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造成本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变动成本法,全部成本法,企业,结合,应用
一、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概念
在会计学中有两种计算生产成本的方法: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将一定时期所发生的成本按照其成本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全部成本法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是指将一定时期所发生的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这样,在全部成本法下计算出的产品成本既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又包括固定生产成本。在全部成本法下,全部生产成本要在已售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所以期末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成本中,包含了一部分固定生产成本。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的必要性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各有利弊结合,单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尽管变动成本法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核算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诸多优点,但它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中成本核算及财务报告的编制等内容的要求不一致。为此,一些企业按照现行统一会计制度编制定期的财务报表,同时存货计价和收益决定也以完全成本计算;但在企业内部,则大多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编制内部报表,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进行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提供有用的资料。由此可见企业会计为了能更好地履行其对内、对外两方面的职能,两种成本法可以结合使用、互相补充,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在编制对外财务报表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但绝不搞两套平行的成本计算资料。否则,工作量太大,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极大浪费以及数据、资料的重复。
三、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中的联合应用模式
1、两种成本核算方法联合应用的可行性
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不难发现,两种方法最主要的差别是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要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但对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在两种方法下都必须列入产品成本中,对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二者都是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的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因此,两种方法虽然在成本划分、存货计价、损益表的编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对于具体成本项目的处理大体是一致的,这些都为两种方法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本着既能享受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势,又不影响当前对会计核算的统一要求这一基本原则,企业以一种核算方法为基础,同时提供另一种方法下相关的成本资料,提出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使企业会计核算兼顾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要求,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可行和必要的。
2、两种成本核算方法联合应用设计思路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在账户处理方面最主要的区别,是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由此导致存货估价、损益计算结果不同。完全成本法下,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期末在产品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库存商品中的固定性制造成本+本期已销商品中的固定制造成本。由于在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结合,对本期已销商品中的固定性制造成本的处理并无实质性的差别,最终都计入了当期损益。因此,在变动成本法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A-B-C
存货账户期末余额=D-B-C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本期发生额=E-(F-B-C)
其中,A为完全成本法下的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 B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库存商品中的固定性生产成本;C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在产品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D为完全成本法下存货账户期末余额;E为完全成本法下营业成本账户本期发生额;F为完全成本法下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3、两种成本核算方法联合应用账户设置
一级账户的设置完全按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不需新增一级账户,只在一级账户下增设需要的二级账户,主要设以下二级科目: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库存商品-变动性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固定性生产成本。
4、两种成本核算方法联合应用账务处理
在成本的日常核算过程中,首先应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成本性态进行分类、归集,将生产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由于构成产品成本内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属变动成本。因此只需将当期发生的制造费用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日常的账务处理程序与完全成本法完全相同,根据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内在联系,可以很方便的获取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所需要的数据资料。
5.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中的联合应用总结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企业先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的自身特点,将生产费用按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尤其是制造费用应逐项进行分解。把日常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对在产品、产成品账户均按变动成本反映,同时另设“存货中的固定成本”账户。也就是说,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等变动成本,仍然按照原来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归集和分配,把厂房折旧费、保险费、租金等固定成本先计入“存货中的固定成本”账户。平时根据有关记账凭证和费用分配表,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分别归集各品种的产品成本,并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算这两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但由于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成本均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以无论是完工产品成本,还是月末在产品成本中也都不包含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仍停留在“存货中的固定成本”账户中。期末,其账户余额可以在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按照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结合,如: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分配出每种产品应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然后按每种产品当期销售量、期末产成品数量及期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比例,将“存货中的固定成本”应归属于本期已销售产品的部分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并列入利润表,作为本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而其中应归属于期末在产品、产成品部分,则仍留在这个账户上,其分配的结果填列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在产品、产成品)项上,使它们仍按所耗费的完全成本列示。
所以为了发挥变动成本法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作用,同时满足现行会计制度对外报告的需要,应将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结合应用。即将日常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期末调整,使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按全部成本法反映,以满足对外编制会计报表的需要。这样能实现企业与国家的双盈。
四.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及其应遵循的原则。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同时生产多种产品且各月不同产品生产工时水平相差悬殊的企业中,在不同产品之间按照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对“存货中的固定成本”进行分配,如生产工时等资料都是本月的发生数,而“存货中的固定成本”却是一个逐期的累计数,显然按此标准进行分配不够准确。
(2)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的成本、费用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其成本虽然可随产量的增减而成同方向变动,但其变动幅度却不与产量变动幅度保持严格的正比例关系。这是因为这些成本同时兼有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种不同的性质,称为混合成本。
(3)对于某些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固定性制造费用中包括不少与机械使用有关的费用,例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保险费等等。如果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就不尽合理,所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会更合理一些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4)由于平时核算是建立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产品成本以变动成本反映,如果企业以此成本为依据进行产品订价应区别对待。
2.改进建议。
(1)对于上述第一个问题,首先,可以通过以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等全年累计数为标准结合,进行分配。其次,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也可以对“存货中固定成本”按不同的车间或产品设置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即多栏式明细账)分别反映各车间、产品品种中各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此明细账应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前述各种费用分配表进行登记。在对“存货中的固定成本”进行分摊时,可以分车间、产品进行分配,甚至可以按费用项目进行分配,以增加核算的准确性。
(2)对于上述第二个问题叙述的混合成本必须对其进行分解,以便分别将其合并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中去。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很多,较简便的方法有近似分类法、比例分摊法等。
3.需要注意的几项原则:
(1)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采用“先外后内”的原则。即统一成本核算系统首先应满足对外报告的法定要求,然后再考虑对内经营管理的需要。
(2)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统一成本核算系统的设立不以额外增加企业运行成本、过多增加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负担为前提,而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遵循原有成本核算系统框架的前提下,通过对核算帐户的巧妙设计,利用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内在联系,来实现对内对外的资源共享。
(3)简化成本核算原则。统一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简便、实用、高效原则。即在统一成本核算系统下,既能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能方便、快捷地提供对内所需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姚凤环.变动成本法在企业营业损益方面的应用[J].管理天地,2004, (7):87.
[2]冉英.浅析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差异[J].财会研究, 2002,(7):32-33.
[3]曹惠杰.管理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225-257.
[4]再探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刘智群.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3.15
[5]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联合运用.郭正杰.2004.10.30
[6]韩文连.管理会计学[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产生背景;发展;作业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185-02
1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
(1)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为作业成本会计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应用条件。适时制使传统的“交易基础成本计算”或“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受到强烈冲击,并直接导致作业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作业成本会计因适时制的产生而产生,又因适时制的发展而发展。
(2)由于变动成本法在实践中运用地不理想,所以企业家目前更注重的是完全成本法。实务工作者认为短期变动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一种不充分的计量尺度。他们倾向于把固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之中,以全部成本作为产品的长期制造成本,实务工作者对完全成本法的这种浓厚兴趣,就成了作业成本会计产生的现实土壤。
(3)在高新科技条件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许多制造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企业更加需要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进而更加关注成本计算方法。过去看起来是合理的计算方法,在新的环境下,却出现了扭曲成本信息,不能满足决策及管理需要的现象。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法要求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都追溯到产品中去,直接成本由于归属对象明确,可以做到准确分配,而间接成本的发生动因却比较多,笼统以单位水平动因来分配,在制造费用较多的情况下,将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时代的变革导致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改进和完善管理技术和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随着企业对成本计算的准确度要求,作业成本法慢慢地走入了企业成本管理者的视野中。
2 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1)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期,杰出的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科勒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计算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1952年其在他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作业会计思想。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出版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作为研究成本会计的杰出理论家,他坚持: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研究作业成本会计应首先明确三个概念,“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会计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就必须解释报告的目标,这个目标表示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主要是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信息,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出量。会计若要较好的解决成本分配问题,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是作业,而不是完工产品,成本不应硬性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而是应该根据资源投入量,计算利用每种资源的完全成本。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库伯和卡普兰两位教授撰写了一系列案例、论文和著作才引起西方会计界的普遍重视。库伯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论文,这些论文基本上对ABC的现实需要、运行程序、成本动因的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方面作了较全方位的分析。库伯还和卡普兰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计算成本的正确性:制定正确的决策》一文。这标志着作业成本法开始从理论走向应用。
20世纪末,以美、英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界开始对ABC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许多会计学者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研究探讨作业成本法的论文和专著,作业成本法已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概念和术语,ABC的理论亦日趋完善,并已在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更促使了作业成本法的发展。
(2)我国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最早的有关作业成本法的文章是易中胜、马贤明、陈良编译并发表于《会计研究》第六期的《管理会计:挑战、对策与设想》。随着生产方式的急剧变化,生产制造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成本会计提供的成本信息不能反映真实的产品成本,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受到越来越多地批判,而作业成本法则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界人士和学者的关注。
3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与运用
(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的本质是:以“作业”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间接成本与产品是通过作业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需要找出引起间接成本发生变动的作业,并把这些作业作为分配间接成本的基础。作业成本法计算要求首先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其次依据成本动因跟踪到产品成本,即资源―作业―产品。
作业成本会计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信息系统,它把成本计算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并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为成本分配依据,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反映和分析,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范围,改进了成本分配方法,优化了业绩评价尺度,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资源利用方面的成本信息,能更好的发挥其在决策、计划、控制中的作用,促使作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克服传统成本制度的诸多不足。
(2)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运用。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适应高新技术制造环境下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要求,它为改革间接费用的分配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拓宽了企业价值链的空间范围,亦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扩展空间范围,为企业价值链优化提供有用信息,作业成本法正适应了这种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作业成本将成本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有利于我们树立顾客第一的经营思想。适时生产方式需要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为其提供有效的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多年来,我国成本会计学家始终在探索我国成本管理的模式,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另外,通过近20年的教育和培养,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加之多年来先进管理思想的导入,企业会计人员能很快理解并运用作业成本法,为作业成本管理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生产技术条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就为企业采用适时制生产方式和弹性制造系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物质条件,从而也为作业成本的推行提供了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
abc与价值工程管理是不同的,因为后者强调在产品设计阶段剔除产品的过剩功能,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然而,剔除了产品的过剩功能,未必就消除了不增值作业。
(3)从信息来源来看,abc为基础的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具有外向性、开放性,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综合收集和全面分析。它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来源,不仅要对企业内部实行规划与决策、控制与评价,并且注重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收集企业外部信息,包括竞争对手情况、行业市场需求、供货商、客户意向、售后服务、周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注重与供货商及客户进行协调与规划,甚至关注企业与相应社会责任、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关的信息。如epw厂,在采购阶段,除了采用常规方法,还通过与供应商发展密切关系进一步控制甚至降低采购成本;在销售阶段,撤掉了很多办事处,试行分销制,使企业能动态地掌握竞争对手的价格与市场行情,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增加了企业销售利润。又比如,沙钢对物资采购实行招投标做法,在与供货商充分“博弈”的过程中,取得了更有利的地位,仅1999年生铁一项就节约成本4000多万元。
(4)从战略管理手段来看,abc虽然是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信息和管理手段,但不是充分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因此,abc应该与相关的战略管理措施相互结合、综合使用,而不应该孤立地采用某一种手段。比如,可以结合价值工程、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目标成本、kaizen成本、基准成本、平衡记分卡和环境成本等方法。
其中,kaizen成本法主要强调降低产品制造过程成本(如epw厂降低zh产品成本的方法);基准成本法主要是参照其他企业或部门成功实践,建立内部业绩评价标准以改善经营;平衡记分卡(balancescorecard)是卡普兰教授等人提出的新型管理措施,是一种在业绩评价和成本管理体系中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如客户导向经营业绩指标、企业内部营运及技术效益指标和学习创新与成长业绩指标等)相互融合的方法;环境成本主要核算企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的成本。
以价值工程为例,正如上面第(2)点谈到的,价值工程在产品设计阶段剔除了产品过剩功能,但是未必消除“不增值作业”,同时也要看到,abc和作业链管理虽然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但是未必剔除了产品过剩功能,所以,二者应该结合使用。再以平衡记分卡为例,其财务指标可以与abc的详细成本资料或价值链的财务信息相结合,而其非财务指标也可以与abc的客户需求预测等方法综合使用。这样,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手段就变得更加有效。
abc和战略成本管理来自发达国家,在epw这样的技术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水平较好的现代企业中试行并获得成效。但是,在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技术、设备、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都参差不齐的状况下,战略成本管理和abc是否也能适用,是不少人都关心的问题。福建x公司和epw厂的实践,对此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只要按照科学的思路,努力创造相配套的条件,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abc是具有有效的推广途径的;abc的实施为科学核算成本、有效降低成本、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指明了突破口。
第三节一些企业应用abc失败的教训
虽然上文谈到了许多成功应用abc的例子,但是国内外企业对abc的应用并非都是成功的,也有不少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比如,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所属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厂(coloradosprings)就是其中之一。
惠普是世界上管理最完善、最富创新精神的企业之一。它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它不断地重新评估自身的控制机制和分权式的组织结构。惠普的科技含量、间接成本比重都很大,因此,理论上讲,惠普公司整体上是比较适合采用abc和相关管理措施,实际上惠普公司的大多数分支机构实施abc的尝试的确都很成功。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厂规模较大,生产示波器和逻辑分析器等测试设备。它的产品种类很多,但每种产品的产量都很少,主要销售客户是通讯及电脑行业的工程师等人员。管理层决定实施abc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产和支持流程,以找出成本产生的前因后果,并据此确定产品的成本,提供更加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库存评估依据,做出更合理的定价决策。
首先,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各个流程后,该厂试图找出各种成本动因,即成本因素。此处的成本动因是指一个流程中影响该流程成本的所有因素。成本动因一旦确定,信息技术小组就会帮助成本会计部门,采取各种方法利用电脑软件跟踪这些因素。
其次,对这些软件进行修改,以加入新的成本动因。此处略举一例,对物料软件系统加以修改,目的是为了识别首选零件和非首选零件。该厂在确定其所购零件的优先顺序时采取如下5个标准:技术(technology)、质量(quality)、可靠度(reliability)、交货(delivery)和成本(cost),简称为tqrdc。
第三,根据tqrdc标准的评估结果,将各种零件分为首选、中等和非首选3类。由于每类零件所引起的间接费用不同,因此对3类部件的区分是很重要的。这一程序也让研究开发部门参与了有关零件评估的工作。
该厂采用abc的这些操作,有一定的合理性,表现在:
1、抓住了该企业技术水平比较高、间接成本比较大、产品种类多、产量小、管理比较严格和会计信息系统比较先进的特点,实行abc的初衷是对的。
2、得到了管理层的支持,因而各部门配合比较积极,如信息技术小组、研究开发部门与成本会计部门配合较好。
3、成本动因的选择比较客观。比如“首选、中等和非首选”零件的区分,结合了本厂间接费用的特点;并且对于跟踪监控的软件不断改进,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
该厂abc系统于1989年开始实施,然而,1992年却半道夭折,从那以后,该厂没有再尝试过abc。那么,该厂实施abc失败的教训在何处呢?根据报道,主要问题有以下6点:
1、成本动因太多。abc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对成本的“过程控制”,来对成本“追本溯源”。可是该厂abc实施者曾试图为每一个流程“找出各种成本动因”,有一次,竟然在生产流程中挑出20多个成本因素,贪图全面,结果导致作业中心过于分散,成本核算过于复杂,既增加了abc系统建立和维持成本,又增加了管理者对abc复杂信息理解的难度,明显加大了“过程控制”和“追本溯源”的难度。
该厂应首先确定两、三个绝对关键的流程环节,再在每个环节中找出两、三个成本因素,并在初始阶段全力以赴解决这些成本因素。这样才能使abc更具有可操作性。
2、该厂对abc的应用没有体现出明确的目的。从管理层决定实施abc的目标来看,“取得准确的成本信息”应该是其首要目的。因此,有关主要生产成本的动因应该详细反映,而有关产品设计、市场需求等信息可以粗略反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成本动因太多”的问题。然而,该厂的abc工作却没有明确体现出这一目的:成本选择漫无目的,简单照搬abc理论,贪多求全;不但增加了实行abc的难度,而且,由于缺乏明确的信息需求目的,提供的信息没有针对性,即使是科学地计算出了相关信息,也会出现不少abc信息“无人使用”的尴尬局面。
3、成本库和作业中心内部缺少适当管理。虽然该厂的矛头直指各种成本因素,预测间接费用的支出及成本因素的利用,但是,它只是每月公布成本因素的变化情况,包括成本因素的效率变量、比率变量及数量变化等,却不对各个作业中心内部及其成本产生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并不能给一个个产品的各种成本带来增值利益。因此,该厂应该发挥惠普公司良好的“自身控制机制”的优势,加强作业中心内部的控制。
4、各作业中心之间成本协调、配套管理跟不上。该厂过分注重公布成本因素的月变化情况,但在针对各个成本库和作业中心之间如何相互协调、控制成本产生的过程、削减成本方面,却从未采取任何相应手段。比如,据报道,其研发部门做出调整,开始采用首选零件后,但是采购部门却并不改变其成本结构。因此,吸取epw公司的经验,制定可行措施、努力削减非首选零件的总用量及压缩总体的成本结构,使abc与企业战略和整体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应当成为该厂实施abc的主要目标。正如本章第一节所讲,这种abc与企业整体管理“脱节”的现象在中国也很多,因而吸取其教训很有必要。
5、过分强调标准成本。该厂希望把某个成本因素作为管理的基准和目标,完全实行“标准成本”的控制。但是,要想在如何具体分配成本问题上使整个群体达成共识,几乎不可能,弱化了各个成本中心的控制作用。
实施abc应注重长期控制成本、加强管理的效果,而不应强调短期内满足某一具体成本“基准目标”。如果那样做,意味着要找出所有的流程、所有的成本因素及所有适当的支出项目并予以分配。本来该厂成本动因就选取得太多,加上过分强调标准成本,使成本管理部门要把实际数据和标准成本随时做一番比较评估,导致了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对各种成本因素活动进行管理,使abc的实施就好象一场管理恶梦。与其这样做,倒不如发挥惠普公司“分权式”组织机构的特长,让各分权部门作为一个个成本库,建立责任中心,着重抓好自己内部的成本控制工作。
6、该厂对abc的应用,过于急于求成,浅尝辄止,缺少积极改进的过程。比如,虽然该厂对成本动因的跟踪软件作了动态的改进,但是abc自身并未深入实践,遇到了问题,1992年后,就再也不尝试了,而没有象epw厂那样组织项目组对产品深入分析和研究。事实上abc的推行,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非不允许有失误,关键是努力减少失误,并且根据abc的规律和企业自身的特点,逐渐改进和完善abc系统。
第四章结束语
通过前面对abc的理论概况、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国内外应用状况和经验教训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
首先要承认,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企业整体的设备水平依然很落后,如有关报道显示,钢铁、石化、电力等15个行业中,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一般为5到10年,关键性技术差距更大,而abc是高新技术生产制造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的产物,所以abc在我国企业全面推行,为时尚早。然而,笔者以为,abc虽然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是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们并不排斥一般企业,相反,在个别先进制造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一部门可以先行实施,将会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思维的变革,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从长期看,abc还会反作用于其科技环境,促进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并为政府提供更科学的宏观财务信息,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利益。
因此,笔者认为,推广应用abc和相关管理措施应该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一)abc可以在我国一部分先进制造企业或其若干部门先行实施,逐步推广,如果“等待完全符合条件再实施abc”,则会导致企业丧失快速发展的时机。
首先,abc作为一种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可以从企业个别部门到整个企业,从制造到服务,从个别先进企业到更多企业,逐步开展。研究和实践都表明,企业内技术装备水平的多层次,可以用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与之适应。例如:劳动密集型部门可采用责任成本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间接费用比重大的部门可运用abc控制。众多的探索已表明:即使是局部应用abc,对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我国处于改制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来说,一部分已经基本具备了运用abc的条件,尤其是自动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不一定要等全面符合条件后再实施。而实施abc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效益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又会促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环境的改善,从而进一步为abc、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其次,应用abc,应该重点强调其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的指导作用,以广泛更新企业的管理观念,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而不局限于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比如,尽管不少企业无法绝对做到jit、“零存货”和“零缺陷”的“数据计算标准”,但是可以向这个标准努力;更何况在运用作业管理思想解决一些问题时,有些成本是无法用金额来计算的,只能依靠估计(如建立在abc基础上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因质量问题而给企业造成的信誉损失)。因此,abc不应局限于一种机械的成本计算手段,而应更多地作为一种管理思维模式运用于企业的产品设计、定价、顾客获利能力分析、质量管理等诸多管理方面。这样才体现了abc的本质意义。这也可能成为我国企业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思想的一种模式。
(二)企业推行abc,必须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
首先,我国企业将来在运用abc或abm时,首先应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这样做是否能为企业增效。尽管笔者主张大力提倡abc,但是,如果不顾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不考虑abc信息的“成本-效益”关系,认为运用了abc就是好的,这样一种思想也是错误的。abc在各国企业运用的经验告诉我们,并不是任何企业都适合运用abc。如果一个企业制造费用只占一小部分,或者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或者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是按照生产线来安排,而不是按作业中心(或成本中心)来安排,则abc并不比简单的传统成本法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因此,设想运用abc、abm时,企业首先应结合自身实际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这样做是否能为企业增效。
其次,abc系统必须取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abc、abm不是仅靠会计人员即能完成的工作,它尤其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从企业竞争战略高度去看待成本问题,解决成本问题,这是成功应用这一先进原理的先决条件。abc的具体核算和管理系统必须同企业的总体管理体系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管理层的支持,才能发挥足够的效用。
第三,应用abc的具体措施,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生产流程和经营环境的特点,从而明确本企业应用abc的具体目的。由于国情、企业历史基础、产销环境和技术工艺不同,既不能照搬abc权威理论的条条框框,也不能照搬国外或其他企业应用abc的经验。
第四,abc系统本身是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既要吸收别人的经验教训,又要在企业亲自尝试abc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自身的成本特点和工艺特点去不断完善abc系统,不可企求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把abc作为立杆见影的“万能药”,也不可浅尝辄止,一遇困难就否定abc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第三章第一节对abc在我国应用状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应用abc的企业,管理工作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脱节”现象,更有必要对abc系统不断改进。
第五,推广应用abc,必须结合企业自身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施abc系统,仅仅有先进的会计系统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以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abc管理的严格性;否则,如果各个作业中心提供了失真数据,或者人浮于事、作风散漫,abc就会弄巧成拙。所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会计人员培训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何具体设置abc系统。从第三章第一节的分析来看,香港和大陆都存在着会计队伍和管理人员对abc知识不够熟悉的情况,加上我国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事实,因而企业在对abc系统设置和改进的过程中,更有必要结合自身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
总之,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企业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买方市场已经成为普遍的经济背景,我国加入wto导致开放程度和竞争强度不断增加,企业之间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的竞争日趋激烈,推广应用abc和相应的abm管理思想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只要企业准确把握abc的规律,深入调查企业内外部情况,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这一先进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理论的精髓,abc和相关的管理措施一定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财务1051
作者:赵小平会计来源:自己点击数:651更新时间:2005-11-12
关键词:作业,成本库,价值链,作业成本法,适时生产制度,制造成本法,责任会计制度,战略成本管理
第一章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况
本章拟就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又译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以下简称abc)的历史、产生依据、概念体系等三个方面对abc的理论概况作以介绍。
第一节abc的历史
abc起源于美国,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的观点:
(一)科勒(kohler,ericl.)的作业会计思想。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主要来自于对20世纪30年代的水力发电活动的思考。在水力发电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这里指水源)成本都很低廉,而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对很高,这就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其原因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本文指制造成本法),预先假定了一个前提,即: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如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中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一直是成本的主体)。科勒提出的会计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
1、作业(activity),指的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个规划或重要经营事项的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或者说某一个部门的某一类活动;作业在现实生产活动中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此时才第一次被运用到成本核算和生产管理之中。
2、作业账户(activityaccount),对每一项作业设置一个作业账户,对其相关的作用(贡献)和费用进行核算,对作业的责任人,要能进行控制,即是说,同一个责任人控制的作业活动才是一项独立的作业。
3、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一直到最高层的作业总账,类似于传统科目的明细账、二级账和总账。
4、作业会计的假设是,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的,所有的成本都能够找出具体责任人,控制由责任人实施。
在会计史上,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第一次把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被认为是abc的萌芽。
(二)斯拖布斯(g.t.staubus)的会计思想。斯拖布斯是第二位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学者,他分别在1954年的《收益的会计概念》、1971年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和1988年的《服务与决策的作业成本计算——决策有用框架中的成本会计》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作业成本观念。其理论要点有:
1、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作业会计是一个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同时,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该明确其基本概念,如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
2、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必须揭示报表目标。报表目标是履行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为投资决策提供信心,减少不确定性,报表中的收益和利润,与成本密切相关;abc揭示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量。
3、要较好地解决成本计算和分配问题,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该是作业,而不是某种完工产品或其对应的工时等单一标准。成本不应该硬性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更不是根据每种产品的工时来计算分配全部资源成本(无论直接的或间接的),而是应该根据资源的投入量和消耗额,计算消耗的每种资源的“完全消耗成本”。这并不排除最后把每种产品的成本逐一计算出来,而是说,关注的核心应该是从资源到完工产品的各个作业和生产过程中,资源是如何被一步步消耗的,而不是完工产品这一结果。
(三)20世纪末abc研究的全面兴起。当时,计算机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制造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较大”的假定。制造成本法中按照人工工时、工作量等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严重扭曲了成本。另外传统管理会计的分析,重要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传统成本核算基础上的,因而其得出的信息,对实践的反映和指导意义不大,相关性大大减弱。虽然当时流行许多模型,但是除了所依据的信息相关性值得商榷外,还很抽象、难懂,甚至一些专家都看不懂,其实践意义就更差了。在这种背景下,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roberts.kaplan)在其著作《管理会计相关性消失》一书中提出,传统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和可行性下降,应有一个全新的思路来研究成本,即作业成本法。由于卡普兰教授等专家对于abc的研究更加深入、具体而完善,使之上升为系统化的成本和管理理论并广泛宣传,卡普兰教授本人被认为是abc的集大成者。其理论观点有:
1、产品成本是制造和运输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abc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产量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即:对价值的研究着眼于“资源作业产品”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资源产品”的过程。
2、认为abc的本质就是以作业作为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及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计算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就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制造成本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点,并且使以往一些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在abc系统中变为可控。所以,abc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一种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手段。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称为作业管理法(activity-basedmanagement,以下简称abm)
abc的成本虽然是“完全消耗成本”,但是并不同于中国1992年以前的“完全成本法”的成本,因为abc的成本强调的是“消耗”的成本,未必包括全部生产能力成本,即不一定等于“投入成本”。比如,如果一台机器每月正常产量是100件产品(代表了生产能力和投入成本),但是如果企业只投产了80件,就存在着20件(100件减80件)产品所对应的“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而abc下产品的成本就不包括“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只指全部投入成本的80%;相反“完全成本法”是原苏联模式的照搬,核算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全部投入成本,指运输费用和生产、管理、理财费用等全部支出项目,包含了“已利用”和“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
第二节abc产生的依据
那么,abc理论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客观依据呢?
一、理论依据。
abc的理论依据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把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如工时)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这是不合理的;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二、实践依据。
(1)从必要性上来讲,abc产生的依据体现在针对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科学性、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成本习性的假设所产生的质疑。
传统成本计算法假定直接成本比例较高,同时,传统管理会计中,把成本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且建立模型y=a+bx,而这种成本的划分和模型的相关性,是立足于短期内经营、业务量也无显著变化的假设上的。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要应对多变的市场风险,强调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突出了战略管理,企业管理部门对持续经营的要求日益增加,而从长期经营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变动的,传统认为成本属性应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假定和模型y=a+bx,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时间上的相关性;兼并的浪潮、生产的规模化、经营的全球化,导致企业的业务量急剧上升,突破了模型y=a+bx的业务量假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为主导的智能化、自动化日益普遍,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网络经济为首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已经到来,这些经济活动,导致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等直接成本投入比例大大降低,许多企业的间接成本占绝大部分,这导致模型y=a+bx即使在短期内和一定业务量内也失去了相关性。时代的发展,需要一种解决传统信息失真问题、打破y=a+bx模型的成本计算理论,而abc就是满足这一需要的理论。
(2)从可能性上来看,适时生产法(justintime,以下简称jit)为abc的可行性创造了条件。
在日本等国家,jit已经逐渐推广。该生产系统中,企业在生产自动化、财务电算化条件下,合理规划,大大减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周转时间,使原材料进厂、产品出厂、进入流通的每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甚至完全消除停工待料、有料待工等浪费现象,减少生产环节中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活动,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象钟表的零件一样相互协调,准确无误地运转,达到减少产品成本、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jit系统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如要有“零存货制度”,以保证减少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占用的资金,真正做到适时生产,进而要求良好的交通、完善的原料市场等社会条件;要有“零缺陷制度”,保证各环节衔接正常,及时提供合格产品;要有“单元式生产制度”,如同银行的“柜员制”,消除过细的分工,这又要求车间工人是全能的,保证封闭式生产,因为过细的分工带来了过多的流水环节。目前这些在中国很难完全做到,但我们可以努力逼近这一标准。
由于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的,操作比较复杂,因而需要较为精确而高效的成本统计和计算手段,需要严格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体系。而jit的出现,就使abc的应用成为可能。
第三节abc的概念体系
任何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都需要一套必要的概念体系作为支撑以便完整而准确地解释世界、探索规律从而指导实践,abc也不例外。abc必要的概念有以下几种:
(一)与作业有关的概念:
1、作业(activity),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的目标所进行的与产品相关或对产品有影响的各项具体活动。
2、作业链(activitychain),是相互联系的一系列作业活动组成的链条。现代企业实际上是一个为了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活动实体的组合,所以企业就是作业链。
3、价值链(valuechain),从生产经营环节上看就是作业链,是从货币和价值的角度反映的作业链。卡普兰教授等学者认为,立足于经营的最后一个环节(即产品销售到顾客的环节)来看,能够产生和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是需要大力加强的有效作业,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是维持作业或无效作业,需要严格控制。但是,无效作业不等于无用作业。比如,修复残次品、管理活动,都增加不了价值,是无效作业,但却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有用作业。
价值链需要不断的优化组合,如努力减少各环节的无效作业,使之逼近于零;在各环节有效作业中,提高其产出比例等。前面提到的jit、“零存货”、“零缺陷”和“单元(柜员)式”生产制度就是优化价值链组合的重要手段。
价值链的优化组合需要对其作科学的分析。分析价值链应该体现市场营销意识,尤其在买方市场中,要从顾客着手,分析顾客支付的价格与其受益的比例、产品与竞争对手的比较,逐步延伸到厂商的内部价值链组合情况;控制价值链应该从产品设计环节开始,尽力改善价值链的组合,提高其投入产出比例。
(二)与作业成本习性(costbehavior)有关的概念:
1、短期变动成本,就是短期内发生变动的成本,与产出量呈正比例变动。这与传统意义的“变动成本”口径是一致的。
2、长期变动成本,是短期内一直不发生变动,长期中虽不随产量变动,但是与作业量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比如产品质量检验费,不应该按产量分配给产品,而应该按照产品接受的检验劳务量(作业量)来分配,就可以看作一种长期变动成本。
作业量与长期变动成本二者的变动不一定是同步的,存在一个时滞问题,即作业量减少时,当期长期变动成本未必减少。比如,当月企业质量检验次数减少了,但是检验人员的固定工资可能并没有马上减少。对此调整期的成本分配问题,应遵循“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3、固定成本,是既不随产量变动,也不随作业量变动的成本,比如西方国家企业中历史成本计价的“土地所有权”。
作业成本法下的长期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传统制造成本法下都叫“固定成本”。
(三)与成本动因有关的概念:
1、成本动因(costdrivers),又译作成本驱动因素,是对导致成本发生及增加的、具有相同性质的某一类重要的事项进行的度量,是对作业的量化表现。成本动因通常选择作业活动耗用的资源的计量标准来进行度量,如质量检查次数、用电度数等。
选择合理的成本动因很重要,最好由成本会计师、生产工艺工程师、abc专家共同组成专门小组来做选择,要把企业看作价值链的组合,照顾到动因选择的全面性、代表性、操作性和动因与其他部门的密切关联性。
主要以资源消耗数量作为基础的动因,通常是伴随着短期变动成本而发生的,是分配短期变动成本的根据,大多既与作业量有关,又与产量有关,接近于传统的变动成本处理方法,比如制造业中机器运转时间、加料重量、工时(虽然不等同于传统成本法的“工时比例分配法”,但工时仍可以选择为动因)。但是主要以作业量(可以看作工作量,但不是产量)为基础的成本动因,如检验、维修等部门作业,导致了长期变动成本的发生,是分配长期变动成本的依据。如表1-1:
表1-1制造企业的部分成本动因及各自驱动的成本
成本动因驱动的成本
生产批次生产、调度部门的相关成本
进料定单数量材料采购部门的相关成本
验收次数验收部门的相关成本
发货单数量发货部门的相关成本
维修次数维修部门的相关成本
检验次数质量管理部门的相关成本
生产调整和投产准备次数生产调整部门的相关成本
2、成本库,即作业中心,由相同性质的成本归为一类而构成,如维修车间、检验车间各自对应一个成本库。
选择成本库(作业中心)的类别时,也应该照顾其与整个价值链、其他部门联系的密切性。成本库的主要类别有:
(1)单位水平作业中心,即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发生的作业量不变,作业总量随产量变动,如原材料耗用中心。
(2)批次水平作业中心,即生产每一批产品所发生的作业量不变,作业总量随生产批量呈正比例变动,如生产调度、计提准备、质量检验中心。
(3)产品水平作业中心,即为支付生产每类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作业总量随着产品的项目呈正比例变动,如产品测试中心。
(4)维持水平作业中心,为了维持生产环境所发生的作业,如冬天取暖、夏天降温、车间照明等中心。
3、分配率,某一成本库耗用的可归集的总成本,除以该成本库对应的总作业量。其意义和作用类似于制造成本法的制造费用分配率。
4、作业成本的分配方法为:某产品应分配的某类作业成本i=该类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消耗的该类作业量
该产品应分配的全部作业成本=∑i
从abc的概念体系的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出,abc的理论基础,是认为生产过程应该描述为: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产品耗用作业,作用耗用资源,从而导致成本发生。这与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中产品耗用成本的理念是不同的。这样,abc就以作业成本的核算追踪了产品形成和成本积累的过程,对成本形成的“前因后果”进行追本溯源:从“前因”上讲,由于成本由作业引起,对成本的分析应该是对价值链的分析,而价值链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所以成本分析首先从市场需求和产品设计环节开始;从“后果”上讲,要搞清作业的完成实际耗费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是如何实现价值转移的,最终向客户(即市场)转移了多少价值、收取了多少价值,成本分析才算结束。由此出发,作业成本计算法使成本的研究更加深入,成本信息更加详细化、更具有可控性。
第二章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应该推广应用abc
本章拟就abc的现实意义、适用条件和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等几方面来阐述“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应该推广应用abc”这一观点。
第一节abc的现实意义
(一)微观意义
ⅰ、abc使成本信息更加科学,
解决了传统成本信息失真问题
同一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和制造成本法下计算出的结果常有差异,甚至相差悬殊。为什么呢?原因主要在于两种方法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制造成本法把每单位产品耗用的某一项成本标准(如产品耗用的工时占总工时的比率),当成了对所有费用(如在电器开关制造类企业中,包括备料、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折旧费等)进行分配的比率。事实上,产品分别耗用各种费用所占各种费用总额的比例,绝不是仅仅用工时比例这样的单一指标所能代表的(尤其是间接费用)。这样的实例很多,比如,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耗用较多的产品,其耗用的产品质量检验费用就多了么?显然未必,因为检验费用的多少与生产时间的长短没有直接的正比例关系。又如,某产品的工时耗用比重大,也许是由于在集体劳动中(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工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共同在车间劳动造成的,而不是占用车间的绝对时间很多,也就不应该分摊较多的厂房折旧费用。所以,制造成本法下按照单一的工时等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做法,显得草率武断,必然造成有些产品成本虚增,有些虚减,不符合“谁受益,谁负担;多受益,多负担”的公平配比原则和信息相关性原则,导致成本信息失真。
我们举例来说明其信息失真的影响:如果企业本月在同一个车间生产两种产品,一种产量高,另一种产量低,那么在制造成本法下,高产量的产品由于耗用的工时比较多,就负担比较多的厂房折旧费,而低产量的产品由于耗用的工时比较少,就负担比较少的厂房折旧费。然而,两种产品占用厂房的时间是相同的,应该分担相同的厂房折旧费。所以,制造成本法高估了高产量产品的成本,低估了低产量产品的成本。
而abc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从以上分析中还可以看出,abc的关键步骤在于,计算出每种作业的分配率,再根据每种产品消耗的某项作业量乘以相应的分配率,得出这种产品消耗的该项作业成本,再把这种产品消耗的各项作业成本加总,就是这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
可以看出,abc区别于传统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在于:abc不是直接考虑产品成本或工时成本,而是首先确定间接费用分配的合理基础——作业,然后找出成本动因,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成本库,一个成本库所汇集的成本可以按其具有代表性的成本动因来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使之归属于各个相关产品。
因此,abc与传统成本法相比,其根本区别具体表现在:缩小了间接费用分配范围,由全车间统一分配改为由若干个成本库进行分配;②增加了分配标准,由传统的按单一标准分配改为按多种标准分配,对每种作业选取属于自己合理的分配率。abc针对生产过程中每种作业选取属于自己的分配率,按各产品消耗成本动因或作业的数量将成本库的成本逐一分配到产品总成本中去,这样,成本核算的核心就集中在了生产对资源一步步消耗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抓住了许多动态变量,就真正消除了传统成本法中用人工工时等作为唯一标准去分配全部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性,解决了传统成本法带来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使成本核算更准确,更具有相关性和配比性。
ⅱ、abc使企业产销决策更加合理
产销决策和产品定价合理性的基础是成本计算的科学性。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传统成本法下的成本信息是不科学的。不过,在粗放式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品中人力、材料等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绝大部分,而间接成本所占的比重较小,所以传统成本法中对间接费用分配的不合理数额所占的比例也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此时基本上是卖方市场,产品利润率较高,保证了单价和单位成本之间有一个较大的差额,足以抵消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的影响,因而传统成本法保持了较大的相关性,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决策失误。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工人工资等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大大减少(许多企业直接人工只占总成本的5-10%),间接成本比例大幅度增加,传统成本法失真信息的数额越来越巨大;而且,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厂商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产品的市场单价已经逼近成本,容纳不了太多的成本误差。
此时仍然根据传统成本信息作出的产销决策,常常是有些产品本来是赢利的(尤其在单价很低时,其真实的赢利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在传统法下,企业误以为是亏损的(比如高产量的产品成本就被高估,获利水平被低估),从而错误地拒绝了定单,丧失了市场机会,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买方市场下,非常可惜。而有的产品,实际上是亏损的(尤其在单价很低时,其真实的亏损率是难以容忍的),但是在传统的成本法下,企业误以为是赢利的(比如低产量产品的成本就被低估,导致利润被高估),从而错误地接受了定单。这样,传统成本法进一步造成了利润报告的严重失真。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定单单价都高于‘单位成本’,但最终却亏损”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
abc的本质决定了它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因为采用abc后,成本信息更具有科学性、相关性,从而使产销和定价决策更加合理、利润信息更加真实。
ⅲ、abc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意义
实施abc的深刻意义还在于,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甚至进一步采用作业预算方法和作业管理法,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责任会计目标。作业成本的核算过程中,成本核算的核心集中在了生产对资源一步步消耗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比如在电器开关制造企业中,abc使管理者准确把握了诸如备料(原材料消耗)、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直接人工等作业活动,从而控制了成本的形成和累积过程。比如,如果耗用总成本最多的是液压部门和喷漆部门,要引起重视,查明原因,看是否有贪污、浪费等现象,以及是否这两个作业中心技术不够先进、工艺不够合理。即使这样巨大的开支是合理的,仍要视之为“要害部门”,严加管理,任用优秀的液压、喷漆作业责任人。又如,如果分配率最大的是液压和加盐部门(虽然加盐部门的总成本不是很大),也要引起重视。如果证实这样的分配率是合理的,就加强对这两项作业耗用数量的控制,合理减少生产流程中加盐的次数。这样,abc就把管理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资源消耗的原因上,有利于更好地执行责任会计制度,改善内部管理。
ⅳ、abc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
实施abc对企业的深刻意义,还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体现了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能有效改善企业的战略决策。
传统的管理会计,根据传统成本信息,把成本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建立模型y=a+bx(a为固定成本;bx为变动成本)。这一模型的有效性是立足于短期内经营和业务量无显著变化的基础上的。然而,随着规模化和全球化经营的日益普遍,企业的业务量急剧上升,长期来看,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变动的,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模型y=a+bx所提供的管理信息,很大程度上也失去了相关性。
基于abc的管理会计分析,不把成本简单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而是以作业这一流量作为划分成本习性的依据,进行动态的价值链分析,根据这种比较准确的成本信息所进行的动态分析和管理活动,从战略经营的角度看,具有更大的相关性。而且abc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是立足于经营全程的作业链和价值链管理,把握了市场需求动向、企业生产过程和售后服务等经营的全部过程,能够使企业经营战略更及时地应对市场风险、适应环境的变化。
ⅴ、abc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意义
一、军工科研单位成本管理的特征与现状
1.我国军工科研单位成本管理的特征。作为国家投资建设的国防科技事业性质的军工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军用品的研制和定型军用品的开发研制业务。按照产品生产的组织方式划分,军工科研单位的业务更多的属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军工科研单位的项目、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科研生产活动需要采用项目制的形式进行运作和管理。定型军品的生产项目在立项时其技术状态已经制式化,设计图纸无需做出较大改变,产品的生产流程和传统制造业生产流程基本相同,因此对定型军品生产项目进行成本控制相对较为简单。而定型军用品的生产项目,各类军品研制项目由于其研发的特殊性,受到科研生产客观规律的影响较大,在项目的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各研制项目之间的可比性较差,成本对象比较复杂,因此对军品研制项目进行成本控制的难度很大。2.我国军工科研单位成本管理的现状。军工科研单位成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基本沿袭了旧有的模式,弱化了程序和制度控制。尽管近两年国家连续出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种种规范,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在这方面依然有待实质性进展方面的突破。随着科研活动不断发展,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成本费用也在迅速增加,经费紧张程度加剧,成本控制管理亟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军工科研单位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的成本管理理念先进性有待提升,科研人员不能只负责埋头做科研,以任务达成为目标,不考虑项目的经费问题;军工科研单位的管理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亦不能计划部门只负责制计划,问财务部门要经费而不顾经费使用及管理。第二,企业成本核算不规范致使信息存在失真,根据国家规定,科研项目采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核算,军品则采用制造成本法进行核算,但是很多军工科研单位将军品纳入科研项目实行完全成本法核算,这样的行为加大军品成本的机会主义行为。第三,军工科研单位在成本管理方面忽略战略成本管理,重点关注生产成本,忽视调研和产品设计、采购等方面的成本,而这些被忽略的部分缺失军工科研单位科研成本的重要部分。第四,企业成本管理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健全,各项考核没有落到实处,影响单位发展效率。
二、加强军工科研单位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就已经确定了“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坚持寓军于民,建立健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改革目标。随后又提出了“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坚持强化基础,自主创新,努力提高科研和制造水平,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国防科技人才”的战略指导方针。首先,国家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新型体制为军工科研单位带来了重大机遇,国家鼓励军工科研单位利用技术方面的优势发展民用产品产业,这对军工科研单位来讲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而军工科研单位更应该全面的分析识别外部市场环境,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通过价值链与动因分析模式获取竞争优势。其次,国防科技工业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打破了军工科研单位原有的行业垄断地位,国家将军工企业发展纳入市场竞争必然是大趋势,将会有更多的民营主体加入到军工产品的竞争行列,未来军工科研单位将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而对成本的控制也将是决定着竞争的成败关键所在。
三、加强军工科研单位成本控制的措施
军工科研单位的成本控制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结合军工科研单位在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坚持战略性原则。军工科研单位在进行成本控制时不应追求一时的成本降低,也不能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应兼具计划、协调、控制、激励和评价等功能,从企业及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出发,同时站在培育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角度,树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制定一整套集战略管理、人本管理、系统管理于一体的成本管理制度和方法。第二,建立科学的预算控制、预算调整的制度和程序。建立科学的预算控制、预算调整的制度和程序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预算执行的过程就是计划的落实的过程,也是单位目标的实现过程,只有建立在规范的制度和程序之下的成本管理才能保证计划的顺利实现。建立预算考评与奖惩体系是预算执行的源动力,预算考评是对单位内部各级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和评价,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考评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发挥着激励、沟通、控制的重要作用,使被考评人明确改进工作的方向,有利于推动单位总目标的实现。第三,因地制宜进行全员全过程管理。因地制宜的进行成本管理是指军工科研单位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综合考虑其实际研发及市场环境。因地制宜的要求军工科研单位成本框架的构建符合其组织结构,符合其特定部门的要求,符合其科研生产活动流程。军工科研单位的全体员工是其进行成本管理的主体,直接关系到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因此应该调动全员的积极性进行成本管理。全过程成本管理是进行战术层面的成本控制时不仅要降低生产成本,还应该对科研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实现整个流程全过程成本管理。
作者:徐朝晖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陈继.《军工科研单位成本核算模式改进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成本管理,模式分析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成本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一直以来,我国企业普遍实行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主要内容的单纯算账报账型的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建立健全,已不适应企业的快速科学发展。
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成本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粗放,效率低下,企业在成本管理中敢于看重生产成本管理,而对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容易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甚至导致虚盈实亏;二是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滞后,缺乏市场理念模式分析,短期行为严重,没有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不适应经济发展特别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需要;三是传统的成本管理没有立足于企业发展整体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并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因而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扩大经营规模,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不断健全,客观上就要求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建立全新的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式。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宗旨,是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使企业保持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搞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具体要求,把握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一是在微观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价格为基础,制造成本法为内容,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二是在宏观上,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综合管理体系。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微观管理模式
成本的微观管理也就是企业的成本管理。我国现行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增强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本管理永远是企业管理永恒的课题,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强调对成本费用的计划与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费用的目的,而现代成本管理是为了实现成本责任,提高成本意识,制定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成本效益。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扭转素质低下、管理粗放、产品质量差和成本高的不利影响,具备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小论文。
一是要树立全新成本管理意识。现代竞争是成本的较量,所以成本意识是最为重要的经营意识。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单纯算账报账型的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分析与研究模式分析,重视事后财务核算,忽视事前预测分析,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益最大化。成本管理要为这个目的服务,必然要转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意识,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等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更加强调整体与全局利益,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
二是要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形式。要注意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并积极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改进提高。一方面,为了使企业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局限于生产成本,而应该将视角延伸到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事前预测和控制分析上,综合考虑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等,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重心由企业内部转向了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了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成为企业成本管理一项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未来成本等等。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为了保证企业作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也应当综合运用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
三是要不断更新成本管理手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便利工具。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推动着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使管理者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同时,还应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四是要建立成本管理专业队伍。目前,由于很多企业的领导和财务人员对成本管理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成本管理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模式分析,客观上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应当提高广大职工特别是财务人员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认识,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企业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同时,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建立成本管理专业队伍,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培训班,借以提高他们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宏观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现代产权理论为依据,以公有制为基本形式的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法人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对于成本管理仍然需要从宏观上加强调控。一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规范成本管理工作小论文。现行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等,都对原来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进行了改革,细化了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对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近年来,有关部门又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准则和操作指南等,其中有很多条款都涉及到了成本管理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成本法规体系,把成本管理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
二是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努力纠正成本违规问题。既然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不可避免的存在部分企业成本计算不实,财经法纪松驰,乱挤乱摊成本,甚至弄虚作假,偷逃税款等追求短期利益问题,不仅影响了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共同参与的监督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纠正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中存在的违法乱纪现象。
三是要综合运用调控手段,全面提高成本管理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加强成本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市场规则,清除市场障碍,尽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并鼓励企业公平竞争模式分析,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物质消耗,节约产品成本,实现优胜劣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企业解决财务困境,并注意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引导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加快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进程,降低产品成本,加速企业发展,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绩效评价制度是任何经济体系的核心问题,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和绩效评价的关键内容。绩效评价与成本管理的内在联系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动态地向前发展。在当代,知识资本地位凸现、企业竞争加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彰显,改变了现代企业经营的基本前提,使得有形资产无法维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已成为企业塑造核心能力、持续竞争优势和企业活力的决定性因素[1].这一经济背景促使传统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向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变迁。本文试图避免单纯研究绩效评价或单纯研究成本管理理论的传统思路,而是对成本管理理论的新进展进行概括并以其为视角来探讨企业绩效评价问题,从而在绩效评价与成本管理理论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企业绩效评价这一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问题。
2 成本管理理论的新进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价格的竞争,而价格又取决于成本,甚至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竞争。传统的成本管理是适应大工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但是,近几年来,企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全球竞争力增强;生产与信息技术的提高;更关注于顾客;新的管理组织形式;企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改变)已导致了成本管理实务的显著调整[2].因此,研究成本管理理论的新进展,探讨对其他相关问题产生的影响,为成本管理实务提供理论支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经过研究发现,成本管理理论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到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据国外一家权威机构对其所选的高新企业的统计表明,产品的研发、制造、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的比重如下:研发成本占55%、制造成本占16%、管理成本占8%、销售成本占15%、售后服务成本占6%,在这样的成本结构下,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成本信息,而成本信息是企业高效管理所需的关键信息。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内涵的拓展就必然成为当代成本管理的显著特征,也就是说,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拓展到了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产品生命周期(life-cycle)是指从产品的产生至消亡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期间。殷俊明等(2005)从不同的视角将其概括为产品生产周期或制造周期(生产者视角)、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企业整体视角)、顾客产品生命周期(顾客视角)和社会产品生命周期(社会视角)。相应地将产品生命周期内发生的成本归结为四个梯次:第一梯次(制造成本)是指制造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第二梯次(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在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产品策划、开发、设计、制造、营销等过程中的成本;第三梯次(顾客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不仅包括上述经营者发生的成本,而且包括顾客使用成本:第四梯次(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在第三梯次成本的基础上,还将诸如弃置成本等其他社会成员承担的成本纳入其中[3].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科学技术、市场竞争的变迁,企业组织形态和经营理念的演化,成本管理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依以上四个梯次不断拓展。
(2)成本管理视野:由日常经营管理到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企业战略与成本管理结合起来,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果与成本行为进行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进而寻求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成本管理手段。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由战略定位、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态分析三部分组成[4].其中战略定位是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创造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生命周期成本是战略成本管理的立足点,是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统一[5].战略成本管理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可以说,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以战略成本管理为理念指导,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以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画为方法论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提高顾客价值的目标与保障的一个成本系统工程。
(3)成本控制环节:从下游延伸至上游
被誉为现代成本管理的两朵奇葩的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从中游和上游对成本实施“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与传统的从下游入手对成本进行“维持控制”形成鲜明对比。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达到最终增加“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目的。作业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领域一项革命性变革。“成本企画”是日本人倡导的一种有助于达成高品质、多功能、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企业策划、开发产品时,设定符合顾客需求的品质、价格、信赖性及交货期等目标,并通过从上流到下流的所有过程,同时实现那些目标的综合效益。“源流”思想与“筑入”思想是成本企画的重要思想。“源流”思想主张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乃至企画阶段就开始降低成本的活动。成本“筑入”意味着在将材料、部品等汇集在一起装配成产品的同时,也将成本一并“装配”进去。成本企画着眼于成本的源泉,立足于源泉,作事前的、周密的、全盘的分析考察,把产品的装配成形视为“成本的装配成形”。这是现代成本管理思想的巨大飞跃。
作为两种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模式都立足于竞争优势导向的战略;都脱离了以往单纯从产品,从生产角度控制成本的窠臼,转而对整个企业作业链、价值链的动态业务过程从上游至下游作包容式的经济调整,是对成本从“摇篮”到“坟墓”的控制[6].
(4)成本管理导向: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传统成本管理的基本立足点是生产,是一种“生产导向型”成本管理。现实经济管理要求:成本管理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控制价值牺牲这种低层次的认识,而应上升为“用户满意”乃至“社会福利最大化”;成本管理对象由内部资金流向外部环境延伸;成本管理手段出现前瞻性的实体管理等。因其立足于市场来实施全面的成本避免和成本控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市场导向型”成本管理[7].
(5)成本降低形态,由成本节省到成本避免
成本节省是力求在工作现场不徒耗无谓的成本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它表现为“成本维持”和“成本改善”两种执行形式,是成本降低的一种初级形态。而成本避免的基本思想是立足预防,从管理的源流来挖掘成本降低潜力,属于成本降低的高级形态。“零基预算”这样的成本避免只是局限于单一价值管理的思路,美国的“成本设计”与日本的“成本企画”模式则在成本避免上走出了独特的一步。现代成本避免的实质是“成本革新”。进而形成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过程以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这两种基本思想,综合工程方法、组织措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实施成本控制的广义成本控制思想[8].
总之,在成本理论研究方面,已从“生产型”成本管理向“市场型”成本管理、从内部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提出了以市场价值链为管理源头的“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和以全生命周期成本为基础的成本企画等模式。已有研究的贡献在于将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范围大大加深与拓宽,从而构筑了“大成本”分析框架。
诚然,成本管理理论取得的这些新进展还不是尽善尽美的,仍然需要向前继续发展,不断完善。比如,产品的研发成本、制造成本、营销成本、顾客使用成本和弃置成本的有效控制,无不与“人”的因素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成本管理应以“人”为中心,人的因素是决定企业成本高低的关键。因此,从各方面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保证成本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忽视人本理念的成本管理在实践中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也难以适应需求多变的市场环境。因此,现代成本管理新进展昭示着:大成本分析框架必将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有机耦合!但是,这不能否认成本管理理论新进展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也必将对成本管理实务与企业绩效评价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3 成本管理理论新进展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
既然成本管理是企业绩效评价的关键内容,而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导致成本管理出现许多新动向,必然要求绩效评价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方能实现绩效评价的目标。现将成本管理理论的新进展对绩效评价的影响分析如下:
(1)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由股东单边治理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过渡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成本控制的内容由“制造成本”扩展到“研发成本、制造成本、营销成本、使用成本和弃置成本兼顾”,其出发点由“生产者利益”向“生产者利益、顾客利益和社会利益兼顾”转变。成本管理的这一趋势反映了单边治理思想向共同治理思想变迁。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企业绩效的评价不仅企业的“特型财务资本”供给者(股东和债权人)关注,而且企业的“特型人力资本”供给者(经营者和一般雇员)、“特型市场资本”供给者(顾客和供应商)以及“特型社会资本”供给者(社会公众和政府)都关心企业的绩效评价。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如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模型,为相关利益者分享企业剩余收益提供理论支撑。
假定存在两类利益相关者;一是企业的核心利益者,一是相关利益者,核心利益者需要在市场搜寻相关利益者以获得企业发展,个体需要在给定的市场条件下搜寻企业,两者结合就成为相关利益者并存在“匹配”(match)问题;搜寻中存在摩擦(frictions),如果个体不能实现与企业结合,就存在“资源闲置”,如果企业不能搜寻到相关利益者,就存在“资源空缺”。市场上同时存在“资源闲置率”u和“资源空缺率”υ,υ/u=θ称为市场紧度(market tightness),而q=u/υ=1/θ看成与个体的“企业信息到达率”α[,w]反向相关的指标,α[,e]表示核心利益者接触个体的比率。在bellman框架下,可以求解来决定市场均衡时个体的资源收益为:
w*=b+ε(q*)(y-b)其中,w*是个体的均衡资源收益,b是个体资源的保守收益,y是企业的产出,
是α[,e](q*)的弹性。一般来说,α[,e](q*)>0,所以,ε的大小取决于q,而后者又与市场紧度θ成反比。此模型为相关利益者获得企业剩余收益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既然企业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合约,理论界为各类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剩余提供了理论支撑,实务界也逐渐达成共识,那么,绩效评价就必须对此予以关注。因此,我们认为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绩效评价模式比基于股东至上单边治理的绩效评价模式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贯穿人本理念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型企业绩效评价模式是未来绩效评价模式的发展方向。
(2)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由财务指标一统天下向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发展
成本内涵和外延的扩展、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有机结合、成本管理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以及成本管理由“成本理念垄断”向“成本与人本理念相结合”转变,这些变化是人力资本地位凸现等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变使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已成为企业塑造核心能力、持续竞争优势和企业活力的决定性因素的体现。单靠财务指标是无法完成“成本管理”这一绩效评价的关键内容的。
然而,从总体上看,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制度是一种基于价值基础的绩效评价,它侧重于静态的、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财务绩效评价,评价体系的重点是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尽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价值基础的绩效评价必不可少,但是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和货币计量,财务报表只是讲述企业过去的和有形资产的故事,与现实经济环境格格不入。纵观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文献可以发现: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水岭,绩效评价指标出现了重大变革。之前即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绩效评价研究的重点在于财务评价,着重于考虑利润、投资报酬率和生产率等财务指标以及基于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开发等;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们开始系统地将诸如顾客满意度、战略、创新能力等非财务指标引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开发出一些不仅包括传统的财务指标,而且包括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如smart系统、bsc以及pmq等。研究者普遍认为非财务指标更放眼未来长远的发展,从而能产生更好的业绩。传统的财务指标在越采越多的企业中从根本唯一的业绩评价基础演变为包含广泛的综合业绩指标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9].
(3)企业绩效评价层次:由战术评价主导上升到战术评价与战略评价相统一
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有机结合、成本控制方式由下游的“维持控制”延伸到中游和上游的“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以及成本管理由“成本理念垄断”向“成本与人本理念相结合”转变,必然要求企业绩效评价由战术评价主导过渡到战术评价与战略评价相统一,由注重结果评价过渡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企业战略为管理控制系统确定了目标和运行方向,在一定的战略选择下,实施战略的基本保障在于制度建设,而管理控制系统是企业制度系统的核心,因此,支持企业有效地进行战略管理是现代管理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业绩评价体系是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与战略的联系尽管很微妙精细,但很有效力。与战略相一致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反映战略是否得到实施,同时还可以促使行动和战略保持一致[10]。
4 结语
总之,成本管理理论与实务的最新进展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变,客观上要求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由股东单边治理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过渡;绩效评价指标由财务指标一统天下向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过渡;绩效评价层次由战术评价主导向战术评价与战略评价相统一过渡;由注重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过渡;由单一评价指标向综合评价指标发展;由成本理念主导向成本理念与人本理念有机结合变迁。只有这样,方能建立一套反映企业绩效全貌、具有良好预警性和针对性、考核主体明确,评价结果可信度高的宏观的、全方位的、多学科融合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尼文著。胡玉明等译。平衡计分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blocher e,chen k h,lin t w.cost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introduction[m].new york:mcgraw-hill,1999.
[3]殷俊明等。成本控制战略之演进逻辑:基于产品寿命
周期的视角[j].会计研究,2005,(3);53~58.
[4]shank j k,govindarajan v.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m].new york:free press,1993.
[5]邰晓红,赵红。战略成本管理的竞争优势[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1):24~25.
[6]肖序,魏艳晓。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的融合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4);33~36.
[7]魏明海。财务战略——着重周期性因素影响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8]徐政旦,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研究[j].会计研究,1998,(3):17~21.
关键词:物流;成本管理;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涵义。
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CostManagement)是指企业物流活动中所发生的管理费用方面工作的总称,具体来说,是指从物流设计到物流运行再到物流结算的整个过程中,对物流成本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以及对物流活动结果的评价。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物流成本预测、物流成本决策、物流成本计划、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分析和物流成本检查六个方面。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其实质是依据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和客户的需求,以成本为手段管理企业物流,最终目标和最基本的研究课题在于利用成本指标控制物流活动,实现物流活动系统合理化,进而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服务质量,以最具经济效益的物流活动达到预定的服务水平。物流成本管理能够有效地把握企业物流成本的内涵和构成,合理利用物流的效益背反规律,科学、高效地组织物流活动,有效控制物流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支出,从而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对物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物流概念最初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物流成本的复杂性以及其极强的关联性,我国尚未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出一套适合国情的物流成本管理理论体系,而对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大多在于介绍国外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尚未能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的战略重要性,也未能从企业竞争需求战略层面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物流成本管理。随着现代物流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的物流成本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在答记者问时指出,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89.89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1%,而发达国家社会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一般在9%~10%左右,我国高出发达国家将近一倍。这种状况表明,我国企业有很大的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势在必行。
三、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企业在对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成本账务单独核算难度大。
长期以来,我国尚没有成型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成本核算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每个企业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物流成本。2006年9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该标准明确了物流成本的构成和核算方法。
但是,由于物流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以及其核算的实际操作难度大,目前我国真正全面贯彻落实2006年新颁布的物流国家标准对物流成本单独分类核算记账的企业为数不多,大多数制造企业仍没有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单独设立物流成本项目,而是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列在制造成本和其他费用一栏中,因此,企业仍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的构成,也较难对企业物流活动发生的全部费用做出确切、全算与分析,造成物流成本信息的失真,形成“经济黑大陆”和“物流冰山”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同时,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等其他会计制度中没有专门的物流费用项日,或是有的几个项日不能全面概括物流费用。一方面,物流活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费用被归集为诸如工资、租金、公共设施和折旧等。这种归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无法确认和分配运作的责任。如果将一个企业的报表细分为发生在管理责任领域的费用和发生于组织领域的费用两部分,以获得组织与各个单位相关的财务信息,这也只能是有助于而仍不能满足总成本分析的需要。而企业的损益表,更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它无法克服许多与物流绩效相结合,而通常又跨组织单位发生的费用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物流费核算的是企业向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及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对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计算。据有关资料,先进国家企业的实践表明: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往往要超过外部支付额的5倍以上。
由此可见,仅靠常用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所需的足够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
(二)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正是因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示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另外,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运输费、搬运费等显性成本,对于物流环节所消耗的资金利息、设备折旧、人员培训等隐性成本特别是物流活动组织不当所导致的风险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时间成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日常采用的标准会计成本法一般没有将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诸如保险和税收、租金、存货占用的资金及建设仓库所需的资本费用等计算在库存成本内,导致其被低估或模糊。而先进国家的实践证明,对于自营物流的成本支出而言,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外部支付额数倍以上。所以,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没有真正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决策者也很难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获得物流成本数据。
一方面,我国企业对物流的核算,从范围来看,着重于核算采购环节的物流成本,而忽视其他物流环节;从核算内容看,大部分企业只列物流费用,即支付给企业外部的运输或仓储的物流费用,而忽视企业内部物流费用,并将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与企业的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等混在一起,这使得企业不能从外部准确地把握其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企业之间一般是分散计算和控制物流成本,各个据本企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核算物流成本。由于企业之间的物流核算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就无法比较分析企业间物流成本,无法真正体现企业之间的相对物流绩效,进而不能对企业之间物流进行统一的管理。
(三)物流成本管理不够系统。
中国由于纵向行政体制的影响,物流研究和信息数据分析处于一个个“孤岛状态”。在物流统计方面,分别有物资统计、商业统计、市场统计、交通运输统计、储运统计等,行业划分过细、核算口径不一,与现代物流成本的概念差距较大,无法综合反映宏观物流活动。就宏观物流成本而言,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有基本的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的统计,其他相关指标均没有公开的统计资料,或零散、分散在众多的机构组织当中。同时各研究机构和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科学合理的宏观物流成本分析框架,各研究机构的低水平重复,统计口径相互矛盾,这就使得国内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核算方法了解不多,少数先进的企业虽然知道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核算方法,即使勉强算出来,也不能有效地为企业所用。
企业的物流活动是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流等子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各个物流子系统间以及系统个要素间往往存在着相互联系、此消彼长的“效益背反”关系。目前,我企业的物流活动存在着没能从物流整体这一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只是片面某一单个物流职能部门的成本或某一职能部门的某一项物流费用,违背了物流整体系统和“效益背反”规律,从而引起物流总成本的增加或降低物流服务水平,导致降低企业的利润和整体竞争力。
(四)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上,制定了许多管理措施与方法并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对于物流过程中的费用却研究较少,缺乏物流成本意识,看不到物流成本的作用,因而物流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很少研究降低企业内部物流费用的途径,特别是对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缺乏有效和全面的控制,造成此低彼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仍然对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视而不见,粗放地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既没有设置和配备正规的负责物流管理的机构和人员,也没有制订培养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计划和机制,有的企业甚至想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寄希望与他人。这导致了整个社会物流成本的专业管理人员相对比较缺乏,物流管理水平较为低下。
企业计算物流成本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没有达到怎样利用已知的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也就是说要利用物流成本核算会计这种内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为企业的决策服务。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管理不只是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的事情,应该贯穿于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中,涉及到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生产阶段、生产工序等角落。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现状;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09-0112-06
一、中国管理会计的历史演进
(一)改革开放前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国营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会计。
在建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营企业制度时期,我国早期管理会计主要有:(1)厂内经济核算,即以班组核算为基础,包括车间核算、厂部核算的分级核算,其中班组核算尤具特色。班组核算亦称班组经济核算。它是推进群众参与管理,组织核算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企业最基层的群众对其生产活动进行记录、核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的一种群众性经济核算形式。20世纪50年代中国创建的班组核算,把核算、控制、分析、考核融为一体。通过班组核算和劳动竞赛相结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取得显著成效。厂内经济核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实现了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核算统一一体,解决了当时西方责任会计难以解决的问题。(2)经济活动分析。经济活动分析沿于前苏联。它是在计划与实际对比的基础上,分析差异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经济活动的分析方法。通过找差异、查原因、挖潜力,提措施推进班组核算的发展。1953年我国开始推广经济活动分析,它突破了单纯财务评价指标的局限性,采用多元化指标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分析方法多样、因素分析深入,能够揭示影响实际脱离计划差异的各种因素(原因)及各因素对差异影响的程度。班组核算与经济活动分析相结合,成为当时管理会计的重要特点。(3)推行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引入市场机制、设置厂内银行、实行内部价格、开展内部结算,使责任会计落到实处。
(二)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至20世纪末与转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会计。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至20世纪末,我国企业经历了利润留成、盈亏包干、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改革。与之相适应,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开始将重点转向市场和企业内部,向管理要效益,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核算制纳入经济责任制,形成了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责任会计体系。80年代末,与经济责任制配套,许多企业实行了责任会计,当时,中国责任会计具有较浓的计划经济色彩,它是一种在国家计划引导下与宏观调控相适应的有限责任会计,是与推行经济责任制与“权责利”相结合的一种内部责任核算制,是资金成本分级归口管理的具体核算形式,这种责任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缺乏市场视角。90年代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有所突破,由武钢提出、邯钢加以创新实行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成本管理制度是目标成本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成功应用。这一时期,大量引进西方管理会计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应用,此种应用与美国、日本的应用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表1表明:中国管理会计主要应用成本会计系统、短期决策、资本预算、业绩衡量和成本加成法等方面,应用比例低于美国和日本,显然,这与中国的应用环境有关。
(三)21世纪初与国际趋同和本土化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会计。
进入21世纪,西方国家盛行的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标杆管理、准时制等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开始在我国部分企业得到应用,一些方法的本土化改良研究也已广泛开展。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步入了一个与国际趋同和本土化发展相适应的多内容、多视角、多学科的创新时期。
二、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现状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国2000年以来的管理会计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和评价(为简化起见,这里并未包括管理会计专著)。最终选择了《会计研究》、《财会月刊》、《财会通讯》、《上海会计》以及《财务与会计》(财政部)等会计类核心期刊,其中包括2004年停刊的《四川会》、《上海会计》、《广西会计》等。一共找出360余篇有关管理会计的文章。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分类情况如表2所示:
表2简要描述了文章主要内容的分布,从总体趋势上看,管理会计研究的论文逐年增多,呈现出好的研究态势。从内容结构上看,2000-2006年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在成本管理上,共115篇文章(31.9%),其次为绩效评价(21.4%)和基本理论研究(16.7%),战略管理(14.4%)和预算管理(15.6%)也快速增加并分别占有相当比重。各部分内容的主要研究情况如下:
1.基本理论
基本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及其要素构建、理论结构、管理会计系统职能设计、管理会计的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探讨最多,主要观点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认为管理会计目标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它决定管理会计的本质、对象、假设、原则与方法等;另一种认为管理会计应首先解决对象问题,否则其他问题就无法得到解释。当确定了管理会计的对象之后,就会看到其与管理会计假设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而对管理会计的目标等一系列理论性影响作用。从基本理论观点的主要分歧来看,解决好我国管理会计的导向问题可能是科学构建其理论框架的前提。
2.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研究内容相当丰富,主要包括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以及传统的制造成本法。此外,还涉及战略成本管理、宏观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和风险成本管理等等。在2003年以前主要侧重于单一方法的规范研究,也有少数问卷调查、案例分析,2004以来则主要侧重于多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整合研究。成本管理方法的整合是一个有前景的研究领域,但目前就整合方法的原则、成本效益、有效性等问题缺少深入的研究。
3.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在对传统绩效评价体系的修正以及对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业绩风险管理等方面。目前对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已由当初的引进介绍转向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但真正做到对我国企业的本土化实用性还有待深入研究,一些企业将这些业绩评价工具视为万能药方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4.战略管理
对于波特等人创立的战略管理,卡普兰将其视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国内的相关研究尚未从根本上对卡普兰创立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与方法有所创新。今后,我国管理会计应该结合各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创新研究,这是扩大管理会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方面。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管理的重点,除了传统的“红海”战略外,优势企业探索实施“蓝海”战略管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领域。
5.预算管理
传统的单一预算管理难以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由卡普兰和库珀倡导的作业基础预算成为该期间预算管理研究的热点。作业基础预算是基于作业分析而对组织预期作业的数量表达,反映完成战略目标所需进行的各项工作及相应的各种财务、非财务资源需求,同时还反映为提高业绩所做的各种改进。它通过预测计划期生产、销售产品或劳务的需求量,从而预测相应的作业需求量,在此基础上预测资源的需求量,并与企业目前的资源供应量进行比较,使资源配置更加可信客观。其最大优势就是通过这种预算管理模式,能够达到企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当然,由于作业成本法在中国企业中的采用率相当低,因此中国企业要真正推广作业基础预算管理则尚需时日。
三、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主要特色
1.研究重点由国外引进介绍转向本土化应用
中国管理会计自改革开放后对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工作已基本与国际上管理会计的最新理论与方法保持同步。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企业中将管理会计的先进方法,如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进行有效的应用,形成本土化的管理会计方法。
(1)作业成本法
随着我国一些先进的制造企业开始推广使用作业成本法(ABC)以来,铁路运输、物流、教育、传媒、航空、医疗、保险等行业或部门的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也开始试点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ABC在企业的具体应用过程中,也开始超越单一的精确计算成本的职能,在生产决策、企业定价决策、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发挥着管理的职能,开始了多方位的作业成本管理实践探索。
(2)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BSC)在我国一些制造企业、商业银行、媒介、高校等已开始应用,在企业的财务、顾客、业务、学习等方面开展全面的业绩评价取得较好的效果。应用研究表明,BSC的平衡关系是指不同性质指标设置的相对平衡,并不是指各项指标的权重都应相同。企业应该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对指标分别设计不同的权重,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权重调整,以局部的侧重来实现整体的平衡,正是更好地体现了BSC实现企业战略的核心理念。
(3)经济增加值
自2001年以来,思腾思特管理咨询中国公司已开始在我国推介经济增加值(EVA)这一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并与一些权威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开始应用EVA评价上市公司,并以此作为进行投资的参考,大鹏证券公司也在EVA理念的基础上创建了一套名为“创值”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五粮液公司、托普软件开发公司等也开始尝试性地应用EVA指标衡量企业业绩。EVA在企业的绩效评价、投资决策、财务预警、激励机制等方面已有广泛应用。
2.研究视角从单一视角转向多视角
(1)基于成本视角
近年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基于成本信息对管理会计框架进行重建,管理会计框架由成本信息的生成、成本信息的加工使用、成本信息的基础应用、及成本信息的拓展应用四个维度构建,这个新的管理会计框架以成本信息的生成维度为逻辑起点。成本信息贯穿管理会计始终,增强了管理会计的内在逻辑体系。
(2)基于战略视角
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可将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形成诸如适应战略决策需要的战略成本分析、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绩效表等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外延性、提供更多的非财务信息、应用方法灵活多样。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由其目标、内容、方法等构成。
(3)基于业绩管理视角
基于业绩管理视角研究业绩管理会计的一般框架,它由业绩策划会计、业绩控制会计和业绩评价会计三个基本环节所组成。业绩管理会计目标是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又对整个理论体系中其他理论概念发挥着决定和影响的作用。在目标指引下,业绩管理会计对象、业绩管理会计假设、业绩管理会计基本原则和业绩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共同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4)基于生态视角
日趋增多的生态环境事故要求不能再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作为企业发展的唯一目标,而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此,企业必须追求考虑众多利益相关者,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综合效益最优化的可持续经营目标,以对生态环境和社会造成较少影响的代价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为实现此目标,管理会计必须基于生态视角做出改进和创新,以适应经营目标转变后企业管理决策的信息需求。建立生态管理会计,对环境成本进行计量与分配并将相关环境成本的信息用于经营决策中。为了克服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的不足,就必须对环境管理会计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例如对外部生态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实施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环境质量成本管理等。
(5)基于宏观视角
宏观会计是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的一种新型会计体系,它是会计向宏观经济领域的渗透和延伸,是当前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不多,除阎达五教授的社会会计和余绪缨教授的宏观管理会计分别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角度展开对宏观会计的研究之外,多数研究都是从统计的角度探索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将其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构建宏观管理会计模式。这种模式针对动态变化的宏观经济情形,可在更大的空间、更宽的领域(包括宏观投资领域、环境资源领域、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领域等)灵活选择适应宏观经济运行的多种技术、方法和程序,提供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定量与定性的、综合与分析的、反映追溯性和前瞻性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宏观决策有用信息,达到会计宏观运行的理想状态和效果。
(6)基于实证视角
我国许多专家已认识到传统管理会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张切实有效地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并积极投身于实证管理会计研究中,取得一些成果。但本土化不足,解释力大受影响。因此,如何恰当地移植和借鉴国外实证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实现在我国的本土化应用,已成为我国实证管理会计研究
的新课题。
3.研究方法从单一学科转向多学科
随着各学科的交融发展,就会计研究会计的传统单一学科研究方法已不能适应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的需求,倡导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当前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特点。其中,跨越经济学与管理学进行研究是两个相当重要的领域。
(1)跨越经济学的研究
第一,交易成本与管理会计。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管理会计和其他控制工具一样,是组织控制的一部分,应纳入管理控制范式的研究议题之中。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管理会计之间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能为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建模提供更好的分析框架。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企业不但可以利用外部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企业边界解决战略与经营决策中的问题。在战略性决策层面,战略成本与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些典型问题,如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与竞争优势分析、客户盈利性分析、流程的再造与优化等都可以借助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企业纵向一体化理论进行更好的解释。
第二,现代契约理论与管理会计。现代契约理论为我们理解企业组织内部的治理机制及其与管理会计,特别是责任会计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就是这些契约,而其内部治理机制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对各种契约结构与内容做出的安排;管理会计系统则是通过预算编制与分解过程,将企业战略目标所界定的各种契约的功能与责任规定具体化的过程,其责任会计则是把这些功能与责任进一步分解为特定人的可执行契约,形成履约机制,并通过业绩评价与奖惩手段,对履约绩效做出判断。
第三,速度经济与管理会计。传统产品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理论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忽视了组织中各种资源重要性的差异;忽视了系统的时间价值;割裂了价值链中各组成单元之间的依赖。因此,构建适应速度经济的管理会计模式已成为现实的需要和发展的必然。速度经济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时间的有限性和不可逆性,人们愿意为时间的节省付出更高的价格。速度经济对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会计提出如下三点要求:注重关键资源的管理;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体现整体观。以制约环节为基准设定生产计划,从而使企业达到持续改善目标的管理思想。以制约理论为基础构建适应速度经济的管理会计模式可能是一个趋势,该模式主要应强调识别系统的制约,充分利用制约并努力提高制约资源的产能,以制约环节为基准设定生产计划三个重要方面。
(2)跨越管理学的研究
第一,价值管理与管理会计。在新的经济环境里,传统的价值链将向价值流转化,成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研究对象。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及众多虚拟化价值投资领域的出现,客观上要求价值链、虚拟价值链和价值流进行综合集成,形成网络价值流,该价值流对于企业成功实施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网络价值流,将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价值流系统与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集成,构建一个未来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其构成比原来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更加复杂,需要将企业的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网络价值流与战略管理融合成一个集成化系统。
第二,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企业未来机会与风险、财务预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等信息均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但在现行财务报告中缺乏有效地披露。这样,提供满足公司治理目标的信息,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维持治理结构的高效运转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为实现管理会计的公司治理功能,拓展现有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已十分必要。
四、中国管理会计的未来走向
未来走向的基本思路是突破传统管理会计的束缚,扩大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改革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成果的广泛社会影响。未来研究的走向可能是向如下方面推进。
1.推进广义研究
广义管理会计是涉及跨学科、跨层次、跨领域的一种新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它从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束缚,在空间和时间的坐标上呈现不断延伸的发展趋势。如在空间上涉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维度若干子领域,在时间上涉及过去、现在、未来,管理会计动态研究呈现出跨学科、跨层次、跨领域等特征。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还将继续呈现广义化的扩展趋势。面对管理会计如此庞大的结构,如何从广义的角度探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研究框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此种研究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突出整合研究
在管理会计中,单一的作业成本法(ABC)、成本企划(目标成本法)、边际弹性成本法(GPK)、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战略分析、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管理方法在具有自身优点的同时也存不同方面的缺陷。因此,将这些方法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可能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进行整合才是可行的。整合的现代管理会计体系应坚持以下主要原则:相关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责权利效相结合原则,战略原则,灵活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易于理解原则。在具体的整合方法上,包括ABC与GPK的整合,形成“RCA”;ABC与全面预算整合形成“业务基础预算法”;ABC与战略管理整合形成战略作业成本法等等,只有整合才能形成整合效应。
3.注重实证研究
随着我国近年来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相关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实证研究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重视,并成为一种国际化标准。以计量经济学为主要手段的实证研究虽然比规范研究在解释和预测管理会计实践方面更具有直观化、具体化特征,但这种研究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研究者基本上都采用线性分析、解释选择的主观性、数据开采等问题都已影响到其有效性。因此,在当前管理会计不断发展、新观念不断涌现的新情况下,必须客观地看待这两种研究方法,使二者优势互补、有机结合。针对中国当前实证研究薄弱的现状,应特别注重实证研究。
4.加强本土化研究
关于企业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有多种不同的观点,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些观点反映出不同学者在对成本管理形成与发展认识上的不同,所划分的阶段也有所不同。有代表性的成本管理(成本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划分观点有:(1)按近、现代历史分期的方法划分为原始或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和现代成本会计三个阶段;(2)以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为依据划分为企业成本的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三个阶段;(3)按管理方法的产生和运用的程度划分为标准成本管理时代、本量利分析和直接成本计算时代、作业成本计算时代和市场驱动成本时代;(4)按管理过程中的环节划分为以事后分析利用成本信息为主的阶段、以事中控制为主的阶段、以事前控制为主的阶段和战略成本管理阶段四个阶段。
对于成本管理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划分,还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1)关于按近、现代历史分期的划分。比较几种观点,对原始或早期成本会计阶段时间的确定是一致的,都是1880~1920年,但在第二和第三个成本会计阶段的时间确定上则有所不同。如对第二阶段的时间确定,一种观点认为是1920-1950年,另一种观点认为是1920~1945年。确定1950年或1945年的依据是什么?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关于早期的成本管理或成本会计。一般认为,早期的成本管理只是事后进行成本计算,没有事前和事中的成本管理,或者说没有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实际上早期的成本管理有事前和事中管理的内容。早期的事前成本管理是管理者依据经验、事先确定目标和不同时期实际成本比较所确定的差异进行的,事中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监工的监控进行的。(3)关于以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为依据的划分。现在有学者认为在科学管理阶段与现代管理阶段之间还有一个近代管理阶段(20世纪40~70年代),在成本管理的科学管理阶段与现代管理阶段之间还有没有必要加上一个近代管理阶段呢?(4)关于按管理方法的产生和运用程度的划分。这种划分很难反映出不同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容。
笔者认为,对成本管理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阶段划分要考虑三点:(1)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2)每一阶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本质特征;(3)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统一的发展特征。考虑这三点,可以将企业成本管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1)初级成本管理阶段:初级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相结合的阶段(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2)中级成本管理阶段:中级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相结合,战术管理重于战略管理的阶段(20世纪20~70年代);(3)高级成本管理阶段:成本战略管理与战术管理并重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1.初级成本管理阶段:这个阶段的成本管理是简单的成本管理。关于这个阶段的成本管理的形成与结束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是1885年H.梅特卡夫(H.Metchcalfe)的《制造成本》一书问世,一是1919年在美国和英国成立了成本管理的社会组织。
2.中级成本管理阶段:中级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相结合,战术管理重于战略管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是较为复杂和较为成熟的成本管理,经历了半个世纪,开始于标准成本法和预算控制法(1922年麦金西的《预算控制》一书问世)的产生和应用,结束于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体系的全面形成。在这一阶段有几个值得说明的重要内容。
(1)20世纪20年代受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的影响,在成本管理中开始运用标准成本法和预算控制法这两大技术方法,出现了计划与控制管理制度,使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具有了科学管理的内涵,体现了科学管理的标准化、计划和操作人员工效提高的核心内容。这两大方法的运用,是成本管理的一大进步。
(2)受近代管理学说,特别是数量学说(管理科学学说)的影响,量本利分析法、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回归分析、概率分析和贴现现金流量长期决策分析模型等数学工具和数学模型在成本管理中得到了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成本事前管理的内容。
(3)1936年由美国会计师乔纳森。N.哈里斯提出的变动成本法又充实了成本事后管理的内容,由此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完全成本计算系统的、为成本决策和控制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新信息系统。
(4)美国会计学家希琴斯在1952年提出的、在分权条件下的责任会计得到运用,使成本管理向深化、细化和责权利相结合发展,成本管理成为具有层次性、主体性和利益驱动性的内部共同管理的活动。
(5)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的运用,使成本事前管理的内容又得到充实。
(6)在1952年世界会计组织年会上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个名词,这不仅是管理会计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成本管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7)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堡姆提出了工厂质量成本的概念,从此在成本管理中有了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
(8)我国在20世纪50~70年代运用了车间和班组经济核算、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内部结算和创新的成本计算方法或制度,使成本管理的内容进一步扩大。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点:成本管理已由初级向更高一级转变,这次转变是一次质的飞跃,是对成本管理内容的发展和补充;已形成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管理内容的各具有独特体系又互相联系的、有过程要素稳定、内容丰富和可持续发展的架构;已有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如事关重大、影响深远的长期投资决策。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但在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适应环境的成本战略管理上还重视得不够,企业更重视的是战术管理。
3.高级成本管理阶段:成本战略管理与成本战术管理并重的阶段。20世纪中后期以来,企业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程度提高,股票价格波动,企业规模扩大,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难度加大,等等。
为了持续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得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和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迫切要求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有关资料显示,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95%的美国企业实行了战略管理,如通用电气、通用汽车和国际商用机器等。实际上,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战略管理”的概念和战略管理的专著。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尚无明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或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更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一般认为,是英国学者西蒙德在1981.年首先提出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并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
自此开始,一个进行战略成本管理或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活动全面兴起,近年来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目前,战略成本管理处于其发展的成长期。在成本管理的高级阶段,企业既重视战略管理,也重视战术管理,而不仅仅只是进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与战术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战略管理要通过战术管理来实现,战术管理要以战略管理为前提条件。只有战略管理与战术管理并重,才能使企业成本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个阶段,作业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对推动成本管理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人们更加重视外部环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重视的程度从标准成本和目标成本制定时对市场驱动因素的研究上可以看出。
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的企业战略管理中有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但战略成本管理的全面研究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1年,英国学者西蒙德发表了《战略管理会计》一文,首次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yManagementAccounting,简称SMA)”的概念,在这之后,他又对战略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985年,美国的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的书中对价值链战略成本分析法作了研究。1988年,Bronmwich在《管理会计的定义与范围:从管理角度的认识》一文中阐述了SMA的观点,认为SMA是管理会计的发展(而不是分支),是未来处在高级岗位的管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Bronmwich认为,SMA不仅是收集企业竞争对手的信息,而更注重研究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竞争优势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及企业产品或劳务在其生命周期中所能实现的、客户所需求的“价值”,以及从企业长期决策周期看,对这些产品及劳务的营销能给企业带来的总收益。1992年Govindarajan和Shank研究了企业战略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框架。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等人在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美国的林文雄概括说明了美国管理会计学者在1992~1997年间研究策略(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策略成本分析、目标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法、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绩效表。1998年,罗宾。库珀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近年来,有关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
我国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明确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在20世纪90年代明确进行战略成本管理或战略管理会计专门研究的学者有陆正飞、卓敏、杨雄胜、王化成和杨景岩、林万祥等。他们主要研究战略管理会计或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内容等。从1998~2002年的5年间在权威期刊《会计研究》上都有一些战略成本管理的专题。近期公开发表的有关战略成本管理的论文明显增多,已有战略成本管理的专著问世,在成本会计或管理会计教材中已有战略成本管理或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目前,从发表的论文看,引进介绍的论文占有较大的比例,对战略成本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概念、特点、体系、内容、方法和定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尚没有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方法和目标等)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
从1981年至今,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或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已从发展的初期进入发展的成长期,目前的战略成本管理的要素研究还属于前沿理论研究。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正在日渐走向成熟。
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关于战略成本管理或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有整体性、长期性、应变性、宏观性和灵活性。(2)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特征有:重视市场的关系,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将视角扩大到企业整体,具有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的特征;重视企业组织及其发展,具有动态性特征;重视企业文化,具有个性特征。(3)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有长期性、全面性、外延性和灵活性。(4)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特点有观念的创新性、管理的开放性、对象的全面性、目标的长期性、策略的抗争性和信息的多样性。
上述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战略成本管理或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要明确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特点,必须注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战术成本管理的区别,不应相互混淆。笔者认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1.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和管理的整体性。战略成本管理是将管理置于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中,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战术成本管理只进行部分环境因素的非全面性分析。关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需要分析的外部环境因素,有一些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等,其中,宏观环境又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等宏观因素。环境理论认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按层次分为任务环境、竞争或行业环境、一般或宏观环境,其中,宏观环境被认为是最广阔的层次,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科技、教育、伦理道德、自然资源和人口结构等,是一个组织疆域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也有学者认为宏观环境包括政治和法律、经济、人口、科技、文化和自然因素。笔者认为,凡是对企业成本有影响的企业外部因素都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有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因素等。关于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企业资源、战略能力和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包括管理过程、市场营销、财务能力、生产运作、人员素质、研究与开发等。笔者认为,企业内部基本环境因素有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管理、企业资源、企业文化等。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就是要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内部与外部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企业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机会和威胁因素,企业内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优势和劣势因素。对影响企业成本的环境因素的全面分析,不仅要在空间范围上进行内容和层次因素的分析,而且还要在时间上进行前后的、将来与现在的联系性环境因素的分析。只有从空间和时间范围上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才能有效地进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整体性表现在战略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总体目标整体上的一致性、各个层次的战略成本管理整体上的协调一致性及各个层次战略决策与战略实施过程的连接性上。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各个层次管理共同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集合体。战术成本管理只是在一定的经营管理目标下进行的直接性的、具体性的、局部性的和执行性的成本管理。
2.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确定的长期性与短期性的结合。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考虑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实现企业使命所确定的在较长期限内要求达到的成本管理结果。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包括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两类。长期目标对短期目标进行控制,短期目标从属于长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执行目标。战略成本管理的短期目标通常为1年,长期目标通常为3~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在长期目标中有若干个短期目标。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目标的确定,是从企业长远的利益和发展的潜力上考虑的,忽视长期目标,只注意短期利益,就有可能使企业丧失获得长远的、更多的利益和长期发展潜力的机会。但是,如果只考虑长期目标,不设计分期实现长期目标的近期目标,则长期目标也很难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短期目标的执行来保证。企业战术成本管理目标是短期的,战术成本管理也是短期的成本管理。为了便于管理,也可将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三类。在战略成本管理中要协调好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3.企业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企业作出的战略成本决策,对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深远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表现在决定企业未来的成本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战略成本决策的项目一般数额较大、影响面较宽、一个项目的成本全部得到补偿的时间较长。正确的战略成本决策,会给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利益;反之,错误的战略成本决策,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使企业破产倒闭。因此,企业战略成本决策应建立在对与企业内外部环境有联系的重大问题的深入了解、透彻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不应草率作出战略成本决策。
参考文献:
[l]王化成,杨景岩。试论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1997,(10)。
[2]乐艳芬。成本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甘永生。21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模式——战略导向作业基础会计[J].会计之友,2003,(3)。
[4]刘庆元,刘宝宏。战略管理:分析、制定与实施[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士玉,王滨有,张士宏。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李苹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挑战[J].会计研究,1999,(1)。
[7]陈珂。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I-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