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赞扬老师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小的花苗;老师是勤劳的蜜蜂,酿造美味无比的蜜;老师是夜晚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每当我想起这些赞扬老师的诗句,我都会想到我们的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和蔼可亲,在校兼语文老师。一副瓜子脸,上面镶着紫葡萄般的大眼睛,显得炯炯有神。一张樱桃小嘴,笑起来还露出真主般的牙齿,老师真可爱!
事后,我了解到:班主任是因为批改作文到深夜,没有休息好,生病了,才造成中暑的。是呀!我们的班主任就像一根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为学生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兰西县第四小学六年级:a65774155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2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材简介]
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冬日寒夜,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沉醉书房,啃读诗书。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涌的情感,毅然挥就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告诉小儿子子聿做学问的道理。这首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短短的四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诗的前两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陆游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是做学问的诀窍。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品味诗句的大意,努力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语文阅读,“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我还适时地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延伸。
[设计思路]
《冬夜读书示子聿》寓理于诗。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诗意,我采用了“适度延伸”的方法:如由“古人学问无遗力”,交流古人勤学的故事;由“纸上得来终觉浅”,联想到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等。
这首诗还在一个特点,就是比中明理。在教学中,我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领悟事理一是“少”与“老”的对比:古人读书不遗余力,十分刻苦,少壮时下了苦工夫,到老时方能有所成就,可见做学问多么艰辛不易;二是“知”与“行”形成对比:少壮时下苦工夫读书,固然可贵,但如果止于读书,到后来未必有成,要获得真“知”,关键在于“行”,必须亲自实践。
[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引入课题。
1、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主义诗人,你知道那些?(自由畅谈自己所了解的爱国诗人)
2、关于陆游你知道多少?(联系第四课学过的《示儿》来谈陆游,感受他的爱国情怀。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今存九千多首,荣登中国古代诗人诗作数量之最。)你还背过哪些陆游的诗句?
3、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陆游的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题目中有个生字,指“聿”,是哪些字的一部分?该读什么音?子聿是陆游的小儿子。
引导讨论:诗题中心词是什么?“冬夜”点明了什么?“读书”则交代了当时的环境。“示”可作什么理解?他在读书时会把什么感受来告知儿子,教育儿子呢?下面看诗的内容。
(二)适度拓展,理解诗句。
1、反复诵读。
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熟读古诗。
2、自主学习。
(投影出示关键词语的注释,学生借助注释)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3、畅谈感悟。
从陆游的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入相应的诗句)
4、拓展理解。
第一句:指名学生背出第一句,由“无遗力”引出成语“不遗余力”,引出古人学习十分刻苦。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第二句:指名学生背出第二句,由“少壮”到“老”引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三句:背出第三句,理解“纸上”、“浅”,由“纸上”联系“纸上谈兵”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再说出这句诗的大意。第四句:指名背出第四句,理解“绝”“躬”再说出句意。5、创意表演。
表演要领点拨:陆游为什么要说这番话,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子聿听完后会说些什么? (同桌互练,注意人物语气和态度,以此加深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三)运用对比,感悟道理。
1、抓“少”与“老”,体会学习要孜孜不倦。
“少壮工夫老始成”要使年老的时候有所成就,年少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无遗力的学习?(结合古人的学习,来谈今天的学习)
可结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诗句来感悟,将短短的七个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2、悟“知”与“行”,明白读书学习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结合刚才“纸上谈兵”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谈谈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3、从“古诗”到“生活”,进一步明理。
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这首诗。
学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引导从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的人身上总结得出: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四)课外延伸,加强阅读。
1、陆游的诗作很多,课后搜集几首,读一读,试着把它背下来。
(推荐阅读:《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书愤》)
2、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诗人卡片”。
关键词:古诗学法;了解诗人;诵出感情;理解诗意
古诗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美妙极致,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了解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二)了解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可以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来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歌是多么的不同凡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故人庄》。
(三)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教学杜牧《泊秦谁》,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有案不办。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不除,大唐必亡!
二、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我们的同行作出了许多探索,但有些教师教学诗歌时分析过于理性,流于琐碎,解来解去,却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这是有违诗歌欣赏原则的。“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保持诗歌意境的完整性。方法很多:
(一)品诗境。
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多数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制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详和。一位少年迈着芭蕾舞步在音乐中舞蹈,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芭蕾舞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舞蹈。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风景再造,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
(二)巧引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又如教学崔灏的《黄鹤楼》时,教师可以说:“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由此可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触摸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以上抓诗眼的过程是教师有意为之。
三、诵出感情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请A评,请B评,还要请C、D、E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一、永远地尊重、理解、信任自己的学生
如果说,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更多的注意、关心和爱护,那么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要求教师尊重自己言行、人格的愿望则越来越强烈。作为青少年的教育者,一定要自始至终地对他们抱着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态度,即使外表严厉,也应该蕴含着这样的教育心态。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蔑视学生的人格,就会在师生之间筑起一道高墙,造成师生对立,形成双方思想交流的鸿沟。
我教育学生时,非常注意场合与方法,不随意在公众、人多的地方进行。办公室、教室、走廊不会成为我优先的选择,也绝不采用体罚、批评和投诉家长的消极办法,我会充分利用学校具有安静、和谐环境的花园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过错,赢取学生的信任。
教师要切实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尊重、信任学生,倾注爱心,学生得到了教师的尊重与关怀,才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敬佩感和依赖感,师生之间的感情才能融洽,才会交流通畅,沟通和谐。后续的教育工作自然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二、采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著名成功教育学家周弘说:“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人天生就渴望赞美,一句赞扬的话,就像魔棒在他心灵上点击后而闪出的耀眼火花,请老师们不要吝啬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使人温馨和感激,因为赞美是火种,可以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把赞扬送给他人,就像把食物施给饥饿的乞丐,如果我们老师能时时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去年我担任九(6)班班主任,有一个叫陈某的学生,开学第一天进行摸底考试,结果数学只考了11分(总分120分),触目惊心的数字啊,我察觉到他拿到试卷时的悲苦与失望,那时他的心境是“阴霾”的。我微笑地走到他身边,用手摸摸他的头,告诉他别担心,下课去找我。下课时他来了,看着有点迷茫的他,我不忍心说太多的话,告诉他,只要你有信心,一切都还来得及,现在需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较差科目多花一点时间,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立即找我,老师会竭尽全力地帮你。他好像开窍了,上课非常用功,听不懂的马上问,慢慢地,他的思维有点跟上来了,对于他的每一个细小进步,我会用不同的方式肯定、鼓励。他好像尝到了甜头,信心大增,几乎每节课下课都小步跑来办公室问我数学题,有时还做八年级书本上的题目,遇到不懂的定理、例题就问同学或者其他老师。他就像生病找到良医一样,也像快干枯的幼苗在拼命地吸收雨露。他越来越阳光了,成绩在一步一步地提高,逐渐恢复了信心与勇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个学期第二次模拟考时,他的数学成绩考到了73分,他拿着这份试卷走进办公室的样子,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是那么阳光,他大步走进办公室,对着我说:“老师老师,我考到了73分,这是初中阶段以来我考得最高分的一次,这个感觉比吃了蜜还要甜!”
这就是赏识的功效,赞美的力量,很多老师只会赞美那些信心十足、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不屑于赞美那些被埋没而产生自卑感的学生。对于前者,你的赞美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后者,你的一声真诚赞美,等于雪中送炭。对那些在校表现不好、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的眼泪也不是深切的惋惜,一句赞美或鼓励的话语不但会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同时还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积极健康的师生情感,这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应该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教师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学习需要以及心理困惑,多肯定、多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健康地发展,让孩子们真正得到幸福。
参考文献
关键词:黛玉;教诗;香菱;学诗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228-02
香菱一生中唯一快乐的日子就是薛蟠外出经商的那一年。薛宝钗带她进大观园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对自己追求的东西有一种执著的“呆气”,拜林黛玉为师,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终有所成。
在香菱一见黛玉,说明求教之意后,黛玉慨然允诺,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还教得起你”。随之在两次谈话当中,黛玉指导香菱读诗。
第一次谈话:黛玉先给香菱树立信心:“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接着略谈了律诗的章法、对仗和平仄,强调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循此继进,黛玉指出,“立意”是作诗的头等大事,同时告诫香菱,且不可爱那些浅近的诗,给她开了一个书目,安排了读诗的顺序:“你且把《王摩诘全集》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老杜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此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黛玉安排香菱这样读书的目的:首先,让香菱体会诗情画意之意境,苏轼曾评价王维之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次,读杜甫的诗是让香菱明白诗的功力,进一步体会,真景物,真感情,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其诗重在写景。最后,读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句,其意在培养诗的个性与想象力,在这次谈话的末尾,黛玉将王维的五言律诗借给香菱,要求她见有红圈的就读。有一首念一首。
第二次谈话:是在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之后进行的,黛玉称之为“讲究谈话”,实际上是检查香菱对王维诗的理解程度,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香菱不负众望,把王维诗中的“炼”字工夫说的是头头是道,说到“墟里上孤雁”这一句时,能联系自己进京那年,所见黄昏时分村落的景象,把诗境说活了。黛玉也不愧为老师,及时的把陶渊明的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出来给香菱看,启发她认识脱化前人诗句的道理。可见黛玉在指导的过程中,注重基础,全面落实,重视诵读、感悟,强调读、说、听、写的综合训练,强调实践和探究,重视能力的培养,循循善诱,教授有方,使得香菱很快悟入门径。
香菱学诗,先后写了三稿。第一稿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情况下经过苦思写成的。其诗的内容为: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认为,“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原因是看的诗少,被缚住了。”指示她:丢开这首,只管放开胆子,再作一首。
香菱得了这个指示,默默回来,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可见香菱学诗,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可写出来的第二稿依旧不行。其内容为:
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宝钗认为香菱写的诗背题了。黛玉则评价说“过于穿凿了”。尽管又一次失败,香菱却毫不气馁。在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以致将探春说的“你闲闲罢”。听成是“十五删的‘闲’字” 说是说错韵了。这一天香菱满心想的都是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最后居然在梦中把这首诗做成了。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待到宝钗把她唤醒,她立即将诗抄写下来: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众姐妹看后,说:“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见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
香菱学诗终有所成,一方面是教者有方,另一方面是学者用心。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绝非偶然。作者认为她是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当然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在黛玉强调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时,香菱很快悟出: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说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香菱在入大观园之前能在忙中偷空读几首诗,可见她绝非一个俗人。
其二,有乐为人诗,热情主动,循循善诱、率真自信、教者有方的老师的指导和宝钗的偶尔点拨。
其三,大观园是个好地方,它跟外面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香菱到这里,仿佛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她初尝到了关爱和赞扬,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得以显露。
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好学、乐学、善学、苦学,终于以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但封建社会扼杀人才,竟然不公平到了这等地步,使得香菱与薛蟠这种只会胡扯什么“女儿愁,洞房里窜出个大马猴”之类极端粗陋鄙俗之人生活在一起,香菱的遭遇值得同情和惋惜。
“香菱学诗”为我们提供了学诗的借鉴:
首先,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这种方法对我们学习语文是非常正确而又必要的。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文章语言的感知能力有所增强,阅读水平有所提高。
其次,要读,就要读一流的作品。黛玉给香菱推荐的这三位诗人的作品是最好的。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是诗佛。阅读时,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情趣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要敢于想象,大胆创作。香菱写的第一首诗,通篇就是说了“月亮很亮”这么一个意思。黛玉说,初学者看的诗少,措辞不雅,要放开胆子去做,要有想象力才行。大胆的想象可以是极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奇特的美感和美质。
《香菱学诗》给不少读者带来一个疑问,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的不错,香菱学诗,为何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要去找黛玉?分析其原因为:宝钗尽管博学多才,诗也写的不错,但她总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的生性沉稳,不喜欢做一些麻烦的琐事,香菱也就不便向她学诗。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喜散不喜聚,但她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学诗不厌其烦、不顾劳累、循循善诱、言简易赅,使香菱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读诗、写诗是这位寄人篱下的孤女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看,她的学识积累非常深厚。联系她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更富同情。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更容易相处,更容易同情弱者。所以香菱求教于她时,她就饶有兴致的承担起了老师的责任。
通过香菱学诗,让我们感悟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认为老师样样都要胜过别人,这种想法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真有长进,不仅需要“逊雪三分白”的谦逊,更要有“输梅一段香”的雅量。希望我们放下架子,做到不耻下问、不耻不知、不耻相师,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香菱虚心好学、善于思考、刻苦努力的形象跃然纸上。她虽身世悲苦,但“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后住在大观园里名正言顺,做副册第一人顺理成章。
参考文献:
[1]崔耀华.红楼梦诗词曲语正解[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2]舒芜.红楼说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诗词圣手——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的书香门第。由于父母的精心培养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使他在小时候就表现出来与众不同的才能。在他10岁的时候就能写出优秀的文章,13岁的时候就能修改老师赋的诗句。
苏轼从小就胸怀大志,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诗、词、散文等表现了豪迈的气概,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做官的地方,都为当地的人民做出了很多好事,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苏轼先后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和司马光的政策而遭受到朝廷的排挤、迫害,不得已漂泊到了当时的广东、海南等偏僻、荒凉的地方。
不仅如此,苏轼还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烹饪家和吃货。他的一生多次遭到贬官,早已经看透了世态炎凉,不论到哪里都照样吟诗生活,尤其把自己爱好的“吃”写在诗里,并写的有滋有味。
最近有一部反映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了大江南北。让无数人去打开电视欣赏,并为之眼馋,纪录片里面讲述了全国各地的小吃、名吃,甚至被无数网友称之为《吃货宝典》。我们中国人离不开吃,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混饭”;受人欢迎叫“吃香”;受人照顾叫“吃小灶”;花积蓄叫“吃老本”;混的好叫“吃得开”;不管他人叫“吃独食”;受到伤害叫“吃亏”;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女人嫉妒叫“吃醋”;甚至朋友一见面张嘴就是“吃了吗”?吃的文化,在我们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
苏轼一生,吃过很多别人不敢吃的稀奇动物。据说坡平生最爱吃鱼,当年他吃鱼常常是自己动手烹制,他在《鱼蛮子》一诗中记述了他做鲤鱼的方法:“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蔬。” 坡在黄州时,曾写有《煮鱼法》一文,介绍他“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现在饭店里的各种“东坡鱼”的做法,应该还是在坡的时候创造的。
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说,坡最喜欢吃猪肉。“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当时,老百姓赞颂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后农历除夕夜,民间家家户户都制作东坡肉。相沿成俗,用来表示对坡的怀念之情。现在成为杭州一道传统名菜。
他在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为宁远节度副使,当时已经59岁了。惠州位于岭南,自古以来就是罪臣流放的地方,被称为“蛮夷之乡,瘴疠之地。”然而,到了惠州以后,坡觉得这里山清水秀,人情纯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民。并在乡亲的帮助下,修建了新居。有一天他的儿子苏过捧着一盘鲜荔枝给父亲,坡尝过以后非常喜欢,荔枝又唤起了他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荔枝叹》:“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当坡被贬官到当时荒无人烟的海南岛以后,在“吃”上就遇到了麻烦。“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这是坡六十四岁的时候在儋州所写的一首诗。“儋州”如今在海南省西部地,当时此地生产很落后,米很稀少。苏轼在《和陶劝农六首》小序说:“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杭稻,不足于食。”这首诗中说他半个月都不能喝上酒,吃饱饭。渴望邻居能给他送来酒肉。
他曾经作诗到:“土人顿顿食薯子,荐以薰鼠烧蝙蝠;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由此可见,在当时颠簸流离的境遇中,坡吃过癞蛤蟆,还可能吃过烧蝙蝠和老鼠。而如今“三叫鼠”已经成为广东地区的一道菜,这道菜是用一窝刚生下来不久,没长毛没睁眼的小鼠崽放在盘中,直端上来,附带酌料着汁吃。筷子一夹,叫一声,一沾小料又叫一声,放到嘴里一咬再叫一声,是为三叫。食者必须有极大的勇气,传说大补且味道鲜美。
【关键词】多媒体 古诗词 教学 优势
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文字、图画、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多感官刺激,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诗是用有声有色的语言描绘出来的生活画卷,一首诗,恰似一幅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图画,创造出美的意境。因此,教学时要在学生理解了字、词、句的意思后,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联想、感知诗中的描绘的画面。教师也要通过音乐伴奏、赏读诗句,表情朗读等电教手段引发想象,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生活经历的储备,启发学生想象,从而优化语文教学课堂。
一、用多媒体描绘诗词画面让学生感悟意境
别林斯基说:“诗歌不能容忍无形态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必须使思想渗透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这正是中国历代诗人、词人所追的艺术境界。一首首好诗、好词创造了我国古诗词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诗中有画”,即使是很富有哲理的诗,也是思想包盈于形象之中,智慧闪烁于形象之上,我们不妨以此特色设置教学情景,师生亲自动手,用丰富的色形,优美的线条、整合的画面,将无形的诗词形象变幻成有形的视觉形象,在愉快的情境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里,领悟文字的内涵,体会意境的高妙。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在开讲时,可先以亲切柔和的语调描述银幕上的画面:有一个如画的地方,一抹斜阳将余挥播撒在清澈的湖面上,湖中藕花盛开,绿叶如盖;湖面小舟飘荡,鸥鹭飞翔;湖边垂柳倒映,亭台静卧;有一个年轻、快乐的女子,和她的伙伴们在此嬉戏玩耍,举杯畅谈……轻缓、动情的导语,可将学生带进诗的意境,使他们仿佛看到了摇曳多姿的绿荷,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莲香,听到了欢快划动的桨声。
二、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融入情境
古诗词节奏,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音乐又是听觉语言,是人类心灵的诗章,二者具有相通共融之处。通过音乐设置情境,能够渲染气氛,烘托诗境,奏响诗词的主旋律。如在教学《忆江南》这首词时,有人选用了古筝曲《高山流水》那舒缓和悠扬的曲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丰富想象是他们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古曲的韵律将学生带入江南水乡,此时,和着悠扬的古曲播放词句的朗诵录音,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朗读磁带,音色纯美,读音准确,感情充沛,播放适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它营造出的教学情境,令诗歌形象更有立体感,使诗歌情感更能震撼人。顿挫有致,声情并茂地朗诵,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学生不难体会到词中那绝妙的意境:诗人遥望江南,不由得赞扬江南的美景,因为这些都是他曾熟悉过的。音乐是最美的听觉语言,用音乐来诠释古诗词,学生对词有了更新的认识,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空间,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了难以名状的美,音乐美,词句美,意境美,丰富了情感,为进一步的体会词句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运用音乐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用多媒体补充让学生更好理解背景
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作为当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彼时彼地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者。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采用多媒体先播放“安史之乱”的史实音像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形象地感知唐朝天宝年间,玄宗骄奢,不理政事;奸臣当道,权倾天下的社会现实。亲眼看到安禄山起兵反唐,潼关失陷,尸横遍野,长安混乱,百姓逃散,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之后,教师可补充描述道:“乱世之中的诗人,一路西行,颠沛辗转,来到成都,一时无处栖身,只好求助亲友在成都的浣花溪边搭起一座茅屋,暂避风雨。不想,到了八月间,一场秋风,无情地卷走了屋顶上的茅草,接着一场大雨,瓢泼如注,诗人彻夜难眠,凄苦之中,感慨万分,写下了这篇不朽之作。”设置这样的背景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产生与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为学好此诗开了个好头。
四、用多媒体增大课堂知识容量来提高效率
多媒体可以加大课堂容量,拓展想象空间,发展思维。多媒体技术引进古诗文的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生动形象的场景。如在讲《敕勒歌》时,在屏幕上出现一些画面,分别对应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描述他们“看”到的草原景象:在无垠的蓝天下有一片辽阔碧绿的草原,在和风吹拂下,丰茂的草木俯垂摇曳,绿波此起彼伏,正在吃草的白色羊群时隐时现。草原与蓝天之间镶着的紫色远山,又勾勒出了天高地广的恢宏气象。接着屏幕上出现与同学们想象一致的有关草原景色的动画,他们真正看到了雄浑豪放的北国草原,共同感受到了诗的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徜徉神游于这个广阔的审美空间,尽情地领略这首诗的神韵妙境,充分地品味这“诗中有画”的美景。既赢得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另外,还可以用多媒体启发学生想象并训练表达美。因为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通过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学生也从中体验美,并积极地发现美并表达美。
【参考文献】
一、 貌合神离――拓展失当
[课例]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片段
师:通过研读闰土所讲述的四件新鲜事,同学们对少年闰土一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四字词语来说说吗?
生:我觉得少年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
生:闰土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生: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生:闰土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师出示句子: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生齐读)
师: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生: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和朋友们整天生活在高墙大院内,非常枯燥。
生:因为“我”和朋友们生活在大院里,不能接触大自然,所以眼界像井底之蛙那样狭窄。
生:我读出了鲁迅非常羡慕闰土,非常向往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
师:是呀。鲁迅非常向往能像闰土一样到广阔的大自然里去锻炼。那你们想知道成年后的闰土怎么样了吗?三十年后鲁迅重回故乡,又见到儿时的朋友。
(师在学生的满怀期待中出示拓展阅读材料《中年闰土》)
师: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我觉得不可思议,闰土长大后怎么会这样呢?
生:不会吧,闰土应该很有出息才对啊。
当学生一下接触围绕同一人物的主题阅读材料时,第一反应便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两则材料进行对比、感受,信息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当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生境遇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与思想落后、等级观念严重的中年闰土的形象立刻产生了碰撞,学生原先通过文本体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闰土的赞扬和喜爱之情立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迷茫、疑惑,再让学生读文本时,学生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毫无激情。
这看似“貌合”的拓展怎么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呢?究其原因,是教者忽略了引入拓展阅读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是为解读文本服务的。在此处引入中年闰土的阅读材料,难怪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笔者认为,如果要引入这则拓展材料,可以放到感悟鲁迅先生憎恶黑暗社会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强烈对比,分析闰土变化的社会原因,从而感受当时社会的黑暗。
二、 一成不变――拓展失时
在文本阅读教学之前引入有关作品的背景资料对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深入感悟文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教师习惯于将这个环节放在上课揭题之时,这几乎成了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课始引入背景资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是不管什么文章,一律采用僵化的教学方式,背景材料的引入就会成为走过场,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因此,背景资料的引入应该灵活多变,它可以融合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它的出现也应随着学生感悟文本的需要应运而生,在合适的时机自然地呈现。笔者截取了特级教师阎学《忆江南》一诗的教学片段借以说明。
师:但是在这首回忆江南的词中,这些风景诗人统统都没有写,只选取了在他印象中最美的画面、最美的景物去写,那就是――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那绿如蓝的江水,红胜火的江花,是白居易记忆中江南最美的画面,最美的风景。美的东西、美的风景不一定都写尽了、写完了,可能留有余地更好。最美的画面,通过这寥寥两句就表现出来了,江南最美的季节,独特的味道,就浓缩在这短短的一首词中了。白居易不仅是一个诗人,简直就是一个――
生:画家!
师:是啊,好的诗词,往往会表现很美的画面,这就是所谓的诗情画意。
师:江南对白居易来说,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
(出示作者资料:白居易少年时期,曾经漫游过江南,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五十岁后又先后出任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出任杭州刺史期间,治理西湖,筑堤建闸,放水灌田,做了不少好事。他在西湖上修筑了白沙堤,曾经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里的白沙堤,就是指现在的白堤。如今的白堤,已经成为西湖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师:的确,江南的一草一木都留在了作者的记忆中,他为此还写下了另外两首《忆江南》。(出示后两首《忆江南》,师生齐声诵读)
在这个案例中,阎老师没有选择在开题之时揭示与作者有关的背景资料,而是在充分品读江南美丽的画面之后呈现,这时呈现拓展资料,学生透过作者的身世境遇,去追溯诗人与江南的情感渊源,感受诗人对江南美好生活与逝去岁月的无比眷念的人生感触。适时引入更能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促使学生进行更有意义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更富灵动性,更有生趣。
三、 顾此失彼――拓展失本
[课例]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段
生齐读: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师:你从哪个词中强烈地感受到叶老先生批改的认真、仔细?
生:从“密密麻麻”可以看出叶老改了很多,说明改得很认真。
师:是呀!让我们来看看这篇被叶老认真批阅过的作文。(出示“我”的作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叶老先生为“我”密密麻麻地修改了哪些地方?
生:“一张画像”改为了“一幅画像”。
师:同学们,咱们也来读一读“一张画像”和“一幅画像”有什么不同?
生:用词更准确些。
生:我看到了叶老把“上课了”改为“上课铃一响”。
生:把“不住地呐喊”改为了“吐出来几个字”。
……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么多处修改都给一一找了出来,最后让我们一齐把这篇融入叶老先生很多精力和心血修改的作文读一遍。
在教学叶老先生为“我”修改作文这个故事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叶老先生一丝不苟的作风,引入资料袋中的作文确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一一找出叶老修改的地方,虽然能让学生体会到叶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但是非常费时。课堂教学的总时间是固定的,此长彼消,教师安排在文本研读上的时间必然得不到保证,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为此,教师要善于对需拓展的材料进行信息的整合和处理,使用之前教师要充分解读,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解读的需求点进行适当拓展,达成目的后应该立刻回归文本,其宗旨是为利于学生解读文本服务的。教学时教师可作如下设计。
师:那叶老密密麻麻地修改了哪些地方呢?(生找句子)
交流:改了哪些地方?这样改有什么好处?
师:仅仅是改了这三处地方吗?(出示修改过的作文原稿)
师:同学们,这篇就是经过叶老先生认真修改过的作文。课前老师仔细地数了一下,文中一共改了有150多处,此时我们仅仅看到的是这些修改符号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难怪作者看到这篇作文之后会一下子愣住了。(生再齐读――我一下愣住了……)
四、 泛滥成灾――拓展失度
[课例]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七律・》教学片段
笔者在课前已深深地认识到诗歌所描述的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太远,学生理解起来一定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为了扫除学生理解上可能存在的障碍,笔者精心设计了多处拓展,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1. 结合图片和资料介绍五岭山脉和乌蒙山,理解“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2. 理解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补充阅读《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3. 介绍爬大雪山的故事,理解“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 学生阅读自己搜集的有关的故事。
本以为有了这么多的背景资料和故事铺垫,就能帮助学生走近,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然而整堂课下来,学生成了匆匆看客,在教师的指挥下,走马观花般地欣赏一道道“风景”,而欣赏过后对文本却还是毫无感觉。
任何事物只有适度的才是最好的,一旦课堂上拓展阅读泛滥成灾,必将引起学生的感官疲劳,最终导致拓展阅读的失效。教学时,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度选择拓展阅读的方式,把布置学生搜集并阅读有关的故事放到课前去,让学生在课前对诗歌背景产生一定的知识储备,接近人物、事件,再走进课堂阅读文本,学生就轻松多了。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品词析句:教学“逶迤”“磅礴”这两个词时,笔者采用了借助课后注释和看图片的方法;学生理解“暖”与“寒”的意义是这首诗中的一大难点,为此笔者引入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阅读和收看飞夺泸定桥视频瞬间两种方法,学生立刻明白了“暖”字包含的是战士们对战斗胜利的喜悦,而“寒”字却蕴涵着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五、 放任自流――拓展失效
[课例]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片段
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教师马上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推荐学生阅读《城南旧事》,进一步走近作家林海音的童年。
现在,很多教师都会在结课时向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这本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作业:学生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引导阅读积累从课内走向课外。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作业有的沦为公开课上典型的“秀场”,教师到了课外就完全遗忘;即使是家常课上,很多教师也因为省却反馈交流的麻烦而选择放任自流,全依赖于学生的自觉性。久而久之,学生不再把它当回事,这煞有介事的作业自然成了课堂的一道点缀。由此,课外拓展阅读作业因完全流于形式而告失效。
为此,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这样的作业观,只要是教师布置的作业,都应及时反馈,拓展阅读也是这样。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爱上阅读,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反馈形式,如定期为学生召开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汇报阶段性读书成果,从而激励先进;开展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同伴之间相互鞭策,相互促进,因为阅读路上有了伙伴,学生的阅读之旅才会更有乐趣,更有幸福感;此外,还要争取广大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家长重视是拓展阅读得以扎实开展的保障。
一、妙趣简约备课,科学灵活设计
备课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方针向导,是教学活动开展推进的核心指针。具体到古典诗词教学的备课设计,这要求相关教师需要秉持趣味简约、科学灵活的整体思维,充分把握小学学生好奇心大、喜欢趣味、渴求被表扬认可的群体偏好以及心理特征,继而有效激发调动其学习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的《古诗两首》中的南宋朱熹的《春日》为例,该诗描绘了诗人出外河畔踏青所见的初春丽景,抒发了热爱自然、歌颂春天的愉悦心情。相关教师在进行备课设计之时,就可以采取设问引导式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总体策划,譬如以“同学们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炎热的夏天、爽朗的秋天、寒冷的冬天,还是生机盎然、绿色舞动的小清新的春天呢?谁能站起来告诉老师,做一个勇敢给力的小伙伴呢?”作为诱发学生群体积极发言、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的开场引导语,在有学生起身发言之后,教师可以择取一个喜爱春天的学生继续发问“这位同学喜欢春天呀,那么请你说下你为什么喜欢春天呢?其他同学也可以开动脑筋想一想,自己对于春天喜爱吗,喜爱的原因是什么呢?积极发言,有奖励哦。”而当学生发表完自身想法之后,教师也可以继续鼓励并挑选其他举手的学生起立表达对于春天的喜爱原因,在表示认可以及赞扬之后,则需要带领学生集体总结喜爱春天的原因以及春天的动人景色。最终,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我们现在的春天如此动人,那么古代人的春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流行穿越时空,那么大家想不想穿越回到千年之前,去观赏一下万紫千红、光景新鲜的水边春天是怎么样的呢?”,在学生的齐声应答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始进行《春日》的课堂教学了。
二、影音网络添加,多媒体辅助
古典诗词所依托的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在整体语法、基本句式以及使用习惯上存在着差异,单一固定的全诗读诵、字词讲解、意旨表达也就成为了样板套路。这就要求相关教师改变理念、发散思维、灵活巧妙地添加网络影音的鲜活元素,合理科学地利用多媒体的新颖手段,继而提高教学方式的丰富灵活性,营造课堂氛围的活跃愉悦度。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古诗两首》中的南宋陆游的《游山西村》为例,该诗歌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清幽自然、淳朴古雅的乡村生活图卷,蕴含的诗词知识点较为典型、景观事件相对集中,适宜通过视频、音乐以及幻灯片等手段方式进行灵活再现。教师可以先以一段富有诱导性的开场白询问学生有没有经历过乡村生活,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学生纷纷表达完自身想法之后,教师则可以进行小总结,并开始通过播放关于作者陆游生平以及本诗内容的影视资料、幻灯片等来展开教学。以《游山西村》等山村题材为内容的影音、幻灯片在互联网上数量丰富,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融合了网络流行语、充满诙谐趣味的片段进行播放,也可以自行添加一些醒目提示语,以标注重点知识点等。譬如在讲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之时,可以用夸张的艺术字体在诗句旁边标注“小伙伴们,这可是千古名句哦,它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哦,赶快记下吧!”同时也可以添加一段小动画,揭示这两句所阐述的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深层哲理。而在整个教学进行的过程之中,教师也要注意在营造氛围的同时,不忘记将相关知识点、考查点灵活穿插、巧妙提示,从而使得学生在玩乐之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