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团队管理建设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浅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浅析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浅析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相结合建设高校科研团队 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管理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 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浅论普通本科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策略 高校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团队建设思路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面向科研团队的网站建设与管理 兵团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高校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知识管理视野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科研团队的培养 高校导师制度下高效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⑦罗静,陈卫.南大新添一创新群体[N].江南时报,2005-03-01.
⑧“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DB/OL]./20041201/3122980.shtml.
⑨戴军,穆养民,李兴鑫等.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结构与建设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1.
⑩林萍.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1):15.
{11}苏娜.高校科研团队的构建与管理[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9.
参考文献:
[1]徐青,张云,应飚.试论研究型大学创新性科研团队的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2]李明.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王瑜.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甘肃科技,2009,(4).
[4]刘培莉.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24-02
2006年,国务院全文颁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在国家及教育部强有力的政策牵引下,地方政府及高校也高度重视,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1 现阶段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其发展必然受到国家、地方政府、高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审视近年来高校所出现的一些典型的团队,不难发现,在团队自身建设及外部支持与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1 团队组建功利性强,拼凑现象严重
一些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并非以学术问题为导向,而是以争夺资源为主要目的。这种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往往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论证,仅仅根据申报项目的需求,临时拼凑和包装出貌似强大的阵容。通常这种团队只有在项目申报和应付检查时,才将成员各自的成果打包汇总,拼凑出一个“团队”。在争取到学术资源后,也常常是将经费简单地分配,平时几乎不进行学术交流与互动,组织松散,缺乏团队精神和凝聚力作支撑,导致研究力量依然分散,很难形成集群效应,更难取得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1.2 学科交叉融合不足,近亲繁殖普遍
现阶段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科交叉融合深度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团队是在原来的课题组、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研究任务相对独立,很少关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二是,高校普遍实行的按照学科分类的“院系两级管理制”及长期存在的科研资源、学术成果“单位所有制”传统,客观上增加了跨学科、跨部门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难度。三是,科技创新团队在我国高校发展的历程较短,在建设的过程中开放的心态较低,开放的经验不足,常见校内理工科内的小交叉、小综合,缺乏文理大交叉、大综合的尝试。
与此同时,当前高校中不乏一些科技创新团队是由研究生导师及其留校学生组建而成。这种师徒合伙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一般规模较小,通常只是原来研究方向的纵向发展和深化,不利于学术创新在学科之间得到横向上的拓展、交叉与融合。并且这种师承关系导致研究方法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活力,仅仅是把科研成果作为晋升职称的资本,很难产生原创性的重大成果。
1.3 团队管理制度失衡,文化建设薄弱
从团队外部管理来看,整个高校组织管理系统呈“线型”状,即从上级管理部门到学校,学校职能部门到院系直属单位,然后再分支出教研室、各科室以及其他基本单位,每项人才计划基本上都在这条管理线上流动,这种僵化的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几乎是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翻版。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内部的科研主管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几乎不存在业务的联系;院系建制及学科壁垒客观上阻碍了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建设;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大多是先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认定,然后提供一定的资助,当团队成立后,缺乏科学健全的团队管理制度。
就团队内部管理而言,项目负责人是团队的领导和总设计师,需要对拟组建的团队进行规划,遴选成员,制定规范,并对进行中的团队进行指导和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务。然而大多数团队负责人普遍存在“重外轻内”思想,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争取科研项目,赢得外部资源和支持上,很少关注团队内部管理机制与团队文化建设,难以形成互信合作、学习创新、彼此激励的工作氛围。
1.4 考核标准不科学,缺乏体系化考量
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考核,普遍的做法是将其简单地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并在资源分配与职称晋升中明确一定的级别可以享有相应的待遇。这种考核方式缺乏体系化思考,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重个人,轻整体。即强调个人负责的项目、个人发表的论文、科研奖励中的排名等。这种评价标准通常对项目负责人比较有利,变相地打击了项目组中其他成员研究的积极性。二是,重大师、轻目标。无可否认,高水平的项目带头人是衡量一个科技创新团队的重要因素,但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中过于强调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往往导致团队的“问题导向”被“大师导向”所取代,一方面使得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滑向临时拼凑和过度包装的泥淖;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年轻的学术骨干的成长和发展,这显然有违科技创新团队推新的初衷。三是,重立项,轻追踪。普遍比较重视对团队进行的选拔性评价,几乎没有运行过程的监控。四是,重数量、轻质量。对科技创新团队成果的考核侧重于发表专著论文数、专利数、获奖数等有形成果数量的考核,而对研究前景、学科建设、教学效果、科研价值等质量考核相对较弱,这必然带来学术的虚假繁荣和研究成果实用性的下降。
2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厘清团队建设指向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时,应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高等学校的特点及学科、人才的分布状况,积极加强顶层设计,厘清团队建设指向,切实扭转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时的功利化及拼凑化局面。即通过厘清团队建设的指向,为遴选出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准、创新能力强的开放式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与规则。
2.2 加大学科整合力度,深化学科交叉融合
通过改革高校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基层科研组织模式,打破高校内部传统的学科壁垒,构建柔性的组织结构,充分挖掘各个学科的人员优势,建立人员流动平台,凝炼学科方向,汇聚科研队伍,促进多学科、多方向、多维度的交叉融合实现协同效应。同时积极探索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强强联合,建立跨单位、跨学科、跨领域之间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人才汇聚和优势学科的综合集成。
2.3 健全管理机制、注重团队文化建设
从团队外部而言,高校科研主管部要改变传统的经费、项目和成果管理模式,加强人才机制与激励机制建设,同时增加一定的校内资源整合功能,充分发挥对外公关联络,对内组织协调的功能,增强服务意识,为科技创新团队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而对于科技创新团队自身管理制度建设而言,首先,要在明确团队目标的基础上对团队规模、专业结构、成员入选条件及内部管理制度做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其次,要确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尊重成员的发言权,使之在合适的位置上参与决策过程;最后,在给予团队负责人内部经费调控权、人员引进权、考核分配权的同时,要有相应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团队以一种相对独立的方式运作。
正如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斯蒂格勒所言:“团队学术氛围的营造及团队文化的形成,与科研成果的取得呈现出重要的相关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在重视外部资源争取的同时,必须加强团队文化建设。通过融合提炼团队成员的个人愿景,在团队内部塑造清晰的共同愿景与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强凝聚力,使团队成员为团队目标的实现竭尽所能;通过营造学术平等、宽松的文化氛围,增进成员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从而提升团队想象力与创新性;通过树立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的和谐理念,提高知识互补与技能互补,增进团队知识的共享与传承。
2.4 革新评价机制,推进考核体系建设
在考核对象方面,由重在带头人评价转为多元评价。不但要关注团队带头人的学术地位和能力水平,而且要看重团队的研究课题、发展目标以及科研路径,同时要加强对团队成员情况、团队的运行状况、所依托的学科基础以及平台基地情况的考察。
在考核程序方面,扭转重事前评审,轻事后评估的局面。加强对团队的绩效评估,对于绩效不明显甚至根本没有进行实质性科研工作的团队,要坚决予以淘汰或相应处理,对于效益明显、创新成绩突出的团队,则可采取连续投入的方式加以稳定支持。
在考核内容方面,除了关注科研产出外,还要加强对团队科研过程和科研行为的考核。增加实地考察环节,杜绝团队“拼凑式、打包式”现象的再现。同时采取一些更为切实有效的手段加强对团队的科研过程进行评价,如考察团队成员论文的署名关系、考察各团队成员在各自研究领域的交叉点等。
在考核方式方面,要规范同行评议机制。采取匿名评议及异地评议的形式加强监督,减小考核的人为操纵,杜绝“熟人关系网、老朋友、老同学关系网”等非学术因素的渗入。同时,积极探索国际同行评议,建立海外专家库,聘请国际专家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绩效进行评审,提升考核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综上所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现阶段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团队建设的内在规律与发展理念还在实践中探索与完善,但是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科技强国的核心,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何铮,蔡兵,顾新.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4):56-57.
[2] 沈炯.积极营造宽松氛围,打造精品科研创新团队[J].中国高等教育,2004(8):21-23.
[3] 张炳生.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运行机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7):61-62.
[4] 余玉龙.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困境、误区及其出路[J].科技管理研究, 2011(6):19-20.
[5] 周刚.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与建设策略[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59-60.
①基金项目:该论文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12年第一批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2R10016-16)成果。
作者简介:李吉昆(198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论文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的重大任务。同时,《纲要》指出: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这就说明高校在科教兴国中,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在高校竞争力的提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和许多成功经验,高校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科研成果,其推广和转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如何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正确认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十分必要的。
其一,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争取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最具有说服力的标志就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情况。为此,我国先后启动和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旨在集中有限财力,进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在高校中凝聚一批高层次人才,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增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国家自主创性能力。
其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绘制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这是新形势下赋予高校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其三,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正在挑战美国、西欧和日本在科研领域的优势地位。一些新兴国家在全球科研产出中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尤其是我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虽其引用率与数量增长尚不同步,但有明显进步。据报告显示,在科研论文数量上,我国所占比重从4.4%上升到10.2%,超过英国等传统科研强国。在可反映科研论文质量的引用率上,我国也有进步,占全球科研论文引用率的比重从十位以外上升到第七位。另外,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增强: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科研论文占总体的比例从25%上升到35%,且这类论文通常引用率更高,即影响力往往更大。
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活动为服务党和政府的决策,为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相比,与党和人民的需求相比,高校科学研究还存在较大差距,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管理观念落后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缺乏管理型人才,管理上忽视与社会、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管理重纵向课题轻横向课题、重立项轻结项、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推广,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不能很好地解决重大社会问题,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给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损失。
2.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评价科研业绩完全是以教师科研成果产出量为考核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如科研经费的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出版专著数量和获奖成果数量等,而不是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来区分,这种评价机制确实会使高校的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明显增加,这只能使科研情况表面看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实际上具有重大前沿价值的高水平科研创新性成果少之甚少,由此产生的后果会造成高校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会滋生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的繁荣和发展。
3.科研组织创新薄弱
科学研究,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创新是推动高校科研不断深化的不竭动力,是大力提高高校科研质量的内在要求。当前,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要求以问题为中心组建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成为学术研究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但是,高校目前在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人才组合灵活的创新团队构建方面步履艰难,“单打独斗”现象明显,“家族联合”形式普遍,“临时拼凑”较为严重,造成了科研人员各自为政,孤军奋战,挫伤了科研人员相互配合、联合攻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就显得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研究范围过于狭窄,最终成果的质量也就很难有所提高,阻碍了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三、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思路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平、科研实力和教育质量,强化科研管理意识,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更新科研管理工作观念
(1)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科学研究队伍。为此,高校在制度建设和管理实施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鼓励、支持和引导科研工作者的发展,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管理部门应提高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在管理中提高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
(2)强化效益观念。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加强市场意识,科研工作应把研究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组织学校科研力量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全方位开展服务,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要把效益观念贯穿到研究开发的始终,将市场需求作为确定研究开发项目的前提,进一步拓宽各类科研项目来源渠道。
(3)加强信息应用。信息技术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必然具有信息化的特征。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拥有先进的网络设备和软件支持,通过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成果管理、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等工作的网络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提高管理效率,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2.完善科研管理工作机制
(1)强化科研激励机制。没有考核的科研管理工作是低绩效的工作,高校应深化科研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创新能力、重科研质量、重实际绩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包括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考评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岗位津贴发放等激励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保障制度,不断优化科研队伍。
(2)健全经费投入机制。高校应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制定鼓励科研创新的政策,经费向质量高、创新力度大、有利于综合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倾斜。高校还应拓宽科研经费的筹资渠道,鼓励设立各种类型科研基金,调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支持科研的积极性,形成科研经费多元投入的格局。
(3)建立科研评价体系。高校应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既要有数量、规模指标,更要有质量指标,当前尤其要强调质量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要克服重数量指标轻质量指标的倾向,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要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科研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给科研人员营造一个稳定、宽松、和谐的创新科研的氛围,使其在精神和物质上充满优越感,可以按既定目标自主的开展研究活动。
3.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
(1)研究基地锤炼科研创新团队。研究基地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瞄准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咨政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料建设、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基地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金字塔”型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优势,发挥基地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发挥强大的辐射示范效应,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使科研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科研创新团队的锤炼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1.1健全教学团队的管理机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由四个校区(南岭、朝阳、南湖、新民)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组成,团队组建后,逐渐完成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的整合,并按照工科、理科和医科双轨道进行统一的教学。实现了教材双轨、大纲相异、学时有别的教学管理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和运行过程的监管。推选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主持各个门类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过程,成立了由教授组成的实验课程督导小组,坚持跨校区听课,并及时进行校区间的交流。健全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备课,开展教案评比;定期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及时沟通情况,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采用课堂学生问卷调查和网络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并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1.2广泛交流,促进教学与科研共进
团队以内、外交流合作为纽带,促进团队的发展,提升团队的影响力。组织团队内部教师定期座谈,开展教学难点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进行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成果探讨;同时,定期邀请知名教授来校介绍物理前沿技术,邀请教学名师来校传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为团队成员创造条件并鼓励其投入科研与教改工作,支持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国内教学研讨会,就学术、课程建设等方面广泛进行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扩大教学团队教师在国内外的影响。团队多人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人负责或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省部级和校级教改项目;发表了SCI、EI收录论文几十篇,在核心期刊、教学期刊上近百篇;多个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已授权,多个项目获得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不但提升了团队教师的学术水平,为创新实践平台的持续、良性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促进了团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
吉林大学物理教学中心每年承担了全校84个专业,6000余名学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任务。针对校区多、学生多、学科广的特点,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按照“层次化、自主化、研究化”的教学理念,为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了面向全校各专业的由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的全面开放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3]。基础性实验:主要学习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及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等。基础实验对学生科学实验习惯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铺垫作用,是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基础。在基础实验中,如力学、光学、电学、电子基本仪器与测量为学生必做实验;而等厚干涉,密立根油滴仪测电子电量等实验为选做实验,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及个性发展需要进行选做。综合性实验:是在同一个实验中涉及到两个以上知识领域、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和技术的实验。用以巩固学生在基础性实验阶段的学习成果、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如RLC串联电路充放电特性研究和光电传感器特性研究实验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学分要求及特长爱好,选择实验题目。设计性实验:让学生按照给定的实验题目、要求和实验条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性实验。如:传感器综合实验、太阳能电池板室外特性研究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等选择设计性实验[4]。创新性实验:是与团队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与物理前沿知识相关联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查阅资料,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期间,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以达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所创新的目的。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实验,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部分或全部实验内容,要求学生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创新实验主要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班、“李四光计划”班、“卓越医科计划”班以及有兴趣的学生开设。通过由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递进式分层次实验训练,为以后学生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依托课程建设的“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省重点教改课题,已经通过了吉林省教育厅鉴定。
3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分层级为框架的实验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高质量的、反映时代特色的、适合学校学科特点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合校之后,在多次教学研讨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材规划的制订,明确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与课程体系相协调,确定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四级层次教材结构,融入教改的新成果,结合各学科的培养目标,组织人力编写、试用、修订、完善,于2002年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适合于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医用大学物理实验”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被列为“十五规划教材”。
4构建本科生公共物理创新实践平台
每年由物理学教授和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组成拟题小组,提出20个左右设计性物理创新研究题目,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公布,学生可以跨校区、跨院和专业自愿组成创新团队,各团队通过查阅资料,网上提交立项书,由专家评审组,通过公开答辩的方式确定入围的团队,并指定教师定期指导。结题时,需由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定,学生则需提供课题总结报告、研究论文、实物或设计软件等。通过鉴定的项目,由学校教务处和物理教学中心联合向创新团队成员发放证书,并将学生的研究成果挂到网络管理平台的学生成果展示区,以供学生相互学习、借鉴。与此同时,鼓励学生自设题目、自由设计实验,实验室协调适合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题目和实验方案进行审核和指导,尽量提供实验场地、设备、耗材、工具,支助学生将新奇构想付诸实施。教务处每年给立项的课题经费资助,给指导教师计入工作量,对于获得成果奖的项目在教师考评时予以认定,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热情,给这项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了保障。创新实践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自主创新精神,既是补充、拓展物理实验教学的第二课堂,又是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的训练基地。“公共物理创新实践实验开放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是省重点课题,2009年通过吉林省教育厅鉴定。其中典型成果包括:
(1)电子工程学院本科生张宇、周昱唅,数学学院本科生邵昱晔,机械学院本科生张佳全等,先后在国家级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2)20个设计性创新设计题目开始实施,多位本科生以此为基础,获得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依托课题的几项发明专利及多项实用新型已授权,发表多篇EI收录论文,以创新项目为内容的论文在全国教学研讨会上,作大会发言。
(3)部分学生与教师合作完成的“传感器应用综合演示平台”获全国高校第九届物理演示教学仪器评奖一等奖。
5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的建设
实验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涵盖:课程体系、网上选课、课程预习、成绩管理、创新园地、学生评价、交流平台、答疑解惑、演示实验、仿真实验、诺贝尔奖实验专区、现代物理实验技术专栏、成果展示、高校链接等。网络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灵活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资源量大、覆盖面广的课程资源库,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实验教学内容得到时间和空间的延伸,这不但实现了教育的多元化,也使教学管理更加公开、科学、规范化。“吉林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管理及大学生物理创新素质培养的网络支撑平台”2008年获得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管理平台”获吉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6课程建设的特色及发展目标
关键词 导师团队制 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校、院二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17
研究生教育是我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高等学历教育中的最高层次,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研究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因此,许多高校都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1-3]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备受关注。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成果,其质量高低不仅反映的是学位申请者的学术能力,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检验标准。如何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学位论文的质量,不仅是学位申请者学术成果的鉴定,更是学位授予单位培养质量的考核,因此也是各高校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提出的“123”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通过导师团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全程把关(包括选题、开题、论文进行过程中汇报讨论、中期检查、预答辩等);导师团队每周就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各个培养环节组织1次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2个学时;重点讨论、研究3个问题。同时,中青年教师作为协助指导教师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每个学生的学位论文通过严格的过程管理和把关,可以确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 组建导师团队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知识结构的设计者,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者以及研究生培养中最主要、最直接的过程监控者。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占有主导地位。导师的专业素养、学术水平、治学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必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优化导师结构,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内蒙古科技大学围绕矿业工程学科研究方向确定导师团队,确定的导师团队研究方向有:(1)露天采矿工艺与技术;(2)地下矿开采工艺与技术;(3)岩石力学与工程;(4)数字矿山技术;(5)矿山安全技术;(6)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导师团队组建的具体要求是所有参与矿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校内外导师必须组建或参与导师团队;所有导师团队必须吸纳中青年教师;所有导师团队必须在学期初制定每学期的导师团队活动计划,内容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每周的活动内容(具体到每个研究生、中青年教师或每个科研项目)。
导师团队负责人必须是本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由导师团队负责人负责组建导师团队,每个导师团队由2~3名导师,3~4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和1~2名校外兼职导师组成。导师团队负责人的职责是每个学期初负责制定“导师团队活动计划”;负责组织导师团队的活动;对该团队的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把关;负责团队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对团队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申请进行把关。
2 实施“123”研究生培养模式
“123”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导师团队每周组织1次活动;每次活动不得少于2个学时(90分钟);重点讨论、研究3个问题:
(1)研究生培养全程把关(包括培养计划的制定、论文选题、论文过程中的汇报讨论、中期检查、预答辩等);
(2)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作为协助指导教师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为中青年教师的项目申请、、专著撰写、专利申请、进修学习、职称评审和学历提高等进行讨论和指导;
(3)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作为研究生培养和中青年教师提高的基础和支撑条件,导师团队必须将研究生和中青年教师纳入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全程参与科研项目;导师团队至少要每学期举办1次学术讲座或专家研讨会、每年举行1次现场参观交流、每年参加1次国内学术活动。
3 校、院二级监督检查与指导
学校的研究生院是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是根据上级和学校的政策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和条例,联系学校与研究生培养相关的职能部门,实施宏观调控。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作为矿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实施单位,全面负责导师团队制的组织与实施,负责协调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每个学期对各个导师团队的活动计划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导师团队对研究生的各个培养环节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预答辩等进行集体把关,可以督促研究生在平时认真努力钻研,而不是等到最后答辩时临时抱佛脚,这样可以切实可行地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把关,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种管理模式下,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权限下放到导师团队,调动导师的积极性,让导师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各环节的组织和设计,及时掌握和发现本学科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新问题,从专业的角度规划最新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培养计划,积极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加大院系学术权力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培育学科文化,进而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 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矿业工程专业属于工科,其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好的实践创新能力,尤其是专业学位硕士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实践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4.1 加强学术交流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不仅注重硕士研究生的课堂授课及科研能力培养,而且经常为学生创造接触前沿技术的机会,学校、学院经常承办或主办国际和国内相关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制定相关政策,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可以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矿业研究院要求每位导师在培养期间,至少带领研究生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并提交会议论文,导师也会利用科研经费资助学生参加培训班学习,也鼓励同学们多了解相关科研领域的最新进展。
4.2 面向研究生的科研项目
内蒙古科技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学校和研究院划拨专门的经费成立研究生的创新基金项目。分别面向在校全日制二年级研究生和一年研究生。 运作方法是:各二级单位组织学生填写“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申请书”,然后由各二级单位组织本学科领域的教授进行评审,按不超过本院该年级研究生数15%的比例将申请书上报到校研究生院,经学校评定后,进行经费资助。资助经费分两次拨款,首次划拨总经费的50%,立项后划拨;剩余部分在项目结题时根据完成情况、经专家组评审是否通过,决定是否再拨经费。研究生通过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资助,大大提高了科研创新的热情,通过这一平台取得了学术上的进步。
4.3 构建校企合作体系
学校的培养应该围绕企业的技术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让毕业生能够尽快转换角色,能够在工作中上手快,尽快成长为重要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建立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实习及实践活动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实践培养环节,实践教学应该主要在实验室和校企实习实践基地中开展。近年来,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分别与神华集团巴彦淖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包钢集团等多家矿山企业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的协议。矿业工程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四学期培养中,期中有一个学期是现场生产实践。生产实践工程中,校内和企业两位导师共同协商专业硕士的实习实践内容,校外实践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到相关行业与企业从事实习实践活动。实践环节结束时要撰写实践总结报告,找出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等,并且可以凝练出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同时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提高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在几年的矿业工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矿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要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与矿业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并贯彻落实到目前实际的培养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郑冬梅,刘二莉.借鉴ISO9000标准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过程管理体系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增刊.
[2] 李门楼.过程管理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信息计算专业教学团队,2017年获评省优秀教学团队,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计算专业为建设平台,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的教学管理和课程体系、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以及协调的学科支撑体系,造就了一支治学严谨、执教有方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和学术带头人,培养了一大批能在行业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
信息计算专业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有省级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目前专业建设有2门省级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1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目前,信息计算专业作为省级特色专业,以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享誉社会。
1.合理的教学梯队
信息计算专业教学团队是一支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相融,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爱岗敬业、勇于改革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团队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既有教学、科研骨干,又有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其中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4人,讲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博士学位6人,其余教师均为硕士学位。
2.明确的发展目标
教学团队依据信息计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厚基础宽口径作为本科教育的基本宗旨。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及科研训练密切结合,促进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中,设定明确、可行的教学改革目标,有相对集中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方向,工作有新思路、新措施,设计合理、实施有效。
3.显著的建设成果
教学团队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使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逐步实现了“合格建设、稳步提升、凝练特色”的专业建设“三阶段”发展目标。信息计算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毕业学生1000余名,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专业人才。
5年来,团队成员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3项,省级教学课件奖3项。承担教学研究项目7项,其中省级2项、校级5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余篇。参加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计划,编写教材5部。
在教学方面,团队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广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教学新模式,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从验证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模式过渡,由灌输式教学法向诱导式再到自主式教学法的转变,从学生被动的接受到引导学生学习,再到学生能自主学习。。
在科研方面,教学团队教师承担科研项目27项,其中省部级6项。获得各类科研奖励5项,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0项,发表科研论文58篇。在进行科研的同时,将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有效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学水平。
4.优良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优劣是衡量教学团队的根本性指标。团队成员通过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在依托学科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促进学生参加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方面取得了较明显效果。团队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设计课题、提供平台,为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做出积极贡献,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学术指导
作者简介:李方(1980-),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科长,助理研究员;张雪英(1970-),女,四川仁寿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9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66-03
以导师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本科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导师的学术修养、敬业精神、学术水平都会在其研究生身上打下极其深刻的印迹,以致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在现行的研究生培养中,我国一直较为侧重导师负责制,但是随着研究生教育的飞速发展,给这一传统的导师负责制带来了挑战,如何对研究生进行团队培养成为创新培养模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1]
当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总体上是优秀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表现在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意识较差,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以及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过多地依赖于导师的个人力量,没有充分凝聚学科中导师群体在知识结构、学源结构、研究方向结构上的综合优势,造成了研究生培养上的“单血缘遗传”模式与培养孤岛,极大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习惯与交流能力的培养。而且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先进经验难以有效推广、交流,没有形成有经验导师对青年导师“传、帮、带”的良好制度,阻碍了青年导师的快速成长。目前这种现象在高校已经较为普遍,亟待对其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有效推进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形成,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一、研究现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更加趋向多元化、多样化。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推进,各国更加注重跨学科、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专业合作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而团队合作教学则是这一运动的先导。美国的课程设置强调文理渗透和跨学科,纽约大学、加州大学等还将一些研究生派到国外大学或大公司进行交流和实习,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MBA。[3]美国肯塔基大学的著名教育家盖斯基大力提倡教师团队合作模式。[4]美国高校采取个人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有益于研究生在接受导师和导师小组的其他教授的指导中,博采众长,并逐步养成开放、全面、辩证的理性思维习惯,克服或减少科学研究中的狭隘性,进而提高科研能力。[5]教学领域的改革创新:开放式教学更多的采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产学研结合,参与实际项目,课题的研究、开发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开发创造潜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6]
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研究生教育大国的平均水平。[7]在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研究生培养中的招生、收费、学制和培养方式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80%以上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实行“单一导师制”,只有10%不到的实行“指导小组制”,而且大多数流于形式。“单一导师制”容易导致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比较狭窄、学术前沿意识不够、学术训练不足等问题。学术门户现象阻碍了学术的交流和发展,不利于师生交往和学术创新,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充和全面发展。[8]另外,在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研究生导师规模也在迅速增长,特别是中青年博士生导师所占比例的上升幅度较为显著。然而,由于研究生规模扩张过于迅猛,进而显得导师指导力量有所不足,多年的扩招使得现在许多学校导师与研究生之比已达到1:15,甚至更高。[9]另外,由于不同类型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性质,用同一把尺子来规定所有学校或者所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不合适的。
导师团队合作培养模式被认为是当前我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导师团队合作模式,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有效“传、帮、带”青年导师,推动导师队伍的结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在课程学习计划的设计与安排以及在学位论文与课程实践的指导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发挥导师团队指导的优势,以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以学科团队建设为基础的导师合作模式,可以进一步改进研究生的教育模式,突破以前研究生与导师间单线联系,学术思路狭窄、学术研究难有开阔性和创新性的困境,[10]建设有利于造就一个纵横交错、互相渗透、有机联系、优势突出的研究生教育网络,淡化学科意识,使学生能博采众家之长改善导师队伍结构。[11]同时,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学科文化,是保持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12]
二、导师团队合作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导师的道德素养、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能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导师队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导师团队合作模式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主要包括影响机制和优化机制两个方面(见图1)。
图1 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示意图
如图1所示,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结构模型和双面效应构成了影响机制。
前文已经提到,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大体为“单一导师制”,逐步推行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对导师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
导师团队合作模式中涉及大量的构成要素,如导师、学生、科研、学术讨论、课程教学、培养单位、社会需求、学科特性、学科文化等,这些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非常复杂。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结构特征,可以通过多级层次的网状结构模型对结构和协同机制进行比较系统与完整的表达(见图2)。
图2 结构模型示意图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团队中导师的来源可以多样化。研究生导师团队是为了实现提高研究生质量这一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一个学术群体,它不同于教研室、研究所等组织机构,团队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13]支持导师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引导研究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提倡导师与其他学科人员有机组合,实行正、副导师制。
双面效应是指通过导师团队,达到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又锻炼和提高导师指导能力的效果,解决导师指导力量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做好“传帮带”工作。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否则将缺乏实践意义。因此,探索其操作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讲,必须根据协同原则,以质量提高为目标,制定适应不同情形的多种操作方式,主要有科研合作、课程教学、学术讨论、论文指导和社会实践等等。事实上,制度规范是控制培养模式质量的关键。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制度规范。制度规范必须在遵循高等教育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本身的特点和实施单位的具体情况。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优化机制包括效果评测、实践平台、制度规范、操作模式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效果评测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数据,以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从2007年到2012年,共培养了74位博士研究生,408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论文研究计划资助15项;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这与研究生培养方式密切相关。
教学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周期较长,因而需要借助比较稳定且具备较好基础的实践平台和灵活多样的操作模式。近几年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依托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以“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为平台,积极推行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在研究生规模和导师队伍快速壮大的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并逐步进行了制度规范。首先,需要确保导师团队构成的多元化,即同一学科不同研究方向导师的组合,或是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需求,校内外不同学科的导师建立合作关系。其次,采取多样化的合作手段,主要包括:
1.人才交流
目前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62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51名,中级职称的人员11名。为了加强交流,实验室聘请中科院北京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日本武藏工业大学、ERSI公司等单位的流动科研人员8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项目合作人员),均为海内外在相关学科的资深学者,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以定期开展研究生联合指导、课题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同时,利用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吸收国内外青年学者进站进行博士后课题研究,博士后研究人员平均稳定在8人左右。因此,实验室拥有流动研究人员的平均规模为16人。
2.学术讨论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研究生集中进行学术讨论,且每年年终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即学生汇报当年的学习和科研情况,团队中的导师和相关学生都参与评论与指导。实践发现,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可以促进学生通过比较而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增强多个导师面对面指导的机会。
3.社会实践
目前研究生普遍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与相关研究单位和应用单位的联合,组织学生集中进行学术考察。例如,数字高程模型组的导师利用暑期带领研究生到江苏省宜兴市和无锡市对平原区初步样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专家讲解,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的研究成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4.学位论文指导
为每个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指定几位导师组成学术指导小组,加强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包括选题、中期检查、论文写作与审阅,以及平时指导。
5.合作交流
通过和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和实质性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工作。每年选派学术骨干进行学术访问或合作研究,建立研究生互派机制。争取多种机会并积极支持中青年学术骨干到国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博士后研究或做访问学者。近五年来,实验室已派遣10余名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到美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进行学习。留学回国人员大多已成为实验室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实验室的发展。
6.学术活动
积极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来实验室举办学术讲座,认真组织学术骨干和研究生主持与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特别是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论坛和GIS国际夏令营,为国内外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领域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7.奖励政策
通过承担或参与高水平项目,锻炼和培养高水平人才。优先推荐、安排优秀青年人才申报各类国家和地方人才基金,对于申请到基金项目的科研人员,实验室在科研经费上给予一定额度的配套,并在科研设备和软件上给予优先支持。
三、结论
在当前研究生教育呈现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实施导师合作团队模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创新手段,对于学科文化多元化、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和研究生培养力量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意义。本文探讨了研究生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影响机理及结构模式,对于推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升研究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生培养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因此,研究生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推广都是一项长期的且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军会,等.从中外研究生培养谈基于团队学习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98-102.
[2]王欢.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借鉴[N].光明日报,2008-05-21.
[3]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0-33.
[4]程晓红.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团队合作模式初探[J].绥化师专学报,2003,23(3):86-88.
[5]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3.
[6]米银俊,黄慧民.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考[J].教育与人才学,2001,(3):476-479.
[7]陈学飞,金红梅.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吴苏芳.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9]缪燕平,等.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7):32-34.
[10]陆居怡,等.研究生合作型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5,(Z1).
[11]汪浩.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7.
论文关键词:班级,精细化,管理,思考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以制度建设和民主管理为主要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
“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是学校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班级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论文提纲格式。要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教育管理论文,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1 树立班级管理精细化意识,统一思想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策划者和组织者,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直接参与班级管理上来,让其体验和感受,这实际上就使每个学生都树立了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意识,让他们觉得我们这样做定会收获很多。同时需要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去落实,也可先召开班委会、小组长会,广泛宣传,逐层强化。
2 以情感拉近师生的距离,感化学生的心灵
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所以,在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时刻要做到责任心、爱心和细心教育管理论文,腿勤、眼勤和嘴勤,真诚、公正的对待评价每一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均差,做到不偏信偏爱。
3 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1)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托《学生手册》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法规》,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功能的动态体例,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控力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2)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
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指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论文提纲格式。更突出了班委会的服务理念,为班级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和基础。
(3)细化班级公约,严格考核
班级公约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基础,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法可依,同时也使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时有章可循教育管理论文,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如制定学生行为考核表,其内容涉及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如迟到、出勤、课堂纪律等,每项都有一至两个负责人,负责人都是尽心尽责的学生干部。一系列具体而又操作性强的考核表,包括早操考核表、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台,由此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增加了责任人责任意识,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
4构建班级网络式管理模式,实现人人参与
班级管理的精细化在于管理网络化。它不同于规范化,它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为严格细致的管理方式。即“班主任——班委会——值日班长——小组长——每个同学”的管理网络。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立体的网络式的管理模式,来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管理潜质,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作用,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
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变传统的“层级化”为“多方位网络化”管理制度,通过班级岗位的多样化设置及动态管理,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每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教育管理论文,都是班内主人,实现前面所说的要求,同时接受监督又是被管理者论文提纲格式。另外,班级管理的精细化还要建立适当的监督体系,做好详细记录,及时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最终落实到期末思品考核等级与个人先进评比上来。
5发挥团队精神,逐步完善制度
管理的精细化必须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建立适当的监督体系,定期反映精细化管理的进度和突况。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发挥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在精细化管理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民主性原则,对待学生中间所发生的问题须民主对待;②集中性原则,培养团结的意识、团队精神,必须坚持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③加强制度建设,团结是制度控制下的团结,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④竞争性原则,团结并不排斥竞争,竞争是促使班级进步的有效手段。当然教育管理论文,对于实施精细化管理所导致的竞争加剧,应正确引导,避免小集体之间的互相抵触。
总之,班级管理的精细化,体现的是一种管理理念,体现了教育的服务性、实践性和教育的创新性,就是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通过爱心、细心、宽容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一步一个胶印,稳定的提高,成为一个德、才、能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翔江.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4,(07) .
[2]潘玉堂.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做法[J]. 当代教育科学, 2007,(Z2) .
[3]周俊峰.班级的精细化管理[J]. 科技信息, 2009, (11) :458
[4]马中艳.浅议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7):156
[5]肖敬贤,肖东科.浅议中学班级管理的四项准则[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7, (06) .
[6]尹才忠.精细化—-班级管理之灵魂[J].职业圈, 2007, (02).
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建立起了严谨的、科学的并符合校情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及运行机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专业建设评估体系、课程建设评估体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及质量评估体系、实验室评估体系、生产实习评估体系、课程设计评估体系、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与运行机制等。建立、健全了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工作相关规范性管理文件。针对地方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当前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采用了线性权重法将三级指标(二级指标)转化为一级指标,权重的选取主要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到,同时充分考虑到每项指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的实际。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全员性”,体系涉及到相关领导、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二是“全过程”,体系涉及到重要教学建设、主要教学环节的全过程;三是“全方位”,体系以与重要教学建设、主要教学环节有关的各部门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教学质量;四是“针对性”,体系指标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学生的实际;五是保证和提高重要教学建设、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贯穿始终。
开展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
评估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过程进行检查,进行学风和教风检查,掌握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进度和工作情况;第二阶段:深入毕业答辩现场,跟踪答辩过程;第三阶段:各教学单位组织专业进行自评,同时,学校聘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审阅;第四阶段:专家组进行复评(逐个专业进行实地考察),总结成绩,查找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反馈交换意见,评出等级,结果向全校公布。通过毕业设计评估,规范了毕业设计工作管理,保证和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每年都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检评审,结果表明:我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实际程度高,学生专业知识扎实、运用知识能力强,设计(论文)质量好。近几年,学生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公开200余篇,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对厂矿企业起到较大作用。学校定期开展实验室评估、生产实习评估和课程设计评估。实验室评估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家组深入实验室随机听课;第二阶段:各教学单位组织实验室自评;第三阶段:专家组实地考察实验室,得出评估结论,反馈交换意见。生产实习评估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家组深入生产实习现场进行实地抽查,掌握实习的真实情况;第二阶段:专家组逐个单位考察,评出专业等级,反馈交换意见。课程设计评估专家组深入到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教学文件、指导教师、课程设计选题、课程设计质量四个方面。通过开展实验室、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评估,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铸造工艺设计、航模等竞赛中屡获佳奖。毕业生以实践动手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公认,几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居黑龙江省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