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图书论文范文

电子图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图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图书论文

第1篇:电子图书论文范文

1.面向图书馆的模式。

该模式采用典型的B2B商业模式。代表如Net-Library公司携美国国内众多出版社提供12万余种电子书,向全球8000家图书馆提供服务,其中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在内的众多世界名牌大学的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图书由图书馆购买,读者访问图书馆指定的网页即可阅读。图书馆可以指定购买哪一本书及其复本量。购买的每一个复本在同一时间之内只能供一个读者阅读。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把图书借出(Check-out),读完后再还回(Check-in);如果超过规定时间没有还回,系统会自动将图书还回;如果读者需要继续阅读并且此时没有其他读者借阅,可以重新借出该书。

2.面向个人的模式。

该模式采用典型的B2C模式。代表如Overdrive公司的电子图书出版模式。个人读者可以直接到公司网站上选择喜欢的电子图书,并通过信用卡支付购买图书的费用,购买的电子图书只能在指定设备上阅读。此外,微软公司也是电子书的技术提供商,提供的电子书阅读器称为微软阅读器(MicrosoftReader),为个人读者提供服务。

3.混合模式。

该模式采用B2C和B2B混合的方式。面向个人读者和数字图书馆提供电子图书借阅服务,如Libwise和Overdrive公司。除上述面向个人用户的服务,Over-drive公司于2002年推出数字图书馆服务,使用AdobeContentServer、MicrosoftDAS等电子图书版权保护系统,支持电子图书借、还操作服务。Libwise使用专利技术,支持复本控制模式。与国际上电子图书出版现状相比,国内电子图书出版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如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的方正阿帕比(Apabi)电子图书系统同时支持对个人和对图书馆按“本”销售电子书。目前,全国约有400多家出版社和方正合作进行电子书的出版,出版正版电子图书20多万种。

二、电子图书出版模式新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电子图书出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用户可以在网上电子书店购买电子图书,或在图书馆借阅电子图书;用户对于短版书和断版书等提出了新的需求,按需印刷出版、即时发行等出版模式于是应运而生。

1.按需印刷(on-demandprinting)。

指按照用户要求直接将所需资料的文件数据进行数码印刷、装订,又称“即时印刷”和“闪电印刷”。按需印刷能满足零库存、即时出书和可选个性印书及印刷品一步到位的要求。按需印刷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读者购买图书以后才通过快印店进行印刷。为了保证出版社利益,需要解决版权保护的难点。用于印刷的电子图书文件应得到保护。数码快印店不能随便拷贝,快印店印刷图书需要得到授权,印刷的册数要有公正的计数机制,以便与出版社进行结算。按需印刷系统还要解决的难点是,通过流程管理科学地控制对从接收订单到快印店印刷的全过程,使数码印刷机能够直接输出装订好的、符合要求的图书。

2.即时发行模式。

电子图书的即时发行需要打通电子图书产业链出版、版权保护、发行、网络销售、电子图书信息服务等各环节,实现快速、顺畅的电子图书即时发行流程。电子图书从内容策划、定稿、发行、销售,直到最终送到读者手中阅读,期间需要很多工序。快速、安全、准确、批量地、传递电子图书是实现即时发行的技术难点。

三、电子图书出版中的版权保护

版权保护是电子图书出版发行面临的核心问题,涉及法律机制、技术保护措施、标准化等层面。通常电子图书版权保护方法如下。以法律为手段的电子图书版权保护方法。我国与数字化作品相关的主要版权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权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国际上与数字化作品相关的版权法规中较著名的有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DigitalMillenniumCopyrightAct,DMCA)、欧盟《关于协调信息社会版权与相关权利的指令》等。这些法律法规为电子图书的版权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采用技术措施的电子图书版权保护方法。国际上许多著名计算机公司和研究机构都在进行数字权利保护系统(DigitalRightsManagement,DRM)的开发并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著名的有Intertrust的DigiBox和RightsSystem、微软的WMRM、IBM的EMMS、苹果公司的iTunes等。目前的版权保护技术主要采用加密、数字权利描述、许可认证、数字水印等实现版权控制下的浏览、借阅和拷贝等使用权限。

四、结语

第2篇:电子图书论文范文

关键词:质量管理;图书馆;电子文献信息服务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特点及实施原则

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管理科学领域中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组织流程中全体人员和有关部门参加,综合运用管理控制和技术管制方法,控制影响质量全程的各种因素,结合改善流程中生产、管理、经营各环节的系统性的管理活动。

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管理,不仅图书馆领导,而且全体馆员都参与管理,通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可使每一位馆员树立起质量意识,自觉地提高服务质量。(2)全面质量管理是事前管理。它要求在每道工序中都注意防止错误,把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预防为主,而不是等出现了差错再去改正。(3)全面质量管理是以数理统计为主要手段,一切用数据说话,通过读者调查、效率测量和审计等科学方法进行管理。(4)在工作过程中,后一道工序可视为前一道工序的用户。

3.全面管理的事实原则。(1)用户满意原则。一切为用户服务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用户一词已摆脱了传统的狭义范围,不仅包括读者,而且还涵盖了内部用户,强调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2)全面管理的原则。“全面”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全面质量管理:电子文献信息服务链中的全体人员都要参与到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来;2)全程管理:质量的形成是有序的,质量的体现是综合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按流程控制影响质量的各环节。(3)定量分析原则。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应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尤其在调查用户对服务从数据的分析中得出质量运动和变异的特征和规律。(4)按PDCA循环办事的原则。PDCA循环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

二、全面质量管理在电子文献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1.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建设中的全面管理。建立一个具有良好质量网络系统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是开展高质量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设施保证。由于电子阅览室使用人数多,应规划出易于管理和维护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对网络活动进行集中式的有效控制。

2.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全面管理。(1)电子文献的选购。电子文献信息的选择充分考虑本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色和主要用户群的需求,并根据电子文献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选购依据主要是根据电子文献的:1)主题和学术内容;2)技术支持性;3)着作者和出版者信誉;4)索取方式;5)版权许可范围;6)成本效益比较等方面因素。(2)电子文献的编目。电子文献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存在着编目对象难以识别、电子资源不稳定等方面因素。

3.电子文献信息阅览和检索中的全面质量管理。(1)用户利用行为的管理。对用户进行有效而全面的管理并加以必要的引导,不仅有助于提高用户利用网上资源的能力;也是维护和保证电子文献信息服务安全高质量运行,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2)信息安全管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从最初的规划设计、软硬件配套到最后的投入使用全过程都潜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

参考文献:

李慧,何绍华.网络信息服务的全面质量管理[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1,(4).

第3篇:电子图书论文范文

【摘要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管理政策

【正文】

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是一个新的复杂问题。笔者检索了国内三大数据库,发现专门讨论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的文章很少,这说明,目前图情部门对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就国内现状来看,有些大型馆对数字资源典藏管理还是比较重视的,都有一定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虽然不一定科学,但至少体现出重视管理的思想。就国外现状来看,世界各国在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一些国家通过立法予以保证,进行应用性部署,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充分了解国外进展,学习别国经验,开展国际合作,对于推动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的规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基于分析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外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相关立法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的对策。

1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典藏摄取过程中的典藏权问题

“摄取”是指对数字资源进行典藏管理时,从资源拥有者那里获得或接收要典藏的数字资源过程。从知识产权管理的角度,典藏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图书馆是否获得对数字资源进行收集、复制、存储和传播的权力,即所谓对数字资源的典藏权。典藏权不仅涉及直接的内容数据,还涉及两类相关数据:(1)与内容数据的典藏和使用相关的“元数据”;(2)支撑典藏系统运行的软件及硬件、资源组织体系、利用与链接环境等有效利用内容数据“复原”技术的数据服务。数字资源典藏权与其生产方式、获取途径和资源体系制度安排相关。典藏资源的摄取方式:(1)自建数字资源,包括对馆藏文献数字化和创建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资源。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8款规定,对有版权的馆藏资源应合法地数字化,合法取得典藏权。但仍存在对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权和对外服务权受限问题。(2)外采数字资源,指图书馆通过采购获得数字资源的使用权,但它只具有网络使用权。这涉及三个问题:永久使用权;采购合同范式;协同合作典藏。(3)呈缴数字资源,指依据国家法律形式规定数字资源生产者向国家指定图书馆免费呈缴的数字资源,即包括电子出版物,也包括职务作品版权拥有者向单位呈缴的电子版作品。对这类数字资源的典藏权,其核心问题是呈缴制度是否包括数字版本。(4)网络公开资源,指在网络上可公开使用的数字资源。这包括:在版权保护期限外的作品及按照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公共资源;开放资源,指在网络上经版权拥有者允许使用的资源,但“允许使用”在使用方式上和使用目的上存在限制[1]。

1.2数字资源组织中的规范控制问题

所谓数字资源组织,是指对摄取的数字资源进行分析、选择、标引和处理,为数字资源提供有序化的结构,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字资源在有序化的基础上必须有足够存储空间和简单快速的存储算法,从而有利于对数字资源的快速存取。根据关联性、结构性和功能性的方法原则,在对数字资源的组织中,需要揭示数字资源的关联、层次和功能的组织,即如何反映数字资源对象间的结构和语义的内在关系,来保持数字资源对象学科的完整性,同时对数字资源进行多维整合,体现资源整合的结构性和层次性。这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才能使数字资源得到优化组合,取得最好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为方便用户获取有效资源,进行资源共享,在数字资源组织时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需要利用数据管理模块对它们整理并编制长期保存元数据,将数字资源和元数据存入长期存储系统,并根据需要维护被存储数据的持久可用性,以便使典藏资源库中组织起来的分布式海量资源在各数据库之间自由流动。规范控制是数字资源组织的关键。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对数字资源规范控制制定标准。现用的规范控制如:传统的文献资源规范控制采用CNMARC或UNMARC标准。MARC标准是针对纸质文献而设计的,而大量数字文献的出现,过于精细的基于RICH格式MARC标准已无法适应。DC元数据只是一种标引方式,如处理不好标引资源的存储,其功能将弱化。对如何处理针对文献种类提供特定的目次信息、期刊文献跳页、文集的页号、按文章标引等问题,远不能适应对数字资源标引需要。XML目前被广泛用于对数字资源的组织,同时作为元数据数字资源载体,在数据交换领域被广泛应用,有优异的跨平台、跨语言等特性。通过XML可将数字对象、目次信息及其标引对象有机组织在一起,方便用户与系统之间交换数据[2]。因此全面支持XML是数字资源典藏建设与应用软件之间实现无缝整合必须解决的问题。

1.3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存储问题

随着馆藏资源建设中产生的数字对象越来越多,海量数据的生成和积累意味着馆藏知识财富的增加。但也意味着这些宝贵的馆藏记录和文档面临因技术过时和载体变质而引起损失的危险。JeffRothenberg指出,“‘21专家组’的研究给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结论:目前根本无法对数字信息存储的效果做出任何保证[3]”存储问题在档案馆和图书馆表现得尤其突出,其突出问题表现在:数字对象被永久存储于物理媒体并不等于具有持久的可用性。数字图书馆联盟指出了数字对象的存储和永久性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存储涉及一个对象的技术寿命和质量,持久性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含了存储,但也指对象是否仍然在将来以任何形式存在。持久性暗含了对对象维护的概念,同时也意味着对其可访问性的持续保持[4],否则会缩短数字图书馆的平均寿命[5],降低被存储资源的可访问性。存储策略、存储框架、政策、法律等相关问题是数字资源存储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4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的权限控制机制问题

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馆没有专门的典藏部门,典藏工作只是作为采编工作的一部分,即使是设立了专门典藏部门的图书馆,其典藏部门的管理工作也多是有责无权。从知识产权管理的角度,如果典藏权不明确,那么馆藏资源的调拨、分配、清点等各项工作的监督,以及协调馆藏建设与用户工作部门在馆藏资源利用上的关系等将无法进行,况且在网络环境下,典藏工作的内涵增加了,其职能也必将得到延伸,典藏管理权限的不明确将成为新时期典藏工作职能发挥的一大障碍。从以上分析已经看出,在对数字资源摄取、组织、标引、存储过程中必须获得授权才可得到典藏的权利。但数字资源涉及的权限关系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具体的权利归属。

2国外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政策简介

美国法定典藏以1976年版权法和theCodeofFederalRegulation为标准。版权法中407节和408节规定,在本土出版的作品一律要求典藏并符合强制典藏要求的伴随可自愿登记。美国在线作品的自愿典藏是通过电子登记与典藏递送系统CORDS完成,很多类型的电子作品可以通过它注册电子版权和进行典藏。1989年,计算机程序机器、可识别的出版“数据”,成为强制典藏的对象。但对于网络出版物美国版权法中规定“出版”与传播联系在一起,在网络上创建复本被认为是出版过程或展示的自然组成部分,而不是“出版”。存取方面的限制和在线资料的复制被定义“有限出版”,依据版权法被认为“未出版”而不强制典藏。

荷兰出版作品版权典藏法案对原版权法案进行修订,同时将网上的电子作品也包括在规定典藏范围,但是规定只限于表态作品,对于数据库,则由版权典藏机构来完成典藏。荷兰皇家图书馆(RLD)通过国家书目可以了解所有出版作品的信息,根据修正案,所有符合RLD典藏标准的网络出版物都必须被典藏。

1992年2月澳大利亚版权法评审委员会做出一项决议,建议将“图书馆资料”的概念范畴予以扩大,将电子资料包括在强制典藏范围内,但典藏的资料在存取受限的基础上可拟利用。同年国家图书馆又向联邦政府提请对版权法案典藏立法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正。1995年国家图书馆向版权法评审委员会提出对电子出版物典藏做出规定。1996年澳大利亚创建PandoraProject,开发选择、搜索、存档网络出版物的程序,并公布一项网络出版物选择标准指南,只收录具有国家象征的电子出版物[6]。2000年澳大利亚政府实施数字议程法案,对1968年版权法案的修正考虑了互联网这样的新事物,但没有对法定典藏进行修正。

加拿大于1995年通过修订各种物理格式出版的电子出版物而颁布国家图书馆法案和国家图书馆图书典藏制度,但不包括网络出版物。国家图书馆EPPP系统通过开放存取、远程控制和在线咨询3种方式完成接受、分类和典藏网络出版物。目前网络电子出版物典藏和保存是自愿的,但存取受制于出版商[7]。

德国的自愿典藏从1998年7月开始,其选择典藏的是商业出版物、在线学位论文、期刊和大学出版物,免费存取的资料采用自动传播方式,直接由出版商传播的是成本、正式出版物、与出版物同时提交的还有出版的格式,提交的电子格式是国家图书馆基于长期存取目标规定的提交格式。

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法案2003(TheNationalLibraryofZealandAct2003)要求图书馆收集、保存新西兰电子文档,并提供访问服务。为了正确执行该法案,新西兰国家图书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研究建立长期保存数字资料的仓储条件等。

3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政策及内容

3.1数字资源典藏管理的内容及其定位

传统典藏是文献加工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典藏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文献布局是否合理。数字化及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传统馆藏建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馆藏资源的概念被重新定义为“现实资源+虚拟资源[8]”,而且馆藏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信息化、动态化的特征。从理论上讲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就是一种馆藏数字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它包括了馆藏数字资源组织和馆藏数字资源管理两个方面。简单地说,馆藏数字资源组织就是将摄取的数字资源按照一定要求,进行合理布局、排列、保护和清点的过程;馆藏数字资源管理则是对馆藏数字资源组织的控制、调节活动,它是按照一定目标,通过馆藏资源利用效果、统计、评价等信息反馈,有效地控制馆藏资源运行的方向、速度、范围和密度,从而使馆藏系统和用户系统有序结合运转,并处于均衡饱和的最佳状态。因此,数字资源典藏管理工作定位于既是记载、验收、统计、存储、保护馆藏数字资源的技术性工作,同时又有复审、分配、清点、核查、处理馆藏数字资源的行政职能。

3.2数字资源组织中的规范控制政策

数字资源组织政策,就是按照一定科学规则和方法,来对数字资源的特征进行描述和序化的过程,以方便用户对馆藏资源的检索和利用为目的。数字资源馆藏由“现实资源馆藏+虚拟资源馆藏”复合组成,因此数字资源馆藏政策也据此复合而成:(1)现实资源组织方法包括:按照学科内容的组织法、数据库组织法和数字资源整合工具法。(2)虚拟资源组织方法较为复杂,从数字资源组织的类型看,有一次虚拟资源组织和二次虚拟资源组织两大类。一次虚拟资源组织法包括WWW信息组织、FTP信息的组织等;二次虚拟资源组织法有导航网站、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等。但图书馆目前常用的组织方法主要为:学科导航、联机编目法、数据组织法。Calis联机编目系统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组织的成功范例[9]。XML被广泛应用于对数字资源进行组织,通过XML可将数字资源、目次信息及其标引信息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据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元数据和内容标准将继续朝着以XML框架及与之相关的技术环境发展。这些发展将使得图书馆应用技术更少专门化和领域特定性(DomainSpecific)。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MARC等已经在向适应XML的方向发展,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MARCXMLSchema等[10]。数字资源组织的方式有多种,各馆数字资源数量种类和服务对象不同,组织方式也要因馆而异,也就是各馆要制定具有自己个性化特色的数字资源组织政策。

元数据可以理解为“关于数据的数据或描述其它数据的数据”。元数据具有对数字对象的描述、定位、搜索、评估和选择的功能。元数据与数字对象的关系就如同书目数据与图书的关系一样,能比较完整地反映出数字对象的全貌。为了便于用户有效获取数字资源,进行资源共享,图书馆在对数字资源典藏入库时,有必要对数字资源进行标准化标引。对此,国际上制定了对数字资源的标引方法,即DC元数据。DC元数据集是元数据格式发展中比较熟悉和成功的一种,已成为对数字资源标引事实上的标准。DC元数据标准的创建,是通过对数字资源的提供者对资源属性的描述并对其内容进行缺省的标引方法,进一步保证了数字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在提供标准化标引方法的同时,数字资源库与应用软件系统也可以提供图书馆创建自己的标引方法,即系统提供标引模版,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的性质设计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同时,DC元数据资源描述方案又称为网上资源的编目。由于DC元数据已被结构化,并支持字段查询,为从根本上解决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的编目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11]。

3.3数字资源典藏保护和存取政策

作为对数字资源管理政策的一部分,典藏保护和存取是有长期计划的。任何政策的制定必须解决对典藏资源的安全性跟踪并保证经过一段时间后资源的可存取性。这包括两个含义:一是保护政策也称安全管理政策:在制定安全管理政策时,应考虑数字资源的保护与纸质文献保护的区别。在制定对数字资源安全管理政策时,各馆应考虑本馆各因素的重要性和不可预见的灾难事故,也要考虑典藏员素质的因素。科学的安全管理政策应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防护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对不同的因素,依据其重要性的不同分类分级分别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12]。二是存取政策,这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历史遗留典藏资源如何存取和激活;(2)当前典藏资源怎样快速存取;(3)未来典藏资源如何存取及控制。这三个问题涉及潜在复杂的法律问题,在对这样的数字资源进行存取时应持慎重的态度。因此,存取政策的制定应包括:连续存取数字资源的特定策略,移植策略的不断发展及标准。数字资源存取需要在法定许可范围内进行规范操作。

3.4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权限控制政策

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权限控制政策不同于对纸质文献的典藏规则,对数字资源典藏控制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许可授权、法律障碍及解决、技术解决方案等问题。当前最紧迫的是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1)如何确定数字资源的存储等级,由谁管理;(2)哪些数字对象可以被移植至永久存储;(3)数字对象如何合法对外传输;(4)呈缴数字版本典藏操作与权利如何界定;(5)如何对被典藏资源进行灾难防范与安全管理;(6)如何确定数字对象的生命周期;(7)多馆协同合作典藏系统的对外服务权限。妥善解决数字资源典藏的管理权限问题,是建立可信赖的数字资源典藏机制的基础,否则图书馆难以获得资源商和版权拥有者的积极合作,也难以形成可靠的协同合作典藏关系。就图书馆现状看,作为数字资源保存和服务机构,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法中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的相关规定,通过与版权所有者或拥有者签订典藏许可协议等方式保证图书馆的典藏权利,同时建立可靠的用户管理机制[13],加强对图书馆馆员和用户的法制观念,并积极解决或协助解决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从而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管理机制和合作氛围。4结束语

在制定数字资源典藏管理政策时,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信息产业界、图书情报界和软件开发商参与讨论制定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各种元数据、多媒体资源能相互包容的标准,数字资源协同管理机制建立的关键在于能否发挥政策、法规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形成合理的具有互惠互利经济结算机制的数字资源利用共同体,以实现在统一的协议下,充分地满足各方对数字资源共享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宛玲,张晓林.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

[2]陈文翠.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情报科学,2004(1)

[3]RothenbergJ.AvoidingTechnologicalQuicksand:FindingaViableTechnicalFoundationforDigitalPreservation.ToCouncilonLibraries,1998

[4]WatersD.TheDigitalLibraryFederation:ProgramAgenda.AprogramoftheCouncilonLibraryandInformationResources,1998(6)

[5]KahleB.PreservingtheInternet.SciencificAmerican,1997,276(3)

[6]NationalLibraryofAustralia.OnlineAustralianPublications:SelectionGuidelinesforArchivingandPreservationbytheNationalLibraryofAustralia.[2005-05-25]..au/selectionguidelines.html

[7]ElizabethMartinManagementofNetworkedElectronicPublication:ATableofStatusinVariousCountries.[2005-10-28].collectionscanada.ca/obj/r7/f2/r7-100-e..pdf

[8]顾扬.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典藏工作探讨.情报探索,2004(12)

[9]索传军.论数字馆藏管理政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5)

[10]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

[11]郝亚玲.Metadata: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序.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5)

第4篇:电子图书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科导航;建设;资源;民办高校

网络信息的泛滥使用户已经由信息匮乏被信息的大海包围,要准确快速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是越来越困难,人们利用搜索引擎一次搜索得到的结果可能有成千上万条,其中有用的却很少。学科导航的出现就是针对这个现象专门提供重要学术网络的导航和免费学术资源导航。

一、学科导航的定义

学科导航是针对特定学科或主题领域,对网上的相关学术资源进行简要的评价和有序化整理,并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和内容提示,建立树状资源组织体系、动态链接和检索平台,为用户开辟一个全方位检索学科知识的快捷途径,使分散变为集中,无序变为有序,它有效地解决了网络信息资源在检索和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显示了强大的信息定位功能。

二、学科导航在实践中的作用

1有利于本学科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学科导航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在其建立之初,一般都是以本科重点学科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专业领域为重点,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选取的学科导航基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价值和专业深度,能反映本学科前沿发展水平,实用价值较高。在导航库建设中,学科专家也经常主动与学院、系所的学科带头人、教授、学者进行广泛的联系,充分了解专业与学科发展现状、趋势等资料。因此,学科导航就某一专业来说,收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很强的。这些都为本学科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得某一专业知识借助于导航平台而得到共享,有利于同行之间的交流及其在这一学科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渗透。

2有利于学科间交流,实现知识共享。我们知道,知识有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每一领域又有特殊的专业语言。不同学科的专业语言壁垒成了知识共享和跨学科交流的自然障碍,致使某些成就仅限于某一学科领域享用。构建学科导航,正好解决了不同学科之间交流问题,也为不同的知识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专业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场所和平台。任何一个研究人员或者专家都不可能精通所有学科的所有领域,而学科之间又是相互渗透,彼此交错的。有时,一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领域是多个的,不同的学科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这就需要研究人员与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协作学习,而学科导航正是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学科导航是由人工对网络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和整合,提供的信息是网络资源的精粹部分,因此大大提高了各专业研究人员获取所需信息和文献资源的效率和速度,使得知识共享得以更快、更有效地进行。

三、学科导航的建设

民办高校办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过程实践性强,在教材、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如果建立包括重点专业、精品课程、招生就业等信息的导航系统,并且有分类浏览、多检索入口、实现实时查询、动态链接等多项功能、将会对民办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不仅能促进民办高校教育学科的发展,更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服务,同进也可以满足民办高校学生对学习资源的需求。

1建设原则

民办高校学科导航系统建设应尊循实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依据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教师专业教学和学生学习实训的信息需求,是导航系统具有使用价值的前提。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设是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

2资源选择和评价标准

导航系统在信息内容上应充分体现民办高校教育的培养特征。以应用性、技术性信息为主,侧重实训操作、特色技能。关注内容新颖、反映学科研究领域前沿动态及教学科研中的热点问题。重点采集专业文献数据库、电子期刊、学术会议等动态学科信息。

在选择信息资源时,要考虑资源内容是否具备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独特性、时效性。要注重资源提供者的权威性、在本领域的知名度、学术号召力、被别人评价或推荐的情况、被访问和被引用的情况。

3内容设置

资源贫乏或信息冗余都是导航系统的失败。建设民办高校学科导航的目的是要从大量的网络资源中精选出有价值,能够满足民办高校师生教学和学习需求的最优秀网络资源。

导航系统应包括如下资源内容:

(1)专业网站:包括国际国内的专业网站,研究机构/中心、协会/学会、文献信息机构、其他民办高校等。

(2)专家学者:关于专家学者的个人主页、传记资料、个人资料等信息。

(3)全文资源: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形式的专业文献数据库、研究报告、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政策法规。这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最重要最常用的检索资源。

(4)在线参考咨询工作:在线字典、词典、百科全书、文摘与索引、统计资料等。

(5)专业信息:国内外教育领域学术会议及学科研究动态、研究项目及进展情况等。各民办高校不同学科的教学情况,并及时报道民办高校教育方面的最新消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最新的动态信息。

(6)课题申报和课题查新、相关专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论文收录或引用检索等。主要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服务。

(7)教学资源: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料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包括多媒体资源。能够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源。

4建设要点

(1)较多院校所建的学科导航只是一些网址的罗列,没有揭示导航对象的具体内容,用户通过导航不能获取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和指南服务。所以,导航系统不应该仅仅是一些简单的链接,重要的是对其进行科学组织和深层次的揭示,并加以综合评价与介绍,反映教学资源的类型、内容和特色。

(2)导航系统中索引的每一条信息都必须首先经过访问验证,访问该资源时的注意事项应在进行资源描述时加以说明。

(3)应具备交互资源内容,如论坛、讨论组等,方便用户在线咨询及交流,或推荐有价值的学科资源。

(4)采取标准元数据可靠和深入描述信息资源。采取规范知识组织体系对所收录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浏览。支持分布式信息资源选择、描述和组织、支持定期数据自动检验和计算机辅助更新。

四、学科导航建设更新与维护

第一、网上信息的时效性很强,导航库管理人员要对网页信息及时更新,而且要不断访问学科科研机构,搜索相关网站,了解学科前沿信息发展及变化的最新情况,以便对资源及时进行补充,过滤、修改,确保资源的数量及质量。

第二、对过时的网站或无法访问的网站及时剔除,对相关新的学科资源站点及时补充。

第三、通过建立与用户交流的网上实时跟踪平台,及时了解回馈用户信息,及时掌握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及相关资源,及时跟踪用户信息包括网站专家学者的评价,建议及时链接资源评估、推荐等,及时补充更新导航库信息。

第四、为防止网络病毒入侵,网络黑客功击而导致系统瘫痪和数据丢失严重后果,相关技术人员应对导航库进行安全防护,安装合适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每天都要对数据库进行备份,要定期查看网络日志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及时修补系统漏洞,并对用户权限进行安全设置。

五、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没有较强大的专业、技术队伍和一流的硬件设施就会导致网络信息管理水平低下,严重影响学科导航库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图书馆要舍得投入资金,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教育、培养,造就一批懂图书管理,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惜引进专门人才,强化导航库建设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对系统软件的更新、开发、加大对相关设施的投入,以满足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求,确保学科导航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图书馆学科导航库的建设与发展标志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又上一个新台阶。我们相信,民办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建设必将取得良好的成果,也必将方便于师生检索相关信息和资源,提高信息查询和获取效率,为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素.高职教育学科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5).

2杨哲.论知识共享环境下的网络资源学科导航建设.河北科技图苑,2008,(3)

3陈源.学科导航库的建设与发展.图书论坛,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