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范文

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

第1篇: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范文

我看到了一条河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带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回家。虽然那次以我的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学游泳时,我大概只有四五岁。我们会家和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乔姑父一起在德文郡__(dù)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她就给我10先令(先令是英国旧币,10先令相当于半个英镑)。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我最多只能挥舞着手臂,脚在水里跳来跳去。

“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起身,把行李装上车,早早地启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汽车一辆接一辆,慢吞吞地往前开。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了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试一次游泳。”

“可我们不是要抓紧时间赶路吗?”温迪姑姑抱怨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呢!”

“温迪,给小家伙一次机会嘛,”朱迪斯姑姑说,“反正输的也是我的10先令。”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我不敢停步,怕大人们改变主意。但离水越近,我就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心里已经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妹妹琳蒂、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和乔姑父都站在岸边看我的表演。女士们身着法兰绒衣裙,绅士们穿着休闲夹克,打着领带。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__(jì)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微笑。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了下去。但是好景不长,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了水面。我深吸了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要赢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仍然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成功了,我能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见了大家拍手欢呼的声音。等我终于游回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地拥抱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通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都游在我的身后。(选文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dù)假 ②一如____(jì)往

2.文章中加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3.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段”?请简要概述。

4.为什么我对童年的“几个片段”记忆犹新?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请说出理由。

①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②我很冷,浑身是泥,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6.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

7.你对文章中父母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看法?请说出理由。(选自2006年河北省课改试验区中考语文试卷)

[解题指津]

这篇题为“我看到了一条河”的文章,主要叙述了“我”童年时如何学会游泳的经历。在叙事过程中,作者采用了多种描写方式,如景物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这些描写的准确运用形象而准确地表现了“我”的勇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1题考查的是汉字的拼写,答题时要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别。答案:①度;②既

第2题考查的是描写方式的辨识及其作用的分析。答题的前提是要对常见的描写方式有所认识,答题的关键是要具备结合具体语句辨识描写方式及分析相关作用的能力。答案:景物描写(或自然环境描写);烘托童年时“我”游泳的勇敢。

第3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答案:①岁时,独自回家迷路;②度假期间,在海里练游泳;③回家的路上,终于在大河里学会了游泳。

第4题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结合题干阅读文章,可以发现文章的开头两段侧重于对这一问题的解说,从中可以找出相关答案。答案示例:因为这些事情,养成了“我”从小乐于接受挑战的品质。

第5题考查的是对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应仔细品读并比较两个句子,还应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答案:①句表达效果好。此句突出了“我”学会游泳后的喜悦心情,这种喜悦,冲淡了冷、脏、痛的感觉;而②句在语气上比较舒缓,表达效果不如①句。

第2篇: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范文

一、记叙有顺序

写春节属于“记事”的习作,一般可以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变换等顺序来写。先自测一下,你能说出以下几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

1.一位同学写《扯历不见了》,内容大致是:“弟弟看奶奶每天撕一张扯历而发呆――弟弟知道扯历撕完就过年――扯历不见了――原来是弟弟想快点过年而提前撕完了扯历。”这是按――顺序写的。

2.某同学写《拜年》:“在爷爷家,我知道了不要给正在睡觉的人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在大伯家,我知道了过年一般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在二爸家,我知道了大年初一是不去医院不吃药的,否则一年四季疾病不断。这是按顺序写的。

3.一位同学写《我在除夕日》:“上午帮爸爸贴对联――中午团圆饭气氛热烈――下午为爷爷上坟――晚上放烟花。”这是按――顺序写的。

二、详略要得当

春节时,有情趣的事件很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合理安排好详略,抓住感受很深的去详写,而其他的一笔带过。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除夕》的: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节日。在这一天,门上贴着大红的春联,面貌焕然一新。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也回到家里和我们吃团圆饭,享受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就是我们小孩最欢乐的时刻了,爸爸带我们到院子里放烟花。我们放的烟花是蝴蝶形的,小小的翅膀,花花绿绿,非常漂亮。爸爸一点燃,各色的烟花从翅膀喷出,喷着喷着,

“蝴蝶”就开始旋转起来。它越转越快.越转越快,突然飞向了天空,就像一个小小的太阳在天上旋转,最后缓缓地飘落下来。转瞬间,大街小巷的烟花越来越多,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把夜空渲染得多姿多彩,而小孩的欢呼声,则把除夕的热闹推到极点。

这段描写,先略写贴春联、吃团圆饭,再详写放烟花,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这样安排,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让读者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中心。

三、习俗写细腻

春节是传统节日,有许多特殊的风俗习惯。所以,介绍习俗是本次习作的重点。

除夕前、除夕、初一等时段所发生的事件不同,习俗也不一样。人们会做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象征着什么,有什么原由……这一切都要写细致。请你比较下面两段话,看看哪段习俗写得细腻。

①大年初一,我们穿着新衣服,还有年糕和汤圆吃呢。初二时,我们去亲朋好友家拜年,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发红包..

②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汤圆,即希望“年年高、团团圆”的意思,还要在家里放两根甘蔗,表示“节节高”;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时,首先要到辈分最高的老人家里拜年,去拜年时要带上礼物,这些礼物往往是象征吉利的“苹果”和“桔子”,表示平安和吉祥。然后是平辈间互相拜年。长辈们都给我们小孩子发红包,我们可高兴啦!当然,在春节里,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被长辈埋怨,说你不懂规矩的。

我们一看就知道,第一段平铺直叙,只是蜻蜒点水一样大致地说了一下人们的活动,没有重点,读者对吃年糕、吃汤圆、拜年等习俗根本不了解。而第二段把饮食和拜年的习俗文化进行了细腻的描述,使我们对各种习俗的象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其乐无穷。

四、感受要真实

第3篇: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范文

《昆虫记》是个奇妙的世界,小小的昆虫也有着神奇的力量,它让我明白要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大地上各种各样的生命点缀着每个地方,让我们的地球多姿多彩,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世界该是多么的孤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昆虫记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昆虫记读后感范文1前些日子,我读完了《昆虫记》,里面有很有趣的故事。

当我读到狼蛛的家庭生活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欣慰。母狼蛛会用吐丝器粘住卵袋,最少也要拖3个星期。卵袋在母狼蛛行走、攀爬和跳跃都是一个累赘。一旦卵裂开做母亲早就死了。母狼蛛真可怜一生完孩子就死了,都没机会看看孩子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母狼蛛很爱孩子她宁可使自己的行动不方便,也要保护好孩子。

那些小狼蛛,就会另外找一只母狼蛛当自己的母亲。之后的七八个月这些小狼蛛都会在母狼蛛的背上度过,母狼蛛每天背上背下不累吗?这样难道不会影响母狼蛛捕食吗,不会影响行走、攀爬和跳跃吗?

同时我也觉得很残酷。两只母狼蛛竟然为了抢孩子而打斗了起来,真是不可理喻。赢得那方会会用肚皮压住败者然后张开嘴把败者的头啃了下来。真是一场残酷的战斗,仿佛就在我眼前,吓得我都不敢往下看了。胜者再把败者的身体慢慢的小口小口地吃掉,看着妈妈被吃掉,小狼蛛们无动于衷,识相地爬到胜者的背上。可以看出母狼蛛很爱孩子,不过爱的方法不对。

我感到很奇怪,母狼蛛在吃东西的时候为什么不叫上小狼蛛一起吃?是他们不饿,还是母狼蛛不给他们吃。原来他们不吃东西是为了延长禁食期,而且卵一开始就会提供必须的物质,他们也会在必要的时候活动一下身子,而且还很敏捷,那么提供能量的食物就是必不可上的。那怎么提供能量,那就要靠阳光,来延长进食期。

当他们长大的时候就会一批批依依不舍的离开母亲。然而,他们根本没有回报母狼蛛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母狼蛛还是孤苦临丁的一人。

看完了《昆虫记》我才发现,原来蜘蛛是这么的有趣。

昆虫记读后感范文2《昆虫记》是一本讲述昆虫的书,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着作。《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着,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其中的内容生动有趣,讲述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在他的笔下,有着红蚂蚁、蝉、螳螂、蝈蝈、蟋蟀、蝗虫、大孔雀蝶小条纹蝶、胡蜂、黑腹狼蛛等等众多昆虫。《昆虫记》不仅是一本反映昆虫内心世界的书,也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形形的人物。

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我知道了关于昆虫的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在田野里经常闪烁着亮光,大家都知道是萤火虫的杰作吧!以前,我以为萤火虫只吃树叶、草,读了《昆虫记》后,我大吃一惊——萤火虫竟然是肉食性动物,主要猎物是蜗牛。萤火虫先用嘴里的两颗獠牙向蜗牛注射毒素,再用一种特殊消化液把肉汤液化,蜗牛就这样成了萤火虫的美食。萤火虫会发光是因为发光带上面有层白色涂层,是有一种非常细腻的颗粒构成的。然后由白色涂层供了可氧化物质,导管则输进了气流,当可氧化物质与气流相遇,变产生了光。

读了《昆虫记》,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奇妙,昆虫界里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小朋友们,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去探究昆虫界的事情吧!完成法布尔还没完成的事。

昆虫记读后感范文3“昆虫诗人”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这位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撰写了这部科学巨著。

在《昆虫记》中,蜘蛛、蜜蜂等熟知的昆虫进入了我的视野,我不但从中了解到昆虫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了解到昆虫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了解到昆虫经历的种种艰辛与危险,还认识了为快乐而放声高歌,永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蟋蟀;因为本能而遭到嘲笑,头脑简单的黄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狠的冷酷“杀手“螳螂,还有娇小的赤条蜂,开隧道的矿蜂、红蚂蚁、被管虫、蚱蜢等昆虫。知道了它们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等情景。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松毛虫》这个故事了。

每个昆虫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故事,松毛虫则选择了集体生活,当一条松毛虫迷路而误闯进别人家时松毛虫就会亲密无间地紧挨在一起睡,但人多地少,它们就会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竭尽全力,吐丝扩大主人房间的容量。松毛虫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们一起筑窝群居,一起去吃松针,这种集体生活让弱小的松毛虫有着自己的规则,团结友爱,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奉献”与“原则”。

我很喜欢《昆虫记》中的一句话:“蟋蟀一点都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各种各样的蝴蝶。”蟋蟀从来不诉苦、不悲观,它们一向积极向上,对自己拥有的感到满意与欣慰。这使我想到了英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斯蒂芬·霍金,想到了这位“宇宙之王”乐观豁达的话:“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我爱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出自一位完全瘫痪,无法言语却又认为自己拥有很多的科学巨匠。

《昆虫记》是睿智的哲思、是优雅的情致、是生命的赞歌。那形形的昆虫,不再是大自然中渺小的虫子,而是一条条顽强乐观的生命,它们将生命之歌演奏得强劲、激昂。小小的蜂巢在建筑技术上可与任何杰出工程师的作品媲美,蜘蛛的网能给人们科学与艺术的诸多启迪……

“越是高深的道理,其表现形式越简单而朴实”,法布尔说。

昆虫记读后感范文4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布尔,他对昆虫的观察好细心啊,把昆虫的习性,生活等方面情况描写的很详细!

我很喜欢这本书,原因一是因为书里面有很多好词,比如“精湛”“永不磨灭”“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以讹传讹”“嘟囔”“饥肠辘辘”“凛冽”等好词,我以前没有用过,现在认识了;还有很多好句,并且很多地方用了拟人手法,把昆虫们描写的栩栩如生,似乎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想法!非常生动可爱!

原因二是因为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昆虫的故事。以前对昆虫的感觉只是认为它们就是一只不起眼的小动物,但是书中的详细描述,让我加深了对很多昆虫的认识,觉得它们有些也是很有用的,帮助了人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比如这个粪金龟,我印象最深,我给大家讲讲这个食粪虫的故事吧!

其实很多人不喜欢甚至厌恶食粪虫,因为一听它的名字就会觉得有点恶心,是吧?看了这本书里的关于它们的故事后,我觉得需要为它们正名,因为它们干了很多脏活累活,真的帮了我们很多忙!如果在你们家有一个地方,你们觉得很脏,第二天要是那块脏脏的地方不见了,就说明,食粪虫曾经来过。每当哪里有脏东西,食粪虫就会立即赶到,因为它们不把污秽物除掉,就会对人们产生危害。但是人们不喜欢它们,看到了总想着踩死它们,是不是有点“恩将仇报”呀!

有一点我觉得上天还是很公平的,食粪虫可是长寿元老,家里成员很多,子孙满堂,我想这是因为它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这么大,上天的恩赐吧!

昆虫记读后感范文5读完《昆虫记》后,轻轻合上书,细细回味着书中的描写,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阵阵波澜。

《昆虫记》是一本描写昆虫生活习性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在法布尔的笔下,这些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小昆虫也表现出它们独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门人充当着大门板和守门人的角色,同类来了就让开,异类来了就赶跑它;迷宫蛛的网像一个迷宫,昆虫掉进去就“走”不出来了;蝈蝈儿看起来好像是食素的,其实它们是一群“伪素食者”……这些小生灵在作者的笔下表现的活灵活现,像人一样有了灵性,会唱歌,会跳舞,有欢喜,有悲哀。

看完这本书后,我对这几句描写遂蜂“守门人”的话还记忆犹新:“也许三个月以前,那时它还很年轻的时候,它曾经为了自己和后代们在这里单枪匹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干得筋疲力尽,一直到现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没有停下劳动,它还在用它微薄的余力守卫着这个家。它已经不能再做母亲了,可是它依然能够为家人守卫大门,抵挡不速之客。”看完这几句话以后,我被遂蜂“守门人”那对家里人深沉的母爱所震撼了。在它年轻的时候,它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后,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守卫这个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的许多母亲不也是如此吗?她们为了自己的儿女而操碎了心,在儿女长大后虽然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帮忙的了,可是心中却仍然装满了沉甸甸的母爱,想要再做点什么。

第4篇: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范文

一、亲近学生,让学生敢于说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环境及老师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这大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话不敢说。因此,学生一到我班,我就迅速想办法,稳定学生情绪,与学生交朋友,然后再引导、鼓励他们把经历过的喜、恼、哀、乐用语言表达出来,与他们共同分享,这样,我很快就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就敢于和我说话了。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敢于“说话”,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多表扬、多鼓励,提高他们“说话”的信心,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逐渐地,全班学生不管在课余或是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例教学在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这课时,我先出示了课题,让学生自读课题后设疑:从课题上,你想到些什么?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学生一下子说开了,有的说:“我想有好东西吃一定快乐。”有的说:“当然是上学最快乐了。”还有的非常着急地说:“老师,我知道小青蛙为什么不知道该做什么?因为他太小,不懂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所以他才会去问那么多的人。妈妈告诉他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事自己才会快乐。老师,您说,我们好好学习是对别人有用的事吗?”孩子们一句句可爱的话,都反映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我让他们多次自读课文,再让学生讨论课文中妈妈的话,同时加以引导,让全班学生从中明白做什么样的事情才是最快乐的。这样的师生、同学的互动教学,比满堂老师唱“独角戏”好多了。学生的“说话”胆量大了,“说话”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也掌握得比较牢固,并且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智力。平时,我注意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他们说话的习惯。我要求同学们每天把见到或有趣的事用一句简单的话记下来,然后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说得好的及时表扬。这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说话积极性,为他们将来的写作打下基础。有的学生写道:“放学后,我和爸爸一起到运动场上打羽毛球。”有的学生写道:“我在放学的路上见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以为它没有主人,想带回去养它,可是当我去抱它时,它却跑向了它的主人。”

二、 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乐说1. 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说情景教学,会让学生兴趣盎然,而以景助说,则令同学们乐此不疲。因此在语文教学上,我尽量多想办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说”。例如,教学《司马光》时,让学生把课文中故事表演出来,学生很快地进行角色分配,可是由于课文中描写司马光的语言,神态等近乎没有,这样就给学生的表演带来了困难。于是我让学生想一想司马光在救人前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脸上的表情又会是怎样?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再全班交流说一说,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在表演的时候,学生能在表演创设的环境下,按内容的发展扮演角色,自然地锻炼说话的能力。在表演的同时,学生也把课文弄懂了。

2. 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说话欲望“兴趣是创造的火花。”如何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增强说话兴趣?在这个重要的环节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带同学们到郊外春游时,我要求孩子们与小树、小草对话,然后告诉老师,你与小草说了些什么?小草对你说了什么?有的孩子说:“小草说,小朋友,我很口渴呀!”有的说:“小朋友,你别老踩着我,弄得我可疼呢!”这样,发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在他们边说边笑的脸上,我看到跳动的童真。每逢节假日,我都要求学生把在假日中的某一件事记好,待到上学时说给同学们听。由于养成了习惯,孩子们都会特别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

三、 提供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1.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说话内容,引导学生去说。

有话可说即让学生有说话的内容。本册教材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说话内容,每次的口语训练,是同学们最积极的时刻。如在介绍“我的家”的口语训练课上,我先让同学们把与家庭成员的合照带回校,然后让同桌互说,再让同桌互相说出你所听到的介绍,这样,孩子的听说都得到了训练。另外,在说话练习中,我会与孩子们一起来做一做,说一说,使其所说的内容更接近生活,更完整贴切。在与孩子们玩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心情、同学的动作、自己的盼望等,为下一节说话训练提供了词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观察,发掘说的内容。

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观察要求:早晨从进校门到教室,在这短短的一段路上,你见到了什么?本来,学生每天都要走这段路,并没觉得有什么可看的。但在我提出要求后,他们开始注意了,大门的校徽、标语、宣传栏刚劲有力的大字、栩栩如生的图画,喷水池中的小鱼……进了教学楼,楼道里打扫卫生的同学,带着各种神态、动作、表情匆匆走进教室的同学……学生观察后,让他们在“每天一句话”练习时说出来,学生在实践中就体会到:这短短的一段路,就有这么多的事物可以观察,而且都可以选来作为说话的内容。周围的事物这么多,可说的内容太多了。学生初步体会到观察和说话的关系以后,对观察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我就注意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把眼界放宽,并有的放矢地指导观察顺序。

起初,我只要求学生看校园内的事物,然后逐步扩大范围,要求他们观察家里的情况、邻居们的情况,在大街上、在商店里、汽车上、公园里见到的事物。这样,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宽。眼界越宽,思维就越活跃。打开了思路,说话时可取的题材就多了。学生觉得“有的可说”,对说话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第5篇: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范文

观看世界杯,这是最近以来最热门的话题。对于胜利的球队而言,他们是大喜,他们在狂欢,他们在以酒助兴;而对于失败的球队,他们肯定也在喝酒,而且急需酒精的麻醉,来让他们忘记眼前的失败,或者,借酒振作队员的士气,争取下一场球赛的胜利。对于观众而言,几多得意,几多失意;几多愉悦,几多郁闷……不一而足,肯定都在开怀畅饮,管他是大喜还是大悲,先喝得痛快再说。

若说,球队胜败,实属必然,大喜和大悲,天天都在上演。因为参与的人很多,也无所谓快乐还是伤悲,总之是一场热闹。而对于个人来说,前后对比就十分鲜明了。在人生的旅途上,只要是稍有年纪的人,无不经历过生活的各种磨砺,对于喜和悲的感受,都肯定是深有体会的。几乎没有几个人不乘兴一醉或借酒消愁的。甚至,都严重到了失去了生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例子嘛,我就不举了,你肯定比我想到的都多。

对于喝酒,我自感不是别人的对手,所以公开场合下我都尽力推辞,借口就是和酒无缘。为此,也使得自己逐渐的不受欢迎,往往成为酒桌上的默客,备受别人的奚落。我也慢慢的习惯了别人的挑衅,逐渐的与酒拉开了距离。尤其是在开车之后,更是滴酒不沾。这时候,别人就不勉强我了,因为,好多人都是如此,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熟悉我的过去的人,他们都知道我曾经的“英勇”,也“规劝”过我撂下车,玩个痛快。而我,深深知道自己的不足,酒后会胡言乱语,怕伤了彼此的和气,更怕深藏心底的那些不可言说会祸从口出,所以编造了各种借口予以推脱。即使是在我经历“大喜”之时,也不曾开过酒戒。

时光跟我开了个大大的玩笑,让我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就经历了人生中的大喜和大悲。

前一年,我迎来了我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实现了去东部五省的浪漫之旅,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风景,感受到了大上海给我心灵的强烈震撼。继而,老婆给我抓了一套经济适用房(因为人多房少,单位里就以抓阄的形式定结果,以免不必要的纠纷产生,也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分房原则。经全体职工同意后,一百零五人抓三套房子。)。这是我们曾经梦寐以求要更换而苦于无力实现的大房子,而且,还是老干部聚集的高档小高层住宅楼。地理位置也非常好,紧邻阅海湖畔,观景视野非常开阔,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房价仅是同样大小的普通商品房价格的一半。真是天上掉了个大馅饼,而且,还是掉在我这个没有什么挣大钱本事的小市民手里,真的是令人匪夷所思。那段时间里,我真的感到惊喜不断,都兴奋的整天晕晕乎乎的,上班也兴高采烈,精气神完全得到了改观,身心得到了完全的滋养。我感到自己一下子年轻了许多,浑身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状况。别人可能没有察觉,但是我,深有体会,而且,将会令我终生难忘。即使如此的大喜,我也一直没有喝过酒,更没有乘着酒兴忘乎所以。

而后的一年,妈妈突然去世,让我真的感到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摔到了地狱。之前的美好情绪也一扫而光,心灰意冷到了极点。可以说,我就是从“大喜”直接落到了“大悲”的境地,中间根本没有过渡。那段时间里,我也是文思泉涌,在悲痛中写了很多散文和诗歌,以宣泄自己的哀伤和落寞。现在想来,幸好我这样做了,尽管几乎没有别人的安慰,我也坚强的挺过来了,至少没有为悲情所击溃。这其中的滋味,没有几个人会懂。包括我的亲人在内,他们也都没有我这么深刻的体味。也许,因为我们成长的经历不同吧,所以,他们不能够理解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今天在我经受了这个磨难之后,我也可以全部原谅了他们。

妈妈去世之后,我也才真正的明白:我内心里的那份依靠之心永远的完全没有了。尽管父亲还在,但是他并不管我,也不跟我住在一起。最令我痛心的就是,今天我完全的孤立了。每当想起妈妈已经不在世的时候,我都为自己的不能先知先觉而感到深深的悔恨。如果,我把妈妈接到身边生活,也许她现在还好好的活着;如果,我那时会想到今天的结果,一定要让她老人家好好享受儿子的报答;如果…没有那么多这样的如果,因为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了。一切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痛定思痛,我得到的结论是:如果我们有能力赡养自己的父母,一定不要等。等来等去,可能等到的是无法原谅自己的折磨。如果我们能够早早认识到这种依靠的重要,就一定不能把自己的内心依靠交给别人去保管。如果是过分依赖父母的人,一定要赶快“断奶”自立,当然这种“远离”不是绝情的疏远不管。如果……这样的如果,对于父母健在的人来说,还有很多。父或母久病侍候之后的离开,你可能还好接受一些。最难以接受的惨状是,刚才还好好的,有说有笑的一个大活人,转瞬之间就天各一方,永远地消失不见了。这就是我在遭受了失母之痛后的大彻大悟,也是我要告诉那些还未经历我这样的大悲大痛的人的一点宝贵心得吧。我没有盼的意思,我只是要告诉你,这一天迟早是会来的。区别在于,我的早一些,你的晚一些罢了。但是,这种撕心裂肺的伤悲,你一定不会比我感到轻松。

在遭遇了妈妈永久离开的悲痛之时,在没有了妈妈我就没有了一切之后,我开始自斟自饮了。我的破戒没有谁逼我,完全是我的自愿。喝酒的时候,我感到最可悲的是自己的孤独落寞。几乎都没有人来主动关心我,亲人和朋友们都在各过各的日子,我怎好打扰?只能是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有人看了我的文章之后问我:“是谁把你伤得这么深?”我真的是无言以对。我除了喝酒一醉,我还能够说什么?

可是,我还是要在人前装出很开心很快乐的样子,因为我也要干工作过自己的生活,我不能让别人笑话我,说我囊得很,经不住事。“你不会看到我的泪水流出,我只会在心里偷偷的哭……”喝着酒,听着歌,一个人沉醉。其实,也挺好,没有人打扰。等酒醒了,一切就又重新开始。值得庆幸的是,还好,我没有打扰别人,没有让我亲爱的人跟着我和我一起伤悲!

“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这意味,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2.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绝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并不存在「要是我当时做法不一样…那么结果就会不一样。。 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生命中,我们经历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们的理解与自尊。3.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开始。4.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这是如此简单。当生命中有些事情结束,它会帮助我们进化。这是为什么,要完整享受已然发生的事,最好是放下并持续前进。 你坐在这里,读着这些文字,我相信绝非巧合。如果这些文字触动你的心弦,那是因为你的因缘成熟,你明白没有任何一片雪花会因为意外落在错的地方。 善待自己,爱你的存在,让自己快乐!”——释迦牟尼的四句话之解释

第6篇: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范文

我们更应该学会照顾好自己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父母。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爱得教育读后感高分集锦,方便大家学习

爱得教育读后感高分集锦1前两天,我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一个个爱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受益匪浅。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以四年级学生安利柯的眼光通过日记的形式完成的一部爱的作品,书中介绍了无数种爱,有父母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等等。虽然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是感人肺腑的。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恶与善,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爱的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首先得对世间、对事物充满爱,真心诚意为他人着想。俗话说的好,爱是一种无限的力量。它可以驱使你的动力,让你成为对世间有用的人。在我们身边,也发生过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这些微不足道的故事在不段唤醒人们,在不断教育人们,在不断感动人们。就拿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来说吧!那些奋勇抗战的官兵们救了多少条无辜而宝贵的生命!每当官兵们发现地里有受难的同胞是,它们就会不断地鼓励受难的同胞,用爱的力量让受难的同胞们坚持,从而获救。这种爱就像一跟隐线,拉扯着同胞,鼓舞着同胞,感动着同胞,挽救着同胞。后来,这种爱也成了千百万人学习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些人因为过分地爱导致了极为悲惨的后果。如太多的腻爱,不正义的爱……所以我们在学习爱的同时,还要注意分别善与恶,做一个正直的人,《爱的教育》这本书中的罗伯蒂就是一个舍己为人的好学生,他为了救即将被车撞的一年级的小学生,脚不幸被三轮车车胎压到,可当他醒来时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那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情况。瞧,多么可贵的爱啊!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爱的教育》这本书中的所有主人公,充当一个充满爱心的小使者,为社会做出无私的贡献。

爱得教育读后感高分集锦2妈妈给我买了本《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教育人们怎样做人的好书。

我花了没几天就读完了。书的内容是日记的形式,讲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里面有许多小伙伴,虽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残疾,有的学习落后,但安利柯从不计较,与他们玩得很开心,并且慢从快乐中得到了教育。

书中的小人物我都很喜欢,比如仗义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代洛西、坚强勤奋的斯代第、滑稽的小石匠、杂货店老板的儿子卡罗非和有着非凡毅力与感人孝心的小铁匠玻莱克西。写的都是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教育我们要永远有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我非常喜欢《新老师》中老师说的一段话:“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喜欢我!我不愿意责备和惩罚你们当中的任何人,也相信你们会让我感到欣慰,我会因为有你们这些学生而骄傲!”我要是也能遇到这么有爱心的老师该多好啊!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沉浸在爱的海洋中。爱是黑暗中的一束阳光,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就是惊人的收获。

2011年11月,在第十二届萧山区“暑假读好书”活动中获得妙笔奖。

爱得教育读后感高分集锦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大字里,就有着这么两个字:“爱国”。从这个“爱”字着手,引发了我许多思考。什么是爱?究竟怎样去爱?这个问题太宏大,范围太广,我似乎也找不到确切的答案。直到我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才粗浅的发现,原来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贯穿着我们生活的全部,只是因为它无影无形所以常常会被我们忽略。

《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是通过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根据无数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的感人小故事来告诉读者:一个人不仅要学好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会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它教会了读者爱是什么,究竟应该怎么去爱。

读着这本书,我在字里行间畅游着,心也被那些真挚的字眼所感动。虽然它没有散文那样精致、华美的辞藻,也没有诗歌那样对偶、押韵的讲究,但它却勾勒了一幅幅真实可感的画面。那充满真情的语言让我跟着揪心,跳跃在纸上的文字犹如一个个充满生命的精灵,充实着我的世界。

这本《爱的教育》让我明白了,人类只有三种情感是强烈而单纯的: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珍视,对人类苦难的悲悯。它会教我如何做一个人道主义的未来的好公民,它会将爱心融入平凡的劳动和学习,它让我学会体贴父母,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同时我从中学会了应该将爱融入教育,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民教师……我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也会在三尺讲台上坚守着,为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那么作为一个师范生,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应该怎样去教育,去爱我以后的学生呢?

我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教育如果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所以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不也正阐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真谛吗?“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自然它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爱”难道就是嘴上说说的一个字吗?没有实际行动的证明,恐怕很难表现出你的情感,所以爱你就要说出来。作为一名老师,对于不听话的学生你的批评只能维持几分钟的作用,或者他“左耳进就右耳出了”,但是你的鼓励,你的细心开导与关怀,他可能会更加在意,这不就是老师在言语上对学生的爱吗?我在见习期间,听到一个老师这样说到:“对一个学生而言,你的鼓励远远比批评来得更重要。”是啊,教书育人本来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有将我们的感情,我们的爱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才可以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在这本《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我找到了教育。

望爱的雨露洒满大地,浸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爱得教育读后感高分集锦4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厚厚的《爱的教育》读完了。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

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

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同样的岁数,却显得样无知,那样渺校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爱得教育读后感高分集锦5这个暑假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里面讲了老师对我的爱、父母对我的爱和我对父母的爱.......让我深有感触!其中“写作少年”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故事里面的内容讲了关于一个五年级的名叫叙利亚小男孩帮助父亲写文章的事情。父亲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帮助别人抄写“封条”为家里赚钱,非常的辛苦,白天抄写晚上还要加班,于是叙利亚决定每天晚上抽出时间帮助爸爸,但是上课时候注意力却不是很集中。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叙利亚的爸爸,他的“秘密行动”最后被父亲发现,父亲不但没有责备反而泪流满面。

叙利亚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能够体会到父亲的辛劳,通过自己每天抽出时间来帮助爸爸,真是了不起啊!

从小到大都是爸爸妈妈对我付出无私的关爱,喜欢什么基本爸爸妈妈都没有拒绝过,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学习、生活中父母更是给予了我更多的爱。语言上鼓励我,生活中关心我。我是一个小粗心的孩子,很多错误会一次次的犯,但是父母还是一次次的原谅我,与叙利亚相比我觉得自己相差了很多。一直从爸爸妈妈那边要很多的东西,从来没有能帮助过爸爸妈妈。我今年已经十岁了,我相信自己肯定可以担负起一个小小家庭成员的责任。

父母一直跟我说“学习”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其他都不要我来关心,但是现在想想很多事情都可以去做,在按时完成学习功课的剩余时间抽空帮妈妈做家务:洗衣服、摘菜、洗碗、拖地等等。这样妈妈不要再那么操劳,空出的时间可以多休息。当然重要的事是先把自己的学习任务按时完成,同样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第7篇: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范文

关键词:绘本阅读;儿童成长;价值

一、绘本阅读提高儿童审美能力

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是美籍日本作家庆子・凯萨兹的绘本力作之一。作品突破了传统观念里大灰狼的形象,主要描写了大灰狼从想吃红焖鸡到最后没有吃到红焖鸡,反而给小鸡们做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受到大家欢迎和爱戴,内心发生转变的故事情节。

二、绘本阅读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而言,让他们敢说、愿说、会说,无疑是语言教育的重点。绘本阅读的理念也正体现了《纲要》精神,注重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与成年人的共同阅读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如何让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同时又较好地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

1.营造宽松氛围,精心设计活动,使语言技能训练贯穿活动之中。首先,要针对幼儿认知特点设计活动。小班幼儿正处于直觉性思维阶段,因此,应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器官共同参与,使幼儿的听觉、视觉积极地捕捉信息,激起幼儿要听、要讲、要做的兴趣和愿望,从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地投入到语言技能的训练活动之中。

2.仔细钻研读本,设计开放性提问,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在阅读绘本《月亮的味道》之前,我给幼儿出了一个问题。“猜猜月亮是什么味道呢?”孩子们觉得很奇怪,难道月亮真的能吃?我神秘地打开《月亮的味道》,孩子们惊呆了,书里的月亮和我们平时的月亮不同。“仔细看看,你觉得这里的月亮像什么呢?”“我觉得像饼干。”“我觉得像薯片。”“我觉得像烧饼。”幼儿的答案层出不穷。

3.创设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手口并用的机会,让幼儿语言能力在“做”中得到发展。陈鹤琴先生曾说:“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胡萝卜火箭》绘本阅读活动是由主题活动“拔萝卜”孕育而生的,孩子们收集了很多形状、品种的萝卜和萝卜制品。

4.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幼儿有话会说。例如:《鼠小弟,鼠小弟》中鼠小弟称体重,指针一动也没动。猴子站到秤上,指针跳了一格,猴子得意地说:“我比你重多啦!”可是猪来了,猪站到秤上,指针又跳了一格,正当猪得意的时候,狮子来了……一个比一个大的动物接连登场,指针也一次次顺时针往上跳。最后,鼠小弟又一次站到秤上,指针虽然还是零,可是看上去却比最重的大象还跳上去一格。

三、绘本阅读塑造幼儿健全人格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没有书,那他的世界将是苍白的,就不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而绘本,是一种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而孩子在通向独立文字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引领孩子在阅读中感受童趣、分享快乐,从而带领孩子走上阅读之路,这会让他们终生受用。

四、绘本阅读丰富幼儿情感体验

幼儿对于自我、他人、友谊、爱等社会性情感的认知是模糊匮乏的。而我们现行的教育方法是粗糙、呆板的。但是在绘本里,我们看不到一点人为的故意,看不到一点教条的灌输,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犹如清泉的关于情感认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洗礼,有的只是对语言和社会领域内容的整合。它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快乐、感动、发泄……不见得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在里面,如《小黄和小蓝》,说的是小黄和小蓝是很好的朋友,小黄有一天偷偷的溜出去,找小蓝到山上去玩,结果黄色和蓝色融合了,变成了绿色,分不开了!他们到家里后,小蓝的爸爸妈妈说他不是他家的小蓝,因为他是绿色的,小黄的爸爸妈妈说他不是他家的小黄,因为他是绿色的……他们好伤心,好伤心,然后哭了,眼泪流了下来,他们终于分开了!爸爸妈妈也认出了他们……这个故事也没有什么道理(从孩子的角度而言)。

五、绘本阅读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绘本不是本,而是图画书,是一本全面、丰富、规则的书,是一本有别于其他书籍的童书。除了有封面、封底、扉页和正文外,还有环衬、折页、散页和其他。正因为这样,在阅读的时候,需要一定的顺序,一般是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封底依次看下去,但往往环衬被遗漏。所以,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体会到逐页翻阅的喜悦,领悟到边看边猜的意境。潜移默化中,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他们身上扎根。

跟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讲授的方式方法很重要,好的话可能事半功倍,不好的话可能适得其反。

第8篇: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范文

关键词:鲁迅;琴姑;相恋;情感生活

鲁迅有一位表妹琴姑,是鲁迅小舅父鲁寄湘的大女儿。鲁寄湘有四个女儿,依次是琴姑、意姑、林姑、招官(也写作昭官)。後又生幼子佩纹。据周建人回忆:这四个女儿,个个汉文很好,大女儿琴姑尤其好,能看极深奥的医书。鲁迅在南京读书时,曾经提起过,是否两家结个亲,可是那时听得长妈妈叽叽喳喳地说什么“犯冲的呢”,因此也就不提了。後来,小舅父把琴姑许配给别人了,不久病逝。她在临终时对服侍她的贴心妈妈说:“我有一桩心事,在我死前非说出来不可,就是以前周家来提过亲,後来忽然不提了,这一件事,足我的终身恨事,我到死都忘不了。”

鲁迅与琴表妹的相恋,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有鲁迅研究学者提及:

1990年,李允经在《鲁迅的婚姻与家庭》首次做了详细的叙述:“小舅父是个郎中,家有四个女儿,个个汉文很好,琴姑尤其出众,能看深奥的医书。她比鲁迅小两岁,属羊的。她十一二岁时,父亲曾带她在鲁迅家住过几天。他们年龄相仿,都爱读书,又常在一起玩耍,两小无猜。因此,琴姑对鲁迅有深刻的印象。後来,鲁迅母亲去提亲,琴姑不好说什么,但心中是很愿意的。可是,按照绍兴乡俗,男女成婚一要门当户对,二要生肖不犯冲,八字不相克,三要女方的年龄稍大于男方,以便侍奉公婆,料理家务。如果琴姑配鲁迅倒是门当户对,年龄小了两岁,也倒无妨,可是琴姑是属羊的,俗语说:‘男子属羊闹堂堂,女子属羊守空房。’属羊的女子要么嫁给算命先生这种命硬的男人,要么屈做‘填房’,因为人们认为男子死了元配,其命必然凶强。偏巧,鲁迅出生时是‘蓑衣包’(胎盘先下来),乡俗认为这样的孩子虽然有出息,但命弱,难以养大。所以,家人除了满月时祭祀,求神佛保佑之外,还特地为鲁迅拜了一个和尚做师父,表示已经出家,免得神鬼妒忌,动手抢去。这样,通晓人情世故的长妈妈便出来反对这门亲事,说是‘犯冲的’。长妈妈的主观愿望是为了鲁迅好,可经她一说,这门亲事就再也不提了。後来,小舅父把琴姑许配给另外一家,不久病逝。”接着,又记述了琴姑临终前的那段话。

1995年,马蹄疾在《鲁迅――我可以爱》第一章“琴表妹饮恨死去”中更为详细地述及了此事。

1996年,马蹄疾又在《鲁迅生活中的女性》一书“至死苦恋着鲁迅的琴姑”一节中描述了此事,并对报刊和书籍中出现的一些记述鲁迅和琴姑爱情故事的文章做出这样的评论:“杜撰了琴姑到火车站为表哥鲁迅上南京送行,又送了一支钢笔给鲁迅,这些描写,都是使人难以置信的,因为1899年绍兴根本没有通火车,当时也没有钢笔,因此编得神乎其神,不值一驳,但笔者以为,如果去掉这些常识性的错误的编造,说鲁迅的母亲要琴姑送一送鲁迅,或琴姑在鲁迅去南京前,的确从安桥头赶来送一送表哥远行,也小能说绝对不可能的事,如作为故事来写,也无可厚非的。但细节必须真实。”

以後,鲁迅与琴姑的故事少有人提起了。

但经过一段沉寂,到2007年8月,张恩和的《鲁迅的初恋》一文又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张恩和除了重申李允经、马蹄疾的观点外,推出了自己的新看法,那就是,说鲁迅对自家与琴姑家的议婚毫不知情,很难说得过去。“第一,应该说鲁瑞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慈母,一向疼爱鲁迅,尊重鲁迅,遇事并不专权。这不但周家族人公认,鲁迅兄弟更同声称颂。对于为鲁迅议婚一事,她没有必要瞒着鲁迅进行”。“第二,此次议婚,鲁迅的弟弟们都知晓,後来也是由鲁迅的三弟说开此事,鲁迅是婚事的当事人,能够不知?第三,鲁迅虽然给人印象治学严谨,生活严肃,但青年时期较之一般同龄人,可谓活泼开朗,敏锐早慧,对于异性的观察当不至十分愚钝。”至于鲁迅自己的态度,从他的两篇作品:《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和《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可以窥出一些端倪。鲁迅知道此次议婚,後来为什么只字不提呢?这是因为“无法言于口舌,形诸笔墨,那就不如让它永远尘封在无言的记忆中”。“鲁迅的初恋――与琴表妹未成婚事,立刻对鲁迅与朱安的正式‘婚姻’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影响了他一生,实在不可低估。”

最重要的是张恩和结尾对鲁迅的《自题小像》一诗做了新的诠释,认为这首诗写的就是自己的心实在躲避不了丘匹特的神箭,心中一直把琴姑牵挂。

张恩和在2008年1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中,也重述了这一观点。

李允经在为此书写的书评《可喜的突破――张恩和读後》中,对张恩和在鲁迅与琴姑相恋一事中的新发现和新突破予以高度的评价。

但是,对鲁迅与琴姑相恋一事,也有不同意见。

2007年2月,吴作桥在《关于琴姑的“神话”》中说:琴姑“在十二三岁时,曾跟父亲在鲁迅家住过几天。他们年龄相仿,都爱读书,又常在一起玩耍……鲁琴姑曾去过三姑家――鲁瑞家;鲁迅小时候为避难也曾去过小舅父家。鲁迅与琴姑自然是认识的。但我想也只是认识而已,他们之间并没有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反证是,如果达到这种程度,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为何连琴姑其人、其事只字未提呢?”

2009年,纪维周在《鲁迅事迹的考证要重“证据”》中,表示同意吴作桥的观点,认为:“鲁迅对情爱非常严肃,他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众所周知的许广平。但使人惊奇的,有一位鲁迅专家,竟发表文章,披露了鲁迅与琴姑的‘初恋’。作者没有任何史实根据,从头到尾,都是推测。当事人鲁迅从未说过此事,两个弟弟也未提及,由于‘证据’不足,很难使人置信。”接着,又引述了吴作桥的话和马蹄疾提到过的鲁迅与琴姑相恋的伪造故事,强调说:“从以上实例看来,证明‘主观臆测’往往是靠不住的。而伪造的敞事,更属荒唐。因此,我希望鲁迅专家,考证要重‘证据’,避免‘主观臆测’,更不能伪造,以免误导读者。”

那么,对于鲁迅与琴姑的相恋究竟应该怎样看呢?

由于我近几年一直致力长篇小说体鲁迅传《苦魂》三部曲的创作,并已经写出其中第一部《会稽耻》的30万字初稿,有五章选登在郑心伶主编的《鲁迅世界》上,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对鲁迅与琴姑的初恋一事非常重视,下了相当工夫考察,因此提出如下看法:

琴姑对鲁迅的爱慕和她临终前对贴身妈妈说的话,肯定是有根据的,见于周建人口述、周晔整理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一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19页第6至第8行,二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242页第7至第9行。不仅白纸黑字印着这段话,该书当页还记述了鲁瑞听到这话时的表情:“後来这位妈妈把琴表姐临终的话讲给我母亲听,我母亲听了,低下头来,半天没有作声。”福建教育出版社版第23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版第255页又回忆道:“我母亲有她的难处,自从她知道我的琴表姐那遗恨终身的话,心里非常内疚。我母亲也爱琴表姐的。我觉得小舅父因琴表姐的死,似乎对我母

亲也颇有意见,我亲耳听他对母亲气恼哄哄地说:‘难道周家的门槛那么高吗?我的女儿就进不了周家的门吗?’我母亲只能低头听着,她要设法补偿,这时,小舅父的二女意姑已结婚了,三女林姑也许配了曹娥陈家,只有四女昭官还待字闺中,而且年龄和我相仿,虽然没有下聘礼,但两家似乎默契了。”最後由于昭官于1912年10月早逝,未能成为事实。但周家是承认这桩婚事的,周作人在1 912年lO月28日日记中记道:“饭後乔峰往安桥头送招官葬。”“乔峰”就是周建人。11月9日周作人又记:“下午乔峰往安桥,因明日为招官作六七也。”

可见鲁迅与琴姑之事,是有史实根据的。说鲁迅的“两个弟弟也未提及”,恐怕是没有读周建人口述、周晔整理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也没有细读研究者的文章,因为从马蹄疾、李允经到张恩和,都在文章中标叫了琴姑临终前遗言的出处。断定鲁迅“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众所周知的许广平”,也未免简单。鲁迅与许广平定情後,确实是很专一的,他俩的婚姻也堪称楷模。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与许广平相识相爱之前,特别是青少年时代,没有爱慕过其他女性。不仅是鲁迅,就是对一般人来说,也不能女如此断言。

据我考察,鲁迅与琴姑有据可查的往来,有如下三次:

1.1893年10月,祖父科场案发,鲁迅和二弟周作人前往皇甫庄舅父家避难。

据鲁迅在绍兴事迹的权威专家裘士雄先生《鲁迅避难过的皇甫庄旗杆台门及其主人范啸风》一文所说:“鲁迅的外祖父鲁希曾(晴轩)系清咸丰元年(1851)举人,同治年问初期当过几年户部主事。他在安桥头的祖宅实在太矮小,连那时为世人所重视的‘文魁’匾额都没有地方挂。皇甫庄旗杆台门屋宇高大宽敞,与其身份相符,主人范啸风副榜出身,知书达理,对鲁家又十分友善,鲁迅外婆家迁居皇甫庄。”这座范家大院门前竖旗杆若干,故俗称“旗杆台门”。门前有一与其等长的道地,呈长方形,约300平方米,由一块块石板铺就。道地前是一块2亩左右的烂田,长年不会干涸,只能种植菱白、蒲草之类的水生植物。寒冬腊月,它宛如天然溜冰场,成了少年儿童嬉戏玩耍的好去处。台门共七进屋宇,而南。步入台门斗,即可看见仪门上悬“文魁”、“副魁”两方匾额。台门斗、仪门,算一进。入厅,即第二进,建筑高大、气宇轩昂的大厅正上方高悬一方“深远堂”横匾,字体浑厚,笔力雄健。第三进是香火堂,建有神龛,陈放列祖列宗神像,陈列列祖列宗牌位,是祭祀先祖的地方。走出北面的圆洞门,穿越天井,就是第叫进座楼。原先是范氏寓居生活区,後面原是花园,假山叠翠,树木掩映。後因子孙繁衍,住房不敷,将它改建为住宅,即第五、六进屋宇。花园仅存一隅范蘅洲读书亭,该亭琉璃拱顶,亭柱抱对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第七进已临河,是後台门,筑有埠头,范氏外出时即在此上船。鲁迅祖父科场案发牛在1893年9月,一个月後逃往这里避难。鲁迅时年13岁,一直住到年底,鲁家租赁到期,二舅父搬到了鸡头山,大舅父一家则移往小皋埠岳丈家的当台门居住。寄食的周氏兄弟也跟着去了。

皇甫庄的情况,鲁迅的作品没有提及。在我过去的印象中,鲁迅避难时似乎是在安桥头_刀15矮小、l洲潮的祖宅里。读过裘士雄先生文章後,方知是在文化氛围如此之浓的书香门弟中的。当然鉴于人事沧桑,现在的旗杆台门绝大部分已变了样,裘士雄是根据向范瑶书等范氏後人的采访所得和提供的资料对它作了描述。

少年鲁迅在这里最主要的事情是描摹书上的图画。周氏兄弟原本就与琴姑四姐妹相熟,描画时有琴姑在旁,当是不足为奇的。刊载张恩和《鲁迅的初恋》那期的《鲁迅研究月刊》封二,印有裘沙、王伟君的《鲁迅画传》中琴姑陪伴鲁迅描画的画页,还有琴姑的两幅肖像,我想这是并不为过的。少年鲁迅作为“乞食者”,心境是很悲凉的,琴表妹当起到了安慰的作用。所以到年底分开时,应当是依依惜别。因而我住小说《会稽耻》第八章《娱园》①中设计了《冬雨》一节,做了描绘。当然,要掌控好分寸,既写他们心巾的默念,义不可像写现代男女恋爱的拥抱、接吻、送定情物等,只是悄悄在花园一隅的范蘅洲读书亭见了一面,琴姑就在冬雨中恸哭着跑回家了……

2.1894年初春,小舅父一家曾经到鲁迅寄居的小皋埠去过。

周作人的散文《娱园》,描述过寄居地的情况,还写了他偷跑到表娣俪永平屋里嬉闹的情景。

大舅父鲁怡堂前妻的父亲,是绍兴有名的文人秦秋渔。他本名树锸,字秋渔,别号勉,中过举,以诗画著称,刊行过四卷《娱园诗存》。他家和小皋埠前水坝的胡姓共有这座台门。台门前面悬挂着“文魁”、“孝文文章”的匾额,因为开过当铺,门前还有一个很大的“当”字,所以取名“当台门”。这里出过三个举人,门前竖过三对旗杆,因而也称为旗杆台门。风水先生认为:台门不能完全朝南,要歪一点。于是义称为“歪摆台门”,原来的主人沈氏是明代著名谏臣沈炼的後裔,沈姓是小皋埠的望族,但後来衰颓了,台门转由秦、胡两家共有。厅堂以西的厢房属于秦家。这所厢房有七间楼屋,朝北的楼屋有坐起间,樟寿的大舅父一家住楼下。楼上是秦秋渔的卧室和书房,秦氏早已去世,由他的儿子秦少渔住着。

後园还有假山、藕池、洗砚池等,是过去诗人聚会的娱园。现在已为荒园,类似百草园那样的菜园子。园里行一座微云偻,只是普通的楼房罢了。楼前一丈见方的水池边,还有一间单面开着门窗的房子,匾额题曰“潭水山房”,显得很阴郁。园门外,又有一间侧屋,名字很好听,叫作“留鹤庵”。其实也是很普通的房子,不见得留得住鹤。周氏兄弟就寄住在这里。

秦少渔,即大舅父的内弟。小孩们叫他“友舅舅”,倒很是说得来。因此,少年鲁迅也就不再影画绣像,时常跑去找他谈天。秦少渔也是抽鸦片烟的,但是他并不通日在床上,下午也还照常行动。常给孩子们画花,他算传了家法,喜画墨梅。他又喜欢看小说,买的很多,不是木板大本,大都是石印铅印的,看过都扔在一间小套房里,任凭少年鲁迅自由取阅,只是乱扔一堆,找得比较费时,譬如六本八本一部,往往差了一本,要花好些时光才能找全。这些书对少年鲁迅大为有益,从前在家里所能见到的只是“三国”、“西游”、“封神”、“镜花缘”之类,在这里竟然看到了《红楼梦》。

所以,我在《娱园》第2节“《红楼梦》”中,专门描写少年鲁迅读《红偻梦》的情景。

第3节“春雪”,写琴姑与全家到小皋埠来看望大舅父和周氏兄弟,少年鲁迅与琴表妹在娱园会面,琴表妹显得虚弱多了,盼望尽早离开安桥头。但只止于谈心而已,无过分举动。可以想见,安桥头的房子比皇甫庄的范家大院有天壤之别,父母又渴望生儿子,对女孩儿就不够呵护,琴姑心里挚爱着大表哥、盼望出嫁离开是合乎情理的。周作人的散文《娱园》说:“忘记了是哪一年,不过总是庚子以前的事吧。那时舅父的独子娶亲……中表都聚在一处,凡男的十四人,女的七人。”白天趁平表姐等女眷不在房内,和几个较为年少的人“乘虚内犯”走上楼去掠夺东西吃。“有一次大家在楼上跳闹,我仿佛无意似的拿起她的一件雪青纺绸衫穿了跳舞起来,她的一个兄弟也一同闹着,不曾看出什么破绽来,是我很得意的一

件事。”周作人说的事情肯定不是1894年春天避难时发生的,但传记小说创作的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小拘”。我将这件事情,安排在《娱园》第4节《女衫》。最後第5节则以《雪罗汉》结束,取《野草》中《雪》的寓意。也是创作所允许的。

据周建人回忆,周氏兄弟避难时,琴姑和父母及三个妹妹到绍兴城周家台门看望过。还住了几天。这肯定是为了抚慰正在遭难的周家,琴姑很受姑父母喜欢,她又很聪明、懂事,主动慰藉他们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我在《会稽耻》第九章《圣旨压魂》等4节“慰藉”中做了描写。

据周建人回忆,1895年清明上坟之後,母亲鲁瑞曾经带着他到安桥头看望外婆,住了几天,这段时间肯定受到了琴姑的悉心接待。我把这事写进了《会稽耻》第13章《春寒》第4节“安桥头”。

3.1896年lO月12日,鲁迅父亲去世,举行了七天葬礼。

据周建人回忆,父亲周伯宜病故後,他外婆、舅父母、姨母、表姐们全去了,一再劝慰他母亲。琴姑当然也去了,这是她与少年鲁迅的第三次见面。我在《会稽耻》第16章《父亲的死》第3节“无言”中,写了琴姑参加葬礼的情景,只写她暗暗帮助着少年鲁迅,暗示庆叔把令大表哥尴尬的祖父周福清挽联挂到众多挽帐後面、不易看到的地方,两人竟然没有讲一句话。然而深情自在“无言”中。

最後,鲁迅离开绍兴到南京上学,我在《会稽耻》第21章《走异路,逃异地》第6节“别诸弟”中,这样写:

鲁迅见姆娘坐卧不安,不住地往外看着什么,像是在等人,心中好生奇怪,问姆娘还有什么事。姆娘凑到他耳边小声说:“我托人把你要去南京的事通知琴姑了,让她来送你。她传话说要来送,怎么还没有来?”

一句话惹起了鲁迅的万般思念:父亲去世後就再没有见过她,她怎样了?好吗?真盼着再见她啊!

但是左等不来,右等还是不见影儿,天近黄昏了,仲翔叔提着行李来叫,不好再拖了。人家是给自己帮忙,怎能让人家久等,鲁迅只好拎起行李,向家人告辞。姆娘看时辰不早,再晚就赶不上南门外的夜航船了,只得放他走。

来到南门外,鲁迅下意识地不愿上船,仿佛要等候什么。仲翔叔再三催促,才不得不上去了。上船以後,又掀开舱窗帘往外看着,恍然间,似乎看见岸上绿柳丛中有一个绿色的倩影向船奔来,鲁迅怦然心动,恨不能向那倩影迎去,正要招呼,船起动了……

这里采用了虚实模糊的手法,不仅不敢写琴姑到火车站送大表哥,还送钢笔留念,连来到周家都不敢写。因为以当时的乡俗,男女授受不亲,尤其有定亲趋向的男女更是要避嫌,琴姑从安桥头坐船到绍兴城送表哥的可能性实在不大。但是又不愿意让其毫无留痕,而是虚写了一个倩影,将来与《苦魂》三部曲之三《怀霜夜》鲁迅晚年一种爱好相对映。

鲁迅晚年在枕边放着一幅木刻画,小得和纸烟包里的商标差不多。画面上,一个诗人手捏诗卷在朗诵,地而盛开着红玫瑰花;远方,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长发的女人在大风中跑。鲁迅常常拿出这幅画自赏。这幅画包含着什么寓意?鲁迅为什么这样欣赏?萧红不得其解,询问许广平,许广平也不知道。我想,这可能隐含着他对那盛开着红玫瑰花的完美的梦之境的向往吧?也可能有早年离开绍兴到南京求学时,从舱窗口恍惚看到的岸上绿柳丛中向船奔来绿色的倩影有关。但都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虚写。

为什么要这样虚写呢?这就言归正题,再谈我对于鲁迅与琴姑相恋的看法。

我认为此事肯定是有史实根据的,纵然可能到不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程度,也是一种心心相印、互相爱慕的情感,不能视而不见。但是为什么“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为何连琴姑其人、其事只字未提呢?”

问题提得很好!然而我们从中并不能得出此事无有的结论,而是可以看出鲁迅情感生活的特点。1898年12月20日,鲁迅四弟椿寿因患急性肺炎夭折,小儿子的死给母亲鲁瑞沉重的打击。我们可以想见,丈夫刚刚去世,最疼爱的小儿子又在自己怀里死去了。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该是多么沉痛啊!为了安慰母亲,鲁迅二弟周作人特地请来画师叶雨香,画了四弟椿寿的像,挂在房间里。这张像後来带到北京,一直挂在鲁瑞房里,直到去世。周作人也极为悲痛,後来写了很多诗悼念四弟,1902年6月还写过署名梦平的《薏川荫仙小传》,说椿寿“生而神异,目炯炯有芒,如岩下电”等。而鲁迅呢?没等四弟安葬就因为矿路学堂要开学,回南京去了。由堂兄周伯文代他写了一块碑,碑文是:“亡弟荫轩处士之墓”,下署“兄樟寿立”,葬在南门外龟山。以後在著作、书信中也只字未提。但在小说《在酒楼上》里写吕纬甫移葬小兄弟的墓穴有所透露,而如张恩和在《鲁迅的初恋》中所说:“鲁迅为什么用这么长的篇幅写顺姑,并且写得如此有声有色,深含爱怜之情?作品写顺姑信了长庚的‘诳话’忧郁而亡,是不是暗射琴姑是听了周家议而不定的婚事(也算一种‘诳话’)抑郁而终?鲁迅故意把误导顺姑致死的人取名‘长庚’是否含有一种自责?从‘顺姑’身上是否可以多少看到一点琴姑的影子?这些问题恐怕都可以考虑和讨论。笔者认为,从作品里这些叙述和描写中,我们多少是可以体察出一点鲁迅对琴表妹以及对这次议婚的心意和感情来的。”我认为,最起码不失为一家之言。尤其是小说中写顺姑“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更像是暗写死去的琴姑。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没有提四弟椿寿,就断定四弟椿寿及其早夭不存在。也不能由此断定琴姑及她与少年鲁迅的情感不存在。据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鲁迅从1896年,丙申年开始记日记,到1902年去日本留学中止,自题为《丙中日记》。周作人曾经看过这部日记,分房会议上鲁迅所受的欺侮就是从当时的日记上知道的。当然,鲁迅也可能把四弟和琴姑都写进了这部早年的日记。但这部日记至今没有找到,谁也不能判定是写还是没有写。就算都没有写吧!也只能说明鲁迅情感生活的一大特点:越是沉痛刺心的事情,越可能不提。也反映出了周氏兄弟性格的不同:周作人的情感生活外露,易于伤感,但写出的东西却又比较平干¨;鲁迅则内敛,更为深沉,但如一爆发,就像火山喷发,不可收拾。

鲁瑞丧子後极为悲痛,1899年底和次子作人、三子建人一起回到小皋埠“娱园”和安桥头娘家散心,琴姑给她以极大安慰。正是在这个时候,鲁瑞有意两家结亲,但回家商量,长妈妈认为两人属相“犯冲”,搁置了。琴姑也因此大约在1901年冬天抑郁而终。

第9篇: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范文

《波莉安娜》主要讲了一个名叫波利安娜的小女孩,母亲早年去世。在她11岁那年,父亲也死了,她便来到远方脾气怪异而刻薄的姨妈家里,开始了新的生活.......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波丽安娜读后感,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波丽安娜读后感1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波莉安娜》,使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出了这样一个小女孩:身穿一套红格子的小洋装,戴着一顶小草帽,有着一头浅色头发,脸上有着无数的雀斑······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十一岁的善良的小女孩,波莉安娜。

波莉安娜是个可怜的孩子。父母都离开了她,去了天堂,波莉安娜从小就在妇援会里长大。但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而哭泣失望,反而能在每一个困难与打击面前去发现快乐,享受快乐。成为了孤儿,波莉安娜只好投奔自己远方的唯一的亲人——住在贝汀斯镇的波莉姨妈那去。自从来到了波莉姨妈家,脾气乖戾,冷漠孤傲的姨妈,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无力感,但却渐渐被她感染,而贝汀斯镇小波莉安娜的“快乐游戏”也流传开来,并感染了每一个人,甚至让贝汀斯镇的所有人都重获生机,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快乐。

波莉安娜天性乐观。姨妈是一个坚守责任的人,对于她来说抚养波莉安娜是她的责任,但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家中有那么多房间,却将她安排在阁楼的一个小房间里,只放了一张儿童床罢了。而且在小波莉的房间里没有她想要的柔软的地毯,粗砺的地面如图命运本身一样,被波莉姨妈教训、惩罚······在双亲去世后,还要来姨妈家受欺负。但尽管如此,小波莉仍然没有失去快乐的心情。小波莉她有着一种魔力,那就是她的“快乐游戏”,一种“从不快乐的事情中找到快乐的理由”的能力。也正是这样,才让她在小镇上人人皆知,知道她,知道她的“快乐游戏”,知道她的善良、乐于助人······

小镇上受过她帮助的人有很多,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她的“快乐游戏”。这些人中,有波莉姨妈认识的,也有波莉姨妈不认识的人们,无数男人、妇女和儿童,而为其中一大半,波莉姨妈压根就没想到自己的外甥女会和他们认识。因此,在小波莉出了车祸,发了高烧,所有人都来看望她。

“因为,她一直对每个人都是笑容满面,自己也一直高高兴兴,所以大家都想去了解。而现在,自从她受了伤,大家都觉得好难过——特别是他们又听到,她因为找不到任何值得高兴的事情而难受。因此他们便天天跑来告诉她,她带给他们多少的高兴,希望能够对她有点帮助。她一直盼望着每个人都能陪她玩这游戏啊!”这是南希,第一个陪小波莉玩“快乐游戏”的人说的,这也是这么多人来看望小波莉的原因。因为她给了他们快乐,所有他们想要帮助她。

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小镇。

这就是小波莉的故事,一个天使带给我们的故事······

波丽安娜读后感2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些书,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还是《波利安娜》。我已经读过不止一遍了。

书中主要讲了一个名叫波利安娜的小女孩,母亲早年去世。在她11岁那年,父亲也死了,她便来到远方脾气怪异而刻薄的姨妈家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波利安娜从小就学会了一个叫做“快乐”的游戏,这种游戏能使人从不乐观中走出来,向快乐进发。在波利安娜的姨妈家,有一位保姆叫南希,她是第一个学会玩“快乐游戏”的人。正因为这游戏,拉近了她们两个之间的距离,使她们成为了好朋友;波利安娜的姨妈排斥她,可她并不在意。姨妈批评她,可波利安娜反倒认为自己在这过程中教会了姨妈怎样做“快乐游戏”。从此姨妈变得外向了,不再事事不顺心,也在波利安娜的指点下,找到了一个新伴侣。

波利安娜住的小镇里,有一个性格孤僻,但又身患重病的中年妇女。生活中非常挑剔,有了这个还想要另一个,总是满足不了。但也被波利安娜乐观的精神所感染了,从一个忧郁的人变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人。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看似没救的人被波利安娜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成为了一个个奇迹。

这种乐观一直保持着。有一次,波利安娜在过马路时,被可恶的汽车撞倒了。后来得知自己可能永远都无法站立起来,但是她没有被悲伤的阴影蒙住双眼,并且靠着积极、乐观的态度重新站了起来。她成功了,因为她的“快乐游戏”,让这个奇迹成为了现实。

自从我读了《波利安娜》这本书以后,我不再是个爱抱怨的女孩了,总是笑呵呵的。

那一次在公交车上,妈妈给我念手机报。妈妈说舟曲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人获救了,但救援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当中。我随口说了句还好是三分之二的获救不是遇难,值得庆幸。妈妈很惊讶,问我怎么变得这么乐观,我说是受波利安娜的影响。每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就换个角度想想,也许能从中获得快乐。

我经常会在生活中运用这个游戏,并且把它教给身边的人,像波利安娜那样去改变大家,让快乐的阳光照进每一个人的心房。

波丽安娜读后感3上周末,我读完了一本名叫《波丽安娜》的书。

书中讲的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的故事,她叫波丽安娜。

爸爸妈妈都死后,她被送到富有的波利姨妈身边生活。而冷漠的姨妈并不喜欢她,波丽安娜没有得到她想象中的豪华的大房间,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阁楼。姨妈也不像波丽安娜认为的那么亲切,她只想着一个好女人应尽的“责任”。然而波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一切。她从做牧师的爸爸那里学来用独特眼光看周围不如意的世界,这也是“小拐杖”这个游戏蕴念的真理,—永远去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爱与美丽,哪怕是最最不如意的事情,并把这份快乐传递给他人。

就是这个游戏,让波丽安娜在向往的东西得不到时,以一种超常的乐干心态战胜自己,战胜环境,也战胜各种的苦难。她还把这个游戏告诉了保姆南希、波利姨妈、老园丁汤姆、重病的斯诺太太、彭德来顿先生、查尔顿医生,使他们的心态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就连小镇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收获非常大。我同时也深深地敬佩着波丽安娜—这个不寻常的小姑娘。她擅长从不幸中寻找欢乐,这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可贵的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正是因为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痛苦与灾难,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未知的生活,去迎接未知的挑战。因为苦难永远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都该向波丽安娜学习,也该玩玩那个叫“小拐杖”的游戏。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窗,他一定为你敞开另一扇窗。在你失去什么的同时,你也会得到一些东西。所以说,苦难或许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一种经过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耐心的去拆开那些纷繁复杂的包装,就一定会发现那份珍贵的礼物。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美好的生活呢?

《波丽安娜》,这是一本好书,它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

享受生活,享受苦难!

波丽安娜读后感4在今天,我终于看完了这一本《波莉安娜》,这本书是前些天我们的班级书籍管理员辛辛苦苦借来的,当然,这不是什么我们男孩子不爱看的书,而是能让我们学会在逆境之中逆快乐的一本书。开始,我就没打算读,而我后面的侯东军却读了起来,边读还说这个还挺好看的,我听了他的话,好奇心驱使着我,使我迫不及待的想打开这本书,让我也忍不住也随着他读了起来:

本文主要讲了失去双亲、无家可归的波莉安娜,在波莉姨妈的怀抱中成长,虽然姨妈不喜欢他,但是波莉安娜用他自创的“快乐游戏”,带给了玻璃姨妈以及他的朋友快乐,但是很不幸,波莉安娜在放学时,为了快点回到家帮助别人,结果命运不待人,她出了车祸。可是,她依然很乐观,乐观的对待自己,丝毫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样,这个乐观的孩子就永驻于我心了。

当我合上书时,顿时觉得很羞愧,羞愧什么呢?羞愧的是自己没有学习波莉安娜那样对自己有自信心,对自己不自责,对自己负好责任,像波莉安娜那样乐于助人,也要像她那样,把快乐带给别人。我还要学习她一点:把不快乐的成快乐的,我遇到什么事,就会掉金豆(巨蟹座的眼泪不会轻易在外人面前流),就没有想到中间那些快乐的事,这一点是值得我反省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和我的朋友们踩高跷时发生的故事:当时,我还只是个“菜鸟”,连走上两步都不行,只能围着树转悠,转了一圈又一圈……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面前,那是…李冰垚!我急忙向他求助,他踩着轮滑,一步一步的扶着我,走到了我们的练高跷地点,他们几个都能走,我却只能坐在扶手上,觉得没意思,任永康是个急性子,就一下子就把我捞了起来,让我练习走,我刚迈出几步,就摔了一跤,站起来后又摔了一跤,但我依然微笑着站了起来,不过听了朋友的秘诀后,立马就学会走了,这一次踩高跷,虽然我摔了,但我很快乐。

难道上面这不是一个例子吗?难道这不是一个在不快乐中获得快乐的例子吗?摔倒是不快乐的,而学会踩高跷快乐的,谁能说这不是在不快乐中找到快乐?总之,我们一定要乐观,因为乐观可以打败困难,难道不是吗?所以说来,大家一定要学习波莉安娜,学习他的快乐和乐观啊!

波丽安娜读后感5《波莉安娜》是美国作家埃莉诺·霍奇曼·波特写的。作者以十分美妙动听的手法描写了一个身世凄惨的小女孩波莉安娜,她就是此书的主人公。波莉安娜的双亲都在她幼年时去世,她只好住在妇援会里,直到她的姨妈波莉小姐把她接走。可是好运并没有降临在她身上,她在波莉小姐家并不舒服,但她无论遇到什么烦心事都会乐观地去面对,相信你看了也会被感动。

我觉得妇援会的人很善良,但是她们太喜好功名了。她们不把钱用来帮助自己镇上的一个小男孩,而却全汇给印度小男孩。这全是为了功名。她们却不想想,如果她们把外面需要帮助的人都帮助了,但自己镇上却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那不是件很可笑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