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蒹葭全文朗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诗文阅读的教学中,要注重文化传承:创设情境,拉近生本距离;学习语言,着眼方法指导;解读作品,宜有文学眼光;优化练习,提高课堂效益。通过这样的策略和方法,让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学生的精神和血肉,使学生具有民族语言、民族自信、民族精神。
关键词:
诗文阅读;民族文化;传承;策略
诗文特别是古典诗文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中国文化的标识、中国人的内核,学习诗文,必然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在诗文阅读的教学中,要注重文化传承。现对主要教学策略作出简要分析。
一、创设情境,拉近生本距离
范读渲染情境: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既传韵,又传情。范读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在和谐婉转的韵律中,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课文的情境,加强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音乐烘托情境:比如,在学习《蒹葭》一诗时,可播放《在水一方》。《在水一方》的歌词是台湾著名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角色体验情境:在教授一些情节生动、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的文章时,可以尝试让学生用表演的方法来进入情境,从而激发兴趣,培养其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圯上敬履》为例,可以把全班同学每三个人分成一个小组。首先,分角色朗读,一人叙述语言,另两人读老父与张良的对话;其次,让学生自查解释和译本,理解内容后再由每组中的两个人去表演,要求对话要用现代语言。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记得牢固,并且锻炼了表达能力,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学习语言,着眼方法指导
溯本求源:汉字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先人的思想和智慧。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教学中可以利用因形释义、因义辨形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部分高频汉字的字形结构和字义起源。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快捷有效地学习汉字。整合贯通:教学时可将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整合起来。汉字教学,并不是要开设独立的识字、写字课,而是要把对汉字形与义的剖析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常态化的行为贯穿于语文教与学的全过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人对这首词历来都是推崇备至。教学这首词,关键要有一个切入点,这个点可以是词前小序中的“兼”字,由它入手,拎起全词的教学,可谓纲举目张。词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交待了写作的时间、背景,也含蓄地流露了写作目的。“兼”是一个会意字,《说文解字》:“兼,持二禾。”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手持两禾为兼。”因为“兼”是一手将两禾合并在一起,所以“兼”表示同时具有几样东西或做几件事。“兼”字能告诉我们这首词所涉及的内容不止一个方面。除了对弟弟子由的怀念外,至少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内容,另外的情感流露,它需要我们在读词时细心揣摩并加以体会。教学中引领学生抓住小序中的一个“兼”字,在结合此字构造上的特点、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主问题:你能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词人对弟弟子由的怀念?除此之外,从诗句你还能体会词人怎样的情感?可结合具体诗句来谈。将对这个字的揣摩推敲与全文的理解联系起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将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巧妙融合的有效做法。
三、解读作品,宜有文学眼光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诗文大多是情文并茂、文质兼美。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文学眼光来欣赏这些诗文,从而培养其阅读、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一)巧妙设计问题,找准教学突破口,引领学生去感知、品味、理解。
作者平时积累了许多情感,遇到某个契机,有了情感的突破口,才演绎成了篇章,这就是“灵感”。情感的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一种物,也可以是一次经历、一个念头等。一个理想的突破口往往意味着阅读思路从混沌到有序,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讲李煜的《虞美人》。可抓住一个“愁”字来引领学生品味词的内容:哪个词可以概括词人的感情?你能从哪里感受到“愁”呢?作者是怎样来表达愁情的呢?突破口找得巧,课就能上得清晰流畅,学生的品味也能随着教学环节的展开而不断地升华。另外,如《湖心亭看雪》可抓住一个“痴”字,《圯上敬履》可抓住一个“敬”字。总之,不同的篇章,不同的教学目标,可借助不同的方法,或关键字词,或题目,或开头,或结尾,或人物,或情节,不一而足。
(二)知人论世,联系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来解读。
“知人论世”既是阅读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方法。“知人论世”时可引入的背景材料,一般包括“作者生平事迹”、“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他人评价”等等。通过这些材料的勾联,获取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能更好地解读课文。教学中的“知人论世”,不应为了交待时代背景而孤立地安排,而是应在学生理解课文需要的时候出现。恰到好处、有的放矢地穿插背景资料,才能收到加深理解、启迪思维、激活课堂、提高效率的效果。教学过程中的“知人论世”应避免只是做为一个环节走一下过场,不能为理解诗文内容服务;或过早出现先入为主,造成概念化的思维定式。
(三)拓展勾联,丰富教学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补充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使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识更全面。如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可联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比较二者在内容、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建立对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个性化的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同类或相关的作品,这些材料与课文或是在内容上有相同之处,或是在主题、表现手法上有相似点。如教学《曹刿论战》一文,可以让学生在对比阅读理解《子鱼论战》一文的大意,加深对课文“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这一战略战术的理解。无论何种方式,目的在于形成比较。比较可以是异中求同,也可以同中求异。同中求异是为了明确其差别,获得个性化的认识;异中求同是为了探寻其规律,归纳共性要点。在试题命题的过程中,我会尝试引入比较的方法。如有一次命题,在古诗文阅读部分,我选取的是曹植的《美女篇》与《陌上桑》进行比较。《陌上桑》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少人写过对此诗的模拟之作。下面是曹植的《美女篇》的节选,你觉得这首诗在人物塑造上与《陌上桑》有什么相似之处?写出一点即可。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用这样的比较,能使课内的获得与课外的考查结合得更为自然,更好地考查学生举一反三、适当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体现《陌上桑》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渗透一种文化传承的理念。
四、优化练习,提高课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