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理分科范文

文理分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理分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理分科

第1篇:文理分科范文

(1)初中、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性。初中历史在南昌市属于中考选考内容,所占分值有限,只有30分。中考注重考察基础知识,总体教学内容少,难度低,考试要求低,侧重于记忆。即使被选考,也难得到重视。中学历史教学给大多学生的印象是背一背就好了。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则既注重基础,更注重考察学 生对基本能力的掌握,侧重于记忆基础上的理解。因此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和学生的历史学习的认知。尤其体现在文理分科前。

(2)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老师普遍感觉教学任务重,课时紧张。必修1、2、3的课时安排(含一节活动课)大致是25课到28课。以本学期高一下学期历史必修2为例:必修2(含活动课)为25课时。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每周两个课时,本学期首尾共计19周(含开学周和期末考试周)完全统计只有34个课时。但其间有法定的节假日,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两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可用的课时捉襟见肘。再加上新课改后的教材学术性强,教材容量大,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相对薄弱,进一步加剧时间的紧张度。文理分科后,在理科班历史学科课时的压缩,使得完成教学进度几乎成为不可能。教学学时上的不足,使教学过程失衡,教学环节失衡,教学效果失效。同时,时间的紧迫,使得活动课更是无从开展。

(3)学生学业压力大,在文理的取舍上,大多学生弃文从理。现行课程体系,都反映了这么一种教育理念或关于人的发展观:国家和社会发展集中地体现为经济的发展;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它也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涵。但对于文理分科前的高中同学而言,9门高考科目,加上音体美,和相关的兴趣选修课,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疲于面对。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很多学生在父母或者社会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过早的做出了文理取舍。在工业社会,制造业盛行的当今,理科成为家长和学生的不二的选择。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相对于老版教材而言有着许多的亮点,其中我认为现行教材着重于人的发展观,着重于公民素养的培养,是其最大亮点。这些理科学生排斥或者不充分第参与课堂,不利于历史教学的展开,阻碍教学民主化。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样的历史教育状况不利于公民社会的培育。

第2篇:文理分科范文

一 快速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拿到学生名单后,首先要向学生原来的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主要包括家庭背景、学习习惯与成绩走势、性格和心理特征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生进班档案。对于个别问题学生,在必要的情况下可提前与家长交流沟通。

在入学报到时要做两件事情:(1)让学生本人亲自填写“学生信息表”,借此机会可以与家长进行简单的沟通,同时对书写规范的同学提出表扬,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提出希望,让学生和家长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2)严格检查学生的暑假作业和仪容仪表,对不规范的学生来个“下马威”,先整改、再报道。如作业,可提前找两三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帮助检查,重点检查态度。这样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班主任的“严而有爱、严而有格”。

很多学生在分科后存在抵触心理,在短时间内化解他们的情绪就成为了主要工作。在开学第一周可以召开“我们骄傲的班级”主题班会,班主任首先自信十足地介绍班级教师队伍和这个队伍在过去所取得的成就,让学生感觉到只要和你同步、听从你的建议,成功、快乐就一定属于他们。再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带班经历和理念,班级高考效果,加深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和信服。接下来让学生做自我介绍,学生之间的了解对班集体的建设十分关键,同时也可借此机会快速记住学生姓名、了解学生个性,基本掌握学生的参与、交际能力,为后面选择班干部奠定基础。有一点对班主任特别重要,那就是快速记住学生姓名,这样既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找到归属感。通过这样的一次班会,能拉近师生、生生间的距离,和谐人际、凝聚人气。

有了以上摸底工作,以后开展工作就容易得多。

二 建立制度,做到规范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成长离不开科学的、人性的、民主的刚性管理制度。传统的做法是班主任一手操办,学生既缺乏参与性,又不能推动制度的实施。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做自己成长的主人”,在我的领导和指导下,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自己制订各项班级制度,最后由师生一起表决通过。实践证明,自己主动参与的,往往是自己最投入、最受支持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看到自己的想法被大家认可,很开心,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倍增,更愿意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集体中来,此外,学生自己制订的班规,若违反了,处理起来相对会比较轻松。

那么,一个班级应该制订哪些制度呢?我认为主要包括:班级目标、班级精神、班级规范和班级奖惩等,其中班级奖惩特别重要,必须做到公平公开、科学易操作、有落实、有监督,主要以操行量化的方式出现。

三 选培班委,做到自我管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如果时时、事事都由班主任操办,效果未必会好,既违背了新课改“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的理念,也影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积极性的提高。因此,最好的做法是放手发动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氛围,刚开始时可以先建立临时班委会以作过渡,并为后期的调整定调,我们可以采取老师邀请、学生推荐、本人自荐三种方式相结合,在确定候选人后采取竞选方式确定班委会成员,然后在实践中观察和调整,最后定调。

在确定班委后,最重要的就是任务分工、干部培训和落实与监督。其中我重点着手落实与监督,借鉴西方政党制度,设置了两套班委,轮流值周、相互对比和竞争,每月搞一次民主测评;而在监督方面,主要设置两个纪律委员,一个固定不变,另一个按学号轮流值日,固定的那个负责记录,流动的那个负责日常管理。另外,要经常对班干部进行培养和培训,可以建立主题内容学习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引进来与走出去制度等。

四 开展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有活动才有合作,有合作才有凝聚。”在高二的第一个学期里,高二(5)班开展的大型活动共计4次。按照我当时的构思是“梦想、信心、行动”三步走策略。除了开学的“我们骄傲的5班”班会外,我的梦想篇班会是“学会感恩,追逐梦想”利用变形记的视频作为题材,教育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信心篇“我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或名人的经历,明白信心对于实现梦想的重要性;行动篇是“校园调查”,将自己的生物学科融入德育教育,将课本知识带到现实生活中,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第3篇:文理分科范文

一、应然性分析:应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应然性分析主要是从合理性和必要性的角度来构建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理由。应然性证明是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众多学者主张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重要理由。

首先,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为取消文理分科提供土壤。众所周知,高中文理分科并不是初中教育体制的延续,而是为了满足高校不同专业需求所建立的预备教育体制。在社会建设亟需人才的阶段,高中文理分科无疑是追求教育高质高效的必然选择。然而,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校扩招”和“普九”政策的不断推进,高中教育越来越普及化和大众化,它开始呈现出与初中教育连接的趋势。原先高中所承担的专门人才的教育任务逐渐转移到高校。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发展已经不再急迫地需要高中提供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是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中,过早地分科容易导致个人的片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

其次,社会知识的转型为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提供了基础。文理分科直接反映出对课程知识的划分,这种划分不符合现代知识发展的要求。石中英教授认为,一个固守在某一个学科领域之中、不能发现一种学科知识与另一种学科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人,是很难作出科学发现的。所以,从后现代知识的增长方式来看,这种分科课程的合理性已经基本丧失,人们确实需要重新考虑学校课程的结构。由于知识的融合、交叉不断加强,传统意义上的文科或理科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那种硬性将地理划分到文科或把生物划分到理科的做法不利于知识的学习。随着知识类型和增长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文理分科的做法必将受到挑战。

再次,人的全面发展是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内驱力。这里说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社会生产所产生的对个人多项技能的要求,而是指人的工具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个体不能仅仅局限在狭隘的劳动操作中,没有任何精神的愉悦和个人内在价值的满足感。整天浑浑噩噩,毫无热情地消磨时间。对一切都缺乏积极性和热情,冷漠地停留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对其他学科都视而不见,走进了学科分化的死胡同。这也是人们最为担心的“文化割裂”问题:理科的人不懂人文,文科的人不知道基础科学。

二、可行性分析:能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应然条件的成立并不能成为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充分条件。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还需要追问现实条件是否满足。通过对社会现实、教育现实和受教育者的个人因素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高中文理分科存在着牢固的基础。

首先,社会竞争压力和学业压力客观上奠定了高中文理分科的社会基础。无论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社会就业压力、家庭对独生子女期望值高涨,还是传统“金榜题名”的思想遗风等等,总之,我国目前每年挤高考独木桥的人数不下千万,但却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被录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在高考成功,学生不得不超负荷学习。这也是为什么教育负担没有办法真正减下来的原因。高考是选拔性质的,而且是单一维度评价标准。从目前我国高中的应考机制来说,文理综合必然意味着增加知识内容、扩大考试范围、增加更重的学习负担。这种负担绝不是教育政策、文件所能取消的。

其次,高校的学院制和高考招生制度是造成高中文理分科的直接原因。应该说高考只是一种考试手段,它与社会人才评价体制和高校人才分流体制相关。高考源头是高校招生机制和学校建制,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实行的依然是学院制,而且往往是按照学科、专业门类建立。这就必然形成了高考要文理分科,否则将遇到一系列难题,比如,文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生进入理科系,或者动手能力很差的学生进入需要很强操作能力的科系等等。高校的人才规划和培养决定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人才分流机制。取清高中文理分科需要首先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变革。脱离高校的改革,完全依靠高中教育体系内部运作,并不能实现大的突破。

再次,教育的短期效益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阻碍了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实施。从利益回报的角度来说,高中文理分科满足了人们对短期效益的追求,即集中精力在较短的时间获得参与竞争的学习成果。这种效率指向可能并不利于个人潜能的最大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竞争和高考压力下,高中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而是考上大学并尽可能考上好大学。很多学生认为,只有进入名牌大学、优质专业,才能保证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这可能也是每年众多高分的毕业生依然选择复读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获得各种显性的、可供外部评估的证书或资质的迫切性要远远高于人们对内在的修养的追求。在对未来前途不确定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都处于不安定或迷茫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到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和接受力,教育政策要尽量避免可能给人们增加心理负担的行为,尽可能照顾和同情学生(家长)的心理感受。

三、策略性分析: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策略选择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不仅要作出应然性和可行性分析,还要作策略性分析以及考察实施之后可能产生的问题。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之后的路是什么?课程上是多门、全新的文理综合方式?管理上是固定班级、走班或者兴趣分班、能力分班?课程设置上是必修、选修、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公共课?评价制度上是学分、等级、综合评价?招生时如何兼顾高校专业设置?等等。

山东省是走在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前列,以该省为例,其主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1、逐步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全面开设八个学习领域的课程,每学年都要设置各领域的课程,并保证使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能获得一定学分。2、必修和选修结合。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以必修课程为主,逐步开考选修课程内容。3、在保持行政班级不变的基础上实行走班教学。4、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选课、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5、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省教育厅颁布的《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报告》作为普通高中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学校评价学生的工具和评价结果记录的平台,其中的相关信息将作为高校招生的依据。省教育厅将加强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发展报告工作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其结果将作为评估和管理规范化学校、教学示范学校的重要依据。可见,山东省在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同时做了很多配套工作。这些工作及所有取消文理分科之后的工作中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需要关注的地方。

首先,如何保证学生进行优势选择。无论是文理分科制还是取消文理分科都关注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取消文理分科,实行选修制的初衷之一就是扩大学生教育选择权,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超市”,学生按照自己的个人需求进行选择。但是从山东省的规定来看,它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要获得一定学分”。这种强迫性做法可能会违背学生的思维倾向和学习兴趣。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无论是文理分科的抉择或是取消文理分科之后的选课,学生都应该有权利按照自身的意愿选择适当的课程。

第4篇:文理分科范文

2014年9月4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文理不分科,这意味着高中学生将执行同样的数学课程标准,相比文理科分科的高考政策,改革后的数学教学肯定会发生较大转变,数学教师在文理不分科的新常态下,如何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以便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笔者认为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数学文化教学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所创造的产物,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毫无疑问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数学文化作为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其特有的基本内容、价值。一方面,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核心无疑是数学本身,包括了数学在内的思想、精神、方法、技能等内容;另一方面,数学文化是独特而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数学文化包罗万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涉及数学与哲学、数学与艺术、数学与精神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与计算机、数学与美学、数学与经济等等。总之,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内涵。

高考改革后,就要求数学教学在文化的层面上突出数学的核心价值观,强调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着眼使未来从事各行各业的学生都能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为此,作为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数学文化观,在课堂上根据教材特点,借助数学史料营造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充分地让数学历史凸显其文化底蕴。

二、注重基础性知识的教学

在今后文理不分科的新常态下,高中阶段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更加有普及性,自然更加基础。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一定要重视对“三基”的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教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成为教学的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对基础知识进行探索。

另外,数学的基础知识就好像是数学知识大厦的地基,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掌握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用学生的脸光和心态去审视教学内容,要多讲“为什么这样做”,告诉学生其中的原理,而不是给他模型,引导学生去探索,从中受到启迪,从而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反而忽略基础或基础不扎实,大厦随时都可能出现“倾斜”或“坍塌”事故。

三、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教学

高考改革以后,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显得更加重视,数学的应用性体现在数学源于实际问题、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观。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一些老师就会对课本内容简化处理,比如,有些实际应用性的章节教师会直接跳过,不给学生讲授,理由很简单:高考不考。学生在学习时也是为了成绩直奔主题,所以他们也会理所当然地忽略掉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在平时的生活中根本不能发现数学的作用,数学知识也没有任何活力,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今后文理不分科的新常态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应用数学意识的价值观,达到掌握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思维,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非常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注重知识的创新性教学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这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是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且具有分析与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考改革后,教师要更加注重创新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在今后文理不分科的新常态下,教师首先要改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采用启发、讨论、质疑、实验等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由探索,不迷信书本,允许存疑,标新立异,突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维能力;其次积极鼓励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数学教学既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提高的过程。创新性学习的教学表现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告诉学生,还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得到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有效的学习策略;最后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数学眼光观察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气质。

第5篇:文理分科范文

俄罗斯:多数学校十年级分科

俄罗斯大部分普通中学从十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中二年级)开始文理分科,但外语学校等专业性较强的学校一般不分科。

2009年5月,俄罗斯开始首次全国统考。如果中学生打算进入大学或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深造,除两门必考科目(俄语、数学)外,还必须参加英语和另一门与所报考专业有关的科目考试。选考科目有9门:文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知识、外语(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信息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选考多少门,全凭学生自愿。

俄罗斯中学一年有4个假期,春假和秋假各一周,寒假两周左右,暑假3个月。在校期间,每天只上半天课,一般下午2点就放学。放学后学生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免费的课外培训班。

美国:高中上课似中国大学

美国高中没有明确的文理分科,上课类似中国的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学生根据自己选的课,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课。

美国大学比较重视学生的复合能力,从高中升入公立大学,须要符合3个基本条件:必修课、标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

以加州大学为例,必修课包括7门:2年历史课、4年英语课、3年数学课、2年科学课、2年外语课、1年艺术课和1年的1门选修课。

标准考试(ACT或SAT)类似中国的高考,每年全国统一进行7次,学生可以参加多次考试。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大学预备课程成绩都将被计入平时成绩,社会表现、申请论文、推荐信和面谈都对入学有重要的影响。

瑞典:数十个科目供学生选择

瑞典没有高考,但大学录取率却只有50%。法律规定,只要具备高中二年级以上的瑞典语和英语水平,就可以提交高校入学申请。这也意味着,高校的基本入学条件并不高,因此“择优录取”的依据便是考试,并且是高中3年的全部考试成绩。

学生在高中要完成30门左右的课程,每门课都要参加由任课教师出题和评分的考试。如果希望能被名牌大学录取,必须“三年如一日”地认真应对每一门考试。

此外,还有设计堪称“复杂”的高中教育科目。瑞典的高中课程粗算起来有数十个科目,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技术等,有些城市还开设有电气、造纸等科目,培养适应当地就业的特殊人才。选择这些科目的学生,其实选择的就是职业高中。

日本:从高二开始文理分科

第6篇:文理分科范文

分数是要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来的,哪一个分数高并不一定,一般分数是取决于总体成绩,比如今年录取10000人,那分数线就会控制在第10000名的分数;

目前大多数时候理科分数比文科生分数高的原因有:

1、理科人数比文科人数多,基数大,则优秀的人多,分数相应会更高;

2、理科生、文科生语数英三科的总成绩没有太大差别,但是理综的答案比较固定,如果做对就可以拿全分,而文综的答案比较开放性,很难拿全分,导致这一部分分数偏低,所以要低于理科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文理分科范文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双边的交往程度和合作水平的差异,会造成不同的课堂氛围,或欢乐,或沉闷,或高昂,或压抑等,它制约着学生和教师学与教学的情绪,并对学习动机、态度、效果产生影响。形成良好课堂氛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是否有积极饱满的教学情绪,这是创造课堂氛围的首要条件。同时,教师能否以妥善、新颖的教学设计,去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乐趣,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积极情绪,也就难以建立欢快的情绪气氛。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对良好课堂氛围构建具有决定作用。教学的导入,以语文课为例,谈以下几方面入手点:

1.从玩入手。爱玩是孩子的天怀,有些课的导入,如能配合新课内容设计游戏,从玩入手,右以很快唤起学生热烈、高昂的欢快情绪。此方法多动用于低年级。如教学《小猴子下山》一主果,让小学生戴上饰按书上内容进行表演,在表演中让学生准确表现出“扛”、“捧”、“抱”的几个动作,通过表演,学生在玩乐中把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情景,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从七入手。教师巧妙的解题,往往可以引人入胜,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致,从而为整堂课带来积极情绪。如讲《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可设计这样问题:①这课主要围绕题目的哪一个字写的?②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③它向认借尾巴,借到了没有?这样围绕一个“借”字,层层深入追问,用意巧妙,恰到好处。

3.从奇入手。奇异的事物容易激起学生的求和欲望,产生浓厚的探求兴趣。教师若能从教学内容出发,提出奇异处作为导入新课的着手点,可以使课堂教学增添情趣。如讲《蓝树叶》一课,教师出示课题后问学生:“①树叶本来呈绿色的,怎么会有蓝树叶呢?②这些树叶是怎么变成蓝色的呢?”这时学生好奇心理促使他们急切地想知道变成蓝树叶的原因,从而激发了阅读的欲望。

第8篇:文理分科范文

今天一早我因为一点小事跟表弟吵了一架,那时我真有点想打他的冲动了。哼,我来到下面看见妈妈他们都在下面,还来了两位客人。这时电脑属于我了,玩着玩着,不知不觉到了11点了,在不经意之间听见姑妈说下午要回去了。这时的我再也没有心肠玩电脑了,我急冲冲的跑上去,跟表弟说了一声,但他还在生我的气。吃完饭,姑妈就来话了“明明去上面收拾东西,过一下我们就回去了。听到这我早上的起完全消了,我跑到姑妈面前说到“我的好姑妈,再玩一天吗,明天在走呗”“在这里玩了十多天了,少玩一天也不会怎么样。

说完,过了十多分钟姑妈从楼上带着一兜东西下来了,说要走了。在家里我说了许多好话,但姑妈却始终无动于衷。哎,走啦!我送完表弟回到家里,我马上跑了上去,因为我知道我如果在到下面待一会儿我肯定哭的出来的。哎,明明等寒假再见啦!

马关城东六年级:何雪婷

第9篇:文理分科范文

1.1护理人员的问题

1.1.1护理质量的问题产科工作繁琐、周转率极高、产妇与新生儿均需观察与护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病人来住院的时间、人数、病情都难以预料,这给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压力,特别是晚夜班的护理人员一人当班时更为紧张。

1.1.2未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如三查八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制度。未能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不能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的异常情况。

1.1.3专业知识缺乏及实际操作能力差如产妇及家属提问不能正确作出回答及解释,静脉穿刺操作不能一次成功。判断能力差、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如遇急、危重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抢救。

1.1.4护理沟通技术欠缺①说话语气生硬、面无表情、缺乏耐心、敷衍了事,使产妇及家属认为护理人员缺乏医德,服务态度差,无同情心。②各项护理操作前未作解释,暴露性操作前未作任何遮掩工作,使产妇认为工作人员不尊重他人隐私权。⑧沟通缺乏技巧,不能把握有利时机,讲话不注意分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1.2护理文书质量不过关

1.2.1护理记录不及时、缺项、漏项、书写时存在乱涂、乱刮、乱画现象。

1.2.2护理文书记录不真实、不整洁、内容公式化。

1.2.3急、危、重症患者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客观、重点不突出,与医生在医疗文件书写时内容不一致。

1.2.4医学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无自我保护意识。

1.3管理者工作的强制化,对护理人员工作缺乏赞同与认可

在我国,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护、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与收入相对不平衡。

1.4医护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1.4.1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交待的病情与解释不一致,导致患者及陪扩人员的不信任。

1.4.2由于医生与护士技术上的差别以及询问病史地点、时间不同,导致医疗文件书写内容刁二一致。

1.5产妇及家属的原因

1.5.1家属对医疗护理与医疗环境期望太高,对产妇及新生√L发生的一些问题(包括生理现象)过于紧张。

1.5.2个别家属及产妇素质较差,缺少社会道德,不尊重医护人员,甚至乱骂、污辱护理人员。

1.5.3语言、年龄、文化程度及家庭背景的不同,使护理纠纷埋下隐患。

2防范措施

2.1提高护理质量

2.1.1病人多工作繁忙时实行弹性制排班,适当增添班次,使护理人员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燥。推广实行整体护理模式,把握有利沟通时机,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2.1.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三查八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1.3严格护理文书书写制度,遵照《湖南省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实施,做到举证有据,保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2.1.4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院内院外组织的各项学习,邀请权威专家、教授讲授专科知识,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管理方案。每年选派技术职称高、有责任心、上进心的优秀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对新调入、刚分配的工作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实行优化考核制度。

2.2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组织全院护士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化要求,使每个护士从根本上认识到护理文书的书写是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有利证据,也是保护自我的根本措施。

2.3管理者实行“人性化”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重视护理工作,关心护士,对优秀事迹及优秀个人加以适当奖励,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有可能发生纠纷的病人有预见性,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尽可能满足其需求,以尽可能化解医疗纠纷的隐患。

2.4加强医护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工作为前提,顾全大局,相互谅解,相互配合。

总结护患纠纷不仅影响了护患关系的和谐,也给护理工作人员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和工作上的不愉快:对医院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护理纠纷的及时预防与解决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