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践美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健身操的动作特点来分,可以分为:姿态操、舞蹈操和节奏操。姿态操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形成躯干正直,防止驼背。它的动作多采用上肢和躯干部位的摆、绕、扭、转等形式,以大关节运动为主。舞蹈操主要培养姿态的优美,追求动作到位、准确,操舞结合,讲求实效,动作起伏变化,流畅一致,伴有部分小关节动作。节奏操主要以进一步发展和培养各关节的灵活性,培养节奏敏捷的动作反应能力。以现代舞、迪斯科风格为基调,力度感较强,幅度大,节奏快,强调小关节与身体的整体配合。
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发挥健美操运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功能,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去考虑设计和把握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健美操的课堂教学中真切地感受到健与美的真谛,最终完成健美操教学的目的、任务。
1.示范性。
健美操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动作对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使学生做到眼看、耳听、心数、体动、脑记五位一体同步进行。首先,教师做示范要力求规范、正确、轻松、优美,使学生看完示范后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其次,示范动作要有目的性,不同的教学阶段,示范的重点、次数和时机都有所不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采用先完整示范,再进行分解示范;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采用连续性的动作示范;再配上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理解教材内容。
2.教材分段化。
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对一年级的学生多教授姿态健身操,以培养人体处于某种姿态时的形态,使学生的协调性及伸展性得以较大的发展,并掌握健身操的一般理论常识。二年级的学生第一学期主要学习舞蹈健身操,培养动作美感和准确性,除徒手练习外,可用扇子、筷子、纱巾等轻器械进行练习。第二学期,他们学习节奏健美操,培养节奏感和关节的灵活性,除徒手练习以外,还可以用哑铃、棍棒、小旗、跳绳等轻器械进行练习。三年级的学生复习巩固提高所学健身操的动作技术,通过反复练习,让他们体会成套动作的特点和风格并且掌握创编简单健身操的方法。毕业时,学校对其创编能力进行考评。
3.教法、训练合理化。
健身操教学重质量,不要求数量。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对所教动作采用有目的、有计划、逐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为防止学生练习中疲劳感的过早出现,教师要不断变化训练方法。这可采用单个动作、分段动作、联合动作和成套动作的重复练习;也可采用分解练习法,将结构复杂的一节动作,按身体环节合理地分解成几个局部动作分别进行练习,或将整套健美操先分节进行练习,逐步串联成套的练习方法;还可以采用分类练习、对比练习、竞赛练习等多种练习手段。这种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练习模式,能增强学生掌握动作的信心,提高其学习效率。对于自身条件不足但努力认真的学生,教师要表扬鼓励,纠正动作要有耐心,做到不厌其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培养学生健身操的创编能力
(一)先学后编,鼓励大胆创新
这可以让学生先跟教师学习最基本的动作、基本的技术,让学生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建立良好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从不同的方位、角度和动作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动作的结构,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合作交流,从而获得动作的多样化思考;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单个动作—连续动作—成套动作的创编,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创编风格。
(二)结合小学教学的实际,掌握正确的创编方法
1.身体各部位要全面活动。
一套操的时间应为5分钟左右,由8~10节组成,内容包括头颈、上肢、肩、胸、腰腹、下肢等。动作方向前后左右全面照顾,但每节操重点应突出。
2.动作轻快、节奏鲜明。
给小学生创编时要选择活泼、轻快、舒展、优美或朝气蓬勃、节奏鲜明的动作及模仿动作,具有儿童特点。
3.运动量适宜并符合机体运动规律。
一般来说,成套一开始要用如踏步走等缓慢动作,然后逐渐加大动作幅度,加快动作节奏,最好头颅、上肢、躯干、下肢部位依次参加活动,最后以拉长肌肉等伸展性活动或踏步动作使身体放松。
4.编排动作应有美感。
小学生正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身体的可塑性较大。学生通过有锻炼价值、又有美感的舒展,自然流畅的动作锻炼,能改善和塑造美的体形、体态。做操的过程就是学生形体美、姿态美、精神面貌的展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把一节操变换成几个方向去做,或变换队形去做。教师让学生按6~8人一小组自由创编,创编完成后,表演给同学看,并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不断修改完善动作。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运动会、广场汇演、大型节日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自编健身操比赛。
四、结语
1.创设了更好的教学环境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接受能力有较大的差别,学生在健美操的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那么教师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健美操知识就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学习速度保持一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就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学生在也能够不断的自我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兴趣。而且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2]。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虽然学生对于健美操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学习的兴趣并没有得到极大的提高,而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较大的提升。在健美操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强化性练习,即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形成肌肉记忆就不断的进行重复性练习,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3]。而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将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3.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
传统的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学生只是在课堂中进行交流,而对于一些经验技术方面的交流较少,因此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学生的整体技术水平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4]。而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将使得学生之间互相尊重,而且在课下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这样将使得学生的创新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不在仅仅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不断创新自身所学,学生的独立性意识也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4.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非常紧张严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主体性地位,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较多的遏制,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无法得到较好的改善。但是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之后就会促进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提高,并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用的影响因素
虽然合作学习模式对于高校健美操教学有着较好的作用,但是在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中并不是顺畅的,在其运用的过程中有较多的影响因素,这些都制约了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下面将详述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影响因素。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虽然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特别高,首先是因为高校健美操学习中的动作都较为简单,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并没有较好的兴趣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自然也影响了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而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需要学生对健美操课程有较高的积极性,学生没有相应的积极性就无法较好的运用合作学习模式。
2.教师的教学思想过于僵化
任何学习模式的运用都需要教师来进行,如果教师没有相应的思想就很难运用相应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目前的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部分教师思想僵化的情况。这样自然不能够较好的运用合作学习模式[5]。而且不少健美操教师认为只需要向学生教导技术动作,学生进行模仿即可,这样就不利于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
3.轻视学习过程
虽然现今国家所提出的是素质教育,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所以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这在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中也是存在的,教师只是一味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是很难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师仅仅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对于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了能够使得合作学习模式得到更好的运用就需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但是由于不少教师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合作学习模式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展,因此高校健美操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素质,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且构建其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将能够使得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运用。
2.严格控制集中教学和自主学习的关系
目前,有些高校的健美操教学成果还不是太理想,特别是在一些非体育类院校中,健美操教学的教学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我们迫切需要改善高校健美操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接下来,我们对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于找到问题,然后对其进行改革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许多非体育类的学校中,健美操往往不是学生的主修课程,因此,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有时甚至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的这门学科。而且,高校领导的潜意识里也没有足够重视健美操教学,他们更愿意让学生学好专业课程,为日后的工作生活做铺垫。因此,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也没有精心地设计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讲授动作,再做简略的动作演示,学生也只是一味地模仿教师的动作,在课下也不加以锻炼。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记忆也是问题,更不用说自己锻炼、琢磨,根本达不到健美操教学的教学目的。
1.2、高校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空间及时间
在高校的健美操课堂上,由于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也会将学生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忽略,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不给学生留思考的余地,学生也就没有发表自己意见以及想法的机会,这种教学形式会导致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及空间,只能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来学习,然后按部就班地进行健美操动作的重复,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1.3、部分高校的健美操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在许多非体育专业的院系中,学校安排的健美操课程就会相对应地减少一大半,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再加上课下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健美操的教学就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另外,高校的健美操课程结构安排的也不合理,上课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程的内容,这会影响他们学习健美操的兴趣。还有就是,高校对健美操课程的学习标准设定不够明确,就算学生想要通过自学来提高学习效率,也会非常盲目,这更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健美操课程设立完全没有用处的思想,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降低高校健美操的教学质量,不符合高校设立健美操课程的初衷。
1.4、高校学生对健美操课程的认识不够完整
相比较起来,在各大高校中,健美操更容易得到女生的青睐,他们认为健美操可以为自己塑造良好的身材,所以,他们上健美操课程的初衷就是对美感的追求。在高校的男生看来,健美操是女生的专属,他们认为男生跳健美操有失尊严,而且没有一点男子气概,从而对健美操课程也是避而远之。但是,健美操的锻炼是没有性别之分的,是面向大众的,而且是非常活泼、安全的一种健身运动,高校的许多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削弱健美操课程的影响力。
2、自主学习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高校要想改变现状提高健美操的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即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达到教学效果。所以,自主学习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必要,接下来我们对其做进一步地分析:
2.1、健美操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将自主学习模式应用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健美操教学的教学质量。从健美操教师的角度出发,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教师需要认真地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设计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身心需求,并且需要将学生的喜好结合到健美操课堂中,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健美操,也能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其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毕竟,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学习健美操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扩大健美操课程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健美操课程中;另外,在健美操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健美操教师要尽量丰富课堂内容,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思考、理解的时间,让他们愿意学习,并且能够跟随自己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健美操。再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健美操的专业知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所以,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学习健美操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健美操专业知识,以便于他们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这样,学生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健美操的课堂也会充满新意,不再单调乏味,更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2、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健美操本就是一门注重锻炼的学科,要想学好,单靠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并勤加练习,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首先,学生需要对健美操有完整、正确的认识,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积极的观念,并且积极地探索其中的奥妙之处,主动地去思考学习,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也能达到健身娱乐的效果。其次,学生要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生可以在课下自行地组织成不同的小组,然后相互表演,并让小组成员给出可行性的建议,这样,在大家的互相督促、评价、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再者,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学生要有足够的自制力,学会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且鼓励自己积极完成所设定的目标,还要为自己的学习寻找动力,激励自己在课下认真练习每一个动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成自我学习的目标,也能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成长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结束语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但是,如果因为有这些特点就将多媒体课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像放映,出示出示板书,解放了教师,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错了。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
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黑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超级秘书网
关键词:健美操;高中;体育;课堂;推行
一、健美操对于高中学生的重要性
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是有利于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的,创造力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自然和自发的过程,它是和客观世界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相互关系的。但是在主体这一个层面上,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实际上都是来源于人们深层次的心理的。在自由的状态之下,个人其实是可以感受或者把握一种积累着丰富的情感和特定范围内的社会内容的较为完整的形式,从而就能够使得学生的感知、想象以及情感等心理层面上的因素变得较为活跃,处于一种非常自由和谐的状态之上。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一种状态之下,学生深层次的心理是可以得到自由并充分的表现机会的。健美操的魅力正是在于其能够将深层心理层面上的压抑和束缚消除掉,从而对学生心灵的自发性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学生在对健美操形成认识,并积极的参与到健美操活动的过程当中,不单单是能够感受到感官层面上的动作,音乐以及教师给予的肌肉、神经上面的刺激,并且在思维和感知器官同时参与到健美操活动的过程中,也是可以在学生的脑海里面形成以往没有经历过的动作形象的。上文中提及到的这种周期性的运动当中产生的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是能够为学生今后开展的学习和生活中提供创造的兴趣的,与此同时也是能够在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帮助的。
二、学生学习健美操与否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着较为密切的相互关系
施行选项形式的教学是有利于对学生的体育特长进行培养的,并逐渐在实践的过程中将学生运动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出来,从而就能够为终身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施行健美操选项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的一个问题是:某些学生对于出于自己x择的健美操并没有表现出来应有的热情,上课的时候并不是十分的积极主动,引发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个问题的原因大致上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没有对健美操这一个项目形成明确的了解;从众心理作祟,有些同学自身是十分喜欢健美操的,但是自己所在的班级当中却没有几个人来选择这一个项目,于是乎就跟随自己的朋友选择了其它的项目,或者是有的学生本来不喜欢这个项目,但是处于从众心理却选择了这一个项目;还有两种无所谓的学生,那就是选择什么项目都是无所谓的,反正都是可以的或者反正都是不行的;贪恋上课环境的舒适性,一般情况之下,高中开展的健美操课程都是会在室内开展的,条件比较好,并且有的时候也是会有空调、音响等设备的,很多女生处于不喜欢在室外运动才选择了健美操这一个项目;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为低下;或者是有的学校为了对各个选项班级的人数进行平衡,因为选择健美操这一个项目的人员的数量过多从而将选择其他项目的学生调配过来一部分,或者说选择健美操这一个项目的人数过多,从而裁剪一部分学生去学习其它的项目。
针对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个问题,增强针对健美操知识、技能展开的宣传工作的力度,组织教授健美操的教师去提升专业素质水平;对健美操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以便于能够构建出来活性比较强的课堂运动体系,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手段,积极的构建出来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的构建出来有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评价体系,从而就能够逐渐的解决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些问题了。
三、教师应当使用到的教学方法
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针对学生体育能力展开的培养工作,已经逐渐的演变为高中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但是在教学方面这个层面上,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前面做示范,学生在后面跟着做。虽然能够形成比较好的锻炼效果,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利于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健美操课程涉及到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各种走不、跳跃及相应的变化,还涉及到上肢、躯干等部位的动作,每一个特定的动作都是有与之相对应的特殊的锻炼效果的。所以在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单单将教会某一种动作或者一两套健美操作为目的,教学重点是应当放置在学生理解、掌握动作的功能和健身效果的基础之上的,以便于能够达到让学生对学习到的技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个教学目的,从而就能够在推广健美操的过程中强调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了。
参考文献
[1]李爱霞.山东省市直高中健美操课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1.1、通用性体态语言
通用性体态语言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共识性,不受语言、空间限制,不必通过双方预先约定和沟通、在特定的环境中表达即可以相互意绘的体态语言,如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都属于通用性的体态语言。通用性的体态语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健美操教学中,因其所传递的信息简约明确、表达的情感充分到位,所以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通用性体态语言的运用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健美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一类语言向学生发出使学生能准确捕捉的体态信息,当学生较好的完成老师教的动作时,教师用流露出的满脸笑意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当学生听课不认真,动作不规范时,教师用严厉的目光注视表达对学生的提醒和警告。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通用性的体态语言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目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2、专用性体态语言
专用性体态语言不具有日常的通用性,是指专门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应用的一整套体态语言,一般具有固定的模式。健美操教学专用性体态语言包括示范性体态语言和示意性体态语言,如对教师健美操特定动作的示范即为示范性体态语言,而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与学生共同约定并遵守执行的某个代表特定含义的动作即为示意性体态语言,例如在健美操课上当教师想结束学生自行练习,集合整理队伍时,会将双臂上举过头顶,双手击掌其中一只手握拳举过头顶,以此来示意学生结束练习,列队集合听从教师的下一步安排。
2、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
2.1、直观传递教学信息
体态语言作为在健美操课堂教学的一种辅手段,其在健美操教学中直观着传达着教师发出的教学信息,体态语言在特定的情景条件下,可以不依赖于语言表述而独立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这种传递往往比语言教学传递信息的速度更快更直观。在健美操课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程,其实践部分的课程就需要教师充分展示体态语言,以动作示范为主、以讲解为辅,形成边讲解边示范的直观教育展示。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做出的准确的示范性体态语言,可以成为学生的活标杆,以直观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健美操分节动作展示一目了然,快速的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及不同的特定情境要选择恰当的体态语言,准确选择体态语言是准确传递教学信息的前提,特别是通用性体态语言,更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合理运用,以避免引起歧义和误读,造成信息传递障碍。
2.2、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体态语言是人内在情感的一种外在表达形式,因此人们在运用体态语言的同时,能够从体态语言中解读出彼此所抒发的真实情感,当人的内在情感、愿望转化为外在行为表达时,这种情感信息才更容易被对方所接收到。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通过体态语言的表达形式向学生所传达的情感信息,能够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师生间融洽交流的前提是教师必需管理好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情绪,只有当教师将内心的美好情感和积极情绪与外在动作结合表达时,学生才会真正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接收到积极正面的交流信息,反之如果教师内心情感虚伪消极,通过其体态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就会引起学生对教师体态语言的负面解读,甚至会引起负面效应,对学生的情感造成严重的伤害,不利于师生间情感交流,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教师恰到好处的运用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不仅能起到促进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作用,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人通过体态语言输出的情感信号强弱不同,教师要想在健美操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应用体态语言,一方面要管理好自己内心的情绪,另一方面要注重体态语言的准确表达,平时加强练习,扎实功底,才能在健美操教学中游刃有余的运用体态语言。
3、健美操教学中教师体态语言的应用
3.1、通用性体态语言的运用
(1)表情语。
表情语言是通用性体态语言中较为直接和简单的,最简单的表情通常最能准确表达教师的思想,表情语最能充分反映教师的心理状态,学生们往往可以通过教师的表情语言观察教师的思想活动及心理活动。如学生能在教师的微笑和点头这类表情语言中读出赞许和满意,在皱眉和摇头中读出失望和不满等。
(2)手势语。
手势语是能过手势动作表达教师的思想,手势语在健美操教学中既可以传递教师的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手势语有助于教师表情达意。例如:当学生在完成教师规定的动作练习时,教师会以手势表示OK;当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有难度的动作时,教师会竖起大拇指以示赞扬和鼓励。
(3)眼神语。
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通过眼神来传递信息,健美操教学也不例外,眼神语言是教师常用的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例如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当讲解或示范到难度较大的动作时,教师会边讲解边用眼神征询学生是否听懂,等待学生的表情语言或眼神语言反馈。有时教师也用眼神来提醒溜号或搞小动作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制止学生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
3.2、专用性体态语言的运用
(1)示范性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
健美操是将大量独立的形体动作串连成为成套的动形体动作,示范性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满足了健美操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教师亲自进行动作示范就是最直接的示范性体态语言的运用。首先由教师对单个独立形体动作进行逐一的直观展示,辅助用语言讲解动作要领,教师的动作示范就是运用示范性的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通过体态语言的直观展示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使学生加深了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示范性体态语言对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形体动作展示更加直观,对于复杂动作的讲解,这种体态语言形式表达的直观效果是任何语言讲解都无法达到的,清晰、连贯、恰到好处的示范动作可以将复杂动作分解展示,同时又不失动作的连贯性和统一协调性,同时还会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兴趣。例如,当教师在示范原地连续跳转动作时,除了示范跳转动作外,还示范了如何将第一个跳转与第二个跳转动作相连结,并且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分别进行了示范,以便使学生能够看清楚身体在空中转动过程中不同角度的姿态,同时引发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示意性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
示意性体态语言是表达特定含义的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使用示意性的体态语言能够保证健美操动作练习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保证练习意境不被语言所破坏。示意性的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的应用极为普遍和广泛,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组合或成套动作的领做练习过程中,通常会跟着音乐不止一次的反复对某套动作进行循环练习,教师为了不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练习气氛不至于被破坏,教师多采用示意性的体态语言来发出指令,例如教师会在第一组练习结束前,陪随音乐做出“两臂上举,两手指尖靠拢,同时两掌心向下,双手指尖碰触头顶”的动作,这个体态语言所表达的就是重复前一套动作的意思,学生收到信息后会在整套动作结束后继续重复做一遍整套动作。教师在健美操课堂上恰当的运用示意性体态语言,使学生对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心神领会,对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4、结语
对于如何做好小学综合实践课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具体体现如下: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的运用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将教学的架子放下,和学生平等相处,并采取朋友式的交流方法,对新型的师生关系加以建立,同时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的过程中,就要对每一个学生加以尊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充分调动,进而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借助于Flash软件,对小动画进行制作,进而结合学生对卡通动画情有独钟的特点,在网页中进行拼图游戏,并将学生爱好电脑游戏的心理满足,并依据于卡通和游戏将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并保证教学效果的高质量。
(2)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做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保证教学和生活有稳定密切联系,尽可能的使数学问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生活化气息,借助于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以解决,进而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全面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际的实践能力加以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在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关系的处理工作,并对教学内容适当的进行调整,对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改编,并对情境进行创设,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性,进而借助于多媒体软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索,进而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巩固。
(3)引导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对数学信息自主收集
做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引导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对数学信息进行自主收集,尽可能地借助于电脑游戏,保证活动过程有着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并在实际的综合活动课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相关知识的引申和运用,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学习。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发展,教师更应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对电脑的好奇心加以满足,对游戏以及游戏规则设置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热点,低年级的学生要适当的在游戏规则中增加一些提示信息,而高年级的学生,就要将游戏设计的更加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进而满足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总而言之,做好小学数学综合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就要借助于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挖掘探究素材,并借助于强大的计算功能对数据处理进行辅助,对Webquest学案进行制作,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探索。
二、结语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美术鉴赏;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122-03
一、《新课程标准》对“鉴赏”的解读
2003年4月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美术鉴赏系列内容,指出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各种现象的活动”,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①
那么,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欣赏与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有何不同?
1999年出版的缩印本《辞海》对“欣赏”与“鉴赏”这两个词做了如下解释:“欣赏”就是领略,玩赏;“鉴赏”就是人们通过特定媒介与艺术形式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②
由此可见,“欣赏”与“鉴赏”这两个词在程度上有区别,鉴赏包含鉴别和欣赏的意思,而欣赏一般并不包括鉴别的意思,只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鉴赏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它高于一般欣赏水平,是对美术作品的鉴别和欣赏。③当然,在教学中两者有时交叉进行,不是完全分开的。
二、美术鉴赏教学在审美教育中的意义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以一些美术家的美术作品为例子来进行的。所以,美术鉴赏在审美教育中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其对美的认识
高中美术鉴赏是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由于美术作品的直观形象性,易被学生接受,能引起学生心理的愉悦。在对其鉴赏评价时,是学生思维最自由的时刻,就像黑格尔所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所以,在美术课程中开展一些美术作品的评价,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美的标准和判断原则。如学生看到春景时,想到的是春天的美景和人们在春天里活动的各种景象;看到梵高《向日葵》作品时,在老师对其色调、布局、笔触运用等方面进行鉴赏后,学生在充分地了解梵高的基础上,想象到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即象征着充满活力的新生命,同时也象征着梵高热爱生命,渴望生活的情感;再如学生对有关劳动作品鉴赏后,认识到劳动的艰辛和伟大,认识到劳动不仅可以改造世界也可以创造世界,再通过作文形式写一些认识体会,进一步认识到美与劳动者之间的某些联系,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意识,提高对美的认识与理解。从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的角度来说,它可以促进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获得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④
(二)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艺术,提高民族荣誉感
众所周知,中国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且具有独特的风格。中国艺术是以线条为主,讲究诗、书、画融为一体。早在1949年出土的两件战国帛画中的线描人物的形象,从略施色彩的绘画技巧来看,至少在2000多年前我国艺术水平就达到了一定高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艺术的绘画门类和形式也在快速发展并日益壮大,成为和西方油画艺术并驾齐驱的世界两大艺术体系。如国画整体上分为三大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而三大艺术又可以细分出很多类别。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为之自豪的民族艺术,具有传情达意、表言立志和其他艺术所不能替代的艺术特色。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这一教学内容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美术学科的内涵,使美术的学习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学习。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说,它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尊重并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⑤所以,加入一些绘画故事或历史发展的讲述或评价,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艺术,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美术鉴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鉴赏时应体现作品的人文性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的最高目标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更加热爱生活。
引导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鉴赏可以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个方面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中学美术教学主要以生动的形象及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打动人心,使学生为之奋发,与之共鸣,起到以艺术形式来教育人的目的。例如鉴赏近代画家徐悲鸿《愚公移山》油画作品时,作者把一则古代寓言故事用油画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画面上那些健壮的劳动者正不知疲倦地劳动。把这则寓言故事和画面内容结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无论前方多么艰辛,只要能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就终将会成功。再如鉴赏北宋画家范宽《溪山行旅图》,那大气磅礴、巍峨高大的山石,耸立在画面中,顶天立地,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下边楼观微微在树林中显现,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驴队正匆匆赶路,右上方一飞瀑直泻而下,在静谧的山野中仿佛能听到水声和驴蹄声。这样的好山好水之所以感人,必定是作者充满对自然的激情而表现出的,并能够赋予自然一种新的意境。在我们欣赏这幅佳作时,不禁为作者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也不由为祖国大好河山自豪,令人肃然起敬。所以,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具有典型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及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认识,引导他们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
(二)鉴赏时应体现作品的主、客观统一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应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风格特征,⑥使鉴赏对作品做到主、客观相统一。情境实际上是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背景,它深刻地影响了艺术家的思想和价值观以及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⑦在鉴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不同,会出现一些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鉴赏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审美鉴赏没有客观性,实际上只要能联系作品的文化情境,就能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也就是说只有联系其特殊的创作背景,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到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和风格特点,从而能做到主、客观相统一。当然在对某一作品实际鉴赏时,我们不但要看到主体所具有的自我感受、认知水平等是否与所鉴赏作品的特点相符合,而且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自我情感升华为审美情感。可以说一个具有相应鉴赏水平的人,能体验和感知到各种媒介的审美情感。从中我们看到,鉴赏美术作品时能联系文化情境,进而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风格特征,是减少主观感受并使鉴赏做到主、客观相统一的重要条件。
另外,在鉴赏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总结自己的鉴赏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鉴赏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三)鉴赏时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的是裁判角色,对与错只有裁判说了算,时间长了会挫伤学生自主鉴赏的积极性。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变主体为客体,让学生变客体为主体,自己鉴赏、评价某些作品,直接参与自主性的鉴赏和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有利于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养成与提高。
另外,今天的教育已不是向学生灌输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必须让学生能够拿着自己的“渔”,找到适合于他的“鱼”,即学会学习,找到一种方法,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也就是说,在新的社会发展情景下,能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主动自主地去学习、寻找相关有用的信息,并通过分析和思考做出判断与评价,然后再创造性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计划,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评价,不断改进和完善,直到这一问题的真正解决。在这一系列学生自主性评价活动中,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的能力是引导这一活动逐步深入并获得成功的关键。可以说,自主性鉴赏、评价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习的基本要求。所以,从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角度来说,它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一些问题。⑧
总之,美术是人类文化最高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我们要立足于科学鉴赏,充分、准确地了解美术作品的相关信息和学生欣赏水平、年龄等各种情况,依据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人的思想、愿望、情感、意志、尊严、智慧等人文特征,使学生学会鉴赏、判断、评价美术作品,争取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促进他们和谐、健康、自由地发展。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美术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5页.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尹少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苏•列•斯托洛维奇著,凌继尧译.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室编.欣赏基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6]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室编.美术欣赏教学参考用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7]阎增武.美学原理导论[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1.
[8]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9]美•罗恩菲德著,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安排极为紧凑,主要包含:六场具有较高学术品质的专题讲座,分别由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教授和金湘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刘康华教授和贾国平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甘璧华教授、叶国辉教授主讲;三场参会论文的交流与座谈(论坛共征集到30篇参会论文并印发了供交流学习的论文集);入选论文作者宣讲与评奖;两场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当代作品音乐会。
三位理论家和三位作曲家的六场专题讲座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我国当代作曲家与音乐理论家在和声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深入思考。樊祖荫教授的讲座《五声性调式和声中的调扩张技法研究》结合中国当代作品的创作实践,系统阐述了“调性扩张”这一现代调性与调关系的新概念,并对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中运用五声调式和声的调性扩张技法及其特征进行了论述;刘康华教授的讲座《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术特征》则对新音乐作品中在对“和音”和“音组”等现代和声语汇个性化运用中形成的一些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以较有代表性的新音乐作品为例进行了分析与阐释;甘璧华教授的讲座《音粒子、音线、音块及其“对位效应”》探讨了这些既有别于传统和声、又与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现代和声语汇在中国现代作曲家作品中的应用,并试图从全新的分析方法透析现代和声。
金湘教授、贾国平教授和叶国辉教授分别从自身创作出发,阐述了其独有的和声风格与创作思维。金湘教授对于内心音响的重视和“五度复合音程体系”的理论给与会者极大的思考,其富于艺术激情与人文关怀的理想主义创作观念也引起了极大的共鸣与感动;贾国平教授则通过对自己的作品《梅》和《翔舞于无极之野》的讲解,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习惯思维与序列主义等西方现代技法相结合带给创作的可能性与广泛空间。叶国辉教授的讲座《感知和声》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跨越了繁复的技术屏障,将作品中深邃的音响存在形式与人的感性直觉相对,体现了对音乐本体、作曲技术与主观认知的深入思索。
通过专家委员会公开投票选出的6篇获奖论文则代表了我国当今中青年音乐理论工作者在和声研究方面的最高水平与学术倾向。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童颖的论文《融古今于一炉――中国版〈大地之歌〉的音高结构研究》以对叶小纲作品《大地之歌》音高素材及其特征的精彩分析获得了一等奖;华南师大音乐学院教师魏扬博士的论文《金湘创作中的“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探究》和福建师范大学李向京教授的论文《简练形态下的复杂理念――从瞿小松作品和声形态看其创作思维与美学观》分别对这两位当代卓有成就的作曲家创作中最具个人特质的和声技法及其美学背景进行了深入阐发与透视,共同获得了二等奖;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刘晓江博士的论文《江文也早期钢琴作品的调域分析》、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孙志鸿博士的论文《贾国平木管五重奏〈孤松吟风〉中的线化和声研究》、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娟的论文《核心音集在音乐构成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罗忠的作品〈暗香〉为例》分别从独特的视角,对江文也、罗忠、贾国平等三位不同时期的作曲家代表性作品的音高思维及和声语汇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共同获得了三等奖。
此外,在参会论文的交流与座谈中,还涌现出了不少具有理论思维、又与创作实践密切关联的优秀成果。如沈阳音乐学院王进的论文《论音高组织核心的控制与离散――徐占海歌剧创作中的音高组织观念及表现形态研究》、西安音乐学院冯勇的论文《论音级集合[4―23]“和声张力”的特殊性》、首都师范大学肖武雄的论文《第二交响乐〈台风〉中的和弦设计》、汪恋昕的论文《大提琴协奏曲〈黎明〉的音高组织手法》、武汉音乐学院黄瑾的论文《民族风情与现代作曲家技法结合的成功探索――朱践耳〈黔岭素描〉及〈纳西一奇〉之和声研究》、左云端的论文《线性思维下的动力与色彩――鲍元恺〈炎黄风情〉和声的深层结构》等,都从不同层面、运用不同分析视角与理论工具关注了我国新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与风格的关系及其与中国民间音乐、美学传统及当代文化背景的关联。
两场精彩的当代作品音乐会展现了我国作曲家近年来在钢琴音乐和室内乐方面的成就,为论坛增色不少。在“中国当代钢琴作品音乐会”上,青年钢琴家陈洁]绎了陆培的《遥谣》、金湘的《黑与红》、朱践耳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杨立青的《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周龙的《钢琴锣》、陈其钢的《京剧瞬间》、陈怡的《八板》等优秀当代钢琴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跨度极大――从“”前直至近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几代中国作曲家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作曲技术、音乐观念和美学思想的]进。作为闭幕式的“中国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则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代中青年作曲家的创新与突破,这些作品有的尝试挖掘中国民族乐器的室内乐表现力(如许舒亚的《In Nomine (题献)II》、陈牧声的《品・相》、郭文景的《竹枝调》),有的则试图在西方室内乐组合的形式中彰显当代性、民间性与中国性的辉映(如沈叶的《音诗》、秦文琛的《太阳的影子VII》、叶国辉的《徒歌》、温德青的《痕迹III》),这些作品对]奏者构成了巨大的技术与理解的挑战,其完美的]绎也体现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家一流的室内乐表]水平。最后,为纪念刚刚去世的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对和声研究与教学贡献巨大的桑桐先生,音乐会还专门献]了桑先生在1947年创作的小提琴与钢琴的《夜景》,这部我国最早的无调性作品是中国新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聆听这一作品使我们在缅怀先哲之时,备感前路修远,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