的环境[6]。

3.2适当的增加实验室经费投入力度

药物合成实验室内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操作不当或是使用不当,都可能诱发安全事故。因此,应设立单独的药物合成实验室,配备专门的药品橱、通风橱、实验防护用品、医药急救箱、疏散标志和功能区操作危险因素等,同时配备灭火器材、消防栓等,此类安全装置应定期更新和完善,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以正常使用,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出现概率,维护人员人身安全。药物合成实验室可以增加专项经费投入,对化学废弃物集中统一处置,将安全因素尽可能消除,创设安全环境保证药物合成实验室正常运转[7]。

3.3落实安全责任制到实处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责任部门,由专门人员负责药物合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完善相应制度和机制基础上,严格执行各环节的制度。结合不同的药物合成实验室特性来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相关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将责任落到实处,提升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安全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3.4强化安全管理监督

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关乎药物合成实验室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的可靠手段,要求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实验室运行情况,检查内部化学药品使用、存放是否规范;仪器装置是否正常使用;化学废弃物是否及时有效处理;消防设施是否配备齐全,是否过期等诸多内容。一旦发现有不合乎安全管理要求的问题,及时上报和改进,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5编制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药物合成实验室在安全管理中,即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标准落实到实处,但也不能完全规避安全事故出现。所以,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应契合实际情况编制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安全事故包括实验室中毒、爆炸、火灾、化学品腐蚀和触电事故等,定期实战演练,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以有条不紊地应对,最大程度上减少事故损失,维护人员人身安全。

第3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责任体系;安全意识

高校实验室是学校实施人才建设的重要核心区域,实验室安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着学校的财产安全,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师生的生命安全[1]。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高校实验室的规模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多,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新一步的挑战。近年来,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2018年11月南京某医科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燃,导致多名师生受伤;2018年12月北京某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发生的实验室爆炸起火,导致3名学生死亡;2019年2月南京某工科大学实验室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导致整栋大楼的损坏。这些惨痛的实验室安全事故给学校和师生安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1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对近年来国内外高校95起实验室事故的分析报告指出,其中实验室爆炸与火灾事故、生物安全事故和气液体泄漏事故占比较大[3],其触发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责任不明确、师生安全意识薄弱、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和软硬件设施不完善等[4-5]。

1.1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模糊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实验室设备管理处统筹管理,但实验室设备是由各学院及研究单位使用,各学院及研究单位具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使用责任,学校保卫处对全校安全具有监督管理的责任,科技处、研究生院对学院及研究单位的科研实验室又具有安全管理的责任[6]。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实验室安全工作是由多个部门共同交叉管理,其具体的责任划分不明,管理分工模糊[7]。例如实验室设备管理处管理的方向主要在于全校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使其不发生较大安全事故,而保卫处管理工作重点在于保障各教室或实验室的消防和电力工作,各学院主要工作在于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下保障教学或科研的顺利进行,各个部门的主要安全管理工作之间存在相互叠加的成分,分工不明确,使每个部门都寄期望于其他部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每个部门都疏于管理的局面,容易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无法保障实验室的安全。随着“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大量的资金资源投入到学校各级科研及基本教学实验室建设中[8],实验室的设备数量不断增多,实验场地不断扩大,实验室人员的不断变更,某个实验室可能出现无人管理的局面,或者出现管理人员不足,无法形成实验室专人专管的责任要求。

1.2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和评价不健全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执行依据,高校实验室各级部门通过制定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法、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约束和规范师生使用实验室的行为和操作,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因此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安全问题[9]。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虽然高校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制度中包括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不够详细,且制度的落实依靠逐级下达,在层层传达中制度的严格执行大打折扣,导致部分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针对不同的实验室,实验室安全要求规则不同,但由于实验室管理制度中无明确要求具体有哪个部门或哪些管理人员执行,导致无人执行此制度。由于安全工作比较弹性,既可以完成基本的安全要求,也可以详细的拓展安全管理要求,安全工作是否做好,虽可通过明面上的检查来评价,但安全的效果很难用量化标准衡量,导致负责安全责任的教职工无法进行考核评价,打击安全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因此安全管理制度的细化落实和科学考核评价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1.3教师及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管理人员的事,也是所有实验执行者即教师及学生共同的事。教师和学生是指导参与实验的主要人员,其实验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实验室安全,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违规购买存储危险化学品、做实验时无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完成后无检查实验设备等未符合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事件[10]。根据最近几年内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不少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参加实验室的学生不按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或者液体顺序混淆、操作失误等导致的[11-12]。例如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是因为把易燃物质镁粉与磷酸搅拌从而产生易爆气体,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违规操作,导致爆炸;另一所高校学生在做完实验离开实验室时忘记关闭氮气钢瓶的总阀和减压阀,导致仪器内压力过高从而发生爆照。此一系列事故都是因为学生在做实验时,安全意识薄弱,对所做实验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从而展开违规操作实验、冒险作业。因此亟须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才能减少本可避免的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1.4实验室软硬件安全设施不足

随着高校的发展,师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原来实验场所已不能满足于教学科研的进行。为了解决实验用房的紧缺,部分单位把原来办公楼改建成实验室,而在改建中未考虑到实验室的标准设计规范要求,忽视了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的合理布置,有违章搭建临时建筑影响安全布局,存在通风设施不健全、电线乱拉乱接、无烟雾灭火装置、消防设施缺损及安全逃生路线不合理等问题[13]。同时在现有的实验室中,随着新实验课程的开展,新进仪器的购置,现有实验室的基础设施也已无法满足要求,实验室的电路负荷超标、旧实验室无漏电保护装置、无化学实验废弃物处理装置、无安全监控网络等问题增加了实验室安全隐患,增大了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概率。

2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全面构建

2.1精细化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实时分级管理

《教育部关于高校安全》文件中指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做到“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根据我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情况,建立了分级管理责任体系,细分每个主管部门的详细安全工作,构建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主任、每个实验室管理人员四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学校与二级单位行政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二级单位负责人与专管实验室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实验室主任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同时与使用实验室设备的教师和学生分别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层层安全责任体系,从而逐级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精细化各级部门安全管理的具体项目和职责,推动科学高效的管理规范,实验室设备管理处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统筹规划部门,需把科技处、保卫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和各级学院联合起来,牵头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细化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例如实验室管理处主要职责为组织制定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责任体系和应急预案,编制及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经费预算,指导、督查和协调各耳机单位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不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并督促整改等工作;保卫处负责实验室消防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实验用房的用电安全性检查;各级学院的行政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设置每个实验室的直接责任人,做到专人专管的责任要求。通过精细化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实现各个部门的逐级管理,从而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工作。

2.2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安全管理评价体系

健全全校各级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14]。根据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细化每个部门的主要职责,根据各自的职责,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根据我校制定的《长安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为基础,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办法》、《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针对不同的功能实验室,又制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实验室防辐射安全要求》等规章制度,各级管理人员根据适合所管理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工作。针对使用实验室设备的教师和学生,制定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设备使用记录本等安全使用办法,做到不同身份的人员有安全制度可依,从而更好地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验室安全工作是一项比较细碎弹性的工作,作为执行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人员其工作量无法量化,因此应建立实验室安全工作评价考核机制,设置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评价指标[15]。首先根据实验室制定的详细安全责任体系,对因管理不善、违规操作、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此院系或科研单位的各级安全负责人的年度考核直接评定为不合格,并根据事故的程度被问责。其次实验室安全工作可作为教师评职称评级、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指标,教师是否签订安全责任书作为考察安全制度落实的硬性指标,教师是否记录使用实验设备、是否按照操作规程等都予以量化,从而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因素。最后对于在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优秀人员在职称评定或年终绩效方面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励人员更好地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2.3开设实验室安全文化教育,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

作为开展实验的第一执行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根据经验可知,随着新进教师和新生的录取,执行实验的教师和学生每学年是变动的,因此应开设实验室安全文化教育的培训,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做到每位教师和学生人人懂安全,人人具有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预防及应急处理危险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我校首先开设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平台”自学教程,要求每位师生自学安全课程时间不低于6小时,课程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使用手册、用电用气的安全操作及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基本要求,师生可在平时学习中可进行自测考试,实时了解安全知识的自测成绩,并在平台中完成安全教育的正式考试。学校要求只有通过安全考核的师生,才被授权进入实验室的资格。其次,培养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的责任心,每位执行实验的教师和师生签订《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做到有安全责任意识。最后在每个实验课程之前,要求任课指导教师针对专门的不同实验,对学生做有区别性的详细安全知识教育,指导学生观看实验安全教育守则,根据所使用的实验设备或实验材料的不同[16],讲解安全操作规范和要求,做到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要求,从而形成多方面的安全文化教育,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

2.4加强实验室安全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解决实验室软硬件建设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针对办公室改造成的实验室和原旧实验室,应重新按照实验室建设的行业标准,改造实验室内原电路装置、通风装置及消防设备等硬件设施。在电路方面,针对大功率设备,把原2.5mm的电缆改造为4mm或6mm电缆,每个实验室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禁止乱接乱拉的现象,对高压电源处设置明显警示标识等。在消防设施方面,拆除违章临时建筑,清理阻塞消防车通道路口,安装火警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检查消防水源、消防栓和灭火器材,针对不同实验室的火源类型,配备不同的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在通风装置方面,尤其针对具有可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室,建立良好的具有有毒气体的吸附或处理装置,产生高浓度有害气体的实验室需在通风橱内进行,防止可挥发性危险物扩散到安全区域[17]。

第4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检验科密切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高致病性的物质,这些标本含许多危害性很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乙肝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1],而在处理感染性标本实验操作过程中,如结核菌或细胞涂片染色、免疫学实验、PCR核酸提取、显微镜观察或是易产生气溶胶的实验操作(如病原菌离心、接种等)都存在高危感染风险,本文就笔者所在检验科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加强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问题,现阐述如下。

1 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现状

1.1实验室布局不合理 大多由于面积不足;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划分不明显,大部分实验室区与区之间缺乏有效的隔离屏障,非工作人员可以随意进出通过;存在安全隐患。

1.2生物安全的设备不全 由于资金问题,医院对检验科的主要投入会放在检测标本的实验设备上,生物安全柜、洗眼装置、喷淋装置等配备不全[2],大部分实验室只配有普通离心机而不是可以不用拔试管盖的离心机,潜在安全问题。

1.3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不强 人员岗位培训不到位,部分检验人员生物安全知识掌握不够,自我防护意识差,而检验科护工也是天天接触那些血液、分泌物等高致病性物质,其自我防护意识也很欠缺;随时面临职业暴露的危险。

1.4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不健全,有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但管理责任未能落实到个人,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根本无法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1.5检验科感染控制执行不到位 医院的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没能够经常到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督察,实验室消毒不规范,垃圾未分类存放,针头或刀片等利器未严格用利器盒盛装或盛放太满[3],加上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不及时,这些都给检验科造成极大的生物危害。

2 加强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

2.1改善检验科的工作条件 按生物安全各级实验室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缓冲区有效分隔,有独立的区域和防止非实验室人员进出的措施,地面、墙面、实验台面按要求设计,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硬件设施也应该按不同的安全级别进行相应的配备[4],如二级实验室必须配备生物安全柜和洗眼装置等。只有保证各种安全措施的齐备才能实现实验的安全,此外要按规定对于实验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

2.2强化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教育 外派检验人员参加国家或省、市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经常组织检验人员包括进修实习人员学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条例,定期对护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增强生物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

2.3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措施 科室成立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制定规范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切实执行。制定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和风险评估,通过生物风险的评估找出实验室风险的来源,确定不同类型的标本、不同危害程度的微生物应该在哪一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操作[5],使每个检验人员都明确各自岗位的生物风险,进行相应的生物生物安全防护。同时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操作规程,严格规定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每一项实验都应该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2.4加强检验科标本和废弃物的管理 实验室对标本的处理原则是把所有标本都看成是感染性标本,采集标本时要戴手套,运送过程要用加盖密封容器,以防其外溢。离心标本必须加盖密闭,防止气溶胶的扩散污染,标本的处理最好能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菌(毒)种和具有传染性的特殊标本的保管,双人双锁,并建立专门的登记本。实验室废弃物包括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都是潜在的生物污染源,不仅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有的还有毒性、腐蚀性及损伤性。实验使用过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实验器材及标本等废弃物应经过消毒灭菌达到生物安全再按要求分类收集处理。规范配置消毒液,每天及时处理废弃物。

2.5培养检验人员良好的卫生习惯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区域要穿工作服并戴手套、口罩和帽子,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门诊微量采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当检验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如发生针刺或其他利器损伤时应让伤口血液自然流出,并及时用流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并用消毒剂消毒。如眼部被血液或分泌物污染,应立即用洗眼器冲洗。严格六步洗手法,工作结束后用有效氯含量500mg/L进行台面和地面的清洁,如有明显污染,则需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洒于污染物表面,作用30~60min,最后,用紫外线至少照射1h进行空气消毒,保持良好通风,保证检验科实验室的清洁和卫生。

3 结语

总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是确保人员不受生物危害因子伤害,努力实现实验室零感染。医院检验科作为存在高危感染风险的科室,因此必须提高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护,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习惯,最大限度地控制实验室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保龙,苏虹,伍佳玲.在医学检验专业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学的思考[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5(5):561.

[2]毛远丽,曲芬.加强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科学管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4):302-303.

[3]梁建群,宾利.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的思考[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2):148-149.

第5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3)01-0075-02

【摘要】临床实验室长期接触具有生物危害的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等体液标本,而在生化检验中接触最多的标本是血液,血液是许多病原体的传播载体,这就给生化室人员的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就生化检验过程中潜在的危害及安全防护作为探讨,建立生物安全防护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关键词】生化实验;生物危害;生物安全及防护

1认识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就是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保证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检验科的每一名工作人员要正确认识自已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生物安全意识,认真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尽量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

2标本的采集处理及防护

生化室的检测标本主要是以全血、血清、血浆等为主,住院病人的标本由各科室护理人员采集并送检,检验科人员接收标本时要认真核对检查单和标本的份数、科室、病人姓名及床号,发现不符标本要退回临床科室重新采集送检。门诊病人则由生化室工作人员采集,采集标本时要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做到一人一针一根止血带。采血的方法现在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真空采血管,使用方便,交叉污染小,标本的泄漏情况少见。另一种是注射器采集(我们科室就采用注射器采集),使用注射器采样时要注意针头的存放,针头尽量不对人,最好用钳子取针头,取下的针头放入一个固定的锐器盒中(真空采血器的针头也要放入固定的锐器盒),当针头装到锐器盒3/4时应更换,装满针头的锐器盒统一放到一个固定的地点,由医院统一进行消毁。注射器则放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最后由医院统一处理。装标本的玻璃试管要选完好无损的,轻拿轻放,标本注入试管时不要用力太猛,以免血液外溅。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慎被针头戳伤则应立即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水冲洗,禁止用力挤压伤口,受伤部位冲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标本离心处理时,为防止标本在离心过程中标本向外飞溅,一定要采用带盖的离心机,离心机未完全停止时,不要打开机盖避免气溶胶污染,如果出现试管破裂,我们将离心筒内的血液倒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离心筒也放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在取样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泼撒工作台面时,我们也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立即进行擦拭。取样滴头和样品杯尽量一次性使用,如果重复使用则放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最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并用烤箱烘干再用。

3仪器使用的安全防护

生化室中全自动生化仪都是自动进样,并带有自动清洗功能,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取样和加样的地方有标本和试剂的溅出,污染工作区表面,我们用干净毛巾蘸取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将污染物擦拭干净后,再用干毛巾擦拭一遍,让仪器始终保持一个干燥的工作清洁的工作环境。再有我们科所使用的电解质分析仪采用的是人工加样,在加样过程中我们用一次性的吸水纸在每次吸样完成后擦拭加样针再进行测试,工作完成后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工作区,尽量避免交叉污染和仪器污染。工作间在工作完成后我们采用紫外灯照射消毒时间一般不少于1小时。

4废弃物处理

生化室的废弃物应按照感染性废弃进行处理,我们生化室的工作人员要熟悉废弃物的管理,并掌握相应的防护措施。工作完成后的生化标本我们放入固定的冰箱保存至少一周以上,最后用专门标有生物安全危害的黄色无破损的塑料袋装好放入医院规定的医疗废物堆放点,由专人进行统一消毁。

第6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

实验室是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人才培养、专业技能培训和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课堂。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逐渐成为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的重要风向标。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国家对实验室的投入越来越大,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实验室仪器设备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实验课数量及参加实验师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理工类实验室配备有众多的精密、重贵仪器设备,使用着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还有多种易燃易爆物质乃至具有辐射的物质。如果防范不得力,势必会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安全事故。加之近年来由于实验室管理不善而发生的一些安全突发事件,如2008年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实验室爆炸事件;2011年南开大学化学实验室爆炸事件;2012年南京大学实验室甲醛泄漏事件;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和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爆炸事件等无不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再次引发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1]。

1高校实验室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的研究领域、学科门类的增多使得实验室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实验科目多、实验学生人数多、实验仪器设备多、实验室开放时间长、使用频率高,这些都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挑战。再者,实验室里的安全用水、用电、用气,安全操作仪器设备、安全使用化学试剂、放射性物质,以及实验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的处理及放射性残存物质的处理无一不关系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

高校实验室上有如下特点:①实验室多而分散,且相对独立,管理难度大;②实验室功能全,设备精良,拥有大批贵重精密仪器;③实验室使用着大量的化学药品、各种气体钢瓶等特种设备和存有多种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甚至是放射性物品;④实验的类别及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⑤实验过程产生的“三废”物质,过期或失效试剂、药品等构成了环境的污染,实验室实际上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⑥实验室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2]。

2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现状

2.1管理制度不落实:教育部在近日发出的通知中强调,要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情况和存量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使各类危险化学品在整个使用周期中处于受控状态,建立从申购、领用到使用、回收、销毁全过程的记录和控制制度;做到“四无一保”――无被盗、无事故、无丢失、无违章、保安全;严格遵守“五双制度”――双人领取、双人保管、双人使用、双本账、双把锁制度[1]。但实际操作中许多实验室并没有做到“五双制度”,由于人员配备问题,有些实验室对化学药品都是单人管理,单人取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2.2监管制度不完善: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领、用、剩、废、耗的数量必须有详细的记录,剩余化学药品必须立即放回危险品仓库保存,但在实际工作中,药品被制成试剂,每次实验后,剩余的药品还会放在实验台上供下次实验使用。尤其是对做实验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来说,需要独立完成实验,即使在双人领取、双人使用的规定下,也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安全管理,监管制度很不完善。

2.3安全管理不重视:学校往往只重视取得多少科研成果,对日常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得过且过,安防设施不完备,或滞后老化,或设备安置不合理,侵占了消防通道。往往是等出了安全事故后,才真正意识到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2.4安全意识不到位:即使有的学校制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但相当多的师生都存在安全意识差,防范意识不足的问题,存在侥幸心想,由于思想的麻痹,使得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学校缺少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师生缺少对实验室安全所涉及的技术、环境、消防、治安、保密等方面的知识。

3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

3.1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根本。要制定一整套严格、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制定了制度,关键还在落实、在执行。这就需要严格的监管制度来监督管理,以确保实验室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实验室的日常实验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3.2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不可预料性和突发性,经常让我们措手不及,如果事先制定一个科学、准确的应对措施,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以根据每个实验室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出应急预案,并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演练,提高每位实验教师和学生的临时应变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的保障人员和设施安全。

3.3设立专项实验室维修、维护资金

实验室的用电、用水、用气安全,以及特殊的实验环境随着实验师生的增多以及使用频率的增加,都会使实验室超负荷的运行,这就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转。但我国的高校目前缺少一个有效的实验室维修维护管理制度。许多院校都是停留在院系打个报告,哪个地方坏了,后勤处找人维修一下。多数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实验室定期维护、维修制度。

3.4加强实验室废弃物、污染物的管理

高校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特别是生化实验室的一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会对环境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根据危险废弃物种类进行分门别类存放,妥善管理,并定期送交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3]

3.5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具有偶发性和突发性,根源在于缺少安全意识,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安全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各高校今后应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对入校新生进行初次普及安全教育,包括实验室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等教育,对在校高年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可根据其专业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还应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宣传手段,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形成知安全、重安全,人人参与保安全的安全氛围,共同保障实验室安全。

综上所述,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是某个职能部门的事,也不是某个院系实验室的事,而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责任。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营造一个和谐、平安、美好的校园环境,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加强教育和宣传,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努力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俞水.危险品管不好就会出大事[N].中国教育报,2013-06-08,第002版.

[2]丁珍菊,方能虎,张建平.高校实验室安全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414-420.

[3]张媛,蒋福宾,欧阳津.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的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5-96.

[4]罗广福,苏英明,钟坚.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6):73-75.

[5]刘义全,鲍洪刚,宋世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2):173-175.

第7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材产品 检测实验室 安全管理

就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而言,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是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建材产品的检测质量,而且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然而,在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工作实践中,存在许多风险源,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问题,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有关人员有必要就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而提出合理的策略,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_展,提升管理水平,规避安全风险隐患。

一、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存在的危险源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工作中,存在许多危险源,因而对安全管理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于样品,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搬运方式不合理,产生不安全因素;存放时,如果不能按照规定存放条件进行,则对样品有损害;制备时,铁屑飞溅等危险情况存在。第二,在建材产品检测时,安装试样可能面临掉落的危险;而在试验操作中,试样异常断裂、飞出等造成的危险也较多。第三,在检测试验结束后,如若对废弃的液体或固体物质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诸多危险。最后,其它外来危险因素也较多,如噪声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外来人员参观现场时发生的触电或机械伤害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中,存在许多危险源,更加表明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

二、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主要安全事故

纵观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中的安全事故,可知,安全性更加令人担忧。首先,在检测工作开展后,关于检测过程的相关资料信息、报告、原始记录等丢失或机密文件泄露,给实验室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影响。其次,在检测工作中,检验结论可能与真实结论有一定的偏差,甚至出现错误,导致实验失败。究其原因,可能与检测人员操作行为不当、检测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检测环境质量不佳等因素有关。再次,在检测中,建材产品的试件出现损坏、检测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等,甚至在实验中可能发挥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损失。最后,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检测工作中,可能发生责任事故,即操作人员违反各项规定造成的不同程度的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且对社会或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安全事故数不胜数,只有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和提高工作水平,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或规避安全事故,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提高建材产品检测效率。

三、强化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策略

新时期,建材产品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就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现状看,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其仍然存在许多危险源和安全事故隐患。对此,有关部门人员更应从全方位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建议,保证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优化检测实验室的环境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时,优化检测实验室的环境是关键,能够为检测工作有效进行创造良好条件。首先,对检测实验室的布置,应严格按照《检测工作安全管理程序》而执行,以确保检测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仪器设备安全性。其次,对于建材产品的检测中,如果检测工作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则相关人员应指定场所,使检测人员在特定的场所在开展检测试验,并做好有效的隔离措施,降低人员伤亡率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再次,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需要用到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品,则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循使用规定和保存管理条例而开展工作,避免其产生危险因素,造成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最后,对于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场所,相关部门应为其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设备,并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而放置在制定区域,同时安装应急装置,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优化检测实验室环境,能够创设良好的检测工作氛围,有利于提高建材产品检测的效率。

(二)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要有效开展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而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根据安全管理工作各事项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尤其针对工作者。一是指派专人而全权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二是检测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而使用仪器设备,杜绝违章操作等不良行为;三是要求检测人员在离开检测实验室之前,应确认水电气阀门是否关闭;四是对于化学药品等,应由专人负责。其次,制定和完善奖惩制度,以充分发挥其对工作人员的激励性作用。例如,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检测工作人员严惩不贷,扣除绩效奖金等。再次,对于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应明文禁止闲人免进,使一切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检测实验室,规避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最后,完善安全教育制度,针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以增强其安全意识和提高其工作责任心,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负责,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三)对人员加强培训

要加强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对管理人员加强培训。首先,在招聘环节把好人才关。对于建材产品检测工作而言,对严谨性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实验室在招聘人才环节,必须注重对人才专业知识能力、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尤其对于检测人员和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其考核更应严格,保证聘请人才的合格性,为后期检测工作更好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针对初入职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活动,使其能够在独自开展工作之前,对建材产品检测工作有一定深入的理解,并根据不同岗位人员而制定专门的岗前培训计划。例如,针对检测人员而言,为其配备工作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使其在实践与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工作素养,以提高建材产品的检测效率;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应引导其深入了解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参与各项管理预案探讨和方案制定,以积累管理经验,增强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最后,对从业时间相对较长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提高其工作技能水平。

(四)加大检测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力度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如果仍然发生安全事故,则管理人员应作出科学妥善的处理,并加大力度,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为此,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应制定完善的紧急预案和相关条例,并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严格执行。首先,对于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启动紧急预案,按照既定的流程而开展救援工作,在抢救伤员的基础上,保护和控制现场,避免波动面积扩大,产生不必要的后患。与此同时,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负责人应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其内容包括安全事故的来龙去脉、控制手段、事故地点和时间,并进行必要的责任分析和提出处理意见,进而提出善后工作内容和防范措施。其次,如果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地公安部门应给予法律制裁,发挥管理者的积极作用。最后,善后工作就绪后,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针对安全事故的负责人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意见,并制定完善的防范策略,杜绝此类事故重演。

四、结语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是必要的,要求管理人员应坚持全方位、全员性的管理,以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应积极从管理问题着手,进而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提出有效的策略,规避安全事故。对此,作者建议,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优化检测实验室的环境;其次,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再次,对人员加强培训;最后,加大检测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力度。

参考文献:

[1]陈锋.中国老挝合作建立老挝建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实验室[J].建材发展导向,2017,(04).

[2]王华敏.农产品检测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设想与初探[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6,(01).

[3]朱治凤.关于农产品检测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16,(01).

[4]陈绫钢.加强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的探[J].北京农业,2015,(32).

[5]李佳.四川省雅安市质检所成立了灾后重建建材产品实验室[J].建材发展导向,2013,(04).

[6]关琦.石油化工矿产品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J].广州化工,2012,(21).

第8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安全事故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13-01

近年来,高校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2013年,上海某大学发生剧毒化学危险品投毒事件,造成一名研究生中毒死亡;2015年12月,清华大学何添楼学生在做实验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一名博士后死亡;今年9月,东华大学3名研究生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引发爆炸,导致1名学生受轻微擦伤,2名学生进一步检查治疗。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国家财产,危害了他人的生命。所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尤为重要。

一、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安全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高校实验室安全制度不完善,只有常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对有毒物质的排放,“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的处理均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长期以往,导致实验室有毒物质污染严重,给学生及实验人员带来严重危害[1]。

2.监管不当、制度形式化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多由校办、保卫处、设备管理处、实验中心等多个部门同时管理,从而导致部门之间缺少沟通,管理责任不明确,责任相互推诿等现象,而且管理者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只能停留在管理层面,不能对实验室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专业的处理,增加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风险[2]。

3.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当

实验室安全事故很多都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主管领导大多重视科研成果,忽视实验安全问题,认为实验安全问题就是定期召开会议,定制度、搞个培训,就可万事大吉,同时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安全问题也没有重视,常大意或违规操作[3,4],学生进入实验室前没有掌握实验安全常规知识,对安全问题淡漠疏忽大意,这些都是引发实验事故的因素。

4.潜在安全隐患

实验室由于环境的特殊,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例如:⑴实验仪器多,线路复杂,有的线路老化,导致超电荷工作易引发火灾;⑵有毒物质及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不当,造成环境污染;⑶实验动物的抓取方法不正确,导致被动物抓伤、咬伤、可能引发伤口发炎或感染实验病毒;⑷实验动物尸体处理不当,导致细菌疾病的传播,后果不可想象;⑸实验室危化品的使用和保存,有些化学物品燃点低,如保存不当会引发自然;⑹实验室面积不足,安全操作空间不够,物品摆放紧凑,造成安全隐患[5,6]。

二、安全管理的对策

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要制定科学、完善、可行的规章管理制度,包括健全的岗位安全责任制;有毒污染物排放制度;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等[7]。要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管理。

2.加强监管、领导责任制

学校的各管理部门要有明确的管理职能,并逐级签署安全责任书,上到校级领导,下到实验技术人员及每个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同学,责任明确到个人,确实的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8,9],实验室安全管理者要是从事实验及科研的专业人员,了解各实验项目及实验室内存在的危险,具有事故的应激及处理能力。

3.强化安全意识、开设实验室安全课程

实验室应开设实验安全课程,每个做实验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针对不同实验项目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安全知识教育,如何防火、防爆、防生物性机械性损伤,并要求学生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意外发生。

4.开展安全事故演练,提高应变能力

实验室要针对火灾、爆炸、生物污染、机械性损伤等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进行事故演练,提高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以便安全事故发生时,降低财产损失,减少人员伤亡[10]。

三、结语

实验室安全问题无小事,它不仅涉及实验成果和财产的损失,更加威胁人的生命,造成的后果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实验室管理者与实验技术人员要共同努力,消除安全隐患,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义全,鲍洪刚,宋世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科学与技术,2012,10(1):173-175.

[2]温光浩,周勤,程蕾,等.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3-157.

[3]李佳玮,刘志东,郝存江,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150-152.

[4]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7-168.

[5]孙忠,王洪肖,张锡良,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7):11-14.

[6]高淑芹,平梅.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7,26(10):149-152.

[7]鲍敏秦.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 :188-190,193.

[8]王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9) 179 -182.

[9]赵志成.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10(1) : 862,920.

[10]黄文霞,罗一帆.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93-196.

作者简介:

第9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目前,我校基础医学实验室承担了基础医学部下属15个学科35门实验课程的教学及科学研究任务。综合分析,基础医学实验室目前现状主要具有几个特征:①实验室多、分布范围广,且相对独立,管理难度较大;②实验室功能齐全,拥有大批精密贵重仪器;③实验的类别及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④实验室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⑤多个实验室使用了各种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和生物实验品,部分实验还需要高温、高压、超低温、强磁、真空、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和条件;⑥部分形态学实验室经常接触到有潜在感染威胁的人体及动物标本;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三废”物质及过期或失效试剂、药品需要规范处理。

2基础医学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

长期以来,基础医学部在部属各实验室的密切配合及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日常安全警示与检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基础医学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注重对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治理,力促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杜绝安全责任事故,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为使各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安全检查有法可依,我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规和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基础医学部具体情况,先后制定了《实验室管理规则》、《基础医学部实验室物品管理规定》、《基础医学部化学试剂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基础医学部安全工作检查评比细则》等多项管理制度,确保规范化管理。

2.2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落实安全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关键。基础医学部作为学校的二级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各个教研室、实验中心的积极主动性。鉴于基础医学部下属学科众多,实验室分布广、数量多这一现状,基础医学部实行教研室和实验中心三级管理制度,各教研室和实验中心的负责人是实验室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实验教学中,要求所有代课教师都要严格填写《实验登记簿》,教师对实验室财产及所有学生的安全负责。对于开放性实验室,要求各实验室必须明确开放性实验的指导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的同时,实时监控学生的安全状况。明确安全责任人,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一种手段,并非是要追究某个责任人的安全责任,旨在促进安全责任人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安全隐患的治理和日常的安全检查上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基础上,我们还注重广大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倡导安全文化。我部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安全知识培训班,先后有8人参加了安徽省芜湖市卫生局举办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班;部属各个实验中心都设置有兼职消防员,积极参加校保卫处定期开展的消防演练,增强防火意识,提高防火、灭火技能;我部不定期邀请消防安全培训机构的教官给全体教职工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通过消防官兵翔实的图文资料和切实的感受,以一个个深刻的教训,警示全体教职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4保持安全检查工作的常态化运作

安全检查对提高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强化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自2007年以来,基础医学部坚持安全工作的月查制度,重点对各实验室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危险物品的保管与处理、贵重仪器设备的保管与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检查组由各实验室一些高年资的教师组成,大多采取实验室之间交叉相互检查的方式,促进相互监督和学习。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对基础医学部难以排除的安全隐患,积极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检查过程中,检查组根据《基础医学部安全工作检查评比细则》,对各实验室的安全状况进行考核,年终评比年度安全先进实验室。目前,已有4个实验室先后获得基础医学部年度“安全与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2.5明确安全工作重点,确保实验室安全

因我部实验室数量、实验类型及项目数都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及特点,突出工作重点。

2.5.1化学试剂使用安全

我部各实验室或多或少都会使用到各种试剂,其中医用基础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化学实验室试剂的使用量尤为巨大。我部对各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严格要求,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要求各实验室严格执行“三废”回收利用制度,确保“三废”处理后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鉴于部分实验室空间不足,致使一些需要分开存放的试剂不能完全单独存放,基础医学部积极调整实验室房屋资源,设立化学试剂室,对各类试剂进行统一、规范管理,严格通风和安保措施;针对部分实验室将普通的房间用作实验室,没有符合规格的通风设备,师生的身体安全隐患较大等实际情况,基础医学部积极协调,为相关实验室安装通风设备,确保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要求各实验室严格建立试剂的使用台帐,对各个学科每年低值易耗预算中化学试剂的采购量严格控制,要求各实验室必须在在弄清楚实验室药剂库存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的编制,严禁一次性大量购入试剂,导致库存积压、大量报废试剂,在严重浪费的同时,造成不必要的环境危害。对于教学、科研中使用到的氰化物、砷化物、汞化物等剧毒药物及国家管制的物[2],基础医学部实行专人管理,并统一配备保险柜保存。

2.5.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生物安全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研究工作的特殊的工作环境,由于工作内容的独特性,有可能会对工作人员产生危害。人类研究微生物的同时不断地受到微生物危害,甚至感染严重疾病,危害到生命安全。另外,不时出现不明微生物及遗传工程不断产生新的微生物,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往往难以预料对此类微生物进行实验的危害程度,因此受感染的危险性就更大[3]。基础医学部鼓励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人员参加各类生物安全专业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和国家相关法令,认真学习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3月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基础医学部严格以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要求为标准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立、健全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置专职人员,对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落实。

2.5.3形态学科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形态学科实验室经常接触到人体的各类器官和组织标本,标本可能有艾滋病、肝炎、麻风、结核、痢疾等传染病以及各种癌症等,且标本多为未固定的[4]。形态学实验室最常用的固定剂是福尔马林,它是腐蚀性强,易挥发的液体,刺激性较大,对人的粘膜、眼睛损害较大。我部各实验室高度重视各类标本处理的规范化运作,对送来的标本及时固定,用有盖的桶或封闭的容器盛装,取材的实验技术人员能够穿隔离衣服、带口包,开启所在间房的通风设备,并在工作完毕后能作必要的灭菌、消毒处理。因冰冻切片的组织都是新鲜未固定的,可能有强烈的传染性,我部实验技术人员严格防范,若发现有传染性的标本,及时处理,并对冰冻机进行清洁、消毒,以保证操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各形态学实验室切片机的刀片非常锋利,稍不注意会引起仪器的损毁和人员的损伤,我们要求实验人员用完的废刀片要放在收集利器的箱内,避免伤害其他人员。目前,我部形态学各科实验室未出现一起学生、实验技术人员、带教教师被标本感染及实验器械伤人事故。

2.5.4实验动物的安全管理

基础医学部所有实验室的动物使用均由各实验室根据所开实验的需要,确定所要购置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由动物中心统一提供,不许捕获野生动物来替代实验动物,严禁通过不明、不正当的途径购置。实验动物在运输中应严格遵守运输规定,由专人负责运输全程,处理好动物的饮食、粪便的排放等问题。实验动物应在实验前一天内运至相关实验室,不得在实验室长期饲养,严禁将有病的动物运至实验室。若实验动物患有人畜共患性疾病,应立即隔离,视情况进行焚烧、销毁。实验室如有剩余的实验动物,不得随意处理,均需交回动物中心进行处置。实验结束后,实验动物的尸体要统一收集,并由实验动物中心人员送到指定地点去焚烧,严禁随便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