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范文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国甲卷语文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

第1篇: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范文

一、可写性――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可写性是指试题的内容不深奥,考生不陌生,有背景了解。试题的内容是考生熟悉的,甚至是社会热点、国家大事。

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围绕“父亲开车打电话,女儿该不该举报”话题命题。材料源于2015年5月9日《楚天都市报》的一则简讯,属于近期的社会新闻事件。乙卷围绕“三个当代风采人物,谁更具风采”话题命题,材料同样来源于现实生活,如“大国工匠”就是2015年五一节播放的系列记录片《大国工匠》的内容。

可见,作文题目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考生的生活经历及人生体验息息相关。如果考生只忙于低头读书,陷于题海,能应付这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吗?难道不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吗?据此,我们的对策是: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2]。我们也可以套仿一句名言: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生活,w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可以有选择地看电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专题片等。

可以有选择地阅读报刊:《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等有关时事的文章。

自然也要阅读生活,以“我”为圆心,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半径。对触动自己心灵的事件,对社会热点问题,要记录,要思考,要表达。

当然,“可写性”中还包含公平性。命题不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会违背学生认知规律,尤其是全国卷,一定会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考生实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了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就不难写出洋溢时代气息的考场作文

二、选择性――巧于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

选择性指考生对立意角度、文章内容、文体样式、表达方式等进行选择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前两个指标在试题题干上常写成“立意自定”,后两个指标在试题题干上常写成“文体自定”。

从立意角度看,2015年全国卷甲卷作文的立意就呈现出多个角度:如写给“小陈”,可以点赞,对她举报父亲的行为表示理解和赞同;可以质疑,批评她举报父亲有违伦理常情;也可以点赞质疑并存。如写给“老陈”,可以宽慰和劝导,可以批评和指责,可以批评和劝诫,可以分析和说服,也可以几点并存或任意组合。如写给警方,可以点赞,称赞他们依法执法;可以质疑、商榷或批评,指出他们执法不够人性化;也可以几点并存。也可以写给网友,写给媒体,写给社会公众。

从文体角度看,2015年全国乙卷要求自己“明确文体”。文体可自己选择。

据此,我们的策略是:充分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

在立意选材方面,本着熟悉而独特的原则。即立足材料,重点发掘自己独特的生活积淀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这样,相对于其他考生,自己便立足于高原之上了。全国乙卷最能说明这个问题,面对三个当代风采人物,最关键的是梳理三类人不同的“出彩点”,对接到与自己理想相对一致、领域相对熟悉、思考相对深入的方面,这样便可彰显自己的才情与深度。

在文体方面,有的考生长于议论,有的考生长于记叙,如若文体自选,便可扬其所长。2015年贵州一考生的作文《“摄影机”如是说》,就以叙为主,兼以抒情议论,张扬了个性,取得了与众不同的效果,被评为一类文。

选择性客观上为那些并非“全才”而在某一方面又有特长的同学提供了用武之地;如果是“通才”自然会锦上添花。

三、导向性――永远传递正能量

导向性是指试题朝着健康、积极、深刻的方向立意的意向,实际上就是试题潜在的思想性。

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题用“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新闻事件,乙卷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都是基于“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渗透了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试题的教育功能得到彰显。

对此,我们复习应考的策略是:永远传递正能量。好文章是靠主旨的光彩照亮的。那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而有些传递消极虚无的思想情绪、违背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的文字,其作文的等级自然是末位的。

在文章中很好地传递正能量,一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理解中华名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二要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并思考其中蕴含的思想。三要有意运用,考场作文一定要“以意为先”。

思想让文字更为亮丽,亮丽的文字照亮了阅卷老师的眼睛。

四、探究性――理性之花最美丽

探究性指试题要引导考生对作文内容去做深入探讨、认真研究,尤其要加强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引导。

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就需要考生对“女儿该不该举报父亲”事件作出科学合理的是非曲直的判断,提出公允的观点,进行理性的分析、严密的阐述及丰富的论证。乙卷让考生选择三个当代风采人物“谁更具风采”,题目中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直接反映出考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更”字更显思辨能力。

从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可知: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作文等次的高低。

对此,在备考中,要加大对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是在理论上武装自己,掌握人生社会的一些原理,尤其是辩证分析的思想,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不说“过头话”;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观点不“近视”;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言理不“一根筋”。

二是多阅读一些富有理性思辨内容的材料。如故事、名言、警句等。

三是在实践中有意识锻炼。如果是写记叙文,在讲究形象生动的同时,也要追求理性:叙事类的文章,要着眼于事件所蕴含的思想;写人的文章,要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的发掘;即使想象类的文章,也必须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如果写议论文,论点要能体现对生命、对社会的理性认识与思考;论据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联系;论证时要注意结构的逻辑层次、事理结合、辩证说理。

理性思辨不仅是艺术问题,更是思想问题。反映了考生对客观事物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

五、防套性――带着镣铐跳舞

防套性是指防止考生拿别人或者自己的旧作稍加改动作为应试作文。

多元立意角度的文题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作答空间,但也出现了虚构和套作的问题。为此,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基础上,增加了任务型指令。如甲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的谈问题、讲道理。在内容及文体上都有一定的限制。乙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

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中学会“带着镣铐跳舞”。

一是仔细审题,严格按指令要求写作。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甲卷,任务是“请给小陈、老陈和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阐述你的看法”。任务的形式是书信体,任务的内容是“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即用“信”的形式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书信其外,思辨其中。无论形式和内容都要满足,才算完成写作任务。

二是正确处理“限”与“不限”的辩证关系。如全国乙卷要求自己“明确文体”,这是“不限”;一旦确定了某种文体,写出的文章就必须符合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这是“限”。如全国甲卷“选好角度”,这是“不限”;但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都必须满足“书信其外,思辨其中”的形式和内容,这又是“限”。总之,既要按规定动作跳,又要跳得精彩。

六、难易度――在准确与别致上下功夫

难易度指高考作文试题的难度。试题的难易与试题本身是否容易理解有关。

难于理解的题目,常常表现为主旨隐含在材料中,思考的强度大,可开掘的角度多。对于这类题目,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按“焦点立意”进行写作。

所谓“焦点立意”就是核心立意,是能覆盖整个材料内涵的立意,是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一则材料尽管角度很多,但有主有次,正如打靶,10环、9环、8环、7环给的分一样吗?“符合题意”与“基本符合题意”是有等次上的区别的。如全国甲卷的立意焦点是“法治理念”,乙卷的焦点是“人生价值”。瞄准“焦点立意”写作是“切合题意”的有效方法。

对于审题难度不大的试题,要在内容上追求深刻,在表达上追求新巧,在书写上追求美观,体现出“别致”的风采。

一般地f,全国卷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素养。

功夫在平时,考生要努力培育自己健康的思想、良好的思辨能力、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参考文献:

第2篇: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范文

关键词:语法 成分划分 修辞方法 基础知识 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65-01

从2016年开始,福建省的高考将回归全国卷。最近一阶段,许多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都在学习由“福建高考卷”到“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所带来的变化。在初中淡化语法教学的今天,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该主动学习全国高考《考试说明》,瞄准“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加强探索和研究,提前为高初中教学衔接做准备。其实,不管“福建高考卷”还是“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考察的不外乎“默写”“古诗文”“现代文”“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这几部分,后四部分几乎都离不开初中的语法教学。那么,怎样重视初中语法教学,怎样具体落实初中语法教学呢?

1 句子成分划分

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高中语文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以及“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要做好辨析并修改病句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题目,首先要学会句子成分划分。

在教学句子成分划分前,应先做四件事:(1)进一步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词语的语法特征;(2)复习相关的短语,重点复习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等;

(3)帮助学生掌握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4)研究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含义,比如: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并辅于相应的练习。最后,提醒学生总结句子成分划分的方法:(1)注重结构层次,也注重结构关系。(2)重视结构中心的作用,善于抓住中心语。(3)注意语义分析在句子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2 常用的修辞方法

高中语文,不管是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还是现代文阅读,或者是作文,都会涉及常用的修辞方法。

首先,要准确理解和掌握“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比如,比拟修辞方法:(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2)种类:拟人和拟物。(3)比拟的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其次,辨析易混修辞格。以比喻和比拟的辨析为例:(1)比拟是仿照“拟体”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如拟人,因人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所以通过联想和移情,变无情物为有情物;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依靠相似点把本体与喻体联系起来,以便形象具体地感知事物,重点在“喻”。(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喻体必须出现。

第三,修辞方法教学的配套练习要适度,同时,要讲求趣味性。我的实践是,仿造句式和对对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修辞方法的兴趣。

3 文言文基础知识

2015年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就有一题文言文翻译题:“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惠子相梁”,“相”:当宰相,名词活用作动词。“惠子相梁”是一个省略句,也是一个状语后置句,“惠子相于梁”,译为惠民子在魏国(梁国)当宰相。可见,初中淡化语法教学,但还是绕不开语法。更何况高中要求:一要理解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用法(词类活用);三要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可见,文言文基础知识对初高中语文教学是何等重要。

要做好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必须做到:(1)分类归纳、加深理解。就是在文言文教学达到一定阶段,要将基础知识分类归纳,使之条理化。比如文言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作代词:①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②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作助词:①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②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③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④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作动词:译为“到”、“去”。又如意动用法①父异之 “异”是“以之为异”。②邑人奇之 “奇”是“以之为奇”。③父利其然也 “利”是“以其利”,译为“认为那样有利可图”。④吾妻之美我者 “美”是“以我美”。⑤渔人甚异之 “异”是“以之为异”。⑥不耻下问 “耻”是“以……为耻辱”。(2)反复练习、巩固效果:文言词汇,多抄写几遍;名著名篇,要反复诵读;文言翻译,反复练习,反复修改;注意选文的趣味性。

4 语法教学服务于写作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文,在作文中议论成份较少。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完成复杂的记叙文和初级的议论文,也就是记叙文中要掺入议论,议论文中则要求表现出一定的思辨能力。由于语法知识贫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许多学生既怕记叙文也怕议论文,一提到写作文就唉唉大叫,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其实,不管是初中“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是高中的“作文观点要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材,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能力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归根结底,要提高是语言表达能力。这时一味地反复练习写作是不够的。教师和学生要做的是回归基础,回归语法。通过系统的学习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划分、复句、标点符号,提高遣词造句能力和行文组织能力。

第3篇: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范文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由此可知,所谓语文能力,包括读、讲、听、写四个方面的能力。这早已为广大语文工作者所公认。可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读与说的能力培养与训练却不同程度地被削弱了。教师的教书成为讲书;学生的读书成为听书。这就不同程度地妨碍了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这就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薄弱的一环。长此以往,怎么能把学生培养成大纲中规定的“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合格毕业生呢?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人们认为“中考”“高考”又不考读书和讲话,不如平时多做点笔练有用得多,因而学生训练中读得少,讲得更少。笔者从事语文教学近30年,直到最近七八年才真正体会到削弱口语教学,实在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损失、一大失职。

从1987年开始,我接触了职高语文教学,所教班级都是和第三产业有关专业如:商业营销、旅游服务、医护等专业。学生毕业后,如果“口语”能力差,将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基于此,我着意抓了读与说的教学与训练。

一、关于读的方面

在教学产践中我看到,凡是读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写的能力及理解能力较强。作文语句流畅,病句少,用词丰富,左右逢源;反之,读的能力差的,作文时磕磕碰碰,词汇贫乏。看到问题不等于解决问题。要进行读的教学和训练,必须有通盘的计划。我针对高中生对读书兴趣不大、认识不足的情况,首先提高思想认识,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者,皆得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识广。李白之所以成为伟大诗人,“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陶渊明一生“好读书”。在提高认识后,提出读书要求,目标并教给方法。

读书,要求读懂,会用,读得快。

所谓读懂就是了解文章的内在脉络,外在的结构形式,把握文章的中心。会用,就是要记得住,讲得出,用得活,“使其皆若出于吾口”(朱熹《读书之要》),融汇贯通,为我所有。所谓读快,快速,多读,巧读。至于读书方式方法很多,如朗读、诵读、默读、精读、略读、泛读、速读、接读、轮读、齐读。根据时间、场合、文章体裁、篇幅长短、教学要求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方式方法又有不同的要求。如有声的要求清楚流畅,感情准确。为了记忆多用默读,诗歌和抒情散文又多用朗读。

特别要说的是,精读与泛读两者不可偏废。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均强调精读与熟读。如要求学生读课文时搞批注,勾划、圈点、抄录等。而对于略读、泛读习惯的培养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甚至对于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一目十行的有益经验,不屑一顾。大家知道,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多作贡献,就得多读书。因此,培养学生略读、泛读、速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忽视了这一点,“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是不可能的。我要求学生每天用半小时到45分钟阅读报纸不少于四份16版,多的达八份32版(校园报栏),有的只要求学生浏览标题就行了。由于读书是思想活动过程,要求学生读书时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这也是提高读书质量和速度的保证。

二、关于说的方面

学外语必须十分重视口语,学汉语亦然,大纲早就把说的能力看成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而实际仍落实不够,不是没有通盘计划就是缺少具体的考察评估要求。

我从87年接触职高班语文教学,首先对学生进行口语重要性的教育。克服“一生下来就呀呀学语,那有不会说话”的思想。认识到要说得好,还必须加以认真刻苦训练。针对中学生实际情况,初中一年级学生大多能积极举手发言,有啥说啥,态度自然。初中二三年级主动要求发言的渐少,到高中则更少。我讲了口语使用频率高、范围广,从国家最高领导到普通市民,从闹市到遥远的小山村,从中到外,从古及今那里少得说话交流。口述速度每分钟150字以上,而手写每分钟只30字左右,前者是后者的五倍。中国历来强调辩才的培养,纵横家便是,《口才与讲演》是现代培养这种才能的一种杂志。美国从60年代起有三百所大学开办“说话系”专门研究说的学问。书面语离不开修辞,鲁迅先生说“在修辞学中,口语修辞是源,书面修辞是流”。提高对口语的认识后,再提出训练的目的要求。

首先让学生准备讲话稿在班上讲,但讲时不能照稿念。要求有条理,说清事实,生动具体。再进一步要求在声调、口吻、节奏、修辞方面有点讲究,以下是笔者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

1.天天讲。每天上课时先用三五分钟由一二名同学讲,或甲讲乙评。

2.班会作专题发言。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推出代表发言。

3.组织班级故事会、演讲会,全由个人事先准备。

4.在平时测验或期中考试专门有40或50分考题为口试,采用抽签方式选题。(要求学生主动读书自学,把课文按进度提前读完,留出充裕时间。一般每册语文教材只要12至14周便可学完,余下时间安排口试。)

5.争取参加社会上各种演讲比赛,接受社会检验,每年1-2次。

第4篇: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范文

关键词之一:四面出击

现行《考纲》明确规定,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写作,是目前高考语文的四大板块内容。尽管每个板块赋分不同,甚至分差悬殊,但任何一个板块都是备考复习的重点。鉴此,所谓“四面出击”,指的是根据四大板块的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针对每个板块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不偏不倚滴水不漏地部署备考复习。当然,依据复习目标和备考性质,“四面出击”当着重体现在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还有,“四面出击”不等于通常意义的“面面俱到”,“出击”的重点不在“出”而在“击”,不但主动灵活,而且目标明确,追求实效。

“语言文字运用”之“面”,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占据的比重不算大,却十分关键。我们浙江卷共10个客观题(选择题),有一半出现在此板块。语音、字形、词语、语病和衔接等,看似都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能力,难度不大,但历年高考结果表明,这些也绝非轻而易举之题、唾手可得之分。尤其是“词语运用”和“语病甄别”,可以十拿九稳自信满满的考生甚少,更多的则是望而生畏诚惶诚恐。至于“简答题(表述题)”部分,堪称高考命题的“试验田”,没有常态,充满“变数”,无论是“扩展”“压缩”,还是“选用”“仿用”“变换”,倘融合了“修辞”和语言运用的“六要素”,以“百变不穷”“千变万化”喻之并无丝毫夸张之意。备考复习理应依据考查要求,针对考生薄弱环节提高“出击”频率,力求夯实基础,稳定阵脚,提振信心。

“现代文阅读”之“面”,理论上一般不可能被忽视,而实际上则另当别论。这一板块的材料特点和能力要求,决定了“阅读”难度不大,而“解答”难度不小。近几年我省的“论述类文本”一直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的考查形式,能力层级定位在理解和分析(综合)。随着“文本细读”与“深度理解”等现代阅读理念的强势渗透和定向体现,多数考生越来越心无定数,胸无良策,颇感无奈。而“文学作品阅读”则难以挣脱“一看就懂,一答便错”的悖论,尤其对于“鉴赏”“探究”等考题,由于对象、要素、定位和方式的不确定,考生所掌握的“十八般武艺”也难以充分施展。即使“凑合”着完成了解答,也根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胜算可言。因而备考复习绝对不能畏难消极,理当以积极姿态,使用重拳“出击”,敲打此“面”,以求实效。

“古代诗文阅读”之“面”,目前涉及“文言文”“古诗词”“《论语》”和“默写”等四个题块,分值之高仅次于写作。我们知道,在考场上要完全“读懂”文言文根本不可能,只能运用“猜读”“跳读”等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因而重视“似懂非懂”的解读状态,不是放低要求,而是贴近实际。我省的文言文阅读规定了“赏析”的考查,但千万不可“神经过敏”:一是近年的试题多是“理解”,并非货真价实的“赏析”;二是即使把所有的复习时间和精力“空投”给“赏析”,也只能是白白浪费“资源”而已,不会如愿以偿的。至于“古诗词”的“鉴赏”考查,关键在于将“鉴赏”请下“神坛”,明白“鉴赏”无非就是“理解+分析”的随机组合和灵活变化。“《论语》”曾是我省的特色考题,但很快将成为“高考记忆”,不会再起波澜,按常规熟悉课文和把握“评析”足矣。“默写”是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意义最为深远的高考试题,“识记”是关键,为对抗“遗忘规律”,重在打好“组合拳”,既需要“过度”诵读,还得及时“温故”和正确书写。

“写作”之“面”,分值之高,在中国高考学科中乃当之无愧的“首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不用担心被小觑。可是“高处不胜寒”,理论上言之凿凿,非常重视写作,而真正付诸行动且不折不扣落实的便少之又少了。这绝不是语文教师和众多考生冥顽不化,而是“过于聪明”之故,因为“写作”属于语文学科费时费力而收效甚微的“贫瘠之地”,大多也不愿与之“亲密接触”,纠缠不休。也许我省并不乐意接受“新材料作文”,但这种写作考查模式还是低调“登陆”在线了。各地学校和考生适应“新材料作文”的现状如何,不敢蠡测妄言。根据笔者初步了解,目前“新材料作文”的备考指导课堂,至少有一半存在问题和严重问题。部分高三语文教师甚至“不得其门而入”,多少给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感觉。足见“写作”之“面”尚待切实给力,既不能观望等待,更不能畏缩退却,应当全力“出击”,突破困境,走向“柳暗花明”。

关键词之二:刚柔相济

目前通行的高考语文试卷,均以“客观题+主观题”两大基本题型构成。客观题(选择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又采用智能阅卷,完全可以实现“零差错”的理想结果。只要考生的答案选择(填涂)正确,分数就不会丢失,我们习惯将选择题(客观题)称之为“刚性题”。与之相对的便是“主观题”,语文学科的主观题主要包括简答题(表述题)、翻译题、填空题(默写题)和写作题等。这些考题,出于学科性质和考查目标的考虑,“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凝固的,加之还无法进行智能阅卷,必须依靠人工操作,受到阅卷教师的素质、数量、考题设置、时间限定等多种因素制约,显得“柔有余而刚不足”,命题、解答、阅卷之间难以达成完美统一。

所谓“刚柔相济”,就是“刚性题”和“柔性题”两者兼顾,不可偏废。虽然语文学科的“刚性题”不多,约仅占总分值的20%。但唯其“刚性”,答案一旦生成,便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左右,显得很硬朗,只有“必然”没有“或然”,对所有考生都公平,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技能相对薄弱的考生,更需要避“柔”趋“刚”,在实现“四面出击”之后,可把“刚性题”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尽量在“刚性题”方面多下功夫,力求以“刚”补“柔”。

当然,语文学科并无纯“刚性”的考题,看似“刚”的形式(结果)往往依托于“柔”的内容(过程)。以文言文的“实词”为例,选择题的考查形式无疑是“刚性”的,A、B、C、D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干要求,但“选择(解答)”的运思过程却未必那么“刚性”,不但需要回忆、再认有关实词(词语)的本义、引申义等,而且还需要仔细揣摩其“当下”的“语境义”,这就不仅仅是指向于某个实词,而是衍化、扩大成为“区间性”的阅读理解,包括故事情节、人物言行、场景态势、句子结构等许多要素的考虑和把握了,而这些“考虑和把握”则都是“柔性”的。由此不难推知,语文学科的“刚性题”更多的属于“形式”而非“内容”,即“外刚内柔”是也。

“刚柔相济”既是一种备考策略,更是踏实的复习行为。只“刚”无“柔”不行,只“柔”无“刚”也不行,笔者以为,立足于“柔”,瞄准于“刚”,以柔克刚,“软”“硬”兼施,方能高效优质,稳操胜券。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有不少“半柔半刚”的考查内容,如“名篇名句”的默写、“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以及若干填充式采分点,唯有“刚柔相济”才能获得理想的复习成效。传统考题“默写名篇名句”系“主观题中的客观题”,即以“柔性”形式考查“刚性”内容,答案是确定而唯一的;而“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结果(翻译)呈现貌似“面目全非”,其实仍是“刚性”大于“柔性”,虽然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不能要求考生呈现的答案(译文)完全相同,但其中重要信息(姓名、地点、官职等)和关键词语(实词、虚词)的翻译、句意的表达应该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便是“刚性”的体现。至于“压缩语段”之类的概括性考题,答案可以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有关要点是不能遗漏的,“刚性”也是很突出的。如去年我省的第6题,答案为“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其中“不承担”“推诿”“误事”就是三个要点,即“刚性”要求,遗漏任何一个都会被扣分。其他“半柔半刚”的考题亦类似,恕不展开。

关键词之三:多管齐下

若以“战争”比喻,高考不是“局部冲突”,而是“全方位战争”,仅凭局部的优势都不足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因而需要以“四面出击”战略挺进为基本前提,然后再实施“多管齐下”的纵深穿插和精确打击,才可能真正打赢这场没有硝烟而又堡垒密布壕堑纵横的战争。

如果“四面出击”主要着眼于知识(考点)的层面,那么“多管齐下”则更多侧重于能力的维度。顾名思义,“多管齐下”指的是从不同能力维度着力提升考生的语文实力和应试技能。“多管”自然不止一“管”,而是包摄了从“识记”到“探究”6个能力层级,每个能力层级都“下”一番扎扎实实的真功夫,不疏忽,不马虎,不浮躁。根据笔者了解,语文备考常常会陷入这种“宿命”式“怪圈”――第一轮复习“据纲依本,条理井然”,第二轮复习“题海扑腾,手忙脚乱”,第三轮复习则“东敲西击,无所适从”。临近高考,备考目标不是清晰反而模糊,方寸全乱。

或许生发此现象的内在原因有很多,但笔者以为,根本缺失在于未能落实“多管齐下”之故。依照高考性质和复习惯例,语文学科从第二轮开始就应当把重点锁定在优化“能力”之上――高考从来都是针对“能力”的考查,《考纲》指定的6种能力才是备考复习的重中之重。而且,语文能力形成和提升的过程是“渐变”而非“突变”,无法一气呵成,一蹴而就,“循序渐进”是其无法超越的客观规律。还有,跟许多能力一样,语文能力也是“用则进,不用则废”,假如缺乏时常而足够的操练、砥砺,予以熟练和强化,必然会出现退化和萎缩,根本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屡试不爽。无论是“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各种能力均需要想方设法进行不断加固和逐渐提升。以最容易被忽视的“识记”为例,尽管正面考查的高考试题不多,但“识记”是各种语文能力得以“萌芽”和“拔节”的土壤,解答任何语文高考试题都离不开“识记”。再看“理解”能力,《考纲》将其定义为“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这种阐释其实不够确切。“理解”是阅读的灵魂,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都是由“理解”延伸、深入和升格而形成的;没有“理解”,所谓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等无疑是痴人说梦,“理解”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整体语文实力。还有便是“表达应用”,简言之,就是借助语言文字、按照规定要求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即“目的性外化”,常见形式便是简答题和(文章)写作。“表达应用”属于综合性最强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文学科的“标志性”能力,如今高考语文70%的赋分跟这种能力直接相关,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根据“多管齐下”的备考理念,除了“识记”“理解”和“表达应用”,也不能冷落“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这些语文能力层级相对较高,掌握和运用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常常成为备考复习的“瓶颈”。但由于高考设置了针对性考题,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词鉴赏”和“《论语》评价”等,因而切不可消极无为或坐以待毙。笔者以为,备考复习必须理直气壮地为“分数”而拼搏,用当今的一句流行语表达便是“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只要我们确实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定点发力,踏实操练,认真总结,不断改进,反复强化,即使收效不及预期,但必定能够有所起色和长进,绝不会劳而无功,将大大胜过那些偃旗息鼓、弃城溃逃的“不作为”。

关键词之四:重点突破

仅倡导“四面出击”“刚柔相济”和“多管齐下”等,有可能引起误解或落下话柄,以为备考复习就是不分轩轾,等量齐观,平铺直叙,均衡使力。其实不然。备考复习既需要重视“面”,也应当强调“点”。“面”是整体,“点”系局部,理当先“面”后“点”,“面”的铺开可以为“点”的突破创设条件。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面”与“点”的辩证关系,也是备考制胜的重要方略。

根据我省高考语文的试卷结构,“刚性”试题并非重点突破的对象。每年高考阅卷给笔者的深切感受是,谁赢得了“作文”谁就赢得了语文。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局外人(也包括一些不知情的语文同行)对高考作文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识,认为作文评分几乎没有多少区分度,写好写坏一个样,大家得分都差不多,拉不开档次。毋庸讳言,这种现象的确存在过,但笔者以为,问题的症结并不在评分操作,主要在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多年来作文一直被“不公正”对待,似乎不能有满分,每篇作文扣除相当比重的分数理所当然;二是作文评分标准定位完美化,要求过分拔高,致使绝大多数考生可望不可即;三是作文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短板”,学校和师生日常的重视、投入均不够,导致不少考生写作能力滞留在低层级徘徊不前,考场上只能拉扯拼凑,勉强成文,多是质量平平甚或平庸之作,鲜有佳作美文,高分实在也打不上去。

然而,作文的分量毕竟太重,毫无疑问是备考复习的“核心工程”,即使有怨言有困惑有难度,也必须积极尝试,认真探索,奋力突破。根据近年全国和我省高考作文命题改革走向,写作备考无疑当以“新材料作文”为重点。如实而言,由于多种原因,我省关注“新材料作文”相对滞后,重视和准备明显不够,整体备考现状不容乐观。其实“新材料作文”早已不怎么“新”了,2006年就在全国卷“闪亮登场”,我省2009年首次新课程高考也尝试过此题型。笔者固执认为,写作备考应当围绕“新材料作文”展开,如果“新材料作文”没有问题,那么其他写作题型便可迎刃而解。“新材料作文”的考查要求表明,审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和写作提示,并把握三大要素――内容、含意和角度,即如何正确理解、分析和确定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怎样“选好”写作“角度”。既要指导考生全面了解“新材料作文”的8大特点,又要让考生切实把握“主题的层级性”“立意的发散性”“角度的价位性”等重点。具体指导可以以“三大要素”为基本定位――“内容”是材料的语表信息(浅层语义),“含意”是语里信息(深层意蕴),“角度”则是写作取向的确定。简言之,由“含意”切入可归纳“中心角度”,从“内容”考虑能提取“重要角度”,这些都“符合题意”的写作角度;在此基础上,考生再结合自身实际而确定其中之一就是“选好角度”。“新材料作文”的备考指导,只有紧扣“三大要素”,对感性材料作理性分析,将整体判断和具体解读妥善结合,才能弹无虚发,矢矢中的。否则,难免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然而令人担忧的现状则是,迄今为止,仍有不少同行未能策马扬鞭,与时俱进,还是在运用诸如“抓关键(词)句”“因果分析”等方法指导学生审题,且搁置其他不说,仅就学理层面而言,也是很不应该的。例如我省高考近两年“新材料作文”的试题材料,2012年的材料中设置了甲、乙、丙三位“网民的议论”,即“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人人坐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这些观点都是平起平坐的,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如何“抓”得“关键句”呢?再看去年的命题材料,三位中外作家的话语构成了“非连续文本”,彼此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又怎样“分析因果”呢?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抓关键(词)句”等并非“万能钥匙”,“新材料作文”审题,还得使用合适的“新钥匙”。

关键词之五:披沙沥金

没有资料的备考复习无异于纸上谈兵,笼中走马,运用各种资料(特别是仿真性练习题)巩固和熟练解题能力,是备考复习的必由之路,成功之道。复习实践屡屡表明,习题(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备考的效率和质量。然而,题海茫茫,良莠不齐,究竟选用哪些资料供考生操练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倒逼”着诸位指导教师“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粗取精。

复习资料犹如考生的“保健品”,只有挑选优质而合适的“保健品”,才能收到理想的保健效果。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品”,不能来者不拒,兼收并蓄,应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于是乎,“精选资料”成为备考的“口头禅”之一。道理似乎大家都懂,但真正要把“精选”做到位似乎并不简单。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许多学校和教师缺乏自信和“定力”,盲目追求“品牌”效应,迷信于所谓的“名师名校”。其实,正如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精彩动人的章节也只有部分而已,绝大多数的试卷(习题),倘能出现几个质量较为上乘的试题已经很不错了。何况市场上有不少原本就是粗制滥造的产物,无论出自哪位名师、何所名校,都不值得追捧,自然更缺乏供考生操练之价值。极而言之,就是正规的高考试卷,由于多种原因,也并非字字玑珠、题题铮亮,有一些试题并不怎样,何况是那些未经认真“打磨”、试做反馈和精心修改的“模拟”“仿真”呢。“沥金”必须“披沙”,精挑细选没商量,笔者以为,要从泥沙夹杂的试卷中选取金子般的好题,通常得着眼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并注意以下若干要点。

1.规范。“规范”是试卷的“立身之本”,不守“规范”的试卷似难有优质可言。首先从“内容”的层面比对,判断其是否符合《考纲》规定和现行高考试卷的基本题型等。譬如,我省高考语文试卷的第3题(词语运用)既考查成语,也考查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实词和虚词;“小阅读”选用的是“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文言文”“古诗词”等的选文是否经典、“陌生化”程度又怎样;第18题(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能力层级应该是“赏析”,而不是“理解和分析”;“《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至少有一个语段出自课内;“新材料作文”材料的具体性、丰富性和“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等如何;等等。其次从“形式”层面观照,除了整体结构(布局)外,可以着重考虑其“吻合性”和“技术性”两个维度。如“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跟“选好角度”“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等吻合程度怎样;有关文本的长度是否适宜,如“小阅读”“大阅读”和“文言文”的文本长度通常应分别控制在800~900字、1200~1500字和600~700字。当然,从“技术性”维度更容易“掂量”出试卷命题的“看家本领”,如选择题各选肢(特别是第8、9、18题)是否精当、整齐,文言文(包括古诗词)的注释是否得当(包括针对性、提示性和数量等)、能力是否重复考查,等等。

第5篇: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范文

一、对联题的设置及其价值

对联题的设置主要有选择题、排序题、对对子题、拟写对联题等形式,其中对对子题最为常见。

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科入学考试,由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出题,其中有一题就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结果不少考生没有对出来,只有几名考生对出下联。其中一名考生以“之”对之,得到陈先生的认可。

对对子题也是近十年语文高考题的题型之一。如2004年有7份高考卷出了对对子题,2005年福建语文卷再次出了对对子题, 2012年四川省高考卷第19题也是一道对对子题,题目如下:

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5分)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

(2)中秋

上联:——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从理论上说,高考考查对对子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一方面,它涉及对基础教育1 2年汉语文教学的基本导向问题。近百年来,对对子这一传统训练科目逐渐淡出汉语教育领域,造成重大教学缺失。高考树立新的导向标志,将会促成合理的教学回归。另一方面,对对子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语文能力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陈寅恪先生《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说:“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其中有与高中卒业应备之国文常识相关者,亦有汉语汉文特殊优点之所在,可借以测验高材及专攻吾国文学之人,即投考国文学系者。兹略分四条,说明于下:(甲)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运用……(乙)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一(丙)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丁)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张志公先生也十分重视对对子的价值:“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词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属对练习能够通过实践,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在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这一点很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对联题设置存在的问题

高考出对对子题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由于对对子超出了现阶段绝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水平,且由于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甚至存在出句和答案不规范的情况,所以往往事与愿违。

(一)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

2012年四川省高考对联题要求“可以不考虑平仄”,这个要求反映了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关于对联,程千帆先生说:“对联的成立,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语言的字、词在形体和声音上,有相对,即构成对偶的可能性。而汉语正是这样一种语言。它的每一个字,多数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而字又分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分阴阳上去四声),简化之,则为平仄二声(即平或阴阳为平声,上去入或上去为仄声)。集字成句时,如果注意到它们在语法上实词和虚词以及音调四声或平仄的排列组合,使之有规律地相同相反,相间相重,就能构成既有悦目的建筑美,又有动听的音乐美的对句。”

对联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一旦抛弃了其内在的规定性,不考虑平仄和对仗,对联就不成为对联了。就如填词,如不论格律,填出来的还能称之为词吗?又如跳水比赛,如果运动员对于基本的动作规范都不遵守,那么裁判员拿什么去衡量比赛成绩呢?当然,对联的平仄有宽严之分,但平仄放宽并不等于“可以不考虑平仄”,如上下联的尾字,上仄下平,这是对联格律的基本要求,不可以不考虑;再如上联或下联的几个字不能全是仄声或全是平声,这也是不可以不考虑的。

可能是命题者已经认识到对联题不易做,有意降低难度,才要求考生“可以不考虑平仄”,但这样做就等于把对对子题的要求降低为写对偶句了,其结果反而会误导学生对于对联的认识。

(二)个别高考对联题存在出句不规范的情况

2012年四川省语文高考对联题中的出句“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个句子的意思很不错,但“月”与“里”都是仄声,犯了同一联句中平仄失替的毛病,不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再看对句的参考答案:“清风一缕拂丹桂”,且不说“丹桂”与“相思”的对仗是否妥帖,但“缕”和“里”,“丹”与“相”显然平仄失对。关于对联的格律问题,余德泉先生说:“平仄对立,是指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上联是平声的,下联一般就应当是仄声;上联是仄声的,下联一般就应当是平声。平仄对立有一个前提,就是上联首先要求平仄交替。交替与对立的规则,与诗词大体相同。”上述的不规范对联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不是命题者有意平仄从宽,而是对于对联的平仄知识不甚了了。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命题者正是“可以不考虑平仄”的实践者,但这种做法会对考生产生误导。鉴于对对子的难度,对于考生,我们可以适当放宽平仄,但对于命题者来说,不应该出现出句不规范的问题。

更有甚者,不仅出句不规范,而且参考答案也不规范。如2D05年福建卷对对子题的上联是“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的参考答案是“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上联的“夏”“女”“武”三字都是仄声,平仄失替,下联的“黄”“孙”“才”三字都是平声,平仄也失替。另外,“华夏儿女”与“炎黄子孙”语意重复,有合掌之嫌。

高考是“国考”,出题和答案必须严谨,其不规范性会大大降低高考命题的权威性。相对于上述两副问题对联,2004年全国卷中对对子题的出句和答案还都是很稳妥的,如“扫千年旧习(笔者按:“习”在古汉语中为入声字),树一代新风”,再如“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三)高考对联题的设置方式欠妥

第6篇: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范文

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常规管理

普通话是校园语言,规范字是校园文字。在素质教育工作的进程中,我校始终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内容之一。自二零零五年九月开始,我校就正式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王校长亲自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专门分管语言文字工作,语文组组长、各学年组组长和部分教学骨干都是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分别负责语言文字工作的具体实施,形成了学校-处室-年组-班级-活动小组互相协作,点面结合的语言文字工作管理网络。校长亲自挂帅,不但体现了我校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高度重视,而且对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发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楼内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提示语,时刻在提醒全校师生要把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之中。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

我校在广泛动员全校教师积极参加普通话学习与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把说普通话和写规范字纳入了教师的业务学习、职后培训,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教师聘用,业务考核,职务晋级,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这些举措,不但促使每个教师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极大关注,而且强化了全校教职工说话用字的规范意识。在具体操作上做到工作前有计划,工作中有落实、有检查,工作后有总结。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专门会议,认真组织学习上级有关语言文字工作文件精神,专项研究布署工作任务,研究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细则,组织活动,实施检测,增强了全校教师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推动校园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校教师100%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85%的教师达到二级甲等水平。15%的教师达到二级乙等水平。达标率100%。

抓课堂教学是学校规范语言文字工作的关键。学校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相关工作布署,在教学中,注重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常规化,注重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狠抓预习常规、诵读常规。加强听课常规和作业常规的检查。开辟阅报栏、图书馆、办手抄报、课前三分钟演讲。从教师的备课、说课、上课、板书、作业批改,集备交流,到学生的作业,课堂回答问题,日常交流等,处处都落实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要求。

二、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搭建训练活动平台

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工作是我校创建示范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在校外,指导学生走进社区,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语言文字宣传行动小组把一张张宣传单送到社区群众手里。社会用字调查小组在报刊、广告、牌匾、标语、商品包装、产品说明等各处收集不规范用字,在纠正不规范用字过程中牢记规范字。各活动小组经常开展进社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实现了家喻户晓。在校内,我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几次进行普通话笔试及问卷调查,然后由语文教师整理归纳,把我们地区及我镇的一些方言与普通话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了一下问题:①舌音不分,即z、c、s与zh、ch、sh不分,v与r不分。②调值不到位,很多的阴平声,如:挑(tiao)本应为高平调,调值为55,在读时却读成了上声。就我镇的10几个自然村也有局部的方言差异,如:大房身村把“七”“八”读成qiba,前辉村把哥(ge)读成ge,把姑(gu)读成gu,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也存在声调不准的现象,比如:矩形应读ju,正弦应读xian,电荷应读he,针对以上三种情况,我校不断搭建师生锻炼与展示活动的平台。每天早晨各班级推普员的领读训练,每天中午校园广播站的利用,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的献词,各班级办的墙报、手抄报,每周一主题班会的召开,都是普通话水平的展示。各个班级都有明确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计划。“朗朗书声诵经典”更是深受全体师生喜爱,学校大力推广的读书活动。这些不但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极大欢迎,更成为了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伴随着每年全国“推普周”的到来,学校精心策划,科学组织开展了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朗读比赛,学生演讲比赛,教师三笔字比赛,学生书法比赛,“青龙杯”知识竞赛,师生书画展,教师现代基本功大赛。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赛事,把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不断推向新的。

几年来,各种课内外活动为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搭建了平台。我校多名学生在上级举办的书法、演讲比赛中获奖。我校的韩凤志老师在大石桥市中小学教师以“爱”为主题的普通话师生演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课堂教学分别被大石桥市、营口市评为普通话优秀课。班娜、李冬民、韩凤志、王春玲、孙莹、周德茂等老师分别在青年教师“说上课”和教学设计大奖赛及展示会上――获优秀奖。我校被评为大石桥市、营口市语占文字工作示范学校。

第7篇: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范文

关键词:高考字形 现代汉语 复习和考试策略

一、高考字形考点解读、考查形式及其应对方法

(一)考点解读

1.考点。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A(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的要求);

书写规范D(写作基础等级中的要求);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A(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的要求)。

2.解读。

(1)“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标示为A类,表明这是语文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每位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书写规范”,标示为D类,表明这属于表达应用能力的范畴,是在识记基础上发展了的应用能力。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标示为A类,表明这是属于识记的最基本的能力。尽管主要考查的是对名句名篇的背诵,但最终还要落实到书写上来。事实上,很多考生很多时候丢分不是因为背错了音,而是因为写了错别字。

(2)考点实质上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书写正确,不写错别字(含不标准简化字和繁体字在内);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美观,不写难辨的字,不使老师在辨字上花时间;③能从试题中辨别错别字。

(二)考查形式

1.在每年高考题的第Ⅰ卷中都有一道选择题,一般是给出四组词语,要求考生对词语中的字形进行辨析,判断其中错别字的有、无或数量;有时也会给出四个句子,要求考生对其中错别字的情况加以判断,分值为3分。

2.在第Ⅱ卷作文中考查书写。《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明确地把“字体工整”与否作为“表达”项评分的一个依据;同时规定,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3.在第Ⅱ卷的名句名篇默写题中,出现一个错别字就丢掉了所在小题的1―2分。这虽然是在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但仍要落实到字的规范书写上来。

4.在第Ⅱ卷的其他主观表述题中,错别字和不工整的书写形式也往往会影响同学们的得分。

(三)应对方法

1.认清意义。

考生务必认识到书写准确、工整在考试中的重要意义。平时写字时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不偷懒,不写不标准简化字;不炫耀,不写繁体字;书写工整,不写难以辨认的字;保持卷面清晰美观。

2.明确范围。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是命题的基本范围,该表所公布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是高考的重点,而表外的、出现在教材与报刊上的少量常用常见字往往也纳入试题范围。

3.突出重点。

(1)识记准确是书写正确的基础,所以,在识记和书写时,正确的识记是复习的重点。

(2)别字是错别字的主体,同时受到电脑排版的限制,这几年高考客观题都只考查别字的识记,所以在错字和别字中,针对别字的辨别识记是复习的重点。

4.坚持原则。

(1)积累为主的原则。要坚持以平时积累为主,以考试中的临场发挥为辅。

(2)词中记字的原则。词语是字形考查的基本材料,即使是把句子作为考查材料,其实质仍然是把字放在词中考查,且考查的正是我们平常所关注的易误写的词,因此应坚持把字放在词中记忆。在词语专项(包括成语专项)的复习中也应同时识记字形。

(3)以义为本的原则。要坚持通过了解字义词义来加强字形记忆效果。

(4)比较辨析的原则。要坚持把相似的字排到一起,通过比较来加强记忆。

(5)抓生放熟的原则。汉字数量庞大,复习时要坚持抓住陌生易误字,丢开熟知的不易误读的字。

二、字形误写的原因以及纠错方法

(一)错字形成的原因

所谓错字,就是指那些不成字的“字”。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多了或少了笔画造成。如把“具”中间少写一横,把“熙”字的左上部分错写成“臣”,把“颐”字左边部分错写成“臣”;或者把“庆”字中的“大”错写成“犬”,把“烧”字的右上角错写成“戈”,把“琴”字的下半部分错写成“令”,把“脏”字中“土”的右边多加一点,等等。

2.错用偏旁造成的。如把“协会”的“协”字左边错写成“忄”,把“爬行”的“爬”字左边错写成“瓜”,把“孤掌难鸣”中的“孤”右边错写成“爪”,等等。

3.偏旁组合错误造成。如“满意”的“满”字本是左右结构,容易错写成上下结构;“荡漾”的“漾”本是左右结构,容易错写成上下结构,等等。

(二)别字形成的原因

所谓别字,就是指把应该写的甲字误写成了乙字。别字也是广义上的错字。别字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字形相近造成别字。如把“修葺”错写成“修茸”,把“病入膏肓”错写成“病入膏盲”,把“宽敞”错写成“宽敝”,等等。

2.字音相同或相近造成别字。把“振奋”错写成“震奋”,把“即使”错写成“既使”,把“鸠占鹊巢”错写成“鸠占雀巢”,等等。

3.字形相近且字音相同或相近造成别字。把“虎视眈眈”错写成“虎视耽耽”,把“装潢”错写成“装璜”,把“不胫而走”错写成“不径而走”,等等。

4.生造简化字造成别字。如,把“篮球”错写成“兰球”,把“蓝色”错写成“兰色”,等等。这类错写在表现上虽然与第二类相似,但造成错字的主观原因却有区别,所以防范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三、高考字形题复习和考试策略

(一)高考字形题目的复习策略

1.读准字音,以音辨字。

如果要确定词中某个用字,考生已熟知该词中该字的读音,并熟知几个备选字各自的读音(注意:它们读音必须各自不同),那么,就可以根据读音确定正确的用字。如,要确定“墨守chéng规”中的用字,如果以前常在“成”和“陈”之间犹豫,且常选错;现在就可以记住,“成”读音为chéng,而“陈”读音为chén,据此就可以确定,词中应选用的是“成”,而不是“陈”。又如,在“jí使”中,用“即(jí)”而不用“既(jì)”。在“bài官野史”中,用“稗(bài)”而不用“裨(bì)”。

因为形声字的声旁有表示读音的作用,其读音常与整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字的读音已经和声旁的读音完全不同),所以,掌握了相近声旁的读音(有时一个声旁会有多种读音),也可辨识声旁错用带来的错字和别字。这种方法在不知整字读音或整字读音难以确定的情况下也有效。如,知道“氐”的读音为“dǐ”,而“氏”的读音为“shì”或“zhī”,就不会把“低(dī)头”错写成“亻氏头”。知道含有“澈”字右边偏旁的字读音一般是“chè”和“zhé”,而“撒”的读音为“sǎ”,就不会把“撤(chè)销处分”写成“撒销处分”。知道含有“沈”字右边偏旁的字读音一般为“shěn”(如“沈”)、“dān”(如“耽”)或“zhěn”(如“枕”),就不会把“饮鸩(zhèn)止渴”错写成“饮鸠止渴”。

2.弄懂字义,以义辨字。

懂得相近字的字义,又懂得词中所用字该具备的意义(这常常可以由整词的意义获得),一般都能比较准确地确定词中用字。

(1)以整字意义辨字。这对于各种相近字都适用。如,“chuān流不息”本指河流不停地流淌,因此词中“chuān”字应具备“河流”义,而在备选字中,“川”有“河流”义,“穿”没有,所以词中应该用“川”而不是“穿”。又如,“好高wù远”本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因此词中“wù”字应具备“追求”义,在备选字中,“骛”有“追求”义,而“鹜”义指“鸭子”,所以词中应该用“骛”而不用“鹜”。

(2)以形旁所表示的意义辨字。在形声字中,形旁可以表示该字的意义范围,如含有“木”这个偏旁的字,其意义一般与“树木、木头”有关,像“杨”“柳”是树木的名字,而“柜”“杵”是用木头做成的器物。又如含有“水(氵)”的字,其意义一般与“水”有关,像“河”“湖”是水聚成的水体,而“潮”“汐”是水的两种现象,“泅”“泊”则是人或船只在水中的动作行为。这种特点可以借来为辨析形近字服务。例如,“通dié”是一个国家通知另一个国家并要求对方答复的文书(考生至少应知道“通dié”是一种文书),所以其中的“dié”字应有“文书”义,而“牒”的形旁“片”与古代的书写材料――竹片和木片――有关,“谍”的形旁“讠(言)”只是与言语有关,所以词中应该用“牒”而不是“谍”。又如,有考生把“爬行”的“爬”的左边误写成“瓜”,如果认识到“pá”的动作与动物的爪子有关,就可以避免这种错字出现。

这两种以义辨字的方法应灵活运用。通常后一种比前一种省时间,因为不用专门去查字义,只需知道偏旁的范围意义即可;但也不尽然。如针对“脉bó”一词,无法在“搏”和“博”中作出选择的情况下,如果去推断形旁“扌”和“十”的范围意义,是很麻烦的;相反,“搏”有“搏动”“搏斗”一类的意义,“博”有“博大”“渊博”一类的意义,这却是比较熟悉的。这时,根据整字的意义来确定用字反而更迅速。

无论是以音辨字还是以义辨字,都可能需要由词语的意义来推出要选用的字应具备的意义。这种推断可以结合词语的结构方式来完成。如,“貌hé神离”,词语是由两个动宾短语并列而成,相应位置的字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由整体的词义可以判断,“hé”字应与“离”的意义相反,这样就可以确定词中应选用“合”而不是“和”。又如“事必躬亲”一词中,“躬”与“亲”属于文言文中常见的同义并用现象,两词都是“亲自”的意思,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避免把“躬”错写成“恭”。

(3)借用近义词辨析,以词辨字。有一类高考字形题,与近义词的辨析关系密切。如1998年全国题B项的一组词“求实:实事求是?摇世故:人情事故”中,事故,多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而“世故”或指人所富有的处事经验,或形容为人圆滑,为了不得罪人,而不讲原则。通过对两词的比较辨析,就可以发现“世故”与“人情”组合才是合适的。“人情事故”中的“事”自然就是错别字了。

(4)拆解字形,牢记用字。借助字音和字义来记忆,其效果一般更为持久。但有时过于麻烦,这时就可以考虑死记。其实,死记中有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方法。数学上有借助谐音“山顶一寺一壶酒”来记忆“π”值的方法。在识记字形方面,常把“念”字的上半部分错写成“令”的考生不妨记住“往事已成过去,今天(今)的心情(心)是想念(念)”。常把“协”字的左边部分写成“忄”的考生不妨记住“十人(十)一起办(办)就是互相协助(协)”。当然,这只能用于那些顽固的错字,否则字字如此记忆,精力是不及的。

以上四种方法,都可以在复习中使用,除第四种以外,也都可以在考试时做临场推断使用。只是在平时积累中运用这些方法,因为可以有词典或其他资料的参证,所以能确保准确;而在考场上,限于同学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推断能力,运用这些方法无法保证结果100%正确,而且耗时也较多。所以主要应该在复习中使用。同时,对于这些方法,考生既可灵活的选用某一种,亦可多种综合运用。如,为“开门yī盗”在“揖”和“楫”中作选择,熟悉词中字的读音可以以音辨字,熟悉词语的意义可以根据两字的意义(或两字的偏旁所代表的范围意义)来辨字。操作中,用哪种方法能记得更迅速、更准确、更长久,就用哪种方法。

(二)考试技巧

对于第一卷的客观题,在做题时,首先应该调动积累,根据自己对相关词语用字的记忆来对题目中用字正误做出判断,这种方法最准确也最迅速。如遇到所用词超出平时积累的范围,或平时积累中记得不熟,才考虑临场运用以上所讲以音辨字、以义辨字和以词辨字等方法来做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