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范文

文化景观遗产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景观遗产论文

第1篇: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 经济社会发展 关系

前言

中国是有着长远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其历史文化遗产可以算是多如天上的繁星。一直被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财富。当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不断的转变为城市人口,已经导致原有城市在结构和规模方面的不适应,新的城市化建设要求对城市用地规模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理论与方法方面提出新的质疑。使得保护文化遗产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问题。

一、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排斥或共生

在纯粹经济利益所驱使下,把经济发展作为硬道理、硬指标,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先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经济为目的,然后再修复重建一些被破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这样的理论依据的确在当前据有相称大的市场,并且这也是当前很多数已经实施,或者是正在实施的开发项目的真实写照。这成为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考虑到城市要发展,人们要生存,往往就必需要革旧迎新。这种说法是在强盛经济利益驱使下,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的保护持以推脱之词。我们究竟是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让步呢,还是应该以牺牲经济发展的利益呢?这成为备受争论的问题。因为另一种开发者的观点是持强烈反对的立场,认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否,或者是谁对谁有更有理,我们来看看现存文化被保护和没有被保护地区是怎么样的。

纵观世界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曾经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花大力气的地方,如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较好的地方。在意大利,如今保存有大量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在经过政府花大资本修复保护后,已经成为意大利“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并且每年带来的旅游外汇收入超过90亿美元,而且就是一个庞贝古城,每年接待的游客就超过了200万人次之多。再如法国普罗万小城,曾经是欧洲商旅往来于北海与地中海城市间的必经之地。到现在这座小城从整体布局到每个建筑的独特风格,都保持着中世纪时期欧洲古城的浓厚韵味。在山上是上城,集中了教堂、谷仓、钟楼等中世纪建筑;在山下是下城,分布着民宅和商店等现代生活设施,这些地区是游人络绎不绝,使得世界各地的人都向往这个地方,快速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又如西班牙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投入,平均每年都是数以10亿元计,在投入与产出上,他们在旅游业方面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在那些被毁坏的文化遗产上,我们可以看看这里经济是怎么样,博爱县寨豁乡六堆寓村境内的一处3万年前的人类文化遗址――六堆寓旧石器文化遗址。六堆寓因处在6个山峰环抱之中而得名。2008年6月,六堆寓旧石器文化遗址就已经被省政府批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是采矿者不惜铤而走险,理直气壮地毁坏了位于博爱县寨豁乡六堆寓村境内的一处3万年前的人类文化遗址――六堆寓旧石器文化遗址。为何非要在3万年前的遗址上开山炸石?究其原因是经济利益在作怪。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铁矿石和矸石。极个别的采矿者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毁坏文化遗产,他们把铁矿石每吨能卖300元左右,矸石每吨在100元左右。一辆大车能拉铁矿石50吨,一车出来就是1.5万元的收益,这样就使得一天一夜的工夫采矿者就能摇身变为百万富翁。但是这个地方永远成为历史,没有人会记得这个地方,富裕的采矿者毁坏了这个地方,已经远走。留下的还是破旧的矮房,没有生气的街道,集市上留下的是蹒跚的老人和不会走路的小孩,青壮年已经之外漂泊。

所以说保护好古文化遗存,一方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更是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其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还体现在教育、科技、新闻出版、设计、景观利用、文化娱乐等文化产业的诸多领域。并且通过对古文化遗存的保护,才能够为后代留下一份历史的记忆,达到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目的。

二、文化遗产保护能够推动城市价值增值

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地部门在开辟城市的新功能方面,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往往就是发展旅游业和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因为旅游是以文化为先导的振兴策略鼓励将城市中的历史遗产用于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之所以被看作是一个朝阳产业,其关键原因是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旅游机动性的提高;最重要是它有助于改善城市形象,达到提高城市的品牌知名度,以此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这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尤其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在城市核心区发展一定程度的旅游和文化活动。如西安大明宫遗址区,就带动了西安的旅游业及相关工业的发展,而且其附近区域产生很强的辐射作用。西安众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建成,在门票收入的经济收益外就已经使得更多的是对旅游的拉动,参观者观游览过程中因吃、住、行、游、购、娱和通信、保险等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效益。今年西安旅游人数达到了5000万,文化遗产创造的价值功不可没。文化遗产建设项目对西安经济发展的贡献,还表现在以其巨大的文化附加值及其对相关工业的带动作用,其原因就大唐芙蓉园和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等方面产生的综合效应,曲江文化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所创造的产值大幅晋升。

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公布出来,就吸引了国内众多知名企业的目光。中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与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就签订了《大明宫遗址保护和周边开发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金地集团、恒大地产集团都携巨资参与大明宫建设。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就大明宫遗址的保护与改造和西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就体现投资西安、参与西安城市建设的决心。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同时还积极参与大明宫遗址公园的设计规划、旅游设施建设,并且为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的人员培训提供支持,以此来对大明宫遗址区内的垃圾处理、水处理、环保等项目开展合作,这些无不体现了化遗产保护能够推动城市价值增值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在上文的认识中,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不存在的,也不是绝对的、不可调和的。对于文化遗产,我们一方面应该尽量保护,因为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值得我们应该珍惜和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要进一步增强时代意识、社会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尽力挖掘文化遗产的经济、文化等价值,这样的遗产保护才是有意义的,可持续的。同时还不断增加陈列展览等文化产品的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互动性和可参与性,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我们应该是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科学价值,不断朝深度、广度拓展,把破碎的、间断的、表面的实物概念发展,还原成连贯的、完整的、厚重的历史文化”, 在文化保护研究方面要系统反映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反映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反映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具有标志性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展陈内容的比较性,可以通过中外文物、中外历史的对比,古今演变的对比,采取不同类型文物的对比的多种方式进行,才能更好地揭示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还要增强展陈内容的生动性,可以采取介绍文物发现、发掘的过程,文物的历史背景,做到与文物有关的历史人物的故事等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够让静止的展品活起来、动起来,让高深的专业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引导人们在参观中增加历史知识和文物知识,提高观赏兴趣。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扬我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建造我国现代化文明古国。

参考文献:

第2篇: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范文

Abstract: Modern Chinese cities,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are filled with replicated cultural heritage landscape. The replication of Chinese pavilions is one of the reflections of inertia during the cultur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replication behavior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inheritance. Through replicating physical culture, the re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al and spiritual culture is gain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culture repli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t production mode. Through the way of satisfying the mass need of experienced consumption by art production, the culture value is transmitted from emphasizing aesthetic value and cult value to exhibition value, meanwhil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heritage itself is concealed.

中图分类号: TU986.3

关键词:文化景观遗产;复制;亭文化;陶然亭公园

中图分类号:

华夏名亭园以一种近乎收藏的形式成为中国亭建筑的博物馆,以彰显亭文化特色,然而这种亭文化景观的特殊性在于其形成过程是复制、拼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现代中国的城市、景观、建筑充斥着大量的复制的文化景观遗产。因此透过这种特殊的亭文化现象,本文拟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复制作一些分析。

1.华夏名亭园发展概况

陶然亭公园是北京市十大公园之一,建于1955年,位于北京市宣武区东南隅,因园内有陶然亭而得名。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题的市级综合性公园。1985年5月开始了陶然亭公园的改建规划工作。按市领导提出的陶然亭公园建设要“以亭取胜”的精神,建设华夏名亭园并作为园中八个景区之一。1986年2月以华夏名亭园为实现公园改建规划的起步区进行建设。到1995年止,公园基本建成了华夏名亭园,走历史文化名园之路。

陶然亭公园主打中华民族“亭文化”的主题,但是究竟何为亭文化其阐释并不清楚。同时牛蓿在调查中指出,游览陶然亭公园的游客中,28.33%的游客出游动机是受历史文化的吸引,41.67%的游客关注对文化景观解说,58.33%的游客在游览公园后根本都不知道亭文化是公园的主题。[1]而且亭文化的研究也没有得到学者们的重视。

华夏名亭园采用集中旅游资源的方法,精选国内名亭按1:1的比例仿建而成。园中建有“醉翁亭”、“兰亭”、“鹅池碑亭”、“沧浪亭”、“独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等十余座。流连园内,有如历巴山楚水之间,或游吴越锦绣之乡的感觉,一览可得天下名亭风貌,领略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和文化景观遗产。

2.亭文化的阐释

2.1亭文化的形成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并渗透在哲学、美学、伦理、经济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可以包括山水文化、植物文化、园林建筑文化等。亭文化是园林建筑的文化的组成部分。

文化景观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含义,景观本身即是能指,所表达的文化含义即是所指,文化景观就是能指与所指的二元关系,即符号。[3]亭自古就是精神的寄托场所和行为符号,其不可避免地表现为某种形式上的东西,当它被作为文化的载体的时候,则形式还常常成为某种符号化的表达,而与建筑本身的要素无关。

亭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古老的形式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亭的性质发生了演变,大致以魏晋南北朝为界,秦汉以前实用价值高于观赏价值,隋唐以后观赏价值超过了实用价值。[3]同时,感性的视觉欣赏升华为理性的审美态度,进而产生富于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文化积累,构成了亭建筑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到了明清时期,亭的文化内涵方面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运用寓景于情、寓情于物、移情入境等方式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筑亭造景之中,强调人的主体性与景观客体性的融合,追求着人与自然和谐、自然内心的恬适两种理想境界。

2.2亭文化的形态

梁思成、林徽音两位先生将存在于建筑中的精神因素称为建筑意,其建筑意可以从建筑的形式意、象征意和哲学意三个方面加以概括。邵汉明的文化多义兼容说认为,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产生了物质文化;作用于社会,产生了制度文化;作用于人本身,产生了精神文化。[4]本文结合建筑意和人类文化的三个层面认为,亭文化形态可以分为物质形态、活动形态和意识形态这三大形态:(1)如同亭建筑形式意的物态层文化;(2)以人群活动为标志的制度层文化,如社交活动、离别活动、隐逸活动等;(3)以建筑象征意和哲学意为代表的意识层文化,此外还表现在宗教、美学和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中。

亭文化是以亭这种建筑为载体和表现对象的一个的文化体系,是一个不断创新又不断积累的动态发展过程。三大形态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亭文化源于亭,又美化着亭,产生于人与亭的关系,又服务于人与亭的关系。

3.文化景观遗产复制的反思

3.1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中的复制

文化自身的规律是惰性发展,其突出表现是人类文化复制行为的历史一贯性和现实普遍性。[5]亭这种中国古代的建筑范式跨越时空以同一形态,在绵延不绝地复制回放着,反复再现着它的原初模式,正是文化惰性发展的突出表现。超越时空的文化复制通过具体文化景观遗产的仿造,得到了特定文化空间的整体挪移,实现了特定文化氛围的再现。因此,在横向跨地域的文化影响和交流、纵向跨时空的文化传承中,文化复制行为都是发展的助动力。

庞朴的“文化层次论”认为,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启示人们,物质文化因为处在文化系统的表层,因而最为活跃最易交流;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系统中层,是最权威的因素,因而稳定性大,不易交流;精神文化因为深藏于文化系统核心,规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因而最为保守,较难交流和改变。[6]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复制文化系统表层最活跃最易交流的物态层文化以获得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再现,是进行文化交流与体验最为快捷的途径。

道金斯首先提出“meme”一词并认为,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格伦•格兰特将道金斯的定义进一步理论化:“‘meme’是一种非常具有感染力的信息模式,这种信息模式可寄生性的影响人们的意识和改变他们的行为进行复制,从而来繁殖和传播这种模式。”[7]

可以从三方面理解“meme”的涵义:“meme”是一种文化元素,“meme”是一种是复制因子,模仿是“meme”的主要传递方式。“meme”作为复制因子具有三种特性:(1)遗传性,“meme”传播的过程就是“meme”遗传的过程;(2)变异性,“meme”的传递过程并非都是完全一致的;(3)选择性,“meme”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7]“meme”的特性决定了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具有遗传性、变异性和选择性。遗传性决定了文化景观中存在的共性,变异性决定了共性中的差异性,选择性决定了只有那些强势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才能影响景观。亭文化的“meme” 使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长时间受其感染并被广为传播,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符号,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华夏名亭园精选国内名亭完全仿建是富有生命力的中国传统亭文化“meme”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其对于亭文化进化过程的作用是微小的。

格伦•格兰特认为,一种理念或者信息模式不是“meme”,直到它影响到其他人来重复和复制它,进而再重复给更多其他的人才被称为“meme”。所有可传输的知识都是“meme”化的。可见,文化元素只有复制传播给他人时才能称之为“meme”,但是不能是简单的遗传并复制出来,要在文化的进化中结合其他方面(如社会条件、经济发展、人们观念等)经过变异以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3.2文化产业化过程中的复制

目前社会主流话语广泛使用的是狭义文化概念,指的是精神文化。故所谓文化生产,就其本质核心来说是精神生产。同时在产业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由物质性消费逐渐过渡到服务性消费与体验性消费相结合。尤其是体验性消费,集中而突出地体现在文化产品的消费上,以追求精神满足、审美和人生完善为消费宗旨。现代旅游、休闲与公众关系的介入与导入,使得遗产经常变成被各种力量追逐的符号化品牌效应。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遗产的制造、认定和解释都带有明显的社会再生产的特点。

除了当代社会发展和变迁所形成的特定气氛和价值取向的文化需求使人们选择了遗产这一形式和形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遗产工业的出现。从理性和理论上看,我们认识遗产,应该是认识遗产本身而非其他。但是遗产工业本质上是商业,而文化遗产却不是。遗产工业正是利用了遗产本身的巨大号召力和吸引力,现代技术超越了技术的藩篱,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而且正在加速改变人们的认知体系和思维方式。当技术与社会再生产结合变成遗产工业的时候,遗产便不可避免的出现异化。

在产业时代的环境中,精神文化生产与物质商品生产在相互渗透、相互消融中呈现以下几方面的动态特征:(1)精神文化生产从根本上来说,是观念性的意识形态生产,但又必须以一定的物化商品形态作为载体,才能被消费主体接受和体验;(2)精神文化生产是以符号作为意识的表达手段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但又必须借助传播媒体才能在文化市场上流通;(3)精神文化生产是最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但当它被“产业化”时,则表现为个性化与标准化、原创性与复制性的综合;(4)精神文化产品由于其体验性消费特点能令不同消费主体或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产生多次不同的心灵体验,从而发生“价值增值”。[8]

通过复制文化景观遗产的能指载体,其所指同时被人们体验,这种二元关系便在另一空间中得到体现。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园林景观是旅游产业的核心部分,遗产成为旅游中的一个品种、品牌进入大众消费领域。文化复制已经成为重要的艺术生产方式,复制和传播人造景观等文化产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体系中的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文化生产以满足大众的体验性消费,使文化由侧重审美价值、膜拜价值走向了展示价值,同时也遮蔽了对遗产本身的理解与诠释。

参考文献:

[1]牛蓿.北京城市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陶然亭公园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6):78-79.

[2]刘涛.文化特征探源——关于概念的一点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2):39.

[3]季文媚.亭建筑的研究与发展架构[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

[4]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陆环.论文化复制——关于文化产业的美学思考[J].电影评价,2006,12:100.

[6]庞朴.稂莠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郭菁.文化进化的meme理论及其难题[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2(5):8-9.

[8]陆环.论产业化时代的精神文化生产[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36-37.

作者简介:

第3篇: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廊道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景观文化营造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态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6%,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在空间、时间上的联系,但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相应地形成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村落景观文化。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对区域内城乡景观文化的整体研究,再加上经济效益的驱使,一些存在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村落空间连同其景观文化正在逐渐被城市“蚕食”。

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城乡统筹、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统筹考虑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成为城乡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相关部门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

2.景观与景观文化

2.1 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关于研究景观文化的理论文章,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景观文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并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与诠释。沈福煦先生在《中国景观文化论》中指出,景观文化除包含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以外,还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属性,与社会伦理、意识形态、、生活习俗及价值观念等有关。中国的景观积淀着中国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1]。

2.2 人、景观与景观文化

人与景观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从人类与自然发展的视角而言,人类在改造自然营造景观的同时创造了景观文化,反之,景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人类营造景观的行为,两者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在制约中相互促进。

景观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在景观营造过程中的物化表现,集中体现在所获得的技能、景观以及在营建景观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同时,景观的受众受到景观所传达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受到熏陶的同时,逐渐被这种“景观文化”所同化。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人与景观文化的互动包含两个基本过程,即景观的营建过程和景观的使用过程,但在两个过程中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景观文化营建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熟悉景观材料,掌握营造技艺,使之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完美呈现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也就是景观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一方面,在景观使用过程中,景观文化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又反作用于受众,影响其行为模式、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其社会观、价值观,使得景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 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

3.1 尊重自然,现代呈现---人文的关怀

景观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物质产物及精神载体,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从人类与景观文化关系的角度来看,景观设计与景观文化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是以“人”为核心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城乡景观文化的营造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要以人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景观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能被人感知、理解和接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是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最本质的要求。

特定的景观符号和设计手法是传统景观艺术的重要文化载体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历史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亦使得现代城乡景观的表现形式不断更新,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语汇。

3.2 追寻历史,发展内涵---文化的延续

景观是城乡空间独特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街道、山脉、丘陵、森林、农田等,在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共同构筑了城乡空间的视觉主体。历史文化是城乡空间独特景观文化的源泉,在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规划中,积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料,不仅能促进景观文化的发展,创新景观设计的手法,丰富城乡景观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也是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城乡空间景观特色的重要呈现。

但在现代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规划中应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制约因素,这就意味着在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构建中,不仅要追溯区域文化、传承历史,而且要在传统城乡空间景观文化中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与形式,使得城乡景观文化的历史记忆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延续。

3.3 多元共生,城乡统筹---廊道的营造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人类的活动亦使得自然景观分割开来,景观的流动功能受到严重阻碍,也使得不同区域景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被隔离开来。因此,加强孤立景观斑块之间以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促进景观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与发展成为当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的重要课题。

国外关于廊道的理论研究经历了雏形、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三个阶段。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4]。遗产廊道在强调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还整合了遗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使之成为集文化性、生态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景观文化的线性“综合体”。

4.结语

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是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将景观文化融于景观规划、设计、营建的全过程,烘托景观的文化氛围,在景观中体现传统的地域文化,让景观文化的受众感受到当时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景观作为城城乡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物质上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文化上的熏陶。因此,在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在加强、改善和优化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要在梳理传统景观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时展新的活力,保持景观文化的人文关怀、历史文脉以及厚重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沈福煦.中国景观文化论[J].南方建筑,2001(1).

[2]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2).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李伟,俞孔坚,李迪华. 遗产廊道与京杭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城市问题,2004(1).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共生研究---以河北省为例》(项目编号:HB12SH035)。

作者简介:

第4篇: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无锡;古运河;SWOT分析

一、无锡古运河旅游资源概况

古运河无锡段为最早开凿的运河,公元前486年开凿伯渎港即邗沟江南段,又称古吴水。古运河无锡段流长40.8公里,历经250余年至今仍在通航,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另外古运河无锡段以“开凿最早、贯城而过、遗存众多、原生态风貌的精华之地”成为无锡市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古运河旅游曾是无锡的品牌和特色,古运河水上游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兴盛一时。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古运河旅游走入低谷。2005年,无锡市在制定《无锡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时,把恢复古运河水上旅游作为重点特色旅游项目;2006年,无锡召开了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策划方案论证会,形成了一份古运河旅游策划方案。方案为无锡古运河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运河活态博物馆”,意在通过将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的所有建筑、水体空间和人物活动以最自然、和谐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达到对古运河和古建筑的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传播的目的。

目前古运河旅游资源总体格局呈 “三点一线”分布,即以古运河一线纵贯南北,将惠山名胜风景区、水西关近代工业遗产区、南禅寺清明桥人文景观区三大核心景区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群。

二、无锡古运河旅游资源SWOT分析

(一)优势

1.种类繁多,多为复合型资源。首先就旅游资源分类而言;仅就基本分类而言,无锡古运河旅游资源就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如惠山风景区;人文旅游资源,如惠山祠堂群、清名桥等;以及宗教旅游资源,如惠山寺、南禅寺等;如果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分,还可具体分为地文景观、水域景观、园林景观、文物古迹景观、民俗文化景观等,拥有完整齐全的旅游资源品种。其次,就旅游资源的分布而言,各个景区往往是多种旅游资源品种聚合在一起,形成了复合型旅游资源。

2.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千百年来,古运河推动了无锡经济、文化的繁荣。隋唐以来,无锡“商旅往来,船乘不绝”,无锡经济逐渐繁荣;明清以来随着以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为代表的“四大码头”形成,无锡运河沿岸成为太湖及长江中下游流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以后无锡又成为我国民族工商业兴盛的摇篮。古运河在促进无锡经济繁荣的同时,又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古运河见证和承载了吴文化、运河文化和工商文化三大文化的源起与兴衰,造就了无锡个性独特、魅力不凡的市井文化,在运河两岸留下了大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古运河无锡段沿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历史街区7处,工业遗产30余处,构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景观,成为了无锡运河旅游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

3.临近城区,周边服务设施成熟。由于历史原因,无锡运河旅游资源的绝大多数景区位于主城区,甚至直接位于中心商业区内。因此,周边交通、通讯、食宿及医疗等均较为便利。

(二)劣势

1.环境污染尤其是水质污染较为严重。上世纪,古运河水上旅游走入低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水质问题。近年来,无锡市加强了对太湖、蠡湖、古运河、梁溪河的整治力度,控源截污,卓有成效,古运河水质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目前古运河的整体环境及水质仍然不容乐观,更何况河道的保护、水质的保持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2.对古运河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尚待提高。在目前的古运河范围内,仍有不少景观包括各类古建筑及古街未得到合理的利用,许多项目还在建,缺乏整体感和文化多样性,旅游的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且游览类型较为单一,这也导致了旅游线路和景点的安排受到很大的局限。

3.对古运河旅游周边产品开发度较低。古运河旅游资源中包含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锡剧、锡绣、纸马、惠山泥人等等。目前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规模的旅游周边产业。

(三)外部机会

1.“申遗”工作对无锡古运河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2007年,国家把古运河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无锡是古运河“申遗”最重要的节点之一。随着“申遗”工作的推进,无锡古运河的保护工作日益得到重视,规划开发日渐成熟,也为无锡古运河旅游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而如果将来古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则必将进一步提升无锡古运河的形象地位和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古运河旅游也将迎来新的黄金期。

2.无锡旅游产业升级转型为无锡古运河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当前,无锡旅游产业正处于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新型休闲旅游发展的转型期,无锡市提出了“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专项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的工作目标。无锡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为古运河旅游提高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无锡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古运河旅游被列为特色旅游板块之一,随着无锡“从旅游大市到旅游强市的跨越”这一目标的实现,无锡古运河旅游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重新成为无锡的特色。

(四)外部威胁

1.太湖风景区的形象遮蔽效应。目前太湖风景区仍是无锡旅游产业的战略重点和核心区域,开发度高,发展成熟。外地游客来无锡游玩,多是慕太湖之名而来,而对古运河则不甚了解,太湖风景区以其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和较高的知名度对无锡古运河旅游造成了明显的形象遮蔽。

2.临近江南古镇的同质竞争。由于无锡古运河旅游资源尤其是南禅寺清明桥人文景观区在景观构成上属于吴文化背景下的江南水乡民居风貌,与临近的同里、乌镇等江南古镇属同一范畴,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古镇构成了同质竞争。

3.与京杭大运河沿线其他城市的运河旅游开发形成同源竞争。目前京杭大运河沿线中有不少城市例如扬州、苏州也在推动运河旅游开发。虽然各地风貌民俗大相径庭,且地理距离相对遥远,相互影响不大,但因为各地运河旅游开发均是基于京杭大运河及运河文化,因此各地的运河旅游开发在运河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的利用上难免会和无锡古运河旅游形成同源竞争。

三、对古运河旅游资源市场开发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的分析,为了更好发展无锡古运河旅游,建议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完善对古运河旅游资源的开发。

在对古运河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深入挖掘无锡运河文化的内涵,以运河文化理念为基调,依据无锡运河的文化、历史、现存风貌,把它的文化积淀和旅游开发联系起来,依靠古运河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大力开发多种旅游类型。如通过在工业遗产区内建立主题博物馆,开发知识型旅游品种;在人文景观区内建立民间工艺馆及民风民俗馆等,开发体验型旅游品种;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各类旅游周边产品等。

(二)强调以人为本,完善旅游设施建设。

在无锡古运河旅游资源开发中,我们有必要重温当年提出的“无锡,充满温情与水”的口号。“温情”是用内心感受到的人情味,“水”道出了无锡江南水乡特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人性回归的今天,“无锡,充满温情和水”,这句口号更彰显其迷人的魅力。我们应把“无锡,充满温情和水”理念真正融入到在运河旅游资源开发中去。

(三)突出特色,打响无锡古运河旅游品牌。

一是要进行差异化形象定位,突出无锡古运河旅游的文化特征,大力发展古运河文化旅游、体验旅游,进而与太湖风景区构成一种叠加的合力,产生整合性的影响力,变形象遮蔽为形象叠加。二是要突出市井文化和工商文化特色。无锡古运河文化以工商业为基础、以市民群体为传播载体,因此与传统的江南古镇如同里、乌镇等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无锡的古运河旅游开发中要着重突出市井文化和工商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与乌镇、同里等江南古镇的进行差异竞争。三是要抓住先机,打响无锡古运河旅游品牌。

目前,无锡古运河旅游开发在京杭大运河沿线仍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无锡要牢牢抓住先机,成为京杭大运河申遗的代表城市,打响无锡古运河旅游品牌,使无锡古运河旅游成为继太湖风景区之后的无锡旅游产业又一支柱。

参考文献:

[1]董婷,张建玲 无锡古运河旅游的发展 商业经济 2009年第8期

[2]汪芳 用“活态博物馆”解读历史街区――以无锡吉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建筑学报,2007,(12).

[3]刘琳 试论无锡古运河的文化价值与“申遗”的重要意义 江苏水利,2008(1).

第5篇: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范文

首先是征集工作。他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拥有者和保管者身上。征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个环节。由于年代久远,水书、山林契约的创造者们已基本不在人世,因此拥有者和保管者自然成了他们征集工作的重点。至2005年年底。荔波县档案馆已从民间征集到水书原件近万册:锦屏县档案馆从民间征集山林契约档案近2万余件。而每一本水书、每一件契约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由于资金匮乏,没有征集经费,没有交通工具,他们靠着对事业的赤诚、对工作的责任,乘乡间客车,甚至步行去开展征集工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工作难度可想而知。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些女同志,要和男同志一样进山走访山民、农户。而且征集对象的思想工作也不好做。跑一趟、两趟不行,就跑三趟、四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档案人的辛勤工作终于化作农户、山民们向国家捐献祖传珍藏的自觉行动。

其次是整理破译工作,他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传承者身上。这些传承者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技的掌握者。这些人一般年事已高,垂垂老矣。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说:“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从某种意义上说,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比如对水书,就是要抢救保护能够破译水书的“水书先生”。荔波县档案馆经费十分紧张,却请来了七位德高望重的“水书先生”进行整理分类。并培养年轻接班人。

再次是开发利用工作,他们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者身上。随着山林契约档案的大量发现,随着水书人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这片待开垦的处女地。对此,贵州的同行们以档案人特有的质朴、真诚接待了他们,为他们的研究提供种种方便。锦屏县档案馆从2002年以来先后接待了10多批前来考察山林契约的专家教授。在合作过程中,贵州档案人有着清醒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离不开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的指导,但有三条原则必须坚持:一是各级干部群众包括前来考察的专家学者教授们,不得私自流转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二是已经进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属于国家所有,向国内外的单位或个人赠送、交换、出卖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复制件,必须经省级以上主管机关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三是合作编辑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编研成果的版权属于原拥有者、保管者和档案馆共同所有,而利用这些档案文献撰写的专著、学术论文等成果的著作权则可属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所有。

第6篇: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 广州 传统民居 保护 文化旅游 可持续发展

具有两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广州,留存丰富的人文景观,传统民居建筑即是其中之一。广州传统民居,因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又融入岭南乡土文化元素,甚至融合中西建筑的精粹,充分体现广州商业文明历史, 展示浓厚的广府文化特色,是广州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因此,系统研究广州传统民居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一、广州传统民居概览

明朝时的广州城位于现时的越秀区和荔湾区,传统民居星罗棋布,至今仍保留各式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其中最具特色和旅游价值的是西关大屋、骑楼建筑和东山别墅等。

1.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是清末民初富商在广州“西关角”兴起的特色民居,以结构合理、装修考究著称,由于其地缘西关,故称“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在我国传统合院式建筑格局基础上,创造出地方特色形制。典型的西关大屋为三进二厢,左右对称,建筑由门厅、天井、正厅等房间组成,形成纵深较长的中轴线,屋侧是青云巷。门由脚门、趟拢、洋杂木大门三层组成,分别发挥阻隔视线、通风透气、防盗等作用。墙体为水磨青砖石脚,做工精细,平滑如镜。各进间的天井通风采光,形成穿堂风,使其内夏日阴凉,适合广州炎热的气候。内部装饰繁复精细,集工艺美术之大成,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琉璃及铁漏花、蚀刻彩色玻璃等应有尽有。

西关大屋主要分布在十八甫、十六甫、十二甫、宝华街、逢源和宝源地区、多宝大街一带。为保护这一特殊的古老建筑群,市政府设立了2万余平方米的保护区。保护包括宝源大街著名的庭园建筑小画舫斋、逢源大街的陈廉仲故居、蒋光鼐故居及相连的西关大屋群。

2.商业建筑骑楼

20世纪初,广州开辟马路,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广州的传统形式相结合,

系逐步融合演化成为一种具有岭南特征的建筑形式――广州特有的骑楼建筑。骑楼在楼房前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既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合岭南亚热带气候;又严格区分人行与车流,提高交通安全性;从建筑艺术角度看,还增强了空间层次感,丰富了沿街景观。广州沿街骑楼建筑形式多样。其外部造型中,可见古希腊、古罗马形制,动态的巴洛克形制,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和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等形制。现有骑楼集中在西关的第十甫、上下九路、六二三路、人民南路、西濠口等商业集中地带。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等均为广州市骑楼建筑的佼佼者。上下九路是广州第一条骑楼商业街。

3.东山别墅

民国初期,随着华侨的归国,广州东山地区兴建西式别墅,这些别具欧美建筑风格的住宅主要分布于新河浦、梅花新村、恤孤院路、龟岗一带。这些复式小别墅高低错落,数量曾达600多栋,成为广州现存最大的中西合璧低层院落式传统民居群,被称之为“东山别墅”。 东山别墅主要有花园别墅和线条简洁的洋楼两种形式,以柱式门廊为其基本文化基因,成为广州传统民居向现代城市住宅群过度的转折点。区位上,东山别墅与西关大屋遥相呼应。

诚然,广州传统民居还有芳村聚龙村、竹筒屋等。限于论文篇幅,在此不做讨论。

二、制约广州传统民居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

传统民居建筑以其独特魅力和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为历史城市增添风采。但是由于城市发展、人口剧增等原因使其日渐减少,如西关大屋从原有的上百家减少至仅十多家。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广州传统民居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广州城市旅游业的作用,存在着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的诸多问题,制约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1.建筑残旧,年久失修,甚至成为危楼,面临拆除

毋庸置疑,历经历史变迁,加之城市发展,人口拥挤、噪声等外因加速着传统民居建筑的老化。有些传统民居已经消亡,幸运者受到保护得以良好存留。然而多数则处于听之命的境地,面临随时可能拆迁的命运。砖木结构的楼房,年久失修,被虫蚀蚁蛀,破败不堪,有的甚至出现了传统民居外墙不时掉落石砖,威胁行人安全的现象;缺少现代防火灭火设施,火灾隐患严重。理论上,传统民居的不可再生性,使其急需加强有效保护。然而,现实中业主并不愿意耗时耗资进行修缮;热心而有远见的屋主,其有限维修费用,却无人愿意承接。由此一些具有极大建筑价值、历史意义的传统民居建筑同样面临拆除窘境。

2.部分建筑随意拆改增添,进行表面维修

政府在对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对闹市区的临街传统民居进行了维修保护。部分业主和使用者也逐渐意识到传统民居的价值,对建筑进行改建翻新。然而这种维修保护存在两大隐患。一是维修翻新虽然使建筑添金加彩,却使许多古旧建筑失去了历史气息,传统风貌严重受损。以北京路骑楼为例,有的商家将整栋骑楼进行彻底改造,骑楼的外立面上的欧式山花、柱式、女儿墙被拆,取而代之的是店铺商标。东山地区古董洋房在翻新后,红砖外墙边为深色瓷砖,旧式木窗换成新式铝窗,变得现代而时髦。二是政府的维修保护存在着只注重建筑临街外墙的粉饰和外部的整修,而忽视了建筑内部,以及非临街墙面的维修保护,导致传统居民建筑表内不一,影响了游客对其整体形象的感知。

3.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旅游开发条件亟待完善

目前,广州的传统民居的旅游服务中心和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十分薄弱:没有专门的旅游服务中心提供专业的指引和讲解;交通不便,缺少停车场;景点标识不清,游客过而不知;传统民居被高层楼宇包围,失去当年环境风貌。以荔湾博物馆为例,其为典型的西关大屋,离车站、地铁站较远,且所临街道狭窄,附近路况复杂,停车不便,博物馆门面小,标识不清晰,一般游客自行前往十分困难。这些不利因素,降低了广州传统民居的吸引力。

4.缺乏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历史文化体验性差

传统民居建筑,一种是重点保护的核心建筑;另一种是区域的“风貌建筑”,以建筑规模成就其旅游价值。前者如东山的“五大侨园”,保存完好的西关大屋;后者如沙面。然而,广州传统民居(群)多数淹没于现代化大都市建筑中,缺少历史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传统民居在旅游开发中,缺乏对岭南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只向游客展现建筑的实体,而忽视了一些早已与民居融为一体的民间工艺与艺术――粤剧、广彩、广绣、岭南画等。游览过后体验不足,印象不深,自然难以久留。因此,当前民居旅游并不受青睐。中国旅游网推荐的23条广州精品旅游线路中,仅有5条线路涉及传统民居,其中3个以商业步行街之名构成线路的一部分。充分反映了传统民居旅游边缘化的现实。

5.旅游产品形象不显,品牌滞后

广州传统民居数量较多,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在全国知名度并不高。这与其品牌建设滞后,旅游形象不显关系密切。民居的旅游经营者及其所有者缺少市场意识。由政府管理的景点,捧着“铁饭碗”,市场营销、产品转型概不热心;而私人所有的传统民居,大多居住或出租,鲜有旅游开发的意向。面向旅游市场的被动性使之缺乏明晰的旅游市场定位,缺少“个性”品牌,缺乏宣传及推广。至今未能树立其鲜明的旅游产品形象,

三、广州传统民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措施

旅游业是一个利用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资源依赖性行业。如何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借此提升城市旅游的整体水平,成为城市发展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之一。显然,以保护为前提,有利于提高历史建筑的质量,从而提高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价值;而旅游发展所带来的资金用于重振景观环境,更进而推动民居建筑及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应该成为广州传统民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为此,提出如下具体措施。

1.做好传统民居的有效保护与修缮,提高传统民居景观质量

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复需要专业的技术与深细的工作,加之整体区域不大的分布特性,很难形成规模化的大生产。因此,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方能达到有效保护目标。

首先,需要对传统民居进行鉴别、记录和归档。这是评测任何文化景观重要性和价值的必经之途,也是确定其开发利用的市场方向、规模和进程。旅游发展是广州传统民居文化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但更为基本的功能依然是传统地方文化的维系。据此需要控制其开发的空间和数量,避免旅游导致的负面冲击。太脆弱的建筑,条件未成熟之时不宜实施旅游开发。其次,选择专业技术人员组建项目团队参与保护与修缮工作,而不仅仅是走一般化的项目招投标的商业运作程序。资金筹措方面,提倡充分调动文物爱好者、艺术爱好者以及相关投资者力量,建立资金入股体制。第三,维护和修护传统民居建筑,“修旧如初,以存其真”。关键是保护其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原生性。

3.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塑造非物质文化景观游憩空间

进行物质文化的深度挖掘。要点是立足城市历史文脉以及市民普遍文化认同,以保护广州传统民居建筑和挖掘传统建筑特色街区为物质依托,发掘深厚的广府传统民俗风情,强化传统民居建筑对广州传统文化社会的全真反映。在这方面,上海大世界历史街区的改造利用提供了成功的案例。近年来,广州一些传统街区陆续树立系列古铜人物雕塑,也是成功尝试。

彰显非物质文化景观游憩空间。广州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岭南传统的民族工艺,如剪纸、年画、彩扎、广彩、广绣等;花市、饮食和节日活动特色鲜明;私伙局粤曲的演唱,餐厅装饰中的红木家具、满洲窗、岭南佳果雕饰等,尽显广府文化风情。将上述传统民俗和手工艺融入广州传统民居的旅游发展中,增加“广味”,不失为优化非物质文化景观游憩空间的重要途径。据此发展民居内的DIY参与式旅游,力促游赏活动系统化。还可考虑发展博物馆、展览馆、小型会展沙龙等文化产业形式,让游客充分体验广州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

3.保护传统民居群周边环境,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文化环境是烘托主体建筑景观的重要因素。同时,任何成功的旅游景点都离不开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鉴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冲击,以及民居(群)散小,两者互为因果,成为传统民居旅游的桎梏。因此,要力争政府支持,做好周边环境保护,完善配套设施;同时扩建基础较好传统居民群,使之形成规模,实施传统民居旅游的综合开发。主体建筑用于参观;附属建筑形成商品街,或建成为社区的唱戏、饮茶等活动场所,或民间工艺展览场所;完善每栋传统民居门前的说明牌,以标识建筑的历史、风格、典故等。以社区为纽带,开展面向华侨的寻根问祖旅游,也是传统民居保护性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

4.加强旅游开发经营,为持续保护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优先开发旅游价值高的传统民居,如保存得最完整的西关大屋、步行街的骑楼、陈济棠公馆等。以它们作为广州一日游、二日游的精品游览线的一部分,形成一条相对固定、具有品牌优势的游览线,展现广州民居建筑文化旅游形象。

主动融入市场,加强民居传统文化形象建设。以民居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对广州文化旅游进行重新定位与宣传;加强高学历、高素质目标群体宣传,以高端市场赢得市场地位。

根据不同的民居特色,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如骑楼首层宜辟为购物旅游场所。西关大屋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可以民俗博物馆、特色住宿、传统食肆等开发形式为主体。东山别墅是闹市中的一方静土,树木幽深,环境优越,可改成咖啡馆或茶座、商务会所等。

5.运用经济政策推动传统民居旅游,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将旅游专项资金、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鼓励华侨、文化商人等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前提下,将空置的民居外包,进行保护和开发;政府管理的景点委托旅行社经营,促进市场化发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文化、旅游、规划、文物等机构应加强合作沟通,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化的管理。通过管理创新,努力营造传统民居休闲的场所感。

四、结论

广州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旅游的最佳结合就是发展文化旅游。从资源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视角审视,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广州的民居旅游开发实践表明,在有效保护前提下,传统民居应尽量向公众开放,让其激发人们旅游动机,加深对传统民居保护的认识,从而推动其保护修缮。旅游发展取决于保护预感、历史文化深度发掘,以及正确的旅游开发利用方式。分类开发、定线开发、产业延伸开发、非物质景观游憩空间的扩张开发应成为广州传统民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藉此建立起集历史建筑保护、建筑美学观赏、岭南民俗活动参与于一体的新型历史文化景区,应该成为广州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朱伯强:广州西关民居建筑――西关大屋、骑楼和茶楼建筑[J].建筑博览,2002,6:37-38

[2]关注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开发[N],南方都市报,2006-02-13

[3]中国旅游网.,2006-02-13

第7篇: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 SWOT分析 民俗文化 旅游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在休闲方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而民俗文化旅游由于其与生俱来的雅俗共赏的特点,业已成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新模式。由于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域性等特征,原生民俗文化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各地区游客越来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自上世界末深圳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等大获成功,掀起一阵人造文化景观游热潮以来,各地区纷纷效仿,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建造民俗村、主题公园等,以求克服本土旅游资源的不足,促进产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在实践上新兴发展、在理论上尚不成熟的产业,其发展状况与影响因素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从管理学的视角,基于SWOT分析模型,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面临机遇与挑战等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strengths)

一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奇性。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它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活动成果,相对于原生民俗文化旅游,更能激发游客的猎奇心理。游客不会知道开发者在其主题园里移植了什么,整合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景区内的一切对游客而言都是未知而充满新奇感的。此外,该类旅游的创造性也更为中青年一代接受,是一种时尚的体现,对追求个性时尚的现代人来说,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二是移植整合的优势。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最大特点在于其对原生民俗的加工整合,这不仅保持了民俗文化的大众性、亲和性,也使游客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范围内享受最大的民俗文化盛宴。这种“集约化”的开发,同样节约了旅游成本,并且能满足游客多种需求,包括不同角度的审美需求、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以及不同感受的娱乐需求等。以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为例,景区以1∶1的比例将22个民族的25个村寨呈现在世界各地游客面前,并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使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了最大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三是经济、社会效益。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重大优势之一在于其对于社会的重大意义以及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首先,带动经济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其他旅游业的一般特性。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景区的开发直接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其次,提升了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知名度。成功发展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无疑将成为所在地的名片,有利于提升当地知名度,提高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最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弘扬。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归根到底是借助文化的魅力来发展旅游业。在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对民俗文化进行了移植、整合、创造并进行集中展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文化加以细细品味,甚至亲身体验民俗活动,学习民俗文化知识,感受民俗文化熏陶。旅游的过程,即是领略民俗文化魅力的过程,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是对民俗文化很好的弘扬。

二、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劣势(weaknesses)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顾名思义,是民俗文化的人为再现,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复制品”。在其开发过程中,许多开发者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复制、移植与创造、创新的关系,多为对原生民俗的单纯复制,既失去了原生民俗的本真性,又不能引起游客的文化共鸣。

就其属性而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短促。关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探讨,山东师范大学邵玲在其硕士论文《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中借鉴了加拿大旅游学家R.W.Butler的理论,形成了特色的分析图(图1)。

如图1所示,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园年游客人数在开业头几年达到某一峰值后就很难再次超越,并逐渐走上下坡路。我国有相当数量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其园区内参与性娱乐项目少,游客看过一次后大多不愿重复游览,因此重游率较低,景区的旺盛期较短。所以延长生命周期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必须要逾越的难关。

三、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行机遇(opportunities)

一是经济的发展繁荣。无论何种旅游产品都并非生活必需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大众型观光旅游需求就将急剧膨胀;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旅游将获得快速发展;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出现以度假游为主时期;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二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对文化旅游的追求。随着现代人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节假日互相吃请的风气已经转变,更多的人愿意出外旅游。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除对自然风景区的持续关注外,人文历史景区、民俗风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三是国家政策方针等的支持。这首先体现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其重点无疑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核心。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其次在具体的政策法规中国家也对文化旅游产业给予了支持。以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例提出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具体方面有: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依托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地,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继续发展红色旅游。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强调: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餐饮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由此,必须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挑战(threats)

一方面,全国各地盲目开发、规划不合理,导致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质量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呈现移植性民俗文化的主题园,只是把表现民俗文化的某些有特色的东西东挪西搬,再简单地排列拼凑,无所谓创造,也毫无文化魅力。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积淀的充分挖掘,必定流于表面和肤浅,呈现给游客的不过是一些毫无内涵意义的文化符号。加之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的以移植文化为特色的人造景观开发热潮下,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无锡、苏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京津以及大连、烟台、济南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布局集中、重复建设、杂乱无章现象,削弱了彼此的景区独特吸引力,景观的客源市场随之缩小,退化为地区级或是更低级景观,对于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和旅游市场的经营管理,都极为有害。

另一方面,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分支,必然受到其他类型旅游方式的冲击与挑战,例如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在现代都市人眼中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游客愿意寻求返璞归真之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在财力、物力、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同的旅游方式之间必然地存在竞争,其他旅游方式就成为乐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替代品。因此,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应该将本地区所有类型的旅游资源纳入整个系统加以考虑。

五、总结建议

首先,把握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特质。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其在旅游大行业的发展必须有其区别于其他的、能够激发旅游需求、产生旅游效益的特质。该产业的相关实践人员及研究人员都应明确把握这一点。由于景观的模拟性、可复制性,使得开发者能够将不同的旅游资源整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呈现给游客最大的旅游享受,可以在科学的市场调研后,开发更为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内容。同时要注意克服其产品周期的短暂性。其次,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选址和定位。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质对旅游景点的宏观规划等也提出了相应要求。此类景区的选址,在城市印象上尽量避免刻板固定印象深厚的地区,最佳的选址既要有便捷的交通、多级规模较大的客源市场,又要有较为便宜的土地资源可供开发。移植性民俗文化内涵广泛,景区的特色定位应综合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走出别具一格的发展道路。最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一项产业,高质量的经营管理是其发展繁荣的必备条件之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求保证景区良好运营,从各个层面满足游客需求,做到从人员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全面提高。一方面是对人的管理。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队伍管理,不仅注意专业知识和素养的提高,同时关注服务意识和态度的提高。作为产业运营的公司,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在绩效考核中参考顾客满意度因素,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另一方面,提高对景点的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移植性民俗文化景区的景点文化内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景区内旅游路线图、增加景区休息场所、加快安全设施建设;延长产业链,加快饮食、住宿、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复合式开发管理。

(注:本文属于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创新性实验计划(编号cxsy11021)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4(8).

[2] 张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6(6).

[3] 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Z].中日民俗文化研讨会交流论文,1997.

[4] 张丽:人造景观地区旅游产品的选择与切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3(5).

[5] 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5).

[6] 李东风:论民间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经济师,2009(3).

第8篇: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范文

一、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邯郸,拥有“千年古城”的美誉。作为中国成语典故最多的城市,据统计,现在大约1584条成语典故诞生在这里,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负荆请罪”等,因此享有 “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

除了保留这些成语之外,邯郸本地也保留了很多与成语典故有关的景观包括学步桥、黄粱梦、吕仙祠、回车巷、赵苑公园、赵王城遗址等。

二、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文化的重视,邯郸市也加大了对成语典故文化的重视,成语典故文化的开发以及拥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成语典故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景区开发不完善且景观规划不合理

邯郸市内的成语典故文化相关的景区,并未得到充分开发。而且邯郸市下属县内也有很多相关景区如磁县羌村的蔺相如墓、邯郸县的廉颇墓、磁县讲武城村的毛遂墓等,这些景点还处于待开发阶段,并且现有的成语典故在景观在应用中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二)文化旅游多,休闲与体验方面少

从当前的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发展看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休闲与体验。邯郸的成语典故文化旅游相关景区,只是一个简单的景区观光,并未对休闲与体验方面进行开发。

(三)没有专门的成语典故旅游路线的导游及讲解

邯郸的成语典故文化旅游景观有很多,但同时分布也比较散乱,对于游客来说很不方便,所以,开设一条专门的成语典故文化旅游路线能给游客带来很大的方便。作为文化旅游本身就略带枯燥性,而没有讲解游客们的游览就有可能偏向于走马观花。

(四)缺乏与成语典故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及工艺品

成语典故文化不仅仅是汉文化的精华,也是一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利用的语言文化资源,而对于成语典故文化的开发,目前只有书本等极其传统的开发形式。

(五)对成语典故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较小

邯郸市为发展邯郸的成语文化建造了“成语典故苑”“中华成语园”等,但是并未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及各种媒体资源对成语典故文化进行宣传,不利于对于游客的吸引。

三、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充分开发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相关景区,完善相关景观规划

对于现有的相关景区进行充分的文化挖掘与开发;对于没有现存遗址或是遗迹的典故,但在成语内涉及到的要素如建筑、人物、动物等,结合具体要素,在公园,城市广场、街头等地点予以充分体现。

在城市景观文化中应当有一些体现城市意象的元素,最好是以环路作为城市的景观边界,增加对于部分城区、广场、公园内的成语典故文化景观建设。

(二)增加对休闲与体验方面旅游产品的开发

休闲与体验成为旅游发展趋势,对此,应充分挖掘成语典故的内涵及寓意,将之通过旅游景观或旅游项目体现出来。增加参与性项目,要巧妙性地将成语典故文化与旅游者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在设计时应该加入一些有趣的、符合现代人的体验项目,如加入一些成语典故的演绎并且最好使游客能够参与到节目中来,实现游玩与教学相辅相成的目的并以此来吸引游客。

(三)开设专门的导游服务处、增加电子讲解产品

文化旅游本身较为枯燥,而且有着较深的涵义,所以相关导游、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不同游客的需求,分别开设人工讲解及电子讲解,使游客更深层次的了解景区的成语典故文化。

(四)开发与成语典故文化相关的文化、工艺产品

成语典故文化的开发尚且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可以通过旅游、绘画、音乐、动漫、游戏、玩具、出版等各种形式开发出系列的文化、工艺产品,形成具有开发潜力的IP。

(五)加大对邯郸的成语典故文化旅游的宣传、营销力度

1、制作“成语典故之乡”的城市文化宣传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宣传。在景观点、公园、广场等人群密集的场地中增加多媒体播放平台。

2、在公交站牌、主城区街道、标志性建筑和人流量大的地方用墙体彩绘等方式进行地面推广。

3、对于城市建设突出与成语典故相关的城市可识别符号,如井盖、路灯等设计要突出成语特色。

4、增加主要景点的夜景景观建设,突出代表着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的节点增加夜景的表现能力。

(六)与周边知名景区进行捆绑打包,联合推出相关旅游产品

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端,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西依太行山,东接华北平原,北通环渤海经济圈,南临中原城市群,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项、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1家。众多的名胜古迹使邯郸拥有中国成语典故之乡、中国磁州窑之乡、中国女娲文化之乡等众多美誉。可以将成语典故文化旅游与其他文化旅游相结合,形成精品旅游路线,提供给游客更多样的选择。

四、结束语

第9篇: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纵观人类文化 历史 ,城市是文化精华的载体,经过世世代代积淀而成,凝固了千百年的文化基因,孕育了一处处历史街区,一条条古老街巷,一幢幢传统民居。这些文化的载体都在默默地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它可以使街道变得更加鲜活,可以使街道的生活更加引人入胜,可以使过往的行者长久驻足。

 

一、人文环境与街道建设前言 

 

在历史性城市(大多城市也多少存在),几乎每个院落都有很多故事,几乎每条街都是一部关于厚重的历史“ 文献 ”。比如,开封的中山路,作为历代开封城的中轴线,其本身就是见证从隋唐至现在的立体活化石。挑筋教胡同,记录着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在开封的 发展 历程。这些街巷、胡同叠印这多少代人的印记。众多市民世代居住于此,对这里的历史与现状了如指掌,他们是街道故事的保有者和权威的诉说者,也是城市文脉的主要体验者和传承者。他们深深地记忆那些荫荫老树下乘凉的老人,四合院里一起摘枣的孩童,掠过晴空的鸽哨和早以融入老屋的种种回忆。荡漾在这些历史街巷中,触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石,都会勾起无数的遐想,它们的存在向人们述说着活生生的历史,引起人们的回顾和感动,引起人们的发散性思考。街道因生活的延续而伟大,建筑因居民存在而具有生命。 

 

一、培育健康的市民文化 

 

每一条街,每一片街区,每座城市所形成的文化,都先由其民众去承载和维持的。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其人文环境的缔造者。市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意义在于有效传承文化和弘扬地域文化。街区文化必须以广泛的民众为基础,它的衡量标准是,大多数市民都能够喜爱自己生活地方的文化,都能够积极参与它的建设,也都能够从中受益。这是街区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根本价值。而市民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和 科学 文化素质是街区发展更新的推动力,而要达到这一要求,街区文化就必须是健康先进的,而不就是庸俗落后的。 

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居住质量的提高,文化需求也日益强烈。它们迫切希望街区不再是孤单的建筑群落,而应该拥有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人文氛围。目前,我国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呈现五个明显变化,“一是文化需求总量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二是社会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文化消费更加多元化和市场化,四是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消费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和 现代 化,五是不同文化相互交往的要求和程度日益加深” 

 

二、街道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 

 

街道的文化资源、人文氛围及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是否具有活力和竞争力。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相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责。城市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载体,其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水准高低以及功能齐备程度,标志着市民文化生活的质量。 

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应该是文化 教育 的中心,而不应该仅仅是文物存储的地方,同时,应该成为让人们流连忘返的地方。积极探索新的展示方法和环境设计,让人们感觉来到这里是一种精神享受,自觉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今天,科学的展示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其重要性在于这些地方往往受到轻视和忽视。开封博物馆新馆建于上世纪80年,因陈列陈旧、内容无更新和相关延伸活动的单一而失去公众的吸引力,失去了人们了解开封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重要窗口。 

在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方面,要强调其综合性。网吧、非法出版物、其他各类文化用品市场等的整治问题,并不单纯是文化部门管理人员的事,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性问题。只有多方面着手,并以主动的姿态,以积极、健康、高雅的文化从正面加以引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老城市街道的多元解读 

 

街道的设计体现出的应是多元的人文环境(文化景观),如:开封城市区别其它城市较突出的一个特点。行走在街道中,依照空间序列展现出不同的 历史 环境。当然,多元不仅是历史空间,从临街建筑的样式上也能感受到多种历史文化融合的见证——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明代元素与清代的融合……无不显示出“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即可称之为“多元”。 

多元化的街道是经(漫)长时间 发展 更新中累积和叠加而形成的。街道空间要素的多元并存是一种重要而且更能深刻解读的文化现象,不同的空间和环境是多元化的物质载体,也是城市街区发展更新中重要的时间、物质、文化的相交点,只有保护好这些历史建筑和环境,才能使当地人文环境拥有其所依存或本该依存的空间。 

老街道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在城市肌理上。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城市街区设计者将其引申为:“应该是由具有传统尺度感的街巷 网络 和具有传统尺度感的街坊建筑共同组成的,其中也蕴含了特有的老城街坊邻里关系和社区服务体系等方面。”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单体建筑就像一个个细胞,以一定的组织型式“连接”成街道和街区。而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相应的形成的街区也就具有不同的肌理。其二,不同背景的建筑需要相应的环境。传统民居需要街巷体系为其提供存在的外部环境,只有在传统的小街和胡同里,传统民居的宜人尺度、内向自得以及街道上丰富和气的质朴生活才能体现出来。 

 

四、 总结  

 

“每种文化都拥有自己要讲的故事。在大多数国家,年龄在13~14随之间的少年儿童是聆听和了解把他们的文化结合为一体的那些故事长大的:神话、传说、民间传奇、历史典故、英雄和坏蛋的传说、神奇的故事和那些振奋人心的关于丰功伟业的事迹。城市是文化精华的载体,经过世世代代积淀而成,凝固了千百年的文化基因,孕育了一处处历史街区,一条条古老街巷,一幢幢传统民居。 

 

参考 文献 : 

[1]刘顺安.开封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