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二生物学习方法范文

高二生物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二生物学习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二生物学习方法

第1篇:高二生物学习方法范文

计划的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分类标准有:计划的重要性、时间界限、明确性和抽象性等。但是依据这些分类标准进行划分,所得到的计划类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比如,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等。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新高二生物教学计划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高二生物教学计划范文1一、指导思想:以教材为根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导,夯实基础,活化能力;抓实训练,讲求效果;加强协作,优化氛围,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二、基本要求:

(一)立足双基、夯实基础

生物必修3的教学要做到“立足双基、夯实基础、单元过关、梯度性提高。以基础为主,注重书本基础知识的讲解,尽量把每个章节中的重点的知识点讲清讲透,,配以课堂练习和单元练习进行巩固,做到“堂堂清,节节清”夯实理论基础,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以讲带练,理清生物学知识,为全体学生的学业测试打好基础,为部分学生选修作准备。

(二)改善教学方法

1、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认真开展各项活动。

2、按照学校教学要求,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备课,把时间花在备课上;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效果落实课堂上。

3、坚持互听课活动,每人每期互听课不少于20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每周一次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下周所有教学内容,主备人预先备课,人人发言,并有记录。

5、坚持落实组内公开课活动。

全员参加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做到全组“两统一”,即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

7、同心协力,互帮互学,信息、资料共享,教学研究气氛浓厚。

8、注重教学中兴趣、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挥好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动力作用,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向课堂要质量。

力争上好每一节课,要加强备课,防止复习中的主观随意性,减少盲目性。课堂教学做到:一节课一个中心;抓重点带一般。重点知识要抓住基本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再现和归纳知识结构

10、向辅导要质量。

一要依据教学目标适当留作业;二要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发现问题,为辅导提供依据;三要及时辅导,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另外要结合各类过关考试,进行考后分类辅导推进。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体目标及要求

1、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描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和原理。

2、初步学会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现结果。

3、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理解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的问题。

4、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5、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四、参考资料《45分课堂作业》、《生物必修3同步导学》

五、建议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读书背书

2.、树立生物学基本思想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教给学生一点联想

5、有选择的精做、精批、精讲习题

高二生物教学计划范文2一、指导思想

以“十x”大精神为指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学习新课改思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誓夺会考全面丰收,向三十周年校庆献礼。

本期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周课时四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兼顾教学进度和应对会考,本期教学任务计划上完高中选修全一册,复习高中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教师首先要有“爱学校作主人,爱学生作表率,爱事业作能人”的良好的道德素质;其次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教师要提高常规教学和教改教研水平,以保证教学效果且稳步提高。

2、认真落实“三精心”教学。

做到精心备好每节课,精心上好每节课,精心辅导好每个学生。反复研究高考考纲,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广度、难度和深度,使基础教学落到实处。

3、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高考需要和生物学教学特点,课堂教学多联系现代科技成果、生产生活实际,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做好章节过关和段考、会考、期考考试工作。

精选章节过关练习题,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以适应高考的需要。

5、抓好奥赛培训工作,力争今年的奥赛成绩有所突破。

1)、领会两纲(大纲和考纲),深钻教材,精心备好每节课。

2)、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精心上好每节课。课堂教学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精讲多练;突出难点,突破重点,澄清疑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好反馈练习,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学扎实。

3)、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自编课堂练习和章节过关检测卷,做到有的放矢。具体由方曙光老师负责。

5)、积极开展、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以老带新,共同提高。研究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积极抓好奥赛培训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按年级安排,在规定时间内搞好培训教学。具体由任向阳老师负责。

高二生物教学计划范文3本学期我担任高二(86)、(87)、(88)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高二(88)班是文科班,学生对生物学科不是非常重视,所以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另外,学生间的差异较大,学习刻苦用功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学习成绩相差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除少数学生成绩比较好外,大多数成绩不是很理想,甚至很差。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会考”展开进行。由于会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于理科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因此,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依照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校,学生实际,为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会考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创新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适应新教材顺利通过会考,为高三生物综合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四、具体教学措施

1、认真抓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外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认真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做到正确理解,巩固记忆,举一反三,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参加工作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

2、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这两个观点的教育,要使学生理解现今世界上形形的动植物都是逐渐进化来的,一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分不开的,生物必须依赖于它们的环境而生活,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时时刻刻在改变着环境,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再有,通过讲述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古代的和现代的生物科学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学生课外作业也要妥善安排,并指导学生认真完成。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4、加强直观教学、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记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要积极地自制直观教具,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挂图、标本、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进行教学。要重视密切联系本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实际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补充讲述当地常见的和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动植物种类。

高二生物教学计划范文4一、指导思想:以教材为根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导,夯实基础,活化能力;抓实训练,讲求效果;加强协作,优化氛围,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二、基本要求:

(一)立足双基、夯实基础

生物必修3的教学要做到“立足双基、夯实基础、单元过关、梯度性提高。以基础为主,注重书本基础知识的讲解,尽量把每个章节中的重点的知识点讲清讲透,,配以课堂练习和单元练习进行巩固,做到“堂堂清,节节清”夯实理论基础,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以讲带练,理清生物学知识,为全体学生的学业测试打好基础,为部分学生选修作准备。

(二)改善教学方法

1、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认真开展各项活动。

2、按照学校教学要求,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备课,把时间花在备课上;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效果落实课堂上。

3、坚持互听课活动,每人每期互听课不少于20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每周一次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下周所有教学内容,主备人预先备课,人人发言,并有记录。

5.坚持落实组内公开课活动。

全员参加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做到全组“两统一”,即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

7、同心协力,互帮互学,信息、资料共享,教学研究气氛浓厚。

8、注重教学中兴趣、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挥好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动力作用,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向课堂要质量。

力争上好每一节课,要加强备课,防止复习中的主观随意性,减少盲目性。课堂教学做到:一节课一个中心;抓重点带一般。重点知识要抓住基本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再现和归纳知识结构

10、向辅导要质量。

一要依据教学目标适当留作业;二要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发现问题,为辅导提供依据;三要及时辅导,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另外要结合各类过关考试,进行考后分类辅导推进。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体目标及要求

1、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描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和原理。

2、初步学会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现结果。

3、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理解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的问题。

4、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5、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四、参考资料《45分课堂作业》、《生物必修3同步导学》

五、建议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读书背书

2.树立生物学基本思想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教给学生一点联想

第2篇:高二生物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高二生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06-02

新课改下,生物教学知识不断深化,学生怎样在课堂教学中高效率地吸收大量的生物知识,这不仅是考验教师的生物知识水平,更是考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在高二生物教师授课的教学流程中,将网络教学方法投入到生物课堂中,将有效地结合高二生物教材和网络进行系统的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一、网络教学的含义

网络教学,在利用电脑和宽带等互联网环境下,进行网络现场教学,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或者是相同时间、不同地点学习新的互动式教学,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例如视频广播、视频点播、WEB教材、多媒体课件,等等。网络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是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还是教学趋于网络化的表现。

二、在生物教学中使用网络教学现状和优势

1.现网络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中发展的还不够成熟,网络教学尚未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视频点播、WEB教材等,最主要的还是通过网络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学习。生物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word、ppt等教学文件,将教学内容投放到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除此之外,学生利用教师教学文件对知识点进行课后巩固等。

2.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很难摆脱授课内容繁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情绪不高的现象,这除了和教师教学水平、生物教材知识的深化有关,更主要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没有变更。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方法让复杂的生物教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交流和探讨,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

三、多媒体教学在高二生物教学的实践

1.明确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的。高二生物教学中的重点是学习细胞学和遗传学以及生物激素学,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结合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生物反应、新陈代谢等生物知识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简单明了地传授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积极发言和交流,促进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目的。

2.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案设计。在讲授课堂教学中,高中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不足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授课流程和授课内容,使用excel文件将生物重点内容用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以及使用ppt教学文件按照教学流程将教材内容逐一呈现出来,教师结合黑板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进行授课,避免了传统课堂教课中因为黑板授课浪费课堂教学时间的问题,同时,利用课件有利于学生课后自主复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模拟生物实验,促进教学互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生物知识转变成现实生活中的生物教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自主讨论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如描述细胞内部环境,讲述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的关系时,可将各管道模拟成水管,将无机盐、水、葡萄糖、激素等模拟成各种具体物质,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以上三者物质传递的方式用有声音的动漫形式表现出来。这不仅能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通过提问学生关于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的问题,利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进行分组讨论、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

4.交互反馈,解决问题。利用互联网,解决学生课后对生物教材的问题。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利用QQ群对话、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学生还可以利用人机对话教学模式,及时将问题反馈给教师,解决学生疑难问题,告诉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学生之间可进行学习讨论,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归纳。就一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和观点,拓展解题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这样的网络互动教学,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以及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对教师课堂教学气氛和互动性有很大的帮助。

四、网络教学在高二生物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现网络教学发展尚未成熟,在很多生物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落后的多媒体教学,教师教学课件质量单一,对多媒体教学认识不足,盲目使用网络的现象。教师在利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突出教材重点内容,创新教学,避免教学照搬照旧的现象;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减少片面的课件授课形式,制作简单明了的教学流程;提高教学互动,避免出现过度依赖课件,而忽视与学生交流的状况,注重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结合黑板教学,适当地减缓教学进度。

五、结语

实现网络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实施,是推进生物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步。生物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要求多媒体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现生物教学阶段,主要是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实现多媒体教学目标,政府应发放教育资金,大力改革学校互联网教学,发展学校网络教学模式。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不断地提高教师多媒体授课水平。结合多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二生物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研究性学习 创新能力

现在高二生物新教材的使用,普遍遇到这样的矛盾: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幅度增加,而课时却偏紧。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改革课堂教学,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展示生物素质教育特点。这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这一改革大潮。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最近省教育厅对省重点中学督导检查,对课堂教学(优秀课)作出如下评价标准:教学思想先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科学(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效果好、教学有特色(有创新)等。

首先教学思想要先进。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教学思想做指导,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我们的一切教学行为就会偏离正常的教学轨道。在当前,主要应当树立下述三种思想观念,即素质教育思想、“三为主”教学思想和民主教学观念。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上现在已渐趋一致,那就是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志存高远,人格健全,主动学习,富有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素质教育意识,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节课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三为主”教学思想,内涵历来明确,那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民主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是师生要相互尊重,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其次是要与学生共商学习问题,并讨论解决有关问题;其三是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应该掌握的东西。

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二生物新教材就是一个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体系,要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探究。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可以从感兴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教师结合教学进度提出一些探讨性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是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适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要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不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研究过程。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基础学科的生物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 占有特殊的地位。所谓创新能力,是指学生面对以 前没有遇到过的知识,而获取这些知识要靠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并在自己的努力下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贵在平时坚持,日积月累必有成效。师生都要树立创新意识,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但不要囿于教科书和参考书,要动手做试验,解决身边的问题,即使前人已总结出来的经验,也要尽可能找出较好的方法教给学生,并指导学生想出更好的方法。师生都要做到不疑之处生疑,时刻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天天都能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创新 ,使生物学的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教学方法要得当。教学方法的灵活生动、教学思路的明晰、训练步骤的高效,这才是较完美的课堂教学。

1.内容: 我们的教学无疑应以教材为蓝本,以大纲为依据,正确理解“遵循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的意旨,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挖掘教材落实大纲上。否则,基础知识不掌握,基本技能不过关,其它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然,挖掘的广度和深度应充分顾及其前瞻效应、社会效应及创造效应。

2.方法:当今的生物学教学已经渐渐超越了限于知识传授的结论式模式而转向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转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操作、有效地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知识发生,亲历问题研究,总结相应知识,在“做科学”的过程中优化获得未知知识和技术的学习策略。这种过程式模式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目前研究和实践较多的导学式、互动式、启发式、探索式教学等皆可归其麾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各展所长。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探索式”教学为例,其教学模式如下: 创设情境提供材料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归纳升华。该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和谐、自主、实践和创造,通过全方位的主体参与,使学生的观察分析、语言表述、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力得以有效养成。

教育的创新首先是教师的创新,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既要符合授课内容的要求, 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诱导学生有效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使学生乐学、主动学。高二生物课堂教学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的、创新性的见解,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问题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在开放学习中建构知识架构:教育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的发展。提炼知识,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提炼主线知识,并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在有关知识点上设计系列问题。高中生物新教材注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开发为核心。问题情景必须得益于活动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展开丰富的想象、参与自我评价等。这就必须开放课堂教学形式,不能搞“听话”教育,不能横加“限制”, 教师一味“师道尊严”的面孔或是任何冷漠、干涩、焦躁、嫌弃和失望,无疑也会反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进而影响他们创造力的造就及战胜困难勇气的蓄养;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设计,广泛拓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问题情景”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在激趣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去概括、去合作、去质疑、去评价,形成“问题解决”的佳景;甚至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带入到课堂之外,置身于真实背景之中,丰富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辅助,只有如此,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焕发出了课堂生命的活力。

怎样培养创新能力,方法有:

(1)设计开放性教学情境,培养创新能力:开放性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的参与性高,能主动地投入学习。同时,由于所学问题的开放性,方法的多样性,结果的唯一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获得一份成功的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学生做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时,老师提出:联系化学和生活知识,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鉴定?学生们还提出了:口尝有甜味——糖;摁在白纸上有油印——脂肪;燃烧有臭味、滴浓硝酸变黄色——蛋白质,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

(2)指导学生善于联想,培养创新能力:联想出智慧,科学史上由联想而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屡见不鲜。生物教学中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会联想,善于联想,善于反思,这样,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如由某些相似性问题引起的联想,或由植物到动物、由动物到植物的联想,或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联想 例如,矿质代谢教学中学生们就联想农作物施肥和化学中无机盐知识。教学实践表明,指导学生跨学科联想,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益。

(3)鼓励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对某些问题要鼓励学生超越常规,为之营造良好的创新心理气候。有时,有的学生突发奇想,提出质疑,对此不应一笑置之,而应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获得结论。例如,怎样使长途贩运中的鱼不死?要增氧、排二氧化碳、抑菌,学生看到鱼摊上用增氧器,就想出用双氧水、用过氧化钙等。

(4)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本的内容,联系生产实际,指导学生做试验,解决身边的问题。学生在试验中常会创造出新颖别致的解决办法,有时还可得到全新的结论。

三、教学效果要明显。教师教的效率和学生学的效果相统一。追求课堂教学实效,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一堂课优劣的主要标准;学生当堂知识当堂消化,不留尾巴,做到“堂堂清”;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认真实施当堂达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偿教学,确保课堂教学高效率。

第4篇:高二生物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课程改革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影响之大将不可预料。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生物老师在这次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信息,从努力实践到积极创新,开发制作适用于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获取更多的生物学信息。今天的教师,不能满足于一支粉笔、一张利口,博闻强记、引经据典的传统教学,而应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将生物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有效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使计算机溶入学科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学生。整合并非是计算机与生物学科的简单结合,也并不能够解决生物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而是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探索规律,启发思维,从而提高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现在的一些老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认识存在着很多误区:有的认为直接照搬网络上下载的课件上课就是整合课了;有的认为课堂上只要用了多种电教媒体就是整合课;有的认为在机房上课,网络环境下上课,就是整合课。所以在此,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整合和信息技术,信息与电脑的概念。整合是指可联合实施以确保实现共同成果的。我认为生物学科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艺术,体现在有效应用学科技术、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研究学习素质,更好地达到生物课程学习的目标。而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所以整合和信息技术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一般来说,信息是指与客观事物相联系,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被发出、传递和感受,对接受对象的思维产生影响并用来指导接受对象的行为的一种描述。从本质上说,信息是反映现实世界的运动、发展和变化状态及规律的信号与消息。信息包括以下几个要件:信源、语言符号、载体、信道、信宿、媒介。而电脑是一种利用电子学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因此,信息技术也不等于电脑技术,它的范围要宽广得多。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观察和实验手段的不断更新,生物学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要提高生物教学,就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手段要直观、生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且改变了生物教学。

一、信息技术丰富了生物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具有保存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功能,也给新的发现和新的信息宣传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改变了原来以单一纸质资料(如:书本)为依托的教学,而成为以光碟,网络信息为资源的教学。许多优秀的生物课件、试卷、教案,以及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科学的学习方法等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教师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料更多、更精、更好。同时信息技术也为教师间交流经验,教学研究成果等提供了平台。这些丰富了生物教学资源,也优化了生物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为提高生物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通过信息技术可查找到许多与生物教学有关的知识。如在讲解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时,可在网络上找到许多细胞的课件及动、植物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细胞膜的结构图和动画,细胞器的结构图,相关练习,以及优秀教师的教案,等等。这些信息为制作好的课件,制订好的教学计划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和表演型阶段,发展到师生在学习信息技术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类信息资源来辅助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发挥信息技术对学习方式变革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要与生物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相结合,为生物学科课程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调整提供平台。例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生物学科课程的更新建设网络化资源库,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产品,为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环境等。

三、信息技术改变生物教学中的知识呈现

(一)信息技术使生物教学的知识呈现不受时间的限制。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教师在课堂中讲解的图片和文字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将课堂中的信息来源告知学生,或把教案、课件通过学校网站或“博客”等在网上,学生可以随时浏览。

(二)信息技术使知识呈现更直观、更完整。

应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下载课件,知识呈现时,让学生能观知识形,听知识声和看知识动。在讲解高二生物人类遗传病这节,人染色体变异遗传病――猫叫综合症时,应用多媒体课件可让学生听婴儿的啼哭声、看婴儿啼哭的动作,使知识形象、生动和直观。同时,在讲解无法用常规方法观察到的生物现象时,可以制作动画课件让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呈现细胞膜的流动性时,可制作出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运动的Flas。在讲解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胚泡囊胚原肠胚幼体)时,学生不可能通过观察到连续的发育种子或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但可通过制作动画课件让学生在几分钟内观察到完整的发育过程,使知识呈现更直观、更完整。

四、信息技术也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措施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尽其才,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之所想、学生之所思及学生的优、缺点,才能根据学生差异采取相应教学措施。信息技术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教师和学生不需要面对面,可通过E-mail、QQ聊天或“博客”等方式交流。学生可向老师提问或与老师讨论,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教师也可通过E-mail、QQ聊天、“博客”等方式辅导、关心和了解学生。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更容易地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因材施教。

科学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其实,每一堂课都是教学者的探索与创造,也是为学生打开一扇探索科学之门的过程。在课堂里,由于教学对象是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因而无论多完善的教学设计都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丰富。也只有通过课堂,师生在交往和互动中才会生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和新认识。

课程改革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引发了教学观念的转变与革命,但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以学生为本,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信息技术可以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富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朱君民.浅谈多媒体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中国基础教育网).

[2]陆建身.生物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3]章建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浙江教学研究,2000.

第5篇:高二生物学习方法范文

高中生物教学;生物学知识;化学知识;微观动态变化过程

1.同一章节中基本概念的对比教学

概念的比较不仅要从文字上分折,有时还要借助挂图、摸型、投影录相、计算机等手段形象地展示概念所揭示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列表比较、归纳总结出有关概念的异同点,使学生对概念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例如,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比较,学生对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没接触过,缺乏形象思维的支持,仅从文字上区别比较枯燥且易混淆。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模拟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每种方式时,教师都引导学生观察物质运动的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将学生观察所得添入表中,再引导学生对照圈和表,分别说明三种方式的异同点。

用对比法比较基本概念,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概念,尤其是区分相似概念的外延。如比较原生质与原生质层,让学生了解原生质适用于真核细胞,而原生质层只适用于有液泡的植物细胞。比较外呼吸与内呼吸,要强调两者都包括一次气体交换,“肺通气+肺换气=外呼吸”,“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氧的利用=内呼吸”,而氧的利用为内呼吸的本质。讲解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时,要比较种内斗争、竞争和捕食。玉米苗不宜种的过密为种内斗争,玉米苗与杂草的关系为竞争,昆虫取食玉米为捕食。通过比较让学生得出:竞争与捕食的关键是种间关系。

2.不同章节中相关知识的比较

温故而知新,比较不同章节中的相关知识,便于理解《生物》教材中的内在联系,通过新旧对比,对掌握新知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由核苷、核苷酸的复习入手,自然引入ATP的结构,不仅复习了旧知识,也便于理解直接能源ATP的结构和功能。由呼吸作用导入能量代谢,便于理解呼吸作用与能量释放的关系,进而理解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基本内涵。

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便于学生理解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与减半是减数分裂的本质。由联会方式复习,可引出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由自然选择学说可引到种内斗争、种间斗争及生存斗争对物种繁衍的积极作用。

结构和功能的比较。此类比较一般是对照挂图、模型等分别讲清有关对象的结构和功能,再列表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或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例如,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在分别讲清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后,可提出这样的问题:细胞内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是______;细胞内具有封闭的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学生对照各种细胞器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分析、比较后答出三个问题的答案均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同时认识到这两种细胞器的相同点和功能的重要性。

中学生的创新学习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应该是有区别的。学生的创新学习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再发现”和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再创新”。虽然现行教材一般只是直截了当地给出知识的结论或逻辑推导过程,但很多的知识内容,通过教师对生物科学史的挖掘和创造性的处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来,完全是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的。

3.不同学科中相关知识的比较比较

生物学知识可与化学知识比较。通过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导入呼吸作用中的脱氢与加氧,便于学生掌握无氧呼吸是脱氢的氧化反应,有氧呼吸是脱氢与加氧的氧化反应。也便于讲述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的还原。又如复习共价健,导入CH4,再导入氨基酸结构,恰好能补充高二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不足。

生物学知识可与自然地理知识的对比。学习种群及其特征时,可对比人口增长、人口分布的知识,便于理解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等基本特征。讲述自然保护的内容,可与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对比,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也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保护的紧迫性。讲述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之一盐度时,可联系盐度与洋流形成及海洋生物分布的关系,促进学生将理科知识融汇贯通,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4.注重教法的示范性和指导性,使学生学会比较法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不同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充分体会刊比较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还要注重教法的示范性和指导性,使学生学会比较法。倒如,讲光合作用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后,列表引导学生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场所、条件、物质和能量变化;在讲完呼吸作用时,教师列出比较项目,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填表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最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异。

5.过程的比较

高中生物学中的过程多为微观动态变化过程,教学中最好能利用媒体展示动态变化过程。展示过程前,教师提出观察目标,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然后启发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归纳、列表比较。倒如,绿色接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我们设计制作了计算机动画,分别展示光反应、暗反应和光合作用全过程。在观察动态变化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和能量变化及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然后列表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并由此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学生如果获取的是现成的结论和知识,其大脑兴奋性就会降低,思维的惰性就会呈现出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应该是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来实现,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在新编的高中生物教材中,不仅实验的数量增加了,类型也大大丰富了,许多的实验可以安排在新知识的讲授之中或之前进行。特别是新大纲还安排了学科研究性学习内容。这一切都为改革旧的接受性学习模式,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第6篇:高二生物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初高中衔接 探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反映了有志者追求真理的态度和决心。人生的求学何不如此。进入高中,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方式,新的学习方式,还有高中生特有的学习心理在我们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进行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一、初高中教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较初中来讲知识容量大,难度增大,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提高。初高中教学物理教学的衔接存在的问题有二:

    1.初中所学知识不系统。由于初中“课改生”学习科学课后,所学知识不系统,知识储备不足,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较差,升入高中后,定量研究的多,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常要运用函数、图像和极值等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甚至望而生畏。

    2.初中难度降幅大,高中要求未降低。近几年,科学课中物理部分的难度降幅较大,高中教材虽有调整,但由于高考物理内容及要求并未降低,这使课改生进入高中学习时遇到极大困难。

    二、如何应对初升高物理衔接

    1.高一物理放慢进度。高中物理最重要、最困难、最基础的部分在高一的力学部分,高一物理基础没打好,就会直接影响到高二、高三物理学习。因此,要学好高中物理,高一须放慢进度,适当降低要求,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学物理多联想实例。初进高中学习的学生,感到学起来会很困难,不容易想象。因此,学生要善用直观法,多做一些实验,多联系一些实例,便于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掌握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

    3.强化逻辑推理能力。刚升入高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不善于运用代数法解题,往往只会死记公式,对公式应用的条件、范围不太注意,在学习时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4.调整学习方法。升入高中后,常出现学生课堂上听得懂,课本也看得明白,但一解题就出错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深不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所以,学生在强化物理概念、规律的同时,对每一道习题都要认真完成,实在解不出来,可以相互讨论,讨论未果再找教师请教。

    三、如何顺利初升高物理衔接

    1.立志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一个成功在等待,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应该学会把握时代的脉博,面向未来,立自我成才之志,还要逐步培养和树立自己的专业方面的志向和理想。有了远大的志向抱负,就有力争上游、奋斗成才的强大动力,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

    2.跨越好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台阶。初、高中之间,在知识上有它的连续性。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都是高中学习的知识基础。但是,跟初中比较起来,高中各学科在知识广度、内容深度上有明显的提高。因此,认识高、初中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做好思想准备,并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尽快适应各科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在学习上要跨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为了顺利地跨越这一台阶,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以新的、不同于初中的学习方法,学好高中的课程。

    3.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提出一些高中阶段一般较为适合的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1)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特长相结合。中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学科学习来说,也要全面发展。语文、英语作为语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数学作为运算的基本工具,首先必须学好;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础,也要努力学好;政治课的学习,能使我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地理知识以及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对于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培养对高雅艺术的欣赏鉴别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2)学会读书。成功的学问家,都有着迷的读书的特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中学生,读书,首先要读好课本,然后还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一)正确使用课本。课本,是教与学的根据。要学习好各个学科,必须重视并学会阅读课本。在不同的学习环节中,都要阅读课本,但有不同的要求。

    (二)广泛的课外阅读。除了精读课本外,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学能力,还应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特别是科普书籍和报刊。

    (3)认真做好实验。实验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时,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有关知识。因此,必须学会实验。在高中,我们怎样会科学实验呢?

    (一)要认真学好历史上的着名实验。学习这些历史上着名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可以启发我们自己的思路,使我们在自己进行实验时可以进行借鉴,汲取其精华,并认识到对现象的认真观察和科学归纳的重要性。

    (二)正确观察演示实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操作,引导我们正确观察、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得出规律的实验。这时我们虽然没有机会动手,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看和听,还可以充分地思考。

    (三)认真动手做好实验。教学中安排的学生实验,是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百闻不如一见,更不如一做,要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

    (4)养成做练习的良好习惯和规范。做练习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历来为同学们所重视,它对透彻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很大的作用。要做好练习,必须有良好的习惯。如果只追求解题的答案和数量,陷入题海中,必然收效甚微。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完成练习的前提条件。基本概念、规律是解题的依据。不会解题或解题错误,常常是因为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理解好的缘故。

    (5)掌握记忆的方法。学习中,有大量的知识都要求我们记忆,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加以应用。怎样才能迅速、完整、准确地记住它们呢?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进入了高中阶段,更要强调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理解和记忆结合上有更高的要求。理科的概念和规律有些似乎简单,有些则很抽象、复杂,不论如何,在学习时都应加以分析,弄清来龙去脉,突出要素,抓住关键,这样就能加深印象,可以在达到理解的同时记忆下来,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了。

第7篇:高二生物学习方法范文

本研究是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教材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为例,尝试建立一个3课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翻转教学的应用效果。研究的对象是刚进行文理分班的高二(1)、(2)班学生,班级整体水平基本相当。对(2)班学生实施翻转课堂来学习“细胞的增殖”,简称实验班;(1)班按平时教学模式进行学习,简称对照班。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测试法,尝试用学生具体反馈和真实的数据来了解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学生是否适应、概念能否构建和思维能力能否得到发展。本学习单元以微课作为辅助手段,学生课前观看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共分3课时:第1课时为细胞周期和数学模型构建的学习;第2课时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学习和构建细胞分裂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第3课时为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

2课程目标

经过对参与研究学生的学情分析,将知识目标确定为: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学习数学建模的方法和学习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方法。将能力目标确定为:用数学模型表示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用物理模型理解有丝分裂过程,提高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提高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识图和绘图能力。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定为:在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后进一步提升探索、质疑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物理和数学模型的建构中提高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进一步提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实施课程

第1课时:课前给学生一个学习包,包含细胞周期微课视频、课前自测网址和学习任务单。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单完成课前自学和自测发现自身的问题,结合教材学习解决部分个体问题。通过问卷星网络,统计学生的共性问题。课堂上将问题列出进行讲解,以细胞周期概念为主线,完善概念学习(约10min)。待难点解决后在课堂上进行进阶训练:学生以手机为媒介登录教师提供的进阶训练进行练习(约15min)。后台直接统计数据,找出共性问题讲解,深入概念学习(约10min)。最后,进行数学建模知识的学习(约10min),为下一课时数学模型构建做铺垫。第2课时:课前独立完成按学习任务单完成学习包,包含动、植物细胞分裂微课学习、课前自测和学习任务单等内容。全班分为8个学习小组(以学习能力为参考,组成强弱搭配的学习小组)引入评价机制。由小组长组织讨论,组员提出问题,记录员记录。组员间针对问题进行讨论,解决部分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独立列出。教师课前对问题进行评价,书面解答一些“偏问”。共性问题小组互答,全班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回答(约25min)。用教师自制的卡纸染色体模型进行物理模型构建(约10min),之后在构建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数量变化的记录和曲线模型的构建(约10min),布置完成进阶练习。第3课时:课前独立完成按学习任务单完成学习包内容(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操作过程微课学习、课前自测网址和学习任务单)。小组内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列出不能解决问题。课前教师搜集不能解决的重点问题,其他问题书面回答。列出重点问题由小组间讨论回答(约7min)。动手完成实验: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制作,等待漂洗和染色间隙完成固定装片各时期拍照计数(约28min)。小结以及讲评第2课时共性问题(约10min)。布置完成第3课时进阶练习,并在练习完成后在该网址直接给出得分,以及试题的详解详析。

4研究结果

本研究于2014年12月12日在问卷星网站发放问卷,12月19日回收问卷,发放对象为实验班50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50份。其中男生32人,女生18人。针对学生的直观感受来了解翻转课堂是否适合学生知识发展的需求、是否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帮助,以及对翻转课堂的建议进行调查。

4.1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学生中有41人(占82%)喜欢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9人(占18%)不喜欢,调查发现喜欢翻转课堂这种方式的学生中有78.01%的人认为其在教育领域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即使不喜欢翻转课堂的学生中仍然有22.22%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发展前景也是比较好的。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是持支持的态度,对其发展前景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共有32人觉得翻转课堂是比平时教学方式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与平时课堂对比时,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更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深入掌握很赞同观点的占26%,赞同观点的占36%;很赞同和赞同翻转课堂更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的占90%,认为其更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占88%,认为其更有利于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占82%。说明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比传统课堂是更为有效的。

4.2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参与过程的看法

通过调查发现本次学习中认为课堂内容合理恰当,能主动参与互动交流的占18%,66%的学生认为内容针对性强,有利于积极的思考,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还有10%的学生认为课堂内容和传统教学没有差异,仅有6%的学生认为没有兴趣参与。4.3学生在翻转课堂学习后的问卷反馈和实测表现通过对学生“翻转课堂与知识掌握”的调查,看出学生对于概念的学习:如细胞周期、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翻转课堂能够比较好掌握,其中认同“精通”和“掌握”的学生比例都在90%左右。相比之下数学建模和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知识掌握程度在“精通”和“掌握”的程度分别只有60%和76%,处于“了解”和“不会”的学生分别还有40%和24%,推测这与他们第一次接触数学建模的过程,及与观看视频和进行实验时间间隔较久有关。

5巩固测试

本节内容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时进行了细胞增殖内容的测试:测试总分100,其中选择题10题(60分),非选择题2题(40分),测试时间为40min。实验班平均分81.3,对照班平均分75.8,两个班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选择题的主要差距体现3道试题上,这3道试题分别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和数学建模的知识内容进行考查,概括性比较强,相对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完成。通过该3道选择题的实测数据分析可知学生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以及数学建模应用方面的掌握情况实验班学生明显强于对照班学生。在对两个班级学生的非选择题答题正确率分析后,发现在实验的理解上,实验班强于对照班,特别在从不同材料中选择出易于进行分裂期观察的材料,以及确认给定的视野找到分生区等问题上实验班表现优异。在实际实验操作内容上,实验班学生的掌握程度远比对照班学生熟练,同时对解离目的的描述上,实验班也略强于对照班。

6分析讨论

6.1以“层层深入”的思维探究为核心的教学设计

微课具有“微”的特点,是短暂而高效的。在本次微课程教学前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知识内容整合,分层次分阶段的进行教学。如课程设计中将微视频知识点分为细胞周期概念、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制作原理和过程,通过简短、精炼的呈现知识点、实验操作步骤,学生的反复观看和针对性的课前练习完成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同时,在第1课时进一步完善细胞周期概念同时进行数学建模的学习。在第2课时则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利用数学建模的思维加深了对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和分阶段的辨析。第3课时则通过充足的动手实验,观察具体的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整个课程先总体概念学习,后分阶段进行过程学习,再进入实践操作。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多方面引导学生思维层层深入,能使学生掌握细胞增殖这一知识。

6.2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任务的课堂教学

在学生自学微视频且较为充分掌握知识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内部探讨和小组间交流完善知识体系,解决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提升了知识和能力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学生在第3课时实验操作前观看微视频后在学习任务单上记录了自己的疑问,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后,像为什么要找中期、后期的细胞来观察?解离时间为什么不能过长或过短?这样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和小组内探讨就解决了,然后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这节课学生提出问题主要是:醋酸洋红为什么是碱性染料?怎样能从根尖外观上找到分生区?如何判断根尖解离完全?等。部分比较刁钻的问题由教师通过书面回复学生,共性的一些问题进行课堂分享由其他小组尝试解答教师辅助,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步骤,掌握实验原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这也是实验组在实验理论和实践操作上存明显优势的原因。

6.3以“激活思维”为目的的教学资料制作

调查中发现学生课前对于知识的自学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学资源的制作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的要求,以激活思维为目的的教学资料能够搭建比较好的学习支架。

6.3.1学习包的制作

学生在学习前应该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即学什么、怎么学。这时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包中列一个学习任务清单,包括了学习达成的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学习任务,以及提出一些困惑和建议。如在第2课时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达成目标是: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学习方法建议是:先观看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微视频。同时,做笔记以及记录困惑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教材完成课前自测,有困惑先解决,不能解决记录下来课堂提问或者重点听讲解;课堂学习形式是:易错点讲评—学生提问—师生答疑—构建有丝分裂的物理模型—建立有丝分裂的数学模型;学习任务是:完成进阶练习一、记录微视频和练习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同时列出未解决的问题。

6.3.2课堂练习的筛选

第8篇:高二生物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中物理 选修教学 现状 教学策略

江西省高考理综卷从2011年起将物理试卷的结构修改为必考加选考两部分,其中必考部分涵盖的知识内容主要为力学与电磁学,分值为95分;选考部分分值为15分,考生在三个部分中选择一组试题考试,分别是:选修3-3(热学)、选修3-4(机械振动和波、几何光学)、选修3-5(近代物理与动量)三部分。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2015年高考物理选修部分平均分仅为5.6分。这个分数说明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出现了不少问题。教师如何进行选修板块的教学?学生如何进行选择?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谈谈高中物理选考部分的现状和对策。

一、各板块重难点及考查形式

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熟知教材内容和重难点。3-3为热学内容,含分子运动论,固体、液体和气体性质,热力学三定律等。重点为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三定律的运用。既要求对物质基本性质有深刻记忆,又要有力学与热学定律的综合运用能力。3-4含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学、电磁波等。重点是振动和波的形成与规律,光的折射与全反射。难点为机械波中振动与波动的规律运用和几何光学的计算。3-5含动量与原子物理内容,重点为动量守恒定律和波粒二象性、原子核式机构、原子核反应、粒子与宇宙等,难点为动量守恒与能量规律相结合的力学综合运用。

从近五年江西高考试卷来看,理综卷选修部分的题型设置是每板块均有两题,第一题分值为6分或5分(2011―2014年高考中均为6分,2015年高考为5分),以多选(5选3形式)或填空形式出现;第二题为解答题,分值相应为9或10分。3-3板块的第一题考查点有:温度和压强概念、热力学定律、分子动理论、状态变化中各参数变化、晶体等,第二题均为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运用考查。3-4板块的第一题考查点除2015年为双缝干涉的计算外其余四年均为振动与波动的规律,第二题的内容主要为光的折射、全反射规律,2015年为振动和波动规律。3-5中第一题涵盖面很广,热点为光电效应、核反应方程与衰变规律,每个选项为一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对物理学史和物理规律的掌握做到全面无漏洞。第二题均为动量与能量的综合运用,多以碰撞的情景出现,要求学生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列出动能量方程进行求解。

二、教学现状

选修部分由于在考试中学生可以面临选择,初衷是学生可以挑选最感兴趣的部分深入学习,选修课的设置为学生个体学习最合适的课程提供了机会,同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作用。实际上由于应试教育的思想,教师和学生往往是选择最简单的板块教学和应试。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在授课时不会将三个板块都进行教学,而是教其中的两个甚至是一个板块。以笔者所在的省重点中学为例,2015年高考的高三年级有20个教学班级,其中仅两个特长班因考虑竞赛学习的需要学习了三个板块,另十个班级学习了两个板块,还有八个班级仅学习了一个板块。学生只能是被动选修。由于3-4部分中的振动和波与必修中的力学部分联系紧密,几何光学部分又有初中基础,而且这些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上难度不大,使得这部分内容成为“选修中的必修”,甚至出现了教学中一棵树上吊死的现象。许多普通班教师就是要求学生仅学习这部分内容的。3-5部分中的动量在学习能力上要求较高,动量与能量的综合在物理未并入理综考核前是高中物理的重难点,在理解上有较大的跨度。近代物理部分的内容点多面广,考试中多以5选3的选择题形式出现,学生学习如不细致扎实会漏选和错选,使得这部分内容成为第二选择。3-3部分由于原来物理学习中对气体部分接触较少,物理情景较陌生,加上热学中要求学生对压强的计算和热力学定律有较高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得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很少,多数学生连课本都没有翻开过。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很多教师说这种教学方式是源于学生现状所做的一种无奈选择。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内容的减少能带来学习负担的减少,选择相对最容易的板块学习能让学生拿到所需的分数。若三个板块都学,除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外,还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侥幸心理,即这部分学不好没关系,还有其他部分可以选择。这种心理会使得学生在任一部分的学习中都不求甚解,马虎了事,最终出现各板块都可以动手做,却任一部分都拿不好分的状况。从近几年高考的不完全统计来看,2011―2014年高考中我校学生中约80%选择3-4板块,近半数学生得到满分,学校平均分为9分左右。2015年高考仍有多数学生选择3-4板块,但由于此次试题考查内容较偏,为双缝干涉公式及数学能力要求很高振动与波动的计算,学生得分情况很不理想。

三、教学策略与建议

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让他们学习的是感兴趣的事物和内容,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学会如何有效应对物理问题。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目标、整体水平、教学进度等确定选择哪几个板块进行教学。对于整体水平一般的班级,教师可在课堂上讲授两个板块的知识,建议学生自学另一板块。整体层次较好的班级要将三个板块的知识都讲授。仅讲授一个板块抛弃其他做法违背了设置选修内容的初衷,客观上也增加了学生考试得分的偶然性。2015年高考中,由于多数学生仅学习了3-4板块,平时复习中注重波的传播和几何光学计算,而试卷却考查双缝干涉公式及数学能力要求很高振动与波动的计算,导致很多原以为在选修中可拿高分的学生仅得到3-4分,甚至影响到后面试题的解答。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