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化学教学范文

初中化学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教学

第1篇:初中化学教学范文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而从初中化学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更是作用重大。

一、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化学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应用中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化学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化学实验,包括为学生表演化学魔术,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征,用实验趣味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记得在我所任教过程中一个突出事例是:有一学生因化学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化学兴趣,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从中获得了化学基本知识,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中考时取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而他的其它科成绩却都很差。

2.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记得我刚走上教育岗位时,结合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在教学中注意把枯燥的知识点和一些趣味化学故事有机穿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突出的效果就是课堂气氛好,学生学习热情高,以致于很多学生在毕业时恋恋不舍地对我说:“老师,升高中真不好,我们不能再听你讲课了……”

3.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刚参加工作时,有一次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化学教研组组织了一次化学智力竞赛。尽管活动效果不错,但由于当时技术设施较为落后,人工占了很大部分,结果每位老师都感到很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普及化,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滞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也扩展了教学外延,而且效果更好了。

二、初中化学教案的内容设置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经过几次改编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认真写好教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步,要让教案把教材内容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又不失趣味性的确需要认真对待和不断地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契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显示出化学教学生动有趣的特点来,令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

1.插图卡通化。Cartoon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Disney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人们终身难忘,而国产卡通《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更让少年儿童们十分崇拜,这种与初中生心理特点非常吻合的表达方式何乐而不为?在初中化学教案设计的插图中引用卡通形式,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化学产生高度的兴趣。

2.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教案设计中多增加学生参与或直接操作的小实验,能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我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第2篇:初中化学教学范文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学好化学,必须从培养学生兴趣,讲练结合做起。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兴趣,;精讲;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8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有趣,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鉴于有趣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

二、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讲:就是讲解、释疑,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和学生都可讲。学生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既可以反映出学生不解和误解之处,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综述能力,对学生思维、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好处。教师讲,要精讲,既要讲清重点、难点,又要讲得透彻、精辟;既要帮助学生解疑纠错,扫除认识上的障碍,又要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探索方法、培养能力。

练:就是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巩固知识和发展智能的途径。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应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形成性练习,如口答练习、笔答练习、实验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消化和活用所学知识的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审题能力、思辨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通过练可以反馈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练,对教师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吸收学生中的创见、做到教学相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革兵《化学教育》2005第2期

[2]王磊《化学教育》2002第9期

第3篇:初中化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综合能力 教育学课程 科技意识 素质教育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古往今来,茫茫宇宙中千变万化的物质运动永无止歇。万事万物的世界离不开化学,人们的衣食住行、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工业农观宏观、航空航天、能源环境都受惠于化学。化学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生业、微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何使化学课程与实际联系,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农村学生的需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激励更多学生努力学习、掌握这门学科,应用它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更好地为将来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是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永远的研究课题。

在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中与实际联系的具体实施可做如下探索:

1.探索在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中实施科技教育

(1)广泛收集近年来化学科学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并在教学中渗透,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

(2)充分利用各种图片、投影、录相等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介绍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习。以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对科技的热情,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效地促进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探索在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中进行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

(1)加强学科联系,抓住本学科中那些联结多个学科内容的知识点,挖掘出隐含其中的综合交叉因素,以形成一体化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设计跨学科的专题综合训练,注重试题考查内容的多样性。

3、探索在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使学生了解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影响环境的性质和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要求。

4、探索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化学具有实用性,它与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一不紧密联系,教学中要努力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深化课内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活用化学知识。

5、探索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与生产实际联系。

(1)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了解化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如参观化肥厂,硫酸厂生产流程,纯净水制取等。

(2)通过化学讲座,广泛宣传化学方面研究成果的应用。

(3)通过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兴趣实验或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化学实验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生产实践的能力。

6、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

(1)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布置课外学习题目,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第4篇:初中化学教学范文

一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

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内45分钟的教学效益,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负担。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只有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安排各阶段的课堂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有步骤、有重点进行教学,要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新授课时,要以教材编排体系顺序的一章一节地传授;当单元复习或第一轮复习时,应将章节作整体安排,把分散的知识点依据相互的关系连接起来,这样可使无序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结构化;当第二轮复习时,则采用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并举的方式,将有关的知识串联起来分成几个板块或编成网络,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复习效果。

2.精心选择课堂作业并认真指导解题

考虑到教材的难点和重点,要求教师自己动手编题或精心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完成,避免机械重复做题。此外,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指导:(1)对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指导;(2)加强规范化解题的指导。许多学生解化学题目时,思路不清,过程紊乱,缺乏条理性,一般只停留在题目的表面,没有真正“深”下去,一旦题型一变,就束手无策。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这个薄弱环节上多下工夫,帮助学生归纳出各类题的解题规律、解题格式,养成一题多解、解后深思的良好习惯。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心理学表明,初中学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得到迅速的发展,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他们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还能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通过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文字、图形、动画、影片等多种信息帮助教师呈现教学内容,提供辅助信息,充分发挥听觉、视觉感知活动的作用,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增强化学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认知过程进行得更顺利,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 小组探究,有效提高群体的总体学习质量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但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要科学地对待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开展分层递进课堂教学研究,针对学生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将不同层次学生分三大类,组成含有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小组,即异质分级分组。在此基础上,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践出发,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指导,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训练,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反馈,使各类学生的学习个个有兴趣,人人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具体的课题研究中,要求化学老师做好以下工作:

1.分层次分级编组

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学生情况,按前期的课堂提问表现,平时形成性测试情况,学习能力等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将实验班的学生分成含有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

2.按级定标异步达纲

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的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具有多向性和科学性。制定分层目标必须精心钻研大纲,精心研究教材,精心了解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层次目标要明确具体,从教材内容上来说可分为记忆性目标、理解性目标和运用性目标。

3.通过“自主探索”、“精讲导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5篇:初中化学教学范文

一、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实验成功的快乐,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实验一般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过去的实验教学中,为了节省实验药品,预防实验器具损坏及担心安全问题等,演示实验一律由教师来完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学生实验,也不太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只是把它当作实证实验让学生去进行实证,要求学生按照规定好的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操作,缺乏探究性,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不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那些可以由学生来操作的演示实验,在预习阶段就把演示实验当作预习的考核内容来要求,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各组集体制订实验方案。上课时,先让各组代表介绍各自的实验方案,然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参与进行演示实验。笔者与其他同学一起观察实验和记录反应的现象。由学生设计、操作、观察、记录,把演示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课堂因此而变得异常活跃,人人参与,热情高涨。然后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并将之与教材结论进行比较。学生经过实验之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新知识思路,笔者再在黑板上有条理地演绎了概念、定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并掌握概念、定理、规律。同时,笔者指出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演示实验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如何把演示实验的示范效能发挥出来呢?著名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笔者改变了过去演示实验只能由教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方法,把演示实验变成师生共同探究的实验。因此现在每次上课,当学生看到笔者拿着实验用品走进教室时,脸上都会露出期待的神情,希望自己能够动手实验,展示自己的实验能力。这种变化说明化学实验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把演示实验改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探究实验,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学生实验,也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先探究并设计实验方案,再与教师一起讨论所设计的方案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本,在实验操作前初步领悟到哪些实验步骤更科学、合理。最后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完成实验。比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中,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给每个小组相同的实验用品:锌、铁、铜、稀硫酸、三支试管。笔者简单地提示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每一个学生都踊跃参加到实验活动中,自主分工合作。实验中,每个小组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1)锌、铁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但锌与硫酸反应较铁剧烈;(2)铁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3)铜与硫酸不反应。从而证明各个小组的实验都比较规范,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标。难能可贵的是,有两个小组观察发现,铁与稀硫酸反应后试管底部有黑色沉淀。这说明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当学生们分析实验结果,得到实验的结论跟书本上的是一致时,都异常高兴,心中充满着快乐。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笔者对实验现象进行讲解与讨论,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更高了。学生以这样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愉悦的心情来投入学习,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是实验活动多,许多概念和结论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变得异常重要。要让学生学会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实验技能大多是从实验操作细节上表现出来的,能否掌握实验技能,决定了实验的成败。比如用量具量取一定的液体,一般不能把盛有液体的瓶子直接倒到量具中,而是先用滴管从瓶子里吸取液体,然后再滴到量具中,当液面准备达到所需的刻度时,减缓滴管的滴液速度,慢慢地一滴一滴地滴,当液面的凹处正好与刻度线重合时,就能得到精确的量。这个量取的技巧就在于“当液面的凹处正好与刻度线重合时,得到的量才是精确的”。有些学生虽然也用同样的办法来量取液体,但由于没有掌握好操作技巧,当液面的凹处正好处在刻度线上时不小心多滴了一滴,使得量取得到的量比要求的多了那么一点点,或者因害怕控制不了这个恰当的量,液面的凹处还没有完全与刻度线重合就停止滴液,使得量取得到的量比要求的少了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有可能就会影响实验结果。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同样的实验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次,笔者用量取液体的这个实验操作来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四个学生在课堂上用量具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要求学生把各自装好液体的量具放在指定的架子上,然后让大家观察。结果发现,有两个量具里的液面的凹处正好与刻度线重合,有一个量具里的液面的凹处高出刻度线一点点,有一个量具里的液面的凹处在刻度线下一点点。这么简单的操作,竟然也会产生这么大的误差,这是学生所没有想到的。看到这个结果后,学生个个都露出疑惑的神色。笔者根据观察后面这两个学生在量取液体时的操作动作,适当地夸大来复制他们的操作过程,同学们发现,这两个同学的操作步骤、方法都没有问题,出现误差的原因是他们在观察液面时,一个同学没有拿好量具,没有让量具保持在垂直的状态;另一个同学在观察液面时,没有把液面提高到与视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来进行观察。因此,他们得到的结果出现了误差。笔者对同学们说:“这么一个简单的实验,就使得实验的结果出现这么明显的误差,如果做复杂的实验呢?那问题不是更大吗?”全班同学都很震惊,也陷入了深思。此时,笔者让学生一个一个重做这个量取液体的实验操作,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出来了。因为有了前面教师的示范和提醒,学生体悟到掌握实验技能的重要性,并由此养成了注意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的良好习惯,每做完一次实验,都能掌握到新的不同的实验技能,同时巩固了已经掌握的技能,提高了课堂质量。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科学实验讲究细节,讲究技巧,如果不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很难完成化学实验。由此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实验教学能验证化学结论、培养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能给予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给学生提供听、看、讲、想、做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卢美芳工作单位:玉林市玉州区第五中学

第6篇:初中化学教学范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产生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初中学生在积累生活常识、自主学习化学以及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信息、掌握与运用科学知识到生活中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已经出现瓶颈,主要问题包括:

1.教师考评机制陈旧。在以往的教师工作评价中,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这对初中化学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往往为了追求高分,从而更加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注重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也不能更好地将化学知识有效融会贯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即考试得分高,而实际动手能力差。

2.不注重实验教学。化学教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需要将实验教学放在重点,在“教学硬件四配套”工程的开展下,有些学校以课时紧为理由代替了以往缺乏实验药品与仪品的客观理由,将化学实验弱化,甚至都无法保障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实验室成为摆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约束学生思维。针对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而不是使学生被动接受化学理论知识,教师以讲为主,处于支配状态,设计的问题简单,思维难度极低,问题的答案规范、严格、标准,使学生逐渐失去了思考权与话语权,对化学课程产生了思维懒性,制约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与创造力。

4.把握不准教学内容与课时。化学教学的内容应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后确定重点,集中教授核心知识,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进行学科知识循序渐进的引导,在新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帮学生重温、消化、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而很多教师都把握不好这个“度”,教学内容广泛,缺乏重点,无视学生的阶段性认知,使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加大,新课进度快,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5.课中学习与课后练习的严重脱节。很多教师由于教学的节奏快密度大,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与训练便都留在了课后,而课后作业大多又是各地化学考试题,无法有针对性的对化学课程进行训练,不能及时真实的提高训练成果,无法巩固与提高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极易产生抄、逃作业,对化学产生懒怠与厌烦心理。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的改进策略

为了更好地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活跃思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教师考评机制改革。制定教师考评机制时,应当摒弃传统的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理念。考评机制应当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改革。教师应当转变思维,根据新教材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时注重学生系统知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完成化学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融合,有些化学物品比较危险,教师在保障学生使用化学物品的安全前提下,进行实验流程与实验目的的详细讲解,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笔记,归纳知识点,具体了解亲身感受化学现象,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如果学生的实验安排确有困难可以分批次分阶段的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操作,同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打开碳酸饮料或是啤酒瓶时为什么会出现溢出的情况,从而引入气体溶解度的问题;教师还可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水的净化方式,从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通过讲解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重要文件需要用碳素笔进行书写,从而引入碳的性质等。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可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还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3.帮助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点。初中化学的难点一般有化学用语与化学方程式等,这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如何帮助学生记忆突破这些难点与知识的分化点,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教师将设置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交流,指导各小组进行讨论,阐述讨论结果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常见酸根和离子时,教师可归纳总结出完整的酸根及离子体系,常见酸根包括:SO42-(硫酸根)、CO32-(碳酸根)、MnO4-(高锰酸根)、PO43-(磷酸根)等,常见离子包括:Cl-(氯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等。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在归纳总结后,可用一些顺口的语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将元素化合价编成口诀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与识别,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强化,可达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把握教学进度。教师应结合各种教材,如将人教与湘教、上教、鲁教等多种版本进行资源整合,以重点内容的传授为主,辅以拓展性知识,把握好教学进度,结合学生的阶段性认知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与以往知识的温习。

三、结束语

第7篇:初中化学教学范文

【关键字】化学教学 兴趣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

所谓的兴趣教学,就是指教师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求新心里,创造一个和谐温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针对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研究对象,采取兴趣教学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如何才能正确的上好初中化学课呢?这就需要采取不用的兴趣教学法。

一、上好第一堂化学课,激发学生兴趣

第一堂课是决定一个学科是否受到学生欢迎,能否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时段,而初中阶段的化学,又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化学,这时候的学生已经有了判断喜恶的能力,所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有可能的。教师的第一堂化学课可以给学生演示一些简单的跟生活有关的化学实验,比如:现在很火的魔术表演,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给学生表演一个魔术,“魔棒点灯”让学生也看看;老师独特的魔术,其实这是也简单的魔术,只要取少量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就会立刻被点着。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不要首先就道破其中的奥妙,如果开始就进行讲解,深奥的化学名词反而会让很多学生退缩,所以需要教师掌握第一堂课的度,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就是可以在第一堂课中安排一些精美的图片、视频,采用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开展实验,培养学生兴趣

第8篇:初中化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问题;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已经是大势所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效的教学课堂,能够让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果,达到国家素质的教育目的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在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方法陈旧,应试教育思维普遍存在已久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拦路虎。如何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初中化学是很重要的学科,初中化学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更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则是实验教学,主要如下:

1.理论教学方面

国家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兴趣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理论教学上,教师对所有学生基本是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没有改变。

2.实验教学方面

众所周知,化学学科中的很多理论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因此,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化学学科的实验课程较多。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也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不断提高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由于各自出身不同,家庭背景及所受校外教育不同,认知能力不同,面对相同的内容时理解力也不同。教学中如果

(下转第190页)

(上接第189页)

按同样的标准面对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的学生,势必使一些学生不能适应。这种情况下实施分层教学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分组,并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从而使教学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分组,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要想达到理想的分组效果,教师首先需要充分关心和了解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应当以“学”为中心,“教”不是目的,只是为学生更好地“学”而服务。要体现这一点,就要把学生的主体价值突显出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之中始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调动主观能动性参与活动和思考。

3.教学设计要充分和完善

俗话说:将军不打无准备的仗。同样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上无准备的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完整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完善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当进行充分的准备,对即将讲授的课堂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等等,都必须精心设计和准备,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条有理。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课堂,能使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国家素质教育的目的。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教学方式也应当顺应时代变化做出相应的变革,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大量优秀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黎芬.“非平衡特征”在初中化学有效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2]郝亚杰,王喜贵.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

[3]张玉杰.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 教育版),2013年(3)

[4]高晴.新课标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神州,2013(32):191-191

第9篇:初中化学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经验

课堂教学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学生本身的素质外,还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结合笔者切身教学体会,分享了强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经验。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化学的特点是知识点零碎、记忆点多,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目标要求把知识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情感态度的过程中。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定上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应了解,知道或理解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学习目标;二是学生必备或必须达到的实验技能目标。如果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仅强调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贮存,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许不少,其结果却不会用它。在设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一方面是突出了化学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另一方面是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知识后面更有价值的东西。

第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提问讨论法、模拟发现法和边讲边实验法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师通过语言、实验、示范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系统地传授化学知识。在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应坚决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应使教师的 “教”致力于“导”, 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师还应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采用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渗透情景教学思想,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协作研究,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独立的思维,领悟化学原理, 并掌握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例如初中化学 “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节中, 有关氧气的化学性质, 可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方法, 由学生分组实验, 氧气可用双氧水 (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来制得, 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简便, 教师可先演示, 也可边讨论边演示, 得出操作中的注意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实验,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效果显著。

第三、创设形象化的学习情境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用各种直观手段,找出与教材内容的最佳“切入点”,善于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实,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如使用生活展观、实物展示、演示实验、新闻媒体、电视录像等方式刺激学生的感知器官,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惊喜和感叹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利于学以致用。例如,在有关“元素”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铁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在新制的氧化钙中加入水能煮熟鸡蛋?”来设置学习情景,对于“铁的性质”的学习,教师可引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以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学生从观察家中铁锅的颜色,用铁做碗架、铁勺安木柄、用铁架设电线网等归纳出铁的物理性质,指导学生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突出学法指导。

第四、注重实验教学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也是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教学中,要优化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在演示实验时,教师可以设计优秀的、恰当的、有必要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同一问题还可设置讨论的层次和深度,供学生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解题有一种反思,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当通过探究使问题明确后,教师有必要进行规范描述并明确目标,使学生在小组内、小组间展开竞赛,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最终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另外,教师要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设计、分组实验,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将演示的过程转化为学生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讨知识、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进而自己去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如一些气体的制备实验,可让学生自己搭建装置,制备并收集气体,最后拆卸装置,教师作适当指导。

第五、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