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韩愈的代表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王勃醉酒作诗
王勃(公元650~676年),字子安,出身书香之家,系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勃少时便能写诗作赋,被时人称之为神童。《旧唐书》中称他:“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后来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天下”,被誉为“初唐四杰”。
王勃于唐高宗李治麟德初年应举及第,曾经做过几任小官,但都因故被革职。他在作诗前不喜欢冥思苦想,总是先磨墨,然后饮酒。他喝酒十分豪迈,每次必大醉方休。喝醉后,用厚厚的被子捂着,蒙头大睡,酒醒后直奔砚台,挥笔直书,一气呵成,诗成后便一字不改。
对此,《新唐书》本传中这样记载:“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 他的传世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传说便是这样写就的。
张若虚被窝构思
唐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奇人众多,但像张若虚仅凭一首诗歌,就确立不朽地位的,却绝无仅有。张若虚,扬州人,生卒年及字号均不详,曾任兖州兵曹,这是一个掌管军防、门禁、田猎、烽堠、驿传等事的官。他以文词俊秀驰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张若虚之“奇”在于他的个性,他在写作上并不勤奋,贪睡是他的嗜好。他作诗时有一个怪癖,喜欢先用厚厚的被子捂着,在被窝里构思,一身大汗后翻身而起,然后挥毫疾书。天气越热,效果越好。他作诗从不打草稿,总是一气呵成,一字不改。《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从这篇文章来看,张若虚绝对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创作天才,其作品无论是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素有“以孤篇横绝全唐”之誉。闻一多评价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孟郊作诗忘事
孟郊,现存诗歌500多首,代表作有《游子吟》。他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孟郊早年生活贫困,历尽磨难,屡试不第。46岁终于考中进士,50岁任江苏溧阳县尉(管治安的官员)。孟郊在诗坛上颇有名气,苦等4年后,仅到江南小县担任分管捕缉盗贼之类的末等小官,这使他很受打击,在好友韩愈的几经劝慰下才勉强赴任。
孟郊在任时常以作诗为乐。他作诗时,常常达到忘我的境界,如果无人叫他,他便会一天忘记吃饭而不觉饥饿。他作诗不出门,有时会放下手头上的事务,闭门谢客,为苦吟诗人的代表,故有“诗囚”之称。韩愈很推崇他的诗,给予了“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的评价。
有时候,他则远出饮酒作诗,一天不归。其“不事曹务”的做法,被人告发。县令很不高兴,于是罚他半俸,然后花钱雇人弥补他留下的漏洞。这样一来,孟郊的生活更为拮据,一气之下,他干脆请辞,赋闲在家。为元和九年,孟郊去世,一贫如洗的孟郊家,穷得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最后还是韩愈等友人凑了100贯钱,才安葬了这位诗人。
李贺驴背拾句
李贺(公元790~816年),字长吉,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之后,但家室早已没落。他一生短促,际遇坎坷,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做过几年奉礼郎(管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物的九品小官),终生落魄不得志,无法施展抱负。
因仕途失意,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写诗上。他天生怪异,双眉相接,体瘦指长。对此,韩愈还调侃他说,“指长所以能写长诗”。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恍惚的艺术境界,因此有“诗鬼”之美誉。
李贺立意遣词力求深刻、新颖、独到,他的一些名篇佳句,常常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境界,如他的代表作《李凭箜篌引》,绝对称得上“石破天惊”。传说他写诗常常骑在毛驴上,背着锦囊外出,得到句子就投入锦囊内,晚上回家后完篇。据说,“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样的名句,就是这样得来的。难怪他的母亲说,李贺要“呕出心乃已”。他的诗歌,很多的确是呕心沥血之作,不过也有部分难免幽僻晦涩。李贺跟王勃一样,天妒英才,年仅27岁便英年早逝。
白居易念诗老妪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常常读得口舌生疮,年纪轻轻便头发全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二文学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
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數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
5.建安汉献帝年号。
6.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7.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0.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支农里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3.适:出嫁。
14.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卵.....;
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
15.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16.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7.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8.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19.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20.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21.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2.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琐。“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
23.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24.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这里指永和九年。
25.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26.视,一种祭礼。
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视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已日。视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27.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9.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30.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31.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32.苏轼
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33.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34.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家”。
2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35.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36.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37.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38.苏轼
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39.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故事虽然简单,道理却很有说服力,也很切合我们的学习实际。你看,弈教两个人下棋,他们的学习效果却大不一样。原因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心不在焉。这明明是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完全不同的缘故嘛!
什么是专心致志?顾名思义,专心致志就是专心一意,集中精神。联想起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都是跟专心致志,认真专研分不开的。
唐朝诗人贾岛,作诗入了迷。他一边骑驴走,一边琢磨着诗句中的“推”、“敲”二字,竟跟府尹大人韩愈的仪仗队撞个满怀。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为了观察树上的小鸟,一动不动地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肩膀。著名发明家瓦特,研究蒸汽机如醉如痴,邻居家失了火,已经烧到他家屋顶上了,当一位警官冲进他家时,瓦特还在若无其事地自言自语:“蒸汽是水的变态,水就是蒸汽的变态……”
在我们班里,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都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的同学(个别除外)。这些同学当然也不都是聪明的。我又想到自己,只要认真学习,专心攻读,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相反,有时思想开了小差,再简单的问题也觉得困难,连做作业都觉得不好入手,知识学得就不扎实。
一、唐代音乐诗创作
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音乐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达到了顶峰。首先,唐人的音乐观念开始转变,如唐太宗在和大臣们探讨音乐时提出了“悲悦在于人心”,“非由乐也”的看法,表现出对音乐审美作用的肯定和欣赏主体能动性的重视。其次,唐代的音乐系统较前代更为完善和兴盛。据《隋书・音乐志》载:“汤帝乃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乐器工衣创造既成,大备于兹矣。”可见,胡夷之乐开始在音乐殿堂里赢得了一席之地。又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唐代虽沿袭了隋制,但有所创变。除去礼毕曲而增设高昌乐、燕乐,共立十部乐;其中清商乐为中原本土的传统音乐,燕乐为华夷合乐的新品种,其余的都为外来(异域)音乐。到了开元时期,又“开胡部于学堂上”,并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1]。燕乐就是在对东西方各国的音乐文化和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广泛吸收和发扬的基础上形成的。就乐曲而言,崔令钦的《教坊记》所录曲名计325首,杜佑的《理道要诀》载天宝间大乐署所订曲名244首,南卓的《羯鼓录》载曲名131首,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序》说:“凡燕乐诸曲……其著录14调,222曲;又有梨园别教院法曲乐章11曲,石韶乐20曲。”乐曲调类甚是繁复。再就乐器来看,更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繁荣的音乐文化生活酝酿了朝野上下热爱音乐的文化氛围。《新唐书・礼乐志》载:“唐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熏陶了唐人的审美情趣,并且孕育出他们对音乐艺术的浓厚兴趣与参与欲望。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富有才情的诗人自然会将创作的血脉合着音乐的旋律一起跳动,自觉不自觉地将音乐作为自己的吟咏对象。唐代诗人才华横溢,很多人在音乐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这是唐代音乐和诗歌结下不解之缘的前提条件。王维的音乐素养很高,看图便知画中人奏何乐曲,他善弹琵琶,也常抚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能歌善舞,也喜弹丝品竹――“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白居易更是精于乐理,通晓多种乐器,并对民间音乐和外国音乐都有研究。在唐代,涌现出了一批以音乐艺术为题材的诗作,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白居易一生专写琵琶艺术的诗就在10首以上,如《琵琶行》《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五弦弹》《听李士良琵琶》《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等。当然不止于琵琶,还有《听崔七伎人筝》《夜闻歌者》《霓裳羽衣歌》等,其中以《琵琶行》最为著名。“诗仙”李白则对笛子情有独钟,在他一生8首专门写音乐艺术的诗中,以笛子为题材的占了5首,这在唐诗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此外,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李颀的《琴诗》、李峤的《箫》都是很出色的作品。下面将从题材内容和表现艺术两方面对唐代音乐诗进行探讨。
二、唐代音乐诗的题材内容
唐代音乐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对乐器的描写,对音乐之声的描写,对歌舞样式的描写等。
1. 对乐器的描写
乐器是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代诗人借物抒情的一个重要灵感来源。唐代盛行的乐器主要有琵琶、琴、笛、箫、筝、箜篌等。[2]唐代有很多诗人本身就是乐器爱好者,他们将音乐和诗歌相融合,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从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音乐生活风貌及诗人的审美品格。如白居易的《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筝按五声音阶定弦,为一弦一柱、多弦多柱的乐器,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类。张祜的《楚州韦中丞箜篌》:“千重钩锁撼金铃,万颗珍珠泻玉瓶。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才触一时醒。”箜篌分卧、竖两种,其实是来源不同的两类乐器。卧箜篌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奏。竖箜篌类似竖琴,但要小得多,用双手拨奏。殷尧藩的《吹笙歌》:“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唤风。”笙属于吹奏乐器,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有笙的雏形。《诗经・小雅・鹿鸣》就有“鼓瑟吹笙”和“吹笙鼓簧”之句。李峤的《箫》:“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参差横凤翼,搜索动人心。”箫为传统的中国民族吹奏乐器,音色十分独特,有一种悠远、苍凉的感觉,因此极适于演奏较为哀婉的乐曲。箫常用于独奏或琴箫合奏。在传统的中国江南丝竹乐中,箫也是重要的乐器之一。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子称竹笛、横笛、横吹,是竹制吹奏乐器。
2. 对音乐之声的描写
唐代音乐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声音的摹写。这类代表作要首推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三首诗都采用“以声写声”、“以形写声”的拟声方法,从正面描写了音乐的音质、音调、节奏与旋律,展示了音乐的“曲内境界”;又都“以感写声”,“移情于物”,从侧面烘托了音乐的强烈效果,展示了音乐的“曲外境界”。在诗人的笔下,音乐成了可以听、可以观、可以感的东西。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先是“昵昵儿女语”的轻柔细屑,再是“勇士赴敌场”的昂扬激越,开始是“百鸟喧啾”的喧哗,之后是“孤凤凰”的“失势千丈”。白居易的《琵琶行》,一会儿“嘈嘈如急雨”,一会儿“切切如私语”,一会儿“间关莺语花底滑”,一会儿“幽咽泉流冰下难”,一会儿“无声胜有声”,一会儿又“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至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时而“昆山玉碎,众弦齐鸣”,时而“凤凰鸣叫,响遏行云”。在三位作者笔下,音乐都有清和与激越,都有单调与复音,有跌宕,有起伏,有诗意,有韵味。无形的乐声得到了有形的表现,让听众在听其曲时不仅能够耳闻,而且能够目睹。听颖师弹琴,琴声微起时,我们好像看到一对小儿女在耳鬓厮磨时相互嗔怪,激越高昂时,我们又仿佛看到勇猛的将士跃马上阵;听琵琶女弹奏,嘈杂时使人如见暴风骤雨从天而降,错综时使人如见大珠小珠落入玉盘,流畅时使人如见莺歌燕舞,堵塞时使人如见“泉流冰下”;听李凭弹箜篌,悲咽时可见带露的“芙蓉”在哭泣,欢愉时可见“香兰”在欢笑。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们在把音乐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的同时,还注入了他们丰富的情感,更加显示了无形音乐的巨大魅力。
3.对歌舞样式的描写
唐代音乐诗中有对民间歌舞样式的直接描绘。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踏歌是起于汉盛于唐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是指唱歌时用脚踏出节拍。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送人赴边地从军的诗作,后因谱入乐府,取首句二字题为《渭城曲》,又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3]这首诗以长安为背景,通过柳色和送行酒表达离别之意,轻盈明朗的基调中暗暗隐藏着一丝悲凉,风格蕴藉含蓄,恰如其分地传达了人们共同的离愁别绪。多少年来,多少远游之人,随着乐声,唱着《渭城曲》踏上了旅程。
三、唐代音乐诗的表现手法
音乐是听觉艺术,本身无形无状。有形之物易写,无形之音难状。唐代诗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之妙的呢?探讨其表现手法,对于鉴赏诗歌艺术和从事新诗创作是有益的。
1.以声拟声
以声拟声,就是用自然界或人世间的各种音响来摹拟不同质感的音乐,唤起读者的联想,以完成对某种音乐的表现。李白的《听蜀僧弹琴》中写道:“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用万壑松涛声、流水声、霜天之钟声,摹写出琴声的宏伟、流畅和清肃。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以失群雏雁的酸嘶、胡儿恋母的哀啼、长风吹动林木、急雨敲打瓦片等众多萧瑟的音响,表现出胡笳乐曲的凄楚哀惋;《听安万善吹篥歌》以“枯桑老柏寒飕飕,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等音响来摹写篥(古代由龟兹国传入的一种管乐器,发声悲哀)的曲调,令人如闻其声。白居易的琵琶乐曲则一连用了十种声响: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冰下泉流声、银瓶破裂声、水浆迸溅声、骑兵奔驰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以声拟声容易引发人们的联想,是一种最直接的表现音乐的手法。
2.以形写声
以形写声,即用可视的特征性物形,调动人们的联想,开通由视觉到听觉的感受线路,把有形之物幻化为无形之声。韩愈《听颖师弹琴》写道:“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浮云柳絮在广远的天地间相与追随飞扬的这种物态,是韩愈听到琴声之后在眼前出现的幻象,是由听觉到视觉的通连与幻化。当他把这种幻象诉诸文字,感受敏锐的读者便会产生由视觉到听觉的逆向反应,透过浮云柳絮追随飞扬的物象而听到悠扬宛转、舒缓自如的缕缕琴声。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也使用了这种手法。诗中描写了胡笳乐曲的变化,说道:“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百鸟忽聚忽散,表现出乐曲的时急时缓;浮云且晴且阴,表现出乐音的清浊变化。这种感觉上的通连现象,钱钟书先生把它概括为“通感”。[4]
3.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是指通过听众(包括人和自然物)对乐曲的强烈反应来写音乐的美妙或神奇。李白的《听蜀僧弹琴》尾联写道:“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因听琴曲,不觉天色已晚,心态之痴迷,正见乐曲之高妙。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结尾写道:“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颖师的琴曲威力如此之大,不但让韩愈坐立不宁,而且撞开了泪水的闸门,滂滂热泪洒湿衣裳,内心忽冷忽热,如同冰炭交置,最后不得不求其停止演奏。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更是调动了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和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箜篌一响,昆仑玉石为之激动而碎,凤凰与之和鸣,芙蓉感动落泪,兰花露出笑容,甚至连炼石的女娲也忘了补天,造成“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惊险场面。“老鱼”和“瘦蛟”听了此曲,或激动得跳波,或高兴得起舞。那月宫里的吴刚也忘了砍伐桂树,长夜不眠,倚树倾听;嫦娥的玉兔也听得入迷,皮毛被寒露打湿也不觉得。经过这一番人间天上、花鸟龙鱼的综合渲染,使人觉得李凭的箜篌演技真可谓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这些侧面笔墨,与正面描写相配合,使音乐栩栩如生。
唐代诗歌发达,音乐繁荣,诗歌与音乐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形成了唐代文化艺术的一大特色。唐代音乐诗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表现手法展现着唐诗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新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2]徐安琪《大唐文化的奇葩》[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3][清]蘅塘居士《唐诗三百首》[M],中华书局1996年。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学科的考查越来越注重文学素养的养成,思辨能力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从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改革可见一斑:将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纳入必考范围,在考试时间不变的情形下,增加了考试的阅读量,要求学生必须加快阅读速度,而且要求考生必须对两类文本都熟练掌握其体裁特点;文言文考查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一题,要求学生熟悉古代文化常识;作文材料倾向于社会热点,要求考生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
这些变革都说明,单靠刷试卷、练习做题技巧,已经无法应对高考了!它要求考生有更广的阅读面,古今中外都要涉猎;要求考生有更高的阅读能力,更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量。
阅读,已是不可避免的任务!
那么,目前高中生的阅读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为此,笔者特意在任教学校做了一个调查,印发了《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表》让学生完成,收集并分析了调查数据,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阅读现状
由调查情况来看,目前的阅读状况堪忧:
1.大部分学生(80%)忙于各学科的学习及作业而没有时间阅读其他书籍;
2.小部分同学有阅读习惯,但限于《意林》《读者》等杂志,或者是网游小说;
3.只有极少数(不到调查人数的5%)阅读经典作品。
二、影响阅读的因素
1.没时间。高中课业紧张,每天课程排得很满,学科多,作业多,每天忙于各科作业已经花去了他们大部分的自习时间。
2.没资源。全校三千多学生,只有一间小图书室,藏书不多且质量不高;大部分是旧书,长时间没有新书补充;只在周六晚上对学生开放,很多学生高中三年下来都不知道原来学校图书馆可以外借书籍。
3.教师不重视。阅读不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行为。学校每月一次的考试都要评比成绩,导致老师都急于讲授教材内容,急于传授做题技巧,都不愿意在阅读这种“闲事”上花功夫。
4.没兴趣。手机的普及、网络的推广,让很多学生乐于网络上碎片式地阅读,不愿意静下心来阅读经典作品。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阅读荒”:
一、教师引导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以身作则,加大自身阅读量,让学生领悟到阅读体现在教师身上的魅力。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甚至,老师必须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一个家中没有一本藏书的家庭,很难培养出学富五车的孩子;一个不爱阅读的老师,也很难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阅读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发展好自己,才有“诲人不倦”的资格。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开解学生知识之“惑”、人生之“惑”、宇宙万象之“惑”,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没有皓首穷经,何来解惑之能。
在平时课堂中,有意引导学生,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书中自有丰富的知识,有复杂的情感,有人生的思考,有人文的关怀。阅读,支持我们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多向学生推荐优秀作品,组织学生就阅读书籍进行探讨,做学生阅读路上的引路人。比如在讲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如《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讲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鼓励学生阅读完整版的《水浒传》;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时,向学生介绍他的代表作《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还可以推荐学生了解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多举办读书活动,如读书报告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活动,这样既能有效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二、学校支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学校是一个读书的场所,理应是书籍的王国。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蕴藏丰富、时时添新的图书馆、阅览室,并且应该有足够和适当的时间对学生开放。学校应该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开设阅读课;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之余还能留出时间进行阅读。
学校还应该多举办读书活动。比如:设立“校园读书月”,每学期设一个“校园读书月”,设定一个主题,如“书香伴我行”;开好“班级读书会”,各班每周或间周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根据每学期定的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等各类读书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效益平台,有效利用广播站和校园网的作用,开办好书介B、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三、学生自觉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学生可充分利用起零碎时间,饭后半小时,睡前十分钟,都是很好的阅读时间,只要养成阅读习惯,长期坚持,就能取得可观的成绩。
相传晚唐时曹柔鉴于文字谱使用不便,以至“动越两行,未成一句”,便在文字谱的基础上予以减笔,即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谱式—“减字谱”。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形成了至今依旧沿用的古琴记谱方式。
有宋一代,文教大昌,古琴艺术也一改在唐代备受冷遇的时况,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文官政治的实施,大批文人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使宋朝文化自初始就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呈现出一种博大精深的人文气象,以致文教风流,浸润两宋。
宋朝的帝王多好古琴,视其为华夏正统而加以提倡。宋太宗赵匡义于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将古琴的七弦增至九弦,制成“九弦琴”;宋徽宗赵佶设“万琴堂”来保存在全国各地收罗的名琴;宋高宗赵构制造盾形古琴送给臣子以示抗金之志。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古琴在当时的文人中极其盛行。著名的文人如范仲淹、坡、欧阳修、王安石等,都与琴人有着密切的交往。欧阳修的“幽忧之疾”,因从孙道滋习琴而“不知疾之在其体也”。他的名篇《醉翁亭记》,被太常太傅沈遵“归而以琴写之”,创作了琴曲《醉翁吟》。数年之后,二人相逢,在夜阑酒酣之际,沈遵弹起这首《醉翁吟》,琴声“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欧阳修回首往事颇多感触:“世事多虞嗟力薄”,“心以忧醉安知乐”。 即作《赠沈博士歌》以赠之。三十年后,沈遵之友崔闲常恨此曲无词,乃谱其声,请东坡居士为之填词。崔闲弹琴,坡为词,顷刻而就,无所点窜,一时传为佳话。
北宋朱长文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琴史》,该书记载了宋代以前一些重要琴家的史料。另外,如崔遵度的《琴笺》、则全和尚的《则全和尚琴论指法》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琴论著作。而《琴苑要录》中收存碧落子的《斲琴法》以及《斲匠秘诀》《琴书·制造》等文,是较早关于斫琴的专著。
宋代的琴人一般都有着清晰的师承体系,如南宋的浙派,以郭楚望为代表,其继承与发展的琴曲,通过其后的刘志方、徐天民、毛敏仲得以传播于世,并影响元、明各代。由于这些琴人多在临安一带,故称之为“浙派”,其传谱称之为“浙谱”。其中郭沔的《潇湘水云》《秋鸿》,刘志芳的《忘机》《吴江吟》,毛敏仲的《渔歌》《樵歌》《山居吟》等琴曲流传至今。在好琴的文人雅士之外,宋代也出现了许多善琴的僧人,如夷中、知白、义海、则全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琴僧。
明清之际,帝王能琴好琴之风不减。明朝皇帝中的宣宗、英宗、孝宗、怀宗等都喜爱弹琴。王室中的宁献王、衡王、益王、潞王等也嗜好古琴且颇有造诣。清代的康熙、乾隆、嘉庆亦喜古琴。乾隆皇帝收藏历代名琴,请侍臣梁诗正、唐侃将其断代品评、分等编号,绘为册页,记录存世。
帝王们钟爱古琴,必然导致朝野上下爱琴成风。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印刷术的发达,为这一时期大量刊印琴谱提供了有力保障。自明嘉靖末期之后,每年都有三四部琴谱问世。现存明代刊存的40多种谱集,大多是那个时期所刊刻的。其中由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所主持编印的《神奇秘谱》是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该谱收集、整理、保存了大量宋代以前的传谱,为研究早期的古琴艺术以及中国古代音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其后,又有《风宣玄品》《西麓堂琴统》《松弦馆琴谱》《大还阁琴谱》《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等不同流派的谱集流传于世。《秋鸿》《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都是当时的代表曲目。
这一时期的琴坛日趋繁荣,流派纷呈,有浙操徐门、虞山派、松江派、广陵派、中州派等著名琴派,一时间,人才辈出,仅见于文字记载的清代琴人就有数千人,徐和仲、严天池、邝露等都是其中代表人物。除文人墨客之外,琴乐甚至遍及工匠店人之中,据说虞山派严天池的琴艺就传授自一位徐姓染匠。
琴论在明代虽不如宋朝时那么丰富,但徐青山的《谿山琴况》对古琴演奏美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受到世人的推重。蒋克谦的《琴书大全》收录了历代有关琴学的记载,为琴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自明清以降,文人士大夫逐渐丧失了优越的生活,宫廷中专职的琴人也逐步减少,特别是西方音乐的大量流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导致了士大夫阶层的日趋瓦解,使古琴面临濒危的境况。被视为“腐朽”、“过时”的古琴艺术早已失去明清之际的辉煌,不再是社会音乐文化的主流。幸有一批琴人相继成立了一些民间琴社,如北京的“嶽云琴集”、济南的“德音琴社”、上海的“今虞琴社”、长沙的“愔愔琴社”、太原的“元音琴社”、扬州的“广陵琴社”、南京的“青溪琴社”、南通的“梅庵琴社”等,为古琴艺术的传播与延续奔走呼号,不遗余力。
近代琴坛由清代以吴越为中心,逐步分化为许多地方流派。京师的黄勉之、九嶷派的杨宗稷、闽派的祝桐君、川派的张孔山、诸城派的王燕卿、王露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受民间音乐的影响,此时的古琴艺术将民间的工尺谱引进古琴谱,民间俚曲、花鼓、道情等俗乐亦被翻入了琴谱。
组成
粤菜系由广州菜、客家菜和潮州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以广州菜为代表,有“食在广州,味在潮州,厨出凤城”之说。
它影响深远,港、澳以及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在世界各地粤菜与法国大餐齐名,国外的中餐基本上都是粤菜。
因此有不少人,特别是广东人,认为粤菜是华南的代表菜系。
粤菜集南海、番禺、东莞、顺德、中山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京、苏、淮、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
粤菜取百家之长,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
烹调技艺多样善变,用料奇异广博。在烹调上以炒、爆为主,兼有烩、煎、烤,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香、松、软、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说。时令性强,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浓郁。
粤菜着名的菜点有: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太爷鸡、盐焗鸡、白灼虾、白切鸡、烧鹅等。
形成
粤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故广东的饮食,一向得天独厚。
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就载有粤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而且可以想见千余年前的广东人已经对用不同烹调方法烹制不同的异味游刃有余。
在此以前,唐代诗人韩愈被贬至潮州,在他的诗中描述潮州人食鲎、蛇、蒲鱼、青蛙、章鱼、江瑶柱等数十种异物,感到很不是滋味。
但到南宋时,章鱼等海味已是许多地方菜肴的上品佳肴。
在配料和口味方面,采用生食的方法
。到后来生食猪牛羊鹿已不多,但生食鱼片,包括生鱼粥等的习惯保留至今。
而将白切鸡以仅熟,大腿骨带微血为准,则于今仍是如此。
将粤菜的刀工精巧,配料讲究相得益彰,口味注意清而不淡诸特点,表现具体。
粤菜还善于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常学常新。苏菜系中的名菜松鼠鳜鱼,饮誉大江南北,但不能上粤菜宴席。
虽粤人喜食鼠肉,但鼠辈之名不登大雅之堂。
粤菜名厨运用娴熟的刀工将鱼改成小型,名为鱼。
如此一改,能一口一块,用筷子及刀叉食用都方便、卫生,苏菜经过改造,便成了粤菜。
此外,粤菜烹调方法中的泡、扒、烤、川是从北方菜的爆、扒、烤、氽移植而来。而煎、炸的新法是吸取西菜同类方法改进之后形成的。但粤菜的移植,并不生搬硬套,乃是结合广东原料广博、质地鲜嫩,人们口味喜欢清鲜常新的特点,加以发展,触类旁通。
如北方菜的扒,通常是将原料调味后,烤至酥烂,推芡打明油上碟,称为清扒。而粤菜的扒,却是将原料煲或蒸至腻,然后推阔芡扒上,表现多为有料扒。
代表作有八珍扒大鸭、鸡丝扒肉脯等。
除了正式菜点,广东的小食、点心也制作精巧,而各地的饮食风俗也有其独到之处,如广州的早茶,潮州的工夫茶,这些饮食风俗已经超出“吃”的范畴,成为广东的饮食文化。
发展
广东的饮食文化与中原各地一脉相通。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上曾有多个另立王朝的内地人。
历代王朝派来治粤和被贬的官吏等,带来了北方的饮食文化,其间还有许多官厨高手或将他们的技艺传给当地的同行,或是在市肆上各自设店营生,将各地的饮食文化直接介绍给岭南人民,使之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以后,广州成为中西海路的交通枢纽;唐代外商大多聚集在羊城,商船结队而至。
当时广州地区的经济与内陆各地相比,发展较快。
南宋以后,粤菜的技艺和特点日趋成熟。
这同宋朝南迁,众多御厨和官府厨师云集于粤,特别集中于羊城有关。唐代开始,广州成为我国主要的进出贸易口岸,是世界有名的港口。
宋、元之后,广州成为内外贸易集中的口岸和港口城市,商业日益兴旺,带动了饮食服务作为一个商业行业发展起来,为粤式饮食特别是粤菜的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场所。
明清两代,是粤菜、粤点、粤式饮食真正的成熟和发展时期。
这时的广州已经成为一座商业大城市,粤菜、粤点和粤式饮食真正成为了一个体系。闹市通衡遍布茶楼、酒店、餐馆和小食店,各个食肆争奇斗艳,食品之丰,款式之多,世人称绝,渐渐有“食在广州”之说。
粤菜的影响较为广泛。
据一些报刊介绍,美国有中国餐馆的近万家;英国有4000家;法国、荷兰各有二千多家;日本不下数千家。
这些地方的中国餐馆,多数是粤式茶楼、菜馆,生意很旺。
澳大利亚的悉尼市,在“唐人街”的影响下,饮茶已成为一个专门名词,凡到悉尼市游览的人,都以一到“唐人街”享受一下粤式饮茶用餐的韵味为时尚。粤菜的其独特的清淡风味,独领,以“食在广州”的声誉驰名中外。
“食在广州”还离不开广东饮茶,它实际是变相的吃饭,各酒楼、酒店,茶楼均设早、午、晚茶,饮茶也就与谈生意、听消息、会朋友连在一起了。
广东饮茶离不开茶、点心、粥、粉、面,还有一些小菜。
值得一提的是潮州工夫茶,它备用特制的紫砂茶壶、白瓷小杯和乌龙茶,投茶量大,茶汤浓香带苦,回味无穷。
广东点心是中国面点三大特式之一,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五光十色,造型精美且口味新颖,别具特色。
广东粥特点是粥米煮开花和注意调味,有滑鸡粥、鱼生粥、及第粥和艇仔粥。
广东粉为沙河粉,软中带韧。广东面以“伊府面”最为出名。
粤菜也追求“新派”。但几千年所形成的选料广博奇杂,菜肴讲究鲜、爽、嫩、滑的南国风味对创新的变化影响颇深。
“万变不离其中”,传统的美点薄皮鲜虾饺、干蒸烧卖、糯米鸡、娥姐粉果、荔脯秋芋角、马蹄糕、叉烧包、蟹黄包、奶油鸡蛋卷以及名小吃肠粉、炒河粉、艇仔粉、及第粥、猪红汤、伦教糕、萝卜糕、咸水角、凤爪、卤牛杂、薄脆、白糖沙翁、德昌咸煎饼、大良崩砂等更是历久不衰。
这表明广州菜系植根的土壤是十分深厚的。
特点
粤菜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1965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就有5457种之多。
质和味
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
用料
粤菜用料十分广泛,不仅主料丰富,而且配料和调料亦十分丰富。为了显出主料的风味,粤菜选择配料和调料十分讲究,配料不会杂,调料是为调出主料的原味,两者均以清新为本。
广州菜选料之博杂,可谓“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洞里钻的,水里游的”,不论其精粗,不论是动物、是植物,不论是山珍、是海味,只要能食用,一概拿来制作菜肴。
高档的燕窝、鲍翅、石斑、龙虾可以卜餐桌,山岗路旁的野菜也可以上餐桌。
给人以美的享受的鲜花可以入肴,令人生畏的蛇、鼠、猫、狗、虫也可以入肴,广州名菜“龙虎凤”即以蛇、猫与鸡为主料。
北方人不屑一顾的“下脚料”如动物内脏、头脚,在广州却被视为“珍”,炒肫肝就是一个用鸡、鹅、鸭的内脏烹调的常菜;鱼头、鸡脚、猪脚等成为广州人冬天进补的汤料。用料鲜活,也是广州菜选料的一大特点,制作菜肴的食料,都务求鲜活,海鲜要鲜活的,肉类要刚杀的,蔬菜要当天摘的。
在广州的菜市场,处处可见用水箱、水盆养着“生猛”鱼、虾、蟹,以及笼中待杀的鸡鸭,带着露珠的蔬菜。
广州菜之所以选料博杂,其原因首先是“天时”与“地利”。广州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一年可以两熟、三熟,珠江三角洲的水网与漫长的南海海岸线,历史上均为广州府属,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广州地区富足的果、蔬、肉类和水产,为菜肴的烹调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其次,广州作为商埠,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岭南的食料以至国内外的食料荟萃广州,为广州菜拓宽选料提供条件。
广州菜中的上乘食料,不少来自海外,如南洋的鱼翅、燕窝,墨西哥的鲍鱼,日本的干贝。
第三,岭南饮食保留古代人食杂的习惯,“不问鸟禽虫蛇,无不食之”。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人每天需要上百种的营养成分,人的消化器官需要大量纤维素的辅助,广州菜选料博杂,无疑有助于人体健康。
味乃烹调之本,调料丰富变化多,是广州菜能烹调出数千款菜来的重要条件。
广州人懂得“好花也要绿叶衬”,菜肴的烹调有主食料,也不能没有调料,用不同的调料对同一食料进行烹调则可以做出不同风味的菜肴来。
广州菜的调料不限于糖、盐、酱油,而有各种各样用农作物和海产品(鱼、虾、蚝等)制成的酱料,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调料,如蒜头、姜、葱、洋葱、芹菜、芜荽等。广州讲究调料,追求新味、多味甚至怪味,这固然是岭南人开拓、求新的文化心态的体现,又是广州天气炎热的要求。
广州夏长冬短,在炎炎夏日里,菜肴味道变化多样,咸、甘、酸、辣、苦,使人们胃口顿开
畜类菜色:脆皮烤乳猪、龙虎斗、太爷鸡、护国菜、潮州烧鹰鹅、猴脑汤等百余种。
海鲜、河鲜一直是粤菜赖以生存的基本原料,虫蛇鱼蛤也是广州人的最爱。
食谱特色
粤菜食谱绚丽多姿,烹调法技艺精良 ,并以其用料广博而杂着称。
据粗略估计,粤菜的用料达数千种,举凡各地菜系所用的家养禽畜,水泽鱼虾,粤菜无不用之;而各地所不用的蛇、鼠、猫、狗、山间野味,粤菜则视为上肴。
早在南宋周去非《领外代答》就有精辟的记载:“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其间野味,有好有丑。山有鳖名蛰,竹有鼠名猷。鸽鹳之足,猎而煮之;鲟鱼之唇,活而脔之,谓之鱼魂,此其珍也。
至与遇蛇必捕,不问长短,遇鼠必捉,不问大小。蝙蝠之可恶,蛤蚧之可畏,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蝗虫之卵,天虾之翼,悉炒而食之。”粤菜杂食之风,常令一些外人瞠目结舌。
唐代韩愈被贬至潮州时,见到当地群众嗜食蚝、鳖、蛇、章鱼、青蛙、江珧柱等几十种异物,大为惊异,害怕得“臊腥始发越,咀吞面汗巯。”
鲍、参、翅、肚、山珍海味已是许多地方菜之上品了,而蛇、鼠、猫、狸等野味仍为粤菜中具有独特风味的佳肴和药膳。
烹调方法
烹调方法有21种之多,尤以蒸、炒、煎、焗、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尤重“镬气”和现炒现吃,做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
口味上以清、鲜、嫩、爽为主,而且随季节时令的不同而变化,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并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选料广博奇异,品种花样繁多,飞禽走兽、鱼虾鳌蟹,几乎都能上席。
风味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所谓“火候”,是指烹调时火力的大小及加温时间的长短;油温则是随火候的变化而变化。
烹调时根据食料性质与口味的不同,有猛火、中火、慢火和微火四种。
炒青菜、炒肉必须用猛火,而熬骨汤却用微火,有的菜肴时用猛火、时用中火或微火,火力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正是烹调技艺高的具体体现。
广州人注重火候,并不见得就懂得了温度可以使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其中体现的却是岭南人的“中庸”。“无过而无不及”,以及对待不同事物采用不同的方法的辩证思维。
一
第一阶段为生活。衣食住行的意义与价值是维持生命的存在。
先讲讲食和衣。所谓食前方丈,一丈见方的很多食品同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大布之衣,大帛之袍,同锦衣狐裘的作用也差不多。饮食为御饥渴,衣着为御寒冷。同样,颜渊居陋巷,在贫民窟里;诸葛亮卧草庐,在一个茅草房里。从表面上看双方好像不一样,其实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上还是差不多的。
再讲到行。孔子出游一车两马,老子出函谷关只骑一头驴,普通人就徒步跋涉了。
今天科学发达,物质文明日新月异,我们的衣食住行同古代的人绝不相同,但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角度看,衣还是衣,食还是食,住还是住,行还是行,生活还只处于第一阶段。
动植物亦有它们的生活,有它们维持生命的手段,所以生命的第一层次即生活方面比较接近自然。可以说人同其他动植物的生活相差得不太远。孟子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即是此意。
进一步说,我们是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命才有生活,并不是我们的生命就是为了生活。生活应该在外层,生命则在内部。生命是主,生活是从。生命是主人,生活是跟班,来帮主人的忙。
生命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应该另有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层次,即人的行为。换句话讲,人的生命价值应该体现在事业上。
二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只为吃饭、穿衣、住房子、行路的。除了衣食住行以外,我们应该还有人生的行为和事业,这才是人生的主体。
今天不少人工作都是为了谋生。为了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才谋一个职业,拿工作来满足自我生活需要。工作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行为,实际上应该有另一种更高尚的行为,按照古人所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只要肯有所不为――不讲我不想讲的话、不做我不想做的事,不论他是大总统、大统帅、大企业家,还是农民、工人,从行为上讲都是平等的。他们的区别只是生活质量,但做人的精神是平等的。讲平等要从这种地方讲。如只从生活质量上看,人与人怎能平等呢?整个世界的人都不平等!
有的事富贵的人可以做,贫贱的人却不能做;有的事贫贱的人能做,富贵的人却不能做。只有我们讲的修身,这种精神行为,才是平等的、自由的。可见古人所谓的修身,到今天仍旧有意义有价值。再过上300年、3 000年,这种意义与价值还会继续存在。
第二步是齐家。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好合,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天下哪有完全大公无私的事呢?吃饭,一口一口吃,这是私的。穿衣,穿在我身上,也是私的。房子自己住,还是私的。哪有不私的事呢?
修身齐家不是个人主义,不能只讲自己。没有父母,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修身齐家亦不是社会主义,身与家都有私。修身齐家是一种行为道德,是公私兼顾的。尽自己的能力来修身齐家,这是你应该做的。我应该修身齐家,你也应该修身齐家,大家是平等的。
第三个层次就是治国平天下。个人、家庭、国家是一体相通的。古人对人生看得很通达很透彻,才会有此想法。 一个人最多不过有100年的寿命,能活到八十九十的就很少了。过了100年,一个家里的人就完全换了,正所谓人生无常。世界上各大宗教,无论耶稣教、回教还是佛教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唯有中国人不喜欢讨论此问题,中国人习惯在人生无常的现实下安下心来。
三
我们为什么要修身?为什么要齐家?为什么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现在讲到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了,这就是人生的归宿。
人生有开始,自然也该有个归宿。中国人讲归宿同宗教的讲法不同。宗教说人死了,灵魂上天堂或者下地狱。中国人不说对,亦不说不对,把此问题搁置不论。中国人讲人生的归宿在人性。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性。老鼠有老鼠的天性,小白兔有小白兔的天性,那么我们人呢?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的天性高过其他动物,不容易发现。不仅别人不知道,自己或许也不知道。人的一切行为都应合乎自己的天性。正所谓各有所好。
如我摆两个菜:一个鸡,一个鱼。你喜欢吃鸡还是吃鱼?一下就可以知道,这很简单。若你是学文学的,究竟喜欢诗歌还是散文,就不是一下就可以知道了。散文中,你喜欢韩文还是柳文,更不易知道。这些都该用些力气才知晓。人的其他行为也是如此。总之,人的行为要合乎自己的天性。
如能令自我天性得到满足,自会将安乐二字放在人生的最后归宿上。我天性就是这样,只有这样做,我才心安,才会感到快乐。
那么我请问诸位,我们的人生除了安与乐之外还有第三个要求吗?吃要吃得安,穿要穿得安,安是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字。安了才会乐。看看社会上大富大贵的人,或许他不安不乐,而极其贫贱的,或许反而安乐。
诸位应该争取富贵还是安于贫贱呢?富贵贫贱只是人生的一种境遇,而我们要的是安与乐。只要我们的行为合乎我们的天性,完全可以不问境遇自得其乐。
我们中国人常言德性。什么叫德?韩愈说:“足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可见德就是性。自己的内部本来就充足,不必讲外部条件。譬如说喜欢,喜欢是人的天性,不需要外部条件。快乐亦是天性,不需要外部条件。哀伤也是。人遇到哀伤的事若不哀伤,便无法安乐。如父母死了,不哭你的心便不安,那还怎么安乐!怒也是人的天性。发怒得当,也会感觉内心安乐。
我不识一个字,但我也有喜怒哀乐。诸位看街上不识字的人多得很,或许他们的喜怒哀乐比我们更天真、更自然,发泄得更恰当更圆满。人生的最后归宿就要归在德性上。性就是德,德就是性,古人亦谓之性命,我们要圆满地发展它。
表现出恰当而圆满的喜怒哀乐,可做别人的榜样与标准的,我们称其为圣人或天人。与天,与上帝,与大自然合一。人生若能达到这个阶段,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关键词: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写字(书法) 课程标准
从一些文章、材料来看,目前在讨论加强中小学学生的写字(书法)教育时,思想认识比较混乱,本文从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写字(书法)的连贯相关文件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关于写字(书法)的解读入手,厘清思路,以便我们更好地开展写字(书法)教育这项工作。这里我用教育而未用教学一词,是在说明,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写得好,还要使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更要让学生注入情感因素,这也是教育部相关文件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的旨要。
1998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要求,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方法。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逐步做到铅笔字、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重视毛笔字的教学,加强书写训练,使学生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做到毛笔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二部分,在课程结构中关于初中阶段一段中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002年在《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点明通过写字教学,使学生初知书法、欣赏书法,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
2011年教育部再次发文,《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意见:(1)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2)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总体要求中涉及两方面:对开设书法课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明确了对书法教学的要求,明确了写字的基本要求,即课标要求;增加了在毛笔书写方面的具体要求,明确了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⑶为落实书法教育提供条件保障。
从教育部的文件来看,前两个是纲领性的,具有指导意义,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在具体操作中就要解读课标。后两个意见带有强调、督促、落实性。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对四种能力的培养中,把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放在第一位,作为基础的基础,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写字能力被弱化了,甚至没完成。下面具体看看课标对写字(书法)提出的目标要求。
在语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标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分阶段提出写字(书法)的目标要求,具体为: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学段(3—4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第三学段(5—6年级),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四学段(7—9年级),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对教学的建议,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学生评价上的建议,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关注学生日常写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在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对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内容,只给了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一句话,没有进行一定的阐释和要求。
对应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对涉及写字(书法)的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人教版小学语文未附硬笔手写楷字,每课生字都是用电脑打印的楷体,绝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就是让学生对着电脑体练习楷书,有的版本教材干脆用电脑体打出几个土红色样字,让学生先描一描,再写一写。编写者在语文教材中未附硬笔字的原因是以防天下一支笔,硬笔字的组织、练习需要任课教师自己完成。对没有开设写字(书法)课的地区和学校,据我所知,1—4年级语文教师会督促学生自己练习写字,5—6年级教师只要求学生把字写好,没有专项练习,所以学生小学毕业,写字还停留在四年级的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语文教材中涉及书法的素材如下:七年级语文上册P202附录丁永康硬笔楷书书写的李白《静夜思》、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和唐诗“锄禾日当午”三首。P203选取司马彦节录书写的朱自清《春》文后面三小自然段的行书。P204—205配有郑红《写好硬笔行楷字》文,简单地从四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写好行楷字”,①多看一些好的行楷字作品,②先把楷字写好,③注意笔画之间的连带,④注意笔画的“借代”。七年级语文下册P262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一文,介绍临摹的两层含义,临和摹的长处和不足,建议练习书法最好是临和摹结合起来,扬长避短。P263—65提出欣赏的意义,简要介绍颜真卿点画和结构特点,借古人语指出颜字的不足和优点,列出颜的楷书、行书代表作。以《颜勤礼碑》为例,截取国、司、楚、嶺四字,从结构、笔画简谈临摹。P265—267又从笔画、结构、章法上欣赏了《祭侄文稿》。P268—269附两帧《颜勤礼碑》局部碑文。八年级语文上册附录P255—259,附有《欣赏王羲之书法》一文,简介王羲之和他的主要作品,简介《兰亭序》的创作情况和下落。又从笔画、章法上欣赏《兰亭序》。再从笔画、结体、章法上欣赏《丧乱帖》。P264—265是《丧乱帖》图片。八年级语文下册前配图介绍郭沫若时,有郭沫若硬笔书《雷电颂》手稿一页,的毛笔手迹:“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名句,梁鼎光毛笔楷书的苏轼《水调歌头》作品。P241—245附录《欣赏唐人草书》,简介草书的发展,从汉代张芝“草圣”今草开始,到唐代名家孙过庭、张旭、怀素。用米芾语“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介绍孙过庭《书谱》。引韩愈“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介绍张旭,旭是“狂草”的创始人,也被称为“草圣”,流传下来的作品多,草书作品有:《古诗四帖》、《肚痛帖》等,然后对《古诗四帖》进行了介绍。附录图《书谱》一帧,《古诗四帖》二帧。九年级语文上册前配图有书《沁园春·雪》,傅雷家书墨迹,岳飞书《前出师表》,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后面至九下无涉及书法的附图。
通过解读,我发现一些问题,在此提出。
课本中让学生练习的字是电脑楷体,这种电脑楷体如果不重笔描画,就是拔尖高手也很难写好,让学生怎么练?所以在小学毕业的学生中,就是字写得好的,也只能把字的间架结构摆匀、摆正,基本笔画的起止笔无从学到,加上目前学生写字主要用笔是圆珠笔和签字笔,线条细弱,写出的字所有笔画都变成了线,如同电脑中的黑体字线条。
写字教材要丰富多彩,应防天下一支笔,硬笔字的组织、练习需要任课教师自己完成,这就又引出了一个问题,义务教育阶段配套教材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如果任课教师、学校为学生再配写字教材,就需要学生家长掏钱,如何协调解决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做的事。有人会说,政府直接配套一本习字帖给学生不就完事了吗?我的意见是不可以,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如果是省配这样的教材,就是在培养全省一支笔,如果是全区统一,就在培养区一支笔。为了体现学生书写的多样性,选择的教材种类越多越好。但为了便于实施和教师交流,最好是一所学校配备同一书写者的字帖,这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在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学生的努力练习下,六年的练习,学生的硬笔书写会达到较高的水平。学生的毛笔练习也可参照上述思路。其实针对教材开发的好的硬笔字帖很多,如:田英章、邹慕白、李放鸣等,已做完了这项工作。
如果小学正常开设了写字(书法)课,那么七年级上册所附的丁永康楷书就多余了。从课标来看,进入初中阶段,要着力培养学生练习写行楷,何必在课本中浪费一页纸呢?
初中语文课本中附录的书法图文信息怎么处理?当然不应该丢弃不管,在写字(书法)课的教学中应恰当地加以利用,使有限资源不至于遭到浪费。
毛笔书法的练习是在小学高年级进行的,到初中没有毛笔书法课时要求,如何衔接?我觉得为了满足部分特长生的需要,可以组织学生兴趣小组,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积极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学校和上级各教育部门开展的书法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