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课余生活范文

大学生课余生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课余生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课余生活

第1篇:大学生课余生活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

Abstract: the research to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the physical exercise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and symptoms since the rating scale (SCL-90) research tools, in henan province, the different levels, different professional, different gender P.E. exercise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relationship of investigation and measurement analysis.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fter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major effect factor, put forward the suitable for P.E. development exercise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factors after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for: the lack of exercise equipment, schoolwork burden is heavy, and the lack of time, etc.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study further puts forward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henan province;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fter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课余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环节,它为实现高校体育目的和任务提供了又一重要途径。[ 曲宗湖、杨文轩等,课余体育新视野[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1:1.]而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的身体练习活动,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它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锻炼、家庭体育锻炼等各种组织形式和内容。[ 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80-82.]

文章把课余体育锻炼理解为学生体育课以外的课余时间进行的身体活动。在这一基础上,把调查内容分解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参加课余体育体育锻炼的参与率、频度、每次活动持续时间、强度、活动方式、场所、形式、活动项目分布特征等方面。在此,结合调研所取得的大量来自河南省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河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

1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选择

参与体育(Sport involvement)是美国学者凯尼恩在论证体育角色时所用的概念。“参与体育”与“参加体育”(Sport participation)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范畴的概念。“参与”比“参加”行动上有着更广泛的意义,它在“参加”的行动层次以外,还存在着认知和倾向层次,即它不仅意味着直接参加体育运动,还包括与体育运动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事物。本文参与体育锻炼指直接参加体育运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分为主动参与方式和被动参与方式两种。那么,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也可分为两种。[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与调查[R].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67.]主动参与型的学生虽然个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意识各不相同,但参与体育锻炼积极、主动,有浓厚的兴趣、爱好。被动参与型的学生对体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是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一般情况下尚能参与锻炼,但毕业离开学校后,他们的体育行为一般不会持续下去。

表1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

体育锻炼方式 人数(人)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积极主动参与 641 58.3% 58.3%

被动参与 396 36% 94.3%

不参与 63 5.73% 100%

合计 1100 100%

表1统计数据的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总体情况较好,但积极参与率不高。积极主动参与的有64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8.3%;被动参与39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6%;不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有6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73%。因此,目前应在提高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的基础上,重点设法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率,培养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完成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阶段的任务,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选择

频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锻炼频度是指两次参加体育锻炼之间的时间间隔,习惯上用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来衡量。国家体育总局在统计我国体育人口时,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中,对锻炼频度的要求也是每周3次或3次以上。课余体育锻炼频度既是反映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还能反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程度,它又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学校体育的效果。

第2篇:大学生课余生活范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现状

1.前言

近年,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与健康弱势人群这一特殊人群中的一部分也相继进入校园学习,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的体育锻炼是全社会和全民健身必须严肃面对的社会问题。对西藏大学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对促进区内体育教学改革、为区内其他高校类似的体育教学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对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

2.研究方法

先制定好问卷进行发放回收,再对回收的1128份(其中男生702份,女生426份)问卷中所确定的182份目标问卷(体育与健康弱势男生82份,体育与健康弱势女生100份),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总体情况

调研得知,西藏大学在被调研者中已有182名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占被调研人数的16.13。西藏大学学生中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已占相当大比例。特别是在国家逐年扩招和政策逐步倾斜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身体有缺陷或有疾病的学生相继迈入校园学习。

3.2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学生在课余进行体育锻炼,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运动能力以便体育测试能顺利通过。弱势男生和女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排在前二位的是兴趣爱好和强身健体。而弱势男生其他选择排序分别为丰富课余生活、防病抗病、通过考试、增加交往及其他。弱势女生的选择排序分别为通过考试、增加交往、丰富可以生活、防病抗病及其他。通过调查和访谈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男生认为上了大学之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加上他们认为文化课负担不重,体育课考试也不是太难,但是女生认为体育课考试比较难,所以男生选择丰富课余生活,女生选择通过考试分别排在第三位。

3.3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

体育与健康弱势的男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1-2次的占总人数的39.0%,而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3-4次的占到接近5成(46.3%),而女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1-2次的达到接近7成(66.0%),每周能坚持3-4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女生只占总人数的23%。由此来看,女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明显少于男生。通过调查和访谈分析原因得知,女生虽然认为体育课考试难,但是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都是浅尝辄止,锻炼次数偏少。而男生觉得文化课压力不大,所以选择锻炼的次数比女生多。

3.4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上,在被调研的男生里每次锻炼超过60分钟的只有29人,占被调研男生的35.37%。在被调研的女生里每次锻炼超过60分钟的只有16人,占被调研女生的16%。由表可知,男生和女生每次锻炼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比较少,主要都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通过访谈得知,弱势男生主要是体力方面的原因,而弱势女生主要是觉得学习时间紧,所以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上主要集中在一小时以内。

3.5制约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制约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身体条件差(男生74.39%,女生70.00%)、学习任务重(男生47.56%、女生76.00%)和场地器材少(男生59.76%、女生60.00%)。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由于弱势学生的身体原因,可供弱势学生选择的场地器材除了田径场和乒乓球,其他可选很少。虽然弱势男生认为文化课负担不重,但是关系到各种奖学金的评比,所以在选择学习任务重因素方面也排在前列。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目前,西藏大学被调研学生中體育与健康弱势学生数量已达到182名,占学生总数的16%多,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上,兴趣爱好依然是学生参与锻炼的首要原因,强身健体居于其次,然后为了考试过关、交往需要、丰富课外生活等原因也占了一定比例。体育与健康弱势的男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3-4次的占到接近5成(46.34%),而女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1-2次的达到接近7成(66.00%)。制约体育与健康弱势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是身体条件差,其次是学习任务重和场地器材少。但是女生觉得学习任务重是首要原因。

4.2建议

4.2.1首先,在校内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健身意识;其次,要在校内通过校团委、学生科和各种社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符合各种学生需求的课外体育活动,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

4.2.2找出学校场地器械缺乏的原因,分别予以解决。对由于经费不足,而导致学校场地器械匮乏的,要增加专项经费予以保障。另外,要根据学校的环境和地域特点,以及学校学生的锻炼习惯积极配备体育设施和器械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锻炼需求。

第3篇:大学生课余生活范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体系中是一门不容忽视的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细胞,尤其是创造性艺术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塑造气质,培养审美观和对世界的认知感。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提升学生高层次的素质和修养。在大学的综合教育中,艺术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论证了大学教育中开设艺术课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时代背景下继续进行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概述 

在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才的竞争愈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现代人具有专业的技术和能力,还要求他们拥有良好的艺术细胞和艺术情操。因此,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教育体系中一门不容忽视的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细胞,尤其是创造性艺术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塑造气质,培养审美观和对世界的认知感,一旦他们形成了这种审美观和世界观,就会从中收获许多并非书本中能汲取的养分,并终身受益。此外,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要提升学生高层次的素质和修养,大学教育更应当如此。因而,在如今的大学综合教育框架中,艺术教育被广为提倡。 

二、大学生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范畴中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艺术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中国的高校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种变化发展,不仅体现在高校教育的性质和内容上,也体现在高校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过去的教育,总是特别强调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对体育、艺术等方面的重视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我能力自由发挥的空间,且与学生多样化、丰富化的个性需求是充满矛盾,背道相驰的。而时代越是进步、教育改革越是深入,这一矛盾就越显得突出和明显,因此,素质教育被提上了日程。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与之适应、并利于其未来发展的教学,这中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上,更应当扩展到更宽、更广的范围中去,艺术教育就恰恰体现了这样一种素质教育的精神。 

(二)大学生艺术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落实到行动中,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科学的、正确的教育途径,来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素质教育理应是十分强调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和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极大的发挥,从而形成一批满足社会多方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由于艺术这一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在自身环境、原有基础、学习能力存在普遍差异的情况下,对艺术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各自需求为本,以他们所热爱的方式来进行适当的教育。而大学生,正当是个性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展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艺术教育,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出一批具有艺术天分的学生;另一方面也能调动每个学生潜在的艺术细胞,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己和认识世界的真善美。 

(三)大学生艺术教育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业、就业压力,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充斥着各种分数、成绩的紧迫危机,很多大学生抱怨在校期间缺少身心放松与锻炼的机会,使得他们本就已经高度紧张、枯燥单一的生活变得更加枯燥。从人性的角度考虑也好,从素质教育的方针着手也罢,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艺术教育,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和手段,且适当地参与各类文艺活动,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参与性,这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且在将来,也会让他们感到终生受益。一旦大学生走上社会,面对一些公共场合,会一到两手艺术方面的才能,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不仅理论证明了艺术教育对塑造大学生各方面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现实也证明了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是时代的需求、社会的呼声。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面发展理念的持续深化,我国高校艺术类的艺考,包括美术、书法、音乐、体育等艺术类别的考试,显得十分火爆,艺术报考人数在这几年内急剧增加,这都说明了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欣赏能力、自我发现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感悟和传达,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艺术知识网,增进他们学习艺术的浓厚兴趣,此外,如今在因特网这一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将新的艺术课程与网络相结合,也将开发出一种适应现代教育、适合时代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创意艺术教学模式,这对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审美能力,以利于他们成为新世纪综合素质领先的优秀人才,是大有裨益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当下,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所倡导的素质教育,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领域的综合能力。在大学教学体系中,进行艺术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是作为文化教育的一项补充和扩充,更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身边的艺术、身边的美。大学教育中广泛开设艺术课程,不仅有着理论上的重要性,更体现了在时代背景下的现实意义。所以说,艺术教育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是塑造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成为了时代钟声下一道清脆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彭丽冰,贾春水.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07(9). 

[2]张海鹏,邓江. 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j]. 丝绸之路,2009(14). 

[3] 田荣. 浅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积极影响[j]. 文教资料,2009(16). 

第4篇:大学生课余生活范文

一、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现状

(一)学术科技活动的培养模式特点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各高校在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上,依据实施主体和主导性的不同,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导师引领模式。主要指导师依托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管理,提出科研项目,吸引学生参与,在项目中会包含团队导师、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这种学术科技活动研究起点高,团队建设合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作用很大。

2.学术竞赛活动平台。主要是由实验室开放项目、学生科研立项、学术竞赛、学科竞赛等竞赛类项目组成,利用不同的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类别,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这种学术科技活动范围广,影响面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3.科技创新基地模式。为了促进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更多的高校选择了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由教务、学工、团委、学院共同管理协调,整合资源,构建院校两级培育模式,形成梯队合理、成果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模式。

(二)学术科技活动的发展趋势

1.学术科技活动的作用更加被重视。各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许多高校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统筹规划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加大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创业。加强资助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同时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的载体,积极推动形成良好学风。

2.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学术科技活动涉及教学、科研、实验室和学生管理各个方面,各高校也都逐步加强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体制。如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领导责任、强化过程管理、明确结题验收、加大表彰激励等,各部门也都能在工作中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既能够高效的完成工作,又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

3.资源配备更加合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场地和经费的保障。各高校也积极协调,通过合理划分实验室,协调教学、科研资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实验室空间,各指导教师也能协调经费,满足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

二、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长效机制对教育教学的促进

随着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更多的高校将着眼点放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如向晓东等提出了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管理模式的长效机制,李书华研究了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出了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构建活动的长效机制。他们从组织、资源、经费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划,是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思考与提炼。因此,从长远角度,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合理定位,使学术科技活动成为大学生创新创

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高校高瞻远睹的长远规划必然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在思想教育上,引导学生将科技创新活动与人生理想、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结合,合理规划人生;在教学改革上,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考察内容,使学术科技活动从“第二课堂”迈向“第一课堂”;在机制体制方面,建立合理的团队梯队、管理团队、学术指导团队等,制定完善的立项和结题制度;在经费资助方面,协调教学、科研、赞助、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术科技活动提供支持。这些长效措施调动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全员育人”氛围,通过学术科技活动的平台,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学术科技活动是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重要载体。

(二)教师强化指导,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需要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还需要积极主动,学习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可以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大学生学术知识的局限性,指导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对每个学生加强指导,重视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理论基础。同时教师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理论基础。

(三)培养学生兴趣,营造积极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自觉培养创新能力,主动参与创新活动,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其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勤于思考的工作方法,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追求目标,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浓厚学术文化氛围。因此,学术科技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三、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为“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创建中,学术科技活动是重要的支撑和推动手段。

(一)学术科技活动“课程化”是发展趋势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学术科技活动在迈向“第一课堂”的过程中,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加大对教学实践环节的考察来走进课堂;通过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立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探索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中所开展的创新实验、、专利等情况换算成学分,完善培养制度。

(二)学术科技成果促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的改革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支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通过改善课堂教授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教学方向,互动式分享学生学习成果等,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探索兴趣;通过改变考试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外学术活动成果引进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提供更丰富、更活跃的学术科技研究方向和创新创业训练,形成以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局面。

(三)学术科技活动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平台

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调动了专业培养实验室、公共教学实验室、教育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各项资源,在开展校内、校外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各方协作的局面,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宝贵资源;在学术科技活动走向校外的过程中,为建立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园等提供了实践基础;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等的重要手段;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专业性学术社团的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管理平台。

(四)学术科技活动的教师资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财富

第5篇:大学生课余生活范文

“科技生活化”和“生活科技化”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政教育势必需要及时了解并顺应新形势下“科技生活化”和“生活科技化”的发展诉求,加快思政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特征。《生活科技化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刘锋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年版)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生活科技化的种种现象、趋势联系起来,探讨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全书共十一章,系统地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并在保持严谨学术态度的同时,充分强化了该书的前沿性特征,为当下科技生活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概述了科技发展的历史,以及生活科技化的现象和趋势,以引起人们对生活科技化的关注,促使人们开始探索生活科技化时代的适应和变革之路;第三章和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在思政教育实践中直面生活科技化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发挥生活科技化的积极作用,加快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创新;第五章到第七章具体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创新策略、模式创新策略和内容创新策略,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模式创新、内容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义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第八章着重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的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创新,毋庸置疑的是,生活科技化的变化深刻且深远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审美模式和价值判断,思政教育中的德育工作需要及时抓住这一变化,及时满足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新需求,加快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第九章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工具理性与机制理性的融通教育;第十章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的人文素质教育;第十一章论述了生活科技化时代的价值情感教育。

一、生活科技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首先,该书充分强调了课题的实证性调研,深入大学生群体,针对生活科技化的主体,对大学生进行了较为专业、全面的调研,在肯定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产生影响的同时,科学、理性地分析了生活科技化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换言之,该书的研究论述十分贴近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成长的现实思想状况,并从科技发展史和生活科技化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即将迎来的机遇。一般而言,在生活科技化的时代,大学生的自然生存逐渐演变为一种技术生存,科技创新所引起的思想变革与价值观创新正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影响。鉴于这样的环境背景,大学生思政教育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科技的力量,重视生活科技化带来的新语境,同时也要提防大学生在社会思想激荡中的迷茫迷失问题,降低生活科技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次,该书对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研究全面兼顾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加快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强调了生活科技化对思政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的影响。就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来说,生活科技化要求高校及教师充分重视互联网、新媒体、数字化技术等对大学生的影响,转变工作思路,革新教学观念,并引进科技化的技术手段、内容资源、创新模式,继而切实带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模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全方位调动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有效性。就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来说,高校及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科技化的新渠道和新平台,搭建数字化的、网络化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资源共享与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在平等、实时的互动中接受教师实时的指导与帮助,强化思政教育的学习效果。最后,该书重视实用性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了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想异化的实际问题,并从问题出发,重点阐释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通教育。实践表明,生活科技化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同时还有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变革,而后者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是深刻且深远的。随着生活科技化程度的加快加深,工具理性主义泛滥,人们过度强调功利主义,强调消费主义,强调过度娱乐化,造成了传统价值观的失落和人文精神的沉沦,人们的价值判断、情感选择、审美偏好、人际关系维护等因此受到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很容易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下迷失自我,被消极的观点、风向所裹挟,不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鉴于此,高校、教师及大学生应当正视生活科技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了解工具理性主义对大学生精神观念的冲击,坚持核心的、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培养自身的判断能力、辨别能力,减少生活科技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放大生活科技化带来的积极影响,继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语境下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理性的选择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

二、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路径

生活科技化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显著影响,人们的理性精神、主体意识、价值尺度、道德观、社会观、自然观、历史观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现实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应对新形势下思政教育中遇到的新难题,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系统分析生活科技化对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并以此为前提加快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以期更好地适应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变化,满足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需求,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帮助。具体来说,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科学化的建设与拓展,打破传统的思政教学理论框架,注重思政教育中知、行、情、意的系统发展,强调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进而保证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时代环境下始终保持清醒专一的初心,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学生思政教育始终能够与时代共鸣,与社会主义建设共振,将大学生培养成新一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兼备的优秀人才。就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设置来说,高校应当具备国际视野、实践精神、创新精神、系统思维、生态教学观,以确保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内容体系能够更好地和时代适配,满足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的现实需求。第二,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加快教学手段、技术和模式的变革,引进多媒体、网络直播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混合式、交互式、项目制等教学模式,让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模式能够与科技发展的步伐保持相对一致,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进而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创新性和有效性。生活科技化时代,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技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对此,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课堂不妨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模式,建立现代化的、科技化的教育对话方式,重构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让教师和学生得以在现代化的课堂中创新性地展开思政教育的“教”与“学”,又好又快地达成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学计划与目标。第三,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重视制度性的变革与创新。生活科技化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是深远的,与之相匹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也不能只顾眼前,只改革表面的、一时的内容或形式,而应该以前瞻性的眼光,以长效发展的目标,在制度设计上进行逐步的改革和创新。生活科技化不是一时之功,而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而逐渐深化的,在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下,生活科技化的内容、形式还将发生许多新的变化,届时又会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产生新的影响,造成新的现实性问题。因此,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当具备前瞻性思维,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预见大学生思政教育制度设计的发展方向,科学性地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各项制度和战略方案,包括课程评估制度、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等。不仅如此,生活科技化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还应当注意社会环境的优化和保障,包括政策上的支持、校企合作项目的创新、科技伦理制度的构建、科技法治化体制的完善等。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该书之后,对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变化以及相对应的改革路径所作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有着深刻且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应当高度重视生活科技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影响,积极应对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建构现代化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做好理念、内容、技术、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工作,逐步促进生活科技化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发展与实事求是创新。

第6篇:大学生课余生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竞赛活动

1引言

1.1调研背景

本项目调查研究大学生对就业创业类课程以及竞赛活动的认同度和参与度,讨论一系列教学课程与竞赛活动的实际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期望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为改善和提升就业创业类课程和竞赛活动的实际效果给学校各级部门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2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的实效研究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而且存在着高校就业创业课程和竞赛活动开展形式化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就业创业课程教学的认同度和竞赛活动参与度的探索和研究,展现经济转型下就业创新教育和竞赛实践的困窘,为解决不断出现的“毕业即失业”现象提供思路。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升级阶段,需要大量创造实践型人才,迫切需要高校开展高效实用的就业创业教育和竞赛活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和竞赛活动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构建高校创新型就业创业教学和竞赛活动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2调研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以及已毕业的学生。发放问卷共计354份,收回有效问卷354份,调查数量和对象能满足研究要求。调查结果如下:

2.1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据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研的对象男生多于女生,男生比例为55.65%,女生比例为44.35%;并且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大二的学生为主要对象,比例为44.63%,大一学生比例为18.64%,大三、大四、大五以及已毕业的分别为10.17%、9.04%、9.04%、8.47%。除此之外,由于调研对象为理工类大学的学生,故调研中理工科学生比例最高,占到50.86%,文史类为36.72%,其它专业的仅有12.43%。

2.2学生对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的认识不足、评价不高

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学校目前开展的就业创业类课程及活动,大多数同学的满意程度一般,比例为59.04%;感到满意的同学比例为28.25%;对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感到不满意的学生占12.71%。53.39%的学生认为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加强了自身的就业创业的意识;26.84%的学生认为比赛过于形式化帮助不大;12.71%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充分实践了就业创业的想法,完成自我定位;7.06%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

2.3学生在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的收获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中,60.45%的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以后专业学习更有针对性;44.63%的学生了解了与就业创业的相关信息;33.9%的学生学会了一些求职的技巧;除此之外,29.38%的学生还在其它方面有所收获。

2.4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存在诸多问题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中63.28%的学生认为过分强调理论教学,不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62.43%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空泛,缺乏针对性;52.82%的学生认为教学形式呆板;25.42%的学生认为教师队伍不专业;除此之外,有17.8%的学生认为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还存在其它各种问题。

2.5就业创业竞赛活动学生参与程度低,普及力度不够

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达46.33%的学生从没参加过类似的活动;26.84%的学生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17.53%的学生参加过模拟求职大赛;17.23%的学生参加过简历设计大赛;另外,还有25.99%的学生参加过类似的其它活动。

2.6学生对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的建议

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1.07%的学生都提出了增加课程实践性,如加强有关求职技巧的模拟训练、安排实习的建议;51.69%的学生认为应邀请已经就业的师兄师姐进行现场交流;50.28%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更多样化的该类课程;49.72%的学生建议邀请企业家进行演讲传授经验;另外,13.56%的学生提出了其它不同的建议。

3调研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综合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认为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过于形式化、缺乏针对性;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程度低;受教育者、教育者、有关的教育部门对就业创业类课程活动的认同度不高、支持力度不够;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尚不完善,对校园的创业就业的阶段重视与投入不够等问题。

3.2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的改进措施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活动形式。建议应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与校外单位合作创立校外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学校应与社会就业创业组织加强联系,组织学生到成功的企业去感受与见习,让学生捕捉创业灵感,提高创业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就业创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除此之外,就业创业活动主办方需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如邀请企业家参加到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就业创业经历;商家作为赞助商参与到活动中等,将课堂所学的理论与活动相衔接。(2)强制与自由相结合,促进全员参与竞赛活动。促进就业创业竞赛活动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参与度问题,只有学生们亲身参与其中,才能发现其不足。因此学校可以采取强制参加与自由参加两种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已经形成良好氛围的个别院系、年级采取自由参加的方式。这是一个从“强制”到“认知”再到“自发”反复的过程,只有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就业创业竞赛活动中来,才能对课程与活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见解,才能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就业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3)提升学生、老师、学校对就业创业课程与竞赛活动的认同度、支持力度。目前我国各高校都有开设就业创业的相关课程和活动,但是从学生,到老师,到学校领导,到教育局的工作者,似乎都觉得这类课程只是一门“副科”,这些活动与一般的课外活动无异,与专业课程相比起来,地位很低,由此导致了学生的参与度低、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的投入不足。建议大学可以增设相关课程,提高该类课程的学分,提高学生、老师的重视程度。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就业创业课程教学与竞赛活动能否取得长远的发展,学生的就业创业创新能力是否能得以提高,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学校应该安排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进行授课,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实行教师跨学科进行任教,培养综合能力全面的就业创业创新型人才。(4)完善国家对就业创业的政策,加大对就业创业的投入,毕业生与在校生两手一起抓。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说,国家的优惠政策在就业和创业方面主要是面对毕业生,而对在校学生的注意和投资都较少,这就导致在校的学生缺乏就业创业的锻炼机会与经验的积累。建议国家给予毕业生与在校学生同等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支持,从而避免就业创业的畸形发展。总而言之,高校就业创业类课程与活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巨大,同时也关系到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等相关内容。所以,只有了解学生心声,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为大学生做理性分析,让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有全面的了解,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喻名峰,陈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2:79-86.

[2]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

[3]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4]风笑天.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以30项重点经验研究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4.1:60-69,158.

[5]于海波,郑晓明,许春燕,晏常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线性与倒U型关系[J].心理学报,2014.6:807-822.

[6]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72-76.

[7]李胜强,李虹,金蕾莅.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71-76,82.

[8]王静波,王翡翡.雇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1.4:87-92.

[9]朱国玮,黄珺.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1.8:64-68.

[10]刘春雷,于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6:81-88.

[11]马廷奇.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3.Z3:56-59.

[12]杨艳红.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3]陶小江.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14]李会勤.就业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4:34-38.

[15]闫成文.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初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第7篇:大学生课余生活范文

关键词 科技活动;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7-0009-02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不断加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源泉日益受到关注。在创新浪潮中,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中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正在全面而深入地展开着。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高科技素质,造就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成为高校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意义

大学生科技活动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与人才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

1.1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衡量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不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为社会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那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不成功的。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正是贯彻落实我国高等教育任务的具体体现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2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才的需要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素质高质量人才。在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大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将显现出来在参与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中,大学生将会发现自身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符合的知识和能力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他们迫切需要有开发和实践自己新思想、新思路、新办法的环境和途径。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培养自己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践载体是成才的迫切需要。

1.3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刨新素质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复合性的人才,需要刨新人才。而这种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创造性;既要学会理性地思考,又要具有实现产业化、商业化的能力;既要有科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这就要求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相结合,而这种要求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所不能达到的。为促进学风、校风的建设,创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这对长期缺乏形象思维的工科大学生来说,将有利于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 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方式和途径

2.1 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确保学生科技活动顺利开展

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得到落实的关键保证。学院专门成立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决定科协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审议和批准科协工作报告。学生科技辅导小组负责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报告会、培训和研讨、科技普及等活动。多级组织领导齐抓共管,确保了学生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夯实基础,完善制度,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的制度是各项工作良好运行的基石。为了创造一个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学院学生科技活动的有序开展,我们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经过认真讨论,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自动化学院科协干部分工职责》、《科协干部考核条例》、《科协成员年度评优准则》、《科协成员培训体制》、《“理奥杯”科技展组织流程》、《大型科技竞赛的人员选拔及培训细则》、《自动化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2.3 学生科协是大学生科技活动开展的主力军

自动化学院科协是我校最早创办的学生社团之一,是我院学生科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协会自创办以来,以“发扬求是学风,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技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为本院培养助研队伍,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为宗旨;以“整合机构资源,营造优良学风,服务学生创新,弘扬科学精神”为工作目标,通过组织学院“理奥杯”科技展、校科技节等创新了一届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同学,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大量切实的科技服务,如义务维修、科技课堂等。

2.4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依托,是一个师生互动、以专项竞赛管理为核心、以自主性实践、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创新实践环境。学院投资创建了“自动化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电子设计大赛基地”,“软件设计基地”,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创新实践基地的各项功能。

3 巩固成果。建立学院学生科技活动长效新机制

为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我们在学院党政班子的支持下,巩固了以往成果,建立健全了保障制度,组建了稳定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教师队伍,以学院创新实践基地为阵地,以“理奥杯”科技展等系列活动为平台,以学生参加“挑战杯”等专项科技竞赛为练兵,充分发挥大学生科协组织在课外科技活动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培养了学生严谨勤奋的学风、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也锻炼了毅力。据统计,2001年至2007年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获奖1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l项,国家二等奖l项,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今年5月,学生在第八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上获得了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今年10月,组队参加ADI(2007)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获总决赛一等奖。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我院已连续五年被评为校科技节优秀组织单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了70%,“崇尚科技,注重创新”已经蔚然成风,但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思考、创新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优秀科技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教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第8篇:大学生课余生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创新 问题 管理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创新,现代文明的基础是创新,未来人类社会的进步仍将依赖创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培养人才中起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问题

虽然在“挑战杯”和各学科竞赛的带动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存在成果利用率不高,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情况。具体来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规范、引导和帮助

由于大多数高校未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机构,未制订相关的规章措施,这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处于无序进行的混乱状态,由于教学计划中课程总学时较多,学生的课外时间甚少,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在制度上难有充分的保证,学生无法持续深入地开展活动。其次,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很多是在“业余”状态进行的,他们缺乏有经验的教师指导,或者没有开放的实验场所,导致成功率低或科技含量低,而同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及指导老师未有足够的激励政策,使教师对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停留在自发阶段,有的老师明确表示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费时费力,而学校却没有在工作量、奖励等方面给予保障,再加上“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以参加竞赛为多,毕竟能达到预期目标获奖的只是少数。因而,有些原有较高热情的师生也出现了“冷却”现象。

2. 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相应的设备和资金支持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因大学生还只是消费者,不可能对科技创新进行大规模的资金和设备的投入,而科技创新又必需有资金和物资的保障才能进行,因此大学生的创造发明亟待一些资金和物质的“雪中送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进行资助的大学还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有创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

3.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市场观念不足

首先,很多大学生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缺少对市场的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分析,造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社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产生的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其次,大学生只重视科技创新过程的刺激性和探险性,而忽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成果一出来就束之高阁,这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最后,大学生科技创新前的选题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很少与市场交流信息,不清楚别人是否也在从事同类的研究创新,从而等到成果一出来才发现重复了别人的劳动过程。

4.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的科技含量不高,精品少

很多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停留在“别人会,我也能搞”的水平上,成果缺乏科技和应用的附加值,因而实际应用的价值不高。有些科技创新成果,只是对别人成果换汤不换药的稍微改进,并无明显的创新;有些成果,则是制作粗糙,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5.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良性机制还没有形成

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目前很多学校缺少统一的规划把它变成随机性的活动,遇到重大比赛便组织学生参加,缺少平时的经常性的训练过程,没有完备的激励和制约措施,学生参加不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完全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爱好,这就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非常被动。往往是组织者着急而学生不愿意参加,或者是学生想参加而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导致二者思维脱节。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对课外科技活动没有激励机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和带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学校都应该有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方法

我国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刚刚起步,因此在具体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上,要结合我国大学生的能力架构、知识结构等特点和我国高校的教师资源,物力、财力资源等状况,本着“开拓学生创新能力、优化学生创新环境、保障学生创新活动”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具体地说,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 建立和完善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机制

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是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并能保证全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条不紊、持之有恒的进行。制度和机制的建设要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追求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效率和科技成果的高质量。总的来说要做好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的建设。

首先,保障机制的建设。主要是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场地,以及建立对这些物质有效使用和管理的制度。

其次,管理制度的建设。它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实行教务处、科技处、团委和各院各系共同管理的制度,并由这些部门各出人员组成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领导小组,作为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机构,制定主要的政策措施,听取科技创新活动的进展报告,审查经费的使用情况,奖励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等。此外还可由专家组成科技创新活动评审小组,审查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资格和对科技成果进行评审。二是科技成果管理制度。建立大学生科技成果登记、申报制度,资助学生申请专利,这样可以保护大学生的知识产权,避免知识产权的流失或被不良厂商所利用;建立学生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推广等应用管理制度,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成果的商品化和成果的生产力化,实现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再者,奖励机制。奖励是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积极性的有效办法,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有重大创新的科技创新或在国家级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重要奖项的学生,可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推荐免试硕博连读;对出一般科技创新成果的学生,可以设立综合评分规定,在学生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定以及毕业评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或政策倾斜。以上奖励,都可以附带一定数额的奖金。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学校电台、广播台、校刊校报等渠道,宣传这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先进事迹。

2. 加强学生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

建立和形成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的学生科技创新队伍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重视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必要保证,各方面的支持和积极扶持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有无具有致力于学生创新教育的教师的指导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力,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环节的指导和把关是促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起点高、成果上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是引导式、辅助式指导,就是指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指点(包括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最后,建立广泛的学生基础,这是促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的关键。既要重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群众性,更要发挥学生骨干分子的作用,以带动和辐射其他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最终形成以点带面,各类型科技创新齐头并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的局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展开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鼓励和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和复合型人才。离开了广泛的学生基础,其他各方面再重视,条件再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也开展不起来。

3. 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和创造力的实践都受到客观条件、社会环境、校风学风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结构、民族传统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的思维方式,都是制约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和发挥的重要因素。更进一步说,大学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风的取向,则是最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环境因素。只有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渲染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只有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坚强的创造意志的培养,才能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包括两方面内容: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创新学校的科技实践环境。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是指要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管理上,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目标中,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效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把科技创新教育纳入学生综合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素养和科学精神并重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融专业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于一体。创新实践环境主要是指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建立一个良好的实践机制,提供实践机会和场合,在组织、知识的供给、实践等各方面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造条件。

4. 提供必要的科技创新资金和物资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一定的场所、设备和经费,学校应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否则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花,难以继续下去。经费的投入要以务实为原则,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必要的支出,用于相关器具、书籍、材料的购买和调查、实验中不可缺少的其它花费,以及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科技成果的推广创新。高校可以从校财政中划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同时也应该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合作,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学校还应建立起一整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管理、使用制度,保障经费合理、有效、有序的使用,避免浪费,比如实行经费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审查等办法,使之贯穿于每一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始终。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可以采用基金制的方法,专项用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学生通过申报、答辩等形式申请基金的使用。

5. 整合各种创新教育资源,有效地整合学校现有的创新教育资源

学校通过各种创新教育资源的整合,不仅使学生从学习,实践到参加竞赛各个层面都能得到检验和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还使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进一步提高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创新教育资源包括工作队伍、工作条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队伍方面,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和各院系,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工作队伍,各单位在统一的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既分工又协作,共同推进了各项工作;在工作条件方面,各单位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学生处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教务处的学科优势,团委的课外科技竞赛资源,各院系的创新教育经费等等,很好地满足了开展创新教育的各种条件需求;在工作机制方面,学校领导不仅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工作,而且能够很好地协调创新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助柏,梁辰.知识创新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9篇:大学生课余生活范文

关键词:课外科技活动;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2-0001-02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专门相对学术研究型人才提出的,以适应用人单位为实际需求,以大众化教育为取向,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其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创新性,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与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以创新思维作为基础,离开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第二部分为应用性,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知识能力素质是第一要素,只有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创新的成果发挥到最大化。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

二、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之间为谋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以地方投资、管理为主,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的地方高校,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领域发展成为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理性选择。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和用人单位所要求的人才是复合型的,既具有专业基础知识,能出校就能用,又具有新思想、新观念,能够依据现实基础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创新。简言之,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求的人才是应用型的创新人才。所以,地方高校应适应社会的新需求,培养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尤其明显。因此,地方高校必须以社会和人的双重需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断增强毕业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尤其要提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群体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创新实践、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1.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提升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外科技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探索性等特点。本科生参与科技活动,不仅要求能够迸发出新的灵感、想法,还要求能把这种灵感和想法变成现实的存在,这就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在参与学生科技的活动中不断地找寻新的问题、思考新的问题、探求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地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践水平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提升、锻炼和实现。

2.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增强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还强调要与一线生产实践结合,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而大学生科技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实践问题。大学生科技活动中,除了理论部分,其他的都要求学生实践动手,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同时,由于实践动手没有固定的模式、固定的场所,学生需要在科技活动中创设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和适宜研究的场地。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仅要积极主动参与,还要自行组织各种科研活动,独立面对各种问题,解决科研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设备、场地。除此之外,大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还需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科研中所出现的新矛盾,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3.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强化本科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大学生科技活动作为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学科的知识背景、专业理论、知识转化应用能力。有些实践和项目操作,更是要求熟练地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大学生要结合研究实际状况,解决不断遇到的问题,方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的。可以说,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则不能构建大学生科技活动所需要的多方面知识、多层次的技能、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也就更不能形成大学生科技活动所需求的多元应用能力。因此,大学生通过参与课外科技活动,能够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也契合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

近年来,桂林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1. 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形成“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团队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专为在校本科生设计的一种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学校把SRTP作为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又考虑到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科研能力普遍相对较弱的实际,探索出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团队组建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科生作为参与SRTP的主体,通过发现问题、激发创新思维、独立完成课题等过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体验到一种全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乐趣,激发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生发挥在科研上的经验优势,通过与本科生开展经常性的交流和讨论,重点对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发挥了“传帮带”作用;指导教师发挥对本科生的指导作用,重点负责解决学生在SRTP中的技术难点问题。通过这种学术团队的构建,为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2. 实施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课程+讲座+竞赛”的活动平台

课外科技活动虽然从内容上看归属于第二课堂,但它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同时又反作用于第一课堂。因此,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第一课堂夯实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通过讲座和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做法。一是通过课程建设夯实打牢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积极探索启发式和个性化教育、讨论式教学,引导大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在学生中普及创新知识。二是通过学术讲座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把学术讲座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作为有关部门、单位和二级学院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积极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等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三是通过科技竞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业竞赛,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动力。

3. 实施科研课题“社会化”,形成“学校搭台+企业‘赞助’+学生唱戏”的活动模式

大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其思维和想象力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结合大学生特点和高校实际,集中优势资源,切实探索适合高校自身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使其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高校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新方向。科研课题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层次的需求,为了使大学生科研课题的选题、内容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活动的有效指导,让大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切实提高自身创新和实践能力,对科研课题实施了“社会化”,有力推动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即学校以“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基本原则,依托校外实习单位和在企业建立的工程实践中心等优势资源,突出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主体地位,为部分大学生量身定制与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契合的科研课题选题和内容,并在学校现有专业教师指导力量的基础上,在企业和社会聘请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的兼职师资队伍,加强大学生科研课题的指导力量,促进了大学生科研成果在企业和社会的转化,提升了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效果和作用。

4. 实施载体创新,形成“网络+社团”的活动新阵地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必须有载体作为保障。学校在传统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载体的基础上,紧跟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针对大学生喜欢聚集在网络上的实际,建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网站,设立了课外科技活动基本知识、“桂工讲坛”、科技竞赛、科研课题、研究方法等模块,普及了课外科技活动知识,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学术科技氛围,提高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影响力。同时,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技型学生社团、协会在促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为充分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科专业为依托,推动成立了电脑协会、电子协会、网络协会、电子商务协会、创业协会、营销协会等科技型协会。这些社团通过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科技论坛、科技竞赛、网络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使不同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形成了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新阵地。

5. 实施基础支持机制,形成“经费+场地+政策”的条件保障体系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场地保障和政策扶持。为此,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为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提供资金资助,用于开展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的组织培训,为大学生引入项目作保障。事实证明,实验和实践是提高大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最好载体和完成创新实验实践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最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学校整合资源,免费开放实验室,做到资源共享,集基础训练、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于一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条件和空间。同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激励奖励机制,对积极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优秀学生给予积极肯定,包括可给予创新学分、综合测评加分、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和给予专项科研奖学金的奖励,同时对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予绩效成绩的肯定等。“经费+场地+政策”的条件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基本构建了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支持机制,大力促进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帆,陆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0(03).

[2]郭师虹,蔡安江,杨桂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