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静物素描教学范文

静物素描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静物素描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静物素描教学

第1篇:静物素描教学范文

[关键词]素描;教学;学生;画面

素描静物写生教学是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初学者进行科学的观察方法、理性和审美观念的培养,成为素描静物写生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描静物写生教学过程中,分为以下三个教学单元,有目标、分层次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一、线性结构素描

线性结构素描是用线透视的方式,用变化的线条认识和表现客观物象的结构特征,通过对客观物体透视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达到对其本质的认识;然后从形体结构中提取框架结构、空间秩序,丰富线条自身的美感。线性结构素描教学,把对透视规律的掌握、理性的形体结构分析作为重点,其次是组织有序的画面。

1.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要想让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重点是使初学者认识掌握平行透视(单点透视)、成角透视(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各种不同石膏几何体的反复训练加深理解。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几何形体的透视现象,掌握透视缩减规律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理联想把看不见的部分(虚拟线)也画出来,使学生明白各种不同的几何形体与真实的客观物体在本质上的内在联系。

⒉用线条组织有序的画面。线条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因素,“通过圆柱体、球体、立方体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空间里,透视里去……”,这是印象派大师塞尚的艺术观。他提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充分运用归纳法,宏观地观察和认识客观存在。素描静物写生过程中要遵循此法,要让学生从物体的点、线、面,到几个物体复杂的组合关系,以及和背景之间的关系,对画面的整体进行掌控和取舍。

二、明暗色调素描

明暗色调素描是用明暗色调塑造形体的方法,概括表现出真实物体三大面、五大调子,以达到明暗光线的真实,又具立体感的视觉效果,通常被称为全因素素描。在明暗色调素描写生、单元训练过程中,应该分析光影与黑、白、灰的关系,并明确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增强学生自身的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1.分析光影与黑、白、灰的关系。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灰,光线是我们看到客观世界的基础,它对于画家表现真实的视觉空间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产生明暗调子的变化,物体的结构又决定了明暗色调变化的丰富性,而物体的形状和它的内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化而改动。通常,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出现受光面、背光面、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投影,即“明暗五大调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黑、白、灰布局,以及明暗色调丰富的变化和表现。

2.明确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再回到整体”,这贯穿于素描静物写生训练的整个过程。在进行明暗调子表现的过程中,不同亮面之间,不同暗面之间,中间色调之间,通过人的正常视觉所感知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常所言物体最亮和最暗区域只有一处,其它各处依次递减,从而产生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

3.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立体感和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也是素描教学的重要造型因素。整幅画面既要有宏观上的“致广大”,又要有细节上的“尽精微”。起稿前,要认真分析整个形体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实物的轮廓线、结构线和转折点;既要注意形体的高低起伏变化,又要注意色调与明暗交界线的节奏韵律;所有局部细节都要在各自的空间位置里遵循线性结构规律,明暗色调规律和线性透视规律,并服从于整体的画面审美需求。

三、多元对比关系与表现素描

多元对比关系与表现素描,从宏观上讲,就是对物体本身的材质肌理造型、明暗色度在真实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错综复杂的对比写生训练中,我们首先要抓住质感表现、对比意识和艺术处理三个重要环节。

1.质感表现。物体自身的材质所固有的自然表象,它们的重要性在于表层的肌理组织,譬如玻璃杯、金属器皿、木制板凳、皮革毛绒、粗陶、精瓷等等,在视觉和知觉之间形成粗糙与平滑、坚硬与松软、干涩与湿润等各种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的内心感知呢?首先,要近距离观察物体的肌理走势,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有层次变化的,这是表现物体质感的突破口;其次,表现技法可以通过线条的有序排列,或揉擦、涂抹等多种手段去模拟肌理变化;最后,使所画物体更加生动逼真。

2.对比意识。线条本身的长短、粗细、直曲,形体的大小、方圆,明暗色调的深浅、浓淡、强弱,色彩的冷暖、明度、鲜度,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平整与粗糙、坚挺与松软、干涩与湿润等等,都会生成强烈的对比关系,对比生成反差,反差造成视觉冲击力。在素描静物写生训练中,要充分运用反差对比的力量来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艺术处理。整个素描写生过程都在运用理性思维规律去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初学者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美和形式美的高度,创造静物置放的形式美感,造型的力度感、体积感、秩序感和节奏感,以及明暗色调的变化等。还可以运用点、线、面、黑、白、灰、体、块、面等素描语言,准确有效地表现对象,感知自然,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总之,素描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是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基础。它涵盖面广,容量大。教学中要注重实物写生,从线性结构素描入手,通过明暗色调素描认识光影产生的明暗调子的节奏变化,以及多元对比关系与表现素描训练,掌握各种表现技法等,以达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篇:静物素描教学范文

美院附中素描基础教学基于它与学院本科教学上的链接关系,同时又是造型艺术基础之基础这一认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操的培养,乃是附中阶段素描教学的根本所在。

附中专业的基础教学是沿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的,立足于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引导学生以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作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们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列为教学单元,分别展开教学。

一、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透视法则的掌握。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余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合理的结构分析。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绪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3、画面的有序组织。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同学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1、光影与黑白意识。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明暗色调的变化的节奏规律。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同学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入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和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三、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1、质感表现。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摸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2、对比意识。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束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第3篇:静物素描教学范文

在素描静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几何形体素描开始,使学生认识物体的体积结构和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对造型语言进行思考和把握。在教学中,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和各种对比关系与表现为教学单元,分别展开进行教学。

一、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表现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结构加以理性分析,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和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透视法则的掌握

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通过对形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和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和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合理的结构分析

结构是构成形体的组合连接关系。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结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掌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

3.画面的有序组织

这是指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自然界。教学中要求学生从物象中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使画面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1.光影与黑白意识

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直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的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的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

整体的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同时意识到亮部、暗部和中间色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或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先是最亮,然后是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最后到最暗,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和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这些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于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三、各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和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开展并实施教学。

1.质感表现

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金属、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等各自不同的感受。如何表现观察者的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涂抹等多种手段去模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2.对比意识

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等感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就形成了反差。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艺术处理

第4篇:静物素描教学范文

让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生动起来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美术教学 静物素描 高考

静物素描是我国高中美术教学必不可少的课程,是学生素描训练的基础,静物素描的学习速度比较慢、难度也很大,如何有效地提升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水平,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当前的静物素描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高考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单一,内容一成不变

从当前的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在应用。主要特点就是: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学习,着重于技巧训练、准确造型和层次丰富等。当前学习的内容都是重复的练习,课程重复,使得学生的学习欲望降低,不能准确的捕捉到素描对象的神韵。

(二)静物素描时技术单调、手法固定

当前的静物素描都是为高考服务的,老师一直强调景物的特点,对于某种景物,只能采取固定的方法进行描绘。但是太过固定的静物表现手法,让原本丰富的色彩,变得暗淡、孤独,不能有效地让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对于静物素描的兴趣就会逐步消失。

(三)忽视了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高考静物素描,只是孩子凭借着长期生硬的训练简单地把静物再现的过程。老师上课时,只是就某一静物讲述手法,忽视了创作者和静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压制。

二、高考的静物素描需求

和一般的静物素描评价相比,高考美术试卷有其特殊性。高考的人数多,试卷的数量也多,评卷老师的工作量大,每张试卷的停留时间很短,不可能反复的观看,所以,我们必须把静物素描的第一印象保证好,这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我们的素描必须生动形象、不能僵硬的绘画、黑白关系必须分明、虚实之间足够分明、保持绘画的结构足够清晰、能够灵活的保持比例透视,高考时的静物素描必须把画面效果保证好。这就要求高中生不只需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还需要有良好的造形能力。

三、如何让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生动起来

(一)高中静物素描老师必须研究适合当前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学生对于静物素描的表现手法,必须在高中美术教学的静物素描过程中,不断地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把教学的效果提升上来。高中的静物素描课程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有效的改变学生对于静物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创造。第一,高中的静物素描老师必须采取新的教学手法,更好的启发学生,让学生更积极的了解有关于静物的各种技能知识。第二,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自身有关于静物素描的知识,积极的吸取其它相关的知识技巧。由于静物素描是美术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有效的加强学生在静物素描方面的教学,对于学生在以后的艺术生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效提高学生在静物素描各个方面的素养

1.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意识

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方面的整体意识,不只是说学生的视觉习惯,还包括学生的审美要求。对于学生的素描作品的好坏,评价标准是素描作品整体效果。所以,当前的美术教学,必须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让他们尽可能地从整体效果出发,认真的进行观察。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把素描的对象的气质和形态表现出来。如果学生只会从一个小的方面对静物进行观察,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讲,长期的把思维局限在一个细小的地方,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逐步散失,将会很直接的造成整体画面缺失,对景物的第一感觉不能正确的形成。

2.能够比较灵活的学会图像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各种不同的美术作品都是立足在静物素描的基础上的,它是其它艺术的基础,我们可以把静物素描看作是一种价值独特的绘画形式。高中生学习静物素描时,必须能够了解图形的变化,学会各种透视缩形。第一,在同一个视角下,形体也会发生各种变化,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让别人可以从我们的作品中,看到一种空间感,不只是平面的图画,更能显现一种三维的立体感。第二,各种不同的空间层次都是通过画面的明暗色系进行透视的,能够更好地凸显出近实远虚的真实效果,给观赏者一种独特地空间感受。

3.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把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起来,我们必须有效地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的把握住静物素描的创建结构,针对学生当前的状况,我们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激励学生在该方面进行学习。为了可以让学生把静物素描展现的更加生动、真实,老师必须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在形体结构方面的能力,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结构造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必须时刻教导学生学会分析各种不同的静物的形体规律,为学生静物素描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形体结构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静物素描的立足点就是能够画出静物的形态。还有就是学生在构图能力方面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必须有效的认识各个静物的整体结构之间的微妙联系,深化学生的艺术能力和思想感知。

结语:

在每年的高考中,素描一直都占据很多的分值,所以到底该如何提高高中生的静物素描水平,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本文对该问题作了一个论述,也许内容上还有所欠缺,但希望可以给美术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梁峰.新课改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静物素描探究[J].新课程(课改探微) ,2013(06)

[2]顾园.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改精神教育[J].教学论坛,2013(08)

[3]徐莉.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3(09)

第5篇:静物素描教学范文

一、打好理论基础

每接手一届新的高一学生,我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包括什么以及素描与美术的关系。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觉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

二、训练基本绘画技巧

当高一新生素描还无任何基础的时候,我培养学生首先练素描线。一幅好的素描画都是由无数条深浅不同的线条组成的。当学生将美术用具准备齐全后,我首先让学生用2B铅笔练习素描线条。练习横线、竖线、斜线的画法,整整一至两节课后,学生方可掌握其要领,接下来我讲解并演示几何形体的画法。几何形体是任何复杂形体的基础,诸如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我一般先演示立方体的画法,并强调绘画要点。学生学画素描不仅要练手,更要练眼的观察、比较,练脑的思维。画立方体,首先要认识它,研究和掌握立方体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变化、运动规律等,然后再去表现它,运用造型规律、法则及造型语言等,在画面上真实地塑造和再现物象。对工艺美术来讲,造型能力是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同义语。刚刚开始学习素描的学生,需要一个过程,一般需要三到四周,学生才能掌握素描要领。初学者以掌握造型基本规律、培养素描造型能力为目的。

三、不间断进行督促

职业教育的学生上绘画课需要教师的督促,完成一幅好的习作,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动力。所以上素描课正常情况下,我都愿意给学生改画,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领悟素描的要领,让他们将进步变动力,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通常一个班级中刚开始会有几个对美术领悟能力较高的学生,也就是当教师在演示绘画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较轻松地完成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我会先带绘画好的学生,让尖子生更优秀,让班级里有较多的尖子生,再让尖子生带动其他学生,这样班级会形成你帮我、我帮你,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氛围。在素描课上,会出现个别问题学生,我都会利用课后时间跟他们谈心,让学生敞开心扉,把我当姐姐,讲出内心的想法,我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高中学习正是他们学习的黄金时期,是他们追求梦想、实现理想的最佳阶段。人生最怕错过,世上没有“后悔”二字,与学生打成一片,对我上课教学有很大好处。作为教师,我渐渐地也把上课当成享受!

四、以素描为基础,逐渐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

随着基础素描的不断学习,我们迎来了静物写生。静物写生是学习基础素描的重要内容之一。静物写生对提高素描造型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审美判断能力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第一节讲的就是静物的配置与构图。静物配置,是指为赋予静物以一定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进行的静物搭配与布置。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我们的双手同样可以创造美。在静物配置时,要合理合情。如,我们将菜刀、蔬菜、鸡蛋、土陶油罐配置在一起感觉是合理的;如果把蔬菜、陶土、油罐和一本书、一支笔配置在一起,肯定使人感到不合理了。情呢,就是物与人的关系,比如,将小提琴、琴谱、高脚玻璃杯配置成静物,是不是会给你无限联想?赋予情感性的静物配置,将增强我们作画的兴趣和表现欲望,也更能促进造型技能、技巧的提高。生活是美好的,我们热爱它,当你饱含深情地布置生活中的一角时,静物也会美起来!学生在学习配置静物时很感兴趣,也愿意亲自去实践。

第6篇:静物素描教学范文

关键词:综合能力;素描头像;训练方法

一、素描头像写生是素描综合能力的体现

在高中美术专业课里,素描头像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素描头像课是继素描静物课后提高素描能力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很多专业院校招考的必考科目,省级统一考试的素描选考科目。

跟素描训练有接触的人都知道,素描学习基本遵循石膏几何体,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头像,素描人物头像的训练程序。这样的安排符合由简到难的学习规律。

石膏几何体训练是素描的第一课。石膏几何体的特点是形体简明,颜色单一,便于学生较快掌握素描的基本观察方法与基本表现方法。

素描静物训练安排在石膏几何体之后,有助于素描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素描静物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与结构,相对高度概括的石膏几何体来说形体更复杂了,要求学生有更高的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素描静物也有不同的质感,有玻璃的、不锈钢的、陶瓷的、纸质的、塑料的等等,不同的质感要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在静物素描训练的过程中,静物的特点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素描的表现能力、理解能力、整体把握能力。

石膏头像训练能让学生理解人物头像的比例与结构。石膏做的物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颜色单一,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复杂的颜色增加训练的难度;石膏头像是静止的,便于学生研究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与构造。故在高中人物头像的第一课进行石膏头像的训练是科学的。

真人头像写生是素描综合能力的体现。人物头像相对静物来说,除了复杂的形体、质感之外,更高难度的是真人是有生命的,会动的。在学生写生人物头像时,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整体(大比例,透视,结构)捕捉能力,同时具备质感的表达能力才可以将鲜活的生命表达出来。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素描人物头像是高中美术考生的素描综合能力的体现。开设好素描人物头像课程,有助于提高高中美术专业学生的素描综合能力。

二、素描头像的步骤

素描头像涉及多个知识点,要学生全面落实,不得不注意素描头像的步骤。在此,笔者将素描头像的步骤作为一个重点介绍。只有学生严格按照步骤落实,训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用中炭交代出大的形象特征及头、颈、肩的动态关系。同时把握好模特头部的外轮廓起伏,内轮廓特点和五官的特征。

2.用软纸笔沿着明暗交界处往里擦出大的暗部,明显区分出黑白两大面。

3.在交界线与五官等突出的位置用软炭笔刻画,注意用笔沿着结构的走向进行深入刻画。

4.对头像进行深入刻画。对五官等重要部位进行细节的刻画,同时要对大的关系进行调整。

三、知识点的训练方法

在描绘头像的每一个步骤中都要求有不同的知识点融在其中,能否落实好知识点将直接影响到头像的最后效果,对知识点的针对训练是有必要的。

1.剪影训练。剪影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头像外轮廓的观察与表现。在进行剪影训练时要控制画幅的大小,因为画大了就会不利于整体的把握,也不利于整体观察能力的培养。剪影的大小为32开或64开较为适宜。

2.黑白形训练。黑白形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大效果的掌握。画黑白形用32开,要求学生抛弃一切的细节,也抛弃固有色的概念,只追求出现在形体上的黑与白(类似于黑白木刻效果)。

3.结构图训练。跟以往教学中用8开纸画的结构图一样,目的是让学生对整个头部的结构以及五官结构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兼顾透视规律,将头像的整体框架表达出来,达到体积强烈,结构明确的艺术效果,为下一步的明暗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同的地方是用32开的纸张训练。

在实际教学当中,只要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头像训练是在具备刻画好静物的能力基础之上进行的,否则将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第7篇:静物素描教学范文

素描教学的工具多半是教师选取的静物,这些静物主要有瓶罐、水果和雕塑等。学生学习素描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光影明暗效果呈现素描对象的特点,通过了解素描对象的结构实现素描构图等。但是长期使用这些相同的教学静物容易产生表达形式单一而呆板的后果。

素描教学中除了素描对象外,载体的呆板和固定化也会使素描失去持久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均为素描纸或水粉纸,少有其他质地的纸张,这使得学生在用其他载体创作时不能自如地展现自己的画功。

静物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不利于艺术的创新和视角的多样化。就教学形式而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思维的拓展、联想和想象的展开等都是由教师引导实现的,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视野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及思维创新。

二、分解式素描的概念及相关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素描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美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艺术鉴赏力和创作力,美术教师便要寻求素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其中,分解式素描教育就是素描教育的一种新选择。具体而言,分解式素描就是用一种探索的方式和描绘手法实现对物的观察及重构。绘画者通过将视线内所看到的物体转换成一种或多种物或者形状的组合,再经过主观的理解、想象和联想,实现一种物体在思维上的重构,最后运用画笔将这种重构勾勒成完整的画面。

将分解式素描方法应用于素描教学的作用在于,它能够给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

首先,分解式素描能够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主观意识和情感的培养。重构描绘对象的前提是对该种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在认识的过程中便会有个人情感的投入,当该种认识完成后,创作出来的素描作品便是充满生命力和感彩的。这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及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日后设计思维的拓展等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分解式素描的特点是其能够适应素描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分解式素描要求学生对物体进行分解,并在认识物体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一种联想和想象的整合,这种分解与重构能够使学生形成一种整体和部分协调统一的观念。对于需要进行细致分析的部分,学生在细致分析每个部分的同时又要兼顾其在整体中的作用,这样一种分解重构能够实现学生对于物的完整把握和重现。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联想、想象能力的锻炼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锻炼会从某种层面上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增强其美术功底。

第8篇:静物素描教学范文

关键词: 设计素描课 创意性素描 创造性思维

现代设计是一门集美学与技术操作、市场营销等多门类学科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技法,并且市场的实际需求也是极其重要的。而作为设计艺术的基础课程――设计素描则为专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整个设计专业教学中,它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国艺术院校设立设计专业的历史并不长,在过去的设计教育体系中,传统绘画素描成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有着一整套的教学模式,例如石膏素描写生、静物写生、人物写生、风景写生等,虽分门别类,但总体上都是对着静物画写实的物象,练习如何在二维的纸面上塑造三维的空间与体积。学生加强练习,也基本能做到手法熟练,轻车熟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这种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渐渐不能适应现代设计教学的需要。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首要的问题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于缺乏。在传统素描教学中,造型训练是重中之重,在石膏、静物或人物的写生练习中,老师往往采用摆静物的形式布置写生作业,造型的问题被摆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画什么,怎么画,往往被限制了,没有什么发挥空间,而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基础课与设计专业本身也发生脱节现象。学生在受到传统素描模式的影响下画画,总是对着静物毫无兴趣地画造型,“有一说一”,养成了不爱动脑的习惯,看到什么画什么,思维惰性由此产生。

在目前的创意性素描授课当中,学生往往没有想法,头脑空空,打不开思维,他们对着画纸无法下笔。又或者是另外一种情况:学生好不容易开动脑筋了,却思维方向跑偏,画面修养不高,思维达不到高度,画出一些没有多大意义,且内容无趣的东西。

如何解决这一存在问题呢?我经过教学实践和思考,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完成角色转换

首先,学生应完成一个角色的转换,从以往的高考培训过渡到设计者的角色。创意素描不是训练造型的素描,而是训练创造性思维,寻求新视野、新理念的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并以客观物象为基础,表现主观的个人情感,艺术风格更鲜明,更具个性。通过创意素描训练,学生从具象写实过渡到意象表现,并逐步树立起设计思维的理念。

二、联想、幻想与发散思维

运用发散思维认识事物,往往会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多种思维途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相反,聚合思维就是将许多问题收集到一个点上,从而得以在多种不同的方法中得到一个最佳方案。为此,只有把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两者结合起来去思考,解决问题,才能形成创新思维模式。在创意素描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启发,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学会多角度、超时空地进行思维和表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这也是创造性思维模式培养的要点所在。

联想和幻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也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是由人通过感觉,包括视觉、味觉等接触外界事物刺激大脑而产生的联想记忆,用自由、新的方法提炼、组合使这些记忆和印象创造出新的形态的心理过程。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分析,从各种事物中提炼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幻想,并融合主体的创意使画面形象发生形体、质感、属性的变化,联想在这里是一种想象思维活动,带有幻想的色彩。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对客观对象不断提炼、升华、扩展和再创造,不断获得新发现,对记忆的许多片断通过形式进行衔接,进而转为新的想法。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图像中寻找兴趣点,从而获得灵感,由一点发生联想一片;也可做形象连接联想,即由一个形象联想到其他形式各异的形象;还可对大师作品的形式与造型语言进行改变联想等。

三、形式美的理解与运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如果放任自由,天马行空,显然是行不通的,任意所为只能导致作品五花八门,毫无章法,使创意性素描失去了评判标准。这里形式美便是贯穿思维的主线,优秀的创意性素描应该是形式美得到极大发挥的典范,学生的思维创意点应围绕形式美展开。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美的评判标准,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美的普遍规律,这种规律在人们内心得到普遍的认可,这便是形式美。在实际教学中,把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夸张与简化、节奏与韵律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掌握这些规律的运用。形式美是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存在着的共通点,其画面都应该充满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完美的构图,统一而又有对比,这是审美基本的意识与要求。设计素描尽管要求对实际物象的表现有所突破,但是在整体的画面中更应蕴涵着对美的追求与感受。

四、审美能力与眼界

学生知识面窄,眼界不开阔。从高考培训的素描训练进入到大学设计素描的训练,很多学生还没有完成思想上的转变,继续着高考训练的那一套,只知道为画画而画画,认为画画与其他学科没有联系,进而忽略美术史论、美学原理的学习。整天只知道“傻”干、“苦”干,这样,他们的技术有可能提高,而画面的修养却难以提高,更不用说富于创造性了。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大欣赏教学的比重,教师应引导学生旁征博引,开阔眼界,去欣赏大师的作品,向大师学习,特别是现代艺术大师,感悟作品的魅力所在。熟悉美术史,设计史,熟悉各个艺术流派,不仅仅是在绘画领域,在其他艺术形式方面也应该开阔眼界,如在音乐、影像、网络、动画等各个领域,提高见识,提高审美能力。只有眼界开阔了,审美意识才能得到提高,学生才能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获得创造性灵感,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素描的思维创意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还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培养,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相结合。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潜质,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一定会在其创意作品中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冯峰,卢辘辘.设计素描.岭南美术出版社.

第9篇:静物素描教学范文

【关键词】静物写生;观察;明暗;整体

静物写生是学习基础素描的重要内容之一。素描静物写生是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深入和发展,是石膏像写生训练的基础。它写生的内容包括:水果、蔬菜、花卉?、瓶子、罐子、衬布等。

素描静物写生训练主要是提高我们的构图能力、造型能力、观察力及审美能力。对初学学生来说,一方面通过由简到繁的静物组合写生,掌握构图规律,做到画面对象大小比例安排得当,视点高低适宜;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布置静物作画,从中学习构图的基本知识(如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安定与比例等等),进一步掌握构图能力,在静物写生中要恰当的运用几何化归纳法把静物概括成简单的几何形体,但它比石膏几何形体更不规则、更复杂。这样我们在静物写生中,更应该强调对形体组合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理解。

静物写生中要正确运用构图原理,处理好空旷、单调;闷塞;呆滞、刻板、完全对称;“聚”、“散”;重心偏移失去均衡;画面零散缺少联系等构图的缺点。

静物较之几何形体变化多样,表现的内容也更丰富,如从形体特征到明暗色调,从体积塑到色感、质感、量感的表现等等。因此在方法步骤上更要强调作画的整体观念,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步骤,只要我们树立整体的观察方法,通过不断的写生实践,就一定能逐步掌握素描静物写生的能力和技巧。

一、构图起稿

这一步骤应注意三点,即观察、构图、落幅。

1.观察。在画一张画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观察,实践教学证明很多同学喜欢看到对象,拿起笔就画,边画边看,心中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往往容易导致画出来的画要么画物体着不开,要么太散,要么物体之间孤立没有联系等问题。要摆脱这样的局面,作画者必须在画之前整体了解观察对象。可以如图1做一个观察框,把物体括进来后确定物体的大致位置。也可以在动笔之前,用足够的时间观察、研究、分析物体的形象、形体特征,要形成完整的印象。坚持多看、多分析,达到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①整体地观察:整体地观察是科学观察方法的核心,整体观察就是要从整体着眼,从整体着手。

②比较地观察:比较观察一是要整体比较,二是要全面地比较,三是要反复比较。

③本质地观察:牢固树立结构与形体的概念,紧紧把握结构与形体这一本质不变的因素去观察、分析反映于物象外部的各种关系,这就是本质观察。从整体而不是局部的、比较而不是孤立的、本质而不是表面的去观察,才能获得对客观物象的正确认识,这是素描造型的前提,是准确地再现客观物象的基础。

2.构图。根据写生的角度,在小纸上做几幅小的构图。安排好物象的大小远近关系。注意形体的大小、曲直、明暗的表现。使画面在变化统一中给人以美感。

3.落幅。将小构图确定的画面结构和形式特征在正式的画面上表现出来,这就是落幅。绘画中注意对称物体辅助线的运用。

运用几何化归纳法画出对象的形体特征、结构、比例和透视。用长直线简单的勾勒物体的形体变化。注意用线的变化。如图2。

二、画大色调

进一步塑造物象的形体,一边画大形一边铺大色调。这一步骤要从整体着手,从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入手画调子,大体分出画面的黑、白、灰三个层次,再画出各个明暗层次(高光、亮部、中间色、暗部,投影以及明暗交接线)。进一步调整形体的准确性注意静物与衬布的前后关系。如图3。

三、深入刻画

注意暗面的层次变化,明确明暗交界线的位置,结合写生物体整体观察,尽量表现出静物的空间虚实关系。如图4。

四、调整统一

在大体色调关系协调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入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同时加强各自的分量感。背景台布要处理得概括,比实际看到的要虚一些,以免往前跳,影响整体关系。最前面的台应表现得具体一些,增强画面的整体表现力。此时物体应该体积感充分,空间等各方面素描同德同心都完整了。注意深入细节时要对比整体关系检查,不符合之处哪怕很精彩都要减弱,细节要为表现整体主次关系服务,而不能喧宾夺主。如图5。

参考文献:

[1]魏诗国.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