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中国的变化范文

新中国的变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中国的变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中国的变化

第1篇:新中国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 网络新闻媒体;传播者;变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8-0039-0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场以多媒体、数字化为特色的信息技术改革催生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网络新闻媒体。而智能手机、个人电脑以及PAD等多种终端技术的革新又为网络新闻媒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新闻传播活动不啻早已进入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特定的信息传播,整个活动过程是由新闻传播者、新闻事实和新闻受者三个重要因素构成。在这其中,新闻传播者是将各种事实转变为新闻的中介,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否,而且也决定着所传播新闻的内容、数量与流向,并且对受众起着引导作用,甚至对于社会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角色、传受者关系和新闻价值取向三方面的变化对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进行分析,并且简要分析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1 网络新闻媒体传播者的角色变化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传播总是由少数的新闻传播者面向庞大的受众群体。而在网络媒体中,传播方式则从这种点对面的形式转变为面对面的全方位的形式,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网络新闻呢媒体实质上是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相对传统媒体时代更为自由的话语平台,即人人都有麦克风。分散的受众不再是新闻传播过程的终点,他们不仅可以快捷地做出反馈,也可以将新闻进行二次传播。

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新闻传播活动开始真正实现了“去中心化”[1]。过去只能接受与反馈的新闻受众也能扮演“畅所欲言”的传播者的角色了。在网络新闻媒体中,传播者不仅包括了专业性的新闻工作者,也有业余性的新闻传播者,也就是如今大家常说的“草根新闻人”。像“星辰在线”,它的滚动新闻之所以能够在第一时间相关的大事小事鸡毛蒜皮事,主要归功于它的传播者是一个庞大的报道团队。它不仅有长晚集团旗下的记者和通讯员,更有20多万网友作为强大的后盾。

这一点正是印证了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的第一个角色变化,即不再拥有新闻的垄断权利[2]。在传统媒体中,包括像记者、编辑这样的传播者是毋庸置疑的把关人,发挥着选择、过滤、新闻的垄断权。而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彻底打破了传播者的新闻的专有权。这种变化正是完美地阐释了“谁掌握了媒介,谁就可以控制信息和舆论”[3]。

网络新闻媒体传播者的第二个角色变化是“新闻信息整理员”身份越来越明显。面对每天数以万计的属于不同类别、包含着不同文化的网络新闻,传播者不仅需要辨别真假,还需要对其用最短的时间进行最有效率的整理。

以新闻专题为例,传播者一般会通过图片和文字,用超链接的方式整理出所有与该主体相关的新闻,为受众及时、全面地获取新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这一点上看,网络媒体的超文本以及大容量的特点使得传播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进行相关的新闻整理。许多大篇幅报道,经过传播者的整理,网络新闻媒体上的呈现就会比传统媒体更加完整、清楚。这大大提高了受众获取新闻的连续度和完整度。当然,这种信息整合同时也要求传播者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和技术保障。

第三个变化是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渐渐地从“把关人”向“指路人”转变。相比传统媒体,网络新闻媒体由于具有海量的新闻信息,使得各式各样的新闻充斥着整个受众能触及的视线范围。面对这难以计数的新闻,以及庞大的不同阶层、文化水平等不同的受众群体,传播者不可能依然采用高冲突的传播模式,而是渐渐地采用指引的方式来使受众获得相应的新闻。他们往往将新闻进行分门别类,以供受众选择。例如,星辰在线的导航栏将新闻分成不同的版块,以便受众能及时找到所需的新闻。

因此,传播者在这中间所扮演的“指路人”的角色是为受众提供其所需的新闻的线索,大大不同于传统媒体中强制性的传播方式。这种转变使得受众对于新闻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寻找。

当然,这种变化并不代表着传播者的把关作用的消失,而是以指引的形式继续存在着。

2 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变化

传统媒体的传播往往是单向的,而网络新闻媒体则改变了这种传播者向受者的单向流动,呈现出网状循环的模式。这种变化使得传受者之间也随之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网络新闻媒体的传受者之间的互动更加实时、便捷。目前,大多数的网络新闻媒体一般都设置了相应的评论版块,有些是在每条新闻后面,有些是另辟了一个专门的论坛。受者在了解新闻之后,可以立即进行反馈,传播者得以与受者进行及时交流并回复。如此,传受者之间的整个互动过程不仅大大缩短了时长,更是避免了传统媒体之下繁琐的反馈流程给反馈信息所带来的偏差与遗失,让传播者的工作能得到及时调整。从传统媒体传播与反馈的流程来看,网络新闻媒体下的新闻传受者的互动可以说是有了质的飞跃;

2)受众提供新闻,传播者进行选择与。近几年,UGC模式,也就是由受众生产新闻内容,在网络新闻媒体中表现地越来越明显。这一点在“星辰在线”中表现地较为明显。由于有20万网民作为报道团队的基础,用户可以随时进行新闻投稿、爆料,因而其用户生产新闻的比例较大。

3)受者对于传者所传播的新闻可以传播给更多的人,进一步扩大新闻的影响力。由于网络中的每个参与者都兼备传者与受众的双重身份,可以随时转换身份进行传播活动。因而,受众可以在以接受者的身份对新闻做出反馈之后,再以传播者的身份迅速对该新闻进行二次传播。比如,大部分的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后面都会有这样一些标志。

如此,新闻的扩散速度就被大大提升,范围也无限增大。这一点是传统媒体的传播者所无法比拟的影响力。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雅安发生七级大地震。在8点06分,新华网第一个快讯,继而人民网、凤凰网等其他网络新闻媒体也纷纷该新闻,并实时公布伤亡人数、救灾情况、捐助热线以及其他重要资讯。之后,受众在获取新闻后纷纷通过微博、论坛或其他渠道进行转播,使更多的受众了解并参与到其中。这无疑使传播范围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扩大,也对抗灾救灾等诸多事项起到了重大帮助。

综上可见,网络新闻媒体的传受者之间的传播与反馈过程更加实时、准确,受者也能生产新闻,或者带动新闻的二次传播,使得新闻的影响力大大提升。

3 网络新闻媒体传播者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变化

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新闻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由于媒介本身和受众需求等原因,传播者在一些新闻价值的取向上产生了明显的改变,尤以实时性与娱乐性更为突出。

首先,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将时效性发展到了实时性。如果说传统媒体的传播者能够做到及时性,那么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则将这种及时性提高到了实时性。例如,雅安地震的报道。在地震发生4分钟后,一些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就展开了直播报道,为受众提供实时新闻。对这种实时报道和灾后报道,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都在第一时间做到同步报道。

其次,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的新闻选择更趋向娱乐化。这既是由于媒介本身新闻价值取向的侧重点不同,也是因为媒体所面向受众的需求不同所致。就目前的现象而言,我国的网络受众主动性更强,但思考深度却远远不及传统媒体的受众。相对于传统媒体受众倾向于新闻的显著性与重要性来说,网络受众更倾向于娱乐性、社会性。

威尔伯・L・施拉姆曾提出过广为人知的“受众的自助餐理论”[4]。在这里我们可以将整个网络新闻媒体理解为供应了各式各样的菜肴的自助餐厅,受众选择新闻信息的过程则如同根据个人口味以及当天的食欲来选择相应的食物。这就要求传播者应当树立起明确的受众意识。另外,新华社的新闻采编主任司久岳也曾指出,“因为网络媒体具有娱乐性、社会性,因此我们增加供稿量时的着重点是增加娱乐性的新闻,增加老百姓比较关注的新闻。”

因此,媒介本身的娱乐性和受众的需求都决定了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在新闻价值上更加趋向娱乐化,甚至使娱乐性压过了重要性。但笔者认为传播者固然应树立起“受众中心论”,但引导舆论的责任也不可缺失。在过去,新闻传播者作为时代的望者,是社会的风向标。而新闻的娱乐性若愈演愈烈,则会让网络新闻传播者的信任度降低。

因此,不论传播媒介和受众需求如何变化,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在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的同时仍然需要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把握新闻娱乐性的度。

4 传播者的转变对受众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分析

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不断发展,相比传统媒体,无论是时间上还是范围上,无论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网络新闻媒体传播者的这些转变都对受众与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2011年7月23日20:38,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在温州境内发生追尾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20:47,绝处逢生的网友“羊圈之羊”发出微博求救信号!原文为:“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

微博一经便被转载无数,同时各大网络新闻媒体也通过该消息在第一时间里对此进行了紧急报道。一时间一场空前的以网络为平台,以各种网络新闻媒体为媒介的新闻现场的直播活动被轰然引爆。

在现场的即时动态和处理情况方面,众多现场大众以及网民成为了消息的主力军。经过不断转发与传播,以及传播者与受众的实时互动,乘客与伤员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最大范围的寻找与确认。在这场事故的报道与救援、伤亡人员的确认等诸多事项中,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者与受众的实时互动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2012年的3D《泰坦尼克号》所掀起的一场新闻风暴却是反映了网络新闻媒体传播者的转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012年4月9日,凤凰网影视新闻频道了一则报道,大致内容为“近日,3D《泰坦尼克号》将上映,其中露丝露点的镜头被删引起了观众的质疑。对此,广电总局做出了解释,称考虑到3D电影的特殊性,担心播放片段的时候观众伸手去摸打到前排观众,造成纠纷”。

新闻一经便在受众之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转发,产生了大范围的影响,甚至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对广电总局的审片申讨。直到引起这场新闻闹剧的始作俑者――网友“豆瓣逗你妹”现身澄清才让受众恍然醒悟。该网友称在杜撰这条微博时是特意加了“假新闻”的标签的,但为什么这个标签在的新闻中会不翼而飞就不得而知了。

这场新闻闹剧最终以媒体的道歉而收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新闻媒体中,传播者与受众中形成了一种传播与获取的循环模式,但由于传播者的把关力度的下降,价值取向的娱乐化趋向,这条假新闻得以娱乐性和趣味性兼备的“真新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结果导致传播者虽然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但却让受众陷入了假新闻的圈套,使传播者与受众陷入了恶性循环状态,给受众和社会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可见,在网络新闻媒体中,传播者的转变对受众以及整个社会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影响。需要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微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5 结论

从传统媒体到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传播者经历了从角色、传受者关系、新闻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传播者不再是新闻传播的垄断者,其所扮演的角色逐渐往整合、指引的功能上转变,与受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新闻价值的取向上也随之发生偏差。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群体在未来还将面对更多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正如普利策曾说过,“只有最崇高的理想,兢兢业业的正当行为,对于所涉及的问题具备正确知识以及真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使得报刊不屈从于商业利益,不寻求自私的目的,不反对公众的福利。”

参考文献

[1]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8,4:37.

[2]奚立明,陈玮萍.掌握舆论话语权赢得引导主动权――浅析网络媒体与话语权,新闻战线[J],2009,4.

第2篇:新中国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传播策略 “中国制造” 软实力

2009年11月23日起,一则由商务部牵头,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4家商会联合制作的为时30秒的中国制造广告在美国最大有线电视集团―――美国有线视新闻网(CNN)播出。这则广告的播出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中国以“世界工厂”著称,为全世界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然而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却一直不佳。这其中有经济和文化的原因,也和我们国家长期忽视跨文化传播有关。跨文化传播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及个人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活动。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与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关系。

一、“中国制造”和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在内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随后,约瑟夫将软实力定义为“当一个国家使得其它国家以其预期目标为目标时的同化权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成为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的国家。2011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组织欧盟发生债务危机,甚至希望中国去“救济”。但与此同时,中国的软实力并没有随着硬实力的上升而同步上升。来自各个方面的杂音越来越多,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和援助被形容成“新殖民主义”;西方国家消费者一边享受着廉价的中国制造产品,一边谈论着中国,中国企业在国外的正常收购活动不断遭到官方的阻扰。中国文化虽然在一直持续不懈地努力对外传播,但是并未能在世界上成功宣传中国的价值体系。美国人制作的《功夫熊猫2》继续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为了打入美国市场启用了好莱坞明星,但仍然被美国右翼报纸质疑为“帮助政府洗脑”。

另外一方面,由于少数不合格产品,“中国制造”被贴上了质量差、恶性竞争等标签。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国家都陷入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国制造”更被当作是抢消费国就业机会的倾销品。

传播离不开大众传媒,大众媒介是伴随着现代印刷术和资本主义工业化在西方国家率先发展起来的。在传媒技术、手段和传播策略方面,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中国的对外传播做得远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虽然,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但是最快捷的传播手段还是大众媒介。而目前世界上掌握话语权的中国媒体的确比较少,加上大财团掌握的西方主流媒体出于政治和经济目的,有意无意的引导,西方人很容易把中国的发展,和超级霸权、军事扩张联系起来。可以说,中国制造的不佳形象,与此也有莫大关系。

二、跨文化传播和软实力

回顾跨文化传播历史,我们发现目前世界上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并不是从传播各方平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跨文化传播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于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提出的。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有着不同历史的个人、群体或者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 。

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古老的现象。我国在历史上就有很多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的例子。比如说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等等。虽然说,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了跨文化传播,但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为大规模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突破的契机。可紧接着的,却是西方国家对亚非拉长达几个世纪的殖民。因此,人类大规模的跨文化交流首先是建立在殖民的基础上的。

这样的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成果更多体现在“东方主义”上,东方主义原意是指西方对近及远东社会文化、语言及人文的研究,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1978年出版了他具有争议的著作《东方学》,他对东方主义提出了强有力的批评。萨义德批评道,东方主义旨在为东西建立一个明显的分野,从而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有学者总结萨义德的观点:“在这种方式中,东方成为了欧洲物质文明和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是欧洲自我得以建立的它者。”

“二战”以后,殖民地纷纷独立,诞生了许多新兴民族国家,“文化传播”逐渐取代“文化殖民”作为研究跨文化交流行为的视角。1990年冷战结束,但世界并没有太平,反而陷入更复杂的宗教和民族冲突,上世纪90年代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这其实也是站在东方主义立场上阐发的理论。也因此,“文明冲突论”预言了若干年后的“9・11”事件,但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跨文化传播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跨文化传播策略也上升为国家的一种生存战略。

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的时候,并未明确将跨文化传播实力列为“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但毫无疑问,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让它成为一个国家对外进行大规模文化与意识形态输出的不二之选。随着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计划通过twitter等影响他国的政局,这在2011年初的阿拉伯之春中已经有所体现。因此,跨文化传播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跨文化传播现状不容乐观。首先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国文化产业和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近年来,美国包括影视、音像制品、图书出版在内的视听文化产品出口规模己经超过航天工业出口规模,跃居其出口贸易的首位。好莱坞大片更是长期独占世界电影市场一半以上份额。

三、“中国制造”的意味

金融危机为我国调整跨文化传播策略提供了契机,从本文开头所说的那则“中国制造”广告就可以看出一二。

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发现这则30秒的广告围绕“中国制造,世界合作”这一中心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正不断与海外各国公司加强合作。

清晨跑步的运动员所穿的运动鞋是“中国制造”,但是“综合了美国的运动科技”;日常家庭中所用的冰箱印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但是融合了欧洲风尚,为您储存美味的食品。一个类似iPod的MP3播放器上用英文标注“在中国制造,但我们使用来自硅谷的软件”。就连法国顶级模特儿所穿的知名品牌服装也由“中国制造”,而广告最后出现的飞机画面,是融合全球各地工程师的结晶,更是展现了“世界合作”这一理念。

我们可以发现,该广告的高明之处在于,寻找一个能被世界共同接受的利益点。共同的利益诉求,是跨文化传播沟通的基础。广告的诉求十分明确,也就是如何打破全球贸易壁垒。此外,该广告运用了本土符号,演员全部是西方人,广告通过展现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场景,配上动感的西方慢摇滚音乐,仿佛就是西方人自己制作的广告一样。广告播出后,总部设在香港的“Media”杂志网站就该广告发起了投票,喜欢这则广告的人数超过了80%。路透社、法新社、洛杉矶时报等国际媒体均作了报道,尽管这些媒体对广告的创意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或褒或贬的解读,但对广告本身没有什么质疑。虽然这则广告也有不足,但这则广告意味着,中国政府和企业思维的转变,开始重视国际公关的作用。

四、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策略调整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中说,“罗马文化高于周边文化,文化优越性使得罗马帝国的使命感成为合情合理,也加强了帝国的力量。”英国在其经济强盛时期,不仅把欧洲文化推向全世界,更是把英语传播成了世界语言。龙应台在2010年8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主题是文明的力量,她认为这比GDP更有说服力。回溯中国历史上的唐宋两个朝代,一个是军事强大疆域广阔,一个是疆域狭小军事上懦弱,但强大的文化使得现在人们提到中华文明,仍先想到的是唐诗宋词。一个失去了文化支撑的国家,要成为世界强国,是很难想象的。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我们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认真研究世界文化格局,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选择性地做好跨文化传播工作。

在国际传播层面,过去叫做对外宣传。其实,宣传在英语中是一个带贬义的词汇。把国际传播从对外宣传的误区中拉出来只是往正确方向迈进的第一步,中国的对外传播机构必须谙熟国际传播的策略与技巧,掌握平衡报道的艺术。

中国的国际传播毫无疑问要表达中国的观点,要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精髓。怎样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为西方受众接受,是改善中国国际传播效果的核心问题。因此,尽快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提炼,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之作为国际传播的指导思想,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①约瑟夫・奈 著,门洪华 编:《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97-111

②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第3篇:新中国的变化范文

一、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新特征

(一)加工食品出口总量增加,比重显著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加工食品出口占世界食品出口总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44%上升到2006年的63%左右,在发达国家比重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占世界食品出口的比重从1980年的32%增长到2006年的51%(图1)。以中国为例,1989年中国加工食品占整个食品贸易份额的50.7%,2002年这一比重达到66%。从1990-2002年,中国加工食品贸易年均增长率为8%。

(二)人造食品出口比重显著上升

在加工食品中,人造食品出口的扩张惊人。传统食品出口比重从1980年的16%下降到2006年的不足10%,与发达国家相比(从1980年的15%下降到2006年的7%),发展中国家传统食品出口比重下降趋势表现更明显(从1980年30%到2006年的10%)。而人造食品出口占世界食品出口总量的比重2006年同1980年相比增长了1.2倍,1981-2006年发展中国家人造食品出口平均增长了15.3%,而发达国家仅为7.6%。

(三)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受益程度存在差异

尽管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已经持续增长,但并非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大体而言,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中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加工食品出口增长比低收入国家更快。据统计,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总量的90%是由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贡献的,这些国家加工食品出口总量占食品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中低收入国家加工食品出口的快速增长,使中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在加工食品出口中的贡献开始减少。总体来说,1980-2006年加工食品出口的年增长率中低收入国家为10%,高收入国家为11.2%,低收入国家为7.1%。

中高收入国家中,表现突出的是智利、马来群岛、毛里求斯、阿曼和塞舌尔,特别是阿曼和塞舌尔,加工食品总量占食品出口的总量已近100%。在中低收入国家中,阿尔及利亚、玻利维亚、中国、巴拉圭、秘鲁和叙利亚尤为突出。这些国家的年增长率超过10%,加工食品占出口总量的份额已经超过了过去30年的总和(中国、秘鲁除外)。在其他中低收入国家如哥伦比亚、萨尔瓦多、斐济岛、危地马拉等,加工食品出口占出口总量也比较高,这些国家加工食品的增长率比其他食品(包括未加工食品)增长率更高,一些国家(如圭亚那、巴拉圭)人造食品领域的增长甚至高于加工食品。

(四)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按照地区来说,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增长发展最快。在过去的30年中,亚洲和拉丁美洲加工食品出口占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的比重维持在40%左右,相对稳定,中东地区加工食品出口贡献最低,仅占2%左右,非洲和欧洲约为15%和10%左右。亚洲地区中,尽管东南亚地区的加工食品出口贡献度最高,但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已呈降低的走势。2006年,东南亚加工食品出口占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总量的比重下降到25%(1985年该比重为30%)。与此同时,东亚的比重从14%增长到了29%,东亚的加工食品出口贡献度也相应提高。南亚的加工食品出口份额在过去的30年是相对稳定的,但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呈显著下降趋势。

(五)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进口也呈现增长趋势

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之中,G3(欧盟、日本、美国)的进口量占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总量的50%以上。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G3市场的重要性开始下降,发展中国家市场重要性上升,成为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的更主要目的地。1990-2006年,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的比重增长接近1倍,而G3市场份额却下降了10%。拉丁美洲、亚洲和欧洲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地区),2006年这三个市场份额合计占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总量的25%。非洲和中东市场虽有微量增长,但仍不到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总量的5%。印尼部分加工食品的进口增长迅速,由于本国新鲜水果和蔬菜(FFV)的附加值低、基础设施差以及标准匮乏等原因,大部分印尼零售商更偏好直接进口FFV产品。在印尼超市里,大约80%的水果和约20%的蔬菜来源于进口。

(六)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的主要产品结构特征

从产品结构看,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的主要产品为加工鱼肉、加工水果和肉类产品。20世纪80年代早期,鱼类加工产品(占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的18%)与肉类产品比重相比并不高,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2006年,鱼类加工和水果加工产品占发展中国家加工食品出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3%和21%,主要出口国为中国、智利和泰国,中国鱼类加工产品出口占发展中国家鱼类加工出口总量的份额达25%以上,泰国和智利分别为15%和9%。由于全球经济放缓使消费偏好向比鱼类更加便宜的肉类产品转变,导致鱼类加工产品的贡献度下降,肉类加工产品出口贡献度上升。出口国中,巴西的肉类产品出口占发展中国家肉类出口总量的近一半左右,其次是中国(10%)和波兰(9%)。

二、影响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一般因素

不同的国家食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综合起来,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一)贸易政策制度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制度是影响食品出口结构变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贸易自由化鼓励生产者以出口代替在国内市场的销售。1986-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后,包括加工食品在内的农产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已经明显下降。2003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议加工食品关税税率至少要下降到13%,发达国家基本上达到了这个税率。以2005年加工食品进口关税为例,美国为10.2%,欧盟为13.2%,日本为16%;而发展中国家的税率仍然较高,其中中国为27.8%,墨西哥为30.7%,印度则高达32.6%。2004年,由世界贸易组织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计算关税的公式构架被最终采用,为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二)规模经济与先进技术的影响

伴随着消费量和生产量的增长,食品生产成本也在攀升,规模经济与先进技术是加工食品成本的重要决定因素。要降低成本,促进加工食品的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首先要依靠国内市场发展规模经济。而对于那些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除了规模经济外,还可依靠采用先进食品生产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在此方面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丹麦是世界最大的猪肉出口国,猪肉产量只占世界总量的2%,出口量却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7%,其养猪总量的85%用于出口。丹麦的人工成本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养猪业面临的挑战就是通过如何革新、自动化以及进入外国的食品加工市场,如波兰和西欧的市场,来降低生产成本的。

(三)支持加工食品出口的其他政策措施

包括为所有加工食品相关产业供应链提供财政支持的功能完备的金融市场(DC),使食品出口公司能更好地规避管理风险和保证运输、原材料和商品、技术扩散的良好财政支持,公路、铁路、港口、通信、能源系统、终端市场、仓储和工艺设备的基础设施(INFRA)的支持。我国为把马铃薯加工产业打造成覆盖亚太、拉美、非洲地区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从财政、税务、金融等各方面,切实加大了扶持力度。对目前已普遍实行的“农业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明确规定将马铃薯纳入覆盖范围,享受粮食作物应有的待遇,从而促进了其出口利润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

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所带来的损害如毒雾酸雨等现象极其广泛,对农作物的损害尤为显著。化肥、农药以及生活中大量化学制品的使用,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已成为今天的主要污染源。近几年来我国各沿海省市时常发生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如2007年,北京、浙江、福建等省相继发生了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贝毒问题,我国贝类产品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出口贝类产品因为贝毒问题而被退货的事件常有发生。

(五)食品安全标准的影响

目前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面对发达国家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实践中,食品安全标准的存在使发展中国家通常处于不利境地,由此而引发的争议不断上升。从1995到2003年,SPS措施争议案提到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例由200项增加到近千项,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对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即使在市场真正开放的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者也会由于食品安全标准的限制没有能无法获得较高的收益。

三、促进中国食品出口发展的应对之策

中国是食品进出口大国,多年来食品贸易不断扩大。2009年我国出口食品342.9亿美元,食品出口额列前十位的品种分别为:水产品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罐头、食品添加剂、粮食制品、果汁及饮料、干果及坚果、谷物及制品、调味品和豆类等,主要出口国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食品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距离还相当大,随着国外在食品安全方面设置技术限制的持续升级,与欧美等国的互认问题增加了新的贸易障碍。为极大地促进我国食品的出口,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对于食品出口问题务必积极应对。

(一)提升出口食品的加工深度

以通过加强加工食品新品种的研发和技术创新,适应国际市场加工食品出口不断增长及消费多样化的需要,提高我国出口食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高起点做好食品深度开发的发展规划,根据空间、区域、行业、产品等诸多方面因素,确定优先支持的企业项目。以技术和产业支撑形成从粗到细、从低到高的产品链,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中国出口食品的增值水平和总体知名度,进而不断提高出口创汇利润。

(二)密切关注和研究新标准的最新发展动态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出口企业等应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合作,深入研究国际新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以及国外客户的作用,通过培训、研讨会等各种有效途径向相关出口企业进行全面的宣传指导。通过制定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包括食品种植养殖、养殖饲料、加工、包装、运输、仓储、贸易、卫生安全检测及管理等科学、规范、完整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确保食品全过程的卫生控制与管理符合新标准的要求。出口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提前按新标准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及早应对,主动规避和防范风险。

(三)强化出口食品的安全监管

加强出口食品的源头监管,重点对企业加工所用的原辅料、添加剂等实行备案管理,强化企业的溯源体系,对原辅料采购、运输、生产加工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实行生产全过程监督管理势在必行。同时,要建立风险分析制度,提升检验检疫工作的有效性,及时掌握出口动物产品质量动态和变化趋势,加强对不合格产品的风险分析和后续监管力度,加强口岸查验和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法规标准咨询。

(四)加大力度拓展出口市场

在巩固做大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应大力开拓澳洲、南美、中东、俄罗斯等新兴食品市场,通过实行多元化的市场战略来规避出口市场波动的风险。同时,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逐步开发一些具有潜力的出口市场,如中亚等地,根据其经济特点和消费者的偏好及风俗习惯,对产品和市场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扩大市场的覆盖率和占有率。

第4篇:新中国的变化范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并且学有所长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对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一场根本的变革。在2001年秋季,新基础教育课程在全国27个省市38个实验区开始试行,并于2005年在全国全面实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及评价与考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新基础教育课程的成功效果

(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过于强调以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特征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其一,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采取“灌输—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其二,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这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学生潜能的激发、开掘与提升,不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

针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基础教育课程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经过几年的改革和试验,目前大多数学生已经开始转变学习行为方式,改变学习心态,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合作学习的转变,从接受性学习到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二)新课改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目前大多老师开始积极转变角色和改进教学方式。开始注重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科学化。注重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利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提出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应用课本中的经典例子为背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与生活很贴近,以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情景创设上要积极创设趣味化、生活化、开放的且富有探索性的情境。

转贴于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如:在小数一课中,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用得着”的人民币1元有几角,1角有几分,1元有几分开始:1角就是 元,可以写成0.1元;1分就是 元,可以写成0.01元,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初步意义。

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按比例分配一课中,提出早餐豆奶为什么不甜的问题,是豆奶中糖少了还是豆奶里的水分多了?引人按比例分配知识,了解分子和分母与分数大小的关系,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生课后还可设计符合自己口味的早餐。

(二)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学生回答或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肯定、表扬、商讨等文明用语,给予鼓励,以展示教师特有的认知与情感协调的教学艺术;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

上课开始就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或做准备题或看场景,之后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看了这一情境想到了什么;引入课题后问学生,“你看了这一课题后想知道什么”等。学生先说,教师补充、归纳、提炼。二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体现主体性。注重直观、注重操作,使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应用学具,相互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主体性。练习,先独立做,不会做再向他人请教,个人完成后再集体交流,先练后讲。四是课堂小结体现主体性。让学生说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五是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主体性。不要用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活动;不要用少部分学生的活动代替全体学生的活动;既让好学生回答,更要让一般学生和后进生回答。

(三)全方位进行学习评价,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又要评价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要评价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评价学生,不断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更注重学生发展进程,重点放在纵向评价,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而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算法的多样化,如在计算8+5=?上有的学生直接能够得出答案,有的学生则是通过摆道具、数指头,凑十法(8=5+3,5+5=10,10+3=13等),乘法(2×5=10,10+3=13等)此时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个体的差异进行评价而不是以成人的观点急于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交流,使学生自己发现最快的算法,并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

改变将纸笔测验作为惟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的现象,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除了纸笔测验以外,还有访谈评价、问卷评价、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和表现性评价等。考试的形式方法多样,有书面考试和开放性考试,如开卷考试、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等。

参考文献

[1]杨建妹.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五个转变[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第5篇:新中国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文献传递 版权 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 D951.63;G2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3-0057-04

Change and Inspiring about the Library Document Delivery Service in German Copyright Law

Chen Qingwen Cao Yan (Jiaxing university, Zhejiang Jiaxing, 314001)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w change about document delivery in German copyright law based on the newest German copyright law revised in 2008. Then,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solving the copyright problems in the library document delivery of China.

Key words:document delivery; copyright; intellectual property

CLC number: D951.63;G252.4 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3-0057-04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质量和速度。文献传递已成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方式,并从图书馆的边缘发展为主流信息服务。文献传递在解决广大用户对图书馆文献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图书馆资源不足之间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随着文献传递服务范围与数量的不断扩大,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限制了信息的自由流通,阻碍了文献传递服务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当前欧美等国不断修订的知识产权法,使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受到极大地限制,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开展,因此,本文结合德国版权法对文献传递服务条款的新变化,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与变化特点,以便,对我国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版权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供借鉴的建议。

1 德国电子文献传递立法的回顾

自欧盟2001年5月《关于协调信息社会版权与相关权利的指令》(下称《指令》)对图书馆的网络传播权进行了比较苛刻的规定以来,《指令》在欧盟各成员国相继实施。《指令》中网络传播权的例外不适用于图书馆,图书馆向读者在线提供作品,必须向版权人征得授权的条款对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非常不利。特别是欧盟版权《指令》在德国实施的过程中,引起人们对文献传递版权问题的激烈争论,像德国著名文献传递机构SUBITO和GBVdirekt受到一些国际著名出版公司的反对与,禁止以上文献传递机构开展免费文献传递服务,更将问题推入。2002年德国出版者与书商协会与德国科学技术图书馆(TIB)开始关于文献传递版权问题的谈判。在长期谈判没有结果后,德国最高法院判决认为如果由个人预订的并用于学术研究的文献传递复制请求已经明确,用户可以选择拷贝或电子文献传递代替文献邮寄。但用户不能永久保存电子文献传递的资料,在收到电子邮件后应打印出来,并删除原系统上的电子文献。2003年德国电子文献传递领域最大的变化就是电子文献传递被禁止。这个立法变化也使得世界图书馆领域感到震惊。2004年德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由于开展电子文献传递服务成为美国与英国出版者协会的被告,认为德国医学图书馆违反美国与英国的版权法,经过谈判,德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全面停止了给国外用户的电子文献传递服务。随之而来的有关电子文献传递问题的立法争论影响德国版权法的修订。[1 ]

2005年德国出版商协会与SUBITO开始关于电子文献传递法律许可问题的谈判,在长期谈判没有结果的前提下,最后上升到法律诉讼。经过慕尼黑地方法院的初审和复审,最后,慕尼黑地方法院给出了最后的裁决,认为图书馆开展任何种类的电子文献传递都是不允许的,这一审判结果后来得到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支持。很明显,在将来修订的版权法中将严格限制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权利。2008年,德国新版权法关于电子文献传递的立法开始生效,尽管有许多科研机构和包括图书馆等公益社团的不断努力,但最终还是没有在版权法修订中赢得主动。而出版者与书商协会却在对最高法院的不断游说下,最终获得满意的结果。即在德国新版权法中,电子文献传递将不再被允许。使用者包括图书馆只能通过邮寄或传真方式开展文献传递(德国版权法53a)图书馆拷贝有版权的作品要付费给版税收集协会。总之,德国有关电子文献传递版权问题的立法过程非常复杂,各利益方均要求改革德国版权法,并希望对自己有利,最后,出版者获胜。[2 ]

2 德国有关图书馆文献传递版权立法的新变化

2.1 图书馆开展电子文献传递将被禁止

文献传递必然涉及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传统印刷文献阶段文献复制、传播数量与内容比较清楚,容易界定。而网络信息时代,电子或数字化文献的传递,由于其易于复制与传播的特点,使得文献传递版权侵权风险加大,给版权人的利益容易造成损害。因此,对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国际版权界争论较大,利益各方看法不一。但在德国,受到各大出版公司不断游说和施压的结果,德国最高法院在2008年新修订版权法中规定电子文献传递将不再被允许,使用者包括图书馆只能通过邮寄或传真方式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图书馆复制有版权的作品要付费给版税收集协会。这一规定对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的发展极为不利,图书馆应在适当时机向立法者申明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社会公益性,以利于改进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的社会环境。要使全社会认识到电子文献传递是网络环境下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的延伸与拓展。能够较好的弥补本地馆藏的不足,及时地满足读者用户提出多样化的知识需求。

2.2 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受到极大地限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合理使用制度赖以存在的诸多理论基础和客观前提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带来合理使用在网络环境下的实施问题。合理使用在传统纸质文献时代内涵外延定义的比较清楚。而网络时代的合理使用比之印刷时代文献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更加狭小。如在传统意义的图书馆里,任一读者均可任意翻阅开架的任一书籍,而在数字图书馆,任一作品却可因数字版权管理的限制而令不交费的读者无法阅读,这显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倒退,是与互联网发展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目标与宗旨不相容的。[3 ]但在这次德国版权法的最新立法中,却对合理使用给予更见严格的限制。一般而言,判定使用行为是否为合理使用时, 公共利益一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则,然而,由于合理使用制度更多的是出于限制版权人权利的目的, 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于版权人的挑战和质疑。经过出版界的长期游说,德国版权法对合理使用的改变较大,其概念界定说法不一,造成实际操作性差。特别是图书馆在进行文献传递服务方面必须缴纳版税,在图书馆界引发较大的争议。德国版权法新规定,网络传播权的例外不适用于图书馆,图书馆向读者在线提供作品,必须向版权人征得授权或缴纳版税。该条款的立法通过使得图书馆“合理使用”举步维艰。另外,德国新版权法不接受由图书馆为他们的用户提供公平利用免费文献信息数据库资源的权利,使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限于停顿的状态。

2.3 德国最大的文献传递机构SUBITO需付费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SUBITO 是德国国际性的图书馆文献传递系统,由德国教育科研部为了加快文献资源共享而建立起来的,现已有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的33 个图书馆参加,共同承担原文传递服务,是德国最大的文献传递系统之一。有着33 个图书馆的几百万种期刊及图书, 形成了提供文献信息的重要基地。传递方式主要是以E-Mail 或File 方式传送给用户。用户可以在系统内进行在线检索和预定。SUBITO的文献传递服务在德国取得了极大地成功,深受德国科研用户的欢迎。然而,近年来,德国联邦议院在制定版权法过程中,很少考虑特别图书馆的问题,加之一些国际著名出版集团与出版公司,正在采取立法行动反对SUBITO的免费文献传递服务,经过多次诉讼与谈判,最后SUBITO与德国出版者协会版税收集中心达成协议,SUBITO付费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德国文献传递服务的这一改变,为大型文献传递机构通过许可协议与出版者解决版权纠纷树立了较好的样板。[4 ]

2.4 德国文献传递许可模式的发展变化

一般来说,文献传递服务主要有商务模式和公益性模式。商务模式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知识产权问题,而公益性模式则主要通过相关法律授予公益性图书馆的特权来解决版权问题。在德国,伴随着文献传递立法发展的新变化,出现了兼有两种文献传递的许可模式,即国家许可模式与合作许可模式。在国家许可模式中,由DFG(德国科学基金会)提供100%基金购买科学数据库资源并提供给科学研究机构免费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德国科研机构通过公共基金的支持开展期刊存档和全文数据库免费服务。国家许可模式实施以来,每年有超过50百万的基金用于支持购买超过100个数据库产品。国家许可使得大量期刊论文通过文献传递方式提供科学研究机构用户利用。而合作模式中,图书馆利用自身的经费通过与相关出版机构合作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合作模式的文献传递服务只提供本机构成员免费利用。德国版权法中关于电子文献传递的新规定制约了德国图书馆开展的文献传递服务,特别是国家许可模式对于德国开展电子文献传递的范围是有限的。而合作许可模式中,利用版权机构开展文献传递服务,虽然可以较好解决文献传递的版权问题,但还是使图书馆文献传递费用不断增加,影响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深入开展。在德国新版权法中不承认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公平使用权利和免税条款,以及有很少的免责条款,使得德国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不断下降。[5 ]

3 对我国文献传递立法保护的启示

3.1 提高对文献传递版权问题的重视刻不容缓

从德国版权法有关电子文献传递的最新变化来看,越来越多的版权限制对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不利。因此,我国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应该以此为戒,充分认识到版权对文献传递工作的重大影响,严格按照版权法的有关规定开展文献传递服务,以便规避文献传递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首先,在文献传递过程中应注意通过版权声明的方式提请用户的注意。必要时通过文献传递版权协议方式提醒用户。其次,在法律允许的合理使用范围内,应加强对用户请求传递目的的了解,传递文献数量应严格控制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对不允许传递的文献应严格执行有关版权的规定,不予提供。再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应坚持公益服务的目的。图书馆为用户的教学科研需求,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应该以公益服务为基础,不应该开展盈利的服务。虽然图书馆员在传递复杂文献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耗费了较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可以进行收费服务,但图书馆只应收取适当的成本费,而不能成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借口,以便避免由此带来关于图书馆文献传递盈利服务的嫌疑,引发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3.2 采用法定许可方式解决文献传递版权纠纷

随着图书馆馆藏政策从拥有印刷型文献资源向获取电子资源转变,改变了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的方式。仅仅依靠合理使用、直接授权等传统使用方法来解决文献传递各方面利益关系无法实现。因此,图书馆在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时候应该尽量采用法定许可方式,解决文献传递的版权问题。版权法中的法定许可是指根据版权法的规定,在使用他人已发表的有版权的作品时,可以不经版权人的同意许可,但应支付报酬。我国著作权法缺乏对文献传递法定许可的规定。自2006 年7 月1 日起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次在我国版权法中规定了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的法定许可,即第8 条:“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和第9 条:“为扶助贫困,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免费提供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关的作品和适应基本文化需求的作品,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前公告拟提供的作品及其作者、拟支付报酬的标准……”。法定许可使用有版权作品无需事先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这是法定许可使用区别于授权许可使用最突出的特征,这有利于提高有版权作品的传播效率,降低了公众获得著作权作品内容的成本,实现了有版权作品的社会效益。因此,文献传递机构应将传递文献的成本收费包含有版税,以备日后支付版税使用。[6 ]

3.3 建立文献传递的集体管理权制度

由于网络环境下版权人众多,版权条件复杂,因此,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多采用集体管理权的方式管理电子文献的版权问题。如德国的集体管理组织与多媒体生产商联合开发了针对作者及相关权力集体管理协会的多媒体结算机构(CMVV) 电子结算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文献传递信息检索途径,也为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在线许可及收费提供了方便。版权人可以通过在线注册向版权集体管理机构提交申请,版权管理机构可以在线处理版权事务、收集版税,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水印等保护版权人的利益。因此,我国在处理文献传递版权相关问题时,可以借鉴国外版权集体管理的做法,保护版权人的利益,保证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正常开展。

3.4 加强行业内部监管,提高防范知识产权风险的能力

图书馆针对广大用户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对文献全文信息的需要,开展文献传递服务,成为解决广大用户文献获得途径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好方法,深受用户的欢迎。它极大地提高了文献信息机构全文文献的可获得性,解决了大量用户急需的参考资料。然而,从当前我国图书馆文献传递的实践来看,普遍存在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防范措施较少的问题,一旦产生文献传递版权纠纷,将处于不利的地位,后果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借鉴德国与国外版权立法新变化中对文献传递合理使用条款的日益紧缩的实际,应提高图书馆行业对文献传递版权风险的防范能力。特别是加强图书馆行业内部的自律,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共同应对文献传递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很有必要。实践表明,国外的图书馆学术团体都在影响版权法的制定与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制订和颁布行业性的版权政策,对图书馆与用户就版权资源的使用进行规范和指导方面效果显著。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各专业系统图书馆学会可以在制订图书馆文献传递行业性的版权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便作为统一规范图书馆文献传递保护版权的指南,提高图书馆行业文献传递版权风险的防范能力。

3.5加强信息技术在文献传递版权保护中的合理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工作进入了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电子文献传递以其传递速度快、易于检索、复制容易等特点,已经成为开展文献传递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电子文献传递本身以上的固有特点,也使得电子文献传递的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困难,为了加强对电子文献传递有版权作品的保护,近年来,国际上对采用技术方式保护电子文献的版权十分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如欧盟开发的ECMS(电子版权管理系统) 在各成员国版权保护中得到应用,美国的ARIEL电子文献传递系统集成了版权管理技术,在图书馆处理完电子文献传递以后,系统会自动删除电子文献副本。因此,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电子文献传递的版权保护是较好的方式。特别是文献传递机构开发应用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数字签名方法给文献传递版权管理带来了方便。英国最高法院已通过的电子通讯法案中承认电子签名的合法化,电子签名在英国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对电子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文献传递中的应用国际上也存在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应用控制了用户的非法下载,较好地保障了文献传递过程中的有版权作品。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负面效果,因为严格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限制了图书馆之间的文献传递服务,使得图书馆为用户开展电子文献传递工作受到很多限制。因此,我们应在信息技术与文献传递用户需求上寻找平衡点,保持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与出版者版权保护利益的平衡。当然,技术本身也有缺陷,也需要完善的法律和道德的支撑,因此,加强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措施在文献传递服务中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7 ]

3.6 在新版权法中应增加有利于文献传递服务的条款

从德国版权法对文献传递立法过程来看,图书馆行业对版权法的观点与看法对新的版权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行业协会应积极向国家主管部门和立法部门表达图书馆文献传递对版权法立法改革的愿望与看法,以便在新的版权立法时,给图书馆开展电子文献传递获得立法层面的支持: (1)增加图书馆文献传递合理使用的规定。合理使用是版权法中对某些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而使用他人有版权作品的情况下,不经版权人同意并无需支付报酬的情形,版权法中合理使用最大的特点是保护公共利益,推动科技进步。但现有版权法的合理使用规定还比较模糊,特别是随着国外对图书馆文献传递合理使用规定的日益紧缩,在我国新版权法中应规定图书馆为学习或研究的目的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应该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以便保护图书馆为科学研究和教育目的开展文献传递的权利。(2)要重视对具有社会公共利益性质的利用者的保护,如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公共利益者。(3)对由政府出资的电子文献数据库开展文献传递,应加大公开、公平免费利用的保护。

德国文献传递版权立法的新变化对我国电子文献传递版权立法有较好的借鉴作用。使得我国的图书馆在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过程中应重视版权法对文献传递的新变化,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版权保护的实施力度,减少文献传递版权纠纷事件的发生。由于电子文献传递版权立法是一个综合立法问题,需要长期的过程才能解决。因此,我们应积极争取在我国新版权法修订时,加大对图书馆为教学、科研的目的开展文献传递的保护条款。使文献传递在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推动社会进步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资源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Uwe Rosemann,Markus Brammer.Development of document delivery by libraries in Germany since 2003[J]. nterlending & Document Supply,2010,(1):26-30.

[2]Uwe Rosemann .Trends in German document delivery service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J]. Interlending & Document Supply,2003,(3):180-183.

[3]乔生.网络版权保护的趋势与发展――兼论合理使用的抗争[J].法学杂志 2009(2):46-48.

[4]Michael Seadle. Copyright in the networked world: international document delivery[J]. Library Hi Tech,2007,(2):298-304.

[5]Mike McGrath. Interlending and document supply: a review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56[J].Interlending & Document Supply,2006,(3):140-147.

[6]Joachim, Jacqueline Gillet. On document supply in the digital world[J].Interlending & Document Supply,2007,(4):195-204.

第6篇:新中国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普通居民;消费观念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081-02

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各国政府各种积极措施下,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由于全球经济格局中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经济发展仍步履维艰。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危机的特征之一就是消费需求明显萎缩。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普通居民切身感受到近年来“工资不涨物价疯涨”的状况,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普通居民消费观念的新变化

笔者对河北省部分居民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数据搜集,同时从河北省统计局获取了数据资料,对后危机时代普通居民消费变化进行了定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消费者表示金融危机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47.9%的人认为“有一定影响”,11.5%的人认为“影响比较大”,36%的人认为“基本没有影响”,4.6%的人认为“没有任何影响”。

1.保守和严谨成为普通居民消费的主导思想。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截然不同的买房感触反映了美国超前消费的消费观念,而此次美国式过度消费引发了危机,似乎表明中国式的保守更能控制风险,于是本来就保守的中国普通居民产生了消费焦虑。针对普通居民的“为什么不敢消费”的问卷调查表明:没有买房的人要存钱付首付;买了房的人认为央行加息使得房贷多了不少:私企的人没有医疗保险,得做好储蓄……于是,消费者更倾向于少消费、多储蓄。

2.中国普通居民消费信心下降,产生“观望”情绪。根据表1,城乡居民食品类和衣着类等基本生活消费品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金银首饰、改善性住房、汽车等奢侈品、大宗用品的消费正在被金融危机推迟。中国人的消费信心受金融危机“发酵”的传导,对在消费市场上受影响的尤其是不急需的商品产生了一些观望情绪,“省略”了那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

3.中国人传统的“节俭消费”观念被激活。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由于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变得不确定,很多人捂紧了钱袋,在购物上追求“价格合理、能省就省”。比如,许多普通居民逐渐形成了上网购物的习惯,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网购族”这个消费群体逐渐在扩大,部分消费者有意开始减少支出或减低购买频率,“节俭”的美德被重新“激活”。

4.普通居民理财式的消费观念兴起。理财也体现在消费当中,理财式消费就是以更便宜或者说更划算的价格消费,将消费视为一种可保值、增值的投资,购买“ 物有所值”的商品。例如,教育类消费可视为一种理财化的投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纷纷返回校园或在社会培训机构“充电”。教育项目上的花费给受教育者带来的知识结构、人文素养上的提升是一种“增值”。

二、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观念变化的因素

1.普通居民收入因素。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收入是起决定性的因素。一般地,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也会增加,但受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消费的增加没有收入增加的多。近十年来,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相对缓慢,2005年增速最高,超过15%,此后呈逐年回落态势。2009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只增长6.5%,为近几年的最低点。可见,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动力严重不足。河北居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在回落,2009年比1999年还低0.97个百分点,即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赶不上GDP的增速。“中国人为什么不花钱?为什么不能用消费拉动中国经济?”这是金融危机背景下许多学者追问的问题。从以上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人们不是不花钱,是囊中羞涩,不敢花钱。

2.物价上涨及消费预期。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复杂的,目前中国通货膨胀趋势与此密切相关。普通居民在日常消费中都切身感受到了物价飞速的涨幅。比如中国房价近些年一直持续攀升在河北省中二线和三线城市需要十至二十年的工资才能购买一套住房,并且大部分购房者都是贷款买房,购房后要精打细算还贷,造成其他方面消费不足。与此相关,高涨的物价造成了人们消费预期的变化。河北省受整体收入水平的约束,消费结构还没有实现全面升级,大部分居民还无法在短期内改善住行条件,尤其是农村居民。随着物价指数的不断上升,居民预期消费支出增加,会紧缩即期消费行为,延缓了消费结构的升级进程。

三、消费观念新变化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1.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率就要切实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使居民收入增长率等于或稍高于经济增长率,即大体同步增长。首先,应着眼于长期,政府要考虑到消费函数的特征,制定针对性和有效的消费政策来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其次,考虑到消费者是“理性人”,政府必须致力于旨在降低居民不确定性感受和预防性储蓄的各种制度建设上,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消费顾虑,使居民在良好预期的基础上将收入增长的大部分用于消费的增加,从而使得收入增长与消费增加良性循环。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合理发展信贷消费。收入的增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当前迫切需要消费拉动经济,所以还应关注合理发展信贷消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超前”消费是一种普遍消费,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居民悲观心理预期影响,居民不敢负债消费,甚至有钱也不敢消费,这无疑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而有必要改善居民对市场化因素的心理预期,鼓励和引导超前消费,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居民后顾之忧,简化消费信贷手续,完善信贷体系,保障居民消费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3.转变消费观念,引导理性消费。金融危机的来临使得很多家庭可支配收入相对减少。同时,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使得更多的消费者花钱较以往更加谨慎。我们确实应该转变消费观念,更加理性地适应经济新形势下消费现状。对个体消费者来说,切莫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的“惊弓之鸟”。普通居民应根据自己的预期收入,改变消费方式,调整消费结构,合理配置个人、家庭资源,争取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后危机时代,普通居民只有做到了把该花的钱花出去,才能称得上是理性的消费者。

参考文献:

[1] 博源基金会.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臧旭恒.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王蒙.金融危机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消费观念之初探[J].消费导刊,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