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销售礼仪范文

销售礼仪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销售礼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销售礼仪

第1篇:销售礼仪范文

销售沟通中的四个礼仪

销售沟通中的礼仪1、把握提问的时机

提问的时机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当对方正在阐述问题时不要提问,打岔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二是在非辩论性场合应以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不具任何限制的、不加暗示、不表明任何立场的陈述性语言提问。有些领导在开会一开始就讲: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立场是请问大家有什么意见?这项计划基本上不再作什么更改了,诸位还有什么建议等等。这种过早带有限制的提问,往往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人们会认为既然领导已经决定了,自己表态还有什么意义呢;三是在辩论性场合要先用试探性的提问证实对方的意图,然后再采用直接性提问方式,否则提问很可能是不合时宜的或遭致对方拒绝。如谈判者可以说:我不知自己是否完全理解了您的意思。我听您说您是这个意思吗?如果对方肯定或否定,谈判者才可以说:如果是这样,那么您为什么不同意这个条件呢?等等;四是有关重要问题要事先准备好(包括提问的条件、措辞、由谁提问等),并设想对方的几种答案,针对这些答案设计好己方的对策;五是对新话题的提问不应在对方对某一个问题谈兴正浓时提出,应诱导其逐渐转向。

销售沟通中的礼仪2、要因人设问

提问应与对方的年龄、职业、社会角色、性格、气质、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生活经历相适应,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提问是否应当率直、简洁、含蓄、委婉、认真、诙谐、幽默、周密、随意等等。

销售沟通中的礼仪3、分清提问的场合

是公开谈判还是秘密谈判,是个人间谈判还是组织间谈判,是场内桌面上谈判还是场外私下谈判,是质询还是演讲等等,都要求提问者注意环境场合的影响。

销售沟通中的礼仪4、讲究提问的技巧

①审慎组织语句。在谈判活动中谈判者为了获得有利的谈判地位或显得尊敬有礼,对谈判语言进行语序及结构的变换,使听话者产生语意判断上的错觉,并对之进行积极呼应。如不少国外谈判理论著述中都举过的一个典型例子:一名教士问主教:我在祈祷的时候可以抽烟吗?主教感到这位教士对上帝极大的不尊,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而另一名教士也去问这位主教:我在抽烟的时候可以祈祷吗主教感到他念念不忘上帝,连抽烟时都想着祈祷,可见其心之诚,便欣然同意了。后一名教士的请求之所以获准,正是由于他审慎组织语句,玩了一个以谓语与前置状语调包的游戏。

销售提问中的细节:

一、提问的语气要温和肯定

一般来说,销售人员提问的语气不同,客户的反应就不同,得到的回答也不同。例如,这位女士,您杀价这么狠,我们能接受吗?这位女士,您的杀价远远超出我们的估计,有商量的余地吗?这两句话虽然者B是提问,但语气大有不同,前者似乎有挑战的意思,它好像要告诉客户:

如果你杀价太狠,我们就没什么可谈的了。而后者则能使谈话的气氛缓和许多。可见,提问的语气会直接影响客户的态度。平时,在与人交往中,你会发现,用肯定的语气与人交谈会给别人可信可亲的感觉。反之,用否定的语气与人交谈,则会给别人留下疏远疑惑的印象。因此,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要多用肯定的语气与客户交谈,这样才能使客户对你所销售的产品产生更大的兴趣。不要问:我想知道您是否还有足够的洗发膏?我能使你对改变办公室的布局和装潢发生兴趣吗?像这类问题均不应向客户提出。你可以借鉴一些好的开头,比如,您想您愿不愿意您是否您已经等等。总之,推销工作开始进行时,你应该集中谈论客户感兴趣的问题。

二、提问时切忌无的放矢

销售员必须记住:向客户提问必须切中实质,不要无的放矢。也就是说,与客户沟通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紧紧围绕着特定的目标展开,对客户提问时同样要有目的地进行,千万不要漫无目的地脱离最根本的销售目标。

在向客户推销产品时,一定要带着目的性向客户提问,否则,盲目的提问是毫无意义的。比如,有一位牧师问一位老者:我可以在祈祷时吸烟吗?他的请求自然遭到了坚决的拒绝。另一位牧师又问同一位老者:我可以在吸烟时祈祷吗?他被允许了。后面牧师的提问意愿与前面牧师的提问意愿相同,为什么前面那位牧师遭到了拒绝,而后面那位牧师却获得了允许呢?因为前面那位牧师没有思考他提问的目的,而后者那位牧师很明确自己提问的目的,因此,他非常注意措辞,措辞一变,结果也随之发生改变。

三、不要向客户提出最后通牒

第2篇:销售礼仪范文

销售可以说是最广泛、最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在市场高度开放的时代,没有哪家企业敢说我不需要销售人员,从某种程度上说,销售队伍的生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当然也有很特殊的情况,比如一些刚起步的小企业可能就没有专职销售和市场人员,因为老板本身就担当了销售人员的角色。

对年轻人而言,销售或许是最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的职业。销售人员作为企业员工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群体,和财务人员、研发人员、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等岗位相比,销售工作的平均岗位进入壁垒较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无论是从事技术性工作或服务人员,只要身体健康,年龄适当,都有可能转到销售岗位上,较低的岗位进入壁垒,使销售成为很多人的就业切入点。由于销售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大家全凭业绩说话,而且业绩也比较容易衡量,所以除了一些特别专业的技术销售职位外,大多数销售岗位对学历要求并不是很高。

销售人员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工作稳定性差、工作压力大、出差应酬成为生活的常态。特别对于直接面向市场的基层业务人员而言,虽然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但由于销售指标的压力,常常令已婚者顾不上照顾家人,未婚者顾不上恋爱,很长时间不能和朋友闲聊、聚会。当然,销售是一个高压力、高回报的职位,除了最高决策层外,多数企业中最容易产生高薪的职位便是销售类。和同级别的财务总监、人力资源经理相比,销售总监、销售经理的收入普遍会高出一截。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冲劲和激情淡淡褪去,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稳定生活的追求,令众多年轻的基层销售人员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业务销售人员的出路何在?职业发展的通路是什么?

按照所从事的销售工作的内容,目前国内的销售人员可分为高级营销人员(如销售经理)、一般销售人员(多为客户代表)、推销人员(包括商场售货员和挖掘客户的推销人员)和兼职销售人员。总体来看,销售人员有四种职业出路。一是纵向发展成长为高级销售经理,不过能达到这一目标的销售人员为数很少;二是横向发展转换到管理等其他岗位;三是独立发展自己创业;四是专业发展做销售领域的管理咨询或培训。可以看出,从销售队伍中走出来远不如走进去那样容易,所以销售人员之间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下面我们具体展开来谈谈销售类人员的发展方向:

方向一、成为高级销售经理销售人员的职业成长,如果定位于一直从事销售工作,可以肯定的目标便是成为高级的销售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向有两个,首先是从"术"的角度出发,不断改进和提升工作的方法和能力,从低级的非专业化的销售人员变成职业选手。这一变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工作的理念、思路、工具和方法都做得更加专业,从靠感觉、靠冲劲做事转变为讲求定量数据、专业调查分析、把握市场规律性;第二个方向就是从"术"提升到"道",从战略层面和组织全局高度的角度进行系统思维,进一步提升和转换职位角色。要成为高级的销售人才或经理人,销售人员必须要增加系统分析、全面思考,从企业战略高度做销售,思考销售,多挖掘一线的信息,进行智慧加工,最终起到为高层决策扮演战略顾问角色的作用。

从具体的发展途经,又有如下几个方向:

上行流动:如果有在大公司或集团的分支机构、片区或分公司做销售的经历,当积累一定的经验后,优秀的销售人才可以选择合适的机会,上行流动发展,到更上一级的或公司总部做销售部门工作,或者可以带领更大的销售团队、管理大区市场。在处于成长期的快速消费品行业,许多销售人员都是通过上行流动而闯出自己职业发展的新天地。

下行流动:如果在公司总部销售部门工作当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可以根据市场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选择合适的机会,下行流动发展,到下一级或多级的分支机构去工作,通常是带销售团队、管理省/大区市场,或是要到某个细分市场开辟新的业务。这样的销售人员,可以将在总公司的先进的销售管理理念和操作手段和实际的市场结合,在继续锻炼一定时间后往往成为许多企业的未来领军人物或高级经理人。

横向跳槽:优秀的销售人员往往是公司的骨干,可直接为公司带来营业收入和现金流,但如果公司的薪酬福利或绩效考核政策不能有效地激励他们,那么他们转行或跳槽就在所难免。从组织的角度看来,许多公司都不惜重金从竞争对手将一些优秀的销售人才挖走。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只要没有违反职业道德、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规定和相关法律规定,销售人员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换一个环境和空间都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方向二、转向管理岗位

当销售人员做到一定的时候,可以结合个人兴趣和组织需求通过横向流动即轮岗的方式,转向相关的专业化职能管理岗位,具体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选择:如果还是对销售业务或相关的工作感兴趣,不愿意完全离开市场营销工作,公司的人力资源安排也允许,可以选择横向的相关岗位如:市场分析、公关推广、品牌建设与管理、渠道管理、供应商管理等。

如果有管理专业背景或者对管理感兴趣,可以发展的方向包括:市场信息或情报管理、行业研究、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

如果在销售工作中在产品或行业的生产制造、运营、研究开发、设计等技术方面积累了优势,则可以往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流动如:运作管理、售前技术支持、产品测试、售后技术服务等。

方向三、个人创业

有过销售背景的人出来创业,可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企业要生存,首先要有市场,做好业务工作是很多创业者必须自己先行解决的难题。许多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都是从销售人员开始做起,在积累一定的资金、经验和资源后进行独立创业而获得成功的。

销售人员进行创业最大的优势是经验和资源优势。一个有着丰富销售经验的人士比起其他创业者,对行业的理解、对企业的运作、对市场变化的感知都会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他们很可能积累了资金和良好的产业链上下游的人际资源,了解行业的运作模式和成功关键,甚至于合理合法地把握了稳定的客户关系资源。

第3篇:销售礼仪范文

销售是一门学问。对此,史彦泽很有发言权。

他曾是以直销见长的Dell公司的Top Sales,又在分销见长的思科学习和锤炼分销体系。随后他进入软件行业巨头SAP公司,学习和掌握顾问式销售模式,创业之前的职位是SAP中国商业用户部总经理。

在SAP,他深刻体会到,传统管理软件的复杂难用是广受销售人员诟病的缺陷。“我想通过我自身的销售基因与移动互联网进行结合,为管理者和销售人员提供一款真正好用、易用、爱用的销售管理产品,用互联网的新技术,高效解决销售管理中的老难题。”基于这样的初衷,2011年,史彦泽创立了销售易。

本土大作战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创业,销售易CEO史彦泽有他的思考。

20世纪是工业经济席卷全球的时代,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一一强势品牌、弱势客户,这时,效能的核心是如何实现生产、运营整个过程中的标准化、体系化运作,实现最高的效率。所以,管理软件企业的应用应该在ERP领域。但互联网快速改变了生活的各个领域,21世纪毋庸置疑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的时代,效能核心体现在如何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在这种时代下,一个企业不仅将内部的流程形态化,更重要一点是如何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连接外部客户,连接合作伙伴,甚至能够连接产品和服务。销售易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面,将云、社交、移动和大数据技术作为其CRM产品的基本技术标准,通过这几种技术的无缝融合,为CRM带来颠覆式变化,将企业管理的老问题解决得更好。

在与客户的接触过程中,销售易团队发现,本土CRM软件相较于Salesforce、Oracle这样的国外成熟CRM软件来说太小儿科,后者的成功更多地是基于其对管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认知。所以,包括金融行业在内的国内诸多大企业选择了Salesforce和Oracle,但在选型、部署和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问题。

晋城银行数据金融的张先生在职业生涯中转战外资银行、中资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和民营银行等不同性质的金融企业,十多年的工作过程中,基本上服务于数据模型和业务领域。在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所经历的两次CRM抉择让他感悟顿深。

2011年的时候,通用汽车金融有100多位客户经理管理着大概6000家4S店,当时的终端客户大概有100万,客户经理的工作内容有三个:拜访经销商、管控这些经销商的批发风险和零售风险、与后台融资部门协调沟通给经销商放款。当时对于CRM软件的诉求包括:第一,实现流程标准化;第二,后台实时数据分析和推送;第三,销售行为的管理;第四,通过前台与后台互动提高生产效率;第五,把销售一线获取信息拉入到后台数据之中。

“基于汽车金融业务的特性,我们对产品的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要求很高。”他回忆说,“另外,我们也非常看重本地实施的能力和计算机系统产品的合规性,当然还有成本和后续的投入等问题。”在综合比较之后,Oracle的SOD最终成为通用汽车金融CRM的服务提供商。

“但是这个平台在用的过程中也有它致命的一些缺陷,导致了4年之后的2015年,我们不得不把这个平台废掉,重新再来。”首先面临的是监管机构对于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国产化的要求,其次是SOD不支持流程可配置化,再次是操作界面过于复杂且不支持移动端。

2015年,通用汽车金融不得不放弃SOD进行CRM项目的二次选型,销售易成为了Salesforce的PK对象。“销售易在移动性和可扩展性上,相对于Salesforce都是很强的,可配置性上略微差一些,但其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它的数据中心在国内,它能够满足我们一些对数据加密的要求,在金融合规性上对我们的需求有很大的匹配。另外价格上的绝对优势也让销售易得到了获胜的重要筹码。”张先生说。

在项目选型过程中,销售易团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新技术的追求、快速的产品迭代和以客户为中心,还有就是销售易的产品非常接地气,适合中国本土国情。

作为一个在北美和中国市场有着多年销售管理经验的CRM创业者,史彦泽对于这两个市场的观察与分析也更加深刻。北美市场和中国市场在CRM的业务需求上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移动化大趋势之下,中国的步伐要领先于美国市场。针对于中国企业级市场特点开发适用于中国企业的CRM产品是销售易的初衷。为此,销售易在产品细节上也极尽所能,类似微信式的操作方式,更使其成为一款是本土化的“亲民软件”。

SaaS+PaaS

作为一家SaaS CRM公司,销售易在过去几年的市场实战中慢慢发现,虽然SaaS具有稳健的运营模式和较低的运营成本等优点,但其本身不够灵活的配置能力还是让许多企业的行业特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要想真正提供客户随需而动的解决方案,仅仅靠SaaS模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PaaS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凸现出来了。

经过初期的SaaS服务积累,销售易于2015年正式进入PaaS时代。致力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提供真正贴合需求的CRM解决方案。

销售易技术VP叶晖是史彦泽“三顾”硅谷从Oracle挖来的技术大咖,有着15年的企业服务和SaaS领域的研发经验。2016年,叶晖的加盟让销售易如虎添翼,4月20日销售易在京了最新的旗舰版产品及PaaS平台。

在叶晖看来,任何一个大型成功的产品,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甚至有些客户相互矛盾的需求,在进一步深化产品的过程中,都是需要PaaS平台来实现的。他举例说,当今比较典型的汽车制造平台,把前部和后部的底盘、电子电控系统、发动机舱和驾驶舱都模块化,制造商通过调整这些模块或者通过更换这些模块,或者调整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完全不同类型的产品。BMW基于这种理念制造了这两款很不一样的车,一款是越野能力强、空间大的SUV,另一款是外观时尚、彰显个性的MINICooper。这两款车对应的目标客户群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BMW基于一样的制造平台制造了这两款不一样的车,满足了客户一个极致的体验,这是用标准化的模块满足非标准化需求的一个典型的工业案例。

销售易做PaaS平台是基于同样一个理念,首先把产品组件化、模块化,以便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和延展性的需求。“销售易的产品始创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非常强的基于多用户的社交框架,这就像汽车的底盘,给了我们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打造了一层非常丰富的微服务组件,这些组件是我们的基本模块,也是软件的基础构建。”叶晖补充道,业务对象模块,就是CRM的核心,包括CRM的标准核心业务,大家经常听说了客户、商机、联系人、合同、订单等,这些都是业务对象模块的标准业务。

同时,销售易PaaS平台还提供一个很强的开放API,让销售易的产品跟第三方的ERP系统、财务系统可以做完整无缝的对接。另外,销售易PaaS平台给开发者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并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专属入口,让开发者可以尽快上到平台上来开发应用。

史彦泽说:“销售易的PaaS平台不是推一些应用让大家去用,而是希望在垂直的CRM领域里,60%业务的诉求点能够根据行业不同,得到很好的满足;另外20%~30%的业务诉求点,可以通过自定义的业务实体、工作流和页面布局得到满足;余下的业务诉求点,则根据公司行业属性的不同再行开发。这也正是销售易去建立PaaS的目的,从而能够在各个层面满足目标客户和市场的诉求点。”

第4篇:销售礼仪范文

规范合同签订程序,注重合同审查监管

为了提升个人业绩,销售员有时会放松对客户主体资格、经营范围、履约能力等资质的审查,企业因此可能会在获取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在发生合同纠纷的情况下难以保障自身利益。而合同中具体条款规定不严谨,如付款方式、产品质量要求、运送方式等约定模糊不清则可能导致客户不完全履约的风险。为防止合同签订程序问题引起的纠纷,企业需要制定一整套有关合同签订管理的规范文件,预先考虑有可能存在的纰漏。在签订销售合同时,企业要严格执行文件要求,对合同进行“规范、有效的法律审查”,“以保证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切实可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国家有限价要求的产品,在约定价格时还须遵守国家规定的限价标准[2]。合同签订后,企业要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编码管理,实时跟进,检查合同履行情况。

建立合适的信用政策,重视应收账款管理

通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售后服务水平等方法之外,还可以改变客户付款方式——采用信用销售。信用销售是通过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等方式向客户销售产品的信用交易方式。在买方市场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商品与服务的分期付款、赊销等已非常普遍,很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而采用信用销售,但随着应收账款数额的增加,企业收回货款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适当的信用政策,控制信用销售规模。信用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等。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建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3],在客户达到信用标准的前提下提供信用销售,约定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现金折扣等,在客户逾期未还款时要根据款项数额、企业信用状况、逾期时间长短等条件的不同采取信函告知、电话催收、派人面谈、申请仲裁、申请诉讼等不同方式。对于不能收回的的应收账款,需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根据责任人的责任轻重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完善对账制度,确认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

如果发现有客户欠款逾期未还或欠款数加大,应及时知会本企业供货部门,以防止供货部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正常供货。在对账时,企业需要首先检查自身账款记录是否正确、完整,比如出货单是否已全部收齐,出货单是否连号等,然后根据出货单的数量及销售合同的单价编制对账单,并将对账单邮寄、传真或Email给客户核对。客户核对无误后则加盖公章确认,若账目不符则请对方注明具体不符情况并反馈给本企业。若客户反映某笔销售未收到货时,对账人员须特别谨慎,请对方查明是否对方当月未入库而入下月,是否因质量问题正在处理中,若对方经过查询发现确未收到产品,对账人员则必须及时将此情况登记并及时反映给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员,若确系本企业责任,则需要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发货并检查内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第5篇:销售礼仪范文

一、严峻的生存环境催生户外广告创意

中国经济的发展把越来越多的人带到了户外,现代城市人每天在交通上的时间花费空前增多,这就客观上给户外媒体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契机。根据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户外广告市场近些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期,2003年的户外广告经营额为120亿元,2005年为210亿元,2008年超出300亿元大关。通过研究数据不难发现,户外广告经过了改革开放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冬眠期之后,现已步入了蓬勃旺盛的发展期。传统户外媒体通过大量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使得传统的户外媒体得以用声光电一体化的形象示人,而与此同时,户外新媒体的大量涌现也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蓝海。

然而市场整体繁荣的背后,传统户外广告媒体却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威胁:

⒈户外新媒体的威胁

楼宇电视、车载电视等一批新媒体的崛起凭借声光电的多媒体和新奇性特点,更容易吸引受众。各类户外新媒体纷纷发掘市场空白、创造经济新增长点后不忘稳步进行媒体扩张和升级,这在一方面挤压了传统户外媒体的市场。

⒉个人娱乐设施的威胁

原本利用户外受众无聊时间注意力的户外媒体,面临着诸如手机、MP4等个人娱乐设备的注意力争夺。毕竟无聊时上网、打游戏、看电影要比看单调的户外广告牌要吸引受众。

⒊城市环境治理方面的威胁

传统户外广告媒体(如大牌、墙体、候车亭、公交车体等)处在混乱不堪的市场环境中,众多户外广告几乎是与城市景观的塑造站在了对立面,一批急功近利的户外广告公司只注重短期效益,与市民、政府的关系并不融洽,导致政府会不定期地整改传统户外广告市场,这自然增加了传统户外广告投放的风险系数。

⒋传统媒体的威胁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较之户外媒体成本高出许多,而且报刊、电视等广告的接收场所往往由于与消费场所脱离,不能带动冲动型消费。基于这些优势,户外广告对众多品牌有天生的吸引力。但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通过与电脑、手机设备的接驳,使得室内消费成为可能,户外广告的部分优势被逐步削弱。

户外广告面临以上市场威胁,短期内仍然可以依赖资源的独占性与稀缺性,从事简单基础的媒体建设来生存,但面临资源并购的风潮,只有加快自身进化程度才是长期生存之道。如果把户外广告产业也按照三大产业来划分的话,仅靠滞留在加工制造这类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水平生存条件将会日渐恶化,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将带动其赢利模式步入良性循环,而创意水平的高低无疑是第三产业比例的一个直接体现。

二、户外广告的创意表现方式

⒈唯户外广告所独有

传统户外广告多以平面展示为主,但并非随便把海报简单放大即可投放,针对户外媒体设计的广告创意既可以避免受众重复接触的视觉疲劳,更能够让一块广告牌脱颖而出,甚至让受众驻足欣赏。

以olive oil的户外广告为例,该广告整体试图传达的意思是“纸盒包装更保鲜”。如果只是在产品旁附加上一句描述性的文案,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其户外广告则由“保护”一词发散联想到了红外警报器,并在广告位的上方模拟出了两道光束,以此表现该品牌的产品对于营养保护的重视。一幅简单的平面喷绘配合两个光束灯箱就打造出了一幅立体生动的户外广告,而这种形式也是其它任何媒体都达不到的。

多数情况下的户外广告独创性都少不了对所处环境的充分利用,这也正是户外广告创意的第二种表现方式。

⒉超越平面,因地制宜

户外广告的形式在特定区域应不拘一格,在不损害城市景观的情况下对城市空间进行创意的利用与结合,是一门无中生有的创意艺术。广告公司在充分观察和研究过受众的行为方式、生活规律后,大胆的在看似不起眼的位置户外广告,往往能够给人加倍的震撼。

MINI COOPER曾选择在地铁站入口户外广告。上班时间大批的市民鱼贯步入地下,如同进了敞开车门的车内一样,小车的实际容积即刻被玩笑似的夸大了。与之相对应的是下班时大量市民拥出,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则户外广告创意既融于环境,又凸出于环境,令人乐于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型的户外广告不能随心所欲,要充分考虑到生活区、商业区之间的不同,不能一地的认为好的创意可以粗暴地抢占受众的眼球,而应该在合适的地方把好的创意发挥到极致。

⒊多媒体搭配,连续更迭

媒体广告的目标是能够为了客户塑造品牌和提升销售,因此户外媒体之间,甚至不同媒体间都可以尝试合作,以期达到效果最大化。媒体间的搭配,不但给人以连续性的感觉和诉求的强化,还能发挥各自的优势。

印度地铁一则汉堡灯箱广告在众多五光十色的同类中原本并不显眼,然而下面放置的一个警示牌却突兀的让人忍不住驻足细看。原来警示牌上的文字解释是提醒路人当心广告牌前满地的口水,两种广告媒体的搭配顿时让该广告趣味性尽显。

更为常见的则是户外媒体与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间的搭配,既能保证了盲点覆盖,又实现了二次强化。

⒋与受众互动,带来体验

互动的户外广告能保证受众的参与,给受众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足够闪光的创意还能够在事后通过参与的受众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从信度和效度上扩大广告效果,还可以换得受众在网络等媒体上积极主动地了解广告主的商品或服务。

一则狗粮户外广告选择了偏僻的墙角作为广告位,但凭借内置的狗粮香味发散装置,致使路过的小狗纷纷止步不前,积极地配合广告主的期许猛舔广告中的狗粮,最终狗的主人――目标受众不得不蹲下身来细细“欣赏”这则广告。

三、户外广告与销售力的关系

再原始、简单的户外广告一般来讲都能对广告主的品牌、商品、服务知名度提高有所帮助。但身为广告,其目标就是尽可能更好的为客户塑造品牌和提升销售,因此一切广告创意的落脚点都集中在了品牌建立和商品销售上,这也正是广告创意与胡思乱想的区别。

但谈及户外广告与销售力的关系,笔者认为应当从几个方面进行划分:

⒈行业分类

户外广告服务的商品分类极为广泛,不同类别的商品投放户外广告的目的也不相同,但归结来讲无外乎意图长期销售达成的塑造品牌和短期销售增长。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户外广告投放行业排名前五名的是:房地产,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酒类、烟草等),通讯产品及服务,机动车,金融服务保险。由此可见,不论是以房地产、机动车为代表的奢侈品(当然并非所有的房地产和机动车都是老百姓遥不可及的奢侈品,笔者在此仅以其中的高端产品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凡是快速消费品都偏爱户外广告媒体的投放。笔者在此就以这两大品类的户外广告销售力进行对比分析:

奢侈品的户外广告创意受到了较多限制,其小众定位决定了呈献给多数非消费者受众的广告是为了让他们保持仰视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品牌和商品。而越多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才会让那些有购买实力受众产生消费行为。因此,奢侈品户外广告一般是长期投入,创意比起画面的精美、广告材质的高档、广告位的易见性、广告面积或体积的巨大来讲稍显逊色,因为这些都能够很好地营造一种高层地位的优越感。但笔者并不认为奢侈品不能采用广告创意,只是说它们使用的更为挑剔。

与之相反的是快速消费品类的户外广告创意,往往能够迅速地产生市场反应,由于价格低廉且销售范围广,受众在接纳创意后乐于并易于购得此类商品。

可口可乐2009年春节投放在大卖场销售终端的广告创意是,消费者手中的手推车前都有这样的牌子,这些广告随着手推车被推向了卖场的每一个角落,消费者本人似乎就成了可口可乐的促销员。而当其他消费者接触到这一问一答的创意广告时(还有诸如“爸爸,我想与你分享”等内容),内心都会有所触动,考虑应该带瓶可口可乐回家团圆。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可口可乐仍然顽强地取得了2009年春节的市场成功,这则卖场终端的户外广告功不可没。

⒉信息内容的分类

户外广告创意并不止步于形象展示和产品展示,销售信息的直接传达有时也包含在内。意念型的户外广告创意能够优化品牌或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排序,最终增加商品或服务的销售筹码,相比较而言,销售信息若能够假借户外广告创意得以推广和传播,无疑将赢得更强的销售力。

⒊广告创意地点分类

户外广告类型繁杂,许多地点也比较灵活,但经验显示靠近销售终端的户外广告创意更容易带来市场回报。比如高速公路的两旁很少见有大量的快速消费品火拼户外广告创意,因为消费者极有可能停车到了购物场所看到一个不错的店门头就改变了购物决定。但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尽可能多的完成市场上店铺门头的广告就万无一失,多媒体的搭配无疑将会以更低廉的成本换得更丰厚的市场回报。西方的科学测验显示:两种媒体作用于人一次的效果,比一种媒体作用于人两次的效果要高出30%。因此,传统户外媒体的创意化与多种平面户外媒体混搭立体化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商品的销售。

世界权威市场研究公司亨利中心曾宣布:户外广告媒体将成为21世纪最具成长性和发展潜力的优质媒体。这一结论既得益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方面是由于户外媒体可以不断产生新媒体,其本身的创新性为其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传统户外广告面临日益涌现并规模化的新媒体,透明度不断提升的户外广告市场,只有提高自身硬件、软件的创新性水平,实现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止到流动的表现形式上的升级,才能同时吸引广告主与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在未来的广告市场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樊志育,樊震:《户外广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刘永炬:《活化终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01

[3]梁峰:《交互广告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

[4]美.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M],新华出版社,2004.01

[5]杜国清、邵华冬:《中国户外媒体发展趋势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4

[6]王肇民、蒋演德:《广告设施设计与检测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01

[7]张洁:《户外广告及传播效果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8]赵蔚:《城市户外媒体广告分析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9]陈枫:《因地制宜》[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

[10]卓越形象:《创意无所不在――浅谈户外广告的全氛围体验式创意》[J],《广告大观》,2005.03

[11]杨振昆:《 户外广告的创意化生存》[J],《广告人》,2007.10

第6篇:销售礼仪范文

归纳众多的管理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以事管理人和以人管理人。虽然两种管理方式的目的相同,都是要把公司的销售业绩做上去,但是在管理方法上却有着相矛盾之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便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又称为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下面,我们就这两个问题展开来阐述。

1、结果管理。结果管理是指以业绩管理销售队伍,就是通常所说的以业绩说话。

现在在诸多的企业中销售队伍的人员背景最复杂,也是人员流动性最大的部门,同样也是最让企业管理人员最头痛的部门,很多企业反复尝试着“有情管理”和“无情管理”,最终仍然是一头雾水。于是,多数企业便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实施了结果管理。也就是给业务人员制定销售任务,如何达到任务却很少关注。然后再根据销售任务分解为半年任务和季度任务,后又分解为月任务。期待着目标管理式的层层分解来实现最终的销售计划。这种管理方式,完全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

本人也曾经尝试过此类的管理方式。然而,在实施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由于待遇、薪水、人际等等原因,这个业务人员在没有走完整个循环便流失了。从个体角度上说,这个管理方式彻底失败了。

这种管理方式为什么会失败呢?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有惰性的。人能靠着就不会站着;人能坐着就不会靠着;人能躺着就不会坐着。往往听人说战胜自我是如何如何的艰难。个人认为,正是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失败的结果。

所以说,单纯的结果管理是很不可取的。

2、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指销售人员的销售过程的管理。

企业向过程要效益,向过程要发展。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是“强生”。“强生”要求每个业务人员要做到业务有日记、周记、月记,从而带动了整个销售业绩的不断提升。那么,我们可以说这样的销售管理就最优秀的吗?我看不然,“强生”之所以有个今天的业绩,不仅仅是依靠过程管理,很主要的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品牌效应。

还有,保险行业的过程管理可谓是将此道发挥到了及至。每天要例会,还要有业绩好的同事做早会的分享演说,更要众人信誓旦旦的作出发宣言。应该说是件好事,我曾经参加过保险行业的业务培训,这种培训从客观上大大地推动了人的行为。但是,体会很深的是自己还是个孩子,来自多个方面的拐杖太多,甚至没有时间自己去认真的思考一个问题。严重的说是精神控制之嫌。

现在的企业管理都讲放权,培养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独立性。从这个角度来说,过程管理也是有很多弊病的,甚至,可以使人员产生抵触心理。

3、中庸管理。这里所说的中庸管理是指将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中庸管理要汲取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的优势特点,以人员管理制度为本以业务指导为题去充分体现。试想,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人员管理制度的框架内多给业务人员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呢?

第7篇:销售礼仪范文

亲爱的老师、小朋友、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

早上好!

我是小一班的xx,大家都喜欢叫我xx,今年我4岁了。

瞧,我不但长得高,还是个爱学习的好宝宝,总爱问为什么,妈妈说我是个“为什么”专家;我还是个聪明可爱的小机灵鬼,是爸爸妈妈的开心果;今天我能代表小一班当上小旗手,心里特别高兴,谢谢老师和小朋友!

礼仪宝宝我就是,xx园,礼仪先,我爱xx幼儿园!我爱小一班!

第8篇:销售礼仪范文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公益营销最核心的价值在哪里?企业在做公益活动的时候一方面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通过公益活动达到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品牌美誉度的目的。对于企业来说,公益营销的核心就是多赢,既要赢形象、赢口碑,又要赢机会、赢市场。

对于公益营销,企业要做到名利双收实现多赢。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要有一颗“公益心”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没有社会发展就没有企业发展。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如果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市场竞争中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会得到国家各级部门的支持,也会使企业非常容易在公众中获得高信任度和知名度。这对企业的品牌来讲是一笔无形的巨额资产,会让品牌产生更大的魅力,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摩托罗拉刚进入中国后为了和中国政府和消费者加强沟通,提出了“做社会好公民”的公益营销目标。为教育事业捐款、为灾区捐款、为抗非典捐款等,以及2005年其发起的旨在回收废弃手机及配件,以减少环境污染的“绿箱子环保计划”等一系列举措,都向世人展示了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摩托罗拉也借此赢得了社会大众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现在,摩托罗拉每年还会拿出全球销售额的1.5%交由摩托罗拉基金会用于公益慈善事业。这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美国通信业巨头每年都会两份报告:一份是上市公司年报,另一份便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瑞士利乐公司,经过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的食品包装企业巨头。是最先为液态牛奶提供包装的公司之一,也是牛奶、果汁、饮料和许多其它产品包装系统的大型供货商之一。为了在中国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利乐在环保等各种公益活动方面不遗余力,公司将“循环利用、资源再生、优秀的企业公民”这三项指标作为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公益营销活动。

2009年开始,利乐联手功夫巨星李连杰开展“我爱牛奶”公益推广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公益营销成果,推动了中国乳业的复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0年5月世博来临,周迅作为联合国在华机构的第一位亲善大使,以及世博会中唯一的环保大使,通过OUR PART平台,积极团结热心环保的普通人群,并联合利乐等关注环保的企业团体,共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同时,利乐与OUR PART合作,倡导回收再利用的“低碳生活”方式受到各方好评。利乐在公益营销中借助了明星效应,使得公益营销的影响力更加广泛而持久。

利乐通过借力公益环保和明星效应,赢得了公众的眼球:又通过与牛奶捆绑营销,推动了乳业复苏。由此在公益营销的道路上大方光彩。

企业要时刻保持一颗“公益心”,将公益行为的价值最大化,与消费者联系起来,让消费者在公益活动中感受产品和自我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上公益营销的道路。

二、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

关于公益慈善,马云说过一句话:“慈善不是比谁更有钱,谁比谁捐的多,而是比谁更关注弱势群体。”这对于公益营销的实质也是一个提示。公益营销不能太过注重营销效果,公益效果更关键。这一点的把握也体现了企业的“利”与“义”的平衡度。公益营销,首先是公益,所以在公益营销当中要把社会责任和公益理念放在第一位,且要重视这种责任的持久性。企业公益不是上市活动,不能对大众心智进行猛烈的狂轰滥炸,它需要持续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持续赢得人们的好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尊敬和信任。

公益营销的效果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试想,在每一次重大灾害来临需要援助的时候,人们总能看到某个品牌的身影,你可以不是捐助最多的,但每一次都能挺身而出、雪中送炭,人们自然会记住你所做的一切,并支持你的品牌。只有持续不断的公益活动才能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持续不断的信任和好感,并最终达到让消费者产生品牌忠诚度。赢得品牌忠诚度,也就赢得了产品销量的增长。

可口可乐投入了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公益活动――希望工程,并且十年如一日的坚持。1993年至今,可口可乐公司已在中国捐建了52所希望小学,100多个希望书库,使6万多名儿童重返校园。在可口可乐公益事务部的电脑里,存有捐建的52所希望小学的详细资料和信息,并与28个装瓶厂紧密配合,一同为这些希望小学持续服务。可口可乐这种一以贯之的公益举措是其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也是其一直以来被大众喜爱和接受的原因。

三、公益营销也需要有“谋略”

公益营销中的公益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慈善事业、捐助事业,公益活动必须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品牌的存在,触摸到产品的质感,让消费者在意识中把品牌与公益行为牢牢的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有价值的公益营销。所以,公益营销也是要“谋略”的。

在中国,宝洁是知名度最高、大学毕业生最向往工作的跨国企业。原因何存?

在中国的公益营销项目中,宝洁尤其支持教育事业――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院,宝洁公司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宝洁在教育上的公益赞助,大抵遵循以下三项思维逻辑:

第一,通过赞助,影响中国最高端的知识人才。宝洁较多的教育赞助项目,集中于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等中国最优秀的研究机构、大学里面,那里聚集中国最顶尖的知识人才,他们是宝洁公司最希望吸引的发展人才。

第二,跟随政府关注的焦点,赢得政府的认同。“希望小学”建设是中国政府所积极推进的宏大工程,宝洁不断投入资金支持中国希望工程,赢得了中国政府的高度赞许。

第三,关注中国下一代,将品牌影响力对准未来消费者。宝洁投入巨资启动“春蕾计划”,支持中国少年儿童的教育工程,从营销的角度上,宝洁已经将品牌影响力对准了其未来的消费者――中国的少年儿童。

在宝洁等跨国巨头企业看来,公益赞助既是表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也是赢得政府认同、打造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而出色的商业化运作则使得公益赞助变成一种社会受益、企业有利的双赢行为,同时也是一场成功的公益营销。宝浩公司的成功案例说明了,即使是做公益营销也是需要有“谋略”的。

四、淡化商业痕迹,引导第三方进行评价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自己夸自己100个好不如别人说你1

个好。第三方的评价和肯定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舆论影响,从而使品牌的美誉度得到提升和稳固。这就是所谓的好口碑,它远比企业自我宣传得到的效果要好的多。我们国内一些深入民心的企业就是将公益行为渗透在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同时通过长时间的公益行为积累,形成了良好的舆论形象,从而引起消费者共鸣,实现营销的目标,成为全国强势品牌,完成了其他企业用几十年才能完成的目标。

当年,在央视举办的“爱的奉献

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上,拥有红色罐装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香港加多宝集团一鸣惊人,捐出1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一个并非世界五百强的本土企业能够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向同胞兄弟姐妹倾囊相助。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采访。电视、杂志上对加多宝的王老吉凉茶做了专题报道。网络上网民们甚至发出“封杀王老吉,买光超市的红罐王老吉”、“从此以后,喝饮料只喝王老吉!”的号召,并得到网友的疯狂响应,加多宝的红罐王老吉一时间名声大噪。显然加多宝把这次公益举动转变成了一个事件营销,但精妙的策划让人们短时间内忽略了炒作的嫌疑。这里关键的一点就是所有的话都不是加多宝公司的人说的。王老吉凉茶正是凭借着这场浩大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第三方舆论势力完成了公益营销的成功飞跃。

其实,加多宝的公益之举从2001年就开始了,已连续7年举办“王老吉・学子情”爱心助学活动。一位长期关注企业文化研究的专家表示,这是加多宝集团将“企业公民”理念融入企业文化的一个表现,公益活动也成为了王老吉文化营销的一部分,同时也符合王老吉品牌的“草根”定位,王老吉品牌的亲民路线为其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其“企业公民”理念,成为了中国企业公益营销的一个新坐标。

由此可见,公益营销如今已成为各大企业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营销手段,这种营销手段是每个企业都需要掌握的。不管企业大小,在活动前进行充分的谋划和安排,后续跟进有效的传播,都可以借此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次成功的公益营销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能拉近与消费者的关系,提高社会效益。美国一项对469家不同行业公司的调查表明资产、销售、投资回报率均与企业的公众形象有着不同程度的正比关系。对企业内部来说,能有力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公民行为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没有从事过公益事业的公司相比,频繁从事公益事业公司的员工忠诚度大约高出25%,而超过75%的员工之所以选择为目前的公司工作,部分原因在于看重该公司对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承诺。即企业员工的企业荣誉感使其更加忠诚于企业。

第9篇:销售礼仪范文

全剧组最贵的

就是一把道具塑料刀

2013年,优酷网上,一出与万合天宜合作的《万万没想到》的短剧不断地刷新着纪录,制作之短小精悍乃至每集仅有6分钟时长,统共也就12集。但它却突破了5亿点击率,还创下了单日过千万的纪录。

而叫兽易小星,就是这出剧的导演、编剧、演员,乃至作曲者。

短片中,倒霉蛋王大锤,在不同剧集化身段誉法海刘备牛魔王小职员宅男月老小导演,经历着各种天马行空的乌糟事。这出KUSO的搞笑剧一经播出,就引起了湖南卫视的关注,成为了国内第一部电视与网络媒体联合自制短片同步播出的作品。

“拍第一集的时候,我们用的只是单反。戏服租的是最便宜的,全剧组最贵的就是一把道具塑料刀。”“王大锤的扮演者白客是配音出身,我们也是在他在别的戏里跑龙套时发掘了他”。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他们一周出产期匆匆做出的片子,居然在众口难调的网络上,评分高达9,4,跃居优酷电视剧评分榜首位。

比这更简陋的环境,易小星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最初开始对音频制作软件开始感兴趣的时候,他的器材只有电脑摄像头和手机摄像头――像素还一般。即使是这样的条件下,他依旧做得津津有味。在《万》没有走红之前,他自制的搞笑视频早已让许多人记住他的名字。那时候他总戴着面具教人如何玩游戏、如何练神功,从圣斗士到葫芦娃他都如数家珍。

一直以来,易小星都说自己是一个虚荣的人――每每被网友夸奖“很好玩”,精神就变得很振奋。关注和点击率不断地催促他做出更多作品,易小星一而再,再而三,越战越鸡血。

据说一个人要熟练地掌握某项技能,应该达到10000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换而言之,想在某个领域占有一席立足之地,那么他必须经得住长久的磨炼。对易小星来说。这个时间的长度是――五年。

从对视频一无所知,到接触了解。熟练操作,推进新旧媒体融合,他花尽了自己五年的所有工作业余时间。这背后的枯燥无聊,估计是与周星驰能写出《喜剧之王》的程度不相上下。

工人、医生、工程师

才是铁饭碗

王大锤在剧集中的一段话总被最多人反复调侃“不用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其实,1984年出生于湖南省一个小城市的易小星并非班科出身,在大学就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在毕业后,他循着校园招聘成为一名工程师。刚工作两年时,他就考取了建设部的总监理工程师证。但他很快发现,那样高度精密、完全被甲方意见所左右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这一行不是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行当。”由于地域观念差别,易小星的家庭认为只有公职或国企岗位才是铁饭碗。像工人、医生、工程师、公务员,都是极好的选择。而导演和作家,那是纨绔子弟才有资格挥霍的爱好。当易小星看到身边的朋友纷纷“南下深圳”、“北上京城”,一年就能赚好多钱时,他便更坚定了自己终将离开的念头。

而现实的情况是――想快刀斩乱麻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从小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为了能够更容易就业、赚钱,大学才学习了土木工程专业。”在辞职之前,偏好文科的易小星做了很长时间的自我调节――在大的网络门户连载小说,在网络电台当主持人。他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在改变生存状况。

循着易小星的成长轨道,就不难想象为何他会创作出那个总是碰壁、总是倒霉,却心怀乐观、不甘现状、向往未来的王大锤。他一直都是一个维护自己的理想国的人,无论方式是猥琐、欢乐、简单、屑丝,还是顺利,他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直至2011年,土豆与优酷合并,土豆网内部剧变。已经做了五年土木工程师的易小星才毅然辞职。从湖南到北京,只有一趟列车的距离。但那趟行程,却让他迈开了真正自由追寻理想的脚步。

刚学会走就要跑肯定要摔跤的

2012年1月1日,易小星与他的伙伴上传了一个视频――《搬家》。

那是他们公司刚刚成立时的真实故事。地点是易小星在北京郊区租的房子,公司里共有12名员工,所有人挤在易小星家里办公,有的同事甚至山长水远坐两个多小时的地铁才能抵达。

2008年5月,他们终于落脚,但那并不安歇。那时候易小星每天写着琐碎的日记记录生活:“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的近况,我最近倒霉得很,玩的游戏被莫名其妙封号,上班每天忙于工程收尾的三查四定工作,搬家之后丧失录音的好环境,劳动节期间又住院打点滴,总之这十天以来,我几乎没有一件事顺心――就在刚才,我发现我的土豆账号今天中午不知道被谁上了。”

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易小星依旧东奔西跑地规划着生意和片子的案例――尽管开价很便宜。但整整两个月,他们都没有接到单子。

从经历无人问津,到说服客户、团队险遭解散,易小星和公司一起在北京赤手空拳打拼着。就那样几个创始人连熬五个通宵,每天白天在片场盯拍摄、晚上在公司盯后期,半夜才能轮流在沙发上眯一会。公司最终扛过来了。

易小星和他的公司如今已经从12人发展到了近百人,办公地点也从农民房搬到几百平方米的写字楼。想到当初的挫折,“刚学会走就想要跑是肯定要摔跤”是他认为最大的原因。

但在竞争的环境中,一跌百踩都不怕,摔跤怕什么呢?爬起来就是了。

不管从事哪个行业。易小星从不避讳把不擅长的一面表达给别人知道。比如唱歌不好听偏唱主题曲、脸够大却总上镜。在他认为,人红没道理。做人乐观点,有向往点,大概都能往前走快一点点吧。

易小星最煽情的一段话是这样的:“我真的不相信自己作为一个三线城市里出生的孩子,就一辈子只能远远看着自己的梦――在别人的花园里开花。也许我真的这辈子只适合当一个小丑,做一些简单的东西,让大家欢乐欢乐就好了。在北京这段时间的努力。说不定就只是苟延残喘地挣扎――大限一到,灰飞烟灭。但我想赌一把,押上积累的一切,押上我的心血和灵魂。我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