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什么是教学设计,当代教学设计大师加涅在年出版的《教学设计原理》中说道“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教学。”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全面系统的分析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得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更好的利用教学资源、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以实现教学目标。作为影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学设计一直是落实课程中高中地理教学理念最为基本的条件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学媒体、地理学、传播学、以及现代学等相关技术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来对地理教学中的需要和问题进行分析,对解决方法进行设计,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对解决办法进行试行以后,对试行结果进行评价,并且在进行评价这一重要的基础上对课程中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进行改进的一个系统过程。
2.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老师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地理教师课堂设计难以达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新课改以来,虽然高中地理教师都尽自己所能的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大多数教师都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中难免会有传统教学方式占绝大多数的现象,从而使其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实践难以适应的问题。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规律一节时,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可能仅仅是解读一下课本内容,或利用PPT模糊的解读一下课本内容;在黑板上画下一个地球在南北回归线以及赤道的运动轨迹图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迹图,虽然这种教学方式也可能会使其教学任务得以完成,但是却没有充分利用“三维教学”的教学方式、没有完全的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以至于使学生在学习地球运动中没能在脑海中形成清晰地地球运动轨迹,从而使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就是高中地理教师的新课程理念下的理论知识不充分,运用新课改教学资源的手段不健全。
2.2地理教师课堂设计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参与
大多数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喜欢把老师讲的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而不愿意去参与到老师教学活动中。和老师一起去寻找地理事物形成、发展、分布的规律。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产生这样三种学生:努力记笔记的“学习派”、得过且过的“中间派”以及从不学习的“捣乱派”,他们大多数都有一个特点:不太愿意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以至于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从而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进度。
3.如何解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老师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3.1如何使地理教师课堂设计达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新课改以来,学校为了使教师更好的按照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方案,就需要重视对地理教师进行关于新课程改革后地理教学知识理论的有效培训,进行知识更新,以使其形成完善的地理学科内容体系,达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努力改变地理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设计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师理论知识的培训更新时,还要注重对地理教师运用新的教学资源的培训,使地理老师能够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资源,充分利用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力求使教学内容图像化,例如: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自制活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将黄赤交角的变化用共面直线来表示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地地理图像,明确地球运动规律,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2地理教师课堂设计如何引起学生的参与
高中地理涵盖了自然、人文、区域等的大量的专业知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可能会产生恐惧意识,更有甚者会丧失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更不要说对地理教师课堂设计的响应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机抽取了几个学生,很慎重地告诉老师,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八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真的比其他学生进步快,而且他们比其他学生具有“更显得幸福”、“求知欲更强”等倾向。所以,地理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尽可能的去夸奖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且试图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伙伴,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或者用地理实验来论证这些观点的正确性,宽容学生的错误并且委婉的给与正确的指导或纠正,这样就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处在被动的地位,而是一个和老师相互平等的位置,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增加和老师的交流和互动,积极思考、回应老师的提问。
4.结论
【关键词】高中 地理教学 教师 主导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097-01
高中生相对来说课业压力大,又处于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和学习兴趣很关键。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落实,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革,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但课堂中不能将所有的主动权都交给学生,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一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自己的主导地位,但不能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法,这样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应在创新教学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体现自己的主导地位。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我在讲到人教版高中地理经纬度时,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测量学校经纬度的实践活动。我选择了春分前后的一天,天气晴朗,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经纬度的测试,首先要在操场中竖一个标杆,并量出标杆长度1.5m,通过不同时段对标杆影子进行测量,早上六点的影长L1,和中午十二点的影长L2,计算出正午的太阳高度角H,利用公式计算出纬度,通过北京时间和本地时间的时间差计算经度。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主导地位体现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而不是对学生的实践指手画脚,从最初的测量策略到动手实践都是学生自己讨论研究并独立完成的,我仅是在过程中起到辅助和组织的作用。
二 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利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但进行小组讨论不能完全由学生掌控课堂,这样会降低讨论效率、影响课堂纪律,教师应有效地管理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起到主导作用。例如:我在讲到人口与城市时,就进行了一堂小组讨论课,我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提出了三个问题,即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地位、分布、特点及城建时应注意的问题,这三个问题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分配,表现最好的小组可以优先选择讨论的问题,分配好题目后,进行问题讨论并将问题填写在表格里。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我会适度地控制课堂纪律,并适时地参与他们的讨论,并在学生出现讨论困难时进行良性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合作意识,还增强了学习兴趣。
三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所说的教师主导地位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顾讲课,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课。我们所说的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指在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能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一个表演者,干涉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要成为良性的引导者。在课下,教师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的困惑,帮助学生一起解决课堂上没有消化的难题。我们要建立管理型的师生关系,在控制大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我在教学中积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的同时,又进行适当的管理,这使地理课堂的效率提高了。
四 引导设问,创设情境
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应利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我们可用生活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如讲到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可通过南北方建筑样式的不同、吃饭的口味不同等进行情境创设。其次,我们还可通过叙述进行情境创设,通过讲述故事来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如讲到各大洲和陆地时,可运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故事进行创设情境。再次,我们可以用诗歌、俗语谚语等方式进行情境创设,比如讲到大陆气候时,可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样的俗语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最后,我们可利用图景创设情境,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播放图片、视频等给学生看,如利用动态图片揭示地球、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轨迹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可利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设问,创设情境等方式来增加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领和组织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主导地位,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适宜程度,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浩.关注教学细节,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例[J].新课程学习(下),2011(7)
关键词:艺术型 高中地理教师 和谐
一、形成轻松课堂,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现在提倡的是师生互动,实现双向沟通,而不是传统的教师教的过程。高中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思想,主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爱心和照顾,这样他们在课堂上才会展示自我,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只有在比较宽松的课堂才会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才会有可能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们都喜欢亦严亦松的教师。当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时才会吐露心声,自觉尊敬老师,理解和信任老师,这样就会师生互通,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活化高中地理的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二、热爱高中地理课程
有教师曾经这样说过:教师的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愉悦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精神享受。所以说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高中地理爱好者,同时热爱自己所教学科。而这种爱好可以帮助教师抵御许多外界的诱惑,真正投身与教育事业,而不是仅仅把教育当作挣饭吃的职业,而是把教育当作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在教学中创造有魅力的教育教学特色,形成自己成熟而清晰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令自己感到欣慰和满足的高中地理教学艺术。
三、提升专业素养,告别重复
每一位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一定是具有健康的教育精神和较高的专业素养的人。这样的教师善于改变自己,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的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具有自己的教育行为品质。改变自己,告别重复,这就意味着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专业教学方式。通常我们有太多的高中地理教师习惯于重复,重复过去的教育教学方法,重复过去所运用的内容,这样的教师往往依赖于其过去的经验进行教学,没有创新。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坚决杜绝机械重复的教育人生,告别平凡和守旧,形成自己的专业习惯,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文化影响力。
四、针对教材内容,活化其教学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活化教学,必须活化高中地理课的教学内容,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材,高中地理教师必须严格按照高中地理教学新大纲的要求进行上课,同时,高中地理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再组合和排列,重新编排,形成高中生乐于接受和易于学习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会活化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思想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于枯燥的高中地理授课内容,可以改善教学方法,采用体验式教学等方式达到优质的课堂效果,如采用小品、游戏等新颖的讲授方式来诠释课堂内容,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恐惧感,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五、勤奋学习,提升自身素养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离开了书籍,人类就不会进步。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如果不读书,还能去教书吗?课堂是老师和同学的对话场,中国有句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古代黄金和宝玉,分别代表的是尊和贵。这就说明在书籍中可以获得尊贵。一个不经常读书,没有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师,就好比胎儿失去了与母体连接的脐带,汽车没有了燃料一样,没有营养的注入,缺乏生命的动力,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自己的懈怠。有句话说得好“一年不读书,自己知道;两年不读书,同事知道;三年不读书,学生知道”,可见作为一名教师阅读是多么的重要。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都要坚持阅读,让 “教书人”和“读书人”融为一体,并让自己在读与教的过程中“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
参考文献:
一、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每天都在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不能落后,落后就会被淘汰。新课改给学生提出挑战的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教师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学习。新教材的特点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同样加宽。如果我们不及时增加、更新知识,课本上的东西我们自己都搞不懂,如何去面对学生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进一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大部分学生为了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就不会在课堂上提出异议,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越来越麻木,积极性越来越低。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在课下经常和学生交流感情,打打球,聊聊学生们一些喜闻乐见的话题,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
三、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1.幽默的语言
幽默的语言能使学生在课堂中轻松地学习,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介绍有关交通运输方式时,开玩笑地跟学生说:“同学们天天上学都怎么来啊?没人坐火车来上学吧?”同学们都笑了,接下来我又问:“为什么不坐火车呢?”他们立刻可以分析出因为火车短途的运费比较高的这个知识。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放松的状态,这样会更加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课堂秩序的维持。
2.巧设疑问
比如在我们介绍高中地理最难理解的四季形成的时候,我会先提问:“为什么冬季、夏季的气温有那么大的差异呢?”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分组讨论和思考。接下来我又会问:“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冬季、夏季有哪些地理现象有差异呢?”这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分组讨论也很激烈,当然结果也很显而易见。我觉得这种教学思路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3.联系实际
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可以使课堂更加活跃,因为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会有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这样也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比如在介绍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联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生活中的实际有时候能让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而易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论文摘要:在信息社会,各个行业都在试图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从而为自己的工作服务。其中,地理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了许多方面,而有了网络的支持,地理教师就能够获得巨大的信息支持,使得教师和信息社会有机结合。这些信息中有很多与我们的教学有关,能否获取并筛选、处理这些信息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网络给了我们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利用好这个平台,提高教师使用网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信息社会,各个行业都在试图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并为自己的工作服务,通过互联网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地理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有了网络的支持,地理教师就能够获得巨大的信息支持,从教学资源上、从知识补充上、从最新的考试信息等方面都能够帮助教师,使得教师和信息社会有机结合,使教师能够在视野上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走在时代的前沿,从动态上紧跟不断变化的世界,特别是人文地理世界。这些信息中有很多与我们的教学有关,能否获取和筛选、处理这些信息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网络给了我们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利用好这个平台,提高教师使用网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
二、网络中的地理资源信息
互联网上提供的可以作为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的网站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资源型的,另一类是教学型的。[1] 所谓资源型网站是和地理教学内容中各类知识点相关的信息网站。教学型网站与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有直接关系,它提供有关教科书、教学参考、习题练习、教案设计等地理教学内容。地理知识可谓包罗万象,前者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庞杂博大,所有可以为地理学习知识点提供参考和借鉴的都属于此种类型,它们并不为地理教学所专用。网站共同要素包括地理时事新闻报道、教案、资源库、试题课件、本地科研课题及成果展示。
网络信息资源有很多优势。信息的储量大,储存方便,通过信箱储藏和网络硬盘的储藏,可以更新和节省资源空间。这些可以克服纸质的信息资源常常容易被丢失和丢弃的现象。网络里信息的更新非常快捷,比如在高考之后的高考试题会迅速地在网络中出现和传播,显示了信息的更新和传播速度快,使我们能够快捷和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网络中常常有人们在现实中很难获得的资源。像人教出版社网站在网络里面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配合教材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在现实中教师很难获得的教学资源在这里就非常容易获得,里面有试题、有教学建议、有教学方法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还为地理教师提供了交流和发表建议和意见的平台,出版社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的支持来提高所出版教材的质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对于考试和高考有导向作用的信息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教师要经常从网络中予以重视和关注。最新的考试纲要、考试动向和学习指导等信息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和指导作用,需要教师从网络中经常查询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及其努力方向具有指导作用。
三、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教师对于信息社会的不适应
目前还有很多教师对于网络存在陌生现象,有的教师家庭里面没有通网络,而单位的网络资源又不能够满足需求。网络是需要经常摸索和习惯的,没有经常的接触,就不可能熟悉。有的教师不会上网,不会运用网络查找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不会申请和利用电子信箱,不会在线聊天。还有极少数教师对于网络有排斥心理,认识不到信息对于人的发展和教师教学的重要作用。缺乏网络支持的教师还是依靠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来获取信息,依靠数量有限的纸质教学辅导材料,不会获取和使用电子版本的教学资源,教师的视野狭窄,影响新课程标准教学工作的进行。
2.教师在时间上的困难
教师一般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没有很多时间进行网络中地理资源的查找,只能利用夜间或者其他休息时间来寻找地理教学方面的网络资源。这样就使地理教师的网络教学和其他信息资源的需求与查找时间相矛盾,而同类教师查找的网络地理资源有时候还常常雷同,导致重复劳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3.网络信息和资源的有限性
不是所有的信息和资源都能在网络里面直接找到。例如,中国地图出版社的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就无法在网络里面搜索和下载到,这就需要教师在获得教学资源的时候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比如通过出版社、书店购买纸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4.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条件资源限制
学校这方面条件可能满足不了教师对于网络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特别是缺乏网络地理资源信息的整合,导致教师常常独立寻找资源和处理资源;教育管理部门缺乏相关的网络条件、资源库,常常是网站比较单调,缺乏教育教学资源信息。
四、需要采取的措施
1.提高教师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
学校可以采取目前比较流行的办法,像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自学的方式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请专家开讲座,请同行的教师互相帮助,配合个人的努力自学,尽快适应信息社会对教师素质的需求。
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培训使教师获取地理教学信息的能力,教师也需要经常关注地理科目和相关科目的信息变化,大量储存地理教学信息资源,筛选和处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为教学工作服务。教师要建立自己的资源库。网络具有储藏资源的作用,把试题、教学设计或其他教学资源储藏起来,通过网络的储藏,建立自己的资源库,集中在自己的博客或者电子信箱里面,在需要的时候调出来使用。根据资料的性质进行归类,按照类别来储藏,在以后需要的时候也按照类别查找和下载使用。
2.多进行网络交流,学会使用网络的各种功能
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师可以建立地理博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感想和教学材料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交往地理界的朋友,坐在计算机前面就知道外地的地理教师是怎样工作的。可以通过地理群直接在线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直接询问地理问题,寻求在线网友的回答,甚至可以通过视频进行交流,达到以地理会网友的目的。课改就是要教师有自己的教学思想,与国家发展和地理相关的热点信息也是地理教师要经常了解的信息,也是地理界学者比较关注或者对考试有一定导向的内容,教学必然要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这是新课标的期望,也是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需要。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会在交流过程中逐步提高。
地理教师要能够熟练地使用电子邮件、邮件列表、新闻组等Internet工具与其他教师就作业、任务和信息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能够掌握和熟练使用Internet浏览器、电子邮件、在线图书馆目录、杂志和报纸索引、全文电子资源的功用;利用Web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目录等,从多种信息源检索和获取信息;学会利用FTP进行资源下载和上传数据、文档,利用电子表格的数据库统计数据;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有效地搜集和选择各种地理信息;能熟练地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电子表格、Web网页制作工具等来创建文档、图像、图表、Web网页,以进行信息集成;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信息获取和采访、观察、实验、问卷调查、图书馆和光盘的利用等信息搜集的方法,培养信息运用和获取信息的能力。[2]
3.同科教师的资源加强共享和交流
对于相同科目的教师,因为教学的相似性而需求资源相似,所以查找的资源也类似,这样,为了避免工作的重复,教师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形成互助合作的氛围,共同促进本学科教学工作的提高。这样可以通过分工的方式查找和筛选整合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节省时间,形成合力。
4.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尽力为教师提供支持
学校尽力为教师提供多媒体和网络的支持,提供相关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服务系统,促使教师尽快熟悉网络和熟练处理网络教学信息的能力,以适应新课改对于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教育管理机关需要建立能够进行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适应教学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5.网络资源同其他资源的配合
教学资源想完全通过网络获得是不现实的,现实中的纸质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获得也是必须的,要共同配合,达到各种资源的完美结合,共同支持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五、结语
新课改的到来和信息化社会是我们教师必须面临的新的课题,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适应新课标教学工作的要求,需要教师、教师群体、学校和管理机关共同努力,达到信息社会与新课改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图教学
一、简析地图教学
在高中地理学习阶段,较为清晰的把地理学习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自然地理学习过程中,要想了解某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河流的相关情况、植被覆盖情况等,我们必须借助地图进行有效的判定和讲解。在人文地理学习过程中,要想理解本地的文化特征、交通路线、旅游资源等也必须借助地图进行学习和了解。现在,地图教学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是指学校地图,包括教师教学挂图、地理课本或者练习册中的插图、学生的地图册及地球仪等等。
二、活用地图识别与学习
在高中地理课教学中有效的运用地图教学,必须首先要学生能够识别地图和了解题图,这是开展地图教学和学习的基础工作。在教师传授识图相关知识时,要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几大标志,地图的比例尺、方向、注记等。在具体的教学上,要让学生学会关注地图的学习,首先要明白所给地图的名称,判定所要传达的信息,如旅游图、交通图、资源图等,能清晰的判定地图中的信息。其次,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判定事物的具置,如经纬度、所在半球、气候情况等。最后,根据要求,结合所学内容,解决所需问题,挖掘地图中所潜伏的内容。根据地图反应的内容不同,地图又分为很多类型,要想掌握这些复杂的地图,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读图能力,培养他们的识图技巧,提升他们的用图素养。
三、活用地图教学
地理课作为抽象性和具体性、复杂性和简单性同时具备的学科,其教学显得难度较大。地理知识很多都是超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的学习内容,学生很难理解。如:对于我们交通线的学习,如果老师一味的讲解,我发现很多学生都会听的很乏味和枯燥,根本勾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借助地图册或者我国的交通图,给学生进行有效设为,让学生自行读图解决实际问题,我想这样一定会达到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那他们读图的意愿也会得到逐步的加强,那对地理课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学 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17-01
探究式教学法,简单的说就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问等,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切实地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自学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快速发展。
1 教师设问、学生提问是顺利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前提
在高中地理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合理设问以及学生的主动提问,都是促使探究式教学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那么教师应当如何设问、学生应当如何提问呢?就前者而言,教师在设问的时候要重视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学生的学习并不都是从底层开始的,可以说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会影响到学生现在的学习,即教学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学习。为此,为了更好在实现这一点,教师就要提出具有探究式的地理问题。例如,在学习“昼夜长短变化”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这样设问道:“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是如何进行变化的?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一问题的设问,能有效地让学生在联系生活的过程中,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进而产生想要探究的欲望,促进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课堂中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提问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实施探究的关键所在,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的过程,通常要比起结论的得出更重要。为此,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提问的培养,即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提问的重要性,其次,创设良好的提问教学情境,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提问中获取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提问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城市化”的时候,学生在阅读的教材上的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就其进行引导,先自己抛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继续提问,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学生提问道:“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为什么比英国晚?”还有的学生问道:“英国的市中心为什么会有空房子呢?市中心不应该是大家争先恐后聚集的地方吗?”像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推进探究式教学发展的关键
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地理理论知识、实现学习技能的提升,可以说探究式教学相较于传统地理教学模式要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实践性、问题性。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探究实践过程中的关注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获取教学情感的体验,积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知识与方法。为了更好地达到探究式教学的目标以及获取更好的教学经验,教师就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地理教材不同于初中地理教材,其具有更多的研究性教学课题,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探究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这些教学课题,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采用多种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例如,归纳教学、联想教育、从特殊到一般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模式基本是这样的,即从创设情境到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再到引导启发,进而让学生在鼓励与探究中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海洋环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厄尔尼诺现象等引入课堂,创设情境,之后再引导学生联想到海洋和大气、水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归纳中获取知识、得出结论。
3 丰富探究式教学形式是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保障
首先,教师引导的探究式教学。主要的模式为:讲解、讨论、练习。例如,在学习“大气环境保护”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讲解大气垂直分层、臭氧层破坏等知识点以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再让学生在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中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其次,小组合作的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在学习“海洋环境和海洋权益”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走向海洋”为主题的小组合作讨论会。组内要自行分工,然后再在各个小组讨论出结果以后,让其选择代表进行发言,进而在共同讨论中,得出如何更好地利用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资源的结论。最后,开放式的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十分看重实际生活与教材之间的联系,对于这些内容,学生都要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为此,教师就必须要鼓励学生经常地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开展开放式的探究式教学。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气象站去参观学习,并让学生在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试着做一回天气预报员,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4 结语
总而言之,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打破传统地理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是势在必行的,为此,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价值,教师就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并在不断地总结、反思中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地理第二语言地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15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重要的环节,大量地图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特征。与文字相比较,地图更加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想象和判断能力。如何在高中地理地图教学中让学生既容易接受、理解,又能够牢固记忆,如何巧妙地运用地图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呢?
一、地图的教学功能
地理教学媒体有语言符号媒体和非语言符号媒体之分,高中地理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是非语言教学媒体,即地图。中学地理教材由地理教科书和地图册组成,地图中蕴含着很多的知识点,许多的知识点和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R・W・斯佩里发现右脑的空间认知能力是优于左脑的,所以我们在对地图进行高效利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地图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弥补了文字资料表述的不足,特别是地理分布图以直观和简约的特点在教科书中大量出现。
二、影响地图教学的因素
1.很多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对用图不够重视,没有能够引导学生去读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懒得看图和画图,学生缺乏识图和用图的意识。这种情况在高一年级非常明显。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地理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对地图册的使用率非常高,通过看图和识图丰富了自身的地理知识,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很多地理教师没有将地图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在实践应用方面表现得非常薄弱。教师在使用地图的时候用图不典型,与文字配合不紧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在识图辨图方面有欠缺。如果学生对学科兴趣不足,花费在这个科目的时间就少。影响学生读图能力的因素还包括学生对读图方法的掌握程度、个体学习方法和态度、学生个体知识基础层次等。
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也影响着学生对于地图的使用。如果教师可以对各种地图资源合理利用,学生对待地理课程也必然有新的认识。现阶段很多地理教师没有重视地图的使用,在地图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没有能够有所创新。
三、提高地图教学效果的策略
1.夯实地图教学基础。只有有了稳固的基础,才可能进行高效的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明确读图要求,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目标,在地图中找出重点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习重点。其次,注重地图定位。教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根据需要明确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海陆位置、轮廓,进行及时定位。引导学生的时候可以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进行分析,例如在气温的垂直分布图中可以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x图,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可以按照沿海到内陆的顺序,在水循环示意图中可以按照以海洋为起点的逆时针方向读图。再次,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类型地图,对气候、地形、风带等自然要素进行分解。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现象之间找出内在的关系,找到本质的联系。例如对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经济发展、政治等因素进行解析,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2.结合热点新闻,提高学生地图学习兴趣。热点新闻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这些素材可以和地理学科相联系,是我们地理教学中的“活教材”。在课堂中我们在强调地图重要性的时候,就可以把叙利亚军事冲突作为热点导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之前英、法、美、俄等多国会在叙利亚问题上插手呢?为何现在的叙利亚还是不安宁?学生必然会产生疑惑。为了使学生们明白这场战争的意义,我们可以拿出叙利亚地图,让学生对叙利亚这个国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对叙利亚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进行识别之后,也就知晓了这场战争的意义:一些强权国家为了推行自己的国际霸权主义,为了储备战略资源,强行干涉叙利亚内政。地图教学和热点新闻相结合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地图的实际使用中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们要寻找学校所处的位置、规划如何建一条公路连接学校和火车站,学生会充分利用地图,对公路的走向和选址提出自己的意见。可见兴趣的源头在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与实践相联系的地图教学一定会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渴望。
3.进行略图速画,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记忆。高中地理地图学习主要是识图分析,教材中的地图有时候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如果教师边讲边绘,能够将重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很多教师热衷于多媒体教学,但是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绘图能力,学生更是丧失了对图应有的感觉。边教边绘的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教师如果有一手绘图的绝活,学生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老师的钦佩,进而带动学生去动手绘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获得了对地图的感知能力。
教学中教师也要精心设计略图,有时候略图所起的作用比挂图和多媒体展示还要好。例如在记忆某些国家的位置、地形、轮廓、河流的时候,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略图的展示,学生们便可以一目了然,也方便他们的记忆。我们可以将国家轮廓画出,让学生对照课本填充各类海洋、河流、气压带、风带等。学生们经过一番圈圈点点之后,对相关国家的各方面情况都会有所掌握。这需要教师有娴熟的绘图技能。
4.图例想象,锻炼学生综合认知能力。善用地图是我们高中地理地图认知能力训练的关键。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张地图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填写,一方面可以增加地图使用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填图的乐趣,学生们在填图的过程中也增强了记忆。一图多填的好处还在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让学生多维度、多方位、多层次、综合性地处理信息,进而提高综合记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一图多填的基础上,学生们要掌握一定的地理专业词汇,对于各类型的地图标注符号进行记忆,并且对于相似的图例要进行联想,想象这些事物出现的位置、范围、原因等。例如,在看到湖泊的时候要想象为聚水的洼地,从颜色上可以区分出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并根据地图中标注的等深线分颜色进行标注;在河流流向方面可以联想到它是内陆湖还是外流湖,联系周边的气候、植被、地形等因素想象这个湖泊的成因;对于风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看等压线之间的压差。
地图教学强调对学生综合、概括、发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图像中创造性地获取知识。例如我们在“冷锋和暖风”教学后要求学生绘出冷锋和暖风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学生通过自己绘图,发现冷锋雨是从暖气团一侧下落,暖锋雨是从冷气团一侧下落,冷锋表现为锋后雨,暖锋表现为锋前雨。从这一点引出“冷锋过境有降水,暖风过境天气晴朗”。
总而言之,在地理地图教学中教师要身体力行,用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图和用图,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学 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的要求和推动下,地理教学的革新对于较多的地理教师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已经在教师的思维中形成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重新构建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等均成为教师当下的重大课题。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标要求下一个重要的教学法,是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概念及原理时,通过阅读、分析、探究、思考、讨论等活动获得知识概念的理解及掌握、运用,从而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知识和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会学习的人奠定基础。下面笔者以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为例,分析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和意义。
一、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为了顺利、有效地展开教学而设定的教学活动方向和教学预期值,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正确地引导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据相关调查分析发现,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在教师的“教”,因此教师会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并相信通过自身的经验教学促使学生掌握预期的知识,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漫无边际的交谈,甚至是脱离课堂知识讲解等现象,极其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步入教学探讨的“轨道”。
以《气压带和风带》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例如可以将该篇课文的目标设计为:(1)掌握大气环流概念、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2)通过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分析大气的运动规律,利用假设和成因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规律;(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空间图形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生活的态度。教师可以从设定的教学目标中确立教学方向,避免教学过程偏离轨道。
二、重视学生体验
地理这一学科囊括自然、人文和经济等方面,具有抽象性等特点,仅仅通过教科书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很难使学生理解的。据相关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仅局限于教科书、试题上,而没有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造成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据相关心理学分析表明,人们通过体验后得到的感悟、情感、体会等一系列活动均较抽象体会来得真实,并在人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课上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体验,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更深刻的知识认识,从而真正促使学生学到和运用地理知识,摒弃传统教学中只重视教师本身的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如正在展开“楼间距”的课程学习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如“你们生活的房子,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是多少”、“阳光是否可以照射到你们的房间,为什么有的房间里有阳光,有的却没有”,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激起好奇心,然后可以以学校的教学楼为例,带领学生对学校教学楼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分析优缺点,然后鼓励学生课下回到自己所在的住处进行楼与楼之间的测量,为下节课学生分析及感悟“楼间距”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顺利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实际运用的兴趣,培养其运用的能力。
三、重视小组作用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如今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小组讨论极为重视,并逐渐演变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组讨论是一种让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分享、探究、质疑等活动获得学习的解决思路和达到学习目的的方法,不仅可以培养每个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同学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心态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的教学课堂因为只是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导致学生失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兴趣,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生局限于自我的“不解-思考-不解-放弃”恶性循环模式中,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
以《城市化》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课下让学生对自己所在区域、街道的规划进行观察,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如“假设你是这个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交通管理人员、环保局局长等,你会怎么规划这座城市?”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人数进行分组,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分析其中一个点,如街道的走向、店面的分布、环境的设施等,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析其中的缘由和优缺点,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城市规划的猜想,待学生经过一番探析之后,再让小组之间进行分享,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促使学生真正了解城市规划的定义和规律性、合理性、条件性等。
总之,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内容的广泛性、抽象性、深度性等,因此教师需要以探究性教学中渗透的优点为依据,从而设计相关策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地理的理论知识,强化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梁蓉.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2]廖小芳,郭颖.愉快教学在高中地理的应用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