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工作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从党的十三大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放在“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以“小政府、大社会”为目标,已经进行了6次政府体制改革。当初,改革的锋芒所向是针对“国家干部”的,而如今深化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
为什么要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呢?如果将当年“国家干部”所履行的职责和国际通行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相比较,可以发现,许多职责其实已经不再由公务员来担当了,尤其是所谓的“业务员”(十三大报告中的提法,相对“政务员”而言):其一,他们不再参与立法,因为立法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其二,他们不再承担调查研究的任务,因为政府机关自己做调查没有公信力,所以这方面的工作都委托第三方“智库”,即研究机构或大学去做;其三,他们也不做群众工作,只是在政府机关中按照既定的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而我们所谓的“群众工作”,就委托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工作者了。
要强调的是,实际上,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群众工作”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因为各项有关民生的社会政策如何“一个不能少”地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就要由专门做“群众工作”的人员个别化、个性化地去一一具体落实。这个将社会福利待遇和社会政策安排落实到每一个公民及其家庭的“传输机制”就是社会工作,与之相关的职业群体或专业群体就是社会工作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福利改革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通常的做法是,政府把所承担的公共服务“外包”给“社会企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斯特洛姆在其公共管理理论中,就相应地提出了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供应者(负有供给责任者),而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则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直接提供者)的区分。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我们现在常把社会管理与人民群众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幸福”是分层次的。“幸福”的第一层次是“满意”,包括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和一部分与物质相关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满意程度”。这是可以用“社会指标体系”的方法去测量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幸福”的第二层次是“幸福感”。这种情绪和感受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很可能与物质需求完全脱离,更无法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
利他主义也一样,如果完全出于自愿且符合行为人能力,这样的慈善行为会让施行者获得幸福的感受。但只要有一点勉强,就可能造成逆反心理。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强调“非牺牲”原则,首先是要“有”,然后是要“愿”——所以就要“有钱出钱(社会捐赠),有力出力(志愿工作)。若用“一刀切”的行政手段来管理,其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实用写作教程》 江少川 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困境 专业关系 双重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51-02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随着其在中国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伦理困境,比如服务开始与服务对象建立起的专业关系,可能会因为其他关系的存在和需求建立起私人关系,这就产生了双重关系。那么双重关系会影响专业关系吗?双重关系会对服务对象造成不良影响吗?西方的双重关系限制适合中国文化吗?本文试图通过简单的案例,来分析目前双重关系导致的困境,明确双重关系的风险与必然性,建议符合专业伦理的专业关系的建立。
一、概念界定
(一)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是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基于服务对象的需要同受助者建立的关系[1],是实践服务中最初的基本关系,存在一定的时间界限。
西方的学者在社会工作出现之初就对专业关系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布拉默认为,专业关系是包含着情绪特质的一种互动。[2]
贝斯提克在《个案工作关系》中指出,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之间态度上和情绪上动态的相互作用,目的是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适应环境。[3]
目前我国大陆学者观点多借鉴于港台地区,例如台湾学者黄维宪在《社会个案工作》指出,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一种态度与情绪交互反映的互动过程,以此有效地协助案主解决问题,使其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廖荣利对专业关系的定义是专业人员与案主的内心感受和态度表现的动态交互反应关系,工作人员通过此种交互作用以协助案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改善和增强。[4]
综上所述,可以将专业关系定义为,从事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人员,为处于劣势环境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时,基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服务对象的需求,建立的一种动态交互作用的关系。
(二)双重关系
双重关系之前较多出现于心理咨询中,最早由美国心理学会在1958年伦理守则中作为一个伦理问题提出。外国学者Brian 和Nick 根据双重关系发生、发展的不同方式,将其划分为五类:①境遇性多重角色,如一位咨询师去牙医那儿拔牙而牙医是他的来访者,或咨询师的孩子与来访者的孩子成了朋友;②结构性多重专业角色,如咨询师和来访者同时又是老师与学生关系;③专业角色的转变,如来访者变成了合伙人;④专业角色与个人角色的冲突,如先有专业关系继而发生个人关系或者先有个人关系继而发生专业关系;⑤剥削性的专业关系,如专业人员迫使来访者成为其,或专业人员利用专业关系获取个人经济利益。[5]
社会工作诞生发展后,借用了这一概念。处于困境的服务对象与专业的服务机构或社会工作者商讨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具体目标,双方建立基于态度与情感上的动态互动关系,在频繁的互动过程中,会形成多种关系,既包括按规定标准确立的专业关系,也有深入了解接触后产生的带有某种情感关系的其他人际关系,专业关系之外的社会、宗教、利益、情感关系,被称为双重关系,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关系就成为多重关系。双重或多重关系可同时出现,也可相继出现。
二、实务中的伦理困境――双重关系限制
伦理困境是指专业价值中对从业者要求的不同责任与义务之间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况。[6]双重关系限制是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重要内容。1996 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再次修订伦理守则,明确提出反对双重关系,指出: “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同当事人或前当事人保持双重或多重关系,以免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剥削或潜在的伤害。”“一旦避免不了双重关系,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步E,保护当事人,并有责任设定清楚的、恰当的、具有文化敏感性的界限。”[7]
社会工作实务服务中,社工扮演了多种角色,往往导致发展出专业关系之外的具有亲密情感性或利益性等特点的人际关系,即双重关系,包括一些经济关系、情感关系、宗教关系等。[8]
中国是典型的人情社会,社工帮助了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就会反过来帮助社工,越过专业关系界限,会使得专业服务的有效性、客观性、无私性、专业性受到挑战,过程受阻,社工安全无法保障,服务对象也可能会被利用。但如果限制了双重关系的产生,又会产生相应的伦理上的困境,基于深度了解后建立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工作者更有效地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巩固更信任、紧密的专业关系。
三、案例介绍
案主王阿姨,单身空巢老人。社工小李进行个案探访时邀请她参与自己开展的空巢老人小组活动,社工在活动中会特意关注性格略内向的王阿姨,积极运用倾听、鼓励、支持等方法让王阿姨尽快融入小组中。社工年纪轻,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不足,时常接受王阿姨的指点和帮助,因此,两人的关系比一般服务关系亲密,案主更喜欢将社工当成是朋友或女儿一样去对待,会送如小吃食、自己织的杯套等,如果社工婉言谢绝,案主就会说“不要就是和我见外,瞧不起我”,这种说法使得社工无法拒绝,慢慢发展为像母女一样的关系。社工觉得这样的双重关系不应该存在,但又无法改变和停止。
四、案例分析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社工在实践中频繁地与服务对象进行互动,建立了双重关系甚至是多重关系,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服务,建立起专业关系,案主认同社工将社工视为朋友,建立起朋友关系;案主是空巢老人,社工的情感慰藉填补了亲情的需要,移情社工,建立起亲情关系。
这个案例解释了双重关系出现的必然性。第一,从年龄阶段特点看。社工与案主处于青年与老年的人生阶段,年轻人在与老年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移情和反移情,案主将对子女的情感投射到社工身上,社工也将对自己家中长辈的情感反应在与老人的相处中,单纯强调专业关系,互动交流就停留表面。
第二,从服务的内容看。案主是受助者,社工扮演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等多样的角色,案主的需求决定服务的内容,但前提案主完全信任社工,那信任感如何建立?仅凭冰冷的契约文字规范好两者的权利、义务显然不可能完全获得案主的接纳,所以社工要从日常生活中同理、积极了解、真诚接纳案主,通过提升个人关系来提升专业关系。[9]
第三,从社会工作的认知度来看。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势头较好,但多数地区的人对社会工作认知低。服务对象在刚接触时并不了解社工,这种情况下,只能先从其他关系着手,用诚意获得案主的信任感,再介绍专业及服务内容。
第四,从中国本土文化下的人际关系看。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10],熟人好办事是一个普遍存在人们头脑中的观念,人际交往中,免不了将专业关系往私人关系上转化,互相赠送小礼物,帮忙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忙,比如开出租车的案主,得知社工学校路途较远,主动提出每次活动后送社工回学校,如果社工果断拒绝,势必会影响两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如果社工接受,又会产生除专业关系之外的朋友关系,甚至涉及金钱关系。若案主与社工私人电话联系,社工能因为不在服务时间就拒绝接听案主的电话吗?
五、双重关系的风险与优势
双重关系造成的伦理困境,主要针对社会工作者自身而言。双重关系具有一定的风险。首先,社会工作者有职业原则,原则是社工行动的准则标准,触犯原则会使得社会大众及服务机构质疑工作者的专业性。其次,发展出的金钱关系、情感关系、宗教关系等,会使得服务对象有被社工利用的嫌疑,这种利用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物质资源方面。最后,一旦越过专业关系界限,建立亲密的私人关系、交互的金钱关系,会影响社工对案主问题的判断及解决问题时介入的方法和角度,社工服务的客观性受到挑战。
双重关系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社会工作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有效的人际交往可提升服务效果的成效性,单一的专业关系无法打破社工与案主的隔阂。其次,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西方人重视契约关系、自由与独立、个人隐私权。中国是人情社会,社会工作的本土理论是从儒家礼义廉耻的思想发展而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公私并不分明,专业关系与私人关系无法避免地会产生联结,导致界限模糊。
六、结语
社会工作者应区分专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明晰两者之间的界限,双重关系破坏了专业界限,会对社会工作专业关系造成破坏,双重关系还可能对服务对象造成剥削和伤害。认识到这些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中国处境下的专业关系发展,学者曾说:“在西洋的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11]
结合中国的文化处境,学者张洪英较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专业社会工作关系是专业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是一种多重与多种关系融合的关系。[12]要基于中国的国情,创造本土化的方法、理念、原则,处于伦理困境中的专业关系要实现本土化应注意:
(1)建立关系的主角是社会工作者。建立与维护专业关系的职责主要在于社会工作者。[13]因为案主自身并不明确专业关系以及私人关系的概念,建立、维持与发展专业关系,提供有利于案主的氛围与互邮巧缁峁ぷ髡叩脑鹑巍I绻びκ笨烫嵝炎约喊缪莸慕巧,把握好关系的界限。
(2)保障专业关系的目的性。社工要始终明确建立专业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案主的困境,增进其适应生活的能力,专业关系是围绕这一目标建立发展起来的,无论怎样的情况,都要以专业为本,私人关系为辅。
(3)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既然无法避免产生双重关系,就制定对应的管理方法。如督导严格把控社工与案主的关系,当双重关系严重危害服务效果时,进行转介或终止这段服务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翟进,.个案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余佳伲.差序格局下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建立的本土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6][13]高鉴国.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10).
[5]李扬,钱铭怡.国外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双重关系及其利弊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
[7][9][11]赵芬.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中的双重关系的限制、困境及其选择――一项基于城乡社会工作者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13(1).
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学专业的一个应用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专业社工机构等。
这个专业目前相对冷门,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大力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从就业来看,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领域非常宽泛,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社区、非政府组织等都有用武之地。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坪地街道敬老院
龙岗区坪地街道办敬老院,是政府投资为居民群众规划打造的颐养天年的场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现有房屋建筑面积适中,由深圳市龙岗区民政局批准,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规范》要求兴建的一所老年社会福利机构,筹划推广龙岗敬老院为深圳首家“公办民营”的创新养老模式,提供老年养老、康复疗养、日间照料、临终关怀等多项服务,是老年人颐养天年的理想家园。
相较于我们以往了解到的大都是设立在城郊街区或者较偏远地区的养老院,老人远离自己生活多年的街区,在养老过程中常会感到孤独感和陌生感,坪地敬老院考虑到上述因素,因而将敬老院设立在社区内,有独立的院舍,四周都是居民社区,这样既解决了老人远离社区产生的的困扰,又能与社区内成员接触,延伸社会支持网络。此养老机构更像是将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一个养老形式。养老院内除了入住的老人,还有部分中年残疾人(残疾人是不入住养老院的),他们以工作的形式在养老院里活动,主要参与残疾康复治疗和日常工作。残疾人的日常工作有看护大门,传递报纸书信等等,而最具特色的是残疾人制作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产品,然后由政府购买,彰显了他们的价值,这是非常可贵的。
(二)坪地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是深圳市社会管理服务改革的重要举措,坪地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深圳市的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试点成立于2010年12月7日,是由深圳市民政局和龙向社工服务中心联合推出的。坪地社区综合服务项目便是建立在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平台上的一个区域性项目,该项目以项目运作为基础,采取综合化服务的模式;以立足社区、源于需求、整合和转化资源、开发多元化专业服务为基本运作思路;运用整合性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社区内的社区老人、残障人士、低保家庭、优抚安置对象、妇女儿童、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便捷、专业、优质的总和服务。其中以上提到的前两类人群,正是养老机构所主要服务的两类人群,社工也是主要为养老院的前两类人群提供集中服务。
其特殊性在于该服务中心坐落于养老院内,主要是为了更便利对整个养老院提供综合,这是街道办政策设计非常灵活性的一部分。因此其常规性工作中就带有部分养老院的服务工作,并且每天都可以与敬老院中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接触,更能近距离的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中心有项目主管1名,督导助理1名,一线社工4名,社工助理2名。我们所了解到的社区服务中心一般为“4+2”模式,但该项目虽然也是社区服务中心,但其辐射范围为整个街道,由于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以及区域的扩大,故而服务人员有7名,并且配备一门督导助理,这是很少见的。并且其服务人群中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比重要远比其它社区服务中心要多,这也是其比较特殊的地方。需要说明的是此项目的3年的合同期直至2013年7月底已经到期,服务期已满,社工也随之撤出了服务场所,停止了对该地区的服务。
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嵌入
(一)日常工作和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服务还是服务计划,都是针对老人和残疾人的需求而制定的,并且辅之以各时间段的过程评估和结构评估,以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1、综合服务中心某年份有关养老院的服务计划
2、综合社区服务中心有关养老院服务的主要内容
(1)长者关爱服务:以社区老人为服务对象(尤其关注高龄、孤寡、贫困老人),结合居家养老项目以及社区资源,提供居家探访、日常陪护、保健咨询、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服务,丰富和活跃社区老年人文化生活,建立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残疾康复服务:以社区残障人士为服务对象,通过康复护理、职业培训、社会支持等专业服务,促进残障人士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康复进程,协助残障人士树立自信、发展潜能、使其更好地参与和融入社区生活。
3、综合服务中心有关养老院的部分常规
(1)“医者心,社工情”爱心义诊活动:由社工牵头,护工协助,链接附近医院的医务资源,定期来给养老院的老人和残疾人进行义务性义诊活动,以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预防为主,有病及时就医。同时举办了健康讲座、流行性病预防等内容,主要目的在于真正做到“助人自助”,让老年人和残疾人能够了解自身的状况,发现问题,并能够及时做出解决措施。
(2)爱心理发:也是由社工调动资源,发动附近理发店的理发师义务理发,并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定期(通常为一个月)对养老院老人以及残疾人进行爱心理发。每年一次两次的爱心活动或许不太会令人感动,但长年累月的爱心奉献加起来就融成了社区的一种精神,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在一次新闻稿里社工是这样表述的:
在活动结束后,为了答谢理发师志愿者,老人们将亲手做的玫瑰花送给他们,理发师收到花,意外,惊喜,感动。是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小小的善举便能温暖他人。来吧,加入我们,一起将爱传递出去!
以上两种活动形式都是在社工和义工的合作下,了解老年人和残疾人需求,通过义工队伍获取资源,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日常需求。最终达到解决他们部分问题的目标。
4、综合服务中心有关养老院的部分特色(主要是小组活动为主)
(1)“银发飘飘”:
主要以小组形式,提供各类培训、兴趣爱好、志愿参与、健康保健等服务,协助老年人增长技能,发挥余热。社工与护工合作,建立这些兴趣小组、发展性小组等,使老人通过继续社会化,学习感兴趣的知识,转移消极被动情绪,加强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与其他老人、社工等建立情感支持系统,最终实现老年人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2)“喘息”服务:
主要以志愿者为主,为社区内常年照顾那些因重度疾病、残疾等导致的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和残疾人进行照顾的照顾者提供替代性“喘息”公益服务。这种照顾不是对服务对象自身的照顾,而是对照顾者的服务,主要是缓解照顾者(如护工)的照顾压力,使其有生理和精神上的休息时间。
(3)社区服务:
主要是社区互助建设活动:以“自尊互助、风险参与”为理念,将社区残疾人、老年服务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残、老互助,整合优化社区资源,在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同时,挖掘发挥老年人、残疾人能力和专长,参与社区建设,提升其社会参与能力以及自尊自强感。
(二)社工服务嵌入后的影响
1、服务嵌入后的积极效果
(1)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由于社工建立关系的方法、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需求的技巧都非常的独特和见效,所以很容易与服务对象打成一片,在建立关系时,社工运用倾听、同感、真诚等技巧逐步走进服务对象生活,与他们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同时了解其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资源连接等,及时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同时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主性,使他们由悲观消极变为积极性的自我认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实现了自我价值,最终产生自我满足感和满意感,而社工和服务对象在相互扶助过程中,自然而然实现了他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曾经有一位老年人这样说:自从你们来了,我又重新恢复了年轻时的那些爱好,吃得好、玩得好,看来我真的是可以延年益寿喽!(2)养老院的运作管理更加顺畅、灵活和人性化。由于社工人员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以服务对象为主,因而在服务过程中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不仅减轻了养老院内工作人员的负担,且由于对机构内管理人员、护工的积极协助,逐步得到他们的认同和肯定,在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时,养老院内的管理人员甚至主动和社工商议其养老服务的规划方案,这最终使得机构的运作管理过程更加顺畅。而社工服务在方法和技巧上的灵活性和专业性也给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提高服务质量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一些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向社工讨论某些社工实务技巧,还出现了借读社工书籍的现象。其中一位医务工作者考取了社会工作从业资格证之后从事了该养老机构的服务工作这个行业。一位管理人员曾经这样说:有些地方真的得向你们社工学习,以后咱们多多合作,反正大家都是为了给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嘛!(3)社工的信誉和地位提高。社工在养老机构的服务过程中,不过于强调管理,而是重服务,通过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来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社工与养老机构达成高度一致性。由于没有彼此将权力的竞争,养老机构了解了社工的定位之后,更容易听取社工的建议,放手让社工去利用机构资源开展服务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提高,而这种社工的服务质量也成为了服务对象入住养老院的一个诱人条件了;社工本身所开展的不同活动是本着以服务对象为主展开的,很多活动满足了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因而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和支持。从社工机构的角度来讲,由于社工机构起步较晚,社会成员对社工机构的了解度还较少,而通过此种类型的介入,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了切切实实高质量的活动,提高了社会成员对机构的认可度,进而也调高了社工机构的声誉。(4)各方面人员的关系更加融洽。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工、社工等各方面人员的关系处理的更加融洽,社工服务嵌入之前,服务人员的权力和利益的纷争比较明显,嵌入之后,等同于给养老院服务提供了一个大家公平公正服务的一个平台,甚至可以说,社工成为了衡量服务的一个标准。因此社工服务的嵌入,也带来了更大范围的联动作用。
2、社工服务存在的不足
(1)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的是一种多元服务供给模式,重点并不是完全放在养老院内,没有专项的社工负责养老院中的服务对象的心理辅导、日常服务、评估其需求、调动资源给予帮助等方面的服务,更不要说针对每一个特殊服务对象的个案管理。由于不是专项服务,负责老年人服务的社工只能尽量去为养老院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毕竟,除了这些服务对象,大部分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对象都在社区里。所以说社工的服务是粗线条的、不细致的,并没有过多的照顾到养老院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在服务的过程中,还有多层次的服务是社工所顾及不到的。(2)社工不是万能的,在服务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服务的角色,起协调的作用,一些需要其它专业知识的服务,社工是无法做到的。例如,养老院要建设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多专业交叉的人才队伍,所以专业的护理技术和康复训练,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提供服务。(3)社工的流动性比较大,老年人刚刚熟悉和适应了某位负责老年人的社工,社工可能因为个人原因或者是岗位调动需要离开此项服务。这样不利于对老年人长时间的服务,不利于建立长时间的专业关系,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这种恢复能力较差的人群。(4)设工定位不明确。在养老院内没有社工的一个定位,虽然信誉和地位的提高,给了他们服务的动力,但若没有相关管理者的配合和支持,社工的服务难以为继,尤其是面对这种具有严密程序设计的养老院,社工缺乏一种行政地位的保证。一位社工是这样表述的:我们虽然是在对养老院提供无偿服务,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得看他们(管理者和护工等)的脸色行事的。( 5 ) 服务资源不足。综合服务中心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并没有充足的资源运用于敬老院,并且中心所有指标并不都是针对敬老院老人的。所以社工只能运用敬老院的物质资源为敬老院老人提供服务,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资源稀缺性和资源分配问题,容易出现资源运用的矛盾,这就需要与敬老院管理人员进行协调,最终社工的角色主要是协助敬老院工作人员举办活动,社工出方案策划,养老院出资源,并且服务过程之中可能会附加与服务无关的元素,因此社工在这个过程中显得有些被动,往往服务效果与预期有些相背离。由于社工没有任何的管理权力,所以对某些举措和行为的不满时,只能爱莫难助,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所以当社工服务计划或建议与刚性的管理体制产生摩擦时,社工往往是举足无措。
三、小结
(一)社工服务的嵌入一定意义上提高了服务质量,甚至成为了养老院提高老人床位量的一个小小的资本,弥补了资源调动和运用的不足,补充了服务质量上的缺陷。但应该注意到的是,社工并不是万能的,遇到有精神严重问题、重度残疾问题的服务对象,还需配备专业人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二)社工长期运用并已经有宝贵经验的“社工-义工”联动模式。(三)建议社工岗位的嵌入。如民政系统、司法、工会、残联、学校等早已成熟运用的方式。岗位嵌入后,岗位社工就有更多的资源掌控权,能够更好的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与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和护工的关系更为密切,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老年人的信息,以便做出更为全面的服务安排;可以对服务对象提供个案管理,运作整合的服务方法,对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整合的服务。当然,可能会存在某些负面效应,如行政化问题、官僚化,甚至建制化问题等。
参考文献:
[1]李翌萱,2009,《对我国机构养老模式发展问题的思考》 ,《社会工作》第7期下。
[2]徐擎擎,2009,《我国城市养老方式文献综述》 ,《法制与社会》第4期下。
[3]毛满长,2010,《农村社区养老:模式、问题与对策》 ,《社会工作》第2期下。
[4]王思斌,2006,《社会工作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符平,2009,《“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 ,《社会学研究》第5期。
社会工作专业主要课程
社会工作基础课程
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实务、人类行为与环境、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社会工作特色课程
社会保障概论、中国社会思想史、心理咨询、犯罪心理学、组织社会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残障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社会问题概论、社会政策、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等。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14-16周。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选择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非盈利机构、房地产、外包服务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非盈利机构
2 房地产
3 外包服务
4 教育/培训/院校
5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6 政府/公共事业
7 金融/投资/证券
8 互联网/电子商务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社工、项目主管、社会工作者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社工
2 一线社工
3 项目主管
4 社会工作者
5 实习生
6 项目助理
7 项目社工
8 医药销售代表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教育 问题 反思
一、自身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经历
笔者的社会工作旅程始于高考填报志愿时的“服从调剂”。本科一年级时我第一次知道了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宗旨。二年级时我掌握了个案、小组和社区的工作技巧。三年级时我学会解读社会政策,了解为弱势群体争取福利的途径。四年级时的就业惨淡让我有种“上当受骗”的感叹。班里只有一位同学做了社工,其他人或是考公务员、或是应聘企业、或是跨专业考研都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社工行当。而我,考取了本专业的研究生,继续着人生中的社工路。研一年级除了透析社会问题外,更加注重对研究方法的学习。研二年级的批判性社会工作教育课程打破了我们循规蹈矩的专业学习思路。学生第一次把心存的疑问拿出来跟老师讨论,听见了不同的声音。例如,老师会与同学们讨论何为“利他主义”,学习一个专业为何要将信仰强加于人等话题。课程结束,我不仅对社会工作有了深入的认识,也解答了内心许多疑问。批判性的思考让我更愿意钻研这一舶来的专业,更加关心它的发展。
二、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概况
(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大专教育经历的两阶段
1.创立阶段
从1986年教育部首次批准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四所高校有资格成立社会工作与管理本科专业开始,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大专教育之船便顺利起航。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99年,在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功注册的高校近三十所,这些大学已初步建成相对完善的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大专教育的课程体系。故此,可以称1986~1999年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大专教育的创立阶段。
2.突飞猛进阶段
从2000年开始,我国大部分综合性高校逐步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一些突出院校还申请到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资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本土化进程中遍地开花,生根发芽。就此,可以称2000年至今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突飞猛进阶段。
(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
我国当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大致分为两个部分:课堂教授和课外实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决定其解决案主及周围环境问题不能简单依靠书本知识及课堂内的间接经验。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必须在大量的专业实习中亲身体验并练习学到的理论知识。从理论到实践反复体会,才能真正理解社会工作的内涵,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最终实现为受助者增强权能的目标。
三、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问题
欧美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一直被业内称为理解与靠近对话者的过程。社会工作实践的成败关键在于社会工作者是否能与对话者良好沟通与相互理解。而承认他人不同价值观念及理解视角的合理性,并学会与其建立良性的沟通对话方式又是一切社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西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无论是其课堂教学还是专业实践都被看作社会工作教师与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学习的不再是一般意义而言的理论知识,而是在承认不同价值选择下,如何与他人良性沟通与对话的一种能力。这样的教学中,课堂不再是与实践环境割裂的“传道授业”场所,而是寓学于练社工实践场域的一部分;学生也不再只顾低头“奋笔疾书”,而是积极参与,提出不同价值视角与教师及同窗探讨、对话。这样的教育模式,是真正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质量的保证。而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处于理论与实践相互割裂的状态,传统的教学方式占据着主流的位置。课堂教授内容大多为西方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理论论著的文本翻译解读,“填鸭式”的教师授课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缺乏对学生不同价值观点的肯定。学生的价值困境让其自身无法全心接纳和认同本专业,为社会工作人才流失埋下隐患。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283-02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是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技术和方法,对以后的工作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作为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职业化水平不高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更应该认真地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帮助本专业的学生顺利地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同时也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描述,引起老师、学校和行业的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一至大四学生,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96.7%,大一学生占样本总人数的31.8%, 大二占21.6%,大三占21.6%,大四占25%,本次问卷的人口变量分别是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城镇、农村)、是否是(班院校或社团)干部、是否做过有偿工作。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Alpha信度为0.854,表明问卷在总体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此问卷共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大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第二部分,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操作性定义,涉及到8个因素,共36道题。为避免趋中反应,将量表分成四个等级:非常不符合、较不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通过SPSS对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对得出的数据进行描述与分析,观察并发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
1.性别差异
从表1看出,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差异不显著,但是,在职业探索和规划认知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女性好于男性。在目标计划、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及专业认知上,女生的平均分高于男生;在人际关系和反馈修正上,男生要略高于女生。
可能性原因分析:由于男性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职责和机会去思考自己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找工作,并时常检验自己的职业想法和目标能否适应当前社会职业的发展,因此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及时的反馈修正。女生相较于男生做事缜密、擅长思考,在职业探索和规划上能有更多的主动性。所以相比之下,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呈现较好的情况,特别是在职业探索和规划认知这两个因子上。
2.年级差异
为了考察不同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显著差异性,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2。从下表中可以发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大四和大一、大二在职业探索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在自我控制方面,大四和大一、大二之间有显著差异;大一和大三、大四在反馈修正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职业探索方面,从大一到大四呈上升趋势,大三是个分水岭。学生参加完高考就直接进入了大学,大一重于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以及按照以前的习惯学习基本课程,大二着重于专业课的学习,在学习的同时也就很少有时间或机会对自己以后的职业进行探索分析;大三面临着专业实践和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开始侧重于毕业后从事行业的思考和探索,而大四就面临着求职,也就更关注职业的相关信息,期望通过职业探索找到一份较满意的工作。
自我控制方面,通过表2可以发现,大一学生自我控制平均分为11.68,大二学生为10.36,大三、大四分别是11.36、11.97,大二学生在自我控制方面略逊于大一、大三、大四。大二是课程学习最忙碌的一学年,各种考试充斥其中,使得学生忽略了这些方面,集中精力于学习上。
在反馈修正方面,大三的表现略高于大一、大二和大四。大三正处于自我认识、职业目标、就业看法的思考期,在思考和迷茫中较难有良好的定位。当然,反馈修正还是很必须的,能够周期性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知晓自己的职业方向,这样就可以朝着好的方向完善自己。大一学生在对自我的认识这一方面的改变虽然不明显但也不可忽视,他们需要改变来适应和高中迥然不同的大学环境。
3.城乡差异
为了考察大学生由于居住地不同是否会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用T检验对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见下表3。
据表3,各因素在城镇、农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群体里,经历着相同的学校氛围,以前生活地区所造成的差异逐渐减小,在对待职业生涯规划的某些方面有着相似的认识,不管是来自城镇或是农村,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各维度上也就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4.是否是(班、院校或社团)干部的差异
上表所示,干部和非干部在职业生涯规划总体上,差异显著。而且是干部的各项得分都略高于非班干部,尤其是在对自我控制、人际关系及专业认知方面明显偏高。这和(班、院校或社团)干部群体的学校生活角色有关:在大学校园这一特殊的社会场域的活动中,班干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资源的选择、分配上,权力的争取上,机会的占有上,都更有优势和主动性。也和他们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生活中、在师生群体中赢得的角色、地位和声望等有着直接的关系。【1】在自我控制方面,作为(班、院校或社团)干部有个更广阔的平台,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能得到提升;在处理各项事情的时候同时磨练了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是干部的在这方面的表现略好于非干部的。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在年级间呈现了不平衡性,和很多研究相似,在男女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至于在第三部分所显现的差异是否会影响社工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有待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2]
参考文献
[1]周永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D].硕士论文.西南大学,2007.06.
[2]周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特点的研究[D].硕士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08.5.
[关键词]社会工作;课堂实践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李晓阳,杨娟,王鑫鑫,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0711班学生,湖北襄樊441053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1-0214-04
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是在众多新兴专业的产生与实践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新问题。所谓社会工作,是指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在各高校中已逐渐产生。但是由于此专业在我国教育史上发展历程尚短,因此,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的研究较少。而对于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否在这种模式下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就成为能否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然而,现今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
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的现状
(一)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缺乏
目前,在多数高校的文科教学领域中,如社会工作专业,不仅过多地重视了学科的科学性和理论性,而且长期以来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教师中心主义倾向。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唯一的权威和主宰,学生参与严重缺乏。这不仅使学生常常感到不知所云。失去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束缚着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二)教师的课堂实践模式固定、单一
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简单的,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透过抽象、晦涩的语言文字和符号图表,掌握它所代表的实际的理论、方法及原则。可是从各学校的普遍情况看,讲授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虽然经过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培训,在专业理论知识上基本可以把握,但在实践技术上还是有欠缺的。且讲授该专业的经验也略显不足。现在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社会工作实践方法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或者简单地让学生进行一些案例分析。
(三)学校的软硬件设备不足
由于中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验室建设、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刚刚起步,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一项调查显示,全国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中,还有将近六成的学校没有建立实验室或正在筹建中。有些学校由于没有专业实验室,教师只能在普通教室中简单模拟场景。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学生无法体会出技术要求的实质,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的基本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学生在综合实习中面对更加复杂的问题而束手无策。
(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社会工作教育是专业价值培养与塑造的过程,是专业知识、技巧的传递过程。社会工作教育以实践为目标,其理论要致力于应用,社会工作教育以学生为本,注重全人教育。”…但高校当前以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论文为考核标准,并且以文章数量为基本考核指标,这无疑对社会工作这样的行为社会科学来说是一种制约。
二、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现状原因的分析
面对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课堂实践模式出现的种种令人担忧的现状,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深入的探讨,如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主观因素及教育体制体系等客观因素,从而促进此专业的发展。
(一)固有的教育体制和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深刻
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它并不注重提供纯粹的理论性知识,而是注重提供服务的技巧,政策、资源的运用、转化与管理,以及对知识的吸收和分化。相对于高等学校中设置的其他课程,它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一是实践运用性强。虽然它是文科科目,但是它和许多理科课程一样,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其内在的知识和精髓。二是综合性要求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社会工作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该体系所设置的专业理论课程,而且要学习与其体系相关的其他科目的课程。因此,此课程的教授模式应该有别于其他的专业。但是就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各个高校开展的情况看,此新型专业被束缚于固有的教育体制和传统的教育观念之中。其困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被过多地强调要多多吸收老师所教的知识,着重理论知识学习;二是众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模式安排均没有跳出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的框架,尽管理论教育也很重要,但能力培养始终无法突出。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自体验,才能学习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内在精神和精髓。
(二)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
从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上看,目前我国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的,经过系统专业学习的较少,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实务训练。“无论是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体认方面,还是在社会工作知识结构的拓展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一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就形成了很大的矛盾。沿用其他科目的教学模式,使得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被忽视,影响了该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实务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参与有关的实务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把理论和实务结合起来,传授有效的实务知识和技巧。
(三)对新兴专业的重视度过弱
新兴专业是为了应对世界及社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需求而出现的,但社会各界、学生和学校等主体对其的重视度远远不够。这表现在:首先,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专业认识不足。就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看,社会工作还不是一个职业化的岗位,社会上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职业认同感。其次,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重视。很多学生本身对此专业就缺乏兴趣具有抵触心理,加之教师的传统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不了学生们的兴趣,这样就使课堂缺乏活跃的气氛。最后,学校硬件建设滞后。与理论教学紧密相连同步进行的课程实训,主要是依靠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进行。“在社会工作专业中,许多主干课程中的技术性理论的教学都需在实验室中的特定场景中进行,但就目前情况看,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于理论教学还是滞后的。”实验室缺乏及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模式单一化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未来的发展前景及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创新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的思考
面对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中的种种问题,依靠单一的力量难以实现课堂实践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笔者将提出五种不同的课堂模式,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专业课堂教学的创新。
(一)教师讲授模式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应具备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即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能顺利、高效地沟通;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应掌握一定的活动策划、组织、监督和人事管理能力;公共关系能力,能掌握、利用资源,介入和协调矛盾;写作能力,应掌握日常应用文、基本公文及其他常用文体的写作;调查研究能力,能对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专业服务的能力,具有运用社会工作基本方法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向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首先,实践性、实务性是社会工作最本质的属性、最突出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理论功底,也要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并把实践经验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就能借助教师的实践经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才不会觉得理论太空洞,也会积极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其次,“要改变传统的‘粉笔―黑板一口授’为标志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劣互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
(二)情境模拟模式
“树立专业价值观首先要使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而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最好办法自然不是教师的空洞说教,而是生动的实践。”要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内在的价值观等,可以在课堂上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开展情境模拟可以采取两种形式,“学生与学生”互动模拟和“教师与学生”互动模拟。情境模拟中的案例可以由教师根据上次课堂所学的知识技巧提供与之紧密结合的案例或者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性的案例。进行“学生与学生”互动模拟时,可以将班级划分成几个人组成的若干小组,由某一小组学生扮演社会工作者和案主进行社会工作情景模拟,而其他学生观摩。在观摩结束后,首先由模拟的小组谈个人的心得,然后全班再根据本次模拟情况和案例进行讨论。而在开展“教师与学生”互动模拟时,教师与学生互换督导、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角色模拟案例,在与教师的情境互动中,更能锻炼学生们的应变能力,以充分展示他们的经验、知识、技能和技巧等,学生的体会也会更加深刻。鉴于社会工作专业所具有的特殊性,没有充实、恰当的实践内容,仅仅停留于课堂教学,等于纸上谈兵,形成不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专业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落实,可借鉴基础理论课进行课堂实践的具体做法,也可以设计不同的案主,开展模拟助人服务活动。这样既突出了此专业的特性,也创新了传统式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学生主讲模式
学生主讲模式,即学生选取教材或者自身熟知的有关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在课堂中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主讲。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要进一步查阅资料,深入分析各个知识点及所涉及的案例,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备课。此时,教师则扮演学生的角色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在讲授完毕后,由其余学生结合这部分知识给予评论,教师给予关键点的澄清和评价,以加深主讲学生对所涉及知识的印象,同时对其他的学生有启发性的作用以辅助对社会工作中一些知识的认识。在选取此种模式时,各班可以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轮流式的主讲或者随机式的主讲。
学生主讲模式,一方面可以延伸学生对此专业的了解,起补充性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出来,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见解。
(四)讨论分享模式
进行分组讨论和思想交流不仅是交流学习成果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扩大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方法。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要求在课堂实践模式的选择中,要适当地加入讨论分享环节,让不同的方法为大家所用。这是因为社会工作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讲授或模拟所有的问题和情景。不同的学生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中,会有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如果大家能有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方法。
在讨论分享的具体操作中,首先是要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人数不宜太多,以3―5人为宜,每组有各自的组长负责。其次,要确定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有时候讨论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问题,例如可以就最近出现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也可以对专业课程的课后问题进行讨论;同时,讨论的内容也可以是方向性的,比如对现存社会问题的看法。这样每个组选择的可能是不同的社会问题,也会用不同的分析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分享各组的成果,便会成为大家共同的知识。最后,对于讨论分享的频率,应该选择2―3周一次,每次为10―15分钟。
(五)课堂延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