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改写 桥梁 对比 悟道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实现与作者的对话,但由于学生与作者在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及写作特点等方面的偏差,对话总会存在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学生能读懂作者,理解其作品想表达什么以及怎样表达和为什么这样表达,学生与作者才能真正实现对话。怎样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障碍呢?
首先,要明确这个障碍点在哪里。这个障碍点往往是学生觉得作者的表达“不合常规”时。比如在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学生就质疑作者开头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不太符合作为演讲词中的一种的悼词应语言简明、通俗的特点。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时,学生对作者的举例论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按分类举例的原则,只要举两个例子就行了:一个举名人的事例,一个举凡人的事例,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举五个事例?而且五个事例,有三个是写名人的,有两个是写凡人的,他们觉得要么各举一个,要么各举两个;也有的说三个名人分别是物理学家、哲学家、作家,涵盖了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有代表性;但写凡人的例子的代表性在哪呢?
在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后,我让学生进行了改写。我说:如果让你们来写这段话,你会有哪些地方写得与作者不一样呢?学生作了如下改动:
一是把“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改成“马克思逝世了”;二是认为第二句写得太嗦,而且可以把“睡着了”改成“去世了”,表达更明确。接着,让学生将自己改的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学生渐渐有所感悟:“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一句,除了写出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实,还写出了作者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及无限悲痛的心情。对第二句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原以为不会失去或没那么快失去,却突然失去至亲之人或物时会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意料之外的打击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时的打击要难以接受一些,从而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马克思逝世的情景并突出离开他只不过两分钟时间就阴阳两隔,这样写将作者内心的遗憾、愧疚、自责、悲痛等充分表现了出来。
在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时,我根据学生的疑虑设置了一个选择式的“改写”,我说:你们觉得作者没必要写五个事例,那你们觉得写几个就可以了?如果让你来写,你会选哪几个来写?结果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每个事例都有所侧重:
事例一:面对生命威胁继续思想:事例二:面对巨大诱惑继续思想;事例三:自豪所拥有的精神财富;事例:克服“平庸”的环境,坚持纯正的追求
事例四:克服物质的匮乏,坚持纯正的追求
并进而认识到:前三个事例从科学家、哲学家写到文学家,从特殊情况(生命威胁、巨大诱惑)写到一般情况(报关),从而全方位地证明了贤哲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后两个事例从个体(一个少女)写到群体(许多青年画家),从恶劣环境写到物质匮乏,从而充分地展现了“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这“动人的光彩”就是灵魂的高贵之处。
这样的“改写”,为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搭建了一座桥梁,学生通过原文和改文的对比,悟到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实现了深层次阅读。让阅读不仅仅停留在了解作者”写了什么”的层面,而是在改写中进一步感悟到作者是“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课文的“例子”功能。通过这样的改写还可让学生认识到表达是为内容服务的,表达本身无所谓好坏,能最恰当、最充分地表现内容的表达就是最好的表达,从而增强学生了的评析能力以及不盲从的批判精神。
这样的“改写“,虽不以写作训练为目的,但在”改写“的同时,就是在训练学生的写作,并且这样的写作训练对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围绕内容选择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材料更有针对性,能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和联系。只有准确的语言才具有科学性,才能逼真地反映出现实面貌和思想实际,才能为听众接受,达到宣传、教育、影响听众的目的。要想使演讲的语言做到准确,应当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思想要明确。演讲者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看清、看透,自已的思想尚处模糊状态,用语自然就不能准确。所以只有思想明确了,才能使语言准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词汇的贫乏,往往会导致演讲语言的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要想使演讲语言准确、恰当,演讲者必须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词汇。为了准确地概括事物,就需要在大量的、丰富的词汇里,筛选出最能反映这一事物、概念的词事语来。
3、注意词语的感彩。词的感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不同,如可用“牺牲”、“去死”、“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彩却是截然不同的。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在这方面,毛译东同志堪称代表。他在演讲中经常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比如在《反对党和八股》、《学习和时局》这两次演讲中,就用了“再思”、“行成于思”、“心之官则思”等文言词语。
二、筒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要做到语言的简洁,必须对于自已要讲的思想内容经过认真地思考,弄清道理,抓住要点,明确中心。如果事前把这些搞清楚了,在演讲时至少不至于拖泥带水,紊乱芜杂。还要注意文字的锤炼和推敲并做到精益求精,一字不多,一字不易。
三、通俗性。如果演讲的语言不通俗,听中听不懂,就要影响演讲的效果。为了使演讲的语言通俗平易,我们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要一动笔就往书面语言上靠。写完后自已照稿念一念,看看是否上口,然后把那些不适合演讲的书面语改为口语化的语言。其次,要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口语表达的词语和句式。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语比单音节的词语容易上口,而且也好听。如“我要写演讲稿时”就不如“当我要写演讲稿的时候”好听。
2、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它告诉我们,不管“说”也好,“写”也好,都要用自已的语言,而不是别人的语言或现成的语言。
3、要说自已的话。有些演讲者,爱使用一些“时髦”词,或是套话,或是从报刊、书籍上摘抄下来的,生硬的拼在一起的话。这样的语言听起来挺“新鲜”,究其实却内容干瘪,缺乏生活的真实。用自已的话讲,可能看起来很朴素、很普通,但却更真实自如,更富有吸引力。:
今年两会,不少代表、委员纷纷在镜头前表达自己的幸福公式。但是那些还不够幸福的人却不见有什么公式。笔者静听静看了几天,虽没有公式,却有一点想法。
幸福的主体是公民个人,要靠自己感受。构成幸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物质、精神、情感。情感也属精神,但又有区别,特别是对个体的人来说更显重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里说,马克思的贡献是发现人先得生存,解决吃穿住(物质),然后才是宗教、政治(精神)。他还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总和”除政治、经济关系外,很大一块是情感关系,是和谐。总之,人要幸福,离不开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情感支持。这三个方面依时代、环境不同都有个最低标准,比如恩格尔系数、最低工资规定等等。但在特殊情况下,可此消彼长,如为追求理想,短期内牺牲物质利益,亦觉幸福。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正常情况,所以三方面都要顾及。
幸福虽然是主观的体验但是要有外部条件,国家的责任就是为公民创造幸福的条件。这次两会正当“十一五”与“十二五”交替之际,政府关注民生,“幸福热”的话题,折射着民众对新的幸福、更加幸福的追求。所以当我们大谈幸福时要看一看还有哪些人不幸福。大致来说,有几种情形。1.全国还有贫困人口1.5亿,工薪族收入偏低,在物质上不幸福;2.社会就业难,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无固定职业的不幸福;3.部分人虽已脱贫,但仍感种种之不公,情感上不幸福;4.学生负担过重,两亿中小学生一想起考试就不幸福;5.已进入老龄社会,空巢老人门倚黄昏,精神上不幸福;6.腐败严重,国财私用,纳税人心中有气,不幸福;7.改革尚有许多未竟课程,忧国之士,心急情迫;8.表达不畅,少数多年上访者,心中有冤、有怨,不幸福。
举出上述情形,不是把社会说得一塌糊涂,只是承认前进中的矛盾,也正是两会要议的民生话题。从上面所举的不幸福也可看出,主要是精神和情感层面的,这说明我们在物质方面已经有很大的改善。改革30多年,我们已经收获了很多的幸福,如实施社会低保、免除农业税、义务教育、改善住房等等。但幸福不说跑不掉,不幸福不说不得了,那是矛盾,是隐患,会影响民心,影响科学决策。治国者要长怀天下忧。治大国如烹小鲜,需要更精心、更高明的施政和管理。恩格斯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的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这里他再三强调所有的人都要能够物质充裕、精神自由。我们的共同富裕和两个文明也有其意。那是个理想的社会、人人幸福的社会,太遥远了。我们就先说当前吧,如果五年之后,能让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幸福感,那真是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当然那时又会有新的矛盾,我们还会再去追求更高更新的幸福。
(来源:3月15日《人民日报》)
1. 激趣引领法。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以新激趣法”、“以美激趣法”、“以疑激趣法”、“以情激趣法”等方法。“以新激趣法”是指用新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以美激趣法”是指从美的角度人手,把学生带入阅读情境之中,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触发其情思,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疑激趣法”是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情激趣法”是指通过触动学生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同人们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动情的东西令人向往,热爱的东西能产生兴趣。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批注式阅读法。“批”就是写批语,“注”就是注解、解释。批注就是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和旁边等处的批语和注解。批语可以写的内容很多,阅读时对原文内容或表达方面的理解、体会、评判、质疑、勘误等;注解主要是对原文疑难地方、关键地方的注释和阐发。“批注式阅读”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直接领悟,这与中国古代哲学相同。哲学家冯友兰说中国哲学家“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哲学的出发点”,而“批注式阅读”以学生对文本的直接领悟为出发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这种方法充分印证了“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3. 问题触动法。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特别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问题触动法不仅仅指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更主要的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问题的提出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问题的质量,在于问题能否真正引发学生的思考,推动教学的进展。一切思维源于问题,高质量的问题必然会体现学生参与讨论问题的广度,引发学生参与探讨的深度,实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有效度。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并组织学生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讨论、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层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拟题激励法。《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例:
师:按标题的类型和作用来看,本文的标题更符合哪种类型标题的特点?
生:副标题。
师:既然这样,我们试着给课文拟一个正标题,并且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要熟读全文,把握内容、基调和脉络,这是拟题的前提;接下来我们还要就标题的一般要求交流一下意见。
生:标题应涵盖并紧扣文章的内容。
生:标题应是文章的“眼睛”。
生:标题应该简练、精致、有文采。
生:标题要规范,不能有语病。
师:另外,标题还常常暗示文体特点,至于是否一定要有文采,主要看与内容的基调是否一致。
( 学生阅读文本并陆续板书自己所拟的标题 )!
师:请同学们读出所拟标题,有的要做出必要解释。
生:《天亮了,启明星却落了》,马克思所倾心致力的革命事业即将取得阶段性成功,而他却离开了我们。
生:《上帝的错误》,上帝让马克思这样伟大的人物过早地离开我们,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生:《追忆伟人的一生》。
生:《光荣的荆棘路》,马克思带领着无产阶级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卓绝而又无上荣光的创业之路。
生:《永久的空白》。
生:《足迹》。
生:《巨星之陨》。
生:《人走了,雪在飘》,记得一则材料中有个情景令人难忘:马克思的灵柩安葬的时候,上苍也为之感动,天空中飘起了雪花,似乎在表达对巨人离去的无尽哀思。
生:《生命的晚餐》,马克思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思考和思念。
生:《生命的晚餐》标题很有诗意,但有些令人费解。
师:我也有同感。总体来说,同学们拟的题目角度各异,精彩纷呈,既扣住了文章的内容,又符合标题的一般要求。通过完成这一活动,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把握。
给文章重新拟题,学生必然要深入研读课文;要拟出个性标题,学生就要努力地探求个性体验。这种拟题激趣法调动了学生深入探讨的积极性,引导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新方法。
5. 表演深入法。表演深入法是指学生直接利用教科书中所选的剧本进行表演或者根据课文内容特点,选取适当的篇目,自行改编成剧本,然后表演、评析的方法。课本剧表演活动,给学生提供进行体验的机会。学生根据课文和查找的相关史料编写剧本,排演、表演。通过表演,学生充分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进行了课本剧《触龙说赵太后》的表演后,学生反映非常强烈,希望以后还能举办。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理解力
语文是一门非常丰富的课程,其容纳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以及历史名人、名事,是我国重点教学课程之一,但是,由于语文课程的情感非常丰富,而许多情感大多都需要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才能够完全地理解课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前,教师可根据语文课程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情境教学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时,需要注意情境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利用吸引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有效作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图像、声音等功能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讲解《飞向太空的航程》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我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最终实现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但是,若是按照简单的课程教学来进行讲解,学生普遍难以理解我国是经过多少年的努力付出了多少汗水才得以实现这个梦想的,也难以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对此,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当中的情感与思想,教师可在课程开展前,利用网络技术在网络上查找关于我国研发第一架飞机的视频或图像资料,并将每一代新研发的飞机形象图片根据研发时间进行顺序排放,最后将资料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与衔接,并在课程《飞向太空的航程》正式教学前,将1909年9月21日我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冯如所制造的飞机资料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第一架飞机的真实形象,再播放一系列不同年代的飞机变化与发展状况,通过真实的情境播放,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本文章时了解作者字里行间中充满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与情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对课文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能够更容易地感受到文章中作者对我国的爱国情怀,感受到文章中每个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与特点,使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得到有效应用。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相互协作,调动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态,拓展思维,提高对语文课程内容的消化能力。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应与学生多进行互动,增强沟通与交流,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例如,教师在根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网络课件,利用课件的形式来呈现马克思生前的种种贡献,但是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可将其中一部分的课件制作工作交给一小组的学生,学生小组的选择为了公平起见根据每组轮流而来,教师将课件的制作工作交给学生后,可指引学生上网去搜查马克思的生平资料以及种种事迹,然后再将搜查资料交给教师进行整合。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合理的整合能够将马克思生平对历史、科学、无产阶级所作出的贡献一一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了解马克思的一生以及种种事件,从而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意义以及文章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通过互动与合作的形式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从而使教师能够摆脱以往严肃的形象,使高中语文课程更容易地施展开。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出课程问题,开发学生思维
有这样一则案例:
有一次听某位教师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谈及马克思面对重重压力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时,教师要求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经验,谈谈自己崇拜的人。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如下对话:
生1:我崇拜科比,他在NBA的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哪怕受伤或者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也能积极发挥,成为优秀的得分手。那年顶着“”罪指控,他还是以“场均30.6分”,入选NBA第一阵容。
生2:一个“”犯,有什么好崇拜的?
生1:我是说,“”案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小事,你看他取得了那么好的成绩……
生3:成绩能说明一切?“”,是一个人本质问题,怎么还值得崇拜?
生1:一般人面对这种情况,肯定心绪大乱,打不好球了,可他还能打得很好,这说明……
生4:这说明“男性本‘色’”!
显然在这个案例中,课堂无比热闹,学生参与发言积极性很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在和谐氛围中进行。但是众所周知,所谓“对话”必然包含有理解、评价、交流、反思等多种元素。并不是多个学生站起来就一个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就算是进行了“对话”。因为,在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阐述自己的看法,也要能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提取信息、适当评价、及时反思,才能有所收获。表面上看,学生有倾听,有表达,有交流,但对话依然是各自为阵的,事实上,对话中不同观点的产生,恰恰是课堂上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对话双方同时全面客观反思、调整自己的认知。但是本案例中的讨论双方没有形成真正的“交锋”,没有思维上理性的碰撞。生1看问题的重点在于科比的表现,“顶住压力,努力奋斗”反映了科比坚定、执着的品质;生2和生3看问题的重点是科比的人品,“本质不好,不可以崇拜”,并不是说科比的努力执着不值得肯定。生1并没有理解生2和生3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关键所在,所以不能有针对性地就“人品、本质”问题进一步解释自己的观点。而生2、生3也只是反复强调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却没有针对生1看问题的偏颇之处——人的“大节”与“小节”提出评价或批驳;生4更离谱,把对科比问题的讨论,引向了对“男性”的认识方向,且观点庸俗。其实学生的对话过程是各人说各人,没有理解、缺少评价,当然也不可能形成反思。对话始终停留在“对自我观点反复申诉”这一层面上,缺少思维的逐层深入,所以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观此案例,主要还在于教师引导的缺失,教师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发问者、点名者、旁听者,而没有让自己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讲”出自己的理解,“讲”出对发言学生观点的看法。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就要少发言,就要将课堂的所有话语权交给学生。这种认识非常片面,作为教学的对象,学生认知水平、语文素养是有局限性的,在对话过程中,出现话题游离、思维脱轨、认知肤浅、表述不清等问题,实属正常,这时必须充分发挥教师“讲”的作用,适时介入到学生的整个对话过程中,及时引领,及时点拨,打破学生对话中的游离状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关键在于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进‘问题’现象的纵深,攀向思维的新高”①。
如果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进行如此的参与,用自己的“讲”来引导,那么效果将完全不同。
师对生1:你崇拜科比的什么品质?
生1:他能顶得住压力,做好自己的事,打好自己的球,这跟马克思很类似。
对生2:你认为科比具有这种品质吗?就这一点而言你同意生1吗?
生2:从他整个NBA的生涯看来,他有这种品质,也值得肯定。
师对生2:你为什么不喜欢科比,就因为他涉嫌“”?哲学上不是说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吗?人总有缺点。
(生2沉默)
师对全体学生:刚才有很多人对“生1”的观点都不以为然,现在谁能解决我这个问题?
生5:看问题也要分清主次,对别人进行侵犯,是一个人的本质问题了,本质不好,有一些小优点,不值一提。
师对生1:你怎么看?
生1:我不是说这事是一件小事。我认为人的一生挺长的,犯错误也难免,这个案子后来传闻很多,最终并没有立案,很难说是怎么回事,再者,他以后也没有再发生这类的事,我觉得还是应该看他的优点。
师对全体学生:那么如果对科比的指控不成立,或者科比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们会肯定科比的坚强和出色吗?
(学生表示肯定)
所以看人我们当然要看本质,但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生1”本来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他心目中的英雄,可效果却出乎他的预期,为什么会这样?
生6:我觉得是例子的问题,不仅要看例子能不能说明自己的观点,还要考虑别人能不能接受。
生1:如果能把事情说得完整一点,也可以避免。
师对生1:那么,试着重新组织一下你的材料,讲讲你崇拜的科比,以及他和马克思的相似之处。
我们无疑会发现,由于教师介入与参与“讲”,及时引导学生的讨论紧紧扣住话题,并且学生能对对方的看法进行思考并反思,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特殊的阅读主体,应以其丰富的阅读体验处身于阅读教学的最前列,应引领课堂教学的主流,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的同时,起到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的作用,敢于“讲”出自己的看法,积极在课堂中以“讲”引领课堂对话的有效进行,努力“讲”好。
“讲”课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教学中做到不偏不倚,并且日日践行,才有望“讲”出精彩课堂。要“讲”出精彩,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去探索,不断去尝试。
————————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民主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现代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教育者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也是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因此,我们教师不能再固守“师道尊严”,不能再搞“一言堂”,不能再做课堂的主宰,而是应该彻底抛弃传统教学观念,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荷塘月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装在套子里的人》等课时,我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走入学生中间,做他们的合作伙伴,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是和谐的。
二、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课堂教学,是为传授知识设计的,不乏合理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教师做好了饭喂给学生吃”,还恐怕学生“噎”着,“教师顺好了梯子给学生爬”,还恐怕学生“摔”着。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提倡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再“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时《记念刘和珍君》《游褒禅山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课时,我不再给学生讲解重点知识,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选择方式,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热情很高,不再做“看客”,不再做“听众”,积极出谋划策,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体现了主体地位,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课堂的舞者。
总之,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早应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与时俱进,积极进取,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一定会成为课堂的真正舞者。
参考文献:
理解重点词句的核心是转换,即将文本中没有明确表达的词、句深刻含义(意)依据语境通过思维转换解释清楚,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课后题目要求理解动词“泻”的表达效果。
语境――描写荷塘月色,表达作者超然物外的愉悦心情;此句正是通过比喻来描写荷塘上柔美的月色和宁静氛围的。
转换――将比喻意义转换成具体的意义。“泻”即“倾泻”“一泻千里”,意在表达“多而猛”,而“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中的“泻”字含义就很丰富了,它动感极强,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突出了月色的明朗、皎洁,联系语境可知,“泻”字写出了作者宁静的心情。
再如: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拿来主义》)课后题目要求体会加点词“丰富”和“大度”的含义。
语境――整篇文章的主旨是批评送去主义,主张拿来主义;此句正是议论送去主义的。
转换――将讽刺意义和附加意义转换成具体的意义。“丰富”“大度”均为褒义词,联系语境可知,此处系褒词贬用,讽刺“送去主义”者掩盖和卖国行径的实质,指出这是欺世惑众的自夸,是求荣的借口,是对民族利益而彻底的背叛和出卖。
理解重点词语是理解重点句子的基础,因为一个句子中需要理解的也就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词,其余都明白如话,无需解释,而对句子的理解则要建立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其方法是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将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同时兼顾作品的感情。所以,课本中有的篇目特意安排了一些题目,让学生在句子中寻找需要重点解释的词语,再体会句意,有的甚至直接指出句子中某个词是什么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含意。
如: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祝福》)课后题目如是提问:“特意”“满足”表现了这些老女人怎样的心理?
语境――文章批判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思想对人们的毒害,此处描写一群老女人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兴趣。
转换――将特定义转换成具体的意义,从语境中可以看出这里运用了反语,这些人“特意”寻来,并不是真心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以他人的痛苦,填补了自己空虚的生活,所以,此句说明了封建思想对人们造成的毒害之深,同为底层妇女,她们却如此践踏祥林嫂的人格,以他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快乐。
再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寻找句中关键词,揣摩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
语境――这是写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马克思,
转换――将临时义转换成具体意义。“停止思想”是本句的关键,它是一种委婉表达,联系语境可知,本句包含了作者对马克思这位思想家去世之后无限痛惜的感情。
下面我们即将课本知识迁移到高考试题中,如2010年湖北高考卷的第19题: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语境――全文列举了许多诗句,描写了扬州城的历史和文化,其主旨是:扬州是追寻诗意的梦境所在,表现了对扬州“风流不在”的怅然若失。此句出现在文末,本段含有今昔对比意味,应结合全文主旨来理解。
转换――将修辞义、抽象义转换成具体义。“繁华”表意抽象,“唐代的风流”运用了借代,联系语境可知,答题的要点可总结为(1)今日的扬州依然繁华。(2)“唐代的风流”代表古时扬州的人文风气和山水风光,“不再”一词表明这种情境在今日的扬州已难觅踪迹。(3)它的消逝令人感怀和惋惜,表达了作者怅然若失的感受。
再如2012年湖北高考卷的第19题: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
语境――本文围绕杜鹃鸟安排了三大块的内容:有关的诗句及内涵、动物学上杜鹃鸟的习性、有关的民间故事。词句出现在民间故事之后,也是对全文的总结,其中的重点词是“这样”,联系上文,“这样”指代什么呢?
转换――将指代义转换成具体意义。联系上文即语境可能有以下三种原因即答案。
示例一: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文章引用贺铸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鹃鸟啼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鸟”的传说,则赋予了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75-01
在教育、教学领域,用最高效的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实现教学目标是每个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交互性正在该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产生的"感觉相乘"效应人类对于信息的感知和接收主要由五个感觉器官完成,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其中视觉和听觉占了接收信息总量的94%,很显然,视觉和听觉的相互影响对人类记忆驻留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今成为信息领域大热点的多媒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多种媒体的结合和利用。由于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同时刺激人体的各感觉器官,尤其是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从而大大增强了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或说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某种初级阶段,在这其中有两种主要的应用:课堂演示应用和个人自学练习应用。课堂演示应用的特点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由授课教师控制,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传授的知识。这种应用的设计着重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力强化和支持。
现在,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处于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的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接下来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信息技术走进语文教学是历史的必然,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
因此,针对这些现象,利用正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途径改变这些现象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以下笔者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出有效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增强理解力
语文是一门非常丰富的课程,其容纳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以及历史名人、名事,是我国重点教学课程之一,但是,由于语文课程的情感非常丰富,而许多情感大多都需要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才能够完全地理解课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前,教师可根据语文课程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情境教学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时,需要注意情境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利用吸引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有效作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图像、声音等功能来创设教学情境。
2.利用多媒体技术相互协作,调动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态,拓展思维,提高对语文课程内容的消化能力。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应与学生多进行互动,增强沟通与交流,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例如,教师在根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网络课件,利用课件的形式来呈现马克思生前的种种贡献,但是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可将其中一部分的课件制作工作交给一小组的学生,学生小组的选择为了公平起见根据每组轮流而来,教师将课件的制作工作交给学生后,可指引学生上网去搜查马克思的生平资料以及种种事迹,然后再将搜查资料交给教师进行整合。
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出课程问题,开发学生思维
语文课程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还要加强学生对隐藏含义的理解,隐藏含义是在语文课文中时常出现的隐喻表达方式,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学生来说,往往难以看懂字里行间中真正的含义,只能看懂字表面的浅层含义,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含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片功能,将语文短句进行提炼,再根据语文短句提出课程问题,让学生能够根据一段看似普通但实际具有隐喻的短句进行反复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