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声乐艺术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艺术教育 大学生 心理机制 构建
培养新一代富有创造、开拓精神的新型人才是当今教育的重点目标之一。如何使音乐艺术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图用开发学生创造性因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心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大学生良好心理机制的培养,以求商榷,抛砖引玉。
一、音乐艺术与学生生理的密切关系
经心理学家佩斯里研究确认,人的大脑右半球(右脑)控制人体左侧器官并主管立体图象、音乐艺术和形象思维功能,被称为“音乐脑”。 人的左脑控制人体右侧器官并具有语言、计算等逻辑思绪功能,被称为“语言脑”。脑科学还发现,人的显意识主要集中在左脑,潜意识主要表现在右脑,只有左右半脑密切配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才能形成高质量的、高素质的思维,人的智慧才能得到开发,也就是说,人的智慧在于左右两脑的合理利用与和谐发展。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认为,那些无法用语言告诉人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因为音乐是直接表达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在这方面应当注意到,音乐对年轻人的心灵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都有所不同,因而在欣赏同一作品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内心感受,产生多种欣赏结果,这样促进人多种感受器官的综合运用。《乐记·师乙篇》中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累累乎端如贯珠”。 其中的“累累乎端如贯珠”就是将连贯悦耳的歌声比喻为一串圆滑光润的珍珠,将听觉转化为触觉和视觉的体验。欣赏者往往会透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去体验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结构美;去领略情绪美、意境美,产生各种想象和联想。正是这种丰富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补充和丰富了音乐所不能直接表现的具体形象和感情内涵,从而完成了审美再创造的过程。
二、音乐艺术与学生心理能力的关系
心理素质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处世态度、处世方法和性格特征,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学习,甚至是否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音乐艺术是情感的教育,它主要通过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来达到陶冶人、教育人的目的。
首先,音乐艺术教育是实现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因为音乐艺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丰富的内容和感人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精神的追求。如,对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鉴赏,让学生感悟音乐作品所反映、描写、刻画和塑造的人物的高尚境界,看到生活美与艺术美标准的差距,对优秀作品中的人物或事物产生认同。这种认同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激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不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
其次,音乐艺术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以音乐形式表现的自然美景与社会文化,感悟其中的精神与人性的真谛。并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使自身心理与人格得到和谐、均衡的发展。而心理与人格和谐、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培养、提升人的内在情感,使每个人都充满着美好高尚的情感,这是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基础。
再次,音乐艺术还可以使人的不良情绪在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中得到宣泄和升华。多种多样的音乐欣赏和创造,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情感体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丰富情感,释放自身心理压力,减轻心理疲劳,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并以这种审美态度面对生活和人生、珍爱生命、关怀他人、善待自己,以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作为自己的奋斗理想。这种健全的人格心理、积极的人生态度,乃是创造人才必具的基本素养。
三、音乐艺术与学生创新心理的关系
音乐艺术是一种美感教育,它有助于创造心理机制的形成,创造能力的培养。所谓创造心理,是一种勇于探索、勇于开拓、敢于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进取心理。可以说,音乐艺术开启了由抽象思维能力走向直觉思维能力,由认识真理走向发明创造的通路和渠道。具体说来音乐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心理机制的能力在于:
1、培养学生浓厚兴趣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发明的前提。艺术就是创造,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正是独创新颖,不可重复。强化学生心理的创新意识, 就在于激发他们的热情,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创新思维不断地在脑海中闪现。通过课堂上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随机应变,思维开阔,以新的角度看问题,提出问题的设想,才能有助于学生创造心理意识的培养。
2、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打造学生创新心理。在教书育人方面,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不怕困难和勇于战胜困难,当学生遇到困难缩手缩脚,甚至产生退却心理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能攻克一道难关, 也就是一次次创新活动的尝试。在创新尝试中, 学生既经历了想方设法的艰辛, 又品尝了苦尽甘来的滋味。只有通过不断地磨练,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造学生的创新心理。
3、 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所谓创新能力,就是为社会提供新的精神和物质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集思维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现,因此,提高学生创新心理的能力,应着重体现在艺术活动上。通过艺术实践的创作、表演、欣赏三大环节,学生才会在艺术活动中发现自己知识的贫乏与不足,才能改进和完善实际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音乐艺术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大学生创新心理、创造能力。这都是由音乐特有的功能所决定的。因为“真”是艺术的生命,“善”是艺术的品格,“美”是艺术的特质。我们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心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充分体现音乐艺术的人文精神,促进大学生心理能力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7
2、 冉祥华.美育与创造力[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新课标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即是让学生的感官主动参与感知欣赏,表现了实践与尝试创造的完整过程,避免让学生被动而片面地接受枯燥无味的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中的想象是通过对声音的感知来完成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景情节,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实施联想。发现美或运用丰富的联想创设情景,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带着问题认真地聆听、感受和想象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音乐的形象和情感。例如,在欣赏入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百鸟朝凤》一曲时,先让学生结合主题勾勒出一幅画面。带着这份想象聆听音乐,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画面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让学生自己选择出与乐曲主题最接近的画面,把它张贴在黑板上。再结合有声的旋律,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有的学生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当即用纸片、尺子和着音乐一起模仿起鸟叫:还有的学生用口技模仿鸟叫,和着音乐进行表演。他们希望有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用柳枝和竹片来表现百鸟,他们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就这样,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快而过,学生在其中感受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与浓浓的教育氛围。这是一种有声有色的感知与创造,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了快乐,同时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的动手、动脑,激励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艺术思维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下,强调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已经不能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让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要让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需求欲望。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就会主动地思考问题,不再被动地等待老师告知思考的结果,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美,享受独立思考后得到答案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独立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一旦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就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然,音乐课堂上更多的问题是艺术的,因此,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教师引导激趣,创设自我展示空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能单纯地为学生付出,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地发展。“导”能使学生变活、变强,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做好引导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把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表演的机会留给学生,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结合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适时进行即兴音乐创作。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随音乐做身体律动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歌表演教学应运用人们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
四、创设空间,探究教学,情景交融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阅读
二十一世纪,人类正在进行着从生存方式到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信息网络时代是终身教育的时代,“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回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并且“大语文教育”观念下的语文教育,要求师生从语言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言能力、思维发展、创新意识以及人格完美的教育。要在学好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将知识的触角伸向社会、伸向世界,从而将学生的学习之根植于更加广袤的现代人发展需要的土地上。
下面我谈一下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做法。
1、自读自悟,发现问题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这一阶段只需让学生知道这一层次的学习目的是明确自己读懂了什么,不懂了什么。让他们在任何羁绊,任何框架限制的情况下边读边思,读中求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试着解决一些肤浅的问题,并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要求学生简要地把读懂的和不懂的存储在电脑上,保证了学生的思考落到了实处,思维的外显也便于老师捕捉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握全班的思维脉搏。
2、网上讨论,质疑释疑
第一步:在小组网内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相互合作,常识解答。第二步:由小组代表归纳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全班汇报,全班合作解决。第三步:在初步质疑解疑的基础上,筛选出学生普遍感到疑惑,急切想知道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设计文章内容的重点问题,作为进一步阅读理解的目标。只有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切实成为学生想要节约的问题。
这一层次的核心是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充分地相信自己,不用老师讲解,自己就能读懂一些内容,解答一些他人的疑惑,打破他们对老师的依赖性。这是使学生获取独立阅读能力的有利环节。
3、品读感悟,突破重难点。
在这个层次中,要把解决重点问题和对重点段落的深入阅读紧密结合起来,解决重点问题的过程呢感就是抓住重点深入阅读的过程,要让学生明确,问题的解决应该抓住相关段落,反反复复地读,抓住重点词句,仔仔细细地品味,从而去发现,去领悟。与文中人物同悲喜,感受未曾感受过的生活,体验为曾感受过的情感。
这时候,学生往往会遇到重难点不能如破,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寻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读中获得顿悟呢?这时候,老师的导思(点拨),课件的“点睛”之景就更重要了。而多媒体的画面可大可小,可近可远,可动可静自由灵活的“特写”功能,恰好与学生的思维弱点互补,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它以其集中,直观的形象刺激,诱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豁然开朗,喷涌而出。
4、语言积累,迁移运用
语言文字的学习必须讲究积累,注重融会贯通;语文学习质量的高低并不在于知识质量的多寡,而在于实际语言材料的存储和语感的的强弱。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吸取这个教训,让学生理解的同时,学会背诵,让学生学会的每一个字词都融会在立体的语言环境中,建立起完整的、活的语言体系。但和古代的死记硬背不同的是背诵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应该尽量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让他们选择自己认为最精彩,最优美的片段进行背诵。头脑故事利用多媒体为他们导航:如果是描写景的文章,可以配相应的美景,让孩子没当导游;如果是有趣的童话故事,可以配上动画,让孩子们充当配音演员;如果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可以让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如果内容较难,可以为他们铺路搭桥,提示要点……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与运用。只有能够举一反三,方能谈得上理解;只有不断地运用,才能谈得上巩固。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加大语言文字的训练力度,把学到的语言文字和理解方法在运用中得到再认识,再巩固。电脑多媒体在这一层次的导用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如鱼得水,老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丰富的阅读资料,有梯度的题库,同时配有智能评价体系。不仅要切实完成教材安排的运用语言的任务,而且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适当拓宽和延伸。这样可以满足学舌感的不同兴趣、水平,有效地解决“吃饱了”和“吃不饱”的问题。
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品质,学生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关键词]声乐教育;心理学;运用
一、声乐心理学概述
声乐艺术是独特的,其特殊之处在于这门艺术不仅需要演唱者掌握理性的知识,更需要的是对感性知识的融入与灌输,只有这二者合璧,才能让优美动听的音乐里饱含着演唱者的情感。通俗意义上来讲,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技能和技巧都是声乐教育的基础,是理性层面的,学生通过勤苦练习都可获得,而作为教师,在教授声乐时更应该注重学生情感上、心理上的知识传授,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认可声乐学习,并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到声乐艺术创造和发扬中去。声乐心理学是对学生在学习或表演时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了解学生在进行学习声乐时所呈现的态度、语言、行为,分析出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以此给予学生更专业的心理指导。[1]同时,通过对学生声乐心理的分析,也能够让教师更全面地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吸收更全面的音乐基础素养,不断完善自身的音乐教育系统,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对于每一位声乐学习者来说,学好声乐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的意义不亚于演唱基础功底的锤炼,通过对心理学的学习,给他们足够的勇气接纳声乐,向观众展示自己的演唱成果,并以不断深入研究声乐艺术为长远目标。
二、心理学在声乐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缘起
(一)声乐活动与心理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声乐表演讲究的是演唱者身与心的合二为一,所谓身,指的是在演唱时运用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如嘴、舌、喉等发声器官,以及对腹腔的运用,演唱者通过利用身体的各种器官调节气息,产生高低、快慢、抑扬的声音变化,让声音拥有不同的节奏和频率,形成优美的音乐。而所谓心,则指的是演唱者的心理变化,在演唱时,其内心情绪、感官的波动会对演唱者的身体器官的调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声乐作品的呈现效果。因此,可以说演唱者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声乐演唱的发挥,在进行声乐教学时,教师必然要考虑到学生声乐心理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在表演的关键时刻自我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将自身的演唱优势发挥出来。
(二)声乐心理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意义
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交叉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不同领域知识的认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互也产生了实质性的突破,特别是与心理学的融合,声乐心理学就是声乐教育与心理学教育交融产生的结果。在各地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指导也逐渐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其主要表现在声乐心理学课程的设置上,根据课标要求,学校开设声乐心理学课程,旨在通过良好的心理指导,让学生从心理活动中提升对声乐教育的认识,并从中挖掘自己对声乐教学的潜力。[2]激发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和对声乐表演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声乐课堂的主人,以此来实现学生在音乐艺术领域的不断成长,促进我国声乐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声乐艺术不断创新的目的。
(三)声乐心理学的发展是声乐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人才建设是我国百年建设大计,是我国兴旺发展的根本,也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声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全方位的,要求既要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出色展现出声乐演唱作品,又要拥有综合性专业素养,不仅要拥有声乐演唱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对音乐其他领域,乃至其他艺术领域的知识有所涉猎,这样才能将演唱者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声乐演唱中,推动声乐艺术的创新和创造。[3]而对于声乐演唱的学生来说,求学过程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培养全面性的专业人才,就必须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和艰苦,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完成求知过程中一次次的挑战,成长为真正符合需求的人才。因此,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升他们对困难的心理承受力,增强他们对声乐艺术的信心,促进他们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
三、心理学在声乐教育中运用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指引
声乐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学生求学的阶段,学生的主要交流对象就是教师和其他同学,而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指引。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别,这种差别包括学习成绩的差别、性格的差别等,例如,对于班级中较为活泼外向的学生,他们富有较强的表现欲,对于此种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作品的磨炼中去,通过演唱实践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纠正,以提高他们的声乐表演水平。而对于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于对外表达的学生,他们在进行演唱时往往会畏手畏脚,无法放开自己去演唱,对于此类学生就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与他们进行沟通,开导他们,让他们勇敢正视自己,促进他们与外部演唱的进一步接洽,鼓励他们勇敢地走出去,走向舞台,面向观众,勇敢地演唱自己的音乐。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观所有学生,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作为学生心理活动摹写的突破点,进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二)加强声乐指导教师的心理素质培养
在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极大,特别是对于刚入门的学生,他们往往会不刻意地模仿教师的言语、动作,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水平。一方面,艺术类教学更偏重于小班教学或一对一教学,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教师,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来说,教师必须具备足够专业的知识储备,为学生提供源源不尽的音乐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知识之外的综合文化素养,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艺术成分,为学生日后的音乐创作提供养料。而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有所了解,要对声乐心理学知识进行掌握,要从心理上热爱声乐教育事业,要对学生有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以此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对声乐知识的吸收。
(三)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良好发展环境
无论是传统教学课堂还是声乐课堂,学生都是作为教学实施的主体而存在的,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升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热爱学习的兴趣。声乐教学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不同分割的学习作品、形式各异的教学模式等,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和潜力挖掘到最大化,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应对烦琐的声乐基本功练习。同样,对于教师而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让教师的角色分工更明确,即全心全意为了学生发展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这样既突出了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又让教育的目的更准确、更鲜明,也相应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从而以更轻松的心态去与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四)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就教育的参与主体而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优秀的教师能够创造良好的师生沟通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与成长中来,师生之间互相参与、互相鼓励,共同朝着学习目标努力。首先,教师需要丰富与学生沟通的技巧,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同身受,增加对教师的理解与信任,这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其次,教师还需要从心理建设层面加强对学生的影响,帮助学生克服声乐学习中的诸多困难,并积极创造教学情境,为学生未来表演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模拟练习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与教师沟通完善自身的演唱技巧。最后,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品格,引导学生成为对社会建设有用的人才。
结语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审美认知及艺术鉴赏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声乐表演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在不断发展的声乐表演教育中,要理清演唱者与观众的喜好,就必须从心理活动出发,研究他们的思想、行为等多种活动,以此为基础对声乐表演进行整合、创新、提高。
注释:
[1]黄博.分析声乐心理学在声乐教育中的运用[J].艺术评鉴,2018(11):25—27.
关键词:歌唱心理学感觉注意
声乐心理问题,在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早已有专家论述。但诸多声乐教育家并不满足生理教学法,分别开始利用物理学中的声学、力学和心理学,进行声乐教学。
当西洋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绝大部分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都以生理教学为主要手段。在浩如烟海的声乐专著中,很少提到心理素质对歌唱技能技巧和情感的支配作用。直到近些年来,才有声乐心理的专著和论文。
在下文中,我们具体地探讨一下歌唱发声心理活动的方法,因为它对于声乐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感觉”是歌唱发声过程的初级阶段
心理学指出:“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叫做感觉。”
1.歌唱听觉
对于歌唱者来说,必须具备对乐音敏锐地感受和分辨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来提高的。
人的听觉,主要接受外界声音的信息。但对演唱者来说,运用自己的“内听觉”去监听、调整歌唱器官的发生动作,向平衡状态完善。只是歌唱者与听众在听觉效果上有不同的差别:歌唱者的主观听觉,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体外空间的音响效果上,而应该更多地注意体内共鸣腔体里产生的音响效果。这正是强调“内听觉”的意义。
歌唱者与听众,在听觉上存在着主、客观的矛盾。特别在高音区,歌唱者感觉在头腔的共鸣空间中只有一个很小的共鸣点在振动,听众听到的却是很响、很大的明亮的头声。歌唱者感到头腔里更多的是较暗的音色包围着明亮的、集中的小共鸣点,听众却听不到空和暗的音色成分。歌唱者在学唱的过程中,不仅要懂得这种声音音色的主客观差别,还要尽快地适应主客观的矛盾状态,去掌握主动调节、控制共鸣音响的心理技巧。
2.歌唱视觉
有人把音阶与颜色联系起来,虽然有些玄妙,但不可否认是有一定道理的。贝多芬认为b小调是黑色的;斯克里亚宾认为c小调是蓝色的,G调与D调是黄色的。这就是音乐家对调性的视觉反映。
歌唱家对歌声也具有视觉反映,在演唱时,歌唱家的眼里有景与物的视象。在发声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声音明亮、透明、暗淡、苍老等这些都是视觉感受。当欣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时,仿佛也看到了“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这幅迷人的画面。演唱者一旦产生了视觉的内心视象,就调控了演唱的情绪和情感。视觉的内心视象调控着情绪和情感,而情绪和情感又调控着歌声的规律,这就是视觉对歌唱与发声的调控作用。
二、“注意”在声乐学习中的意义
在声乐学习中,“注意”对于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指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此,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些事物。”“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人在注意什么的时候,就在感知、思考或想象着什么。歌唱发声时,要将这些综合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不断培养有意注意,克服注意的分散。就可以使歌唱的技巧变成长久而稳定的习惯,使有意注意变为下意识的无意注意了。
“注意”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注意的分配与转移。在声乐初期学习过程中,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注意的单一性。当老师提醒学生需要在发声时保持“高位置、深呼吸”的感觉时,学生往往只能照顾到一个方面:顾了位置,忘了呼吸;顾了呼吸,忘了位置。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往往是由于不懂和不会运用注意的分配与转移的心理方法。
三、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声乐表演心理素质除具有先天素质外,更主要的是集中在后天培养的素质方面。
1.歌唱欲望与歌唱环境的培养
歌唱欲望首先来自兴趣和爱好,在此基础上的强烈歌唱欲望和表现欲望,才会促使歌唱家热爱这门艺术,产生真挚的情感。一个人在唱歌前,要自我激发歌唱欲望。这一过程看来很短,只是歌唱前的准备阶段,但它需要平时的反复练习和着力培养。歌唱欲望的培养和形成,兴趣爱好是基础,正确科学的技巧训练是关键,稳定协调的心理素质,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
所谓歌唱环境的培养,主要指通过平时的注意和训练,使其习惯于在各种环境和场合中进行表演的能力。凡优秀歌唱者的表演才能,都是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起来的。随着实践经验的日积月累、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歌唱者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了信心。当然,所有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均须建立在发声器官的良好训练和演唱技巧较为完善的基础之上。“艺高人胆大”,它同样会给我们带来诸多有益的启迪和帮助。
2.歌唱的激情与表现的控制协调能力的培养
歌唱表演的激情,也就是演唱者的激情与灵感对作品的重新诠释。这种热情与创造来自歌唱者强烈的创造意识。这种创造意识,使每一次演唱,都能重新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更为丰富的内涵,使听众获得新的感受,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演唱者一方面要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听众的情感,另一方面又能控制自己的创造热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歌唱者的心理状态主要在两个方面对歌唱表演产生影响:即训练心理状态和演出心理状态。克服不良心理状态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第一,过硬的技术和技能;第二,有效的实践锻炼和积累经验;第三,解脱自我,消除自卑和患得患失思想,排除杂念。只要能够做到上述三点,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将获得令人满意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2]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3]邹长海.歌唱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关键词:声乐学习;心理调控
一、心理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和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心理活动调控过程的训练。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如果没有演唱者充分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再好的演唱技能也难以发挥。所以,歌唱的学习不能仅仅重视练习人体发声器官的机理作用,还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二、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声乐学习中,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不仅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大,反而丢失了本来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其实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声乐学生一般会有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几个问题。
1、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先决条件,学习声乐也是这样。许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声乐就是简单的唱唱歌、就是唱几个高音、就是把声音唱大、颤音就是颤抖的声音等。这样一些对学习声乐不够重视或者存在严重误区的认识会对声乐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唱高音,只要练声就尽量往高里拔,以牺牲嗓子的代价换来几个没有质量的高音还以为自己在进步。在没有良好气息基础的前提下,盲目喊唱高音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导致声带充血、水肿,重则造成小结、息肉甚至丧失唱歌的能力。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模仿一些歌唱家的声音,以为声音唱得越大越好,不顾自己的嗓音条件压着喉头把声音撑得很大,结果造成嗓子疼痛,上高音困难。
2、自信心不足
建立声乐学习的自信心,是声乐学习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对声乐学生而言,自信的歌唱尤其重要。一般说来,人的嗓音都比较正常,特别差的只是极个别。在正式学习声乐之前,一般人都不会感到发声的困难,而一旦开始接受正规的歌唱发声训练,就有了声乐老师的种种发声规范,于是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以前很好的嗓子仿佛一下子消失了,甚至以前能唱的高音现在唱不上去了,从而丧失了学习声乐的信心。
3、学习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声乐的人应该说或多或少地对声乐有些兴趣。但是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也时有反复,本来上一次已经掌握的东西下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感觉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一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学起来没什么意思,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不明确,片面追求发声技巧,学了几年还是没有在歌唱修养上有多大提高,只是学成了一名“歌匠”,最后终于渐渐失去了兴趣。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声乐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学习就想注意到这里又注意到那里,既要注意气息又要注意声音位置,既要注意口腔打开又要注意下巴放松,结果却事与愿违,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方面都没有做好。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机能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个生理部位去训练,生理机能的增强就得不到巩固,即是声乐学习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意志力不强
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歌唱学习过程的意志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歌唱困难,力争取得较好声乐学习效果的心理过程。声乐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高音总是唱不上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步甚至感觉到退步,或者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总是体会不到或者做不到等等。倘若没有较好的意志力,声乐学习极有可能半道而终。
三、声乐学习中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
1、加强对声乐学习理论的认识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决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所以说学习歌唱应该注意感情的表达和技巧的学习并重,但最重要的是还是表达感情的能力,提高歌唱的修养。诚然,高超的技巧也可以为感情的表达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但是永远不要成为一个只懂得一点歌唱技巧的“歌匠”。
2、因人而异,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心
虽然大部分人都有较好的歌唱条件,但并不是说每个人的嗓子都完全一样,相反有很大的差别。从生理上讲,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声音的听觉敏感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尽管人人都有一副好嗓子(所有婴儿都会大声地啼哭),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别,在后天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声习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声音特点。比如:生长在大山的人习惯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无拘无束,通常都有着高亢明亮的自然音色;相反地,在城市长大的人往往具有纤细、柔和的特点。所以学习声乐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着别人学习,别人唱什么自己就要唱什么,在选择练声曲和歌唱曲时要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和喜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声乐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和开发自己的嗓音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歌曲进行练唱,即使是我们所说的“小歌”(技巧难度较小的歌曲)也要一丝不苟地唱好,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发声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要改正发不好的发声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多把自己演唱得好的作品演唱给别人听,多上正式舞台演唱,以建立自己的演唱自信心。
3、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注意有指向性、集中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能指向和集中于少数对象,这些少数对象就能够被清楚地意识到,而其它同时作用的事物,则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得比较模糊。因此,声乐学生不必也不能把声乐学习所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做好,要在一定时间内加强对某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并加以巩固。比如气息训练,初学时就要训练较长一段时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倍功半。
学习声乐中的注意也要保持一个合适的度。教学实践中发现,当老师提出学生的某个发声器官不正确时,一些声乐学习者过分地注意这一器官,反而使用该器官因紧张而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歌唱的发声。
4、坚定信念,增强意志力
歌唱是肌肉、意志、生理与心理的协调运动,人的意志正是使口、唇、舌、齿、咽、腭、肺以及全身各个部位协调运动,于是产生美妙的声音。歌唱意志行动自始自终表现在歌唱与发声的全过程,只要有歌唱或发声,就会有意志伴随。意志是声乐学习者的心理动力,即是意识的能动性、积极性的表现。人的意志力是他不同于其它人的个性特征。
一个声乐学习者即使有多么好的声音条件,也会在成长的过程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没有较强的意志力,那么一定会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声乐学习者必须要坚定信念,克服学习过程的种种困难,才能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情感,感动听众,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美]JohnBohn.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声乐学习 心理调控 解决办法
一、心理调控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在整个声乐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浅谈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心理因素出现的问题最为复杂和广泛,能否在声乐学习中运用声乐心理学是声乐学习成败的关键。各种心理状态对声乐学习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如果歌唱者心理状态调节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声乐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心理因素的运用与培养在声乐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感觉艺术。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声乐教学中,我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声乐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非但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太大,反而丢失了原本自己天生具有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经过多年的声乐教学,我认为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兴趣不浓。
不管做什么事情,兴趣是人向前的动力,学习声乐也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声乐的人要从心底里对声乐感兴趣。但是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一下子成为歌唱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有时也有反复,本来上一次已经掌握的东西下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感觉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一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学起来没什么意思,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兴趣,当然也学不好声乐。
(二)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始学习声乐的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学习就想注意到这里又注意到那里,既要注意气息又要注意声音位置,既要注意口腔打开又要注意下巴放松,结果却事与愿违,什么都没有做好,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机能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生理部位去训练,生理机能的增强就得不到巩固,声乐学习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决定条件,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很多歌者不能正确认识声乐学习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总想找到捷径,不去苦练基本功,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盲目拔高,结果一事无成。声乐基础训练非常重要,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高难度的发声技巧都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的。只有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进行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很多学习声乐的同学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盲目攀比,有的歌唱者不顾现实状况,唱力所不能及的作品或者盲目追求音高和音量,这样都是不可取的。
(四)自信心不足。
建立声乐学习的自信心,是声乐学习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特别对刚开始学习声乐的人而言,自信地歌唱尤其重要,声乐学习是一个不自然到自然的过程。一般来说,人的嗓音条件都比较正常,特别差的只是极个别。所以一定要建立学习声乐的自信心。
(五)意志力不强。
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歌唱学习过程的意志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歌唱中的困难,力争取得较好声乐学习效果的心理过程。声乐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高音总是唱不上去,气息总是不够用而且太僵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力,倘若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没有较好的意志力,声乐学习极有可能半道而终。
三、声乐学习中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
(一)加强对声乐学习情感的认识。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一门歌唱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感情的表达和技巧的学习并重,但最重要的还是表达感情的能力,提高我们在声乐情感方面的修养。
(二)因人而异,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心。
我认为,既然选择了声乐专业,就要热爱这个事业,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声乐学习中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的人,都是无比热爱自己的事业,且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事业。声乐的学习也需要这样,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获得歌唱的灵感和进步。只有专心投入和忘我练习,在舞台上才会达到自信而忘我的境界,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内涵。
声乐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和开发自己的嗓音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歌曲进行练唱,即使是我们所说的“技巧难度较小的歌曲”,也要一丝不苟地唱好,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不要老觉得“小歌”没有技术含量,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发声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要改正不好的发声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多把自己演唱得好的作品演唱给别人听,多听取别人的建议,不要总是一个人在琴房唱,要多参加演出实践,以建立自己的演唱自信心。
(三)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注意力对声乐学习有着巨大的意义,注意力能使歌唱者在声乐学习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练习。无论是在声乐课上还是在演出演唱中,都要达到忘我的境界,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消除外界的一切干扰。只有注意力集中了才不会错过声乐课上的每个细节,老师强调的每句话往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声乐课上时时刻刻都要集中注意力,这样声乐技巧和声乐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四)坚定信念,知己知彼,增强意志力。
在声乐学习中要多听、多看、多想、多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盲目自信更不盲目自卑。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以后要学会分析声音,无论声乐比赛中还是平常的声乐学习中,都存在竞争。要学会辨别自己和别人的优点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不要“闭门造车”,这样在比赛和学习中就会心里有底,也有利于取得优异的成绩,更有利于声乐的学习。
具备了声乐演唱水平,就要多参加舞台实践,随着实践经验的日积月累,才能驾驭舞台,在舞台上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才能建立自信。歌唱艺术是面向观众的艺术,凡优秀歌唱者的表演才能,都是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起来的。
四、结语
一个声乐学习者即使有多么好的声音条件,也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歌唱者的主观意识对声乐学习与演唱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对心理因素的调控,通过老师的引导培养和歌唱者自身的调控,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要有有较强的意志力,这对声乐学习与演唱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一定要坚定信念,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用自己的声音去表达歌曲的情感,感动听众,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美]John Bohn.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关键词】美声唱法;通俗唱法;联系
一、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起源
(一)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1984)认为:美声唱法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意大利文中称美声唱法为Bel canto。以音色优美,富于变化;声部区分严格,重视音区的和谐统一;发声方法科学,音量的可塑性大;气声一致,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为其特点。这种演唱风格对全世界有很大影响。现在所说的美声唱法是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演唱风格。
(二)张蕾《歌唱的钥匙》(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认为:通俗唱法,又称流行唱法。流行演唱发展至今,虽然早已烙上了都市化的印记,但是它的源头却来自一种极为原始的黑人民间演唱形式――布鲁斯(Blues),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布鲁斯那粗声粗气的演唱为流行演唱提供了样板之后,以后的一百多年中,流行演唱好似音乐的旷野中一匹脱缰的野马,四处狂奔,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它的痕迹。通俗唱法的特点是声音自然,近似说话,中声区使用真声,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很少使用共鸣,故音量较小。演唱时必须借助电声扩音器,演出形式以独唱为主,常配以舞蹈动作、追求声音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实。
二、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特点和演唱风格
(一)王如湘《跟我学唱歌――美声唱法卷》(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书中认为:美声唱法坚持声部分类、声区统一、声音连贯、母音统一、吐字清晰,以及良好的呼吸支持、充分打开的喉咙、面罩共鸣等原则。
(二)徐竞存《跟我学唱歌――通俗唱法卷》(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书中认为:通俗唱法起源于美国黑人的蓝调音乐,形成于电声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有着自己的审美标准。演唱要求质朴动人,以“歌为心声”,具有天然去雕饰的本色。唱法上力求有意识地把下意识的东西找到,保持一种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和人的最本质的东西,摆脱歌唱以外的一切束缚。
(三)张重辉《声乐基础通用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书中认为:美声唱法应该为平易朴素的演唱风格。
(四)潘乃宪《圆你歌星梦――现代通俗歌曲唱法探秘》(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书中认为:通俗唱法的演唱风格为说唱风格、音乐剧风格、民谣风格、中国民族流行风格、爵士风格、乡村风格等等。
三、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个性与共性
(一)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77)认为: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情感表现方式的不同,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水土的原因,有语言的原因,也有民族历史的原因。
(二)尤静波 《流行歌手成功指南》(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认为:流行歌曲声音进行的线路不管是中音区、低音区或是高音区,唱出的歌声要保持相对的统一。
(三)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认为:美声唱法强调共鸣与音质,演唱偏于唱“声”,注重发声的科学性。通俗唱法住重直与平,发声自然,崇尚口语化,对声音考究偏于“情”。这两种唱法的相似之处在于要求歌者有良好的乐感和表达能力。
四、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日益增加,观众审美需求多元化,对声乐艺术也更加挑剔。由于人们的审美情趣不尽相同,有人喜欢美声,有人喜欢民族,还有很多人喜欢通俗,然而艺术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传扬,在“解放思想”的呼声中,人们的思维不再是单一的模式,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也更加广泛了,单一的唱法使人疲倦,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很难迎合时代的步伐,那么就需要创新了。在这种背景下,唱法跨界现象应运而生。歌唱家马子岳说:“现在不是有种提法,叫通俗歌曲艺术化,美声唱法通俗化,民通唱法的出现就是这种提法的一个实现,或许观众接受起来更容易,我觉得这是好事。”由此看来,唱法跨界的流行已经悄悄兴起,而且正以蓬勃的姿态发展着。“美声唱法”在以后传入我国,近百年来,“美声唱法”直接导致了我国现代声乐艺术体系的形成。“美声唱法”的歌唱技巧及其发声方法的科学性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广泛认同。而“通俗唱法”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长久地受到冷落,乃至于一度被禁锢,但是其发展之快另人咋舌,短短几十年便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形成了中国声乐“三足鼎立”之势。类比之下,通俗音乐在我国的传播时间相对较晚,而且至今为止它没有自己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同时从事通俗音乐教学的专业老师少之又少,但这些瓶颈并没有阻挡住通俗音乐的星火燎原之势。青少年对通俗音乐的痴迷,对通俗歌星的追捧何止“痴狂”二字能够承载?据此,笔者尝试通过研究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看能否通过它们之间的融合,通过这一委婉的方式促使“美声唱法”能在我国被更多人所接受,所学习,所喜欢;而使“通俗唱法”在被我国这么多人喜爱的同时,变的更加的规范和科学。这将有利于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1984.
[2]张蕾《歌唱的钥匙》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3]王如湘《跟我学唱歌――美声唱法卷》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4]徐竞存《跟我学唱歌――通俗唱法卷》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5]张重辉《声乐基础通用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6]潘乃宪《圆你歌星梦――现代通俗歌曲唱法探秘》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7]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77.
关键词:儿童;声乐;心理;实践
一、 儿童声乐心理
(一)儿童声乐
儿童声乐简称童声,是指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年龄在3到12岁左右且未变声的儿童的一种演唱形式。声乐是一种人声演唱艺术,通常分为原声态、民族、美声、流行四种唱法。笔者认为童声也是声乐演唱形式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音乐、美术、体育在小学生培养方案中占重要的地位。学校、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儿童声乐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儿童声乐心理
儿童声乐心理是指儿童在声乐演中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三个过程。根据年龄阶段划分不同的心理特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保障。不强壮,缺乏耐力,容易疲惫;认知能力低,不易觉察事物之间的联系,注意范围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思维跳跃性强,情绪起伏大等诸多心理特征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声乐演唱的质量。笔者把声乐演唱中的儿童心理特征称为儿童声乐心理。
二、 常见的儿童声乐心理阶段
笔者根据自身的声乐教学经验,把儿童声乐心理分为未接触声乐前、声乐课堂中、声乐实践表演中、声乐实践后四个心理阶段。
(一)未接触声乐前的心理
未接触过声乐的儿童对“声乐”概念是陌生的,对音准、节奏等概念的认识是模糊的。诸多家长以及孩子认为声乐就是卡拉OK式的演唱,以开心为主,形式比较随心所欲。一旦专业的学习声乐,就失去自我表现的欲望,主要体现在害羞、不自信等一些列的心理,然而很期待得到专业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二)声乐课堂中的心理
课堂是学生学习声乐的主要途径。课堂形式可分为一对一、一对多教学;还可分为理论性、实践性教学。儿童的心理变化对声乐课堂的学习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表现得自然、轻松、愉快,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就高;相反,表现得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偏低。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儿童缺乏耐力,不易于长时间专注某件事;情绪变化快,主见性极弱;想法奇异,好动好说;喜欢玩游戏规则,好胜心特强等诸多的心理活动。在课堂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变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枯燥、效率低,不利于教师的授道传业,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贮存,甚至会引起学生厌学、旷课等诸多情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相对活跃、收缩弹性好、效率高,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深入的了解,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教学计划,学生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三)声乐实践表演中的心理
声乐实践与声乐课堂是紧密联系的。声乐课堂是声乐实践的基础,声乐实践是声乐课堂的第一次飞跃。爱表现是儿童的一个共同特征。在声乐课堂上,建立初步的音高、节奏概念是树立儿童自信歌唱的重要前提;积累并能唱好声乐作品是儿童敢于表现的有力支撑;父母、同学等亲朋好友成为自己的观众,是儿童爱表现的原因之一。声乐实践表演中,儿童表现出开心、忘我的形象,但是,表演前的紧张是少不了,这种紧张主要表现在肢体语言以及提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台下的观众多不多?什么时候到我表演?我化的妆好不好看?我忘词了怎么办等等,这充分折射出学生在自我注意力转移。真正上台表演时,这种释压的过程没那么紧张,反而表演出色。这里不排除部分性格内向的儿童在众多人面前不敢表演,十分怯场。
(四)声乐实践后的心理
声乐实践后与声乐表演时的心理活动差异很大。声乐表演时的心情是紧张与期待共存。声乐实践后的心情很轻松,神态、动作等都随着心理的释压而变的自然。声乐实践后的心理分有两种:第一,表演成功者心情愉悦,内心放松,期待得到肯定与赞杨。第二,表演失败者心情槽糕,内心难过,害怕周边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往往后者的失败会给其带来自卑感,这种心理变化需要时间来治疗,主要自我调节为主,在调节过程中需要家长、老师的协助。不管是表演成功还是失败,这是儿童学习声乐的必经过程,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确的引导自己在学习声乐道路上不断地前进。只有从学习到实践,失败到成功再实践中得到自我的升华。这样童声学习阶段就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如何将儿童声乐实现课堂与实践的相结合
儿童声乐是一门需要众多声乐教育者去探讨的艺术。儿童是社会建设的接班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必须重视儿童教育的全面发展。理解能力弱是儿童学习声乐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儿童自身要加强学习,由于正处于基础文化知识学习阶段,知识贮备量不大,人生阅历不多等都限制了其在声乐课堂上的领悟能力,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基础文化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会提高他们在声乐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第二,家长、教师的共同努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孩子的一举一动。家长必须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在课堂上教三分理论知识,还得靠自己七分的努力。结合儿童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丢掉满堂灌,学会随机应变,因材施教。身为教育者,必须多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儿童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还不能真正的理解成功与失败的真正含义。单纯是他们的共性,为了避免伤害到他们的心理发育,笔者建议多以鼓励教学为主。课堂上的学习是理论知识与技巧的磨合,声乐课堂与实践表演接轨是必然的趋势。从实践中检验课堂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理论与实践不断的结合,总结正确的儿童声乐教学方法。声乐实践可以反作用声乐课堂,任何真理都是从实践中检验出来的,总结好经验再运用到教学,儿童声乐就会得到第二次质的飞跃。
四、 小结
儿童声乐心理是一门声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在儿童声乐教育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掌握好儿童声乐心理学对于儿童声乐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不管是未接触声乐前、声乐课堂中、还是声乐实践表演中、声乐实践后,儿童的心理变化将是声乐教育者的一个教育难题,只有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声乐教育才会踏上新的台阶。祖国未来的声乐道路才会有更优秀的接班人。因此,作好充足的声乐心理学知识贮备,是一位儿童声乐教育者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