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名人学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命教育,以人为本,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
近年来,我国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出现医学生漠视生命,残害自我和他人生命的恶性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他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诠释,直接影响到今后从事的医疗卫生事业,甚至影响到整个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医学生中开展积极有效的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于正确处理生命与生活的关系,深刻领悟生命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育人们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从生命的两个属性来看,生命既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马克思曾经说:“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从自然的角度来看,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人作为自然物,要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要受到规律的制约。例如每个人都要经历从出生、成长到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体现了生命的特性,即唯一性和不可逆性。生命是唯一的,是一切智慧、理性、情感和行动的载体,失去了这个载体,其他的一切无从谈起。所以生命的自然属性要求我们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和善待生命。从生命的社会属性来看,马克思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本质属性。人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本质属性对象化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同时又在对外部世界改造的过程中把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属性。正是这种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的过程,构成了生命的社会属性。生命的社会属性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要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同时也要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劳动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设置生命教育课程
课程教育应该是生命教育的主渠道。要树立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在医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在国外生命教育发展相对成熟。但是目前在中国生命教育仍然没有发展为一门相对比较独立的学科。虽然我国大学教育中的一些课程,部分的涉及到生命教育的内容,但并不系统也不完整。所以首先在高校,尤其是在医学院校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在课程的目标设置上,要将医学生生命教育立足于生命本身,引导学生在追求生命的意义的过程中最终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该紧紧围绕医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发展的特点,构建生命观教育,生死观教育,生命和谐教育和生命伦理教育等内容,使医学生能够系统的认识生命知识,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存在,欣赏生命的美好,体验生命中的挫折,正确认识死亡的现象,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医学生中开展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可以让生命教育的内容更加系统全面的体现,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从而将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得以落实,这也是大学校园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途径。生命教育就在于使医学教育从单纯的生命认知向生命认知与生命体验统一的转变,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
(二)在医学专业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
医学院校实际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例如,医学专业课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完全可以渗透生命意识和生命伦理教育。在动物实验课中,引导学生尊重动物生命,尽可能减轻实验动物的痛苦。实验动物是医学研究中必备的要素之一,被称为“活的精密仪器”,在医学领域作为“人类的替身”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使医学生充分认识到为了医学事业的发展,这些实验动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我们应该学会尊重生命,善待实验动物,以感恩的心铭记为人类贡献出健康和生命的实验动物。这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仁爱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解剖课上引导学生对教学尸体心怀感激与尊重。在每节解剖课之前,学生都要向遗体行鞠躬礼,感谢这些“无语良师”的无私奉献。“无语良师”虽然不直接讲授知识,却用自己的身体作教材,鼓励医学生们去探索人体的奥秘,启示生命的新思维。正是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学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患者,拒绝冷漠和敷衍。再如在医学伦理课上可以通过探讨“紧张的医患关系”“安乐死”等话题,从生命伦理和哲学的深层次中寻找原因,从而启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三)将生命教育整合到思政教育的课程的中去
在传统的思政课程教育体系中,更多的是注重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教育,往往忽视了生命本身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所以将生命教育融合到思政教育课堂体系中去,是构建生命和谐,构建对医学生直接开展生命知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使学生认识生命作为价值的根源,一切客体价值都是生命价值的手段,生命价值才是最高目的。人的价值体系中至高无上的应该是生命价值,有了生命,才能去实现自我,实现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都扮演着独一无二的社会角色,而且是任何其他人无法替代的角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此作为医学生,更应该担负起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唯有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才能进而珍惜他人的生命,关爱他人,从而认真履行救助生命的神圣社会责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旦形成,对整个生命历程起着主导作用,赋予人生新的意义。尤其是对医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更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挫折教育也是生命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共同目标之一。加强挫折教育就是使学生认识到挫折在人生经历中是不可避免的,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挫折也可以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在挫折中能够磨练坚强的意志和不断进取的决心,从而更加悦纳自己,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生命教育
首先可以组织医学生积极参与临床见习活动。通过与孕妇的交谈,体会生命从孕育到出生的艰辛,深刻领悟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与癌症患者和家属的交流,去换位思考病人对生命的领悟和即将离世时对生命的眷恋,感受患者家属的焦急和期盼的心情,从而感悟医务人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其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人体科学展览馆,殡仪馆,监狱,戒毒所等场所,使学生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体验生命的可贵。尤其是死亡教育,对于医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自身使命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不得不经常面对生死问题,通过死亡教育使医学生科学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了解死亡的原因和机制,理性地把握整个生命过程,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从而更全面地看待健康和生命,疾病和死亡,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此外在“世界艾滋病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国际禁毒日”等特殊的日子里,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宣传板,播放宣传片等多种活动形式进行专题教育,使医学生体会生命带来的心灵震颤,引发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理性思考,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以人为本,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维度
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人为本,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自由而全面的实现人的发展。医学人文精神是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高度关注人的生命,以人类未来的健康和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生命教育就是以追求人的生命本体为基础,以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人的生命的整体性和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使人懂得生命的意义,认识并充分尊重生命。所以开展生命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维度。医学教育的重要职责不仅仅只是关注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医学人文精神,摒弃过去那种“见病不见人”的工具性思维,大力开展凸显生命本质意义的教育模式,引导医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构建生命和谐,塑造医学生健康人格的内在需要
生命和谐首先是人与自我的和谐。一个和谐的生命个体,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同时也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我国目前的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专业学制长,课程多,学业任务繁重,加之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待较高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因此他们更容易对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感到困惑,甚至生命意义感下降。而医学生的健康和谐的人格和生命意义感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他们对患者,对今后要从事的医学事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甚至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健康和未来。所以生命教育对于医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三)缓解医患矛盾,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外在需求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频发,应该说与医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命的宝贵性决定了医学的崇高性。特别是以人类健康为己任的医学生,更应该懂得“医道天德”、“医者父母心”的特殊职业道德的要求,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生命教育引导医学生从人生的终极问题上思考生命、感悟生命从而珍惜和关爱生命,培养对患者、对患者家属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建立生命神圣和平等的价值理念和对人生价值的崇高追求,使他们认识到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救死扶伤,在救护患者生命的同时,也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所需要的最好服务,从而唤醒人们对生命真谛的感悟。
参考文献
[1] 王海平,生命教育: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维度[J].医学与哲学,2011(2).
我出生于河南濮阳农村,在家排行老六,有五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由于家里穷,我13岁之前没有穿过新衣服。1998年冬日的一天,我在学校冷得发抖,老师却又一次催我补交68元学费。当时旁边有很多同学看热闹,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
第二天,初中一年级没读完的我就辍学了。我冒着风雪,和大姐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一路上,我暗暗发誓:一定要争气,早日挣钱孝敬父母!
我和姐姐到北京一家纺织厂打杂。但我只干了3个月就被辞退了,因为我没有身份证,老板担心被投诉雇佣童工。之后,我辗转来到北京石景山区一家电机厂做保安――我虽然年龄小,但身高有1.7米,加上有老乡担保,工作总算稳定下来,每月有七八百元工资。
一年后,我不甘心一直做保安,觉得自己应该学点东西,掌握一门技术。于是,我经朋友介绍来到一家餐馆打工,除了炒菜,厨房里的活儿都干过,整天累得腰酸背痛。但为了有朝一日能跟大厨学点手艺,我苦苦坚持着。可是,辛辛苦苦干了半年,我不但没有机会学到厨艺,反而被老板无情开除,只因厨师长的弟弟要干我的那份工作。
朋友见我可怜,2001年初,又帮我介绍了一份在酒楼清洁厕所的工作。一天晚上,我正在厕所里搞卫生,喝醉了的酒楼老板突然闯进来,吐了我一身。我顺手擦了擦身上的脏污。可老板认为我太没眼色,只顾擦自己的衣服,没先帮他擦。就这样,我又被炒了鱿鱼。
艰难的日子还在后头。在一家饭店做服务员期间,我把5号桌点的两瓶啤酒写给3号桌了,就因为我多算了6元啤酒钱,3号桌的客人不仅不付钱,还用各种脏话辱骂我。我被骂了整整三个多小时,最后崩溃了,哀求道:“大哥,我给您免单,这钱我掏了!”接着,经理对我说:“你走吧……”
后来,我跟同学去了北京延庆县学电焊,但两个月后,我发现自己皮肤过敏,接着咳嗽、恶心、干呕,很快大病了一场,差点客死异乡……
2003年春节后,经老乡介绍,我来到北京海淀区一家炸酱面馆做服务员。这是一家比较高档的面馆,薪水不错,我十分珍惜这份工作,而且经过前几年的种种挫折,我也变得成熟起来。
面馆京味十足,服务员都被要求穿对襟衣衫、蹬圆口黑布鞋、戴瓜皮帽、肩搭手巾。经过培训后的我,每天和另一名“小伙计”孔云龙站在门口,见到顾客就点头哈腰,高喊:“来了,您哪,几位?里边请――”时间长了,不甘平庸的我又开始琢磨:自己还是得学点什么,总不能一辈子当“店小二”吧?
2003年12月的一天,有位唱京剧的老熟客在面馆就餐时,把我和孔云龙叫到一边,说:“我觉得你们两个小伙子嗓音不错,表情也丰富,我给你们介绍个人,说相声的,叫郭德纲,你们跟他学学吧。”
2004年3月,我和孔云龙一起辞掉工作,来到了德云社。每天在小剧场打杂之余,专心看别人表演,模仿说、学、逗、唱等基本功。半年后,我正式开始学艺。由于文化程度低,我比别人学得更艰辛,每天要背几十遍《报菜名》《地理图》等相声贯口。为了练习普通话,我经常在冬日里站在室外拿着报纸大声念。
经过一年多的刻苦训练,我总算能够像模像样地说几段相声了。2005年6月,我首次在茶馆剧场登台,跟别的学徒一起说了一段《杂学唱》,可由于太紧张,经验不足,我说着说着就乱了,毫无笑点,15分钟的作品,3分钟我就被观众轰下台。我郁闷不已,一下台就哭了。
我一个人坐在后台,什么都听不见,歌里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可我这个彩虹太难见了……
这次之后,有很多人私下对郭德纲说:“鹏娃子可能真不是干这个的料。”但是郭德纲固执地说:“我觉得他行,我就是让他扫地也不会让他走。”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我除了干杂活,就是专心听,学习如何抖包袱,如何延长语速,如何在合适的时候跟观众调侃。半夜里,剧场里空荡荡的,我就对着空无一人的座位嬉笑怒骂……
机会毕竟青睐有准备的人。2007年,上海体育馆盛况空前,德云社在这个能容纳一万多人的地方举行盛大演出,我也说了一个长段子――《武训传》,很多著名的相声演员都以此成名。德云社很多师兄对我抱着怀疑态度,可是这次,我的表现让所有人瞠目结舌。长达半小时的段子,被我说得无比流畅,一颦一笑,生动自然。表演结束,一万多名观众的掌声淹没了体育馆,我终于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我不再怯场,无论是在大剧场还是小剧场,都能信手拈来,越来越自然。
本次调查于2009年9月在内蒙古、江苏、浙江和广西范围内设立酒店管理专业在五年以上的高职院校中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国四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年级、不同行业经验的毕业生、实习生和在校生。调查采用分级、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首先随机抽取四所满足上述条件的高职院校,再从四所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00人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访问以统一问卷、由调查员严格按照抽样名单直接将问卷交给被抽中者填答和电子填答两种方式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经检验,本次调查的数据用于推断总体情况时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的最大误差将不超过±3%。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全部采集到的数据采用国际通行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从性别构成上看,参加此次调查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中,男生占19%;女生占81%。这一比例与目前酒店用人方面对性别的要求成正比。从政治面貌上看,中国共青团团员占受访者总数量的26.2%、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占71.8%、既非党员又非团员的只占2%。本次调查回收的200份有效问卷中,由一年级同学填答的19份,由二年级同学填答的78份,三年级同学填答的87份,毕业生填答的16份。行业实践情况:本次调查是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左右进行的,在本次调查的一年级受访者中参加过行业实践活动的人数只占2.4%,而在其他受访者中这个人数所占比例上升到97.6%,其中有半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学生占28.6%,有一年以下、半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生占47.6%,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生占21.4%。从选择酒店管理作为自己的专业的动机上看,最重要的动因依次是:“酒店工作有机会接触知名人士”、“酒店工作人员见多识广”、“酒店工作充满挑战”。选择“酒店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优越”、“酒店工作人员社会地位高”、“酒店工作人员收入高”、“偶然机会被录取到酒店专业”的受访者只占比较小的比例。以上统计数据表明,绝大多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是怀着明确目的进入这一专业学习的,做出这一选择主要动因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根据调查,各高职学院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程度不一。200名被调查学生中有47人学习过职业道德课程,占总数的23.5%,经过回访和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有25人通过其他课程和方式学习过职业道德,占总数的12.5%,且学习过职业道德课程的大部分是以前从事过与酒店相关的实践工作。
这说明大部分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没有设置职业道德课程或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这说明高职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缺陷。问及是否了解酒店管理行业的职业道德时,同学们回答最多的是“一般”,其次是“比较了解”和“很了解”,而调查者对所得数据按照有无实习经历指标进行细分后发现,有实习经历的受访者对目前酒店管理行业职业道德的熟悉程度要高于没有实习经历的受访者。推测在实习过程中,与酒店工作者之间的共事和对酒店工作的实际动手操作,有可能强化了受访者对酒店管理行业职业道德的理解;有76.2%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很重要,只有23.8%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比较重要;对于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哪个更重要的回答,81%学生回答两者一样重要。这些都足以说明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还不深入、不具体,我们在教学中存在不重视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缺陷。调查关于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中,教师在讲授涉及酒店工作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时,42.9%的学生表示教师最常用的教学形式是课堂讲授,而较少采用结合教材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聘请企业或社会知名人士参与教育、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到人才交流市场参观等形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49.1%的学生表示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和讲解教材,而课堂讨论、情景表演、多媒体演示等方式使用较少;53.3%的学生表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涉及到职业道德的教育,对自己职业道德养成影响最大;74.5%的学生表示参加社会实践更有助于是职业道德的培养,比纯理论教学效果好,是最有效的途径;56.6%的学生表示去酒店实习是最有助于提高职业道德的社会实践。因而,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酒店实习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考察受访者对各类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数据表明: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依次是服务技巧、酒店礼仪、外语、人际沟通技巧,次重要的是计算机知识、旅游企业职业道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旅游法规,而受重视程度最弱的是旅游市场、旅游心理学、与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现代饭店财务管理。从数据上看,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中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同学们对外语和计算机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后续访问获得的关于这两门课受到重视的原因是受访者面临着等级考试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而旅游市场、旅游心理学、与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现代饭店财务管理受重视程度最低的原因被表述为:“不实用”。;55.8%学生表示当个人利益与客人或者酒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会将客人或酒店利益放在第一位;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能快速进入状态,转变角色,认清自己所处的境地,已61.9%学生表示能接受实习生比正式员工工资低这一现实,并认为其属于正常现象;16.7%学生表示喜欢所学的专业,没有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厌恶感,38.1%学生表示很喜欢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学生也只有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才会敬业、乐业;职业道德的教育已成为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77.1%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作用最大。
三、建议
(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酒店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酒店工作人员在社会经济生话中的职业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即从道义上规定了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规定了他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并完成本职下作。酒店职业道德规范,除了一般职业道德要求的“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外,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热情友好、宾客之上、不卑不亢、一视同仁、钻研业务、提高技能、锐意改革、勇于竞争。高职学生只有在了解酒店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才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调查发现,大学生虽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却不能全面、准确、深入地看待自身和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系列专业理论和实际问题;强化专业教学工作的育人功能,引导教师自觉成为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在专业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更多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和思维力方式的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价值认知能力;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认识社会充分利用先进事迹和榜样人物等进行现实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感受变化,增强信念。
(二)树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利益至上的思想在社会上泛滥,体现在社会成员的行动上就成了道德水平的下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处于现实社会的大背景之中,必然也受到其影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要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强化集体主义精神,这是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持久、稳定提升的重要保证。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人们反对自私自利,要求人们克服纯粹的利己思想,只有那些将集体主义精神内化为自身道德品质的酒店工作者才能抵制住诱惑、经受住挑战,自觉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化,以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这里所说的集体主义并不与个人利益发生必然矛盾,集体主义的出发点是维护集体成员的正当个人利益,强调集体对个人权利的重视。集体主义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阐释集体对个人应该承担的义务和个人对集体应尽的责任。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要充分考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和接受特征,把道德要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有机结合,以在整个酒店行业形成普遍的集体主义氛围。同时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要注意从我国传统的优秀道德资源那里吸收营养,并继承和发扬,将其运用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来。必须树立“大旅游企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观念,而不是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孤立起来,只作为一个科目存在。
(三)重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基础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
调查发现,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比较重视与酒店工作实践联系紧密的“术”,而对“学”和“德”的课程不那么热情。很多院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问题上过分强调“实用”和“动手能力”,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理论水平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按照培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确定设置全部课程,并规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实践表明,这种课程体系已经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和高教改革相脱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周大农院长提出,高职教育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除了使学生具备专业技能外,还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他还提出按照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理念,分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四个层次来进行设计,并由此能力目标来引导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酒店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这必然对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提出重视实践的要求。具体到教学活动中,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酒店管理工作者。但是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客房、餐饮等业务课为重中之重,某种程度上,这种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传授技艺”的学徒式技能培训。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本身更是一种职业训练,而单一的职业训练必然带来负面影响,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和从业者整个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是其最直接和重要的后果。因此,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培养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目标,而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应该是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的综合体。
(四)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长期一成不变,无法适应不断变动的酒店管理实践的发展,更不适应学生们的认知特点。作为酒店管理专业课之一,旅游企业职业道德在一些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表上并不缺席,但是授课方式、方法不优化,无法实现教学效果,而这一教学效果的优劣,将直接并深刻地影响到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工作实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道德课程、或与职业道德相关课程设计,都只是形式上的重视,如果教学效果不能保证,那设计这样的课程并没有实际意义。笔者认为,与“职业操守”、“职业信仰”关系最紧密的酒店职业道德教育理应被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对待,而对这一教学内容的重视,单纯地靠设置一门课所远远不能体现的。重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不能用是不是设置这门课程来衡量,这过于简单化了,而需要从根本上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酒店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信仰是比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教学任务,这一任务要完成得好,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全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