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何处春江无月明范文

何处春江无月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何处春江无月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何处春江无月明范文

2、出自:《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朝代】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第2篇:何处春江无月明范文

如果用穆穆的形容来说,我要么上天,要么入地。

我莫名绝望地感觉自己上天的可能性不太大。

我已经很久没有很拼命过了,自从上了讨厌的高中,然后我活成了我讨厌的样子。

我没有办法。

我说我有点喜欢这个学校的素质教育他没有那么紧,但是我要背很多书。

这是不开心的。

于是我在百度上找睡眠学习法是个怎么回事。

我没有办法了,我以后都要靠着自己的梦魇活着了。

实在不行我以后就都采用达芬奇睡眠法了,一天睡两个小时。

我又不是什么正常人,我为什么要休息那么久。

第3篇:何处春江无月明范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第4篇:何处春江无月明范文

从上学起到现在我背过的诗词大约有三百多首,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因为这首诗篇的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体现了人生中最美的景象。

《春江花月夜》是我所有背过诗中最长的一首,大约有二百七十多字,它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写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这首诗讲的是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在夜空里与大海连成一片,天和地的界线似乎并不那么明显了,只有一条线那便是天和地的界线。月光照耀着春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遥看江上,一叶渔船打着灯火从远处飘来。江水与天空成了一色,白的连沙滩上的沙子都看不见了,只有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挂在空中。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这是一首非常美的优秀长篇诗,是我所背过诗里创造了几项“第一”的诗,而且是我背过的诗里面唯一一首描写夜晚的江水的诗。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两句。作者写的很美,这几项“第一”充分证明了江水的美与独特。

这首诗不光美,而且还描写了当时的天文水平。当时的唐朝人已经发现了月亮与潮水的关系。正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话给了我启发。

第5篇:何处春江无月明范文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又一次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又是一年月明夜,我们几个又聚在了一起,商量着,今年的中秋怎样过。赏月?¬¬——太清静;赛龙舟?——不合适;猜灯谜?——玩过了。“诶,要不,咋们吟诗?”候骐发表了意见。“对呀!今年中秋我们吟诗!”曜凌也赞成。“既然如此我们就这样办吧!”曜舞没有异议。“我认为吧,把这视为一场比赛。输者将被爆料。”曜凌的鬼点子就是多。“有意思,我赞成”候骐也跟着附和。“比赛规定就是,每人吟的诗必须含有‘月’字”曜舞提高了比赛难度。“行!”我也表明了观点。

地点定在了后山的竹林里(当时在乡村)。我们相继走向竹林,刚坐下,曜凌就按捺不住了,他潇潇洒洒的吐出了李白《关山月》的第一句“不见乡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曜舞不甘示弱。“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显然,候骐和曜舞杠上了。“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自称“才子”的智宸果然不同凡响,竟吟出了刘方平的《月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鄙人不才,只求稳。吟诵了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曜凌还真是深藏不露啊!吟诵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 都能如此轻松。“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候骐很自信,他认为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就能打掉一切,但是恰恰他输在了这一点上,他把最优秀的诗提前吟了出来,没有了王牌,必输无疑!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智宸人虽小,但丝毫不逊色于我们。他吟诵的《中秋月》便成了夺冠的焦点。我不再被动,大胆的选择了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果然不出我所料,这首诗把智宸比下去了。

赛了两轮,结果浮出了水面——曜凌的《秋宵月下有怀》和我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名列前茅。曜舞提议,单独让我和曜凌赛一轮。“决赛咋们不吟诗,侃名句!”“行!”曜凌很自信。“输了别耍赖哦”我也不逊色。“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曜凌选择了一招制胜的办法。“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我的战术还是那样,求稳。曜凌见我有下文,便慌了神,竟吟诵出了“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候骐、曜舞都不相信曜凌会吟诵出获胜率如此之小的诗句。“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我试图用这一句诗击败曜凌,但是我还是大意了。“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曜凌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再一次占了上风。“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我孤注一掷,使出了最后的王牌《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曜凌没了下文,自己退出了比赛,我呢,也就侥幸当了一回冠军。

第6篇:何处春江无月明范文

晚清国学大师王闿运,力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但是让人费解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自诞生至明代初年均不被承认为“正声”,除一本乐府集之外,各种唐诗选本均将《春江花月夜》加以拒斥。

张若虚的文学声誉当时就与贺知章、张旭、包融等人齐名,但为什么清代名士曹寅编《全唐诗》,张若虚只有《春江花月夜》与《代答闺梦还》两首诗入选,而贺知章、包融、张旭则分别有十九首、八首、六首赫然列于《全唐诗》呢?难道张若虚的诗歌品质真的逊色于贺知章、张旭等人的吗?如果是这样,那么闻一多先生在他的《宫体诗的自赎》中为何又推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呢?

对同一首《春江花月夜》,世人细数它的前世今生,为何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毁誉?对同一位诗人张若虚,后人评价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时,为何对他又有着判若两人的褒贬呢?

当众多诗人躲避陈后主的诗题“春江花月夜”如避瘟疫的时候,张若虚却不避嫌隙,竟偏偏以“春江花月夜”为题来创作诗歌,这种故意较劲的性格,是否就是出自这样的心态——我才华横溢,谁说以亡国之君陈叔宝的“春江花月夜”的诗题就不能写出杰作,我就不信这个邪,我就偏要试试,我就要不避忌讳,我就要写出一首名垂青史的诗。

这样的特立独行,最终会让张若虚招致怎样的人生结局呢?《旧唐书·贺知章传》曾将张若虚等人的人生境遇与贺知章的进行对比。在编写《旧唐书》的史官眼中,张若虚在仕途上只曾任兖州兵曹。 “兵曹”是个怎样的官阶,《旧唐书·职官志》告诉我们州府的兵曹是从九品。而贺知章呢?晚年却以正三品的“太子宾客”官位告老还乡,当贺知章辞别帝京之时,唐玄宗李隆基命令包括太子在内的朝中所有文武大臣为其送行,那一份殊荣真是非一般的大臣所能及的!张若虚呢?虽然在诗坛上与贺知章一样属于重量级的,同样也有脍炙人口的诗文流传天下。但是张若虚终其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在“官本位”的封建时代,评判一个人最终成就与价值的核心尺度最后还是归结于官阶的高低。

晚唐诗人杜牧曾为友人张祜受元稹、白居易的排挤打压而鸣不平,写下了“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名句。

张若虚呢?却无需千首诗,只一首《春江花月夜》就力压无数的王侯将相、骚人词客,名垂文学史册,至今令人称道不已。既然如此,我们就还是回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歌本身,细数这样一首“孤篇横绝”之作的魅力所在吧!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我揣想诗人张若虚大概是极为厌倦了白日的喧嚣,否则他怎么会对春日的月夜如此动情。“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多么宏阔的境界啊!一江春水带潮急,远远的天边,水天尽头,宏阔无际,恍若大海,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天边喷涌而出。“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在诗人的眼中,不是一条江被明月点亮,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银色的月光之下!诗人的心也在随着银色的月光与波光荡漾,他多么希望月光下每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都能在这样美丽的月夜变得沉静。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诗人躁动的心显然得到了抚慰,在一个月色朗照的天宇下,诗人看江流绕岸,从从容容;诗人见月光如缕,漂浮若雾。江岸的花林芬芳四溢,诗人醉了;江边的沙滩,月色朦胧,江水白沙,也不再分明。这是一个芬芳的世界,一个朦胧的世界,一个静谧的世界!诗人的心仿佛一下子得到了安顿!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禁不住感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纯洁而美好的世界,原来只因为有天上的一轮孤独的明月照耀!诗人又禁不住追问:是哪一位情种第一次像我一样抬头凝望着圆月,发现春江月下的景色会如此美丽,如此庄严?又是哪一位哲人在如此庄严美丽的大自然面前第一次发出追问,这个庄严的世界何时有明月照耀?造物主又是何时慷慨地赐予人间这样的美丽?诗人在永恒面前,在庄严的大自然面前,陷入了造物主所设置的如死结般的谜底的追问中。何时是起点,何时又是终点?这是一个死结!但在这样美丽的月夜,诗人张若虚却禁不住追问;对如此良辰美景,诗人又不能不陷入惶恐。他分明感受到了永恒的魅力、造物主的神圣!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岁月是永恒的,大自然是永恒的,诗人明白,易朽的肉体与不息奔泻流淌的江水相比,易老的人生与时间对峙、与时间拔河永远是失败者。思虑及此,我想诗人应该感到了伤感,感到了无奈,感到了孤独,应该泪流满面了。但是诗人又在安慰自己,人类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这不也正像江水一样绵绵不绝吗?这正是张若虚的诗歌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之处,这也正是张若虚诗歌风格高出于南朝绮靡诗风之处,借用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话来说,《春江花月夜》“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张若虚感受到的显然不仅仅是浪迹他乡的游子如一片浮云,不知茫茫天涯何处是归程,而且他将这一份人世间的悲欢聚散的愁情扩大为天底下所有个体生命的悲情。在诗人张若虚的心中,天底下的每一个易朽的个体生命都是暂时寄寓在永恒的时间中的过客,谁又不是浪迹天涯的游子呢?由这样一个逻辑出发点来推想,天底下哪一处又没有相思楼呢?

爱情与思念毕竟是如此庄严、如此纯洁、如此静谧的天宇月夜下最值得赞美的真情,诗人于是将浓墨重彩都赋予了它!“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是典型的闺怨诗的典型场景,月光穿牖而入,让本就心绪不宁的思妇夜不能寐,她多想将撩人愁绪的月光借绣帘挡在窗外,却是徒劳!更阑人静,不能入眠的她于是干脆披衣走向捣衣砧,但恼人的月光仍然在捣衣砧上跳跃不休!此刻的月光,已不仅仅是月光,还是离愁,更是相思!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思妇于是从捣衣砧边起身推窗而望,默然许下心愿,浪迹天涯的夫君或许也在这样的月夜,翘首凝望明月和天边的故乡,就如我思念他一样,既然如此,那么就请允许明月代我问候天涯的人儿。只可惜山高水长,波涌浪高,鸿雁与鱼龙充当信使也会迷失方向,无法抵达我思念的夫君身旁!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当思念成空,当归期也如梦一样容易幻灭之时,思妇不禁感叹,自己的青春韶华如一江春水悄然而逝。伫立在春天的夜晚,不知不觉月已西斜,她好像什么都没有抓住,只有清冷与孤寂相伴!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时间静静地流淌,如指缝中的月光无法掌握!所有的思念、所有的希冀都如一轮明月沉入了迷雾笼罩的大海,可游子思妇,一个如在极北的碣石,一个又如在遥不可及的极南的潇湘。思妇仿佛成了传奇中的娥皇女英,永远无从握住舜帝的衣袂,只能泪洒翠竹,让潇湘的每一丛竹枝上都染下斑斑的泪痕。

诗人张若虚由思妇游子的相思成空,分明感受到了人生的彻骨的悲凉,也分明意识到了人生的底色是苍凉!于是张若虚一声叹息——这个人世间不会有多少人能好梦成真,正如在这个春天的美好夜晚不会有几人乘月归来与亲人相拥相偎。这个世界不会有多少大美满,也不会有太多的大团圆!

第7篇:何处春江无月明范文

回到家,我打开电脑,将从王教授家带回的有关音像资料进行播放。我聚精会神地跟着用心学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一首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吟罢,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夜月里,徘徊江畔,神游万里,遐想联翩。春江花月,漾起了幽幽相思情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品尝到了吟诵的甜果,我一发不可收拾。

我制订了每天进行吟诵的计划,每当“满目青山夕照明”时,我便开始了一天的吟诵课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的诗燃起了我的一腔爱国激情。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媵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诗人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雄浑开阔的意境,在全身心投入的吟诵中映入眼帘。

从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中,我吟诵出了高雅的闲情逸致。又有诗仙李白的《将进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吟罢顿感荡气回肠,神清气爽,热血奔涌,激情满怀,浑身觉得舒坦!

第8篇:何处春江无月明范文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真象满天的繁星一样,数不胜数。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这不同于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有别于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用浩翰无垠,这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如何在这浩翰的乐海中掬起闪烁爱国思想的浪花,并根据我国国情,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呢?须注意两点:一是作品要思想性、艺术性俱佳;二是教师要精心挖掘教材的内涵,并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及艺术形象。

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作品都是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歌曲。多少年来它一直在人民群众中传唱,经久不衰。有写作品创作于民国初年,当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发生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广大爱国群众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歌中的精神形象正是当时群众爱国激情的反映。歌曲的旋律,有浓厚的中国民歌特色,古朴苍劲,通俗感人。具有深沉,悲壮的音乐气质。节奏庄重、坚定、平稳,调式的交替运用使音乐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所有这些对培养学生用宽厚舒展的歌声、悲壮激昂的情绪来表达爱国主义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象这样适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很多的。除了革命历史歌曲外,还有大量的近现代创作歌曲、民歌以及器乐曲等。通过再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从心灵深处来教育学生,使他们不断地感受、理解,从而达到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目的。

音乐教育的性质不同政治报告、哲学演讲,它的教育形式是具体的,直接的,并能达到灵魂的陶醉,精神的愉悦,美感的享受。因此要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艺术的美感之中,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诗”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养起最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无论遇到如何恶劣的环境,也不动遥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便是一部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的文化历史与完美的艺术表现结合在一起的杰出作品。欣赏这首典雅优美的乐曲,就象给我们展现一幅山水画卷,会使我们感受到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上东山、渔舟荡漾、花影摇曳的迷人景色。同时会给学生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使他们极快进入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清澈月夜意境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伟大,从而在同学们心灵深处播下爱我中华的种子。

不难看出,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音乐艺术本身的需要。在举国上下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时刻,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素材,奏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这是赋予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第9篇:何处春江无月明范文

国人好诗,我国无愧是诗的国度。诗是普遍的艺术,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戏剧,其到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在文学及其艺术领域中,诗无所不在。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诗的功能很多,有“诗言志”、“诗可以怨”等等。从《诗经》开始,泱泱大国诗才辈出,所创诗歌更是难计其数。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写了50000多首,陆游也写了9000多首。历代文学作品中,“诗”字最活跃,应在情理之中。

“酒”字更不消说,我国是酒的故乡,酒文化源远流长。刘继兴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以酒而兴的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以农立国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君不见,“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写过《酒德颂》;“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郑板桥诗云:“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中俯拾皆是。

在大自然的众多生物中,古人对“花”情有独钟。他们赋予了花天下最美妙的形容词,如“花中西施”杜鹃,“空谷佳人”兰花,“凌波仙子”水仙,“东篱高士”、“雪里婵娟”,“月下美人”昙花, “绿色仙子”吊兰,“花中双绝”牡丹、芍药,“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等等。古诗词中的“花”也比比皆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花”字闪耀在古代的各类文学作品中,为其增色不少。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