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会议主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央政法委决定2006年对全体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促进政法干警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治本之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当前检察机关的一件大事。我个人认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旨在全面提高检察干警政治素质、队伍素质、业务素质,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的重要举措。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就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人们的一种观念、认识和信念,或价值观。司法理念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权实际运作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因此,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司法理念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检察权是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每一种检察制度都蕴含着一种司法理念,司法理念通过检察制度得以具体的体现,并在这种制度的实际运作中得到贯彻。其次,每一位检察人员在行使检察权中,都会按自己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对检察制度和诉讼制度的理解、对法律的本质、社会的观念甚至对人性善恶的理解,通过行使检察权来表现出他们的司法理念。再次,司法理念在社会上的推行或拥戴的程度可以直接表现为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的内涵、大小和强弱,从而关系到全社会守法、护法、爱法的程度,影响到国家的法治化的进程和检察改革的成败。因此,司法理念已深深地熔入检察制度之内,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司法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检察制度。而有什么样的检察制度,也会引导人们形成什么样的司法理念。下面我想谈一下对公平正义的粗浅的理解。在百姓的眼里,检察官是国家和法律的化身,是国家检察权的行使者是社会正义和社会良知的象征。检察官要不负人民的期望、不辱法律的使命,就必须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法律专业知识深厚的、司法技能娴熟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和较娴熟的业务能力。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法制化的进程,需要建立相应的检察制度来作保障,同时还要求检察人员必须具备现代司法理念,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就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检察官要树立公正的理念才能够保证其所行使的职权不失公正性。因此,公正的理念应当成为每一位检察官进行行使检察权的精神和灵魂。检察干警应当牢固树立 "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宗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永恒的价值追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执法为民,服务社会,执法人员要学会善于和正确运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努力做到及时化解矛盾、息讼宁人,努力减少和消除社会对抗,促进社会稳定,以公平促和谐,以稳定促和谐。如何做到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基础,所以说检察官在办理案件活动中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如果法律的平等原则不能遵守,则法律将形同虚设,其应有的公平和正义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实现。如果检察官在行使检察权中具有超越法定职权的权力,就很有可能在正义的幌子下从事非法的行使检察权活动。所以检察官在办理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运用实体法作出公正的处理。在严格遵守实体法的同时也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法办事,检察机关按照诉讼程序办理案件,本身就是实现法的公正价值的要求,同时严格遵守程序才能保障行使检察权的公正。只有按照公正的程序行使检察权,才能实现行使检察权的公正和程序的正义。但不可忽视的是,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现象,在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些干警的执法理念不正确。所以,非常有必要从端正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入手,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教育,让大家真正弄明白、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
因此,我们每一名检察干警要珍惜这个机会,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现代的执法理念,扎实地履行好权利与义务,把检察职能落到实处,经得起党和人民的检验。
[摘要]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到当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用的世界观、方法论来研究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变化,分析当代资本主义重大变化的实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科学预测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检验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任务。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变化、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趋势
在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研究中,国内许多学者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认清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同时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对其发展的趋势作出了预测。
有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方面的变化主要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发生深刻变化,集中表现为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随着生产发展和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方国家的社会面貌和国民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改善和提高,进入了以高消费为突出特征的所谓“富裕社会”。当达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规模宏大,范围广泛。即这次科技革命涉及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第二,智力革命。电子计算机能部分代替人脑的工作。第三,高速化,网络化,信息化。第四,科研、技术、生产一体化。现代科技进步改造、丰富和优化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在劳动工具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划时代的新型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如电子计算机、机器人、核能、人造卫星等等;在劳动对象方面,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提高了劳动对象的质量,加快了劳动对象的生产,从而推动着新兴产业和原有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劳动者方面,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及应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脑力劳动日益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新的科学技术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现代化。改变着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加速着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进程。但是,在物质文明不断加强的同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金融危机周期性的不断发生,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资本主义社会极大的打击,证明西方国家一再鼓吹的新自由主义是彻底失败的。
在生产关系方面,资本主义的变化主要是所有制的变化:其一,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的制度形式日益多样。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越来越依赖个人所有制以外的制度形式来实现自己。此外,国有制、合作制等非个人所有制形式的发展,使当代西方国家的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个人所有权的制度形式在多样化过程中增强了灵活性、适应性和组合协调性。其二,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下降。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在当代西方国家仍然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形式之一。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是一种以股份制和法人所有制为主,配之以个人所有制、国有制和合作制等其他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的结构。其三,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属性增强。在股份制、法人制、国有制和合作制等所有制形式下,资本由分散而至集中,在此过程中,资本的社会属性则得到相应强化。这表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其形式是可以多变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张力,因此,对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的长期性要有充分的估计,不能简单化。
在民主政治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形式民主的完善与政治冷漠、民主危机和民主迷信同时出现;西方国家政党的数量剧增,政党政治法制化程度大大提高,政党政策日益趋同,政党制度面临着利益集团、媒体等因素的挑战;西方国家全面介入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议会权力和地位衰落,行政权力扩大,司法功能向政治领域延伸;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输出的战略越发明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方面的这些变化,表明民主政治制度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关键词】主题班会;德育;生活化
一、一节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影响
2008年桂林市开展主题为“抗震救灾精神”中小学主题班(团、队)会比赛,笔者组织本校08-5班学生开展此次主题班会,班会题目叫“抗震救灾精神在我心”。班会的过程是:
1、观看学生自己在网上找出来的关于抗震救灾的视频
2、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表演
切入点1:灾区学生被困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坚强。
切入点2:灾区学生在救灾现场表现出来的勇敢、自强不息、敢于抗争的大无畏气概。
切入点3:各地年轻人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巨大凝聚力、向心力和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学校德育教育需要生活化
通过这次活动,笔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能是单纯的说教。心灵的净化,不是煽情的演戏、虚伪的眼泪可以做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纯净的地方,只有真诚,才能涤荡虚伪的厚尘、功利的得失心,让每一个人深有感悟,让心灵中的纯净之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成性的活动,它的存在必须以日常生活为前提。生活既是学生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道德践行的土壤。离开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生命的尊重。德育并不是学生敬而远之或高不可攀外在的东西,而是寻求个人成长优良环境的内在的、自觉的需要和保障,可以是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分析,人的品德形成和完善过程也是人在一个社会里合理合法地逐步满足长期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过程。
三、学生表现自己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
主要是唱歌和朗诵以及发表感想。
四、教师总结
抗震救灾精神不是一句空话。首先,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同时,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向心力以及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
汶川地震发生后,曾经饱受诟病的80后、90后年轻人表现出了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他们活跃在救灾、捐助等现场,表现突出,让人眼前一亮。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在灾区的这些我们认为是“草莓一族”的年轻人,却让我们看到了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我们同样是90后的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这样的精神吗?不少老师有着这样的担心。而事实是一开始学生确实觉得抗震救灾精神确实非常值得学习,但与自己的生活似乎距离有些远。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图书、报纸、网络搜索资料,积攒主题班会的素材,并找到三个切入点通过场景表演来展示他们所理解的抗震救灾精神。
开完主题班会后,学生们说,他们自己也曾献血,也曾捐款捐物,当时想的是自己也为灾区出一点力,没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他们发现,以往那些在他们看来让人敬畏的“精神”,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他们认识到勇敢、坚强这些精神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人只要有心就能够做到的行动。而这些行动,也并不是在抗震救灾的时候才能做到。在现阶段,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就能时时刻刻学习、展示这样的品格。
以往的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社会道德规范、思想政治理论等的知识性传授,忽视学生思想和个性发展的状况,定位普遍“高、大、空、远”,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和个人需要,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同时,德育目标又缺乏层次性,基本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德育内容以社会为本位,过于空泛,学生难有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认同。在个人主体意识日益高涨的现代社会,只有自下而上的、从学生个人本位需要出发的德育,才容易成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主动的道德认同、价值选择、情感体验和行为追求,成为其当前和今后生活的基本内容,这也是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生活,是德育的“根”, 教育者如能以生活琐事为契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学生就能更好地健康成长,德育教育也就落到了实处。大千世界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它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凡、琐碎和世俗,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却泛化地存在于其中,人们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探寻和感悟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孕育着某种精神品格,能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领悟真善美,培养健康人格。在培养人的教育上,以关注内在的、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促进其形成合理合法的行为的德育,才是体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个教育本质的德育。道德是个人自身发展完善需求的产物,德育是人自我完善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实质是追求和促进人的德性自由发展,实现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人类最高价值。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就是要尊重人的德行修养的选择权,尊重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尊重人对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的自由选择权,真正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是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把为别人、为社会的教育变成是自己追求人格完善促进社会美满的教育,这才能充分实现德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学校德育生活化,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它让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真实,回归学生自我。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探索生命的奥秘、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它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学生不同与成人、不同于英雄人物、不同于历史文化人物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把学生看着是独立的人、完整的人、社会的人,是成长于社会生活中的有生命价值、有独特人格的个体。它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这是目前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编著,《现代教育理论热点透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2版
2、陈坤华、彭拥军主编,《现代教育学》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第1版
“玫瑰花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在乌克兰担任校长时,曾经碰到过这么一件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的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的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望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式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的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我换位思考过,如果是我,这个小女孩一定免不了一顿严厉的批评。而我也全然不会知道小女孩那个美丽的初衷。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提醒着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应该善待学生的错误行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世界懵懵懂懂的孩子。他们以眼中的世界赋予他们的种种认识,凭着自己的感觉做着自己想做的事。由于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对事物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做出一些“出轨”的事情。而往往在很多时候,孩子的初衷是那么得纯真与美好。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应该先多问一个为什么?善于肯定与激扬学生思想中的“金子”,对他幼稚的行为进行诚恳的引拨。在工作中多一份宽容与理解,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来得更加的美好。举例体罚。我们需要冷静,心平气和的处理问题。
“具体有效的措施—处理问题的法宝”
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们肯定能发现许多的问题。
例如:班级的纪律问题。纪律良好,秩序井然,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反思:早读,午休,自修课的纪律等等。
例如:差生问题: 戴培伦 1、宣言 2、沟通
印 鹏 1、冷处理
例如:卫生问题: 1、明确责任
2、加强监督
3、增强意识
班级的管理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抓反复、反复抓”
班主任工作更要有颗恒心,班集体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
够完成,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比如:要转化一名差生,更要有
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差生有动荡性的心理特征,其通病就是在前进
开学前,当得知学校拟定的14位高一班主任人选中有9位不愿意接受工作后,我主动申请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因为高尚,而是对这几年行政工作缺乏成就感的逃离,希望可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成人成已,满足自己不想堕落和过于消极的需要。
还没开始新生注册,我又把曾经关于整体设计班级德育工作的思路捋了捋,遗憾学校对新生军训工作的安排太不合理了,班主任只是临时的,班级也是临时的,正式开学后重新分班并确定新的班主任。开学初尤其是新生军训期间的德育工作极其重要,上述安排的结果是临时班主任只起值日和监管的作用,基本不花心思做新生入学教育,更不用说整体设计和安排班级德育工作了。拿到课程表后,居然发现没有安排班会课。原计划召开一系列主题班会,以迅速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看来要向现实妥协了。
此前不是不知道学校德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是不知道问题这么严重。生管老师居然不负责叫寄宿生早上起床,也取消了早操;升旗仪式队伍参差不齐,学生多在看书,傍晚经常没有学生降旗;卫生大扫除几乎没看到有政教处人员到场检查;早读也很少有班主任找学生谈心;政教处也基本不检查仪容仪表与行为规范,有的班主任很在乎就抓得紧,有的班主任也基本不管学生的仪容仪表和行为规范;课间操出操率低,队伍不齐,爱做不做,有气无力,操没做完就学生就自行解散了;一学期来下午第四节的体育活动就学生会组织了一次拔河比赛;班会在课程表上没有了,主题班会只要上交教案,事实上开不开,政教处不管;德育会议还是一学期两次,但似乎不开也没什么不妥,因为根本没有实质性和有意义的内容;年段长在班主任会议上公开教班主任如何抄别人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班主任工作手册在半期考后才下发,也不管班主任写什么,只要能上交就好;很多班主任已经不给学生写真实的期末评语了,上交的全是假的张冠李戴的;每学年的德育论文没几个是老师自己写的,多是抄袭凑数的,以至于政教处推荐的新一期校刊的德育文章居然是很多年前该老师在校刊上登载过的,好在编辑发现及时没闹笑话。
上述现象说明德育常规和管理制度已经得不到落实,德育完全沦落为形式了。更有甚者,有些怪现象是别人难以想象的。比如,语文老师醉酒闹课堂和政教处,把政教处门砸了,资料扔了,还把尿拉在政教处办公室,学校却无可奈何;且不说十年前制定的班级量化评比制度是否合理,现在居然从来不统计和公布,为了评选先进班级,才临时统计部分时段成绩,也不向师生甚至班主任公布,但却以此作为评选先进班级的主要依据,而把评选先进班级和优秀班主任的制度、条件抛弃;市文明学校考评组到校考评创建文明学校情况,政教处主任居然问来检查工作的文明办人员今年是哪届文明学校评比;作为分管年段的行政领导和政教处主任,早读和晚自修晚读居然极少到位巡视,还公开教班主任如何应付政教处检查;学生数次偷窃手机等物品,案值较大,却担心学生难以接受而迟迟不敢给予处分并公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类成功研制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自这一技术应用到临床以来,在医学史上产生了重大意义。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的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物质进行激发,发生核磁共振,用感应线圈采集磁共振信号,按一定数学方法进行处理而建立的一种数字图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点是:①多参数成像可提供丰富的诊断信号。②高对比成像可得到详尽的解剖图谱。③任意层面断层,可以从三维空间上观察人体成为现实。④人体成能量代谢研究,有可能直接观察细胞活动的生化蓝图。⑤不使用造影剂,可观察心脏和血管结构。⑥无电离辐射,一定条件下可进行介入MRI治疗。⑦无气体和骨伪影的干扰,后颅凹病变清晰可见。
基于以上优点,MRI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临床选择MRI检查的越来越多,由于患者及家属对这一技术了解很少,再加2011年日本海啸引起的核辐射爆炸,人们谈“核”色变,与核辐射相混淆,有很多顾虑,担心此项检查对身体有危害,所以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与观察,总结一下磁共振对人体的生物反应与安全性。
人体在静磁场(2.0T以下)、梯度磁场、射频磁场下,行MRI检查是安全、可靠的。MRI检查不会一起心脏异常,不会引起神经刺激症,对人体皮肤和组织器官温度不造成影响,不会引起眼球的损害。偶尔出现头晕、恶心、眩晕、胸闷者,也是由于精神紧张。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只要给患者做好思想工作,让其了解检查的全过程,解除顾虑,就能顺利完成检查。
MRI检查时有听觉噪声,这是由引起梯度线圈振荡的电流不断开启和关闭而形成的。这些噪声具有潜在的危害,可激惹部分患者,干扰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口头交流。为防止潜在的暂时性的听力丧失,故在MRI检查时可佩戴耳塞。
总而言之,人体在2.0T静磁场下行MRI检查,不会引起肯定的不可逆转的有害的生物反应,对人体各器官不会造成任何危害。
MRI检查对患者及工作人员均是安全、可靠的,但随着MRI技术的发展,静磁场和梯度磁场性能的提高,特别时静磁场强度的增高,造成其边缘效应加大。尽管磁屏蔽设施很完善,但仍需意识到MRI检查始终有较大静磁场存在,所以需要注意以下几项安全措施与注意事项,避免危害发生。
1 MRI检查室的机房装修必须遵照国家相关要求与措施进行装修、屏蔽。磁体室与检查室必须分开,一旦出现磁体失超,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磁体室,待室内安全通风后方可检查。
2 禁止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将手机、手表、各类磁卡、剪刀、镊子、听诊器、别针、钥匙、助听器、金属饰品、发卡、钉子、打火机、担架、轮椅、氧气瓶等铁磁性物品带入MRI检查室机房,避免发生人员损伤,财产意外。
3 体内有止血夹、动脉瘤夹植入者,禁止做MRI检查,以防磁场作用造成其移位发生危险;有假牙的患者,MRI检查前去除假牙,避免假牙脱落误入气管造成窒息。
4 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止做MRI检查,因为静磁场和射频磁场对心脏起搏器有很大影响,可以使它转换到不同步模式,使起搏器的运动和导线移动,造成心脏骤停的危险,所以装有心脏起搏器者要远离MRI检查室机房。
5 有电子耳蜗植入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者,禁止做MRI检查,可造成对电子耳蜗的干扰,人工心脏瓣膜开裂的危险。
6 盆腔MRI检查者时,宫内有塑料环或铜质金属环的患者,可安全检查,老式节育环需取出后方可检查。
7 MRI检查前把假肢和人工关节去除,避免造成图像的伪影。
8 眼眶内有铁磁性异物者禁止做MRI检查,病史很重要,病史不明确者,可先拍常规X线片以排除金属异物的存在,方可检查,以防止金属异物移位、旋转,造成眼球的损伤。
9 危重病人带有心脏监护装置和呼吸机的,不做MRI检查,因为心脏监护装置不适合磁体室内使用。
10 早孕的妇女禁止做MRI检查。
11 有少数患者MRI检查时,在封闭空间内感到头晕、心慌、恶心、胸闷、焦虑、恐慌、濒死的感觉,此症状为幽闭恐怖症,为防止此类症状的发生,检查前向患者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MRI检查的全过程、噪声的程度与措施、扫描仪孔径的大小、扫描持续多长时间,或者让患者家属留在检查室陪同,必要时肌注地西泮10mg,去除恐惧与焦虑,保证检查顺利完成。
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校大学生的荣辱观如果按照科学的程度来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层次高的是少数;中间层次的是多数;层次低的也是少数。总的来讲,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不仅思想观念新,创新意识强,而且正在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生力军。从大学生的数量和他们未来的重要作用看,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但是,目前大学生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在对待祖国、人民这样一些在老一辈人心目中非常神圣而崇高的观念,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淡漠了。他们对个人利益想得多,而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利益却想得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有个别的学生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害怕吃苦,不愿艰苦奋斗的错误观念,在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学生,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对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提不起精神,整天在校园无所事事,白白消磨时光,有的连自己的学业都无法完成。在大学生荣辱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妨碍到他们的成才,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
大学生未来地位的特殊性和在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对他们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以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结合高校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在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参观考察、听英雄模范作报告等方式,加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的教育。用科学的荣辱观理论武装他们,用先进人物在科学荣辱观指导下表现出来的优秀事迹引导他们,用我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他们。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才能实现青年的远大理想,才能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公平正义,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共同的、不懈的向往和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才能使宪法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公平正义的朴素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益平衡、多寡相匀等内容。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内涵,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西方国家公平正义不同的是,我国是以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的公平正义。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
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仅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不是法治的全部,法治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实施,在执法实践中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只有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让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在法治实施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得见、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真正成为吸引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在和谐社会中,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所有这些都是公平正义得到实现的标志。与此同时,公平正义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致力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获得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长久的、稳定的和谐。
三、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也迅速增长。但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够维护公平、彰显正义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如果漠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声,对各种社会不公听之任之,不去努力改善和消除,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政法机关的神圣职责
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重任,是法律的执行者,也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政法工作是各类社会关系、矛盾、纠纷冲突的调节器,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也是实现、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通过执法活动实现、维护公平正义寄予厚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相比,政法队伍在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中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公正执法,理念先行。必须大力加强公平正义理念教育,引导和促使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坚持依法、及时、合理解决的原则,采用教育、协商、调解、司法等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逐步建立并从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一方面,在立法上,要体现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愿望,使正义的要求法律化、制度化,使实现正义的途径程序化、公开化;另一方面,在执法与司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让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到法治实施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实施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可以感受得到的结果。
体现公平正义精神的制度,如果没有具有公平正义理念的人去执行,再好的制度也会打折扣,还可能走向反面;而如果执法不公,再公平的法律制度也是空谈,只会离公平正义越来越远,而不可能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要求我们每一名司法行政干警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
一要有维护公平正义的品质。践行公平正义理念,首先要在思想上、情感上想公正。这种对公平正义的诚挚追求,是肩负起公平正义使命的动力源泉。公平正义又是善良和爱心的艺术,要让人民群众在司法工作中体会到公平正义的温暖,不仅需要我们有一颗公正之心,而且要有一颗善良之心。
二要有维护公平正义的勇气。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的司法环境虽然有很大好转,但许多方面还不很理想,执法中时刻面临着来自权力、金钱、物质的各种诱惑,经受着权与法、钱与法、情与法等各种考验。作为一名干警,在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权衡中,要始终把社会利益放到第一位,树立为公平正义事业献身的精神,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作为职业和人生价值所在。只要具有为公正献身的精神和敢于公正的勇气,就能把自己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贯彻到实践中。
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它涉及从形式到内容、从语音到语义、从达意到传情、从语言到文化的多层次、多方位语际转换。翻译首先是一门科学,有其本身的内部规律、行为模式、作用机制、工作规范和实施程序。译者必须运用自己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同时,翻译又是一门艺术,有其本身的艺术法则、美学特征、审美意识系统和体验过程。译者还必须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赋予自己的成果以美学价值。翻译是一种艰辛的分析综合性脑力劳动,同时又是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创作。
1 翻译过程中的客观制约性和主体性发挥
翻译的任务是在尽可能发挥翻译的社会功能的条件下,实现语际的尽可能完善的意义转换,寻求尽可能准确的意义对应,一般来说,翻译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理解阶段——通过解读原作(对原作的语义结构进行语言解码)形成概念的阶段;(2)转换阶段——将一个个概念换成译入语中对应的语义结构;(3)表达阶段——通过语言编码使语义结构外表化。从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受到原语的客观制约,但是其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 客观制约性
首先,翻译思维的活动领域是被“预先限定”了的:原文的词义和句义是被预先限定的;原文的章句组织和情态体势也是被预先限定的。总之,翻译的工作对象,是被预先限定的客体。所以,翻译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能凭兴之所至,任情思飞扬。
其次,从翻译成果看,翻译活动也是被“预先规定”了的;翻译不是个人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交际形式,翻译有其社会功能,翻译的成果必须受到社会接受力的检验。而所谓社会接受力,是指一定时期的文风时尚,社会的约定俗成机制以及基本读者群的知识判断力与审美标准。所谓的翻译标准,实际上是在社会接受力的综合制约下的翻译活动质量规范。
客观制约性使整个翻译活动无法脱出原文及翻译标准这双重轨迹;而一旦脱离,就会使翻译效果蒙受其害,使译者的苦心经营功亏一篑。
1.2 译者主体性发挥
然而,客观制约性只是翻译活动特征的一个消极面。翻译还有一个经常起重要作用的积极面,那就是翻译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翻译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译者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客观制约性的过程。这就是说,如果翻译者不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翻译的客观制约性得不到抑制,则翻译益显其难;反之,如果翻译者尽最大可能调动自己的主观,使翻译的客观制约性得到抑制或克服,则翻译可能成为得心应手的脑力劳动。从本质上讲,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着比较、认知、推理和创新的过程,决不是一种机械简单的劳动;而翻译的创造性更多的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辨别比较、分析推理工作,一方面源信息本身就会有许多是译者所不熟悉的,另一方面信息载体之间存在着大量似是而非的东西。对于信息本身所包含的陌生内容和载体之间客观存在的似是而非的差异,译者只能像人类获得新知识那样,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包括信息极其载体两方面的知识,运用人所特有的创造性推理能力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德国哲学家富兰克曾说:“每一种意义,每一种世界图像,都处在流动与变异之中,既不能逃脱差异的游戏,也无法抗拒时间的改变。绝没有一种适于一切时代的对世界和存在的解释”。这一断语对于我们今天讨论翻译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以翻译的概念为例,从最初的“语言之间的意义的传递”,到跳出了单纯语言转换范畴的“符际翻译”,再到“理解即翻译”、“阅读即翻译”等概念,其间对翻译的理解和解释变化之巨大,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2 英语翻译教学中应培养译者的几种能力
2.1 分析综合能力
翻译是一种分析性很强的工作,译者拿到原文以后,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工作,包括词类形态分析,语法层次分析,文章章句分析,词义色彩分析及文化历史分析。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工作缺一不可。
2.2 应变对策能力
译者在做了全面的分析工作,对原文有了透彻的理解以后,对自己所面临的翻译任务有所了解。这时候译者在双语转换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应了然于心:哪些问题可以采取常规手段予以解决;哪些必须采取变通手段,什么样的变通手段才能顺利解决。其实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在翻译者对原文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的过程中,应变对策能力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了。实际上,综合过程常常就是译者构拟应变对策的过程。
2.3 表述行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