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范文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清产核资工作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第1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范文

同志们:

今天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镇上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心聚力,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对于这项改革,各级高度重视,从2016年开始,上级全部进行了部署,出台并发下了很多文件,召开了多次会议,我旗于今年全面启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上个月召开了培训会,一会儿还要专门给大家培训,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运用到工作中。

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和前提。上级文件要求,从2018年起,用1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产权改革,到2020年底,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达到80%以上,基本消除“空壳村”,培育一批2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所以我们把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作为今年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根据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意见,我讲几点:

一、把握基本原则,做到“四个坚持”。一要坚持集体所有不动摇。无论怎么清,都不能把集体资产清少了、清没了、清垮了,不能让集体资产流失。二要坚持群众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搞“一刀切、齐步走”,要切实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真正让农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统筹考虑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明确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保持集体资产的完整性,做到客观公正,有力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财产权益。

二、找准方式方法,抓住“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定范围。重点清查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资金、债权债务和非经营性资产等,做到账证相符和账实相符。资源性资产清查要与土地、林地、草原等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相衔接,充分利用已有登记成果、森林资源档案等,减少和避免重复劳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企业,包括全资所有、直接或间接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等能够控制的被投资企业,其资产也要纳入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范围。二是明方式。要采取先资金后资产、先账内后账外、先资产后资源、先合同内后合同外的清查方式;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以物对账,以账查物,全面清点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查明实际数量和管理情况,建立资产管理台账。三是定归属。村级和组级集体的资产要分别确权到村级集体、组级集体,不能打乱归属。对资产归属有争议的,要及时协调解决争议,确实一时难以确定归属的,暂时记入待界定资产。四是强管理。清查核实并确定归属后,要及时完善集体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严格按照《内蒙古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办法》《将军尧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来处理清产核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健全年度资产清查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同时各村要配合经管站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建设,从而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三、卡住时间接点,明确三个工作阶段。一是准备阶段(10月底前完成)。这个阶段重点是:召开会议,制定《分开实施方案》、印好摸底表格、收集和整理好各类原始资料、开展业务培训、加大宣传等。同时,各站办所要根据工作职责及时提供土地、草地、林地、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文化教育体育设施投资情况等数据资料,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提供处理依据。二是实施阶段(11月20日底前完成)。这是最关键的阶段,所有工作要基本完成,所有数据要汇总上报。这个阶段重点是:严格按照《工作方案》所规定的“组建机构、公告启动、全面清查、审核处置、表决公示、账目调整、填写报表、逐级审核、归档管理”九步流程操作,做到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环环相扣,确保清查数据真实、准确、可靠。三是总结验收阶段(12月底前完成)。这个阶段重点是:开展查漏补缺、审核校验、完善制度、总结提高,完成检查验收,并以乡政府名义,向上一级提交清产核资结果。

四、明确工作重点,统筹推进“三项改革”。一是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镇里要选择1-2个有净资产且经营性资产较大的村,特别是、沿主要交通干线村、经济发达村,确定为试点,率先开展改革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扩大范围。二是推进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集体成员身份确认与清产核资工作一样,都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宜早不宜晚,晚做不如早做,做的早可以避免许多矛盾,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员身份确认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既要坚持民主协商,让多数人认可,又要防止多数人侵犯少数人权利,特别要注意保护好妇女和儿童。乡镇政府要出台指导性意见,村、组要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具体成员界定办法,并建立健全集体成员登记备案机制。三是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产、资源,走“党建促发展、资源变资产、存量扩增量、服务争创收、合作创共赢”多元化发展路子,引凤还巢,引入工商资本,引导农民土地入股,选择能够发挥各自优势的项目作为起点,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集体经济。城中村、城郊村、经济发达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省道沿线等要率先探索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五、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工作稳步推进。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是当前农业农村非常重要,亟待推进的工作,各村、各站办所务必要切实履行职责,狠抓措施落地,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镇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督查,村级也要成立领导机构,支部书记要亲自挂帅,明确分工,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要强化部门配合。清产核资不仅是乡、村两级的事情,农业办、财政所、林工站、国土所、文化站、计生办等站办所也要根据工作职责及时提供土地、草地、林地、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文化教育体育设施投资情况等数据资料,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提供依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筹推进。

三要加快工作进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必须用今年年底基本完成,时间非常紧迫,大家务必严格按照《实施意见》中所规定的时间节点,加快节奏、有序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任务。

第2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范文

刚才,财政局明国同志对这次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这些意见很好,我完全同意。后面新宇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借这个机会,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搞好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大意义

这次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清产核资,是万州区行政体制调整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清产核资。搞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搞好这次清产核资,是摸清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家底的需要。万州区行政体制调整后,各部门、各单位的国有资产及债权债务情况较为复杂,一些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资产状况底数不清,家底不明,不便于下一步的管理和经营。及时开展清产核资,有利于全面准确掌握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部门各单位所有的国有资产,理清国有资产基本情况,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搞好这次清产核资,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产权不明、多头管理、经营不活等突出问题,国有资产没能很好地发挥效益。开展清产核资,界定资产权属,理顺产权关系,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加强财产监管,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盘活国有资产,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全区财政压力。

(三)搞好这次清产核资,是推进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实施“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财政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充分体现预算的公平性、公开性、透明性和完整性,是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开展清产核资,在摸清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家底的基础上,对国有资产实施统一管理,可为财政编制部门预算提供真实可靠依据,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为加快我区财政预算改革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将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上来,齐心协力搞好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绝不允许走过场,应付了事。

二、明确要求,扎扎实实搞好清产核资工作

为实现清产核资工作的预期目标,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全面、扎实、深入、细致地做好实施工作,努力做到“三注重”。

(一)注重清产核资工作的严肃性。区委、区政府对这次清产核资工作高度重视,以区委办、区府办的名义专门下发了通知,对清产核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天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各部门、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文件及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决不允许各行其是。

(二)注重清产核资工作的准确性。清产核资结果必须真实准确,才能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各主管部门要按照清产核资工作要求,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户数进行认真清理,确保清产核资对象不重不漏和全面准确;要采取“以帐对物、以物查帐、见物就点、见帐就清”的方法,对帐内外、地上地下、单位内外的资产进行全面彻底地清查,把实物盘点同帐务核查结合起来,把资产清理同负债核查结合起来,真实反映情况,如实暴露问题,真正做到“不留死角,不打埋伏”。

(三)注重清产核资工作的全面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专业清查与群众清查结合起来,做好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公物还公家”活动,发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财产清查工作,把那些被个人或单位无偿占用的财产积极清理收回,确保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彻底。清理过程中,不但要疏理资产数量,还要对清产核资中出现的债权债务等问题进行清理,查明原因,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认真研究并写出具体分析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三、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领导

这次清产核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确保顺利完成。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工作机构。为确保这次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区里成立了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清产核资工作,并下设办公室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工作组,具体负责清产核资的日常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务必从大局出发,真正把清产核资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负第一责任。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并建立由行政、财务、基建、后勤、设备管理等相关科室参与的清产核资工作班子,集中一段时间,专门负责清产核资的业务工作。原开发区部门主要领导要列为各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班子成员,以便于工作开展。总之,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做到清产核资工作组织周密,责任明确,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积极动员,抓紧做好部署培训工作。各部门、各单位除抓好本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外,还要负责组织好下属企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此次工作会后,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会议精神,及时开好动员会,认真研究部署,细化工作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良好氛围;要统筹人员安排,抽调精干力量参与此项工作;要加强业务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清产核资的统一政策和办法,为整个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3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范文

保护好高校资产,使其在高校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益,对于合理使用教育投资和降低人才的培养成本,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和其他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清产核资面临的突出问题

高校的国有资产主要是靠财政拨款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国有资产无论是数量,结构,还是在质量和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滞后,在资产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长期以来,高校对国家投入的国有资产的地位,作用及管理的意识淡薄,缺乏严密,系统、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短期行为严重,管理机构不健全,资产管理的职能、权限不明确。二是资产低效使用,闲置,浪费严重,有些学校只注重向上级伸手要拨款,不注重提高资产的利用和管理,造成重复贮置,闲置浪费,使用管理环节没有一套权责奖罚制度、毁损、丢失,公物私用现象时有发生,有些资产账,卡,物不配套,管理不规范、购、管、用脱节,三是产权观念淡薄,对非经营性资产转化经营资产缺乏必要的管理,一些原属学校产权的资产如场地,房屋,设备等,长期无偿提供给校办经济实体使用,产权关系不清,大量的国有资产被无偿占用、转移和流失,甚至有些职能部门和单位也使用学校资产创收而不按规定上交利润。

通过清查,可以找出高校资产管理上的“真空”和“漏洞”。

二、清产核资应坚持的原则

开展资产清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严格要求。

1 坚持全面清查、突出重点的原则

高校应对全部资产,无论形态如何,无论是账内外,库内外,单位内外、出租、出借、个人承包的资产都要全面、彻底地进行清查,要全面清点财产数量,清账务、查资产、清收入、核支出,查清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不重不漏,做到账物清楚,不留死角,真正摸清家底,反映问题,为下一步搞好资产管理奠定基础。同时,要突出重点,对于校办产业和后勤承包单位,占用学校资产数量较多,流动性很强,产权界限一直不太清楚,应彻底查清,对于盘盈,盘亏资产应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妥善处理;对债权债务进行逐笔核对,尤其对呆账应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另外,对于成人教育等占用资产及长期在账外和保存在个人手中的如照相机 录音机,乐器、图书等小型资产也不能忽视。

2 坚持实物量清查与价值量清查相结合的原则

资产清查主要是查清和核实各并入高校的国有资产的实物数量,摸清家底,实物量的清查是资产清查的重要方面,但资产价值量清查也不容忽视,否则,无以从总体上查清和反映各分校区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全部情况,因此,在清查过程中,必须将实物盘点与账务核查结合起来,以账账查物,以物查账,账物相对。从而彻底查清资产的实有数量和金额,查明盘盈、盘亏以及账外资产情况,力争做到账卡、账物、账实、账账相符。

三、高校清产核资的对策

清产核资工作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真正做到摸清“家底”,就必须按一定的工作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一步:组织落实。首先,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应由高校主要负责人担任,下设清产核资办公室,由学校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其次,组织成员学习有关办法,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确定清产核资的项目,明确工作范围,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上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第二步:清产核资,按照清产核资有关办法及规定,以确定清产核资工作的基准日,对所并入学校的各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进行清理,核对和查实。

第三步:价值重估。主要是对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资产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标准进行重新估价。首先,对资产按照类别进行划分,再按不同的重估方法进行价值重估。原则上应采用物价指数法,对于特殊情况经批准后,也可采用重置成本法等其他方法进行。

第四步:损益认定,在进行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对各项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资金挂账。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申报各项资产损益。

在申报资产损失之前,高校内部要按以下程序处理:(1)内部有关责任部门经过取证,提出报告,阐明资产损失的原因和事实;(2)内部审计部门经过追查责任,提出结案意见;(2)涉及诉讼的资产损失,应当委托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4)财务管理部门经过审核后,对确认的资产损失提出财务处理意见,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定:资产损益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调整。

第五步:产权界定,在清产核资王作中,对于产权归属不清或者有争议的资产,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产权界定,明确资产的归属权。

第六步:报表编制,在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的同时,要填制《消产核资工作基础表》。在此基础上,认真,如实地填制《清产核资报表》,《清产核资报表》分为清产核资工作情况表和清产核资损失挂账分项明细表,报表的编制工作要明确分工,精心组织,积极做好内部相关业务机构的协调和配合,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并依次装订成册,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第七步:账务处理。对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复同意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应当建立账销库存管理制度,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积极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损失,对清理出的账外资产、负债,经批准同意入账的,应当及时纳入日常资产及财务管理的范围。

第4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范文

为准确掌握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量和现状,规范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依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当前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重购建、轻管理”、资产底数不清、账实不符、管理责任缺失、配置不合理、处置不规范、使用混乱、资产流失等突出问题,通过健全机制,强化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更好地建立适应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需要,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准确掌握国有资产数量、分布及管理使用状态,逐一建立资产台账,实行信息化管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理顺管理关系,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使用责任,规范管理处置程序,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常履职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产保障。

三、工作重点

(一)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建账。按照“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清查建账”的原则,由各行政事业单位对其管理使用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建立资产台账,将相关信息录入资产管理系统,确保资产信息全面、准确和完整。

(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资产配置,盘活存量资产,规范资产处置,加强收入管理,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四、清查范围

本次主要清查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屋及文物、文化遗址资产。

(一)土地、房屋清查建账(牵头单位:财政局),范围包括:

1、各镇(街道)政府机关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历次撤乡并镇后闲置的机关土地、房屋;由财政投资修建的村级办公活动场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2、农业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基层兽医站)。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3、林业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五个国有林场办公区、生活区、苗圃、林区管护站及木材检查站、森林公安分局)。责任单位:林业局

4、教育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中小学校和教学点)。责任单位:教体局

5、卫健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镇卫生院、计生站、原各工委卫生所、由财政投资修建的村卫生室)。责任单位:卫生健局

6、文化和旅游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镇文化站、县电影院、张良庙文管所)。责任单位:文旅局

7、市场监管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工商所、原质监局)。责任单位:市监局

8、公安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基层派出所)。责任单位:公安局

9、民政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敬老院)。责任单位:民政局

10、水利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自来水公司)。责任单位:水利局

11、住建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市民休息站、绿化景观节点)。责任单位:住建局

12、发改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粮食系统下属企业、粮站、原经贸局管辖的国有企业)。责任单位:发改局

13、张良庙紫柏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文旅集团及下属公司、各旅游咨询接待点)。责任单位:管委会

14、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屋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各行政事业单位

(二)文物、文化遗址清查建账(牵头单位:文旅局),范围包括:

1、张良庙博物馆内的所有文物、遗址。责任单位:张良庙博物馆

2、县域内历史文化遗址和待定文物的红色教育基地、纪念牌等。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党史办

五、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10月12日—10月15日):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重点、清查范围等内容,进行安排部署。

(二)清查建账阶段(10月16日—11月15日):由各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土地、房屋和管理的文物、文化遗址进行全面清查,必要时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辅助清查。清查完成后,制作资产信息卡片,建立资产台账,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内录入相关信息,并将清查建账情况书面报县财政局。

(三)规范管理阶段(11月16—11月30日):由县财政局负责修订完善《留坝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留坝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办法》,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并印发执行。对清查建账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到位。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把本次专项整治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充分认识国有资产清查建账和规范管理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当前一项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精心安排部署,全力抓好落实,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达到预期效果。

(二)夯实责任。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履行好本单位国有资产的主体管理职责,主要领导是本次专项整治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协调,组建专门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切实抓好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第5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纲要》和《长沙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方案》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实现被拆迁地区村民与城市居民生活和社会管理无缝对接为目标,依法依规,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实现“三个转变”:即农村村委会转变为社区居委会(撤销农村村委会,按照规划设立社区居委会)、村民转变为市民。

二、工作目标

通过3年努力,促进符合村改社区条件的村明晰资产产权,组建股份制企业;将村改社区村民的农业户口改登为城市居民户口;依法撤销村民委员会,按照规划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并逐步将村改社区中转变为城市居民户口的人员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按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标准及要求,改善村改社区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新型城区;按照城市管理规范要求,提升城市整体功能。

三、基本原则

(一)规划先行,合理布局

城中村改造必须先根据路网规划、产业布局、人口分布、人文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社区布局规划,打破原有村级管理地域界限,设置新的城市社区。

(二)改制先行,改造跟进

城中村的改造必须先进行清产核资,实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成立户口村民为股民的公司制运作的现代企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社会职能与企业职能的分离,以实现城市管理的有效对接。

(三)试点先行,逐步推广

城中村改造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条件比较成熟、管理较为规范的村先行分类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政策,改进工作方法,再逐步进行推广。

(四)统一政策,分类指导

城中村改造应根据市出台的统一政策,由区和街道指导试点村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改造方案,报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实施。

四、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今年3月—9月)

l、开展城中村改造工作调研,对我区城中村土地、资产情况、负债情况进行摸底分类,将城中村改造工作面临的困难进行分类整理。探索集体土地在“城中村”改造中的特殊政策和措施。

2、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制定《芙蓉区城中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城中村”集体土地、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监管集体资产的处置和负债行为;制定“城中村”改造后的社区总体布局规划。

(二)试点阶段(今年10月—明年6月)

1、根据村级人口规模、土地存量、村民安置方式、资产股份化程度等指标,选择马王堆街道新桥村作为试点村,根据市政策文件制定试点村“城中村”改造具体实施方案,报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实施。

2、在市“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指导下,将集体资产评估量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土地性质转换、房产确权登记和户籍转换作为工作重点,做好撤销村委会机构和组建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确保实施城市化管理后的社会保障、计生、教育、环卫、就业等配套政策的平稳衔接,及时协调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3、对试点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和综合评估,初步形成我区“城中村”改造模式。

(三)推广阶段(明年7月—年12月)

1、完善各级各部门联动机制,划定推广范围,进一步强化“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措施,制定推广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2、加大政策宣传、人员培训、分类指导力度,全面动员,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区“城中村”改造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成立长沙市芙蓉区“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李蔚同志任组长,涂文清、彭再魁(常务)、严国益、王清华、刘熙宇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张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并分别从农林水局、民政局、国土分局、建设局、人防办、相关街道等单位各抽调一名工作人员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开展工作。办公室下设土地房产组、公共事务组、产权改制组、综合协调组等四个工作组,负责“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具体事务。马王堆街道、东屯渡街道和东岸乡参照区政府模式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专职工作班子。

(二)明确分工

第6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资产清查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00多万个,总资产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而且保持着每年10%左右的增长速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以及对外投资等,如何摸清单位资产的占用和使用状况、分布和变动情况、质量水平和保值增值情况,并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是体现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基础。

一、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清查的重要性

随着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事业单位资产规模不断放大。但是,由于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传统思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工作并不到位。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清查就意味着必须首先加强国有资产清查建账,把全部国有资产纳入账簿记录范围,然后建立会计记录、核算和报告体系,这有利于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清查有利于彻底摸清单位“家底”,做好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夯实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这样财政部就可以动态监管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为编审部门预算提供基础数据。做好国有资产的清查有利于M一步明确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存量及具体使用情况,从而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盘活存量资产,降低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努力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这符合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于建设节约型政府意义重大。

二、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的薄弱点

按照组织所从事的活动性质,事业单位可分为公益型、生产经营型、行政执法型的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资产管理非常薄弱,相关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了解甚少,“家底不清”、“前清后乱”的现象一直存在:第一,资产管理的意识淡薄。工作人员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认为资产是国有的,与个人关系不大,因此对资产使用和管理并不注意,资产的监管力度偏弱,资产清查工作流于形式,资产流失情况严重。第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工作需要财务部门、物资使用部门等密切配合,需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而当前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资产管理制度太过粗略,执行力不够,可操作性不强,使得资产清查工作不能被有效地置于管控之下。第三,资产清查程序并不规范。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国有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和程序,日常管理相对松散,清查步骤不严格、不规范,各部门只是应付式、象征性地进行清查盘点,清查结果不全面、不准确,达不到国有资产清查的目的。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的规范化方案

(一)增强资产清查意识

2016年以来,主席多次强调,要加大监督力度,严肃查处侵吞国有资产、利益输送等问题。事业单位必须从根本上重视国有资产清产工作,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定期清查,确保账账、账实、账卡相符,从价值角度重塑财务管理模式。要利用资产清查系统核实单位存量资产情况,全面摸清国有资产的存量、分布、结构状况,客观、准确、真实地反映资产现状,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并针对性研究解决对策。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界定和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人,有效掌控和调配国有资产,避免重复采购和资产流失。

(二)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资产清查是会计核算方法之一,事业单位必须按照《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办法》、《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规则》等完善资产管理机制,使得清查盘点工作有据可依。要明确国有资产清查的工作范围,凡使用时间在1年以上,仍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且能够可靠地计量成本的固定资产,都属于资产清查的范围。单位要建立定期清查盘点制度,资产管理部门联合财务部门以及各使用、管理部门进行资产清查,明确管理责任,实行责任到人,做到不虚不重不漏。资产使用和管理部门依照资产台账每季度清点一次部门资产,编制《资产清查盘点表》,并报送资产管理部门,及时与资产管理部门对账;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每年清查两次,编制《固定资产汇总表》,并与财务部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核对,年终进行总清查、总对账,确保账表、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三)优化资产清查程序

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成立资产清查领导小组,下设资产清查办公室,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负责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清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摸底清理统计阶段。各使用和管理科室、部门确定资产管理员,认真进行资产清理、统计,按照名称、类别、型号、数量、原值、投入使用日期、变动情况等如实录入《资产清查盘点表》,同时明确注明资产使用人、责任人。第二,实地盘查阶段。首先资产清查办公室工作人员比较分析财务科的资产清单明细、各部门自查的《资产清查盘点表》,进行技术推算盘点,然后清查办公室组建几个小组,分赴各部门对资产进行实地盘查,根据核实情况进行修正,并打印出来由各负责人签名或盖章。第三,入账汇总整理核对阶段。各清查小组对资产清查结果分门别类进行汇总,统一编号,录入电脑里的《固定资产汇总表》,财务部门据此利用资产清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工作人员制定资产卡,发放到各科室、部门,统一贴资产标签。第四,总结阶段。资产清查办公室对资产清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资产清查档案,对待报废资产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鉴定、处置。针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资产管理问题,清查办公室要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责令各部门限期整改。在此基础上,清查办公室要编写资产清查报告,指出问题,提出建议。针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事业单位要认真总结分析,建立和完善各类资产管理制度。

四、结语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事业单位必须增强资产清查意识,完善资产管理机制,规范资产清查程序,明确资产管理责任,对资产状况进行全面清查,防止出现资产流失的现象,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以不断提升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进而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公共事业。

参考文献

[1]张晓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17):31.

第7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范文

2012年,我科室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围绕年初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在分管领导直接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的协助配合下,团结务实,开拓创新,以服务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业务,服务于产权制度改革为目标,切实履行了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国有资产管理与产权交易的相关制度逐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积累、丰富与提高。

一、思想政治方面

从思想政治学习入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政治信念,除了参加局里每周五的政治学习外,还注意平时学习,关心国内外大事,在学习中不断改造自已的思想;在工作中做到职责分明,提高了办事效率,对于一些零时性,突击性工作,互相协调,不推诿,不扯皮

二、重点检查工作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2012年4月4日,按财政部统一部署,省财政厅在镇江市召开了全省资产清查培训会议。按照省财政厅工作安排,我科室迅速组织开展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1、经请示领导成立了以宗兆昱区长为组长的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彭寿年局长为组长的区财政局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3、为保证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科室于2012年5月11日在淮安宾馆对各部门的财务负责人和具体业务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资产清查业务培训。

4、制定了《楚州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并转发了《淮安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

5、经请示领导后,由区纪委和区监察局对资产清查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6、分别对系统内单位比较多的卫生局和教育局进行了专门的资产清查辅导。

7、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了资产清查的手工填报工作。

8、对已上报的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进行审核汇总。10、2012年12月20日完成了资产清查结果的统计汇总工作。

(二)农村小城镇建设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根据省市财政的布置,为加强对我区农村小城镇建设项目财政支出的监督管理,我区对小城镇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的绩效评价。2、2012年12月13日,督促各乡镇完成了数据的网上填报工作;二、资产评估管理方面

切实加强了对资产评估的监管工作,针对新情况,仔细研究了资产评估管理工作在改革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大中介机构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在资产评估管理工作中狠抓评估资格关,跟踪评估关,资产评估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有效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体包括:

1、江苏淮棉公司资产评估和审计的前期工作;

2、淮安商场资产评估和审计的跟踪督查和审核工作;

3、调味品厂部分设备评估出售工作;

4、新华池浴室房地产评估出售工作;

5、溪河食品站房屋评估出售工作;

6、机械配件厂设备评估出售工作;

7、环卫处废旧车辆评估出售工作;

8、卫生局救护车辆的评估出售工作;

9、淮安酒厂废旧设备评估出售工作;

10、外贸公司门面房评估出售工作;

11、建筑质量检测中心评估验资工作;

12、化肥厂改制过程的审计评估工作;

三、企事业单位改制服务方面

1、山阳酿造总厂改制费用审核支付工作;

2、水利局下属四一六船队改制过程中各项费用审核支付工作;

3、市场服务中心改制费用审核支付工作及审计评估跟踪督查工作;

4、粮食系统老人员安置费用审核支付工作;

5、淮城企业第二服装厂破产职工安置费用审核支付工作;

6、协助法院做好淮安市轧花厂和淮安市第二轧花厂破产工作;

7、市场服务中心改制方案论证工作及清产核资过程中核销剥离资产审核工作;

8、审批区司法局、财政局、政府办等单位的固定资产调拨工作;

9、配合城建局、医保处做好一建公司改制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资金的审查工作。

10、审核支付饮服公司部分职工身份置换金;

11、审批水中园清产核资及改制方案论证工作;

12、服装厂破产费用审核支付工作;

13、机械配件厂破产费用的审核支付工作;

14、农机公司改制遗留问题资金支付审核工作;

四、产权交易方面

1、调味品厂设备公开拍卖产权交易额7.1万元;取得产权收益7.1万元;3、溪河食品站房屋单项资产公开拍卖交易额35.5万元,取得产权收益35.5万元;

4、机械配件厂设备公开拍卖产权交易额64万元,取得产权收益64万元;

5、环卫处废旧车辆单项资产公开拍卖交易额4.7万元,取得产权收益4.7万元;

6、酒厂设备公开拍卖交易额65万元,取得产权收益65万元。

7、淮城镇勺湖西长街房屋协议转让交易额22.4万元,9、外贸公司门面房公开拍卖交易额50万元,取得产权收益50万元;

10、江淮饭店门面房协议转让交易额46.2万元,取得产权收益46.2万元;五、其他突击性工作方面

1、协助国库科顺利完成了2012年度会计决算报表部门决算工作;3、顺利完成市国资委布置的楚州区国有资产统计年报,并于2012年3月2日汇编结束;;

4、协助本局做好淮棉公司的产权招商工作;

5、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查处工作;

6、配合区政府做好施河的资产处置工作;

第8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范文

新闻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成就巨大

首先,新闻出版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思路已经确定,即分为时政类、公益类和非时政类三类。其中,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涵盖中央级、省级、副省级和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刊,如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人民出版社等。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在转企改制时,要严格按照“采编经营两分开”的原则,采编业务部分作为事业法人,经营业务部分转企改制为企业法人,同时,由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给时政类报刊较多的拨款来保证其生存和发展所需。公益性报刊出版单位包括单纯依靠自身经营很难生存但又确需发展的,则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国家给予相应的补贴或拨款,如一些纯学术性杂志。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包括省级、副省级和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刊所属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性报刊出版单位。对于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可以实行采编经营合一,改制成相对标准的国有文化企业。此外,由于晚报、都市报和财经类报刊不同于一般非时政类报刊,承担着重要舆论引导职责,按照有利于做大做强主流媒体的要求,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的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省级和副省级及省会城市党报党刊所属的晚报、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等出版单位,经批准可进行转制。??

其次,转企改制取得了实效。当前,在传媒业改制实践方面,主要有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代表的“广东模式”,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等为代表的“浙江模式”,以辽宁出版传媒集团为代表的“辽宁模式”和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上海模式”等4种模式。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268家地方出版社和103家高校出版社转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已组建完毕29家出版企业集团公司;148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制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其中有6家已率先完成转企任务,另有18家已完成了清产核资、核销编制、职工参保、工商注册等转企所必需的工作,其他大多数出版社改制工作也已进入收尾阶段,共计核销事业编制1.8万多名??。在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同时,报刊出版、影视制作、新闻网站等单位的分类改革也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和注册为企业法人,10多万家国有印刷复制单位、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转制为企业??;截至2010年上半年,需转企改制的35家电影制片厂、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影院以及58家电视剧制作机构也已完成转企改制任务??。

改制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形成了一批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的大型传媒集团公司,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已经有31家出版集团、47家报刊集团、29家发行集团和13家印刷集团。此外,新闻出版类的上市企业已经是上市的文化企业中数目最多的,2010年达到45家,年底总市值达到5740亿。??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是一次巨大进步

首先,目前,已经确定了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时间表和对象,要求按照“中央和地方同步推进,分批次进行”的原则,在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此次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共涉及5000多家出版单位??。按照这种改制思路,将在更大范围内把更大规模的新闻出版单位推向市场,更加积极参与市场化竞争,这种改制思路在保持了党报党刊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放开了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既有利于国家整体舆论的稳定,又能够放开搞活非时政类媒体,是新闻出版单位改制的巨大进步。

其次,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改革原则从以前所有的报刊出版单位都必须实施“采编经营两分开”的原则,即采编部门是事业法人,经营性部门是企业法人的原则转变为“采编经营合一”的原则,即分期分批按照规范的程序改制,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进行企业工商登记注册,与在职职工全部签订劳动合同,按照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这种“采编合一”的改制思路能够更有效地实现采编和经营的良性互动,真正按照企业的自身发展规律来发展,极大地释放体制的生产力。

第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将能够提高报刊出版单位的质量,吸引更多的读者,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力。由于改革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干部和党管导向”的原则,因此,改革能够在保证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通过市场竞争,深刻把握读者阅读趋势和市场发展趋势,提升报刊出版单位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仍存在诸多问题以待解决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改革能有效地解决报刊出版单位数量过多、实力过弱、规模过小的突出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改善产业结构和强化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大发展大繁荣。当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进入攻坚期,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以待解决。

一是出资人问题。《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因此,出资人能否科学合理地行使其权利将决定着一个公司的成败。对于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来说,一方面,由于其所经营业务具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多为国有独资,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出资人的职责需要多部门行使,其出资人职责更难履行也更为明确确定。当前,在改革中,对传媒业的出资人安排主要有以下4种方案:一是由当地政府担当出资人,授权给传媒集团的相关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就是由广东省政府当出资人,并授权给南方报业集团管委会经营其所拥有的国有资产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但是集团资产仍在省财政厅名下;二是由当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和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传媒单位的资产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三是由财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目前,中央级报刊转企改制之后其资产由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四是由宣传部履行出资人职责。上海市的传媒单位多采取这种方式,如新华传媒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显示的实际控制人是上海市委宣传部。从上述出资人的几种方案来看,虽然方案林林总总,但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明确的出资人制度。

科学明确的出资人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媒单位转企改制的成效,因此,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统一、明确的出资人制度,笔者建议可以成立独立的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或直接由现有的国资委进行管理或者由财政部成立专门的部门来履行出资人职责。

二是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范围问题。目前已经确定省级、副省级和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刊所属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性报刊出版单位,隶属于企业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要先行转制??。可以明确看出,省级、副省级和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刊毫无疑问是属于时政类报刊,而其旗下所属的其他单位可以认定为非时政类报刊。但是为数不少的地市级党委机关报刊是属于时政类报刊还是属于非时政类报刊尚未明确,这也使得地市级报刊的转企改制缺少指导性原则,会导致其无所适从。

三是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认定标准问题。目前已经确定晚报、都市报和财经类报刊不同于一般非时政类报刊,承担着重要舆论引导职责,按照有利于做大做强主流媒体的要求,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的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省级和副省级及省会城市党报党刊所属的晚报、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等出版单位,经批准可进行转制。??一方面,晚报、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等有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其转企改制应该更加慎重,另一方面,如果能把这些报刊单位转企改制并全面推向市场,将能极大地促进中国报刊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关精神指出“经批准可进行转制”,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由谁进行批准?如果是由当地的主管部门进行批准,则不同的地方认定标准肯定会存在较大差异,也会对晚报、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的转企改制造成一定影响。

四是科学地实现党管媒体的问题。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管媒体、党管干部,确保正确政治方向”的原则。??由于非时政类报刊也具备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无疑要实现党管媒体和党管干部,但是如何更科学地实现党管媒体呢?任何媒体和企业的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高管人才,因此,只要管好了干部就能有效地管好媒体,会对媒体的具体管理要充分体现专业化、精细化和科学化造成一定影响。

五是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报刊出版单位转制中涉及的人员安置和劳动关系调整,须严格按照有关精神,制订人员安置和劳动关系调整方案,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和保障本单位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的合法权益。在转企改制中,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是核心问题,一方面牵涉到经济补偿问题,另一方面牵涉到接续社会保险关系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标准和资金来源。

六是主管主办资格问题。规定:实行严格的报刊出版市场准入机制,从主管主办资质、内容导向、资本来源、资产规模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市场准入条件,同时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关停并转一批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不具备报刊出版资质和违规出版以及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报刊出版单位,切实提高报刊出版业集中度;按照主管主办单位资质和职责的要求,报刊出版单位与主管主办单位应是隶属关系而不是挂靠关系,主管主办单位须切实担负起管导向、管干部、管资产的职责???。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报刊的主管主办单位资质。不具备资产重组条件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后原主管主办关系暂时不变。探索建立主管主办管理体制与出资人管理体制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

首先,要实现报刊出版业的集中度,就必须大幅度减少主管主办单位,否则报刊出版单位的资源分散现状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必须要从各方面条件严格限制主管主办单位资质。其次,由于报刊出版单位与主管主办单位应是隶属关系而不是挂靠关系,主管主办单位须切实担负起管导向、管干部、管资产的职责。这就要求主管主办单位要成为报刊出版单位的出资人,因此,这就要求主管主办单位必须具备出资人管理能力,建议报刊出版单位的主管主办单位由大型传媒集团担任,切实履行相关职责。

七是刊号资源是否进入企业问题。报刊出版单位的刊号资源作为市场准入的牌照资源,对于转企改制之后的企业极其重要,目前,相关规定尚未明确刊号资源能否进入转企改制之后的企业。目前,一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进行整体转企改制,这些企业本身成为主管主办单位,其刊号资源也只能放入企业,而如果不允许刊号资源放入企业,那这些企业的刊号资源如何处理就成为一个难题。

八是税收问题。按照目前的改革方案,转制后的报刊企业其税收因为营业税和增值税的重复缴纳反而显著提高,这也导致很多报刊企业迟迟不愿转企改制。

九是具体改革规程问题。近日,《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基本规程》正式公布,规程包括成立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转制工作方案,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国有资产管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注销事业单位法人与办理企业登记注册,人员安置和劳动关系调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八个部分。该规程仅适用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且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参考。

由于该规程针对的主要是中央各单位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而对于更大范围的地方性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改制尚缺乏可操作的改革指导原则,因此,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较为具体的改革指导意见。

注释:

?????????吴娜:柳斌杰谈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光明日报2011年8月10日。

????刘丽靓:中国股市新主角:双百亿传媒集团呼之欲出,证券日报,2011年5月25日。

??新华社记者:构建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纪实,新华网,2010年8月12日。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杜丁: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报刊年内将全面转企改制,新京报,2011年5月9日。

第9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网集体企业 规范化管理 四精一流建设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79-02

1 当前形势及存在问题

电网集体企业属于特殊的厂办大集体,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迄今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劳动服务公司、电力施工安装、工程咨询等的发展,服务于电网主业,业务与主业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有关。多年来,电网集体企业为电网企业抗击自然灾害、提供应急服务、解决职工子女就业、安置主业分流人员、稳定职工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的同时,存在资产状况不清、账实不符、产权不明晰、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1992年,我国颁布实施《城镇集体所有制条例》,明确电网集体企业应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实施民主管理。电网集体企业也根据条例精神开始转换经营机制的初步探索。1997年,电网集体企业制定并下发了《电网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提出通过清产核资,理顺产权关系,挖掘内部潜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逐步提高电网集体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益。电网集体企业进入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进行改制摸索的阶段。2011年,我国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由于历史积累问题“厂办大集体”产权不清、机制不活、人员富余、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突出,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将电网集体企业改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建立和完善电网集体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依法治企、规范管理和科学发展,实现建设“管理精细,技术精优,队伍精干,文化精深”一流电网集体企业的目标。

1.1 对主业依赖性强

电网集体企业不论从员工构成还是业务范围,与主业有着难以割裂的联系,“找米下锅”的积极性不高,“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缺乏业务扩展手段,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一旦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企业无法站稳脚跟。

1.2 存在安全生产隐患

电网集体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生产机具、设备配置不足,难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电网集体企业人员结构复杂,技术力量匮乏,仍然存在“以包代管”现象;存在安生生产方案组织不合理、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措施不落实的现象。

1.3 主业与企业之间的管理关系不够规范

主业单位直接指定业务给电网集体企业的情况,而未按管理规定实施招标等程序,违反了内部管理相关规定,增加了关联业务交易风险和外部审计风险;电网集体企业无偿占用主业房屋资产和主业无偿使用电网集体企业车辆等情况,占用双方未按规定履行完备的租借和费用支付手续;主业与电网集体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混岗现象,人员的工作职能没有明确分开,主业借用到电网集体企业的员工完全从事主业工作,或即从事主业业务又从事电网集体企业业务,混乱了主业与电网集体企业的关联关系。

1.4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有部分电网集体企业重大经营事项未按规定履行民主决策程序,不符合企业管理要求,给企业经营决策带来风险;二是电网集体企业的内部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如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安全质量管理、收入分配等重要管理制定尚未建立或可操作性不强;三是对合同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有些电网集体企业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未履行会签程序,增加法律风险,部分电网集体企业还未建立起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文本未进行统一保管;四是存在工程劳务分包未履行招标、比选的程序,直接将业务指定给承包单位的情况,不符合企业经营管理规范;五是财务核算还需规范,有些电网集体企业财务科目设置不清晰,如未按工程项目进行会计核算,不利于企业经营决策。

2 做好规范电网集体企业管理工作

2.1 企业法人治理

主办单位和电网集体企业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树立起主办单位与电网集体企业经营主体相互独立的内外形象,依照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健全集体所有制企业和集体全资、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管理,坚持集体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原则,全面履行决策程序,做好决策记录,对违反电网集体企业重大决策制度,给国家、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各单位要控制企业数量,减少管理层级,规范运营,做精做强集体产业。在管理上可按照产权级次原则上不超过3级和管理级次原则上不超过2级构建集体资产管控体系,即产权体系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出资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投资组建的平台公司(全资子公司)、平台公司子公司;管理关系为集体资产经营平台为一级、其投资组建的子公司为二级。产权层次与管理层次均不含分公司。特殊原因产权级次达到4级、管理级次到达3级的,需报省公司审批。

2.2 资产财务管理

规范主业与电网集体企业之间的资产占用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标准,通过市场化原则确定关联交易价格,确保手续合规、费用合理。主办单位不得对电网集体企业提供融资贷款和担保;严格控制电网集体企业投资,对必要的投资项目,要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必须符合电网集体企业定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防止盲目无序投资;规范电网集体企业融资、借款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可靠;加强电网集体企业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主要预算指标要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决策、控制作用,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力和控制力;规范电网集体企业资产管理。合理界定集体资产,开展资产清查,建立资产台账,统一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收购或处置集体资产要严格履行审议报批、资产评估、审核备案等程序;强化电网集体企业资金管理,清理银行账户,严控开立范围,实现资金统筹运作和集中管理。要建立电网集体企业大额资金支付审批制度,加强资金风险控制。

2.3 规范信息管理

加强电网集体企业基础信息管理及报表管理。各主办单位收集电网集体企业信息,根据分级填报、逐级汇总的原则,按照规定时间、上报范围、统一的上报格式、上报内容,做好企业基础信息资料的报送及统计报表的编制、报送工作,提升企业基础信息及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规范电网集体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信息及时准确的互通共享,提升产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电网集体企业规范电网集体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管理,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规范劳动关系管理,严格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规避用工风险,对于在电网集体企业工作的全民职工,要与用人单位办理规范的借工手续;健全电网集体企业收入分配管理机制,建立工资总额与企业绩效相挂钩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员工薪酬福利管理,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2.4 人力资源管理

主办单位要按照公司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做好电网集体企业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组织考察和选拔任用等工作,加强对电网集体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电网集体企业要按照主办单位相关规定,加强干部管理工作,要严格控制电网集体企业中层干部职数,严格执行干部任免民主决策程序;加强电网集体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严格控制电网集体企业用工总量。要合理调配主业支援电网集体企业的人员数量,不得新增政策性安置人员进入电网集体企业,不准新增集体身份员工。要从严控制社会聘用人员数量,合理招聘企业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

2.5 企业业务管理

按照市场化的要求,遵循“公开、3公平、公正”原则,切实规范电网集体企业与主业的业务关系;电网集体企业要以规范的招投标方式,参与主业的施工安装、工程设计咨询等经济活动,依法订立合同并严格执行;规范承揽电力用户的受电工程业务,依法参与用户工程招投标活动,不得以代办用电手续等排他性方式参与竞争,杜绝“三指定”行为。不得将承揽的工程项目二次转包,也不得在电网集体企业名下挂靠其他社会施工企业从事用户受电工程设计、施工业务;规范电网集体企业在单项工程、业务分包、物资管理、合同管理、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保密管理、统计、审计等方面管理制度,重在贯彻落实。

2.6 监督管理机制

电网集体企业应当接受主办单位和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严格执行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业监督管理职能部门的各项监督管理决定。集体所有制企业要建立总经理办公会议制度,完善企业经营事项的内部决策程序;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职工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集体所有制企业投资的全资和控股企业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制衡。

3 结语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电网承担着连接电源和为用户输送电力的重要角色,电网集体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改革的重点,在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今天,应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方式方法,走上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林陆舟.浅谈电力集体企业经营规范化管理中的战略[J].中国商界,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