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代建筑范文

近代建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代建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代建筑

第1篇:近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 近代建筑 徽州 “西化” “徽化”

中图分类号:J59;TU-8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徽州近代建筑是指徽州地区建造时间在历史学所界定的近代时期,即1840年至1949年期间建造的建筑。徽州近代建筑反映了徽州地区从传y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徽州社会近代化的直观体现。而且,徽州地区位于中国内陆,较于大部分开埠城市近代建筑有其扎根地域文化所表现的特殊性。因此,徽州近代建筑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福州大学的朱永春先生在《徽州民居》一书中将徽州近代建筑分为了三类,一类为“徽式”建筑,其建筑风貌延续了传统民居的发展轨迹,体现出传统徽州建筑的风貌特征;另一类为“西化”建筑,其特征是在徽州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建筑元素,但整体建筑仍然体现出了较强的徽州建筑风貌特征;第三类为“徽化”建筑,其特征为整体上学习西式建筑,同时吸收了徽州建筑的建筑平面功能布局,其建筑风貌已经基本偏向西式风格。其中,“西化”和“徽化”两类建筑出现了近代化的特征,体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的过程,因而是徽州近代建筑中应当关注的重点。本文将结合案例分析近代时期徽州地区“西化”及“徽化”建筑的风貌特征,将其与徽州传统建筑进行对比,比较其差异,总结徽州建筑在近代时期风貌特征的变革。

1西化建筑的风貌特征

徽州近代西化建筑体现了近代时期徽州建筑对于西方建筑文化表面及局部的模仿。这一类建筑的数量不多,具体案例有黟县南屏小洋楼、南薰别墅、旌德县江村黯然别墅、婺源县豸峰村涵庐等十余栋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西化建筑沿用了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及空间形态,建筑体量并没有较大改变。而在建筑立面上,西化建筑学习了西方建筑的部分特点,将开窗面积增大,并且多设有窗楣,使得西化建筑具有了“洋味”的同时更增加了建筑立面开放性,并体现出了一定的设计性。总体来说,徽州近代西化建筑仍然体现出了较强的徽州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

1.1 开放性

徽州传统民居强调封闭性,外墙很少开窗,且开窗面积很小。正立面的主要立面构图元素即为门楼或门罩,或配以少量窗洞口。侧立面多为封火山墙,即马头墙,多高于屋脊,主要为三峰、五峰,马头墙根据建筑的平面形式而改变,使得侧立面显得较为丰富,但仍然以实墙为主,少有开窗洞口。近代传统民居延续了此种风格,依然体现了较强的封闭性,但是相对于传统建筑,这种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若将实墙视为底,门、窗等洞口视为图进行对比,通过图底关系的比例可以得出建筑立面的虚实比,继而可以看出其封闭性的具体程度,如图1-1和图1-2所示。

近代徽式建筑(图1-1)的立面虚实比通常在1:20~1:30之间,而西化建筑(图1-2)的虚实比通常在1:1~1:10之间,这大大超过了徽式建筑的虚实比。西化建筑立面虚实比的提升代表着建筑的开放性和相对开窗面积提高,建筑整体的封闭性降低,这反应在建筑功能上便是采光通风的效率提升,而传统徽州建筑的采光通风主要依靠天井空间,因此徽州近代西化建筑对于天井空间的需求逐渐降低,天井逐渐趋于闭合,如宏村镇刘宅及旌德江村黯然别墅便是闭合了天井。

1.2 有序性

传统徽州建筑的立面主要有4个元素,即门楼、洞口(门洞、窗洞)、屋顶、马头墙。而且,这些元素的数量也是相当少,这样就使得整个建筑立面相当简洁,变化较少。建筑立面主要由黑(屋顶)、白(实墙)、灰(砖雕、墙体)三色构成,形成了徽州传统民居的大体风貌。近代时期,徽州地区“西化”建筑增加了开窗的面积和数量,并对窗的形制做出改动,增加了拱形窗及几何形的窗楣,通过窗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具有设计感的建筑立面。

如黟县南屏村小洋楼。其大面积地使用了拱形窗及窗楣,通过拱形窗、折线窗楣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建筑的立面构图方式。以小洋楼西侧立面为例,墙面共有窗洞口10个,其中一层有7个,二层有3个。一层每两个拱形窗中夹一小方形窗,并都设置了折线形的窗楣;二层设置了三个拱形窗,窗间距相同,无窗楣。这样的排列显示出了现代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法――重复与对比。显示了徽州近代建筑对于建筑立面设计新的思考。

其次,对于山墙的设计也有突破了传统马头墙的形制。如旌德江村黯然别墅,该建筑在正立面二层顶部加了一排窗户,以满足采光通风和观景需求,使得整个建筑的封闭性降低。而在侧立面上,黯然别墅虽未大面积地增加窗扇及窗楣,但是却设计了新式的山墙。其山墙并非堆成形式,而是沿着屋顶坡度的迭落呈现出一种阶梯状的轮廓,与屋顶相呼应,显示出了一种新的立面构图方式(图1-3)。

除此之外,立面设计上面设计上还增加了新的元素作为装饰。如婺源县豸峰村涵庐,在建筑东侧的厨房立面上,不仅运用了曲线的山墙,更沿着曲线刻印了英文字母进行装饰,而且由于徽州地区对于英文几乎不了解,工匠还将字母D刻反了。这种以英文字母作为立面装饰的手法在徽州地区可谓绝无仅有,这也正印证了当时对于西方文化表面的模仿。

徽州近代“西化”建筑在建筑立面上部分体现出了西式建筑风貌,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有序性和开放性。但是整体建筑风貌仍然体现出了徽州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建筑的主体颜色仍然是黑白灰三色,墙体建筑材料仍然以空斗砖外抹白垩为主。建筑立面仍然以平面为主,较于近代徽化建筑在立面上的凹凸手法所形成的雕塑立体感显得过于单薄,而这些也反应了徽州近代西化建筑对于西方建筑文化的吸纳仅仅是停留在了建筑元素表面的模仿这一局限性。

2徽化建筑的风貌特征

徽州地区近代徽化建筑在建筑整体风貌特征上已基本接近西式建筑。其数量较少,且建筑的建成年代相对较晚,如黄山区耿城镇沟村知还山庄、屯溪老街137、139、141、143号等建筑。相对于近代传统徽式建筑和西化建筑,其建筑风貌显示出了西式建筑的风格,其建筑立面更具有设计性,强调轴线对称,突出中心与规则的几何形体,运用三段式构图手法,追求外观端庄与雄伟,完整统一和稳定感。

徽化建筑在立面造型上运用了更为丰富的建筑元素,如西式立柱、拱券、线脚、檐口等。建筑使用了腰、突出了石柱等立面元素,凸出的腰线、石柱既分割了立面,又使得建筑立面凹凸有致,形成了强烈的立体感和雕塑感,塑造了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另外,徽化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立面比例的协调关系,如屯溪老街139号,其凸出的石柱将建筑在横向上分割成了三部分,左侧和右侧柱间距b,中间为入口处,柱间距为a;而水平腰线又在竖向上分割成了三部分,即一层高度h1、二层高度h2、女儿墙高度h3如图5-X所示,a=h1=h2(数值都在4-4.5m内),而b=h3(数值都在1.6m左右)=0.4a。可以发现徽化建筑在立面设计上对于建筑各个部分的比例相当重视。

知还山庄是徽州地区少有的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其整体建筑风格已经趋于西式风格,但是其建筑平面排布仍然延续了传统徽州建筑的平面形式,同时在立面造型上也沿用了徽州传统建筑的一些建筑元素,如柱础(图2-3)及雀替的使用。但是其建筑立面设计中运用了大量西式建筑元素,如变异的爱奥尼克式立柱(图2-4)、石质栏杆、拱形门窗、百叶(图2-5)等。据相关资料显示,知还山庄的建筑设计图纸由武汉专门运回而兴建的,这也是徽化建筑对于设计概念重视的一个佐证。

3建筑风貌的演进

徽州近代建筑在风貌特征的总体趋势可以归纳为一个由局部模仿到整体吸收的过程。近代早期的建筑只是局部模仿了西方建筑元素,整体建筑仍然体现出了传统徽州建筑的风格。这一时期的西方文化由到开埠城市经商的商人和留学生所带回,他们精神上仍然推崇徽州传统的儒道文化。这就造成了他们中的大部分心理上仍然认为徽州儒道文化更具有优越性,对于西方文化仅仅是猎奇的态度。因此,对于西方文化他们仅仅是停留在表层,而且将表层的西方文化再加工,这反应到建筑上便是对于西方建筑语汇的模仿,或是使用西方建造技术、建造材料。而当近代建筑发展到后期,这一时期,先是光绪年间对于教育的改革以及对于科举制度的废除,到清王朝灭亡,再到民国的建立,这一系列变革对徽州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时,传统的徽州社会制度已经开始动摇,因此对于西方文化所代表的新文化的学习便由局部慢慢深入到整体,形成了具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徽化建筑。

徽州地区范围广大,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影响而产生变异的建筑相对于建筑总数而言实为少数,它们只是零星分布在徽州各个村落中,并没有发展成整体现象。因此,徽州近代建筑所处的建筑环境――即村落和聚落的整体环境并没有得到相对的发展,基本停留在传统徽州村落的格局和布局状态。这样,建筑亦是失去了整体演变的土壤。所以,整体学习西方建筑风格的徽化建筑在徽州地区数量屈指可数,这亦反映出了徽州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

4结语

徽州近代西化和徽化两种趋势的建筑在立面造型特征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更具开放性和设计性。传统建筑的极度封闭到西化和徽化建筑的逐渐开敞的过程正是徽州传统文化逐渐衰弱、西方建筑文化逐渐渗入的体现。但是,无论是在西化还是徽化建筑中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发现徽州传统建筑的建筑元素,这正是徽州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体现。因此,从徽州近代西化及徽化两种趋势的建筑的风貌特征的变化上可以看出,近代时期,类似于西方文化的新文化只是被部分吸收,徽州地区的传统建筑文化仍然占主导地位。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徽州近代建筑发展演变及其特征研究”资助 (编号.KJ2015ZD13).

图片来源:非特别标注处均为作者自摄或自绘。

参考文献

[1] 朱永春.徽州建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 梁俐.论清末民国徽州民居的变异[J].小城镇建设,2001(09).

[3] 过伟敏,刘佳.镇江近代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4] 张明皓,张艳锋.中西合璧 黯然别墅――江村的一座古建筑测绘与分析[J].古建园林技术,2006(01).

[5] 贺为才,张泉.清末民初着“洋装”的徽州宅第[J].南方建筑,2011(01).

[6] 刘金详.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J].中国艺术,2014(01).

第2篇:近代建筑范文

本文主要就近代天津中西合璧建筑的背景、形式特点、设计方法等三个方面法来阐述近代建筑对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中西合璧;天津;近代;融合;建筑环境设计

1天津近代建筑环境设计的背景

19世纪后期,西方列强侵入中国,由于九国租界在天津的设立,使其成为近代史殊的城市。此间,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留洋归来的建筑设计师,给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冲击。首先,处于近代的天津建筑,正值国际建筑的发展。此时城市建设因租界也发生改变,英、法租界形成古典主义银行建筑风貌,法租界劝业场一带形成新的商业中心,自成体系的意租界成为住宅区等等。中西建筑风格杂糅直接影响近代天津形成独特建筑风貌。其次,在这一时期内,西方各国建筑还基本上都处在由传统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洛可可可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折中主义建筑等。中西建筑元素融合,是形成独特建筑风貌背景的关键原因。

2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相融合的建筑形式及装饰特点

2.1近代建筑的主要形式

较短时期内各种类型、风格的西式建筑一起涌入天津,与以往的建筑形式互相交织到一起形成新的建筑风格,主要的建筑形式有以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为主的建筑,不同历史时期样式的结合的建筑,异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的建筑。

2.2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相融合的建筑装饰特点

(1)建筑装饰以雕刻为主,简洁实用。

(2)延续西方建筑的简化、折中、抽象.

(3)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的杂糅融合。

(4)本土文化受南北方各地习俗的影响。

3近代天津建筑环境的主要设计方法

3.1西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有机结合

东莱银行是典型的欧洲折中主义与中式元素交融的作品。建筑顶层塔楼西式攒尖顶,将西洋尖顶与中国传统的圆锥形屋顶相结合。其建筑入口的柯林斯柱廊与中国方形回纹图案柱头相搭配,西式建筑的建筑风格中带有中式元素,装饰纹样十分丰富。

3.2西方建筑形式与传统本土建筑材料相结合

疙瘩楼是本土建筑材料与西方建筑风格融合的杰作。其建筑外壁采用琉缸砖,并因其斑驳凹凸得名,老百姓称之“疙瘩砖”或“过火砖”。建造师运用琉缸砖材质营造出肌理变化的建筑立面,达到了天津传统本土建筑材料与西方建筑风格的统一,在气氛上加强了西化建筑在当地的自然性与融合性。

3.3天津本土装饰元素在西方建筑在的运用

大清邮政津局是当时中国邮局的心脏。在建筑艺术史上,是西方建筑与天津传统砖雕石刻艺术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建筑外墙采用中国传统建材青砖砌造,配以美丽的砖雕花图案。窗户大部分采用弧形拱券,窗间搭配精美的砖雕纹样,并用传统的砖雕技术雕刻西方纹样,立柱采用罗马券柱式,使建筑显得连续而饱满。

4近代天津建筑环境设计对当代设计发展的启示

4.1近代建筑对现代建筑发展的有利之处

第一,有利于打造城市文化地标。中西杂糅式的建筑装饰手法在天津近代建筑中被充分表现。第二,影响城市建筑的装饰手法。“中西交融”与“中国本土建筑形态”的结合对建筑业产生了极大地启迪。

4.2近代建筑队现代建筑发展的弊端

第一,削弱城市建筑本土特征。天津的西方建筑形式,在给天津城市带来新风貌的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城市建筑本土特征。第二,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运用。西化的文化模式会导致中西审美的趋同性。

4.3由近代天津建筑对现代建筑环境设计发展产生的建议

第一,注重本土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带有地域特点的本土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呼吁保护的。让中国更多地建筑在时展的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具有本土文化特点标签的象征。第二,沿袭城市发展脉络,保护城市特色。在进行现代建设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原城市独特风貌。用新技术新材料去修复老建筑,维护好城市建筑发展的脉络,对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具有重要意义。

5结束语

传承中国带有区域性的传统文化元素,使本土文化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沿袭城市发展脉络,对现代建筑环境设计设具有极大的意义。

作者:赵亚 钟意 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第3篇:近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开封  近代历史建筑  保护  再利用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中庭的利用:开封市东部的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因为多年失修无人管理,现在已经岌岌可危,其平面布局采取环形单廊形式,中间围合了一个很大的院落,目前空间开发利用起来效率不高。采取将院落空间转换为中庭的方法,就能够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内院插入一个中庭,甚至是一个含夹层的中庭,使无用的内院变成了一个阳光明媚、舒适时尚的采光大厅,能够有效增加大片的使用面积,而且同时丰富了内部空间。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将内院或通道转变为中庭可能减少自然采光,因此中庭的顶层建筑材料应尽量选用透光材料。

    夹层的增建:夹层也使增加使用空间的有效手段。开封近代的建筑,由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所限,不具备像空调这样的现代化通风设施,为通风采光需要,往往建造得高大宽敞,加之当时人们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建造高大宏伟的建筑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追求,那时建筑层高往往比现在高得多,这样就对老建筑进行夹层改造利用提供了空间基础。局部夹层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而且能造成空间对比,形成丰富、动人的层次。比如说开封的近代历史建筑像国民大剧院等具有前厅功能的公共建筑,改造利用时可以在入口处构造了一个夹层,能够使面积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大的入口大厅有了高敞、丰富的空间感受。不含有前厅作用的像是商业建筑也可以在改建中通过夹层手法则是增加使用空间,具体做法有比如可以从二层楼板悬挂了一个钢结构夹层等。

4 结 语

    2011年2月28日开封被命名为宋都古城文化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这样虽然对开封的宋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注意开封的近代建筑资源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在大力发展古文化的基础上是否能关注一下城区的近代建筑街区的状况。而想要真正扩大开封近代建筑的保护数量,使众多的历史建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成为不该消失的风景线,历史建筑的各种价值最终活跃在社会经济文化中。只有靠市场机制下的再利用开发才能完成,依靠市场机制筹措保护基金,建立保护为了利用、利用促进保护的新体制,是我们必须与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

第4篇:近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电影 建筑 装饰

一、电影的传入

1896年8月11日,一个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内“又一村”茶社放映了一部风景短片,这是在中国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此后,电影的放映活动逐渐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大、中型城市多了起来。除了一部分守旧者将之视为“西入搜集人眼精华之法”外,大多数中国观众对于观看电影均怀有莫大的兴趣。

不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电影市场,基本上为帝国主义所垄断。解放前夕。上海有电影院51座,大多数影院的影片都受美国好莱坞制片公司控制。据不完全统计。1945年至1949年五年间,上海共放映英、美影片1896部。其放映数量远远超过国产电影。因此外国的电影对国人的影响占主要位置。

二、电影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在建筑装饰领域,精神思想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对建筑装饰倾向性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电影作为一种媒体,是通过一种重复性灌输的广告效应影响人的观念,从而达到对建筑装饰的影响。所不同的是,电影还有些直接的物化对应形式。如电影院的建设,以及电影中直接的西方建筑装饰画面,都可以对人产生影响。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电影对人们的影响方式主要是通过一段有着一定背景的故事,通过故事本身的感染力加上画面效果,其在画面上所出现的建筑装饰形式对于非建筑师而言。更多的是传达一种模糊的建筑装饰风格观念。对于建筑师来说,除了这种模糊的建筑装饰风格观念外,还有一种灵感。但电影开始在中国普及的时候,外来形式的建筑装饰在中国国内已经有很多实例,建筑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大可不必一定按某个电影的某个镜头,通过数次去电影院对某镜头所出现的某个外国建筑进行详细记录,因为镜头显现率不高。对于某个建筑装饰重复多次长时间的在一个电影中出现的情况不多,但瞬间镜头的确可以制造灵感,并对建筑师有启示作用,但这并不是电影对建筑装饰影响的主要方面。

简单地说,电影既然作为媒体,就有着媒体的特殊宣传作用。其针对的主要是在心理层面,并非影响近现代中国建筑装饰变革的因素都一定要有相对应的具体某个建筑某部分作为此因素的物化形式,也就是说这种变革并不是一对一的实物模仿,而是有了整体思想上的变化,然后再由思想上的变化产生部分物化形式(指建筑装饰元素)。所以说电影对近现代中国建筑装饰变革的影响主要应在思想层面,而电影画面所显示的建筑装饰影像对中国建筑装饰变革的影响也并不能说就是一对一的影响方式,而是以媒体的特有方式施加它的影响,即思想――物化形式,表现在近现代建筑装饰上,就是通过宣传一种西方的生活方式,从而以隐性的方式促进外来建筑装饰元素在中国的推广。在对近现代中国建筑装饰的影响方面,与报纸有很相似的地方。即通过“形象”宣传作用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对建筑装饰的影响。

事实上当我们仔细分析中国近现代建筑装饰的演变过程,我们就会发现,虽然这种演变是与功能、材料等有着很大的关系,但中国近代建筑装饰的变革更多的原因是在人们的观念方面。例如很多商人将中式建筑的门面改为具有大量西式装饰元素的门面,为的是招揽生意,吸引顾客,这种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完全的心理过程。根本涉及不到功能、材料等其它的原因。

西方的技术、材料早就进入中国,而西式的建筑装饰来到中国的时间就更早了,从传入到采用并不是同步的。所以从这个现象上来看。心理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而作为电影这种娱乐行业来说,它本身又是一种媒体,有着媒体的共性:宣传作用。因此电影对建筑装饰的影响也主要是在思想方面:即电影通过对人思想的影响,从而间接的影响到建筑装饰。

关于电影的宣传作用。在国外早就开始注意到了。“要把一个宣传观念深植入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这一观念在娱乐片里体现出来,这样人们根本不会意识到他们在接受宣传……电影,作为大众媒体,要成为好的宣传品首先要成为好的娱乐产品……最好的宣传是以看不见的形式发挥作用,它渗透到整个生活中,但公众却对宣传家的动机一无所知。”电影的宣传魅力就在于此。电影的这种宣传功能很快就被西方国家发现并利用。也就是说,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装饰的变革进行宣传是完全可能的。只是在建筑装饰上的宣传是非主观的而已。

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强势表现体现在很多方面。建筑装饰是一个很直接、很普遍的强势表征话语。发达地区采用西式建筑装饰比较多,作为外部明显视觉环境的西式建筑装饰。等于是在不停的传达给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种信息:这里是发达的。而发达的表象就在于这些建筑装饰,每一点的装饰都在向外渗透着这种“强势”。而发达地区的标志除了笼统地说是经济的繁荣外。有很多的具体表现,从人的穿着打扮到人的思想意识等等,在当时电影业的发达也是发达城市的象征之一。与城市的其他方面共同造就了“强势”的气氛。

第5篇:近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我国近代建筑  多元文化  历史见证  探讨

所谓我国的近代建筑,就是指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以及历史时期中所建设的国内建筑。一般而言,从建筑的样式以及表现形式来看,我国近代建筑主要分为西式建筑、传统建筑以及新式近代建筑等三个类型。在我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经历了二十余代皇帝的改朝换代与更替,在文化方面也曾经有过很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依然是单一的一元文化体系。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与背景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近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基本方法以及建筑原则都是融会贯通的。1840年以后,我国开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近代社会,由此拉开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进程。期间,我国近代建筑也被动地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影响与推动,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二是对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见,这两个方面建筑文化体系的相互作用下,不仅构成了我国近代建筑体系的主要框架,而且也使得了我国近代建筑呈现出中西结合的错综复杂的发展现状。本文认真探讨了在多元文化下我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见证,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思考与探索,以期全面推进我国近代建筑的保护与研究。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式建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的近代建筑主要是以模仿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建筑为特征的。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各地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极不平衡。一般而言,在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因为受到新兴轮船运输业的影响,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很多城市较早地作为商埠对外开放。因此,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及观念的影响,在这些沿海、沿江城市先后出现了一些西式建筑。我国的西式建筑,主要以北京的东交民巷使馆、资政院、大理院等建筑为代表,其设计一般都是由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建筑设计人员完成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大部分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几乎处在同外界隔绝的状态,因而表现为强烈的传统建筑思想与文化。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传统建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传统建筑主要以模仿古代建筑或者对其进行改造、创新为基本特征的。这一时期,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一个方面显示了来自世界近代建筑思想与体系的影响。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人员面对西方列强入侵而激发的强烈民族思想及意识。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碰撞、融合与交叉作用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在二十年代建筑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群、国立北平图书馆以及燕京大学校园建筑等。值得深思的是,我国所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群,其设计都是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者建筑设计人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我国近代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建筑人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与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式近代建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近代建筑受到了欧美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一些新式近代建筑逐步兴起。在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开始进入了极为重要与关键的发展阶段,并以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兴办为标志的。同时,我国近代建筑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日益完善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体系。实际上,早在二十世纪之初,我国建筑设计人员就在北京、南京等地做了一些尝试。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也有着很多建筑设计作品出现,丰富多样,纷繁复杂。但是,如何把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则依然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之一,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今天,虽然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那么强烈,也不是伴随着战争而来。但是,我国建筑设计人员也必须跳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几千年历史文明,尽量实现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国近代建筑史上,建筑设计人员创作出许多重要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都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必须加倍珍惜与保护。而且我国近代建筑作为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这也应当成为保护我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

4.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加快,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已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正在积极付诸实践。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高度重视。而我国近代建筑多元的历史、文化与价值,正逐步在世人的面前展开。 

参考文献:

第6篇:近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青岛里院;空间模式;属性内涵;场所精神;传承与创新

Abstract:Qingdao Li-courtyard is a kind of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mass-building built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for people with low income. It came from European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buildin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ourtyard of northern region. As the carrier of Qingdao ordinary life, Li-courtyard has a dual function of both business and residential. It reflects the distinct patterns of characteristics on urban space, architectural pattern, function layout, space sequence and etc. Space pattern can carrier spatial property, and it can create the spirit of place together with users. We should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patter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s of users, and express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faithfully. This is the key to protect, heritage and innovate on architecture culture.

Key words:Qingdao Li-courtyard ; space pattern ; spatial property ; connotation of place ;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0-91(6)

1 地理环境与时代背景

青岛位于黄海海岸、山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青岛属温带季风气候,同时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夏季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风大且温低,主导风向为东南风。1892年清政府在此处设海上防务,称其为“胶澳”。1897年德国策划 “巨野教案”并于第二年迫使清政府签署《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划定胶澳租借区范围,约定强租胶州湾99年。1899年10月德皇威廉二世将其命名为“青岛”,意图将其建成自由港、殖民地的发展典范[1]。

从1899年开始,德政府投入巨资加大对青岛市政及工商业的建设力度。1900年6月14日,德殖民政府颁布《德属之境分为内外两界章程》,严格界定欧洲人与华人各自居住范围,划定欧洲人居住在城市南部海岸附近,华人聚居和集贸的区域则位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同年,德殖民政府正式推出青岛城市总体规划,当时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结合青岛已有建筑与自然地形,城市道路采取自由曲线形态,以棋盘式交叉为结构方式,如此形成近似方块形的街区形态。随着港口、铁路的开通,青岛工商业蓬勃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迫使殖民政府于1910年做出第二次城市规划。此次规划面积增加为80平方公里,人口15万左右,比10年前增加了一半,可见城市发展之迅速。出于促进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规划中消除了欧华分区界定。据统计,自 1898 至 1914长达十七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德财政总计投入21016.9 万马克用于青岛城市建设[2]。

德占之前,青岛当地民居建筑采用中国华北地区典型的传统三合院、四合院形制。土坯泥房,一家一院,中轴对称,坐北朝南,这些符号赋予青岛民居典型的中式传统建筑特色。德占青岛之后,作为港口城市的贸易优势与工业化发展吸引了大批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生活,城区人口迅速膨胀;同时,1911年之后,随着封建帝制的崩溃,中国传统的大家庭面临解体,小规模家庭日渐增多,这些都成为推动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房地产商人从政府手中购买地块,结合中国北方传统的院落式住宅格局,建造了大量两到三层商住两用的、院落式集群住宅以供应外来人口租住,称为“里院”。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里院建造达至鼎盛时期。据1933年青岛市社会局统计,当时全市计有506处里院,房间计有16701间,住户10669家[3]。德占时期建造的里院多为2-3层带回廊的砖木结构楼房,属于里院早期类型;民国中后期则出现4-5层的砖混结构楼房,属于里院后期类型。单个里院的规模大小仅受限于所在地块面积,一个里院可容纳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住户。每组里院建筑之间紧密相接,因此建筑密度相对较高,从而可容纳更多住户。里院内部庭院属于居住者共有的半私密空间,而其临街建筑的底层则多用作商铺,属于城市公共空间,如图1、2所示。

2 青岛里院建筑空间模式特征

2.1 住宅街区及里院格局模式特征

2.1.1 住宅街区格局模式特征

德占青岛期间殖民政府颁布了细致严谨的建筑法规。比如,规定欧人区建筑物檐高不超过18m,楼层最高3层,建筑占地面积小于基地面积的60%,临街立面与道路平行,建筑立面形式不得重复,建筑风格必须具有欧洲文化特点,等等。虽然对华人区没有明确规定,但华人区住宅的建造肯定受其影响。如图3所示为原属华人居住区的大鲍岛区域街区规划及里院建筑群。大鲍岛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每块街区长度在30-70m之间,长宽比大约在1:1-1:6左右,充分凸显出方形格局模式特征。图4、5所示为大鲍岛区域四方路街区里院平面布局与立面图,街区总边长约为66m,由八个2-3层的里院靠背对接而成,每个里院只设一个出入口与街道相连,每个里院地面高度不尽相同。大鲍岛街区之间路宽10-12m,两侧建筑高度亦在10-12m之间,沿街建筑立面随道路坡度呈梯级状起伏,使城市街道呈现出阔朗明亮、规整有序而又富有节奏的空间意象[4]。

2.1.2 里院格局模式特征

青岛里院是由中国开发商为满足中国人居住要求而设计建造的集群住宅,一定程度上具有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内向性特点,体现出脱胎于传统北方四合院的发展脉络。由于院落空间为里院居住者所共有,因此轴线的作用仅在于组织建筑,而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伦理内涵;更由于里院建筑须平行城市道路走向设置,因此坐北朝南的传统建筑意识大幅减弱。为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建筑面积,开发商除沿地块边界设置建筑外,还在庭院内设置公用设施,如上下水、卫生间,或增设建筑将庭院分隔为二,由此使里院格局在方形或长方形的基础上呈现多种形态,最为典型的格局是口、 日、 目、凸、L及斜角梯形,如图6所示,由此形成独院、两进院、三进院、套院等多种院落格局[5]。无论采用何种形态及院落格局,里院格局均呈现出内向聚合、组团明确、层次清晰、灵活规整、随形就势的模式特征。

2.2 里院空间功能布局与序列模式特征

青岛里院是一种结合了中式传统合院与西方回廊式建筑的商住一体式多功能住宅楼,将居住、商贸、社区组织与城市管理等功能集于一体。在当时社会发展阶段,针对人口膨胀的问题与实现有秩序的城市生活目标,青岛里院作为一种集合多种功能的综合解决方案,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2.2.1 居住功能布局模式特征:

里院建筑的居住功能由两类空间承载,一是居中的庭院,二是以轴线对称的布局模式设在庭院四边建筑内部空间;此二者同为构成青岛里院居住功能布局模式的重要元素,缺一不可。其中对建筑内部空间来讲,除外墙面临城市街道的底层房间侧重商贸用途之外,其余房间均用于市民居住。

(1)建筑内部空间布局模式特征

建筑内部空间为居住者提供家庭独享的私密生活空间。以图7所示向阳里院为例,该里院系建于德占时期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为套院式格局,里院大门与城市街道直接相接。里院共计二层,每层用固定砖墙依次划分成多个房间;其中与里院大门相接的方形部分规模较大,约可容纳15-20家住户。除一层用于商贸的房间划分成单间之外,其它全部用于居住,并根据房间所在位置和面积大小,划分成单间、套间两种房型,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家庭对居住面积的需要;虽然单个房间尺度较小,但集群规模较大。一、二层房间进深一致,层高在4m左右,因此多设有夹层以增加睡眠空间(根据1933年青岛市社会局统计结果可知,当时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一间半的房间,由此居住条件可知当时平民阶层的经济能力)。每个家庭所拥有房间在功能上并没有明确的属性界定,当家庭人员较多时,往往将客厅、卧室、厨房、餐厅混合使用,或占用门前廊道空间[6]。用于居住的房间均将门窗开向庭院,并与U形廊道相接,其中外墙临街的二层房间开有后窗。无论方位朝向,所有房间都处于平等地位,并非像传统四合院住宅那样具有明显的层级结构。卫生间和生活用水供应设施设在庭院中间,并由此将庭院分成两部分。里院大门、门廊、庭院、U型回廊及设于庭院内的外部楼梯,构成里院建筑的水平与垂直动线;作为开放共享空间的廊道由于连接着房间,虽然应属于庭院,但在实际应用中介于私密和半公共之间。里院建筑屋顶外部造型为双坡式,因此,须与其他里院建筑靠背相接的房间屋顶为单坡造型。

(2)庭院布局模式特征

居中设置的庭院是每个里院的中心,为居住者提供了共享的半公共生活空间。脱胎于中国华北地区四合院格局的早期里院,曾一度设照壁于院内正对大门的地方,后因城市用地紧张而逐渐消失。照壁是对空间、领域的私密性的一种强调,虽然消失不用,但由四周建筑围合而成庭院在其空间的领域属性上仍然明确无疑。作为人们生活其内的一个重要的半私密空间、接风雨纳阳光的“能量花园”,庭院具有多种功能,如晒太阳、做家务、儿童游乐、夏天进餐、娱乐放松、宣讲集会等。庭院内的设施一般均为里院成员共享的财产,如卫生间(庭院空间不允许的话,则将卫生间设于建筑转角部位)、生活用水、回廊与楼梯;尤其生活用水区域成为里院成员日常交流与娱乐闲谈之地,回廊则为参与者提供俯瞰的视角和更具主动的关系。居中的庭院将共享设施居中设置,以一种均衡向心的方式昭示着公平共享的理念。

2.2.2 商贸功能布局模式特征

里院作为商住一体建筑,将建筑外墙临街处的底层空间门窗开向街道,并且开间较大,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现代商业意识特征。此种布局既可切实提高城市生活的便利性,丰富城市街道的生活气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城市生活公共空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又不会降低内向型居住空间的安静氛围和安全性。因此,单纯从商贸功能出发,此种布局模式具有强劲的生命力,目前很多商住一体楼盘即采取的此种格局。另外,由于每间商铺面积一般较大,租户还可将其分成卧室和商铺两部分,以形成前店后寝的格局。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里院建筑是用于租售的商品房。建筑内部的居住空间虽然尺度各异,但格局方正,门窗一律开向庭院;空间内部不设有独立卫生间和上下水,缺点是影响生活质量,优点是每个空间都不受功能应用的限制,且因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而便于灵活组合,因此非常利于廉价出租与售卖。

2.2.3 社区管理功能布局模式特征

青岛里院一般只设一个大门与城市主要街道相连,里院内部类似袋形空间,给人提供较高的安全感;与大门相连的门廊较为狭长,昭示一种私密性,使门廊尽头的院落体现出一种与外界隔离的集群领域感。里院内这种具有集群性特征的居住群体,是组成城市社区的小型单元[7]。与福建客家土楼建筑的围合向心作用相同,这种庭院中心、建筑围合的方正式布局为居住者提供互相了解与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同时这种集群共享的环境促使居住者形成团体认同意识。对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城市,这种环绕庭院共同租住的闭合式布局同时又具有开放性特征,居住者对里院内公共空间的平等共享可有效减弱每个居住者的独享占有意识;这种平等共享和团体集群意识相结合,既便于居住者之间形成团体认同,通过邻里互助建立亲密的情感纽带,从而使外来人口能快速融入当地生活、获得城市归属感,又便于社区组织和安全管理。另外,室内空间方正,回廊动线可视,所有建筑面向中心庭院,此种布局模式非常便于管理者掌握居住者日常活动规律,从而为养老机构空间设计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2.2.4 空间序列模式特征

空间序列主要指人在向目的空间流动过程中所穿越空间的前后顺序。里院虽是商住一体式建筑,但居住是其首要功能,因此里院空间序列主要指居住功能空间序列。

城市街道是居住者进入青岛里院空间序列的起始。在由城市街道进入里院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在起标识和导向作用,一是大门入口,二是入口附近的沿街店铺,由于沿街店铺为招徕顾客往往设有醒目的招牌或突出的商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在街道上处于移动状态的人来讲,入口附近的店铺相比较大门入口所起的标识和导向作用更为直接和鲜明[8]。里院入口可设于任何朝向。与里院入口相连的是相对狭长高大而光线较暗的门廊,夏日门廊内凉风习习;穿过门廊进入明亮的庭院,庭院是地面一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区域;过庭院、经楼梯上到二楼,穿过光影浮动的回廊进入私密的房间。里院空间序列及节奏变化特征如下所示:街道与店铺(大开大放:开敞,明亮)入口与门廊(强收束:狭长,幽静)庭院与楼梯(半开半放:半开敞,明亮)回廊(弱收束:狭长,半明亮)房间(收束)。由此可知,对里院建筑来讲,从公共街道到内部房间之间的空间序列已不具有传统四合院住宅空间序列的伦理内涵,但在空间开合、光线明暗方面富有韵律和节奏,并且该节奏由强到弱、由紧到缓呈渐低趋势,与人的心理期许协调一致,并自然止息于幽静的室内空间,此为里院空间序列最为典型的模式特征。

3 里院模式特征的传承与应用

3.1 明确空间属性特征,发展城市文化

居住者所处空间环境的属性特征,会对居住者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者对空间属性的外在认知会逐渐内化为其思维模式,成为居住者行为方式的直接根源;随着人群的扩大,当这种理念认知和行为方式衍变为无意识的群体性模式时,就会引导、带动当地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里院脱胎于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方形围合模式和内向型空间布局,有利于强化居住者对居住功能的属性认知和心理认同;但是,虽同属院落式格局,多家共享庭院与传统的一家一院式居住模式有根本不同,这种超越家庭独享的团体认同无疑会利于社区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同时,由建筑四面围合而成的庭院属于保守安定的生活空间,而底层开向城市街道的商铺则属于现代生活的公共空间;因此,对青岛里院来讲,居住空间的保守性与人员流动的开放性之间、生活空间的私密性与商卖空间的公共性之间、传统居住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与融合,既构成里院空间生动丰富、逻辑清晰而富有张力的属性内涵,同时对居住者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从而赋予青岛城市文化以平等友爱、开放包容、兼具个人与集体意识、打通传统文脉与现代观念、富有热度与活力的文化内涵。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贯通过去与未来的不断积累与发展的过程。深入挖掘青岛里院建筑空间模式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并发扬光大,将会为青岛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3.2 借鉴场所精神作用,创新现代设计

空间模式是塑造场所精神的前提基础与环境载体,使用者的心理诉求亦是赋予空间精神内涵的关键因素。只有当空间所承载的场所精神与使用者心理诉求达到和谐共振,使用者在空间环境中获致归属感和心理认同,才会使空间拥有强劲的生命力。二十世纪初建造的里院,其空间模式特征确与使用者心理诉求和谐一致。里院的服务对象多为进城农民、年轻小家庭及城市中低收入者,他们拥有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空间及邻里认知理念,如院落围合家庭、远亲不如近邻等;因经济能力有限,其诉求的核心是在陌生城市获得一席安身之地。因而,布局简单合理、建筑密度较高、规模尽可能大、便于容纳更多家庭的里院以空间功能明确、价格经济适中而与中低收入阶层的心理诉求相遇合;同时,布袋式围合空间所传达的安全稳定、空间序列与目标心理的和谐一致,均有助于居住者尽快建立空间认可和精神归属;庭院、楼梯、回廊作为充满活力的共享空间满足着邻里之间的社交欲望及娱乐需求;尺度亲切的街道两侧店铺依次排开,既便于经营,又利于生活;因而,亲密质朴的平民情感、充满活力的市井生活就是里院空间模式与使用者共同承载与构建的场所精神,而今这种精神已成为青岛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从青岛里院设计理念与手法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借鉴和重要启迪,无论是进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活化,还是建筑设计创新方面,都要全面探寻相关因素,深入分析空间模式特征及用户文化心理,忠实塑造使二者能和谐共振的空间场所精神内涵,使设计创新与文化发展协调一致,使作品能充分反映所在地区建筑发展的连续性过程,使建筑空间获得强劲的文化生命力。

4 结论

青岛里院是青岛城市重要的构成单位。德殖民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形成的方格网状肌理构成了老城区异域风格面貌,而里院既适应于城市规划格局,又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脉,体现出内涵丰富的空间模式特征。里院以经济务实的设计理念,合理地建立起与地形、气候、文化背景、居住生活、城市经济发展与安全管理要求等诸多因素的良好关系,使里院空间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使城市建设具有延续性和生长性。里院设计理念颇具现代特征,我们应深入研究和思考,力求获得启发和借鉴,从而为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提供动力与灵感源泉。

参考文献:

[1]李东泉.从德国近代历史进程论青岛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J].德国研究,2006(1):52.

[2]曹胜.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的特点与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1):106.

[3]陈雳.宰馐逼谇嗟航ㄖ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7.

[4]赵晓芳.青岛德占时期建筑的美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8.

[5]赵丽丽.青岛老城街区改造模式的探析[J].山西建筑,2011(3):5.

[6]贾倍思,张理晖,杨玉平.中国早期殖民地集群住宅形态学比较及研究[J].中国名城, 2013(5):41.

第7篇:近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

1 近现代建筑的范畴和保护近现代建筑的重要性

中国近现代建筑所属的时间段原则上是按照通史划分的。按照这种划分方法近现代建筑就是指1840年以后到20世纪末建造的建筑。但是作为建筑历史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上溯更早的源头也不是没有意义,不过一般来说还是将近代建筑的范畴界限定为在1840~1949年间建造的建筑。在现代建筑的概念上,则以1949年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分水岭,指1949~20世纪末建造的建筑。

1.2 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对象

旧城改造,老旧居民区改造是利民的好事,不可避免。近现代建筑也不必要全都保留,必然是筛选其中优秀者进行保护。保护对象应当包括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与构筑物。以及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作为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建筑。例如老舍故居,欧阳予倩故居都属于名人故居,故居建筑主要是作为文化载体,其建筑的艺术成就不一定很高。而北大“红楼”(国家文物局)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则属于作为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建筑。一般来说这两者公众一般比较熟悉,常常是评定文物等级和单位保护的重点,所以保护的情况普遍比较好。而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与构筑物这一概念比较模糊,难以圈定,公众了解则较少。这类建筑则需要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和确定。如梁思成先生在这一时期设计建造的建筑就是这一类的代表。这类建筑的保护情况没有前两者好,一般都没有文物和保护等级。在北京就有许多不为大众知晓但很有艺术特色的建筑生存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这些建筑不但类似于危房而且处在随时可能被拆除改建的状态下。

1.2 研究和保护近现代建筑的重要性

在中国建筑史中关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研究与介绍是比较薄弱的一环。它的存在似乎总被拥有更加悠久历史的中国古建筑的辉煌所掩盖,公众对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了解重视不足反过来又制约了近现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事实上研究和保护这一时期的建筑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应给与公正的评价。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过渡和逐渐成长的时期,对于建筑现代化的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个学习西方先进建筑思想与技术的过程,是中西文化碰撞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建筑走向现代建筑的尝试。

在这一时期里中国近现代建筑从对待先进西方建筑的方式逐渐从移植、吸收,走到了融合的境地,也可以说是从照搬、模仿到借鉴与结合中国特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漫长的岁月中,不但建筑类型、建筑设计方式、建筑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连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设备甚至城市建设与规划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革命,这一革命使整个中国建筑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要想反思我国的建筑如何从传统的建筑形式演变成现代的建筑形式,寻找新的建筑设计之路,都应该对这一时期的建筑演变有所了解。如果近现代建筑都被拆毁破坏,想要再来了解就为时已晚。

此外,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建筑作品建成,为城市面貌的改善起到了重大作用,它们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包含了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史实的无字之书,是一个社会和时代的象征,反映了一个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的水平。近现代这一时期因距今不远,保留下的特色建筑在数量上也比较多,很多建筑是以成完整街区、整体村落的形式保留下来的。这样的风貌区对城市建筑风貌的影响比孤立的古建筑还要大。保护好这一时期的优秀建筑对于保存城市历史文脉,反映社会发展历史,营造城市的独特意象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近现代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

2.1 人为破坏问题

在现代城市中大面积旧城改造使近现代建筑面临极大地人为破坏问题。即使在传统建筑保护情况较好的北京,由于对这一时期建筑价值认识的不足和立法的滞后,许多有价值的建筑已被拆毁。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现存的有保留价值的近现代建筑较少。崇文区,宣武区改造幅度较大,很多建筑没有保留。东城和西城的情况较好,但仍不能完全保留下历史的遗产。在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许多由民国特色的这一时期优秀建筑也已被拆毁或面临拆毁问题。在广州福建等南方地区除了城市改造对城区优秀近现代建筑的破坏外,一些风貌村落也面临危机。如不加强保护力度,旧城乡区域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将会成片消失。整个城市的文脉将会断裂,城市的独有特色也会被淡化

即使没有被完全拆毁,一些优秀近现代建筑在周边环境的改造中也会部分受到人为破坏。如棉花胡同马氏大门上部的石雕部分就不知为何不翼而飞了,虽然大门的下半部保留了下来,但其最具艺术价值的部分却已经消失。还有一些居住建筑被居民部分拆毁改建或是被随意种植的庭院植物攀爬覆盖,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2.2 自身老化问题

这一时期的建筑很多都使用了砖石结构,主体结构尚完整,但受风化等自然原因,存在材料变形、地基下沉、屋面漏雨等问题。还有一部分这一时期的建筑采用了木构架,或是在楼梯楼板及一些重要的装饰部位采用了木质材料。这些地方就比较脆弱,要马上采取专业的防腐保护措施,有些地方还应进行必要的修葺。如朝内大街81号西楼则是很有特色的西式建筑,外墙石质部分保留完整,但他的楼梯楼板部分都是木制的。因为闲置,如今已腐朽到不能承受普通人的负重,如果不尽快重新修葺,整个内部结构都会坍塌。北京的一些民居上的木雕装饰很有艺术价值,但由于缺少防腐处理,居住于期内的居民也无法进行专业的保护。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这些历史遗产就将不复存在。同时建筑外部的爬墙植物也应进行修剪,使其不要完全遮盖了建筑外观并对建筑产生破坏。

2.3 移居移建和改建问题

有时为了保护重要建筑和风貌区需要搬迁住户。这种搬迁有些时候是必要的,但一般情况下移走居民空置房屋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古语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建筑在有人居住使用的情况下反而不易腐坏,闲置建筑的破败有时更胜于居住者的破坏。在广东周边的一些这一时期的风貌村就处于无居民居住的状态,建筑缺乏日常维护而腐坏的现象就十分明显。

对于确实无法原地保护的建筑移往异地重建也是一种保护方式,而有些建筑只能保留外观,内部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建才能比较有效地利用和保护。移建和改建对近现代建筑保护来说都是可行的,但一定要由专门人员介入,听取专家意见,不要草率进行。

3 近现代建筑保护的设想与建议

3.1 立法保护

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的一个重难点集中在大面积旧城改造区域。如不加强保护力度,这一区域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将会成片消失。整个城市的文脉将会断裂,城市的独有特色也会被淡化。为了避免这种破坏要把优秀近现代建筑纳入文物保护范畴。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现代建筑应由各级人民政府及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保护要求和环境控制要求。

立法保护十分重要也十分见效。在北京给予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等级后,一些建筑不再面临被拆除的危险。在南京,进入保护名录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公示后将受到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条例》保护。这些建筑有多处曾被列入拆迁对象,而立法以后这些建筑也终于从挖掘机下被抢救下来。

另外,各地的地方法规还出现了与国家立法相矛盾的地方,国家法律已经制定了文物和历史建筑两大层次的保护制度,地方的近现代建筑保护就应该与时俱进,全面和上位法对接。

3.2 明确权属

保护上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权属。在普查中可以看到,保护得比较好的建筑都明确的属于某个单位,并且一直有人在使用。而有所属单位却被闲置的建筑普遍没有被使用着的那些保存状况好。而那些权属不明确,被多人使用或是无主闲置的建筑受到的破坏就比较严重。明确权属的同时还要明确保管的责任,避免私自的拆除和破坏。明确权属也使立法保护能依法执行并能避免混乱的移居改建。

3.3 圈定保护范围

对于已经确定的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必须规定保护范围,在其保护范围内原则上不进行可能对建筑原有风貌构成不利影响的建设活动。而对建筑原貌有恢复和改善作用的建设则可提倡,比如王府井东堂(圣若瑟堂)周边环境的改造就使得教堂更易被公众观赏,并成为游客喜爱的游览休憩区域。在旧城拆改中完全可以将优秀近现代建筑周边无保留价值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拆除,在保护范围内进行绿化景观布置,成为新建城区居民的休闲活动地带。

3.4 加强研究和宣传

近现代建筑是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近现代建筑其建筑结构与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的建筑结构也完全不同,其保护维修技术也具有特殊性。解决这个层面的问题需要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和专项资金的支持,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近现代建筑内涵和保护技术的深入研究。应定期对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由于近现代建筑数量比较多,不但有许多优秀建筑还负担着居住和公众使用的任务,而且也还有许多优秀建筑还没有列入保护范围,所以不能仅仅依靠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必须加大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都能了解近现代建筑所蕴含的价值,从而能自觉加入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意义与价值[J].新建筑论坛,2004:64-65.

[2]王世仁,等.宣南鸿雪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7.

第8篇:近代建筑范文

有人说,节约是生产力低下的自然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丰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提节约是否不合时宜?有人说消费是生产的牵引机,是现代化列车不可缺少的车轮,倡导向节约型社会转型是否守旧落伍?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

一场金融危机的来临,让我们认识到节约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出“新节俭主义”的倡导。所谓“新节俭主义”,不再是过去的节约一度电,一分钱,一件衣服,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对付物质贫乏的口号,而是对过度的奢华,过度复杂的摒弃,是尝试为快节奏生活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减负的方式,其本身的意义就是简单生活。

其实,在发展的车轮下,如何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已经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在世界各国,节约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不少国家的可持续保护意识已经融入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惠普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实力雄厚财大气粗,但他们却在办公室里设了“备用箱”和“再生箱”,只用过一面的纸张都放在备用箱中,其他人可以再利用那纸的背面,两面都用过的纸则放入再生箱中回收。在全球的爱普生任何一家公司里,所有双面用的打印纸在用完之后还必须用于粘贴各种报销票据。这种资源充分循环利用是“新节俭主义”的体现。

新节俭主义最崇尚简单,但它不以牺牲生活质量,减少生活内容,降低人的欲望为目的,为代价,而是砍掉多余的枝枝蔓蔓,活出生活的本真。

所以只要简单,一切从简,就是一种快乐,一种轻松。

这种从物质到精神领域的简单,与传统意义上的节俭已完全不同。由窘困产生的节俭正被一种崭新的行为和观念所代替,我们定义它为“新节俭主义”!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生活中可以做到节俭的情况人人可为,可以节约之处俯首即是。

淋浴擦肥皂时关掉水龙头,洗一次澡可以节约60升水;用口杯接水刷牙,只有0.5升水,如果让水龙头开着5分钟,则要浪费45升水;厕所使用节水型器具,每次可节约4-5升水;洗菜时用盆接水洗,而不是开着水龙头,一顿饭可节省100升水……

“新节俭主义”并不是吝啬,而是一种公德,是一种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

其实,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放弃粗放发展方式,只求更合理,更节约,更和谐,也更符合生态文明的节约的发展方式。

“新节俭主义”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我们现在已经将地球资源消耗得太多太多,繁杂的家居耗费了人太多的精力,我们需要拾回一些好传统,过高品质的俭朴生活。

节俭依赖每个人的行动积羽沉舟,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果每个人都不注意节俭,那么我们的资源储备将无法承载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舟;滴水成河,如果13亿人口的中国真正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它所汇集的力量将不仅是我们国家走向未来的支撑,也是我们民族对于地球和人类的馈赠。

第9篇:近代建筑范文

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佳兆业,1638.HK)进驻“长安8号”的方式有些特别。《楼市》记者从佳兆业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佳兆业将以“代建代管”方式进驻该项目,但会主导包括项目定位、工程管理、营销推广和运营管理在内的全套开发工作。

在公开表示采用“代建代管”方式前,业内盛传“佳兆业斥资60亿元,从王府世纪和金丰利集团手中购得‘长安8号’100%的股权”。不过,这种说法始终没得到佳兆业的证实。

现在“60亿元收购”的说法不攻自破,熟识“长安8号”的某业内人士对《楼市》记者表示:“60亿元收购全部股权,折合楼板价为每平方米3万元,而早在2010年项目二次预售时,售价就达到每平方米8万元,未来售价很可能还要高。该项目现任股东是王府世纪和金丰利集团,王府世纪在过往十年间,始终不肯放弃‘长安8号’的控制权,金丰利本身就是一家金融公司,他们都是资本运作的高手,不可能以这样的低价将项目转手,他们会吃尽这个项目的最后一根骨头。”

其实,早在2011年,长安8号项目主体便已封顶,这两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距离竣工只差一步之遥,阻碍项目长安8号竣工的不是项目本身,而是我国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的调控政策,以及项目背后错综复杂的股东关系。

数次易主后,2012年王府世纪董事长王志才旗下另一公司鸿达投资出资3.52亿港元,重获世纪协润47.31%的股权。2012年4月,金丰利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金丰利集团”)出资14.8亿元获得耀辉置业51%的股权。至此,“长安8号”项目51%的股权属于金利丰集团,剩余股权重落老股东世纪王府的手中。

九年间王志才两度出手,又两度收回“长安8号”的开发权,这既说明王府世纪资金实力相对薄弱,又能表明“长安8号”项目在王志才眼中的分量。而就是由于过于看重,才导致其与诸多合作者难以协调。曾任该项目顾问的RET睿意德执行董事张家鹏表示:“有大股东掌握比较大的主动权,始终不太容易协调,这也直接导致其频繁易主。”业内看来,张家鹏口中的大股东,指的就是王志才掌控的王府世纪。

而“长安8号”另一主人金丰利集团,本身是一家金融公司,主要从事金融服务,如果非要与地产业扯上关系,就是在香港和澳门涉及过酒店的投资建设。自2012年收购“长安8号”股权后,其始终将项目搁置,坐等地价升值。

两位股东一位是能力有限而意志强硬,另一位并没有房地产开发经验。“长安8号”的烂尾程度令人咋舌,而这样的烂尾楼仿佛就是为佳兆业量身定做。

业内佳兆业素有“烂尾楼专家”之称,公司首次涉足地产就是接手深圳一处烂尾别墅,将其改造成住宅出售。2003年,佳兆业改造深圳第一烂尾楼“子悦台”,将其盘活后高价销售一空。在深圳立稳脚跟后,佳兆业将“共同开发”的模式在珠三角多处复制。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解释,以“代建代管”的方式进驻项目,佳兆业只能收到管理费,至于项目的大部分利润,最终还将落到控股股东的手里。

主导全部工作,却不收购项目,佳兆业为何甘做一名“打工者”?一位熟悉佳兆业的人士对《楼市》记者分析:“佳兆业属于中型企业,今年上半年又斥资120亿元拿地,现在资金链比较紧张。采用这种方式既能避开‘长安8号’背后复杂的股权纠纷,又不用投入巨额资金,符合公司当前的状况。”

“北京是佳兆业始终想布局的一线城市,但在珠三角地区以外,公司的品牌优势并不强。此次进驻‘长安8号’,尽管不能为公司带来很大利润,但在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方面有很大帮助,能为其将来正式进驻北京打下基础。”上述人士对《楼市》记者表示。

一线城市=一线房企?

马太效应下,我国房地产企业分化严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愈加明显。

2012年,我国房企销售前10名的销售总额为8222亿元,几乎占百强房企销售总额的一半。佳兆业当年实现销售额173亿元,在房企中排第29位,可以说正卡在从二线房企进入一线房企的关口。

佳兆业主席兼执行董事郭英成曾公开表示,佳兆业将来的业务主要以一二线城市为主,未来其在一、二线城市的比重可能会占七成。

2006年,佳兆业启动全国化战略。到2012年底,已经进入全国五个区域,包括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西部地区及华中地区在内的30个核心城市。

在4个一线城市中,佳兆业现在已进驻深圳、上海和广州。而对于北京,尽管在2008年佳兆业就表示要“积极筹备在北京拿地”,然而至今仍然一无所获。

进驻“长安8号”后,佳兆业相关负责人对《楼市》记者称:“我们一直在北京找项目,也接触过很多项目和土地,但始终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长安8号’地段优势突出、体量适中,合作方也有足够的诚意,我们也有成功的合作开发经验,因此佳兆业选择与王府世纪合作该项目。”

的确,佳兆业位于一线城市项目的销售情况相当良好。今年上半年,在佳兆业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40个项目中,位于一线城市深圳的项目只有4个,却实现36.1亿元的合约销售额,占合约销售总额的33%。

近年来,佳兆业始终发力拓展一、二线城市,今年拓展速度尤其迅猛。根据其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佳兆业所购土地中91%位于一线及二线城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杭州、武汉、成都、青岛等城市。佳兆业表示,2013年上半年的土地收购,将为2014年及其后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奠定基础。截止到今年6月,佳兆业土地储备约为24.8万平方米,按照建筑面积计算,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约占27.5%,离郭英成要求的七成相距甚远。

为支付巨额的土地费用,今年佳兆业两次发行优先票据,融资52亿元人民币,短期负债由年初的294.39亿元攀升至392.45亿元,同比增长33.31%,公司净负债率也从70%上升至82%,“企业进入一个地区,最核心的因素还是获得利润。”有业内人士对《楼市》记者表示,“佳兆业进驻北京的短板在于难以支付北京高昂的土地费用,其选择这种方式进驻北京,尽管能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但如果后期依然无法承受北京地价之重,那即便完成‘长安8号’的开发,也不具有太具体的意义。”

并且,上述人士认为,“即便都是一线城市,也不能同等对待。在北京,佳兆业与政府关系并不紧密,拓展初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在广州、深圳方面,佳兆业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公司在拓展一线方面应偏重于广州、深圳这些比较熟悉的地区。”

安信国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其在研报中表示,旧城改造是佳兆业的重要竞争优势,也是未来佳兆业的重要增长动力。公司的旧城改造项目已进入产出阶段,未来几年有望贡献超三成的销售收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