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初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初中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特别是对于坐在没有桌子、讲台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优越感的中学生。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方面我认真地进行了探索,通过这些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活动性强,我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音乐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音乐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听到音乐,感受到音乐。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4)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合作研讨,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研究与运用的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没有注重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只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而忽视了结合本学科实际,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国历史悠久,在有关音乐史的了解中我注重介绍中国优秀的古代音乐文化成就,忽视了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现状;提高途径
【分类号】G633.951
1、引言
初中音乐教育对于帮助中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提升精神境界以及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下,我国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并不完善,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普及,提高初中音乐教育质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初中音乐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经过素质教育的多年发展,我国初中音乐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音乐教育观念有失偏颇,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尽管新课程改革早已启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完全理解“教育育人”的本质意义,部分初等中学迫于升学压力,将初中音乐教育置于整个教育工作的边缘,没有切实落实初中音乐教育工作。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近半数学校初中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不科学,甚至部分毕业班直接取消音乐等与升学无直接关系的课程[1]。部分学校没有坚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功利化,往往是教育局下发的文件规定考什么就教什么,音乐教育观念缺失直接导致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2)音乐教育投入不足,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设施不全。由于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对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校在教育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分配上忽视了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教育资金严重不足[2]。初中音乐教育投入不足,一方面由于初中音乐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不高、职业发展受限等原因导致了初中音乐教师专业素质难以达标,部分音乐教师甚至是其他课程的兼职老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和器材的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导致了音乐教学设施不足,缺少音乐教学室、多媒体设备等。音乐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教师素质不高和教学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
(3)音乐教材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有待提高。由于现行的初中音乐教材大部分由教育部门统一制定,音乐教材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和社会文化差异,教材内容可能并不利于初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受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目前仍有部分学校在初中音乐教育上采用教师本位制的教学方式[3]。在这种模式下,音乐教师通过带头示范作用来引导学生模仿,带有填鸭式性质的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爱好,也容易扼杀初中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
3、提高初中音乐教育质量的具体措施
针对我国初中音乐教育存在的不足,提高初中音乐教育质量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提高对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视,树立现代化音乐教育理念。首先,教育部门应当深化义务教育改革,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工作,提高对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善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考核体系,全面评估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其次,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要转变陈旧过时的音乐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初中音乐教育在帮助初中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提升个人品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深入了解素质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树立现代化音乐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加大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宣传力度,定期举行歌咏比赛等音乐活动,呼吁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其中,提高社会各界对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2)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音乐教师素质,完善音乐教学软硬件设施。学校应当在充分认识到初中音乐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学校教育资金等教学资源,落实音乐教育工作。一方面,学校应当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可以通过提升音乐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提高音乐教师进入门槛等措施吸引外部优秀人才为本学校服务,学校也需要加强对现有音乐教师的培训,定期举行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和音乐器材的学习班,鼓励音乐教师积极参与音乐专业的资格认证考试,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音乐教师匮乏的情况,学校可以加强与艺术类高校的合作,积极吸引高校音乐专业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完善音乐教学环境,修建音乐教学室、购置钢琴和多媒体等音乐器材和设施,加强音乐教师对相关器材和设施的学习,为初中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软硬件支持。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音乐教材内容,转变音乐授课方式。学校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师本位制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树立现代教学模式。一方面,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流行音乐因素对音乐教材进行相应优化,也可以将音乐教学活动与当地民族特点和社会风俗相结合,创造出受初中生欢迎的音乐教学内容,适当降低古典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比重;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应当灵活运用音乐教学方式,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户外音乐活动的形式将音乐教学工作与踏青郊游等野外活动结合起来,也可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电子游戏,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娱乐性,让学生在娱乐中体会到音乐教育的魅力,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初中音乐教育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设施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不足之处,通过树立现代化音乐教育理念、提高音乐教师素质、完善软硬件设施、改善授课方式等措施,可以提高初中音乐教育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玉辉.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探析[J]. 戏剧之家,2014,07:132+144.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教学生动性 分析研究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体会很深,教学生动性如何直接与教学成效息息相关。生动的音乐课堂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更加热烈;反之,缺乏生动性的音乐课堂则会陷入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参与性不高的尴尬境地。笔者多年从事初中音乐教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究,本文将做具体论述。
一、音乐教学氛围要更加生动
教学活动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态度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音乐教学生动性必须在教学氛围上下工夫,笔者着力从三个角度入手,首先,音乐教学中和学生注意拉近思想情感,主动和学生交流,听取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看法建议,将合理化内容吸收到教学工作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更信任的关系;其次,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一定要和蔼可亲,不能板着一副脸动辄训斥学生,这样只会让学生和自己越离越远。教师应当保持和蔼的态度、温和的语气,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使音乐教学呈现出和谐氛围;另外,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不要怕鼓励的次数多,只要把握好尺度和标准,激励活动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功能。只有在教学中营造出浓厚氛围,才能使学生乐于参加音乐学习,有助于教学活动生动开展。
二、音乐教学内容要更加生动
现行初中音乐教材中虽然收录了许多优秀歌曲,但是学生的思想发展、身心特点具有较大差异性,教学内容不能固守教材,要灵活多变。笔者在教学中重点增加了三方面内容,使音乐教学更生动。首先增加了乡土文化内容,本地区在秧歌舞方面历史悠久,而且形成了一定的群众基础,笔者将秧歌舞内容补充到音乐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秧歌舞的动作节奏进行分析,并开展训练尝试。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乡土化的秧歌舞内容,学生兴趣度明显提高,特别是部分学生对秧歌舞较为熟悉,教学中还可以充当教师的小助手,服务于全班的学习训练。其次,笔者增加了大量红色歌曲、优秀的民俗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接触到更多优秀歌曲,并且在歌曲的练习中感受到浓浓的正能量。另外,笔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补充一些趣味性内容,如编排课本剧、相声小品等,这样的教学内容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如同一潭死水中注入了涓涓细流,学生会更感兴趣,而且教学内容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音乐学科充满生机活力。
三、音乐教学形式要更加生动
教学形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灵魂,过去许多教师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机械模仿练习的方法,看似教学紧张有序,实际上学生参与度不高,领悟效果也不佳。对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形式上求突破,才能让教学活动更生动。笔者首先改变单纯教师教学生练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的过程中。有的时候简单的演唱技巧,由学生走上讲台代替教师进行教学,这样的小老师吸引了学生眼球,他们充满渴望的神情。笔者定期选择一些小老师走上讲台进行授课,并设置了一系列条件,大家为了有上台机会,都铆足了劲拼一拼、比一比,整个音乐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浓厚,大家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笔者还将训练较好的学生分布到各个小组指导节奏唱法技巧,有效增强了音乐学习的生动性效果。除了在课堂上进行音乐技巧指导训练外,笔者还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艺术指点,如要求学生收看一些高层次的音乐会,或从网络中下载现场视频播放,既陶冶学生情操,又结合其中演唱技巧实现灵活教学目标,教学生动性大大增强。除此之外,音乐教学创新形式还有很多,关键在于广大教师做教学工作的有心人,注意搜集整理和运用到教学工作之中。
四、音乐教学资源要更加生动
提高音乐教学的生动性需要大量音乐资源作为基础和补充,让教师能够随心所欲、随手拈来。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结合教材从网络中搜集大量信息,如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蕴含的思想情感,将这二者与歌曲的演唱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入脑入心,走进作品的世界,达到身心合一的效果。因此,从网络中搜集与演唱歌曲相关的资料信息,对提高整个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显得非常重要且必要。另一方面,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将更多信息、优质内容作为教学资源的补充进行音乐教学。笔者经常自己创作教学课件,掌握了相关软件运用之后,自主搜集视频、音频资料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乐理知识普及、演唱技巧训练等环节运用起来。丰富的教学资源让音乐学科教学工作如虎添翼,更充满趣味,笔者在教学中全方位入手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诸多信息,极大地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整合一批优质高效的音乐资源,在教学中可以起到辅助促进和推动的功能。
五、音乐教学拓展要更加生动
音乐学科拓展性较强是业界公认的,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之外,要积极拓展课外活动空间,让学生开展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生动高效的课外专题活动,无论是演唱技巧的指导,还是各类竞赛的开展,既能强化学生音乐技巧掌握效果,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投入程度。许多教师在课外组织开展了音乐兴趣小组,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加入进去,教师给予他们必要的唱法指导,向他们介绍一些乐理知识,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具有明显帮助。另外,教师要重视音乐特长生的针对性培养。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音乐禀赋较好的学生,如果不加以针对性指导就会错失千里马。笔者针对这些学生制订了专门的培养计划,征得学校家庭的支持与认可,协调好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班级开展了专项训练,对学生天赋潜能的激发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学科提高生动性是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全面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广大教师如何在理念上创新,形式上优化,空间上拓展,充分整合资源推动音乐教学工作开展,为学生音乐素养提升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音乐;教学模式
初中音乐教育是美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的课改的推行,在新课标体系下,对于初中音乐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音乐教学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对于学生解决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因此,在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必须积极开发课程新资源,并以多元化的视角对音乐教学进行审阅,探讨初中音乐教学的新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标的要求。本文将主要从初中音乐的教学视角、方式、重心和评价方式几个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转变教学的视角
由于新课标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必须要尽量的贴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并有益于学生解决社会问题,进而提高初中生的音乐休养。故而在新课标的实际教学过程,初中音乐教师必须要积极的转变教学的视角和其原先的课程教学价值观,从多方面、多渠道的开发音乐课程的新资源,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相关的素材。
而在人类社会中,音乐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在中国这种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度,在各种生活生产活动中,都伴随着许多的音乐。比如说各种节日、庆典、婚丧的礼仪音乐,影视作品中的背景音乐或者一些健身、舞蹈、广告的实用音乐等等。
这些音乐都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初中音乐教学,就必须要了解这些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并让良好的音乐素养能够伴随终生,提高其生活的品味,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对于具体的教学设计而言,首先就要先引导学生从其生活的实践体验中去发现音乐,体验音乐,并将之与社会上的一些生活现象或者音乐现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去自主的探讨音乐与人生、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的初中音乐教学成为一门具体、生动、活泼兼具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二、转变教学的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一个是从音乐本学科延伸到其他相关学科。
为了让学生对于音乐有实际的体验,除了课堂内的教学之外,还能够让学生去主动收集课堂之外的一些相关音乐资源,并将之运用于初中音乐的教学之中,从而将音乐教学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生实际生活之中。比如说,对于《义勇军进行曲》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去通过网络、书记等一些手段方法手机相关的资料,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该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音乐与会对之进行简要的表述。
另一方面,初中生接触音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甚至连初中所需要学习的一些课程中也蕴含着不少的音乐资源。所以对于初中音乐的教育,也必须要持开放的教学态度和广阔的视角。比如说,对于英语的学习,可以多鼓励初中生多多听听一些高质量的英文歌曲,了解英文歌曲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得学生将对于英语的学习与音乐的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初中音乐教学,必须重视对于一些课外音乐、社会音乐资源的寻找,使初中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随时处身于良好的音乐环境之中,从而不仅提高了其音乐的素养,也能舒缓其学习的压力,放松身心。
三、转变教学的重心
对于教学重心的转变,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重点培养其表演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初中的音乐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自信地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因此,在初中音乐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于每一节音乐课程、每一个音乐知识点的教授,做好正确的引导和启发的工作,使得学生在每一次的音乐学习过程中都能够体验到属于自己的情感体会,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并愿意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这些体会。
2.加强初中音乐的人文内涵
音乐源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于音乐人文内涵的熏陶,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并加强其群体意识。比如说对于合唱的排练上,必须让学生明白自己所要负责的工作,自己的音色和力度等等,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
3.培养学生的个体创造能力以及探索的精神
音乐是一种创造性十分强的艺术,它提供给人们的是无穷无尽的自由空间,让人能够在其中尽情的徜徉。如果只是将音乐的创造性局限在一些音乐的教学内容之中,不可能充分的发挥出音乐的美育功能。因此对于初中音乐的教学,必须将音乐的创造性单独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研究,才能培养学生的个体创造能力,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使音乐的作用更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四、转变教学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方式是所有的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一个重要的手段,对于初中音乐教学也不例外。
对于初中音乐的评价,应当分为课程管理、教师和学生三个层次进行,其方式可以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等等形式,并注意将形成性的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关于音乐的实际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主要的评价内容,要加以充分的关注,可以进行文字描述的定性评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化测评。
初中的音乐教学是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完善初中音乐的课程体系,探讨科学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推进美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敏.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
[2]王安国.音乐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困境;教学方法;教学观念
一、现阶段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困境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来看,现阶段许多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困境:
1.音乐教学过于理论化,学生缺乏兴趣
结合实践来看,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目前许多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着过于理论化的现象,即不少音乐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更多的是进行音乐理论知识讲解,只是偶尔利用播放设备放一些音乐给学生听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学成为一种形式,学生无法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提起兴趣,如此一来势必会导致音乐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受影响。
2.音乐教学重视程度偏低
受长期应试教育、中考升学压力以及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等影响,当前农村初中将现有的不少资源投入语、数、英这类中考重点课程中,对音乐课程往往重视不足,这不仅表现在音乐教学硬件设备较为匮乏,同时课时安排少,且往往容易被其他课程所占用。在这种重视程度偏低的情况下,要想确保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得以有效开展就显得十分困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更无从谈起。
3.音乐教师专业水平有所欠缺
根据笔者研究发现,农村初中音乐教师专业水平有所欠缺原因涉及多方面,比如,相比于城镇地区优势教育资源以及教师岗位待遇,很少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愿意到农村初中去任职,造成当前部分农村音乐教师属于“半路出家”或由其他文化课程教师所兼任。他们不仅在专业的音乐知识上极为匮乏,同时教学方法与手段大多照搬其他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做好音乐教学工作就是一件难事。
二、解决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困境的出路探析
鉴于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结合农村地区初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现阶段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困境。
1.采取多元化音乐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对于农村初中音乐课程来说同样适用,对此笔者建议广大农村音乐教师应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首先,针对现阶段不少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过于理论化这一情况,广大教师在上课前可结合课程时长、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理论知识点,并控制好理论教学时间,从而避免出现“一言堂”式音乐教学。其次,教师在备课阶段需结合具体的音乐授课内容选择一些辅助教学方法,比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播放,这样可以借助视频、图片或者动画等声影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为保障音乐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2.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重视音乐教学
受到魍秤κ越逃的影响,大部分学校都比较重视文化教
授,而往往忽略了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的教学。随着新课程体制的不断革新,学校应该积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和其他国家的音乐交流也在不断增多,为了不断提高我国音乐的竞争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到我国的音乐特色与形式,必须对音乐教学予以充分重视。这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能满足我国对音乐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所以,我们应当充分重视音乐教学,并且应当对其与其他文化课程教学一视同仁。
3.加强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建设
教师作为音乐课程的实施者,其专业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如何。因此,要想提升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加
强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进一步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倾斜与支持力度,从而使得更多专业性音乐教育人才深入农村初中去。其次,在农村初中当前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建设上,我们应制定长效教育培养机制,聘请高等院校专业教师或一些优秀的音乐教师定期对其进行培养,从而为提升农村初中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鉴于音乐课程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广大农村初中应正视自身音乐教学的困境,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从
而保障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及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音乐在艺术教育方面属于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教唱式”。这种“教唱式”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和呆板,这种方法的教学内容极其的枯燥与单调,并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初中音乐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基础教育中发挥出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提并论的。现就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
一、对音乐课不够重视
不少初中学校单纯地追求升学率,依然在使用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是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不够完善的教育体制,没有贯彻执行综合发展的教育方针。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音乐教学自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有的中学就没有开设音乐课,而有的中学即便开设了音乐课,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学生就在下面写作业,一点都不重视音乐课。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不了现实需求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一般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一门提高艺术修养的课程,应该采取灵活多样且有趣的教学方法进行音乐教学,比如: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和谐;欣赏《黄河大合唱》体会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等等,使用这样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对音乐的内涵和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流行歌曲严重影响音乐教学
初中生已经学会了赶时髦、追星、听流行歌曲,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音乐课上教的歌曲非常反感,进而对音乐课毫无兴趣。很多学生对流行歌曲非常着迷,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精力和时间,不但影响了音乐教学,学生对其他科目也不那么上心了,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初中的教学。
四、没有完善的音乐设施
音乐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具备一定的设施,而大部分初中在音乐设施方面远远达不到音乐教学的要求。很多初中学校没有音乐教室、没有钢琴、没有音响设备,从来没有上过音乐欣赏课,因为很多学校就不具备上音乐欣赏课的条件。
关键词:初中学生;音乐教学;师生互动
一、创建适合师生互动的理想环境
1.创建平等的课堂规则
课堂规则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有两种,一种是用来规范学生的课堂规则,一种是用来规范教师的课堂规则,这两种规则共存于课堂教学当中,并且互相作用。学生的规则主要是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在学生的规则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个体,不存在优等生与差等生、班级干部与普通学生、富裕生与贫困生的区别。教师的规则主要是应不存在任何偏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相同的态度与行为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争取做到一视同仁。
2.相信学生都有平等的学习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灌输一个概念,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师不会因学生的家庭条件、学习成绩等问题而采取区别对待,学生应该在音乐课堂上拥有同样的权力。学生在获取相同的学习地位之后,教师还要暗示学生,让他们知道所有的学生都有同等的学习能力,了解到自己也是有提升学习成绩的可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二、将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
师生互动要以课程作为载体,虽然初中音乐教学还是秉承着客观性和普适性等特性而构建的,但是要想形成具有权威性的教学课程,首先还是要将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以往的教学课程注重文本课程较多,只是单向性地向学生传输知识,忽视了教学主体。而向体验课程转换之后,整个音乐课堂会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性和多元性,克服了传统课堂的弊端,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彰显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动。
总而言之,社会在发展,教学形势也在进步,教学重点逐渐从知识掌握上转换为学生主体性发展,而师生互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所以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当中要更多地观察学生,掌握学生的状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享受平等待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关键词:声乐;审美能力;歌唱课;教学;教学模式
一、声乐课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责任
要明确声乐课程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责任,首先要明确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在他们将来的教学工作中应该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在整个专业培养过程中应该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一)本课程的学习在从事初中音乐课教学中的作用
在基础音乐教育音乐课中歌唱课教学占比很大。唱歌是初中音乐基础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小学音乐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本职工作。歌唱是音乐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是人类最容易接受的音乐表达方式。通过歌唱课的教学,来提高中小学生的歌唱审美体验,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歌唱审美能力,教师的审美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力。歌唱能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好的歌唱才能正确地为学生进行示范演唱。只有好的范唱效果,才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歌声的认识,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歌唱兴趣。反之,如果老师不能用好听的声音声情并茂地表现一首歌曲,那么,学生们也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所在,甚至失去对歌唱的热爱和兴趣
(二)本课程的学习在整个专业培养过程中占据的地位
我们开设的“汉语言文学兼音乐学”专业,定位是面向基础教育的初中阶段,能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并初步兼任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及其他课程教学的工作能力,能够担任初中语文教师和音乐教师。学生在校期间,不但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课程,还要修音乐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声乐课是音乐学专业课程里的必修课之一,同时也是一门综合能力很强的课程。学习声乐,需要学生具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看谱、识谱和唱谱;能够弹奏练声曲、歌曲伴奏;能够有好的乐感和文化修养,来不断提高歌唱技能,塑造好的声音和歌曲形象等。音乐学专业的声乐课、钢琴课、基础理论课等技能和知识,最终都以一节歌唱课、欣赏课等形式融入初中的音乐课堂当中。所以,歌唱教学能力是融入了其他多门音乐知识能力的综合体。在声乐课的学习过程中,要与其他课程的学习相互融合。
二、对声乐课培养模式的探讨
(一)对教学对象的了解
本文探讨的这些学生没有经过艺考,基本来自较偏僻的乡村,在进校之前没有正式接触过任何音乐方面的培训,可以说是零基础学员。在对学生进行了解时,发现一部分学生只能哼唱几句流行歌曲,甚至不能完整地唱下来一首歌曲;在音乐感觉方面:大部分学生的乐感很弱,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训;在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没有接触过音准、节奏、读谱、识谱等内容;在接受能力方面:因为乐感不同,所以接受能力差异比较大。
(二)保护学习心理,提高歌唱审美能力
歌唱的审美能力训练包括圆润、优美的歌唱声音;正确的音准、节奏,对歌曲风格的把握;对歌曲情感的感受能力等。根据对一专多能———“汉语言文学兼音乐学”专业的学生的了解,学生的基础弱、对音乐的接受能力方面差异较大,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应以保护学生的歌唱学习心理为前提去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声乐的乐趣,体会到学习声乐是对美的追求和享受,培养他们爱歌唱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歌唱兴趣,这样他们在将来从事教学时才能引领自己的学生热爱歌唱。
(三)教学模式选择与其他课程相互融合
因为是零基础,所以不能急于从声音的技巧方面去训练学生,不然很容易让学生走进歌唱就是为了唱声音的误区。应该抓住以审美为核心这一要点,注重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只有增强审美能力,才会使他们产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在这一点上,应该多用正确的示范歌唱或者音响视频等多媒体的手段去引领他们先聆听正确的歌唱,再跟他们自己的歌唱做一些比较,引导他们歌唱向好的声音上靠拢。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进行了解,对歌词和歌曲的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再次,把歌曲里的基本音乐知识渗入学习过程当中,把所学的歌曲里的节拍、节奏、识谱、音乐符号等讲解给学生。这样学生通过学习一首歌曲,不仅掌握了歌唱技巧,也学习了音乐知识,又体验了音乐的情感。通过基础音乐知识的学习,逐渐给学生学习其他音乐内容打下基础。另外,在钢琴伴奏方面,因为学生在钢琴伴奏的学习上也是从较简单的歌曲伴奏开始学起,所以在演唱曲目上要选择一些和钢琴伴奏课相同的曲目,这样在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把钢琴伴奏和歌唱融合起来,最终达到自弹自唱的目的。
(四)教学曲目的选定结合初中音乐课教材
在教学曲目的选择上,要从学生的实际应用方面考虑,部分曲目要结合中学音乐教材,这样学习内容就做到了和初中音乐课堂不脱节,如此能够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课堂教学有必要把难度相当、同样情感主题或者相同风格的歌曲安排在一起,加深学生对同样歌曲类型的认识和情感的体验。刘辉教授讲:艺术有两个功能,一是歌唱,歌唱美好、歌唱世界、歌唱自然、歌唱人类、歌唱生活;还有一个功能是鞭挞假、恶、丑,针砭时弊。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渗入每一首作品的作品分析、演唱提示等,歌曲的难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能更有效率地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演唱感受,让学生对歌曲表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体会到艺术的塑造功能,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中学音乐歌唱教学内容在教会学生唱歌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提高教师的音乐艺术修养和歌唱水平,是我们选择曲目和教学方式时需要考虑的要点。
三、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兼音乐学”的音乐方向是培养合格的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因为他们将来走出校园,是要去当老师培养学生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多提醒学生注意学习的严谨性,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他们将来才能正确地引导自己的学生。对于刚进入大学课堂的他们而言,还没有把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的概念,更认识不到现在学习的课程在将来工作中将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作为教他们的老师,也更应该注意教学的严谨态度,除了教他们怎么学,还应该教他们怎么用。不但要引领他们获取知识,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要有把知识传播出去的概念,从小做起,慢慢积累,他们会越来越清晰地把所学知识与将来的应用相结合,启发他们思考,把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如此能够使自己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达到会教的目的。
四、结语
对艺术的美是有体验的,只有教师自己热爱歌唱,他们在从事教学时才能够真正地引导学生去接受美的教育,才能够真正达到传播美、表现美的目的。从而,提升初中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热情。在培养能够传播艺术之美、表现艺术之美、引领艺术之美的合格音乐教师方面,在教学模式上还需要借鉴国内外同类型的先进教育经验,不断地探索学习和前进。
参考文献: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总是以其独特的魅力而感染人、吸引人。就初中音乐课程教学而言,更加关注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师生间的思想沟通,因而加强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初中音乐教师只有将情感教学合理应用于审美教育中,才能更好实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1.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1 情感是音乐审美教育中重要的心理因素: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类的感觉器官,并且使人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以情感表现出来。当人们产生积极的情感时,人类情感就会在体验中得以升华,以充分发挥其情感教育功能。音乐的审美心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感知、情感、理解和想象。由于情感是音乐审美教育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因而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运用情感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1.2 情感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我国教育部门对初中音乐课程中情感教学的地位有着明确的规定,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音乐有利于激发人类的情感。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音乐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激发音乐的创作情感。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以情感而教育学生,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为此,情感教学应该是音乐审美教育中的核心任务。
2.初中音乐情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 对情感教学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就目前情况看来,初中音乐老师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都没有很好的掌握,而且也没有从整个教育的大背景出发,只是单一地将情感教学方法应用在其中,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长此以往,还会影响整个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最终导致其无法将情感教学方式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
2.2 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白,音乐是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它不仅需要学生对相关概念深刻记忆,而且还需要学生积极调动自身的音乐细胞,努力参与到其中。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并没有明白情感教学的真正意义,从而使得学生在初中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带动自身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将情感教学应用在其中,就根本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3.将情感教学应用在音乐课堂中的相关方法
3.1 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方式。深入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音乐作品总是以一种特殊的情感而存在,初中音乐作品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但是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将情感因素充分展现出来,进而感染学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音乐教学是情感教学的实施,是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深入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是开展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作品剖析法进行情感因素的挖掘。这一过程中,并非简单的对某一音乐作品情感因素的挖掘,而是强调被挖掘出的情感因素如何被有效表达。首先,就情感挖掘层次而言,音乐是感性的,初中学生的思维也是感性的,所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才能更好对音乐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分析,以获得整体体验。其次,就情感展现层次而言,情感因素取之于音乐作品,更高于音乐作品,情感展现就是学生对审美能力的提升。
3.2 优化初中音乐教学内容:通常,初中学校的音乐课程内容是严格按照教育部门推出的《课程标准》而选取的,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要求。但是,初中学校开设的音乐教学内容更应该注重结合学生的年龄结构、审美能力实际,既能加强初中学生对音乐教材的适应程度,又能满足初中生对音乐审美的需要。为此,笔者认为,初中学校有必要优化音乐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合理调整,使音乐教学更加深入人心。首先,教师对初中音乐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有选择性的开展音乐教学,摒弃与学生发展实际不相符合的部分。其次,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融入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对初中音乐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而且能够实现拓展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彩的课堂教学。
3.3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情感因素:音乐是一门有声艺术,而声音在音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有声音的音乐,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多欣喜,所以用声音的形式以表达音乐情感,并将情感融入音乐教学中,有助于审美教育的开展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既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又是音乐美的传播者,脱离教师的学生,则无法真切的感受到音乐美。为此,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因素,进而充分发挥审美教学成效。
例如:教师在开展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中,亲自参与创造性教学的研究实践,与学生共同表演,组成一个整体,既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又容易激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对音乐作品有着更好的理解。教师以其饱满的情感状态,参与到学生的作品创作中,必将深深感染学生,提高音乐教学成效,有助于审美教育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