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警务化管理范文

警务化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警务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警务化管理

第1篇:警务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安高校;警务化;管理模式

    一、引言为了适应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需要,不断提高公安、司法警察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公安高校的招生模式和分配形式也随之进入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国内许多学者作了相应的研究,虞耀华[1]等探讨了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实施的警务化管理育人模式,核心是警务化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缠结;张洪波[2]提出了实施警务化管理的主要路径,即是合格管理者的选择、全景敞视主义管理场所的建设、时空控制和科学严格的规训与操练结合,以及基于对理性主义和知识维度的个人判断;俞宜标[3]把以人为本作为警务化管理发展的核心和重要原则;许林茂[4]提出了公安高校警务化管理中介论,以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学校、国家三者紧密相关,学生是为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更好地效力于国家。国家希望学校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高尖端的国家需要型人才,投入到国家的发展、建设中来。学校的教育和培养模式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又要适应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

    目前,各公安高校的管理体制各有不同,为了适应公安、司法工作的需求,我们是否应走警务化管理模式?应该怎样走警务化管理模式?这是每一位在公安高校从事教学尤其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同志都应冷静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警务化管理的必要性

所谓警务化,从通俗的意义来讲就是与执行警察事务相关联的一切规范和准则,包括各种制度和文化。警务化管理是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条例的规定,对警察事务所实施的正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活动。公安高校的警务化管理则是通过教育管理者,建立学生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使内务条令化、制度规范化、严格规定请销假制度、一日生活制度、警容风纪条例、内务卫生条例、集合会操制度、升旗仪式规定、值班和紧急集合规定、物品点验制度、接待制度、安全保密制度等诸多方面。警务化管理是培养公安、司法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它是公安高校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基本模式,也是公安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大特色。

    首先,公安、司法队伍建设的需要。公安、司法机关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来充实自己的队伍?当然,不同警种有不同的具体需求,但他们共同的需求是高素质的警务化队伍,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热爱公安事业的队伍。另外,各地公安、司法干警为何要进行培训呢?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他们还进行严格的警务技能训练、进行内务管理、强化警容风纪、严格队伍纪律,这完全说明了公安、司法第一线对警务化的需求,所以作为公安高校应该按警务化的标准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和公安干警。为此,省公安厅党委还特别决定对全体公安干警进行军事化训练,对全体公安干警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从而达到铁的思想、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的体魄。

    内练素质,外练形象。这也说明我们的队伍还欠缺警务化素养,或者说在公安高校时期还没有达到真正的警务化标准。

    其次,管理制度的需要。军队、警察、监狱都是国家机器,军队完全进行军事化管理,而且,军事化管理制度是如此的完善。作为公安、司法机关也应该向军队学习,学习军队服从命令,听党指挥;不怕苦不怕累,冲锋在前;规范化,统一化;从而抓好公安、司法机关的队伍建设和形象建设。各地公安、司法机关都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规定来约束和管理自己的队伍,使自己的队伍规范化、统一化、条令化。而公安高校只是进行半军事化管理,进行训练的还是部队的官兵,这也说明管理队伍还欠缺军事化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目前,所谓的半军事化管理距警务化管理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应该逐步缩小差距,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发展公安高校的警务化管理道路。

    再次,公安高校正规化建设的需要。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部出台了《公安高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公安高校是培养训练人民警察的重要基地,是警官的摇篮,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实行警务化管理。警务化管理是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对公安高校全体人员各种行为的总体规范,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培养公安高校的优良校风,以保证各项教学训练任务的完成。加强警务化管理是由公安高校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它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公安、司法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安高校正规化建设的需要,警务化管理模式是公安高校警务化管路的必然选择。

    三、实施警务化管理的措施

警务化管理以“四严”为管理要求,以“四化”为管理目标。在工作中能做到有章可循,从严管理,从严治校,做到人规合一。“四严”即“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四化”即“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规范化”。我们日常工作中把握好“四严”的标准,达到“四化”的目标,教育管理工作就是成功,警务化管理道路就是胜利。

    首先,我们要调整好教育管理队伍,保证队伍高素质,管理结构合理,保证管理队伍的战斗力,要求他们既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又有一定的政治素养,还要有一定的警务化水平和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我们的教育管理队伍,因为教育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学校警务化管理的水准,只有好的将军才能带出好的士兵,没有一支好的管理队伍,势必影响我们的警务化管理水平。因而,建立严格的、完善的规章制度尤其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才能更好的来约束我们的管理队伍,才能使他们充分的体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更好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我们的教育管理队伍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依靠公安部、司法部、公安厅、司法厅的各项条令和法规,根据我校的现实情况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管理我们的教育管理队伍和教育管理对象。

    其次,对于学生建章立制也应从两方面入手,既要有偶约束,以便更好的教育和管理,又要有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体现,从而使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更好的结合,教管不分家,全校达到齐抓共管。

    从而,为公安、司法一线输送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和灵魂。人的行动由思想支配的,因此,要使我们的学生有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就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本、是灵魂,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政治思想素质是首关,没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结合警察的性质和目前的形势,思想政治工作要透彻的说理,严格的规范纪律,让学生自觉的遵纪与守法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典范,建立楷模。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并重,还要对学生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学生道德品质的好与坏决定了学生职业道德高与低,也就决定了这些学生将来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规章制度是警务化管理的根本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警务化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规章制度要做到有根有据,实事求是,全面具体,又不失人性化。用制度管人是最有效的管理,最有说服力的管理,最科学的管理,可以避免随意性和人为性。

有了制度,就要加强落实,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对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管理对象都是保障,对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管理对象都要做到奖罚分明,赏优罚劣。

    公安高校只有走警务化管理道路,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司法的人才需求,才能保证公安、司法院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管理队伍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辞辛苦,甘于奉献,为公安、司法教育管理事业添计献策,发挥和贡献自己的聪敏才智。培养出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意志坚定、顽强拼搏、勇敢坚强、团结协作、有集体荣誉观念、有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优秀、综合素质极高、愿意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的优秀的人民警察。保证他们能够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保守秘密;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恪尽职守,不怕牺牲;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虞耀华,王泓,丁忠.警务化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思政工作透视[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1):59-61.

[2]张洪波.公安高校警务化管理问题探讨[j].公安研究,2010(7):82-87.

第2篇:警务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警务化管理;知识强制性灌输;时间集中制;欠人性化的改善

一、警务化管理的优与劣

笔者认为警务化管理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特殊性的管理,使公安队伍具备很强的纪律性,团队意识和服从意识,使得中国政治体系中的这一特殊力量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公安院校比照军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公安部制定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对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具体目标、要求等则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在学生管理中推行警务化管理最初是因为公安院校学历教育起步较晚,学生管理工作无现成模式可循,“我国的警察和军队同宗同源,公安院校的不少领导和教职员工最早的职业都是军人,在学生管理甚至教育训练中,采用军事化方式是最顺手自然的。同时,警察和军队又都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这种性质认同心理又大大强化了在公安院校的学生工作中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信念。”与军事化管理一样,警务化管理试图通过三种主要的方式即《内务条令》管生活、《纪律条令》管行为、《队列条令》管训练,最终实现学生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作风。公安事业的纪律性和服从意识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一切公安活动都必须依从严格有序的管理。

以上可以看出,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模式是为了使公安队伍纪律性强,服从意识强,具备民主的能力。但正如笔者在开始提出的观点,当代人民警察力量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高素质,然而,在我国的警务化管理模式下,对于公安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当前的警务化管理可以很好的培养出所需形式下的公安力量,却不利于培养符合当前社会所急需的符合内在要求的人才。这里的内在要求就是指高素质,高知识储备。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警务化管理分散了较多时间,过于注重警员纪律性培养而忽视了知识文化灌输,缺少必要人性化等。具体来看,公安院校的管理制度下,知识文化的灌输方式不够严格,课堂纪律较差,学术气氛不浓,考试制度存在弊端,考察方式单一,疏忽人性化等弊端,针对这些警务化管理模式下缺点,笔者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方案和建议。

二、对于警务化管理改进建议

(一)知识强制性灌输

这是笔者提出的新生名词,其含义为通过加强知识灌输途径的监督,强化知识考查方式来使得警察学员丰富专业知识和能力。这里的知识灌输途径主要是指课堂教育,监督也主要是指课堂监督。知识的强制性灌输式目的,它的体现形式便是监督。考察方式是指考试等形式。公安院校是培养警察人才的地方,必须注重知识灌输,而作为学校,课堂是重要的知识灌输途径,因此,笔者提出课堂监督机制,通过成立学术督查组,定时监督课堂,旨在加强课堂纪律,监督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对于课上不认真者进行督查通报,被动加强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由被动逐渐变为主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公安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之所以提出课堂监督机制,就是因为课堂学习在警员培养体系中是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是学员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把握好课堂学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我们知道第一印象是最难以磨灭的,因此可以看出,课堂学习至关重要,由于当今警员学生缺乏对公安院校学习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在课堂学习环节上无法正确把握和认真对待,由此来看,通过课堂监督机制的实行,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做好课堂学习工作,促使公安院校学生切实把握学习的黄金时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对高素质,知识高储备的现代公安力量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作用。

为了验证课堂监督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以公安大学为例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当课堂出于一种监督模式下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纪律较好,态度较为端正,但是当课堂的参与者只有老师和学生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效率比较低,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因为大学课堂存在特殊性,一堂课往往是一个教师讲授上百人知识,学习主体数量较大,加之公安院校的特殊性质,学生对于文化课的学习存在较大误区和不重视,更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课堂气氛沉闷,课堂纪律较差等情况。笔者已经提出了知识高储备和高素质对于未来公安力量的重要性,多数公安院校也日益重视学生的知识灌输,但是如果仅仅是通过简单教育和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认识,目前来看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笔者提出通过加强课堂监督来强制灌输知识的原因之一。而事实上笔者通过相关调查也的确证实了这一点,对此,笔者对于课堂监督的必要性给予充分肯定。

另一个对于公安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在于知识的考察形式。目前来看,多数公安院校普遍采用试题库制度,该制度有其优点,但同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该制度下考试方式单一,不利于综合考察学生知识和能力等,但由于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考试的公平性,该制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考察方式。公平性在公安院校的考察形式中显得尤其重要,不仅是考试作为一种考察学生学习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应当充分体现真实性,更是因为作为培养未来公安力量的公安院校必须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懂得忠诚的含义,学生素质是一切的根本,公安院校学生只有充分具备忠诚可靠的素质,才能表里如一,最终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纵观当今公安界,有不少的警察具备较高的知识储备,但是由于心不正,缺乏较高的素质,往往做出违背人民利益的事情,最终被绳之以法,例如文强同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公安院校学生的考察必须注重其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不能片面的看待学生的知识成绩,当然,知识的考察应当占据重大比重,因为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高知识储备的人才。为了更好的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试应当加入多角度的评价形式,进行多元化的考评制度,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考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考试模式具有很好的典型性,可以对其他公安院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笔者还认为综合测评中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考察应当占据稍大的比重,刚才已经提到,一个优秀的警察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安力量是在为人民服务,在某种程度上,也大大减少了腐败的产生,俗话说没有监督的权利容易造成腐败,其实个人觉得官员权力的腐败原因还是权力主体的素质不高,较低的素质导致权力主体在行驶权力时犯下错。对于公安事业更是如此,因此,应当在公安院校期间就对学生的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而考察的形式就是综合素质测评中将思想道德素质的分数比重提升。

(二)时间集中制原则

目前来看,多数公安院校在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与课堂教学时间平衡,公安院校过于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然而笔者通过实践调查,发现这种方法并不利于公安院校生有效的学习。为此,笔者提出增加课堂学习时间和数量,相对减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减少学生研究时间,从而增加教学时间,因为公安院校属于专业学校,知识的灌输是第一位的。新生名词时间集中制就是指集中大量时间用于课堂教学,把课堂授课作为公安院校学习模式的主要途径。

刚才已经提到,公安院校属于专业性的学校,旨在培养具备高素质和大量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教学并灌输知识是最重要的,也只有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继续深入研究并有所创新。这也是笔者提出集中时间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因。我们的社会将是以充满创新的社会,而目前来看,公安院校在这些方面也做出比较大的努力,鼓励学生科研创新,同时也给予学生大量自主时间,但是科研创新的前提是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有可能得出较为实践的结论,否则只会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作用。笔者只是通过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公安院校应当给予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而不是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会有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没有方向性,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方向,但是公安院校学生在没有老师引导的情况下很难找到正确的方法学习专业知识。公安院校的目的在于培养具备丰富知识和能力的人才,这也是国家和社会对未来公安力量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较少的课堂时间使得学生很难消化大量的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难度极大。在大学这种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身就比较低,尤其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在这样一种由高中向大学乃至社会过渡的时期,没有教师的引导是容易荒废时光的,因此,笔者提出给予课堂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讲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的学习,这样相比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显得更有优势。笔者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形势下,公安院校的课程安排明显较为宽松,学生时间充裕,但是却很难正确有效的利用,往往被浪费,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有关,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学生在大量自主时间中不懂得如何利用学习时间,学生对于自主学习时间的利用主要是复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堂时间较少,学生不能很好的当场理解,可想而知,如果将大量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按照适当的比例,取出来给予课堂,给予教室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堂教育,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

(三)欠人性化的改善

在这里,笔者提出在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入人性化理念,虽然当前知名公安院校(例如公安大学)在人性化方面做出许多改善,如果继续加强人性化管理,便可更好的加强管理效果,更好的促进公安院校人才的培养并提供更具优势的人才培养环境。之所以如此注重人性化,就是因为当前的警务化管理模式下,如果加入人性化理念,对于公安人才纪律性,组织性,个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笔者对于人性化理念的改进主要是从管理合理性和设施条件优越性两个角度来阐述观点的。

笔者认为,当前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以教育为主,而警务化管理也应以教育为主,在对公安院校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等品质的培养应当以教育为主,应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学生的素质养成必须先以教育为主,其他手段为辅,让学生明白道理,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养成和发展。笔者提出以教育为主的管理模式,就是针对有些公安院校管理方式不当,缺乏必要的教育手段而提出的。以公安大学为例,该校在新生入学初期便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灌输警务化管理的思想,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心里准备和适应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的管理工作,一些诸如讲座,思想教育会议的形式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

上述观点便可以看出,管理合理性的重要体现是以教育为主,其他手段为辅,希望管理因人而异。我们知道公安院校的管理制度适应于所有警察学员,但是这里也同样存在一种现象,那便是学生也同样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体质,智商,能力等。在一些必要的方面管理必须是统一一致的,要适用于全体学生,但是在某些方面可以给予感情考虑,做到合情合理,这样不仅是对管理制度的升级,也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早日成为合格的公安力量。

第3篇:警务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交通;大型活动;现代化警务;信息化指挥;合成勤务

一、大型活动概况

青岛市崂山区位于青岛的东南隅,东、南两面频临黄海,辖区陆域面积395.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7公里。随着蓝色硅谷产业核心区建设的加快和金家岭金融新区的规划建设,崂山区带动产业转型发展的能力也逐渐显现,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大型活动的聚集举办也呈常态化趋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始创于1991年,在崂山区世纪广场举办,至今已举办了25届,时间上在八月份黄金旅游季节期间的开幕,为期两周。青岛国际啤酒节是由国家有关部委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属于融合旅游、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国家级节庆活动。同时,该活动也定位于亚洲区域的啤酒盛会,作为彰显青岛城市个性与魅力的平台和展现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近年来统计,崂山区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对啤酒节的举办进行国际化、专业化的改造,对于场地的选取也有相应的标准,封闭性、易管理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世纪广场从南到北横跨三个路段,中间夹着两条城市交通道路,封闭场所,连接各块活动举办区域就需要占用该两处道路,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举办场所。由此,交通管理带来的问题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流、车流的密集增加与道路封闭减少的矛盾。活动期间,大量人流、车流不断向广场涌入,使本来就已经封闭的周边道路的承载量会更加饱和,疏导与管理难度剧增。二、静态交通秩序的管理难度与资源匮乏的矛盾。随着人流车流的增加,周边的停车需求也增加,原有的停车位难以满足需求,停车秩序变得混乱,周边道路整治难度增加。三、道路交通执法的疑难复杂度增加的难题。啤酒节作为一个特殊的狂欢啤酒盛事,酒驾问题会在该期间有明显的上升,而对于醉酒驾驶人员来说一旦发生事故与违法,由于其处于醉酒的状态,抗拒性、不服从性较强,往往使得单一的道路警情变得复杂,难处理。四、群众对公安工作不理解和对执法的抗拒心理。目前,警察经常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稍有不当行为就会招致舆论谴责与误解,在很多场合下民警的执法与管理束手束脚,群众对公安管理与执法的偏见也日渐增加,缺乏与群众的有效沟通。

三、主要的解决思路与策略

警务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内治安管控形势的需求而诞生的,其内涵是指公安机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通过建立与之相符合的警务理念、警务机制、警务手段以及警务保障,实现服务 管理人本化、警务运作集约化、警务执法规范化、警务手段科技化、警务工作社会化和警队管理科学化的目标。而其中,警务现代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信息化、科技化、实战化、规范化。结合警务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从大型活动的交通管理的基本情况与问题出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制定工作思路与管理策略。

(一)要因地制宜,科学预判,构建合理“多级”环形调流引导模式

通过对啤酒节举办地周边的道路状况分析,多级环形调流引导是解决活动期间道路交通调流的平面方案。通过区域道路交通资源的整合研究,解决了道路的畅通问题。根据城市交通规划的平面布局,对现有可利用的周边道路整体资源统一整合,利用日常数据车流信息和往年数据,科学预判划分出交通压力圈的不同级别,合理设置交通压力圈由高至低的导向。通过预判的高中低交通压力圈布局,减少道路交通的绝大部分冲突点,实现多级环流导向交通,有效解决传统道路网络交通流的粘滞问题,达到安全畅通的目的。

(二)实行信息化模式下的统一指挥调度,坚持实时、快速和高效的有机统一

协调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机制,对活动全区域内的道路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充分利用信息设备布网,固定电子设备与移动设备相结合,实现非现场执法与现场执法结合,建立一个立体化的执法体系,实现全时段、全路段全覆盖。对于一些重点车辆或涉嫌违法的车辆,可以有效的发现和提前作出警力部署,便于针对性执法。

将监控系统集中于同一指挥平台系统之内,对各调流岗位的状况和各时段的状况,例如高峰、平峰等时段的路面状况进行动态监控,通过多方面的信息集中研判,确定下一步的工作调整方向,根据实时状况启动相应预案。一旦有一处发生疑难复杂情况,能够对周边布点的警力进行实时的部署调整,有利于维护全路段的交通平稳运行。

(三)构建实战化背景下的合成勤务模式,加强警种间协作,化解疑难复杂警情

由于是区域性啤酒盛会,整治酒驾问题会在活动期间成为重要的难点之一,根据以往经验,由酒驾或醉酒人员引发的警情,往往由会有一定的处理难度,而在交通管理工作中,部署其他警种的警力予以协助也成为了有效的手段之一,实战化的联合勤务制度往往能有效防范和打击该类警情的发生。同时,多警种联合接力处置,能够提高执法效率和应对其他突发状况的能力。

交警、治安、刑警、特巡警等多警种的联合勤务,不仅能形成有效的执法合力,快速处置化解疑难的复杂警情,更可以联合形成震慑,有效预防违法行为的产生,在交警岗位周边,同时部署特巡警巡逻车、治安警岗亭、流动警务室等,能加强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警示效力。以2015年啤酒节为例,期间为期15天的啤酒节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400余起,而在许多警情得到快速化解的情况下,未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与往年相比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四)“静态化整治 + 动态化执法”双结合,双管齐下,提升执法效益

在活动举办期间,周边停车泊位的需求量激增,作为交警部门可以主动出面统筹协调社会面的泊位资源纳入活动使用,化解大型活动举办期间的车位紧张,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静态交通秩序的整治难度。同时,在下大力气进行静态化交通整治的过程中,坚持动态化执法并用,预防违法问题的集中爆发式出现对交通管理工作造成的障碍。利用防治结合,双管齐下,构建良好的交通运行环境。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用规范化服务性执法赢得群众认可

充分发动社会面各类宣传载体的优势,加大活动前期的宣传引导力度,比如路面交通安全提示牌,停车指示标志等,规范引导路面交通秩序,用良好的社会氛围带动交通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服务型、引导性执法方式,尽最大可能将违法行为扼杀于萌芽状态,降低执法成本和执法风险,用规范和热情,赢得群众的认可,取得群众的支持。这从群众工作的角度看,也将会大幅降低交通管理的难度和违法行为的潜在发生。

参考文献

第4篇:警务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 企业 管理 财务 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盛行的一种管理理念,精细化作为现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源于生产领域,目前已经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层层面面,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思想。“精细化管理”也叫精益化管理,“精”体现在质量上,涵盖所有的产品、服务,工作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益”体现在效益和成本上,强调要获得收益。精细化管理强调的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精细化管理可以出效益。大凡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在管理上有其精细之处,无论是日本的丰田公司、美国的通用、福特公司、还是我国的海尔集团,他们成功的秘诀在管理上可以归纳为两个字:精细。可见,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必然会集聚在管理的精细上,只有精细化的管理才能真正出效益。我国的海尔集团以高效的精细化管理、优良的产品、优质的售后服务,打开了国际国内市场,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被誉为“海尔现象”。它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精”和“细”。海尔集团从领导决策、管理制度、人才运用、市场调查分析、产品生产、质量监测、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都体现着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购买化的生产方式,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行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精细化的要求之一,就是改变企业粗放的经营方式,使企业向着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迈进。与精细化相对应的就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无法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精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无处不在,具体到企业中表现为:管理精细化、质量精细化、服务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物流精细化、营销精细化、业务流程精细化、宣传广告精细化、企业文化精细化,等等。精细化的结果是促使产品或质量更具竞争力。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项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管理的潜在价值。很多企业都认为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件极为复杂的事情,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精细化财务管理其实并不复杂,只是细中求精。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要精益求精、关注细节,还应该有正确的思路和原则。要达到这个目标,企业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正确地定位财务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的精细化;重视执行成本,强调效益。

一、正确的目标定位

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有两大主要任务:控制成本和促进收入增加。这两大任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权益分配管理等,是一项涉及面广而且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也就要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合作,把产品设计、营销网络同收入和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程参与。在企业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实行有效跟踪与监控,做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到哪里,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为此,企业要实施大财务战略。

1、强化财务管理职能,拓宽财务管理领域

例如,在项目管理上,财务部门需要从可行行研究、设备寻价、报价评估、合同谈判、合同审核、会签到合同签订后的付款和履约情况的跟踪管理。这种制度将财务控制延伸到采购、建设、事后评估等环节,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2、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加强财务控制和监督

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制度为平台,通过制定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督察机制,细化岗位责任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行从人治向法治过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核心首先是要加强成本的控制,在每一个生产过程,每一道工序,每一项服务中都应以标准成本控制费用的开支,计算出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原因。成本控制由责任部门及个人负责实施,做到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以达到成本管理的要求;其次还要加强成本分析,综合成本分析、计划、定额等资料采用统计、数学等专门方法 分析影响成本升降变动因素和成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坚决控制成本,研究分析生产、销售、市场各种因素对成本的不利影响,另外还要加强成本考核,考核各单位成本状况,定期按照责任归属评价、报告各自工作业绩,为企业管理阶层决策提供依据,管理者应及时分析差异的形成及原因,找出责任者并给予奖惩,促进全面完成目标成本。

3、提供精确的财务信息,引导企业运营活动的健康发展

财务分析要“从财务的观点来看经营,从经营的观点来看财务”,对重点业务和重点财务变动情况进行跟踪,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各种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不仅是企业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而且还应该担当起挖掘潜力、改进工作的重任。

二、管理手段的精细化

管理手段的精细化是指财务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推进,保证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标准化管理,大量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流动,势必会导致产生“信息孤岛”。与此同时,要实现对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监控,财务部门需要扩大财务信息采集面,建立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和利用程序,整合会计信息和销售、网络、工程等业务数据信息,形成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没有信息手段,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其他业务数据,都很难实现高效率的采集,并进行汇总、分析和监控。

三、重视执行成本,强调效益

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要慎重考虑执行的效率和成本。在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出现了过分追求精细化而伤害运营效率的问题,过分拘泥于步骤和程序的细分,这意味着企业要付出大量的成本,包括时间、人力和物力,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步骤和程序等制度建设是财务管理向精细化推进的奠基石,但是,规范化、细致的制度,其执行成本也越高。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规范的管理制度来夯实基础,但在拓展工作领域、与其他部门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制度执行的成本,避免掉入繁琐冗杂的流程处理之中。财务管理的精细化需要在“大财务“战略之下破除部门壁垒拓展职能范围,为企业运营活动提供精确的信息,以信息化手段推进精细化管理,同时要充分考虑执行成本,不违背效率原则。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管理手段,已被各行各业的管理层所重视,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面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应该看到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实行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精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决定未来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第5篇:警务化管理范文

电力物资计划的正确性、有效性,将会给电力企业的后续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促进电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果。电力企业在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规范准确、及时高效和集中平衡的重要原则。本文主要从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入手,针对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效提出一些提高电力物资计划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建设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显著增长,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地上升中,电力行业想要有效适应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状况,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不断建立健全自身的物资管理体系,全面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物资采购和物资使用。电力物资计划的管理水平能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效果,提高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率。

一、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

1.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物资费用在电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尤其是在电力企业一些基本工程的建设中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电力企业在开展各项项目建设的时候,对施工建设材料的质量要求十分高,想要有效提升电力企业建设阶段的完成效果,需要统一管理物资的分配和使用。电力企业开展的物资计划管理工作,主要是综合考虑建设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建设方法等方面,同时还需要有先进合理的实施方案和完备的物资材料作为支撑。如果电力企业的物资计划管理工作出现一些失误,就会不利于电力企业的整体建设、经营和运行。

2.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电力企业建设工作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物资计划管理工作,能够保障电力企业的良好经营和发展。电力企业需要全面有效地管理采购的物资,有效落实物资计划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提升人员监督的实际效果,有序放置各项物资,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全面有效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环境。通过对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加强和稳定,能对企业生产的成本进行有效降低,同时还能够有效稳定企业自身的经济基础,促进其他生产环节的顺利进行,有效提升企业的发展成果[1]。

二、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电力企业在开展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的理念较为落后。电力企业积极开展物资计划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对物资材料进行全面管理,从而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有效降低,提升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但是当前很多电力企业实施的物资计划管理理念都较为陈旧,影响到了实际的物资管理工作。企业使用的物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开展的实际管理工作成效不够明显;第二,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手段不够现代化[2]。电力企业实施的物资计划管理工作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尤其还有较多的专业领域,需要多种优秀的专业人才编制良好的物资计划,同时在开展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时候,针对物资计划的具体执行方式不够严格。

三、提高电力物资计划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1.有效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在开展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最为首要的是需要进行相应的物资计划管理工作,全面分析工程项目中所需要的各项物资材料,逐渐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物资采购体系,按照物资采购的标准开展具体的采购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物资的利用效率。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分配已采购好的物资,是物资计划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电力企业充分发挥物资的应用优势具有良好效果。

2.加强物资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电力企业在开展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物资管理的信息系统,为企业进行各项具体建设项目工作使用物资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电力企业进行物资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针对市场的物资价格走向、企业自身的物资需求和物资的实际使用情况,有效确定物资使用的实际数量,从而纳入到企业物资计划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系统中。

四、结语

电力企业只有积极开展物资计划管理工作,才能全面有效地控制自身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的各项物资,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提高电力物资计划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主要是积极有效地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工作,控制物资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物资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增强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刘少林 单位: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第6篇:警务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念;文化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以“细”作为基础,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都建立起一套与之对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实践中的重点在落实,并且将财务管理的范围延伸到单位的每一个领域,充分行使财务监督职能,以便拓展财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无死角,发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精细化财务管理并不是很复杂,只是要细中求精。“精细”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它也是一种行为:一种认真积极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财务管理精细化是围绕已经确定的财务目标,组织、整合每一个控制环节中的单个行为单元,然后形成步调一致的合力,以确保目标实现的过程。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途径

(一)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学习和宣传。精细化财务管理虽然已经在现代管理中逐渐成为最热门的字眼,我们多年来的管理工作也为精细化财务管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不管是管理现状还是学习认识上,距精细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一些单位和个人还不能充分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常常把它视作“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同时做好教育宣传工作,着力培育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制度意识和素质,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内涵,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

(二)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精髓在于各项财务业务流程的细化、标准化。每一种行为,都有其合理的表现方式,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都要在管理制度上做出明确规定,一点一滴都不可以有任何疏漏。我们应将各个业务环节流程控制作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切入点,通过再造业务环节流程,细化工作程序和标准,做到每一项业务、每一件事情的完成都不得缺少规定的任何一个环节,在每项业务系统中制订出具体业务处理流程,流程中每个岗位固定、责任固定,以实现岗位、程序间的相互制约,按照"一项业务一本手册、一个流程一项制度、一个岗位一套规定的要求,推进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三)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制度刚性。“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种方法,确保这一方法有效运作的则是构筑的“制度化”的“刚性”管理环境。目前我们的财务管理制度处处要求体现人性化,但“人性化”不等于“自由化|”,在强调人性的同时还要强化制度的“刚性”,体现“刚性”管理的特点就是执行制度无"弹性",要动真格的。不动真格的,制度就落实不下去,就处处让步,工作就上不去,效益也就上不去。为了强化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刚性,就要制定出责任连带追究制度。

(四)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落实和考核。各级财务部门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要起主导作用,要立足全局、贴紧专业、各负其责、有的放矢地开展财务工作。把每一个单元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岗位、人员身上,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真正做到“点点滴滴求合理,细微之处见管理”。要将精细化财务管理内容纳入各单位及其财务负责人的量化管理目标责任制,进行综合考核,并作为评价考核部门及其财务负责人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以增强其切实抓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落实和督导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财务控制能力。

三、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为了避免陷入为“精细”而“精细”的管理泥淖,影响财务管理的实效性,应该着重解决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效性问题,突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个性”。

(一)以实践推动管理的进步。我们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了不少,但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要求相比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已经出台的各项财务制度通过实际运用,大多是适用的,同时也一定有与实际工作不适应的地方,对此,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反馈这种信息,便于及时修订有关财经制度,以完成第二次从实践回到理论的飞跃。

(二)以创新实现管理的高效。随着财务事业的不断发展,新业务、新工作、新工具、新手段不断出现,旧的财务管理方式出现了不适应甚至阻碍目前财务工作深入开展的情况。我们在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时,一定要立足财务实际工作,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大胆以往不适用的管理方法,不断推陈出新,适应不断发展的具体财务工作的需要。

(三)以“个性”体现管理的实用。在建立新的财务管理体系的时候,最方便的莫过于“拿来主义”,借鉴其他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式。但是,这些“拿来”的东西在本单位具体实施的时候,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这就要求我们在"拿来"之后,分析本单位的财务业务特点、机构设置、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做好“消化”和“吸收”,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为我所用。

(四)以精确提高管理的效率。精细化财务管理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永续精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的常态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将常规财务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单位中的每一个部门都要密切配合,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响应,实现人人都精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成效,促进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第7篇:警务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 精细化管理 财务管理

0 引言

面对新兴电力市场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的老型发电企业,受到了电力市场生存空间的三重挤压,主要表现在燃料供应、未来的电价竞争以及增量扩建和融资渠道的困难这三个方面。面对这样的形势,现代财务管理必须抛弃粗旷管理模式,融入精细化管理的主题,以财务管理的提升来驱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我们认为,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以“细”为特点,通过细化制定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每项业务的业务规范,实现财务管理在各生产经营领域的全覆盖,并且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管理职能,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精细化财务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以“三个转变”为核心。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努力实现财务工作职能从记帐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财务工作领域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动态控制转变;财务工作作风从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变。②将重点放在细化财务管理内容,拓宽财务管理领域上。将财务管理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环节,促进财务精细化管理效果的提升。通过对财务管理领域的拓展,形成“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调整—优化”的工作程序,并且以财务工作为指导,使各部门能够协同合作,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以此促进企业凝聚力、战斗力的提升。③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完善的制度为保障。建立严格细致的工作规范和监督检查机制,实现岗位职责的细化,逐渐健全内部管理制度。④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标。通过在广度上拓宽财务工作的覆盖范围,在深度上将财务管理深化落实到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1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思路

面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足,我们要认真理清思路,不仅使管理工作精益求精、关注细节,而且还应有正确的思路和原则,为提高管理质量,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提供基础。要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企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视执行,强调效率。

1.1 制度精细化: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体系。制度精细化是实施财务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财务部内控制度进行重新修订,细化各项条款,保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刚性原则。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工资总额挂钩考核办法,严格控制燃料成本和各项固定成本,细化各项经济指标。按照严谨、实用的原则不断完善核算制度,通过细致有效的内控制度监督和管理过程中的严格执行,避免制度执行不力和制度虚设现象。

1.2 流程精细化:梳理、完善、优化管理流程。流程精细化关系到财务工作效率和内部控制能否具体落实。企业要进一步细化财务预算,把各系统可以按预算执行的费用项目,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分解到各单位,具体落实到人。实现全过程有效的财务管理与监控及成本费用的优化预控,按照符合内部控制、高效运作的原则,规范业务流程,不断细化各个业务层面的具体操作细则,让财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分析中,使财务流程精细化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1.3 质量精细化:发挥监督、决策支持作用。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的财经政策和法规,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到从细节抓起,完善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信息的可利用价值。加强对资金的监控,确保资金的安全。转变财务核算模式,从财务的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财务管理,从组织上保证预算体系的正常运行。

1.4 服务精细化:实现沟通合作动态化。财务人员全面树立财务服务精细化理念,不定期地深入基层部门了解情况。为全力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应积极与各部门协调、沟通,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在预算管理上,量入为出,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成本指标控制。运用所掌握的信息,主动参与经营决策和前景预测,为全面分解指标、落实责任部门、预控成本提供可靠依据。

2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施

电力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关键在于通过提高每个环节的工作效率,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1 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实施成本预算管理。成本预算管理是以企业年度资产经营考核目标利润为依据,以企业年度预测的销售电量和销售的电价作为已知变量,测算出企业年度总的预算收入,然后推算出企业年度总的需要控制的预算成本和费用。良好的成本预算管理,需要将成本预算按经营责任制的要求逐级落实到位,将实际成本费用的核算按时间分解到月度、季度、年度,并结合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以此作为成本费用控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各部门的成本预算进行对比,找出管理上的漏洞,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完善。

2.2 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一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制定相应安全管理措施和规范时,要做到条款细致明确,并将安全责任细化分解,保证责任目标得到落实。二是在企业管理制度上,充分发挥综合管理的效能,不断完善企业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精细化管理等制度,并加强工程管理和相关监督监察方面制度的建设。三是在企业资产经营上,落实目标责任制。在全体员工中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将经营目标细化落实到各个部门。四是将薪酬考核与成本预算联系起来,并将精细化管理目标实现效果纳入到薪酬考核的范围中来。五是对企业预算资金的使用实行月度计划把控,按月对采购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分解,使企业资金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六是为企业成本管理建立明细的标准,对企业大修理工程和技术改造工程成本管理的责任和目标进行细化。七是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将企业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八是建立全面、科学的企业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和措施,为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2.3 节本降耗,实现利润最大化。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在于成本控制。控制成本,包括:燃料费、水费、材料费、修理费、职工薪酬、其他费用等成本项目的控制。①燃料管理应积极采购经济燃料品种,合理安排运输方式,节约运杂费。加强计量验收,发现差错及时交涉索赔;加强运输损耗管理和煤场、油库管理,减少损失;健全燃料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两级审核制度,对账单进行严格审核;还应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燃料日常成本核算,一旦发现煤耗、煤价、煤比和损耗等问题,及时组织改进。②水费管理应加强供水系统的经济调度,合理利用水能;大量用水部门安装分表、实行定额管理。③材料成本管理应组织经济实用材料来源,合理安排运输方式,降低进料价格;严格验收制度,堵塞漏洞;采取有效手段,按照计划控制发料,推广节约用料办法;严格控制分场小仓库材料。在材料使用过程中,严格办理相关手续,材料出库必须填制出库单。材料使用完成后,对相关材料消耗实行验收制度,保证生产各个环节的设备运行处于最佳状态。④修理费是电力企业为持续、稳定经营,对房屋、建筑物、设备等进行日常维护而发生的费用。资产使用及管理部门应对预算方案进行细化。细化预算,首先应请专业人员到现场或对实物评估维修范围,预测相关材料、安装费、其他费用,制定出科学的方案,并实施质量跟踪检查。完工后,进行工程验收,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⑤职工薪酬管理应严格控制定员、工资总额、外包工、计划外用工;完善各种工时定额、工作量定额,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承做外部委托工作、健全工时记录,做好工资分配。按照地方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严格控制非货币利支出。⑥日常费用的管理。控制日常费用要与工作量相匹配。日常费用管理根据管理范围及工作量核定费用预算标准,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把握成本控制的每一个细节,使企业利益达到最大化,这样企业的每一名职工就会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受益者,就会成为精细化管理的推动者,使精细化管理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3 结束语

精于细微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公司经营战略是“面”,政策方针是“线”,细节管理是“点”。只有当“点”完善了,“线”也就简单了,所以精细化财务管理要从每一“点”做起。试想,每一名员工能把所遇到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相信我们的企业兴旺发达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中兴.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与全成本优化预控实务手册[J].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第8篇:警务化管理范文

一是管理制度系统化。制定了《利州区公务用车出行保障办法》,《公务用车和驾驶员管理制度》、《会议室使用管理制度》、《设备巡检制度》、《物业监管办法》等规章制度,并规范整理,装订成册,适时组织学习,为实现机关事务优质高效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日常工作具体化。各股室分工明确,划分责任,落实人头。2018上半年,共调派公务用车8300余次,安全运行70余万公里;保卫股共登记接待上访人员920余人,集体上访5人以上843余次;上半年共保障全区机关400余次会议顺利召开。办公区大楼推行滚动保洁制,确保大楼内干净、整洁、有序,不留卫生死角。实行24小时值班值勤,随时接受入驻单位对物业管理报修、求助、建议、问询、质疑、投拆等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并及时处理,做到有求必应、马上就办。

三是人员队伍专业化。在人员招聘上,从严把关,注重涵养,竞争上岗,择优录取;在人员培训上,做好员工礼仪礼节、服务技能等日常培训,特别是抓好会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安全意识、保密意识和节能意识的培养,保证服务人员形象好、气质佳、服务优;在人员管理上,实行赏罚机制,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

第9篇:警务化管理范文

目前,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特点,物流企业管理在系统化的理论下,进行环节之间的相互控制并加强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所谓的系统性,也就是将物流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与发展。目前,物流企业在系统性方面主要表现的特征是: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以网络技术作为核心支撑,物流信息之间能够通过这种技术达到及时的沟通与联系,同时能够实时生成信息,利用这种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之间的及时共享与交流,将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连接,促进物流企业发展效率的提升。

二、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研究

(一)概述。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财务环节的有机整合形成了整个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化。目前,物流企业发展比较迅速,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在不断的出现,导致这一行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长,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系统化的财务管理逐渐向综合化的财务管理转变。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同时面临着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影响,必须加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应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发展。(二) 财务管理系统化是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的关键。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中的一个环节,为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服务,所以它和其他的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的作用,在整个物流企业的发展中财务管理系统化是关键的环节,同时,在企业发展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中,财务管理水平属于关键因素,所以,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系统化的研究与发展。(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的主要内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要具备一个完整的系统,首先,要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促进财务系统的完善,坚持客户成本和企业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同时,要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以此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次,针对财务管理的特征而言,经济全球化是财务系统形成的背景,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着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种基础上财务管理流程得到优化,财务资源能够进行整合,同时,能够协调控制物流活动。在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内容上,国家颁布财务方面相关的制度范围比较广,收益管理、资金管理以及成本管理都是其中涉及的内容,财务管理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是广义上的财务。从系统化的财务管理来研究财务,财务管理系统主要有计划、控制、决策、评价等重要环节。

三、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的实现途径

(一)目前,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促进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物流行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促进和实现财务管理的系统化,利用整体的思想处理财务管理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系统化的思想下,最主要的就是将物流企业的管理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与管理,这种整体上的管理不是各个环节简单的相加,而是实现整体大于部门之和的情况。在物流行业管理系统化中,企业的管理活动是进行管理的主要对象,坚持系统论和方法论的原则,用最好的管理规划对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二)就整个物流企业的管理系统来讲,具有大规模化、复杂的结构、较多的影响因素、受外界影响较大的特点,这些特点组成了物流管理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各个管理子系统之间具有关联性,能够通过这种关联实现信息的共享,以便对市场信息、财务信息以及经营情况进行及时的获得,对经营的生产、采购、销售和财务中的投资、融资、营运以及分配等多个环节的盲目性有减小的作用,保障管理环节在面对快速的市场变化时能够进行及时的反应,针对变化给出应对措施,以此达到市场发展的机会,将生产的成本和其他方面所要用到的资金成本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也就能够保障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三)财务管理在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时,需要同时应对来自内部和外界两方面环境的变化,内部环境主要是科学组织企业的资源,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进行财务问题管理时需要管理人员具有比较专业以及战略性的眼光,所以,财务管理人才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需要管理人才将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和长期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建立比较符合物流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系统。另外,财务系统同时需要应对企业外界对财务环境的影响,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四)在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中,系统工程的原理是进行财务管理主要遵循的原则,物流企业的发展比较迅速,但它的财务管理活动比较繁杂,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在这种系统化的原理下,这种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有效组织了物流企业资本运作的各个重要环节以及要素,建立比较有效的秩序和运行规则,能够解决财务状况中的问题,也能对财务管理中的资本问题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减轻财务管理中各种资源的浪费情况,以更少的资源投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保障物流企业的资本运作和财务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五)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活动中各个模块功能的完善,财务管理的模块主要包括资料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纳管理、往来管理、期末处理、报表管理、账簿管理、财务分析以及系统管理等几个版块的内容。资料的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查看其中的增减情况以及其他变动和折旧方面的状况;出纳管理主要是指对现金以及银行存款方面具有一定的收付职能;对往来账目进行分析、核算、预算、决策就是往来管理;期末处理是在进行下一期的事项处理时,总结这期间会计经营活动的情况;报表管理主要是输出、编制和定义报表;账簿管理是进行账目的详细记录,为后期的查账工作提供方便;财务分析属于财务管理的关键部分,即分析和整理财务数据;系统管理主要是对一些基础参数进行设定,是每个系统都不能少的功能,在物流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要将这些模块的功能充分发挥,不断完善这些板块的功能,促进物流企业中财务管理系统化的形成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化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物流企业也在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必须完善和优化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优化配置各种财务资源,对资源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加强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的研究与发展,促进整个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化的发展,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作者:蔡丹红 单位:福建华威商贸物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临川.对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下旬),2015(01).

[2]唐江英.拓宽ERP应用范围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1(03).

[3]韩红蕾.大物流背景下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及其优化[J].商业经济研究,2015(22).

[4]杨长英.基于成本控制的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