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庭筠望江南范文

温庭筠望江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庭筠望江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温庭筠望江南范文

作者:闫 平

本次统考,诗歌鉴赏部分我们选择了2012年江苏卷,唐代作家温庭筠《梦江南》一词。但答题情况非常不理想,学生对诗歌主旨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完全出现偏差。具体为: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的内容是表现女子思念心上人的离愁别恨。而学生普遍认为,“恨极在天涯”中的“恨”指的是游子远在天涯,不能回到江南的怅恨之情。而词中的人物形象,学生普遍理解成是一个因远在天涯而思念江南的落寞、孤寂的游子。

学生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知识上的错误,误把词牌当做了词题。

学生普遍都以为“梦江南”是这首词的题目,从而从而把主旨错解成了思乡把形象错解成了游子。

他们不知道的是,梦江南,词牌名,又名《望江南》《忆江南》《江南好》《春去也》。绝大多数下,词牌与词的内容主旨没有关系。而且每首词都有词牌名,但不一定有题目。

二是认知上的错误,他们不能相信男词人怎么可能去写闺怨词。

甚至是拿到答案后,学生仍然不愿意相信男诗人也会写出来闺怨词这个事实。他们觉得,男诗人可以寄情山水、可以隐居一隅、可以仰天长啸、可以策马奔腾、可以杀敌报国、可以流浪漂泊、甚至可以种豆耘耔,但就是不可能以女人的形象出现去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和闺中怨情。更有甚者,我还听到了这样怀疑的声音“这个温庭筠该不会是个女诗人吧”。

唉,谁能想到,一首闺怨词居然引发了学生对于诗人性别的误解呢!

我们也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同是21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古诗鉴赏部分同时出了一首闺怨词,宋代词人晏几道《思远人》。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这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讯息,高考对于诗歌鉴赏的考查在以写景抒情诗为主打的同时涉及面越来越广,闺怨诗同样会被关注到。

闺怨词名篇选读

1.女性诗人的作品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男性诗人的作品

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第2篇:温庭筠望江南范文

(1)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2)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3)我愿长年地守望你,熟悉你的潮汐变幻,了解你的每一拍波涛,我将尝试着同时去爱你那忧郁沉静的蓝和纯洁明亮的白——甚至风雨之夕的灰浊。

2、描写守望的诗:

(1)《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作者: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望江南·梳洗罢》

作者:温庭筠

第3篇:温庭筠望江南范文

――题 记

江南像是一幅年代久远的水墨画,氤氲着厚厚的水气。它的一切映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思念,让我魂牵梦萦。小桥,流水,乌篷船,屋宇,瓦舍。这一切如梦幻的组合,编织,交融。这就是江南。

江南是一个雾气弥漫的地方,丝竹萦绕的城郭。那里的流水碧绿而清澈,可以回旋缠绕你的梦境。那流水,缠缠绵绵地流呀流,不知她要流向何方,流向哪里。江南的水很灵性,她如江南的女子。江南的女子有丁香花那样的愁怨,她们徘徊在这寂寥的雨巷里,撑一把油纸伞,回回走过,频频回头,可以看见那张张孤寂的脸,消融在这江南的流水里。

江南的流水极其温柔,江南的桥别具一格。江南的桥是由石板铺就的。每逢“莺飞草长二月天”,那古老的石拱桥就蔓延上了青色的苔藓,古老而年轻。桥下穿梭着年轻人,艄公摇曳着乌篷船,在水中扭动自己优美的身姿。流水轻轻地抚平了船儿划过的痕迹,印下小桥永远的记忆。桥畔上,时而会有佳人独立,一汪清眸如水,一抹黛眉如烟,眉间锁一丝浅浅哀怨。她用那纤纤手指,叠成思念的船儿,放于水中,随波逐流,流进人的梦里,心里。

江南说不上太美丽,但她的淡雅宁静让人为之心动。江南的屋宇很朴素,永远是黑瓦白墙。那黑瓦城墙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古老的记忆,它见证了江南独特的文化特色。江南的屋宇是鳞次栉比,总给人太多的始料不及。她让人感叹,让人心碎。让人感叹的是她娇小的身躯却可以体现出江南如此壮观的美,屋宇瓦舍重重叠叠,却与众不同。她的构造玲珑娇小,却永远的大气磅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她令文人墨士魂牵梦萦。白居易《忆江南》留下了“春来江水绿如蓝”。温庭筠《望江南》看到了“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江南,这个碧水荡漾的水上之域。她的美丽可以用精致来描述,她的平凡让人惊讶。惊讶于她那朴实的外表,却蕴藏无数美丽。

江南的烟柳拂出了江南人,也拂出了我。江南,鱼米之乡,我的故乡。我深爱那扬花的春天“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繁华,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江南。把那孤寂的纸鸢放飞于空中,看它的恬淡,静美。乘着乌篷船扬起皓腕去采莲,看自己的发丝在水中荡漾开来,看燕子斜斜地飞过水面,如蜻蜓点水般轻捷,然后隐没在黑色的屋檐之下。

远处渔夫摇曳着船儿,又摇出了那熟悉的调儿;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何处是江南?江南,我心中的桃花源。

(本文获第三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湖北赛区初中组特等奖)

点 评:作者显然具有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写“江南”将“江南”的审美元素,以及有关江南的古典诗词,娓娓道来,运用也很贴切。一层一层,如同江南的笛韵,写得很有情趣,很有韵味,也很干净。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家:董宏猷

第4篇:温庭筠望江南范文

思妇登楼,怀远哀怨。在封建时代,对于女性来说,楼不仅是她们几乎全部的生命空间,更是她们通向外界的一座桥梁。闺楼幽深而足难出户,伫立搂头,怀远思人,往往忧郁满腔。这样的形象古诗词中可谓多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肠断”的感情变化过程。其中“独倚望江楼。”展现的是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作者就是想以无语独倚楼的画面,揭示主人公“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凄苦之情。“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独上高楼”道尽因思念而一夜惆怅未眠的女主人公那依旧的孤独凄凉;登楼却又不见心上人之身影,岂不是跌进更深的相思愁苦的深渊?“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闺中本不知愁为何物,当她登楼而见杨柳青葱,禁不住黯然神伤: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荏苒,青春流逝:真是悔恨当初怂恿夫婿离开自己寻觅富贵。

游子登楼,念故思亲。思乡情羁旅愁,是古诗词永恒的主题。这种情感的产生与抒发,常与登楼行为意象相关。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词的下阕两处写“登楼”。第一处,实写:游子秋日黄昏“登高临远”,故乡遥远,有家难回,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袭来,忧愁凝结难解。第二处,虚写:游子设想远在故乡的心上人,此刻,在故乡也正登楼举头凝望,寻觅游子归来的身影,多少回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人的归舟。词中两写登楼,一虚一实,互相呼应,语浅情深,把游子思归的情绪,渲染到极点。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幽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亡国之君李煜又常以登楼意象的描写表达沦为阶下囚的孤寂情怀和对故国的思念。

志士登楼,志在千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展示了积极进取的阔大意境,最具代表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直写登楼望见的景色,景象壮阔,气势雄浑: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黄河奔腾咆哮、滚滚而来,流向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面对此番壮景,诗人心潮奔涌:希望再上层楼,看更加壮美的风景——人生追求无穷尽,朝着更高的境界进发。诗歌即景抒情、言志,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尽在登楼望远之间。

仁人登楼,忧国忧民。这是杜甫的名篇《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诗歌集中描写春日花开之日、“登楼”之时的满腹愁思:自己漂泊不定,万里他乡常作客,愁也;吐蕃夷狄侵扰,国家动荡不安,愁也;君王昏庸,难有作为如阿斗,愁也;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愁也愁也。杜甫在这首律诗中,借写登楼见闻,抒写自己忧国忧民之心,沉郁动人。

第5篇:温庭筠望江南范文

一.难以割舍的亲情

亲人之间的感情是诸多感情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亲情就无从谈起别的感情,而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很多诗歌词曲篇章就为我们传递了这样的感情信息,而这种感情信息的表达多是采用思念这条线牵连的。下面举例说明。孟郊的《游子吟》,原诗话不多,传递的感情却深长浓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歌。诗中淳厚真切地吟颂了人世间伟大的人性美——母爱。由线起笔,由草作结。从线写到衣,针针寄深情。由衣联想到寸草,想到报母恩。感情回环,母育子艰难,子报母深恩。诗虽短,却淋漓淳厚地表达了母子之间最真的情感。此诗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滋养了读者的心灵,更激起了离乡在外的游子的共鸣,是难得的好诗。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示儿:给儿子们看。元:通“原”。《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们的遗嘱,诗歌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这首诗虽然传递的是爱国之情,但是我们细细一想,作者临终的叹息和嘱咐并没有说给别人听,而把这样可以托付的大事交给自己的孩子们,言语之中可以领略到作者陆游对儿子们的寄望之深。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该诗表达了对妻子的惦念和对团圆的渴盼,浓化了夫妻之间的亲情。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表现了弟兄手足之间的密不可分的深切感情。回望中国古诗词,可以说是亲情无限。

二.缕缕不断的相思情

中国古诗词中表现青年男女之间感情的诗歌也不少,《迢迢牵牛星》是写牛郎织女的分离之苦和相思之深。秦观的《鹊桥仙》则写牛郎织女的相聚之欢和离别之速,以及依依惜别的情绪。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其内容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之女子的生活状况,以及其内心凄苦与思念的感情。下面的这一首《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把青年男女的依依别离、渴望相聚、思念的憔悴、时光的流逝、想念而不能相见的自我安慰描绘的细腻透彻,简直写绝了青年人之间的缕缕相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苏轼想念亡妻。“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元好问写生与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李商隐写幽幽的思念。

三.对锦绣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6篇:温庭筠望江南范文

教学情境的本质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事物和生动的生活事件,它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古诗教学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就是要把那凝缩在诗歌文字之后的原本生动的生活还原,在学生与诗人之间架起一座感情沟通的桥梁。它包含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情”,这个“情”首先是教师的感情,教师必须以自己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将学生带入一种激情状态。其次是诗人情感,需要将诗人情感解读成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的感情,在诗人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古诗教学的另一个维度是“境”,这个境既是知识文化的背景,又是生活背景,甚至关系到诗人生活时代的一草一木。学生对这些背景的了解势必会对诗歌的理解产生积极意义。比如说,学生如果看到过经霜的芦苇,那么他对《蒹葭》空寂悲凉的意境的体会一定更加深切。

在古诗教学中营造情境,其实就是把古诗反映的生活和感情与学生的生活和感情链接起来。那么如何运用情境进行古诗教学呢?前人已有很多的感悟和总结,比如实物展示法、图画法、诵读法、背景引领法、语言导入法等,可谓方法繁多。笔者以为以下两种方法比较有效。

一、解析诗中情境,体会作者情感

有许多古诗本身就围绕中心形象营造出种种情境,这些情境本身就生动有趣。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古诗时,将诗中蕴含的情境解析出来,还原隐含在诗中生动、有趣的情境,这样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诗情的把握。

如在讲授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时,即以“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的女子”这一中心形象为切入点,解析了思妇“高楼远望”“门掩黄昏”“泪眼问花”这一系列的情境。比如“高楼远望”这一情境,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完成。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远望女子的形象。她在干什么?独处高楼,向丈夫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杨柳从眼前过去,又看到庭院之中的重重的帘幕。给你什么感觉?庭院简直是无比的幽深。到这时,引出女主人公寂寞就水到渠成了。于是,笔者总结道:一个丈夫远游、居住在幽深庭院之中的女子当然是很寂寞、孤寂的。这样,诗中所表现的孤寂之情学生就很容易体会了。

再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整首诗就是一个梳洗罢的女子倚楼凝望江面上驶过的帆船的情境。教师可以采用解析诗中情境的办法,运用设问的方式,引领学生品味诗中感情。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了孤单寂寞的女子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以及心上人未归的深深的失望之情。

二、联系现实生活,感悟诗意

古诗所反映的古代的生活方式和古人的思想观念与我们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确实有很大的区别,但有一些基本的观念和感情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对“善”“美”的追求,对“丑”“恶”的批判,关于爱情的体悟,对恬静、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等等。在讲解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古诗所反映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相通之处,将诗人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起来,用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样就把远离学生的古代诗歌融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使诗人的感情与学生的感情发生共鸣,势必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第7篇:温庭筠望江南范文

1、关关雎鸠,在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关雎》

2、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3、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5、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夜飞鹊·蔡司户席上南花》

6、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8、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9、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10、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1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佚名《蒹葭》

12、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13、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风流子·黄钟商芍药》

14、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15、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曹丕《燕歌行》

16、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严仁《玉楼春·春思》

17、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18、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李白《荆州歌》

19、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高鹗《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20、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21、天涯地角有穷时,仅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22、名播兰簪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23、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词二首》

24、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25、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26、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7、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8、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29、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30、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李白《古意》

31、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袁枚《马嵬》

32、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33、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34、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5、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

36、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37、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38、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明月上高楼》

39、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牛峤《更漏子·春夜阑》

40、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王建《七夕曲》

41、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42、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43、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44、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45、春闺月,红袖不须啼。——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46、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47、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48、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雍裕之《自君之出矣》

49、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50、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51、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张籍《征妇怨》

52、多情仅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53、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

54、旧相思偏供闲昼。——《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55、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56、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57、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58、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59、掩妾泪,听君歌。——李白《夜坐吟》

60、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61、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62、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63、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64、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65、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66、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67、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李商隐《风雨》

68、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69、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70、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望江南·三月暮》

7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7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73、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7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75、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76、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李白《杨叛儿》

77、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78、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79、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80、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傅玄《车遥遥篇》

81、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82、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83、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

84、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85、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8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8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88、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89、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90、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陆叡《瑞鹤仙·梅》

91、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严仁《玉楼春·春思》

92、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93、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94、春思乱,芳心碎。——惠洪《千秋岁·半身屏外》

95、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96、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97、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98、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99、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琴歌》

100、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101、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佚名《留别妻》

10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迢迢牵牛星》

103、以往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04、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105、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106、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07、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08、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江淹《古离别》

109、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110、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111、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112、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宴清都·秋感》

113、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114、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115、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近试上张水部闺意献张水部》

11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17、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118、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19、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佚名《留别妻》

120、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121、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22、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23、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仅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124、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125、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126、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127、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128、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29、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130、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李白《杨叛儿》

131、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132、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13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134、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135、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李白《夜坐吟》

136、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37、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138、夜夜相思更漏残,悲痛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139、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140、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李白《折杨柳》

14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142、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吴均《登二妃庙》

143、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144、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45、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146、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14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佚名《子衿》

14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149、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150、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151、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诗三首》

152、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折荷有赠》

153、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孙光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154、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155、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江淹《古离别》

15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5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日夜记梦》

158、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曹植《明月上高楼》

159、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60、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明月上高楼》

161、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答施》

162、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6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64、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班婕妤《怨歌行》

165、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166、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16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168、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徐再思《阳春曲·闺怨》

169、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170、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周邦彦《六丑·落花》

171、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172、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73、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174、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7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关雎》

176、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

177、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178、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春暮》

179、问别来解相思否。——《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80、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8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82、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鱼玄机《闺怨》

183、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184、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85、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186、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187、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18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89、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90、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菩萨蛮》

191、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烈女操》

192、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宋祁《落花》

193、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194、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195、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舒亶《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196、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197、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其一》

198、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张惠言《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199、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200、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 ·

· ·

· ·

· ·

· ·

· ·

· ·

· ·

第8篇:温庭筠望江南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探讨

古诗词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诗词就是用精炼的句子来表达复杂的情感,蕴含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韵律。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呢?

一.诵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在最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可以了解到:学习古诗词可以通过诵读、积累古文字义、感悟古诗的感情和韵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习古诗词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古诗词年代都较为久远,当时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的生活环境差异较大,再加上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想要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就比较困难。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这个时期的学生,既具备了小学生的记忆力优良的特点,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些特点,多读多背。这种背诵记忆,是要建立在学生对整首诗的意思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当然是不行的。要让学生对整首诗的意思有大致了解,就需要进行多次诵读,诵读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理解古诗词的大意,也可以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倾向。作者的情感倾向就好比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仅对后续的背诵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古诗词翻译。当学生能够理解记忆的古诗词越多,积累的知识就越多,想要学好古诗词,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古诗词中还蕴含了节奏感,古诗词中的平仄对仗和抑扬顿挫,都是精华,有的诗词缠绵悱恻,有的诗词慷慨激昂,有的诗词节奏明快,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所以教师除了教授学生专业解题技能之外,还应当带领学生感悟古诗词中的美感。

二.拓展思维,感知诗词意境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高分,使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认为背的越多越好。虽然这种教学模式确实在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高了成绩,但是也影响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认知。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有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古诗词很痛苦,不能理解意思,还要死记硬背,这更是难上加难。

在笔者看来,古诗词中最精炼之处就是在于古人用简单的词语抒发复杂的情感,专业术语就是“含蓄隽永”。比如:在教授温庭筠的《望江南》时,整首词主要是描述了一个深闺女子对于心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但是学生基本上只能看到女子清晨起来梳洗远眺的样子。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抛出橄榄枝,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女子在梳洗时要远眺,再结合她的处境,处于深闺之中的女子,远眺,不是思乡就是思念心爱之人。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思考的方向,然后教师再说出正确答案,规范学生的语言组织。

三.结合生活鉴赏诗词

有少数教师非常认真地讲解了古诗词的意思,但是因为只是从传授知识的途径来讲课,所以学生只能对古诗词的大意有所了解,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和艺术特点。在考试过程中,碰到古诗词鉴赏的题目,依旧是不会做,不理解,学习成绩不能提升。

古诗词虽然是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但是古诗词却都是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让学生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诗词的环境中。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情感,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古诗词鉴赏中,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不能理解的窘境。比如:在教授李白《将进酒》时,先让学生诵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然后将李白写文章时的背景际遇告诉学生,让学生主动融入到作者写作的环境之中,了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胸襟。

第9篇:温庭筠望江南范文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语文素质 感受美 感悟美 创造美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语文教学变得程式化,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觉得枯燥乏味,这样的学习不仅不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而且还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让语文这样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走出枯燥而又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呢?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必须加强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教学建议”认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由此看来,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分割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树立学生初步的审美观,培养直观感受能力。

如果说智育启人,德育以理服人,那么,美育就是以形感人。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为了便于直观感知形象美,教师们运用了多种方法,尤其是在课堂上对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不管在教学中运用哪一种手段,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文章的形象感,创设一个美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美。

如学习古文《山市》,我用多媒体播放山市在城市、沙漠、海上形成的照片,梦幻般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它的形成,体会作者的丰富想象,生动的描述。例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写异水,则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突出水的清澈;又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形容水的急。写山奇,则通过寒树争高,山峰无数,蝉猿鸣叫来突出。阅读这些文字,观看这些画面,我们仿佛置身于奇山异水间,到富春江一游的欲望油然而生。形象的比喻,夸张拟人的生动,精致的描绘,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培养了学生对美的初步感受能力。

二、激起学生体验美的热情,培养想象联想能力。

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审美过程中,初步感受了美的形象,发现了美的内容,受到了美的熏陶,必然会激起对学习语文、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积极性,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温庭筠的《望江南》时,引导学生想象当年女子和心上人在白蘋洲分手的情景:执子之手,信誓旦旦,泪眼婆娑,船儿远去,痴情的女子用力挥手。画面一转,余晖中女子衣裙飘飘痴痴凝望江船,画面呈现的凄美孤独寂寞幽怨惆怅,一如不息东逝水。在这样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沉浸在惆怅的氛围中,仿佛女子就在他们的眼前,他们却爱莫能助,只能陪着她声声叹息……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审美情趣,达到了相互促进的目的。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苏醒,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使人感到春天的美。而这春天的美又是通过想象、联想、反复的朗读,教师的讲解,学生的体验感受到的。联想和想象的运用,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学生的心灵在活动中受春之美的熏陶,自然得到了净化,更好地理解了作者描写的意境,深刻地体会了文章的主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情趣,也为表达美、创造美奠定了基础。

三、启发学生用心灵感悟美,培养表达美创造美能力。

美育是一种形象教育、情感教育,它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的影响是深入的、全面的、持久的,因此被称作是“一种心灵的体操”(苏霍姆林斯基语)。语文作品中的情感渗透更是语文美育不可缺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以情动人,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当学生进入意境之中后,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会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

学生能够欣赏作品中的美,还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美的能力。由欣赏到创造,这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反馈。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呢?这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核心。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需要有扎实、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有高度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认真地从读写中学习,学会欣赏美,学会创造美。在讲解课文时,应以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性的练习,以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只要我们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艺术手段,把学生领入美的殿堂,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联想和想象,探讨和体验,既能有效地进行美育,又能将美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更进一步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