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属地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作好课前准备。
一方面是准备教学工具,如钢卷尺、皮尺等。另一方面是知识准备。两方面比较起来,知识准备更为重要,恰恰又容易被忽视。有的教师认为,土地测量知识,学生在书本上都学过,这堂课无非是实践一下而已。殊不知,这堂课牵涉的知识较多,学生只要对哪一点知识有所淡忘或者混淆,就要影响整堂课的学习效果。因此,系统复习一下有关知识,为学生上好这堂课作好知识准备,是完全必要的。具体说来,要作好四个方面的知识准备:①要系统复习已学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②要让学生弄懂计算各种图形面积所需的条件;③让学生知道如何根据图形选择最佳方案,确定图形的“长”“宽”“高”等;④让学生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割补方法,并能熟练地确定最佳割补方案。
第二,组织好集体教学。
这里所说的集体教学,是指到达测量现场以后的一个教学环节。这个环节也往往容易被有的教师所忽视。有的教师把学生拉到现场后,简单讲几句,就喊解散,进入分组活动。我认为,不利用集体教学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消化有关知识,分组活动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有的老师也许会说:这本来就是一堂实践课,集中在一起怎么实践?不然。我认为可以安排如下几个活动,既是“集体”,又是“实践”:
1抽一位(或几位)学生用目测法测量一段实际距离,再用步测法复查,然后由另外的学生用插杆法检验测量结果。这一环节有两个作用:一是学生运用(或观摩)了测量中的目测法、步测法、插杆法;二是学生实际感受了书本上天天接触的一些表示距离的概念,比如知道了100米有多长,自己大约要走多少步。
2抽几名学生量出1公亩的面积,使大家知道1公亩是多大一块地方。
3指定学生量出1公顷的面积,让大家将“1公顷”和“1公亩”的大小进行比较。有了这次比较,学生以后再也不会将两个概念混淆了。当然,如果找不出1公顷大的地方,也可“变通”一下,比如测量足球场和篮球场,看哪种球场的面积更接近1公顷,以此建立公顷的概念。
4任选一块规则土地,让学生指出它的“长”“宽”“底”“高”等,然后测出土地的面积。
摘要:地质勘查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先行性、战略性的工作,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2006年1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颁布实施,地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地勘单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与依存度日趋加大。文章从地勘单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探讨研究,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技术人才激励机制。
关键词:地勘单位技术人员激励机制
1引言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从事地质勘查的地勘单位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逐步开展事改企与商业经营思维的改革和变迁。虽然逐渐实行企业化管理,但传统的事业型管理模式仍然束缚着地勘单位人们的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事业单位的市场化进程。这种普遍存在的诸如管理者对激励机制的思想认识不够、激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地勘单位出现招人难、留人难与用人难的局面,所以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成薪酬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2地勘单位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2.1技术人员薪酬分配上未体现艰苦性
地质勘查单位92%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着野外技术工作,其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工作压力比较大。而在目前地质勘查单位实行的岗效薪级工资制中,从事一线野外技术人员没在福利及其他补贴上予以考虑,影响了野外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前,面对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的客观因素,在外的地质技术人员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技术人员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却没有在收入分配上充分体现出来,造成技术人员心理不平衡,阻碍了地勘工作的顺利开展。
2.2薪酬分配上没有体现绩效业绩
由于单位领导与技术人员思想意识本身的原因,特别是作为从浓厚的计划经济背景下走出来不久的地勘类事业单位,平均主义思想尤为深刻,表现为:一是技术人员相互之间的平均分配,薪酬的差别基本只体现在野外工作时间与项目的工期长短上,而与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没有太大关系;二是反映在岗位工资制度的标准差距非常小,虽然在工资改革过程中引入效益工资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效益工资也仅与职位和职称有关联,而与实际绩效挂钩不够明显。
2.3技术人员的个人理想与用人现实存在差距
任何一名从事地勘事业的技术人员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们都有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但在地勘事业单位中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造成一些技术骨干从主观上不愿留下从事艰苦的技术工作。这种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目标之间相互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术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内耗。同时从地勘单位的干部用人的实际情况来看,管理干部与技术干部之间存在着错位现象,使技术人才产生错误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利于技术人才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4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人力资本投入不够
地勘事业单位未能体现使用、培养和开发的核心环节,是目前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明显特征。人员的进出、业绩的考核等具体事务占据了人事工作者的大部分时间,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培养、开发等缺乏长远性和系统性的科学规划,更未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到单位发展战略的高度。部分地勘单位出现对职工教育培训投资力度小、培训形式单一或过程形式化甚至只使用不培训开发的问题,阻塞了技术人才专业提升的直接通道,也没有满足作为技术人员特有福利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降低了其工作的的主动性。
3地勘单位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探讨
3.1科学配置技术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资源价值
要进一步健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培养、任用机制。一是建立宽松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对地勘单位急需和岗位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坚持特事特办、减少环节,以各种灵活的方式利用专业技术人才的智力;二是建立多元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和总队发展需要,推行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培养和培训体系;三是竞争择优的人才使用机制,努力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制订适应技术人员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通道,让他们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3.2注重薪酬激励与精神激励、情感激励机相结合
作为地勘单位队伍核心的技术人员,在当前实行的项目经理制与承包制模式下,更多的需要发挥项目团队的作用来共同完成组织安排工作任务,而尽管物质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但有机地发挥基于团队考虑的绩效激励机制以及目标激励、工作授权激励、参与决策激励与荣誉激励等精神激励以及感情沟通、尊重员工等形式的情感激励的共同作用,更能在较高层次上调动职工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也较长。
3.3建立针对性强的具体激励措施
应建立能对地勘单位技术人员起明显激励作用的激励机制。一要建立差距较大的薪金制,实行效益工资与岗位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二要建立具体的奖励制度,除地勘单位统一设立的质量奖、安全奖与年终奖之外,可以依据广大技术人员设立重大勘查项目或找矿成果奖、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奖并设置技术带头人等奖项。三可采用晋升激励制度,可通过建立通畅、明确的晋升渠道,为优秀技术人才构筑施展才华的舞台,为技术人才创造晋升的机会。
3.4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讲求奖励效果
地勘单位的技术人员分布在技术生产与技术管理等不同岗位,其工作性质、内容与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同时量化的评价结果不仅为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而且对于在地勘单位内部建立起职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奖罚分明”的管理新机制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实现对技术人才的激励。
1.1全球的定位系统(GPS)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技术,由于其具有的高测绘精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化信息化管理中,而且采用该技术还可以快速掌握各级待检测控制点的所在位置。在开展快速静态确定及测量工作时,已经不需要继续采用点间通视技术就能够得到精确度很高的测量结果。目前我们所采用的RTK技术进行定位测量,由于其具有的及时定位性及定位精度较为灵活性,仍然被应用于各项测量领域中,例如地形的测图、地籍的测量以及界址点的点位这些许多方面。而对于高精度的控制测量领域,则更多的会采用GPS静态定位技术,已获得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
1.23S技术
现如今,3S的技术主导是把GPS作为信息的来源,经过户外的调测获得遥感影像来作为科学参考,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地理信息的平台来进行图样的迅速绘制,然后就可以将各个地区的实际状态进行综合清晰的标记,然后再直接并且迅速的完成对广阔的土地资源的实践和调查的管理。最后,我们就可以将遥感信息材料凭借数字化的工具和软件完成迅速的处理,还可以直接处理地理信息,经过数字化的处理把它导入到数据库当中。
1.3遥感RS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土地信息管理中能够获得为高分辨率的数据资料,尤其是在土地调查、更新以及监测等方面运用更为广泛。从30m到0.61m的分辨率信息全都可以在各个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管理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通过采用遥感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机交互式边界的提取产生一些影响,使得测得的面积存在0.01~0.1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另外还会存在0.1~0.3之间的自动提取相对误差。(2)可以和遥感相结合来实施土地应用和类型的分别,人体交叉式的分辨的科学性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百,其自动分类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上下。
1.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就现在来看,各个信息处理以及数据的采集都是在向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来发展的,在土地信息测量工作中,由于测绘数据和信息的量非常庞大,再加上长时间的积累,因此测绘人员会通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整理、分析,以提高土地信息化管理的效率。而GIS技术是集多学科、多技术于一体,主要涉及到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测绘遥感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多个领域,因此GIS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实现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整理以及分析,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进行数据的显示和输出,并且还可以对其进行预测预报、决策辅助和提示。
2土地信息化管理中针对测绘技术应用的需求分析
新测绘技术应用于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控制整个工作获取全面精确的土地数据资料,提高土地信息化管理效率。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得到详实的数据,可最大程度的获得更加精确的土地面积资料、所在土地资源分布情况以及权属分界等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创建地籍资料、绘制地图以及建立数据库系统等,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测绘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保护耕地,充分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现代测绘技术能够更加迅速的发现土地状况的变化,能够第一时间开展土地调查工作。除此之外,测绘技术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还可以为计税控制及土地产权管理等提供依据,因此,测绘技术应用于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3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测绘技术的应用与提升方法
3.1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提升
现阶段,在我国土地信息管理工作中,土地规划设计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规划设计的内容相当之多,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的所在位置、数量以及实际价值的评估等。因此,要想做好土地规划设计工作,就需要先要掌握土地的收集与整理方法,并明确土地的性质及质量,以便提供更加全面精确的数据,完善土地的规划和设计内容,为日后土地的利用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遥感集成技术的应用,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土地信息,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得到土地可视化图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进一步建立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我国土地的利用及变更状况提供全新的数据信息,及时对变更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自动生成实时的土地利用信息库,这就对土地的结构和设计的优化以及运用状态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3.2在土地的利用状态动态的监测当中的应用和提升
在土地的信息化管理中,对土地利用状态进行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到土地的利用和变化情况。在遥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解译的矢量数据一般情况下都会标明土地的所在坐标,然后结合全球定位技术,对该坐标进行精确定位,可以破译位于该坐标建筑物内的作业情况,有效提高了遥感技术对土地信息解译功能的可靠程度。所以,在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通过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技术,可以非常明显的提高土地利用者的动态监测效率,对土地发生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得到新的土地数据,为制图工作提供便利。
3.3在土地的利用和执法检查当中的应用和提升
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通过对其利用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以便及时获取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掌握土地的变化。而通过遥感技术测得的数据通常都会显示地理坐标,再加上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增加了定位的精确度,加大了室内作业的破译成功率,以此来提高遥感技术在土地信息管理应用中的可靠性。增强地理信息技术、GPS还有遥感技术的有机结合,就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来进行实时的监视。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获得精确的土地利用的变化数据,再加上遥感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对当前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精确定位,更加深入的对土地发生变化的空间进行分析,以此来获得变化后的数据信息。除此之外,在土地执法检查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土地进行“可视化”管理,及时掌握土地的变化,更新数据库信息,为下一阶段的制图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测绘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执法工作人员对违法的土地位置进行定位,为违法惩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一旦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利用数字执法方式协助执法检查。
4结束语
公共交通一直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交通,但在前几年由于人们购买力的增强,大部分有能力的人都购买了私家车,公共交通一度衰退。私家车剧增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最直观的便是交通拥堵,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北京交通几乎陷入瘫痪,其他中小城市情况略微好点,却也不乐观。在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提出后,公共交通运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些缺陷。
1交通管理不符合城市规划
国家对公共交通投入大量资金,但交通管理不当会致使资金浪费,如果交通管理有碍城市规划,反而会使公共交通达不到交通便捷的目的。城市规划与人口分布息息相关,公共交通则是大部分人的出行工具,如果交通管理安排不当,在人口少的地区投入过多的交通设备势必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样的,如果城镇居民密集区公共交通设备投入不足,必将造成居民出行不便,起不到公共交通的作用。从哪种情况来看,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不相符都将导致能源浪费,有违低碳经济的初衷。
2交通工具不能准时到达预定地点
交通设施迟到现象在公共汽车上表现比较明显。公共汽车是我们最常接触的一种公共交通设施,公交晚点情况相信大家都深有感受。公路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是公路拥堵的主要原因,公交运行期间赶上交通阻塞必然致使到站晚点。交通阻塞只是公交晚点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资金不足,公交车辆不够,如果有车辆出现突发状况,没有其他车辆补充,会致使公交短期瘫痪。资金不足还有另一个重要问题,公交车不能及时报废更新,老旧的车辆在运行速度及尾气排放方面都存在问题。
3信息系统有漏洞由于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迅猛
在很多城市完备的信息系统还没有确立,这就导致公共交通管制不完善,在交通运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进入21世纪后,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掌握第一手信息就占据的先锋地位。在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方面信息同等重要。不能及时更新信息会导致管理方针的制定有偏差,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在指定地区投放公共运输设备,信息系统不完备直接造成资源浪费。
二针对现今不足
提供以下管理方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改正问题才能优化体制改革,在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方面也不例外。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制备合理管理方针公共运输包含于城市规划
但又有其独立发展的趋势。由于公共运输在近几年才发展迅猛,日新月异,致使管理方针制定不是很完备,有些运输途径还会与城市规划相冲突,为避免国家在公共交通运输方面投入的资金浪费,制备合理管理方针变得尤为重要。公共交通运输要考虑人口密集程度,在商业繁华区、校园所在地、旅游景点等地加大公共交通设备投入,保证人们出行便捷。除了考虑人口问题,公共交通运输还应注意一些客观因素。例如地铁的建设应避开地下运输管道。为保障煤气、天然气等运输安全,地下运输管道会定期检查,如果地铁与运输管道相近,管道检查期间会影响地铁的正常营运,为人们出行带来不便。而且一旦管道出现问题,发生煤气、天然气泄漏,地铁里人们的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合理的管理方针不仅能提高人们出行率,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还能从根本上节约成本。
2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在公共交通运输方面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公共交通运输日益壮大,现有资金不足以使公共交通进一步发展,很多现有问题归根究底都是因为资金不足。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公共交通舒适度,吸引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此便可减少私家车上道率,不仅有利于道路通畅,更能实现节约能源,减少尾气排放。在车辆更新上也投入大量资金。以前的车辆在速度方面不及现在的车辆,而且排放量大,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投入资金购买排放量小、对环境污染小的公共交通设备,从而达到绿色公交的目的。增加新型公交车能在提高乘车舒适度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达到低碳经济的目的。
3落实信息系统管理
信息的完备性是公共交通运输事业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在这个信息就是金钱的时代,公共交通运输也需完备的信息系统。信息是公共交通运输的一种资源,它不同于汽油柴油等可见的能源,但在公共交通事业中的地位不容质疑。车辆信息能保证车辆正常运行,降低在运行途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道路信息能保证车辆畅通,在经过交通拥堵的地段提前做好准备,制定应对措施。人口信息能保证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得当,交通设备分布合理。政策信息在公共交通运输方面也很重要。政策信息是政策主体制定正确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计划、控制政策执行过程的基础,直接决定公共交通事业能否开展。由此可见,信息的完备和畅通是公共交通运输过程中正确决策和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着力开发公共信息平台,提高信息的综合运用。
三结束语
在地理课堂中,经常用到地图,通常有黑板板书的地图、教材图片或者多媒体课件这三大类地图,每一类地图的教学都可以引入艺术性元素。
(1)黑板板书地图艺术性教学。黑板板书地图是教师为学生呈现地图、传授知识的最常用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灵活易操作等优点,教师要善于勾画粉笔图,例如:常见的七大洲、四大洋的简笔图,中国各省份形状的粉笔图勾画等,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参照板书的位置、教学需求等在合适的地方勾画展示,使知识讲解与图画地图勾画同步进行,绘图过程中,要注重线条的虚实、色彩的轻重,将静态的地图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要确保能为学生清晰地呈现出地图形态与形状,为学生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另一方面则对应将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呈现和讲解。例如:在学习“长江”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将粉笔画与文字讲述结合起来,利用流畅的虚实曲线勾勒出长江的大体形状、流向、途径省份和地区等,使学生不仅能够全面透彻地了解长江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掌握中国地形、地貌状况。例如:在学习“地形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的弯折性箭头来描画风向、并画出云朵和雨水、借助斜面梯形等来为学生形象地展示地形雨的形成过程,向学生呈现地形雨的成因、变化状况等等。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读图、识图热情,为学生创造形象的思维与想象空间,获得全新的学习感受。
(2)教材地图的艺术性讲解。教科书地图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依托,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图片进行深加工,注入艺术性元素,使其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艺术魅力,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首先,简化处理,逐层分解。地理教材中的许多地图信息全面烦琐,因为是针对不同知识点来综合设计的,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简化处理、知识分层讲解,启迪学生利用白描、线描等艺术手段来对这些图表等简化、分类、分析等,分层离析知识点、讲解知识项目。例如:在认识中国几大山脉和山系时,可以组织学生用颜色各异的水笔来线描这些山脉,一种颜色对应一类山脉走向,经过多重线描,一幅中国境内山脉框架图就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从中发现了山脉的分布特征。
(3)着色区分、辅助学习。图片、图像和图形都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的意向工具,因为它们往往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形象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如果这些图像、图形被着上明暗不同、色差明显的颜色,则更能突出学生的形象记忆。例如:在讲述中国不同的地形分布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应该先拿出一张空白图纸,借助重彩、着色等艺术方法来组织学生为不同的地形地貌着上差异显著的颜色,如:高原着成青色、平原则着上绿色、山地则着上灰色、沙漠地区则一片昏黄等等,学生一边绘画涂色,一边感受不同地形地貌的起伏差异和变化,获得一种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从而对中国的地形状况产生更深刻印象。
2.巧用雕刻艺术,分解地图
中国自古以来是文献名邦,纵观其内容,我国文献大致可分为专业文献和地方文献两大系统。自解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界已有不少人试图对“地方文献”的概念作出明确的阐述,大家说法不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歧点在于对“文献”一词的解释不同。可见,要讨论“地方文献”的概念,首先应统一对“文献”一词的认识。
“文献”一词的概念逐步演变,近代尤甚。以往大家引用最多的是《论语.八佾篇第三》:“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能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能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对其中的文献一词,历代大儒屡有注释。近人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和引申, 已泛指一切有价值的图书资料,《辞源》、《辞海》中的“文献”词条即如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信息载体不断涌现,人们时文献的认识也逐步深入。现代“文献”一词早已突破以往的狭小范围,而扩展成为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如我国有人指出:“文献是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一定的知识内容记录在一定载体上形成的知识存储和传递媒介。”(王万宗《情报学概论》)在我国国家标准GB3792.1-83《文献著录总则》中,文献是指以文字、符号、形象、声响为主要方式,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写、刻、印、制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在讨论“地方文献”的概念时,本文的论点立足于以上两种说法。
“文献””一词的概念如经确定,便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地方文献”的含意。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带有地方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只要文献具备了以上两个条件,则无论其出版地如何,文献形式如何,文种如何,载体如何,都应纳入地方文献范围之内。
所谓内容上具有地方性,是指文献所记载的现象、事实和人物都产生于某一地方范围之内,或与这一地方有关。首先,便是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记录、研究和探讨某一特定地方范围的过去、现在及其未来的文献。其次,文献记录的内容虽然发生在本地方之外,但其发生与本地方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文献可反映出本地对外地的影响或是外地对本地的影响。
地方文献的重复使用价值是什么?由于地方文献是我国文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要考虑到它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只有对日后的工作仍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文献才属于地方文献范畴之内。象近年来出版量很大的演义小说之类,尽管其内容涉及地方,但除考虑其在地方文学界的影响或在乡土文学中的地位外,一般不宜作为地方史料处理。又如在日常工作中大量产生的单位或个人的经验、总结、阶段统计等材料,虽然也是文献.却不宜不加选择地一概纳入地方文献。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看出,地方文献所记录的是某一特定地区的客观存在,以及对于地方历史的描述与探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地方文献是地方历史和各类地方专业史的基本史料,这也就是地方文献的性质。
在各种文献形式中,档案一直是个有争议的品种。“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在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归档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材料。”(陈兆 《档案管理学》)从理论上讲,地方档案当然可以归入地方文献的范畴,而且还应该是地方文献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各地都有专门的行政档案馆和其他专业档案部门,地方档案的收集、保存、整理和提供,主要由他们去完成。但地方档案部门各有自己的工作重心,对于地方档案,尤其是产生于民间的大批档案材料的收集,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因此,地方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从各自的角度去收集地方档案是大有必要的。
从意义上看,镌有文字或图形的刻石、钟鼎、甲骨和简策、书画等地方文物也都属于地方文献的范畴。但这些作品不易于也不宜于流通,因而需要由地方博物馆来收集、研究和保藏,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部门可收集这些品种的照片和拓片等复制件。
由此看出,地方文献的工作范围跨越了图书、博物、档案三馆的界限,三馆分工合作,各有侧重。而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由于流通面广,因而在全部地方文献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阶段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类型最多,品种最杂。在形式上可以包括专著、期刊、报纸、会议录、文件汇编、学位论文、档案、谱牒、地图图表、文告、传单、乐谱、画册、印谱、相册、薄录、票据、证券、商标、戏剧说明书以及有关的检索和参考工具书等等。文献的类型包括印刷品、写本、抄本、拓片、书画、声像磁带、唱片、影片、幻灯片、照片、缩微品及静电复印件等等。
对于地方文献的内容结构,早期论述多认为应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三部分,近年来,一些地方文献工作者对此说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从地方文献的定义出发,从地方文献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来看,在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中,凡其内容与本地方无涉者,一般不应收入。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固然反映了地方科学文化及出版事业的水平,但这完全可以用地方人士著述书录和地方出版物出版书目予以反映,全部纳入地方文献必将造成地方文献概念及藏书范围上的混乱。况且,图书馆地方文献部门一般都设在地方公共图书馆内.尽量收集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的任务已由母馆承担,地方文献专藏更没有必要扩大这一收集范围,因此,在地方之献的收录原则中,除了强调地方出版物和地方人士著述的地方特色外,还应注意不具备地方特点的地方出版物和地方人士著述不予收录。
关于地方人物的概念,旧方志中的“乡贤”和“流寓”唯籍贯取人,倒也简单明确。随着社会更替,时代进步、交通发达,人口在社会上流动的规模、频率和范围日益扩大,远非昔日可比。因而新的地方人物的概念应以其对地方的影响程度来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籍贯和居住年限已处于相应次要的地位。
文化部1982年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指出,“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是省市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其实,从发挥地方特色,服务于地方事业的角度来说,各地、各级的公共图书馆都可以并且应该做好本地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工作。 与博物馆、档案馆相比,除收集、整理、研究、保存地方文献外,迅速地、大规模地向社会传递信息与情报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更重要的目的。阅览、外借、书目索引与参考咨询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服务对象以研究人员为主。包括各级决策机关的党政领导和各学科的研究人员、院校的教员和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文艺及新闻工作者和一部分业余研究人员等。一般不包括普通读者。地方文献的社会教育职能是通过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间接地完成的。公共图书馆中的地方文献部门实际上是研究地方、服务于地方的史料库和情报源,具有参考图书馆或专业图书馆的性质。
由于地方文献工作所具有的特殊性,将其完全融化于图书馆工作的各部分里,是很难将这项工作做好的。它的服务对象、工作性质,处理的文献内容都与一般的公共图书馆有较大的区别,从而在文献采集、分类编目、参考咨询及至典藏保管等工作中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图书馆相应各部门是很难取而代之的。因此,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努力创造条件,建立起专门的地方文献部、室,形成地方文献工作在藏书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方面一体化的独立系统。
那么,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部门在它所依存的母馆中地位如何?相互间又是什么关系?地方文献工作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它在各项地方事业中所起到的独到作用是各地各级各类其他资料信息单位所无法取代的。毫无疑问,地方文献部门在地方公共图书馆内理应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然而,脱离母馆,建立独立的地方文献馆的设想却也不一定可取。除了后勤支持外,母馆在藏书建设方面提供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文献只是整个文献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却要经常地超越地方文献界限。另外,地方文献部门只收集内容上有地方性的地方出版物,涉及全部的地方出版物则是地方图书馆的收藏重点之一。脱离母馆,将会给地方文献工作带来较大的不便。
由于图书馆地方文献部门具有参考图书馆的性质,其工作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这项工作对于干部队伍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象一切参考研究图书馆一样,地方文献工作者在业务上应具有两方面的专长。一方面是要系统掌握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则应了解文献概况,对服务对象所从事的专业应具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也就是说,要了解服务对象所从事的专业在整个学科体系或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层次,与相邻学科、专业的关系.并要大致了解各学科各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及其发展现状,这样两条腿走路,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并能最后归结到图书情报服务工作中来。这两方面的专长,固然可以通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来获得,但也并非舍此无它。尤其是后一方面的专长,往往需要通过长时间兴趣十足的探索与实践才能获得。比较起来,这种专长与实现成正比,而非与学历成正比。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85—02
搜集与整理地方文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丰富多彩的地方文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几千年来,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各自的物质和文化财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独特的地方文献,蕴藏着十分厚重和与众不同的文献价值。地方文献是特定区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历史、自然、地理等一切文化遗产的载体记录。其最大的特点是文献内容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长期以来,它是图书馆藏书的一个重要组成,也是读者利用率较高的文献。
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整理、研究地方文献,将其准确、系统地提供给用户,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又是为所在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和地区文化研究及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信息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大力开发、传递地方文献信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图书馆收集与开发地方文献的必要性
(一)地方文献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
作为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地方文献肩负着传承、创新、发展地域文化的责任。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其实质就是对地域文化的揭示、传承和交流。丰富的地方文献是地域文化传承的物质依托,人们通过地方文献认识了解、继承传播优秀的传统特色文化。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推动学术研究提供服务。
(二)地方文献具有较强的信息价值
地方文献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省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结构、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做出全面及时的反映,因此,可以作为重要的信息依据,为政府机构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从而发挥其“资政”作用。地方文献主要包括历史文献和现实文献两大部分,不论是历史文献或是现实文献都是一个地区内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真实记录。其中关于地理区域开发、物产资源开发、以及地区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运输业、文化古迹、民风民俗等方面发展历程的记录,都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再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重要信息,据此可以寻找适合本地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本地区创新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和决策依据。
(三)地方文献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地方文献通过对特定地域内各个方面的信息所进行的记录,是具有史料性的文献信息,不间断地传递给后人,由于其内容完整、详细而又相对客观,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史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提供新的史学观点。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地方文献的史料价值会逐步增高,文献的价值与时间成正比,而且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6]。
二、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方略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做好地方文献工作,应提高各级主管部门对地方文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地方文献经费的投入、工作的力度。充分认识地方文献在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加强对地方史料保护的宣传,促进社会各界对地方文史资料保护、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的收藏与地方文化振兴、民族文化发扬紧密结合。高校在成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时,邀请本地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听取专家意见,集思广益,制定规划,明确馆藏重点,进行系统收集、整理。
(二)建立健全地方文献征集渠道
收集地方文献不仅仅是依靠出版社,更重要的是要拓展收集渠道,与政府各级部门建立联系。如,与本地人大、党史办、方志办、文化局、社科联、文联、群艺馆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强交流。地方文献征集渠道很多,主要应采取如下几种方法。
1、建立呈缴制度
出版社呈缴图书是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的固定来源,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呈缴的内部出版物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团体呈缴的文献资料是地方文献的重要补充。高校图书馆要争取地方政府及社会的支持,积极向文化主管单位反映情况,促成当地政府为征集地方文献制定地方法规,建立呈缴制度;通过地方政府发文,规定各文献编辑机关、学校、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公开出版的报刊、书籍、个人编辑出版的书籍、发表在刊物上的各种著述等,都应向地方高校图书馆呈缴样本。
建立呈缴本追缴制度,为确保呈缴本征集不漏不缺,图书馆应建立呈缴本追缴制度。对呈缴本定期核查,如发现有漏缴品种,及时追缴;如确定追缴不到的,应及时把该文献信息交给采访人员,进行补购,填补馆藏空缺。
2、上门征集
为加强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健全地方文献征集制度,设立专门机构,专人负责;拟定需要征集地方文献的内容范围和书目,找准征集对象,逐一采访联系,主动上门到有关单位去征集地方文献资料。如,我馆从2007年成立了地方文献特色书库以来,每年都要组织专人到各县、市有关部门进行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共征集文献资料1137种、3794册,丰富了我馆地方文献馆藏。
3、深入民间搜集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地方文献很大一部分都是非正式出版物,散落在民间,一般难以发现与征集,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才能采访搜集有价值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料,以补充馆藏。
4、向专家学者、社会名流搜集
专家学者、社会名流是社会文化的精英人物,他们收藏或撰写的关于民族地方文献的资料及书籍有相当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这是民族地方文献搜集的又一重要途径[3]。
5、购买、馆际交换和协作
近些年来,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已大幅度增加,这为购买地方文献提供了经费保障。我们应该在检索地方文献目录的基础上,补充缺漏,避免重复购买,打造自己的特色馆藏。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与本地区各县、市图书馆协作,还要与各高校图书馆建立广泛联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双向交流,互通有无,互为补充,共同丰富馆藏。促进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6、网络征集
地方文献信息不可能集中于任何一个图书馆,要想满足读者的全部需求,必须集合网络搜集,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公布的信息,了解地方文化动态,逐步整合地方文献资源,才能逐步形成一个区域性整体资源。
7、复印复制
对于一些刊行年代久远、存世不多、具有收藏价值、不宜收集且读者又很需要的文献资料,可以通过抄写、复印、拍照、缩微复制等方法收集。
三、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地方文献的发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首先,对陆续到馆、杂乱无序的原始地方文献的整理,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其内容包括:登记、标引、著录和编制检索工具等。在这过程中标引是关键,著录组织是整个工作内容的核心[5]。其次,根据地方文献分类的特点,在了解读者或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对文献内容进行辨识,然后按文献反映的内容加以集中,形成专题文献,或经过进一步浓缩、提炼,按专题汇集有关知识信息。然后,通过大量的原始文献的辨识,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某一特定知识信息群的内在联系及其社会价值,形成一种全新的知识。
(一)编制地方文献的书目、索引、文摘、目录
要使地方文献资源便于开发利用,就要编制很有参考价值的书目、索引、文摘等各种专题资料目录。编制中要把文章题目、责任者、刊名、日期、关键词等著录清楚,以方便读者查阅原文,编制加工力求做到资料面广、内容集中、观点全面。这项工作既要做到合理有序,又要详尽地揭示内容信息,这样不仅能使来馆阅读、咨询、检索的读者一目了然,很容易找到所需材料,省时又省力,而且对工作人员来说,也利于管理、使用。因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地方文献,不是架上一放,束之高阁,更重要的是怎样进一步利用和达到充分利用这些文献资料的目的。
根据地方文献工作的不同需求,可以编制各种不同目录。如,按地方文献类型可以编制古籍、普通图书、期刊、报刊、视听和电子文献等目录;按检索途径可以编制学科、主题、题名、著者目录以及各种地方文献专题目录。还需要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实现资源共享。
编制地方文献索引,提高文献检索精度。将分散的地方文献论文线索,编制成专题索引;将不同的知识点从地方文献中提取摘录下来,注明出处,编制主题索引、著者索引、地名索引等等[4]。
(二)建立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首先要将各种不同来源、不同内容、不同著述形式、存于不同介质的原始数据以相应的电子记录组织成联机目录数据库,把编制的各种形式的目录、索引挂在本馆主页上以供用户了解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信息,并免费提供给网络用户使用,这也是实现馆际互借、促进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环节。
(三)建立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
地方文献不仅以书籍形式出现,而且更多的是发表于各种各样的报刊上,散见于各种会议文件之中,甚至出现在各式商业宣传品里,地方文献和其他文献一样,不仅以更快的速度,而且以有效的方式向读者传播。因此,除了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外,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中利用率高、有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地方文献,在解决了著作权问题的前提下,转化为数字化的可检索的数据,建成具有本馆特色的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传输上网[2]。目前,我馆正在深入、广泛地将收集到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筹划建设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将为网络用户直接提供所需的全文信息。
(四)开展合作协调,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是提高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地方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越来越多,我馆不可能将所有的地方资料收藏齐全。因此,必须与其他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不仅要同本地区内与地方资料有关联的个人和集体建立联系,而且要同省内外各高校图书馆建立起顺畅的合作网络,根据地方专业的发展加强大范围的合作与协调,向专业整体化、数据网络化发展。
(五)深化文献内容,突出特色服务
突出特色服务,是提高地方文献利用率的核心。特色服务要深化文献内容,因其有别于流通借阅服务,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地方文献的特色性更为突出,它已由被动的利用文献渐渐进入有计划按步骤开发利用,就是根据主题要求把分散、低质、凌乱的资料加工成集中、优质、有序的文献,按读者需求进行综合提炼,深度分析,使他们迅速获得所需要的有效资料[1]。
总之,在新的发展时期,图书馆必须重视和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同时,随着地方文献的不断积累,其利用价值的不断提高,地方文献工作必将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
[1]李智劲.我馆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J].图书馆,2005,(6):95.
[2]盛剑锋.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6):39.
[3]李沛.浅论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3):91—92.
[4]邵景峰.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与开发利用[J].科技文献管理信息,2006,(3):3—4.
论文关键词:金矿,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
辽宁白云金矿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局部有中生界地层,其中浪子山组、里尔峪组和盖县组地层属于陆源碎屑岩,辽河群大石桥组属于碳酸盐岩。构造上为草河口复式向斜的次级构造,构造线方式以东西向为主(图1)。岩浆活动较为强烈,花岗岩侵入主要发生在前辽河期,其后有多期次基~酸性的火山喷发,岩浆活动也为该地区Pb、Zn、Au矿床的形成提供成矿物质来源[1-3]。
2 矿区地质概况
2.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古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PtLd):由透闪片岩和大理岩互层组成,矿区银矿体和贫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该地层中;辽河群盖县组(PtLg):岩性主要以变粒岩和硅线石云母片岩为主,矿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该地层的层间断裂中。
2.2 构造
矿区褶皱构造规模差异较大,多呈紧闭褶皱,偶有倒转褶皱呈现,构造线均呈东西向展布。断裂构造主要为白云东西向构造带,矿体主要赋存在该构造带中,为白云金矿床的控矿构造,主构造面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断层主要向南倾,倾角约30°,矿区金矿体主要受其次级断裂控制。
2.3 岩浆岩
区内可见各类基性-酸性岩脉,早期辉长岩脉充填于南北向断裂带中,晚期煌斑岩脉充填于北东及北西向断裂带,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等充填于东西向白云构造带,金矿脉与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呈平行产出,主要赋存于岩脉的下盘。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以Ⅰ-1号金矿体为例,其主要呈脉状产出,赋存在东西向白云构造破碎带、盖县组地层层间破碎带或晚期呈东西向展布的沿脉下盘中,矿体具尖灭再现、平行脉状形式展布。矿体走向近东西向,往南倾,倾角约35°,矿体往南西侧伏。单矿体延长60~850m,延深60~600m,单矿体垂厚0.90~10.80m,单矿体最大厚度15.63m,金品位一般在1.03~3.64g/t,单样金最高品位49.8×10-6g/t。
3.2 矿石矿物组合
矿石矿物组合简单,有用矿物主要为自然金,主要赋存于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碳酸盐、石墨和正长石。
3.3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为晶粒状结构、次为包含结构和浸蚀结构等。
(1)晶粒状结构:为矿石中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的主要结构,主要为自形晶粒状结构。
(2)包含结构:在黄铜矿内,企业管理论文包裹有自形的黄铁矿晶体。
(3)浸蚀结构:黄铜矿、自然金矿物交代黄铁矿,并呈不规则状的小颗粒分布于被交代的黄铁矿内。
矿石构造主要有团块状、网脉状和斑点状构造等。
(1)浸染状构造:黄铁矿呈星点状均匀散布或局部呈不规则相对集中。
(2)斑点状构造:黄铁矿及黄铜矿、方铅矿呈斑点状分布。
(3)网脉状构造:晚期的黄铁矿、自然金沿脉石矿物中的网脉裂隙充填。
3.4 围岩蚀变
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和石墨化等。总的发育特点是在东西向白云构造破碎带中以钾长石化和硅化为主,在盖县组地层层间破碎带中偶见有石墨化,从构造破碎带过渡到正常围岩时,蚀变强度减弱明显,蚀变类型也较单一,以硅化为主。
4 矿床成因探讨
4.1 硫同位素特征
矿石δ34S平均-3.7‰,富轻硫,矿石早期δ34S平均+0.28‰,中后期δ34S平均-6.88‰,表明早期成矿溶液δ34S与陨石值相近。由于围岩受热液的影响,富重硫,因此围岩中δ34S不能代表原地层硫位素的成分。岩体δ34S为+5~+6.5‰,近于陨石硫[4]。
4.2 氢氧同位素特征
刘国平(1999)通过矿床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白云金矿成矿流体中氢、氧同位素组成与初始的岩浆水近似,而且主矿体分布于东西向展布的沿脉下盘,成矿温度较高,因此,岩浆热液为矿床成矿溶液的主要来源,并混有部分大气降水[2]。
4.3 流体包裹体特征
通过对金矿石中石英包裹体测温表明,矿石的均一温度分为3个区段,200-250℃、270-310℃、330-360℃。主要的温度区间为200-250℃,因此,白云金矿成矿温度为中温。
综上所述,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下元古界地层,燕山期为金矿的主成矿期,并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的成矿作用,成矿元素具有多来源,成矿溶液以岩浆热液为主并伴有大气降水,成矿热液为中温(300°~160℃),高盐(9.92~7.96%),中性(pH=6.4),在弱还原条件下(Eh≈-0.2)成矿,属于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床。
【参考文献】
[1]赵玉福,杨宗恩.辽宁省白云金矿床地质特征[J].辽宁有色金属地质,1984(1):8-17.
关键词:教学;科研;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活动,本来就是一种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大众教育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在高等教育中,产生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分工与碰撞,自然产生了教学与科研关系说的新认知。同时,又由于学校类型定位说的影响,把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加深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认知的碰撞,又产生了一些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说的误认知。认知中的混淆与误区必然影响高校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布局、计划、安排,产生了许多负效应。正确理解与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成了当前高等学校管理者面前一个现实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几种误认知
持精英教育说认为,现代大学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把大学定位为学术机构,大学的主题活动,是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修养和学术成就的人(教师)带领一大批热衷于钻研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学科前沿理论的人(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活动,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是不可分的,它们都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和钻研学科前沿理论的载体,而培养具有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学术问题的能力、善于探索学科前沿理论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本来之义和终极目标。因此,大学的教育活动应以研究性教育和具体学术活动、科学研究活动为主体。
不可否认,这种认知有它正确、积极的一面,在育人成果和科研成果两个平台上产生了巨大的效应。但是,这种认知的缺陷在于没有区分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界限,没有把握住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功能,没有分离出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交汇区与联络点的逻辑架构,因此,在实际操作和演化过程中,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会出现以研究代教学的弊端。虽然在教育的终端效应上会培养出少数学术精英、科研能手,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往往会出现学科专业知识理论基础打得不牢,综合学科知识面不宽的状况,最终在人才培养上会出现大倾斜、不平衡、失和谐的结局。
持大众教育说认为,为适应现代急速变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应该着重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把重心放在打牢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扩大综合知识面,培养较强的应知应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学校的主体活动只能是教学活动,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于学校科研活动,与教学有直接关系的,可以搞一点,与教学没有直接关联的,应该缓行,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种观点,在新二本高校和独立学院中尤其占上风。这些学校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学生知识基础、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与一本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中,不少人认为,能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搞好,让学生把基础打牢,具有一定的、适合社会就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已属不易,哪有什么精力和时间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至于教师本身,有能力、有时间的,搞搞教学研究也就不错了。
这种观点不能说它没有道理。大众教育带来的问题很多,由于多年扩招,我国目前在校学生规模已超过2000万。大批新校如雨后春笋,大批高校逐层升格。可是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跟不上高校的发展,既有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更有大批新教师的加入,教学水平需要提高的问题,另外,扩招后的学生素质层次分明、差距较大,给施教带来难度。两者碰撞在一起,使教学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更何况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速,各领域变化迅猛,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技能是不是能满足就业时的社会需要都成了问题。所以,学校只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搞不搞科研活动无关紧要。
我们说,这种认知是一种短视,或者说它是目前大众教育中高校焦虑状况的一种反应。这种短视的要害,是把教学活动与学术科研活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殊不知,即或是大众教育中的高校教学活动,依然与学术科研相关联,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必有学术问题存在,必有科研课题存在。事实上,如何推演大众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覆盖广阔,科研项目众多的大学术问题、大科研课题,更需要人们去探索,更需要所谓教学型高校的有识之士去研究。至于教师数量的不足,只能在发展与培养中解决,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要倚仗教研活动与科研活动去解决。
二、高等学校三大基本职能的定位与关联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所谓人才培养,就是运用教学手段、学术研究手段和科研课题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国家关于大学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社会专门人才。显而易见,人才培养是各类高校的中心任务。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主体地位是不允许冲击的。忽视或轻视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其它两项基本职能,高校就会变味,就会变成研究院所,或者变成社会服务工具。但是,人才培养的途径,并不只有教学活动,还必须兼容学术活动、科研活动。尤其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更应该重视学术探讨与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水平,带领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中,做出创新性的学术成就。此外,不论是精英人才的培养,还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必须立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都要努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这里,就自然而然地引进学术研究与课题研究的元素。我们主张教学活动融入科研元素,科研活动支撑教学活动的改革与探索,这是由教学与科研共同支撑人才培养的同一性原理所决定的。
所谓科学研究,就高校而言,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研究,学科专业前沿领域研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等研究活动。可见,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要成为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演绎教育教学新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有追求的教学主导者是离不开科研活动的,相反,只会把科研活动当作教育教学的内驱力,不断把教育教学活动推向前进。因此,科研活动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不论它的类别如何,层次如何,都是一项重要的职能,千万轻视不得。
科学研究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服务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这正应了现代大学本质属性之一,即学术机构的命题。这个属性的定位,把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培训教育严格区分开来,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必须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必然要不断解决学科专业发展前沿的问题,必须提供为国家乃至全人类服务的科技成果,提高社会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水平,提高有高科技含量的新物质产品和新精神产品的供给,不断把社会推向前进。
由此可见,高校教育教学自身对于科学研究的依赖性和社会发展对于科学研究的期待性,决定了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的重要地位。
不过,由于不同类别学校受不同层级人才培养目标的制约,科学研究在高校的地位会不同,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也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科学研究在高校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
高等学校的第三个基本职能是服务社会。高等学校可以开办培训学院,在较短时间里为社会培训急需的技术人才,或者和社会单位合作办教育,合作搞科研,合作建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甚至合作建科技公司或科技园。这项重要职能也和科学研究一样,不得冲击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职能,不能影响学校日常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只能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服务区和支撑点。可以说,其功能发挥在高校内部只能处于附属地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体职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教育教学活动与学术科研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应把科学研究、特别是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和专业建设的创新问题研究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动力和支撑元素,而科学研究则应该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指导思想,把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直接工作面,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舞台上演出富有创新价值的话剧来。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可以把教学和科研统一在一个共同体中,至于如何处理具体的教学活动与具体科研活动的依存关系和相辅相成关系,我们说,只要始终坚持从人才培养共同体原则出发,就不难找到正确的处理办法。服务社会的功能,则应服从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即或是承接国家科研专项任务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课题研究,也要体现出高校梯队人才培养的合理性与功利性,为增强学校教学和科研实力服务,为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服务。
三、新兴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本文所说的新兴本科院校特指由公立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新二本的院校、独立学院和新建的民办本科院校。这三类学校无疑在学校类别定位上是教学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新兴本科院校虽然在硬件建设上并不逊色于公办一本院校和老二本院校,但在软件建设上却存在明显的几个软肋:一是师资实力明显不如上述公立院校。这里有三种情况,其一,对于刚升格为新二本的院校,虽然拥有原来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资,但是师资既不强又不稳定,教授、副教授在教师中的比例较小,而且年轻有为的教授和副教授又容易被一本大学挖走。其二,独立学院作为新创建的三本院校,师资力量普遍薄弱,除了少数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有自己的规模性的全职教师队伍的院校外,绝大多数院校都是母体大学派出教师或以母体退休老师为骨干,以近几年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为主拼凑起来的队伍。其三,新成立的民办本科大学师资尤其缺乏,除了聘请少量的大学退休老教师外,大量的都是从社会引进的技术人员和学校毕业的学生,而且本科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师资的弱化状态自然迫使这些高等学校只能把教学作为学校工作出发点和归宿,难以开展或不能开展科学研究,甚至连直面教学活动的教学研究也不易开展。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基础知识素质明显不如一本院校和老二本院校,按照教育部本科培养目标和教学规程施教,十分吃力。这就迫使新兴本科院校的主政者和管理部门倾其全部资源和精力,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务使教育质量达到教育部的统一标准,其压力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三是管理力量薄弱,经验缺乏,办学底气不足。对于如何办合格的本科大学,这些学校的管理者尽管理论上懂,但终究缺乏实践经验。就拿独立学院来说,即使大多数学校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从母体大学抽调过来的,但是他们只有办一本大学或二本大学的经验,办三本大学并没有经验,对于三本大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过数年实践后才能总结出道道来,增长理性认识。
面对软件系统的三大软肋,新兴本科院校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发挥出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只有顺利解决了三大软肋以后,尤其是解决合格的独成体系的师资队伍以后,才能从人才培养的中心职能出发,有机地把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和服务社会的附属职能组织进来,形成一个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办出像模像样的高等学校,进而才能找到正确处理具体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关系的操作方法。当然,有远见、有能力的新兴本科院校的领导班子,如果能做到超前思维,善于组合资源、走跨越式发展之路,也可能在较短时期解决三大软肋问题,尤其是师资问题和管理问题。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以校长赵作斌教授为首的领导班子,在不到10年的学校建设中做到了这一点,较好地解决了三大软肋问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说在中国新兴本科院校里走在了前面,综合实力也接近二本大学的水平。首先,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从建校起,就着力打造自己的全职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他们制定极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成功地从众多高校和社会上引进了一大批老年和中年教师、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同时从全国高校招聘素质高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虽然投入成本很大,但经过数年建设,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形成了700多人的全职教师队伍。据2006年统计,其中教授、副教教授占35%,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占90%(只有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少量青年教师只有本科学历)。学校的全部院长、副院长和主要职能处室的负责人都具有教授、副教授(或其他高级技术职称)职称。其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从2005年起,提高招收本科生的分数线,2006年以高出三本分数线40分招收本科生,使学生进校时知识和素质基础得到优化。再次,富有创新观念的赵作斌校长经过多年的研究,2003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运行模式(载2003年《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十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的附件中)。用“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根红线,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统一在一个共同体中,科学地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活动成为教研与科研的对象,科研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实不失为新兴本科院校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模版。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2002年成立了科研处,统一管理学院、高教研究所和业务处室的科研活动。学校科研活动紧紧扣住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发展前沿和专业建设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教研成果主要有2004版、2005版、2006版专业设计方案,新编教材教参30余部,还出版了《成功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研究》论文集、《中南论丛2006》论文集。学校为适应科研需要,创办了学报《中南论坛》。2003年以来完成13项省级课题研究。仅2005―2006年,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1470余篇,2006年有9篇论文分别为国际三大学术索引全文刊载。这些科研成果,有力地服务于教学中心工作的展开,支撑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实践证明,不论任何类别的高等学校,其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都是可以处理好的。只要一旦找到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创新理念与运作模式,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效能会得到最大的释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