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星座文化论文范文

星座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星座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星座文化论文

第1篇:星座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作文评价 个性化 评价体系

写作是现代文明生活必需的,是学生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边天”,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下直接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高低,作文评价对作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改这个大背景下,作文个性化评价体系作为一个全新的课程评价理念,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作文个性化评价体系中还未被深入研究的评价时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对中等生的评价及对男女生的不同评价进行再探索。这对作文评价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作文的个性化评价的概念

综合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我们认为“作文的个性化评价”是一种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淡化统一标准,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个体个性及写作个性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作文评价方式。

二、作文评价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要“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1]。作文评价更是如此。作文本应是学生展现情感体验与个性特点的学习和创造活动。然而多年来,应试教育往往对学生的个性视而不见,对大家采取“一视同仁”的训练方法,造成学生个性的棱角在学习中被日益磨平,于是作文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为了让学生找回失落已久的自己,教师必须抛弃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减少对学生的束缚,给学生一个开放自由的写作环境,让学生的个性找到生存空间。

三、作文评价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说道“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2]。当前,教育评价总是用成人标准统一衡量不同的学生,用教师的主观意识塑造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自身因素。用呆板的标准培养一批批应试机器,严重制约学生个性发展。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应该依据课标理念进行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作文的个性化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使作文的个性化评价更正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素质。

如果自己都没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那么如何能引导学生的个性往正确方向发展?语文教师要拥有自己的个性。“成就卓越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3]。如此看来,个性化教学中,要想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一定要有一个充满灵气、有个性有思想的教师。平庸的教师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对学生个性发展很难起到积极影响。而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则容易使学生的个性受教师影响而朝健康方向发展,进而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

2.评价要照顾全体学生,尤其不能忽略中等生。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总是“抓两头,促中间”,即通过对优等生的促进和对后进生的转化带动中等生提高。这种初衷演变到最后却成为“抓两头,舍中间”的局面,导致人数众多的“中间层”长期受到漠视。

同样,作文评价时,教师经常关注优生范文和后进生的典型病文,而忽略较不典型的中等生作文。时间久了,这些中等生便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认为就算自己努力也不可能像优生那样出色,于是他们变得消极、孤僻、自卑、焦虑。

作文的个性化评价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个性良性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中等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变得胆小,不善交际,他们在作文中往往不愿表露心声,没有写作个性,个体个性变得平庸无奇。我们在他们的作文中很难找到与众不同和有突出优点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评价时多给中等生一些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有被重视、被关怀的感觉,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写作锻炼中慢慢培养并显露个性。

“有关研究发现,中等成绩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明显优于成绩差的学生”[4]。“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优劣与其学习心理的关联是最高的,教师优化其评价行为最有可能对学习中等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影响”[5]。在作文评价中,教师“不仅应以积极的态度为他们创造机会更快地促进中等生个性健康发展,而且要加强对中等生进行成功教育”,“让他们打破对‘成功’的神秘感”,再“大力开展‘表现’教育”,“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6]。每次讲评作文时,多选用中等生作文示范讲评,并对作文中的微小亮点予以公开表扬等,让广大中等生在作文个性化评价中得到全面关注,让中等生的个性在爱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3.作文评价要因性别而异。

男女生在写作上存在很大的性别差异,因此作文的个性化评价要因性别而评,使男女学生各自扬长避短。一般说来,男女生在写作上存在以下几种差异:

对作文体裁爱好的差异。“女生与男生相比,更喜爱形象思维;男生与女生相比,更喜爱逻辑思维”[7]。“一般来说,喜欢记叙文的人数女生超过男生,而对说明文、议论文的爱好,男生却超过女生”[8]。

作文取材范围的差异。女生比较喜欢以家庭及身边小事为题材,而男生更喜欢和个人志趣爱好相关的题材。因为女生比较感性也较敏感,而男生则充满强烈的男子汉色彩。

写作态度的差异。女生比较依赖教师的指导,男生则较独立;女生审题构思较细心,男生则较粗心;女生较害羞,男生通常落落大方。

针对男女生的这些差异,教师评价时要做到男女有别,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女生喜欢的记叙文,评价时应适当放宽对男生的要求。反之,对于男生喜欢的说明文、议论文,对女生的评价要放宽要求。在作文取材上,可以多鼓励女生写理性的题材,男生写一些感性的题材。在写作态度上,当女生表现出独立的一面时,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当男生在审题上比平时细心时,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当然要注意不随意挫伤他们的细心和独立性。对于羞涩的女生,评价时应该充分维护她们的自尊心,不要当着全班的面批评她们,更不能讥笑、讽刺她们。要对男女生的差异因势利导,在合作评价过程中,促进男女生之间个性互补,使他们的个性更丰富地发展。

总之,个性化作文是写作个体释放思想的生命律动,只有彻底突破传统作文评价标准,建立全新的作文个性化评价体系,才能使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律动更精彩。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1-22/21-22/22.

[3]杨丽萍.语文教育与个性培养[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28/29.

[4]赵希斌.中小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及其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03.

[5]赵希斌.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与其学习心理的关系[J].教育学报,2006,2(4):95.

[6]隋秀芝.关注“中等生”[J].文教资料,2006,二月号上旬刊:131.

第2篇:星座文化论文范文

作者:刘斌 单位:广西农垦国有火光农场

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要有良好的内部环境,使这种内部环境对相关工作的进一步有效运行起到支撑和强化的作用,所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队伍企业要重视其思想政治工作在自身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保障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同志指出:“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思想宣传工作团队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与此同时,从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看,这种工作团队应该主要以专职政工与企业文化的策划人员以及行政干部与有关管理人员作为主体。同时还要重视相关干部储备的建设,重视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储备库,要有计划地选调其中德才兼备并且有发展前途的一些中青年干部不断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中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济保障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能够良好推行,相关的经济保障也是重要的条件之一。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企业必须要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具体地说就是要进行必要的软件建设的资金投入,软件建设的资金投入范围应该包括日常性的宣传活动经费与调研费用,同时还应该包括有关干部的培训学习以及奖励表彰等费用,尤其是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以及后备队伍的培养要加大投入;在加强软件建设投入的同时,还应进行硬件建设的合理资金投入,把有关的设施与设备以及活动场所和基地建设统统纳入到企业的总体规划中,并且从企业基本建设费用的预算中专门予以保证。各种设施和设备包括活动场所的建设都要实现现代化,进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设施投入能够在较长的时间里持续发挥良好作用。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制度是企业自身的一种规则,是其内部被证明为正确的方式或者外部共识的方式的文字化表述。员工在这种文字化表述的行事方式上的价值观会趋于相同,这种方式在某段时期内就会深扎于企业自身。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在此机制之下实现的,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推行,并且持续有效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需要加强包括干部管理制度、组织管理制度、工作责任制度等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自身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方式应该是以民主、平等为主要特点的,并且可以推动双方感情交汇与渗透,真正体现民主、平等的精神,从而能够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同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得以顺利执行,就必须获得企业内部广泛的认可,而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得到认同。管理者应该建设从上而下的沟通渠道,并能够倾听下属的不同声音,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加强各级领导之间以及领导与员工之间良好的沟通。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机制是企业内部实施效果回馈的程序与制度的总和。企业为了能够使其思想政治工作在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就必须按照科学的决策与正确的规划来实现相关工作的有序协调运行,进而保持思想政治工作拥有正确的方向。企业管理者需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运行过程实施调控。能够随时了解其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有利于上级部门准确了解其下级部门的工作计划制定、实施内容与活动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况,能够及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实施调节指令,这种安排也有利于具体的执行部门能够实施跟踪决策,并且使决策可以不断完善。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

第3篇:星座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自叙传:孤独漂泊:抒情小说

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安妮宝贝的名字渐渐为人所熟知,她的作品“辞藻阴郁艳丽,行文飘忽诡异”,主题往往关乎孤独、爱、死亡、漂泊。在网络成名之后,她又成功的下网,改版成纸质文学,如《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二三事》、《清醒纪》和《莲花》,而售书高居各大图书排行前列,也足以让安妮宝贝骄傲,她的被认可不是20世纪“政治的选择”,而是21世纪“读者的选择”。而由此以来对安妮宝贝文学创作及作家归位则成了焦点问题。笔者采取保守的以女性文学的归位来界定。而不延用“现代先锋小说”、“私语小说”等模糊概念。虽然“女性文学”本身亦没有统一界定,但本文采用当下相对广泛的定义“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生活的作品”,“即在肯定女性作家写女性题材的前提下,提出女作家必须具有一种‘女性意识’,来对女性的历史状况、现实处境和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和描写;既要显示出与男作家不同的观点、态度和语言表达方式,又要表现一种女性‘独立’的主体意识”。就此而言将安妮宝贝的创作归位于“女性文学”是恰当的。作为女性文学创作的鲜明代表,无疑安妮宝贝也面临着在男权话语机制下女性言语权利的突围,而笔者排斥将安妮宝贝赘述在诸如陈染、林白、卫慧之后的文学批评,安妮宝贝的写作自有其个人的风格与策略,致使她在当代文坛上即使在女性文学的范畴内亦找不到一个她的呼应者、同盟军,一如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与他人只是一朵“彼岸花”的遥望。本文就她文学创作中体现出的独异性概括以下特点。

一、自我指涉的文学功能

在文学观念上安妮宝贝的创作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要“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文论,认为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安妮宝贝的小说中,有着孤独、遗忘,有着漂泊、死亡,有着爱与伤害,有着爱尔兰的风笛与岩井俊二的《情书》。她的文学创作中很多的故事都是来自于她的往事。她说“往事是人最大的财富,我们保留它们,然后让其他的人分享它的痛苦与欢乐。”瞄这使她的创作带有鲜明的自叙传式的写作风格。自叙传的写法,很重要的就是要求有一个固定的自我形象,这包括人物的名字、肖像、职业以及周围的环境等因素。安妮宝贝小说里的乔、安,她们的打扮都比较固定,安妮宝贝曾对此有过概括,她们一般只有两种装束,“夏天是白色的棉布裙,光脚穿球鞋。冬天是旧的仔裤,黑毛衣和大大的男装外套。头发是长的,有时候会扎松松散散的麻花辫子。”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她是“任性得像孩子”,“需要人照顾”,网热爱自由、特立独行的女人,这些都是根植于人的自然本欲的特质.是海德格尔笔下的诗意的栖居者。

这种私人化的写作是女性主义写作的一种解构策略。女性不再作为“符号”出现,而是对于世界感受的主体存在着。它通过一种独一无二的经验内容向男性话语发出挑战,并进/而完成对它的消解。同时,这种经验内容又是生成女性话语的基质。于是安妮宝贝开始了对自己身体和思想的神秘声音的倾听,对自己身体、癖好和情感,对自己意识深处比较隐蔽的角落的偏爱、迷恋和抚摸。

二、孤独漂泊的思想主题

自叙传的写法,要写的是生命的孤独感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恋、自卑与自怜。都市的“游离者”的孤独是她作品的思想主题。安妮宝贝的作品大多以高度物质化的上海为情景,她喜欢城市的繁华,“我喜欢抚摸物质,感受物质,从不厌倦。我喜欢它像水流一样占据感受的每一条缝隙。用它的气味、色彩、触觉,抵达我的灵魂。”她喜爱城市的特质,为这城市而写作,她说“文字像苍白迷离的花朵,扎根在这城市的阴湿的泥土里面。透过摩天大楼之间的狭窄缝隙的阳光,淡淡地倾洒过来。走在大街上的人,永远都是淡淡的神情,匆促的脚步。他们是我文字里出现过的人物。”但她并没有极力展示上海物质文明的累累硕果,也没有描写蓬勃向上的社会生活,而是为我们展现了一群生活在上海的土壤中,却无法与上海的物质化主潮真正融合在一起的“另类”人物的沧桑,或者说是一群“游离者”的困惑,描写了她们的异类视角和异类思维。在命运的旷野里,它们没有生命的线索,只能随风流离,像飘零的种子。“林立的大厦,沉溺在夜色和霓虹之中。无法依靠。”“在某个时刻,我们是身份不明的路人,不知道自己停留的时间。也没有方向。” “这种孤独感有时候驱逐着我们无处可逃,陷入沉沦,并寻求着挣脱。”嘲即便是如此,安妮宝贝还是喜欢玩味这种漂泊和孤独,她极尽所能的放逐灵魂,因为她认为灵魂是需要漂泊的。“这是一种我喜欢的状态。流动的前行中的生命状态。”

安妮宝贝的作品多是围绕男女爱情展开,但常常以“破碎、离开、死亡、告别”为收束,其中“爱情”和“死亡”可以成为理解她孤独、游离思想主题的关键词。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往往因为性格怪异的母亲、不和睦的家庭、不幸的童年等原因失去了爱的能力,“并不是所有想得到的东西都能够得到,而到手的也不一定是心里所有的,我相信宿命,不相信爱情。”

“也许有爱情,但没有未来。”她不需要也不信任正常人的爱情婚姻,认为即使是缠绵也是痛彻心府的,因为男人始终“是模糊不清的陪衬,就像一片浓重的阴影。”对于男人只是物质世界里让她清晰体验孤独的符号而已,“大抵世界上的男人都是如此,一边需要一个忠实可靠的感情陪衬,一边心猿意马地眺望远方。就像先吃饱了,然后暗自打算挑选哪一份甜点。何其自私而本能的做法。”因此在她的作品中“欲望”便被生冷的凸显出来,欲望非理性的迷醉与内心孤独的绝望,让主人公在焦躁、空虚中一路探索,最终在绝望中走向死亡。

三、抒情为主的小说模式

自叙传写法伴随的往往是以抒情为主的小说模式,而抒情小说在情节上相对弱化,对于网络文学是不利的。网络文学要求有一定的可读性,而情节是保证可读性的重要因素。作者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而增加了情节的比重。单纯的抒情在文学发展进入新的时代之后早已不是文学表现的重点,人们需要文学对生命、死亡、宿命等命题进行思想,文学的表现领域也早超越单纯抒情的阶段。安妮宝贝的创作亦如此,她对宿命、死亡等命题的思考,也的确需要加强情节变化,抒情在表现这些命题上相对较弱,所以她作了适当的调整。

她在表现一种绝望的颓废气息的同时对传统的抒情小说模式作了应时的改造,在原本较为单一的叙事结构上增加一些旁支,如《告别薇安》中叙述“他”与薇安的网上交往,但穿插了“他”与VIVIAN、乔的交往,使得原本简单的情节得到丰富,而最后三个女孩都选择了离开,以使“他”得到精神上的短暂解脱。安妮宝贝在一则简单的刚恋故事中加人现实的元素,VIVIAN虽说是现实的女孩,但来去飘忽,只是聊天的朋友,乔是肉体关系的情人,使他飘忽不定的感情暂时有了肉体的满足,但这两者都最终失去,游戏有它的规则。“我们始终孤独。只需要陪伴。不需要相爱。”这是安妮宝贝所要表达的观念。而把三个女孩连在一起的“他”的情感、内心也就成为安妮宝贝实践其观念的载体。她对他的情感给以高度关注,描写他情感的变化历程,并配合以适当的景物描写,以营造相应的意境。而对意境的追求,也是传统抒情小说的特征。

第4篇:星座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文化选择性 英语教学 启发作用

一、文化传递与文化选择性

文化传递,顾名思义,即指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的传递,此处的文化包涵一切与各种不同文化相关的或能反映文化的知识、技能、观念、语言等。文化传递理论中最为著名也最具研究价值的是谜米理论,“谜米”一词被收录入2001年出版的《新牛津英语词典》,定义为“谜米: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在谜米学理论中,“谜米被视为除基因之外的另一种独立存在的复制因子(Blackmore,1999:30)”,它的产生被认为是基因进化的结果。其次,该理论强调“只有当基因的进化产生了具有模仿能力的大脑之后,谜米才得以形成(Blackmore,1999:31)”。在谜米理论的诸多观点中,文化选择性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构成:

1.文化对语言的选择性。一种文化可依靠诸多媒介呈现或传递、传递,而其中最主要的媒介就是语言,而语言本身又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相应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要想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要掌握好相应的文化。在英语学习中,中国学生如果仅仅停留在单纯语言知识的学习上,是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惟有在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予以内化的前提下,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好英语。

2.各种地域文化间具有选择性。谜米学理论也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谜米是可接受,什么样的谜米是不可以接受的……决定于他的整个谜米库的整体性质(Blackmore,1999:166)”,也就是说,一旦某人习得了某一文化的核心部分,即他所习得的文化的整体性质已经确定,那么他就会根据这一整体性质,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

二、英语教学的双向传递与接受

由上述观点可以看出,文化对于语言的选择性决定了人们只有在掌握好某一文化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掌握好相应的语言;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学习不可能不受到本民族或本国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文化选择性虽然保证了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独立性,但却阻碍了我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学习,进而影响了我们对外语的学习。在英语教学的初期或前期,主要是教师之于学生的传递,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学生之于教师的传递的比重会逐步提高。但总的来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之于学生传递将始终占首要地位。

传递与接受的双向性同样体现在教学客体中,英语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及文化与中文知识、中文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中国文化的区别和差异不言而喻。从学生主体的角度分析,这一点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将英语视为自己国家语言文化和敌对方,从心理上完全排斥,不愿意接触,更不愿意接受;另一种是将其视为在地位和层次上高于自己国家语言文化的进步方,心理上极度重视,甚至开始排斥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化。在英语学习中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英语教学的初期阶段,除了让学生明确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外,更重要的是要消除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不平衡心理,无论是排斥厌恶还是崇洋,因为这种不平衡、不协调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三、能动性与被动性及有意识与无意识

在教学这种传递活动中无论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也不管是作为传递方,还是作为接受方,两者都是具有较强的主体性。教学可以看作教师与学生以知识及文化的传递为中介和手段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以及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活动。这就决定了教师之于学生的传递与学生之于教师的传递是能动性与被动性、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

在教师之于学生的传递中,教师要传递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文化给学生,主要决定于教师总体的目标及需要,即如何培养学生及培养出什么样水平和层次的学生,教师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中选择那些能造就特定角色和模式的部分作为传递内容;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什么样的文化知识,主要决定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即使自己成为什么样水平层次的人才,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接受教师传递有助于特定角色形成的那部分文化知识,并将其内在化为个人的意识和行为。学生对教师的文化知识接受同时也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这种被动性将随着他们自身的发展而逐步减轻。就英语教学而言,在初期阶段,教师会选择简单的、趣味性强的、与现实生活贴近的、符合那个年龄学生的接受程度的文化知识来传递,而学生在开始时基本上是全盘接受教师所传递过来的信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们自身认识的提高,学生会对教师所传递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接受,即接受他感兴趣的,排斥不感兴趣的。在学生之于教师的关系中,学生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讲自己对知识文化的掌握情况传递给教师,教师有选择性地接受学生主体传递过来的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同时,教师也能因此进行自我调整或提高,以使自己更胜任传递方的工作。

四、对英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要想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英语教师首先应尽量多使用英语教学,课后也能与学生多用英语交流;其次,教师应摆正对外来文化知识的态度,要正确选择其中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传递给学生;并且,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建设,与时俱进,接受外来先进知识、技能和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传递方的重任。

在英语教学不同时期中,教学工作者应当合理安排好文化和语言教学的比重。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应通过适当的手段使学生对外来文化有所认识。中学阶段,首先应着重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以提高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其次,在不影响中国文化习得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和精华部分。大学阶段,在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提高之外,应教育学生注重中外文化的比较和对比,使他们消除对外来文化的各种不正确、不理智及不平衡心理,以平常心待之,这样也便于他们更科学地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性地接受;而且,通过比较和对比两种文化的区别和差异,也可以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尽可能地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Blackmore,Susan. The Meme Machin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20-166.

[2]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51.

[3]姜萍.从谜米理论看文化的选择性与英语教学. 宜春学院学报[J].2007,(29):172-174.

[4]刘润清,S. R. Magee, 王平. 语言学入门[M]. 北京.1988.208-231.

[5]顾嘉祖,程爱民,吕俊. 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化中的隐蔽文化[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汪德华. 英汉思维方式对其语言、文字的影响[J]. 外语与英语教学,2003(3):34-36.

第5篇:星座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类型特征;积极作用

一、企业文化类型与特征

1.象文化:尊重、友好――人本型

象文化特征:企业的工作环境是友好的,领导者犹如一位导师,企业的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企业的成功则意味着人力资源获得充分的重视和开发。人才被认为最重要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地,就会向哪里汇聚。因此,企业致力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职业经理人当家的公司,竭力打造“阳光照亮的体制”。尊重人,为优秀人才创造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和人生,是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

2.狼文化:强者、冒险――活力型

狼性文化,是一种强者精神。在狼文化特征的企业里,充满活力,有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环境:领导者往往以革新者敢于冒险的形象出现:企业最为看重的是在行业中的领先位置:而企业的成功就在于能获取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华为、国美、格力、娃哈哈都是中国企业狼文化的典型代表。

3.鹰文化:目标、绩效――市场型

具有鹰文化氛围的企业是结果导向型的组织,领导以推动者和出奇制胜的竞争者形象出现,企业靠强调胜出来凝聚员工,企业的成功也就意味着高市场份额和拥有市场领先地位。

以出奇制胜的创新,实现了企业绩效和市场份额的高增长。管理风格始终建筑在绩效导向的基础上,是以做到一个目标再奔向另一个目标的持续动作,去获取要跳一下才够得着的高目标。从大处看世界、对自身永不满足,不断进取。这类公司以联想、伊利、平安、光明、春兰、喜之郎、小天俄、雨润、思念等公司为代表。

4.羚羊文化:温和、敏捷――稳健型

羚羊的品性是在温和中见敏捷,能快速反应但绝不失稳健。以追求稳健发展为最大特征,因此这类企业的工作环境规范,企业靠规则凝聚员工,企业强调运营的有效性加稳定性,企业的成功是凭借可靠的服务,良好的运行和低成本。这类文化的代表有海尔、中兴、苏宁、美的、汇源、燕啤等企业。

海尔的每一步都伴随丰创新突破,追求卓越,但是它在实现创新中也强调和合,行王道而非诡道,走稳招而不走险招。稳健发展在海尔文化中,就是靠执行力强作为保障,高层决策可以不走样地落实到最基层:而执行工作的效率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海尔中层干部的素质并不是最强的,但以张瑞敏为核心,以海尔文化为基础,就形了一个最强的组织。

二、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是“发动机”作用。企业用什么来激励员工,正规制度讲究的是物质奖励、金钱刺激,工资、奖金,以及股权、期权都是这一思维模式下的产物,这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完全靠物质奖励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刺激在内,其激励作用都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在开始时也许有用,但在人的收入与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你不能只靠物质,要靠企业文化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源泉。

二是“指南针”作用。企业设立制度,是为了对企业的行为有规范。然而,市场瞬息万变,靠制度实际上很难跟上市场的变化。这个时候,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多要靠企业文化引领。举个案例,农民在海尔牌洗衣中洗地瓜,结果把洗衣机洗坏了,要海尔赔。如何处理这件事是考验海尔员工的智慧。按理,海尔可以完全不管。洗衣机嘛,不言而喻,当然是用于洗衣服的,洗地瓜洗坏了责任在消费者。但海尔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它没有说洗衣机是不可以洗地瓜的。这个时候,不是海尔的制度,而是海尔“真诚到永远”强调服务至上的文化,引领员工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的申诉。更绝的是,海尔在此后,居然发明了可用于洗地瓜的洗衣机,这使得本来可能演变成“公共危机”的一件对海尔相对不利的事件变成了喜剧。其中所仰赖的正是海尔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南针”作用。

三是“消毒剂”作用。许多人都看到市场经济好的方面的作用,但较少关注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其实,市场经济并非完美,常常存在“市场失灵”。除“市场失灵”外,市场竞争也容易导致人和人之间不择手段的竞争。这个时候,一种强调博爱、公义、诚信、友好的企业文化就可能成为个业以及市场消毒剂。它让企业超越唯利是图,让企业员工在利和义之间,个人追求与团队合作上找到平衡。

第6篇:星座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类比;造型;叙事;神话精神

神话是人类古老文化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从远古的氏族社会到现今的后现代社会,神话精神仿佛无所不在的影子依附于文化产品。作为一直关注“命运”主题的导演陈凯歌,他的影片《无极》便是深得神话精神浸染的艺术创作,命运在此披上了神话的外衣,显得既唯美又玄奇。此片观后,我深深地为它的浓浓的神话气息所打动,其实,在现实社会中,同样有着各种神话,“汽车神话”、“城市神话”、“登月神话”等。从古至今,一路观来,神话精神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人文特质或者科技发明的潜动力,拥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影片《无极》自从公映以来便备受非议,很多观众,包括不少影评人士均认为,该片是导演陈凯歌的失败之作。原因是影片故事严重脱离现实,情节性不强,特技制造的华丽场面掩盖不了故事的贫瘠等,众说纷纭。笔者在此,无意对此评点成败,仅就这一现象所反映的特定文本内涵——神话精神进行初步探讨,以飨读者。

一、神话精神之一:现实生活的神话性类比

影片中颇具浪漫色彩的是人在天上象风筝一样飞。能够在天上飞,一直是人类肢体运动空间的神话性想象,这是应用已知的不可能来推想未知的可能的神话类比思维的体现。在此,影片使之如同梦一般得以实现,令观众沉醉于那神话环境的想象中,得到了玄奇而又快乐的审美体验。类似的例子,如速度飞快的雪国人昆仑,更是以神话般的能力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神话特有的模比整体观的思维来理解,这样的导演处理,除了视觉风格的浪漫玄奇外,更是从整体上模糊的映现了人物心灵深处一些东西,即人物内心深处潜意识的神话性渴望的外现。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在那样的一个阶级社会里,拥有神话般的力量对生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地位最卑微的奴隶,如昆仑,如果不具备神话般的速度,怎么可能在蛮牛阵中顺利逃生!以至后来,“跟着你,有肉吃!”,他得到大将军光明的赏识,也是因为其具有超常的奔跑速度。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当人们无法对现实做出合理恰当的解释或无力改变现实的时候,往往寄予其一种神话般的想象。而这种想象也并非是毫无依据的,而是在类比现实中已知的事物基础上得出来的,比如鸟儿类比风筝在天上飞,速度奇快的动物(超过了蛮牛)类比出雪国人的超常能力等。而影片中奴隶昆仑的形象的塑造,就是这种神话思维的类比产物,是全片神话性风格的必然要求,是全片主题表述的神话性动力元素。

众所周知,混沌的、直观的和整体性领悟的思维方式,是早期社会人们思维的共同特征。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了一种连续无限整体观或万物相通,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意识。这种意识以一种思维的流动体的形式成为神话的外显动因,成为整个影片神话精神脉络的时隐时显的推动力。“神话是以类化意象为基础的思维形式,以直觉感悟为过程的思维程序,以形象化语言为媒介的思维符号,这一切,又都蕴含着某些审美的价值潜能。”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人类不及动物之处极多,他们不仅渴望得到动物的惊人力量(熊、虎),灵巧四肢(鹿、猫),强韧的筋骨,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还渴望具有奇异的再生功能(蛇、蜥蜴),神秘的预知能力(如对地震、天灾的“预知”)以及那出入于地下和水中、翱翔于天上和想象中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接触的能力。可是,如果科技的力量决定了人类得不到这些,他们在潜意识中就会用幻想的方式模仿和崇拜,进而通过某种方式反映在其创作的文化产品(如影视产品)上。

比如,远古时代的神话、巫术(巫师、跳神)、预知术(占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向我们展示了原始心理(思维)所创造的一个奇特的“世界”,这是一个同时包含着原始功利、原始宗教、原始审美等原始人类创造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虽然浑沌,但却包含着未来科学、艺术、道德丰富基因的文化母体。这个文化母体以文化遗传的方式影响着后世的人类思维,在影片《无极》的文本内涵中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母体的神话魅力,观后,令人久久回味于心灵深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由于心理内部不同自我之间的冲突,以及人一生中在愿望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生与死之间不断感受到的冲突而处于可悲的境地。”作为补偿,社会文化在压制人的本能冲动的同时,也提供了三个发泄口:宗教、科学、艺术。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宗教中“神”的形象所散布的精神信息是满含着神话的内涵的,而科学的起源和艺术传播的特质也离不开神话精神的功劳,这些均反映在其本体的神性之上。由此,神话精神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也依然会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启发功用和指导意义,影片《无极》所带来的神话之风多少能够说明当前社会文化对其渴求的程度,一个健康的文化母体不应因神话精神的缺失而营养不良。回归现实来看,当前社会文化中的心理现实主义追求,也应该伴随着神话精神的发展而得到良性发展,神话精神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人的想象,人由此也只能用神话去想象神话,但绝不可低估神话。

二、神话精神之二:空间造型语言的神话性塑造

在影片造型语言的应用上,影片充分体现了神话的魅力,这也是符合全片神话性唯美玄奇的风格化追求的。其实,“银幕世界的空间造型设计包括了具象空间造型设计、中介空间造型设计和抽象空间造型设计三类”,在影片中,明显具有神话性特征的是具象空间中的场景和环境。

例如,海棠精舍的华美造型,成为影片神话叙事强有力的造型支撑,这对于光明与倾城的感情表述和人物性格展现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空间造型语言在此的功能,已经推动了影片叙事的进程,强化了影片“命运”主题的表达效果。

时常出现的海棠树镜头,成为全片爱情变化的浪漫象征,纷飞飘落的海棠花给人一种无限美丽而又隐含一种莫名忧伤的“命运”征兆感觉。在此,摄影风格是柔和的,唯美的,色彩斑斓的画面形成片中人物的淡然美丽的神话性想象的氛围。

奴隶昆仑和黑衣鬼狼在空心铁球里的追跑打斗,屏风环中无欢和鬼狼的打斗,都是在封闭型、圆环形的空间中进行神话性叙事,这种“圆”或“环”的造型内涵,暗含了神话的循环精神。其实,在古代神话中,生死不是绝对的,生命也并非不可逆转的,人与神、动物和植物多是在一种循环的轨迹中进行互融变化。影片在此间的造型设计,除了叙事上的推动和渲染作用外,更是神话性本文的合理建构。实际上,在影片中,开头满神关于命运的预言,“一旦选择了就无法改变,除非时光逆转”与结局昆仑对倾城的爱情表述,“时光逆转,生命可以从头再来”形成了神话内涵的“圆环”型叙事特征。不言而喻,此间的“圆环”型叙事空间造型恰恰是为其“命运”主题服务的,起到了对人物情感变化和命运循环之间的冲突与交融的重要表征作用。

时间的扭曲和空间的回环是神话世界中的重要构成方式,正是因为这样想象性的塑造,也就使得影片的文本脱离了世俗的惯例纠缠,化身于精神的自由世界中。在此,存在就是被想象的,神话恰恰就是想象的母体,一切叙事语言的言语,所有造型风格的隐喻,均把神话这一独特的精神本质留在了影片现象文本的核心。

三、神话精神之三:后现代文化对传统爱情叙事模式的神话性浸染

现今,人类社会发展到后现代阶段,文化艺术的状况及发展趋势与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相比,“在观念、感受、形式、内容和风格等价值取向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代电影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后现代特征,这在影片《无极》的爱情叙事模式上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体现。

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充分表现在年青一代的个性追求和爱情价值观上,而针对主要受众(年青人)而制作的商业电影《无极》自然也将此考虑在内了。现实中,后现代爱情价值观呈现出物欲外显、率性而为的特征,这在影片的爱情叙事模式中得到了体现。其实,影片的爱情叙事路线仍然是在坚持传统的三角恋爱模式,即倾城、光明与昆仑之间发生的曲折爱情故事的基础上,吸纳了后现代爱情价值观的神话性浸染效应的叙事模式。

其间,此种明显的文本特征体现在倾城的情感态度的数次转变上。作为女人,在那样的社会里,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的适应性特征,她屈从于权力而又率性而为,其命运的变化也是体现了因女色而“倾城”的神话性想象的。这在神话性上,权力、美貌与忠诚、嫉妒之间的相互噬咬,构成了传统爱情价值观受到世俗生活的神话性浸染的后现代爱情叙事模式。

此外,片中“满神”的符号性意义,在此体现为一个情感和命运的预言家,是叙事角度的全知者。她的视角,她的无所不知的神奇能力,使影片抹上了一种奇幻神圣的浓厚神话色彩。“满神”在此的功能,就是一种权威力量的代表者,而倾城的选择恰恰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乎的只是自己的感觉,她的这种做法恰恰是对权威力量的反抗,或者说是对命运的不屈服。在影片的开始,作为小女孩的倾城在和“满神”的对话中,她对命运的选择,恰恰是与最终结局的“时光逆转,生命可以从头再来,对爱情的另一次选择”的命运相呼应,这既可以说是倾城的“率性而为”的后现代爱情性格对命运的一次胜利,也在叙事模式上实现了对权威力量(满神)的叛逆性胜利。

后现代爱情观是当前青年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青年创作群体的创作风格和制约着其它创作者的文本叙事特征(以青年为主要接受群体),影片《无极》就是这种制约创作或者说迎合创作的作品,只是在这样的现实主义下,导演仍将其深切的神话情怀表达于爱情叙事模式中,将其浸染成绚丽斑斓的爱情魔方。

四、结语

神话精神,作为视觉文化,尤其是影视作品的独特人文特质,有着不可估量的创作意义。它通过类比、造型和叙事等方面的文化性渗透,使得影片《无极》的魅力得以提升,观众的接受效应得以加强。尽管影片存在着故事情节上的明显缺陷,但此间,在神话精神内涵的阐释和神话性风格的塑造方面,笔者认为,影片确实做的是很成功的。因此,片面地将影片《无极》看作一部失败的作品是有失妥当的,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现实社会对神话精神的需求和神话精神的独特文本功能,理应对其做出一定程度的肯定。

【参考文献】

[1]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2]郝朴宁,李丽芳.影像叙事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第7篇:星座文化论文范文

1.1机构设置情况

1.1.1市级

北京市新农合制度的顶层管理组织为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由市卫生局(现为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和市民政局等多个委办局组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主管处室为基层卫生处。2007年成立了市新农合服务管理中心,但目前尚未承担新农合的直接经办任务。(1)单位性质及编制。2007年1月,按市编办《关于同意成立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管理中心的函》[京编办事(2007)2号]文件设立组建市新农合中心,为市卫生局所属,相当于处级事业单位,全额拨款,编制9人,其中正处级1名,副处级1名,工作人员7名。截至2013年年底,实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处级领导2人。(2)单位职能。承担新农合方案的指导、评估;负责新农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负责开展全市农村合作医疗调研、咨询服务及经办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全市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安全使用进行监督,包括各区、县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北京市新农合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基金筹集情况、基金支出管理情况和支出经办工作记录等;总结和推广各地区新农合经验。

1.1.2区、县

按照相关新农合经办管理机构设置要求,至2004年年底,北京市13个涉农区、县都成立了由区、县正或副职担任主任,卫生、财政、民政和人社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县卫生局,区、县卫生局下设新农合管理中心(办公室)作为经办部门。按照区、县新农合经办机构的职能,一般设置管理、审核、督查、会计、出纳和信息统计等岗位,人员编制应以10万参合农民为基数(包括10万以下),人员编制为5人,每增加10万参合农民应增加1.12个编制。截至2013年,各区、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共有编制136人,实有工作人员131人。北京市各区、县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基本设在乡镇政府,未独立设立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和编制,一般采取乡镇政府社保所或计生办人员兼职负责乡镇新农合的筹资和补偿工作。

1.2人员情况管理人员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专业结构方面。新农合管理人员应具有卫生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审核监督人员应为卫生技术人员并熟悉医疗业务,会计、出纳人员应是持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的财务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人员应熟悉新农合工作和信息统计管理业务,所有经办机构的业务管理人员都应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对人员的学历和职称未提出具体要求。

1.2.1市级

(1)基本情况。市新农合中心目前实有工作人员8人,男性、女性各为4人。从年龄上看,50岁以上3人,40~50岁2人,30~40岁2人,30岁以下1人。(2)人员质量。北京市合管中心在岗人员8人,基本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2人为硕士研究生。从所学专业上看,临床医学专业2人(均具有中级职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3人,护理专业1人(具有中级职称),药学专业1人(具有初级职称),社会保障专业1人,人员结构基本符合新农合经办机构的人员专业要求,但缺乏计算机专业人员。

1.2.2区、县

(1)基本情况。截至2013年年底,各区、县新农合中心(办公室)共有编制164人,实有工作人员136人。其中男性63人,占46.32%;女性73人,占53.68%。从年龄上看,50岁以上28人,40~50岁41人,30~40岁36人,30岁以下31人。管理人员(中心主任、副主任)共有30人,其中男性13人,女性17人。从年龄上看,50岁以上0人,40~50岁23人,30~40岁7人。(2)人员构成。各区、县工作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101人,大专学历19人,大专以下1人。专业情况较为复杂,临床及相关专业28人,卫生管理专业23人,两项仅占总人数的37.50%;财务专业22人,另有其他专业,如教育、人力资源等共31人。由于各区、县新农合经办机构的管理人员(主任、副主任)基本都来自区、县卫生局或卫生系统(如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内部调剂,所以30位管理人员中,有26人都具有医学教育背景,占86.67%;其中卫生管理专业最多,有11人,占42.30%,其次是临床相关专业7人,占26.92%,其余分别为护理类4人,防保类2人,麻醉1人,病案管理1人。其余4人中有2人为教育相关专业,1人为行政管理专业,1人为财务专业。

1.3经办服务开展情况

1.3.1市级

由于北京市新农合在市级层面无经办业务,因此市新农合中心更多承担的是对各涉农区、县新农合业务工作的指导、监督与服务等,故对市新农合中心的工作效果需从这几个方面予以考量。(1)业务培训。对各区、县的业务培训工作是市新农合中心的主要职责之一。根据每年的工作重点与工作要求,主要涵盖的内容有:政策解读、医疗单据审核、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维护和财务规范等。培训的范围也由最初的以各区、县新农合中心管理人员(主管局长、中心主任副主任)为主,逐步扩大到具体业务经办人员,如财务人员、审核人员等。(2)运行监管。市新农合中心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区、县新农合进行监管与指导。市新农合中心每年都会对各区、县进行一次全方面的检查,内容包括新农合制度建设情况、当年筹资情况、基金支出情况、医疗单据审核及基金监管情况等,重点为新农合基金的管理。(3)课题研究。市新农合中心也会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利用现有数据等资源,与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课题研究。自2009年以来,市新农合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了《北京市新农合10年发展评估》、《北京市新农合规范管理研究》等多个课题研究。与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北京市区、县新农合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北京市卫生局依据此研究结果,于2013年出台《关于北京市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京卫基层字(2013)5号],现已在平谷区开展相关试点工作。

1.3.2区、县

(1)参合率逐年提高,新农合制度得到农民的认同。北京市新农合实施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初始阶段,北京市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237万人,农民参合率为71.88%,其中,门头沟最低,只有44.94%,海淀区则达到95.36%。此后,经过事实的教育,农民参合积极性逐渐提高,2013年各区、县参合率已全部超过95.00%。(2)新农合的保障范围由大病延伸到普通门诊,促进了农民的医疗服务利用。新农合实施初期,北京市制定了“以大病为主的补偿模式”,启动初期,新农合平均住院率很低,新农合受益面较窄,难以缓解一般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2008年起,北京市调整了新农合政策,各区、县也开始实行门诊统筹与大病补偿相结合的模式,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到新农合报销范围,从而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面。(3)对定点医疗机构的严格管理,保障了参合农民相关利益。各区、县均意识到对医疗机构监管的重要性,多数区,县采取了定期或不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的方式进行监管。如顺义区2006年出台了《顺义区定点医疗机构监督考核办法》,设置专人,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考核管理及三级住院情况的核查,并于2010年起由区财政每年出资100万元,对定点医疗机构实施考核奖励。

2存在的问题

2.1人才结构的专业性不强

人才队伍是各经办机构管理的核心要素。作为卫生管理部门,专业性要求无疑要大于其他部门,而各区、县新农合中心还承担着具体经办职责,专业性要求更是不言而喻。新农合制度与医保制度相类似,故工作内容上也一样,都是将医疗单据审核作为核心工作。但各区、县新农合中心中具有医疗教育背景的人都占较小比例,专业的、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审核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在30名区、县经办机构的管理人员中,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占到25人,比例尚可,但在普通工作人员中,这一比例尚未达到50.00%。医疗单据审核工作是各新农合中心的核心工作,专业性人才的缺失,会给仅有的单据审核人员带来不小的工作负担。而当工作任务较重时,其他工作人员也会被迫“赶鸭子上架”参与审核,但审核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2.2管理内容有所欠缺

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不大完善新农合基金的监管是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北京市各区、县新农合经办机构的管理内容仍限于新农合处方和病历的审核和报销,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能力较弱。尽管一些区、县与辖区内医疗机构签订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但这种“单相思”式的管理起到的作用有限。

2.3管理网络不健

全北京市市级和区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设置完整,但基本无独立的乡镇经办机构,经办机构管理网络不健全。全市和各区、县的管理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当前和今后的管理需求,乡镇新农合管理能力更不能满足需求。

2.4经办机构人才队伍不稳定

作为新农合业务管理部门的新农合中心目前大都采用事业单位管理。但由于对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在人事管理方面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不统一、不规范,造成人员待遇低、类似人员差异大,加之新农合管理体制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存在着部分人才流失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作队伍不稳定,对新农合工作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5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随着近年来新农合业务的不断扩展和信息系统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北京市新农合信息系统无论是在硬件还是网络配置上,都已无法满足现今各区、县的实际工作需要;目前,开展HIS系统与新农合系统直接对接的医院数量比较少,大多数的单据仍然是通过人工二次录入系统,工作量大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录入错误。

3建议

3.1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新农合管理工作中,医疗单据审核作为核心工作,不仅关系到基金的安全运行,还与医疗机构的有效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应首先重点引进具有医疗教育背景、医保管理审核经验及保险精算等相关人才,加强医疗单据的审核工作。其次还应适当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现有管理、经办人员队伍,提高其业务和管理能力。同时,相关保障体制机制应及时跟上,稳定机构队伍,避免因政策原因导致稀缺人才的流失。第三,要提高经办人员待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3.2借鉴医保信息系统的模式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解决新农合管理不规范、提高资金运作的透明度、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等问题的必由之路。目前北京市已有部分区、县建立了县域内的新农合信息平台,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北京市新农合信息系统的搭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基础,并可充分借鉴医保信息系统的模式,或直接在医保信息系统中加入新农合系统,用最经济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实现北京市新农合管理信息的网络直报和现代化。

3.3探索制度整合

第8篇:星座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馆工作;群众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文化馆的职能作用

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政府设立的群众性文化事业服务机构,文化馆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目标,为其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的公共性文化活动场所。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将文化馆的职能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馆在一定程度社会教育的承担方面以及对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的整理与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公共文化活动往往反映了社会主流文化趋势,文化馆在对此类公用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引导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文化报》在2010年的调查资料表明,到2010年年底为止,全国城乡区域共有县级文化馆馆舍2841处,乡镇文化站38181所,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满足度以及群众文化艺术素养的普及与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文化馆的社会组织作用

作为一个极为庞大的社会性工程,基层文化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凝聚全社会力量,在此过程中,文化馆对于基层文化建设使命的承担具有无可代替性。应构建文化人才培养的社会性网络,将乡镇文化站点、文化馆、社区文化室以及本馆辖区内不同形式与种类的文化社团进行资源整合,融于一体,做到上下结合、顾点及面,辐射整个城乡区域,实现精英文化、主导文化、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生互助与有机融合,为群众文化的广泛性和常规性提供良好保障,在确立主导性群众文化的同时又展现了大众性的群众文化。

应以对各种不同文化文艺人才的发掘为基础,利用各种节假日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广场文化、乡村集市文化以及庙会等等,此类文化活动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活跃,人民群众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构建城乡间实现充分互动交流的良好局面创造有利的前提,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文化馆的宣传教育作用

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各项宣传教育活动是文化馆所担负的职责。在文化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利用各种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帮助群众准确、形象、通俗地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使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与此同时,通过文化馆工作的开展,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各行各业出现的先进模范与事迹以鲜明的舞台形式向社会大众进行宣传,鼓舞并启迪更多的人,使其振奋精神,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个人应有的贡献。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文化馆的服务作用

文化馆具有双重身份――社会文化服务者和党政文化使者。文化馆代表了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担负着重大责任。

以群众文化实践为依据进行辩证分析,从需求角度来看,人民群众作为文化需求方成为主体,文化馆则为客体;而从供求角度来看,文化馆作为文化知识的提供方成为主体,人民群众则成为客体。在各种民间文化作品的创作与演出中,群众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文化馆代表着主流文化内容的发展方向,在更多时候担任了其中的主体,同时承担其提升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水平的重要工作。事实上,文化馆工作以群众文化活动为基础,文化馆与人民群众两者水融、不可分割,共同推进群众文化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9篇:星座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文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艺功能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3.019

在21世纪中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上下各族人民的使命,每一项事业都应该积极围绕这一重大战略目标而进行,文艺已经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在中央文艺座谈会上着重强调,要从传统文化当中吸取营养,复兴中华文艺,要创造出人民喜爱的作品,努力发挥文艺在中华民族复兴中的伟大作用。那么,文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究竟有什么重大作用呢?以下主要从文艺的认知教化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以及实用功能四个方面来论述文艺的重大作用。

文艺的认知教化作用

认知与教化是文艺的重要作用之一,也是文艺的一项主要功能。所谓文艺的认知功能主要就是指人们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阅读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感受,丰富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能够更加体会到社会与人生的真正内涵。而所谓文艺的教化功能则是指文艺作品对读者的思想感情的影响,对人们心灵的净化以及道德情操的培养。文艺的认知功能以及文艺的教化功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读者一般都是在自觉地阅读文艺作品中不断获得各类生活和人生的知识,继而在自觉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受到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文艺的教化功能是以文艺的认知功能为基础的。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任务,最重要的就是要促进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意义,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是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积极丰富自己的思想认识。在这个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时代中,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日益养成了追求娱乐和的文艺阅读心理,而且伴随着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艺的商业运作越来越强,利益的驱使导致文艺的知识性和教育性大大下降,文艺的原始属性已经让位于文艺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就拿影视剧本来说,因为影视剧注重的是视觉效果,强调感官的强娱乐性,但是文艺作品本身的内涵和意蕴却不能有效地通过影视语言表达出来,故而在传达深邃意蕴和净化心灵等方面影视作品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从这些原因来看,文艺的认知功能和教化功能都被弱化得极为厉害,几乎下降到成为娱乐化和商业化的附属品。所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着重加强文艺的认知功能和教化功能,从思想上端正人们的意识,推动广大群众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

促进心灵的审美,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

审美功能也是文艺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也是文艺作为精神产品受到极大关注的重要原因。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对文艺的审美功能做过如下的说明:“一部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够给人以心灵的净化,让人们在享受艺术熏陶的过程当中培养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文艺的审美功能就是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当中感受文艺之美,使得自己看待世界和人生的观念有所变化,使认知真正得以提高。作为文艺作品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审美对于净化读者的心灵、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升大众的精神品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由于商品交换的市场原则的影响,文艺的审美功能已经逐渐受到挤压,而追求和利润的商业美学原则替代了审美原则。另外,我们知道,一般而言,对于文艺教化的实施,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都是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但是,这与当下消费时代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利润和效益的速度化的商业原则是背道而驰的。急功近利的驱使,使大众追求文艺心灵净化的闲情逸致逐渐蜕化,文艺同其他一般的消费物质一样朝着时尚化、媚俗化的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不注重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然而,社会主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促进人民精神品质的提升,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精神上打造出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文艺要朝着提升人们的审美价值、求真求善的方向发展,所以,文艺在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同时,应该不断提升它的审美价值,这也应当成为文艺在消费时代的价值准绳。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众所周知,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倡导主旋律的,与当下时代与时俱进的,积极宣传优秀的人物和事迹,为社会树立许多优秀的榜样。而党和国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也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优秀的文艺作品又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当代文艺发展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它没有偏离社会主义的道路,强调打造具有高尚文化品位的、适合广大民众的优秀文艺作品,这种优秀的文艺作品是能够积极反映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的。这种文艺政策是符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现实的,是高尚的,是符合群众文化发展利益的。与此同时,优秀的文艺是积极倡导和谐文化理念的,崇尚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思想,宏扬理想主义,强调构建积极健康的文化人格,这对构建社会主义的优秀文化环境是极为重要的。构建和谐社会主义需要倡导良好的和谐文化氛围,要求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高尚的文化氛围,并且这种文化氛围要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在不知不觉间给广大人民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能够凝聚人民的力量,在最大限度内激发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民族精神。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也能够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贡献力量,净化党风和社会风气,给人民彼此之间以尊重,协调良好人际关系,使文艺界的文化生态健康和谐,充满活力。

总而言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文艺所起到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促进国民认知教化、促进心灵的审美,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以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1984,《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113页。

[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98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4页。

赵炎秋,2006,《文学原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1页。

[法]让・波德里亚,2014,《消费社会》,刘成富、金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5页。

李泽厚,1998,《李泽厚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第76页。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