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范文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清明节的来历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

第1篇:清明节的来历故事范文

清明节叫聪明节的原因因为“清明”与“聪明”谐音。

《中华节令风俗文化》丛书解释说,因为“清明”和“聪明”谐音,所以清明节也叫“聪明节”。

清明节的别称有哪些清明节的别称:寒食节、踏青节、鬼节、冥节、死人节、聪明节。

1、寒食节

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2、踏青节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清明节的来历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3、鬼节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古人为什么把清明节叫聪明节古人之所以把清明节称为“聪明节”,就是希望通过这个节日,让人们变得聪明起来。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到了这一天,谁都可以愚弄他人为乐,于是谎话满天飞,谎事到处办。而“聪明节”就不同了,春风一吹,脑袋开窍,把没有想明白的事想明白,把没有办妥当的事办妥当。环境“清洁”,人心“明净”,生活“清新”,社会“明正”,给人的感觉,就是和谐和温暖。

聪明节到底要做什么聪明事1、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孝敬老人。

有一句古语,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等儿女羽翼丰满,想到要孝敬父母的时候,他们却不在了。所以每一次扫墓,都是孝心的一次洗涤和升华。活时不孝,死后哭天,让别人耻笑,也令自己不安。最聪明的办法,就是父母健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2、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对待他人。

清明节风俗的主要来历之一,就是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这是一个凄惨的结局,也是一条沉痛的教训。首先是晋文公赏罚不明。人家介子推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割肉奉君尽丹心”,而你在论功封赏时,却唯独把他忘掉。所以介子推“柳下作鬼终不见”,让你后悔一辈子。这个介子推,也是一根筋。宁可搭上自己和老母的性命,也要让晋文公痛苦和遗憾。这样的心胸,未免太狭窄了。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坦诚和包容,有容乃大,寡欲则宽。

第2篇:清明节的来历故事范文

中学清明节的活动总结范文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及两会精神,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今年清明期间,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利用晨会充分动员,为活动宣传造势

3月30日,校团委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又到清明”的主题讲话和活动动员。团委书记邓老师在讲话中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贫穷落后。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富强祖国的历史重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既是先辈对开创新社会显示的豪迈气概,更是对今天的青年人,未来世界的主人发出的无限期望。”,她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向革命先辈一样树立远大抱负,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二、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全校各班按校团委的布置,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同学们利用微机课或课余在家的时间,通过登陆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站、光明网和中青网等重点新闻网站,进行网上祭奠、发表感言,用行动来缅怀革命先辈,增进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到目前为止,每班均上交了10条精选的祭奠感言,此项活动正在进行中。

三、利用班会引导学生了解节日民俗文化,增强爱国情感

4月3日,全校各班利用班会组织了形式各样的“清明

节”主题教育活动。有些班级组织全班同学回顾清明节的来历,增加民俗文化知识;有的班级以“鲜花敬忠魂诗文朗诵会”等诗歌朗诵的形式开展清明诗会的活动,抓住清明祭先烈这一教育契机,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四、缅怀先烈,积极进取

4月3日,初一年级大队部全体少先队员在学校图书馆四楼报告厅,听取了一次有意义的讲座——共青团知识讲座。团委书记邓老师借清明节之机,向全体少先队员介绍了共青团的历史,激发同学们向团组织靠拢的坚定信念和政治情感。当介绍到我们团的优秀青年徐洪刚、李向群等同志的事迹时,全场都爆发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同学们被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更有不少同学一下课就围住邓老师询问如何才能具备入团资格。这次讲座实现了活动育人的效果,少先队员通过唱团歌,读誓词而更加了解了共青团的性质,也更积极地向团组织靠拢。

五、向烈士献花圈,寄深情

在校团委的号召下,有部分班级如C078、K079等班级团支部自发地组织同学于4月4日这一天来到烈士公园,向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圈,寄托了深情的哀思和祝福。

此次活动效果显著,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受益匪浅。很多同学在心得中表示:这次活动加深了大家对英雄人物的了解和敬重,强化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来一定努力学习英雄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告慰英烈忠魂。

中学清明节的活动总结范文二

值此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石埠子初级中学开展各种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广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首先,由学校团委领头,成立了清明节活动领导小组,宣传和开展清明节的有关活动。为此学校团委专门制定了清明节活动实施方案,并且向各班团支部进行了详尽的传达。要求各班团支部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创新的开展各项活动,以期达到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其次,在20XX年4月2日,学校专门召开了各级部班主任会议,要求各班于清明节放假前,召开一次清明节主题班会,宣传清明节的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爱国主义情感。

再次,学校团委发出倡议,要求广大学生在清明节期间进行扫墓活动,通过对革命英雄事迹的搜集,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同学们珍惜当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最后,学校团委要求,各班星星文学社社团专门组织一次清明节节日风俗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活动,要求各班社团对清明节的来历,食俗、节日活动等有关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和整理,并最终以手抄报的形式上交校团委,学校择优进行宣传和表彰。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石埠子初级中学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学清明节的活动总结范文三

又是一个清明时节,又是一个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做好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习俗等相关知识,大力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讲话学生知道了革命先烈们的感人事迹,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奋发学习,立志成才,爱国爱乡,学好本领。各班都召开了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了革命先烈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英雄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开展了“吟诵中华经典、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清明节朗诵会。各班学生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通过多方搜集资料,有的班级从中国经典古诗文中自选出了一些作品,有的班级朗读了大量革命英雄故事以及革命先辈的著名作品,各班以带读齐读等多样的形式诵读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形成了浓厚的诵读氛围。同学们在诵读活动情绪高昂,时刻被革命英雄事迹所鼓舞激励着,这次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继承优良传统,树立从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高尚理想。

三、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登陆到中国文明网,在搭建的“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上献花、鞠躬并发表了祭奠感言,表达了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之情,并许下了好好学习的宏愿!

四、进行实践性的调查和研究。要求学生通过参加清明节学校及家庭活动,观察家人以及周围的人在清明节期间的行为、交往、习俗,了解现代人对清明节活动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品质。假后,各班组织学生进行了交流,发掘出了清明节的新内涵和新风尚,例如很多农村家庭改变祭扫方式,不再烧纸,改为献花等。

通过清明节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从而使他们真正明白没有无数先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励了广大学生珍惜今天、把握明天,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总之,本次清明节活动,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配合下,开展的顺利、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看了中学清明节的活动总结的人还看

1.中学关于清明节的活动总结

2.小学清明节教育活动总结3篇

3.学校清明节活动工作总结

4.清明节活动总结

5.中学关于清明节活动的总结

第3篇:清明节的来历故事范文

清明节包青团吃青团作文 篇【1】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清明节包青团吃青团作文 篇【2】江南四月,苗青草青树叶青,风清水清空气清。清明节来临,时令食品青团也出现在人们踏青的食品袋里。青团,外表青青可爱,口味清香诱人,它是由叫做“青”的植物染青的糯米粉做成的带馅的团子,是一种极富民俗特色的传统食品。我们江南一带就有清明节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吃青团的风俗有来历。相传将领李秀成兵败被追杀,他只身出逃,在一农田装成耕农躲避,此时他饥饿难耐,让村民张三想办法给他送点吃的。因官兵搜查很严,张三很为难。当看到地上被踩烂的艾草时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把艾草煮烂,加上糯米,蒸出青光光的青团子,然后把青团子和青草一起放到筐里,顺利躲过官兵的检查,来到水田边将青团子和青草一起往田里扔去,官兵以为他在施用肥料,就散去了。官兵一走,李秀成捞起青团子就吃,不仅充饥,而且清香满口。李秀成吃饱了肚子,等到天黑就摸过官兵的哨卡,安全地返回了太平军的大本营。后来,李秀成吃青团子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张三做的青团子就成了清明时节一道十分独特的风味食品。

查查青团的做法,发现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用青菜汁,有的说用清明茶或艾叶粉,过程倒都差不多,绿色汁液和咸盐或石灰一起煮熟,漂去苦涩味后,捣烂,配上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也有用春笋等其它馅料的。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蒸笼,垫上粽叶,隔水蒸熟就大功告成了。

而现在人们图方便,一般去超市买青团,小小一个裹在保鲜膜中,颜色碧绿。这些青团虽然不是用“草头”做的,但特别糯,口感很细腻,人们也很喜欢吃。

清明节的青团是一定要吃的,它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更是流传已久的一种食俗文化。

清明节包青团吃青团作文 篇【3】在清明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在厨房里切切炒炒,为明天的清明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奶奶就起床了,我想看看奶奶是怎么包青团的。青团,看起来是青色,但上面还有绿色的东西。只见奶奶坐在凳子上揉着面团,面粉变成了绿色,这种绿色的东西是奶奶从山上采摘而来的青叶。把它切碎,并融入面团中,可以使吃青团的口感觉得有弹性。奶奶搓的很吃力头上还滴下豆大的汗珠。搓了一会儿,奶奶就把面粉放在桌子上,桌子上放着馅,馅是由咸菜、肉碎、豆腐干和笋组成的,还飘散着一股诱人的味道。

第4篇:清明节的来历故事范文

一、在幼儿园做好以传统节日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对幼儿实施道德教育

实践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师利用特定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发其中蕴涵的教育资源,组织和指导幼儿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体验,让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例如:

结合“春节”,我园组织幼儿开展“向长辈拜年活动”、“我该怎样用压岁钱”等活动,培养幼儿“勤劳节俭、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让幼儿通过与家人一起包饺子、贴对联、放鞭炮等,让幼儿体会浓浓的“中国味”和醇醇的“中国情”。

结合“端午节”,组织了幼儿进行了“包粽子”活动,向幼儿讲述端午节的传说故事,使学生对端午习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于是爱国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结合“清明节”,组织幼儿去踏青,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邀请奶奶、姥姥、妈妈来园和幼儿一起做面燕,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并开展了到烈士陵园“为烈士献一朵花”祭扫活动,让幼儿缅怀先烈,传承优良传统。

在以传统节日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为了让孩子们能主动地学习、探索,我们会抓住每一个传统节日,针对每一个节日的特点,对幼儿实施教育,让幼儿在操作、参与过程中,体验并获得有价值的学习,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

由于很多传统节日已被确定为法定假日,这些节日幼儿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教师要积极与幼儿家长联系,共同帮助幼儿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幼儿园和家庭同步开展的实践活动。在节前我们教师要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分别给孩子和家长布置任务,指导家长和幼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这样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春节期间我们开展了“我为爸爸妈妈包饺子”“向长辈拜年”的活动;在清明节期间开展“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的实践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分月饼”活动;在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为家人做服务”活动……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让幼儿感受亲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倍受教育。尤其是许多农村学生家庭仍保留着过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三、利用传统节日,家园配合,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

据调查,孩子们对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知之甚少,为此,单靠幼儿园进行传统节日的渗透教育远远不够,还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做好中国传统民俗节日资源的开发、收集和整理工作,积累与节日有关的成语典故、趣联妙对、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等,了解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民间传说,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做好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还积极赢得家长的支持,各班教师还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家园联系栏、家长信箱、校信通等形式,搭建家园之间相互交流传统节日的信息平台。如大班家长在中秋节前夕,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中秋节来历的资料,为了让幼儿看到不同形状、不同口味的的月饼,他们纷纷让幼儿将家中的月饼带到幼儿园;中班家长则在中秋节前后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月饼盒,以供活动室环境的布置和区域活动之用;鼓励家长主动为幼儿参与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提供教育资源。

第5篇:清明节的来历故事范文

结合我园“亲自然,活教育”的办园理念,通过主题生活实践活动让孩子亲近自然,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教材。特制定以下园本课程计划:

九月份主题:《团团圆圆过中秋》

本月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开展传承民俗的实践活动。

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2.学做月饼,从中体验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为幼儿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2.成品月饼、制作月饼的原料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听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中秋节的儿歌。

3.做一做:制作中秋贺卡。

4.读一读:读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5. 生活实践:到生活体验馆制作月饼。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半成品原材料,以便于操作。(生活体验馆活动)

十月份主题:《快乐秋游》

秋天天气逐渐凉爽,本月我们将带领孩子亲近自然,到郊外去感知秋天的季节变化。

目标:

1.了解秋季的季节特点。

2.到郊外自然中感知秋天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提前找好秋游的地点。

2.准备好班旗、野餐垫等。

3.幼儿带上水壶、遮阳帽等

4.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听关于秋天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秋天的歌。

3.画一画:画秋天。

4.生活实践:到郊外秋游。

十一月份主题:《丰收乐》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本月我们将带来孩子到生活实践基地去挖红薯,体验丰收的快乐。

目标:

1.感知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通过劳动体验丰收的乐趣。

3.感知农民劳动的不易,从而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与实践基地提前做好衔接。

2.准备好挖红薯的农具。

3.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学一学:关于丰收的儿歌。

2.做一做:利用种子、果实等进行美工活动。

3.生活实践:到实践基地开展挖红薯活动。(十里荷乡)

十二月份主题《热热闹闹迎新年》

一年就要结束,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本月末将组织幼儿回顾这一年自己的变化,并大胆表达新年的愿望,在亲子活动中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目标:

1.感知自己成长的变化。

2.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庆祝新年的方式。

3.乐意向别人表达新年的祝福。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或其他物品。

2.卡纸、彩色笔、剪刀等美工材料

3.筹备全园亲子活动。(详情见《元旦亲子活动方案》)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关于不同国家地区庆祝新年的不同方式、关于新年的歌曲。

2.比一比: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有什么不一样了。

3.唱一唱:关于新年的歌曲。

4.做一做:新年贺卡

5.说一说:说说自己新年的愿望;给周围的人说说祝福的话。

6.亲子活动:庆祝元旦亲子活动

三月主题《感恩父母》

本月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孩子感知父母的艰辛,从而孝敬父母等长辈。

目标:

1.了解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2.感知长辈工作生活的艰辛,从而学会感恩长辈。

3.通过亲子实践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请父母给孩子讲讲怀孕、生产中的一些事情。

2.制心糕点的面粉、酵母等材料;幼儿自备少量干果等。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关于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妈妈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关于爱妈妈的歌。

3.画一画:画自己的妈妈,将作品送给自己的妈妈。

4.做一做:做手工作品作为妈妈的节日礼物。

5.亲子实践:制心糕点

四月主题《春暖花开》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季节,本月结合传统节气清明节开展主题活动,将带领孩子在大自然中去感知春天的变化。

目标:

1.感知春天变化,了解春天的天气特征。

2.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活动准备:

1.学习单:和家长一起了解、记录清明的习俗有哪些。

2.提前规划好踏青的路线。

3.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诗歌等。

2.唱一唱:关于春天的歌。

3.画一画:春天的图画

4.生活实践:去郊外踏青

五月主题《劳动最光荣》

本月结合五一劳动节开展系列爱劳动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乐趣,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目标:

1.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学会穿衣服、叠被子、叠衣服等事情。

2.热爱劳动,养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小班幼儿练习穿衣裤;中班幼儿练习叠被子;大班幼儿练习叠衣裤。

2.筹备五一生活自理能力比赛。(详见《五一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3.学习单:填写家长一天的工作和家务劳动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了解父母或者长辈一天要做的工作活动家务

2.唱一唱:关于爱劳动的歌。

3.做一做:回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4.亲子活动: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六月主题《欢乐过六一》

本月结合六一儿童节开展系列活动,让孩子快乐展示才艺,感受童年和成长的快乐。

目标:

1.展示幼儿的才艺,激发自豪感。

2.让家长感知幼儿的学习成果,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各班收集幼儿的美工作品,制作成为展板。

2.排练六一文艺节目。

系列活动安排:

1.唱一唱:展示童年快乐的歌曲。

2.跳一跳:快乐的舞蹈。

第6篇:清明节的来历故事范文

1、严格执行“三清三齐”制度

本学期,我镇各学校严格执行“三清三齐”制度。中心小学校长室成员采取“值日制”。每位副校长和中层教干轮流负责一天的日常管理,从考勤到“三清三齐”检查,到两操管理,到路队评比,每周进行一次总结,每月进行一次考评。对“文明班级”进行奖励,评比出“优秀班主任”。

2、开展“特色之星”评比活动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本学期,我镇继续开展“特色之星”评比活动,期中和期末各评比一次。“美读之星”、“故事大王”、“书法之星”、“阅读之星”等评比,让学生找到了自信,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 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

(1)扫墓。4月4日,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传统习俗教育。清明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镇把“清明节习俗”、“端午节的来历”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开展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5月16日,我校开展向汶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师生踊跃捐款,共捐出善款17927元。

(4)开展向地震遇难同胞哀悼活动。5月19日,是国家哀悼日。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在操场上为地震灾区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活动,同时降半旗致哀。

(5)加入校“红十字”会。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我校响应上级号召,举行加入校红十字会仪式,同时,积极缴纳会费,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6)开展感恩系列活动。继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活动之后,我镇开展了感恩自然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环保宣传,开展清理白色污染活动,为建设文明灌南做出自己的贡献。

(7)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迎奥运”征文活动。我镇在高年级中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共评选出优秀征文60余篇,参加市评比。

(8)坚持升旗仪式。每周一是我镇固定的升旗仪式。我校围绕时代主题,结合重大节日,安排中队辅导员轮流进行国旗下讲话,锻炼了老师的胆量,培养了老师的口才,净化了学生的人格。

(9)开展“四个一”活动。四个一”是我校特色项目,连续三年获得县第一名。我校结合实情,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开设学生艺术特长兴趣小组活动,纸塑、泥塑、儿童画、版画、书法、声乐、钢琴、舞蹈都是学生喜爱的项目。学生的美术作品在县小学生美术作品比赛中,获一等奖3件,二等奖5件,书法小组有16人在国家书法比赛中获奖;今年五月,在县委宣传部等八家单位组织的“国税杯”小学生声乐、器乐比赛中,我校有3名同学获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由郭欣艳、张平编排的《洗衣舞》获得县第一名;邹红老师辅导的《健美操》代表教育局参加县比赛获得特等奖。我校获得市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市体艺卫工作“先进单位”。

第7篇:清明节的来历故事范文

关键词:农村资源;预设课程;生成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13-01

一、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现状是教师常常以预设的课程为主,它的优势在于针对性较强,能按照预设的内容有条不紊的落实目标。既定的内容拿来便是,对于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的实施不需要多加考虑。但因为是预设的课程,会常常忽略幼儿的内部需求。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主动要求学习的动机不强,兴趣不浓。而老师因为迫于课程的压力,即使在课程组织时孩子出现了兴趣点的转移,但还是会将其扭转,重新回到预设的课程中。但幼儿园教育提倡的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起着引导,帮助,支持,鼓励的作用。为了尊重儿童的意愿,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儿童强烈的探索欲望,生成课程作为预设课程的补充就此产生。

二、生成课程的依据是什么

瑞吉欧教育的创始人马拉古奇曾说:“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因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很多,总不能看到鸽子就生成鸽子的主题,看到鱼就生成与鱼的主题吧。那么,生成课程的依据是什么呢?

1、抓住兴趣点,挖掘教育价值

前几天,孩子们玩了报纸的游戏,兴趣很高。这两天,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便自发地利用剩余的报纸做起了纸飞机,在活动室里漫天飞行。活动的吸引力如此之大,连许多安静的小朋友都按捺不住,加入了进来。又是一次自由活动时间。强强跑过来说,贝贝把他的画画本撕下来折成纸飞机了,还没来的及问是怎么回事,宝宝也急匆匆跑过来说她的作业纸被乐乐撕下来折飞机了。于是便把两位肇事者叫到跟前来询问原因,两人都低头不语,胆大些的贝贝说:“他两本来约好飞行比赛的,可是报纸用完了……对不起!”对啊,老师,我们也没纸了。看看他们失望的样子,在想想这几天乐此不疲的劲儿,我改变了主意。立刻,找出材料盒里所有质地,形状不一的废旧纸张,临时决定将接下来的美术活动―、《装饰汽车》改成玩纸飞机。我把孩子们一起叫过来,“不如我们一起玩飞机吧,看看谁的飞机飞得最高,最远!好不好?”孩子们“哇”的叫来,兴奋极了。我也被感染,加入他们队伍中,一起实验。“老师,太轻的飞机飞不远的。”“头尖尖的飞的比较远“…孩子们不断地探讨交流着探索的结果。飞行速度也在孩子们的探索中不断提高。30分钟后,我把孩子叫回了活动室,开始了我的美术活动,不过装饰汽车改成了装饰飞机……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我们的错误是一边放掉了促进孩子发展的机会,一边在孩子并不需要的时候强迫孩子学习。纸飞机制作简单,取材方便,能促进孩子的投掷能力和竞争意识,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与同伴共同合作。当孩子自发形成活动,并不可遏制的成为集体的兴趣和需要时,老师并没有强迫孩子学习预设的内容,而是顺应了孩子的需要,及时把握教的时机,又为孩子的发展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更可贵的是她机智的将孩子的兴趣与预设的活动能够巧妙的结合,既满足了幼儿玩中探索的需要,又保证了必要的学习。

2、关注幼儿的内在需要,生成课程

随幼儿的需要生成活动。在教师一日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极好的教育契机,而这些契机也许是与近期目标无关的,但它能够体现幼儿的需要,并且给教育活动创造了极好的时机与条件。如,一次老师正在户外组织科学活动“寻找春天”,忽然一只蜗牛爬了出来,孩子们的视线一下子都转移了过去。“快看小蜗牛,它爬行后有一条条痕迹是怎么回事?”“它的嘴巴长在哪里”,“饿了吃什么呢?”“晚上天黑了住哪里呢?”等等问题引起了孩子的讨论。……按照传统教学的思路,这时要不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蜗牛那儿拽回来,完成既定的预设课程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对于蜗牛的求知又是那么的迫切。孩子们都把渴望答案的眼睛望向了我。我没有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让孩子回去和爸爸妈妈找资料,你想知道的关于蜗牛的一切,第二天再来一起讨论,来个知识大碰撞。关于蜗牛的主题在幼儿内在需要的基础上应运而生了。

三、让农村资源与幼儿园课程有机融合

农村有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如婚丧嫁娶的规矩,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名胜古迹等。民俗风情资源,如:童谣,民歌,民间故事,地方戏曲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而我们的孩子正好生长在农村,接触的是农村的文化,感受的是农村自然景色。结合这一独特的地域特点,何不将幼儿的课程和农村的方方面面结合在一起,共同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呢。

每逢清明节前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时,人们要携带自家做的清明果及食物到墓地对逝去的人进行悼念。这天课间,子航拿出自家做的清明果,可把旁边的小朋友馋坏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也把我给吸引了过去。吴思彤说“这有什么哇,我家周末还做了好多好多的清明果,就是没带来。”刘烨超接过话激动的说,“我也和妈妈一起到田里采摘过做果子用的艾草呢,还裁过清明果的皮呢”。“对,然后把甜甜的馅料包到绿绿的皮里。再放到蒸笼里面蒸。”宝宝接过话,一脸欢喜的样子,仿佛热腾腾的清明果就要吃到嘴里似的。看到孩子们谈论的津津有味,我想孩子们对清明果的制作流程是那么的熟悉,又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而且都有过经验,不妨借助这个机会让孩子们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习俗,把枯燥的课本知识变成孩子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预设的课程基础上生成出新的课程。将孩子之前零碎的制作清明果的流程向家长调查清楚并做好记录,再来实践(自制清明果)。延伸到区角活动中,通过《小厨师》《小卖部》等一系列区角活动让孩子扮演角色,满足他们的愿望。

参考文献:

第8篇:清明节的来历故事范文

学校成立“道德讲堂”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日常管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对照工作任务和目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落实方案,把建设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把建设学校“道德讲堂”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精心部署,健全了“学校道德讲堂”管理制度,制定了活动计划,确保了学校“道德讲堂”各项工作全面、顺利地推进。

二、宣传发动 全员参与

按照学校制订的道德讲堂计划,利用学校宣传栏、“小浪花”广播、黑板报等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发动,让此项活动深入每个老师和学生的心中,吸引全校师生踊跃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立足实际,建立“学校道德讲堂”宣讲队伍

我校“道德讲堂”建设,始终坚持立足生活实际,所举的事例来源于日常生活,取材于师生和日常的教学工作。首先立足实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宣讲的思想性、教育性和针对性结合起来,使道德讲堂办出特色,办出风格。二是来源于生活,从校园生活中挖掘生动的典型事例,使“道德讲堂”建设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不断研究“道德讲堂”特点和受众的需求变化,创新模式,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三是取材于师生,重视广大师生在“道德讲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师生需求,使“道德讲堂”真正成为师生自己的讲堂。四是贴近教学,学校“道德讲堂”要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学校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宣讲队伍,由学校德育处负责人、优秀班主任、学科教师带头示范,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作为宣讲员,并整合家庭、社区资源,邀请其中的优秀代表参与学校教育,形成育人合力。

四、师生道德讲堂同时开展,力求共同进步

“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充分尊重广大师生的意愿,设计多样化宣讲形式,使广大师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教师着重开展“师德讲堂”活动,学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教师“师德讲堂”。选树师德典型。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师德标兵、先进个人等评选为载体,重点选树、培育一批师德先进个人的典型代表,在学校形成学习师德典型、崇尚师德典型、关爱师德典型、争当师德典型的良好风尚。

学生“道德讲堂”一是积极发现、培育、收集身边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中的“三德”道德典型,并将其真实的先进事迹编写成真挚感人的故事。二是基于学生实际问题设计主题鲜明、循序渐进、形成体系的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学校道德讲堂”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听道德故事、听先进事迹报告、听演讲,看道德模范和感动人物影视、看图片展,上网观看道德模范和感动人物的影视报道等,使他们的行为品格得到熏陶。利用班会课召开“道德故事宣讲会”,讲模范的人、讲模范的事,讲同学的事、讲自己的事等身边的道德故事,以讨论、辩论、反思、总结等提炼模范典型的道德内涵,引导学生认知、接受道德人物的优秀品质,学习效仿模范事迹,争当道德楷模,使他们的品格得到质的升华。

“道德讲堂” 的主要模式为:班级道德讲堂和学校道德讲堂。学校利用多功能教室作为固定的“校级道德讲堂”。

五、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词鲜明的活动

春季学期开学后,学校组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庆三八----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主题教育活动。倡议全体学生在“三八节”期间“记住妈妈的生日,为妈妈献一份爱,为妈妈做一件事”。

清明节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到学勤广场缅怀茅学勤革命先烈。并布置全体学生在周末查资料,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参加家庭祭扫活动,强调要做到“文明祭扫,绿色祭扫”。

端午节、中秋节期间,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开展了“思屈原,庆端午”和“中秋颂月”的主题班会。

国庆节前夕,学校组织各班级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班会、班级黑板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阳节,学校少先队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和老人们一起欢度节日;开展以“学会感恩,纪念重阳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开展班会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懂得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在创建和谐温馨幸福家园的时候,保持并弘扬我们把尊老爱老传统美德,让学生明白百善孝为先、爱老如爱子,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爱护明天的自己。

第9篇:清明节的来历故事范文

一、培养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年级的学生大多喜欢有趣的童话故事,为此,我每周一下午特意安排一节阅读课。在课上,我给学生们讲述《白雪公主》《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当讲到《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小朋友扮演那位愚蠢的皇帝,他穿着子虚乌有的纱衣在热闹的大街上神气活现地游行,笑得学生们前俯后仰。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故事中来,感受到了故事的有趣。接下来,我便抛砖引玉,要求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等有趣的书籍。第二天课前,我用十分钟让学生口述故事情节来回忆故事内容。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特别喜欢上阅读课,也会主动从家里带一些故事书来阅读,这就为课外阅读开了个好头。

二、推荐适合的读物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对话。”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识字量有限,可以向学生推荐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书籍。因此,我在教学生学习新课时,课前或课后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或资料。如上二年级的《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看并阅读2001年申办北京奥运会的资料;上完《静夜思》,要求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上完《卡罗纳》一文时,我布置学生利用小长假阅读《爱的教育》……在课前或课后,让学生扩充一些阅读资料或书籍,这样会对课文内容更容易理解,既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比如:三月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我让学生阅读雷锋的故事,再查找当代的雷锋的事迹来补充学习;遇上国庆节,学校开展“迎国庆”活动,我布置学生诵读爱国的诗歌,阅读反映祖国面貌的资料;每逢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到来之时,我会要求学生查找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与其相关的故事。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学校的德育工作扎实有效,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指导读书方法

态度决定高度,方法决定效果。好的阅读方法能大大提高阅读的质量。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小、理解能力欠缺,课外书则需要家长陪同阅读。有时候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帮助孩子答疑解惑;有时父母是孩子的忠实“听众”,耐心地听孩子复述故事内容。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思想渐渐成熟,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时,教师则需依据文章的长短或体裁的不同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我认为篇幅短小的写景或者是诗歌等文章,可以采取熟读成诵的方法。篇幅较长的小说则应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区别对待。(1)掌握读书程序。一本书先看标题、内容和序言,尤其是作者的特别观点。再查看目录,弄清书的大致情节。然后注意书后的索引及引证相关的书籍,以便解读需要理解的词汇。(2)了解读书方法。培根说过:“浅尝辄止,有些书不妨囫囵吞枣。”有选择的阅读是为了把力气花在刀刃上,针对不同类别的书籍可以选用不同的读书方法。一是浏览性阅读。对于那些浅显易懂、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或是长篇小说中那些穿插故事情节的一些过渡性语言,可以随便浏览一下,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二是选择性阅读。对于书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以便理解记忆。如读《百科全书》《昆虫记》,书中有许多科学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对待这类读物不可随意浏览,而是要学生重点阅读书中的科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下来。三是品味性阅读。对于名家名篇或文笔优美的优秀作品则采取精读的方法。在读中细细地品味字词的运用、文本的意境等。读此类的文章时,需要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针对文中精彩的场景、生动的对话、细腻的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可以建议学生用笔在书上画起来,熟读背诵;文中出现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议论等可以建议学生用特别符号做好记号,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四、展示成果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