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项目实施计划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针对性的开展校本培训,开展“导学——展教——训练模式”研究,开展好校本项目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争创学习型学校,打造一支科研型、学习型和学者型的教师团队,促进教师均衡发展,使我校教育事业向全面、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领导小组及培训对象:
领导小组:
组 长:刘祥和
副组长:张 超 李国宝
组 员:沈艳霞 卢光明 马有富 刘媛媛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1、进一步开展“班班通”应用技术培训,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班班通”应用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2、结合“比教学”活动,开展“导学——展教——训练模式”研究,开展好校本项目“导学——展教——训练模式”培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在“导学——展教——训练模式”研究上有所作为。
3、结合“访万家”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开展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话题讨论活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4、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远程资源应用的操作和运用,能开展推荐平台的话题及讨论活动。
5、利用网络平台“教育博客”“论坛平台”打造新型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6、组织和督促教师参与并顺利完成“国培计划”。
7、组织教师认真有效的开展周工作反思活动。
8、建立好“学校资源库”,指导教师会用和用好资源库,并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四、组织与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改进;研究
Ma Libo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e upper layer is generally more main body, the standard layer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more complicated especially, in practice to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of investment, sli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n be properly used. This article will summarize of sli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dvantage, and on this basis to strengthen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issues to talk about their view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High-rise building; Sli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所谓滑模施工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种可随柱子施工高度不断上升的滑模工艺,实践中常用于筒层构筑物施工、高层建筑物等,若现场堆放条件有限,则可采用滑模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操作。该技术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场地占用少、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技术,通常简称为“滑模”。
滑模施工技术
(1)滑模工艺总结
滑模不仅包含普通的模板或专用模板等工具式模板,还包括动力滑升设备和配套施工工艺等综合技术,目前主要以液压千斤顶为滑升动力,在成组千斤顶的同步作用下,带动0.9m~1.2m高的工具式模板或滑框沿着刚成型的混凝土表面或模板表面滑动,混凝土由模板的上口分层向套槽内浇灌,每一个浇灌层一般不超过30cm厚,当模板内最下层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模板套槽依靠提升机具的作用,沿着已浇灌的混凝土表面滑动或是滑框沿着模板外表面滑动,向上再滑动约30cm左右,这样如此连续循环作业,直到达到设计高度,完成整个施工。滑模技术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取消了固定模板,变固定死模板为滑移式活动钢模,从而不需要准备大量的固定模板架设技术,一次连续施工完成条带状结构或构件。使得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经济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施工制作效率成倍增加。滑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现代(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高效率的快速机械施工方式,在土木建筑工程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2)滑模工艺优势
第一,施工速度快。工业建筑方面,滑升模板施工只需组装模板1次就能施工完整座构筑物,一般每天可滑升2~4m,40m高的筒仓15天即可完成筒壁滑模施工。民用建筑上,滑升模板施工只需组装模板一次就能施工完全部楼层,一般16小时施工一层楼的墙柱,2~4天施工水平结构楼面梁板,每层楼的施工时间只需3~5天。一般每月可施工8~10层,30层的高层建筑只需3个多月就能完成主体结构。
第二,施工效果好。工业建筑应用上滑升模板采用可调柔性模板,该模板曲率半径可调,能适应不同直径的筒体结构,单块模板面积大,高1m×宽1.2m,模板接缝少,配合调整模板、阴阳角模、支撑调节系统组成完整的模板体系。模板厚5.5cm,面板厚3mm,板面光滑,圆弧准确,出模砼光滑密实,无漏浆。模板组装几何尺寸调整校正方便,结构尺寸容易保证。砼按30cm分层浇灌,容易振捣密实。结构砼连续浇灌成型,无冷缝和施工缝。
第三,机械化程度高,抗渗性好。滑升模板施工采用全液压提升系统,稳定可靠,配套施工的砼输送泵、自升式砼布料杆、附着式塔吊,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如贮藏水泥筒仓常规翻模施工层间混凝土接缝是筒壁最致命的渗漏点,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即使事后反复修补都无效。而采用滑模施工的筒仓筒壁整体、连续性好无施工缝,能有效的避免筒壁渗漏问题。
第四,现场整洁,有利于安全文明施工。滑模操作平台铺板平整严密,现场文明整洁。混凝土浇灌用布料机直接入模,减少材料浪费和粉尘污染。平台四周采用全封闭防护栏,噪音污染小,环保和安全容易保证。
滑模施工中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建筑过程中的滑模施工技术分析,虽然该施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应用优势,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
据调查显示,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施工后抹灰厚度增大的问题。控制不好,楼外墙抹灰多用几十吨水泥是非常正常的,但很工程项目建设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标榜。即使相同的楼房,同一个施工队伍,同一套设备,先后滑模施工出来的结果却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是在滑升中如何控制偏差的问题,仅仅靠施工人员随时注意控制偏差,及时纠正,不出现突变,对于面积较小的建筑还是能保证其建筑物的垂直美观。但若遇到单层面积过大,每层浇灌层砼量大浇筑一圈时间不易控制,常易拉裂时;平台面积大,千斤顶个数多,管理困难,调整偏差时也不易控制时,建筑的外立面就无法保证,如何克服它是今后需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
(2)提高砼出模质量
因为滑模施工要求每一滑升高度的混凝土浇筑及钢筋绑扎,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否则,滑模工作就不能连续进行。当筒仓结构直径或楼层单层面积过大之后,混凝土的浇灌量和钢筋绑扎量都大得多,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需事先估算好一个浇灌层所需时间,采用缓凝技术加以调节。若不能在预定时间段内对模板进行提升,则极易出现拉裂的情况,严重影响出模质量,常规模板施工则无需考虑脱模混凝土拉裂问题。
(3)降低滑模施工一次性成本
滑模施工工艺能不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呢?处于当前建筑业竞争激烈的局面下,这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如果解决不了,滑模工艺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使用范围就会很窄,也就难以与其他工艺竞争。仅支承杆的用量约合滑模费用总成本的23%~25%,而这部分钢材是不能重复利用的,即使结构上能用上一部分也往往是少量的,一般情况不会超过50%。因此,有人就想出了拔出支承杆的办法,以减少用钢量。想法是对的,也是可行的,试验也是成功的。公司在筒仓滑模施工时就试拔过,确实也都能。未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是,平台上千斤顶数量过多,因而需要拔的数量太大,拔支承杆与其他工序有矛盾。工地上往往为了抢进度而放弃拔支承杆。如果能即加大支承杆的承载能力,又能减少支承杆的数量,那么平台上千斤顶的数量也将随之减少,拔出的数量也就相应地少了。不仅平台上的管理工作将简化,拔支承杆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另外,由于减少了支承杆,拉大了千斤顶的距离,也就拉开了提升架的间距,那么模板及围圈的受力状况也随之而改变。与爬模(爬模是针对滑模的缺点而衍生出来)、提模等工艺相比,也是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但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与结构形式不尽相同,现有的滑模施工工艺已不能完全适应。而有些建设方来搞开发时,认为凡有较高装修要求的建筑都不能用滑模施工。主要理由是质量差、偏差大,会增加装修工作量。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滑模虽然速度快,但是质量差、费用高、管理困难,因此推广有一定困难。那么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滑模的优势,就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滑模工艺前景是诱人的。虽然实现它会有很多困难,但是,为了将滑模施工技术提高一步,为了使滑模施工技术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值得我们继续努力。
结语:
总而言之,滑模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施工工艺,因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所以对混凝土连续施工要求非常的高。同时,滑模施工技术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多工种协同工作以及强制性连续作业等特点,其中任何一个环脱节的失误都可能会影响到全盘,因此有效做好施工准备和相关的控制工作,成为做好滑模施工的重中之重。然滑模施工技术毕竟是一种新兴施工工艺,难免会有一些弊端和不足,因此应当加强施工技术创新,以确保我国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志鹏. 浅析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J].建筑科学,2010(03).
[2]闫文庄.滑模施工技术的优势及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6).
关键词: 路由交换技术; 项目化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 TP393.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68-01
路由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核心技术。学习路由交换技术就是要将路由器和交换机应用到计算机网络的组网实践中,以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为基础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互联互通。在教学中,如果大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很好的进行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工作后即可以通过自学完成无线交换机、无线AP、防火墙、IDS和服务器上配置各种协议,实现网络的高效运行,并根据具体的网络业务需求配置各种策略,以满足应用需求。
一、什么是项目化教学法
项目化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项目化教学法就是要在课题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法”时,教师应重视项目的选择、项目过程的实施、具体成果的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实验手段等,这些都是搞好“项目化教学法”的关键。
二、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项目的设置
通过路由交换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交换机原理、交换机的常用配置、路由协议的原理、路由器上常用协议的配置和三层交换机配置等课程内容。故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程教学实施上分为认识路由器和交换机、理解路由器和交换机、应用路由器和交换机与配置计算机网络系统四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认识交换机和路由器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性开始,逐级而上,最后成为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应用能手。围绕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做”一体化,边学边做,一边配置一边领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网络设计能力。课程设置一共分为4篇,合计21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包含若干个具体任务。认识篇包括3个项目:认识计算机网络和协议,认识交换机,认识路由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拟配置软件最好选择Cisco Packet Tracer 5.3汉化版,让交换机和路由器动起来;理解篇包括7个项目:交换机中VLAN的配置、交换机中STP的配置、交换机中其他协议的配置、路由器中RIP协议的配置、路由器中OSPF协议的配置、路由器中其他协议的配置、三层交换机的配置;应用篇包括8个项目:交换机中链路聚合配置、交换机中流量控制和广播抑制配置、交换机中端口安全和端口镜像技术配置、交换机中堆叠技术的配置、路由器中DHCP的配置、路由器中ACL的配置、路由器中NAT的配置、三层交换机中配置;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篇包括3个项目:广域网的设计与配置、城域网的设计与配置、园区网的设计与配置。
三、项目化教学法在路由交换技术课程中的实践
下面以交换机中VLAN的配置为例,阐明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一)项目描述。小张在某高校的网络中心上班,在上网的时候他发现网络的网速缓慢,并且出现延迟现象,登录服务器很久都没有响应,经常提示超时。初步判断是网络中有异常数据流,因为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指示灯长明、狂闪。于是小张决定借助分析软件来查看,将安装软件的笔记本接入到中心交换机端口,经过一个小时,根据软件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感觉是感染了病毒,是病毒在网络中感染了其他电脑,产生了数据风暴,使网络性能骤降。查杀后一小部分网络仍出现停滞,他去询问了网络中心李主任,李主任分析网络的网速慢可能是网络中心网络部署不严密,比如局域网中没有进行VLAN的划分,局域网中存在广播风暴和ARP欺骗,ARP风暴吞噬了网络带宽,影响了网络速度,所以要在中心交换机上正确配置VLAN,避免类似现象再次发生。
(二)项目实施。在交换机上进行VLAN的划分主要有四种方式:1.基于交换机端口划分VLAN;2.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3.基于网络层地址(主要是IP)划分VLAN;4.基于IP广播组划分VLAN。其中基于交换机端口划分VLAN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VLAN划分方法,应用也最为广泛、最有效,并且绝大多数交换机都支持这种VLAN配置方法,下面我们以这种方法进行VLAN的划分。
先在Cisco Packet Tracer 5.3中模拟组建一个局域网:
1.选择Switch C2960-24TT作为中心结点设备,并添加4台计算机。分别在4台计算机上面配置IP地址为192.168.1.11~192.168.1.14,
并用直通线与Switch连接。
2.当未作任何VLAN配置时,192.168.1.11~192.168.1.14之间均可以ping通,并在交换机上使用show vlan命令查看交换的默认VLAN情况。
3.我们根据学校的组织结构,可以在中心交换机上面划分一些不同的VLAN,这样可以起到限制广播风暴的作用。比如在中心Switch上创建VLAN10,命名为JWC,创建VLAN11,命名为JKX等等,还可以创建很多VLAN,并进行相应的划分。并且在VLAN10中添加端口成员F0/1,F0/2,在VLAN11中添加端口成员F0/3,F0/4。
4.在交换机上面分别使用show running-config和show vlan 命令对配置内容进行检查。发现交换机的F0/1和F0/2端口属于VLAN10, F0/3和F0/4端口属于VLAN11。
通过以上步骤在中心交换机上面进行了VLAN的划分,控制了广播风暴。从而提高了网络整体安全性,隔离了VLAN之间的通信,如果需要在VLAN之间的通信,可以在三层设备通过范围控制列表的方法对VLAN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因为网络中的广播流量被隔离了,上网的速度也恢复正常了。
(三)项目评价。整个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位开展学习活动,创造了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环境。通过这种一体化教学,学生获得了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结语
项目化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除了能显著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外。更为突出的是加快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拉近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在校学生与合格的职业人士之间的距离。
通过项目化教学法的实践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通过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项目的实战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萍,浅谈项目式教学法在《WEB程序设计》中的实践[M].科技资讯,2010(22).
[2] Wendell Odom著,王兆文译.CCNP Switch认证考试指南[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 曹炯清.交换与路由实用配置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电力;施工;技术;应用
电力工程具有投资大、技术含量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施工建设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保证项目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市场经济的繁荣和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推动了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的改进与创新研究。
1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的重要意义
与一般的施工建设技术不同,电力工程建设技术往往要涉及很多的专业领域,对施工质量的掌控关系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运行平稳性。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策略不仅影响着电力工程质量,甚至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提高技术创新和发展,完善建设技术标准,增强施工技术管理和监控是保证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平稳转型的重要保障。
2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的管理问题
2.1施工各单位协调性不够
电力企业的职能部门中,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业务部等都和施工项目有着密切关系,不同部门之间需要进行工作交接和协作,才能提高效率,避免疏漏。但是目前大多数电力施工项目中,企业职能部门往往都是各自为营,缺乏沟通,造成了技术管理权责分配不清。
2.2施工流程不完善
电力项目施工前统筹安排和计划影响着工期的长短和施工过程的流畅性。电力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验收,合格后就可以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和审查,然后就应该向电力投资方收取工程余款,并且和材料、设备供应方进行欠款清算,在这整个过程中,施工单位、财务部门、审查单位的想过人员一旦出现不规范的施工技术操作,势必要影响工期和企业效益。
2.3临时筹建项目部整体素质不够高
电力施工建设项目中的施工和管理人员通常都是临时抽调和组织的。不但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往往没有投资观念,对市场和工程造价没有统筹管理的意识,造成很多建设技术环节不能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临时筹建的项目部整体协调能力和内部监管系统也不完善。
2.4施工安全管理有漏洞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一直是建设技术的关键和难点。目前我国很多施工项目不重视安全管理,使之成为施工技术管理的薄弱环节。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施工人员心存侥幸、安全措施缺乏等都会导致施工质量和现场人员安全存在漏洞。
3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措施与建设方面的优化建议
3.1施工技术实施方面
3.1.1制定完备量化的施工标准
施工标准和安全规范是施工过程的重要指导,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要注重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对于电力项目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的阐述和强调。标准中应该明确施工路线、施工设备、施工安全距离等。尽量做到每个技术指标的量化规定,切实提供建设安全和工程质量的技术保障措施。
3.1.2强化工程施工技术,提高电力部门施工质量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应该保证从技术层面上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大部分问题。
(1)技术人员总体把握着电气项目施工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方案,因此在施工中应该把技术人员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保障技术的创新和改进能够落实到实际工作过程之中,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困难。
(2)在施工工序的管理中,需要明确每个环节的轻重缓急,着重保障与施工质量关系密切的程序。施工质量要严格监控,电力企业和质量管部门都应指派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施工单位要对每道工序进行现场的质量自检,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此道工序完全合格后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施工材料的采购和存放直接关系着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也对项目预算和工程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建设技术方面一定要做好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首先,在采购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数量和质量进行控制,还要注意对成本的控制,如加强监管,避免采购人员吃“回扣”;其次,在材料的存放中要注意仓库内湿度、温度等因素对于材料的影响,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测记录;最后,在材料进场时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不允许任何不合格的产品被运用到电力工程建设中。
(4)对于电厂施工过程中的试验项目以及设备管理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人员可以采用抽检、委托、见证试验等手段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抽查和监测。对施工阶段使用的设备质量,监督人员需要实施跟踪,出现问题的设备要及时的找出问题原因并安排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3.2施工技术管理方面
3.2.1提高人员素质,强化规章制度
电力企业工程施工开始前应该对相关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尽量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熟练掌握相关的质量控制和建设技术标准,尤其要强调规范管理和安全建设;增强管理人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权责利落实到个人。
3.3.2引进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
首先,电力工程项目部要在施工的方方面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记录和管理施工中的各种审计、标准和故障、电网监测等技术数据,建立网络数据库,不但方面随时查阅,而且能够减少人工记录的失误和混乱。其次,利用三维模拟和电网搭建等软件模拟施工过程,进行关键技术的计算机演练,优化施工方案,提前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安全问题并做好对策预案。此外,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开展网上办公,能够提高办公效率,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例如,项目成员可以通过局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管理人员可以在任何地点召开网络会议;监测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动到总公司审查;施工完成后所有的资料可以被保存作为以后工程的参考。
4结语
电力项目施工技术的控制和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技术的完善和创新更是能够从根本上缩短施工周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和施工方应该增强对施工技术的重视度,切实引入先进的技术应用和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秦琦.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5).
关键词: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211(2016)02-0082-03
1项目化教学概述
什么是项目教学法?其实这种教学方式早在老祖宗时代就开始使用了,只是当时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理论。比如:以前的徒弟拜师学艺,师傅会给他演示一个成品,然后叫他开始做,边做边指导,这就是“项目化教学”了。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就是制定一个项目的实际工作任务。[1]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都可以适用,但专业教育更加适合,目的性更强。在成员组织上,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些项目的实施需要不同专业和工种,甚至不同领域的人通力合作。它是一种基于项目施工过程的教学模式,基本要求是在与真实工作类似的模拟环境下进行教学。这需要教学场地的安排,教学设备的完善,企业氛围的营造等。环境塑造需达到既能模仿真实工作环境又方便常规的教学开展。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项目的领导者,同时也是教学环境的塑造者。[2]如陶瓷设计专业的项目化教学,可以考虑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按照企业工作车间的要求,配备拉坯机、车模机、注浆设备、施釉设备、窑炉设备等,组建整个生产流水线。还可以配备与项目相关的阅览室、资料查询室、模型展示室等,同时传统教学中的投影和黑板也是必备工具。这样既能很好地营造生产现场的氛围,又能充分地体现教学的特性。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学生可以获取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还可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与团结互助的品质。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从项目化教学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要比项目本身的成果重要得多,这种真实工作的经历与体验是学生踏入社会的基础,对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影响。同时这也体现其主要的特点: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因此项目化教学是值得一试的,尤其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锻炼良好的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是踏入社会的根本。[3]
2项目化教学与艺术设计专业的交融性
2.1艺术设计的专业特色与项目化教学的关系
艺术设计专业是应用型专业,主要承担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学生在毕业甚至是在校期间就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入公司实习或者为客户做针对性的服务。因此,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即学即用的人才,而不是照本宣科,只会理论用兵。每年毕业季,求职毕业生制作厚厚一本的简历,上面附着十几页的自我介绍和密密麻麻的获奖证书,殊不知,简历只是一个敲门砖,简历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同样也可以通过简历的设计和制作体现求职者的专业水平。优秀的学生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制作有个性的、独一无二的简历,让招聘者眼前一亮。这就是专业知识的应用,它比再多的证书都更能说明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因此项目化教学也正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真实环境中去感受、聆听、体验,通过直接经验的获取来学习[4]。听十遍不如看一遍,这种学习方式比任何一种都更加直观与实际。很多经验告诉我们事实确实如此,如在英语学习中,口语与听力的练习最好的捷径就是去国外学习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练习,闭门造车式的传统学习是不可能学好外语的。
2.2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学思路的转化
在基础课程的授教中,笔者曾带学生去工厂参观整个工艺美术品的制作工序。学生非常感兴趣,并很快掌握了该工种的制作流程与特色。这比我们在课堂上观摩幻灯图片和知识讲解更加直观而有效。在常规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授课,学生负责接受,整个过程中,互动的时间与效果都较差或者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互动,这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利用。从项目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看出,学生不再在传统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实践中主动学习与获取。[5]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在于参与的程度与实施结果,而不完全在于教师的传授。教师利用设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项目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引导他们自主创新并管理整个教学进度,并从中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与工作协调能力。这比强行灌注的知识要掌握得更加牢固,且不会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与逆反心理。项目化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应当包括一个真实项目所需要的全部实施过程,一般而言,其教学组织可以分为:任务布置、学生分组、基础调研、相关知识准备、项目设计方案讨论、项目理论和施工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结果展示、项目验收、递交项目验收报告。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接触并适应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3项目化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模式
3.1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路转换
艺术设计专业又有很多分类,各学校由于针对性不同,分类也有差异。但基本包括几大基础分类: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布置上,一般采用先学习基础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然后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建议学校可以稍微打破常规的思路,很多学生反映学习基础的时候觉得跟专业没有关系,到学习专业时感觉到基础重要性的时候已经没时间弥补了;甚至有些学生到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还不完全明白自己的专业究竟可以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这无疑也是教学工作的缺失。仅凭入学时的专业介绍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可以尝试在学生入学的初期就进行项目化教学的讲解与模拟实施,到企业进行参观与考察,让他们对所学专业有充分的认识;然后在后期学习的基础上,要明确各门课程在整个工作的实施中占据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这样就大大提升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2毕业设计的思路转换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考量标准,它是学生几年来各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检测,同时也是学生踏上社会的开始,因此毕业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对于学习来讲,毕业设计不再仅仅是学校的一个工作计划,艺术设计专业完全可以进行各专业间的联合展出,协作展出。如可进行主题空间设计展览,拟定一个环境空间,如酒店、宾馆或者居室,环境艺术专业可以进行实际场景的装修,其中的装饰品与家具用品归产品设计专业负责,视觉传达专业负责空间的品牌打造与宣传广告招贴的制作等,动画可进行短片制作宣传,模拟一个真实的社会效应。有一定条件的学校,可与各相关企业合作,让毕业设计成为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次真实体验。
3.3与地方特色企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非遗文化的实施使很多传统工艺美术有了新的发展,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变传承现状,力争创新。很多社会和学校的专家学者也投入到非遗的保护中。落实到学校教育上,就是实施以非遗为主导的项目化教学,进行具体的课程设计。以往为了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实地考察,学生由此受到启发,找到灵感,然后再做相应的设计。项目化教学更胜一筹。比如艺术设计中产品设计可与非遗企业联合,在课题中进行产品的设计,在模型室完成模具的制作并可以进行试验品的生产。打造一个设计———制作———投放为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市场的检验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设计的现状与不足。视觉传达专业可以对产品的装饰进行设计,并通过企业形象设计,广告策划、包装设计等课程完成产品从设计制作、包装、品牌打造、广告宣传等一系列工作,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较大的项目化教学策划可以实行各年级之间、各课程之间甚至各专业之间的联合。项目化教学可以摆脱以往相对单一与程式化的设计课程授教模式,结合不同类型的细分课程的特点,通过与非遗基地校企联合的方式,教学成果可以通过专题设计、作品展览、成果反馈等形式宣传,一方面对所学知识与取得成果有进一步认识,另一方面对非遗文化有新的理解,进而对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做深层次的认识。
4结语
项目化教学作为一个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既克服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诸多弊端,又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模式,以达到适应各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在当今就业压力严峻的形势下,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工作能力、社会竞争力已成为高素质学校教育的延伸。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和实施,未来必将成为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捷径,也是艺术设计专业乃至其他相关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邵正林.论项目教学和模块化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的结合运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51-54.
[2]胡子有,黄海生.项目化教学在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研理论,2009(6):45-46.
[3]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43-44.
[4]李庆武.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探索,2008(4):32-33.
关键词:桥梁工程;改革;素质
【中图分类号】U416.06-4
1、课程定位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所做的统计数据可知, 2014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绿牌专业。
为了更加明确市场需求我们做了大量的企业调研。在这基础上确定了我们培养的核心岗位是施工员,经过几个项目锻炼可晋升为工程部部长,最终目标是项目经理。岗位群定为:测量员、资料员、造价员、安全员、材料员、检测员等。
根据施工员所需技能制定专业课程体系,质量检测属于施工员的核心技能之一,《公路工程检测技术》属于必修课当中的核心专业课。
2、教学目标
本门课的前导课程较多,包含了大部分的专业课。其后续课程是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通过课程定位和岗位分析,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为:“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通俗的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检测技能。
通过对检测工作过程的分析,我们得到了具体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和技能目标。知识目标①熟悉相关法律法规、②熟悉检测标准、③掌握抽样检测的方法、④掌握质量检测的原理、⑤掌握试验数据处理方法、⑥掌握质量评定方法;技能目标:①能进行路基项目质量检测(外业)、②能进行常用混合料的强度检测(外业)、③能进行路面项目质量检测(外业)、④能进行桥梁、隧道关键工序施工质量检测(外业)、⑤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并评定检测结果(内业)、⑥编写检测报告(内业);态度目标:①团结协作、②吃苦耐劳、③严谨细致、④实事求是。其中最关键的教学任务,是教会学生能独立完成常用的路基路面检测项目,能独立编写检测报告,即作为检测工作的外业和内业。当然为了学生将来能更好的发展,也要注重知识和态度的教学目标。
3、课程结构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团队对本课程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
这是改革之前采用的教材目录,右边这两列是进行教学改革之后的目录。在内容的涵盖上比改革之前的更加细化了。从结构上不再采用原来的课程章节教学,而是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做任务的方式进行教学。
4、课程内容
为了让学生今后做检测工作能更快上手,我们给每个任务都设定一个情境。用这些情境将课程内容串了起来。“小王来到长潭西高速公路,第3标段项目部实习,被分到试验室,他将在师傅陈工的带领下一起完成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本课程的情境就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为了认识检测人员这个身份要做一个任务,路基质量检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又要做相应的任务,同样的还有路面、桥梁、隧道。
5、教学方法
最常用的有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反复训练法、自主学习法这四种。
第一:情境教学法
贯穿这个教学过程的情境教学法,把真实工作场景带到课堂,学生以小王的身份模拟进行检查工作。
第二:任务驱动法
该方法针对较复杂的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布置复杂的任务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将稍微复杂的任务都划分成若干个子任务进行教学。
第三个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反复训练法,针对核心技能,我们采用反复训练法,腾出30分钟来让学生专门针对一项技能进行反复训练,最后15分钟进行比赛,检查学生训练的结果。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
第四个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学习法,针对偏理论的任务。我们会给学生一个学习包让他们先自己学,然后以各种方式进行考核。
6、考核方案
考核分为两个部分,过程考核加期末技能抽查,过程考核占80%,20个任务,每完成一个进行一次考核,所有任务做完得到加权分值;期末技能抽查针对核心技能进行考核占20%。
过程考核按照任务的不同分为现场实操考核的和课堂理论考核。期末技能抽查完全按照省级技能抽查标准进行。
最后成绩按照重要系数加权汇总得到本课程的成绩。
7、单元设计
以灌砂法测压实度的任务来介绍
该任务需要4个学时完成
首先老师提前把任务单和学习包发给学生。任务单是已经分解的子任务,包括怎么对这些子任务进行考核都简单的备注了。学习包包含相应的视频、课件、网站等。
引入:长潭西高速路段土路堤第一层压实完成,陈工带着小王来检测压实度,采用的是灌砂法,小王见习后心生疑问:为什么挖个坑就能测压实度呢?
学生带着疑问看视频,之后经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掌握试验原理。
之后开始试验,我们采用老师演示学生模仿老师点评的方法一步一步做。之后是计算,计算我们采用学生计算完之后组长汇报结果,老师针对错误点评的方法学习。
老师全部带一遍之后,学生再进行重复训练。最后填写该任务的过程考核表。
8、总结
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实施,基于检测工作过程,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教学资源同步开发,目前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周焕平.项目式课题在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成功(教育). 2012(08)
(通辽职业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意义,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四方面提出改革意见。
关键词 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对学生的培养更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教育背景及今后职业能力的要求。然而当前“讲授式”仍然是很多高职院校各专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接受式”学习仍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现象相当普遍,导致他们毕业后不能很快胜任企业一线工作。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制约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办学模式”。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跟据我院对汽修行业市场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在汽车及其电子产品生产等岗位需要大量的汽车电子技术人员,主要从事汽车机电维修及其零部件、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制造、装配、检验检测等工作。因此,我们为了更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汽车电子技术人员,根据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我们必须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将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通过设计典型项目重构,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项目化教学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以企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为载体”“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更早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
1项目教学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真刀实枪”的演练。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对精神。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项目教学注重培养应用能力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致,项目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缩短了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第一线的要求,能够达到懂原理、会操作的目的。其次项目教学注重培养综合能力与职业教育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致。
2《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当今我国汽车技术飞速发展,汽车已成为机电等多种技术高度融合的载体。现代汽车维修工艺的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和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汽车专业的毕业生知识面要广,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而原有“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要求相差很远,教材内容延续学科体系,知识量多,理论抽象,涉及汽车应用的知识甚少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密。
1)以职业岗位为目标,根据行业标准,后续课程的需求,我们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教学改革,以知识“必需、够用”为度,按企业对汽车机电维修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将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使课程对汽车机电维修专业更具针对性,课题组跟吉林一汽、奇瑞等企业的专家、维修人员一起共同开发了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式教材。教材内容以汽车典型电路的分析测量及典型电气设备的分析检测为教学项目,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当前汽车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课程主要以必须掌握的电工电子知识为基础,紧密结合汽车的具体应用,强化实验实训环节,能够形成一定的对汽车电气设备的运用能力,实现汽车专业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
2)结合汽车的具体应用,“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序化教学内容。以五个典型的工作项目为引领,项目一汽车除霜器电路的测量;项目二交流发电机的检测;项目三汽车常用电器的检测;项目四汽车电机的测量;汽车信号的分析等。并根据项目内容设计若干个工作任务,以每个工作任务为引领设置课程目标。从汽车最基本,最典型电路的识读原理的分析到汽车电控信号的传输,所涵盖的知识和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包含到递进,教学内容的排序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培养规律。坚持以基本电气元件及设备和典型电子电路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不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每一个工作任务由五个基本模块构成:①任务描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应用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任务情境。②任务目标:明确完成该任务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应达到的实践技能。③理论知识:将工作任务中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展开实例。④任务实施:根据设计的工作任务,创设工作情境,组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⑤任务测评: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对该工作任务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应达到的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考核,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资料查阅、信息处理、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的提高。
2.2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为达到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育目标,我们实践了针对高职教育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理论知识服务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先进理念,实施并创新了“项目式”的教学模式。课程以真实的汽车电路检测和汽车典型器件的检测与制作为项目为载体,通过一个个具体任务的引领,按照企业人员的工作流程,在模拟的职业场景中将基础知识和技能与实际任务的实施过程有机的融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知识并获得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2.1教学场所的转变——由单一场所转变为多种场所
以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采用分段式学科化设置,即先学理论后做实验,当学习理论时,由于缺乏实践支持难于深刻认识理论的实用价值;而进入实验阶段时,又由于理论掌握不牢固,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课程结构使理论与实践分离,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力的提高。课程教学主要在教室或实验室进行,而实施项目教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多是贯穿在现场或实践操作中,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可以是汽修实训车间、电工电子实训室、多媒体仿真实训室、图书馆、网络、通讯或其他信息渠道,还可以到修理厂寻求师傅的指导帮助。教学活动由单一课堂形式转变为多种形式,拓展了学习渠道和资源,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也促使学生更早的了解走进汽车机电维修岗位。
2.2.2定期去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我院加强跟吉林一汽、奇瑞、通辽本地汽修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和交流,我院分别和吉林一汽、奇瑞等多家汽车及配件生产、销售、服务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定期将学生送往企业一线实践锻炼,顶岗见习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很好地结合,以实际的岗位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外实训基地设备先进、齐全,充分满足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体验企业文化、适应岗位锻炼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讲解一些汽车简单电路的识读、实车电气系统认知及简单故障诊断。在某些岗位,学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操作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程度,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3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3.1按照“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指导思想,通过选取汽车典型工作项目,设计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走出校门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课堂教学必须按照“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指导思想,通过选取汽车典型工作项目,设计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先以创设工作任务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地位变为认识主体,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动手实践活动。
3.2加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实践表明,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对知识的感知,实现信息传递的多渠道化,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件的优点是将难懂、抽象枯燥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的现象模拟展示出来;但课件对一些公式推导、解题过程、电路分析和设计过程等,不能清楚展现。因此,就需要通过板书讲解来进行补充,教师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和比较重点的知识写在黑板上,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能给学生以较深刻的印象,实现传统教学与项目教学的有机结合。
3.3采用网络课程拓展了学习空间,满足网上教学需要,为学生预习、复习功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同时开发了部分电路和器件的动画。网上提供了教师的教学录象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还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的效率,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紧,教学要求高,合理运用这种媒体大大增加了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信息量,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课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课程考核是项目教学方案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满足教学需要,“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已不能沿用传统的偏重理论的考核方式。根据“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以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考核时,注重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大幅度增加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考核内容及比重。将考核评价体系分成日常考核(占20%)、形成性考核(20%)、理论考核(占30%)和技能考核(占30%)和四个方面。
根据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我们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此项课题的研究,为职业教育做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高进军.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项目化;探讨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作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任务的教学活动[1-5],包括项目资料收集、方案制订、任务实施等都由学生亲自完成。学生了解并掌握项目整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通过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6-7]。项目化教学工作流程:工作准备,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明确任务,学生明确项目工作任务,并分组讨论;方案制订,学生制订计划方案,教师审查方案可行性;任务实施,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合作完成项目任务;检查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归档,教师将记录归档[6-9]。
一、项目化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理念
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10]。采用企业实际工作中使用的零件图、毛坯图、工艺卡片、工序卡片和工艺装备一览表,教师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步骤和内容完成项目零件加工过程的各项任务。
(二)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全部安排在设备先进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内进行,教师全程负责引导、答疑解惑、指导项目设计,极大的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
为了达到学生毕业后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胜任职业岗位的目标,经多次深入装备制造企业调研后,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工厂实际的6个典型项目任务。
1.金属切削加工基础,计划8学时知识点为分析影响切削力、刀具耐用度的因素,掌握刀具材料、几何参数,合理选择切削液、切削用量,了解常用先进刀具,如加工中心用刀具系统。技能点为合理选择切削参数、刀具几何角度、切削方式等。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计划16学时知识点为制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定位方式,掌握工件装夹以及工艺尺寸链计算。技能点为熟悉机械生产过程和工艺规程,掌握机械工艺规程制定的方法步骤,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确定毛坯形状和尺寸,确定零件加工顺序及加工余量。
3.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计划8学时知识点为了解轴类零件功用、结构特点等,掌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加工方法。技能点为分析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熟悉各种常用车刀、砂轮使用。
4.箱体类零件加工,计划8学时知识点为了解箱体类零件功用、结构特点、材料、毛坯与热处理,掌握箱体类零件平面、孔加工方法,编制和实施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技能点为分析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熟悉各种常用立铣刀、球头刀、钻头等刀具的使用。
5.机床夹具介绍,计划4学时知识点为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和工件定位方式,了解夹紧装置组成及基本要求。技能点为掌握正确定位工件方法,合理选用机床夹具。
6.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及设备,计划4学时知识点为掌握通用机床型号编制方法,了解车床、铣床、钻、镗设备及磨床的运动形式,合理选用钻、铰、镗、磨削加工设备,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设备。技能点为合理选用车削、铣削、磨削加工设备。
二、教学手段及课程考核
为保证教学顺利开展,提前为学生布置项目任务,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采取现场教学、互动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各小组根据项目任务有效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学生成绩由三部分构成:态度纪律(25%),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实践示范、上课考勤情况,由教师综合评定学习态度纪律得分。项目测验(25%),注重阶段评价,每个项目结束后,通过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计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50%),由教师评定成绩。
三、结语
通过项目化教学,克服了学生对课程知识枯燥,相关概念难理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基本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谷继军,周樊华.项目化教学在印刷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出版与印刷,2010(1):48-51.
[2]杨一民.谈项目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以计算机专业课为例[J].新课程学习,2013(2):67-68.
[3]陈钊华.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26):176-176.
[4]孙飒.关于高职旅游类项目化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激发的研究[J].陕西教育,2014(5):86-87.
[5]赵志霞,殷红卫.高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项目化改革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1):34.
[6]闫文平,肖亚慧.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1(29):142-143
[7]马宴苹.浅谈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3(20):219-219.
[8]肖玉,肖宇.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6(4):89-91.
[9]李翠霞,储金梅.高职《旅游市场营销学》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6):42-43.
关键词:机电施工;住宅产业化;应用分析;精装房;毛坯房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ing economy in our country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faster and faster. From the whole housing industry look, as the main standard makes a room by two kinds, one kind is clothbound room, one kind is semifinished product room, and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perspective, the market share of the clothbound room is low, semifinished product room is the main stream. This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respectively from the function of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project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so as to achieve the reduction in decorate for late and abandoned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reserve us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Application analysis; Clothbound room; Semifinished product room
中图分类号: F2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市场精金告诉发展的今天,我国在住宅产业化项目中机电施工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加快。从整体住宅行业看,作为交房标准的主要由两种,一种是精装房,一种是毛坯房,而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市场上精装房的占有率较低,毛坯房才是房占主流。在精装房房价总体偏高的市场现象来看,没有加进住户个性化设计,并且开发商与小业主交房摩擦、投诉率高的精装房,只有经济实力较强的,有经验的品牌开发商才会去做。比如:万科、中海等。每一个经历过家庭装修的人都会有同样的一个深刻的感触,那就是:开发商对房屋的外墙、户型设计和小区景观等都很注重,但是对于其内在关系到日后入住使用的机电设计施工却并没有重视。因而,本文通过对毛皮房机电设计如何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后期入住因装修而废弃原机电的预留预埋管线,并且不会浪费资源。本文将分别从卫生间、厨房、卧室、客餐厅、书房、阳台等方向,就如何方便生活、节约室内空间,且日后维修方便,以及便于后续室内精装谈谈住宅楼的机电设计。
一、住宅楼机电系统简介
在各类型的建筑中,住宅楼的机电系统属于较为简单的,一般就是满足生活所需的常规电、水、气、风。若要具体来讲的话,主要包括:生活废水、雨水、生活冷水、生活污水、生活热水,生活设备用电、照明电,可视对讲、停车管理、有线网络、门禁,外墙的泛光照明,空调(较为环保的,也是未来一种趋势的地源热泵系统)。变配电房和水泵房通常设置在地下室或者单独设置设备机房,特殊的是在高层住宅用房中,为了提高其可靠性,供水与供电系统通常分区设置。机电管井内应每一层内装有照明与地漏,为方便电、水、天然气费抄表,应将电、水、天然气设置在集中位置,或设计成一种插卡式的电、水、天然气表。为保证外墙的美观,污、雨、废水立管一般在阳台或房间内设置。为共用生活热水设备,尽量将卫生间设计与厨房靠近。住宅楼的机电设 应根据建筑图以及装修图进行。
二、空调系统
空调在住宅楼中主要由两种模式,一种是预留位置,既是预留室内室外机的位置,在住户入住装修时把室外机安装在制定位置即可,还有一种就是多联机式,开发商统一安装好室内室外机。有关室外机的设计理念,最好是能有专门的施工室外机的位置,同时此位置应方便日后的安装与维修,一般情况下是设置在靠近阳台的位置较好,或者设计专门的设备小阳台,这里的位置大小要考虑到房间内部的空间负荷程度和住户的需要,按照目前市面上占有率较大的品牌机的机型设计预留空间,并留有余地,以满足所有室外机能装在指定位置,避免出现有些品牌室外机不能安装在指定位置而挂在外墙上影响整个楼外墙的美观。同时,在室外要设计一条排水立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隐蔽好,以防止影响建筑整体美观。作为多联机的室外主机最好放在设备阳台上,同时要考虑日后装修有空间。卧室的室内机应装在进房的房门正上方,以方便安装送、回风口,同时也不至于与挂衣柜相冲突,在购买室内机时,要注意左右式,这样会方便日后接线与接管以及维修的方便,为了与衣柜齐平,卧室内的室内机出风口面,严格规定不能超过离墙50o删(一般情况下多为卧室入门处做衣柜,而衣柜的深,一般为500MM)。在客餐厅处的室内机也应尽量靠墙,以方便装修吊顶。
三、给水排水、天然气系统
为扩大室内使用面积,并保证外墙的美观,尽量将污、雨、废水立管设置在阳台上。若卫生间、厨房不与阳台靠近,则只能设置在卫生间、厨房内,要将用水点设置在尽量靠近排水立管的位置,并尽量将排水立管隐藏起来,这样既能保证室内墙体美观还能减少排水横管长度,降低施工费用。共用生活热水设备,尽量将卫生间设计与厨房靠近。一般地卫生间做下沉式,以便精装修时可以随住户喜好来设置各用水、排水点位置,不至开楼板洞,从而而重新做防水。厨房内通常不会设置地漏,但是在设计厨内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日后排水管保修时是否有足够空间和是否方便。一般的住宅楼有两个阳台,洗衣机放在阳台上。天然气入户后,应将天然器热设置在阳台与厨房内,避免设置在卫生间内,以免洗澡时因排水不畅发生中毒事件。天然气管道若在精装过程中有改动必须经过正规天然气公司的人用仪表测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电气系统
住宅用电大致可分为两种:强电和弱电,强电分插座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等用电设备系统;弱电分有线网络、电视、可视对讲、门禁。空调电最好设计成单独回路,卧室照明为一个回路,卫生间与厨房照明单独设置成各自的回路,客餐厅的照明是一个回路,卫生间插座是一个回路,卧室插座是一个回路,客餐厅的照明是一个回路,厨房插座是一个回路,阳台照明就近编入所在房间照明及插座回路中有线网线、电视、电话线应当设计到客厅与各卧室。各卧室主照明灯应为了主便开关应双控设计,在结构预留管线时,应将卧室装灯的位置预留在除了衣柜外的房间的正中央位置。卧室按2.2米宽的床来设计床头灯、电话与网络的插座位置,视卧室具体大小设置电源与有线电视插座位置。客厅的主灯一般也设计成双控,开关设在靠近卧室的墙与入户门上,有吊顶的客厅一般加灯槽灯带与设筒灯,加了避免装修时二次开槽配管。客厅沙发背部墙上靠沙发左右两侧应设计有电源、网线,电话线插座。电视背景墙上同样应设计有电源、网线,电话线插座。公共部位的楼梯间照,应采用红外线或声控控制,一般来讲,红外线要优于声控。对于外墙、屋顶的泛光照明,在不同的城市要求来一样,在初期投资施工由开发商负责,日后的用电由市政提供,时间设定控制。
五、精装施工过程中机电通病
就目前来讲,在大多数的家庭精装修过程中,多是注重装修后的效果及美观,却并没有太过在意机电施工质量,从而导致机电施工存在隐患,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点:
(1)、在日常生活中,热水管并不保温,导致在北方冬天使用时需要放较多冷水来等待热水,并且放出热水后还会在使用过程中降温;
(2)、电线管施工不是先施工电线管、后穿电线,而是一起施工,或者将电线直接埋在墙中,导致日后维修,只能打墙破坏装修进行;
(3)、在吊顶内的电线并没有穿电线管而是直接放在吊顶内;
(4)、在电线管内有电线接头;
(5)、电线接头经常性出现结合不接的情况。
六、结束语
在住宅中机电设施的单套房子造价也许并不算高,但是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却也是一笔不菲的数字,如果预留预埋阶段就能从住户生活化、方便住户使用的角度出发,并能更多的考虑到以后精装房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设计的话,就会对住户精装修及其后续使用带来莫大的方便,同时减少浪费,相应国家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
参考文献:
[1]王剑.公路机电项目改造工程的体会[J].石河子科技,2009(03):145-146.
[2]林池.论机电项目施工方全过程经济管理[J].广东科技,2007(12):112-113.
[3]王均.浅谈万家寨工程机电项目管理[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0(0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