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赞美母亲的文章范文

赞美母亲的文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赞美母亲的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赞美母亲的文章

第1篇:赞美母亲的文章范文

2、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

第2篇:赞美母亲的文章范文

1、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2、5月11日是母亲节,是我们心中最难以忘却的日子。这个节日,是对母亲的赞美和颂扬,是提醒我们时刻记住:感恩我们的母亲。

3、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的体验,我们感激;母亲使我们茁壮成长,我们感激;母亲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开导,使我们获取知识和力量,我们感激;在我们的生命里,总会有困难和曲折,是母亲给予我们关怀和帮助,我们更应感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赞美母亲的文章范文

“谁说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女人就不能挺身而出呢!文章中说‘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还说‘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由此看来,这只老麻雀当时非常害怕,非常紧张。在害怕、紧张的时候发出尖叫,这应该是女性的本能。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位麻雀母亲,文章赞美的应该是母爱!”一位女生当仁不让地反驳男生。

……

男生和女生自然分成了两组,努力在课本中寻找着点点滴滴的证据,联系生活实际辩论着。

正在大家辩得难分胜负的时候,一个女生站起来说:“大家听我说,昨天在预习的时候,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从课文看很难分辨这只老麻雀是母亲还是父亲,于是我就上网查了资料,资料显示刚孵化的小麻雀一般由雌鸟来照顾,这样看来这只老麻雀很可能是一位麻雀妈妈。”

……

在学生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胜负难分的时候,老师顺势点拨说:“同学们,听了大家刚才的争论,我觉得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男生坚持说老麻雀是爸爸,女生坚持说老麻雀是妈妈。依我看来是爸爸,还是妈妈并不重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大家想一想‘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生1:“是爱的力量!”

生2:“是强烈的责任心!”

……

老师笑了,接着说:“对!是爱的力量,是强烈的责任心!现在同学们在想一想,这只老麻雀到底是谁呢?”

生1:“可能是老师。”

生2:“可能是邻居。”

生3:“可能是爸爸、妈妈的朋友。”

……

老师又笑了:“大家说得好,每一位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见到这种场面都会挺身而出的,正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才吓退了‘猎狗’。”老师微笑着扫视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又接着说:“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些什么呀?”

这是我讲《麻雀》时的一个教学片断,教学过程带给我的惊喜和感动让我至今难忘。细细品味这个精彩片断,不能不说其“精彩”得益于课改带给我们的新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解读文本、放飞思绪、发表言论的自由还给学生,学生便会还教师一个精彩的、活泼的、生动的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像“导游”一样,将学生——“游客”引入一种自然学习的情境之中,看着孩子们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是当“游客”们对巍然高耸的山峰茫然不解,或不识花鸟鱼虫之名时,我们绝不能置身于事外,而是适时地做精彩解说,令“游客”如沐浴春风;或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的一“点”,让孩子们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这样的课堂没有丝毫的虚假,实在、鲜活、有朝气。

作者简历:

第4篇:赞美母亲的文章范文

那天作业比较多,还有英语翻译,我本来词汇量就不多,那几篇文章还特别的难,有许多单词我都不认识,只好一个一个查字典,导致我的作业做到很晚还是没做完。已经11点多了,我还在书桌前奋笔急书。还有两篇文章没有翻译好。不知为什么,那两篇翻译特别的难,有些句子翻译出来语句不通顺,我翻了很久才翻译了一小段。

那时是冬天,晚上有些寒冷,我搓着有些冻僵的手看剩余的翻译,发现我一句也看不懂!还有那么多的翻译都没翻,心中越来越烦燥,直接索性不做了,把笔往桌子上一甩,起身准备去睡觉。这时身后传来了一声“不要着急,慢慢做。”我惊讶地转过头,发现奶奶正坐在椅子上看着我,眼睛里流露出的是那关爱的目光。奶奶那么晚了还不去睡觉,一直陪着我做作业,想到这里,心中不免多了些暖暖的感动。于是我静下心继续做作业,后来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你感到真正幸福了吗?

【问题诊断】

这个病文片段节选自题为“我真幸福”的文章结尾部分,它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病句较多。如 “那天作业比较多,还有英语翻译,我本来词汇量就不多”,表意不明;二是错别字较多。如“心中越来越烦燥”中的“燥”,应该为“躁”;“我还在书桌前奋笔急书”中的“急”应该为“疾”。三是结尾句“你感到真正幸福了吗?”没有扣题,可改为“其实幸福就体现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中,只要我们去认真地品味,就能感受到无比的幸福。”

【技法点拨】

作文结尾如何升华呢?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由小到大。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

《乡愁》,前三节写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第四节则扩大到对祖国的思念,把个人“恩怨”与当时的家国风云结合起来写。显然,从亲人、故乡到祖国是“由小到大”的过程,使诗歌的意境豁然开朗,有力地升华了主题。

2.由物到人。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对某种事物进行形神兼备的描写与刻画,而在结尾部分,把对这种事物的赞美转移到与这种事物具有类似品格的人上来,从而升华文章的主题。杨朔的名篇《荔枝蜜》正是成功地运用了此法。作者先对蜜蜂的勤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行了生动的叙写和高度的赞美,然后自然而然地把对蜜蜂的赞美转移到具有蜜蜂精神的劳动人民身上来,巧妙地升华了主题。

3.由一及众。文章的前半部分把某一个人(或事物)作为具体的写作对象,突出这个人的品质、性格、习惯等(或事物的特性),而在结尾部分扩大到对具有这种品质、性格、习惯等的所有的人(或具有这种特性的事物)进行歌颂(或贬斥)。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课文前半部分花了大量的笔墨,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乳母的本质特征: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勤劳俭朴的习惯。在结尾部分,作者由赞美母亲扩大到赞美具有母亲本质特征的劳动人民,感情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文章的结尾具有重要作用,语句不在多,而在于言简意赅、让人回味无穷:或蕴涵深邃,或富有哲理,或卒章显志,或首尾照应,或画龙点睛,或抒情议论等。结尾部分对文章主题的升华作用不容忽视。如果文章有头无尾,或是虎头蛇尾,会使文章意思不完整,很难给读者以整体感。正如近代史上的文章高手林纾所说的那样:“为人看晚节,行文重结穴。”读者普遍对文章最后部分比较重视,并往往会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小试牛刀】

下面的文字是描写“我的画家爷爷”的,请同学们从结尾升华出发,大胆修改吧。

一个偶尔的机会,爸爸有幸与刚搬到我们小区的一位80多岁的老画家李金涛相识,他虽已从美术学院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多年,但他培养美术人才的耕耘之路却从未停止。

寒假前,我们一家三口去拜访画家爷爷,只见他家里摆放着许多国画、水粉画、油画……等等,件件都让人叹为观止。我被他的作品深深折服,我当时就暗下决心,如果能够跟爷爷学画该多好啊,这样,我也可以和爷爷一样画出精美的图画作品来。

……

自从有了爷爷送给我的画架,我就常在自己家里画画了。前些日子,爷爷教我画一幅比较大的水粉,他担心我到他家去学要拿很多东西不方便,就亲自到我家来指导我,我和父母都觉得太麻烦他,可他却笑了笑说:“没事,也不远,就是要给孩子一点方便。”我家住二楼,每次看到爷爷上下楼都要扶着栏杆,先抬起一条腿,稍微一闪,等站稳了再迈另一条腿,颇有些艰难,我的心里都觉得不安,这样的爷爷怎不让人敬佩呢?

已经学了半年画,我们这些学生要付给爷爷学费,他坚决不收,他总是说:“我年纪大了,就是要尽力给孩子们一点帮助,不求别的。”

第5篇:赞美母亲的文章范文

我骄傲,祖国母亲叫中国。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汇成了一首首久唱不衰的赞歌。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

印刻着祖国母亲的沧桑坎坷。

那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那绵延起伏的万里长城;

那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丝绸之路,

就是祖国步步强大的硕果。

我幸福,我是中国人。

我骄傲,祖国母亲是中国。

三十年改革,光阴未蹉跎。

旧貌换新颜,重塑了伟大的祖国。

“神七”结束了太空之旅,

探月的五星红旗刚刚升起,

奥运圆了百年的梦想,

橄榄枝奏响了和平之曲。

我幸福啊!我是中国人。

我自豪啊!我成长在这温暖的国界。

任凭何种坎坷挫折,

全国人的心火热团结。

这就是伟大的中国,

一只展翅世界民族之林的雄鹰!

一条从东方腾起的巨龙!

祖国,我要赞美你!

把那千言万语化成爱永存心底……

第6篇:赞美母亲的文章范文

1、多少年苦难你都经过,多少年辛酸你都尝过。我好想抚平你脸上的皱纹,我好想抹去你心底的伤痛。每每听到这首歌、我便想起你所受的苦,十月怀胎,才生下我。我的母亲,您辛苦了。

2、母亲是一位时髦的母亲,她的衣柜里总有许多我觉得时尚的衣服。母亲注重自己的穿着,也注重自己的修养。母亲的衣品很好,给我挑衣服,我穿起来总是被人赞美。可惜我那时衣品不好,喜欢非主流,现在想起也是不堪的回忆啊。母亲同时也是化妆品店的店长,懂得经商之道和处世之道。母亲经商不会求一时暴利而是薄利多销。卖出的商品价格优惠,而且质量也有保证,洗护用品也有的卖。卖的多数是护肤、洁面、防晒、洗护产品。母亲也是一位聪慧的母亲,母亲曾叫我到学校推销洗发水,祛痘膏等,可是我都未曾尝试,胆小。

3、母亲虽然时髦,但也不至于毫无节制的花钱,母亲花钱很有一手,什么是必需买什么是没必要买的。都有她自己的想法。家里财务大权一般由母亲掌控。虽然每个月衣食住行比不上富家孩子,但是是平实的,生活的踏实。我花钱大手大脚,头脑一热就买了,买了就完全后悔了。但现在我正学着控制自己的坏毛病。母亲也是一位疼孩子的母亲,母亲面对家庭里的委屈从来都不会向我和弟弟吐苦水。她不希望我们担忧太多,影响学习,总是在房间默默掉眼泪。现在我也已经是14岁了是该像个大人样子,分担母亲的苦恼。不能毛手毛脚、浪费的了。

4、母亲,正如冰心老人所说,我是红莲,你是荷叶,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赞美母亲的文章范文

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

本单元要写作的话题是“献给母亲的歌”,在具体写作时,要注意围绕“母爱”这一话题。需要指出的是,“母爱”这一话题,对同学们来说是毫不陌生的,但要写出好文章却不易。因此,这里向大家提出如下要求,供写作时参考:1.选择的切入口要小、巧,以小见大,避免空洞笼统;2.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叙述描写中,避免平铺直叙;3.表达方式要灵活多变,语言要力求生动、活泼;4.选材要注意“避熟”,对那些用得过多、过滥的材料要坚决回避。

最近,母亲送来一条珍藏了30年的土布,给我做被套。长长的土布,没经过染料浸泡,柔软而又朴实,几条彩线像雨后的彩虹,闪烁着温馨……

我接过土布,沉甸甸的,就像怀抱着母亲的艰辛和悲欢。抚摸着这每一寸布,粗糙却又温厚,隐隐散发着蓝靛草的味道。一瞬间,仿佛看到母亲端坐在织布机前,一心一意地编织着自己的梦,把时光织成了一匹匹美丽的锦缎。

母亲白天要到针织厂上班,晚上则和我共用一盏昏黄的油灯,盘腿坐在纺车前,右手摇动纺车,左手有起有落地绕着纺线,催动纺车“吱吱呀呀”地唱响一曲寂寞的夜歌。把纱纺成锭后,白白的一团,被堆在竹篮里,像一个个大鹅蛋。我看书、写字疲劳后,就趴在热乎乎的被窝里,睡眼蒙地看着母亲忙碌着,额头上细微的汗珠,在灯影里忽隐忽现地闪烁。我睡过一觉了,睁开眼睛一看,发现母亲还在那里“嗡嗡嗡”地纺着。

母亲织布的技术十分熟练,手里一边穿梭子,脚下一边踏着织机,“咔――咔――咔――”织了起来。一点一滴的美好时光,都填进了这“唧唧复唧唧”的音乐中。有时凝望母亲优雅的动作,我觉得母亲不是在织布,而是在编织人生的艺术品。

母亲忙完织布机上的活儿,又用很会裁剪的手,去忙碌我们的衣裳了。在那个“票证年代”,穿衣服要靠票。母亲发挥着自己织布的一技之长,织出了全家人所穿衣服的布料,包括床上铺的、盖的。我时常穿着母亲给我制作的家织布衣服,走在大街上,昂首挺胸,骄傲不已。我身上穿的都要比别的小伙伴们周正,就是一块小小的补丁,母亲也会用细密的针脚配着灰扑扑的土布头,把它补成一朵花,或者一只小动物。穿了母亲打过补丁的衣服,我总爱往人堆里钻,听着人们由衷的赞扬,感觉比穿了新衣还要自豪。土布还会被母亲用来做成被套,曾经作为最好的结婚礼物,送给我们兄弟姊妹。在我的孩子出生前,母亲连夜赶制了土布做的小被子、小褥子。

每逢晴天,母亲总会搬出一只樟木箱,掏出一匹匹捆扎整齐的土布,挨个儿放在竹席上晒,并细心地扯平土布上的褶子。那蓝底白花的老土布,在风中起舞,在暖阳的催促下,弥漫出蓝靛特有的气息。

怀念土布,怀念它像母爱一样贴身而又贴心……

第8篇:赞美母亲的文章范文

1.源于父母之恩。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描写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如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哀哀父母,生我够劳”,要让学生永存对父母的感激之心。

2.源于祖国之恩。我们伟大的祖国底蕴深厚,浓浓的爱国之情凝聚在神州大地,吸引着无数祖国的优秀儿女为之奋斗、为之拼搏,让我们从中感知到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3.源于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语文教学,教导学生树立感恩教育的价值观

1.开展感恩教育,要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在感恩教育,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定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2.开展感恩教育,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生命的权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开展感恩教育,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3.开展感恩教育,要教育学生学会和谐相处。现在高中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行为中都带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师开展感恩教育,要教育学生学会与父母、同学、老师和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教会学生知恩、感恩、报恩

1.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知恩。语文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了父母之恩:有《背影》中的父亲、有《我的母亲》中的母亲。大自然不仅以丰富的资源养育我们的生命,更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描写山川秀美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从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

第9篇:赞美母亲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爱情三部曲》;女性形象;赞美;排斥;独身主义

中图分类号:D44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一、 女性形象两型

在《爱情三部曲》中,巴金描写出了性格各异的一众女性。纵观整部著作,根据女性的精神特质,笔者将其概括为两大类:天使型理想女性和符号化现实女性。

天使型理想女性源自于老舍对李佩珠的评价“简直就是一个天使”。在《电》中,巴金创作了一个完美女性:李佩珠。她是一个女革命家,博闻广识、沉着冷静、充满激情、坚毅勇敢。在她身上,投射了巴金对女性、对革命、对未来的理想,如同他在《新生》中借李静淑之口写的那样:“我底手不再擦脂抹粉了,它如今要握着笔,要在丝车旁边工作;我底嘴也不再说那些讨人欢喜的话,它如今要发出使人战栗震恐的演说,说出使人感动流泪的话。而且有一天我会看见整个旧社会在我底打击下面粉碎。”

和这类理想型女性相反的,是巴金对现实女性所做的粗略概括。他在《爱情三部曲》中,刻画了几类各具代表性的女性,主要可以被分为两类:附有中国传统气息的“淑女”和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开放女性。第一类以张若兰和熊智君为代表。她们善解人意,体谅和抚慰男性,对爱人忠诚,必要时愿意牺牲自我。第二类以玉雯和慧为代表。她们热情、奔放,作风大胆,男性是她们的享乐对象,属于魔女型女性。

巴金对待《爱情三部曲》中的女性,感情上通常是赞美的,比如对待李佩珠,完全是用一种崇拜的口吻在描写她。而对待另两类女性,无论是温婉的淑女还是新时代的魔女,也皆是不否认。巴金这种对待女性的赞美态度构成了他早期作品中最大的特色。作家这种赞美态度来自何处?是什么影响着他早期的女性形象?

二、 女性形象生成论

笔者认为,赞美的态度来源有四。考察巴金的青年时期,和女性的实际接触较少,因此对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形成重要影响的,主要是他的母亲、时代潮流、外国革命女性和中国传统小说里的女性。

母亲影响着巴金对女性的第一认知,他亲切地称母亲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先生”。母亲教会巴金的是女性的柔情和爱,“忠实地生活,忠实地爱人,帮助人”,进而“把我和这社会连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巴金母亲的形象和《爱情三部曲》中一些传统女性有共通之处。母亲“一张温和的圆圆脸,被刨花水泯得光光的头发,常常带笑的嘴”,正如张若兰“丰腴的脸,嘴角露着微笑”,而张若兰也是“如母亲般温柔地、爱怜地望着”悲伤的周如水。在这些柔情女性身上,闪现着母爱的影子。

后,各种外来思潮传入中国,女性解放问题也提上了台面。五四的女性解放,不仅是在思想领域批判封建婚姻,倡导恋爱自由、男女平等,而且将其真正地加入到了社会运动的行列中。在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潮流激荡下,一大批觉醒的知识女性受时代感召,率先冲出闺房,投身社会革命运动。《爱情三部曲》中,一批和男性并肩作战的女革命家正是这类女性的代表。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潮的传入,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性解放也成为一些时代新女性的追求,《雷》中的慧宣扬“恋爱至上”“自由”就表现了当时这种潮流。

青年时期的巴金,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改造社会的愿望,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而其中俄国民粹派女革命者的英勇事迹,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他还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的时候,就为苏菲亚的故事“流了不少的眼泪”,认为“世界中最可敬爱的人就是她一个”。到了巴黎求学时期,“俄罗斯十女杰”的故事使得巴金在当时寂寞痛苦的环境下找到了力量之泉,其中薇娜・妃格念尔更是巴金最为崇敬的对象。其后巴金与被宣称是自己“精神上的母亲”的爱玛・高德曼的通信,更是为迷茫的巴金点亮了心灯。

这些被巴金称为“象火一样点燃了我底献身的热望,鼓舞了我底崇高的感情”的女性,使他对女性的认识又进一步升华,因此他早期作品中出现了众多的伟大的女革命家。

除却外国女革命家的影响,巴金从小熟读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文学造诣也颇为丰厚。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见民族传统女性观的渗透。《电》中的李佩珠身上有着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侠女”气质。而其它如《雾》中的张若兰、《雨》中的熊智君等,更是与中国古代小说中占据半壁江山的美丽温柔、宽厚贤淑的“淑女”颇为相似。

三、 赞美女性与排斥女性共生

如上分析,巴金在《爱情三部曲》中,殷勤地赞扬女性。但与此矛盾的是,《爱情三部曲》中的男性在面对女性问题时,却表现出排斥的态度。陈真面对秦蕴玉的示好极力躲避,吴仁民失去了玉雯和熊智君后,发出自己“完全自由了,爱情本来是有闲阶级玩的把戏,我没有权利享受它”的感慨。女性给男性带来的,仿佛是痛苦和折磨。笔者认为,这种矛盾的姿态来源于巴金青年时期所接受的庞杂的思想。

无政府主义、俄国民粹派、左拉等对青年巴金的影响很大。受信仰的影响,他并不反对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关于独身、为事业而自我牺牲的主张。巴金曾引述过左拉在《萌芽》中的那段话:“我们不应该相爱,我们相爱,我们就有了罪。”而他自己也是对独身主义身体力行,年轻时代一直和恋爱保持距离,因此被称为“独身党”,直到四十岁才结婚。

巴金说过:我的生活里不曾有过鸣凤,我的幻梦中也没有安定的生活与温暖的家庭。这确实是巴金早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巴金的独身主义,不是出于对女性的厌恶,而是源自于他需要将自己满腔的爱与憎放到事业中去。在青年巴金看来,一个完美的革命者对爱情应该像一株枯树那样没有感觉。他说,我宁愿一个人孤独地去经历人世的风波。陈真常说的“我把我的爱,我的恨,都放在我的工作上,将来有一天我会看见我的成绩,我的爱和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正表明了隐藏在抗拒女性背后的自我牺牲精神。

而巴金赞美女性,向往完美女性,也正是出于内心对理想未来的憧憬,所以把白日梦投射到了女性身上。根据上节的讨论,巴金感受到女性不再局限于闺房,而是可以和男性一样投身于革命事业。于是他把自己对革命者的期盼和憧憬、对未来美好的白日梦放在了女性那。巴金这种看似与抗拒女性相互矛盾的对女性的赞扬,其实正反映出他焦灼、热烈的内心里对一个如无政府主义者所描述的美好社会的渴望。他希望可以有像苏菲亚、妃格念尔、高德曼这样的杰出女性出现,来引领革命走向成功。这和其作品中男性革命者排斥个人生活,欲通过自我牺牲来实现革命理想构成了互补关系,二者对立统一。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选集第四卷雾・雨・电[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2]巴金.灭亡・新生[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3]李存光.巴金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4]陈丹晨.巴金评传[M].花山文艺出版社,1821.

[5]李存光.巴金研究资料[M].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

[6]陈思和、周立民选编.解读巴金[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7]汪应果.巴金论[M].复旦出版社,2009.

[8]艾晓明.青年巴金及其文学世界[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9]陈丹晨.巴金创作中的女性形象[J].文艺研究,1983(06).

[10]陈思和、李辉.巴金与西欧文学[J].文学评论,1983(04).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