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王昌龄的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由于古诗高度凝练,学生受认知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理解古诗文意境存在一定的障碍,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读背上,那将远远达不到我们诵读经典诗文的目的,单纯让学生听老师讲解来体会意境,也只能是肤浅的、表面的。近年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优化了教学效果,也为诗文诵读开辟了新天地,让古诗文绽放出无穷的魅力。
一、培养学生搜集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机械的背诵古诗文素来不受学生欢迎,从开设经典诗文诵读以来,我坚持每周上一节古典诗文综合课――古诗诵读课。上课之前,我都会给学生创造一种环境氛围,使学生在诵读之前就积极活动起来。诵读之前提前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或查阅工具书或上网搜集有关作者生平、作品特点等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以才艺展示或小组讨论的方式集体共享这些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在无形中让学生集体参与到其中,激发了学习热情。
如:《破阵子》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慨叹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诗。表现了诗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抱负。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都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回家各自去查询诗人的有关资料。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书店查询,有的问家长,有的从《宋词三百首》等诗书上找……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学习王昌龄的《出塞》时,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并让学生说说是从哪儿搜集来的。接着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王昌龄的生平介绍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并告诉学生以后搜集资料要根据需要搜集,要搜集跟诗词有关的,有助于理解诗意的材料。然后多媒体课件再打出中国地图,帮助学生知道“龙城”“阴山”的地理位置,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这样,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介绍王昌龄及写作的时代背景时,也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二、由诗到画,感悟意境
清人王夫之曾说,诗人“只于心目相取处得景、得句”。诗歌中 “意境” ,就是诗人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对客观现实中的人情、风物进行观察、体验之后,凭借艺术想象力所创造出的审美意象。“诗中有画”是我国古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要让学生融入诗境,必须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
在诵读《沁园春雪》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这样一幅景象:远处大雪纷飞,长城在雪中蜿蜒伸向远方,黄河在雪中静立,近处是主席沉思的侧影。引导学生探究:“诗人在什么地方?他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想象诗人写诗时的情景,直观的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积累的经验与情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由老师介绍当时中国遭受日本侵略、国内战火不熄、中国工农北上准备抗日的大时代背景,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唤起学生高涨的求知需求,还较好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形象的理解了诗词意境。
关键词:传统文化;修养;审美;阅读
现在很多初中生能够说出流利的英语,哼出日韩等外文歌曲,但如果让他们背诵一首唐诗,品鉴一曲宋词,他们便感到十分茫然。还有很多家长过于重视英语、数学等学科的教育,宁愿花大价钱让孩子上补习班,也不愿意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等。这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丧失了人文素养,我国传统的《诗经》《论语》等已经甚少出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还能够增加他们的民族责任感,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本文从提高教师文化修养,培养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加强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活动三个方
面,讨论如何使我国传统文化溢满初中语文课堂。
一、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
学生的人格形成期是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是培养初中生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课程。学生在语文中的任何学习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比如,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都是为了传承我国文化。人文教育与基本的理论教育不同,后者采用“灌输法”等传统方式就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对老师的要求较低,但是前者需要老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想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的有机结合,首先,老师需要耐心学习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并研习与之相关的书籍;其次,老师应该增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让学生多多接触;再次,老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中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如文言文、诗词、民俗风情等,让学生接受全面、正确的文化教育;最后,老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深化初中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在李白所著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我在备课的时候,大量搜集了关于李白以及王昌龄二人的生平记事,深入研究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语文课堂中,我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进行阅读:“左迁是什么意思?”“李白为什么要将自己的愁死寄托给明月?”在学生基本掌握这首诗的情感与内容之后,大致可以判断出这首诗讲的是王昌龄被贬官之后,李白所做出的安慰之举。然后,我再告诉学生,古人以左为卑,以右为尊,所以被贬官称之为“左迁”。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我找到时下大火的电视剧――《琅琊榜》,让学生观察这些电视人物的服饰。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上衣基本是左襟在上。我告诉学生这主要是因为要表达一种尊卑观念,所以前襟方向要向右。在讲述作者将愁思寄于明月的时候,我还展示了《静夜思》一诗,让学生了解古人认为明月可以照见相隔千里之人,作者将其拟人,希望月亮能够代表自己安慰友人。在学生提问:“为什么王昌龄会被‘左迁’呢?”我也为学生讲述了王昌龄生平郁郁不得志的故事。学生在这节课堂上对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好
奇心。
二、培养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我国传统文化正在日益流失,甚至面临失传的风险。初中生从小接触的是电脑、电子游戏等,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到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窍不通。因此,老师可以提高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促使他们感受我国文化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出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才能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保持持久的热情。在学完朱自清先生的《春》之后,我为学生出示了唐代白居易先生的《钱塘湖春行》、杜甫的《春望》以及宋朝朱熹的《春日》和辛弃疾的《昭君怨》,让学生品析不同朝代的诗人以及同一朝代的诗人由于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在描写春日景色的表达方式,以及这些作者的写作风格及情怀等方面的不同,提高他们对我国古代诗词的审美能力。
三、加强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活动
古人云:“读天下书,行万里路。”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够促使他们主动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由于时空的限制,学生无法亲身体验所有的文化,但是,我国古人以文字的形式将其保留下来,虽然我国经历了多次战乱,已经遗失了很多优秀的资料,但是遗留下来的文化书籍依然数不胜数。因此,初中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这些知识,感受古人的智慧,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促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树立以中华民族为荣的荣辱意识。老师在讲解一些古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与创作动机,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还能够使其对读物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突破古文限制,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感情。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中,收录了《社
戏》《安塞锣鼓》《竹影》以及《口技》四篇文章,都与我国传统的工艺有关。因此,我利用这个单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每位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与我国任意一个传统的工艺有关的主题,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必须深入了解这些传统工艺,将其汇总,并在阅读课中展示小组成果。但是很多学生对传统工艺并不了解,于是我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比如,疆绣、女书等。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疆绣虽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依然没有人愿意继承这门手艺。在研究疆绣的过程中,他们还发现现在新疆还有一种工艺是将蚕丝染色,虽然具有永不褪色的特点,但是几乎已经没有传承人了。还有的学生对我国女书,即在古代只传女不传男的书法进行了研究。学生在这种阅读活动中,除了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深切体会传承这些文化的紧迫感与责任感。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在了解到这些即将失传的工艺时,希望通过一些方式,让所有人都能够了解这些工艺,并将其继承下来。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因此,语文老师必须承担起传递我国传统文化这一历史重任,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以科学的方式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才。要想让我国传统文化溢满初中语文课堂,就必须提高老师的文化素养,感染学生,除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外,还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老师必须提高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加强民族认同感,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老师要多增加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继承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很多个姓王的同学,我们有时开玩笑说:“我们两千年前是一家。”
前几天,听老师说姓氏的问题很值得研究。我就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找资料
2、查阅书籍
3、问爸爸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上网
王姓的来源 (1)出自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3)出自子姓,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4)历史上的外族姓氏,。(5)王者之子孙多号王氏,常以为姓。(6)赐姓,被赐;(7)冒姓,(8)历史原因,为避仇、逃命而改姓王氏等等。
书籍,上网 历史上的王姓名人 王昭君、王莽、王充、王羲之、王献之、王勃、王维、王安石、王昌龄、王之涣等。
上网 王姓的人口数量 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
上网 王氏的族谱 豫章王氏宗谱•湾里分谱》《东沙王氏支谱•家规》……
四、结论
1、将近一亿人口的王氏除了著名的琅?氏,山西太原王氏,名相辈出的三槐王氏,还有山东昌乐的北海王氏、山东郡城的东海王氏、山东巨野的高平王氏,陕西的京兆王氏、甘肃天水的天水王氏、山东东平的东平王氏,山东滕州的山阳王氏,河南新蔡的新蔡王氏、河北省定县的中山王氏、河北省行唐县章武王氏,山东掖县的东莱王氏,四川的广汉王氏,陕西的金城王氏、山西的河东王氏、湖南的长沙王氏以及江苏的六合王氏,河南的南郡王氏等等亦是名望家族。有的书籍记录,王氏著名望族全国多达三十八望,比二十一望多出十七望来,可见王氏在全国分布之广,家族之兴盛,名人将相的功绩,教育、著述、书画、艺术等,对社会影响者是不可低估的。
一、了解诗人
文如其人,诗也如其人。一首古诗,要么是诗人的托物言志,要么是诗人的触景生情,诗人性格、命运的差异对他的诗歌创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教学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时,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才了解到这个短命的“诗鬼”竟是皇室宗亲,他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已时隔近两百年,故虽为皇室宗亲实则极为疏远,但他自己却时常以此自居,因而他在很多诗中都极力地描写皇室奢华的宫廷生活,连想象中自己的战马都佩戴“金络脑”,以显尊贵。有资料说此人虽满腹才华但相貌实在不敢恭维,且自幼孱弱多病、穷困潦倒,而更不幸的是他为避父讳而无缘科举,他纵有远大志向,奈何无处施展……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感彩,更深刻地感受诗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中所遭遇的悲壮。
二、把握背景
每一首诗都与作者的思想、经历密不可分,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如曹植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为嫉恨弟弟曹植的才华,更担心弟弟会跟自己争夺王位,就命令他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如写不出来,就要对他施以酷刑,而这首诗正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的,诗人向他的兄长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责问,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内部排挤斗争的残酷,从中也不难看出曹氏集团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由之路。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如果不了解李白之前所遭受的劫难,很难理解他离开那个伤心地的迫不及待。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三、研读词句
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对诗句的理解,有时甚至理解了字、词,就理解了诗意,体味到了作者的感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己形单影只的寂寞了。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对诗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仔细地研读,我们从诗句的表面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就会发现这句诗同样还揭示了“是金子终究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从而使学生获得人生的启迪。
四、注意比较
生吞活剥,汉语成语,拼音是shēng tūn huóbō,形容那时人类还过着野兽的生活;比喻对别人的经验、理论、方法生硬地接受,机械地照搬。也指生拉硬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生吞活剥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生吞活剥成语解析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的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唐·刘肃《大唐新语·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二、生吞活剥成语近义词生搬硬套 [ shēng bān yìng tào ]
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经验等。
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茹毛饮血 [ rú máo yǐn xuè ]
指人类在学会用火以前,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食古不化 [ shí gǔ bù huà ]
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
三、生吞活剥成语造句1、在学习中要学会融会贯通,不要只是生吞活剥一些知识。
2、我们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食古不化。
3、学写文章,固然可以仿名家写作的手法,但可不能生吞活剥,否则就难有自己风格了。
4、这文章太难,我又没时间好好研读,只好生吞活剥先死记下来再说。
5、他发起脾气真可怕,活像要把人生吞活剥一般。
6、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7、牙仙,回家吧!在这里他们会把你生吞活剥的。
8、张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上不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
9、然而她也不是照猫画虎,或生吞活剥,而是在前人的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10、这堆海鲜都是要生吃的,等一下大家就生吞活剥大啖一场。
11、靠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是学不好文化课的。
12、我们决不可生吞活剥地搬用他人的经验。
13、学习外国长处要考虑国情,生吞活剥地套用是不行的。
14、我哪懂什么叫资料库处理系统?我是生吞活剥地硬学。
15、上作文课前,他去图书馆翻了翻书,便生吞活剥套用进去,因此,他的文章模仿痕迹很重。
16、这部电影的情节,根本就是把外国作品生吞活剥地抄袭过来。
17、这种生吞活剥式的学习方法,到底会有多少效果,值得大家考虑。
18、学知识贵在举一反生吞活剥是没有用的。
19、一句话,这些人生吞活剥自由的概念,却毫不考虑其所带来的责任。
20、苏菲亚:要是有人犯错,她简直就要把他们生吞活剥了。
21、决不可生吞活剥地搬用外国的经验。
22、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的,因此经常闹病。
23、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
24、对于古代和外国的文学作品,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生吞活剥地全部吸收。
25、望着还站立着楚恒,都恨不得将这个废物生吞活剥了。
26、我去,吓死我了,狗养娘的兔子,爷诅咒你今晚让人生吞活剥了。
27、武大也是一脸咬牙切齿的模样,恨不得将李枫给生吞活剥。
一、解读情感
毋容置疑,一个“别”字已经告诉读者这是一首送别诗。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共同回忆曾经学过的送别诗歌:王维《送元二之安西》,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柳永《雨霖铃》,李叔同《送别》,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商隐《无题》,杜甫《春望》,白居易《琵琶行》……回忆激发了兴趣,也强化了记忆,加深了理解,为学习《再别康桥》打下了基础。
二、解读风格
《再别康桥》虽为送别诗,但全诗中看不到一点感伤,一点眼泪,甚至一丝愤怒,一丝怨恨,而是飘逸豪放、淡如烟雾。她“乐而不、哀而不伤”,采用中正、平和、静穆方式抒情,你觉得跟我们学过的哪些古典诗歌相似?学生陷入沉思,但也很快在记忆的大海中找到了惊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涯谁人不识君。”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学生的幸福在脸上,学生的收获在心底。不经意间,抽象的诗歌风格问题变得十分清晰而具体。用诗歌解读诗歌竟是如此愉快而有趣。
三、解读内容
1920-1921年徐志摩在英国康桥留学两年,期间遇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并且疯狂地爱上了她,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1922年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源泉”。1928年他又来到英国,重拾康桥旧梦。他感慨万千,情动辞发,吟成了这传世名作。请同学们结合我的描述和诗歌的学习,用我们已经学过的诗歌对《再别康桥》的内容做一概括。学生很快喊出了:“烟水(康桥)数年魂梦,何(无)处可追寻?”肯定、鼓励学生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诗人来到康桥,看到一幅幅的美景图画,他又想到了谁?你又想到了哪句诗?有人瞬间开悟:“画图省识春风面(徽因面)。”笔者接着启发,诗人留念康桥,最终与康桥挥手作别,康桥送他离开,我们用哪句诗概括好呢?“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学生几乎脱口而出。在此期间,学生也想到了很多诗句,虽不十分贴切,但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学生意外的收获已让笔者激动不已。
四、解读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这首诗中才子隐秘的情思就是深深隐藏在意象中的。解读意象,我们就能走进才子的内心世界。比如云彩就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它常常被喻为心爱的女子和美好的感情。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和晏几道《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彩云”都喻为心爱的美人,纯洁的爱情。遗憾的是《再别康桥》中的彩云和白居易《简简吟》中的“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中的“彩云”一样难以坚守。下面我们就用诗歌解读其它的意象。笔者没有想到的是效果如此之好,简直是一场诗歌的盛会。笔者筛选整理如下:柳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水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青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水草,“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潭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星辉,“南极星辉彩云边,律转黄钟一日前”;笙箫,“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
五、解读形式三美
接下来引用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咏性情也”,张舜民《跋百之诗画》“诗者,无形画也”,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诗者,守法度也”对诗歌进行总结。重点解读“守法度”,解读“三美”。闻一多先生关于新诗创作的“三美”主张与古典格律诗的要求一脉相承。作为新诗中的格律诗,《再别康桥》体现了语言外壳上的古典美。一是注重音乐美,强调音韵和节奏。本诗一节一韵,首尾同韵,首节和未节又节奏相同,回环呼应。二是注重建筑美,强调节的整齐和句的匀称。本诗四行一节,每节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多用六七字句,夹杂着八字句,整齐中显出参差的变化。三是强调绘画美,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再别康桥》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幅画,并且是一幅流动的画。如“挥手作别云彩”“青荇水底招摇”“撑篙漫溯寻梦”“笙箫夏虫沉默”等等。
总之,笔者感觉用诗歌解读诗歌是必要的,也是有趣的,广大同仁不妨一试,相信师生都会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小华. 诗意的心灵――《再别康桥》解读[J]. 鸡西大学学报,2011,(7).
[2]王东殷.云彩的秘密――解读《再别康桥》[J]. 语文月刊,2015,(2).
[3]李金松. 穿越灵魂的三界,守望永远的家园――《再别康桥》的性灵解读[J].文教资料,2007,(1).
[4]邬建芳. 用诗情召唤诗情――《再别康桥》课例解析[J].中学语文教学,2006,(12).
[5]陈绪石. 多情自古伤离别――《再别康桥》解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3).
一、拓展唐诗的内容
校书郎因工作需要和职务迁转需要离开京城四处流动,因此形成很多送别诗。如景龙二年(708)秋,宋司马要到许州赴任,修文馆学士宋之问、李适、李乂、卢藏用、薛稷、马怀素、徐坚等共同作诗送,时为校书郎的张九龄也有《饯宋司马序》。朱庆馀送校书郎的诗有《送韦繇校书赴浙东幕》、《送韦校书佐灵州幕》、《杭州送萧宝校书》。岑参有《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送秘省虞校书赴虞乡丞》。吉中孚被授予校书郎后因故归家,好友卢纶、李端等都作诗送别。卢纶有《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李端有《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司空曙有《送吉校书东归》、李嘉祐有《晚春送吉校书归楚州》。《全唐文》里检得送别文章如权德舆《送许校书赴江西使府序》、《送张校书归湖南序》、《送陆校书赴秘省序》,于邵《送李校书归江西序》,等等。校书郎经历还带来了一个新的创作题材,即以秘书省、弘文馆、集贤院等校书郎的工作环境及生活状况作为即景抒情的描写对象。这些诗文有的是在交游酬唱中写景状物,有的是个人写景抒情之作。如杨炯《崇文馆宴集诗序》:“尔其青垣缭绕,丹禁逶迤。鱼钥则环锁晨开,雀窗则铜楼旦辟。周庐绮合,廨署星分。左辅右弼之宫,此焉攸集;先马后车之任,于是乎在。”[1](P1925)极写崇文馆的富丽堂皇,体现出恢弘大气的盛世气象。权德舆《昭文馆大学士壁记》对于昭文馆的设立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描述。刘禹锡也有《早秋集贤院即事》。杜顗《集贤院山池赋》有:“郁乎群贤之林,有山其秀,有池而深。幽流澹泞,苍翠嶔崟。千门下隔,三殿旁临。引彤庭之佳气,涵碧树之清阴。连绵芳草,游泳仙禽。对石渠之铅粉,会金马之衣簪。宛霞而在目,眇江海而为心。何扁舟之独往,何倒影之远寻。怀我魏阙,浩尔长吟。山池之阴,可以清吾襟;山池之所,可以狎吾侣。凉风忽起,白云时举。”也是对集贤院的即景抒情之作。有些文章既是文学创作,也是难得的史料,如韩愈《送郑十校理序》在文首谈及集贤院的设置原因:“秘书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不得朝夕视,始更聚书集贤殿,别置校雠官,曰学士、曰校理。常以宠丞相为大学士,其他学士皆达官也,校理则用天下之名能文学者;苟在选,不计其秩次,惟所用之。
由是集贤之书盛积,尽秘书所有,不能处其半;书日益多,官日益重。”[1](P5627)这篇文章常常作为资料用来说明集贤院的设置情况。符载《送袁校书归秘书省序》中论及校书郎的晋升情况,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这一职位的期望之高,而且为我们了解校书郎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有些校书郎在任职期间还潜心研读,撰写书籍。如郑处诲为校书郎时,撰次《明皇杂录》三篇流传后世。段成式在任秘书省校书郎期间,广泛阅读了朝廷官方收藏的图书,秘阁书籍,披阅皆遍,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以奇异著称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新唐书》卷五九有“杨浚《圣典》三卷(校书郎,开元中上。)”《全唐诗选注》记杨浚开元中进士及第,任校书郎。曾作《圣典》三卷献给皇帝。天宝中,任中书舍人。[2](P801)卢象任校书郎期间就很有诗名。刘禹锡在《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写道:“始以章句振起于开元中,与王维、崔颢比肩骧首,鼓行于时。妍词一发,乐府传贵。由前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转右卫仓曹掾。”[1](P6112)《唐诗纪事》记殷璠评论卢象诗歌有:“象诗雅而平,素有大体,得国士之风。曩在校书,名光秘阁。其如灵越山多秀,新安江甚清,尽东南之数郡也。”[3](P389)对卢象的诗才进行了高度评价。王昌龄与高适、王之涣交游唱和的故事还被演绎为“旗亭画壁”的轶事,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有记载,《全唐诗》也有记载。此诗坛佳话,广布艺林,还被演绎为戏剧故事,明代郑之文有《旗亭记传奇》,清代卢见曾有《旗亭记传奇》,张掌霖有《旗亭讌杂剧》。这则故事后来有人考证说与事实不符,但即便如此,仍不失为唐诗传播史上极有价值的资料。
二、丰富了诗歌意象
有些和校书有关的意象还以一些别称入诗,使诗歌意象和内涵更为丰富。比如周繇为秘书省校书郎时,林宽有诗歌《和周繇校书先辈省中寓直》:古木重门掩,幽深只欠溪。此中真吏隐,何必更岩栖。名姓镌幢记,经书逐库题。字随飞蠹缺,阶与落星齐。伴直僧谈静,侵霜蛩韵低。粘尘贺草没,剥粉薛禽迷。衰藓墙千堵,微阳菊半畦。鼓残鸦去北,漏在月沉西。每忆终南雪,几登云阁梯。时因搜句次,那惜一招携。[4](P7004)这首诗既描写了秘书省静谧幽深的环境,又具有一定的特指意向。《因话录》卷五有:“秘书省内有落星石、薛少保画鹤、贺监草书、郎余令画凤,号为四绝。”薛少保即薛稷,文辞书画均闻名于时,被称为“唐初四大家”之一。薛稷画鹤形神兼备,时称一绝,李白、杜甫等都曾吟诗颂其画鹤。鹤,被人美称为仙鹤,因形态优雅、气度轩昂、卓尔不群,自古以来就是诗人们喜爱的高贵形象。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了鹤意象,如《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大量诗文中的仙鹤不仅形态优美,还寄寓了较多的内涵。白居易《池鹤》:“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4](P5066)不仅写出鹤优美的形态,还以鹤喻人描写了自己的心态。贺监就是贺知章,刘禹锡有诗《洛中寺北楼中见贺监草书题诗》:“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4](P4051)对贺知章的书法表达了钦佩之情。郎余令作画工山水,时称精妙,秘书省内有他画的凤凰壁画。《和周繇校书先辈省中寓直》诗中所说的“落星”、“粘尘”之“贺草”、“剥粉”之“薛禽”,即指其中三绝。白居易《韦七自太子宾客再除秘书监,以长句贺而饯之》:“离筵莫怆且同欢,共贺新恩拜旧官。屈就商山伴麋鹿,好归芸阁狎鹓鸾。落星石上苍苔古,画鹤厅前白露寒。老监姓名应在壁,相思试为拂尘看。”[4](P5162)也对秘书省的这些景象进行了描述。唐代政府内廷藏书采用一种能够杀虫的芸香来保护图籍,因而校书场所又称为“芸台”、“芸阁”、“芸署”。芸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特殊的香气,还可以入药。芸香被普遍用作图书典籍避蠹,因此它也成为典籍藏所的代名词。沈括《梦溪笔谈》卷三中有:“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芸香在图书保护中的广泛应用,也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雅称,比如图书典籍称为芸编、芸书;书签称为芸签。秘书省及校书郎工作的地方又称芸阁、芸省、芸香署,如孟浩然《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这首写给王昌龄的诗中有:“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4](P1637)秦系《张建封大夫奏系为校书郎因寄此作》有:“不知芸阁上,遗校几多书。”[4](P2900)许浑《寄袁校书》:“劳歌极西望,芸省有知音。”[4](P6069)方干《题陶详校书阳羡隐居》:“芸香署里从容步,阳羡山中啸傲情。”[4](P7472)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不见芸香阁,徒思文雅雄。”[4](P1404)薛涛《赠韦校书》有:“芸香误比荆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4](P9045)校书郎在诗歌中往往被称为芸阁吏、芸阁郎、芸香客,如卢纶《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有“青袍芸阁郎,谈笑挹侯王。”[4](P3124)耿湋《送姚校书因归河中》有“明日过闾里,光辉芸阁郎。”[4](P2995)陆龟蒙《和袭美寄同年韦校书》“可中寄与芸香客,便是江南地里书。”[4](7213)李冶《寄校书七兄》有“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4](P9057)这些意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唐诗的内容,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形式。
三、展现诗才,提高诗艺
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月亮经过一代代文人雅士的修饰润色,形成了它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美学意义:
(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两者极为相似。“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罗邺《秋别》)由月圆而人不圆(团圆)生出感慨;“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唐求《邛州水亭夜送顾非熊之官》)诗人为什么面对一钩残月会产生“不堪”的感觉呢?恐怕是残月唤起了他的孤独意识所致。
(二)月光清冷,与人的凄凉心情颇为相似。诗人喜欢引入月亮加以渲染、烘托离愁别绪。“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王昌龄《送李十五》)以寒水里的月影来衬托离人的孤寂情怀。
(三)月亮与人能共存于同一时空,成为旅人的伴侣,为旅人解闷消愁。“峡里闻猿叫,山头见月时。”(李白《送友生游峡中》)夜行峡中闻猿清啼,免不了要起羁旅之思,但幸有山月相照相随,总算给人一点慰藉。
(四)月亮可以作为传情的媒介,因为分隔两地之人都能见到天上明月,所以寄情于月。“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月中有诗人寄寓的情意在,友人一旦见月,便感知到了诗人的情意,从而激发起对诗人的思念。
(五)月亮能够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减轻因分离造成的痛苦。“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不管身处何地,苍穹之下只有一个月亮,月亮是两人共同的朋友,共同的寄托。
(六)月亮温和、柔顺,给人以归附感。“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寓动于静,勾画出一幅富有情趣的幽雅静谧的美丽图景,让人生发出身处其中该有多好的感慨!
如此等等,可见“月意象”的存在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诗文的内容。下面拟从营造意境和传达感情两个方面对高中教材中出现的“月意象”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营造意境
(一)宁静、美好之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星星点点,特别的明净、清幽,在这样的月光下,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使是劳动也变成了一种享受,所以浣女洗衣归来,渔夫下河捕鱼,具有诗情画意,此所谓“人在画中游”,人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这样的宁静、美好之境,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向往不已。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光临水,湖水映月,人在天上飞,影在水中游,月人合一,月亮成了诗人梦游的唯一伴侣,也是最亲密的朋友(诗人一向视月为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是最好的例子),亲切、温馨之情溢于言表。所以,“月”不仅交代了诗人梦游的时间,还营造了一种美好、温馨的意境。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七月既望”,诗人“泛舟”游赤壁,冰清玉洁的月亮缓缓地升上天空,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在月亮银辉的浸染下,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一幅秋江夜月美景顿时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旷神怡。
(二)冷寂、伤感之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清冷的月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又被秋风吹碎,反射向无尽的苍穹,两岸的枫叶荻花也在秋风中瑟瑟发抖,满目凄凉,此情此景,主客“惨将别”,友人近在眼前却又即将远在天边,怎能不让人伤感呢!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一曲终了,所有的一切都陶醉了,所有的一切都停止了,月亮也仿佛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静静地把月光洒在江面上,泛出点点白光,随着波纹闪闪而动,与曲调余韵相互应和着,一同营造出曲终之后的冷寂之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这几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情景,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廿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月儿悄无声息,沉浸在冰冷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天上地下合成一个凄冷森然的画面,从前的热闹喧哗、欢歌笑语,一去不返,冷落凄凉,令人伤怀!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半轮残月,仍悬挂于茅店的屋顶之上,冷冷的清辉伴随着早行旅人的脚步踏上征途,如此,与“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霜”等景勾画出一幅凄清有致的商山早行图,表现出寂静的山村所特有的气氛。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
月光照耀下的茫茫大漠,传来玉佩的清脆声,明妃王昭君的魂魄幽幽归来,然而“归魂”终属空归、枉归。生前失宠,死后无依,离家去国,遗恨绝域,写来凄极、怨极。
(三)阔大、磅礴之境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原野广阔;舟前月涌,大江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星垂”、“月涌”是以细腻写阔大,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四)永恒之境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苏轼《赤壁赋》)
水虽东流长逝,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断;月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但月亮还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月亮。天地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尽宝藏,我们应该抛却功名利禄,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丽景物,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亦即此意!
二、传达感情
(一)离别感伤之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春花争艳,秋月高悬,本是自然界中难得的具有季节特征的美景,然而在词人的眼中,这些却成了打开他记忆和感情闸门的导火线,花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盛开凋零,月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升起落下,让他的亡国噩梦一次又一次地浮现,让他的美好憧憬一次又一次地破灭,让他的脆弱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打击,让他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崩溃,其苦之深,其愁之重,让人不禁掩卷而泣。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二)怀古伤今之情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见证了这里的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着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真是多情!这里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诗人感慨深沉,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诗人通过明月这一意象,深寓着对六朝兴亡和人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读之怆然。
(三)狂放愤激之情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得意须尽饮,尽饮须对月,这样才有氛围,才有情调。月亮是诗人的知己,所以只有在空旷高洁的月色下,诗人才能毫无顾忌地纵情豪饮,醉眼望月,如此,狂放之态飘然而出。然而,狂放之中却又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极大不满和愤激之情,月是唯一的听众,也是最好的见证人。
(四)无奈苦闷之情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确实,只要稍微读过一点历史,谁不知道两千多年前,西汉有个令匈奴闻名丧胆的飞将军李广?只要稍微吟过几首唐诗,谁不知道王昌龄的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尽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已经成了流传千古的成语,我却仍然不能理解,司马迁的“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的“大”,究竟“喻”的是什么?我只是想,这位从少年时代开始,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的李将军,却在六十多岁的迟暮之年,因不愿面对“刀笔之吏”而悲愤自杀;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他的赫赫功勋,他的体恤士卒,他的坎坷遭遇,他的凄惨结局,如果没有太史公司马迁,作为后人的我们,究竟能够了解多少呢?
或许有人会说:东汉的班固,不也在《汉书》中为李广立了传吗?然而,班固写《汉书》时,《史记》早已流传百年了,何况凡与《史记》重复的历史人物,《汉书》几乎是全部照抄,李广之《传》自然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史记》,李广究竟会被写成怎样一副面目,就很难说了。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拔高还是贬低,都只会离真实的本人更远,离历史的真实更远。因此,我觉得,就这一点来说,李广还是非常幸运的。
假如汉武帝的火气再大一点,在听了司马迁替李广之孙李陵的辩护词后,一怒之下,不是将司马迁下入蚕室,施以“腐刑”,而是当场将他绑赴刑场,砍头示众;再派武士抄了司马迁的家,将那部尚未完成、更没来得及“藏之名山”的《太史公书》查抄出来,发现上面有不少“诽谤之言”,一把火烧得“片竹”不存。那么,后人连《史记》也看不到了,哪里还有什么《李将军列传》?
假如司马迁及其父亲司马谈都没能当上太史令一职,根本无法接触被中央政府垄断的、全国唯一的资料丰富的“图书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司马迁如何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尽管司马迁之后,史官出了不少,史学家也不少,仅“正史”就有二十四部,还有说是二十五、二十六部的,可两千多年来,有哪一部能够比得上这部《史记》?有哪一部能够被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溢美,不讳恶,秉笔直书,即使是大力讴歌的李广,也如实记下了他杀掉八百多降卒及公报私仇杀害霸陵尉的史实。正因为“秉笔直书”,我们面前的李广才有血有肉,才真实可信;正因为“不溢美,不讳恶”,作为私人所撰的《史记》也才成为一部信史,比其他几乎所有官方所修的“正史”都更具“公信力”。
司马迁虽然历尽千辛万苦修成了《史记》,却只能“藏之于名山”,直到数十年后,由他的外孙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杨恽的结局更不妙,由于他最爱发牢骚,对现实不满,被汉武帝的曾孙、英明的“中兴之主”汉宣帝加以“大逆不道”的罪名,拉到法场上拦腰剁为两段。假如杨恽在将外祖父的这部书公开之前就伏法了,司马迁的心血多半也会与其外孙一样毁于一旦;又假如《史记》作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又假如司马迁身后不久又遭逢一场史无前例、规模更大的焚书坑儒,那么,李广将军还能伴随着《史记》而流传千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