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室内设计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 键 词 :CAD 制图教学 现状分析 改革设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室内设计制图的表现从手绘制图方式进入到电脑制图,AutoCAD制图教学内容便随之导入到室内设计制图课程中,这给室内设计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AutoCAD制图教学也成为室内设计制图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AutoCAD制图教学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进行一些改革调整。
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现状分析:AutoCAD制图教学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把握不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就会导致AutoCAD制图教学进入一个误区。目前,AutoCAD制图教学就存在着这样的隐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是相脱节的,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一些空泛概念与实践内容有很大的出入,学生对此往往提不起兴趣。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贯彻以理论为指导的原则,这使得学生只知其表而不知其理,由于没有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改革设想: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理论教学不应是空泛概念的文字游戏,而应是指引实践教学的参考原则,教学实践也不应是尝试错误的操作活动,而应是检验教学理论的试验园地。我们要认识到缺乏教学理论的教学实践是盲目的,失却教学实践的教学理论是空洞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具有相互依存性与和谐统一性。在AutoCAD制图教学中,如何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可通过案例教学来进行二者教学的检验,正如梅塞思博士所言:“案例教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教学形式,它在理论与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了一道最好的桥梁。”
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现状分析:从AutoCAD应用领域来说,AutoCAD可用于机械、交通、地质、气象、建筑、室内装饰、园林规划等多种领域的制图表现。正因为AutoCAD的这种特性,导致AutoCAD在教学内容上安排较多课时,而AutoCAD制图教学只是室内设计制图课程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为了完成所设置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尽量地操作演示,在课堂进行上机验证的时间却很少,只能留在课后进行上机验证,而学生在课后没有教师的现场辅导,这就会导致学生对所传授的知识很难全面消化,主要表现在作业练习中错误不断。
改革设想:结合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安排进行改革,AutoCAD软件功能非常强大,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在制定教学大纲时,我们要根据我们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如室内设计专业,我们利用AutoCAD只是进行室内设计工程图纸的制作,它只是我们进行设计时的一个辅助的绘图工具,我们只对它在进行制作室内设计工程图时所涉及到的工具命令、一些特性进行讲解,这样我们的教学内容既体现了针对性,又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AutoCAD软件的内容。
转贴于
改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现状分析:根据目前AutoCAD制图教学现状分析来看,其教学方法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效果。二是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软件工具命令操作步骤的讲解演示,而其操作原理、在专业中的应用讲解得过少,使学生只知其果,而不知其因。三是在实践教学中,所操作演示的实例的针对性不强,与室内设计制图课程制图表现有所出入,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改革设想:针对目前的教学方法,改变原有教学思路,抛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要进行大胆地创新,AutoCAD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可先进行实践操作,在对AutoCAD获得感性认识后,再回到课堂学习理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案例的分析解剖,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到举一反三,对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符合专业特点,反映当前的实际。要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是指导者和推动者。
立足现状,完善考核方式
现状分析:在室内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虽然AutoCAD制图教学是本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但其考核方式制度,对AutoCAD制图教学这部分教学的考核方式的制定却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考核内容的不完善,AutoCAD辅助制图是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但在考核内容的制定上,却只注重其实践操作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理论教学的成果,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理论教学而只注重实践教学。考核形式的单一化,即单一的理论考试或上机验证考试,这种传统的考核形式已沿用许多年并开始出现弊端,急需改革创新。
改革设想:立足现有考核方式,进行完善调整。在考核内容上要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能只采取单方面的理论考试或实践考试,在考核内容上既要有理论知识也要有实践操作的内容。在考试形式上要多样化,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即要打破单一的理论考试或是上机操作验证考试,应当根据专业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如可采取分阶段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口试、笔试等考核方式。为了鼓励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提问、作业、测验、操作验证、考试等教学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创新思想,教师进行认真记载,适当加分,在考核过程中反映出来。
1.低效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种操作软件的更新,3Dmax课程不再是陌生的课程,但学生对3Dmax的实际操作依然是动手能力差,老师课上讲解的步骤,学生课上听懂,课下不会操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提高3Dmax课程教学的效率是3Dmax教学研究的一个难题。
2.启发式教学不够完善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经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采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才能完成。由于许多教师没有把握住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学生没有领略到教师的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3.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前沿性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在当今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而人才培养滞后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高职教育对知识的前沿性要求还很高,课程教学是呈现这种发展动态的基本途径,但是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教材和教案陈旧,忽视了对新版教材和前沿知识的选择,课程内容滞后现象比较严重。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该领域的热点、重点等,都很少能够及时地反映到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中。
4.课程设置权力的垄断性
课程权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来影响课程行为的力量,依靠这种力量可以在课程方面造成某种特定的结果。课程权力主要包括课程政策制定中的参与权、课程决策权、课程专业自以及课程实施权等等。它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计划、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优化过程当中。现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权力存在着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国家、学校和教师对3Dmax课程设置有着相当大的决定权,而最具有话语权的学生课程设置的权力普遍被忽视。
二、3Dmax课程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3Dmax课程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被广泛采纳。3Dmax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是把二维空间设计转换为三维空间设计,而3Dmax课程是模拟三维空间转换的重要手段。从事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师面临着不少的难题。学生入学参差不齐,大部分同学入学英语成绩比较差,使得三维构建能力不够强,同时又没有比较强硬的硬件设施(比如机房计算机配置不够等),也没有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因此,怎样改进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学生的3Dmax操作能力,使他们迅速融入社会是大部分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的对策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剖析,可以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课堂教学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要求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则主要是指技术的创造性应用能力。创新是观念,如何把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变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即如何实现从简单模仿到自我创作是构成3Dmax教学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了引导学生从模仿中走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主题构成训练,设立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去探讨实现和完成它。也就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和理解3Dmax的原理后,根据课程能力标准中的能力模块设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创意作业,如灯光部分中的聚光灯的运用、建模工具中的影视墙的设计、材质的制作等训练。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性地发挥;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对所学能力模块知识的主观认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境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其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有很大的自由度,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其自主意识、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把张扬个性、促进个体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符合现代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思想。
2.3Dmax课程内容设置动态化
要跟上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就要不断更新课程,把新的内容充实到已有的教学内容中去,从而删除那些相对陈旧的内容。课程内容设置不再是一成不变、完全确定,要使课程内容根据客观需要及时、准确、有效地予以调整修正。由于我国课程内容的设置权主要属于授课教师,这就需要授课教师要不断的关注前沿的知识,重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教材和教案,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学科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
3.学生参与3Dmax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中3Dmax课程设置主体主要是国家、院校和教师,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其实学生已经完全有能力去参与课程的设置。首先,他们比起国家、学校和教师来更了解自身的发展需要,更了解自己哪方面知识的匮乏,更了解自己哪方面能力的薄弱,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课程开设和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力。其次,学生参与课程设置可以加强学校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一些院校在安排师资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把每个老师的所长发挥出来,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置中去,是对教育教学公平、公正开展的有效保障之一。如果学生自己放弃参与权则另当别论。
4.采用“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该课程能力标准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明确本课程在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课程内容模块划分为应知应会目标,并制定其相应的鉴定办法;
1.教学模式陈旧
一些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陈旧,多数课程均采用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也仅停留在理论讲授中。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学生在经过充分的理论和技术知识积累后就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实践。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地方普通高校的室内设计课程与实际项目衔接不上,使得学生的社会实践较少,动手能力不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旧的教学模式最终会导致教学质量下滑,所教授的知识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
2.课程渗透不强
一些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多数课程都很独立,课程之间没有太强的渗透性。如,展示设计是一门平面设计和室内设计交叉的课程,而笔者所在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却没有关于平面设计的内容。学校的展示设计课程只是关于展示的空间布局设计,版式设计只是一带而过,几乎没有室内设计的展示陈设和展示照明的基础理论。这样的展示设计课程内容很宽泛,不够精细,会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没有很强的专业性,学生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还要重新学习。
3.学术交流闭塞、专业研究能力弱
由于一些地方院校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学校的学术交流活动相对较少。我国的室内设计专业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其理论基础并不深厚,需要广泛地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室内设计理论知识。在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学生还应该进行具体的实践练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然后上升为理论。如果没有了学术交流,教学模式又受到局限,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设计能力,使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学术交流的缺乏还会导致教师专业研究能力不强,不利于教学创新。
二、地方普通高校室内设计教学建议
1.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注重学生的创造性
与专业院校的学生相比,地方普通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稍弱。在室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艺术修养,又要培养学生的艺术造型能力。室内设计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精神审美需求的设计,而艺术审美是设计师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教师要重视室内设计中的审美要素,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对学生系统地讲解关于装饰、挂画、灯具、家具、摆件等室内陈设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家居陈设与商业室内陈设的区别,还可以带学生去参观一些家具城、装饰城或一些售楼部的样板房,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室内设计需要给客户惊艳的成果,这就要求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不应仅停留在课本上,一成不变的教学只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无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观察中寻找设计灵感;也可以引导学生研读一些生物、机械、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书,从而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继而设计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
2.加强学科之间互渗、课程设计动态发展
地区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程应注重各学科内部的交叉渗透,包括具体技术学科的交叉(如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基础性学科间的交叉(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和三大构成)等。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研究空间为主体、探求室内设计美规律的学科。但是,当前的一些教材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要坚持运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在课程上增加新信息、新知识、新观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大纲必须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国内的一些专业性院校的室内设计课程每年都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一些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室内设计课程几乎不变。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教育只有在动态的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实践教学
(一)高技能人才
主案设计师、设计总监。主要需求有文化创意、设计创作能力的设计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带领团队进行自主研发的科技人才。由于这类设计师是一个工程的关键人物,所以招聘单位对应聘人员的经验、能力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大专以上,具备较为丰富的工程装潢经验,能够进行现场施工的监督;精通效果图、节点图、施工图等的制作,且设计理念要求比较先进、前卫;能具备“室内设计师”证书则更佳。这部分人才需要在本科、大专以上学历毕业,并有强硬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水平,在行业内要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锻炼。由于建筑装饰行业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行业,进入的技术门槛很底。所以行业内人才流动性很大,造成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难度机大。
(二)一般人才
室内装潢设计人员,还包括制图员、施工项目管理员、装饰材料员,还有业务员等。很多装饰公司招聘这类人员时,在经验上要求不高,但要求专业对口、熟练使用各类电脑设计软件,如CAD、3DMAX等制图软件,以及平面设计软件等。社会对设计公司、中等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招聘时并不要求中职毕业生的学历有多高,而是期待他们具有更广泛的专业背景与知识技能。既要懂CAD建筑制图、3Dmax制作室内效果图等技能,又可以同时具备施工相关项目的管理和工序等综合协调能力和实际工作应用能力。要求能根据项目策划要求进行CAD图纸的绘制;负责工程项目绘图方面的支持服务工作;负责工程图纸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参与与绘图相关的其它工作;参加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核;制定项目设计计划及设计任务书。
二、室内设计行业对中职生要求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行业对中职人才需求有以下几点:
(一)招聘条件
1.热爱本职工作,能吃苦劳,认真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2.中专以上学历,有实际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3.专业知识丰富,熟悉建筑装饰施工规范;4.熟练使用CAD、3DMax、Photoshop等图形设计软件;5.协助项目负责人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6.善于交流和洽谈,有业务能力者优先考虑;7.有施工员证,或室内设计师、装饰工程师等行业资格证书者优先考虑。
(二)适合中职生的岗位
CAD或3D绘图员、设计助理、客服助理及施工管理员。
(三)技能要求
熟练操作设计制图软件如AutoCAD、3DMAX、Photoshop、AE、CorelDraw等,会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软件进行文本编辑。由此可见,中职生在室内装饰设计行业中,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不管是个体经营的室内装饰设计公司,还是民营的大中型陶瓷企业,他们所需要的设计人才,都要具备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熟练操作专业软件能力,还看重就职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对于中职生,多数企业或设计工作岗位的要求相对降低,他们不太考虑中职生是否学历高,但大都要求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甚至上岗马上能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以一个中等大小的室内设计公司为例,公司技术人员通常包括设计总监1名、主笔设计师2-3名、设计师3-4名、绘图员若干名,此外还有公司施工管理人员(工程部经理)1-2名等等。除了设计总监和主笔设计师以外,其他岗位很适合中职和高职毕业生作为就业选择。
三、对中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依据职业实践的需求开发课程组织职业教育、推广实践性教学,已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中等职业教育更要明确就业方向,通过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获得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能力素养,拓展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室内设计专业的每一门课程实际都是理论和操作并进的课程。针对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现状,不能单一地、片面地只按理论讲授或实践训练课的要求来上,而是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以及就业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设置,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注重操作技能。
(一)课程内容要适合岗位任务需要
课程内容要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直接相关。传统职业教育课程中许多内容的实用性不高,常常强调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常常变为“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从理论角度看,我们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很大程度是为了更容易形成职业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课程内容忽略实际操作时的技能培养,往往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而“无法胜任”实际工作岗位。依据行业的岗位需求,中职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可将教学重点要放在把AutoCAD、3Dmax绘图员的培养,把课堂上的基础知识、软件的操作能力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上。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主题
以典型的、实际的工作任务(即来自企业的工作任务)来组织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在行动中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工作过程的理解,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整个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中,每上一门专业课,必须要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该职业领域的工作任务有哪些,培养他们在知识原理、工作方法、工作技能和工作任务形成情景联系。对于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操练形式,采用工作室模式模拟工作任务的整个流程,以若干个“工作任务”组成一个工程项目来组织教学。
(三)真正的让学生“做”起来
作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明确“做”的重要性:(1)“做”使学生快速掌握技能和方法;(2)“做”使学生直接体验工作过程,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3)“做”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实验探究的情境下建立学习的兴趣和习得后的喜悦。(4)“做”能有效转化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技能。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生“做”中教,加大实践训练的强度和力度,减少教师的讲解理论的时间。要求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并在工作任务中出现问题时,学生应尽量自己处理解决该问题。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如手绘效果图、AutoCAD、3DMAX等,都是以实际操作为主,因此,学生在课程学习后,不但要能够“做”,还要能“做好”。
四、结语
文章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差异做出剖析,突出了“问题导入型”学习方法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差异对比来取长补短,更好地在应用型大学的环境下做好室内设计教学。
关键词:
室内设计;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设计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背景下,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大陆的室内设计怎么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过台湾中国科技大学的课程教学方法及应用与福建三明学院进行比较,希望有些方法借鉴与应用。
一、室内设计教学计划、内容及目标
1.教学计划与内容。
台湾中科大室内设计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以围绕:①配合系里该年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②教师制订每一个设计命题的先前计划;③评审制度的建立;④学生对每次设计教育周期循环之后的学习效果四大部分的内容进行研究讨论。首先不同学期多个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目标以及社会发展问题及话题轮流命题,并且撰写评审标准及作品完成后达到的效果。然后学生与教师互选或者统一安排学生进入不同教师小组,教师根据自己组内成员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台湾的邱淑宜也提出一般设计教育中牵涉六个层面:①设计教学目标与计划;②设计命题;③课堂教学方式;④改图方式;⑤评图的方式与标准;⑥师资的问题。从教学目标的设计至设计内容的命题,及实施设计教学,以改图及评图的方式进行教学,而评图也是作为评量学习过程重要的一环,透过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课程计划的修正。六个部分的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这个模式被台湾大多室内相关学科一直沿用与发展,成为设计教育中评断该学生是否适合于该项专业的最重要关键。三明学院的室内设计通过培养方案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与内容。在教学思想上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主要通过讲授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风格、流派、设计方法,以及室内外表现方法等,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技巧,并借助大量的课程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具体的表现手段和施工技术[1]。通过课程作业以及讨论及时掌握和调整教学进度,通过大纲制定教案,不同内容应用不同教学方法。课堂内容主要讲授为主,内容从理论层面到具体细节的具体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课程作业要求以图纸和模型完成设计要求。通过作业展览同学、教师的沟通提高学生自我审美能力及发现缺点与不足,教师通过作品及作品评价进行教学反思。
2.教学目标。
台湾中科大空间设计课程中学生必需经由设计实作来体验与呈现空间;并在绘图、做模型与讨论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不时交替运用不同的思考模式,以熟练分析、演绎、组织等表现方式,结合设计价值观与专业知识来完成作品(邱淑宜,2002)。台湾的科技大学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设计创新及实际动手能力的表达。三明学院室内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强调人的需求是首先去了解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设计要解决的最终任务。根据市场和使用者诉求的改变进行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目标,实现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融入市场。台湾中科大强调动手能力的操作,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三明学院学生能够将不同专业知识运用到空间设计中去,同时根据不同空间不同人的需求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与设计,但在实作和对空间尺度的体验感受方面需进一步加强与提升。
二、课程教学设计及方法
1.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方法的引用。
因为室内设计是含有多领域跨学科的不同问题,室内设计在开始计划之初,往往为非结构性且模糊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向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培养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及归纳总结能力至为重要。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另类的教学方法,它是让学生在真实世界的环境中,将所发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形成案例,大家共同讨论,并提出问题解决之道。所以,学生不只是在教师传授中得到知识,最重要是在小组中学习(吴清山,林天佑,200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问题为核心,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台湾高校不仅将PBL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同时它将此方法应用于整个的教学课程安排中。杨绍裘指出(2005)问题导向学习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PBL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与问题解决能力,故此种学习方式,对于像室内设计这类的应用设计科学而言,应具有相当的采用价值。而“问题导向学习”是由生活上的实际案例或是情境模拟为依托,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讨论,藉由案例中的分析研究,从中寻找问题,使得对问题的思考在广度和深度上更加全面,并思考解决问题方法(杨绍裘:2006)。庄修田提出,因室内设计的性质与其他领域有所不同,因此根据“界定、发展、评鉴”教学模式来发展室内设计的PBL教学模式。①界定,本阶段主要在于制定学习目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诊断需求。学生在引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经由头脑风暴进行问题的界定、分析与解决问题所需信息的探索、讨论。即教师根据主题(学习模块)设定学习单元,针对每一学习单元设定问题;PBL重视自我学习能力,同时也关注小组的合作学习,因此需要运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批判思考、与教师讨论等方式达成学习目的;学生就各学习单元进行自学、信息搜寻、讨论,主要在于分析情境、理清问题,并延伸出相关概念;教师则为旁观者、监督者和评估者的角色,不提供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②发展,本阶段主要根据上一阶段的问题分析发展出解决问题解决的方案。首先,学生根据问题分析结果进行自我导向学习,教师则从旁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行动与发展,并提供相关信息。其次,根据获得的数据提出解决方案、讨论、分析问题是否解决,如否,则反复进行上项工作,并将各种图表及文字呈现。待解决问题后,对相似问题加以讨论,形成设计通则,以加强学习迁移的效果。③评鉴,本项目主要再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反省与评量。在PBL学习过程中各步骤都需要不断进行检讨与评量,以便随时修正。课程结束后,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性评鉴”。对于学习历程的评鉴包括:搜寻资料的经过、独立学习的成果、主持、参与讨论及合作的情形、个人创意的发挥等。让学生以自我评鉴及同学评鉴方式,教师则提出“总结性评鉴成果”综合加以讨论,了解课程优缺点,作为改进之参考。因此,教学的方式是以学生为本位,透过教师从旁辅助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可藉由小组的合作学习,及真实案例的题目操作,培养学生了解问题、问题解决的能力、主动学习研究、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发展多元的思考能力及创造能力;而评量的方式是包含学生整个学习历程,并纳入以自评及同侪评量的方式,促进学生自我的学习。评量结果不仅用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亦可用于课程的发展,并回馈于教学及学生的学习上,对于教学与评量的历程之间互相关系上提出看法。问题导向学习的主要特征:①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②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非结构式的问题(ill-structuredproblems);③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④偏重小组合作学习,较少讲述法的教学;⑤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教师的角色是指导后设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王千幸:1999)。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学生来主导整个学习的进行,建构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进而培养自我导向终身学习的能力,问题解决的技能,以及团体合作的方式。因此,PBL基本上建立在“合作学习”、“情境学习”及“建构主义”三种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吴清山,2002)。
2.不同教学方法应用。
三明学院的室内设计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面对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①设计初期才会用所谓“体验学习”,体验就是人们对个别带有激发兴趣点的事件的响应,是对某些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要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情感。例如学生要到现场去量房感受空间带来的情感,并初步提出构思和想法以及会碰到的问题或者在给定的平面图中找一个类似的空间进行体会感受,以此进行情境设定。②当具有一定的想法后会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调查、阅读、分析、思考、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并在其间介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教学方法,这就是所谓的案例分析法。③当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雏形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指情形、景象、场景,即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状况。情景教学法是将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的场景中,学生变得身心愉悦,很容易接受教学内容,由此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把学生分成甲方和乙方对作品进行阐述以及反问,以此提高他们的创意能力。④作业评价方面应采取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讨论和评价。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特征:①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②实作以学生将来操作的空间为导向;③学习内容以问题及人的需求为侧重点;④以体验、情境、场景、景象、情形为主轴框架,进行室内操作。
三、结论
教学内容上台湾中科大整个课程体系比较系统化,每一个教学环节层层联系,并反映及应用在教学目标上。在整个教学体系上应用问题导向学习教学,能够使学生成为主导,并且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了合作的能力。三明学院的教学内容偏重对知识点讲解,学生独立解决设计问题及创意能力的培养偏弱,这几年学校通过积极建设第二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及获奖情况。在教学设计上,更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知识点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其中教学设计中三明学院可以学习台湾中科大应用问题导入型,将“问题”作为设计题目来解决和创作,注重学生的能动性的发挥,更好地学好室内设计。台湾中国科技大学也可以把三明学院不同教学方法应用到基础知识体系的讲解上。室内设计开始之初,首先利用各种直观可接触性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三维意识及空间的体验感,利用小户型来增加多功能空间(增补空间)来认识空间的三维识度及制图能力;其次利用关键词及概念利用问题导入型学习方法培养及训练想象力及创造力,如大师作品的再设计或利用大师作品提炼关键词进行设计。问题导入型教学进入关键阶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及创新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社会实践的应用能力的灵活性。应用型大学不仅围绕地方的发展需求更要放眼设计能力强的大城市,做好新型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
作者:李振升 罗欣 罗奋涛 单位:三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三明学院海峡动漫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佩雯.课程教学及学习评量之研究———以台湾南部三所技职院校为例[D].树德科技大学建筑与室内设计研究所,2013.
[2]孟广宇.室内设计教学创新方法的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2014,(24):187.
[3]彭博,郭弘.体验式教学法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5):62-63.
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家具的身影。当前,人们接触到的家具类型更为多样化、新功能层出不穷,但专门适用于残疾人士的家具产品则少之又少。本文针对这一状况,结合室内设计家具课程教学与特殊教育学院特殊人群针对性的研究功能于美观于一体的家具设计,跨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使这门课程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关键词:
跨学科;特殊教育;家具设计;教改
2006年我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肢体人数残缺的人数为2977万人,居于其它残疾首位。这部分肢体残疾人士在生活中行动不便,对于家具等室内设施的无障碍设计有着显著的需求,因此研究分析适用于肢体残疾人士的无障碍家具设计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人性化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同时也凝聚着对于相关群体的人文关怀。因此,残障人士室内家具设计应结合残障人士生活活动的特征,从满足需求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设计理念与标准。设计者应在深入研究分析残障人士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家具设计原理和无障碍设计理念进行设计。我国特殊人群残障人士无障碍家具现状:现阶段,应用在室内范围内的无障碍设置仅仅局限在卫生间、盲道等少部分区域,而对于残疾人士室内活动中的其他环节关注较少,不能满足残疾人在室内进行一定量的运动或家务劳动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对残疾人生活环境和产品设施的关注度不足,针对无障碍设计的研究与应用依然处于初始阶段。尽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的城市无障碍设计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实践环节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思想认识层面,人们将无障碍设计看做无关紧要的事情,缺乏对残疾人士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未能将残疾人士的无障碍设计需求摆在首要位置之上,无障碍设施器具对残疾人生活的帮助十分有限。无障碍家具设计课程结合特殊教育专业里人体肌能,残疾人心理学等课程,这个对今后的家具设计课程中,实践意义重大。在五年的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我认为在家具设计教学中,应从家具设计教学过程本身来探寻教学的原则,现代设计是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模式来完成设计方案的。它以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往往很多老师对家具设计课程只是按照正常人家具尺寸进行教学和创意开发,对特殊人群中的无障碍设计的知识点只是略带过。并没有很重视这一块。本校的教科学院有特殊教育专业,该专业的两名特教讲师师和一名教育学教授参与教学改革课题,体现了学科的穿插,弥补了美术学院同学对无障碍残障人士对家具需求度,心理,肌肉能力,一些内在的知识结构了解,以及提供强大的实践,观摩的机会。这样的一个跨学科教学改革是必要的,是一门科学性、实用性、团体协作性体验式创新教学。本课题的研究以五年家具设计课程理论教学为基础,在深入调查与实践后所提出的,研究结合了家具设计领域的相应学术研究成果,同时融入了部分自身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体会,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家具设计基本规律为基础,结合教科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邀请该专业的两名特教讲师师和一名教育学教授为同学们开设残疾人心理学,肌肉能力学,以及参观乐山残疾人康复中心,能深切了解残疾人需求,为社会贡献微薄的实质性的贡献,做出实用性作品。我认为在家具设计教学中,应从家具设计教学过程本身来探寻教学的原则,现代设计是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模式来完成设计方案的。现代的家具设计方案应符合“实际、实用、实践、必需”的基本规律
一、因此本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也应当围绕这一基本规律展开
1.在改进以家具设计教学内容,引进残疾人心理学,肌肉能力学以及参观乐山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内容。
2.不论是哪种无障碍选题方向,在教学内容中都强调设计思路的连续性,讲求设计内容的来源的梳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合理穿插针对残疾人士的无障碍设计特征的讲解,从无障碍设计语言的角度阐释了残疾人室内家具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把握家具使用环节的适用性原则。对设计对象进行调燕,并非意向性甲方。
二、教学方法和成效:
1.打破独立完成单个体设计的模式,引入团队合作完成。我认为在家具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把重心放在特殊人群中去更具有意义。通过前几年该课程以小组团队协作为主题,进行材料收集和意向性设计,对特殊人群的家具设计。
2.遵循教学以学生为主,锻炼学生设计表达能力,与团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针对残疾人人性化,情感需求,自力性,易用性来分组展开针对型设计。
3.学习无障碍设计准确性影响因素。在无障碍家具设计过程中,相应设计参数应通过实地测量取得。方案设计环节,严格参照规范化设计标准进行,应考虑室内居室空间各大要素:柜体高度,家具摆放位置考虑轮椅的通过,厨房操作台台面高度,洗涤池下宽度和高度等。
4.带学生深入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一个团队———一个服务对象的实践性调研,深切了解需求度,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不是空谈。
5.举行教科学院特教专业讲座;讲解残疾人心理学,肌肉能力,病理学学等知识。通过安全感体验,触感体验。以及基础特殊人群的心理学认知。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研究者观察等方式,从学生中收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归纳整理,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实质,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具体实施,使用检验法进行阶段性评价,结果如有效,继续执行;效果不好,可重新制定方案,或重新分析问题后,再按上述途径进行。逐步在学院推广学院交叉式的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根据自身体验后设计出务实给社会带来益处的设计。为特殊人群服好务,尽到一个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以及让这门设计课程更有意义。
作者:廖夏妍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宋端树.残障人士室内家具的需求与人性化分析.天津科技大学
关键词:教学过程;实践;室内设计
日新月异的社会,家装和工装也不再是陌生的名词,从有了居室和公共空间以后,人们对室内舒适、美观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人们的生活习惯、年龄差异、性格取向、文化审美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同的,这也造就了每个室内空间的状态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就要求理解并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方法,抓住课堂上的重难点,并在相对的条件下加强实践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和课下充分理解室内设计的理论知识,下面重点从教学过程和实践这两方面来分析如何加强学生对室内设计教学课程知识的掌握。
一、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是学生熟知课堂内容到项目实践的必要途径,学生对室内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这一阶段要基本成形,是付诸实践的理论依据。
(一)了解户主(商户)信息和户型特点
室内设计包括家装和工装两个大方向。家装相对工装来说,项目实施的工程量和考虑因素要相对简单一些,但是了解户主的信息和户型特点在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业主可以是我们的假想客户,可能是都市成功人士、新婚夫妇、单身人士或是中低收入者,不管是何种人群,我们要首先了解业主的性格、爱好和对居住空间的要求,根据他们的个人要求和经济条件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工装相对应的是商户,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商户对公共空间的整体要求,在公共空间的主题上做文章,根据室内空间的主题性质来确定室内空间设计的相关事项。包括设计风格、整体色调、电气照明等等。
(二)意向分析
了解了业主或商户的信息和户型特点之后,开始进行设计意向分析。意向分析过程中需要设计师有一定的设计灵感来源和创新能力。设计灵感来源是广泛的,可以是一副画或风景,大自然的景色或是无意中的发现,家装的某个设计来源也可以在工装中有所体现。工装的施工面积要大一些,在设计时灵感的实施面更要考虑全面一些。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确定室内设计风格和主题,设计意向可以有多种,结合分析信息后选择最佳的方案,想法得到认可后,可以把方案和户型的契合点达到最佳状态,并在之后的设计中不断修正。
(三)平面功能布局分析
功能布局是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方案表达的初始,学生要将功能与形态的关系落实到实践中,在这一程序中,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往往在表达方案或构思的时候会有很多天马行空或脱离实际的想法,这时老师要尽量让学生保留想法,并提出平面中不合理成分,将合理成分能在平面表达到位,并不断调整,比如各个功能区的衔接是否得当,特别是公共空间,各个功能区的衔接可以采取一些艺术的处理手法,并将基础课程的点、线、面等要素运用进来。同时在艺术处理手法的表达中,也要同时调整室内的交通动线,家具、装饰品等的放置是否合理。
(四)室内立面图设计
立面图可以通过手绘草图或者计算机软件来表现。手绘可以迅速将各种不同想法落实到画面上,对各种造型或形态可以直接在原稿修改重新绘制进行比较,直至达到满意状态;计算机绘图速度相对手绘要慢一些,但是各种造型的尺寸把握比较精准,画面整体协调感更易显现。在立面图设计过程中,要将构图法则、造型尺寸、装饰材料的运用及美学等方面考虑到实际应用中。
(五)方案表达
方案表达主要包括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和设计说明。平面图包括家具布置图、地面铺装和天花吊顶图,主要将家具、地面铺装、天花造型及灯具等内容;立面图中要精准各种造型的尺寸,绘制必要的节点大样图及剖面图;透视图是室内场景的再现,计算机软件比手绘草图更能使业主或者商户感受到室内场景的意境,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学好室内效果图绘制软件;设计说明包括建筑条件、户型特点、业主或商户的相关信息、设计理念、设计分析等事项,通过与业主或商户的交流,最终将方案完善的呈现出来。
二、加强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一)理论教学中强调设计实践的重要性
在室内设计课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实践。例如,在居住空间课程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如有知识体系不连贯或是歪想时,脑海中构想出的方案往往会有不切实际或过于理想的想法,学生要将这些想法通过手绘或电脑的方式表达出来,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修正。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案例中。
(二)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室内设计方向纯理论的课程很少,大部分课程都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现在很多学校都将不同性质的课程分为纯理论课、理论加实验课或是纯实验课。教师就要分配好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将后两者的实验课时充分利用好,在实验课时中如何将理论课时的知识加以巩固,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室内设计体系课程的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水平,保证学生的实践质量。
(三)建立教学实验基地
室内设计的人才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教学中的一些装饰材料课程和施工工艺课程只参照课本或是头脑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才能了解到每种材料的特征和施工方法,同时,预算课程的知识也能在相应的实践中得到巩固。学校应适当建立教学基地或是实验室,让学生熟知一些基本的材料和工艺,还可以引进一些具体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课程知识进行及时巩固。
三、结语
室内设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要有过程性,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的设计程序,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并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以后从事室内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艾敬园.浅谈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2]闫丽.浅谈室内设计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太原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之前的基础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包括对于物体的形体把握、明暗关系的掌握等,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室内设计的素描则需要对于物体进行整体把握,同时需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自己理性的设计思维体系和感性的丰富灵感来源。通过专业积累和兴趣培养丰富学生灵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其设计思维。从设计过程看,人的感性使设计发散铺开,人的理性则使设计聚拢回来;从设计成果看,感性使设计鲜活有灵气,理性使设计成熟、可推敲。纵观设计历史,那些最有创新能力的设计师均是两面并重的。许多设计大师往往既能从自然界、古代历史或其他文化中挖掘灵感,设计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又能形成自己的设计理论,以自己的理论体系保持其设计作品的独特个性和思维深度。
二、基础课程的课程结构改革
(一)优化教学课程体系
我院室内设计专业,通过市场调研及专家论证,在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全新的尝试,将原有的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基础课,与专业内容相结合进行授课。以“三大构成”为例,现将其改为“室内空间色彩与构成”,老师授课时,将三大构成的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起来讲述,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设计时,能够更熟练地应用相关的构成方法,实用性更强,与专业结合更紧密。而素描、色彩课程更改为“钢笔速写”,为之后的“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打好基础。经过一年的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这样的课程设计比之前的单纯讲述素描、色彩和三大构成的内容,后续效果更好,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更强,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更有帮助。以“三大构成”为例,改革之前,学生单纯的在学习构成理论,没有意识到这些理论与室内设计有什么关系;改革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在设计当中想到相应的构成理论,并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效果良好。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一直是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这比较能够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强调高职教学目标,应该把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更好地和专业知识相融合,由传统的“写实”为主,向“设计表现”转变。使专业基础教学在课程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课程结构也更加合理和具有专业针对性。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
培养学生室内设计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学会举一反三,把有关室内设计的专业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帮助学生把知识变成自身的一种技术能力,这是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怎样把专业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再把自己的知识又变成自身的技能,就要认真研究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老师需要重新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思路;与此同时,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处理好“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能力课程”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重视基础教学,又不忽视职业技能教学,在教学中把两者统一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学校不可忽视理论学习的基础性和有用性,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基础课程改革后的变化
(一)课程改革后,对于教师的要求加强
1.任课老师需要对本专业的各方面知识内容都非常熟悉,不再局限于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并且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2.学期初,原基础课程的任课老师需要与其他专业课程老师需要进行课程之间的沟通、交流,围绕同一个项目展开各自的教学活动,以便保证该项目的统一、有序进行;3.每个学期末,带项目实训课程的老师,要对本学期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深入,同时引出下一个学期将要进行的教学任务;4.两个学期之间,老师在上课前,相互之间需要沟通,对于课程涉及到的相关实训内容进行衔接。
(二)加强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我系在日常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中采用“项目工作室制”、“行动引导型”等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中,“项目工作室制”以校内工作室为依托,根据室内设计职业岗位需求,以项目课程为载体,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一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教学中导入真实项目,采用真题真做,或者真题假做的方式,借鉴企业工作流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工作过程的体验和职业情境的熏陶,从而主动地掌握就业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能力。目前,我校对实践教学非常重视,重在加强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培养学生高素质高技能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结语
关 键 词 :室内设计 制图课程 整体训练 综合培养 教学改革
室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典型学科,它实践操作性强,创新意识和艺术品位同样要求很高。在我国其行业市场仅仅是在近十几年来才有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内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关学科的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和课程建设都相对滞后,教师队伍的复合性、多元化和杂糅态势明显。美术院校毕业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偏重于效果表现和形式探索,史论和构造相对薄弱,显得理性严谨不足;工科类院校教师过于规范基础,理论基础相对宽泛,思维表达手绘能力不足;和室内设计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要求最为接近的是建筑学。但建筑院校的室内方向非常小众化,培养人才极其有限,室内设计实践中也有待提高。所以现任室内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积累市场经验、摸索专业教学规律、完善教学资料、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在他的理论著作《建筑十书》——也是目前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学专著中,曾这样指出过关于建筑师的培养问题:
“建筑师应当擅长文笔,熟悉制图,精通几何学,了解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于医学也并非茫然无知。擅长文笔是为了能做记录而使记忆更加确实;其次要有制图知识,必须依靠它们绘在图纸上表现出他所希望的建筑外貌和细节的效果;几何学给予建筑学许多帮助。首先,它教导了直尺和圆规的使用方法,在建筑场地上使用这些很容易确定出建筑线、直角、水平线和垂直线,还通过几何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艰难的对称问题。”
建筑师需要如此,室内设计师同样如此。
《室内设计制图》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解决的正是学生徒手加器绘的基本功,培养三维空间想象力,锻炼手脑并用快速表达设计思维的专业技能,其中还夹杂着构图原理中对尺度比例等形式训练恰如其分的把握。毫无疑问,制图课程是基础的,也是杂糅的。对多数学生来说,高职三年室内设计学习期内能否被领进专业之“门”,除了所谓“悟性”大小,主要就看基础阶段教学学生接受能力适应的方式和效果了。
一、室内设计制图课程的基础性和复合性
《室内设计制图》课程在高职类艺术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设置中,通常是排在素描、色彩和三大构成之后,各专题设计之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首次接触专业技能和设计表达方法的环节。
按照逻辑推理,其前期课程可以是“无”(美术基础与设计绘图能力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当然绘画基础和构成训练无疑对三维空间想象力有很大帮助,在艺术院校它也是艺术修养最主要的源泉)。
后期课程是“有”:设计表达方向手绘效果图表现(在空间透视基础上上色)、模型制作、电脑软件(包括AUTOCAD/3DMAX/ PHOTOSHOP/ LIGHTSCAP)分别处理平面、三维立体、图像和灯光渲染等问题。
设计思维方向创意概念设计、各专题设计、毕业设计
技术构造方向材料与构造、施工技术等
可以说没有哪一门课程可以像制图这样,和专业所有其他课程有这么系统全面纵向的必然关联,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内容上看,制图课程也是复合的,不仅有理性的制图规范,遵循着特定的秩序,也有充满创造性的手绘空间透视,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它包括画法几何(学习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投影知识(将几何形体分解成平、立、侧面三视图表达)、制图规范(室内设计平面表达方法及图幅图框、字体线型、尺寸标注、索引符号等规范)、尺度概念(精确度、模数、常用尺寸)、空间透视(带有绘画性质的环境速写)等诸多知识点,其最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力,联系二维平面线条和三维空间几何形体的关系、建立正确的设计表达思维、培养相应逻辑的手绘技能,为后续其他设计表现手段和专题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种基础性和复合性不仅是表达方法上的,更是整体专业观念的形成上的。
二、整合知识点,注重透视表现和平面线条的转换关系
设计和施工图纸表达是设计师和所有工种交流最直接的语言,从学习开始接触直至贯穿全部的职业生涯。在学习制图的初期,我们发现每个人都对各种训练的认识是含混模糊的,当各种知识点按部就班地接踵而来,学习者的思维不断地在理性严谨和感性想象之间切换,信息的大量介入顿时让大脑膨胀模糊起来。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想清楚各个知识点的逻辑关系,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把复杂模糊的东西简单化、清晰化,然后再把它传授给学生。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制图课程是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可以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起来的,那就是二维平面线条和三维空间几何形体的转换关系。这种转换关系最直接最平白的就来自于投影关系的训练。如:1.画出图示几何形体的三视图;2.通过任意给出两个视图补绘第三个视图。
第二个环节非常重要但很容易被忽视,许多练习往往只完成到第一个环节就截止了。它要求练习者首先通过两个已给视图想象出立体几何形体,然后再通过立体几何形体草图补绘出第三个视图,训练不能简单地用“长对齐、宽对正、高相等”三原则解决问题,而应重点加强思维转换反复训练复杂几何形体轴侧图绘制,培养三维空间想象力。
投影关系训练完成以后,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地加入一些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做家具三视图的练习。这样的过渡浅显自然、脉络清晰、容易理解,仍然没有脱离几何形体的框架,但开始有了工程标注的意识。
家具三视图的表达与3DMAX软件中的界面是完全一样的,同设计制图的三面投影理论也结合得较好,给人的概念非常清晰。复杂一点的如小角落酒吧台,平立剖和透视同样安排在一张纸上,全面表达了设计者的想法,效果图和施工图也呼之欲出了。那么大一些的空间无非是复杂一点的平面、多几个立面图,再多几张透视,无论多少的效果图、工程图,最后归根结底要表达的也就是这些内容。而对于刚接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整体概念尤其重要。 转贴于
家具三视图之后,我们再做一些单个房间平立面天花图和透视的几何训练,加入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线型比例、文字尺寸标注、图名图标。(这样从三维几何形体到空间层次六个面的表达也就串联起来了。这个过程可以尽量用手绘练习,线条的曲直不用计较,关键仍然是平立面二维线条和空间速写的对应关系要准确。透视先练习,平立面紧随其后。
单个房间和家具的小构图训练是制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对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建立专业表达方法的逻辑概念不可或缺。当这些小构图训练完成后,就可以大胆快速地描绘整体功能空间的全套方案设计图了。空间设计表达方法的概念建立起来后,再去灌输制图规范,养成良好的制图习惯是相对简单的。相反,如果完成投影练习就先抄描大量平立面再练习透视,效果就没有这么好了。尤其是精力放在诸多制图符号上后很难练习好空间透视,而室内制图相比建筑制图而言,制图规范似乎没有那么严谨重要。
在整个制图教学活动中,从投影练习家具三视图和透视单个房间透视和平立面全套设计方案图的绘制,我们始终抓住二维平面线条和三维空间几何形体的转换关系这条主线,强化培养三维空间想象力,相对弱化制图规范,注意线型、字体、尺寸标注几个要点即可,重点建立整体设计表达概念。
三、建立整体训练、综合培养的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大多数室内设计教学都沿袭了建筑制图的教学方法,从某职业院校的制图教学大纲可以看到,其基本教学进度是:从画法几何投影理论建筑制图基础知识描绘室内设计平立面和天花图空间透视基础及练习完成整套设计方案图的抄描和绘制。
采用这种训练方法,我们发现学生可能会在课程的最后才能看到完整的制图表达内容,能想清楚制图和投影之间关系的也少之又少,作图过程尤其是平面线条的线型和空间透视的对应关系很容易出错,教师解释起来非常费劲。而当我们把脉络梳理清楚,调整教学模块,关注物体和空间的整体概念,把二维平面线条绘制与三维速写效果的表达结合在一起,反复训练来回加强,学生学会运用投影规律思考线条的对应关系,一切就变得简单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一小步,学生一大步。我们尝试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从画法几何投影理论家具三视图及透视(加入尺寸标注)单个室内空间的透视和平立面(加入制图规范)整体功能空间的制图训练(如小型住宅、酒吧、店面空间)。
整个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加深,而不是把二者人为地将透视和制图从时间上大面积地割裂开来。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效果反馈比较好。
设计构思表达清楚了,剩下的才是电脑技术应用的问题。毕竟,任何电脑软件提供给我们的都是一张白纸和各种操作命令,在上面涂什么内容全在于用者的大脑所能触及的范围。设计——说到底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有一种“无中生有”的味道,思维训练和技能操作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心想事成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心想图成则是设计师活动中的较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并不容易。当我们的教学思路清晰了,学生学会思考了,动手操作能力强了,整体训练、综合培养的模式初见成效了,制图课程改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
[1]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4版.