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消费观念范文

大学生消费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消费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消费观念

第1篇:大学生消费观念范文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一

消费观念作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不仅仅是因为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同时也反映了某一特定时期人们对物质的追求理念,对商品价值观念的大体取向。身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包括经济来源,消费方式与整个社会相比都会有很大的差距,着眼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我们小组成员的一致初衷,因为它不仅会使同学们学会如何理财,还会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以及生活追求,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我们,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知识,课外活动,更应该关注消费,优化消费,从而戒奢从俭。只有具有良好的理财方式,才能使我们的消费事半功倍,只有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使我们从真正意义上品味到物廉价美,只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才能使我们在有限的条件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齐头并进。关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从我们身边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一. 调查目地

了解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消念费观,进而把握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了解并发现问题,再视具体情况来解决问题,抑制恶性消费,提倡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能体现社会在一段时间的发展,因而如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如何正确指引大学生的消费方向使我们尤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研究方法

访谈调查法。

三.调查对象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在校专科生。

问卷调查法抽取我校大一、大二、大三共30人进行调查,其中女生12人,男生18人。访谈法通过对我校大二两位学生的访谈,一男,一女。

四.调查时间

20xx年05月06日20xx年05月13日

五.消费观念

一、消费概念

1.理性消费

大学生购买物品时,对于物品的性价比,潮流始终是吸引大学生消费 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讲求实际、理性消费 仍是当今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调查显示,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与质量。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或者说几乎就是不能挣钱,所以中国的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1000元左右,条件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其中主要是用来支付生活费用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由于每个大学生的消费的钱有限的,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十分谨慎,大学生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包括衣服,鞋子,书包等等。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增多,城市生活氛围、恋爱等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不会去购买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当今大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档次,即使不一定买名牌。

2品牌与时尚

当今的大学生,20岁到23岁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主体,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恐落后潮流,这是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消费就是电脑在大学校园的普及。这使得大学生们的消费中增加了电脑的消费。这次调查中发现学生电脑拥有率已高达90%。此外,数码相机,上网卡,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追求,还有就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追新之风十分严重。这次我们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就比例来看,是否流行也成为大学生考虑的一大因素。在我们调查面谈调查中,我们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会追求名牌吗?100%的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前提是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我们都会追求名牌的,这也正反映了大学生的一个很突出的消费心理。

六.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具体分析

1.月生活费

被调查者中,42.75%月生活费在800-1000、22.7%月生活费在500-800元、20.55%月生活费1000-1500元,14%在1500以上

2..生活资金来源

调查发现,绝大数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少数大学生靠勤工俭学、获取奖学金等方式为家庭分担自己的生活开支,极少数大学生经济来源完全自理。

3.消费去向

被调查者中,吃喝、娱乐和消费品(服装、化妆品、饰品)三项,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其中,吃喝占比例为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费外,有29.25%的大学生把钱花在了娱乐上,而这一现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另外,27.9%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占多数,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大学生)把钱用在服装、化妆品、饰品等消费品上。

三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22.7%的同学在500-800元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42.75%的同学在800-100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1000-15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

有14%.的同学在1500元以上比较自由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杭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二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6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6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8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七、对大学生消费行为问题的原因探讨

上述消费行为问题形成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客观的,有社会的、家庭的等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不良消费观念、消费现象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校园不良消费现象的出现受社会上不良消费风气的熏染。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折射出消费者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诱使许多人一切向钱看,贪图物质享受,鄙弃高格调的精神追求,消费观念多元化,消费层次高档化,追求超额消费和超前消费,却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所有这些不能不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

了负面作用。

2.社会化过程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化包括社会教化和主体内化两个基本方面。内化是指大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社会学习和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社会价值、社会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己稳定的价值和行为反应能力。由于大学生缺乏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合作能力较差,主观与客观需要的不协调性等,造成内化能力较低。由于大学生未能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消费社会化过程中的实质,在追求文化和精神消费上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八、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的消费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在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行为:

1.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科学的消费不但表现为敢花钱,而且表现为会花钱。大学生们不缺少消费的冲动,但往往缺少消费的理性,因而常常发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现象,显示出理财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基于这样的现实,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势在必行。

2.形成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心理和行为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受到个人思想、道德、心理、爱好及消费常识的支配和制约,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他们的行为带有不稳定性和盲目性,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给予正确的引导,除了对大学生进行消费道德教育,还要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3.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双管齐下,矫治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才可取得最佳效果。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对于没有独立生活经验的学生,家长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约束一下,否则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极其不利。此外,学校应加强同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学校每学期应将各种正常收费通知家长。

九、结语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如果不及时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才会趋于合理和理性。 总体上看,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还是合理的。今后,大学生在消费上仍需培养理性、文明、责任的消 费观念,催生健康、品质的消费模式,在整个校园,乃至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顺应时展潮流的消费文化,促进人和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二

一.前言:

消费,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作为当代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作为深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本着对中国经济的深切关注,通过我们小组的深入调查和收集数据,我们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并力图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湖南城市学院大一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也许我们的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们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我们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们自己的声音。希望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大学生消费的人们,能够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去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趋向,解读大学生消费的新理念。 之所以开展此项调查,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当前湖南城市学院大一学生的消费状况的调查,以得出21世纪初的益阳市大学生的消费构成、消费差异以其影响其消费构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通过对湖南城市学院高校的抽样调查,力图解读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意识以及消费心理等。

二.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界定总体为湖南城市学院土木院大一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发放时间为20xx年12月1日-8日,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男女比例11:2。

三.调查现象分析:

总体状况 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衣 、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表格1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湖南城市学院在校大一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0%,衣物支出占35.5%。休闲娱乐占4.3%,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6.1%。由此可知:

1、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

当前的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改善学习的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开始上升。由图表知大一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费用逐渐提高,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当前的大学生们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支出正在上升。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也日益朝着更加营养,更加注重品位的方向发展。

3、消费呈现多层次化。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不包括自己的课外收入),40.0%的学生集中在350500之间,500650元之间的约为21.3%,高消费群体(800元以上)为10.2 %,低消费群体(200元以下)为9.1 %,低消费群体的比重与高消费群

体的比重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的社会分配逐渐趋于两极化。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就餐已经超越了填满肚子的范畴。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 %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数据显示:47.3%的被访者平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200300元之间,占总生活费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综合个人自身、社会因素考虑,尤其是面临择业的毕业生们,他们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二:购买服饰。

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当您拥有一件名牌产品时,您最希望谁能够注意到您拥有这样的品牌调查后发现,70%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某个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够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关注自己拥有某个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够了解。3%的人表示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产品。

三:恋爱消费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四:上网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2.7%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3-7小时,30.1%的学生为8-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

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五: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62%,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 5位,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六.其它消费

对于有抽烟嗜好的男生来说,其烟费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开支。通过问卷和深入访问所得数据表明,约占三成的男生有长期抽烟的习惯。根据烟瘾的程度不同,花费也不相同,绝大多数的烟民的品位集中在中低档层次上,因此每月的花费约为40-80元之间。此外,有

6.1%的男生有购买彩票的习惯,其花费也主要集中在每月10元左右。零食对于60.2%的女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她们的每个月花费在50元左右。此外化妆品的消费对女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72.3%的女生每月的洗涤化妆用品消费在30元左右,另有少数(7.3%)女生的洗涤化妆用品消费在30-60元之间每个月,极个别的女生在此方面的消费达到100元以上。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们总的消费理念呈现的特点有:

1. 个性与模仿同在:

多元化发展源于个性化的彰显。现在的青年已开始追求时尚化和风格化,而大学生恰好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化转变,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出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是在购买前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价格、性能、品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其中有不少大学生会找同学或相关人员咨询有关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是在与家人商量后再购买的。

今天的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不离,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今天,发达快捷的消费信息、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使大学生对时尚的领略和把握更为及时准确,尽管他们还不一定拥有,但却能对许多时尚品牌如数家珍。与此同时,他们更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宁缺勿滥,宁高勿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2 . 多样与实用并存:

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多样化消费的特点根源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这种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有益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多重比较,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受不良倾向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消费类型来。

在消费状况分析中,不论是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中的衣食费用,还是其学习消费中的学费、书杂费、电脑等;不论是大学生的休闲及娱乐消费,还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都越来越趋向于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这从调查统计的休闲娱乐方式和花费上可以明确的表现出来。

3. 消费差异日趋明显:

一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构成相对简单、总体消费水平也较低。二是来自城市的学生的总体消费水平要相对高于农村的学生,同时,消费构成也相对多样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说

明了经济发达与否,不仅影响着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影响着当前大学生们的消费构成和消费理念。

(二)部分学生消费误区

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

调查数据表明,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被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及自己打工赚取。在对待属于自己的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不得不兼职的学生中,近九成的被调查者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它用,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学生则把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请客吃饭以及贴补透支的生活费。

2、部分学生存在攀比、奢侈和求异心理。

在个人消费品购买选择上:67.1%的学生更注意性能价格比。此类大学生对购物地点多不太在意,也乐于去旧货市场或路边的地摊小店淘金。主要考虑是否喜欢的占到18.0%,也有9.0%的学生是非名牌不买。在上述两类学生的心目中,广告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展现个性。专卖店,大型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的购物首选。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差别,与他们各自的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通过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63.0%的大学生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学生愿意借钱购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同时亦有近1/4的学生有或经常有为买来的东西没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后悔。调查显示:只有1/3多一点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部分(55.0%)的大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在个人消费方面更多的是冲动和盲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商家们有意无意的引导有着相当的关系。

五.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 面子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的不良现象,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1我们应加强合理储蓄观念。

2对于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自己的合理消费观念。

3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地消费;强调节约、勤劳俭朴等节俭消费观 。

4强调理性消费、理性行为,反对非理性的盲目消费,包括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等浪费现象。

第2篇:大学生消费观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念;理性消费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是时代的号角,在未来的文化与消费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可以是整个消费市场的示范者,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殊的研究意义。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生活费用来源单一,在经济上对家庭比较依赖。据数据统计,90%以上的同学生活费都是来自父母,小部分同学是靠自己勤工俭学或奖学金所获。

消费结构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学校生活都变得丰富多彩,平日的开销不再只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据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同学在购买服装与上网话费方面开销较大;另外20%左右的同学平均每一个月旅游一次,花费在100-200之间,由此可见旅游花费也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费开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如偶尔的聚餐请客也在生活费消费单上画了重重一笔。

消费存在差异性。根据调查578名同学中73%来自农村,19%来自城镇,8%来自城市。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消费基础,最终导致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据调查显示,来自城市的同学每月最高花费可达万元,而来自农村的部分同学每月花费最低至500,两者相差20多倍。

消费的盲目性。作为群体生活的大学生,价值观、审美观免不了受他人影响,这方面女生表现得更为明显,遇到打折促销自身不需要的也会购买,这两年新流行的网购也使同学们花了不少冤枉钱。数据显示60%的男生会对促销打折感兴趣,40%的男生只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才会购买;而92%的女生表示见到促销打折就会控制不住自己而购买多余的物品,而8%的女生则表示无所谓,不会因为促销打折而影响购买计划。对于购物方式80%的同学会选择网购,这些同学60%在每次网购中会超出自己的购买预算计划。

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是消费者使用一种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观念,是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内容、消费目标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问题的总的态度和基本观点。在《当代大学生经济状况调查分析及建议》中罗超良总结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主要有三种,即朴素消费观、超前消费观、享受消费观。该观点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出发勾勒出了大学生消费观念的三个不同侧面,从大学生消费现状来看也可以分成两个大块理性消费观和非理性消费观。

(一)理性消费观

大学生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根据其经济条件,在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消费过程中,坚持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依赖任何惯性或心理上的因素,不形成攀比消费等盲目行为,对消费过程能够准确认知和预测,其消费水平与国家经济状况相适应,以达到物有所值的一种消费方式。

调查显示理性消费观各方面所占比例明显多于不理性消费,所以说大学生大部分还是能坚持艰苦朴素的传统、保持勤俭节约的习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健康合理,能做到量入为出,属于这类支出的包括食宿,学杂费,必要的网费与话费,服装费,以及一些非主动但不得不支出的开销(为了考证需要,报的一些补习班,这类情况大三大四所占比例较大)等。

(二)非理性消费观

非理性消费是与理性消费相对的,表现为攀比争风、大手大脚的、没有明确目的,仅凭感觉、兴趣引起的冲动需求而产生的消费。大学生出于种种原因,在固守传统的勤俭节约消费观念的同时,其消费观念也彰显了一定的超前性、时尚性、享受性等非理性消费观念。

超前性指用未来购买力来弥补现阶段购买力的不足,以达到超过现阶段经济实力所决定的消费水平。从数据中可看出,超前消费在当代大学生消费中已占据一定市场,践行这种观念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9%。在校园里最能体现超前消费的莫过于信用卡消费。信用卡而非现金交易激发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同时持卡的优越、刷卡的潇洒也给大学生挣足了脸面,于是校园出现了持卡一族。

时尚性是指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而后来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这在大学生间被表现在吃、穿、用、玩各个方面,如大学生为了追求时尚,彰显个性,提高身份地位,请客吃饭要进高档餐厅,穿着打扮要紧跟潮流,手机、电脑要不断更新,休闲娱乐要讲品味,休闲娱乐要将档次。一时间大学生成了时尚的代名词。

享受性是指把幸福等价于尽量多的消费,也就是消费越多幸福越多,无节制进行物质享受。调查分析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不管自身条件是否允许,一味的跟风攀比,过分看中物质享受,忘却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从而导致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失败告终。

三、对大学生形成此种消费观念的因素分析

据调查显示,80%以上的同学还是能够进行理性消费,然而部分同学却迷失了方向,不能进行理性消费。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分析。

(一)社会因素

社会上享乐主义消费观的盛行,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现行大学生价值观、认知能力等有一定程度上的偏颇。为此政府应大力宣传勤俭节约之风,提倡合理消费,净化社会风气,制止不良消费风气,努力提高全民的消费文明程度。另外,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周围环境的治理,取缔那些纯赢利性的、不健康的娱乐消费场所,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消费环境。

(二)学校因素

由于学校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都是将教育重心放在文化知识和素质的培养上,忽略了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教育。因此,各高校应充分开展对大学生有关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强化治理、提高改善高校的周边环境。

(三)家庭因素

在中国的家庭中,人们习惯了对下一代的“呵护”。不管经济条件好坏无节制的保证子女的物质需求,“有求必应”。家长的这种溺爱做法在客观上助长了大部分学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另外,家长了为了让子女考上好的高校,将子女的精力重点限制于学习上,除了学习不准考虑任何其他的事情,缺乏对子女的理财能力的培养,导致子女进入高校后无节制无计划的消费。所以家长不应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还应该及时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和加强教育,培养子女的合理消费习惯。

(四)个人因素

由于大学生所具有的自身特定的社会心理特征:从众性、时尚性、易受暗示性、攀比性、个性化。各种心理特征错综交杂,如果自我控制意识不够强烈,很容易就形成了部分大学生的不理性消费。所以大学生应摆正消费态度;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冲动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养成计划性的消费习惯,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

参考文献:

[1]毕启冬,王爱丽,孔彪.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2):143-144.

[2]王钰,石泓.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28):134.

[3]易菊香,肖海鸥.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研究——以吉首大学学生消费为例[J].沈阳农业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4-67.

作者简介:

李肖肖(1990-),女,现就读于郑州大学商学院统计系。

胡乾坤,男,现就读于郑州大学商学院。

第3篇:大学生消费观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理财 合理规划

前言: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接班人,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一些品质,对于日后国家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影响。理财观念的树立,是让大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让他们心中对消费观念有着新的理解。目前来看,大学生的消费随意,花钱大手大脚,一旦步入社会,这对于他们日后的生活来说,较为不利。养成理财观念,合理消费,对于促进大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十分重要。

一、我国大学生理财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普遍较差,没有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并且消费比重在全国消费总比重当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升。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消费大部分来自于父母给的生活费。大手大脚的消费,对于未来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的消费观念养成来说,十分不利。大学生理财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费没有计划,主观随意性强。大学生的消费大多数是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从来没有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往往生活费没有到期末的时候,就已经捉襟见肘,不得不再向家里伸手要钱。这种消费情况在各个大学当中普遍存在,并非是什么鲜见现象。

第二,消费结构存在很大问题。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饮食消费、学习消费、娱乐消费、服饰消费、恋爱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这几个方面当中,占据最大比例的是饮食消费,而学习消费往往是最少的。除此之外,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了娱乐消费和服饰消费、恋爱消费三个方面。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结构安排的不合理,本应该在学习方面加大消费,但反而学习消费是最少的。

第三,缺乏理性消费的观念。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缺乏理性,往往受到攀比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消费追求时尚,攀比心思严重,不注重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冲动消费所占的比重较大,往往预计的生活花费根本支持不了多久,自己的生活费就已经捉襟见肘了。这种缺乏理性的消费观念让大学生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从而引起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下滑。

第四,理财观念淡薄。大学生的理财观念淡薄,对于金钱的用度缺乏明确规划,很少对自己的消费提前计划。在大学生心里,认为理财就是将钱存在银行,或是节省开支,对理财知识认识浅显。而一些稍微有些理财知识的大学生,理财的方向也仅限于股票、银行理财产品等方面,并且这种理财行为大都是受到社会投资环境的影响,缺乏对理财风险认识,很容易遭受到经济损失。

二、大学生理财的合理规划

(一)创造良好的理财环境

大学生理财环境的创建,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财环境,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意识。第一,在社会方面,要靠政府和媒体共同努力,引导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财风气。加大对理财观念的宣传工作,引导大学生理财意识,并且鼓励大学生进行理财,提升大学生的理财能力;第二,家庭方面对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家长的消费习惯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来说具有重要影响。家长们对孩子的消费要采取管制的措施,不能孩子伸手要钱,不问孩子要钱的原因,就溺爱孩子,想花多少给多少。家庭应该鼓励孩子树立理财的意识,合理安排消费,并且对孩子进行存钱观念的灌输,这对于大学生日后理财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在学校方面,校方应该发挥校内社团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理财活动,培养和灌输学生的理财意识,让大学生在这种氛围的熏染下,树立理财意识。第四,在学生自身方面,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对金钱用度有一个明确的规划,避免大手大脚的花钱。同时,积极关注理财知识,对理财产品、股票等投资方面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保本的理财产品,通过对理财产品的接触,提升自身的理财能力,渐渐掌握有关理财产品风险知识,确保资金的收益性和安全性。

(二)提高理财能力,制定理财规划

大学生理财的合理规划,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简到难,一步一步进行。例如先从自身消费观念做起,控制自己的消费,节约用钱,建立自己的“小金库”,树立存钱意识。之后可以试着购买一些保本的理财产品,选择风险性小的投资产品,一点点积蓄,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最后,等有了一定的理财知识,并且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可以投资股票,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实践当中积累理财规律和经验,从而获得较大收益。除此之外,还要制定一个有效的理财规划,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例如树立和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消费观念,制定出一个学期的消费计划,对各项支出都做到合理安排。在大学期间,多多了解关于理财方面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理财知识,掌握理财的风险知识,对一些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之后可以尝试进行理财投资,并且从中获取一定收益,为工作后的理财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掌握理财知识和懂得理财的重要性,这对于大学生培养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以及日后大学生步入社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对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有着重要影响。在大学期间,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合理的进行理财,从大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来看,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学生消费观念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3.2];G80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前言

新时期大学生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也十分重视,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身体素质,大学生用于健身的消费较多。同时由于大学生更热衷国际范围内的体育赛事,如世界杯等,因此对体育期刊杂志也较为热衷,还有些大学生作为著名球形的粉丝,经常会购买关于体育明星的一些杂志和海报,这部分体育消费也占有不小的比例。大学生是未来体育消费群体的中坚力量。对此,本文主要就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进行研究,为促进大学生合理的进行体育消费提供借鉴。

一、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存在以下一些现状,影响着大学生的正确消费。第一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不足。目前由于大学课程安排比较人性化,加之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大学生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而这部分闲暇时间,被大部分大学生大多用于安排上网、逛街购物、在寝室睡觉,很少有人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消费也大都体现在娱乐、吃喝与穿衣中,体育消费少之又少[1]。其次,部分大学生有大量的体育消费,其体育消费主要是用于买一些运动服装、鞋帽、体育杂志、海报等,而很少将消费用于体育锻炼和健身中,也没有购买具体的体育用品和健身用品。第二,消费动机,目前大学生有部分体育消费是出于追星,由于观看了广告购买一些明星服代言的体育服饰及鞋帽以及与此明星相关的杂志与海报等,而有部分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是娱乐,由于大学生活中空闲时间较多,更多的学生体育消费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是为了加强体育锻炼,进行健身消费。第三,由于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有赖于家长,而不同家庭环境中的经济收入条件不同,因此影响到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由于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因此在体育消费中一切以贵为准,而有部分学生由于条件较差,体育消费中选择价格低廉的体育消费品,这两种消费水平都较为极端。

二、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研究

1.体育消费观念

应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只有学生对体育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够引导学生的消费观倾向于体育消费,激发起学生体育消费的欲望。由于新时代大学生对健康及文明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加之受到正确的体育观念的指导,使其充分了解到加强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人的体质,同时还能够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很好的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通过体育锻炼使人们保持心情愉悦,所以与其花钱买娱乐还不如花钱买健身器材或者买体育用品[2]。近年来由于健身浪潮的兴起,体育锻炼已不再是单纯的体能锻炼,它还成为新时代引领时尚的一股潮流,因此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愿,树立体育消费观念的时尚性,使大学生产生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促进其进行比较有意义的体育消费。

2.体育消费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促使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而产生的意识及需求,不同大学生由于对体育认识不同因此其消费动机也不尽相同,新时代大学生对体育有不同的见解,其动机已不再是单纯的追星,和打发时间,而是由于其对体育活动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喜欢体育运动,因此产生购买体育用品及健身器材的欲望,进而产生体育消费动机。在新时代更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兴起的大趋势下,大学生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时代同步,摒弃以往死读书的状态,应全面发展,增强自身素质,培养与时俱进的生存能力,体育消费正是体现大学生时代特征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只有引发学生以健身锻炼为体育消费的动机,才能促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消费群体中,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同时也避免了大学生体育盲目消费的现状。

3.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的发展研究,由于大学还没有进入社会,具备独立赚钱的能力,因此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于家庭,家庭经济条件及家庭消费观念等都影响到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因此在大学生消费水平的研究中应注重指引大学生用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自己进行合理消费,在体育消费中不要求最高价位的消费,只要体育消费品能够满足体育需求就可以[3]。同时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应纠正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不应盲目选择廉价的劣质体育用品,应在条件允许中选择经济实惠的体育用品,以此保证体育用品的耐用性,增加其价值。按照自身的消费能力量力而为,合理规划体育消费,达到最终的消费目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大学生不断加强体育消费观念,增强体育认识,进而使体育消费合理化,满足了体育行业的营运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的形成,保持合理消费行为能够有效的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进行研究,能够充分的促进大学生合理的进行体育消费。

参考文献:

[1]王超.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才智,2015(12).

第5篇:大学生消费观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问题;引导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大学生的消费观发展往往超前于社会,引领着社会的消费潮流,映射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大学生消费观念不仅对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人格和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多方面影响社会、家庭甚至老师和学生。因此,加强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和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剖析大学生消费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继而探讨如何做好对大学生消费的正确引导。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消费观中的失衡性消费与虚荣的“时尚消费”的并存。失衡性消费一方面体现在用于学习、就餐方面的费用偏低,而用在交际、娱乐方面的费用比重过高,已明显偏离了学生消费的正常轨迹;另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的消费观中物质享受消费的超前性和精神文化消费的相对滞后性。此外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变化还体现在他们使用的物品(手机、文具等)、着装的风格等方面。

消费中精神价值的缺损。在大学校园中人们往往可以看到,注重物质生活的舒适富足,善于满足自己种种欲望的人被视为正常的、健康的人;而注重精神价值追求的人,则难以被人们所理解。当大学生们把消费当成自己的生活主题,对还能使用的物质产品进行没有必要的更换,并把对物质消费品的占有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时,必然走向消费的非理性化。

消费中欲望对需求的背离。人的消费行为被区分为基于需求的消费和基于欲望的消费,这两种消费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甚至是原则性的区别。当人们的基本需要被满足之后,消费社会还会制造出无限多种的需求,诱发人们走向奢侈享受。“奢侈是一种非理望的表现。它的实质是和享乐,任意放纵自己的非常或反常的生活需要,缺乏一种合理的生活消费的概念”。就大学生而言,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炫耀性、攀比性、虚荣性消费就是对物质消费的过度需求。这样的消费观会导致人生价值意义的丧失,从而引起精神空虚。

二、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引导

学校应加强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和培养。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明确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内容;把消费观念纳入校风教育与“两课”教学的范畴,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反对各种不良的消费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家长应关心和引导子女的消费。由于家庭是基本的消费单位,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往往与家庭影响有关。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产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虚荣消费心理,给子女树立了坏典型,不注重孩子消费观的培养;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吃穿玩用等有求必应;使得大学生不健康的闲暇消费方式有了可乘之机。所以家长应该本着对子女、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对自身不健康的行为及时纠正,引导子女科学合理地消费,对他们的的一些不当需求予以限制,有意识的培养他们勤俭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对于那些来自经济不发达农村或城市下岗职工家庭要改变那种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子女的一切需求这种不良心态,对子女的开支加以调控,不仅在物质上给与关心,更要在品德作风上加强对子女的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

加强社会教育中的消费观教育和消费行为的引导。一方面加强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文学艺术等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大众传媒应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在理论上强调消费对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在提倡量入为、出适当消费的同时,要继续宣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从理论实践中寻找不远离现实生活又不脱离我国国情的消费理念。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消费市场的调研和监管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消费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对消费热点的调查研究,对那些超越个人消费范畴的挥霍无度的奢侈风气不能等闲视之,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抵制腐朽人生观、价值观的侵蚀。总之,对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的培养,需要教育者的正确诱导,需要大学生本人的自省,也需要家庭、社区的有效配合。大学生消费观上的成熟正是大学生成人和成才的重要一环,全社会应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宋孔翊.试论大学生消费观的培养[J]. 科学教育论坛,2005,(6):132-134.

第6篇:大学生消费观念范文

(1)超前消费

个人的消费支出必须同个人的实际收入相适应,这是科学消费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一种追求高消费的势头,即不顾个人家庭的实际收入,一味追求消费品的高档次、新产品、高价格、名牌货。当自己的经济能力支撑不了急速膨胀的消费时,就走进了赤字消费的误区。

(2)炫耀消费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人收入较高,或家庭殷实富有,他们一掷千金,比阔斗富,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气派;另有一种是有炫耀之心而缺炫耀之力,用压低基本生活费用支撑着时髦的穿戴。大学生的这种攀比行为,错误之处在于把富有等同于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富有。这种面子至上的炫耀之风,不仅污染了校风,还将会腐蚀大学生的心灵,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人情消费

在传统思想影响下,礼尚往来成为中国人推崇和仿效的君子风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古老的人情观与现时的经济关系发生了联姻,人情消费早已突破昔日止于近邻的范畴,从维系情感的单一目的演变到为达到特定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大学生社会群体,尽管生活学习在校园中,也深受此观念的影响。

(4)攀比消费

大学生谁也不输给谁的好胜心理在物质生活消费上的表现就产生相互攀比的现象。在形形的攀比后面,是高得惊人的消费,造成恶性循环。

2

树立经济头脑对于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大学生的经济观念与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单一型逐渐变得多元化、社会化。存在着追求高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化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外出上街经常乘坐出租车,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消费、面子消费,以及超前消费等高消费行为比较普遍。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消费行为导向,培养他们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原因分析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孩子在消费方面的价值倾向,主要是来自父母的影响。某些人口袋里鼓胀时,就滋生了畸形的消费心理,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讲讲排场、显显派头。作为他们的孩子,以父母为榜样,也就容易养成大手大脚、盲目攀比的习惯。家庭影响在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2)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一些大学生自身体会也说明了这一点。广告是传媒机构与生产者、商家利益结合的产物。为了让大众接受该商品,消费该商品,一些广告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采取夸大、虚假的手段,把消费与地位、形象、品味、成功等联系起来进行大势的鼓噪宣传,制造各种虚假需求,对大众尤其是大学生的消费产生巨大的影响。

(3)同辈群体的影响

大学生在寻求脱离家庭的独立性时,非常注重同伴关系。他们通过经常地与同伴群体相联系和培养自己对服装、语言和音乐的爱好,从而逐渐从父母那里摆脱出来,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情感上的独立性。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同寝室室友间的影响,其次是班上的同学,主要是玩得好的同学、或者学兄姐弟妹。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就会形成类似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价值观,于是做出类似的消费选择。

(4)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既有教师课堂教学,也包括学校环境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大学课堂上直接讲消费的时间少了,甚至根本就没有讲,但是,身在大学校园里,这种影响又无处不在。大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每一物都具有教育作用,虽然不像教师上课那样直接,它们是潜在的、隐蔽的,学生在不经意间就会受到影响,有些物件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语言,一种教育因素,不断地强化一种观念、一种思想。隐性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些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受到学校的影响不是来自学校教师的上课,而是校园中各种环境因素导致的。

4解决对策

(1)消费观念教育

大学生消费观念上存在的问题是消费观念教育的起点。大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消费观念基本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要加以改进并不容易。但是消费观念是消费技能学习和行为矫正的基础,因此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客观需要教育工作者迎难而上,耐心引导。大学生诸多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教育工作主要从主观方面入手,正如思想政治教育在于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一样。在校园文化生活方面,可以通过讲座、座谈、海报宣传等方式进行教育。在传媒方面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站专题和校园广播加以宣传引导。

(2)消费常识与消费史教育

消费教育的目的虽然是指导实践,但是在大学生消费教育当中,也不能忽视理论的作用。消费教育不只是操作经验层面的传授,由于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文化基础较好,求知欲望较强,理论学习能力较好的,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也要强调理论内容。

(3)消费决策教育

消费决策广义上说就是关于购买和消费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买什么、上哪买、什么时候买、怎么买四个方面。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直接驱使消费者进行购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这部分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理性分析自己的消费行为,明确每一项消费目的和意义,避免不理智消费动机和行为。在决策之前,如何识别和分析网络、口传、广告等方面信息,往往是消费中的盲点。

5结束语

消费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的很少,国内消费教育研究也非常薄弱,但是我相信有着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孜孜以求,消费教育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教师们和学生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巍.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1.

[2]金国华.青年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耿文美.大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J].大连干部学刊.2007.

第7篇:大学生消费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消费观念

90后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中国公民,90后与80后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80后见证了中国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而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是中国政治、经济、教育特别是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随着90后逐渐进入大学,90后大学生的消费道德问题也引起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相关学者的关注。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知识阶层,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方向,其消费道德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也对社会消费道德观具有重要的引导力。研究90后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道德,一方面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励大学生不断向上,自由、全面地发展,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一、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相关研究表明,相比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消费道德观呈现变化趋势较快的特点,90后大学生的出现更给高校开展消费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消费行为、消费观念、消费结构都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道德现状,课题组在多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共计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8份。通过调查对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特点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相比以往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以下四个新特点。第一,90后大学生生活费来源渠道多元化。除父母给予、勤工俭学等传统方式外,由于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加大,有部分学生是通过奖、助学金方式获取生活费(占16.5%)。第二,90后大学生生活费额度明显提高。生活费选择在600元以上的占受访数的75.8%,生活费达到1000元以上的占7.2%,生活费低于300元的占1.8%,而对于生活费的期望值有83%的学生选择“维持现有水平”。第三,消费行为多样性。虽然大多学生把伙食费放在消费的第一位,但其他消费形式体现了90后大学生消费的特性。80.2%的受访者把购买学习资料、教育培训和文具放在消费的第二位。此外,部分学生有网购的习惯,通讯费用中手机上网费用也占有较大比例,受访学生中94.1%的学生是用手机上网方式作为和他人联系的常用渠道。90后大学生在“请他人吃饭或和他人聚餐每月花费”上,79.4%的学生选择在20元以下。第四,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明显受到寝室文化的影响,形成整体比较节约、整体消费较高两种不同的现象。除极个别比较困难或者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外,大多寝室消费无太大差别,但寝室与寝室之间整体消费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从家庭收入状况来看,这些学生之间家庭经济条件相差并不十分明显。

武汉大学的一份90后大学新生调研报告也表明,90后新生不仅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更高追求,还注重社交与审美。武汉大学的调查显示,在这些90后大学生中,每月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书籍、文具等学习方面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5.6%,而每月主要消费在娱乐性支出、电子产品以及化妆服饰等方面的学生比80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38.8%、22.8%和20.1%。其中,手机、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非常普及。这说明90后大学生更注重与信息化时代的接轨和自己的外在美,但其中娱乐性支出比例较高,也隐含着部分奢侈消费的成分。

调查充分表明,90后大学生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消费更加理性、务实,家境十分贫寒的学生仍然存在,而且90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依旧很大,经济独立意识比较缺乏,自力更生的念头萌生较晚。90后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和可诱导性,他们由于受年龄、阅历等因素影响,正处于一个由不成熟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的时期。其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尚不稳定,消费需求有较大的弹性,消费道德观正在形成阶段,也存在不少误区。一是消费较盲目,理财观念淡薄。二是消费结构不合理,更看重物质消费。三是攀比心理较严重,有些消费不切实际。四是相比80后更加看重个性消费,不合理的恋爱消费也占有很大比例。90后大学生面临的社会消费环境有很大变化,由于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和个性特征与80后有很大不同,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90后受到网络消费行为和网络道德环境影响较大,我们应该对90后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同时也要认识到他们引领时尚消费的前沿,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其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一部分大学生脱离了实际的消费水平,对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危害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转贴于

二、当前高校消费道德教育形式、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经济学家们把合理的消费支出概括为三层含义。第一,等于或接近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第二,与个人收入、财力相适应。第三,在资源的社会供应量为既定的条件下不过多地占用或消耗该种资源。因此,我们一般把明显高于大学生群体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个人收入水平、明显高于社会供应承受量的消费行为称为不良消费。正如许多研究提出的那样,大学生不良消费道德观念的形成可以归咎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三方面的原因。从家庭而言,家长本身存在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只看重孩子学业而不注重品德的养成,由于是独生子女,所以比较溺爱等原因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社会而言,社会中存在超前消费、拜金主义等许多消费观念,大学生是许多商家营销的主要对象,他们通过电视广告、海报宣传甚至赞助高校活动等方式在大学生中灌输适合自身利益的消费观念,加上学生生活环境的攀比风气,造成部分90后大学生不能理性消费。此外,部分90后大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学生个性较强,比较喜欢旅游、买奢侈品等消费方式。从高校而言,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大学扩招及90后学生性格特征和思想观念不同于以往学生的缘故,在引导90后学生形成合理消费道德观念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专门系统的消费道德教育活动,在我们走访的几所高校中,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一般是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过程中完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开设专门的消费理财选修课或在“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课堂教学中进行消费道德观的教育。二是通过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消费道德情感体验。三是运用学校宣传媒介和标语横幅在校园营造健康消费道德观的良好氛围。面对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现在大学的消费道德教育就显得有所欠缺。在课堂教育中所灌输的都是一些偏重于知识教育的理论知识,没有或很少引导和教育学生在消费观念、消费意识、消费方式等方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存在表现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等问题。90后大学生在一个社会不断变革和进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这样的教育方式比以往大学生具有更强的逆反心理和不满情绪。

有趣的是,目前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大多是80后大学毕业生。高校辅导员作为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他们在管理和教育90后学生时还面临自身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问题,80后的成长背景与90后有相当大的差异,在消费观念上80后主张勤俭节约,而90后就较偏向于超前消费,思想和行为上与80后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

三、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对策和建议

90后是现代社会的新一代,他们的消费观念将影响和带动以后社会的消费发展方向。强化90后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文明消费,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第一,高校应该充实和完善消费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德育的任务制约着德育内容的性质,90后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宽度,当前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思想实际又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一方面,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门的消费道德教育选修课程或者有意识地在其他课程中穿插相关内容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消费的特性和价值,提高大学生对消费品的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大学生对自己支付能力的理性分析水平,从而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另一方面,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重视传统美德教育和生态伦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节俭、绿色消费观。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崇俭”是消费价值观念的核心,我们要重视从传统中借鉴合理的教育资源,在传统消费观的基础上成功构建新型的节俭消费伦理观。同时,应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90后大学生认清过度消费和破坏性消费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鼓励90后大学生践行绿色消费,避免对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第8篇:大学生消费观念范文

【关键词】女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观 问题分析

一、当代女大学生消费现状

中国的女大学生是在特殊政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她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突破了传统节俭保守的消费理念,融入开放超前的消费观念,具有独特特点。

(一)消费构成多样化

女大学生的消费构成多样化,有学习、饮食、服装美容、休闲娱乐、人际交往、恋爱等,近年来组成比例一直在变化。伴随着“考证热”在各高校的兴起,就业中性别不占优势的女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甘心对考证高额投资,对于服装美容也更重视。

(二)个性化与从众并存

女大学生正值青春,个性洋溢,具有追求个性时尚,突出自我的消费心理。这是她们的主观努力方向,除了特立独行的个例,大多数女大学生向时尚看齐的同时,也渴望群体的接受,因此其消费尽显个性却又趋于一致。比如:发型上卷发的流行,以瘦为美等。

(三)易入消费误区

女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难免会因小事情绪波动,同时又有较强的虚荣心,因而在其消费行为中,表现出情绪化、攀比炫耀心理以及过度消费。一些调查显示,有些女大学生心情不好就会购物,有些女大学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不惜四处借钱。

(四)缺少理财观念

不少大学生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注重人清消费,过生日、得奖学金、当选学生干部,都要请客。恋爱消费、手机通讯费等有多有少,有的支出过多,令人惊讶。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女大学生每学期的消费限额都会超出计划范围。

二、当代女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

(一)自身的影响

女大学生既有蓬勃向上的文化特征,又有展现自我、崇尚时尚的心理特征,同时又是一个没有经济独立能力的依赖群体。其独特性必然影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们较低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便会追求更高的需要。当代女大学生较低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开始追求更高目标,所以消费趋于高水平和多元化。

(二)家庭的影响

子女的消费观念及消费习惯受父母的影响大于其他人,家庭的影响潜移默化。家庭对女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环境,如家庭成员组成,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家庭经济状况好的消费水平就高一些;二是家庭成员消费行为,会被当做参照物进行模仿或对比;三是家庭在女大学生的社会成长过程中,会对其价值观产生影响;四是家庭的变化会对女大学生的生活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消费行为。

(三)学校的影响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女大学生的消费观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授教,缺乏对大学生勤俭节约精神的倡导。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依赖心理较重,很容易受到宿舍、社团等群体影响。群体思维影响下,难免使消费观点或行为受到抑制,逐渐趋向于形成相同的消费观念。

(四)社会的影响

女大学生们正经历着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由于缺乏实际的社会经验,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潮变化的冲击,并在中西方消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产生了困惑,不易形成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偶像效应、名人效应在学生群体中表现的非常突出,女大学生也不例外。

三、引导当代女大学生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

当代女大学生的消费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推动女大学生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引导她们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必须通过各方的努力。

(一)注重消费心理的培养

既要要培养女大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和良好地心理素质,还要培养女大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困惑、烦恼和忧虑,还易受到群体消费行为的影响,面对社会情况的复杂性,各种消费观念冲击,会使得她们在短时期迷失了方向,但是通过消费文化影响和自我调整,不断培养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可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重视家庭消费合理性

当代女大学生大都为独生女,有关报告表示,独生子女在消费中价格敏感度降低,注重的是品牌、舒适程度和生活方式,与父母辈相比具有强烈的“享受生活”的观念。女儿要“富养”,但只不是物质的富。父母要做好榜样,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消费习惯,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过度追求名牌,同龄的女孩往往比男孩早熟一些,在家庭教育中要懂得适时的引导女孩的消费行为。父母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幸福感,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幸福感的提升。

(三)加强校园文明建设

高校应针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消费观,开设消费心理课程和理财课程,进行消费心理和消费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大学生消费结构中的文化和理性的思想含量,从而实现最科学、有效的消费方式。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为当代女大学生科学文明的消费观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外部保证。

(四)营造文明的社会消费氛围

从校园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当代女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要引导当代女大学生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就必须从各方面营造文明的社会消费氛围。既要加强对社会大众消费方式和思想的引导,又要加强对政府官员消费方式的监督,要将反腐进行到底。积极组织开展勤俭节约的教育活动。比如观看社会纪实片,去落后地区实地考察。通过这些途径,改善社会上不良的消费环境,营造文明的社会消费氛围,带动女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大学生消费观念范文

[关键词]:90后 女大学生 消费 南京林业大学

一、引言

90后是对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出生的人的统称,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我国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相对缺少集体意识,缺乏信仰,功利心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增高,认知更为广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在消费习惯方面,90后的消费比较理性,但更注重享受,强调个性。较之前人,90后还更加注重男女平等,鼓励女性追求自身权益。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女性在消费行业中做出的决策也远远多于男性。目前我校本科在读生普遍为90后,这些90后中的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需求旺盛,其消费观念通常较为领先,因此,关注目前在校90后女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显得十分必要。

二、90后女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状况

根据对本校844名在校本科女生的问卷调查发现:

约有65%的女生月均生活费在900到1500元之间,由于过少的生活费将不能满足生活必须需求,所以,只有不到16%的女生生活费少于900元,相较而言,生活费多于1500元的女生人数达到了19%以上。

每月生活必须开销包括伙食、日用品等,约有74%的女生消费金额在600到1200元之间,而开销在1200以上的人不足10%,可见大家对于生活必须开销有稳定的需求。

每月服饰开销包括服装、鞋包、饰品等,约有68%的女生消费金额在100到500元之间;只有约5%的女生没有服饰开销。

每月娱乐开销包括旅游、兴趣爱好等,约有78%的女生消费金额在300元以内,更有近10%的女生没有娱乐开销。

关于每月在恋爱方面的开销,没有恋爱开销的约有68%;有24%的女生恋爱开销在300元以内。

关于每月在课外书和教辅资料等书籍方面的开销,有近23%的人没有书籍方面的开销;而近59%的人开销在百元以内。

关于每月在课外培训方面的开销,没有培训开销的,约占女生总数的66%;有近29%的女生每月培训开销在300元以内。

关于每月完整读完的书籍数量(网络小说除外),有近45%的女生书籍阅读量为0,这是所有区间占比中最大的一个;阅读量在1―2本的女生,约占女生总数的43%。这就是说将近九成的女生月均读书量不到2本。而根据我们对校内734名在校本科男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约一半的男生每月书籍阅读量为0,也有近八成男生月均读书量不到2本。

关于各个同学上个学年的学分绩点,近七成女生绩点在2.5到3.5之间;相较而言,绩点高于3.5的人数要比低于2.5的人数多。对比男生的数据,有约32%的男生绩点在2.5以下,高于3.5的只有约11%的人。

关于在大学期间累计获得的证书数量(大一学生除外),有约6%的女生没有获得过证书;超过八成女生获得1到5张证书;只有约10%的女生获得的证书数量超过6张。在这项数据上,男生数据和女生类似。

在我们所列出的①英语培训(包括四六级、口译、雅思、托福、GRE、BEC等)、②计算机培训、③职业资格培训(包括会计、物流师、报关员、法律、证券、教师、各类设计师等)、④语言类培训(包括第二外语等)、⑤艺术类培训(包括乐器、舞蹈等)、⑥考研培训、⑦第二专业培训、⑧驾照培训等一共8个培训类别中,可以发现,女生们参加最多的是英语培训,有四分之一的人次参加过英语培训;其次是驾照培训,也有超过20%的人次参加过该培训;也有约9%的人次参加过除我们所列出项目以外的培训。图4 参加培训种类

在我们所列出的①英语证书、②计算机证书、③职业资格证书、④语言类等级证书、⑤艺术类等级证书、⑥驾照、⑦学科竞赛及其他专业技能竞赛获奖证书、⑧校级以上就/创业类比赛获奖证书、⑨奖学金证书、⑩普通话证书等一共10个证书类别中,有超过四成的人次取得了英语类别的证书,这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密切相关的;其次有约四分之一的人次取得了奖学金证书;取得普通话证书的也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次;最少的是艺术类等级证书,只有不到3%的同学获得了该方面的证书。

三、90后女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总的来说,在校女大学生的消费呈现的结构,比较符合90后女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细分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

(一)基本生活消费相对稳定

目前在校的女大学生生对于日常饮食以及生活用品的开销有着较为严格的控制。

(二)个人形象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相对较高

在校女大学生普遍注重对自己的打扮,对自我外在形象有较高的要求;而女生在休闲娱乐生活方面的投入也是比较大的,更加追求生活品质,注重对生活的享受。

(三)学习培训消费相对过低

学习培训消费普遍低于休闲娱乐开销,在校女大学生们对于学习并不够重视;从月均读书量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大家在学校方面的投入差强人意。

四、90后女大学生消费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0后女大学生消费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消费结构不合理。

90后女大学生普遍过于注重物质消费和享受性消费,轻视精神领域的消费,从上述数据和图表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女生每月都会投入一定开销在服饰和娱乐消费上,而每月花在服饰和娱乐消费上的金额都普遍大于每月花在书籍和培训上的开销。从某种程度而言,同学们可以选择去图书馆借阅书籍以及自学的方法,来减少甚至避免在书籍和培训上的开销。但是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发现,有近一半的人每个月不能看完一本书籍,足可证明大家身为学生却缺少对自我的培养意识。虽然已经到了大学,但是作为学生,学习还是大家的首要任务,然而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对学习和自我培养的漠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些问题的成因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考虑:

(一)客观:

1.社会上拜金主义价值观和物质享受消费观的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90后的女大学生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而且消费水平也显著提高,大家的消费方式更是受到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影响。近十年来,网络发展迅猛,女大学生涉世不深,作为网络的主要接触人群,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网络上风行的拜金主义和炫富心理影响。

2.学校对于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引导和教育的缺失

应试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流,过多的书本知识教育,与过少的实践教育不成正比。学生所学的知识,往往与现实生活脱节,不能运用到生活当中。再加上,学校缺少对女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课程,纵然有少数心理课程,但也很难全面覆盖女大学生的的消费观以及其他各方面观念。r且,校内娱乐之风盛行,不仅学校周边布满各式餐厅、网吧和购物中心,在学校内部,各种娱乐活动也是层出不穷,这让女大学生们更加关注在娱乐享受方面的开销。

3.学生从小成长的家庭消费观念的影响

女大学生们各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从小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在进入大学以后,家长直接支付生活费由学生自己支配的方式,也助长了学生们的不良消费习惯。

(二)主观:

1.学生消费观念不成熟

女大学生往往自己没有意识到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没有刻意树立自己的消费观。她们虽然处在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但毕竟尚未踏入社会,自我认知能力不高,价值观也尚未完善,在生活中的各种消费往往注重物质享受而无心学习。她们追求时尚潮流,彰显自我个性,也不管自己经济能力是否允许。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尚未有工作经历,对于理财的意识相对淡薄,也导致了消费结构不合理、超前消费等问题的存在。

五、解决90后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社会

首先,全社会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健全消费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节约型消费观,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共同合作。同时,网络媒体应当营造健康的科学消费的氛围,利用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针对不同人群,尤其是女大学生,结合她们自身特点,普及消费观念的常识,推广并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学校

学校应当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对健康理性消费观的培养,在课堂中加入对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引导,寓学于用。同时也应适当控制校内娱乐活动,大力加强传统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术氛围,让大家都参与其中,避免浮躁之风盛行。学校还应当完善大学生的勤工俭学体系,提供更多兼职渠道,让大学生更早认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家庭

家长应当重视对90后女大学生的消费教育。首先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也应当给予孩子一定的经济压力,防止他们过度消费。此外,家长应当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加强与学校的互动,督促他们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个人

90后女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注重个性消费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的习惯。大学生应当学会计划开支,提高自我理财能力,学会自我管理消费。女大学生们也需要培养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避免过度开销。而在消费结构方面,目前在校的90后女大学生,除了关注自身外在消费和物质享受性消费的以外,更应该注重培养自身内在涵养,将生活重心放在学习上。

参考文献:

[1]章婵丽.女大学生消费观研究――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D].安徽工程大学,2015.

[2]张淑杰.“90后”大学生消费观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